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卫星遥测影像处理技术应用於活动断层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刘帅[2](2020)在《丽江盆地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运移状况分析》文中提出丽江盆地九子海-黑龙潭地处云南丽江着名旅游风景区,也是丽江市重要饮用水源—黑龙潭的重要补给源。近年来,黑龙潭断流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亦急需弄清楚其形成原因。但由于其地处丽江市古城区东部着名风景区,传统的地下水联通实验难以系统实施,该区的地下水运移规律以及黑龙潭断流的原因一直未能清楚揭示,严重影响了丽江作为世界着名旅游景点的发展规划。另外,以往地下水调查研究多采用传统地面调查,但由于埋藏及探索手段局限,地下水运移、补给等状况难以系统揭示;前人研究亦采用遥感手段尝试探索分析地下水运移规律,但因遥感数据源受限、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探索不足,揭示地下径流运动状态等研究未能较好予以深化。针对研究区急待清楚揭示地下水赋存状况的实际需求及以往水文地质调查的不足,本文采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以往丽江盆地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资料,采用Landsat8 OLI、ASTER、MODIS、GF等卫星遥感数据,着重加强遥感图像处理及信息提取方法探索,重点反演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表温度,推测地下水径流路径及流向;从着重加强断裂构造解译入手,推测地下水赋存状况,开展构造控水分析,结合野外验证,较好地揭示了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运移规律;基于上述认识,对黑龙潭断流成因进行了推断,为深化区域黑龙潭断流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成果如下:(1)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通过最佳指数(OIF)、边缘增强处理与纹理分析、影像融合等多种方法对比实验,对适用于丽江盆地九子海-黑龙潭泉域断裂构造增强提取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总结。(2)对九子海-黑龙潭一带断裂构造进行了全面遥感解译补充,结合研究区内已知褶皱、断裂构造进行了地下水控水状况分析,对区内主要断裂如古都塘至文化断裂、干海子至九子海断裂、新火山至巴忙牛断裂、老纸厂至巴忙牛断裂、干塘子至瓦窑断裂等已知及新兴至九子海断裂、东巴谷至海落沟断裂、新兴至冷门山断裂等遥感解译断裂,进行了构造的控水特征分析。(3)采用Landsat8 TIRS、ASTER TIRS卫星传感器,基于单窗算法及劈窗算法两种方式对研究区地表温度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丽江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赋存状况及流动方向,推测丽江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赋存及运移主要有3个带,地下水主要从九子海西侧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最终汇于黑龙潭大泉,呈下降泉出露地表,并结合构造控水特征分析结果对地下水流动状况进一步验证。(4)分析了黑龙潭断流原因为:(1)近年来降雨量减少,研究区中部九子海、东南腊日光、东侧红水塘等岩溶洼地干涸,地下水位降低,导致对西南方向的主要补给-岩溶水量大幅度减少。(2)1975年-2016年间,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内植被覆盖度减少以及石漠化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3)近30多年来,丽江市城区的不断扩张与旅游业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使得地下水的使用量急剧增加也进一步导致黑龙潭断流与地下水位下降。
罗璟[3](2020)在《“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在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还可能诱发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而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其危害往往超过地震本身。此外,一些大型崩滑地质灾害还可能堵塞河道,形成滑坡堰塞坝,进而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然而,迄今为止,仍然严重缺乏对滑坡堰塞坝应急除险成功案例的详尽记录和分析,更谈不上系统全面地开展应急除险方案设计、以及后续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综合整治工作。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爆发了Ms6.5级地震,由于其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的复杂性,该地震表现出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在产生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强震还罕见地诱发了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该滑坡启动后,受对岸斜坡的阻挡,快速堆积于对岸古滑坡堆积体上,形成了滑坡堰塞坝,堵塞了牛栏江;湖水位在堰塞湖形成后便急剧上涨,极易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的基础上,该堰塞湖的险情得以有效控制,并经多方论证,其将被改造成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确保后期工程运营的安全,堰塞坝的形态、物质组成、地质结构、以及渗流特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灾害在带给我们惨痛教训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鲁甸地震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囊括了震源机制、地震诱发滑坡、滑坡堆积制动、堰塞坝渗透特性、险情处置和后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为众多地震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中极为珍贵的科研素材。故本文基于鲁甸地震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和具有开拓意义的堰塞湖综合治理手段,围绕着红石岩巨型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以传统的地质调查手段、与先进的三维空间影像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在精确、快捷、完整地收集基础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丰富的遥感、影像、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共轭破裂型地震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及其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软弱基座型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动力启动和堆积制动机制,并有助于提升对地震滑坡堰塞坝的风险管控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理想的里德尔剪切模型,由王家坡村北NNW向Y剪切断裂和NWW向R剪切断裂可知,鲁甸地震震区主压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为近NWW-SEE向。