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tPSA比值和cPSA值在血清PSA水平中度升高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郑玮玮[1](2021)在《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系统在PSA4~20ng/ml区间内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多参数核磁共振成像(multiple 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PR-RADS评分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ng/ml(传统灰区)与10~20(假定灰区)中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将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到我院就诊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筛选其PSA4~20ng/ml且行多参数MRI的患者共147例,将其按照病理结果分成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组,收集其临床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年龄、BMI、PSAD、DRE、US、PI-RADS评分(根据PI-RADS评分分为1~2组与3~5组)等临床特征。根据PSA值将病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为4.0~10.0ng/ml和10.0~20.0ng/ml,计算各组中不同PI-RADS评分的穿刺活检阳性率,比较其诊断率差异。通过比较不同PSA范围内各检查方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来得出PI-RADS、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根据约登指数来确定不同亚组中的PI-RADS评分、PSA的最佳界值(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I-RADS评分是否是前列腺癌的一项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47例患者,分别为4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和9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将穿刺病理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除了 PSAD(P=0.0331)小于0.0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外,患者的年龄、BMI、前列腺体积、PSA 比值、DRE、US与MRI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比较不同PI-RADS评分下的穿刺阳性率,可发现在亚组PSA 4.0~10.0ng/ml,随着PI-RADS评分的升高,穿刺阳性率明显提升;而在亚组PSA 10.1~20.0ng/ml,发现在PI-RADS评分为5的时候穿刺阳性率大大增加,而3分,4分也较1~2分的穿刺阳性率明显增加;在区间PSA4.0~20.0ng/ml内,可以发现穿刺阳性率随着PI-RADS评分的增高,阳性率逐渐提升。有68例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处于亚组PSA 4.0-10.0ng/ml,其 PI-RADS 评分的 AUC 值为 0.754、PSA 的 AUC 值为 0.523,PI-RA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SA。处于亚组PSA 10.1-20.0ng/ml中的患者共有79例,其PI-RADS评分的AUC值为0.745,PSA的AUC值为0.603,其PI-RA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仍大于PSA。在总区间内PSA4.0~20.0ng/ml,我们得出PI-RADS评分和PSA的AUC值分别为0.766、0.586,PI-RADS评分的面积仍大于PSA。在PSA 4.0~10.0ng/ml区间内,4分为PI-RADS评分最佳临界点,敏感性为58.82%,特异性为94.12%,约登指数为52.94%;在PSA 10.1~20.0ng/ml区间内,PI-RADS的最佳临界点同样为4分,其特异性为95.83%,敏感性为61.29%,约登指数为57.12%;在总区间4~20.0ng/ml内,其4分为其最佳临界点,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96%和62.50%,约登指数为58.46%;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在PSA4~20.0ng/ml区间内,PI-RADS评分的OR值均大于3.459(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得出PI-RADS评分是关于前列腺癌的一项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发现在PSA4~10ng/ml(传统灰区)、PSA10~20ng/ml(假设灰区)两个区间内,PIRADS评分AUC曲线面积都大于PSA,PIRADS评分较PSA在传统灰区与假设灰区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IRADS评分在PSA4~20ng/ml区间内是前列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得出行多参数核磁在PSA4~20ng/ml区间内提高了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穿刺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姜安谧[2](2021)在《PSAD联合mp-MRI在多灶性临床显着前列腺癌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多参数磁共振(mp-MRI)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分级分期和预后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减少前列腺上皮细胞数目对tPSA浓度的不良影响。目前联PI-RADS V2.1、PSAD值、ADC值对多灶前列腺临床显着癌(MF-csPca)预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PSA值、PSAD值、PI-RADS V2.1评分等对MF-csPca的诊断效能、预测价值,和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的联合模型对MF-csPca中的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多灶性csPca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 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因PSA升高疑诊Pca并进行mp-MRI检查的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和Gleason分级将入组病例分成两组:A组:包括MF-csPca组;B组:包括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非临床显着癌组(ciPca)。临床显着癌(csPca)是指Gleason评分≥7(3+4)分,或者体积≥0.5 cm3,或者有侵犯包膜外组织行为的Pca,ciPca是指Gleason评分<7(3+4)分,或者体积≤0.5 cm3,且无侵犯包膜外组织行为的Pca。采用SPSS 21.0和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有统计意义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再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有差异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获得有影响预测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预测因素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根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创建联合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别计算各联合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并比较不同联合模型及其单独诊断MF-csPca的AUC值的差异(P<0.05)。