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加强西宁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1)在《论加强西宁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源涵养是增强地方水资源的有效措施,涵养成效反映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林业建设在水源涵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净化和调节小气候的功能。以西宁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例,分析了影响涵养林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朱柱[3](2019)在《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态公益林的健康状况对其三大效益的有效发挥有着重要影响。青海省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境内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由于地区高寒贫瘠、林分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林分生长不良、更新不足、土壤干化以及病虫鼠害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该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本研究以青海黄土高寒区(大通)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体系,对大通黄土高寒区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健康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健康经营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林分为健康评价尺度,从林分结构、林分生产力、林分抵抗力、立地条件和服务功能5个方面构建了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别采用极值法和等级赋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2)利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结果表明,权重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群落层次结构(0.1203)、土壤含水量(0.0945)、病虫鼠害程度(0.0827)、年净生长量(0.0635)以及水土保持(0.0502)。这5项指标分别来自林分结构、立地条件、林分抵抗力、林分生产力以及服务功能。(3)通过综合指数法模型计算生态公益林的健康指数,并划分健康等级。结果表明:所有样地的健康指数均值为0.54,生态公益林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调查的34块标准样地中,处于优质健康、良好健康、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等级的样地依次为2个、3个、8个、19个和2个,各等级占比依次为6%、9%、23%、56%和6%。对不同林龄和不同林型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中龄林的健康状况优于幼龄林;针阔混交林的健康状况优于阔叶林,阔叶林优于针叶林,云杉白桦混交林为健康程度最高的生态公益林植被类型。(4)结合各生态公益林在林分结构、林分生产力、林分抵抗力、立地条件和服务功能5个方面的健康得分情况,判定其健康等级可提升的余地,并提出具体改造措施。(5)根据研究区生态公益林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健康评价结果和国内外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的相关经验,提出适合研究区生态公益林的健康经营对策,主要包括林分抚育、病虫鼠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赵子夜[4](2018)在《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威胁着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阻碍着边疆各民族的团结稳定。面对严峻的生态状况,中国共产党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规划,做出了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等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情况。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缘起。详细介绍了工程开展前的国内外背景,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具体原因。第三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包括工程建设的展开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经过前期周密细致的勘探研究后,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并迅速获得批准,标志着这一重大举措的启动。然而由于“三北”地区幅员辽阔,水文土壤十分复杂,再加上“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时间极其长久以及对生态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党和政府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生态实际制订了不同的建设重点和目标,建设重点也由最开始的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发展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区域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性防护林体系以及高标准防护林体系。第四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经过五期工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改善了民生。这主要归因于工程在建设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方针。第五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问题及启示。系统分析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几期的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林地修复,加强工程管理,同时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走向新的台阶。
李博[5](2018)在《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规制:县一级林业治理的转型与变革 ——以阳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政府治理理论出发对其所实施的林业治理从保护一发展的二重维度进行了考查,旨在回答县一级林业治理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规制以及背后的动因。在研究过程中以陕西省西南部一个县林业治理中的转型与变革为微观个案,主要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获取资料。阳县的林业治理经历了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林业治理到以生态保护为主导的林业治理的转型,同时林业治理的转型集中反映了县一级在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时秉持的治理逻辑。在县一级林业治理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始终是其面临的主要治理目标,而从这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目标来看,均不构成对县一级林业治理的制约,但是从目前林业治理的基本路径来看,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已经成为县一级林业治理的一大困境。本研究发现,在县一级的林业治理中,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治理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规制了国家生态保护的有效实施。具体而言,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林业治理向以生态保护为主导的林业治理转型过程中,受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转型倒逼,以保护为主导的林业治理并没有实现其治理方式的转型,在县一级以生态保护为主导的林业治理中仍然采用经济发展的治理方式,主要表现为项目制的治理方式和从生态保护中所追求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条块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农民增收和地方的脱贫,即县一级以生态保护为主导的林业治理仍然遵从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林业治理方式,而形成这种治理逻辑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国家对于县一级考核的不合理以及治理机制的不健全;主观上是由于县一级财政、贫困和林业所针对的治理对象所造成的。