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

一、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腮腺炎60例(论文文献综述)

吕志杨[1](2021)在《瘿消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热毒壅盛型)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AT(热毒壅盛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中药内服外敷)30例与对照组(中药内服)30例。研究组予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对照组予单纯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治疗周期为2个疗程,共4周,随访2月。观察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甲状腺功能、甲减发生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等疗效评价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2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评估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SA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基本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证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两个疗程后:1.两组比较研究组治疗综合性疗效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SR、CRP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ESR、CRP、退热和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方面均有显着差异(P<0.05)。3.随访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研究组有2例(6.67%)发生甲减,低于对照组的5例(16.67%)。4.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有2例在敷药过程中出现轻微的局部皮肤红痒,有3例出现便溏、胃反酸等胃肠道不适;对照组有4例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胃胀、便溏等胃肠道不适,两组经调整用药及用药方式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可以显着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能促进ESR、CRP、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降低甲减发生率的趋势,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退热及缓解甲状腺疼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较之单纯中药口服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临床推广运用。

韩志惠[2](2021)在《金黄膏外敷用于M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后津失输布型患者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传统中药金黄膏外敷用于MOWHTO(Medi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后津失输布型患者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为该术式患者术后肿胀的尽早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以2019年10月—2020年9月于天津市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科二病区行M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后满足入组要求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现代医学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在患侧下肢肿胀部位外敷金黄膏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先对伤口进行换药、消毒,用敷料覆盖伤口后,再将金黄膏均匀地涂抹在自手术切口近端平面至内踝尖上5cm范围(避开切口周围5cm),厚度约1mm,用薄层脱脂棉覆盖金黄膏,外用医用绷带缠绕,另用医用胶带粘贴固定。持续金黄膏外敷,每日更换一次,更换前将前日金黄膏擦净。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天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测量两组患者患肢髌下10cm周径、双下肢局部皮肤温度,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记录两组患者48小时引流量,并于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检测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原时间)、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Thrombin time,凝血酶时间)、FIB(Fibrinogen content,纤维蛋白原含量)和CRP(C-recative protein,C-反应蛋白)。观察两组患者引流量情况、凝血状态的变化及炎症反应情况。于术前1天、术后第7天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用SPSS22.0对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胫骨内侧撑开距离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期间,金黄膏外敷治疗后未出现过敏者。1.测量两组患者患侧髌下10cm周径,计算肿胀度进行比较,两组间术后第1天肿胀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观察组肿胀度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分级,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肿胀程度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级别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观察组患肢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天双下肢皮温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观察组双下肢皮温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天CR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观察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组间对比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天PT、APTT、TT、FIB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48小时引流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第7天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0.0%,对照组为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可以有效缓解M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后津失输布型患者患肢的肿胀疼痛程度;降低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恢复患肢下肢正常皮肤温度;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且不会引起引流量增加,应用安全。

李佩瑶[3](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郭思思[4](2020)在《中药芩矾汤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中药芩矾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全身及局部症状改善情况与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探讨中药芩矾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治疗(青霉素)+消水肿治疗(50%硫酸镁温热湿敷)+基础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清淡饮食);治疗组全身抗感染治疗+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局部予以中药芩矾汤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天至14天时全身发热、局部症状(皮损范围、皮温、自觉疼痛程度)、实验室指标(WBC、NE%、CRP、ESR)等情况,并对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若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及全身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并予以对症处理;若受试者中途因身体不适口服其他药物,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10例、7例、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例、8例、18例、2例,总有效率93.3%;2、两组患者治疗前数据对比,性别比较P=0.793,年龄比较t=1.184,P=0.246,病程比较t=0.813,P=0.423,P>0.05;患者诱因比较χ2=0.914a,P=0.816>0.05;患者治疗前症状比较:体温比较t=3.378,P=0.071,皮损面积比较t=0.252,P=0.617,皮温差比较t=0.248,P=0.778,疼痛感比较t=0.242,P=0.810,P>0.05;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血白细胞(WBC)比较t=0.103,P=0.91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比较t=0.559,P=0.579,C反应蛋白(CRP)比较t=-0.375,P=0.709,血沉(ESR)比较t=0.349,P=0.730,P均>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P<0.05;实验室指标组内比较P=0.000<0.05;治疗后实验室各项指标组间比较P<0.05;局部症状组内比较P<0.05;局部症状组间比较,对照组皮损面积中位数及四分位数3.00(2.00,4.25),治疗组皮损面积中位数及四分位数2.00(0.00,3.50),P=0.001<0.05;对照组皮温差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00(0.57,1.52),治疗组皮温差中位数及四分位数0.75(0.22,1.22),皮温差比较P=0.075>0.05;对照组疼痛感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00(1.00,2.00),治疗组疼痛感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00(0.00,1.00),疼痛感比较P=0.007<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ALT、AST、BUN、Ccr)分析,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1、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治疗下肢丹毒,改善其临床症状,但中药芩矾汤湿敷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显着;2、中药芩矾汤湿敷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程短,安全性高。图2幅;表14个;参116篇。

