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7.5.8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石霞[1](2021)在《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1979-2014年观测与再分析资料,采用大气湿静力能诊断方程,从大气能量的角度,主要研究了我国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发生前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在此基层上,进一步揭示了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华南地区前、后汛期极端降水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极端降水总量随时间变化序列,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本文采用极端降水指数包括极端降水总量和极端降水频率,华南前、后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并呈上升趋势。前汛期极端降水频率主要变化周期为4~8年,后汛期主要变化周期为2~6年,且二者显着变化周期都主要位于90年代以后。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前汛期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与江西交界处以及南部沿海地区,后汛期主要在广西广东南部沿海地区。(2)在天气尺度上,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相似,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均伴随大气湿静力能的充放过程,且较极端降水提前一天达到峰值。极端降水发生前,华南受气旋性环流异常控制,其西南风异常将热带暖湿水汽带入华南地区,导致华南地区水平平流增加,大气充能;极端降水发生时,异常上升运动将低层相对较小的气候态MSE输送至高层,导致整层MSE减小,大气放能。(3)在年际尺度上,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总量异常偏多年份,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增强时,西北太平洋存在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该反气旋由热带印度洋IOBM所激发,有助于增加华南地区南边界水汽输入,使华南异常增加;在后汛期极端降水总量偏多年份,西北太平洋存在气旋性环流异常,位置较前汛期的反气旋异常偏北,其西北方向的东北气流有助于减少华南地区北边界水汽流出,使华南异常增加,该气旋受发展阶段ENSO影响,海洋性大陆附近冷海温和赤道中太平洋暖海温能激发Matsuno-Gill响应,在西北太平洋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印度洋暖海温和太平洋偶极子海温通过调节华南前、后汛期年际尺度上的,从而影响华南夏季极端降水。
赵宁坤,张秀年,孙俊奎,邹阳[2](2021)在《高分辨率区域模式降水预报在云南的检验》文中提出为了解高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降水预报在云南的预报效果和误差特点,针对华南中尺度模式、华东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和中央气象台GRAPES-Meso模式对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云南降水预报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华东模式降水预报效果整体最好,其降水的振幅接近实况,晴雨准确率也是最高,而华南和GRAPES模式空报率和漏报率普遍偏高。三种模式对滇东北、滇中西部、滇西北北部≥0.1 mm降水预报评分普遍较低,对滇南、滇西南、滇西边缘地区的评分普遍较高。在滇东北北部、滇中西部、及滇西北北部地区三种模式对≥10 mm降水TS评分普遍较低。对于≥25 mm降水,华东模式和华南模式在滇中、滇西地区的TS评分高于GRAPES模式。对于≥50 mm降水,华东模式和华南模式在滇东南、滇西南、滇西边缘及金沙江河谷沿线TS评分高于GRAPES模式。对于云南强降水天气过程,≥0.1 mm降水华南模式预报效果较好,但10 mm和25 mm以上量级降水华东模式的预报效果较好,≥50.0 mm则是GRAPES模式更具参考价值。
胡炜[3](2020)在《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环境宜居”理念,绿色建筑的研究不在局限于环境与能源,逐渐向绿色生态城区、低碳城市、绿色校园等方向转变。打造绿色校园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许多大学校园却缺乏气候舒适性设计,关键在于场地设计与布局阶段缺乏绿色设计理念。本文拟通过验证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将“环境宜居”与校园空间、功能等结合,探究了一套空间与微气候关联性的研究方法。在完善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注重室外环境的“风环境舒适性”,成为绿色设计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探究大学校园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与风环境适应性的要素体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为计算模型可作为动态调试的基准。提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体系,作为土地开发强度的确定原则,和规划师与建筑师应对风环境优化的大学校园设计指南。本文重点通过文献研究、GIS数据收集、3D模型绘制、PHOENICS软件模拟和SPSS软件数据后处理,目标对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其特征属性;从舒适区和静风区面积比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广州大学校园室外空间风环境情况进行评估,并归纳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线性回归关系拟定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为设计师提供一系列绿色设计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并综述了微气候与风环境、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以及相关性与线性回归的理论研究现状。这四个“与”的关系也贯穿了全文对于空间与绿色之间的思考,为选题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章为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城市设计对微气候改善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空间形态的关键点。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简单阐述了广州地区大学的发展趋势,针对空间形态特点,提出了10个重要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运用GIS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相关参数的函数运算,利用SPSS软件的双变量皮尔森相关系数,明确了不同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对应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第三章首先论述了广州地区风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风环境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基本要求,结合CFD的基本原理,确定了PHOENICS作为本文的风环境模拟软件,完成了42所大学校园案例样本的风环境模拟实验,得到平均风速、舒适区面积比和静风区面积比的相关数据,确定了风环境优选条件。第四章是先将42个案例样本按照不同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风环境优选条件得到推荐类建议。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案例样本分别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相应的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公式,解读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相应的优化类设计方法。推荐类建议和优化设计方法是下文制定城市设计策略的前提条件。