[结 果]共202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MF-csPca组(86例);B组(116例):包括前列腺炎(31例)、BPH(77例)及ciPca(8例),前列腺炎均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PI-RADS 2 分 32 例(15.9%),PI-RADS 3 分 75 例(37.1%),PI-RADS 4 分 40 例(19.8%),PI-RADS 5 分 55 例(27.2%)。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tPSA值、fPSA值、f/tPSA值、PSAD值、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在A组与B组间存在差异,且均有统计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ADC值与PSAD值是MF-csPca的有影响预测指标。与Gleason分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分级有中度正相关性,rs=0.531,P<0.001;PSAD与Gleason分级有中度正相关性,rs=0.475,P<0.001;ADC 值与 Gleason 分级有中度负相关,rs=-0.499,P<0.001;ROC 曲线分析PI-RADS V2.1、ADC 值、PSAD 值诊断 MF-csPca AUC 值分别为 0.833、0.857、0.839。根据上述结果建立3种联合模型:联合模型1(PI-RADS V2.1评分+PSAD值)、联合模型2(ADC值+PSAD值)、联合模型3(PI-RADS V2.1评分+ADC值+PSAD 值),诊断 MF-csPca AUC 值分别为 0.876,0.887,0.896。[结 论]PI-RADS V2.1评分、PSAD值和ADC值均为MF-csPca的有影响预测因子,对MF-csPca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前列腺体积、fPSA值、f/tPSA值,略优于tPSA值,并与病理Gleason分级相关,以PI-RADS V2.1评分相关性最高。提示PI-RADS V2.1评分、PSAD值和ADC值不仅有助于MF-csPca诊断,并对术前评估Pca的侵袭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联合模型对MF-csPca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以三者(PI-RADS V2.1评分+ADC值+PSAD值)联合诊断效能最高,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除应用mp-MRI进行PI-RADS V2.1评分外,还需结合PSAD值和ADC值,可一定程度提高对MF-csPca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减少过度的穿刺活检。
刘军伟[3](2021)在《兰州市40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兰州市40岁以上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探讨建立兰州市各个年龄组男性相关PSA参考值范围;通过参照PSA参考值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大于40岁的男性患者2000例,必要时回顾性搜集病例,按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进行分组后,血清PSA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应用SPSS22.0软件,计算样本的均数、标准差、中位数以及百分位数。分析研究各个年龄组的PSA水平,年龄与血清PSA的相关关系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49)<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0例40岁以上行健康体检的男性总体PSA均数为1.56ng/ml,标准差为0.87ng/ml,中位数为0.67ng/ml。总体PSA的95%参考值范围为0.54ng/ml。PSA≤4ng/ml共1723例,占总数的86.2%,4ng/ml<PSA≤10 ng/ml共261例,占总数的13.1%,10 ng/ml<PSA共16例,占总数的0.8%。兰州市40岁以上健康男性的PSA分布区间为:40-49岁((49)95):0-1.84ng/ml;50-59岁((49)95):0-2.88 ng/ml;60-69岁((49)95):0-4.31 ng/ml;>70((49)95):0-5.02 ng/ml。国内各地区PSA数值分布在40-49岁年龄组以大连、宁波、安徽数值较高,与其他各地区相比西安、兰州数值较低。在50-59岁年龄组以宁波、大连的PSA数值水平最高。在60-69岁年龄组大连、海南高于其他城市。结论1.研究表明年龄对于血清PSA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血清PSA呈正相关,同时在临床诊断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PSA数值区间,可进一步排除年龄对于血清PSA的影响。2.不同地区应建立相应的血清PSA数值区间,以排除地域、饮食、环境等引起的差异,从而保证血清PSA检测的准确性。
张凤卿[4](2020)在《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T)/PSAD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密度百分率%(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并统计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和/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145例初诊为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清PSA、f PSA指标,经直肠超声报告,病理结果。计算前列腺体积、F/TPSA、PSAD、(F/T)/PSAD和%(F/T)/PV,以SPSS 23.0和Med Calc分析软件,对纳入分析的所有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参数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依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相关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参数与诊断前列腺癌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F/T)/PSAD指标,在PSA介于(4-20)ng/ml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但劣于F/TPSA指标;当PSA>20ng/ml时,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但劣于PSAD指标。F/TPSA指标,在血清PSA介于(4-10)ng/ml,甚至(4-20)ng/ml时,诊断前列腺癌时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要明显优于PSAD指标。%(F/T)/PV仅仅在血清PSA>20ng/ml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不具有较大的优势。(F/T)/PSAD指标在PV<80ml时,与前列腺癌检出率检查具有相关性,呈负相关。其AUC值要大于PSA和PSAD,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PV<80ml时(F/T)/PSAD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PV>80ml时,(F/T)/PSAD不具有研究价值。%(F/T)/PV在不同PV区间,与前列腺癌检出率间均没有相关性。结论:1、(F/T)/PSAD指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该指标<1.01时,要警惕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2、当血清PSA<4ng/ml时,(F/T)/PSAD指标,不具有诊断价值,血清PSA处于(4-20)ng/ml时,(F/T)/PSAD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呈负相关,但需以F/TPSA作为唯一的参考因素,去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检查。3、当PV<35、35-50、50-80ml,(F/T)/PSAD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呈负相关,尤其是PV介于35-50、50-80ml时,(F/T)/PSAD指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价值明显。对于PV<80ml的患者,当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时,主要需参考PSAD指标,(F/T)/PSAD指标可以起到辅助性参考,其临床价值较小。