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田399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哲[1](2021)在《甘蓝型油菜硼磷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甘蓝型油菜对硼(B)、磷(P)养分需求多,并且对硼、磷养分缺乏敏感。土壤有效硼缺乏引起油菜“花而不实”,有效磷缺乏导致油菜分枝数和角果数减少,两者均使油菜产量显着降低。我国油菜主要种植区域的土壤硼磷养分普遍缺乏,这是我国油菜取得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施用化学硼肥和磷肥是提高作物生产力的有效农艺措施,但是硼矿和磷矿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过量施用硼肥容易造成作物硼中毒,而磷肥施用不当不仅会导致肥料资源浪费,还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养分互作是影响作物养分高效利用和产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油菜如何协调硼磷营养以优化生长和产量对于硼磷养分管理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这两个元素如何互作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采用大田、盆栽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油菜硼与磷营养的互作效应,分析了其互作效应的机制。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硼磷肥料配施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不施用硼肥(P90B0,下标数字分别代表每公顷磷肥和硼肥施用量,下同)或磷肥(P0B9)时,油菜的产量最低。与不施硼肥(P90B0)处理相比,施用硼肥后油菜产量提高了30.8%-2181.6%;与不施磷肥(P0B9)处理相比,施用磷肥后油菜产量提高了134.5%-523.9%。平衡的硼磷肥料配合施用提高了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低磷配施低硼(P45B4.5)比低磷配施高硼(P45B18)时的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高,高磷配施高硼(P180B18)比高磷配施低硼(P180B4.5)时的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高。油菜硼与磷协同增效的硼肥(硼砂)施用量为4.5-9 kg/hm2,磷肥(P2O5)施用量为90-135 kg/hm2。在任一硼磷配比下,硼高效品种(抗缺硼)‘中双11号’(ZS11)和‘华高油1号’(HGY1)的产量和磷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硼低效品种(缺硼敏感)‘Westar10’(W10),说明硼与磷协同增效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16S r RNA基因测序表明,与P90B0或P0B9处理相比,P90B9处理显着提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2)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平衡的硼磷配施提高油菜产量。与高磷和低硼组合相比,高磷和高硼组合优化了油菜各部位的生长,并促进了磷向种子的分配,进而提高油菜产量,此效应在硼低效品种W10比硼高效品种ZS11更明显;相比于低磷配施高硼,低磷配施低硼促进了油菜苗期和抽薹期磷的吸收和成熟期向种子中的分配,使其有更高的光合效率,从而保障高产。有趣的是,在低磷条件下,高硼供应上调了磷饥饿诱导基因Bna C3.SPX3和磷转运基因Bna PHT1s在根中的表达,说明低硼促进根系对磷吸收可能是一个与Bna PHT1s无关的过程。硼磷互作对于硼低效品种W10和硼高效品种ZS11在成熟期总磷吸收和各部位磷分配、油菜产量以及净光合作用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说明硼磷互作可能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3)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低硼条件下,磷肥增施显着促进了油菜在苗期和抽薹期的生长,而在成熟期高磷供应抑制了硼向籽粒的转移,加重了硼敏感品种W10硼缺乏症状,包括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而硼高效品种ZS11虽能正常结实,但产量也有下降的趋势;在高硼条件下,磷肥施用促进了硼的吸收和向种子中的分配,使油菜产量显着增加了6.0-10.6倍。进一步分析表明,合适的硼磷组合可以增加苗期新生叶片和成熟期种子的硼浓度,同时降低了植物体内过高的磷硼比,并使缺硼植物中的元素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了缺硼对油菜生长和籽粒产量的抑制作用。硼磷互作对硼低效品种W10和硼高效品种ZS11在植物磷硼比和根系形态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说明硼磷互作可能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综上所述,协调的硼磷供应影响了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种群丰度变化,同时显着提高土壤硼、磷有效养分的含量等。这促进油菜根系对磷的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和分配,以及新生部位硼浓度,使之有更高的光合效率,进而保障了油菜籽粒产量的形成,这是油菜硼与磷协同增效的生理机制,这些硼磷互作的协同效应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高等植物硼磷营养互作关系的认识,也为农业生产上油菜硼磷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了依据。
陈振江[2](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谢慧敏[3](2021)在《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水稻生产过程中,往往投入大量化肥,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水稻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探索华南双季稻区化肥减量的技术途径,于2019年分别进行了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为核心的水稻化肥减量田间试验。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氮肥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利用试验于2019年在广西宾阳县、柳城县、北流市进行早晚稻多点大田联合试验,设置了常规施氮量(T1),常规施氮量+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2),-20%氮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3),-30%氮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4),-40%氮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T5)共5个施肥措施。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包括氮磷钾)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利用试验设置常规施肥量(P1),-10%化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P2),-20%化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P3),-30%化肥+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P4)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与T1相比,添加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水稻叶面积指数;T2和T3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T1)分别提高了6.63%、1.43%和4.24%、3.31%;T3处理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比T1(对照)分别提高了0.64%、3.79%、4.68%、0.45%。减量施肥处理中,减20%氮肥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T3)能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2、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氮肥对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添加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T2氮素积累量较对照提高2.76%。T3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42%、7.23%、0.87%、29.14%。减量施肥处理中,减20%氮肥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T3)能提高水稻养分利用效率。3、氮肥减量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条件下,水稻的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有效穗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结实率、收获指数呈显着正相关;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4、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P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比对照(P1)提高6.06%和0.45%,其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4.36%、8.07%、5.03%。减10%化肥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P2)能促进水稻干物质的积累,改善产量构成因子,提高水稻产量。5、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P2处理的氮/磷素积累量、氮/磷/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磷/钾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0.75%、5.14%)、(5.04%、1.31%、2.18%)、(10.08%、6.66%、8.97%)、1.59%。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表现出随化肥施用量的减少而递增,P4处理的肥料偏生产力最大。在综合考虑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以及环境健康的综合影响,减施20%氮肥或者减10%化肥比例配施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为本试验较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
