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步电动机晶闸管励磁系统扰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杉雪[1](2021)在《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铝产业“北铝南移、东铝西移”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大规模高密度电解铝负荷将接入滇东南电网,造成电网部分断面潮流加重,关键设备故障后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度等诸多方面带来很大影响。为分析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相关控制措施,同时也为了提高弱受端电网中负荷侧进行辅助调压的电网调压能力,本文从电解铝负荷外特性建模、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相关控制措施及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调压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电解铝负荷具有不同于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电动机等常规负荷模型的外特性,若采用常规负荷模型对电解铝负荷建模,会得到失真的仿真结果。本文通过研究电解铝负荷的外特性,针对其内部生产工艺、接线结构、稳流系统控制等关键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得到了能较为准确反应电解铝负荷外特性的关键参数。同时,依据相关参数在仿真计算软件PSD-BPA中对电解铝负荷进行建模。接着,本文结合所建立的电解铝负荷模型及其余源网荷模型对大规模高密度电解铝负荷接入后的滇东南电网进行了稳定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关键设备N-2故障后可能存在热稳定及电压稳定问题,电网局部失稳导致的区域性电网停电风险高,对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然后,本文针对大规模高密度电解铝负荷接入后可能存在的稳定问题,考虑电解铝整流变过流保护、整流系统谐波影响及电网实际情况等关键因素后制定了稳控措施、低频/低压减载、事故限电及有序用电方案、潮流控制、直流回降、电磁环网断环等技术措施,以及加强设备运维、加强无功管理等管理措施。最后,本文基于对电解铝稳流系统原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电压辅助调节的控制策略,使电解铝负荷对电网电压的调节作用由负向调节转为正向调节。
寇佳宝[2](2021)在《负载换流变流器驱动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负载换流变流器(Load Commutated Inverter,LCI)驱动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具有容量大、成本低、控制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抽水蓄能机组、同步调相机、燃气轮机、高炉鼓风机以及精轧机主传动系统等重要大功率传动场合,其中精轧机主传动系统由于具有阶跃负载特性和较大的带载需求,是目前对LCI驱动同步电机系统控制需求最高的应用场合。目前国内相关行业大多采用西门子、ABB和通用电气等国外公司的相关产品,因此对与该驱动系统的国产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精轧机主传动系统为例,针对LCI驱动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无传感器控制和带载优化控制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适用于同步电机静止及低速阶段的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对于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而言,实时的转子位置信息是实现可靠运行的基本条件,传统机械式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在很多场合下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可靠性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励磁电流谐波响应的静止与低速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并利用包络预估算法对离散采样所带来的相位偏移进行校正,提高了转子位置的估计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子位置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又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励磁电流谐波来协助转子位置信息提取的信号处理方法。针对LCI无法产生频率合适的高频谐波信号的问题,本文分析了LCI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励磁控制方式。进而对转子位置估计方法中用到的滤波器和锁相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转子位置的估计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静止与低速转子位置估计方法的估计精度。研究适用于中高速负载换流控制下的转速估计方法及应用于逆变控制的矢量控制策略。为了提高LCI在负载换流模式下的控制精度,实时的三相定子相电流信息是必需的,而在大功率驱动系统中增加电流传感器会显着提高系统成本。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相定子电流重构方法,该方法只需对直流母线电流进行检测即可实现三相定子电流的实时估计。为了实现中高速运行下的可靠换相和无传感器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电流重构的中高速反电动势相位及转速连续估计方法,进而实现了全运行范围下的无传感器转速估计。然后在反电动势相位连续估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剩余换流角的矢量控制策略,该方法实现了整流和逆变的解耦控制,并能够在保证LCI可靠换相的基础上提高驱动系统的带载能力。研究适用于阶跃负载特性系统下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本文分析了精轧机主传动系统的负载特性,并以具有阶跃负载特性的精轧机主传动系统为例,分析和说明了阶跃负载扰动下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和前馈控制对提升转矩暂态特性的局限性。针对现有控制方法在LCI驱动同步电机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动态响应不佳和调试成本高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与最小剩余换流角控制相匹配的无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了LCI直流控制回路和电机运动方程相结合的被控对象数学模型,该系统数学模型能够降低模型阶数,并保证所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的系数均为常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模型预测控制的运行效率。针对精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工程应用特点,给出了合适的约束控制优化方法,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LCI驱动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本文搭建了3.75kW的LCI驱动同步电机带载测试平台,同时给出了该实验平台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控制流程。以精轧机的工程应用特点和需求为例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验证方案,测试了本文提出的静止及低速转子位置估计方法、中高速反电动势相位及转速估计方法、最小剩余换流角控制策略和无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与精轧机控制系统的典型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LCI驱动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带载能力和动态响应特性。
