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世界高科技寻求增长突破口

2003年,世界高科技寻求增长突破口

一、2003年世界高技术在增长中寻求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康旭华[1](2021)在《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面对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与能源供给不足,生产生活用能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大矛盾,各国和地区纷纷选择合作以共同应对发展难题,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全球气候谈判等为代表的能源合作屡见不鲜。在国内,能源及其相关的气候和低碳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同时也肩负着自身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时期,需要寻找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措施。因此,将能源合作这一时代命题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从要素组合视角研究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为中观层面能源合作相关问题奠定微观基础,为资源型经济相关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导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为其探寻突破路径。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论、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案例研究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层层深入展开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和立场与方法论指导,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阐明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空间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要素水平与垂直联系以及系统超循环理论,从不同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及演进规律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吸收和运用雷布津斯基定理、增长极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熊彼特制度要素作用理论,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展开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而,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的作用进行了阶段性梳理,运用熵权法、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十个省(区)能源合作对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本文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和约束,总结了资源型地区能源合作的动因,笔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天然就是能源合作的参与者,需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多种能源合作获得多元要素,以参与水平分工;双向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益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同的能源合作类型将对资源型经济产生差别化作用,能源合作引入要素作为“负熵流”,对资源型经济耗散作用回归稳态会产生重要作用。(2)本文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系统论分析发现,分析发现在能源合作带来的要素流动基础上,不同要素组合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作用。其中,水平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内部产生的实质性变化,表现形式依要素组合各异,主要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垂直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在构成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和均衡效应。二者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资源型经济中能源要素主导地位的涨落,促进了不同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演进。(3)通过对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这四类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水平层面,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能够产生收入效应,初期可促进其转型,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能源投资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可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可产生推动作用。在垂直层面,能源贸易合作通常会对能源要素产生极化效应,而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可以发挥极化效应或均衡效应,由此影响资源型经济能源要素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其转型效果。(4)论文在运用熵权法对2005-2019年十个资源型省(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效果进行了基本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对象在检验期间参与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在水平层面分别通过收入效应、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垂直层面,分别通过极化效应(能源贸易合作)和均衡效应(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对能源要素主体地位分别产生强化和弱化作用,从而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起到反向和正向影响。(5)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影响进行阶段性梳理,本文得出结论:山西省的能源合作由量变到质变、从单向到双向,在不断演进中逐步实现合作领域的清洁化;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也随能源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型能源合作内在质量的改善及相互间的联合开展,由能源产业内部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体系,沿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地区协调—生态环境的效果路径循序渐进地显现出来;能源合作是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的“捷径”之一;而开放程度不高、对高质量要素吸收不够,对转型引领作用不足、各类合作结合乏力与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山西省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发挥。(6)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开展多种类型的能源合作,并根据转型需求吸收高质量要素,促进转型发展。在能源贸易合作中,应增加高附加值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贸易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吸收高质量要素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贸易收入的资本化。在能源投资合作中,应避免投机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合作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提升能源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领域。在能源技术合作中,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国内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内部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技术研发与转化。目前,能源治理合作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着力在能源基金利用与监管和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以及统一能源金融和碳交易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要素组合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作用角度分析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中,借鉴前人将空间经济学的极化效应运用至要素组合的方法,进一步将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在经济体内要素构成上的均衡效应,补充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构建了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本文在地区合作层面上,将能源合作划分为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并将散见于个别研究的具体化能源合作纳入同一个研究体系,运用同一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推演出不同类型能源合作间的演进规律,从而勾勒出能源合作体系的概貌,其中的个别观点和内容对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能源合作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统计的部门和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为代表,经过长期调研、数据搜集、整理,梳理出其参与各类能源合作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阶段性梳理,掌握了充足详实的现实数据和研究方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第一,由于实证检验对象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文未将能源服务贸易合作纳入能源贸易合作的研究中。今后,可将能源贸易合作单独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第二,鉴于研究重心关系,在对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进行机理分析时,本文未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分,而是淡化了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作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三,尽管本文已经竭尽所能对省级能源合作数据进行挖掘和梳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今后,笔者将进一步钻研统计方法,以便深化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曹文[2](2021)在《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文中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普遍加强外资安全审查,对全球市场和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欧盟首个联盟层面的外资审查机制立法——《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为案例,试图回答两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历来主张资本自由流动和投资开放的欧盟为什么建立统一的外资审查机制?二是欧盟建立的外资审查机制为什么不是美国式的强制性审查机制,而是非强制性的合作机制?既有研究未能对上述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本文充分利用国际组织、欧盟机构及其成员国三个层面的工作文件、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大量文献,以及对欧盟官员及商会、智库人员的一手访谈资料,立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欧盟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关联性出发,基于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行为体和一种规范性力量的“独特性”,从利益偏好、制度和规范三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为欧盟外资政策调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本文首先在考察外资国别和产业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欧盟外资审查立法中的主要行为体——核心、外围以及中间地带成员国的利益分歧与妥协,尤其是核心国家德、法基于不同偏好的合作;第二,从权力分配与议程设置的角度梳理欧盟外资审查立法的决策制度与过程,分析共同商业政策与资本自由流动原则、欧盟机构与成员国、不同欧盟机构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第三,从非物质因素的角度探讨国际投资政策的新变化及其对欧盟规范升级的影响,包括欧盟如何利用所谓“布鲁塞尔效应”,维护其规范性力量的影响力。本文认为,欧盟建立外资审查机制以及该机制非强制性的性质与特征,是欧盟成员国利益博弈、欧盟内部权力分配和国际规范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欧盟一体化在外资政策领域的具体延续和应对全球化最新演变的适应性调整,其价值观念与规范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与美国主要出于权力竞争的目的限制外资不同,欧盟出台《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不能简单界定为保护主义措施,其目的是要在确保合法性的前提下,在经济上保障欧盟内部资本自由流动和统一市场,在政治上维护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的协调一致,进而强化其在国际关系中作为一种规范性力量的身份认知。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理论贡献是,通过实证研究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盟的研究贡献直接投资领域的案例,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外资—东道国分析框架,尤其论证了规范等非物质因素在利益界定与制度形成中的重要性,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发展提供注脚。