彭秋[4](2021)在《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茎瘤芥(又名青菜头)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中的一类重要蔬菜,主要用于加工生产榨菜,在长江上游重庆涪陵及周边区域广泛栽培,是当地冬季主要栽培作物。随着重庆市涪陵及周边区域茎瘤芥产业的发展,茎瘤芥栽培过程中存在过量施肥、偏施氮肥、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也造成了茎瘤芥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茎瘤芥产业的健康发展。缓释肥具有养分释放慢和养分利用率高的特点,被誉为“环境友好型肥料”。为此,根据茎瘤芥的需肥规律和生长规律研制了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并采用“通气法”研究肥料的氨挥发速率和氨挥发总量,采用“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肥料的氮素释放特性,并采用盆栽试验结合大田试验研究其对茎瘤芥产量、品质、养分利用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NBSRF)能降低肥料的氨挥发速率。肥料施入土壤后氨挥发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氨挥发速率的峰值在施肥后5~10天。NBSRF的氨挥发速率峰值低于商品茎瘤芥专用肥(MZF)、普通复合肥(OCF)、茎瘤芥专用肥(BCF)和茎瘤芥专用缓释肥(BSRF),分别降低4.78、2.13、1.33和0.44 mg·kg-1·d-1,降幅分别为48.77%、29.79%、20.99%和8.11%。(2)NBSRF能降低肥料的氨挥发总量。肥料施入土壤后的表观氨挥发总量占施氮总量的5.27%~9.36%。肥料施入土壤后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20天内,氨挥发总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NBSRF的表观氨挥发总量低于MZF、OCF、BCF和BSRF,分别降低19.28、9.96、8.49和2.98 mg·kg-1,降幅分别为41.20%、26.59%、23.57%和9.78%。(3)NBSRF具有一定的氮素缓释功能,缓释期大约为70天,第70天的总氮累积溶出率为89.74%。在培养期内,同一时期不同处理的总氮累积溶出率大致为OCF>MZF>BCF>BSRF>NBSRF>MSRF。(4)NBSRF能提高茎瘤芥的产量。盆栽试验研究发现NBSRF的茎生物量分别比OCF和MSRF增加7.85~10.56g·pot-1和19.52~25.97 g·pot-1,增幅为2.70%~3.80%和7.26%~9.54%。大田试验研究发现NBSRF的产量分别比MZF、OCF和MSRF增加291.58~553.05、397.31~694.80和24.90~197.32 kg·667m-2,增幅分别为11.38%~24.24%、16.70%~32.47%和0.88%~7.48%。(5)NBSRF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茎瘤芥的品质。盆栽试验研究发现NBSRF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17.01%~64.83%;NBSRF的挥发性物质总量和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挥发性物质总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3.86%~170.85%,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5.78%~205.20%。大田试验研究发现与其它施肥处理相比,NBSRF的挥发性物质总量提高20.83%~187.76%,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提高22.21%~166.05%;游离氨基酸总量提高0.66%~50.43%。(6)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总体上低于普通肥料。第50天永安小叶NBSRF处理叶片SPAD值低于MZF、OCF和BCF,分别降低1.73、2.04和1.29,降幅为4.80%、5.60%和3.62%;第85天永安小叶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低于MZF、OCF和BCF,分别降低0.34、1.14和1.17,降幅为0.99%、3.23%和3.29%,第85天的差值小于第50天的差值。第50天涪杂2号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低于MZF、OCF和BCF,分别降低0.18、2.11和1.64,降幅为0.52%、5.81%和4.58%,第85天涪杂2号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低于OCF,降低0.59,降幅为1.65%,但高于MZF和BCF,分别增加1.53和0.55,增幅为4.67%和1.62%。(7)NBSRF能保持土壤p H值稳定,降低土壤酸化的风险。盆栽试验研究发现,与试验前相比,OCF和MSRF的土壤p H值分别下降了0.74~0.78和0.50~0.56,而NBSRF处理使土壤p H值增加0.02~0.10。(8)NBSRF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盆栽试验研究发现,与OCF相比,NBSRF的氮肥利用率提高4.41%~10.05%,与MSRF相比,NBSRF的氮肥利用率提高10.67%~11.16%。大田试验研究发现NBSRF茎的氮含量高于MZF和OCF,分别增加12.64%~14.93%和19.01%~27.97%。
卢明[5](2021)在《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文中研究表明镁是300多种酶的活化因子,也是植物体的第二大阳离子。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镁对维持叶绿体结构和绿叶细胞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植物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分配、蛋白质合成等与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镁还影响植物的氮代谢和矿质营养分配过程,对作物的营养品质建成有着直接影响。镁是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代谢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然而,人体镁缺乏正成为全球性的营养问题。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素缺乏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镁浓度严重下降,而日常膳食中镁摄入量的降低是造成人体缺镁的重要影响因素。高量土壤镁淋洗损失、忽视镁肥施用和作物产量提升带来的“稀释效应”是导致农产品镁浓度持续下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我国逾50%以上的农田土壤存在缺镁或潜在缺镁的农业生产问题,尤其是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不仅影响了以植物源性食品消费为主的人群镁营养健康,还显着影响了作物的产量。镁肥施用被证实是提升缺镁土壤上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与人体镁营养及其他营养品质的快速有效农学强化措施。但在田间条件下,镁肥施用如何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建成及人体营养健康,如何影响土壤-作物系统的土壤镁淋失及维持系统的镁素平衡,能否通过改善镁肥施用方式以实现镁强化、产量优化及控制镁淋失等都还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基于西南地区黄壤上典型露地蔬菜辣椒-白菜轮作体系,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明确了区域蔬菜的生产水平和菜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研究了镁肥施用水平分别对辣椒和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人体健康效应,以及轮作系统镁素平衡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品质及土壤镁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镁肥施用方式管理对土壤镁淋失的阻控潜力。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户调研和土壤分析,评价了西南地区黄壤典型蔬菜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区域露地菜田基本由水稻-油菜轮作系统转换而来,而当前露地蔬菜系统的产量水平低,但肥料投入数倍高于专家推荐施用量。过量施肥导致了菜地土壤的磷、钾、钙、镁养分富集,造成了系统磷素的高淋洗风险,土壤Ca Cl2-P显着增加的速效磷(Bray-P)临界值为104 mg kg-1。此外,菜地0-60 cm土层的土壤p H明显降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钙镁养分的累积显着缓解了耕层土壤的酸化;但底层土壤p H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外,受碳投入少、耕作频率高、以及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影响,菜地土壤的碳、氮均处于损耗状态,且C/N比随土层向下及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显着下降趋势,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下降,对蔬菜种植系统的持续性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区域蔬菜系统的土壤镁素缺乏及交换性钾/交换性镁比例失衡问题突出。综上,区域传统农业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集约化蔬菜种植已造成严重的菜地土壤退化现象和环境污染风险。因此,西南地区蔬菜集约化生产迫切需要合理的有机物料投入及氮磷镁肥管理策略,同时应注重农技服务的有效配伍,以达到蔬菜绿色生产及生态环境友好目标。