方芸金(Fong Yuen Kim)[5](2019)在《内服外治法治疗肝郁化火型经前期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内服联合外治法治疗肝郁化火型经前期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内服外治法在改善痤疮程度、调整月经上的优势,为该病探求一种确切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病例来源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马来西亚仁爱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经前期痤疮患者,一共90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三组治疗。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选用自拟清肝消痤丸+自拟清热解毒中药面膜;中药面膜组选用自拟清热解毒中药面膜;对照组选用龙胆泻肝丸。各治疗三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形态、皮损数量、皮损颜色、月经情况等指标,以及临床疗效、患者认可度进行评价。结果:1.痤疮年龄以21~30岁最多,占所有患者的48.88%;其次是31~40岁,占所有患者的37.78%;14~20岁患者最少,占所有患者的13.33%。2.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年龄分布、病程长短、治疗前痤疮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一个月经周期疗程后,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症状好转程度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两个月经周期疗程后,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较中药面膜组显着增高(χ2=6.7873,P=0.009<0.01)。5.治疗三个月经周期疗程后,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较中药面膜组明显增高(χ2=6.7948,P=0.033<0.01)。6.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积分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Z=-4.476,P<0.01),中药面膜组(Z=-3.728,P<0.01),对照组(Z=-4.665,P<0.01)。7.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前后皮损数量积分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Z=-4.728,P<0.01),中药面膜组(Z=-4.051,P<0.01),对照组(Z=-4.496,P<0.01)。8.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前后皮损颜色积分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Z=-4.741,P<0.01),中药面膜组(Z=-4.436,P<0.01),对照组(Z=-4.823,P<0.01)。9.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前后月经情况积分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Z=-4.811,P<0.01),中药面膜组(Z=-4.579,P<0.01),对照组(Z=-4.514,P<0.01)。10.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前后症状总评分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Z=-4.708,P<0.01),中药面膜组(Z=-3.682,P<0.01),对照组(Z=-4.629,P<0.01)。11.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疗效评分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两两比较,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较中药面膜组疗效评分高(P=0.002<0.05),余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2.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三个月经周期治疗后与停止治疗三个月后病情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Z=-4.028,P<0.01),中药面膜组(Z=-3.366,P<0.01),对照组(Z=-3.617,P<0.01)。13.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起效所需疗程的比较上,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较对照组短(P=0.032<0.05),余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4.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治愈所需疗程的比较上,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较对照组短(P=0.014<0.05),余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5.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的治法在被认可程度的比较上,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明显高于面膜组(χ2=4.0431,P=0.044<0.05),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在改善皮损形态、皮损数量、皮损颜色上均有确切疗效。2.内服中药配合面膜治疗肝郁化火型经前期痤疮,在改善痤疮的严重程度,调整月经上有确切疗效。3.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中药面膜组、对照组均在治疗三个疗程后获得最佳疗效,停药三个月后大多数患者往往存在复发的可能。4.在起效和治愈所需疗程上,中药内服+中药面膜组往往所需时间最短,患者认可程度最高。