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在政府的林业治理过程中,农民已经成为除政府之外的另一大治理主体,并且成为了政府的新的“代理人”,这种代理主要表现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农民代替国家和集体对于森林资源进行管护。而在此过程中,作为政府新的“代理人”的农民又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改变政府对林业的治理方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农民的博弈从一定程度上形塑和纠正了政府的治理逻辑。林业治理作为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中部门治理的典型代表,在其治理过程中所遭遇的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规制也集中的反映了部门治理中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林业治理在保护和发展二者之间来回摇摆,从而使林业治理走上了一条钟摆式的治理模式。林业作为县一级治理中的一个条,集中反映了其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规制中所经历的转型与变革,而这种转型与变革并没有实现治理方式和治理逻辑的适时调整和完善。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林业治理有必要从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方面来转型。
李华[6](2016)在《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是我国众多江河的发源地,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生态安全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对毗邻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本文以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充分发挥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良好的、重要的、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研究理论以及森林生态补偿一些实践和相关政策,提出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做法是多渠道的资金筹措、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与法律制度、可持续性的国家补偿计划等。其次,通过对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现状分析发现,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着历史欠账太多、财政收入及其弱小致使补偿标准偏低且不合理、与其他资源补偿政策不协调,限伐和禁伐政策的行业损失无补偿以及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再次,构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框架,提出西藏森林生态补偿的战略定位、目标定位;界定了补偿主体、客体、标准以及补偿对象的权利义务。研究表明:应根据森林生态公益林发挥效能的种类和受益对象的不同,分六个层次确定不同的补偿主体:森林生态效益国家补偿、地方政府补偿、流域补偿、受益部门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体两翼加社会”的补偿机制框架。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当主要以国家补偿机制为主,最终建立起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和市场补偿、社会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同时提出了设立“高原森林补偿机制”和“长江流域补偿”的补偿架构,最后提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范围界定的办法。此外,对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测算。从森林生态服务成本、效益价值两个方面提出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构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模型,核算出西藏森林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高理论标准、最低理论标准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测算出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高补偿标准、最低补偿标准、合理补偿标准、具体实施标准,结合西藏森林生态补偿实际,提出国家合理补偿标准应该确定在5-24.19元/亩之间,具体实施标准则应该是10-15元/亩。并以西藏芒康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西藏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保障机制,建立森林保护区的动态调整机制、生态效益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生态效益补偿的多层级管理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社会制度。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对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藏区林业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作用。
白安良[7](2016)在《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地区要和谐发展,必须以和谐为价值导向的文化形态作为指导,实践证明,当前民族地区出现的大量不和谐的问题,都表明了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来看,在学术研究方面,理论研究还缺乏深入和前瞻性;具体实践方面,政府与社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导向,发展缺乏全面性、和谐性。可以说,不深入研究、不更新理念就不能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和谐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克服传统认识与研究中忽视人民主体性、片面、狭隘的不足,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正确的文化指导。本文以和谐文化为研究视角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进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横向与纵向,整体与局部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采取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的观点和利益分析的视角。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现实的民族利益关系为中心,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各民族、各宗教、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最终把落脚点放在各民族建设利益共同体、认同统一体以及宗教和谐体上,实现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内容的完整体系,突破了现有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模式,丰富了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视域,为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找到了新的视角。论文主体依据以下思路展开论述。第一,通过对田野调查工作的概述,明确了河湟地区研究的典型性以及历史、地理、人口、民族等基本概况;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第三,通过对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及多元文化传统的考察,并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第四,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主体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主体问题的对策,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由“谁来建”的问题;第五、通过对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实质的深刻阐述,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建什么”的问题,应该从利益的角度建设各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政治利益共同体、文化利益共同体、生态利益共同体、认同统一体以及各宗教和谐体;第六,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领导、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重点探索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怎么建”的问题。