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轩[1](2020)在《论瞿秋白的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建设自古以来都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在诸多领域中,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这是由于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印记。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文化建设道路的探讨,瞿秋白做出了很多贡献。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的思想理论给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地较为系统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思想家之一。在从事革命实践活动之余,他还为中国革命的出路提出宝贵的理论并进行大量宣传,以及文学创作和评论,留下五百余万字的着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遗产。瞿秋白的思想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瞿秋白。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介绍瞿秋白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研究他的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指出瞿秋白文化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社会大环境,介绍瞿秋白青年时期思想由矛盾的二元人生观逐渐转向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转变历程。进一步文章介绍了瞿秋白前往苏联担任记者时的所见所闻。简要概述瞿秋白回到中国后的革命生涯。第三章首先对“文化观”一词在本文所指的内涵做一简要阐述,紧接着介绍瞿秋白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瞿秋白对“文化”一词的解释、瞿秋白对东西方文化的解读、瞿秋白面向人民大众的教育思想、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及瞿秋白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五个部分。随后,文章分析了瞿秋白文化观所具有的创新性、革命性,实践性,大众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瞿秋白文化观的三个局限性,包括瞿秋白对“文化”一词的片面解读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对立。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价值,分析了瞿秋白苏联执行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贡献。第二部分论述了瞿秋白文化观的有益成分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鉴瞿秋白的文化观中的优秀成果,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结合,推动中国文化创新,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方华[2](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蒋星星[3](2020)在《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并构建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在这一群体之中,瞿秋白不仅是较早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之一,而且是比较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家。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前,瞿秋白的思想也经历了一番复杂而曲折的求索过程。从苏联回国后,他以苏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思想资源,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瞿秋白从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个方面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话语。另一方面,他又从劳动与生产理论、社会结构论、社会意识论、历史工具论四个方面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阐释。可以说,瞿秋白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传播。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瞿秋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武器,与当时的东方文化派、胡适实用主义、戴季陶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坚决斗争,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此同时,瞿秋白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与研究中国国情、中国革命性质、农民问题、武装斗争等一系列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开启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同时对后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有着重大影响。瞿秋白“为改造社会而求真理”,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道路作了初步的哲学表达。正因如此,对于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瞿秋白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作用,即坚持一切从“中国问题”的实际出发;保持“规范”与“描述”的有机统一;实现世界的“同”与中国的“异”的双向融合。
唐雅倩[4](2019)在《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试探 ——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为考察对象》文中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审视其内涵及发展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中国具体社会环境为现实依据,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文艺领域普遍有所成就,且文艺思想组成部分于个人于整体皆存在内在逻辑关联,具有开创性与引领性。但是,作为首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经历了文化身份与思想认同的转变,接受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难免残存西方“主义”、中国“传统”等痕迹。因此,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进行历时、共时的认识与研究是可行且必须的。这将有效地避免片面截取与狭隘认知,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的系统整体把握大有裨益。本文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为考察对象,探讨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拟从以下五个层面进行论述:1.三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脉络及早期文艺观缘由。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接受、诠释与宣传是诸多要素交织影响后的理论偏向与价值主导,存在独有的发展脉络。本章首先以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为阶段划分标准,将三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脉络分为接触、早期、后期三个阶段,然后对影响其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文艺观形成与流变的主要因素进行宏观考察,最后简要叙述了三位领导人早期阶段文艺思想的差异并从主客观全面分析其缘由。2.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与社会观。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观聚焦现时社会,存在向反映与作用社会的位移。本章从“科学视域中的文艺与社会观”与“马克思唯物观下的文艺与社会观”两个层面分析其思想。