刘士民[6](2019)在《蒙药消肿九味散和通脉祛浊汤分别对GA模型大鼠ICAM-1、VCAM-1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蒙药消肿九味散外敷、通脉祛浊汤灌胃干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探讨两复方对踝关节滑膜ICAM-1、VCAM-1的各自作用。方法:本论文实验涉及两部分,第一部分:1.对正常组,扶他林组,云南白药组,蒙药消肿九味散组共40只昆明小鼠分别予以热板实验、扭体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以此来发现和比较蒙药消肿九味散的抗炎镇痛效果。2.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他林组,云南白药组和蒙药消肿九味散组,随后建立高脂血高尿酸并发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各治疗组予以相应药物外用2周后实验结束,检测所有大鼠血清UA值、TC值、TG值、LDL值、HDL值及滑膜组织ICAM-1,VCAM-1含量,并取病变踝关节作组织切片,据实验结果分析外敷蒙药消肿九味散对大鼠滑膜ICAM-1,VCAM-1及血脂的影响。第二部分:3.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痛风定组,立加利仙组,通脉祛浊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建立高脂血高尿酸并发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后,各治疗组予以相应中药灌胃4周,实验结束,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UA值、TC值、TG值、LDL值、HDL值,ELISA法检测滑膜组织ICAM-1、VCAM-1含量,据实验结果分析通脉祛浊汤对ICAM-1,VCAM-1及血脂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1.相对于正常组,扶他林组、云南白药组、蒙药消肿九味散组小鼠的痛阈值明显提高(P<0.05),扭体次数显着减少(P<0.05),右耳肿胀程度较轻(P<0.05);相对于扶他林组和云南白药组,蒙药消肿九味散组耳肿胀值最小(P<0.05);2.相对于模型组,扶他林组、云南白药组、蒙药消肿九味散组大鼠血清UA值,ICAM-1值,VCAM-1值明显降低(P<0.05);相对于扶他林组和云南白药组,蒙药消肿九味散组尿酸值最低(P<0.05),滑膜炎性细胞的浸润数量明显减少;就TC,TG,LDL,HDL值而言,扶他林组、云南白药组、蒙药消肿九味散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部分:3.相对于模型组,痛风定组、立加利仙组、通脉祛浊汤各剂量组UA值,TC值,TG值,LDL值和滑膜组织ICAM-1,V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5),其中痛风定组,立加利仙组和通脉祛浊汤低剂量组U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通脉祛浊汤低剂量组对TC的降低程度强于痛风定(P<0.05)、对LDL的降低程度则优于立加利仙(P<0.05),而在通脉祛浊汤三个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对于UA,TG,LDL的改善效果最好(P<0.05)。结论:1.蒙药消肿九味散具有抗炎镇痛效果。2.外敷蒙药消肿九散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抑制炎性期滑膜ICAM-1和VCAM-1的表达。3.通脉祛浊汤能改善血脂紊乱,对滑膜炎性病变时增高的ICAM-1和VCAM-1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控制尿酸,对于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冯雪妍[7](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痄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痄腮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中医对痄腮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医案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是医家经验的最好载体。因此本研究以痄腮医案为研究对象,对医案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痄腮医案信息数据库,运用SPSS 22.0及SPSS Modeler 18.0中的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对医案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总结了痄腮的流行病学特点、病机特点、证候分布规律、处方用药与配伍等规律,为临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斯琪,曾臣红,陈冲,魏莉[8](2018)在《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如意金黄散是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的名方之一,由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上常用于静脉炎、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糖尿病足溃疡等的治疗。笔者就近年来如意金黄散的临床、药理和药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

刘羽,李英[9](2016)在《如意金黄散合用矾冰液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合用矾冰液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如意金黄散)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如意金黄散合用矾冰液)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退热时间和消肿时间。结果对照组有效率91.2%,退热时间(3.1±1.4)d,消肿时间(4.0±1.1)d;观察组有效率97.1%,退热时间(2.5±1.3)d,消肿时间(3.5±1.2)d,观察组有效率、退热时间、消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合用矾冰液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较单用如意金黄散具有退热快、消肿时间短、有效率高的优势。

杭怡宁,朱晓燕,艾儒棣,陈明岭[10](2016)在《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近况》文中提出如意金黄散首载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大黄,姜黄黄柏芷陈苍,南星厚朴天花粉,敷之百肿自当安。"方歌中的"百肿",《外科正宗》中记载为"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凡外科一切诸般顽恶肿毒"。如