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标三个国家级绿色设计相关标准,从前期策划、场地设计、建筑布局三个层面构建了19条基于风环境优化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并在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刘志东[4](2020)在《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胁,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综合风险评估、发展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控制措施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主要影响之一是传染病。近年来,我国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呼吸道、消化道、媒介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气象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腹泻一直是国际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6年腹泻占据全人群死因的第八位,5岁以下儿童是腹泻的高发人群,占据死因的第五位。腹泻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发病多、流行广的一类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指的是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外的感染性腹泻,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其发病数常年居我国丙类传染病前两位,也是感染性腹泻中发病最多的。目前在个别城市开展的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研究工作比较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乏反映我国不同气象地理区划特点的气象因素致敏感性传染病科学、系统地探究,现存研究对气象敏感性传染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技术方面也明显不足,导致预防和控制气象敏感性传染病的能力较为薄弱。本研究以其他感染性腹泻作为结局变量,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影响的区域差异、交互作用,识别出了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开展了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气象敏感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为地方行政部门、应急救护部门及公众提前做好应对不良天气气象条件、降低发病风险提供科学指导,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实现我国预防为主、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分析我国近30年腹泻的变化趋势,描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分区。2.探讨气象因素影响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区域差异、交互作用、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3.评估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4.针对高风险区域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实用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我国腹泻近30年的发病率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7)数据库,2014-2016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个案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家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同期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地市级教育、卫生、经济指标等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国家统计局网站。为避免不确定性,从全国334个地级市中选取发病数大于P15的284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原始数据已经由相关部门进行了质量控制,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二次核对。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后,融合形成疾病气象数据集和效应修饰因子数据集。2.统计学分析(1)计算我国近30来腹泻发病率的年度增加百分比定量评估其变化趋势;描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病原学特征;基于聚类分析确定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分区。(2)采用两阶段模型在城市、区域和全国水平上分析温度、湿度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温湿度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第二阶段采用多变量Meta分析合并地市级的效应值,得到区域和全国水平上的效应,采用线性无偏最优估计法(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在相对和绝对两个尺度上得到城市水平的效应,对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基于二元反应曲面法、气象指标法分析温、湿度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交互效应,将其他感染性腹泻按照性别、年龄组、职业分为不同的亚组分析温度的效应,识别潜在的脆弱人群,在区域差异分析基础上应用Meta回归的方法,在潜在人口学、经济、卫生、气象、地理指标中筛选对效应有影响的修饰因子。(3)运用基于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的综合风险评估框架评估气象因素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综合风险,识别出高风险区域。(4)选择综合风险评估识别出的高风险地区作为预测预警研究现场,利用广义可加模型预测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基于实际发病数的预警线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确定基于预测值的预警阈值,最后根据预测发病数和预警阈值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做出预警。研究结果1.全球腹泻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有非洲、南美洲北部、南亚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发病率处在较低水平。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腹泻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5岁以下儿童发病趋势明显上升;三间分布特征显示我国江浙、华北、华南地区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季节分布差异明显,北部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为夏季高发,南部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为冬季高发,中部地区为过渡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56.6%vs43.4%),实验室诊断病例比较少(22.3%),大部分是临床诊断病例,5岁以下儿童超过一半(53.7%),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超过一半(53.2%),其次是农民(21.4%);病原体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病原体分布特征差异明显,5岁以下儿童中轮状病毒占绝对比例,20岁以上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比例升高明显。不同职业特征中散居儿童的轮状病毒占了绝对比例,幼托儿童中诺如病毒的比例开始升高,学生中诺如病毒的比例最高,农民、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占较高的比例。不同病原体季节分布差异很大,轮状病毒冬季高发,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都是夏季高发,腺病毒夏秋高发,诺如病毒主要在秋冬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省份共聚成了 3类流行病学区,大致自北向南分为夏季高发区、过渡区和冬季高发区,黑龙江虽然处在最北部,却划在了冬季高发区。