鲍怡发[3](2020)在《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智能化热潮席卷全球,如何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升级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智能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相关文献;然后基于200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现状;其次建立了智能化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挖掘其内在机理;最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制造业智能化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在研究期内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2.68%,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迅速,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年均智能化指数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年均智能化指数最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8.0%,但总体增速呈现下降趋势,技术进步的增长是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平均值为0.655,总体水平较低。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低的是西部地区。智能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分析表明:智能化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推动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实现的。智能化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企业知识溢出、知识吸收和知识创造的速度和效率,促进制造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同时,智能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增长。智能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智能化显着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这种正向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的增长实现的。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智能化对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效果最强,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提高智能化对于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2)促进东中西地区差异化发展;(3)为智能化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4)引导高校提供智能化人才与智力支持。

刘倩[4](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两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场是思想领域的解放,即从当时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中脱离出来,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另一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笔者以为,由邓小平领导的这两场改革和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在“人事实上应当如何生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重大历史转折,拉开了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大幕,从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思想解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在于,其与这场经济改革之间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指出了人的文化、人的思想与人的价值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这一点,与中国着名思想家唐君毅于上世纪70年代所发出的,通过对人文思想的重建反哺政治经济的呼唤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一历史转折所引发的中国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与探析,在以下双重维度上彰显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是从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今所显示的特点和历史质料的存在,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不间断的历史进步性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精神财富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估;二是不仅仅依赖于文化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而是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逻辑的高度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评价,借鉴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之沦丧”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资源与研究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主义之政治经济”。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马克思思想遗产的轴心原则,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部分揭示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预设。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尔库塞的理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比如将其归结为一种由卢卡奇等人开辟的文化批判,一种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原则的压抑性批判,以及一种反思技术文明的生产性破坏的技术理性批判等等。本文认为,虽然这些批判有其各自的阐释特点,但并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要义,也即没有揭示其与马克思理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延续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首先,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哲学道统;其次,它一脉相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的批判逻辑;再次,作为一种针对社会各界面的总体性批判,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社会复杂系统的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轴坐标的前提下,对社会历史重大思潮的高度敏感又使得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包括哲学追问的主题和话语的不同,批判逻辑的路径不同,对异化问题的理解不同,对阶级分析的读解不同,以及所借助的批判工具不同。导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的当下延续和问题域的不同转换。第一章梳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其理论思想的生发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和德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促使马尔库塞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兴趣,试图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际却没能取得真正胜利的问题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三篇重要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具体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显示了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底板,融合当代各种理论思潮,阐释人类生存境遇的最初尝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特殊历史现实使马尔库塞对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做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极权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产物,为抵御资本主义内在危机以及对该危机的各种反抗与革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他呼唤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社会批判理论,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宗旨,强调对现存秩序的彻底的批判、否定与超越。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与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带来了资本与精神对立的新形式,从暴力冲突转向了对心理能量的压抑,引导马尔库塞转向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理论的融合探寻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新特征。第二章阐释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即对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针对后工业社会全新的历史世俗基础,马尔库塞以经济现实为切入点,对纷繁杂芜的经济现象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由此抽象出三个本质特征:1、消费社会。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社会的剧变之一,乃是马克思时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转变成了消费对生产的牵引和驱动。消费成为一种主导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变成了力比多释放的函数,消费异化的秘密则在于“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替代。2、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消费之所以成为经济本体的重要范畴,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高度垄断以及高度技术化资本构成的本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高度发达阶段。作为这一转折的结果,垄断资本的运行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时期的海外殖民地转变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诞生了高端技术资本,即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技术逻辑,它通过建立起一套高度理性与权宜的生活系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支配与操纵。3、剩余价值的新模式。马尔库塞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垄断及其高度技术化的资本逻辑的运行下,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已经转变为“剩余意识”。它体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扩大化的剥削问题,表明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遍及其他一切领域的空间,深刻显示出人类解放所面临的新障碍与新困难。第三章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马尔库塞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界面新趋势的分析不单单反映了其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更同时显示了政治领域的新变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从经济利益向政治利益的嬗变。