总之,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独意义上的一项建设,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因为只有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都发展了,各民族兄弟姐妹才会自觉融入到祖国幸福的大家庭之中,才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彼此和谐相处的可能,才会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高度统一。研究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发挥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克服以往片面的观念,以一种和谐的思维模式、和谐的精神贯彻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民族地区发展的片面性,避免国外某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但依然动荡的经验教训,真正实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芦新建[8](2015)在《大通县水源涵养林类型及其功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通县境内的北川河及黑泉水库是西宁市和周边区域的主要水源。目前,在县域内大量营造的水源涵养林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作为主要树种,但该树种及大通县其它主要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尚不明确,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在大通县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立地条件下具有水源涵养作用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垂直结构中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作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一套在缺乏径流数据时对各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各植被类型在各个立地类型下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各立地类型下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好的植被类型,以此为依据对大通县水源涵养林进行了水平分布上的优化配置,并对优化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旨在为大通县水源涵养林的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以往对大通县立地条件划分的结果上,以海拔、坡向、坡度及土壤厚度等自然环境因子作为主要依据,结合本研究植被调查的结果,将大通县划分为21种立地类型。大通县具有水源涵养作用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共有8种,分别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i)林、青杨(Populus cathayana)林、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和灌木林。这些植被类型主要分在川水河漫滩、川水台地、浅山阴缓斜坡中厚土、浅山阳缓斜坡中厚土、低位脑山阴缓斜坡、低位脑山阴急险坡、低位脑山阳缓斜坡、低位脑山阳急险坡、中位脑山阴缓斜坡、中位脑山阴急险坡、中位脑山阳缓斜坡和中位脑山阳急险坡立地类型上。(2)根据对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作用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对大通县各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冠层高度、郁闭度和冠层持水量、枯落物层的厚度、储量、截留能力(未分解层饱和持水量+半分解层吸附水量)、总吸附能力(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吸附水量)、土壤层0~60 cm和0~20 cm的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3)针对评价体系中的各因子采用层析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各立地类型上对应的水源涵养能力最佳的植被类型分别为:川水河漫滩——青杨林、川水台地——青杨林、浅山阴缓斜坡中厚土——青海云杉林、浅山阳缓斜坡中厚土——青海云杉林、低位脑山阴缓斜坡——白桦林、低位脑山阴急险坡——白桦林、低位脑山阳缓斜坡——灌木林、低位脑山阳急险坡——灌木林、中位脑山阴缓斜坡——白桦林、中位脑山阴急险坡——白桦林、中位脑山阳缓斜坡——灌木林、中位脑山阳急险坡——灌木林。考虑浅山阳缓斜坡中厚土立地上青海云杉的生长受到抑制,将其对应的青海云杉林替换为灌木林。(4)按照各立地上水源涵养能力最佳的植被类型对现有植被进行改造后,全县白桦林、青杨林和青海云杉林的面积分别增加到206.93 km2、10.63 km2和69.91 km2。灌木林和稀疏植被中分别有170.19 km2和27.47 km2被改造为乔木林,两植被类型剩余面积分别为508.76 km2和697.53 km2。改造后的林地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作用后,全县土壤的毛管贮水能力将增加1.62×107m3,有效贮水能力将增加1.30×106 m3,总贮水能力将增加1.75×107m3。按照总贮水能力和有效贮水能力的增加量计算,新造林地增加的水源涵养价值分别为7492万元和553万元。
王欣[9](2014)在《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求日益强烈。了解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城镇绿色空间体系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海东新城即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处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中心位置,是典型的西北城镇,因此研究其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影响与构建,对于我国西北城镇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可以展示并示范适应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的中小城镇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的途径。本文通过对绿色空间的内涵及分类,绿色空间体系的概念等理论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及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等相关理论背景,以西北地区城市化建设与生态过程为城市背景,以湟水流域自然生态背景为流域背景,根据青海省海东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城市概况、城市化发展现状、绿色空间现状类型及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分析,对青海省海东市的绿色空间体系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宏观尺度的市域、中观尺度的中心城区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绿地生境单元的三个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共同构建完善的青海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大中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及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51278410/E08020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S1338007)的资助。