(2)土施镁肥显着影响了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本研究中,随施镁量的增加(0-67.5 kg ha-1),辣椒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优化施镁可同步实现最高增产25.6%和增收40.1%。就产量构成来说,产量的增加依赖于单株挂果数和单果重的提高。镁肥对辣椒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辣椒产量的增加可全部归功于植株生物量的提高。其中,辣椒开花坐果期前、后的植株生物累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85%-28.4%和71.6%-90.1%。本研究中,辣椒增产的植物营养学机制为:镁肥提高了开花坐果期的植株镁营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三者间的积极互馈共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累积从而促使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转移。但是,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植株土壤镁浓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均表现为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尚无法建立高产辣椒体系的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说明辣椒产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土壤交换性镁缺乏及土壤钾/镁比例失衡是限制其继续增产的两大限制因子。(3)本研究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评价框架,首次构建了成人镁、钾、钙、铁和维C营养素缺乏的健康评价方法,且初次评估了目前我国成年辣椒消费人群的健康负担为21.3百万DALYs lost;其中,由人体钙营养不良导致的致残寿命年损失贡献为75.3%,而镁、维C、铁和钾营养不良的贡献则分别为8.96%、7.45%、5.88%和2.42%。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施镁量的增加,辣椒果实镁和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着增加,但钙、锌和维C浓度显着降低,而对钾和铁无明显影响。在目前辣椒消费水平下,食用镁强化辣椒虽可增加人体镁营养摄入水平,但显着降低钙、锌和维C的摄入量。据DALYs模型计算,镁营养带来的健康效应远不足以抵消钙和维C摄入不足所造成的健康负担,所以辣椒生产系统中单施镁肥将加剧人体的健康负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镁肥需要与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钙铁锌肥同时施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求。(4)相比于对照,镁肥施用对大白菜收获期产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分别显着提高镁营养、维C和水溶性蛋白含量53%、20.0%和57.9%,同时显着降低硝酸盐含量13.5%,综合营养品质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本研究表明试验地存在轻度镉污染,但镁肥能显着抑制大白菜对重金属镉和镍的吸收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各消费人群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表明,该区域大白菜生产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22.5-45 kg Mg ha-1。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作物系统的镁强化、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人体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5)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巨大的土壤镁淋失是导致土壤-作物系统镁素缺乏的影响因素之一。全球尺度上,农田系统和果园种植系统的平均镁淋失量分别高达44.6 kg ha-1 season-1和103 kg ha-1 yr-1。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农户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却未重视镁肥的施用,忽视了镁素的归还,土壤镁养分随作物收获逐渐被损耗,加剧了系统的镁素缺乏。本田间试验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上露地蔬菜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量为33.9-74.2 kg ha-1 yr-1,与植株镁积累量相近,且随施镁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镁淋洗损失强度与集中降雨同步,故辣椒季贡献了65.4-74.4%的镁淋失量,而大白菜季和休耕期的贡献率相当。除降雨量外,土壤质地、施镁量和植株镁积累量等都是影响镁素淋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当前种植体系下的土壤镁淋失并不会导致地下水硬度超标问题。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施肥策略,辣椒和大白菜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62.1和21.8 kg Mg ha-1。在我国南方大田蔬菜种植体系中,协同改进镁肥施用类型(控释/缓释)和施用方式(土施+叶面喷施),以及改良菜地土壤性质(SOC/p H)和系统管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作物高产、减少镁肥投入和镁淋失量的潜在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全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6)镁肥土施(45 kg Mg ha-1)和0.5%浓度喷施均能显着提高西南地区黄壤上辣椒产量和果实镁营养,且效果相当。但相比于土施,0.5%浓度喷施提高了植株镁营养向果实的转移效率及辣椒的商品果率。受产量提升导致的“稀释效应”和镁参与相关生理过程的共同影响,土施和0.5%喷施显着降低了辣椒果实的钙、维C、硝酸盐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但两处理的品质综合效应表现为:0.5%喷施≥土施。此外,相比于不施镁对照,土施能显着提高辣椒收获期耕层土壤的交换性镁浓度,而喷施处理则表现出损耗态势,0.5%浓度喷施处理对应的土壤交换性镁损耗速率为4 mg kg-1 season-1。若以维持基础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不变为目标,每季至少需要以土施方式向当前土壤-辣椒系统额外补充10.8 kg Mg ha-1镁肥投入。由此一来,相比于45 kg Mg ha-1土施处理,上述组合式施镁策略能够在减施镁肥68.4%基础上获得同等辣椒品质和产量,或更高产量,同时降低镁淋失33.7%。因此,当前的农业管理措施除了需要综合考虑作物品质、产量和养分、土壤生产力及环境效应外;还需在作物生产系统的多指标优化镁肥管理中,加深对施镁量、施镁方式及其系统镁素平衡的理解。
刘瑶[6](2021)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石家庄市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条件下降水和光热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生态区作物生产的发展。因此,亟需挖掘作物节水丰产潜力,提高作物水、肥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该地区作物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赵县宝丰源农场进行。共采用9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小麦、玉米品种筛选;设置两个施肥和两个灌水水平进行了小麦水肥优化配置试验;喷施吨田宝和保姆菌对小麦和玉米进行化学调控以及玉米宽窄行和等行距的种植效果比较等试验。系统研究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筛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子粒产量变化在5.8t·hm-2~9.8t·hm-2之间,石新828的产量、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次为衡S29和矮抗1号。不同品种夏玉米的产量在5.7t·hm-2~9.9t·hm-2之间,京农科729的产量和光温生产效率最高,且收获时的子粒含水率低于28%,可进行玉米子粒直收。(2)在不同水肥处理下,1水1肥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低于2水2肥和2水1肥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69%和1.67%。由1肥到2肥施肥量增加25%,但产量仅提高8.43%;灌水量由春季2水减到1水,产量降低了 11.21%,但灌水量节省了 50%。因此,小麦春季灌溉1水,可以节约宝贵水资源,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小麦玉米化控试验表明,“吨田宝”处理可提高小麦成穗率、LAI、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27.53%。“保姆菌”处理的效果稍次于“吨田宝”,亦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16.41%。抗倒型和抗逆型的“吨田宝”及其叠加剂型均可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喷施“吨田宝抗倒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8.74%,喷施“吨田宝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16.30%,喷施“吨田宝抗倒剂+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28.52%。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化控剂可提高小麦、玉米的抗逆能力和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表明,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增产10.24%~12.15%。