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内藏了马克思主义意蕴的逐步增强。3.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与人民观。中国被迫迈进现代性社会,人与人、阶层与阶层矛盾尖锐,“人”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理论焦点。本章从“人道主义下的平民观”和“文艺大众化的萌芽”来查究他们对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思考,揭示他们对“平民”与“大众”的阶级考量。4.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论文艺主体与本体。身为文人的自觉让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探求文艺外在功用之余,也思考文学的审美特征。本章分为文学主体性内容与文学本体观两大节。文学在内容上是主观情绪的阐发,具有文学个性之美。同时他们提出文学独立于史学等其他门类,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文艺的设想。5.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变革“现实”必然审视过去、立足现实,三位领导人以多种形式抨击传统理论、参与文化论争,进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本章从传统思想内涵批判、文学论争及文学思潮评判等维度补充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思想。首先,破旧立新,三位领导人批评“老庄虚无主义”与“儒学伦理道德”,提出孔学不适合现世生活。其次,他们通过参与文学论争、评判东方文化派,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影响,划清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
周后燕[5](2017)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文中指出传统观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绕不开的问题。所谓传统观就是对传统的理论化认识。传统观有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自成一体的、前后一贯的。它强调的是对传统的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认识,而不是指对传统的零星的想法或看法。中国近代传统观肇端于学术思想的转变。晚清今文经学研究思潮兴起,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对古文经的质疑,以及对经世之风的倡导,动摇了经学的地位,为人们打开了反思传统的闸口。晚清到民初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为知识分子们从中西对比的视角反思传统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至五四时期,随着学术流派的形成,最终产生了不同思想流派的传统观。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侧面,将传统观从抽象引向具体、从学术引向实践,找到了推动传统变革的现实力量,奠定了中国近代传统观的科学基础。李大钊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主要从理论层面奠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发展的方向。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到对儒家传统以及史学传统的认识中,开启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传统的先河。李大钊从新旧之间的联系入手,主张以传统中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为基点,批判地融合新的时代因素,实现传统的现代化。由此,他主要从孔子、民本以及史学传统三个方面入手寻找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基点。通过对真假孔子的辨析以及儒家民本传统的批判,肯定了孔子的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肯定了儒家民德、民力、民意的现代意义,推进了儒家传统的现代化。通过对封建旧史观的批判继承,将传统置于客观的历史进程中,使古今的联系从抽象的儒家道统式的联系转变为具体的历史联系。陈独秀将李大钊开启的新方向从思想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陈独秀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新旧之间的关系是生死存亡的竞争关系。他极力凸显新旧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主张以激烈的革命方式促进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陈独秀对传统的意识形态、国民性、封建国家观都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试图通过“破旧”的方法达到“立新”的目的。由此,他对传统的弊端,即与现代价值理念性质相反的内容:儒家礼教的等级性、国民劣根性、封建国家观的落后性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通过对传统弊端的批判以及新的价值理念的引入,实现传统的现代化,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国家奠定基础。瞿秋白沿着李大钊、陈独秀的方向将对传统的反思推进到社会革命领域。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到对传统的认识中,明确提出了批判继承法。瞿秋白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以历史主义的眼光、阶级的立场批判了佛教、儒家以及农民革命传统。他通过对佛教传统的批判改造,消解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肯定了佛教辩证思维与普渡众生的牺牲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通过对儒家传统中带有等级性的制度、思想、伦理等的批判,推进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扫除封建思想的束缚。最后瞿秋白通过对中国农民革命传统的批判,一方面论证了农民革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联盟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与弘扬者。瞿秋白认为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才能使传统获得真正的重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三民主义的论争过程中,形成了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以批判继承为方法的传统观。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为中国新的学术形态的发展做了准备,并开创了新的革命道路,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现实的力量,找到了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与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联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奠定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实践的传统观的基础,开辟了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新路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今天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下,我们借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时代要求,继续推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李绍坤[6](2016)在《学衡派背景下的柳诒徵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家普遍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今日中国正在致力于文化强国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一文化要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在开放的社会中如何建设我们的文化,如何在拥抱世界文化的同时保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特性。对此,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从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在其2004发表的《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WHO ARE WE?