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

切断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

一、切断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要道(论文文献综述)

吴倩[1](2020)在《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在妊娠人群中约占20%-25%,并且约50%的先兆流产未经干预治疗会演变为流产或不完全流产,同样先兆流产会增加一系列围产期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比率。由于工作压力、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改善临床症状,对进一步改善孕妇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旨在为临床上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用药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筛选64例于2019年3月-2019年10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妇科门诊的先兆流产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基线访问完成后,将入选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治疗组予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予黄体酮软胶囊。对两组均治疗3周,每周进行一次血清激素(HCG、E2、P)水平测定;根据临床情况行B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并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同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保胎例数31例,1例发生胚胎停育,保胎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有效保胎例数26例,其中5例发生胚胎停育,1例发生自然流产,保胎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均降低(P<0.001),而治疗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3.妊娠血清HCG、E2、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HCG水平在治疗的3周期间,治疗组增长的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至妊娠12周均成下降趋势;而E2及P值均随着孕周增加而明显增长,且治疗组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比较:纳入的64例先兆流产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组出现便秘2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后自行缓解。两组在治疗干预的前后进行了生命体征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的安全性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两组的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安全性,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1.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的治疗方法在改善先兆流产症状,以及提高血清激素(HCG、E2、P值)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微粉化黄体酮的对照组。2.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的方法在临床治疗先兆流产上安全可靠,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裴欣[2](2020)在《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的一百八十年间,西安城市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政治经济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变革,更是带来了政治变革和城市变革。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是人类积极主动建设改造城市的活动,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城市发展先导的城市规划,自近代以来,从思想理论和规划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实现了从萌芽到形成完善并继续发展的历史过程,至现当代形成成熟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代化转变,并由此引发了西安城市社会经济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切入,复原民国时期及建国后西安历次城市规划形成的过程,对城市规划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西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规划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历次规划为纬,大体上分为民国时期与当代时期两个阶段来研究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的过程。综观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情况,可以将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规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化和城市规划文件的形成主要从辛亥革命后至陪都西京确立之前,也可以称之为前陪都时期,出现了萌芽性质的两部城市规划文件,其一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其二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止的十余年间,是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时期,主要是在筹备建设陪都西京时期。这一时期西安先后出现了多部城市规划方案,既有民间拟议,也有官方擘划。民间拟议包括季平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和易俗社孙经天《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官方擘划则包括《西安市三年行政计划》、《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西京规划》等。尤其是《西京规划》的出台,标志着近代西安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抗战的结束和战后城市恢复建设的开展,《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随之编制完成。这部规划借鉴了当时西方主流规划思想,颇具时代意义。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点。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从开始全盘引入苏联模式到逐步接受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至结合实际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点的规划方案,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一波三折。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统一的安排和指导。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改变了近现代时期的城市面貌,从消费型城市发展成为工业城市,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历史时段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指出这一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历史继承和过渡时期的转型变革双重特点。