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笔(中篇小说梗概)(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平,黑六[1](2017)在《枯笔(中篇小说梗概)》文中提出一如果不是那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彭大铭和老婆于诗曼的离婚谈判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谈判是从晚上八点钟开始的,地点是于诗曼定的,就是小区对面那家"两岸咖啡"。于诗曼是个极其浪漫的女人,浪漫得居然连离婚这种事也放到这样的场所来谈。刚开
宋丹[2](2015)在《《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文中研究指明自1892年森槐南的《红楼梦序词》发表,至2015年锦埜文的《红楼梦故事》的出版,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已经走过了123年的历程。在这123年间,共产生了38种日译本,其中含摘译本12种、编译本12种、全译本10种、节译本3种、转译本1种。这38种日译本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利用赴日交换留学的机会,竭尽所能地完成了日译本和相关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为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段,对38种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与研究,并对由这些译本共同组成的《红楼梦》日译体系的整体特征作了综合考察。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浅尝辄止——明治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5种摘译本,分别出自森槐南、岛崎藤村、笹川临风、长井金风、宫崎来城之手。本章重点放在揭开百年红楼日译大幕的森槐南和岛崎藤村这两位译者“一汉一和”的两篇摘译上,详细考察了他们各自的翻译背景、考证了他们使用的底本、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们的译文文体与翻译风格,并探讨了这两篇译文的翻译意义。第三章“方兴未艾——大正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6种译本,分别是岸春风楼的节译本,盐谷温、井上红梅、宫原民平各自的摘译本,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合译的前八十回全译本(即国译本)及太宰卫门的编译本。本章的主角是国译本,笔者重点论述了两位译者的分工、只全译前八十回的缘故、训读体和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被中国红学界忽视的幸田露伴对《红楼梦》的创见,以及该译本对后来译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几大问题。第四章“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4种摘译本,分别由野崎骏平、永井荷风、神谷衡平、近藤昌翻译。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为昭和前期昏暗的《红楼梦》翻译增添一抹亮色的永井荷风的《秋窗风雨夕》译文。笔者重点探讨了荷风的父辈与《红楼梦》的渊源、荷风本人与《红楼梦》的接触、其在小说《濹东绮谭》中引用的《秋窗风雨夕》和翻译该诗时用到的底本、译文采用的和歌七五调文体等问题。第五章“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占据了本文大量的篇幅,因为该章涉及的译本多达17种。其中含出自松枝茂夫(2种)、伊藤漱平(4种)、饭塚朗之手的全译本7种、出自陈德盛、大高岩、石原岩彻、松枝茂夫(2种)、君岛久子、立间祥介、饭塚朗笔下的编译本8种,以及富士正晴、武部利男的节译本和佐藤亮一的转译本各1种。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笔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塚朗三位译者的百二十回全译本。笔者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研究了他们的译本:第一,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历程、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与知识背景;第二,他们各不相同的底本选择模式受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三,他们各自迥异的韵文和散文翻译文体及在这种文体下呈现的各有千秋的翻译风格;第四,他们对先译和自身的沿袭与超越。其次是佐藤亮一据林语堂英文编译原稿用日文转译《红楼梦》一事。笔者在日本找到了备受学界关注的林语堂英译原稿,详细介绍与分析了这份原稿的篇章结构、采用底本、编译特色等,揭示了佐藤亮一日文转译本在篇章结构和翻译处理等方面与林译本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六章“连绵不绝——平成时代的《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对象是6种译本,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的全译本,堺行夫的节译本和王敏、小林恭二、锦埜文的编译本。本章重点论述了井波陵一的全译本与小林恭二的编译本。探讨了井波陵一对原文的高度重视,诗歌翻译回归训读传统等的翻译策略和其融入到译本注释里的、对《红楼梦》独一无二的解读,以及小林恭二用四行诗的形式翻译原文律诗和绝句的独创性。第七章是总论。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对各个译本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译者的《红楼梦》观、译本结构、底本选择、文体演变、译者身份、出版状况、流传状况、译本影响的角度对整个《红楼梦》日译体系作了综合考察和归纳总结。
