一、西双版纳188种果蔬产品抢滩中外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林[1](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为推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合理的综合服务,从而对西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优势依托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大的物流需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和煤炭、电力、绒毛、稀土、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源,借助西部地区一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的持续高涨带动了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大发展和逐年庞大的外需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由于外生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使得企业对物流环境的改善变得尤为迫切,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提上议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己是其必然选择,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WTO为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发展规则。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通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外资的渠道也逐步拓宽。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设了若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目前,中国学界对国内物流业研究较多,成果也很多。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把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后,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中国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理论与应用研究必须有新突破和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市场发育程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代物流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对西部区域物流研究成果也较为鲜见。本论文研究将弥补学界对西部地区物流研究之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本论文从区域物流视角切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精益物流和准时制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为基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劣势条件及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及西部大开发新10年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原则、战略定位及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和政策体系。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基础系统完整;二是目标定位明确,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三是物流架构体系比较独特;四是论文部分内容在相关研究领域属首次提出。论文的不足体现在:一是对现代物流的相关政策解读不够,导致论文中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二是第一手实证资料较少,文献资料较多,故使该论文对整个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研究不够;三是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在中国尚属初阶段,论文有些观点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李明星[2](2008)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论文第一章提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开篇指出,本论文将以品牌创新为切入点,以市场占有为归宿点,改变以往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和取向,为企业实现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能够转变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方案。在介绍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后,本文指出,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文章将知识产权与品牌联系起来,而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起来研究尚为空白。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力图构建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去创品牌、创市场和创效益,使“贴牌生产”和“加工经济”转变为“品牌生产”和“创新经济”,以期为我国企业谋得更为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第二章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中,着重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理论、企业品牌创新理论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揭示了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品牌评估模型,研究了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目标、要素、重点及战略步骤。第三章阐述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体运用。美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事实标准战略等十大战略。日本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专利化战略等七大战略。韩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引进战略等四大战略。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模式不同、企业专利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企业专利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企业专利和技术研发的R&D资源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不同。论文分别介绍了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认为要把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结合起来,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以及灵活运用国际规则。论文认为要把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结合起来。论文认为要将企业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促成技术、品牌与市场三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彼此互动的成熟模式。论文对这三个国家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及其借鉴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分析论证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在专利层面,提出了7个战略,即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取消专利权战略、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专利网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专利公开战略、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在商标层面,提出了3个战略,即驰名商标战略、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在标准层面,介绍了标准概念及分类、标准的功能,分析了标准的产权效应,提出了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第六章也是本文的重要部分。论文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商标、驰名商标、国际名牌、标准、专利以及研究开发经费对于企业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论文利用索洛型生产函数,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并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通过科学测评,本文认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中等。第七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剖析了海尔集团的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海尔品牌创新战略、海尔专利战略、海尔标准战略、海尔的专利与标准预警机制以及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向。
杨运来[3](2007)在《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九连山保护区的资源现状与优势基础上,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研究,提出其开发的原则与指导思想目标,对其开发模式及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九章,分别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状况、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九连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发展目标、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及管理进行了阐述与论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组合良好、功能齐全;旅游资源品位高,独具特色,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可着力开发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依托周边省市如广东、福建等旅游资源,使之成为新兴的生态旅游热点地区。(2)以生态旅游促进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工作是九连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性;借助区位、文化、市场、政策、资源、效益六方面的基础优势,使九连山的生态旅游开发具有可行性。(3)在开发生态旅游时应正确处理好“保护、开发、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遵循“五大原则”进行开发,将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以生态、社会、经济为三大目标,结合近、中、远期目标分步实施。(4)九连山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采用“保护性”的模式,以保证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导向来确定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准则与模式。(5)九连山保护区应重点开发绿色生态旅游,在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业,管理以分区管理、依法管理、系统管理、持续管理为重点,坚持政府管理与社区共管相结合,进行旅游资源、生态产业的合理开发利用。