4、仅当血清PSA>20ng/ml时,%(F/T)/PV与前列腺癌检出率间具有相关性,但其AUC值要明显低于PSA、PSAD和(F/T)/PSAD指标,没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硕[5](2020)在《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和侵袭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探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3.0T MR设备的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因临床可疑PCa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而后获得病理证实患者的影像资料。入组病例检查设备统一,扫描序列和参数一致,符合PI-RADS V2.1推荐标准,病理取材均通过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10+X”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获得,将Gleason≤3+3分定义为低危PCa,Gleason≥3+4分定义为临床显着性PCa(csPCa)。纳入两名均接受过PI-RADS V2.1解读学习及实战培训的放射科医师(医师1和医师2)作为观察者,对入组病例MRI图像在病理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按照PI-RADS V2.1评分细则独立评分并分别记录,病灶多发者,以主病灶评分作为该患者的最终评分。主病灶定义为PI-RADS评分最高者,若评分最高病灶同时有多个,则将出现前列腺包膜外侵者确定为主病灶,如无包膜外侵,则将体积最大者确定为主病灶。以高年资医师(医师2)PI-RADS评分结果作后续诊断效能研究。运用加权Kappa检验评估医师1和医师2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0.20较差,0.21~0.40一般,0.41~0.60中等,0.61~0.80良好,0.81~1.00较强),运用趋势卡方检验评估医师2 PI-RADS评分与主病灶穿刺病理结果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医师2 PI-RADS评分诊断PCa及csPCa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来衡量。结果:研究入组病例433例,年龄41~95岁,平均(70.0±8.36)岁,中位PSA值 10.0(6.21~16.20)ng/mL。良性病灶占比 68.1%(295/433),低危 PCa 占比 9.7%(42/433),csPCa占比22.2%(96/433)。两位医师对前列腺主病灶评分一致性较强,加权Kappa值为0.855。医师2评分结果中,PI-RADS 1、2、3、4、5分者各12、196、109、53、63 例,各评分的 PCa 检出率分别为 0(0/12)、6.6%(13/196)、31.2%(34/109)、71.7%(38/53)、84.1%(53/63),csPCa 检出率分别为 0(0/12)、2.0%(4/196)、13.8%(15/109)、49.1%(26/53)、81.0%(51/63),随着病灶评分增加,PCa 及 csPCa 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X2分别为174.94、187.88,均P<0.001;另一方面,在225例主病灶PI-RADS≥3分的患者中,3、4、5分病灶所在比例分别为48.4%(109/225)、23.6%(53/225)、28%(63/225),以3分病灶所占比例最大。根据ROC曲线,PI-RADS V2.1评分诊断PCa的AUC值为0.864(95%CI:0.828~0.895),PI-RADS综合评分取4分时,约登指数最大,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91.5%,PPV和NPV分别为78.4%、85.2%;诊断 csPCa 的 AUC 值为 0.902(95%CI:0.870~0.928),同样是 PI-RADS 4分时,约登指数最大,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2%、88.4%,PPV和NPV分别为 66.4%、94.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资医师间PI-RADS V2.1的评分一致性较强,随着PI-RADS V2.1评分的上升,PCa及csPCa检出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PI-RADS 4分为诊断阈值诊断PCa和csPCa准确性及有效性均较高,但对PI-RADS 3分病灶的定性诊断仍需结合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综合评估。第二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3.0T MR设备的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在前列腺癌(PCa)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因临床可疑PCa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而后病理证实为PCa患者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入组病例检查设备统一,扫描序列及参数一致,符合PI-RADS V2.1推荐标准,病理取材均通过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下“10+X”针系统穿刺活检获得,将Gleason≤3+3分定义为低危PCa,Gleason≥3+4分定义为中高危PCa。由放射科医师1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及穿刺记录统计患者最高Gleason评分及对应癌灶所在位置,纳入两名均接受过PI-RADS V2.1解读学习及实战培训的放射科医师(医师2和医师3)作为观察者,在病理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根据医师1记录位置对入组病例相应MRI区域病灶按照PI-RADS V2.1评分细则进行评分,评分意见不一致者由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放射科医师1收集入组病例PSA系列指标(PSA、PSAD、f/tPSA)。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SA系列指标以及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上述变量在低危和中高危PCa组中的差异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鉴别诊断低危和中高危PCa的效能,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结果:入组PCa患者136例,年龄46~89岁,平均(72.5±8.22)岁,中位PSA值 13.8(7.15~33.00)ng/mL。低危 PCa 占比 30.1%(41/136),中高危 PCa 占比 69.9%(95/136)。PSA、PSAD、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7、0.446、0.602,均 P<0.001,而 f/tPSA 与 Gleason 评分呈负相关,|r|值为 0.206,P<0.001,其中以PI-RADSV2.1评分r值最高。单因素分析中,PSA、PSAD、f/tPSA以及PI-RADS V2.1评分在低危和中高危PCa组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指标鉴别低危和中高危PCa的AUC值分别为0.707、0.737、0.638、0.813,以 PI-RADS V2.1 评分 AUC 值最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PSA系列指标(PSA、PSAD、f/tPSA)、PI-RADS V2.1评分不仅与PCa Gleason评分存在相关性,还有助于低危与中高危PCa的鉴别,可在一定程度内评估PCa侵袭性;同时PI-RADS V2.1评分评估PCa侵袭性的效能优于PSA系列指标,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患者诊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毛镭篥[6](2020)在《血清p2PSA联合PSA及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前列腺癌(PCa)为老年男性的常见肿瘤,当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处于4~10μg/L灰区时,会增加不必要的穿刺,给PCa的诊断带来困难。因此亟需新的标志物来帮助临床辅助诊断灰区PCa患者。研究目的本实验目的一是探讨多种血清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百分比p2PSA(%p2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细胞因子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Th17细胞相关因子对PSA4~10μg/LPCa的诊断价值。