同时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分析了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专门之人才、具体之计划、充裕之财力、科学理论之指导是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西安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最为突出的动力因素,西安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大多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令的推行。最后,把西安的城市规划置于全球史背景下进行探讨,更加凸显近代以来西安作为世界古都的城市规划特点,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刘凌霄[3](2020)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MDSC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cell lymphoblastic leukemia)是好发于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目前有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在一定限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寿命,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因复发或难治而导致死亡。随着新型免疫疗法的兴起,免疫细胞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包括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等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在髓系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等血液疾病中的文献报道有很多,并指出相关指标应用于临床来检测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的变化,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然而关于MDSCs在B-ALL中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首次提出检测G-MDSC的新方法,并观察在我院初诊及按期化疗的B-ALL患儿化疗前后外周血中MDSCs各亚型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及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为B-ALL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和疾病状态的评估提供新的指标。方法通过对关于MDSCs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知道粒系来源的髓源性抑制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尚不明朗,本文首次提出了以CD10-作为G-MDSC表面标志的新想法,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确定了G-MDSC具体表型为CD14-HLA-DR-CD10-CD33+CD45+;此外,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23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体检的2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化疗前和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和强的松(prednisone,PDN)方案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及对照组的外周血中的MDSCs亚型比例(CD14+HLA-DR-CD33+CD45+/CD14+CD33+CD45+,CD14+HLA-DR-CD33+CD45+/CD33+CD45+,CD14-HLA-DR-CD10-CD33+CD45+/CD10-CD33+CD45+,CD14-HLA-DR-CD10-CD33+CD45+/CD33+CD45+)的变化,对比分析B-ALL患儿治疗前后MDSCs亚型的差异及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化疗前B-ALL患儿外周血中的M-MDSC/CD14+CD33+CD45+、G-MDSC/CD10-CD33+CD45+、G-MDSC/CD33+CD45+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外周血中G-MDSC水平均高于M-MD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对比发现,化疗后患儿体内M-MDSC/CD14+CD33+CD45+、M-MDSC/CD33+CD45+、G-MDSC/CD10-CD33+CD45+较化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5)。而化疗后G-MDSC/CD33+CD45+较化疗前无明显差异(P>0.5)。结论MDSCs检测的新方法可能奠基其应用于临床的基础,MDSCs参与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成为评估B-ALL患儿疾病免疫状态、进展复发的新指标。

本杰明·珀西,姚人杰[4](2019)在《暗网》文中认为《俄勒冈人报》女记者莱拉?·?福尔肯发现,十年前连环杀手杰里米?·?图斯克居住的芸香公寓所在地块被地下城股份有限公司买下,奇怪的是,她哪儿都查找不到这家公司的资料。莱拉去芸香公寓实地调查,闯入工地后,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坟冢挖掘现场,一伙神秘人在那儿挖掘出一些畸形的骸骨。莱拉被对方发现,她慌乱之中拿了一只骷髅头,逃离了现场。当天晚上,特大风暴袭击波特兰,造成大面积停电,一股与暗网有关的神秘势力趁机作祟。一对情侣在公寓内遇害,凶手在墙上留下了血手印。迈克?·?朱尼珀是疲惫的旅者庇护所的管理员,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他发现一种名叫猎犬的怪物再现人间,知道黑暗正在袭来。正当记者莱拉继续深挖骷髅头来历之时,神秘势力为了夺回骷髅头,派出了猎犬追杀,后来又劫持她的甥女汉娜作为要挟。真相渐渐清晰,邪恶组织不仅长期利用互联网收集情报,更妄想在万圣夜打开地狱大门,用蠕虫病毒将人类变成行尸走肉。正义与邪恶的大战在波特兰启幕……

刘鹂[5](2019)在《耳穴压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时间事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开展耳穴压丸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比耳穴压丸和假耳穴压丸在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探索耳穴是否具有穴位特异性效应,明确耳穴压丸术后镇痛效应的内在真实性。为临床混合痔术后镇痛及联合镇痛提供统计学依据,从而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带来的毒副作用及经济负担。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到2018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腰俞穴麻醉(低位骶管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外剥内扎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小时开始耳穴压丸止痛治疗;实验组予以耳穴压丸,对照组予以假耳穴压丸,若患者疼痛难忍,可联合镇痛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3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时安静平卧的VAS评分,镇痛泵使用率,疼痛程度简易评定法,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术后肛缘水肿情况等指标。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3小时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镇痛泵使用情况、术后不同观察时间切口水肿情况经检验所得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术后48小时VAS评分开始呈现出差异,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简易疼痛评分(PRI、Mankoski、PPI)也于术后48小时开始出现差异,试验组各项评分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K aplan-Meier分析显示,随着时间增加,两组有效人数逐步增加,试验组有效人数的增加比率显着快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1)。