第一个政治新形式是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资本逻辑的政治权力借助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通过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构建起一种新“极权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意义之网”,剩余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运动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本质:一方面,它为发达工业文明维系其自身的剥削与控制的机制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同时又对一种新“革命主体”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个政治新形式是革命概念的新内涵。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对立面一体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涵义从贫困和匮乏的暴力革命转变为由丰裕社会和过剩体制所导致的危机,由此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禁忌,革命变成如何在重构技术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与现存完全不同质的非压抑性社会。第三个政治新形式是新“革命主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物化趋势日渐加剧,传统的革命主体正在淡去,因而只有对现存秩序的彻底“大拒绝”,才能够为新的“革命主体”的孕育提供生长空间。马尔库塞认为,新“革命主体”就是那些在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中艰难地生存着的边缘团体与少数派,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人类自治的新形式的可能。第四章揭示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最后一个层次: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展现了从经济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哲学批判的内在逻辑联系。其哲学追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富裕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矛盾冲突高度累积的社会,物质充裕带来的享乐与满足同时隐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匮乏。这是因为人被裹挟进彻底由物欲宰制的单维界面,而精神向度的需要被压抑和剥夺了。对这一重大现实遭遇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深层忧虑与关怀,成为贯穿马尔库塞毕生研究的宏大主题。第二,“爱欲与文明”。对晚期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的本质的揭示,提出了人类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现实的革命问题不再体现为暴力的革命冲突与阶级斗争,而是显现为种种心理层面与文化维度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自由和解放首先意味着需要释放和升华由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抑的心理能量,也即呼唤爱欲与文明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由此才能够塑造一种“新类型的人”,追求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形态。第三,审美救赎。马尔库塞晚年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对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升华及其价值的完整追求。但他的美学具有比单纯的审美艺术更深层的内涵,即将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哲学升华的一种质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人性的光辉,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高意境的显现。第五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评价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作用与意义,另一个是试图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渡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这一过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强烈的“追求行动哲学”的特征,始终以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全面复归为旨向,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向性。第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域,为中国的现代性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理论资源与理论启示。同时,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缺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二是仅仅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与冲突的特征,但未能深入把握资本在当代对人的精神“再次异化”的实质。所以,对他的精神遗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总之,通过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丰富了现有的马尔库塞学术研究成果,为填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考察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空白做出有限的尝试。同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轴心重释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开创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内容,扩展了国内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域。二是通过将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中查审,补充与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学术链条,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三是对一直以来伴随中国现代性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平衡物质利益的解放与感性精神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探索,从而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性发育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理论问题。

刘淑萍[5](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郑红玲[6](2019)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对外贸易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在不断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进程中,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不断增大,贸易摩擦频率增多影响变大,诸多问题使中国必须思考产业转型发展升级问题。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对外贸易在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促进竞争、示范学习、扩大市场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利用国内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对外贸易无疑对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思考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于中国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论文先从概念界定、理论梳理及现状分析切入,接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及生产分工四种视角逐一揭示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其间涵盖大量数据及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如面板数据回归、面板Probit回归、面板门槛分析、产品空间邻近矩阵、马尔可夫链等,力求多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度,之后分析了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在不同视角下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论文具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期文献梳理及框架搭建工作。涵盖前三章的内容,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并列出创新点及不足。主要概念与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有关产业升级的概念,从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生产分工等角度对产业升级的概念进行归类界定,然后依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视角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理论梳理部分从对外贸易理论、产业升级理论和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思想进行归纳,之后从市场供求机制、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国际分工效应等方面探讨开放经济下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二部分为实证检验部分。涵盖了五章的内容,由现状分析入手,从产业间、产业内、产品间、产品内进行观察与解读,确定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四重奏:结构演进视角、经济效率视角、产品空间视角、生产分工视角。在对现状分析时,不仅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现状,还分析了产业升级滞后于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结构演进视角下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在产业结构协调度、产业结构轻软度、产业综合效率和产业结构转换度等方面的影响。经济效率视角下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产品空间视角下检验了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在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方面的影响。生产分工视角下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基础,分析中间品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在增值能力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因素分析及归纳总结阶段。涵盖了后两章的内容。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结合对外贸易发展固化性特征突出、国内要素红利已经逆转、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国际市场不完全竞争格局以及服务业基础薄弱等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之后在四个不同视角下对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并提出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以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贸易溢出效应以促进经济效率提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产业攀升能力、不断完善国内价值链以增强产业升级稳定性等建议。论文研究结论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快速扩张,产业发展有显着变化。结构演进视角下,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协调是有益的、对产业综合效率的提升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但对产业结构的转换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着影响;除服务贸易外,其他贸易形式对产业结构轻软度的影响均是负向的,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有助于产业结构轻软度的改善,对产业结构协调和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也是有益的。经济效率视角下,出口贸易发展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率的提升,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反;工业制品出口及服务贸易都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初级产品出口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为负。产品空间视角下,贸易产品蕴含的既有能力禀赋在推进产业升级时,发展中国家的效果好于发达国家,出口产品密度、进口产品密度、经济增长对产业升级均有正向推动作用。生产分工视角下,中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早期阶段,随着国际分工参与度的提高,增值率不断上升,有助于产业升级;而后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成熟,某些领域的低端嵌入压力较大,增值率呈现倒U型轨迹;若考虑到产业关联,则增大全球产业链的融入深度有助于产业升级。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搭建出结构较为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和生产分工四个不同视角下,研究外贸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多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论证,这一研究框架的确立,延伸了同类研究的范围和逻辑,也构建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二是研究内容上,对产业层面的研究,既涉及产业间结构的演进,也涉及产业内效率的提升;对产品层面的研究,既涉及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也涉及生产分工的增值情况,四重奏模式使得研究内容更加完整。三是研究细节及数据使用方面。如变量选择,利用RCA进行升级判断时,不仅考虑逻辑判断,还对原始值进行追溯;对WIOT进行数据分析时,既考虑到中间产品也考虑到最终产品。此外,在数据使用上,从时序数据到面板数据,从产品空间数据到投入产出数据等,为增加论文的说服力,所用数据类型较同类研究更加丰富。