贾环[3](2020)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电气工程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Permanent Magnet Motor Technology’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hird Edition) 英汉翻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的联系越来越强,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电气工程是知识高度集成、穿插高度集成的焦点研究领域,在当前国际社会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也涉及到工业体系中的很多阶段,因此翻译国外电气工程领域优秀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外科学技术的交流。本翻译实践报告是以电气工程文本《永磁电机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第三版)为翻译材料,在翻译中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实践活动。作者将从从词汇、句子等层面,探讨关联理论在科技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探索在电气工程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方法。其内容要包括翻译任务介绍、过程、理论概述、案例分析和结论五个部分。选取的案例在词汇方面有许多术语和缩略词;在句子方面,涉及一些复杂长难句及被动句。选取的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大的阐释力和指导意义,也是认知语用学重要理论。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用观、意图观和明示--推理交际观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以所选的翻译材料为例,剖析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并将此应用到电气工程英语翻译实践中。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电气工程文本的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译者通过对原文作者写作意图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和阅读目的的理解,从而得到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电气工程文本的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译者通过对原文作者写作意图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和阅读目的的理解,从而得到一个交际效果最佳化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恰当使用增译,减译,转化,倒装等多种翻译方法,以期增强语境效,减少读者推理的目的,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词汇、句子等层面的最佳关联,提升译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力求将具备最佳关联的译文传达给读者。
沙志楠[4](2020)在《基于LCI驱动双三相同步电机的高速精轧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负载换流逆变器由于其本身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大功率交流传动的场合。以轧钢厂线材加工车间的高速精轧机为例,钢板通过轧辊完成轧制过程,在咬钢瞬间相当于给同步电机突加阶跃型的负载。为了保证轧制质量必须优化同步电机的转速动态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换流逆变器的高速精轧机控制策略,采用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为控制对象,研究负载换流逆变器驱动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组成的自控变频调速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的提升问题。针对双三相同步电机的驱动原理与运行状态,本文采用两路直流母线的控制方式,即采用双6+6拓扑来控制双绕组同步电机。针对负载换流逆变器在传统控制方式上存在的带载能力问题,本文提出磁链矢量控制策略来提高同步电机的带载运行能力,并且为了提高同步电机抗阶跃负载扰动的能力,本文提出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前馈控制策略来优化转速动态特性。为了方便的分析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本文首先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基于双dq0坐标系的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并完成初步验证,对负载换流逆变器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以及其转矩输出特性进行分析介绍,进一步明确影响其转矩输出值的主要因素。其次,运用同步电机运行矢量图对传统超前角恒定控制策略和磁链矢量控制策略下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在不同负载下对两种控制策略的电磁转矩输出情况以及带载运行时的转速稳定性进行比较,根据仿真结果来验证磁链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再次,本文建立了两种基于不同观测原理的负载转矩观测器并将其应用于前馈控制策略中,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两种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观测效果以及对同步电机转速动态特性的优化情况,验证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前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同步电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最后,基于TMS320F28377D双核控制芯片搭建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同轴对拖实验平台,结合以上章节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对上述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