-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一书中,指出“盎格鲁-新教的文化”使美国仍会长久地保持其为美国的根本所在。那么保存我们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又是什么?这也是上个世纪初期处于民族危亡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争论的“核心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思想界对于五四时期批评和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保守主义思潮进行了“世纪回眸”,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不断被发掘。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对反对新文化派最为坚决、激烈的学衡派思想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从这些学衡俊硕思想的梳理中可以发现,作为国学大师的柳诒徵(Liu Yizheng)的思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与柳诒徵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思想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本文将柳诒徵置于学衡派的时空场域下,抱之以“同情的理解”研究其运思之理路、系统之理论,以期为发扬这位大师的学术思想尽一份力。本文论述了学衡派的产生、发展、离散的过程,在与“国粹派”、“东方文化派”以及“新文化派”和白璧德(Irving Babbitt)人文主义(Humanism)思想的中西比较中,深入探讨了学衡派的特征,进一步凸显了柳诒徵在学衡派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并依此为背景,阐明柳诒徵在文化、史学、儒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深入反思其思想的社会影响和当代价值。在柳诒徵的文化观一章中,论述了他融合创新的文化理念和“中西文化融贯说”、“中华文化西被说”;在柳诒徵的儒学观一章中,阐发了他的孔子论、儒家道德论、以“礼”为根本的儒学制度论;在柳诒徵的教育观一章中,梳理了他教以成人的教育理念,以“自由教学法”为特色的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论;在柳诒徵的史学观一章中,从史德、史识、史义三方面阐发了他“致用”的史学理念,论述了他的史学方法论和史徳修养论;在柳诒徵思想的影响一章,主要介绍了他对缪凤林、林损、张其昀等主要弟子的学术影响。在最后一章中对柳诒徵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反思了他表面上传统与西化、反儒学传统与民族主义矛盾状态下趋于保守的文化民族主义定位;反对文言但不排斥白话,反对文学革命但不反对文学改良,反对新文化运动但不反对新文化,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但并不守旧的文化二重性。从柳诒徵整个思想出发,在肯定了他中国文化思想永恒价值的同时对他用中国传统思想比附西方先进思想进行了批评。柳诒徵的思想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邓会君[7](2015)在《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是在中国传播苏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人。本文着重通过对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渊源、内涵、时代特征,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梳理;将这些问题按历史顺序整理成相应的理论专题,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地追溯它们产生的思想根源和时代背景,剖析其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逻辑线索;以印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不只是已有范畴和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更呈现为一个由量的积累,逐渐向理论形态的质的飞跃过程,籍此揭示瞿秋白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价值。救亡图存,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是那个时代赋予瞿秋白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变革中国现状的愿望,瞿秋白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中国传统文化、托尔斯泰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体现了瞿秋白由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由唯心论向唯物论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的心路历程。瞿秋白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扬弃”的基础上,接受、学习和研究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译介、撰文和教学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广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其自身哲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革命演进和质变之中,构建起自己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现了在理性和科学意义上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革命转化。瞿秋白所撰写的《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和《马克思主义之意义》就是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时代造就了瞿秋白,而瞿秋白亦未负时代之造就。他顺应时代的潮流扛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对东方文化派、实用主义、戴季陶主义等各种各种错误思潮予以揭露和批判。正是在这些批判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和理解,并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政治方向,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旗帜。正是在传播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风格得以彰显。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瞿秋白作为李大钊到毛泽东之间的中介人物,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瞿秋白继李大钊、陈独秀之后,为适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的需要,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不仅首次在中国传播和研究辩证唯物论,且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唯物论。为革命的中国展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在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李达、艾思奇等人进一步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使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不断得以发展和深化。毛泽东则在新的历史实践的需要下,进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因此,文章通过对瞿秋白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艾思奇等学者的思想比较,以此延伸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内来联系。彰显了瞿秋白在完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家的理论整合,促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态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瞿秋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革命道路作了艰辛的探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把握。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资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一九九九年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瞿秋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科学论断,对瞿秋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做了历史上的最高评价。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所体现的社会政治型哲学、革命实践型哲学、民族本位型哲学、民本主义型哲学等思想,为我们今天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学习和借鉴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宝贵思想资源。