研究结论:(1)耳穴压丸可以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术后48小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明显,缩短了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2)耳穴压丸用于痔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王丹丹[6](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周茹燕[7](2018)在《3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手段、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资料,以进一步指导临床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自2015年03月至2018年03月期间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加行颈部或胸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根据影像学描述所得的特点,依据国际TI-RADS(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for ultrasonography)标准对病变组织进行初步定性,以指导术中初步术式,所有手术均行颈部低领式手术入路,必要时予以胸骨劈开开胸治疗。对患者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手段、术后病理结果及进一步治疗、术后并发症情况、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28例,男女比例约为1:2.55;年龄40-82岁不等,平均年龄61岁;60岁以上患者占57.9%;病程1周-40年不等,平均7.5年;主要入院症状为胸闷、憋喘、吞咽阻挡感。部分患者单纯因查体或颈部肿大来院(其中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致颈部肿大来院),少数病例为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异常。术前检查为甲状腺彩超,胸、颈部X线,胸、颈部CT。39例患者均采用颈部低领式手术入路行病损甲状腺切除,并视术中快速病理情况予以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为,大B细胞淋巴瘤1例;乳头状癌伴低分化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滤泡性癌1例;甲状旁腺瘤1例;乳头状癌3例(微小乳头状癌2例,其中1例为多灶性);桥本氏甲状腺炎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26例。肿瘤大小3cmx2cmx1cm-25cmx10cmx6cm不等。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个体化抑制或补充治疗,或行I131放射治疗或放化疗,均明显改善预后,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期。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钙引起的手足抽搐,予以适量静脉药物联合口服药物补钙,效果显着,鲜有出现术后大出血、术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的病例。随访结果为,1例甲状腺滤泡性癌患者术后3个月未再治疗,情况未明;1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1年未再复查,情况不明;1例乳头状癌伴低分化鳞癌患者5个月后去世;乳头状癌患者术后予以激素个体化抑制或补充治疗效果良好,良性甲状腺病变中2年内无复发,甲功复查结果基本正常。结论:1.超声联合X线或CT检查作为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主要检查方法;2.手术治疗是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唯一方法;3.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为I、II型胸骨后甲状腺肿,单纯低领式手术切口即可将病变甲状腺切除;少数III型可联合胸骨劈开手术治疗;4.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甲状旁腺一过性损伤引起的暂时性低钙表现,予以补钙对症处理即可,部分为术区水肿引起的神经暂时麻痹所致的饮水呛咳,予以激素短期静滴对症处理效果良好。

漫一凡[8](2015)在《V形喉硅胶膜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V形喉硅胶膜置入在双侧声门型喉癌喉裂开术后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经我科收治的T1-T2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行喉裂开肿瘤切除术,其中34例术后放置T形硅胶膜,26例术后放置V形喉硅胶膜,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相同。术后一个月后经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声门区宽大即在局麻或表面麻醉下取出喉硅胶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放置材料在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及黏膜的恢复情况五方面的差异。住院时间约为9天,出院随访6个月。结果:所纳入的60例患者均接受喉裂开肿瘤切除术及喉硅胶膜置入术,两种方法均一次性切除病变,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T形膜组:无痛6例,轻度疼痛24例,中度疼痛4例;V形膜组:无痛11例,轻度疼痛15例;无中度及重度疼痛,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功能:T形膜组患者32例拔管,2例未拔管(32/34),术后的拔管率为94.1%;V形膜组26例患者全部拔管(26/26),术后拔管率为100.0%。吞咽功能:两组患者误咽分级均为轻度,T形膜组:0级30例,1级4例;V形膜组:0级24例,1级2例,两组患者误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胃管拔除时间上T形膜组时间长于V形膜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质量:T形膜组VHI总评分均值为21.13±6.10;V形膜组为18.36±7.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嗓音总嘶哑度G评估中,两组患者中大部分为轻中度异常(1、2级),T形膜组:82.35%;V形膜组:96.15%,两组嗓音总嘶哑度G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喉硅胶膜置入能有效的避免声门型喉癌双侧声带病变切除术后引起的瘢痕形成而致喉狭窄,有效缓解患者的嗓音学状态,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新型V形硅胶膜则是从声门正常的结构考虑,恢复声带及声门区正常的形态,对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有很大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邵金远[9](2014)在《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医学传教活动,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虽然众多,但针对中国内陆闭塞落后地区的区域性案例研究还极为匮乏,同时关于加拿大传教使团在中国医学传教的研究更为罕见,所以,本论文选取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的医学传教进行研究便具有以上两方面填补一定空白的意义。另外,相较欧美各国,加拿大传教使团登场较晚甚至是最晚,又因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从而较少带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功利目的,而更多地是基于传播上帝“福音”的纯宗教活动。同时,加拿大传教使团医学传教的目的地——近代豫北又是一块封闭、落后的尚待“开垦”的处女地。这就使得本选题又具有了作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一个纯粹、典型案例的学术研究价值。明确了选题的价值,本论文便从问题出发,根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资料、加拿大传教士后人提供的资料这“四位一体”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循着历史的线索,在近代中国的大背景下,发掘、梳理和尽可能地还原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60年(1888-1947年)的医学传教活动,分析其分期、走向、特色、规律、影响以及与近代豫北社会的互动关系,厘清了社会福音运动在从以“疗灵”为主向以“疗身”为主转变中的作用、河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在西医本土化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加拿大传教使团“四进四出”豫北对其医学传教活动的影响等等问题。