肖卓[4](2007)在《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物流系统优化是指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并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以及行动的过程,它依据一定的方法、程度和原则,对与物流系统相关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更好实现物流系统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物流理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以系统分析方法入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区域经济的特点,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系统,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是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首先阐述物流产业、区域物流和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相关理论以及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的现状,并与云南具有诸多共同之处的广西自治区进行对比研究来分析云南发展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的优势与劣势。接着从云南区域物流的需求入手,在理论和具体方面解释区域物流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需求主要因素,并对物流需求的潜力进行分析。再次,从理论上对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云南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云南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和云南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以结果为基础提出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方案,并进而提出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政府政策思路、管理与协调策略和扶持与保障措施。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系统优化中最主要的是物流系统网络节点的优化方案和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方案。文章以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物流理论以及实证结果为基础提出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系统网络节点的优化的具体方案,包括云南区域物流系统网络节点层次的优化、物流园区的优化、物流中心的优化和配送中心的优化;并基于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发展的重点,提出了云南省区域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方案,包括云南铁路通道的优化、公路通道的优化、水运通道的优化、航空通道的优化、物流通道的优化和物流管道通道的优化。
彭茵[5](2006)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建立,一个拥有近20亿人口的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将为亚洲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这里将形成一个生产总值近2.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达1.2万亿美元的经济区。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湄公河开发和相互投资。农业在中国和东盟都举足轻重,各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都不高,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消费习惯相似。同时,由于中国和东盟分别处于不同气候带,在农产品、农业投入和农业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多数农产品具有地区性消费的互补和互利性质,因此具有很广泛的合作基础。 本文在研究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特别针对早期收获计划的研究,找出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有利无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和早期收获计划的概念界定,以及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综述。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 第三章,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基本现状。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现状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优势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探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现状。 第四章,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通过对早期收获计划框架的研究,探讨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第五章,应对措施。通过中国及东盟对农产品年贸易的应对措施,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的经济合作,取得共赢。
刘禀诚[6](2004)在《主谓式标题的内部构成及语用效果》文中指出标题语法,比较显性的当属偏正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联合短语、同位短语等短语类标题。而主谓式标题,从表层形式上来说,主语、谓语都不欠缺,与自然语句相比,句法结构似乎毫无二致,亦即标题性不太明显;但是若从其内部形式(包括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和语用效果(包括受众选择、修辞效果、标题应用)综合来考察,则有许多不同于自然语句的地方。本论文试图运用目前语言学尤其是语法学研究盛行的结构理论、变换理论、空语类理论、配价理论、认知理论、语用理论等诸多理论,并且借助联系、比较的方法,对鲜为人发掘的主谓式标题(主要是报刊标题)及其相关结构,在内部构成及语用效果方面,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并试图揭示出其存在的理据性,为报刊电台等媒体的标题创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东西。 本论文立足于翔实的标题材料,采取先总体把握后分类阐述的框架:第一章论述主谓式标题的含义、特征及分类,第二章进行主谓式标题的典型格式考察,兼及相关结构的考察,第三章考察主谓式标题的制约因素及制作中易犯的错误,用以体现语言研究的实用性、指导性。
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7](2004)在《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一、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我国经济的持续腾飞,进一步带动了各领域的改革开放和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的现实表明,中国既难免遭遇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诸如工业事故、环境恶化、职业危害、资源匮乏等传统风险,更无法回避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化、信息安全、城市灾害、传染性疾病蔓延、食品安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等新的风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改革和发展
黄定嵩[8](2004)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文中指出中国和东盟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双方对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在加入WTO后与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将对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给与东盟各国地缘经济关系密切的西南民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西南民族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开辟了的无限美好的前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西南民族经济发展,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呢?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章阐述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代背景。共分为四个要点:(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使世界经济全局及各国各地区经济愈益受到这两大趋势的影响,并沿着这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二)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张演变,对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东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建立和存在增大了东盟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受亚洲金融风暴、美国“9·11”事件等影响,东亚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新变化:美国经济及安全战略不断调整,日本“头雁”无力领飞,东盟经济出现急剧波动,暴露了东亚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日益突出。与中国加强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探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建设问题。包括:(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创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东盟与中国联合共建自由贸易区是比较能弥补东盟内部的脆弱性、发挥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体现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的现实选择。(二)多层面探究自由贸易区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如贸易区运行机制、领导权、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等问题:东盟某些国家单方面与其它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东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干预等,这些都给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三)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架构为基础,综合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和建设内容。(四)总结预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发展前景。 第三章阐述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分析东盟各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经贸合作概况,研究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商机,为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大市场提供参考。这也是达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双赢”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概括分析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以及东盟各成员国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具体研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简要说明西南民族经济发展概况。(二)详细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睡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三)深入探析西南民族经济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有密切的地缘关系、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加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西南国际大通道的初具雏形、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都有利于西南地区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占得先机;但是由于政治意识、民族宗教、经济层次、利益矛盾、软硬环境、企业能力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要率先与东盟经济融合,所面临的分岐、压力和障碍因素也比较多。(四)从总体上提出,西南民族经济应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即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实施大通道战略、大通信战略、大经贸易战略、大口岸战略、走出去战略、政策倾斜战略、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进一步论述如何打造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凝聚核”。在新形势下,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有条件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冰堡”:两省区都具有独特的地缘、交通、资源等条件,广西南宁又获得了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承办权,这些都将说明桂滇两省作为西南民族地区开放前沿,必将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桂滇两省区就“桥头堡”地位展开激烈的角逐与较量,广西及时确立了面对东盟的国际发展取向,云南也进行了建立云南陆上邻边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设计。但两者之间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建“?