曹泽宇[5](2020)在《新型调相机启动并网及励磁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建成电压等级最高、建设规模最大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凭借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的特点,高压直流输电已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调配途径。与此同时,高压直流输电所带来的系统无功不足而导致的电压稳定问题日益凸显。调相机作为大型同步旋转无功补偿设备,凭借其过载能力强、补偿特性宽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安装于各换流站,为系统提供无功和电压支撑。本课题围绕目前广泛投入使用的300MVar新型调相机,对其进行启动、并网和励磁控制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优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新型调相机变频启动方式,针对启动过程可靠性与效率的兼容问题,提出了换向超前角分段控制的新型调相机启动控制策略优化方法;并且为了避免换向超前角切换所带来的晶闸管冗余动作,提出无缝切换角度的概念。结果表明,在启动前中期采用较小的换向超前角可以提高新型调相机的启动效率,启动后期切换至较大的换向超前角可以提高启动的可靠性,避免晶闸管换相失败故障。(2)基于新型调相机惰速并网方式,结合空载惰速过程中存在的各项电机损耗,总结出励磁电流对惰速速率的影响;接着,根据惰速过程中新型调相机与电网侧的频率差相角差变化规律,提取关键参数初始相角差,得出初始相角差对并网的影响;最后,提出励磁调速与惰速点整定相结合的新型调相机并网成功率提高方法。通过统计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新型调相机惰速并网方式的并网成功率。(3)基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方法,针对调相机的运行特性,建立适用于新型调相机的三阶数学模型;结合微分几何理论,以功角为输出函数,建立新型调相机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根据稳定运行功角为“0”的特性,引入稳态PI控制,提出小扰动PI大扰动微分几何相结合的新型调相机混合励磁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短路故障等大扰动故障下,相对于PI控制,微分几何控制方法下暂态冲击更小,暂态时间更短。
侯祥震[6](2020)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船舶推进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现代船舶推进领域有了新的变化。面对日益复杂的海洋环境以及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提高船舶推进电机燃油经济性,减少污染排放,增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将先进的控制理论应用于船舶推进领域。我国在船舶电力推进技术方面起点低、起步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先期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非常必要。本课题采用模块化思想,以典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模块化后分为电力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力推进控制系统,分别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其中重点对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柴油机及调速系统、发电机及励磁系统数学模型并组建了柴油发电机组仿真模型,接着结合静负载模型组成船舶电力系统模型。进而对该系统进行突加突卸仿真试验,以验证所设计的柴油发电机组系统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正确性。其次在对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进行对比分析后,在坐标变换的基础上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空间相量模型,重点介绍了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原理。结合SVPWM调制技术设计出基于di=0的电流、电压、位置三闭环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其中着重对采用变指数趋近律对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控制器进行设计仿真,并将分数阶理论引入滑模控制中以削弱系统抖振现象,其次对分数阶滑模面的控制性能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将其应用在PMSM伺服控制系统中。为提高负载抗扰动能力和转子位置控制精度,采用分数阶积分滑模面以及参数带有阈值的自适应律,设计出含负载转矩观测值的分数阶滑模速度控制器和分数阶自适应滑模位置跟踪控制器面。然后与传统滑模和自适应滑模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在对螺旋桨的敞水特性曲线详细分析后搭建了船体运动模型,进而建立了船-桨系统仿真模型,并重点对螺旋桨启动方式进行相关仿真研究。最终搭建了完整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并在大扰动下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相关研究。
吕金[7](2019)在《1780mm钨钼热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钨钼板材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同时节能、减排、降耗、高效的精益生产方式日益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所在,这就需要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提效增质。钨钼板带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热轧机主传动系统对板形板厚两大主要产品质量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同步电动机的交交变频作为一种高效的交流传动,成功应用于板带材热轧机生产中的主传动系统。本文围绕钨钼板材热轧机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系统供电系统设计、控制器硬件设计、调节器算法设计及应用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1780钨钼板材可逆热轧机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主轧机控制性能指标,设计了主轧机同步电动机定子回路主回路整流变压器、三相晶闸管整流器配置方案,进行了参数计算和选型。同时设计了转子励磁主回路整流变压器和转子励磁晶闸管整流器额定参数,进行了选型和方案配置。为主轧机同步电动机实现能量转换提供了功率变换系统保证。其次,设计了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基于西门子SL150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案,进行了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设计。设计了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中交流电流调节器、直流电流调节器、转子励磁电流调节器、磁链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选择。设计了主轧机上下辊单独驱动同步电动机负荷观测器和负荷平衡控制方案,为主轧机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实现打下基础。