沈云霞[3](2006)在《《鼓掌绝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鼓掌绝尘》是明朝末年刊印出版的一部中篇白话小说集,分风、花、雪、月四集,每集十回,合演一个故事。其中风、雪两集属于才子佳人小说,花、月两集属于人情世态小说。刊行以来数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小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鼓掌绝尘》在中国小说发展史尤其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白话小说中篇体制的开创之功更不容忽视,而且,它还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鉴于此,本文分六章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第一章介绍了《鼓掌绝尘》的古今版本与作者,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由于许多读者对这部小说比较生疏,所以在第二章里简要介绍了故事梗概和其中的主要人物。第三章着重论述了其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从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角度来看,《鼓掌绝尘》有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在题材选取和创作形式上,既有承继,又有新的开创。其中花、月两集作为世情小说,在对《金瓶梅》继承的基础上,拓宽了世情小说的表现领域。风、雪两集则如望春先艳的花朵,开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之风气。同时,它又开创了白话小说的中篇体式,对后世此类小说的繁荣发展起了领启之作用,因此,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历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第四章论述了它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鼓掌绝尘》反映明末特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独特的思想文化,其进步的婚恋观念和开放思想,对官场腐败和世风日下所流露出的时代感伤情绪,以及对民间风俗的精细记录,都艺术地再现了明末的社会现实,对了解认识明末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章则从它本色化的语言艺术、喜剧性的讽刺艺术、典型的人物形象、精严的结构布局等方面阐述了了它的文学艺术价值。最后一章,在对《鼓掌绝尘》唯心宿命观点和几点粗疏的艺术处置的分析之上,论述了它的消极思想与艺术缺憾,总结了其艺术创作的经验与教训。
温春仙[4](2004)在《《十二楼》的叙事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用叙事学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对《十二楼》的叙事结构、叙事重点、叙事技巧和文本结构体制进行研究,并寻求它们与李渔的小说观、小说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文分三章。 第一章:《十二楼》的叙事结构和叙事重点。 通过对《十二楼》各篇小说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十二楼》的叙事结构是:平衡、外力1介入、打破平衡、外力2介入、重新恢复平衡的线性结构。各篇小说情节最新奇的部分就是《十二楼》的叙事重点。最后指出李渔特殊的情节结构方式形成了《十二楼》的叙事结构模式,“创新求变”的叙事观决定了《十二楼》对叙事重点的选择。 第二章:《十二楼》的叙事技巧 探讨作者通过限制叙事视角和错综叙事时序形成悬念、通过调整叙事速度突出叙事重点、通过大量增加小说的非叙事性话语在小说中投射、抒发自我等叙事技巧。论证李渔对这些叙事技巧的的合理运用既使《十二楼》具有了很强的可读性、娱乐性,也形成了《十二楼》“有我”的小说风格。 第三章:《十二楼》文本结构体制中的变化因素。 微观研究《十二楼》单篇小说的篇首诗词、入话、头回、正话、篇尾诗词五个部分的变化和拟话本集整体结构意识的形成,论证这些变化是话本小说文人化和案头化、李渔“结构第一”的叙事观以及标新立异的个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庆华[5](2003)在《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小说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篇章体制、结构布局、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各具特色的文体类型,总体上呈现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历时态发生,之后共时态并存,且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话本体小说不但四分天下有其一,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传奇体、章回体的文体演进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话本小说”文体类型个体研究,本文把话本小说的文体形态从整个创作中独立出来,单独加以考察,对其起源、独立、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从创作主体、编创方式、雅俗文学取向等角度对其流变之原因、发展之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对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在古代小说文体形态中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其他小说文体形态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论述。 