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濮凹陷文留潜山储层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龙[1](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王永臻[2](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李龙迪[3](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胡涛[4](2019)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来源差异大;(2)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时期差异大;(3)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动力和成藏过程差异大。搞清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三个难题,本文选择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为研究目标,展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针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开展取样测试,通过剖析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充注时期差异、原油成熟度差异、烃源岩热演化史差异、原油和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以及砂岩储层致密演化史差异,厘定油气来源、搞清成藏期次、明确运移动力、恢复成藏过程,最终建立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不同来源、不同阶段、不同动力和不同类别油气藏叠加复合的结果;(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构造高部位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最早、油气来源埋深最大、油气运移距离最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作用下形成的圈闭类油气藏;(3)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近洼位置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较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最短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深盆油气藏;(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斜坡位置的油气既具有聚集时间最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较短的特征,还具有聚集时间较早、油气来源埋藏最大、油气运移距离较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和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类别油气藏的叠加复合。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建立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这对于阐明含油气盆地中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特征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信凤龙[5](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指出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唐致霞[6](2018)在《东濮凹陷文东油田孔隙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前人针对文东油田储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以往工作中对该区深层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较少,且孔隙演化特征主要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为了详细研究深层储层的孔隙演化特征及过程,本文以文东油田沙河街组沙三中油藏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区域地质特征,进行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分析成岩作用类型、划分成岩阶段,其次通过分析储层的有效孔隙构成及特征,建立孔隙度演化模型,最后确定储层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文东沙三中储层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在各种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胶结及交代、硬石膏胶结及交代是造成储层致密和低渗的主要原因,而颗粒及碳酸盐矿物等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孔隙度参数演化分析表明,储集层初始孔隙度为34.71%,压实作用后剩余粒间孔隙度为20.65%,胶结、交代作用后孔隙度减少为7.72%,溶蚀孔隙度13.93%。孔隙度误差率为0.87%,影响计算误差的主要因素为颗粒分选系数。储层评价表明,I类储层主要分布于隆起区周围,是油气勘探开发主力区;II类储层分布广,是油气挖潜区。通过开展深层储集层孔隙演化,为寻找相对优质储层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李蕾[7](2018)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盐湖相富油气凹陷,油气成因与成藏过程复杂。本文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高分辨质谱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东濮凹陷西斜坡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特征显着,主要包括:(1)具有典型盐湖相成因特征,包括植烷优势、β-胡萝卜烷与长链烷烃(nC37、nC38)较发育、伽马蜡烷富集、升藿烷具“翘尾”等;(2)原油成熟度两极分化,绝大部分原油(中浅层)为低熟油、少部分(深层)为高成熟油;(3)深部油气藏局部发生有机-无机改造,原油中检测到丰富的低热稳定性硫化物。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马寨原油,具有较低的C29藿烷/C30藿烷、较低Pr/Ph、较高C35藿烷/C34藿烷与较高的二苯并噻吩/菲等强还原性、盐湖相原油特征;第二类为胡庆-邢庄-柳屯原油,盐湖相特征相对较弱。油源分析表明,马寨原油主要来自相邻的马寨次洼;胡庆原油主要来自斜坡及海通集洼陷;邢庄-柳屯原油主要来柳屯洼陷;烃源岩主要为埋深>3000m的沙三下沙四上烃源岩,局部混有沙三上沙三中。西斜坡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多样,包括断块、断层-岩性潜山、非常规致密油气;(2)储层薄互层,深部储层致密;(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共建立了两种油气成藏模式:中浅层为“早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相关型圈闭”成藏模式,深层为“洼陷带自生自储-致密油气”成藏模式。以上认识对盐湖相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油田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陈湘飞[8](2017)在《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文中指出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发育,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含盐区,膏盐岩对含盐层系烃源岩性质、生烃特征、油气成藏及对油气的后生改造影响研究薄弱。本论文在GC-MS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非常规分析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探讨了区内沙三段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与成藏效应。结果表明,膏盐岩的发育显着影响烃源岩的性质及其生烃过程。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均好于无盐层段,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中,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II1型和I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主要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随着盐岩厚度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生油窗范围,同时也能扩大生湿气范围;当膏盐岩厚度达到一定值时(约400 m),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主要扩大了生烃高峰期间湿气的深度范围。