为此,本论文选取从加拿大长老会传教使团进入豫北进行医学传教的1888年为开端,到1947年加拿大长老会传教使团永久地撤离豫北,这60年的时间跨度作为研究对象,将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划分为五大时期:即1888-1903年间的创业期(巡诊、诊所)、1903-1927年间的发展期(医院)、1927-1937年间的鼎盛期、1937-1945年间的动荡期以及1945-1947年间的恢复-撤退期。不过,在具体分门别类的论述中,又不完全拘泥于以上的五大分期时间,而是遵循着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三个层面的大的走向,即遵循西方医学在豫北的体制化进程。本论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共十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相关的研究进展,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是全文的一个总纲;第一章介绍豫北医学传教的背景,即加拿大长老会何以会选择豫北;第二章介绍西方医学在豫北的植入,为生存而战的艰辛历程,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开始的;第三章介绍近代豫北医院的雏形,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发展的;第四章介绍正规化医院(以托管制、住院医疗为标志)的建立,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深入的;第五章介绍近代豫北的医学教育,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支撑的;第六章介绍公共卫生事业和农村医疗网建设,即发掘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拓展的;第七章介绍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的衰落与医院的新生,即教会医学的终结与新中国医学的诞生;第八章则是关于近代豫北医学体制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其历史影响,即豫北医学传教留给今天的有形和无形的遗产;最后是结语,对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60年一个甲子的医学传教历程、特点、规律、影响和当今的启示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西方医学在豫北体制化、本土化的历程,也大致遵循着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三个层次的发展大主轴。所以,本论文的撰写思路既是历史的脉络,也是西方医学在豫北体制化、本土化的脉络,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材料的搜集上是一个创新,根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资料、加拿大传教士后人提供的资料,以“四位一体”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拿材料的方式新,取得的材料新。不仅如此,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加拿大长老会在华即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的医学传教活动,无论是外在的器物,还是内在的制度和精神,给今天豫北、河南乃至中国的医院经营、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管理等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本文对这笔遗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展示,特别是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实践力量。第二,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和出发点,提出了诸如加拿大长老会为什么会选择豫北作为传教基地、何以会长期独霸豫北、其成功的秘诀何在(医院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等)、社会福音运动与河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在其中有怎样的影响以及豫北医学传教的分期、进程、特点、规律和影响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实证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尽可能地解答了这些问题,这种解答的过程与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第三,本研究以实证材料阐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的医学传教是西方医学体制化(医院、管理、制度、护理、护校、公共卫生理念、护理分会等)与本土化(男护士、男女合校、中文教材、汉语讲授、不办医学高等教育、寄宿制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医疗网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西间的妥协、折中和融合,双方都有改变,既不是完全的体制化(因规模和目的的局限,不可能是全面的体制化,如缺乏豫北的医学“共同体”及其制度和章程,也没有专门固定的出版物等),也不是完全的本土化(尽管中方教职人员多方争斗,也未做到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运作;特别是,这种本土化始终是在西方医学体制化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其结果就是豫北特色的西医体制化。中西两种文化在西医东渐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冲突与磨合,不断寻找一种平衡点,遵循矛盾-冲突-妥协-融合-平衡出出的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和规律。第四,本研究不仅是西方医学在中国体制化、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和纯粹的研究标本,填补了西医东渐个案研究以及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研究的空白,而且以实证的案例揭示和证明了西学东渐中的一个现象和规律,即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其他门类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各类应用技术和实用工程等,医学是兼科技与人道于一身的“仁术”,所以,西方医学的传播相对较少受到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制约,而能在相对封闭、落后的乡村地区如近代的豫北迅速、深入并全面的展开和深入。究其原因,是传教士传教的需要与中国底层百姓求医祛病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能够最直接对接的结果。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西方医学在豫北的体制化、本土化的历程及其与‘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中西学关系等互动的系统相关性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姜震[10](2014)在《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位于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选择较佳的手术方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统计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山东省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选择、并发症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其中颈段食管癌39例、胸骨后甲状腺27例、气管肿瘤2例、神经纤维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2例、淋巴导管囊肿3例、气管肿瘤2例。手术方式:27例颈段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术+胃上提咽胃吻合,6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结肠上徙吻合术,6例行食管癌切除+喉气管瓣膜或胸大肌修补术,2例气管肿瘤行气管切开+气管肿瘤切除术,27例胸骨后甲状腺均行颈部低位领状切口,其余行半蛤壳状切口,1例淋巴管囊肿患者囊肿与局部重要组织结构粘连严重未能全部切除。