2.全国水平上的合并效应可以看出,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呈近似“U”型,高温和低温都可以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对应其他感染性腹泻夏季和冬季高发,不同地级市效应差别很大,全国水平上低温的效应随着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滞后15天左右达到最大,在滞后35天左右效应消失,低温的起效慢效应持续时间长;高温的效应在滞后0天达到最大,随着时间逐渐减小几天后变得无意义,高温的起效快效应持续时间短。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内蒙、黄淮、西北)主要表现为高温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南方地区(华南、江南、江淮)主要是低温增加发病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变换不同建模策略后模型估计结果仍然比较稳健,显示我们的结果可靠、可信;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温、湿度的交互指标对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大部分指标与温度的效应比较类似,城市水平上温、湿度的交互效应差别很大;脆弱人群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的脆弱人群是5岁以下、散居儿童、男性,高温的脆弱人群是女性、农民、20岁以上人群;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城市水平效应修饰因子分析结果显示,Meta回归识别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效应修饰因子有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医院数、人均GDP、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雨量、纬度和区域。3.结果显示暴露度高的地区有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集中在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暴露度低。危险性评估分季节来看,冬季危险性高的地区有江南、华南、西北地区,危险性低的地区有华北、黄淮、江汉等;夏季危险性高的地区有华北、内蒙、黄淮、西北、东北地区,危险性低的地区有江南、江淮、江汉、西南地区等。脆弱性评估按照不同季节来看,冬季脆弱性高的地区有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脆弱性低的地区有东北、内蒙、华北、东部沿海地区等;夏季脆弱性高的地区有西北、西南等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脆弱性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发现夏季综合风险高的有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综合风险低的有西北、西南、华南、江南等大部分南方地区;冬季综合风险高的有江淮、江南、华南等东南部地区,综合风险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4.广义可加模型拟合效果好,北京市的调整R2达到0.94,深圳市的调整R2达到0.97,北京市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 70.19 和 0.07%,好于深圳市(RMSE、MAPE分别为76.94和0.12%)。预警结果显示预测值判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情况与金标准判断的情况非常接近,北京市灵敏度达到0.87,特异度达到0.99,阳性预测值0.98,阴性预测值0.92,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0.97;深圳市灵敏度达到1,特异度达到0.99,阳性预测值0.92,阴性预测值1,AUC达到0.99,都显现出了良好的预警效果,可以在高风险地区推广使用。研究结论1.我国腹泻发病趋势整体下降,但5岁以下儿童明显上升;江浙、华北、华南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5岁以下儿童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冬季高发,好发散居儿童,20岁以上人群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夏季高发,好发农民等;自北向南可聚类为夏季高发区、过渡区和冬季高发区。2.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高温主要影响华北、东北、内蒙、黄淮、西北等北方地区,脆弱人群有20岁以上人群、农民、女性;低温主要影响华南、江南、江淮等南方地区,脆弱人群有5岁以下人群、散居儿童、男性。3.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区域差异大,季节分布不均,综合风险高的地区夏季集中在华北、黄淮;冬季集中在江南、华南。4.基于气象因素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简单实用、效果良好,值得在高风险地区进一步推广。创新性1.系统全面评估了我国多中心、大地理范围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区域差异、交互效应、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效应修饰因子。2.采用基于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框架在全国大地理范围评估了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风险。3.建立了高风险区基于气象因素的实用的预测预警模型,可以为腹泻类疾病的预防控制争取时间,为其他类似疾病的预警提供方法学参考。
褚曲诚[5](2020)在《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及其气候动力学研究分析》文中提出基于中国气象局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等机构的再分析资料,本文利用统计方法和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综合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华南、长江流域、华北)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加深了对我国上空大气水循环特征的认识。此外,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并提出了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用于探究汛期降水中存在的滞后影响。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东部汛期降水的各个水汽源地的降水贡献量在1979-2017年期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的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为来自海洋的水汽输送,贡献量超过75%。其中,影响四月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源地与南海源地。印度夏季风影响下的西南水汽输送贡献量在五月份显着增强并超过东南水汽输送的贡献。在六月份,来自印度洋源地水汽的降水贡献量占华南总降水量的43.75%,成为影响华南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此外,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前,太平洋、南海以及印度洋源地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水汽贡献出现显着的年代际减弱;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后,印度洋源地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水汽贡献出现显着的年代际增强。(2)通过统计分析,从持续时间、控制面积和降水贡献率这三个方面建立了华南的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比较发现,华南地区暴雨“积成效应”对前汛期降水的多寡与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指示效果。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强年相互间空间分布差异显着,根据降水中心位置差异进一步分为全区偏强型(中部型)与西部偏强型(西部型)两种主要类型。中部型强年对应强El Ni?o事件的衰减位相,以及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的正位相,此时异常水汽主要来自热带西太平洋;西部型强年主要对应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的负位相以及弱La Ni?a事件的衰减位相,此时热带南印度洋的异常水汽输送起主要作用。