孙冠英[9](2003)在《基于网络的进出境植物检疫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文中指出世界贸易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给我国的对外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在充分调查和研究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内容、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的基础之上,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平台,研究和构建了基于网络的进出境植物检疫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通过信息、知识、技术、技能等的共享,实现网络远程培训和辅助决策,提高和改善对外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和水平。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 1 法律法规 包括了国际上与植物检疫相关的国际措施标准、我国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及对外签署的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和有关国际措施、标准、双边协议的英文文本等三大部分的内容,为植检工作人员学习和查询国际措施、标准、仂、议,利用国际准则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进出口企业遵循法律规范贸易提供了依据。 2 检疫程序 对植物检疫程序的流程,包括进境、出境、过境植物检疫程序、植物除害处理、旅检和邮检、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展览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等七类的流程进行了研究和程序化,并以图示和文字的形式说明每一流程中针对每一类商品应遵守的法律或双边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文本的详细内容。 3 基础知识 该子系统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杂草的基础理论知识、检疫处理技术和管理办法,可作为提高检疫工作人员检疫技术水平的培训工具,为检疫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培训提供了生动的多媒体教材。 4 有害生物 收集和整理了迄今国家公布的一、二、三类有害生物中300个种(类)的详细信息。有害生物的信息包括学名、异名、英文名、中文别名、分类地位、分布、寄主植物、危害情况、形态特征、生物学、传播途径和检疫与防治等方面,并附有大量的实物彩图,可作为有害生物的电子图鉴,极大便利了检疫工作人员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和了解。 5 检索系统 从植物检疫实践的实际操作和执行出发,研究和开发了寄主和产地查询子系统和Lucid种类识别鉴定专家系统。寄主和产地查询系统利用Access数据库系统构建,实现对产地、寄主以及产地与寄主组合查询,使用户可以了解某一地区可能有哪些有害生物或在某一商品上可能有哪些有害生物或在从某一地区进口的某一商品上可能携带什么有害生物,进而预先了解这些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Lucid种类识别鉴定专家系统是利用合作单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有害生物信息技术与推广中心(CPITT)开发的多途径图文检索专家系统工具Lucid Professional v2.1研制而成的,可在寄主和产地查询后,对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一步鉴定至种的种类检索,其中配有大量的图文信息,以多途径的方式和专家导航的手段,帮助用户模仿鉴定专家,进行对国家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鉴定。6风险分析 根据FAO/IPPC2001年5月制订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研究建立了PRA的指标体系,并利川*elpm语言开发了P*A分析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从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两种方式开始,用户只需依照给定的顺序输入必要参数,便可自动跟随该程序进行从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到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定性的风险分析过程,根据给出的风险性大小得分,判断风险度,推荐应对的管理措施。最后程序自动生成该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报告。7测验 该十系统的测试题目包括检疫性昆虫、线虫、真菌、细虬病毒、杂草等有害生物和植物检疫练合知识等七方面的题目。系统采用多项选择的方法,川户可自己查阅止确答案,从而帮助检验学习效果,也有助下协助培训老师掌握学员的学习进度。8检疫机构 检疫机构分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内检疫机构联系方式包括国内植检总局、直属局、分局的机构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和传真五项内容,国外检疫机构则直接指提供该职能部门地址的网站,用户可以了解更多的内容,极人地增加了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 本论文完成的整个系统的内容己经网络发布,登陆则及匈四怕山的丛止欧止可测览详细内容。
二、西双版纳188种果蔬产品抢滩中外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双版纳188种果蔬产品抢滩中外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现代物流发展理论 |
第一节 现代物流概述 |
一、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
二、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发达国家物流理论 |
二、中国的现代物流理论 |
第二章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演进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物流业发展概况 |
一、中国物流业演进历程 |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与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宏观性问题 |
一、政府关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念问题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问题 |
三、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问题 |
四、现代物流市场行为规范性问题 |
五、宏观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 |
六、现代技术支撑与人才支撑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现有基础优势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
四、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地缘优势与亲缘优势 |
五、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
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
七、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凸显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 |
二、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展政策资源的稀缺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整体落后 |
五、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体制不健全 |
六、西部地区物流业人力资源匮乏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保障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三、经济全球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国际视野 |