术后并发症:18例(23.08%)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9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4例术中喉返神经与肿瘤粘连严重损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淋巴导管囊肿术后出现乳糜瘘,1例出现术后术腔出血,1例臂丛来源的神经纤维瘤术后出现上肢运动障碍。术后病理结果:食管SCC3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甲状腺腺瘤6例、神经纤维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3例、淋巴导管囊肿3例,脂肪瘤1例。预后:随访3年,44例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3年存活率54.55%;1例淋巴管囊肿因肿物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严重未完全切除患者带瘤生存未复发,其余良性病变均无瘤生存。结论1.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类型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2.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案以手术最佳;3.颈根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二、切断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要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断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要道(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现代医学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1.1 西医学对先兆流产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西医学对先兆流产治疗的研究进展
    2.中医学对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2.1 先兆流产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对先兆流产的治疗研究进展
        2.3 总结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方法学设计
    3 研究程序
        3.1 基线访问
        3.2 治疗期间访问
        3.3 治疗结束后访问
    4 临床资料
        4.1 病例来源
        4.2 诊断标准
        4.3 病例选择标准
        4.4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治疗方法
        5.2 观察指标及方法
        5.3 统计学设计
        5.4 不良事件处理
    6 结果
        6.1 基线比较
        6.2 用药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6.3 脱落情况及安全性指标观察
    7 结论
讨论
    1 补肾清热活血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理论讨论
        1.1 妊娠生理状态阐述
        1.2 妊娠病理状态阐述
    2 方药分析
    3 妊娠与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关系的探讨
        3.1 监测时间与妊娠
        3.2 血清激素与妊娠
        3.3 彩超检测与妊娠
    4 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机理分析
    5 黄体酮软胶囊作为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6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2)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二、近现代城市史相关研究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相关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资料介绍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资料介绍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西安的地理环境特征
        一、地理位置
        二、地貌特征
        三、气候特征
        四、河流与水文
    第二节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二、西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1912-1932年)
    第一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革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格局概况(1840-1911年)
        二、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的初步发展(1912-1926年)
        三、国民政府初期西安城市格局发展演变(1927-1931年)
    第二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
        一、《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
        二、《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1932-1945年)
    第一节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发展概况
        一、民间之拟议
        二、官方之擘划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安第一部现代都市规划——《西京规划》
        一、《西京规划》出台的背景
        二、《西京规划》的出台过程
        三、《西京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西京规划》的规划者群体
        五、《西京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1945-1949年)
    第一节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提出
        一、民国后期西安城市发展的现状
        二、战后西安城市规划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战后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
        一、《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建设的逐步恢复
        二、建国初期三部都市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的制定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编制的背景
        二、规划的内容
        三、规划实施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西安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出台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背景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过程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分析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主要内容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西安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出台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背景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过程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分析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主要内容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当代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出台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背景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过程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分析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主要内容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比较视野下的西安城市规划研究(1912-2020年)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第二节 当代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第三节 西安与国内其他城市之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