宽窄行种植改善了玉米群体光分布和抗逆能力,优化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综上所述,赵县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选择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并搭配合适的种植方式,优化水肥运筹和合理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提高水肥和光能利用率,优化利用光温资源,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史晓玲[7](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米巧[8](2020)在《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分工、农业专业化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环节外包为主的农业分工演进及农民外包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是下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探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供给和需求、农民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决策与福利效果等都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聚焦农业分工背景下的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为: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分析?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根据棉花生产环节的技术难度差异、资产专用性、棉农家庭禀赋、农户分化等特征,全面分析棉农产生不同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供需现状及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本研究主要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农业分工为背景,对新疆南北疆9个县(市)1036户棉农进行深入调研,获取有效数据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其次,对棉农生产环节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进行分析;第三,对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最后,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整个研究层层递进对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在整地播种环节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棉农自己购买型,占总样本的36%,其次为社会关系型,占总样本的33%;在水肥管理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种植大户型,占总样本的35%;在棉花采收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棉农社会关系,占总样本的47%,其次是种植大户型,占总样本的30%;以上三个生产环节中,农业企业型渠道是棉农选择最少的外包渠道,究其原因,农业企业型供给渠道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服务组织,对棉农而言,虽然农业企业型供给渠道的服务质量更高,但是会增加其成本支出,最终棉农选择农业企业型外包渠道的比重较少。(2)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分析:棉农依据家庭资源禀赋,针对棉花不同生产环节对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需求差异,会采取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决策。具体而言,农业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更大,植棉面积越大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概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户各生产环节的外包行为呈现出显着关联性特征。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整地播种播种、水肥管理和棉花采收环节外包的农业兼业的门槛值分别为:83.00%、76.70%、55.80%;对应环节棉农选择外包的植棉面积(亩)的门槛值分别为:99.00、72.00、15.00。进而提出加强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户生产环节外包服务,有助于降低农业兼业导致劳动力流失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并能缓解“小农户”采购农机的投资压力,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3)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分析了家庭禀赋、土地流转对棉农各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和等待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禀赋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并对各生产环节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棉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有限资源的二次匹配,对采购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造成显着影响。棉农各生产环节采购外包行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决策行为,整地播种环节与水肥管理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存在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家庭禀赋、土地流转对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和等待时间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在整地播种环节和水肥管理环节最为突出。在棉农家庭禀赋特征中,植棉规模、生产设备、劳动力数以及植棉收入比重、邻居采购是显着影响棉农各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重要因素。土地流出显着影响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等待时间,土地流入仅对整地播种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具有显着影响。(4)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从家庭收入、消费支出和劳动舒适度等3个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对改善小农户福利的影响,并比较了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从整体上看,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确实能够改善小农户的福利,如提高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以及提升劳动舒适度。(2)农户不同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存在差异,棉花采收环节外包行为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最显着;水肥管理环节外包行为对提高农户消费支出和舒适度均有显着作用。(3)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提升外包福利存在差异,导致农户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果表现出规模差异和文化差异。同时,受南疆和北疆资源禀赋的影响,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也呈现出显着的区域差异。
张煜[9](2020)在《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加快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东北地区烟草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制备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株,提出牛粪微生物菌肥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制备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林间、烟地及牛粪中分离得到120株菌株中筛选出生长速率快、高效降解纤维素最佳菌株为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扩繁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0 g+滤纸50 g+氯化钠50 g+碳酸钙20 g+酵母提取物10 g+蒸馏水10 L。最佳扩繁培养条件:接种量20%,温度30~35℃,pH值为7.0,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0 ln/h。微生物菌肥制备优化工艺为:1000 kg牛粪+25 kg秸秆+7.5 kg菌液+2.5 kg水比例混合搅拌用塑料布覆盖,堆肥底径为145 cm,高为95 cm。混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1%,堆肥1~6周在升温和高温阶段每3 d翻堆1次,6~12周降温阶段每7 d翻堆1次。堆肥过程中含水量保持在60±5%。堆肥过程pH范围7.3~7.8之间,总氮含量先降后升,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水解氮含量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堆体表面向下40 cm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7.60 g/kg和15.60g/kg。制备菌肥可显着提高烟草种子“龙江911”发芽率(p<0.05)。堆肥过程中,肥堆优势细菌门从厚壁菌门(Firmicutes)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演替,形成新微生物菌肥群落结构。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在不同堆肥时期相对丰度均处于前50,但堆肥前期、中期、后期丰度呈现先降后增显着变化。