在该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下,龙头山镇附近发生错断的N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的阶内发育了NEE向右旋走滑断裂。(2)通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论证了鲁甸地震是由包谷垴-小河断裂中NNW向左旋走滑断裂和NEE向右旋走滑断裂共同破裂而产生的,并揭示了该地震同震滑坡的发育密度与发震断裂距离的相关性远高于与震中距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断层效应”。此外,通过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反演分析,揭示了鲁甸地震地震动强度在EW和SN向上的差异性对其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存在较大的影响。(3)结合现场岩体变形特征调查、斜坡稳定性运动学分析,构建了红石岩滑坡的地质原型,并辅以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性和光学卫星影像分析,揭示了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软弱基座型反倾斜坡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红石岩斜坡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其中上覆硬岩为可溶的碳酸盐岩,是红石岩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在该地质背景下,地震前原本就相对脆弱的地质体,经历了历史上对其稳定性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中等强度的鲁甸地震诱发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的地质内因和动力外因。(4)基于鲁甸地震发震构造及其地震动强度特征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关性最高的地震动参数,使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红石岩滑坡动力启动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下伏软弱的粉砂质泥岩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近圆弧形的底部滑动面,破裂面在上覆硬质灰岩中由表层往深部追踪陡倾节理面扩展的同时,由于下伏软岩的牵引作用,从软硬接触部位往斜坡浅表层扩展,表现出典型“剪切-张拉”的力学破坏特征。(5)通过连续介质模型,再现了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堆积制动过程,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含水率较低的滑体沿底部滑动面抛出,撞击干枯河床,然后呈大角度与对岸表层为松散大块石的古滑坡堆积体发生碰撞,为红石岩滑坡快速制动而堆积形成坝高95m巨型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原因。(6)基于现场勘查、震前SRTM-DEM数据、以及震后三维空间影像技术获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提取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的几何参数,并揭示了滑坡堰塞坝内部的地质结构特征;综合考虑红石岩堰塞湖的规模、危险性以及溃决损失的严重性,将其风险等级划分为I级的极高危险亚类。(7)全面回顾了红石岩堰塞坝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基础上成功的险情处置过程;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较缓的坝坡形态特征,级配基本连续、密实度较高、渗透性较低的下部堆积体(Qdel-2),是红石岩滑坡堰塞坝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而坝体内部的古滑坡堆积体(Qdel-1)进一步确保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在险情处置过程中保持稳定;若防渗墙能有效隔断由于上下游水头差产生的坝体内部流场,则可大幅提升堰塞坝坝坡的渗流稳定性,使其满足改造成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条件。
王立娟[4](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苗加庆[5](2019)在《非凸优化模型及算法在医学和遥感图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由于图像成像硬件设备的限制以及图像获取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电子元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采集到的图像往往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不足,如图像中部分数据丢失,图像分辨率低,图像数据量太大等。这些都是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医学图像,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为主线,围绕图像分割,图像修复,图像超分辨率重构及高光谱图像压缩感知问题,建立非凸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问题的高效求解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图像分割:利用余弦函数表示传统活动轮廓模型的数据能量拟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图像复原的局部余弦拟合能量活动轮廓的模型,用于医学图像和合成图像的分割。该模型可以分割强度不均匀的合成图像并且提取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此外,本研究利用离散的形式来描述模型,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添加正则项来控制分割。最后,利用提出的改进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三维可视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对不同类型的图像进行分割,分割结果都比较准确有效。2.卫星图像数据带状丢失的修复:2003年5月31日,Landsat-7卫星上增强型卫星专题制图仪Plus(ETM+)的扫描线校正器(SLC)出现故障,导致自那时以来获取的所有ETM+图像数据中呈现条带状丢失。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修复算法来恢复ETM+SLC-OFF图像。首先通过Hough变换对每个缺失条带边界的两侧斜率进行提取,进而计算缺失条带边缘的斜率。然后使用2003年5月31日之前获取的ETM+SLC-ON图像训练相应的自适应字典,以便在恢复过程中考虑数据缺失条带所覆盖地面的物理特征和几何特征。为了使算法更高效的计算,使用非凸低秩替换模型和自适应字典结合的方法沿斜率方向修复缺失的数据条带。结果表明,使用新算法恢复的ETM+图像具有较低的RMSE,较高的PSNR和SSIM值以及更好的可视化效果。3.遥感图像超分辨:在地球和环境遥感图像处理应用领域中,超分辨是一个有效的图像优化方法,它可以利用低分辨遥感图像来重建出高分辨遥感图像。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分辨算法,它包含以下步骤:(1)将一个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到频率范围。(2)利用这个频域图像在频率范围内扩大到与预期的高分辨图像一样的大小(相同的像素)。