贾秀红[10](2013)在《鄂中低丘区水土保持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水土保持林是我国中部低丘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类型之一。本研究以湖北省太子山林场为例,选择马尾松林、柏木林、杉木林和麻栎林4类纯林以及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栎类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4类混交林(共22种林分类型)作为研究对象,揭示林分与景观两个层次上的水土保持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中部地区水土保持林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各林分夏季叶面积指数LAI变化范围为2.514-3.689,落叶阔叶林的LAI最大;各纯林随着年龄的增加,直径分布曲线越来越接近于正态分布曲线,混交林的直径分布曲线分为反J型曲线、近似于正态分布曲线和多峰山状曲线三种类型;整体来看,8种混交林有50%属于弱度混交,针阔混交林的混交度低于阔叶混交林的;四类纯林中近熟林和成熟林林下的灌木物种丰富度较高,混交林灌木层的物种数主要集中在8-10种,灌木层的总盖度变化范围为7%~40%;在马尾松林分灌木层中,中龄林与成熟林之间的Sorensen指数(S1)和Jaccard指数(CJ)最大(即物种相似性最高);针叶纯林的草本层中,各龄组之间物种组成的相异度取值(βc)差异不明显。(2)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林分0-40cm土层容重变化范围为1.32g/cm3~1.41g/cm3、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为18.19%~54.75%、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55%-15.28%;从整体来看,研究区林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量稍丰富、全磷量属于缺少等级、全钾量中等、碱解氮丰富、速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稍丰富,研究区0-20cm土壤养分均属于中等变异;对各林分保育土壤功能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各林分的保育土壤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阔叶混交林、麻栎林和柏木近熟林的土壤生态功能最好。(3)选取林冠枝叶生物量、冠层最大持水量、灌草生物量、灌草最大持水量、凋落物现存量、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凋落物有效拦蓄量、土壤饱和蓄水量和土壤有效蓄水量等9个反映林分林冠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上壤层这四个层面持水蓄水能力的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各林分持水蓄水功能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得到各林分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阔叶混交林、麻栎纯林和柏木纯林的保水功能较强。(4)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对石龙林场水土保持林的生态功能从保育土壤功能和持水蓄水功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计算出各生态功能指标的影响权重,构建了典型水土保持林生态功能模型,并通过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各类林分生态功能综合得分值:总体来看,麻栎林、阔叶混交林和柏木中壮龄林表现出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麻栎成熟林的综合得分最大),马尾松、杉木的近熟林与成熟林以及针阔混交林的生态功能次之,针叶混交林和各类针叶幼龄林的最差。(5)对功能因子与结构因子作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叶面积指数、凋落物厚度、乔木混交度和林分年龄对土壤物理化学特征的影响均较显着,林分年龄、株数密度、凋落物厚度对林分持水蓄水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凋落物层在保育土壤和持水蓄水两方面均能发挥显着作用;综合层次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得到研究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模型为:式中,Z表示水土保持林生态功能量化指标;X1为林分年龄(或优势树种年龄);X2为林分密度;X3为平均胸径;X4为叶面积指数;X5为平均树高;X6是乔木混交度;X7为灌草丰富度;X8为灌草盖度;X9为凋落物厚度;X10为土壤厚度。(6)采用二类调查数据和林相图结合的方法对石龙林场和仙女林场的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将林场内水土保持林划分出马尾松林、柏木林、杉木林、麻栎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栎类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共8类景观类型,选取斑块数(NP)、斑块面积(CA)、平均斑块面积(PA)、斑块密度(PD)、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A CV)、边缘密度(ED)、形状指数(SI)、斑块分维数(FD)和聚合指数(AI)这9个指标对两个林场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后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得到景观功能指标因子与结构特征因子的关系模型如下:式中,Y1表示水土保持林林地总养分含量指标;Y2表示水土保持林林地总持水蓄水功能量化指标;X1为平均斑块面积;X2为斑块面积变异系数;X3为斑块密度;X5为形状指数;X6为分维数;X7为聚合指数。(7)综上可得,研究区内的水土保持林以阔叶混交林、栎类混交林、麻栎纯林和柏木纯林的生态功能较优,参照这4类林分的结构特征,提出林分层次上鄂中低丘区水土保持林的理想结构为:异龄、复层、混交的结构状态;具体特征包括叶面积指数LAI>2.733、直径结构为反J型或近似正态分布曲线、林分混交度≥0.5、灌草层总盖度约55%、灌草层α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16、凋落物厚度>35cm。在森林经营中要重视凋落物的组成、分解和现存量等对林分功能的影响。
二、论加强西宁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加强西宁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论加强西宁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宁水资源现状 |
2 西宁市水源涵养林建设面临的问题 |
2.1 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
2.2 自然灾害频发 |
2.3 人为破坏 |
3 加快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3.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
3.2 加大投资,全力推进涵养林建设 |
3.3 解决好经济发展与涵养林建设的矛盾 |
3.4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涵养林建设保护 |
4 结语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
1.3.2 森林健康及其监测研究现状 |
1.3.3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情况 |
3.2.2 样地调查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4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尺度的确定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构建原则 |
4.2.2 指标体系 |
4.3 评价指标的描述 |
4.3.1 林分结构指标 |
4.3.2 林分生产力指标 |
4.3.3 林分抵抗力指标 |
4.3.4 立地条件指标 |
4.3.5 服务功能指标 |
4.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4.4.1 定性指标标准化 |
4.4.2 定量指标标准化 |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 |
4.5.2 基于熵权法的客观赋权 |
4.5.3 综合赋权法 |
4.6 健康评价模型 |
4.7 健康评价等级划分 |
4.8 本章小结 |
5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 |
5.2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2.1 不同林龄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2.2 不同林型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3 生态公益林健康等级提升与改造措施 |
5.3.1 生态公益林健康影响因子分析 |
5.3.2 生态公益林健康等级提升改造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对策 |
6.1 林分抚育 |
6.2 病虫鼠害防治 |
6.3 森林防火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2.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 |
2.1.1 国内各项秩序的逐渐恢复 |
2.1.2 国外防护林建设的经验启发 |
2.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原因 |
2.2.1 治理生态恶化 |
2.2.2 带动经济发展 |
2.2.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展开 |
3.1.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 |
3.1.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
3.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演变 |