说明了添加菌株对肥堆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图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绿弯菌门在微生物群落发展中的重要性。微生物菌肥382.5 kg/hm2+烟草专用肥375 kg/hm2混合施用能够显着改善土壤pH值至烟草生长最适范围,提高土壤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同时对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产量、氮和钾含量具有最佳促进效果。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草代谢产物积累。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51.2±2.1%)、有效磷含量(25.26 mg/kg)、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提升效果均为各试验组中最佳。同时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组烟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烟草总氮/烟碱比值最优,烟草品吸质量得分最高。单施烟草专用肥会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而施用微生物菌肥或混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烟草专用肥有助于改善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但单施烟草专用肥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有机碳、pH、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优化了牛粪-秸秆堆肥技术,配制出了高效微生物菌肥,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烟草品质量和产量的微生物菌肥堆肥及施肥技术。
刘连盟[10](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大田399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田399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甘蓝型油菜硼磷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磷营养概述 |
1.1.1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现状 |
1.1.2 植物中磷的生物学功能 |
1.1.3 植物对磷的吸收与利用 |
1.1.4 植物磷高效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
1.2 植物硼营养概述 |
1.2.1 土壤中硼的有效性性和利用现状 |
1.2.2 植物中硼的生物学功能 |
1.2.3 植物对硼的吸收与利用 |
1.2.4 植物硼高效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
1.3 植物硼磷养分之间关系 |
1.3.1 养分互作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2 养分互作类型 |
1.3.3 植物硼磷互作关系的研究现状 |
1.4 硼磷肥料施用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4.1 微生物对养分循环和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
1.4.2 硼磷肥料施用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4.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5 油菜生产与硼磷肥施用现状 |
1.5.1 油菜生产现状 |
1.5.2 油菜生产中硼磷肥料施用现状 |
1.5.3 硼磷肥料配合施用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2.1 硼磷肥料配施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2.2.2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 |
2.2.3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硼营养状况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3 硼磷肥料配施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2.4 土壤样品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5 土壤总DNA的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3.2.6 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7 植物样品采集与养分含量测定 |
3.2.8 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调查 |
3.2.9 数据计算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对硼肥和磷肥施用水平的响应差异 |
3.3.2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油菜成熟期产量的互作效应 |
3.3.3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互作效应 |
3.3.4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肥料利用率的互作效应 |
3.3.5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苗期和抽薹期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 |
3.3.6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成熟期磷浓度、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
3.3.7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土壤细菌总体结构的影响 |
3.3.8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土壤群落组成的影响 |
3.3.9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3.3.10 不同硼磷肥料用量配施对土壤细菌功能组成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平衡的硼磷肥料供应提高油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 |
3.4.2 平衡的硼磷肥料供应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 |
3.5 小结 |
4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磷营养状况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抽薹期生长表型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2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成熟期生长表型和产量的影响 |
4.3.3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磷吸收分配的影响 |
4.3.4 硼磷互作对磷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硼与磷协同调控油菜体内磷的吸收分配和生长 |
4.4.2 硼通过非磷吸收转运相关基因PHT1 转录水平途径影响磷吸收 |
4.5 小结 |
5 硼磷配合施用对油菜硼营养状况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盆栽试验 |
5.2.3 营养液培养试验 |
5.2.4 根系形态构型分析 |
5.2.5 植物样品采集及养分含量测定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成熟期生长表型的影响 |
5.3.2 盆栽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硼吸收分配的影响 |
5.3.3 水培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5.3.4 水培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3.5 水培条件下硼磷互作对油菜氮、钾、钙和镁浓度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适宜的磷供应缓解缺硼对油菜生长的抑制 |
5.4.2 合适的硼磷配施有利于维持油菜体内适宜的磷硼比 |
5.4.3 合适的硼磷配施有利于维持油菜体内元素的平衡 |
5.5 小结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本研究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
附录 Ⅱ 本研究中所用的引物 |
附录 Ⅲ 处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改良 |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
1.6.1 多年生黑麦草 |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方法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2.4 讨论 |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
3.3.7 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 |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
6.3.2 土壤化学性质 |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6.3.7 结构方程模型 |
6.4 讨论 |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3)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配施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的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配施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的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配施的研究状况 |