二、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腮腺炎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腮腺炎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瘿消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及辩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试验药物与治疗
        2.2.1 试验药物
        2.2.2 分组治疗
        2.3 观测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不良反应
        2.6 统计学方法
    3 试验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1.1 性别比较
        3.1.2 年龄比较
        3.1.3 病程分布比较
        3.1.4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1.5 治疗前ESR与 CRP比较
        3.1.6 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比较
        3.2 临床疗效比较
        3.2.1 治疗前后两组病患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2 两组病患发热消退、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的比较
        3.2.3 治疗前后两组病患ESR与 CRP的比较
        3.2.4 治疗前后两组病患甲状腺功能的比较
        3.2.5 两组疾病综合性疗效比较
        3.2.6 两组疾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甲减发生率及复发率
        3.4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选方分析
    2 组方分析
        2.1 瘿消解毒汤组方分析
        2.2 如意金黄散组方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3.2 退热、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分析
        3.3 对ESR、CRP和甲功的影响分析
        3.4 临床疗效分析
        3.5 甲减与复发率分析
        3.6 不良反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西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2)金黄膏外敷用于M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后津失输布型患者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标准
2 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2.1 分组
    2.2 治疗方案
3 疗效评定指标及方法
    3.1 疗效评定指标
    3.2 疗效评定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观察指标资料比较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课题研究过程照片
附录3 数据登记表
附录4 VSA评分
综述 外用中药金黄膏的研究进展
    1.金黄膏的药物组成
    2.金黄膏的组方分析
    3.金黄膏的化学成分研究
    4.金黄膏的药理研究
    5.金黄膏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药芩矾汤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选择标准
        1.1.4 研究方法
        1.1.5 治疗方法
    1.2 观察指标
        1.2.1 基本记录
        1.2.2 症状测量
        1.2.3 评定标准
        1.2.4 安全性分析
        1.2.5 统计学方法
        1.2.6 试验中出现的反应及处理
    1.3 治疗结果分析
        1.3.1 治疗前比较
        1.3.2 治疗结果
    1.4 讨论
        1.4.1 应用中药芩矾汤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理论
        1.4.2 试验结果分析
        1.4.3 外治法
        1.4.4 方解
    1.5 小结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2.1 祖国医学对丹毒的认识及进展
        2.1.1 病名来源
        2.1.2 古代中医总结的病因病机
        2.1.3 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2.1.4 中医辨证
    2.2 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的研究进展
        2.2.1 按部位辨证治疗
        2.2.2 按分期分型治疗
        2.2.3 中医内治法
        2.2.4 中医外治法
        2.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3 西医对下肢丹毒的认识及发展
        2.3.1 现代医学对丹毒的认识
        2.3.2 下肢丹毒的诊断
        2.3.3 下肢丹毒的病因
        2.3.4 丹毒的并发症
        2.3.5 致病菌及淋巴管的研究分析
        2.3.6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治疗前后记录表
附录 B 治疗过程中病例记录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内服外治法治疗肝郁化火型经前期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经前期痤疮的中医研究概况
    1.2 当代中医对于经前期痤疮的认识
        1.2.1 经前期痤疮的病因病机
    1.3 从“肝”研究经前期痤疮的病因病机
        1.3.1 肝郁气滞
        1.3.2 肝经郁热
        1.3.3 肝经湿热
        1.3.4 肝阴不足
    1.4 经前期痤疮的肝郁化火病因病机研究
    1.5 经前期痤疮的中医治疗
        1.5.1 内治法
        1.5.2 外治法
        1.5.3 综合疗法
        1.5.4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
    1.6 现代医学对经前期痤疮病的认识
        1.6.1 经前期痤疮的病因
        1.6.2 现代医学治疗
第二章 肝郁化火型经前期痤疮的临床研究
    2.1 具体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
        2.1.4 研究方法
        2.1.5 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女性经前期痤疮的发病特点及发病机理
    3.2 治法的确立
    3.3 自拟清肝消痤丸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经前期痤疮的优势
    3.4 治疗方药与研究方药的分析
        3.4.1 自拟清肝消痤丸的组方特点
        3.4.2 方药分析与药理作用
        3.4.3 自拟清热解毒中药面膜
        3.4.4 自拟清肝消痤丸的临床体会
        3.4.5 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6)蒙药消肿九味散和通脉祛浊汤分别对GA模型大鼠ICAM-1、VCAM-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表
前言
实验第一部分
    1 关于蒙药消肿九味散镇痛抗炎功效的实验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分组与剂量设计
        1.3 实验方法与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1.5 实验结果
    2 外敷蒙药消肿九味散治疗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2.4 实验结果
        2.5 蒙药消肿九味散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
        2.6 讨论
        2.7 小结
    附录 :关节HE染色
实验第二部分
    3 通脉祛浊汤灌胃治疗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学处理
        3.4 实验结果
        3.5 通脉祛浊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6 讨论
        3.7 小结
    4 结论
    附录:关节HE染色结果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蒙中医药外用剂的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7)基于数据挖掘的痄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痄腮的理论渊源
        1.1 秦汉时期
        1.2 晋隋唐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
        1.4 明清时期
    2 痄腮现代研究进展
        2.1 病因
        2.2 诊断
        2.3 治疗
        2.4 预防
        2.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痄腮医案的数据挖掘
    1 数据挖掘技术路线
        1.1 研究目标
        1.2 医案收集
        1.3 数据规范化
        1.4 建立数据库
    2 痄腮医案的数据挖掘
        2.1 痄腮医案的检索与收录
        2.2 一般信息资料分布
        2.3 症状数据挖掘
        2.4 证候数据挖掘
        2.5 药物数据挖掘
第三部分 讨论
    1 痄腮的流行病学特点
        1.1 易发人群
        1.2 易发年龄
        1.3 易发季节
        1.4 兼夹疾病
    2 痄腮症状学特点
        2.1 症状频数分析
        2.2 症状聚类分析
        2.3 症状因子分析
    3 痄腮证候分布规律
    4 痄腮用药规律
        4.1 高频药物分析
        4.2 药物种类分析
        4.3 药物聚类分析
        4.4 药物因子分析
        4.5 药物关联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8)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临床应用
    1.1 静脉炎
    1.2 痛风性关节炎
    1.3 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1.4 糖尿病足溃疡
    1.5 带状疱疹
    1.6 其他
    1.7 如意金黄散的不良反应
2 药理研究
    2.1 抑菌作用
    2.2 抗炎止痛作用
    2.3 提高溶菌酶含有量
    2.4 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3 制剂与质量研究
    3.1 制剂研究
        3.1.1 乳膏剂
        3.1.2 黑膏药
        3.1.3 膜剂
        3.1.4 巴布剂
        3.1.5 其他制剂
    3.2 质量研究
        3.2.1 定性鉴别
        3.2.2 含有量测定
4 展望