(3)在频率范围内扩展的这个图像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初始的高分辨图像。(4)通过利用高分辨图像的频域压缩数据最终重建出新的高分辨图像。这个算法是基于非局部平滑秩函数的低秩正则化模型来实现超分辨的。因此这个新的超分辨算法被称为频域扩展压缩超分辨重建算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超分辨算法克服了基于频域的超分辨算法在含有噪声的低分辨图像重建高分辨图像中的不足,具有较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较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同时取得了较好的视觉重建效果。4.低秩张量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低秩张量压缩感知在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凸非局部低秩近似张量CS重构算法。基于Laplacian函数的近似低秩替换模型对不同的奇异值自适应分配不同的权重。在本研究中使用小立方体张量之间的结构稀疏性和谱方向间的近似低秩性,来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张量CS重构结果。首先,利用非局部低秩正则化和变分框架,提出了张量CS重构算法。其次,采用立方体分组和非凸拉普拉斯函数作为正则化/处罚项对张量CS重构模型进行约束。最后,为了有效地求解秩最小化问题,采用了交替方向乘子方法(ADMM)进行求解。非凸非局部拉普拉斯函数的低秩近似正则化方法比常用的低秩替代方法所得到的重构结果更精确。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非凸非局部的TCS-NL-Laplacian正则化约束的张量CS重构模型,在噪声水平不同的遥感图像中,能很好地保持信息的广域性,在重构三维张量图像中是有效并且稳定的。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潘灵慧[7](2020)在《藏东地区灾害地质遥感定量预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土资源的最重要工作就是针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主要是由于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潜在的巨大威胁。但对于中大比例尺灾害地质的遥感定量研究来说以往一直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创新的提出从地质灾害查询、定位、解译、分布、规模、监测的一体化监测理论体系,为今后发展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遥感产业的革新与发展,现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遥感技术也逐步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论文就是在遵循这一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地理信息、水文资料多源信息资源数据,通过高分遥感影像、ASTER影像数据等多源遥感影像,对藏东地区五个县的地质灾害分布、影响范围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为该地区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本文以藏东地区的丁青、贡觉、江达、类乌齐、聂荣五县为研究对象,从灾害地质的遥感分析、灾害体控制因子分析以及灾害性评价三个部分,对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的解译分析与评价。基于GIS数据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灾害体进行定量的提取、解译与分析,综合多个影像地质灾害的控制因子,包括高程、坡度、坡向、岩性、构造、植被、水体、降雨、历史灾害点密度及地震烈度等常见因子,创新性的加入了差分高程因子,这11个评价因子分别组成了地质条件模型、自然条件模型和诱发条件模型。综合这些评价因子本文选取了证据权法并依托ArcGIS平台的ArcSDM工具对于各个证据层的权重值进行计算与验证,计算结果通过了条件独立性检测,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通过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划分,划分为自低危险区至高危险区的四个不同阶段,并统计落在不同区域的灾害个数,结果表明落在高危险区的灾害点占了大部分,结合研究区相关资料与研究结果,圈定了研究区重点地质灾害监测区域,为后期对于研究区进行实地的野外调查与验证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为藏东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对于藏东地区五县的地质灾害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肯定了证据权法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具有高度的操作性和可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谭克龙[8](2007)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数字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实际运行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还很少,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遥感和GIS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生态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的办法,图像处理和GIS商业软件难于满足大区域、复杂系统的需求,许多软件不能有效集成,系统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在现阶段还是难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直接影响了保护措施和调控对策的实施效果。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104km2,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棉花、石油化工基地和21世纪能源战略接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下游近400km河道断流萎缩,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中下游植被衰败,并有向上游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论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保护治理与管理需求,在国家重大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支持下,利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塔里木河流域设计、研发、建立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理论、总体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在“数字流域”框架体系下,以生态环境遥感业务流程为主线,充分应用并集成“3S”技术手段,开发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动态监测、分析与预警,及信息共享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化运行系统。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楚,实用性强。