最后,对所设计的主轧机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进行电动机和变频调速装置参数设置,实际值校准,开环控制、空载调试和电流调节器、转速调节器和磁链调节器优化,进行了带负荷调试,测试了上下辊负荷平衡控制功能特性,运行曲线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赫英明[8](2019)在《弱送端HVDC系统中同步调相机的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电压等级、远距离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在我国迅猛发展。由于我国能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决定了我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大量存在,形成“强直弱交”的电网架构。弱交流HVDC的存在会降低系统无功储备,恶化系统无功动态特性和电压稳定性。为此,提出在换流站母线处加装大容量的同步调相机(Synchronous Condenser,SC)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它在系统故障时通过快速强行励磁,向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支撑,提高母线电压调节能力,增强交直流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本文以HVDC送端换流站安装同步调相机为背景,研究弱送端HVDC发生故生障后同步调相机对系统电压恢复的作用。首先,明确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弱交流”的定义、剖析弱送端HVDC系统运行时存在的安全稳定隐患;在对HVDC系统组成、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HVDC系统的无功消耗、无功功率平衡关系式。其次,阐述同步调相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基于电机、电路分析理论,建立端电压突变时同步调相机动态无功功率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分析同步调相机在稳态、暂态和次暂态动态过程中其参数对无功输出的影响。最后,在PSCAD仿真软件下搭建联于弱送端HVDC同步调相机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是否加入同步调相机、以及分别加入无功补偿装置SVC、STATCOM进行仿真对比,论证同步调相机的动态无功补偿性能,确定同步调相机关键参数对无功输出性能的影响,为HVDC的无功配置及同步调相机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徐作宇[9](2019)在《制氧机用大功率电机控制系统改造设计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某企业35000m3/h制氧机组空压机电机控制系统的改造项目为背景。原控制系统故障多发且启动困难,已不适用于当前的生产需求。该项目研究目的是为空压机设计一套变频软启动系统,满足制氧机组主空压机可以快速启动的生产需要,实现经济运行。首先从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类型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然后提出同步电动机的两种基本控制方式,特别对自控式控制方式的三种不同方案及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改造项目采用的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为交-直-交电流型负载换相同步电动机系统。其次分析原机组及电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方案,重点阐述无换向器电机的基本原理,并对相关电机进行简单的比较。详细分析晶闸管电路的换流方式及其不足和改造后电机的机械特性,给出整个无换向器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然后依据原理框图,分别对系统所需的软硬件进行分析设计。硬件系统主要设计位置与速度检测方案、电流检测电路、整流电路和逆变侧触发逻辑。这些设计都为电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最后,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给出软启动运行方案,对系统进行PI调节控制设计、数字触发器程序流程设计及控制系统仿真分析,并对电动机改造前后进行运行效果分析。
林志焕[10](2016)在《水电厂发电机励磁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水力发电厂的励磁方式呈现了多种控制方式,手动、半自动和自动调节方法。一些老的电站由于没有进行技术改造,仍然采用单相模拟励磁调节控制柜方式,另外一些电站则采用的是单相半控桥模拟调节。由于依靠的是人工手动调节,效率低下,整体稳定可靠性差,水力发电厂的效益也受到影响。半自动调节励磁控制柜是采用单片机基础上的,虽然可以进行远方的调节和控制,但由于早期改造,没有接入和预留通讯等功能,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的自动化调节的需要。而采用PLC控制的励磁装置由于成本等原因,正被新的微机处理器所替代。本论文基于国内励磁的发展方向,研制了一种DSP的微机励磁装置。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型水力发电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励磁系统在水力发电厂中作用和励磁控制方式的分类及说明作了分析。同时,从早期的励磁系统及调节器演化到当前励磁系统及调节器的进程进行了说明。其次诠释了励磁系统原理,主要描述了自并励励磁原理、特性、性能;简要讲解了励磁系统的静态特性、暂态响应性能以及参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对励磁控制模型进行剖析,并阐述了励磁传递函数、控制方式与策略。给出了离散的PID控制公式,介绍了采用的简化增量式PID调节方式。然后设计了 TMS320F2812为微机CPU控制器的励磁系统,在此DSP平台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微机励磁系统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交流测量单元、脉冲单元、通讯单元等硬件系统设计,接着对励磁装置的软件系统流程如起励过程控制、人机界面流程、交流采样、控制计算单元、脉冲触发流程、通讯流程等进行了设计介绍。最后,在小型模拟平台上做了相关测试,验证系统设计效果。
二、同步电动机晶闸管励磁系统扰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步电动机晶闸管励磁系统扰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解铝负荷接入规划及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现状 |
2.1 电解铝负荷接入滇东南电网规划介绍 |
2.2 电力系统稳定性介绍 |
2.2.1 功角稳定 |
2.2.2 电压稳定 |
2.2.3 频率稳定 |
2.3 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现状 |
2.3.1 滇东南电网现状介绍 |
2.3.2 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分析 |
第三章 仿真模型研究 |
3.1 BPA仿真平台简介 |
3.2 仿真采用模型介绍 |
3.2.1 电源模型 |
3.2.2 网架模型 |
3.2.3 负荷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1 N-1 稳定分析 |
4.2 N-2 稳定分析 |
第五章 控制措施研究及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电压辅助调节方法 |
5.1 技术措施研究 |
5.1.1 二次措施 |
5.1.2 一次措施 |
5.1.3 其他措施 |
5.2 管理措施分析 |