目的二是探讨PCa患者外周血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IL-6、TNF-α以及IL-17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tPSA、fPSA、IL-6、TNF-α以及IL-17A是否与Gleason评分和骨转移相关,以及能否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研究方法1.选择PSA4~10μg/L、直肠指诊(-)且经前列腺穿刺活检60例患者。其中疾病对照组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3例、疾病组PCa37例。选择同期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的30例健康男性为健康组(HC)。对上述样本测定p2PSA、%p2PSA、PHI、tPSA、fPSA、IL-6、TNF-α、IL-17A、IL-23、IL-36γ等血清标志物。p2PSA、%p2PSA、PHI、tPSA、fPSA 的测定采用 ACCESS 2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IL-6、TNF-α的测定采用IMMULITE1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IL-17A、IL-23、IL-36γ则采用上海酶联免疫生物的试剂盒检测。2.选择PSA>4μg/L,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PCa,且经过全身核素骨显像的77例患者。选择同期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的30例健康男性为健康组(HC),对上述样本测定 tPSA、fPSA、f/tPSA、IL-6、TNF-α、IL-17A 的水平。研究结果1.PSA灰区样本在罗氏和贝克曼两个系统间PSA结果比对良好。PCa组和BPH组间p2PSA、%p2PSA、PHI有差异,有助于灰区PCa早期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1、0.834、0.777,且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能减少不必要的穿刺。BPH组VS HC组,细胞因子IL-6、TNF-α有差异,PCa组VS HC组,细胞因子IL-6、TNF-α、IL-17、IL-36γ有差异。但各项细胞因子在PCa组和BPH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PCa组的tPSA、fPSA、IL-6、TNF-α、IL-17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tPSA和fPSA在Gleason评分高危组的结果显着高于中低危组;骨转移组的结果显着高于非转移组。但细胞因子和f/tPSA在各亚组间均无差异。结论1.对于PSA处于4~10μg/L灰区的PCa,p2PSA、%p2PSA、PHI可帮助临床鉴别诊断灰区PCa和BPH,减少不必要穿刺,可用于预测病理分化侵袭情况。2.PCa外周血中tPSA、fPSA、IL-6、TNF-α、IL-17A的水平与HC相比明显升高。细胞因子的水平与Gleason评分和骨转移均不相关,tPSA和fPSA的水平与Gleason评分和骨转移相关,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胡晨波[7](2020)在《不同血清PSA水平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严重影响到男性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中,前列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威胁老年男性生命健康第一位的恶性肿瘤。随着中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发生着改变,人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早期诊断PCa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具有创伤小、穿刺阳性率高的优点,已经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而血清PSA水平是考虑是否行前列腺穿刺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临床研究显示,在通过穿刺确诊前列腺癌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不必要穿刺及少数阳性患者漏诊的情况。因此,对不同血清PSA水平下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saon评分的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同时减少漏穿、误穿。【目的】比较不同PSA水平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分析PSA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归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34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如PSA、fPSA、BMI等,以穿刺结果是否为前列腺癌分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与非前列腺癌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再根据PSA水平分为A组(PSA<4ng/ml)、B组(4ng/ml≤PSA<10ng/ml)、C组(10ng/ml≤PSA<20ng/ml)、D组(PSA≥20ng/ml),记录并分析穿刺结果,对比四组之间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Gleason评分。以影像学结果进行分组,分析B超、MRI与穿刺结果之间的关系。PSA位于4-10 ng/ml之间的患者以穿刺结果是否为前列腺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分析PSA位于4-10 ng/ml时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年龄71.09±8.93岁,其中穿刺结果阳性的患者年龄为74.17±8.36岁,穿刺阴性的患者年龄为68.84±8.66岁,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患者BMI为23.17±3.08kg/m2,穿刺阴性患者BMI为22.95±2.78kg/m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和穿刺阴性患者tPSA分别为44.20±72.28、33.13±50.11ng/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和穿刺阴性患者f/tPSA分别为0.15±0.10、0.17±0.1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阳性和穿刺阴性患者PSAD分别为0.31±0.27、0.25±0.22[ng/(ml·cm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37.9%(11/29)、44.0%(55/125)、37.9%(55/145)、55.7%(131/235)。两两之间行卡方检验,B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34),C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87,p=0.001)。A组前列腺癌患者共11例,Gleason评分≥8分共3例;B组前列腺癌患者共55例,Gleason评分≥8分共23例;C组前列腺癌患者共55例,Gleason评分≥8分共29例;D组前列腺癌患者共131例,Gleason评分≥8分共86例。两两之间行卡方检验,A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89,p=0.011),B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68,p=0.003)。对研究中纳入的534例患者以影像学结果进行划分,前列腺超声阳性患者占44.6%(238/534),阴性占55.4%(296/534),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8.3%(115/238)、46.3%(137/296),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列腺MRI阳性患者占45.1%(241/534),阴性占54.9%(293/534),穿刺阳性率分别为52.3%(126/241)、43.0%(126/293),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52例穿刺确诊前列腺癌患者中,B超阳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66例(57.4%),B超阴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71例(51.