四、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及省级物流发展规划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依据 |
五、扩大内需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
六、"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物流业发展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挑战因素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挑战因素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挑战因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一、现代物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影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
一、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
一、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 |
二、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 |
三、第三阶段:"十四五"期间(2020-2025年) |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 |
一、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二、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三、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衔接带 |
第二节 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改善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二、增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条件 |
三、构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2)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1 自主知识产权理论 |
2.1.2 企业品牌创新理论 |
2.1.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2 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 |
2.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及其构成 |
2.3.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
2.3.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
2.3.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
2.3.4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要素 |
2.3.5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
2.3.6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
3.1 美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2 日本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3 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4 不同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的比较 |
3.4.1 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4.2 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5 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借鉴研究 |
3.5.1 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相结合 |
3.5.2 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相结合 |
3.5.3 企业特有的技术品牌与市场的协调机制和互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
4.1 主要外部环境 |
4.1.1 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 |
4.1.2 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 |
4.1.3 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制环境 |
4.2 主要内部条件 |
4.2.1 盈利投入与企业知识产权 |
4.2.2 创新人才创新制度与企业技术资源 |
4.2.3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及其运用 |
5.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专利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1.1 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 |
5.1.2 取消专利权战略 |
5.1.3 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 |
5.1.4 专利网战略 |
5.1.5 专利收买战略 |
5.1.6 专利公开战略 |
5.1.7 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 |
5.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商标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2.1 驰名商标战略 |
5.2.2 地理标志品牌战略 |
5.2.3 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 |
5.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标准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3.1 标准概念及分类 |
5.3.2 标准的功能 |
5.3.3 标准的产权效应 |
5.3.4 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 |
6.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 |
6.2 企业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 |
6.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3.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 |
7.1 海尔品牌创新战略 |
7.2 海尔专利战略 |
7.3 海尔标准战略 |
7.4 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述 |
1.1 自然保护区概述 |
1.1.1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系统 |
1.1.2 自然保护区的任务和功能 |
1.1.3 国际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
1.1.4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
1.2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1.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背景 |
1.4.1 需求背景 |
1.4.2 供给背景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方法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历史沿革和法律地位 |
3.3.1 历史沿革 |
3.3.2 法律地位 |
第四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
4.1 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
4.1.1 植物旅游资源 |
4.1.2 动物旅游资源 |
4.1.3 水色、气象旅游资源 |
4.1.4 人文旅游资源 |
4.1.5 生态旅游资源 |