5.2.1 加强设备运维 |
5.2.2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关键因素告知 |
5.2.3 加强无功管理 |
5.3 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电压辅助调节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附录 B |
(2)负载换流变流器驱动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研究现状 |
1.2.2 LCI驱动控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同步电机静止与低速转子位置估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于励磁电流谐波响应的转子位置连续估计原理 |
2.2.1 电流谐波响应与转子位置估计模型 |
2.2.2 电流谐波响应包络提取方法 |
2.2.3 提高估计精度的包络提取方法 |
2.3 励磁控制对转子位置估计影响分析 |
2.3.1 常规励磁控制方法对转子位置估计影响分析 |
2.3.2 静止与低速段励磁控制改进方法 |
2.4 转子位置信息提取方法 |
2.4.1 滤波器分析与设计 |
2.4.2 锁相环分析与设计 |
2.4.3 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分析与补偿 |
2.5 静止及低速转子位置估计方法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同步电机中高速转速估计及矢量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负载换流与定子电流重构 |
3.2.1 LCI换相过程分析 |
3.2.2 定子电流重构方法 |
3.2.3 换相重叠对定子电流重构影响分析及校正方法 |
3.3 基于定子电流重构的转速估计方法 |
3.3.1 反电动势相位及转速估计原理 |
3.3.2 负载扰动对转速估计影响机理 |
3.3.3 低高速转速估计方法切换机制 |
3.4 LCI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 |
3.4.1 负载换流矢量控制原理 |
3.4.2 负载换流对转矩的影响分析 |
3.4.3 最小剩余换流角矢量控制策略 |
3.5 无传感器最小剩余换流角控制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阶跃负载特性LCI驱动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
4.1 引言 |
4.2 阶跃负载特性系统控制 |
4.2.1 典型阶跃负载系统特性分析 |
4.2.2 双闭环控制对阶跃负载扰动转矩暂态响应局限性分析 |
4.2.3 前馈控制对抑制阶跃负载扰动适应性分析 |
4.3 LCI驱动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
4.3.1 LCI驱动同步电机系统模型 |
4.3.2 模型约束控制优化方法 |
4.4 无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及稳定性分析 |
4.4.1 无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
4.4.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5 无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LCI驱动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验证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及软件设计 |
5.2.1 平台硬件设计 |
5.2.2 系统整体控制软件设计 |
5.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3.1 静止与低速包络预估转子位置估计方法 |
5.3.2 改进的静止与低速转子位置估计方法 |
5.3.3 最小剩余换流角控制方法 |
5.3.4 中高速反电动势相位及转速估计方法 |
5.3.5 阶跃负载特性系统无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关联理论视角下电气工程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Permanent Magnet Motor Technology’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hird Edition) 英汉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Task |
2.2 Translation Plans Made |
2.3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elected |
2.4 Proof-reading |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 on Translation Theory |
3.1 Overview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
3.2 Main Ideas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
3.2.2 Contextual Effects and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
3.2.3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
Chapter 4 Case Study |
4.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the Lexical Lev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RT |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
4.1.2 Amplification |
4.1.3 Conversion |
4.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the Syntactic Lev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RT |
4.2.1 Omission |
4.2.2 Division |
4.2.3 Inversion |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the Discourse Lev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RT |
4.3.1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
4.3.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Translation Practice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s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s |
Appendix Ⅲ Term List |
Achievements |
(4)基于LCI驱动双三相同步电机的高速精轧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负载换流逆变器驱动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负载转矩观测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三相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及运行策略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双dq0坐标系的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1 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坐标变换原理分析 |