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综合地质、地化研究,本文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膏盐岩显着影响文留地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及相关原油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膏盐岩相关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含量(4.07%10.50%)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利用高分辨率质谱(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文留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S1、S2、N1S1、O1S1、N1O1S1、O1S2、O2S2等),其中以S1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O1S1类化合物,S1类化合物的分布受控于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盐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主要缘于盐湖沉积环境及成岩阶段早期硫酸盐还原菌活动。观察到研究区烃源岩及原油具有植烷优势、nC37与nC38异常高、伽玛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盐湖相特征;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一般呈斜直线型分布。利用GC-MS、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研究区含膏盐岩层系油气藏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异常,发现濮深18井区深层油气藏原油中较高丰度的芳香硫(8.95%10.50%)、检测到DBE=38的低热稳定性S1化合物,高成熟油气中此类化合物的检出,反映该油气藏目前和/或地史过程中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综合调查表明,文留地区膏盐岩还显着影响该区油气分布、储层质量、油气藏温压环境、地层水、油气运移等诸多方面。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上述显着的成烃与成藏效应,对揭示该区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罗霄[9](2017)在《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提出前梨园洼陷是东濮凹陷最早接受沉积的洼陷,洼陷中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分布广泛,主要发育有两套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沉积特征及岩相组合上具有沉积特征复杂、沉积相变化快、岩相组合多样的特点。纵向上在Es1、Es32和Es34等层系发育三套稳定分布的盐岩。洼陷由于具有埋藏较深、储层类型复杂、岩性圈闭类型多样等特点,因而勘探难度大,目前尚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纵观整个洼陷,已在其周边发现了丰富的油气显示,并有部分井获得了商业油气流和低产油气流,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储量一直无法升级,勘探难以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开展了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烃源岩成烃条件、储层发育条件、油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明确了烃源岩岩性、展布等特征,落实了储层沉积、成岩等方面的认识,并对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开展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厚度较大,且基本均已进入生油窗-生油高峰期,具有较大生烃潜力;但由于盐岩层的存在及普遍发育的异常高压作用,对烃源岩的热演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前梨园洼陷古近系发育三大套沉积体系,离物源物近,砂体发育良好,厚度较大,在平面上连片分布;储层成岩作用较强,次生孔隙较为发育,储层物性得到大大改善。(3)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的盐岩为油气的有利保存提供了重要保障。(4)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主要输导通道类型为连通砂体和断裂以及二者的组合,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与研究区普遍发育的异常高压带和流体封存箱有关,“封存箱”各自独立,分异明显,属于东濮凹陷的特有模式,整体开发难度大。(5)明确了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成藏类型,并优选了有利勘探目标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成藏规律和勘探的潜力,为探索陆相盆地洼陷区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和勘探对策。
魏孟吉[10](2016)在《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有效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的勘探显示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地层具有较为活跃的油气显示,针对勘探程度和认识水平低的现状,本文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铸体薄片鉴定、压汞资料分析、测井及录井资料解释等方法,结合区域构造-埋藏史、有机质成熟度和古地温,对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储层的沉积学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其成岩演化进行了探讨,并对有效储层的主控因素、分类评价标准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石千峰组以河流相为主,上石盒子组以三角洲相-平原亚相为主,下石盒子组以三角洲相-前缘亚相为主,山西组主要发育障壁海岸相,太原组和本溪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相和障壁海岸相。碎屑岩储层是最主要的储集层,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砂体可能发育有效储层。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储层主要的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分选中等到好。孔渗相关性较好,孔隙度值均值约5.86%,渗透率值均值约0.15×10-3μm2,整体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阶段主要为中成岩阶段A-B期。研究区上古生界影响储层物性的三个控制因素为沉积相、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储层可划分为优质储层、中等储层、差储层和致密层4种类型。Ⅰ类储层主要分布于西部洼陷西斜坡和爪营地区;Ⅱ类储层主要分布于东明集地区和毛4井区及中央隆起带和长垣地区;Ⅲ类储层分布在三春集一带。其中,文留-卫城地区和胡状集-庆祖集地区已发现油气,为有效储层发育区。
二、东濮凹陷文留潜山储层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濮凹陷文留潜山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
1.2.2 输导体系 |
1.2.3 流体动力 |
1.2.4 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集层 |
2.3.3 盖层 |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
3.1 油气来源 |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
3.1.2 天然气成因 |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
3.2 深部流体示踪 |
3.2.1 岩相组合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
4.1 输导体系 |
4.1.1 高渗岩体 |
4.1.2 断层 |
4.1.3 不整合面 |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
4.2.1 断裂演化 |
4.2.2 形成机制 |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
4.3.1 裂缝类型 |
4.3.2 发育期次 |
4.3.3 形成机制 |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
5.1.1 温度特征 |
5.1.2 压力特征 |
5.1.3 超压成因 |
5.2 古压力场恢复 |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6.1.1 充注时间 |
6.1.2 运移方向 |
6.1.3 优势运聚区域 |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
6.3.1 油气充注历史 |
6.3.2 流体驱替实验 |
6.3.3 油气成藏模式 |