    二、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
    四、关于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资料选辑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MDSC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血液肿瘤疾病中的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4)暗网(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尾声

(5)耳穴压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时间事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和选择
        1.1.2 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1.1.2.2 中医诊断标准
        1.1.2.3 手术治疗指征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脱落及试验中止标准
        1.1.6 一般资料
        1.1.6.1 性别比较(见表1)
        1.1.6.2 年龄比较(见表2)
        1.1.6.3 病程比较(见表3)
        1.1.6.4 内痔分度比较(见表4)
        1.1.6.5 切口数目比较(见表5)
        1.1.6.6 止血缝合针数比较(见表6)
    1.2 研究方法
        1.2.1 随机分组
        1.2.2 术前准备
        1.2.3 麻醉及手术方式
        1.2.3.1 麻醉
        1.2.3.2 手术方式
        1.2.4 术后治疗
        1.2.4.1 常规治疗
        1.2.4.2 干预措施
    1.3 评价指标
    1.4 安全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结果
        1.7.1 两组患者术后3 小时抑郁量表评分对照(见表7)
        1.7.2 两组患者术后3 小时焦虑量表评分比较(见表8)
        1.7.3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比较(见表9)
        1.7.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切口水肿评分比较(见表10)
        1.7.5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见表11)
        1.7.6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PRI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2)
        1.7.7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Monkoski评分比较(见表13)
        1.7.8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PPI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4)
        1.7.9 两组患者术后3 小时-7天Kaplan-Meier分析(见下表)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混合痔的中、西医认识与研究
        1.1 西医病因病理
        1.2 中医学认识
    2.痔术后疼痛的认识与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与研究
        2.1.1 疼痛的定义
        2.1.2 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病因病理
        2.1.3 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
        2.2 祖国医学对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2.2.1 中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2.2.2 中医学对术后疼痛的认识
    3 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治疗
        3.1 术后疼痛的西医治疗
        3.1.1 药物镇痛治疗
        3.1.2 药物解痉治疗
        3.2 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
讨论
    1.疗效分析
        1.1 临床疗效
        1.2 耳穴压丸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安全性及优点
    2.耳穴的中西医认识与研究
        2.1 耳穴的中西医认识与研究
        2.1.1 耳穴的中医学认识
        2.1.2 耳穴的西医学认识
    3.耳穴压丸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机制
    4.选穴分析
        4.1 穴位功能、主治
        4.2 选穴依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示例)

(6)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1.无所依凭的虚无
        2.辗转漂泊的零丁
        3.身份迷失的孤愤
        4.与世疏离的孤寂
        5.西化之下的空虚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1.叹时序变迁无常
        2.哀人生偃蹇困顿
        3.苦羁旅相思离愁
        4.伤生死离别痛楚
        5.悲人之异化空乏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1.力比多的困扰
        2.存在的迷惘
        3.死亡叙写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1.错时的叙事排列
        2.非线性叙事构架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3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骨后甲状腺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8)V形喉硅胶膜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喉癌的现状及历史回顾
        1.1.2 喉癌的分型及分期
        1.1.3 喉裂开术的理论依据
        1.1.4 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方法进展
        1.1.5 喉裂开术后喉功能的评估
        1.1.6 喉狭窄形成的原因分析
        1.1.7 喉功能修复术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术前相关检查项目
    2.3 手术方法
        2.3.1 T形硅胶膜组手术方法及步骤
        2.3.2 V形硅胶膜组手术方法及步骤
    2.4 术后护理
    2.5 研究方法及随访内容
        2.5.1 术后疼痛程度
        2.5.2 吞咽功能的评定
        2.5.3 呼吸功能的评定
        2.5.4 发音功能评定
        2.5.5 黏膜恢复情况
    2.6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术后疼痛程度评估
    3.3 吞咽功能的评定结果
    3.4 呼吸功能的评定结果
    3.5 发音质量评定结果
    3.6 黏膜恢复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录A 量表