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阳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72例(57.1%),MRI阴性患者Gleason评分≥8分共64例(50.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5例PSA位于4-10 ng/ml区间的患者中,55例患者(44.0%)穿刺结果为前列腺癌,余下70例患者(56.0%)穿刺结果为非前列腺癌。年龄、BMI、f/tPSA、PSAD、MRI阳性在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PSA、B超阳性在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9;95%CI=1.052-1.170)、BMI≥23(OR=2.391;95%CI=1.024-5.580)、f/tPSA≤0.16(OR=2.682;95%CI=1.089-6.604)、PSAD≥0.15(OR=2.479;95%CI=1.063-5.780)、MRI阳性(OR=3.654;95%CI=1.527-8.742)均为前列腺穿刺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1.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血清PSA水平的升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也随之提升。2.MRI阳性能够提升前列腺穿刺阳性率,而超声与穿刺结果无明显相关性。3.当PSA位于4-10ng/ml时,年龄、BMI、f/tPSA、PSAD、MRI阳性是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4.根据PSA水平、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指标和危险因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的阳性率、并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
马腾[8](2019)在《前列腺癌ADC值与分子标志物Ki-67、HIF-1α、VEGF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患者在我国失去手术机会,需要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肿瘤细胞的乏氧、增殖等肿瘤微环境生物标志物能够预测预后,指导治疗。核相关抗原Ki-67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乏氧诱导因子HIF-1α是肿瘤乏氧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够促进肿瘤异生血管的生成,这些生物标志物能够反映肿瘤特定区域内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而由于肿瘤的异质性,通过活检获取的标本组织不能代表肿瘤整体特征,且需动态监测肿瘤内特质变化时,多次活检会造成连续创伤,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临床亟需一种无创手段预测肿瘤的病理特点。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MRI功能成像序列,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根据DWI信号强度变化进行计算,可以对不同组织中水的扩散运动进行定量分析。以往的研究将ADC值作为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学分级,治疗反应和预后,而ADC值能否预测肿瘤的增殖、乏氧、血管生成等生物学信息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ADC值的特点与部分肿瘤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旨在研究ADC值与分子标志物Ki-67、HIF-1α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ADC值是否可作为评估前列腺癌的肿瘤增殖、乏氧和血管生成情况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术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入组标准:1)前列腺癌的诊断经病理学证实;2)在任何抗癌治疗和活检前进行MRI检查;3)每个患者只有一个病变;4)磁共振成像和DWI影像数据完整;5)MRI检查后,2周内进行手术或活检;6)有足够的组织样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7)Ki-67、HIF-1α和VEGF 3种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染色效果均良好;8)在治疗前2周内进行血清PSA检查。共筛选66例,符合入组条件39例。MRI扫描方法:所有的MRI扫描均用3.0T MRI扫描仪,以仰卧位、头先进体位进行,采用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Magnetom Verio,Siemens,Erlangen,Germany)接受信号,扫描范围包括前列腺和双侧精囊腺。行轴向、冠状和矢状T2加权像(T2WI)及压脂序列(FS-T2WI)成像,并在前列腺和精囊腺范围内进行自由呼吸的横轴位DWI扫描。所得图像及原始数据均自动上传至工作站或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保存。课题中前列腺癌病变的确定标准:FS-T2WI周围带低信号结节、肿块,DWI(b=800 s/mm2)扩散受限者;FS-T2WI中央腺体区低信号或等信号结节、肿块,DWI(b=800 s/mm2)显示扩散受限,表现为高信号者即判定为癌灶。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图)由Syngo工作站(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Siemens)自动计算生成;由两位在腹部磁共振专业有1 1年和13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结合FS-T2WI及DWI图像,在ADC图癌灶区共同绘制感兴趣区域(ROI)。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GS(Gleason Score,GS)由两位专门从事前列腺病理学的专家共同评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一致评估并计算前列腺癌标本中Ki-67、HIF-lαα和VEGF的表达。当细胞核染成黄褐色时,Ki-67表达视为阳性,根据SI(staining index,染色指数)比例分为低表达(SI<10%)和高表达(SI≥10%)两类。通过评估细胞质染色的肿瘤细胞百分比来确定HIF-1 α的表达:0,无染色;Ⅰ,在<10%的肿瘤细胞中染色;Ⅱ,在10-50%的肿瘤细胞中染色;Ⅲ,在>50%的肿瘤细胞中染色。根据细胞质染色的肿瘤细胞百分比,将VEGF表达分为4组:阴性(-),无阳性细胞;弱阳性(+),<10%阳性细胞;中度阳性(++),10-50%阳性细胞;强阳性(+++),>50%阳性细胞。数据分析:使用 SPSS v.24(IBM Corporation,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癌灶区ADC值的一致性,ICC值大于0.80认为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Pearson相关性检验用于检测ADC值、GS分别与Ki-67 SI、HIF-1α和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检验用于分析ADC值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单向方差分析(ANOVA)用于分析ADC值在Ki-67、HIF-1α或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组间差异;Tukey-Krameror析因分析用于分析不同分级的HIF-1α或VEGF表达水平之间ADC值的差异。P<0.05被认为是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所有P值均是双侧。结果1 前列腺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39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的中位数、平均年龄±标准差(SD)和年龄范围分别是71、71 ±7.44和51~83岁。术前血清PSA水平为3.23~100ng/mL,平均值±标准差:67.32±41.79ng/mL;2 例患者 PSA<5ng/mL,37 例患者 PSA≥5ng/mL。39个病变部最大径范围为1.1~8.4cm,平均大小为3.15±1.48cm。在39个病变部位中,22例Ki-67呈低表达,17例呈高表达。