2.2.2 双三相电励磁同步电机模型仿真分析 |
2.3 负载换流逆变器工作原理分析 |
2.4 LCI驱动双三相电机转矩输出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CI驱动同步电机磁链矢量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换流超前角恒定控制策略研究 |
3.2.1 换流重叠角关系分析 |
3.2.2 换流超前角恒定控制策略带载能力分析 |
3.2.3 超前角恒定控制仿真设计 |
3.3 磁链矢量控制策略研究 |
3.3.1 磁链矢量控制策略带载能力分析 |
3.3.2 磁链矢量控制仿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前馈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伦伯格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设计 |
4.2.1 伦伯格观测器原理分析 |
4.2.2 参数选取及稳定性分析 |
4.3 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设计 |
4.3.1 滑模观测器原理分析 |
4.3.2 参数选取及稳定性分析 |
4.4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前馈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4.4.1 基于伦伯格观测器的前馈控制仿真分析 |
4.4.2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前馈控制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CI驱动双三相同步电机实验平台设计及验证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硬件部分设计 |
5.3 实验平台软件部分设计 |
5.3.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5.3.2 触发中断子程序设计 |
5.3.3 控制中断子程序设计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超前角恒定控制加载实验 |
5.4.2 磁链矢量控制加载实验 |
5.4.3 负载转矩前馈控制加载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型调相机启动并网及励磁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调相机启动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调相机并网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调相机励磁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型调相机启动控制策略优化方法 |
2.1 引言 |
2.2 新型调相机变频启动 |
2.2.1 静止变频器 |
2.2.2 静止变频启动原理 |
2.2.3 逆变桥晶闸管控制 |
2.3 新型调相机超前换向角分段控制方法 |
2.3.1 换相失败检测算法 |
2.3.2 换向超前角控制方法 |
2.4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调相机并网成功率提高方法 |
3.1 引言 |
3.2 新型调相机并网原理 |
3.3 空载惰速速率分析 |
3.3.1 空载惰速各项损耗 |
3.3.2 惰速速率分析 |
3.4 新型调相机惰速并网关键参数分析 |
3.4.1 新型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计算方法 |
3.4.2 相角差与并网成功的关系 |
3.5 新型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提高方法 |
3.5.1 励磁调速优化方法 |
3.5.2 惰速点整定优化方法 |
3.5.3 励磁调速和惰速点整定方法结合 |
3.6 统计验证 |
3.6.1 不采用优化方法的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统计试验 |
3.6.2 采用励磁调速优化方法下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统计试验 |
3.6.3 采用惰速点整定优化方法下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统计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调相机励磁控制策略优化方法 |
4.1 引言 |
4.2 微分几何理论 |
4.2.1 微分几何理论基本概念 |
4.2.2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设计原理 |
4.3 新型调相机励磁控制策略优化方法 |
4.3.1 基于微分几何的线性化方法 |
4.3.2 基于稳态有功的励磁控制优化方法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力推进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船舶电力推进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船舶电力推进发展现状 |
1.3 滑模变结构控制及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研究现状 |
1.3.1 滑模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船舶发电机组建模与仿真分析 |
2.1 船舶电力系统组成 |
2.2 船舶发电机组基本组成 |
2.3 柴油机及调速系统模型 |
2.3.1 柴油机数学模型 |
2.3.2 调速系统数学模型 |
2.3.3 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
2.4 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模型 |
2.4.1 建模思想 |
2.4.2 同步发电机七阶模型 |
2.4.3 同步发电机五阶实用模型 |
2.4.4 励磁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2.4.5 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仿真模型 |
2.5 同步发电机组仿真分析 |
2.5.1 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
2.5.2 实验与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推进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
3.1 船舶推进电机 |
3.2 PMSM动态模型 |
3.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2.2 坐标变换 |
3.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空间相量模型 |
3.2.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概述 |
3.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
3.3.1 PMSM矢量控制中PI调节器设计思路 |
3.3.2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数阶滑模理论的PMSM控制系统研究 |
4.1 滑模控制理论 |
4.1.1 滑模控制基本原理 |
4.1.2 传统滑模面设计 |
4.1.3 滑模控制的可达性与趋近律设计 |
4.2 基于滑模速度控制器的PMSM矢量控制 |
4.2.1 PMSM速度控制器设计 |
4.2.2 仿真实验 |
4.3 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
4.3.1 分数阶趋近律结构 |
4.3.2 负载转矩观测器设计 |