4.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4.2.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第五章 九连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5.1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目的 |
5.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5.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必要性分析 |
5.4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
第六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发展目标 |
6.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 |
6.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
6.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
6.3.1 自然保护区圈层功能划分 |
6.3.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
6.4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目标 |
6.4.1 总体目标 |
6.4.2 目标体系 |
第七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7.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 |
7.1.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涵义 |
7.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原则及程序 |
7.1.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
7.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 |
7.2.1 基础设施的特色建设 |
7.2.2 绿色生态旅游产品 |
7.2.3 绿色生态旅游商品 |
7.2.4 生态旅游绿色营销 |
第八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及管理 |
8.1 绿色生态旅游规划 |
8.1.1 规划原则 |
8.1.2 旅游区开发地位 |
8.1.3 旅游资源 |
8.1.4 旅游设施 |
8.1.5 旅游发展前景分析和市场定位 |
8.1.6 环境容量分析 |
8.1.7 环境质量控制 |
8.1.8 “三废”处理 |
8.1.9 旅游效益分析 |
8.2 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 |
8.2.1 管理理念 |
8.2.2 组织机构 |
8.2.3 资源管理 |
8.2.4 游客管理 |
8.2.5 政府管理 |
8.2.6 企业管理 |
8.2.7 社区共管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4)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区域物流的概念界定 |
1.2.1 区域物流的概念界定 |
1.2.2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的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区域物流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区域物流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相关理论评述 |
2.1 区域物流基本理论 |
2.1.1 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
2.1.2 区域物流的主要特征 |
2.1.3 国内外区域物流发展的基本状况及趋势 |
2.2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目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
2.2.1 区域物流系统的内涵及结构 |
2.2.2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目的和原则 |
2.2.3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主要内容 |
2.3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 |
2.3.1 增长极理论 |
2.3.2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2.3.3 产业集聚理论 |
2.3.4 新产业空间理论 |
2.4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
2.4.1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方法 |
2.4.2 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现状分析 |
3.1 云南区域物流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 |
3.1.1 云南省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2 云南省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3 云南省区域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
3.2 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的总量与结构—以运输系统为重点的分析 |
3.2.1 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分析 |
3.2.2 云南区域物流运输系统的总量与结构分析 |
3.3 云南省区域物流与周边省份的比较—相对广西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3.3.1 物流区位的比较 |
3.3.2 物流通道的比较 |
3.3.3 物流来源的比较 |
3.3.4 物流服务的比较 |
第4章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需求分析 |
4.1 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
4.1.1 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 |
4.1.2 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4.1.3 物流产业自身的分工深化 |
4.1.4 技术进步与物流服务水平 |
4.1.5 其它因素 |
4.2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需求分析 |
4.2.1 云南省GDP总量预测与物流需求分析 |
4.2.2 云南省社会物流总成本预测 |
4.2.3 云南省物流市场状况分析 |
4.2.4 云南省综合货运量预测 |
4.3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省物流需求潜力分析 |
4.3.1 云南省过境物流需求分析 |
4.3.2 外资对云南省物流需求的影响分析 |
第5章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 |
5.1 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
5.1.1 经济增长与社会分工关系的理论回顾 |
5.1.2 物流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
5.1.3 物流分工通过分工深化促进经济增长 |
5.2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5.2.1 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 |
5.2.2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影响城市的产业布局 |
5.2.3 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就业 |
5.3 云南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 |
5.3.1 建模方法介绍 |
5.3.2 主要变量 |
5.3.3 模型和数据 |
5.3.4 单位根检验 |
5.3.5 Johansen协整检验 |
5.3.6 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 |
5.4 结论 |
第6章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战略选择与实证分析 |
6.1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 |