采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以数据集成为中心,以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动关系为纽带,把整个系统集成为基于子系统数据间关系紧密、物理结构松散的组件式系统,为数字塔里木河流域建设奠定了基础。2.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建库思想,设计了可以实现拓扑和非拓扑、空间和属性、矢量-栅格一体化的流域空间数据库,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对流域的“复杂实体”和“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一体化管理问题,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的无缝、海量空间数据库。3.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塔里木河地物类型、地形等区域特征,采用分级分类的思想,研发了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模块,应用于塔里木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荒漠化、植被、盐渍化等专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7%,校正后达到95%,建立了大规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方便信息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设计建立了全新、完善的知识库系统,提高了信息提取、交互解译和动态监测的精度,实现了解译标志和参考信息系统化管理。4.研究开发实现了遥感与GIS功能的有机融合。分别基于IDL语言和AO控件开发,在统一界面下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标志建立、信息提取、编辑校正、动态监测和分析统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其次,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下,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利用生态分析子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和运算,实现生态预警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克服了以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各自的弱点,将遥感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GIS编辑分析功能有效地集成为实用性更强的系统。5.将CA模型与GIS的专业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范围的土地利用趋势分析(GeoCA-Landuse)模型,开发了塔河流域“三源一干”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为流域长远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论文研究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RS与GIS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运行化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数字流域”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邓辉[9](2007)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和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抢灾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要求,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贯穿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灾情评估以及灾害防治的全过程,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技术应用于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虽然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大多停留在对灾害点的提取、宏观区域评价等方面,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点的精细解译与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单点地质灾害分析方面大多依靠航空像片,特别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成功的实例不多。本文以宣汉滑坡、泸定水电站近坝泥石流、三峡塌岸、拟建丽香铁路为例,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方法体系,结合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行为特征修正和完善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识别标志和解译方法,阐明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具体实例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抢险救灾及治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2)详细论述了崩滑流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遥感技术,讨论了数据源的选取、图像的光谱校正、几何校正和正射校正、三维遥感模型的建立以及干涉雷达技术,有针性对地提出了地质灾害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阶段、不同研究程度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3)结合具体的图像讨论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图像融合技术,针对地质灾害研究重在提取变形破坏迹象的特点,提出了在遥感解译时采用基于比积变换的分辨率融合方法,它可以增强图像的纹理特征;在成图时采用基于Gram—Schmidt变换或基于主成分变换的分辨率融合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并提出了一种新的SPOT图像色彩变换方法。(4)在大量崩滑流地质灾害的高精度卫星图像解译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平面形态、内部结构及行为特征,补充和完善了遥感图形的解译标志和解译方法,并提出了新的滑坡体积估算方法。利用白衣庵滑坡和泸定水电站的近坝泥石流沟两个具体实例,建立了利用QuickBird图像提取地质灾害细部特征及其定量评价的方法。(5)结合丽江至香格里拉新建铁路选线的工程地质遥感解译项目,利用融合后分辨率为5米的SPOT图像与航片相结合,提取了研究区的孕灾条件、崩滑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价了拟建线路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基于遥感技术提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优势,利用简单的数学评价模型:GM=(multiply from i=1 to n pi)1/n建立可靠的评价指标,紧密结合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形成机理,对研究区的崩滑地质灾害进行了区域危险性评价,对比分析结果可知,该评价模型较为可靠,分析结果与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吻合较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6)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的IKNOS、QuickBird卫星图像对宣汉滑坡进行了滑坡前、滑坡后及治理后特征对比分析,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变形破坏迹象以及主要灾情状况,建立了滑坡区的高精度三维遥感遥感模型,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7)首次利用多时相的QuickBird卫星图像进行库岸塌陷监测。