(3)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结合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华南前汛期1979-2014年66次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其中,印度洋源地水汽输送(33%)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太平洋源地的水汽输送(17%),南海源地的水汽输送(18%)以及华南的蒸发(25%)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九十年代末以来,东亚季风环流支配的来自太平洋源地的水汽输送在不断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印度洋水汽输送的增强。当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显着偏多时,造成西部型暴雨“积成效应”事件;当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显着偏多时,在菲律宾反气旋的作用下西太平洋上空的水汽经南海到达华南上空,造成中部型暴雨“积成效应”事件。(4)对于华南夏季降水的峰值时段,印度洋源地贡献的降水占到总降水量的52.4%。西南水汽输送对于华南夏季峰值期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关键蒸发贡献区位于阿拉伯海西部、印度南部以及孟加拉湾地区。对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峰值时段,印度洋源地贡献的降水占到总降水量的38.4%。西南水汽输送系统与东南水汽输送系统的共同作用对于长江中下游夏季峰值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影响峰值降水年际变化的关键蒸发贡献区位于阿拉伯海地区。对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峰值时段,东亚源地贡献的降水占总降水量的38.9%。华北夏季峰值期降水的年际变化同时受到三大水汽输送系统的影响,但西南水汽输送为其主要的水汽来源。其关键的蒸发贡献区位于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南部地区。(5)印度洋源地与南海源地水汽对华南夏季降水的贡献分别占总降水量的43.73%与23.45%,是导致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印度洋源地与本地蒸发的水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7.78%与23.97%,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东亚源地与本地蒸发,分别占总量的39.04%与22.04%。因此,导致华北夏季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陆地水汽贡献的变化。在El Ni?o事件中,西南水汽输送强度偏强、释放位置偏北,导致在长江中下游西部印度洋水汽的贡献量显着增多,而整个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则出现显着的减少。此外,当PDO位相在1999年前后由暖向冷转变后,太平洋源地对长江中下游西部夏季降水的贡献显着增加,印度洋源地的贡献则显着减少。
杜爽,王东海,李国平,蔡亲波,许向春[6](2020)在《基于双频星载降水雷达GPM数据的华南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面降水的探测。借助这两方面优势,对华南对流性、层云性两类主要降水类型的垂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降水反射率因子与降水粒子垂直分布、亮带特征与垂直分层降水贡献,对比华南陆地在回波顶高方面与南海洋面的异同,最后针对华南前后汛期的降水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1)对流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主要发生在低层,层云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位于亮带层附近。(2)当发生强降水时,对流性降水的粒子浓度并不是总高于层云性降水,但前者粒子半径大于后者;强层云性降水往往来自于大小均一的粒子聚集,并没有形成更大直径的液滴。(3)华南陆地回波顶高季节变化较南海洋面强烈,浅薄对流降水发生频率受季风影响从春至秋存在先增后减特征,深对流发生频率在夏季增幅显着。南海地区回波顶高虽无明显季节变化但在3 km和5.5 km存在明显的双峰特征。(4)前汛期对流性降水的高浓度、大尺度的粒子更利于向更高高度发展,而层云性降水粒子浓度及半径的垂直分布在华南前后汛期无明显差异。前后汛期回波顶高异同主要出现在广西中部,广东中部和沿海地区。
郭姿佑,伍志方,蔡景就,张华龙,陈晓旸[7](2019)在《“18·8”广东季风低压持续性特大暴雨水汽输送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GDAS资料,对2018年8月27日—9月1日广东受季风低压影响发生的超历史极值、持续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水汽来源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期间,我国华南沿海为北半球的水汽汇合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经印度半岛北上至青藏高原南部向东转进入华南上空;另一部分水汽来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三支水汽汇聚于华南上空,建立了稳定、持续的水汽输送通道,使得此次特大暴雨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发生前期水汽辐合中心位于华南东部沿海,29日开始逐渐向西移动,于夜间达到峰值,水汽辐合最为明显,31日夜间其中心进一步西移并趋于减弱;水汽通量势函数高值区的变化与此次过程中降水峰值的逐日变化对应良好。逐日水汽辐合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点,白天水汽辐合减弱,夜间明显加强,此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呈现出季风降水特征。华南区域南边界是主要的水汽输入边界,且水汽输入主要集中在低层,尤其是华南中东部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量持续较高;29日夜间开始华南区域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量明显增大,30日达到最大,与大范围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区域及时段基本吻合。
谌芸,陈涛,汪玲瑶,李晟祺,徐珺[8](2019)在《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暖区暴雨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天气尺度斜压性强迫弱、环境大气热动力不稳定性强,以及特殊的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外强迫作用,暴雨对流系统触发机制复杂,暴雨突发性、局地性特征明显。目前全球业务数值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华南暖区暴雨的天气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多地区暖区对流系统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暖区极端暴雨与稳定的线状对流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通过若干大型科学试验,对造成华南暖区暴雨的对流系统特征、边界层物理特征、降雨云物理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其中关于边界层急流、华南沿海地面冷池边界等中尺度特征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暖区暴雨对流触发机制研究。本文回顾了近40年暖区暴雨部分研究成果,针对多地区暖区暴雨的天气学特征、暖区暴雨与低空急流的关系、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殷实[9](2019)在《湿热地区近代城市街区形态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街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自身形态不仅影响城市空间体验也与城市的微气候直接关联。当前主流的城市规划体系依然遵循理性功能主义原则,对气候与环境等核心问题的缺乏关注,无法应对当下城市气候中的挑战。相反,传统城市受地域气候及文化共同影响,而形成独特的街区形态,其历史营造经验所蕴含的气候适应机制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范例。