徐晓丹[7](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王晔靖[8](2017)在《散货船市场预测与我国造船企业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散货船市场对促进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世界散货船市场进入谷底,迟迟不能复苏走出困境,作为观察全球经济走势的晴雨表之一的散货船市场,其未来的市场走向越来越引起关注。因此研究世界散货船市场的周期性特点,对近几年市场表现进行梳理,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预测和展望,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首先从世界散货船市场大背景出发,探寻其研究意义与价值,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对行业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取长补短。再次对世界散货船市场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通过市场要素、市场特征以及市场发展趋势揭示当前散货船市场环境。再对近年来世界散货船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表格和图表观察研究散货船市场的运力供给与需求情况以及散货船市场的周期性,并对世界经济走势与世界散货船市场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对未来的散货船市场表现进行预测。本研究根据全球散货船市场的预测结果,结合我国散货船市场需求以及散货船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预期,用管理学方法对我国船企的散货船市场战略、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为我国现阶段造船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选择提供支持和建议。

蔡善柱[9](2016)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继1984年中国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入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沿海到内地,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域和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也是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常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产业特色不强、空间布局不优以及体制优势弱化等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应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促进经济提升质效、城市提升品质、社会提升水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积极应对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制约。全面开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局面的任务刻不容缓。加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规律研究,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增长极理论、外部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空间分析、DEA分析、实地调研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和手段,在系统分析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经济、社会、效率、空间演化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演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特征:设立数量的空间布局从东南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省际分布具有正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集聚显着;经济规模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呈现东大西小态势,东部地区尤其是江苏省始终是经济高度集聚中心;综合发展效率整体偏低,且西部地区高,东、中部地区低;动态效率则是东部地区高,西、中部地区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上经历6个发展阶段,有4种发展模式。影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因素有政策、要素、区位等外生因素,以及市场、产业、创新等内生因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2)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特征:经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和转型发展四个阶段,具有点状集聚、点面结合集聚、面状拓展和飞地发展四种模式;空间上从北区南部向北部、从北区向东区“飞地”拓展;经济规模及其对芜湖市的贡献呈逐年增长,增长率巨幅波动;就业人口逐渐超过常住人口;综合发展效率偏低但位于全国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20位,动态效率在全国位列偏后;综合来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分为分离阶段、融合阶段、均衡阶段等三个阶段。影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区位因素、要素因素、城市化因素等,内在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创新因素等。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本文认为,为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新要求,作为区域经济核心支撑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切实将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在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示范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脚地等方面做好扎实工作。加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研究,在实践上,对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整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对丰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开发区演化研究案例有一定的意义。

杨震宇[10](2016)在《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于我国快速走出危机阴影、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现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选择等问题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视角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背景,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运用扩展了的新熊彼特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新兴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形成机理,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路径,最后进一步展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历次产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并梳理了金融危机后欧美、日韩和新兴经济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各主要国家近年来研发投入和高端产业的发展特征,并侧重分析各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规划以及所采取的发展方略,为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部分通过测算相关数据指标,从总体规模到各分类产业规模、从行业层次到上市公司层次、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等角度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首先这部分利用2009—2013年的行业数据测算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Moore值、就业弹性、就业偏度、区位熵,通过量化研究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区位发展动向。然后这部分采用索洛残差法重点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并实证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因素,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最后这部分还深入探讨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金融创新政策。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在市场培育、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以及金融市场支持等领域出现的典型问题,并分别总结为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表现为政府干预失当以及金融支持不足的制度障碍等相关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发展现状进行经验分析,最后利用2009—2013年行业或微观企业数据,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分别测算产能过剩程度、产业技术效率以及制度障碍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损失。第四部分首先从供给与需求动因角度探讨创新对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绩效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两个层面阐述新熊彼特理论关于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解释。最后借鉴新熊彼特理论所提出的公共部门、产业部门和金融市场合力决定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中观轨道视角,并在这一视角中融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和规律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将根据前述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干预、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支持三个角度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从政府补贴角度分析了政府作用对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补贴影响到企业的进入或退出、研发投入强度等相关的市场结构变化,作用效果会随着补贴率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着补贴率的两个临界点。当政府补贴率处于这两个临界点之间时,产业中的企业会倾向于加大研发力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优化发展。而补贴过度或不足会导致企业退出研发或者是削减对研发的支出。随后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产业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发展中,政府补贴有过度的可能,损害了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并造成产业市场结构的“畸形发展”。其次,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不确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在考虑不确定性情况下市场需求对产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斯塔克伯格竞争格局下,当市场需求波动率超过一定临界值之后,市场需求对产业研发作用的负效应会超过正效应,形成对企业研发决策的抑制作用。