6.1.1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定位 |
6.1.2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
6.1.3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重点 |
6.1.4 面向东南亚、南亚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系统构成 |
6.2 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网络节点的优化 |
6.2.1 云南省区域物流网络节点层次的优化 |
6.2.2 云南省区域物流园区布局优化 |
6.2.3 云南省区域物流中心优化 |
6.2.4 云南省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体系优化 |
6.3 云南省区域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 |
6.3.1 云南省铁路通道的优化 |
6.3.2 云南省公路通道的优化 |
6.3.3 云南省水运通道的优化 |
6.3.4 云南省航空通道的优化 |
6.3.5 云南省物流通道的优化 |
6.3.6 建设云南国际物流管道通道的设想 |
第7章 基于物流系统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在区域物流系统优化中的职能定位 |
7.1.1 政府参与现代物流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
7.1.2 政府在区域物流系统优化中的职能定位 |
7.2 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区域物流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
7.2.1 欧盟国家政府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
7.2.2 美国、日本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法规促进物流发展 |
7.3 云南政府基于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协调与服务策略 |
7.3.1 积极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各种协调工作 |
7.2.2 有效履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职能 |
7.4 云南政府基于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扶持与保障措施 |
7.4.1 规范管理,加快物流市场建设 |
7.4.2 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
7.4.3 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 |
7.4.4 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结论 |
本文创新期望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二)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 |
(三) 早期收获计划 |
三、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本论文的写作框架 |
(二)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综述 |
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 |
二、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 |
(一) 中国东盟农产品早期收获贸易的研究 |
(二)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研究 |
(三) 中国东盟绿色农产品贸易研究 |
(四) 中国东盟农产品地区间贸易研究 |
(五) 中国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第三章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 |
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现状分析 |
(一)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基本特征 |
(二) 我国对东盟农产品结构分析 |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和农产品统计范围 |
(三) 中国—东盟在农产品上的比较优势 |
三、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
(一) 资源互补性 |
(二) 技术互补性 |
第四章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 |
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框架的研究 |
二、“早期收获”优惠性政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一) “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正面影响 |
(二) “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 |
三、“早期收获”优惠性政策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一) “早期收获计划”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有利影响 |
(二) “早期收获计划”对东盟农产品的贸易不利影响 |
第五章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应对措施 |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双方贸易的互补性 |
(一) 加快水果业结构调整,建立优势水果出口基地 |
(二) 优化蔬菜生产结构 |
(三) 大力友展水产畜牧业 |
(四) 积极发展优势林产业,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
二、加强流通领域建设,搞好和规范市场的准入工作 |
(一) 尽快建立农产品国际物流服务中心 |
(二) 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 |
(三) 规范农业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
(四) 提高果蔬贸易便捷化程度 |
(五) 建立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 |
三、加快建立我国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机制 |
(一) 建立农业经济交流合作机制 |
(二) 建立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机制 |
四、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和贸易 |
(一) 建立和完善相关保护机制 |
(二) 扩大我国与东盟的双向农业投资 |
(三) 培育大型农产品龙头生产企业加大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
(四) 大力加强优势农产品的宣传,努力做好农产品营销 |
(五) 拓宽绿色通道,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
(六) 加快培养开拓东盟农产品市场的人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
(七)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主谓式标题的内部构成及语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主谓式标题的含义、特征及分类 |
1 、 主谓式标题的含义 |
2 、 主谓式标题的特征 |
(1) 侧重句法特征:句法灵活性 结构凝练性 停顿两可性 |
(2) 侧重语义特征:语义空语类 语义意合性 |
(3) 侧重语用特征:主语话题化 语用凸显性 文白杂糅性 音节单音化 主谓伸缩性 |
3 、 主谓式标题的分类 |
二、 主谓式标题的典型格式考察 |
1 、 主语+符号式谓语 |
(1) 主语+冒号式谓语 |
(2) 主语+逗号式谓语 |
(3) 主语+空格式谓语 |
2 、 主语+标志词式谓语 |
(1) 主语+疑问词式谓语 |
(2) 主语+否定词式谓语 |
(3) 主语+特定词式谓语 |
3 、 主语+谓语(“在+处所词”) |
(1) “在”的理解 |
(2) “主语+谓语(在+处所词语)”的三个平面考察 |
4 、 主语(N或NP)+谓语(V或VP) |
(1) 名词(名词短语)+光杆动词 |
(2) 名词(名词短语)+状中式动词短语 |
(3) 名词(名词短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
(4) 相关结构考察 |