建立了塌岸监测的遥感技术方法体系,完善了三峡库区的遥感解译工作,进行了两期三峡库区部分地段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图像对比研究,圈定了139m库水位在一年多蓄水期间所引起的塌岸分布范围,分析了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塌岸范围的可行性和准确度,为预测三峡库区在156水位、175水位的塌岸范围提供了依据。
李天华[10](2007)在《“3S”技术在高原机场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区,其特点是环境恶劣、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航空运输成了最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因此,机场建设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衡量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勘察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并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因此,本文通过近年来将“3S”(RS,GIS,GPS)技术综合应用于西藏阿里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四川康定机场、昆明小哨国际机场、云南腾冲机场的选址和工程地质勘察及建设工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针对高原区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提出了应用“3S”技术进行机场工程地质勘察与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案,为高原区机场现代化建设创优工程提出新的思路。提出了高原区机场建设多类型高精度遥感图像数字处理与有效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尤其是高精度OuickBird(快鸟)图像精校正与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地图制作和遥感图像地质解译三维可视化与影像动态分析技术。综合应用“3S”技术在西部高原阿里机场、康定机场、昆明小哨国际机场等多个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得显着成果,有效提取了场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灾害等信息,大大提高了场区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和研究水平;仅西藏阿里机场选址一项就为国家节约建设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同时为机场建设争取了宝贵工程施工时间。在多个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设计了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管理与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框架,为机场建设现代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三维卫星遥测影像处理技术应用於活动断层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卫星遥测影像处理技术应用於活动断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2)丽江盆地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运移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运动状况研究现状 |
1.2.2 构造控水作用研究 |
1.2.3 基于RS/GIS技术的地下水运移状况分析评价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水文地质状况 |
2.3.1 地下水类型 |
2.3.2 含水层的结构和水力联系 |
2.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2.3.4 地下水富集规律 |
2.3.5 地下水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源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辐射定标 |
3.2.2 大气校正 |
第四章 九子海-黑龙潭泉域构造遥感解译及其控水性特征分析 |
4.1 构造遥感解译方法及遥感解译标志 |
4.1.1 .遥感解译方法 |
4.1.2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
4.1.3 .断裂、褶皱构造遥感解译标志 |
4.2 构造遥感解译成果 |
4.3 主要构造控水特征分析 |
4.3.1 断裂构造 |
4.3.2 褶皱 |
4.4 控水构造影响初步分析 |
第五章 遥感地表温度反演及地下水运动状况分析 |
5.1 Landsat8 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 |
5.1.1 地表比辐射率计算 |
5.1.2 黑体辐射亮度与地表温度计算 |
5.2 ASTER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 |
5.2.1 ASTER13、14波段亮度温度计算 |
5.2.2 ASTER13、14波段地表比辐射率计算 |
5.2.3 ASTER13、14波段大气透过率计算 |
5.3 温度反演结果及地下水径流路径推测 |
5.3.1 地温反演结果 |
5.3.2 地势起伏度 |
5.3.3 坡度 |
5.4 地下水径流资料印证 |
第六章 黑龙潭断流成因分析 |
6.1 泉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特征 |
6.2 泉域地下水运移规律分析 |
6.3 黑龙潭断流成因分析 |
6.4 资料印证与验证 |
第七章 结语 |
7.1 取得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2.2 软弱基座型斜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 |
1.2.3 高速滑坡运动机制研究现状 |
1.2.4 滑坡堰塞坝稳定性及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
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
2.2 鲁甸地震基本参数与震源机制解 |
2.2.1 震源机制解 |
2.2.2 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及PGA空间分布 |
2.2.3 余震序列重定位 |
2.2.4 震源破裂过程 |
2.3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特征概述 |
2.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及构造组合形式 |
2.4.1 里德尔剪切模式简介 |
2.4.2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 |