4.3.3 实验与仿真分析 |
4.4 基于分数阶自适应滑模的位置跟踪控制 |
4.4.1 位置跟踪控制器设计 |
4.4.2 自适应参数设计 |
4.4.3 实验与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建模仿真 |
5.1 船-桨系统 |
5.1.1 螺旋桨数学模型 |
5.1.2 船-桨系统仿真模型 |
5.1.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2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仿真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1780mm钨钼热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钨钼合金可逆热轧机交流传动系统发展 |
1.2.1 国外钨钼合金可逆热轧机传动控制系统发展 |
1.2.2 国内钨钼合金可逆热轧机交流主传动控制系统发展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系统主回路设计 |
2.1 1780mm钨钼板材可逆热轧机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 |
2.1.1 生产工艺流程 |
2.1.2 主传动控制性能指标 |
2.2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系统设计 |
2.2.1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整流变压器选型 |
2.2.2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三相晶闸管整流器 |
2.2.3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晶闸管整流器 |
2.2.4 定子主回路三相晶闸管整流装置触发脉冲信号检测及保护电路 |
2.3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转子励磁主回路方案 |
2.3.1 转子励磁整流变压器 |
2.3.2 转子励磁晶闸管整流器 |
2.3.3 主传动上下辊电动机交交变频控制柜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
3.1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1.1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西门子SL150全数字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
3.1.2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全数字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3.1.3 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全数字调速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功能 |
3.1.4 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全数字调速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及联锁保护 |
3.1.5 PDA监控系统 |
3.2 主传动同步机交交变频系统开发平台软件 |
3.2.1 交交变频控制SCOUT开发平台 |
3.2.2 交交变频与一级自动化系统联锁信号 |
3.3 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调节器设计 |
3.3.1 交流电流调节器 |
3.3.2 直流电流调节器 |
3.3.3 转子励磁电流调节器 |
3.3.4 磁链调节器 |
3.3.5 速度调节器 |
3.4 主传动负荷观测器设计及负荷平衡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测试 |
4.1 主传动交交变频系统参数设置 |
4.1.1 电动机参数设置 |
4.1.2 控制装置参数设置 |
4.1.3 其它设备主要参数设置 |
4.2 主传动交交变频装置测试与校核 |
4.2.1 实际值反馈校准 |
4.2.2 装置上电检查及测试 |
4.2.3 转子励磁回路优化及开环转电动机测试 |
4.3 主传动交变频系统空载测试 |
4.3.1 电流调节器优化 |
4.3.2 转速调节器优化 |
4.3.3 磁链调节器优化 |
4.3.4 扰动实验 |
4.3.5 加减速测试 |
4.4 主传动交交变频系统带载优化调试及专有功能测试 |
4.4.1 带载特性优化 |
4.4.2 负荷观测器测试 |
4.4.3 换辊准确停车功能测试 |
4.4.4 上下辊负荷平衡功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弱送端HVDC系统中同步调相机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弱交流HVDC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无功补偿装置在HVDC系统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 |
1.2.3 同步调相机在HVDC系统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压直流输电及其无功补偿 |
2.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组成、数学模型及控制 |
2.1.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组成 |
2.1.2 高压直流输电的数学模型 |
2.1.3 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模型 |
2.1.4 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 |
2.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平衡 |
2.2.1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的功率因数与功率因数角 |
2.2.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功率消耗 |
2.2.3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平衡 |
2.3 弱送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定义及特性 |
2.3.1 弱送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定义 |
2.3.2 弱送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同步调相机的基本原理及补偿特性 |
3.1 同步调相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1.1 同步调相机的系统组成 |
3.1.2 同步调相机的工作原理 |
3.2 同步调相机的数学模型 |
3.3 同步调相机的无功功率特性 |
3.3.1 同步调相机无功输出的稳态特性 |
3.3.2 同步调相机无功输出的暂态特性 |
3.3.3 同步调相机无功输出的次暂态特性 |
3.4 其他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
3.4.1 固定电容器 |
3.4.2 静止无功补偿器 |
3.4.3 静止同步补偿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弱送端HVDC系统中同步调相机的动态特性仿真 |
4.1 弱送端HVDC系统的仿真模型 |
4.2 弱送端HVDC系统中同步调相机的动态特性仿真 |
4.2.1 加装与不加装同步调相机的仿真研究 |
4.2.2 无功补偿装置的对比分析 |