1.3 化肥减量与替代肥料的使用效果及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时间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处理设计 |
2.3.2 小区施肥设置 |
2.4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2.4.2 水稻叶面积指数 |
2.4.3 干物质积累量 |
2.4.4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 |
2.4.5 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 |
2.5 计算公式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氮肥对水稻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1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2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1.3 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1.4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氮肥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5 相关分析 |
3.2 海藻精和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3.2.1 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2.2 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3 相关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环境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2 品种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3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4 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2 结论 |
5 创新点与展望 |
5.1 主要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内涵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
1.1.1 纳米材料的内涵 |
1.1.2 纳米材料在农业上的研究及应用 |
1.2 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 |
1.2.1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
1.2.2 纳米材料在植物中的吸收和转运 |
1.2.3 纳米材料对物质的运载 |
1.2.4 纳米材料对植物的营养作用 |
1.2.5 纳米材料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纳米材料的植物毒性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
1.4 茎瘤芥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缓释肥料研究进展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氨挥发特性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装置 |
3.1.4 操作步骤 |
3.1.5 样品测定 |
3.1.6 数据分析和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对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3.2.2 对氨挥发总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装置 |
4.1.4 样品分析 |
4.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专用纳米缓释肥铵态氮累积溶出量 |
4.2.2 专用纳米缓释肥硝态氮累积溶出量 |
4.2.3 专用纳米缓释肥总氮累积溶出量 |
4.2.4 专用纳米缓释肥总氮累积溶出率 |
4.2.5 专用纳米缓释肥总氮瞬时溶出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生物量的影响 |
5.2.2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光合参数的影响 |
5.2.3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4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
5.2.5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
5.2.6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7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8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 |
5.2.9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NPK吸收的影响 |
5.2.10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NPK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时间 |
6.1.4 样品采集和测定 |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叶片SPAD值的影响 |
6.2.2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产量的影响 |
6.2.3.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品质的影响 |
6.2.4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茎NPK含量的影响 |
6.2.5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和p H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论文发表情况 |
参研课题情况 |
(5)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镁素与作物及人体健康 |
1.2 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缺乏现状 |
1.2.1 我国土壤镁养分状况 |
1.2.2 植物镁缺乏的影响因素 |
1.3 镁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1.4 蔬菜生产及其营养地位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
2.3.2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3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
2.3.4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2.3.5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及平衡 |
2.3.6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农户生产调研与土壤取样 |
3.2.3 作物生产系统的养分平衡分析 |
3.2.4 土样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养分平衡状况 |
3.3.2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碳氮状况 |
3.3.3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磷状况 |
3.3.4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钾钙镁状况 |
3.3.5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pH状况 |
3.4 讨论 |
3.4.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 |
3.4.2 菜地土壤碳氮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3.4.3 菜地土壤磷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3.4.4 菜地土壤pH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3.5 小结 |
第4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镁肥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4.3.2 镁肥对辣椒植株镁浓度、镁累积量及收获期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
4.3.3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对植株镁营养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响应 |
4.3.4 镁肥对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5 镁肥对辣椒果实果形指数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施用镁肥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
4.4.2 基于高产的辣椒系统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的建立 |
4.5 小结 |
第5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5.2.4 健康效应评价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镁肥对辣椒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
5.3.2 镁强化辣椒的摄入对相关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贡献 |
5.3.3 镁强化辣椒的人体健康效应 |
5.3.4 镁肥对辣椒果实辣椒素(类)物质浓度及其成人饮食摄入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辣椒果实镁和钙、锌、维C品质间的关系 |
5.4.2 施用镁肥对我国辣椒消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 |