HIF-1α表达0级5例,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7例。另外,VEGF表达水平结果分别为:(-)1 例,(+)11 例,(++)20 例和(+++)7 例。2 ADC值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2名放射科医生所测前列腺癌ADC值的ICC值为0.85(P<0.001);说明2名观察者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取两人测量结果的平均数作为最终数据。39例前列腺癌病灶ADC平均值±SD为(0.76±0.27)X 10-3 mm2/s。前列腺癌患者平均ADC值在Ki-67低、高表达中分别为(0.861±0.314)X 10-3 mm2/s 和(0.638±0.126)X 10-3mm2/s。HIF-1α表达的 0、Ⅰ、Ⅱ 和 Ⅲ 级,相对应的 ADC 平均值分别为(1.370±0.195)X 10-3 mm2/S、(0.823±0.16)X 10-3 mm2/s、(0.655±0.072)X 10-3 mm2/s 和(0.535±0.042)X 10-3 mm2/S。VEGF表达水平(-)、(+)、(++)与(+++),其对应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118 X 10-3mm2/s、(1.063±0.315)×10-3 mm2/s、(0.659±0.082)X 10-3mm2/s 和(0.542±0.045)×10-3 mm2/S。ADC 值与血清 PSA(r=-0.519,p=0.001)、GS(r=-0.609,p<0.0005)均呈负相关。ADC值与年龄、病变部位大小之间没有相关性(所有P>0.05)。3 GS 与 Ki-67、HIF-1α、VEGF 的相关性GS 与 Ki-67 SI(染色指数)呈显着正相关(r=0.331,p=0.040);GS 与 HIF-1α表达呈显着正相关(r=0.462,p=0.003);GS与VEGF表达呈显着正相关(r=0.434,p=0.006)。4 ADC 值与 Ki-67、HIF-1α、VEGF 的相关性ADC 值与 Ki-67 SI 呈现负相关(r=-0.332,p=0.039);ADC 值在 Ki-67 低表达和高表达之间存在显着差异[Welch’s F(1,29.027)=9.164,p=0.005]。ADC值与HIF-1α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62,p<0.0005);ADC值在不同 HIF-1α级别之间存在显着差异[Welch’s F(3,12.116)=40.333,p<0.0005];析因分析显示,任何两个HIF-1α表达等级之间ADC值均存在显着差异(所有p<0.05)。ADC值与VEGF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14,p<0.0005);VEGF不同表达水平[Welch’s F(2,17.803)=22.048,p<0.0005]的 ADC 值具有显着差异;析因分析显示VEGF表达水平(+)和(++)、(+)和(+++)、(++)和(+++)的ADC值两两之间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所有p<0.005)。结论1、ADC值与前列腺癌的血清PSA水平、GS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评估前列腺癌的肿瘤侵袭性与机体的治疗反应。2、ADC值与Ki-67、HIF-1α VEGF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前列腺癌的肿瘤细胞增殖、肿瘤乏氧和血管生成方面的非侵入性手段,这对于预测预后、指导治疗方式、动态检测肿瘤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此外,ADC值可用于评估治疗期间由细胞增殖、乏氧和血管生成引起的肿瘤组织结构变化,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加有效地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黄伟[9](2019)在《尿液微生态及其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尿液微生态菌群的改变,明确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人群尿液微生态菌群的差异,筛选出能够特异性区分前列腺癌的尿液微生态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纳入两组队列,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在年龄上严格匹配。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均是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门诊以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升高待查(前列腺癌可能)入院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前一天取所有患者的尿液,穿刺后依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前列腺癌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人群尿液样本通过对16S rRNAV3-V4区靶向扩增和PCR产物纯化后进行二代测序分析尿液微生态菌群情况。利用方差分析比较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之间的尿液优势菌群差异性,筛选前列腺癌相关的特异性尿液菌群;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前列腺癌组主要差异微生态菌群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建立指标模型,并将指标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拟合检验分析,计算特异性差异菌群在诊断前列腺癌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共60例患者纳入队列,其中前列腺癌组30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尿培养均为阴性,尿常规无差异,前列腺癌组的前列腺体积显着小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其余临床状况均无显着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的尿液微生态菌群发现,前列腺癌组尿液微生态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并且两组尿液微生态多样性和年龄均不具有显着相关性。前列腺癌组患者尿液菌群结构上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有显着差异。通过序列比较分析,在科水平上,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相比,前列腺癌组Burkholderiaceae(P<0.001),Xanthomonadaceae(P<0.001),Caulobacteraceae(P<0.001),Paenibacillaceae(P<0.001),Oxalobacteraceae(P=0.03)细菌比例减少,Enterococcaceae(P=0.005),Enterobacteriaceae(P=0.027),Moraxellaceae(P<0.001),Sphingomonadaceae(P=0.028),Corynebacteriaceae(P=0.041),Flavobacteriaceae(P=0.004),Comamonadaceae(P=0.047)细菌比例显着增加。前列腺癌组绝大多数差异优势菌群种类都被认为是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的感染病原体(促炎细菌)。但这些前列腺癌相关尿液差异优势菌群未能发现与前列腺癌术前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tPSA水平,临床分期存在显着相关性。通过热图分析,我们选取能区分前列腺癌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科水平上的差异菌群进行前列腺癌诊断作用的研究,其中选取的微生物菌群分别是Enterococcaceae、Xanthomonadaceae、Enterobacteriaceae、Burkholderiaceae,通过分别对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相对含量进行ROC曲线模型拟合,再结合ROC曲线下面积的大小判断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果。对Enterococcaceae及术前血清tPSA进行 ROC 曲线拟合,Enterococcaceae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814,P<0.001,95%置信区间为0.709-0.920,其对应的灵敏度为0.967,特异度为0.533。