(9)如意金黄散合用矾冰液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方法
3 疗效标准
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5.2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消肿时间对比
6 讨论

(10)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运用
    1.1 皮肤疮疡相关疾病
        1.1.1 静脉炎
        1.1.2下肢丹毒
        1.1.3疖、痈
        1.1.4 儿童腮腺炎
    1.2骨关节相关疾病
    1.3 肛肠相关疾病
    1.4 其他杂病
        1.4.1 皮肤瘀血及血肿
        1.4.2 急性乳腺炎
        1.4.3 急性附睾炎
        1.4.4 糖尿病并发症
2 调敷基质的选择
3 结语
    3.1 关于临床实验
    3.2 关于调敷基质
    3.3 关于保湿方法
    3.4 关于临床应用范围

四、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腮腺炎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瘿消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D]. 吕志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金黄膏外敷用于M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后津失输布型患者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研究[D]. 韩志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中药芩矾汤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思思.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内服外治法治疗肝郁化火型经前期痤疮的临床研究[D]. 方芸金(Fong Yuen Kim).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蒙药消肿九味散和通脉祛浊汤分别对GA模型大鼠ICAM-1、VCAM-1的影响[D]. 刘士民.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基于数据挖掘的痄腮证治规律研究[D]. 冯雪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J]. 张斯琪,曾臣红,陈冲,魏莉. 中成药, 2018(02)
  • [9]如意金黄散合用矾冰液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观察[J]. 刘羽,李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 [10]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近况[J]. 杭怡宁,朱晓燕,艾儒棣,陈明岭. 广西中医药, 2016(02)

标签:;  ;  ;  ;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