第一章对“话本”一词在古典文献中的原义、“话本小说”类作品在宋元明清的前称、话本小说概念在近现代的确立及当代演化进行了深入的考辨,认为“话本”或“话本小说”作为小说史文类或文体类型概念实际上主要是在近现代学术界确立、流行起来的。 第二章主要论述宋元小说家话本文体形态的起源过程。宋元小说家话本是“说话”伎艺及其话本发展到成熟和定型阶段的产物,是口头文学伎艺向书面文学读物转化的结果。在口头文学伎艺向书面文学读物转化过程中,口头文学的表演程式和叙事方式基本上确立了这些作品的篇章体制和艺术构造方式,赋予其文体形态以鲜明的口头文学属性和民间性。 第三章主要论述明前期拟话本、“三言”中的明后期作品和“二拍”走向文体形态独立的过程。明前期出现少量文人拟话本,其文体形态表现出初步的案头化、文人化特征,表明话本小说文体文体形态初步独立;“三言”中的明后期作品、“二拍”文体形态表现出鲜明的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特征,形成一种成熟、定型的文体形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表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已经完全独立。这些文体形态的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主要源于创作主旨的案头化和创作主体的文人化。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在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的发展演化过程。明末崇祯、隆武年间,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出现了文人化与适俗化两种不同的演化趋向,形成了文人化文体与适俗化文体二水分流的形态格局。这种文体形态分化主要源于创作主体雅俗分化以及两类作品编创方式的不同。清前期顺治、康熙年间,话本小说文体形态文人化体态特征大量消退,适俗化体态特征普遍扩展,表现出两种体态特征的整合态势。这种文体形态的演变主要源于创作主体雅俗整合中文人性的消退与适俗性的增强以及编创方式的演进。清中后期雍正至光绪年间,话本小说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文体形态规范,出现了文体变异。这种变异源于创作主体的再一次文人化。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在古代小说文体形态中的个性特征及其对其他小说文体形态的影响。通过话本体与其他古代小说文体类型的比较,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个性特征基本可概括为:独具一格的篇章体制,口头文学色彩特别浓厚、主观性强烈的叙事方式,富有特色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对其他小说文体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明末章回化话本小说文体为中篇章回小说文体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文体形态基础: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体形态的通俗化受到了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很大影响。
霍达,石峻[6](2001)在《醉笔(中篇小说梗概)》文中研究表明
二、醉笔(中篇小说梗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醉笔(中篇小说梗概)(论文提纲范文)
(1)枯笔(中篇小说梗概)(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2)《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
1.2.2 中国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浅尝辄止——明治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2.1.1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
2.1.2 明治文人对“诗料”的需求和对人情小说的关注 |
2.1.3 明治文坛的写实主义新风 |
2.1.4 中国小说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兴起 |
第二节 森槐南的摘译 |
2.2.1 森槐南其人 |
2.2.2 森槐南的红学成果及先行研究 |
2.2.3 翻译背景 |
2.2.4 底本考证 |
2.2.5 翻译风格 |
2.2.6 翻译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岛崎藤村的摘译 |
2.3.1 岛崎藤村其人 |
2.3.2 翻译背景 |
2.3.3 底本考证 |
2.3.4 翻译风格 |
2.3.5 译文的影响 |
第四节 笹川临风的摘译 |
2.4.1 笹川临风其人 |
2.4.2 底本考证 |
2.4.3 译文分析 |
2.4.4 临风的《红楼梦》观 |
第五节 长井金风的摘译 |
2.5.1 长井金风其人 |
2.5.2 底本考证 |
2.5.3 译文分析 |
2.5.4 金风的《红楼梦》观 |
第六节 宫崎来城的摘译 |
2.6.1 宫崎来城其人 |
2.6.2 底本考证 |
2.6.3 译文分析 |
2.6.4 来城的《红楼梦》观 |
第三章 方兴未艾——大正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岸春风楼的节译本 |
3.1.1 岸春风楼其人 |
3.1.2 译本例言 |
3.1.3 底本考证 |
3.1.4 翻译特征 |
第二节 盐谷温的摘译 |
3.2.1 盐谷温其人 |
3.2.2 底本考证 |
3.2.3 忠实的训读扞卫者 |
3.2.4 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井上红梅的摘译 |