6.4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2 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演化 |
2.2.2 主要沉积地层 |
3 成藏条件评价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类型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成熟度 |
3.1.4 展布特征 |
3.2 储层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评价 |
3.3 盖层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盖层评价 |
3.4 圈闭评价 |
3.4.1 圈闭类型 |
3.4.2 圈闭评价 |
4 成藏规律研究 |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
4.2 成藏要素配置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4 典型成藏模式 |
4.5 勘探方向分析 |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
5.1.1 模拟参数求取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热演化特征 |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
5.2.2 生烃气量计算 |
5.2.3 排烃气量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6 有利区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方法选择 |
6.2 优选模型 |
6.2.1 指标体系 |
6.2.2 评价模型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层序界面识别 |
3.1.1 二级层序界面 |
3.1.2 三级层序界面 |
3.1.3 四级层序界面 |
3.1.4 五级层序界面 |
3.2 单井层序划分 |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
4.1 古地貌 |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
4.1.2 剥蚀量恢复 |
4.1.3 去压实校正 |
4.1.4 古水深校正 |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
4.2 古物源 |
4.2.1 重矿物分析 |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
4.3 古气候 |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
5.1.1 分流河道砂体 |
5.1.2 河口坝砂体 |
5.1.3 滩坝砂体 |
5.1.4 重力流砂体 |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
5.2.1 沙四上亚段 |
5.2.2 沙三下亚段 |
5.2.3 沙三中亚段 |
5.2.4 沙三上亚段 |
5.2.5 沙二下亚段 |
5.2.6 沙二上亚段 |
5.2.7 沙一段 |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
6.1.4 沉积微相 |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
7.1沙三下2砂组(7-6#) |
7.2沙三中8砂组(3-2#) |
7.3沙三中6砂组(6-4#) |
7.4沙三上8砂组(1-10#)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油气藏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5.2 样品观察与实验 |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分布特征 |
2.1 地理位置与勘探现状 |
2.2 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地质特征 |
2.4.1 油气藏分布特征 |
2.4.2 油气藏类型 |
2.4.3 油气分布规律 |
第3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3.1.1 岩性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有机质类型 |
3.1.4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
3.2 不同岩性泥页岩生排烃潜力对比 |
3.3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
3.3.1 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判识 |
3.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与不同层位油气来源 |
第4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时期 |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1 取样原则 |
4.1.2 烃类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
4.1.3 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烃类充注时间 |
4.2 烃源岩生排烃史 |
第5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
5.1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藏动力与过程 |
5.1.1 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史 |
5.1.2 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动力 |
5.2 成藏过程与发育模式 |
5.2.1 成藏过程 |
5.2.2 分布发育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1 主控断裂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东濮凹陷文东油田孔隙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层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地层层序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 |
3.1 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颜色 |
3.2.2 结构特征 |
3.2.3 沉积构造特征 |
3.2.4 岩石组合特征 |
3.3 单井相及连井相分析 |
3.3.1 单井相分析 |
3.3.2 连井相对比 |
3.4 沉积微相及砂体类型分析 |
3.4.1 沉积微相划分 |
3.4.2 沉积微相特征 |
3.4.3 砂体类型分析 |
3.4.4 砂体构型分析 |
3.5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 |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
4.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4.1.1 压实、压溶作用 |
4.1.2 胶结作用 |
4.1.3 交代作用 |
4.1.4 溶蚀作用 |
4.2 成岩阶段划分 |
4.2.1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
4.2.2 成岩阶段划分结果 |
4.2.3 成岩演化模式 |
4.3 砂岩的成岩相模式 |
4.4 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 |
4.4.1 埋藏深度的影响 |
4.4.2 沉积作用的影响 |
4.4.3 生物扰动构造的影晌 |
4.4.4 有机质演化的影响 |
4.4.5 盐岩的影响 |
4.4.6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孔隙演化 |
5.1 储层基本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储集层物性 |
5.2 储层有效孔隙构成及其演化特征 |
5.2.1 储层有效孔隙构成 |
5.2.2 孔隙结构特征 |
5.2.3 孔隙演化模式 |
5.3 有利储层评价 |
5.3.1 有利储层 |
5.3.2 储层分类评价 |
5.3.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盐湖相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研究进展 |
1.3.2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
1.3.3 存在问题 |
1.4 东濮凹陷西斜坡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
2.4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
4.1 原油物性特征 |
4.2 原油族组分特征 |
4.3 原油饱和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1 原油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4 原油芳烃组成特征 |
4.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5.1 烃源岩分布 |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2.4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
5.3.1 族组成 |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