三、 主谓式标题的制约因素及制作中易犯错误的考察 |
1 、 主谓式标题的制约因素 |
2 、 主谓式标题制作中易犯错误的考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时代背景 |
1.1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发展 |
1.1.1 经济全球化是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大趋势 |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
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经阶段 |
1.2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演变和影响 |
1.2.1 欧洲联盟 |
1.2.2 北美自由贸易区 |
1.2.3 亚太经合组织 |
1.3 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1.3.1 东盟经济合作发展概况 |
1.3.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
1.3.3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
1.4 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
1.4.1 美国经济衰退及其东亚战略的调整 |
1.4.2 日本经济“领头雁”地位面临考验 |
1.4.3 东盟各国的经济出现急剧波动 |
1.4.4 中国经济“发动机”作用日益凸显 |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 |
2.1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1 东盟内部的相对脆弱性 |
2.1.2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 |
2.1.3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 |
2.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和障碍 |
2.2.1 自由贸易区内部建设的问题 |
2.2.2 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
2.2.3 东盟区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
2.2.4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干预 |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容 |
2.3.1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 |
2.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 |
2.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内容 |
2.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
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能作用 |
2.4.1 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
2.4.2 为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
2.4.3 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
3.1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析 |
3.1.1 马来西亚: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的“福地” |
3.1.2 新加坡: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跳板” |
3.1.3 泰国:中国水果、玩具的“超级市场” |
3.1.4 印尼: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的舞台 |
3.1.5 越南:中国7类企业近水楼台可得“越” |
3.1.6 菲律宾:中国3类企业寻找商机的“肥田” |
3.1.7 缅甸:中国农林企业合作的“优质”伙伴 |
3.1.8 柬埔寨: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的新乐园 |
3.1.9 文莱:中国优势企业细分市场能“掘金” |
3.1.10 老挝:中国初级工业产业转移的新天地 |
3.2 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应对策略 |
3.2.1 东盟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 |
3.2.2 东盟各国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4.1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4.1.1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
4.1.2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4.1.3 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
4.1.4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时代机遇 |
4.2.1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 |
4.2.2 自由贸易区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
4.2.3 自由贸易区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
4.2.4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 |
4.2.5 自由贸易区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
4.3 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 |
4.3.1 有利条件 |
4.3.2 制约因素 |
4.4 西南民族地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 |
4.4.1 大通道战略 |
4.4.2 大通信战略 |
4.4.3 大经贸战略 |
4.4.4 大口岸战略 |
4.4.5 走出去战略 |
4.4.6 政策倾斜战略 |
4.4.7 特色经济战略 |
4.4.8 内外合作战略 |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积聚核 |
5.1 广西、云南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
5.1.1 桂滇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枢纽 |
5.1.2 桂滇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资源相对富集的区域 |
5.1.3 桂滇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
5.1.4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
5.2 桂滇力争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 |
5.2.1 桂滇关于东盟“桥头堡”的角逐与较量 |
5.2.2 广西面向东盟确立的国际发展取向 |
5.2.3 云南针对东盟确立的大发展思路 |
5.2.4 加强桂滇区域合作,共建桂滇自由贸易区 |
5.3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南民族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
5.3.1 南、贵、昆三市在西南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
5.3.2 南贵昆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5.3.3 南贵昆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
5.4 南贵昆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聚核的发展对策 |
5.4.1 加快南贵昆经济区内部的整合进程 |
5.4.2 积极参与构建“9+2”泛珠三角经济区 |
5.4.3 全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
5.4.4 切实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声明 |
(9)基于网络的进出境植物检疫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引言 |