5.4.3 辣椒素(类)物质与人体健康 |
5.4.4 基于人体健康效应的辣椒镁肥管理启示 |
5.5 小结 |
第6章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6.2.4 健康风险评估 |
6.2.5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镁肥对大白菜产量、生物量、镁吸收和相关营养品质的影响 |
6.3.2 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
6.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6.4 讨论 |
6.4.1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6.4.2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
6.4.3 施用镁肥对摄食大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影响 |
6.4.4 大白菜生产中的镁肥管理 |
6.5 小结 |
第7章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素淋洗损失及平衡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 |
7.2.2 试验设计 |
7.2.3 地下淋溶原位监测装置的安装和样品采集 |
7.2.4 文献数据收集和分析 |
7.2.5 数据分析 |
7.3 结果 |
7.3.1 各生态系统的镁素淋失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
7.3.2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状况 |
7.3.3 施用镁肥对蔬菜系统镁累积量及其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
7.3.4 镁素平衡 |
7.4 讨论 |
7.4.1 主要露地生态系统的镁素淋洗和影响因素分析 |
7.4.2 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露地蔬菜系统镁肥管理策略 |
7.5 小结 |
第8章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地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8.2.4 相关计算 |
8.2.5 数据分析 |
8.3 结果 |
8.3.1 施镁方式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8.3.2 施镁方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8.3.3 施镁方式对辣椒植株镁浓度和累积量的影响 |
8.3.4 施镁方式对辣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
8.3.5 施镁方式对辣椒收获期土壤镁形态转变的影响 |
8.4 讨论 |
8.4.1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 |
8.4.2 辣椒植株各器官镁的分配 |
8.4.3 辣椒营养品质及综合效应 |
8.4.4 镁肥管理启示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及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
(6)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1.2.2 小麦水肥优化配置 |
1.2.3 化学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麦玉米品种筛选与光热资源优化利用 |
2.2.2 小麦水肥一体化优化配置 |
2.2.3 小麦、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
2.2.4 玉米优化种植形式比较研究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冬小麦测定指标 |
2.3.2 夏玉米测定指标 |
2.3.3 植株含氮量、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4 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
2.3.5 光、温生产效率的测定 |
2.3.6 光能利用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 |
3.1.1 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情况 |
3.1.2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1.3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株高变化动态 |
3.1.4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5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
3.1.6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2.1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3.1 PGRs对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的影响 |
3.3.2 PGRs对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3.3 PGR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3.4 PGRs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 |
3.4.1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化动态 |
3.4.2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4.3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4.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茎秆特征 |
3.4.5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 |
3.4.6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4.7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子粒含水率 |
3.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5.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5.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5.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截获的影响 |
3.5.4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特性的影响 |
3.5.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5.6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5.7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6.1 PGRs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6.2 PGRs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6.3 PGRs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6.4 PGRs对夏玉米抗倒伏力的影响 |
3.6.5 PGRs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6.6 PGRs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4.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3 化学调控对小麦、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综述 河北省赵县夏玉米生产概况及增产措施研究 |
参考文献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业分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3.2 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
1.3.3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研究 |
1.3.5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福利效果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分工与农业专业化 |
2.1.2 外包的的定义及延伸 |
2.1.3 农业生产环节的划分 |
2.1.4 生产环节外包的供给渠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分工与协作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采用决策 |
2.3.2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渠道的选择偏好 |
2.3.3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 |
2.3.4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福利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分工演进与生产环节外包现状分析 |
3.1 农业分工、生产外包的历史回顾 |
3.1.1 农业分工演进的历史回顾 |
3.1.2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历史回顾 |
3.2 棉花产区分布、样本选择及区域现状 |
3.2.1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分布、种植面积及产量 |
3.2.2 调研样本地区的选择 |
3.2.3 调研区域基本状况 |
3.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现状分析 |
3.3.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 |
3.3.2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给状况 |
3.3.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 |