附录B 图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资料与先行研究
        2.1 建国前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2.2 建国后国内学者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2.3 港台和海外学者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2.4 国内外关于河南和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3 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
    5 创新与不足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的背景
    1.1 时代与文化背景
        1.1.1 医疗服务与宗教福音事业
        1.1.2 中国沿海初期的医学传教
        1.1.3 豫北医学传教的特殊之处
    1.2 豫北:何以成为加拿大人的必然选择
        1.2.1 基督教深入河南腹地传教
        1.2.2 近代豫北的医疗卫生实况
        1.2.3 医疗需求与加拿大的选择
    本章小结
    附:勇敢的乡村冒险者——古约翰、史密斯
第二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肇始
    2.1 古约翰:开径辟路初入豫北
    2.2 初显身手,用医学敲开家门
        2.2.1 初到豫北,屡遭冷遇
        2.2.2 仁术仁心,融化坚冰
        2.2.3 入乡随俗,扎根豫北
    2.3 屡挫屡奋,为生存立教而战
        2.3.1 在与疾病抗争中前进
        2.3.2 用知识诚意战胜暴力
        2.3.3 为传教豫北不懈奋斗
    本章小结
    附:为了信仰而坚守——第一代医疗女传教士马多士、科玉贞
第三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开展
    3.1 豫北三处教会医院的初建
        3.1.1 使团兴办医院的原因
        3.1.2 安阳广生医院的初建
        3.1.3 卫辉博济医院的初建
        3.1.4 怀庆教会医院的初建
    3.2 豫北教会医院的初步效果
        3.2.1 提供有序的医疗服务
        3.2.2 形成了医疗诊治群体
        3.2.3 改善医务人员的生活
        3.2.4 拓展维系各界的关系
        3.2.5 促进卫生系统的形成
    3.3 向正规化近代医院的转型
        3.3.1 二三十年代医院扩建
        3.3.2 集体正规化转型启动
        3.3.3 传教与传医重心转换
    本章小结
    附:为了信仰而前仆后继——孟恩赐医生夫妇和他们的后代
第四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深入
    4.1 豫北正规化医院集体转型
        4.1.1 医患比例及护理水平
        4.1.2 医疗卫生设施与服务
        4.1.3 分科意识建辅助部门
        4.1.4 主要病例和治疗成果
        4.1.5 正规化医院的主指标
    4.2 豫北医院医教关系的变迁
        4.2.1 早期投入与医教纷争
        4.2.2 宗教狭隘与医院紧身
        4.2.3 去宗教化与医院发展
    4.3 医院管理权限的易主冲突
        4.3.1 医院管理权两次易主
        4.3.2 传教医务人员的情感
        4.3.3 管理权限争夺的原因
    本章小结
    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麦克卢尔父子的中国情结
第五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教育支撑
    5.1 本土医学人才培养三阶段
        5.1.1 识字扫盲阶段的培训
        5.1.2 教会中小学校的教育
        5.1.3 教会正规的医学教育
    5.2 豫北正规医学教育的开展
        5.2.1 东西医学体系的差异
        5.2.2 惠民护士学校的特色
        5.2.3 豫北护理体系的影响
    本章小结
    附:近代豫北护理事业的创建者——饶秀贞、布莱登
第六章 近代豫北公共卫生事业的发端
    6.1 豫北公共卫生理念的传播
        6.1.1 传教与公共卫生事业
        6.1.2 公共卫生运动在豫北
        6.1.3 易俗中的女传教护士
    6.2 怀庆“农村医疗网”建设
        6.2.1 乡村建设与卫生宣传
        6.2.2 传教士对农村的影响
        6.2.3 农村医疗网:新构想
        6.2.4 罗光普的“人生公式”
    本章小结
    附:近代豫北公共卫生意识的传播者——盖麻姑、彭纯修
第七章 加拿大传教使团的撤离与医院重生
    7.1 加拿大传教使团的“四进四出”
        7.1.1 义和团运动中的撤出
        7.1.2 北伐战争中的大撤离
        7.1.3 反英运动中的大撤离
        7.1.4 因内战而永久的撤离
    7.2 内忧外患中缓而痛的解体
        7.2.1 反复撤离中遭受重创
        7.2.2 外部的支持不断削弱
        7.2.3 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
    7.3 豫北三所教会医院的重生
        7.3.1 安阳广生医院的沿革
        7.3.2 卫辉惠民医院的新生
        7.3.3 平原省立医院的筹建
    本章小结
    附:近代豫北本土的医护领军人物——段美卿、李素英
第八章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及其影响
    8.1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表现
        8.1.1 器物层面本土化表现
        8.1.2 制度层面本土化表现
    8.2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影响
        8.2.1 中西文化磨合与创新
        8.2.2 有形遗产的历史影响
        8.2.3 无形遗产的挖掘利用
    本章小结
    附: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季理斐
结语
附录
    附录1 缩略语查询目录
    附录2 近代豫北地区传教活动大事记
    附录3 本研究所涉及的近代在豫北的加拿大传教士名单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式
    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结果
    1. 手术方式
    2. 术后并发症
    3. 术后病理结果
    4. 预后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切断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要道(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清热活血方联合微粉化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D]. 吴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2]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D]. 裴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MDSC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刘凌霄.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暗网[J]. 本杰明·珀西,姚人杰. 译林, 2019(03)
  • [5]耳穴压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时间事件分析[D]. 刘鹂.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3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疗分析[D]. 周茹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8
  • [8]V形喉硅胶膜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漫一凡.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3)
  • [9]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D]. 邵金远. 山西大学, 2014(01)
  • [10]颈根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D]. 姜震.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切断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