3.2.1 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 |
3.2.2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
3.2.3 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
3.2.4 综合性防护林体系 |
3.2.5 高标准防护林体系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
4.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 |
4.1.1 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
4.1.2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4.1.3 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
4.2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经验 |
4.2.1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
4.2.2 因地制宜的采取区域性治理 |
4.2.3 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5.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1 建设资金实际投入不足 |
5.1.2 造林工程呈现退化 |
5.1.3 工程管理基础薄弱 |
5.2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启示 |
5.2.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
5.2.2 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 |
5.2.3 加强工程管理,完善制度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规制:县一级林业治理的转型与变革 ——以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
1.4 研究方法 |
1.5 田野调查点介绍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治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化 |
2.2 林业治理的机制和体制研究 |
2.3 中国林业治理的变迁史 |
第三章 发展中木材资源的获取与林业治理目标的转型 |
3.1 木材生产与林业治理 |
3.2 县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林业治理 |
3.3 林业治理与资源型经济 |
3.4 林业治理目标转型的动因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保护与发展双重规制中林业治理的机制 |
4.1 退耕还林中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 |
4.2 林业治理中的项目制 |
4.3 林业治理中的扶贫开发 |
4.4 以社区发展为主导的林业治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保护和发展双重规制中国有林场的集权与分权 |
5.1 以林场为单位的林业治理模式 |
5.2 林业治理改革中的人权与财权 |
5.3 县一级林业治理改革中的约束 |
5.4 小结 |
第六章 保护和发展双重规制中的政府与农民 |
6.1 林业治理中的政府和农民 |
6.2 基层治理对林业治理的影响 |
6.3 政府林业治理中林业部门的两面性 |
6.4 林业治理中基层政府的“共谋”和农户的应对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森林分类经营 |
2.1.2 森林类型分类 |
2.1.3 森林生态效益 |
2.1.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2.1.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 |
2.1.6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客体 |
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2.5 劳动价值论 |
2.3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 |
2.3.1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2.3.2 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2.4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启示 |
2.4.1 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
2.4.2 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 |
2.4.3 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
2.4.4 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
2.4.5 可持续性的国家补偿计划 |
2.5 本章小结 |
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分析 |
3.1 西藏自治区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物产资源 |
3.1.3 社会状况 |
3.2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概况 |
3.2.1 西藏森林资源现状 |
3.2.2 西藏森林分布划分 |
3.2.3 西藏生态公益林概况 |
3.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成效 |
3.3.1 森林生态建设明显加快 |
3.3.2 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加强 |
3.3.3 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
3.3.4 林区兴林富民成效显着 |
3.3.5 森林经营能力大幅提高 |
3.4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
3.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渠道单一 |
3.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 |
3.4.3 区域相关补偿政策不协调 |
3.4.4 林业专项工程项目投入少 |
3.4.5 限伐和禁伐政策下行业损失无补偿 |
3.4.6 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认识不到位 |
3.4.7 森林资源管理较为落后 |
3.4.8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
3.5 本章小结 |
4 西藏森林生态的特殊性及其效益补偿框架 |
4.1 西藏森林资源的特殊性 |
4.1.1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
4.1.2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4.1.3 西藏森林生态外延的传统性 |
4.1.4 西藏森林资源特殊的经济性 |
4.1.5 西藏森林保护面临的矛盾性 |
4.2 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框架 |
4.2.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总体设计 |
4.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原则 |
4.2.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层次分析 |
4.2.4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范围 |
4.2.5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确定 |
4.2.6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分析 |
4.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权利义务 |
4.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权利 |
4.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义务 |
4.4 本章小结 |
5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机制和客体认定 |
5.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构成 |
5.1.1 森林生态效益政府补偿为主体 |
5.1.2 流域补偿和市场补偿为两翼 |
5.1.3 森林生态效益社会补偿为辅助 |
5.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分析 |
5.2.1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政府补偿主体机制 |
5.2.2 积极探讨并建立“长江流域补偿基金” |
5.2.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筹资渠道 |
5.2.4 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社会补偿多元化 |