2.4.3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平面组合形式 |
2.4.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剖面组合形式 |
2.5 走滑双重构造中同震滑坡发育特征及构造启示 |
2.6 鲁甸地震震源性质及破裂过程探讨 |
第3章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1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 |
3.1.1 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准则 |
3.1.2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
3.1.3 同震滑坡编目概况 |
3.1.4 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 |
3.2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3.2.1 影响因子选择与数据准备 |
3.2.2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
3.3 基于数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3.3.1 证据权模型 |
3.3.2 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步骤 |
3.3.3 影响因子权重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4 基于ROC曲线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3.4 基于力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地震动强度影响因子研究 |
3.4.1 基于力学原理的简化NEWMARK模型介绍 |
3.4.2 斜坡静态稳定系数和临界加速度 |
3.4.3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
3.5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构造指示意义 |
第4章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及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
4.1 红石岩斜坡工程地质条件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质构造 |
4.1.3 地层岩性 |
4.2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研究 |
4.2.1 上硬下软坡体结构 |
4.2.2 地震累积损伤作用 |
4.3 红石岩斜坡动力失稳力学机制研究 |
4.3.1 UDEC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
4.3.2 模型概化 |
4.3.3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4.3.4 动力输入 |
4.3.5 阻尼及边界条件选择 |
4.3.6 动力失稳准则及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制动机制研究 |
5.1 红石岩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征 |
5.1.1 滑坡运动速度和距离特征 |
5.1.2 滑坡制动机制研究 |
5.2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分析 |
5.2.1 DAN3D-FLEX动力学分析软件 |
5.2.2 红石岩滑坡DAN3D-FLEX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5.2.3 流通区和堆积区不同流变参数对滑坡运动性的影响 |
5.2.4 运动全过程模拟 |
5.2.5 堆积体分布特征 |
5.2.6 速度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风险评估与控制 |
6.1 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基本特征及风险评估 |
6.1.1 堰塞坝几何形态及地质结构特征 |
6.1.2 堰塞湖流域水文要素特征 |
6.1.3 基于形态学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 |
6.1.4 堰塞湖风险评估 |
6.2 堰塞湖溃决险情处置过程 |
6.3 险情处置过程中坝坡渗流稳定性研究 |
6.3.1 二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2 渗流稳定性结果分析 |
6.4 堰塞湖后期整治的必要性和适宜性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遥感技术 |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
2.2.1 气象水文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震 |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3.6 其他基础数据 |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
3.8 数据应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
4.1.1 尾矿库概念 |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
4.1.3 尾矿库分类 |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
4.2.9 监测精度验证 |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
4.3.3 多源特征提取 |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4.3.5 精度评价方法 |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
6.4.2 易损性分析 |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
7.3 洪水计算分析 |
7.3.1 洪峰流量 |
7.3.2 洪水总量 |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
7.6.2 数值模拟流程 |
7.6.3 模拟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非凸优化模型及算法在医学和遥感图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医学和遥感图像的类型及特征 |
1.2.1 医学图像类型及特征 |
1.2.2 遥感图像的类型及特征 |
1.2.3 图像处理的逆问题及先验信息 |
1.3 水平集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及研究现状 |
1.4 正则化遥感图像修复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 正则化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算法及研究现状 |
1.6 正则化高光谱图像压缩感知算法及研究现状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2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基于部分复原局部余弦拟合活动轮廓图像分割模型 |
2.1 介绍 |
2.2 背景 |
2.2.1 M-S模型 |
2.2.2 C-V模型 |
2.2.3 LBF模型 |
2.2.4 CVMST模型 |
2.2.5 L0MS模型 |
2.3 新建立模型 |
2.3.1 离散形式的符号 |
2.3.2 基于部分图像复原的局部余弦能量拟合分割模型 |
2.3.3 更新图像的复原方法 |