第一章 外来生物入侵 |
1. 生物入侵的概念 |
2. 生物入侵的途径 |
2.1 有意引入 |
2.2 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 |
2.3 自然传入 |
3. 入侵生物的灾变 |
3.1 入侵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
3.2 入侵种与土着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 新栖境地的环境变化 |
4. 生物入侵的影响 |
4.1 经济影响 |
4.2 生态影响 |
4.3 社会和文化影响 |
5. 生物入侵的治理 |
5.1 及早立项研究 |
5.2 依法严守国门 |
5.3 加强国际协作 |
5.4 加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究 |
5.5 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控制 |
第二章 WTO和植物检疫 |
1. 世贸组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基本规则 |
1.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 |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
1.3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的有关规则 |
2. 入世后植物检疫面临的挑战 |
2.1 双重标准与双重屏障 |
2.2 有害生物传播入境的风险 |
2.3 遭遇“绿色技术壁垒” |
2.4 法律法规体系不规范 |
2.5 风险分析技术尚不完善 |
3. 入世后植物检疫应采取的对策 |
3.1 加强WTO知识学习,熟悉WTO基本规则 |
3.2 制定符合WTO通行规则的动植检法规、标准和政策 |
3.3 强化对国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防止疫情疫病传入 |
3.4 提高出入境植检的技术创新能力 |
3.5 提高出入境动植检人员的科研水平 |
3.6 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支持外贸出口的力度 |
3.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具研究进展 |
1. PRA的产生 |
2. 国际上PRA研究概况 |
2.1 FAO/IPPC制定的PRA准则 |
2.2 美国 |
2.3 澳大利亚 |
2.4 加拿大 |
2.5 其它国际组织 |
3. 中国的PRA |
3.1 中国PRA工作的发展 |
3.2 中国的PRA程序 |
4. 问题与展望 |
4.1 主要问题 |
4.2 发展趋势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 |
1. 信息技术及其特点 |
1.1 快速 |
1.2 持久 |
1.3 详尽 |
1.4 公开 |
1.5 交互性 |
2. 信息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研究 |
2.1 有害生物的图文鉴定研究 |
2.2 有害生物疫情或分布系统研究 |
2.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 |
3. 信息技术在植物检疫中应用展望 |
3.1 远程教育和培训系统 |
3.2 专门的有害生物鉴定检索系统 |
3.3 有害生物信息检索系统 |
3.4 有害生物分布系统 |
3.5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系统 |
3.6 多媒体咨询系统 |
第五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研究的创新点 |
3.1 系统内容全面,功能完备 |
3.2 有害生物种类齐全,信息丰富 |
3.3 PRA程序设计合理,易于操作 |
3.4 Lucid种类检索功能强大 |
3.5 网络性和共享性 |
第二部分 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
第一章 系统总揽 |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
1.1 系统定义 |
1.2 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网络环境 |
1.3 服务器的建立和软件的选择 |
2 系统主要内容简介 |
2.1 法律法规 |
2.2 检疫程序 |
2.3 基础知识 |
2.4 有害生物 |
2.5 检索系统 |
2.6 风险分析 |
2.7 测验 |
2.8 检疫机构 |
2.9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系统主界面 |
1 技术和方法 |
1.1 Dreamwaver简介 |
1.2 Photoshop简介 |
1.3 Flash简介 |
1.4 计数器 |
2 使用说明 |
2.1 Logo图 |
2.2 导航栏 |
2.3 按钮栏 |
2.4 主体图象 |
2.5 版权信息 |
3 小结 |
第三章 法律法规 |
1 技术和方法 |
1.1 FrontPage简介 |
1.2 HTML简介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四章 检疫程序 |
1 技术和方法 |
1.1 Firework简介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五章 基础知识 |
1 技术和方法 |
1.1 可折叠无序列表 |
1.2 滚动字幕 |
1.3 悬浮导航图片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六章 有害生物 |
1 技术和方法 |
1.1 信息获取和编译 |
1.2 网页编码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七章 检索系统 |
1 技术和方法 |
1.1 Access数据库 |
1.2 ASP |
1.3 Lucid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八章 风险分析 |
1 技术和方法 |
1.1 PRA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 软件和技术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九章 测验 |
1 技术和方法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 |
4 小结 |
第十章 检疫机构 |
1 技术和方法 |
2 使用说明 |
3 功能和特色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总讨论 |
1 总结 |
1.1 法律法规 |
1.2 检疫程序 |
1.3 基础知识 |
1.4 有害生物 |
1.5 检索系统 |
1.6 风险分析 |
1.7 测验 |
1.8 检疫机构 |
2 讨论 |
2.1 研究机构应与管理部门密切合作 |
2.2 软件开发应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 |
2.3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
3 今后研究的方向 |
3.1 有害生物信息的跟踪收集 |
3.2 有害生物疫情查询系统 |
3.3 分类鉴定LUCID专门分类软件工具的开发 |
3.4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
3.5 培训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增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西双版纳188种果蔬产品抢滩中外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范晓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2]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D]. 李明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
- [3]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杨运来. 南京林业大学, 2007(10)
- [4]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 肖卓. 湖南大学, 2007(05)
- [5]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 彭茵.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6]主谓式标题的内部构成及语用效果[D]. 刘禀诚. 广西大学, 2004(04)
- [7]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D]. 黄定嵩.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9]基于网络的进出境植物检疫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D]. 孙冠英. 浙江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