5.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分析 |
5.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划分 |
5.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界定 |
5.4 本章小结 |
6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的理论分析及测算 |
6.1 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 |
6.1.1 森林生态服务成本依据 |
6.1.2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依据 |
6.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测算 |
6.2.1 西藏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模型 |
6.2.2 皮尔生长曲线模型 |
6.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2.4 西藏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测算 |
6.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理论与现实分析 |
6.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理论分析 |
6.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现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实证分析 |
7.1 芒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本概况 |
7.1.1 芒康县区域概况 |
7.1.2 芒康县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
7.1.3 芒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概况 |
7.2 调查样本设计与样本数据 |
7.3 芒康县抽样样本统计描述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保障机制 |
8.1 实施西藏森林保护区的动态调整机制 |
8.2 建立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 |
8.2.1 加大公共管护支出范围与力度 |
8.2.2 保障补偿性专款专用 |
8.2.3 稳定专职管护人员队伍 |
8.3 建设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多层级管理机制 |
8.3.1 建立垂直基层森林生态补偿管理机构 |
8.3.2 明确基层森林生态补偿管理职责 |
8.4 建设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 |
8.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制化 |
8.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制度化 |
8.5 建立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社会制度 |
8.5.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程序化 |
8.5.2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公众参与制度 |
8.5.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表达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1.7 相关概念释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1 河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2.2 调查地点的选择和实施 |
2.3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概况 |
2.3.1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 |
2.3.2 河湟地区的历史概况 |
2.4 河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
2.5 河湟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
第3章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
3.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3.1.4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 |
3.1.5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 |
3.2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3.2.1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 |
3.2.2 文化共生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第4章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4.1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
4.1.1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 |
4.1.2 河湟地区的多元和谐文化传统 |
4.2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
4.3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谁来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 |
5.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主体的内涵 |
5.1.1 各族人民群众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5.1.2 各级政府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引导力量 |
5.1.3 各种宗教界人士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
5.1.4 学者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智库 |
5.2 当前建设主体存在的问题 |
5.3 解决主体问题的措施 |
第6章 建什么: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
6.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 |
6.2 经济利益共同体建设 |
6.3 政治利益共同体建设 |
6.4 文化利益共同体建设 |
6.5 生态利益共同体建设 |
6.6 各民族认同统一体建设 |
6.6.1 努力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
6.6.2 积极促进各族群众法治意识的形成 |
6.7 各宗教和谐体建设 |
6.7.1 河湟地区宗教和谐的重要意义 |
6.7.2 宗教与政治以及国家社会的关系问题 |
6.7.3 促进宗教和谐体建设的总体要求 |
6.7.4 积极促进宗教和谐建设 |
第7章 怎么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7.1 以经济发展促民生改善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
7.2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保障 |
7.3 加快教育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 |
7.4 加快民族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支撑 |
7.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 |
(8)大通县水源涵养林类型及其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历程 |
1.2 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现状 |
1.2.1 林冠层的水文作用 |
1.2.2 枯落物层的水文作用 |
1.2.3 森林土壤层的水文作用 |
1.2.4 森林植被对流域总径流量的影响 |
1.2.5 森林对水质的影响 |
1.2.6 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综合评价 |
1.3 水源涵养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概况 |
2.2.3 水文概况 |
2.2.4 壤概况 |
2.2.5 植被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黑泉水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大通县现有水源涵养林调查 |
3.1.1 现有水源涵养林确认及调查点布设 |
3.1.2 植被调查 |
3.1.3 各植被类型的分布现状 |
3.2 各植被型冠层的水源涵养作用 |
3.2.1 冠层结构的观测 |
3.2.2 穿透雨、树干流及林外气象参数的观测 |
3.2.3 林冠截留量及组成的分析 |
3.2.4 冠层持水量的确定 |