2.3.4 IRLCF模型的求解方法及计算过程 |
2.3.5 IRLCF模型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IRLCF模型对标准图像的分割结果 |
2.4.2 CPU运行时间比较 |
2.4.3 分析RILCF算法的鲁棒性和抗噪性 |
2.4.4 利用IRLCF模型对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研究 |
2.4.5 IRLCF模型对MRI图像进行脑室分割并三维可视化 |
2.5 结论 |
第三章 字典学习的非凸的低秩近似Landsat-7 ETM+SLC-OFF图像修复 |
3.1 介绍 |
3.2 基于霍夫变换的边缘线检测 |
3.2.1 直线检测的意义 |
3.2.2 霍夫变换的实现 |
3.3 数据源 |
3.4 自适应学习字典的构建 |
3.4.1 遥感图像稀疏表示模型 |
3.4.2 稀疏模型的求解 |
3.4.3 字典学习 |
3.5 Landsat-7 ETM+SLC-OFF图像修复算法 |
3.5.1 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模型 |
3.5.2 基于非局部低秩正则化的图像修复算法 |
3.5.3 求解图像修复模型复原Landsat-7 ETM+SLC-OFF图像 |
3.5.4 基于ADMM方法修复Landsat-7 ETM+SLC-OFF图像 |
3.5.5 图像修复算法 |
3.6 修复结果研究及分析 |
3.7 讨论 |
3.8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低秩正则化的新型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
4.1 介绍 |
4.2 数据来源 |
4.3 算法开发 |
4.3.1 模型收敛性分析 |
4.3.2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无噪声遥感图像的数值实验 |
4.4.2 合成噪声遥感图像的数值实验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非局部拉普拉斯函数正则化方法在高光谱和多光谱图像压缩感知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符号,张量图像数据及初步理论 |
5.2.1 符号和张量 |
5.2.2 初步理论 |
5.3 新算法 |
5.3.1 基于非局部拉普拉斯正则化方法的张量CS重构模型 |
5.3.2 模型的理论分析 |
5.3.3 基于ADMM方法的三维张量图像的CS重构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数据来源 |
5.4.2 陆地卫星8 数据的重构结果 |
5.4.3 AVIRIS张量数据的重构结果 |
5.4.4 EO-1 Hyperion张量数据的CS重构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藏东地区灾害地质遥感定量预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实物工作量与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
2.1 地质灾害查询 |
2.2 地质灾害定位 |
2.3 地质灾害解译 |
2.3.1 遥感目视解译内容 |
2.3.2 遥感目视解译过程 |
2.4 地质灾害分布 |
2.4.1 地质灾害的波谱分析 |
2.4.2 地质灾害的区域地理信息 |
2.5 地质灾害规模 |
2.5.1 遥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
2.5.2 灾害体规模计算 |
2.6 地质灾害监测 |
2.6.1 简易监测及气象预警 |
2.6.2 InSAR监测技术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范围 |
3.2 区域地理特征 |
3.3 区域地质背景 |
第4章 灾害地质遥感分析 |
4.1 灾害体的定量提取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层岩性 |
4.1.3 两期DEM差分分析 |
4.2 灾害的目视解译 |
4.2.1 数据介绍 |
4.2.2 地质灾害解译标志 |
第5章 灾害控制因子分析 |
5.1 灾害的地质条件 |
5.1.1 高程及差分高程 |
5.1.2 坡度 |
5.1.3 坡向 |
5.1.4 地层岩性 |
5.1.5 地质构造 |
5.2 灾害的自然环境条件 |
5.2.1 植被覆盖 |
5.2.2 降雨量 |
5.2.3 水体分布 |
5.3 灾害的诱发条件 |
5.3.1 历史灾害点密度 |
5.3.2 地震烈度 |
第6章 灾害性评价 |
6.1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方法 |
6.1.1 主观赋权法 |
6.1.2 客观赋权法 |
6.2 常见的评价方法 |
6.2.1 综合指数法 |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2.3 人工神经网络法 |
6.2.4 信息量法 |
6.2.5 证据权法 |
6.2.6 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 |
6.3 地质灾害危险性监测模型构建 |
6.3.1 评价单元与先验概率 |
6.3.2 评价因子 |
6.3.3 证据权权重分析 |
6.3.4 条件独立性检验 |
6.3.5 后验概率及结果 |
6.4 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与评价 |
6.5 研究区灾害部署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研究发展趋势 |
1.1.2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
1.1.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
1.1.4 “数字流域”发展现状 |
1.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1 目标 |
1.4.2 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原则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2.1.1 概况 |
2.1.2 流域生态环境要素 |
2.1.3 生态系统划分 |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2 流域信息化现状 |
第三章 系统总述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系统逻辑结构 |
3.3 系统功能概述 |
3.4 各子系统间关系和接口 |
3.4.1 子系统数据流动关系 |
3.4.2 数据接口 |
3.4.3 软件接口 |
3.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3.5.1 软件平台 |
3 5 1.1 遥感处理基础平台 |
3.5.1.2 GIS基础平台 |
3.5.1.3 空间数据引擎 |
3.5.1.4 数据库基础平台 |
3.5.2 硬件设备 |
3.5.3 软件在硬件设备中的配置 |
3.6 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
3.6.1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
3.6.2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
3.6.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3.6.4 基于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技术 |
3.6.5 遥感与GIS集成技术 |
3.6.6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地理元胞自动机 |
3.6.7 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技术 |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子系统 |
4.1 数据分类与数据源 |
4.1.1 属性数据 |
4.1.1.1 水文数据 |
4.1.1.2 社会经济数据 |
4.1.1.3 水利工程数据 |