陈凝[8](2015)在《瞿秋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文中研究说明瞿秋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伦理思想之一,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一个时期或阶段。作为中国近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瞿秋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相较于同时代李大钊和陈独秀、恽代英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多了一份理性的自觉和理想的召唤,对社会诉求的道德启蒙的把握更符合时代需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求新和变革。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历程和发展路径,将瞿秋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置于一个历史可感的框架中予以整体研究,初步揭示其主要讨论的议题:道德本质论和道德起源论,无产阶级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彰显出无产阶级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新型内容,以及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武器,同胡适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同张君劢的“新儒家道德观”,同戴季陶的“道统说”,展开了论战和批评,一方面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另一方面对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无产阶级新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道德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少精湛的命题和观点,如物质先于道德的观点、道德的政治功能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时构成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思想基础。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道德的探讨涉及保障人权,人权平等理念,这一立足于时代又超越时代的理念代表着他对民生民权的关注,是其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瞿秋白是书生,更是革命实践者。他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改造中国传统社会道德,对国民道德进行了批判与改造,坚守道德服务于政治的信仰,将道德改造与社会变革统一起来。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因此具有强烈的政治实践性,涉及政治社会理论和实践建设的多重维度,具有以德治国的目标追求。这赋予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以生命活力。政治社会的治理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道德治理,失去道德约束,政治社会的治理将走向毁灭。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突出道德服务于政治的思想观点,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失去色彩,这也是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保持生命活力的理论源泉。
杨学渊[9](2015)在《论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中提出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在瞿秋白光辉而短暂的一生中,他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而且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事业做了大量的重要的工作,为我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文化的基本概念,对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其次,论述了瞿秋白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东西方文化派的批判;再其次,深入揭示和阐明了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理路和逻辑架构,这就是经济决定文化、人民大众本位、文化的辩证法和社会主义文化,同时也指出了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瞿秋白是以社会哲学的高度来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特别是把文化当成了一种物质社会生产关系,与其说“文化”,不如说是一种“新社会”。他扩大和深化了对文化的内涵,而不是一般地停留于精神观念的层面,他对文化的理解,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不是单纯的就文化而谈文化,而是把文化放在“社会哲学”的高度来加以审视和考察的,目的是建设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是我们研究和理解瞿秋白文化观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的,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通过对瞿秋白文化观的研究,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一是要牢牢把握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应协调发展;二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所在;三是牢牢把握实践是检验文化成果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同时也应该指出的是,本文在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吸收和利用国内外前辈学者研究瞿秋白文化观的最新成果和结论,力图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展现瞿秋白文化观的逻辑架构、内在理路和精神实质。
周淑芳[10](2015)在《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贡献》文中研究表明瞿秋白(1899——1935)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同志给后人留下了 500余万字的珍贵遗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拟就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贡献,分七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论文由绪论、五章正文、结论组成。第一章,绪论阐释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必然归宿。本文将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贡献作为研究对象,绪论阐明这一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思路;评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总体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瞿秋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从封建破落家庭走出来的瞿秋白不断探寻着前进的道路,在对苏联进行实际考察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和思考,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第三章,探讨瞿秋白在苏联考察期间,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业绩、建设理论和建设经验的系统报道。