而结合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着产业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过高,投机资本过多的情况,在这种市场需求的作用下会出现企业研发动力不足,资本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最后,本文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存在一定的金融抑制时,企业的技术选择会受市场资本利率水平的影响。而利率的过度管制会使得企业主动选择较低的技术水平以及较低的研发资本占比,从而造成技术选择的“利率陷阱”。本文还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下,金融发展并没有对企业的技术选择形成积极的影响,长期金融抑制环境下的金融发展并没有激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发展。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核心竞争力获取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但是造成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又是由政府作用、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环境共同造成的。这就印证了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的多维作用机制的有效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产物。第六部分在总结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由一维的定性描述扩展到了兼具定性和定量的三维分析空间,并涵盖有政府补贴率、市场需求波动率以及金融市场利率等。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有效快速发展必须处于有效的三维通道中,否则将出现新熊彼特理论所预言的产业过热或者产业萧条,而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产业走向衰败。最后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并着重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以及国家最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压力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迎来发展。

二、2003年世界高技术在增长中寻求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世界高技术在增长中寻求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论文的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能源合作模式、机制与效应研究述评
        1.2.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述评
        1.2.3 分工合作中要素变动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研究述评
        1.2.4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1.2.5 研究文献总体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能源合作
        2.1.2 资源型经济转型
        2.1.3 要素流动与要素组合
    2.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合作”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3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动因
        2.3.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
        2.3.2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2.3.3 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运行
    2.4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作用分析
        2.4.1 要素流动下要素组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4.2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层面作用
    2.5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演进规律
        2.5.1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类型划分
        2.5.2 资源型经济不同能源合作类型的演进规律
    2.6 小结
第3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1.1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作用的基本假定
        3.1.2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1.3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垂直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2 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
        3.2.1 贸易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3.2.2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水平层面作用机理
        3.2.3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垂直层面作用机理
    3.3 能源投资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资本要素的作用
        3.3.2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3.3.3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3.4 能源投资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4 能源技术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4.1 技术要素的作用
        3.4.2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3.4.3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4.4 能源技术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5 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5.1 制度要素的作用
        3.5.2 能源治理合作的水平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5.3 能源治理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5.4 能源治理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实证检验
    4.1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4.1.1 检验对象的确定
        4.1.2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4.1.3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3.1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
        4.3.2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3.3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分析
        4.4.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4.2 模型的基准回归分析
    4.5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1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2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3 实证检验结论
    4.6 小结
第5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案例分析
    5.1 起步阶段(1978-1991):单一贸易合作作用甚微
        5.1.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1.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2 全面发展准备阶段(1992-2000):投资合作促进内部结构优化
        5.2.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2.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3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2):技术合作提升发展能力
        5.3.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3.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4 成熟引领阶段(2013 至今):完善的合作体系全面促进转型
        5.4.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4.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5 山西省能源合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5.5.1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
        5.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5.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合作作用的政策方向
    5.6 小结
第6章 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6.1.1 调整能源贸易合作结构与提高商品附加值并重
        6.1.2 积极拓展能源服务贸易合作
        6.1.3 合理分配能源贸易合作收入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投资合作的政策建议
        6.2.1 规避能源投资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6.2.2 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投资合作以优化能源投资结构
        6.2.3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化
        6.2.4 扩大外资规模与引导外资投向并重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6.3.1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6.3.2 多渠道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合作
        6.3.3 促进能源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治理合作的政策建议
        6.4.1 通过能源治理合作提高合作红利
        6.4.2 加强能源合作中的基金使用监管
        6.4.3 发展绿色金融合作以推进能源金融体系建设
        6.4.4 积极融入碳交易体系
        6.4.5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提高合作意愿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2)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欧盟外资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第一节 《罗马条约》与欧洲共同市场
    第二节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欧盟的形成
    第三节 《里斯本条约》与欧盟一体化的新发展
    第四节 作为“独特”行为体的欧盟
第二章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
    第一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出台背景
        一、跨国公司与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变革
        二、欧盟成员国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美国外资安全审查的外溢效应
    第二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核心内容
        一、外资审查的定义与主要对象
        二、欧盟的权利与成员国的权力
        三、管制外资的非强制性合作机制
    第三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中的争议焦点
        一、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分歧
        二、欧盟外资权限的争议
        三、欧盟外资监管的规范
第三章 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偏好及其分歧
    第一节 外资在欧盟的分布及其特征
        一、欧盟吸收外资及其主要来源国
        二、欧盟吸收外资的国别及产业分布情况
        三、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核心成员国外资审查机制的比较
        一、外资审查机制及其最新调整
        二、最新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三、德法的利益偏好与合作
    第三节 外围与中间地带成员国的利益与政策偏好
        一、中东欧和南欧成员国的利益偏好
        二、北欧与低地国家的利益偏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盟外资政策的权力分配及制定过程
    第一节 欧盟外资政策制定的法律制度
        一、主权财富基金与欧盟的资本自由流动
        二、共同商业政策还是资本自由流动原则?