4.2.3 同步调相机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制氧机用大功率电机控制系统改造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大功率电机启动控制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同步机的特点和发展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自控式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电机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改造方案设计 |
2.1 原机组问题分析 |
2.1.1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2.1.2 空压机停机对机组及公司生产系统的影响 |
2.2 原电机控制系统分析 |
2.2.1 原电机控制原理 |
2.2.2 原电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3 改造项目实施目标 |
2.2.4 改造项目方案的确定 |
2.3 电机启动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
2.3.1 无换向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2.3.2 无换向器电动机逆变电路的基本换流方式 |
2.3.3 超前换流角对无换向器电动机的影响 |
2.3.4 无换向器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其分析 |
2.3.5 换流方式不足分析 |
2.4 无换向器电动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无换向器电机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2 位置与转速检测方案 |
3.2.1 位置与转速检测传感器 |
3.2.2 转子初始位置定位分析 |
3.2.3 基于TMS320LF2407A DSP实现位置检测方案 |
3.2.4 基于TMS320LF2407A DSP实现转速的测量 |
3.2.5 光电编码器与DSP的硬件接口设计 |
3.3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
3.4 整流电路的设计 |
3.4.1 整流电路的原理及结构分析 |
3.4.2 数字触发信号设计原理 |
3.4.3 数字触发器的硬件组成 |
3.4.4 触发角a与整流电压U_d之间关系分析 |
3.5 逆变侧触发逻辑及其相关设计 |
3.5.1 利用光电编码器实现逆变侧触发信号 |
3.5.2 触发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 |
3.5.3 断流控制逻辑分析与设计 |
3.5.4 零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3.6 有关高压电气设备的设计 |
3.6.1 晶闸管高压换流阀及其触发系统 |
3.6.2 有关高压电气设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同步电动机软起动运行方案 |
4.2 防饱和PI控制器的算法流程设计 |
4.3 电机软启动程序流程设计 |
4.4 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5 35000 m~3/h制氧机改造项目后期运行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水电厂发电机励磁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中小型水力发电厂的开发近况及发展 |
1.2 励磁在水电厂中作用 |
1.3 励磁系统分类及说明 |
1.4 励磁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5 本课题论文的主要工作任务 |
第2章 励磁原理和控制方案设计 |
2.1 励磁原理 |
2.1.1 励磁系统基本原理 |
2.1.2 励磁系统的静态特性 |
2.1.3 励磁系统暂态响应性能 |
2.1.4 参照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
2.2 励磁控制模型与传递函数 |
2.2.1 励磁系统的控制模型 |
2.2.2 典型励磁系统传递函数 |
2.3 励磁的控制方式与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励磁硬件系统原理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系统结构框图设计 |
3.3 调节器装置CPU芯片介绍 |
3.4 开关量输入输出设计 |
3.5 模拟量输入单元设计 |
3.6 交流测量单元设计 |
3.7 脉冲单元设计 |
3.8 通讯单元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励磁装置软件流程与设计 |
4.1 CPU芯片的开发软件及设计概述 |
4.2 主程序软件流程模块 |
4.3 交流采样流程模块 |
4.4 起励过程流程图模块 |
4.5 励磁装置监测保护模块 |
4.6 控制计算单元模块 |
4.7 人机界面流程图模块 |
4.8 脉冲触发流程图模块 |
4.9 通讯流程图模块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励磁装置测试实验 |
5.1 测试实验的设备介绍 |
5.1.1 DS5022M示波器 |
5.1.2 VICTOR 89A万用表 |
5.1.3 继电保护测试仪 |
5.1.4 励磁系统实验平台 |
5.2 测试实验的数据和波形记录 |
5.2.1 通讯测试 |
5.2.2 触发双窄脉冲形成 |
5.2.3 励磁端电压测量 |
5.2.4 励磁端电压波形 |
5.2.5 运行切换 |
5.2.6 励磁调节范围 |
5.2.7 励磁参数设定 |
5.2.8 励磁故障显示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课题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成果 |
四、同步电动机晶闸管励磁系统扰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D]. 高杉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负载换流变流器驱动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D]. 寇佳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关联理论视角下电气工程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Permanent Magnet Motor Technology’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hird Edition) 英汉翻译为例[D]. 贾环.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LCI驱动双三相同步电机的高速精轧机控制策略研究[D]. 沙志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新型调相机启动并网及励磁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曹泽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侯祥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1780mm钨钼热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D]. 吕金. 燕山大学, 2019(03)
- [8]弱送端HVDC系统中同步调相机的性能分析[D]. 赫英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3)
- [9]制氧机用大功率电机控制系统改造设计和应用[D]. 徐作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水电厂发电机励磁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林志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