第四章,探讨瞿秋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瞿秋白对哲学的含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瞿秋白阐释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特征和三大规律;瞿秋白对唯物史观重要范畴和原理的阐扬主要包括:对生产力动因论的论证;社会结构和国家与革命理论;社会意识和社会文明与革命理论;历史规律和历史工具理论。第五章,探讨瞿秋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瞿秋白对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性质的认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近代中国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第六章,探讨瞿秋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贡献。瞿秋白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如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社会内容;建立革命的农民政权;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瞿秋白对革命统一战线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也作出了突出贡献。结论部分,论述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启示,这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二、论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论瞿秋白的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瞿秋白生平概述 |
2.1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近代中国社会的危机 |
2.1.2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对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探索 |
2.2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个人渊源 |
2.2.1 家族的文化熏陶 |
2.2.2 常州地域文化的感染 |
2.2.3 瞿秋白的早年经历 |
2.3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历程 |
2.3.1 五四运动之前的困惑与迷茫 |
2.3.2 五四运动前后多种思想交锋 |
2.3.3 “赤都之行”与马克思主义的洗礼 |
2.3.4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2.3.5 回到中国后的革命生涯 |
3 瞿秋白文化观的主要内涵、特点和局限性 |
3.1 瞿秋白文化观的主要内涵 |
3.1.1 瞿秋白对“文化”一词内涵的诠释 |
3.1.2 在科学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指出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
3.1.3 坚持发展面向广大民众、面向未来的教育观 |
3.1.4 服务于工农兵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3.1.5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
3.2 瞿秋白文化观的特征 |
3.2.1 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
3.2.2 科学探讨20世纪中国发展道路 |
3.2.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3.2.4 强调面向大众的文化建设 |
3.2.5 坚持文化的创新发展 |
3.2.6 包罗万象的思想 |
3.3 瞿秋白文化观的局限性 |
3.3.1 对“文化”一词的片面解读 |
3.3.2 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对立 |
3.3.3 过分强调文艺的阶级性 |
4 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 |
4.1 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价值 |
4.1.1 向中国社会传播马克思主义苏俄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
4.1.2 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贡献 |
4.2 瞿秋白文化观的现实启示 |
4.2.1 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4.2.2 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创新 |
4.2.3 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4.2.4 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 |
4.2.5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众化 |
4.2.6 弘扬红色文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
(二)加强哲学研究 |
(三)重视史学研究 |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写作缘起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瞿秋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 |
(一)“二元的人生观”:避世观与厌世观 |
1.“名士化”倾向的避世观 |
2.“菩萨行”倾向的厌世观 |
(二)“自定出流”:从无政府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
1.受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
2.与马克思主义的最初接触 |
(三)“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 |
1.满腔热忱地歌颂十月革命 |
2.向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 |
二、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创造性阐释 |
(一)译介和传播 |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 |
1.唯物论 |
2.互辩法及其三大规律 |
3.唯物论的认识论 |
(三)关于唯物史观的阐释 |
1.论劳动与生产 |
2.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论 |
3.建立在阶级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论 |
4.“时势造英雄”的历史工具论 |
三、瞿秋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
(一)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扞卫马克思主义阵地 |
1.批判东方文化派,反对复古倒退 |
2.参与科玄论战,揭示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
3.批判胡适实用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
4.批判戴季陶主义,坚持唯物史观对国民革命的指导作用 |
(二)研究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
1.中国革命的理论前提:对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性质的科学认识 |
2.中国革命的社会内容:进行彻底的土地革命 |
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
四、瞿秋白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价值 |
(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 |
1.率先在中国进行辩证唯物论的传播 |
2.最早在中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
3.在中国全面系统地宣传唯物史观 |
4.深化了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
(二)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 |
1.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
2.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影响 |
(三)对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的方法论启示 |
1.坚持一切从“中国问题”的实际出发 |
2.保持“规范”与“描述”的有机统一 |