        三、普通立法程序还是特别立法程序?
    第二节 欧盟外资政策的决策机构
        一、欧盟立法机构与外资政策制定
        二、欧盟委员会与外资权限
        三、欧洲议会与立法权扩张
    第三节 欧盟外资政策的议程设置与权力再分配
        一、成员国与审查自主权
        二、欧盟与议程设置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欧盟的规范性力量与外资审查的新规范
    第一节 国际投资政策新规范与欧盟规范的升级
        一、国际投资政策的新规范
        二、欧盟外资审查规范的升级
    第二节 欧盟调整投资激励机制的方向
        一、欧盟的外资理念与政策反思
        二、吸引外资与引导流向
    第三节 欧盟外资审查机制的灵活性
        一、监管适度与投资便利化
        二、监管合作与透明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智能化相关研究
        1.2.2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2.3 智能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2.1 智能化内涵界定与指标选取
        2.1.1 制造业智能化内涵
        2.1.2 制造业智能化评价指标
    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熵值法
    2.3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分析
        2.3.1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全国整体分析
        2.3.2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分地区分析
        2.3.3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分区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3.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3.1.1 DEA-Malmquist指数法
        3.1.2 DEA-SBM模型
    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3.3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分析(DEA-Malmquist)
        3.3.1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全国总体分析
        3.3.2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地区分析
        3.3.3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区域分析
    3.4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静态分析(DEA-SBM)
        3.4.1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国总体与分区域分析
        3.4.2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地区分析
        3.4.3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聚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4.1 技术进步角度
        4.1.1 智能化促进企业的知识溢出与吸收
        4.1.2 智能化加快企业的知识创造
    4.2 技术效率角度
        4.2.1 智能化提高了企业的单要素生产率
        4.2.2 智能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说明
        5.2.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总体回归分析
        5.3.2 东中西区域异质性回归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尔库塞的精神遗产?
        二、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单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的忧患意识
        一、垄断资本主义、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遗憾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源起
        一、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
        三、重建“理性”与“革命”的辩证原理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探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二、“新”工人阶级的壮大
        三、从暴力革命的外部冲突到心理能量的内部压抑
第二章 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
    第一节 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成就
        二、消费的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到力比多释放的函数
        三、消费异化的本质:“虚假需求”对真实需求的替代
    第二节 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
        一、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作为高度垄断资本特殊运行模式的跨国公司
        三、技术资本的新特征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新模式
        一、高度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剩余”
        二、马尔库塞对巴罗“剩余意识”范畴的解析
        三、剩余意识的动力学机制
第三章 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第一节 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嬗变: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的政治新形式
        一、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消费意识形态
        二、新“极权主义”: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剩余意识的政治潜能
    第二节 革命概念的新内涵
        一、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扬弃和新“革命”概念
        三、“乌托邦的终结”
    第三节 新“革命主体”与自治
        一、“无产阶级的物化”
        二、“大拒绝”的革命之路
        三、新“革命主体”的提出
第四章 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匮乏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
        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
        二、“富裕社会的不满者”
        三、“从富裕社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节 “爱欲与文明”
        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及其心理学基础
        二、“新感性”
        三、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
    第三节 审美救赎
        一、当代艺术状况及其与艺术本质的背离
        二、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
        三、作为未来社会新构想的审美之维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含中译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对外贸易
        2.1.2 产业升级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相关理论与影响机理分析
    3.1 相关理论
        3.1.1 对外贸易相关理论
        3.1.2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3.1.3 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相关理论思想
    3.2 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3.2.1 市场机制的普适性机理
        3.2.2 交易主体全球化的竞争效应影响机理
        3.2.3 全球贸易往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影响机理
        3.2.4 贸易市场扩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影响机理
        3.2.5 对外贸易发展的溢出效应影响机理
        3.2.6 贸易产品的空间邻近效应影响机理
        3.2.7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工深化效应影响机理
        3.2.8 引致需求诱发的要素流动效应影响机理
第4章 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现状分析
    4.1 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4.1.1 货物贸易现状
        4.1.2 服务贸易现状
    4.2 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4.2.1 结构演进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2.2 经济效率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2.3 产品空间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2.4 生产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3 产业升级滞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4.3.1 外贸规模膨胀降低了产业升级的内在激励
        4.3.2 产业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占位较低
        4.3.3 外贸的粗放发展加重了产业升级的负担
        4.3.4 服务贸易水平低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度不足
        4.3.5 要素引进推动产业升级的道路曲折
第5章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5.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5.4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5.4.1 商品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2 服务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3 一般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4 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5 稳健性检验
    5.5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6章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6.2 基础模型设定与相关指标解释
        6.2.1 基础模型设定
        6.2.2 相关指标解释
    6.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效率实证检验
        6.3.1 全国层面的检验
        6.3.2 省际层面的检验
    6.4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经济效率实证检验
        6.4.1 全国层面的检验
        6.4.2 省际层面的检验
    6.5 基于微观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6.5.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6.5.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6.5.3 稳健性检验