对Xanthomonadaceae 及术前血清 tPSA 进行 ROC 曲线拟合,Xanthomonadaceae 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7,P<0.001,95%置信区间为0.906-1.000,其对应的灵敏度为0.900,特异度为0.967。对Enterobacteriaceae及术前血清tPSA进行ROC曲线拟合,Enterobacteriaceae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780,P<0.001,95%置信区间为0.665-0.895,其对应的灵敏度为0.500,特异度为0.967。对Burkholderiaceae 及术前血清 tPSA 进行 ROC 曲线拟合,Burkholderiaceae 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P<0.001,95%置信区间为0.954-1.000,其对应的灵敏度为 0.933,特异度为 0.967。微生物菌群 Xanthomonadaceae 和 Burkholderiaceae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较好。结论:人类尿液中存在特定的微生态菌群,微生态菌群的失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人群相比,前列腺癌患者的尿液微生态具有其独特性。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普遍存在促炎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功能菌群未来或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方向。本研究是探讨尿液微生态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后续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南力宾[10](2019)在《中国北方人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相关参数参考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前列腺癌相关检测最常用的工具之一,PSA 速率(PS A velocity,PSAV)、PSA 密度(PSA density,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Free to 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tPSA)均是当PSA处于灰区(PSA4-10ng/ml)时,已增加PSA检测前列腺癌能力的并目前广泛在临床使用的相关指标。当前PSA检测的临床使用率较高,但单一应用PSA对前列腺癌进行检测仍有缺陷:1、PSA具有种族差异性,现我国临床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PSA及其相关参数的临界值多参考国外数据;1、PSA具有年龄和地域差异性,不同年龄及地方人群应用不同PSA参考值;3、PSA位于灰区(PSA4-10ng/ml)时,f/tPSA和PSAD是最常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的指标,但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低且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诊治,同时依据前列腺相关疾病的诊疗及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依据PSA及其相关指标,首先确定中国北方人群前列腺癌筛查PSA及其相关参数正常值;其次建立中国北方人群年龄特异性PSA参考值;最后评价新参数(f/t)/PSAD在PSA(2.5-20ng/ml)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从而增强对前列腺癌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比例,同时降低了一些不需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研究方法:2005年7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院实行前列腺有关检查的患者或体检人群的临床数据,主要收集就诊时年龄、就诊时血清tPSA及fPSA、相关影像学检查等。本课题为三部分且分别展开,纳入和排除标准在每一部分都详细描述。1、第一部分:收集在我院进行超声操作下行前列腺系统穿刺的北方地区患者的所有的临床数据。因其PSA水平不同,进行分不同水平研究,测定不同水平PSA时,前列腺癌相应的检出率以及评估PSAD,f/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建立中国北方人群前列腺癌筛查正常参考值。2、第二部分:回顾性研究正常健康体检或就诊有PSA检查结果北方地区人群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tPSA、fPSA、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筛选临床无前列腺癌健康人群。确定各年龄段PSA正常参考值,分析年龄与PSA相关性,并与国内外数据资料比较。3、第三部分:收集在我院进行超声操作下行前列腺系统穿刺的患者的所有的临床数据。PSA2.5-20ng/ml区间比较(f/t)/PSAD、PSAD、f/t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f/t)/PSAD在该区间对前列腺癌筛查正常参考值;针对(f/t)/PSAD与年龄、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前列腺体积、年龄以及(f/t)/PSAD取值不同时,前列腺癌发病可能性。结果:1、第一部分:共1070例纳入研究,PSA水平不同,分五组进行研究0 ng/ml-2.5ng/ml,2.6ng/ml-4ng/ml,4.lng/ml-10ng/ml,10.1ng/ml-20ng/ml扣>20ng/ml,各PSA水平相应前列腺癌检出率:6.0%,10.0%,40.1%,45.4%和73%(P<0.01)。PSA4.1~20ng/ml时,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fttPSA和PSAD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保持95%灵敏度时,PSAD截点值为0.09,其相应筛查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30.4%;f/tPSA截点值0.27,其特异度为13.5%。2、第二部分:共24194例纳入研究,总体人群年龄与PSA呈正相关(r=0.27,P<0.01),各年龄段PSA(P95)正常值上限分别为:30s为1.79ng/ml;40s为1.92ng/ml;50s 为 2.63ng/ml;60s 岁为 4.41ng/ml;70s 岁为 6.20ng/ml;80s 岁为6.51ng/ml。3、第三部分:共660例纳入研究。前列腺癌组(f/t)/PSAD低于良性病变组(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PSAD、f/tPSA。90%灵敏度前提下,(f/t)/PSAD取值1.38,其筛查前列腺癌的特异度高于PSAD、f/tPSA。(f/t)/PSAD与年龄及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总体、各年龄组及前列腺体积组随(f/t)/PSAD水平增高,前列腺癌检出率降低(P<0.01)。结论:1、本研究筛查前列腺癌的正常参考值为PSA4.0ng/ml其相应灵敏度较高,与国内外研究相符。f/tPSA和PSAD对于PSA4.1-20ng/ml范围内的前列腺癌具有诊断价值,中国北方正常人群前列腺癌诊断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f/tPSA>0.27 或 PSAD<0.09。2、总体人群年龄与PSA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北方人群年龄特异性PSA参考值上限低于国外及台湾地区。3、(f/tPSA)/PSAD可提高PSA2.5-20ng/ml范围内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时具有比PSAD、f/tPSA更好的特异度。本研究建议50岁以上人群参考(f/tPSA)/PSAD>1.38作为前列腺癌筛查的正常参考值。低水平(f/tPSA)/PSAD且高龄或前列腺体积较小的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更高。
二、f/tPSA比值和cPSA值在血清PSA水平中度升高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tPSA比值和cPSA值在血清PSA水平中度升高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系统在PSA4~20ng/ml区间内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PSAD联合mp-MRI在多灶性临床显着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图像分析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灶性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及mp-MRI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兰州市40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的选取 |