3.实现世界的“同”与中国的“异”的双向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试探 ——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时间和人物界定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写作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位领导人”文艺思想脉络及早期文艺观缘由 |
第一节 三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接触阶段(1915-1919) |
二、早期阶段(1919-1927) |
三、后期阶段(1927-1935) |
第二节 早期三位领导人文艺思想形成的宏观考察 |
一、挽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 |
二、文艺思想的现代性追求 |
三、三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基石 |
第三节 早期三位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差异及其原因 |
一、早期三位领导人的人生经历 |
二、早期三位领导人的人格特征 |
三、早期三位领导人的理论途径 |
第二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与社会观 |
第一节 科学视域中的文艺与社会观 |
一、科学的概念及诠释 |
二、社会乃文艺之源泉 |
三、写实主义以需要为基准 |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观下的文艺与社会观 |
一、马克思唯物观的认识与接受 |
二、文艺与社会的双重关系 |
三、中国现实主义的初兴 |
第三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与人民观 |
第一节 人道主义下的平民观 |
一、人道主义 |
二、白话文的价值 |
三、无产阶级“平民主义”思想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的萌芽 |
一、何为“大众” |
二、文艺大众化的初始 |
第四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论文艺主体与本体 |
第一节 文艺主体性内容 |
一、主体意识 |
二、文学个性之美 |
第二节 文艺本体观 |
一、文学独立 |
二、社会主义文艺之设想 |
第五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学及文化批评 |
第一节 传统思想内涵批判 |
一、老庄“虚无主义” |
二、儒学伦理道德 |
三、孔门现世价值 |
第二节 文学论争及文学思潮评判 |
一、文学论争的评判 |
二、东方文化派的批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何谓传统 |
二、何谓传统观 |
三、中国近代传统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四、本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五、本课题研究现状 |
六、本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形成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与传播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理论地位的确立 |
一 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 |
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三 五四运动的爆发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
第二章 李大钊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和方法 |
一 自然实体进化论 |
二 新旧“调和论” |
第二节 孔子观 |
一 “实在的孔子” |
二 “历史的孔子”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儒家 |
第三节 民本观 |
一 儒家的民本传统 |
二 对民本的吸收 |
三 从民本到民主 |
第四节 对旧史观的批判与继承 |
一 史学的灵魂是史观 |
二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
三 “对封建旧史观的抗辩” |
四 对史学传统的继承 |
小结 |
第三章 陈独秀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与方法 |
一 革命进化论 |
二 破旧立新 |
第二节 儒家观 |
一 礼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
二 消解儒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地位 |
三 儒家思想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国民性 |
一 陈独秀关注国民性问题的原因 |
二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改造 |
三 陈独秀国民性思想的反思 |
第四节 国家观 |
一 从王朝到国家 |
二 从王权到民权 |
三 从民主共和到无产阶级专政 |
小结 |
第四章 瞿秋白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与方法 |
一 互辩法唯物论 |
二 批判继承法 |
第二节 佛教观 |
一 “菩萨行”的人生观 |
二 “无常的社会观” |
三 从“唯心”到“唯物” |
第三节 儒家观 |
一 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 |
二 儒家思想的等级性 |
三 对戴季陶“道统”说的批判 |
第四节 农民革命观 |
一 农民土地问题 |
二 农民革命领导权问题 |
三 农民革命的思想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特点、意义与不足 |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特点 |
一 从思想革命到社会革命 |
二 以变革社会为宗旨的具体的批判继承 |
三 工农联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主体 |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意义 |
一 开启了新的革命道路 |
二 开启了新的学术形态 |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不足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缺陷 |
二 对传统的研究不够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学衡派背景下的柳诒徵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柳诒徵思想概要 |
第一章 柳诒徵与学衡派 |
第一节 学衡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作为整体的“西方“的分裂 |
二、“五四”运动暴露出的社会危机 |
第二节 学衡派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一、白璧德思想的传入 |
二、学分南北与东南学风 |
第三节 学衡派的特征 |
一、与国粹派的异同 |
二、与东方文化派的异同 |
三、与新文化派的对立统一 |
四、学衡派的界定 |
第四节 柳诒徵与学衡派 |
一、柳诒徵与人文主义 |
二、柳诒徵与学衡派 |
第二章 柳诒徵的文化观 |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精神 |
一、自力的文化独创精神 |
二、对异族的同化融合精神 |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观 |
一、中西文化融贯说 |
二、中国文化西被说 |
三、文化复兴的路径选择 |
第三章 柳诒徵的儒学观 |
第一节 孔子论 |
一、中国近世之病源在不行孔子之教 |
二、尊孔但反对神化孔子 |
三、孔子的真意是教人为人 |
第二节 儒家道德论 |
一、道德与政治 |
二、五伦即互助 |
第三节 儒学制度论 |
一、儒学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
二、“礼”作为惯习的设计 |
第四章 柳诒徵的教育观 |
第一节 教育理念:“教以成人” |
第二节 教育方法“自由教学法” |
第三节 现代教育论 |
一、“人格本位”说 |
二、“社会责任”观 |
第五章 柳诒徵的史学观 |
第一节 史学理念 |
一、史德论 |
二、史识论 |
三、史义论 |
第二节 史学方法论 |
一、历史编纂理论 |
二、中国史学双轨理论 |
三、进化论批判与吸收 |
四、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 |
第六章 柳诒徵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在当时学界的反响 |
一、学术研究的开创性 |
二、学术界对其观点的重视 |
第二节 对学衡派成员的影响 |
一、柳诒徵与吴宓 |
二、柳诒徵与胡先骕 |
三、柳诒徵与梅光迪 |
第三节 对弟子思想的影响 |
一、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影响 |
二、通专兼重的史学双轨论影响 |
三、民族主义的中西文化观影响 |
四、推因求果的进化史观影响 |
第七章 对柳诒徵思想的反思 |
第一节 柳诒徵思想的文化民族主义定位 |
一、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
二、反儒学传统与民族主义的矛盾 |