    6.6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7章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7.2 产品空间及相关指标解释
        7.2.1 产品空间
        7.2.2 相关指标解释
    7.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7.3.1 基础模型设定
        7.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7.4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7.4.1 具体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7.4.2 检验结果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8章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8.2 投入产出表及相关指标解释
        8.2.1 投入产出表
        8.2.2 相关指标解释
    8.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8.3.1 基础模型设定
        8.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8.3.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8.4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8.4.1 具体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8.4.2 检验结果分析
        8.4.3 稳健性检验
    8.5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9章 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9.1 贸易惯性削弱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向上流动性
    9.2 要素红利逆转约束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动力
    9.3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限制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利得积累
    9.4 服务业基础薄弱降低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效率
    9.5 频繁的贸易摩擦增大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阻力
第10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散货船市场预测与我国造船企业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定量分析法
        1.3.3 战略分析法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散货船市场分析
    2.1 散货船市场要素分析
        2.1.1 散货物及其特征
        2.1.2 散货船型分类及散货船队
        2.1.3 散货船航行线路
    2.2 散货船市场结构及其细分
        2.2.1 散货船市场结构
        2.2.2 散货船市场细分
    2.3 散货船市场运作模式及表现
        2.3.1 散货船市场运作模式
        2.3.2 世界散货船市场表现
        2.3.3 市场周期性萧条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散货船市场研究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阐述
    3.1 国内外对世界散货船市场研究综述
    3.2 定量预测方法分类及评价综述
        3.2.1 定量预测方法分类
        3.2.2 散货船市场预测模型综述
        3.2.3 散货船市场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综述
    3.3 本文研究方法的阐述
第四章 世界散货船市场预测
    4.1 散货船市场需求分析
        4.1.1 全球铁矿石运量需求分析
        4.1.2 全球煤炭运量需求分析
        4.1.3 全球粮食运量需求分析
    4.2 散货船市场供应分析
        4.2.1 当前散货船市场的运力分析
        4.2.2 主要船型供应分析
        4.2.3 散货船市场供应相关性分析
    4.3 当前市场的周期性研究
    4.4 全球经济增长与船舶市场发展相关性分析
    4.5 未来五年内散货船市场预测
第五章 国内造船企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5.1 国内经济运行趋势
    5.2 国内散货市场进口需求分析
        5.2.1 铁矿石需求分析
        5.2.2 煤炭需求分析
        5.2.3 谷物需求分析
    5.3 国内散货船船队分析
        5.3.1 船队规模分析
        5.3.2 船队结构特点分析
        5.3.3 国内散货船船东情况
    5.4 国内船舶建造市场现状
        5.4.1 散货船造船市场主要指标
        5.4.2 船企盈利能力现状
    5.5 国内船企散货船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六章 我国造船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6.1 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的问题
        6.1.1 接单困难加重
        6.1.2 新船难以交付
        6.1.3 开工缺口扩大
        6.1.4 技术水平落后
        6.1.5 配套国产化不足
        6.1.6 盈利空间压缩
    6.2 我国造船企业面临机遇
        6.2.1 国内散货船新船型长远需求巨大
        6.2.2 高端船型市场领域
    6.3 我国造船行业政策环境
        6.3.1 国家重大政策
        6.3.2 船海领域相关政策
    6.4 我国造船企业散货船市场战略分析
        6.4.1 基于SWOT模型的战略分析
        6.4.2 散货船建造市场的SWOT模型建立与分析
        6.4.3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战略分析
    6.5 我国造船企业散货船市场战略建议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案例的确定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开发区演化的理论基础
        2.1.1 开发区形成理论
        2.1.2 开发区发展理论
        2.1.3 开发区科学发展理论
        2.1.4 开发区演化发展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2.2.1 演化概念辨析
        2.2.2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框架
        2.2.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综述
    3.1 相关概念
    3.2 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进展
        3.2.1 发展条件与影响因素研究
        3.2.2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3.2.3 开发区与城市关系研究
        3.2.4 综合评价相关研究
        3.2.5 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研究
        3.2.6 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
    3.3 国外关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进展
        3.3.1 关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研究
        3.3.2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问题的研究
        3.3.3 关于我国出口加工区及科学园的相关研究
    3.4 国内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述评
        3.4.1 国内研究内容分析
        3.4.2 国外研究评价
        3.4.3 国内外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四章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研究
    4.1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省际时空演化
        4.1.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省际时空演化特征
        4.1.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省际空间相关性演化特征
    4.2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GDP)省际时空演化
        4.2.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GDP)省际时空演化特征
        4.2.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GDP)省际空间相关性演化特征
    4.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要素演化
        4.3.1 政策制度演变
        4.3.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变化
    4.4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时空演化
        4.4.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质量研究方法
        4.4.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方法
        4.4.3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时空演化特征
    4.5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时空演化
        4.5.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增长路径与集散性发展过程
        4.5.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过程
        4.5.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模式
    4.6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4.6.1 外生因素
        4.6.2 内生因素
        4.6.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研究
    5.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
        5.1.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过程
        5.1.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模式
        5.1.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特征
        5.1.4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的动力分析
    5.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芜湖市空间演化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演化研究
    6.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演化
        6.1.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企业发展特点
        6.1.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企业空间布局演化特征
    6.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及其演化特征
    6.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规模发展及其演化特征