我国湿热气候地区中广泛分布的传统骑楼街区是近代城市改良运动下所产生的独特街区类型,其利用紧凑布局及遮阳等策略构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街区形态,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本研究从城市设计出发,结合城市气候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系统性视角对传统骑楼街区的气候适应机制开展量化研究,对形态设计要素在微气候上的协同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下街区形态设计提供必要指引:研究从传统骑楼街区的形成历史、全球分布情况及对应的气候特征的调研入手,对其街区肌理特征、街道类型设计以及空间尺度取值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及调研。研究选取广州及厦门两地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骑楼街区,在夏季日间开展行人空间的微气候实测,并利用ENVI-met对实测街区区域的微气候进行模拟。借助生理等效温度(PET)为人体热舒适指标,来对比两地街区的热环境特征,并验证传统街区中气候适应设计策略的有效性。接着在城市设计逻辑的框架下,基于传统骑楼街区的空间类型与尺度调研成果,构建了跨尺度多要素的街区形态参数控制模型。利用可视化编程平台将参数控制模型生成、微气候模拟模型转化、数值模拟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从而搭建街区气候设计与分析联动的研究工具,实现专业工具的数据交互。在实测数据与研究工具的基础上,分别从街区与街道两个设计尺度的上对街区形态控制模型进行设计变量的数值模拟研究,对街区布局,街道高宽比,朝向,骑楼空间高宽比(AHW)以及植被覆盖率(TCA)五个变量对室外行人热舒适的协同影响展开综合评价。在模拟结果评价中,分别采用了理想热感觉时长占比(DTP)以及累积PET负荷(cPETL)为热环境性能的评价方法。结果发现:不同街道类型中设计变量对其热环境的影响不同,TCA较高的林荫道具有最为稳定的热环境;巷道与林荫道在街块较小的街区中有更好的热环境,而骑楼空间适用于较长的东西向街道;街道高宽比变化在不同的街块布局中所产生对热环境影响趋势有差异;另外,骑楼空间高宽比大于2时或者街谷的TCA小于22%时,较难对行人形成有效的遮荫环境。为了平衡湿热地区城市的遮荫与散热的需求,本文采用以天空角系数(SVF)为代表的城市形态参数指标来评价街谷对于天空开阔度的评价,并将各个参数控制模型的SVF数值与其对应的降温性能(ΔcPETL)进行关联分析。根据结果可知:同一街道类型的热环境与该街谷中的SVF呈线性关联;行人道上的SVF相同时,建筑提供降温的效率高于植被;骑楼街道中宜控制其道路中点SVF为0.3-0.5且AHW为1-1.33之间;林荫道宜控制其街道中点的SVF大于0.2且TCA不小于33%。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最后对现代街区形态进行了反思与讨论,从批判的角度探讨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核心问题,提出利用城市设计导则管控街区形态的必要性,并结合历史营造经验、实践案例以及研究成果,针对湿热地区提出以热环境性能优化为导向的街区形态设计策略,为城市设计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苗芮[10](2019)在《中高纬度和热带系统协同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站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了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及其相关大尺度环流场的持续性特征和低频特征,重点分析了准双周尺度上,中高纬度遥相关波列以及热带地区海气相互作用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低频环流指数,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环流型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相对贡献和协同作用。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由1981–2010年华南前汛期期间降水异常事件的统计情况可知,前汛期总降水异常主要由持续性降水事件(持续3天及以上的降水事件)贡献。对大尺度环流场的分析发现,中高纬度两条波列(横跨亚欧大陆的高纬度波列和沿副热带西风急流分布的中纬度波列)的配合以及低纬度地区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南海地区的对流异常活动形成的次级环流均与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持续性有关。功率谱分析的结果显示,华南前汛期降水呈显着的准双周振荡特征,周期范围为8–24天。以一个气候态标准差为阈值,定义强降水事件,发现大部分真实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发生在低频振荡的强位相持续时间较长的时候,可见华南前汛期持续性降水异常与准双周振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统计发现,当低频强降水持续时间达到3天及3天以上时,其对应的环流形势稳定,因此定义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为8–24天滤波后的低频降水大于低频降水序列一个气候态标准差且持续3天及3天以上的事件。华南前汛期低频持续性强降水期间,环流的异常场与低频场的空间分布非常相似,中高纬地区同样存在两支低频遥相关波列,且波列形势与异常场基本一致,说明环流的低频振荡对持续性强降水相关的异常环流贡献很大。通过三维波活动通量来描述低频波列的结构形态及传播特征,发现欧洲西部及地中海北部地区为Rossby波源,有波能量分别沿着上述两条波列自北向南以及自西向东传播至下游,汇集在我国东部地区,波能量在华南下沉,引起华南扰动增强,进一步造成环流形势的异常变化。波列随持续性强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表明,中纬度波列超前降水出现异常变化的信号,可能是触发强降水的一个原因;而高纬度波列是随着降水的发生发展而变化的,可能是维持降水的一个原因。两条波列波能量的汇合增强了我国东部地区的低压扰动,且有利于环流的异常发展和维持。通过准地转ω方程对华南低频垂直速度的诊断分析发现,波列能够通过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影响华南的垂直运动。结果表明经向风对涡度平流的经向输送是引起华南地区垂直运动低频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波列通过能量频散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扰动异常能够引起该地区涡度的变化,加大华南上空涡度的经向梯度,进而引起华南的上升运动;进一步,随着波列的加强,又使得涡度的经向梯度增大,进而使得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并维持,最终导致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热带地区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相关的异常环流贡献同样很大。南海对流的准双周振荡可通过影响华南的水汽及垂直运动的低频变化,最终影响前汛期强降水的持续性。在准双周尺度上,南海地区的对流与海温形成了一个负反馈过程,且与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紧密相关。南海地区的低频冷海温异常通过抑制南海地区低频对流的发展,促进局地低频反气旋的生成,并引起局地下沉运动。进一步由于南海洋面太阳辐射的增多以及向上感热通量的减少,加之偏南风造成的暖海温堆积,导致南海地区低频海温逐渐变为暖异常。此时,热力驱动下的直接环流圈中华南为上升运动,且其上空为气旋性环流控制,水汽输送也加强。在南海地区对流抑制的低频变化过程中,热力直接环流圈及水汽也不断加强,使得华南降水的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最终导致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南海地区的低频暖海温将进一步在该地区激发对流,并促进局地气旋的生成,此时低频垂直环流圈变为上述的反位相,环流条件不利于华南降水。上述南海地区低频海气相互作用的反馈过程及其相关的次级环流圈,即热带系统影响华南持续性强降水的物理过程及机理。在关于中高纬度和热带系统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定义了兼顾两条波列活动的综合低频波列指数WT和表征南海对流强度的低频对流指数SCSOLR,利用环流指数定义低频持续性强环流事件,要求其同时满足环流的持续性和强度。统计结果显示,低频波列和南海对流协同影响下的环流型,对应的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发生概率最高,且低频降水的平均强度最强。单一信号影响下,低频降水的强度大大降低。其中,南海对流信号是强降水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两个信号的叠加可以使得降水的强度更强。因而中高纬度低频波列和南海低频对流信号的协同作用,对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性有重要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的预报思路:单个环流信号,可以提供持续性降水的背景,或者发生一次强降水的大背景,但是想要同时满足降水的持续性和强度条件,必须是多个信号叠加的协同影响,尤其是降水的强度,更加离不开多个信号的配合。