第二节 在对新文化运动批判上的二重性 |
一、反对废除文言,但并不排斥白话 |
二、虽极力反对文学革命,但并不反对改良文学 |
三、反对新文化运动, 但并不反对新文化 |
四、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但并不一味守旧 |
第三节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上的二重性 |
一、肯定中国文化的永恒价值 |
二、用中国传统思想比附西方先进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 |
(7)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确立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确立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于《多余的话》及瞿秋白研究概述 |
1.2.1 关于《多余的话》 |
1.2.2 瞿秋白研究概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特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特点 |
第2章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2.1 中西哲学对瞿秋白早年哲学思想的影响 |
2.1.1 中国传统哲学对瞿秋白的影响(1919年五四之前) |
2.1.2 西方哲学对瞿秋白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0年4月期间) |
2.2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20年4月到1922年底) |
2.2.1 人生观和世界观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20年4月到1920年底) |
2.2.2 为中国人民探索一条新的革命道路(1920年底至1922年底“饿乡”之行期间) |
2.3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走向成熟时期(1923年到1935年) |
2.3.1 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1923-1931大革命前后) |
2.3.2 扞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931-1935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3章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联系 |
3.1.1 瞿秋白对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
3.1.2 瞿秋白对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
3.2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分析 |
3.2.1 《现代社会学》 |
3.2.2 《社会哲学概论》 |
3.2.3 《社会科学概论》 |
3.2.4 《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和《马克思主义之意义》 |
3.3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分析 |
3.3.1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论的阐释 |
3.3.2 瞿秋白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
第4章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性特征 |
4.1 民族生存危机——瞿秋白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 |
4.1.1 家国衰危寻救亡之路 |
4.1.2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在中国的破产 |
4.1.3 十月革命胜利的榜样 |
4.1.4 “新时代”的活泼稚儿 |
4.2 思想文化论战——瞿秋白传播与推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
4.2.1 瞿秋白与东方文化派之论战 |
4.2.2 瞿秋白对唯心主义人生观之评析 |
4.2.3 瞿秋白与实用主义派之论战 |
4.2.4 瞿秋白与戴季陶主义之论战 |
4.2.5 瞿秋白与中国社会性质及中国社会史问题之论战 |
第5章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个性化特征 |
5.1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风格 |
5.1.1 构建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
5.1.2 构建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验基础 |
5.2 承前启后——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动 |
5.2.1 继承与发展——完成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家的理论整合 |
5.2.2 影响与拓展——促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态势 |
第6章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6.1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
6.1.1 理论中介 |
6.1.2 承前 |
6.1.3 启后 |
6.1.4 哲学的遗憾 |
6.2 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 |
6.2.1 关于统一战线问题 |
6.2.2 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
6.2.3 关于党的建设问题 |
6.3 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 |
6.3.1 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 |
6.3.2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 |
6.3.3 毛泽东对瞿秋白思想的拓展 |
结束语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特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瞿秋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瞿秋白其人、其着 |
一、瞿秋白的生平简介 |
二、瞿秋白的主要着作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背景:新的经济关系和无产阶级的崛起 |
二、政治背景:政治改革的失败和苏俄政治愿景 |
三、文化背景:西学东渐大潮和东西文化论战 |
第二节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新思想的影响 |
二、对西方近代思想的汲取 |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革命者对其的影响 |
一、李大钊伦理思想的影响 |
二、陈独秀伦理思想的影响 |
三、恽代英伦理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发展轨迹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传统旧式思想观念和新思想的激烈斗争(1899年—1919年) |
二、吸收新思想,思想上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1919-1920) |
三、自我改造,确立明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1921-1922) |
四、理论和实践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中国社会(1923-1935) |
第二节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特征 |
一、新集体主义——对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升华 |
二、道德的主体性——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
三、伦理实践性——改造现实与面向未来结合 |
第四章 道德本质论和道德起源论 |
第一节 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说明道德现象 |
一、物质先于道德 |
二、道德的根据在经济 |
三、道德随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
四、道德上的善恶并非是绝对和永久的真理 |
五、新旧道德之间的发展和继承关系 |
第二节 对道德的阶级性的理解 |
一、道德的政治功能:阶级斗争工具 |
二、对道德的阶级性考察与批判 |
三、道德的阶级性与私有利益 |
四、社会道德与阶级道德 |
第五章 瞿秋白的无产阶级道德论和社会主义道德论 |
第一节 无产阶级道德论 |
一、无产阶级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新阶段 |