5.3.3 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4 芳烃特征 |
5.4 油源分析 |
5.4.1 油源对比 |
5.4.2 地质分析 |
第6章 油气成藏特征 |
6.1 油气藏地质特征 |
6.1.1 油气藏温压特征 |
6.1.2 油气藏储层特征 |
6.2 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
6.2.1 油气成藏特征 |
6.2.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2.3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含油气盆地膏盐岩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1.3.2 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研究现状 |
1.3.4 东濮凹陷膏盐岩相关研究现状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 |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第4章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
4.1 含膏盐岩层系膏盐岩的分布与类型 |
4.2 烃源岩与膏盐岩的伴生组合关系 |
4.3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3.2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4 含膏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的识别 |
第5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及其机制 |
5.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1 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2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过程的作用机制 |
5.1.3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的地球化学与油气勘探意义 |
5.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可溶有机质/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及其机制 |
5.2.1 膏盐岩、非膏盐岩相关原油的物性差异 |
5.2.2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3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富集机制 |
5.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 |
5.3.1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5.3.2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碳同位素组成 |
第6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及其机制 |
6.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控制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
6.1.1 膏盐岩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 |
6.1.2 膏盐岩控制油气纵向富集层位 |
6.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制约油气藏的温压 |
6.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影响储层质量与油气运聚 |
6.3.1 膏盐岩有利于改善盐下储层物性 |
6.3.2 膏盐岩影响油气运聚 |
6.4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油气藏内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6.4.1 TSR作用反应条件 |
6.4.2 GC-MS芳香硫化合物识别 |
6.4.3 高分辨率质谱(FT-ICRMS)含硫化合物识别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基本理论和方法 |
1.2.2 前梨园洼陷油气勘探历程及储量分布 |
1.2.3 前梨园洼陷油气分布特征及资源评价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前梨园洼陷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前梨园洼陷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及演化 |
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3.2 烃源岩品质特征 |
3.2.1 有机质类型 |
3.2.2 有机质丰度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影响因素 |
3.3.1 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
3.3.2 超压产生及对成烃的影响 |
3.3.3 盐岩分布及对成烃的影响 |
第四章 前梨园洼陷沙河街组储层发育特征 |
4.1 沉积相类型及储层展布特征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3 储层成岩作用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前梨园洼陷沙河街组盖层条件 |
5.1 区域盖层分布 |
5.1.1 盐岩盖层 |
5.1.2 泥岩盖层 |
5.2 盖层有效性分析 |
5.3 生储盖组合匹配 |
第六章 油气运移条件及成藏模式 |
6.1 连通砂体与断层输导 |
6.1.1 连通砂体输导体系 |
6.1.2 断层输导体系 |
6.2 油气运移动力及模式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6.4 油气成藏类型 |
第七章 前梨园洼陷有利油气区预测 |
7.1 前梨园洼陷储层地质、岩石物理学分析 |
7.2 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及评价 |
7.3 有利油气富集区预测及评价 |
7.3.1 白庙构造北翼油气聚集区 |
7.3.2 毛岗扇体油气聚集带 |
7.3.3 杜寨地区油气聚集带 |
7.3.4 文东-濮城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有效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埋藏史 |
第3章 储层沉积学特征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颜色特征 |
3.1.2 沉积构造特征 |
3.1.3 测井相特征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碳酸盐台地相 |
3.2.2 障壁海岸相 |
3.2.3 三角洲相 |
3.2.4 河流相 |
3.2.5 湖泊相 |
3.3 单井相分析 |
3.4 沉积相平面展布 |
3.5 砂体分布规律 |
3.5.1 砂体类型及纵向分布 |
3.5.2 砂体平面展布 |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孔隙度渗透率特征 |
4.3 储集空间类型 |
4.3.1 原生粒间孔隙 |
4.3.2 次生孔隙 |
4.3.3 裂缝 |
第5章 储层成岩特征 |
5.1 成岩作用类型 |
5.1.1 压实和压溶作用 |
5.1.2 胶结作用 |
5.1.3 交代作用 |
5.1.4 溶蚀作用 |
5.1.5 粘土矿物的转化 |
5.2 成岩阶段划分 |
5.2.1 成岩序列 |
5.2.2 成岩阶段划分 |
第6章 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 |
6.1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
6.1.1 沉积相的影响 |
6.1.2 岩石学特征的影响 |
6.1.3 成岩作用的影响 |
6.2 孔隙结构特征 |
6.3 储层分类评价 |
6.4 有效储层分布特征 |
6.4.1 储层垂向分布 |
6.4.2 储层平面分布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东濮凹陷文留潜山储层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2]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D]. 胡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5]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东濮凹陷文东油田孔隙演化研究[D]. 唐致霞.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7]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D]. 李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D]. 陈湘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罗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有效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研究[D]. 魏孟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