二、97.5.8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7.5.8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 |
1.2.2 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 |
1.2.3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因子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1.1 观测资料 |
2.1.2 再分析资料 |
2.2 方法 |
2.2.1 极端降水阈值与极端降水事件的选取 |
2.2.2 整层大气湿静力能的诊断方程 |
2.2.3 整层水汽通量 |
2.2.4 松野—吉尔模态 |
第三章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时间分布特征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气尺度上华南夏季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4.1 天气尺度上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4.2 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大气湿静力能诊断 |
4.2.1 垂直平流 |
4.2.2 水平平流 |
4.3 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环流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年际尺度上华南夏季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5.1 年际尺度上华南极端降水总量与大气湿静力能 |
5.2 影响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年际变化的原因 |
5.3 影响华南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年际变化的原因 |
5.4 热带海温影响华南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物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分辨率区域模式降水预报在云南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检验与分析 |
2.1 相关性和误差分析 |
2.2 晴雨预报检验分析 |
2.3 逐24 h累加降水量级检验 |
2.4 强降水过程检验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微气候与风环境 |
1.2.2 空间形态与微气候 |
1.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 |
1.2.4 相关性与线性回归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整体技术路线 |
1.5.2 软件应用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间形态与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
2.1 城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 |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 |
2.1.2 城市设计中的绿色理念 |
2.1.3 城市设计改善微气候 |
2.1.4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构建 |
2.2 广州地区大学发展趋势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广州地区大学总体策划发展趋势 |
2.2.3 广州地区大学规划布局发展趋势 |
2.2.4 广州地区大学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
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
2.3.1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概念 |
2.3.2 GIS软件计算参数 |
2.3.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对应空间形态 |
2.4 相关性 |
2.4.1 相关性与皮尔森相关系数 |
2.4.2 SPSS软件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 |
2.4.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 |
3.1 大学校园风环境设计原则 |
3.1.1 风环境舒适性 |
3.1.2 风环境健康性 |
3.2 风环境软件模拟与参数设置 |
3.3 风环境评价标准 |
3.3.1 常用的室外风环境评价方法 |
3.3.2 本文风环境评价标准 |
3.4 风环境模拟结果 |
3.4.1 静风区面积比和舒适区面积比 |
3.4.2 风环境优选条件 |
3.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1 线性回归概念 |
3.5.2 线性回归的方法与过程 |
3.5.3 以风环境评价结果数据为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回归分析的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 |
4.1 利用回归分析解答耦合数据结果 |
4.1.1 建议类(定性分析) |
4.1.2 优化类(量化分析) |
4.2 用地规模 |
4.2.1 用地规模分类 |
4.2.2 最优用地规模 |
4.2.3 较小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
4.2.4 较大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
4.2.5 小结 |
4.3 场地形状 |
4.3.1 场地形状分类 |
4.3.2 最优场地形状 |
4.3.3 正方形和组合型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
4.3.4 方形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
4.3.5 小结 |
4.4 场地朝向 |
4.4.1 最优场地朝向 |
4.4.2 非优选其他朝向的风环境优化 |
4.4.3 小结 |
4.5 开发强度 |
4.5.1 开发强度分类 |
4.5.2 最优开发强度 |
4.5.3 较低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4 中等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5 较高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6 小结 |
4.6 路网关系 |
4.6.1 路网关系分类 |
4.6.2 最优路网关系 |
4.6.3 网格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
4.6.4 环形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
4.6.5 小结 |
4.7 布局模式 |
4.7.1 布局模式分类 |
4.7.2 最优布局模式 |
4.7.3 品字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4 组团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5 带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6 小结 |
4.8 建筑群组合 |
4.8.1 建筑群组合类别 |
4.8.2 最优建筑群组合 |
4.8.3 小结 |
4.9 体育场设置 |
4.9.1 最优数量 |
4.9.2 最优位置 |
4.9.3 最优围合程度 |
4.9.4 小结 |
4.10 风环境评价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选结果 |
第五章 基于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风环境导向下的大学校园设计策略基本原则 |
5.1.1 设计策略的技术路线流程 |
5.1.2 设计策略的风环境优化目标 |
5.1.3 设计策略的基本内容范畴 |
5.1.4 设计策略的实施者 |
5.1.5 设计策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5.2 前期策划 |
5.2.1 土地利用低强度开发 |
5.2.2 场地用地面积不宜过小 |
5.2.3 正方形用地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
5.2.4 方形场地的界面推荐垂直主导风向 |
5.3 场地设计 |
5.3.1 小用地校园采用较低密度 |
5.3.2 大用地校园采用较高密度 |
5.3.3 低强度开发校园注重高低错落 |
5.3.4 中等强度开发校园多采用之字形组合 |
5.3.5 高强度开发校园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