二、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特征 |
三、无产阶级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论 |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基本原则 |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人民性 |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
第六章 瞿秋白的革命文艺伦理思想 |
第一节 文化的革命性 |
一、文化革命的必要性 |
二、文化革命的任务以及实现文化革命的途径和手段 |
第二节 革命文艺伦理的阶级性与政治功能 |
一、革命文艺理论的阶级性 |
二、革命文艺伦理的政治功能 |
第三节 革命文艺伦理的大众价值取向 |
第七章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历史贡献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历史贡献 |
一、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积极探索 |
二、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
三、对同时代其他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瞿秋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现实启示 |
一、为新时期党建提供有益借鉴 |
二、促进革命精神与道德情操的共同发展 |
三、保持道德服务于政治思想的时代先进性 |
四、树立了新时期的道德标杆 |
五、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114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论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观 |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
二、关于列宁的文化观 |
三、关于毛泽东的文化观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理论特质 |
一、“以人为本” |
二、革命性 |
三、科学性 |
四、民族性 |
第二章 瞿秋白文化观的逻辑架构 |
第一节 瞿秋白文化观的基本内涵 |
一、瞿秋白对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 |
三、对西方文化派的批判 |
第二节 瞿秋白文化观的逻辑架构 |
一、经济决定文化 |
二、人民大众本位 |
三、文化的辩证法 |
四、社会主义文化 |
第三节 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 |
一、文化斗争扩大化 |
二、文化分类政治化 |
三、文化使用工具化 |
第三章 瞿秋白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坚持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机地统一起来 |
三、牢牢把握实践是检验文化成果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新的人生观正在形成 |
一、从破落家庭中走来的瞿秋白 |
二、新的人生道路探寻 |
第二节 世界观的初步转变 |
第三节 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
一、瞿秋白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路径 |
二、瞿秋白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启示 |
第三章 瞿秋白对苏联建设业绩的介绍与建设理论的宣传 |
第一节 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业绩的系统介绍 |
一、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
二、对苏联社会状况的介绍 |
三、对新经济政策的解读 |
四、对苏联外交政策的宣传 |
第二节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宣传 |
一、对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宣传 |
二、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 |
第四章 瞿秋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瞿秋白对哲学的含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 |
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
三、对哲学和阶级之间关系的论证 |
第二节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阐释 |
一、认识的本质 |
二、认识的过程 |
三、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 |
第三节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论的阐释 |
一、瞿秋白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的第一人 |
二、全宇宙是动的物质 |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
第四节 瞿秋白对历史唯物论的阐释 |
一、对生产力动因论的论证 |
二、社会结构和国家与革命理论 |
三、社会意识和社会文明与革命理论 |
四、历史工具理论 |
第五章 瞿秋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 |
第一节 瞿秋白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定 |
一、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统治 |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特征 |
第二节 瞿秋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第六章 瞿秋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贡献 |
第一节 彻底的土地革命 |
一、苏联农民政策的启示 |
二、必须以十地革命为中枢 |
三、建立革命的农民政权 |
第二节 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
一、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
二、采用革命战争的方式和建立革命的正规军队 |
三、对武装斗争问题的反思与升华 |
第三节 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
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发 |
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的探索 |
第四节 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思考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探索 |
第五节 对党的建设的贡献 |
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二、提出党必须有铁的纪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的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瞿秋白的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D]. 李文轩.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 蒋星星.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4]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试探 ——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为考察对象[D]. 唐雅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D]. 周后燕. 西北大学, 2017(03)
- [6]学衡派背景下的柳诒徵思想研究[D]. 李绍坤. 黑龙江大学, 2016(12)
- [7]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 邓会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瞿秋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D]. 陈凝.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9]论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D]. 杨学渊. 太原科技大学, 2015(07)
- [10]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贡献[D]. 周淑芳. 湖北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