3.3 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作用 |
3.3.1 枯落物累积量的调查 |
3.3.2 枯落物持水能力的调查 |
3.4 森林土壤层的水源涵养作用 |
3.4.1 土壤厚度的观测和制图 |
3.4.2 土壤物理性质的观测 |
3.5 各植被类型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 |
3.6 大通县水源涵养林空间优化配置 |
3.7 技术路线 |
4 大通县主要水源涵养林调查 |
4.1 大通县立地类型划分 |
4.2 大通县现有植被类型及分布 |
4.2.1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2 分类结果 |
5 影响各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主要因子 |
5.1 冠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1.1 各植被类型冠层结构研究 |
5.1.2 各植被类型穿透雨研究 |
5.1.3 各林种树干流研究 |
5.1.4 林冠截留量 |
5.1.5 林冠层水源涵养作用主要影响因子 |
5.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2.1 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现存量及组成 |
5.2.2 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
5.2.3 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量 |
5.2.4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作用主要影响因子 |
5.3 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3.1 各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 |
5.3.2 各植被类型土壤的入渗性能 |
5.3.3 土壤层水源涵养作用主要影响因子 |
6 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
6.1 层次结构模型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2 构造判断矩阵 |
6.1.3 数据的标准化方法 |
6.2 同一植被类型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
6.3 各植被类型最佳水源涵养能力的比较 |
6.4 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
7 大通县水源涵养植被空间优化配置 |
7.1 大通县各造林地的确定与划分 |
7.2 大通县各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分级图 |
7.2.1 土壤厚度的确定 |
7.2.2 大通县各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分级图 |
7.3 各立地类型内水源涵养能力最佳的植被类型 |
7.4 各植被类型造林地的确定 |
7.5 水源涵养林空间优化配置结果 |
7.5.1 大通县水源涵养林空间优化配置 |
7.5.2 改造后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及价值 |
7.6 水源涵养林改造模式 |
7.6.1 不同植被的改造模式 |
7.6.2 改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附表各调查点枯落物与土壤调查数据汇总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发展 |
1.1.2 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 |
1.1.3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
1.1.4 城市化的生态过程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3.2 绿色空间体系相关概念 |
1.4 相关理论研究 |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4.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
1.4.3 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 |
1.4.4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1.4.5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
2.1 西北地区的范围界定 |
2.2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
2.2.1 气候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土壤 |
2.2.4 植被 |
2.2.5 水文 |
2.3 西北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2.4 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 |
2.5 西北地区的的经济水平 |
2.6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
2.7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绿色空间建设 |
3.1 城市化发展中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趋势 |
3.2 城市化发展中影响西北地区自然景观演变的主要因素 |
3.3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意义 |
3.4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3.5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的研究现状 |
3.6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经验 |
3.7 本章小结 |
4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建设的生态意义 |
4.1 湟水流域的自然生态背景 |
4.1.1 湟水流域的自然景观认知 |
4.1.2 湟水流域的人文景观认知 |
4.1.3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状况 |
4.1.4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的脆弱生态环境形成机制 |
4.1.5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
4.1.6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
4.2 海东新城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
4.2.1 海东新城历史沿革 |
4.2.2 撤地设市的发展契机 |
4.2.3 海东新城的自然环境概况 |
4.2.4 海东新城的城市化发展 |
4.3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4.3.1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
4.3.2 海东新城生态环境变化的动因 |
4.4 海东新城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
4.4.1 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
4.4.2 气候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
4.5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生态效应 |
4.5.1 生态过程恢复 |
4.5.2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 |
4.5.3 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 |
4.5.4 雨水收集及渗透 |
4.5.5 调节小气候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恢复的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
5.1 中心城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现状 |
5.1.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评述 |
5.1.2 乐都区绿色空间现状 |
5.1.3 平安县绿色空间现状 |
5.2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5.2.1 新城自然山水格局 |
5.2.2 川道型城市空间形态 |
5.2.3 枝状串珠型居住聚落形态 |
5.2.4 海东市未来空间发展特点 |
5.2.5 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
5.3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 |
5.3.1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建立 |
5.3.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
5.3.3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 |
5.3.4 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 |