5.3.6 设置室外体育场加大通风效率 |
5.3.7 提高室外体育场的公共开放性 |
5.4 建筑布局 |
5.4.1 不采用网格式路网注重人车分流 |
5.4.2 环形式路网采用较低密度 |
5.4.3 街区式路网可灵活设计 |
5.4.4 注重功能分区 |
5.4.5 不采用带型布局 |
5.4.6 品字型采用低密度高强度开发 |
5.4.7 组团型注重分散式单体设计 |
5.4.8 建筑群形态组合方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后续研究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数据表 |
附录二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附录三 42 所大学校园的PHOENICS风环境模拟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现场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近30年我国腹泻发病趋势分析 |
3.2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三间分布特征 |
3.3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特征 |
3.4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区 |
四、讨论 第二部分: 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现场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区域差异分析 |
3.2 敏感性分析 |
3.3 交互作用分析 |
3.4 脆弱人群分析 |
3.5 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分析 |
四、讨论 第三部分: 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风险评估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现场 |
2.2 资料收集 |
2.3 研究设计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暴露度评估 |
3.2 危险性评估 |
3.3 脆弱性评估 |
3.4 风险评估 |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气象因素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现场 |
2.2 资料收集 |
2.3 研究设计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3.2 预测预警模型 |
四、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附表 附录-参编的专着一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及其气候动力学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回顾 |
1.2.1 东亚上空夏季水汽输送的基本特征 |
1.2.2 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 |
1.2.3 中国东部汛期降水及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理 |
1.2.4 中国东部大气水循环变化的预估 |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及其相关影响 |
2.1 引言 |
2.2 HYSPLIT模式概述 |
2.3 数据与方法 |
2.3.1 数据来源 |
2.3.2 实验设计 |
2.3.3 面源贡献定量估计方法 |
2.3.4 空间轨迹聚类分析法 |
2.4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 |
2.5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输送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积成效应”事件 |
3.1 引言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定义 |
3.3 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时空特征 |
3.4 华南前汛期两种持续性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环流特征 |
3.5 华南前汛期两种持续性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形成机理 |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拉格朗日模式的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水汽源地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与方法 |
4.3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来源 |
4.4 各水汽源地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贡献比较 |
4.5 不同水汽源地影响下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及其季节内、年际变化 |
5.1 引言 |
5.2 数据与方法 |
5.3 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 |
5.4 中国东部三大区域夏季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 |
5.5 中国东部三个夏季峰值降水期的关键水汽源地及其年际变化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水汽来源年代际变化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 |
6.1 引言 |
6.2 数据与方法 |
6.3 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三大区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
6.4 各源地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
6.5 各源地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 |
6.6 海气相互作用对各源地水汽输送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及其相关影响 |
7.1.2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主要特征及水汽源地 |
7.1.3 中国东部三大地区夏季降水水汽来源的变化(季节内、年际、年代际)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 |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个人简历 |
已完成和发表论文 致谢 |
(6)基于双频星载降水雷达GPM数据的华南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降水反射率因子的垂直分布 |
3.2 降水粒子浓度与半径的垂直分布 |
3.3 亮带与降水的垂直分层特性 |
3.4 回波顶高分布 |
3.5 华南前、后汛期降水垂直结构异同 |
4 结论 |
(7)“18·8”广东季风低压持续性特大暴雨水汽输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特大暴雨过程概况 |
2 资料与方法 |
3 环流形势 |
4 水汽输送和辐合对强降水产生和维持的作用 |
4.1 水汽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的演变 |
4.2 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变化 |
5 强降水期间的分区域分层次水汽收支演变 |
5.1 分区域水汽收支的演变 |
5.2 分层次水汽收支的演变 |
5.3 水汽输送路径模拟 |
6 结论 |
(8)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华南暖区暴雨的提出及研究 |
2 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天气学特征 |
3 暖区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 |
3.1 环境热动力特征 |
3.2 低空急流与暖区暴雨 |
3.3 暖区暴雨对流系统触发机制 |
3.4 暖区暴雨MCS组织与发展特征 |
4 暖区暴雨的可预报性 |
5 结语 |
(9)湿热地区近代城市街区形态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的反思 |
1.1.2 历史营造的气候适应经验 |
1.1.3 街区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湿热气候地区 |
1.2.2 传统骑楼街区 |
1.2.3 街区形态 |