3.3.4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 |
3.4 新疆棉花生产环节外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带来的效果认识欠缺 |
3.4.2 棉农棉花生产部分环节外包意愿较低且植棉意愿降低 |
3.4.3 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需不均衡 |
3.4.4 区域差异制约新疆棉花专业化生产水平不足 |
3.4.5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分析 |
4.1 引言 |
4.2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机制分析及研究框架 |
4.2.1 理论分析 |
4.2.2 研究框架 |
4.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模型构建 |
4.4 影响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的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4.4.2 棉农对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渠道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
4.4.3 影响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行为决策分析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框架 |
5.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选取 |
5.3.3 模型构建 |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1 农业兼业、种植面积与棉农生产服务外包决策 |
5.4.2 农业兼业、种植面积的的门槛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的差异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6.2.1 理论分析 |
6.2.2 研究框架 |
6.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模型构建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4.1 棉农采购生产服务等待时间的影响分析 |
6.4.2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程度的影响分析 |
6.5 进一步讨论 |
6.5.1 等待时间的区域差异分析 |
6.5.2 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程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
6.5.3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7.2.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研究 |
7.2.2 研究框架 |
7.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变量选取 |
7.3.3 模型构建 |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4.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家庭收入 |
7.4.2 棉农生产服务外包的福利:消费支出 |
7.4.3 棉农生产服务外包的福利:棉农舒适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存在差异 |
8.1.2 农业兼业、植棉面积与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决策行为 |
8.1.3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差异 |
8.1.4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对改善小农福利存在差异 |
8.2 政策建议 |
8.2.1 完善棉农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给主体 |
8.2.2 增加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意愿、促进生产环节外包程度选择 |
8.2.3 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建立生产性服务体系 |
8.2.4 加强基层人才培育、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8.2.5 协调区域差异、提升产业竞争力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肥料研究国内外概述 |
1.1.1 无机肥料 |
1.1.2 有机肥料 |
1.1.3 微生物菌肥 |
1.1.4 微生物菌株筛选 |
1.1.5 微生物菌肥作用机理 |
1.2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种植区土壤研究概述 |
1.2.2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
1.2.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影响 |
1.3 烟草研究概述 |
1.3.1 烟草的种类与分布 |
1.3.2 烟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
1.3.3 烟草的经济价值 |
1.4 微生物菌肥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1.4.1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
1.4.2 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中的应用 |
1.4.3 微生物菌肥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
1.4.4 微生物菌肥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与扩繁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培养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分离 |
2.2.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 |
2.2.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鉴定 |
2.2.4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种类 |
2.3.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制备 |
2.3.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
3.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
3.2.2 温度、pH和含水量的测定 |
3.2.3 有机碳的测定 |
3.2.4 氮的测定 |
3.2.5 有效磷的测定 |
3.2.6 速效钾的测定 |
3.2.7 微生物菌肥品质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微生物菌肥的堆积条件 |
3.3.2 微生物菌肥养分分析 |
3.3.3 微生物菌肥品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微生物菌肥堆积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
4.2 研究方法 |
4.2.1 试验流程 |
4.2.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 |
4.2.3 基因扩增序列及高通量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生物菌肥制肥过程中群落的OTU差异 |
4.3.2 物种分类分析 |
4.3.3 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
4.3.4 微生物菌肥的群落网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烟草农艺性状的测定 |
5.2.2 烟草品质的测定 |
5.2.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标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
5.3.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6.2.2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6.2.3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6.2.4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
6.2.5 结果与分析 |
6.2.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6.2.7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8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9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四、大田399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型油菜硼磷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赵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3]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D]. 谢慧敏. 广西大学, 2021(12)
- [4]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D]. 彭秋. 西南大学, 2021(01)
- [5]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D]. 卢明. 西南大学, 2021
- [6]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D]. 刘瑶.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8]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D]. 米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10]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