3.3.1 井上红梅其人 |
3.3.2 底本考证 |
3.3.3 自由发挥的口语体译文 |
第四节 平冈龙城、幸田露伴的前八十回全译本 |
3.4.1 译者简介与译者分工 |
3.4.2 底本问题 |
3.4.3 训读体与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 |
3.4.4 幸田露伴的《红楼梦》观 |
3.4.5 国译本的意义 |
第五节 太宰卫门的编译本 |
3.5.1 太宰卫门其人 |
3.5.2 底本考证 |
3.5.3 编译结构与编译特点 |
3.5.4 译文分析 |
3.5.5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
第六节 宫原民平的摘译 |
3.6.1 宫原民平其人 |
3.6.2 底本考证 |
3.6.3 对口语文体的坚决拥护 |
第四章 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野崎骏平的摘译 |
4.1.1 野崎骏平其人 |
4.1.2 底本考证 |
4.1.3 文体特征 |
第二节 永井荷风《秋窗风雨夕》的翻译 |
4.2.1 永井荷风其人 |
4.2.2 父辈的《红楼梦》渊源 |
4.2.3 荷风与《红楼梦》的接触 |
4.2.4 底本考证 |
4.2.5 译文分析 |
第三节 神谷衡平的摘译 |
4.3.1 神谷衡平其人 |
4.3.2 底本考证 |
4.3.3 译文分析 |
第四节 近藤昌的摘译 |
4.4.1 近藤昌其人 |
4.4.2 底本考证 |
4.4.3 译文分析 |
第五章 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松枝茂夫的全译本 |
5.1.1 松枝茂夫其人 |
5.1.2 翻译历程 |
5.1.3 初译底本 |
5.1.4 对胡适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
5.1.5 对国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
5.1.6 关于改译 |
5.1.7 松枝本的意义 |
第二节 陈德胜的编译本 |
5.2.1 陈德胜其人 |
5.2.2 底本考证 |
5.2.3 译文分析 |
第三节 大高岩的编译 |
5.3.1 大高岩其人 |
5.3.2 编译内容 |
5.3.3 底本考证 |
5.3.4 编译特点 |
第四节 石原岩彻的编译本 |
5.4.1 石原岩彻其人 |
5.4.2 底本考证 |
5.4.3 编译特点 |
5.4.4 译文分析 |
第五节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 |
5.5.1 伊藤漱平其人 |
5.5.2 翻译历程 |
5.5.3 底本青睐俞校本 |
5.5.4 关于改译 |
5.5.5 承前启后 |
第六节 松枝茂夫的两次编译与《画本红楼梦》 |
5.6.1 两次编译 |
5.6.2 《画本红楼梦》 |
第七节 富士正晴、武部利男节译本 |
5.7.1 译者简介 |
5.7.2 译者分工 |
5.7.3 底本考证 |
5.7.4 译文分析 |
第八节 君岛久子的编译本 |
5.8.1 君岛久子其人 |
5.8.2 底本考证 |
5.8.3 编译结构 |
5.8.4 编译特点 |
第九节 立间祥介的编译本 |
5.9.1 立间祥介其人 |
5.9.2 使用底本 |
5.9.3 编译结构与特点 |
5.9.4 译文分析 |
第十节 饭塚朗的编译本 |
5.10.1 饭塚朗其人 |
5.10.2 底本考证 |
5.10.3 编译结构 |
5.10.4 编译特点 |
第十一节 饭塚朗的全译本 |
5.11.1 松枝茂夫笔下的饭塚朗 |
5.11.2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
5.11.3 翻译意义 |
第十二节 日本所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 |
5.12.1 学界对林语堂英译《红楼梦》的认知情况 |
5.12.2 佐藤亮一转译林语堂英译原稿经过 |
5.12.3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篇章结构 |
5.12.4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解说 |
5.12.5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底本 |
5.12.6 林语堂的编译特色 |
第十三节 佐藤亮一的转译本 |
5.13.1 译本结构 |
5.13.2 译文分析 |
5.13.3 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 |
第六章 延绵不绝——平成年代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堺行夫的节译本 |
6.1.1 堺行夫其人 |
6.1.2 底本考证 |
6.1.3 译本特色 |
第二节 王敏的编译本 |
6.2.1 王敏其人 |
6.2.2 底本考证 |
6.2.3 对伊藤漱平1969大系本的借鉴 |
6.2.4 编译结构 |
6.2.5 编译特点 |
第三节 小林恭二的编译本 |
6.3.1 小林恭二其人 |
6.3.2 底本考证 |
6.3.3 编译结构 |
6.3.4 编译特点 |
第四节 井波陵一的全译本 |
6.4.1 井波陵一其人 |
6.4.2 井波陵一的《红楼梦》观 |
6.4.3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
6.4.4 译本特色 |
6.4.5 井波本的意义 |
第五节 锦埜文的编译本 |
6.5.1 锦埜文其人 |
6.5.2 底本考证 |
6.5.3 钟爱国译本 |
6.5.4 编译特点 |
第七章 总论——《红楼梦》日译本的综合考察 |
第一节 译者的《红楼梦》观考察 |
7.1.1 对《红楼梦》文学价值的认识 |
7.1.2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
7.1.3 对续书、续作者问题的认识 |
7.1.4 对成书等其他问题的认识 |
第二节 译本结构考察 |
第三节 底本考察 |
7.3.1 五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 |
7.3.2 日译本整体的底本选择情况 |
第四节 文体考察 |