    6.4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芜湖市经济影响演化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演化研究
    7.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与社区发展演化
    7.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性基础设施发展演化
    7.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性基础设施发展演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演化研究
    8.1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质量研究方法
    8.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方法
    8.3 基于全国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演化
        8.3.1 基于全国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效率演化特征
        8.3.2 基于全国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动态效率演化特征
    8.4 基于自身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演化
        8.4.1 基于自身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效率演化特征
        8.4.2 基于自身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动态效率演化特征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集聚与溢出演化研究
    9.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集聚过程分析
    9.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溢出过程分析
    9.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进过程与机制分析
        9.3.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进过程与特征
        9.3.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进机制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阶段与动力机制研究
    10.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过程及其特征
    10.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10.2.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0.2.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0.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数据选用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2 国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2.1 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2.2.2 新兴技术的研发绩效研究
        2.2.3 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研究
    2.3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2.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干预研究
        2.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研究
        2.3.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撑作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
    3.1 历史视角:五次经济长波与新兴产业的更替发展
        3.1.1 世界五次经济长波的发展脉络
        3.1.2 世界经济长波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兴产业发展
    3.2 全球化视野:危机后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3.2.1 世界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概述
        3.2.2 西方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
        3.2.3 世界各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动向
    3.3 各国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绩效测度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研究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演变测度研究
        4.2.1 产业结构演变的测度方法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变化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测度研究
        4.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经验分析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4.3.3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的测度研究
        4.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概述
        4.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区特征
    4.5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测度研究
        4.5.1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变化
        4.5.2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4.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4.7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实证研究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能过剩
        5.1.1 产能过剩的经验分析
        5.1.2 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缺失
        5.2.1 核心技术缺失的经验分析
        5.2.2 技术效率的测度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制度障碍
        5.3.1 政府干预失当的经验分析
        5.3.2 金融体系支持不足的经验分析
        5.3.3 资源错配导致生产效率损失的测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新熊彼特理论的解释
    6.1 新熊彼特理论的发展历程
    6.2 新熊彼特理论的基本内容
        6.2.1 熊彼特理论中的创新:动因与作用分析
        6.2.2 新熊彼特理论的概述
        6.2.3 新熊彼特理论的拓展:对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融合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中各部门的作用机制
        6.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公共部门作用机制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部门作用机制
        6.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市场作用机制
    6.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
        6.4.1 新熊彼特通道的概述
        6.4.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新熊彼特通道案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共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7.1 政府补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7.2 研发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7.2.1 财政补贴作用的经验分析
        7.2.2 财政补贴作用的模型构建
    7.3 实证研究
        7.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7.3.2 实证检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8.1 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2 需求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8.2.1 需求规模作用的经验分析
        8.2.2 不确定性条件下需求规模作用的模型构建
    8.3 实证研究
        8.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8.3.2 实证检验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9.1 金融抑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9.2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作用机制
        9.2.1 金融价格扭曲的经验分析
        9.2.2 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经验分析
        9.2.3 金融抑制作用的模型构建
    9.3 实证研究
        9.3.1 数据选取和变量设定
        9.3.2 实证检验结果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10.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熊彼特通道”
    10.2 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
    1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1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10.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
        10.4.2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2003年世界高技术在增长中寻求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D]. 康旭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D]. 曹文. 北京大学, 2021(09)
  • [3]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鲍怡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D]. 刘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5]“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 郑红玲. 辽宁大学, 2019(07)
  • [7]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8]散货船市场预测与我国造船企业对策研究[D]. 王晔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D]. 蔡善柱.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1)
  • [10]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D]. 杨震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2003年,世界高科技寻求增长突破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