1.2.4 气候适应机制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气候环境的设计理论指导 |
1.3.2 城市气候学中的微气候实证研究 |
1.3.3 传统街区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 |
1.3.4 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传统骑楼街区的气候与形态 |
2.1 概述 |
2.2 背景 |
2.2.1 历史溯源 |
2.2.2 建筑类型 |
2.3 气候 |
2.4 形态 |
2.4.1 城市街区肌理 |
2.4.2 街道断面类型 |
2.4.3 空间尺度调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骑楼街区微气候实测与模拟 |
3.1 概述 |
3.2 实测地点 |
3.2.1 实测地选择原则 |
3.2.2 厦门开元路区域 |
3.2.3 广州恩宁路区域 |
3.3 研究方法 |
3.3.1 微气候实测 |
3.3.2 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 |
3.3.3 微气候模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气候实测结果分析 |
3.4.2 微气候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尺度多要素的街区形态控制模型 |
4.1 概述 |
4.2 参数控制模型 |
4.2.1 模型设计逻辑 |
4.2.2 参数变量选取 |
4.2.3 街区尺度建模策略 |
4.2.4 街道尺度建模策略 |
4.2.5 街区气候设计与分析联动平台 |
4.3 模拟模型校验 |
4.3.1 建模与模拟 |
4.3.2 模拟结果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街区尺度下形态设计要素的协同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街区设计要素参数模型 |
5.2.2 模拟与分析方法 |
5.3 微气候模拟结果 |
5.3.1 风速 |
5.3.2 空气温度 |
5.3.3 平均辐射温度 |
5.3.4 生理等效温度 |
5.3.5 讨论 |
5.4 要素协同机制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街道尺度下形态设计要素的协同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街道设计要素参数模型 |
6.2.2 模拟与分析方法 |
6.3 微气候模拟结果 |
6.3.1 窄巷类型街道 |
6.3.2 骑楼类型街道 |
6.3.3 林荫道类型街谷 |
6.3.4 讨论 |
6.4 要素协同机制综合分析 |
6.4.1 街道高宽比与街道朝向 |
6.4.2 骑楼街道人行空间高宽比与朝向 |
6.4.3 植被覆盖率与朝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形态参数指标与热环境的关联影响 |
7.1 概述 |
7.2 实验方法 |
7.3 SVF与城市设计要素的关联 |
7.3.1 街区布局 |
7.3.2 街道高宽比 |
7.3.3 街道类型与朝向 |
7.4 SVF与行人热环境关联 |
7.4.1 街区尺度 |
7.4.2 街道尺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现代街区形态设计的反思与讨论 |
8.1 概述 |
8.2 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问题 |
8.2.1 现代与传统街区形态的差异 |
8.2.2 规划体系对街区形态管控的反思 |
8.3 借助城市设计手段的街区形态管控 |
8.4 街区形态气候适应性的实现 |
8.4.1 紧凑均质的用地策略 |
8.4.2 热环境优化导向的街谷设计 |
8.4.3 街区布局肌理类型的控制 |
8.4.4 合理遮荫的配置 |
8.5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主要研究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厦门实测的相关数据 |
附录二 广州实测的相关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中高纬度和热带系统协同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遥相关波列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低纬度地区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 多因子协同作用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 低频振荡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7 研究内容及具体章节安排 |
1.8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资料说明 |
2.2.1 观测资料 |
2.2.2 再分析资料 |
2.3 研究方法说明 |
2.3.1 气象要素的统计量值及华南区域的选取 |
2.3.2 合成分析及其显着性检验 |
2.3.3 功率谱分析 |
2.3.4 Lanczos带通滤波 |
2.3.5 三维波活动通量 |
2.3.6 准地转ω方程 |
第3章 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持续性及低频特征 |
3.1 降水的持续性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
3.2 降水的低频特征与低频环流中的波列活动 |
3.3 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定义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中高纬度波列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
4.1 华南低频降水事件的低频环流特征 |
4.2 华南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低频波列特征 |
4.2.1 垂直结构及能量频散特征 |
4.2.2 时间演变对降水的影响 |
4.2.3 波源及波列的能量转化分析 |
4.3 华南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垂直运动的诊断分析 |
4.4 低频波列影响持续性强降水的可能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热带地区低频振荡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
5.1 南海对流准双周振荡的影响 |
5.2 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准双周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
5.3 热带地区海气低频振荡影响华南降水的物理过程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中高纬和热带系统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协同影响 |
6.1 低频环流指数的定义 |
6.2 中高纬度波列和热带对流对华南降水事件的协同影响 |
6.3 中高纬度两条波列对降水的不同影响及共同作用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97.5.8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D]. 石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高分辨率区域模式降水预报在云南的检验[J]. 赵宁坤,张秀年,孙俊奎,邹阳. 暴雨灾害, 2021(01)
- [3]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D]. 胡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D]. 刘志东. 山东大学, 2020
- [5]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及其气候动力学研究分析[D]. 褚曲诚. 兰州大学, 2020(12)
- [6]基于双频星载降水雷达GPM数据的华南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特征分析[J]. 杜爽,王东海,李国平,蔡亲波,许向春. 热带气象学报, 2020(01)
- [7]“18·8”广东季风低压持续性特大暴雨水汽输送特征[J]. 郭姿佑,伍志方,蔡景就,张华龙,陈晓旸. 暴雨灾害, 2019(06)
- [8]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J]. 谌芸,陈涛,汪玲瑶,李晟祺,徐珺. 暴雨灾害, 2019(05)
- [9]湿热地区近代城市街区形态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D]. 殷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中高纬度和热带系统协同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D]. 苗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