7.4.1 文体的纵向演变 |
7.4.2 文体的横向比较 |
第五节 译者身份与流传状况考察 |
7.5.1 译者身份 |
7.5.2 流传状况 |
第六节 译本影响考察 |
7.6.1 内部影响 |
7.6.2 外部影响 |
第七节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红楼梦》日译本一览表(1892-2015) |
附录二 关于《红楼梦》最早传入日本时间的考察 |
个人简历 |
(3)《鼓掌绝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鼓掌绝尘》的古今版本与作者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书名与集名释读 |
第二章 《鼓掌绝尘》的故事和人物形象系列 |
第一节 风伯多情送佳音——风集 |
第二节 花飞莺老天自怜——花集 |
第三节 雪暮诗成暗香浮——雪集 |
第四节 月夜且终共清虚——月集 |
第三章 《鼓掌绝尘》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对世态人情小说类型的承继与发展 |
第二节 开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之先河 |
第三节 开创了中篇小说的新体制 |
第四章 《鼓掌绝尘》的历史文化蕴涵 |
第一节 无可奈何花落去——王朝末年感伤情绪的真实流露 |
第二节 黑云压城城欲摧——对官场腐败的揭露与王朝覆灭的昭示 |
第三节 乱鸦嘲哳投落日——儒学贬损下知识分子堕落的写照 |
第四节 蝇营狗苟寄浮生——世风颓败之下市井众生丑态的再现 |
第五节 一江春水入旧年——个体意识觉醒和进步婚恋文化观的展示 |
第六节 留得枯荷听雨声——民俗文化的丰富载量 |
第五章 《鼓掌绝尘》的文学艺术价值 |
第一节 本色化的描写语言 |
第二节 巧妙精严的结构布局 |
第三节 喜剧性的讽刺艺术 |
第六章 《鼓掌绝尘》的思想局限和艺术缺憾 |
第一节 尘积落叶因秋风——消极思想的失度渲染 |
第二节 瑕染玉璧缘才力——叙事处理的几点疏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十二楼》的叙事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叙事结构和叙事重点 |
第一节 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叙事重点 |
第二章 叙事技巧 |
第一节 利用限制叙事视角和错综叙事时序来形成悬念 |
第二节 调整叙事速度,突出叙事重点 |
第三节 大量增加小说的非叙事话语,形成小说“有我”的叙事风格 |
第三章 文本结构体制中的新变 |
第一节 单篇结构体制中的变化因素 |
第二节 拟话本小说集整体结构意识和框架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论“话本”--“话本小说”文体概念考辨 |
第一节 “话本”考 |
第二节 “话本小说”类作品的前称及其演变 |
第三节 “话本小说”概念在近现代的确立及其当代演化 |
第二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发生 |
第一节 “说话”伎艺与宋元小说家话本的发生 |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滥觞--宋元小说家话本文体形态考论 |
附表 |
第三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独立 |
第一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初步独立--明前期拟话本与《清平山堂话本》 |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完全独立--“三言”明后期作品与“二拍” |
附表 |
第四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明末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分化--文人化文体与适俗化文体的二水分流 |
第二节 清前期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整合--文人化的消退与适俗化的扩展及雅俗交融 |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变异--篇章体制的失范与艺术构造方式的异化 |
附表 |
第五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个性特征及其对其他小说文体形态的影响 |
第一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个性特征--话本体与其他古代小说文体类型之比较 |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与中篇章回小说文体之兴起 |
第三节 话本小说文体与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体之通俗化 |
结语 |
附录: 明清话本小说集编年叙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醉笔(中篇小说梗概)(论文参考文献)
- [1]枯笔(中篇小说梗概)[J]. 王建平,黑六. 领导科学, 2017(22)
- [2]《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D]. 宋丹. 南开大学, 2015(12)
- [3]《鼓掌绝尘》研究[D]. 沈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4]《十二楼》的叙事模式[D]. 温春仙.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7)
- [5]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 王庆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6]醉笔(中篇小说梗概)[J]. 霍达,石峻. 领导科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