6.1 海东新城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
6.1.1 自然支撑系统 |
6.1.2 人居支持系统 |
6.1.3 人居建设系统 |
6.1.4 市域范围生态安全总体布局 |
6.2 海东新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结构 |
6.2.1 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 |
6.2.2 绿色空间廊道 |
6.2.3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节点 |
6.2.4 乡土生境营造 |
6.3 海东新城典型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
6.3.1 三河六岸片区现状认知 |
6.3.2 规划定位及构思 |
6.3.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6.3.4 人工调控水系统建设 |
6.3.5 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
6.3.6 绿化分区及植物配置 |
6.3.7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7.3 本文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鄂中低丘区水土保持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结构特征的研究 |
1.2.2 森林生态功能的研究 |
1.3 水土保持林研究进展 |
1.3.1 水土保持林结构特征研究 |
1.3.2 水土保持林生态功能与作用机理 |
1.3.2.1 水土保持林对径流量的影响 |
1.3.2.2 水土保持林对土壤侵蚀的控制 |
1.3.2.3 水土保持林对降水的拦蓄 |
1.3.3 水土保持林结构对生态功能的影响 |
1.3.4 水土保持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地质土壤 |
2.5 森林植被 |
2.6 交通条件 |
2.7 水土保持林总体分布特点 |
3 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特点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3.1.2 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3.1.3 林分直径结构分析和混交林混交度的计算 |
3.1.4 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林分叶面积指数特点 |
3.2.1.1 纯林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
3.2.1.2 混交林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
3.2.1.3 纯林与混交林叶面积指数的比较 |
3.2.2 林分直径结构特征分析 |
3.2.3 混交林主要树种混交特征 |
3.2.3.1 主要树种的混交度 |
3.2.3.2 各混交林平均混交度 |
3.2.4 灌木-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特征 |
3.2.4.1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 |
3.2.4.2 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特征 |
3.3 小结 |
4 水土保持林保育土壤功能 |
4.1 研究方法 |
4.1.1 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测算 |
4.1.2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4.1.3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方法 |
4.1.4 水土保持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物理性质 |
4.2.2 土壤化学性质 |
4.2.2.1 各类林分土壤化学性状特征 |
4.2.2.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土壤性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2.4 水土保持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
4.3 小结 |
5 水土保持林持水蓄水功能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林冠层最大持水量的测定 |
5.1.2 灌木-草本层最大持水量的测定 |
5.1.3 凋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持水能力的测算 |
5.1.4 土壤贮水能力相关指标的测算 |
5.1.5 水土保持林持水蓄水功能评价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林冠层持水量 |
5.2.2 灌木-草本层持水量 |
5.2.3 凋落物持水特性 |
5.2.3.1 人工纯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
5.2.3.2 混交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
5.2.4 土壤贮水能力 |
5.2.4.1 人工纯林土壤贮水能力 |
5.2.4.2 混交林土壤贮水能力 |
5.2.5 不同林分的持水量及其分配 |
5.2.6 林分持水蓄水功能评价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结论 |
5.3.2 讨论 |
6 水土保持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6.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 |
6.1.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6.2 层次分析法结果与分析 |
6.2.1 构造出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
6.2.2 合成权重 |
6.3 水土保持林生态功能模型及综合得分 |
6.4 小结 |
7 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与功能模型 |
7.1 研究方法 |
7.1.1 逐步回归 |
7.1.2 通径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水土保持林结构对保育土壤功能的作用 |
7.2.1.1 林分结构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7.2.1.2 林分结构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7.2.2 水土保持林结构对持水蓄水功能的作用 |
7.2.3 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与功能模型 |
7.2.4 水土保持林林分理想结构特点 |
7.3 小结 |
8 水土保持林景观结构特征与生态功能的关系 |
8.1 研究方法 |
8.1.1 森林景观要素划分 |
8.1.2 景观结构特征指标的计算 |
8.1.3 森林景观功能推算 |
8.1.4 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石龙林场水土保持林景观类型划分结果 |
8.2.2 石龙林场水土保持林景观组成结构特征 |
8.2.3 石龙林场水土保持林景观生态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关系分析 |
8.2.4 模型检验 |
8.3 小结 |
9 总结 |
9.1 结论 |
9.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9.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
致谢 |
四、论加强西宁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加强西宁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 张瑜. 现代园艺, 2021(18)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D]. 朱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18(12)
- [5]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规制:县一级林业治理的转型与变革 ——以阳县为例[D]. 李博.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6]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D]. 李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7]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D]. 白安良.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8]大通县水源涵养林类型及其功能评价研究[D]. 芦新建.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D]. 王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10]鄂中低丘区水土保持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D]. 贾秀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