1.2 血清PSA的检测 |
1.3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第2章 结果 |
2.1 统计数据的基本分布情况 |
2.2 不同年龄组PSA数值人数百分比 |
2.3 不同年龄段的PSA数值水平 |
2.4 年龄与PSA数值相关性分析 |
2.5 兰州市40岁以上健康男性PSA参考区间 |
2.6 国内不同地区PSA数值水平 |
第3章 讨论 |
3.1 PSA水平与年龄的分析 |
3.2 PSA水平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研究 |
3.3 不同地区的PSA水平分析 |
3.4 本研究的优缺点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前列腺癌的研究背景 |
2 前列腺癌的诊断特点 |
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
3.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升高机制 |
3.2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应用价值 |
3.3 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的意义 |
3.4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
3.5 前列腺特异抗原速率 |
4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局限性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1.3 计算公式 |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总体的分布特点 |
2.2 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所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
2.3 当血清PSA指标处于不同阈值时,所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
2.4 在不同PV阈值下,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
3 讨论 |
3.1 PSA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
3.2 当前PSA及相关参数在临床中的发展现状和分析 |
3.3 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相关原因 |
3.4 参数%(F/T)/PV和(F/T)/PSAD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患者中相关参数的意义及预测模型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和侵袭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6)血清p2PSA联合PSA及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血清p2PSA联合细胞因子及PSA灰区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A、IL-6、TNF-α、IL-17A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探讨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SA灰区前列腺癌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不同血清PSA水平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前列腺癌ADC值与分子标志物Ki-67、HIF-1α、VEGF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和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Paper in English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9)尿液微生态及其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符号及术语表 |
绪论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荧光原位杂交在尿液微生态中的研究 |
2.3 前列腺癌尿液微生态研究 |
2.4 前列腺癌术后功能评估 |
2.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入组患者一般情况统计 |
3.2 前列腺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评估 |
3.3 荧光原位杂交在尿液微生态中的临床研究 |
3.4 前列腺癌尿液微生态临床研究 |
3.5 尿液微生态对前列腺癌诊断作用的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10)中国北方人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相关参数参考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词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国北方人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相关参数正常参考值的研究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北方人群年龄特异性前列腺抗原参考值的探讨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f/t)PSA/PSAD在PSA2.5ng/ml-20ng/ml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f/tPSA比值和cPSA值在血清PSA水平中度升高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系统在PSA4~20ng/ml区间内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D]. 郑玮玮.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PSAD联合mp-MRI在多灶性临床显着前列腺癌中的研究[D]. 姜安谧.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兰州市40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调查[D]. 刘军伟.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4]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D]. 张凤卿.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和侵袭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探讨[D]. 杨硕. 苏州大学, 2020
- [6]血清p2PSA联合PSA及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毛镭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不同血清PSA水平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结果分析[D]. 胡晨波.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8]前列腺癌ADC值与分子标志物Ki-67、HIF-1α、VEGF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的研究[D]. 马腾. 山东大学, 2019(02)
- [9]尿液微生态及其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D]. 黄伟. 浙江大学, 2019(03)
- [10]中国北方人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相关参数参考值的研究[D]. 南力宾.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标签:前列腺癌论文; 标致雪铁龙集团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前列腺肿瘤论文; 前列腺检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