4.1.1.4 生态环境数据 |
4.1.2 空间数据 |
4.1.2.1 遥感影像数据 |
4.1.2.2 空间基础地理图形数据 |
4.1.2.3 生态环境专题图形数据 |
4.1.2.4 GPS控制点数据 |
4.1.3 多媒体数据 |
4.2 数据标准及元数据 |
4.2.1 代码设计 |
4.2.1.1 代码设计原则 |
4.2.1.2 代码标准 |
4.2.2 数据字典 |
4.2.3 元数据库 |
4.2.3.1 元数据分级与特征 |
4.2.3.2 元数据库主要内容 |
4.2.3.3 元数据入库 |
4.3 数据建库 |
4.3.1 主要技术指标 |
4.3.1.1 数据库范围 |
4.3.1.2 数学基础 |
4.3.1.3 数据组织 |
4.3.1.4 数据量分析 |
4.3.2 无缝空间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
4.3.2.1 问题的提出 |
4.3.2.2 无缝数据库 |
4.3.2.3 缝隙产生原因 |
4.3.2.4 数据缝隙类别和表现 |
4.3.2.5 无缝镶嵌技术 |
4.3.3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
4.3.3.1 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
4.3.3.2 影像金字塔结构 |
4.3.3.3 影像数据压缩 |
4.3.4 基础数据库 |
4.3.4.1 数据内容 |
4.3.4.2 数据存储结构 |
4.3.4.3 空间索引设计 |
4.3.4.4 入库数据校验 |
4.3.4.5 数据入库 |
4.3.5 主题数据库 |
4.3.6 成果数据库 |
4.3.6.1 成果数据库内容 |
4.3.6.2 命名规范 |
4.3.6.3 数据入库 |
4.3.6.4 结构设计 |
4.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1 子系统结构 |
4.4.2 子系统接口 |
4.4.3 子系统功能 |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
5.1 监测体系构建 |
5.1.1 全流域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监测 |
5.1.2 “四源一干”中等空间分辨率监测 |
5.1.3 干流典型区高分辨率监测 |
5.2 子系统结构 |
5.3 系统内部数据关系 |
5.4 子系统模块功能 |
5.4.1 图像处理模块 |
5.4.2 知识库模块 |
5.4.3 信息提取模块 |
5.4.3.1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
5.4.3.2 植被类型信息提取 |
5.4.3.3 土地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 |
5.4.3.4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
5.4.3.5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5.4.4 动态监测模块 |
5.4.5 数据管理模块 |
5.5 应用实践研究 |
5.5.1 阿克苏河流域1: 10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5.5 1.1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5.5 1.2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 |
5.5.2 喀尔达依1:1万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
5.5.3 专题成果数据精度评价 |
第六章 生态分析子系统 |
6.1 子系统结构与数据流程 |
6.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
6.1.2 子系统数据流程 |
6.2 子系统功能 |
6.3 生态环境预警分析分系统 |
6.3.1 分系统结构 |
6.3.2 技术方案与数据流程 |
6.3.3 模型构建与模块功能 |
6.3.3.1 沙质荒漠化预警分析 |
6.3.3.2 盐渍化预警分析 |
6.3.3.3 植被盖度预誓分析 |
6.3.3.4 地下水预警分析 |
6.3.3.5 河道水流预警分析 |
6.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分系统 |
6.4.1 分系统功能结构 |
6.4.1.1 土地利用叠加分析模块 |
6.4.1.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模块 |
6.4.1.3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 |
6.4.2 土地利用CA模型研究与应用 |
6.4.2.1 CA模型的理论基础 |
6.4.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6.4.2.3 阿克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4.2.4 GeoCA-Landuse模型的建立 |
6.4.2.5 模型运行 |
6.5 综合制图分系统 |
6.5.1 分系统功能 |
6.5.2 符号库开发 |
第七章 业务处理与信息服务子系统 |
7.1 子系统结构 |
7.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
7.1.2 子系统逻辑结构 |
7.2 主要技术路线 |
7.2.1 技术架构 |
7.2.2 动态报表的实现 |
7.2.3 功能扩展 |
7.3 功能模块划分 |
7.4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 |
7.4.1 分系统功能 |
7.4.2 分系统流程及开发实现 |
7.4.2.1 数据管理 |
7.4.2.2 数据图形化查询 |
7.4.2.3 图形图像服务 |
7.4.2.4 文档管理 |
7.5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 |
7.5.1 分系统基本功能 |
7.5.2 核心功能流程及开发实现 |
7.5.2.1 收发文管理 |
7.5.2.2 车辆管理 |
7.5.2.3 个人办公 |
7.5.2.4 图片库 |
7.5.2.5 信息管理 |
7.5.2.6 协同办公 |
7.6 塔河网信息服务分系统 |
7.6.1 塔河网信息服务栏目内容与功能 |
7.6.1.1 栏目结构与内容 |
7.6.1.2 塔河网信息服务功能 |
7.6.1.3 网站信息更新 |
7.6.2 邮件系统 |
7.6.3 塔河论坛 |
7.6.4 网络上报 |
7.7 系统维护 |
7.7.1.1 用户管理 |
7.7.1.2 日志管理 |
第八章 系统安全 |
8.1 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
8.1.1 物理安全 |
8.1.2 逻辑安全 |
8.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置 |
8.2.1 数据权限 |
8.2.2 用户权限设计 |
8.3 系统外部安全保证 |
8.3.1 网络安全 |
8.3.1.1 配备防火墙 |
8.3.1.2 扫描系统 |
8.3.1.3 病毒防护 |
8.3.2 安全制度 |
第九章 结语 |
9.1 成果与创新 |
9.2 完善与扩展展望 |
参考资料 |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遥感技术简介 |
1.2.2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
第2章 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遥感技术 |
2.1 光学遥感图像的处理 |
2.1.1 遥感数据的选取 |
2.1.2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
2.1.3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
2.1.4 遥感图像的融合处理 |
2.1.5 遥感图像的分割与镶嵌 |
2.1.6 图像正射校正 |
2.2 干涉雷达技术 |
2.2.1 SAR干涉测量基本原理 |
2.2.2 差分干涉雷达技术原理 |
2.3 三维遥感图像模型的建立 |
2.3.1 DEM的一般获取方法 |
2.3.2 SAR干涉测量提取DEM |
2.3.3 三维遥感图像模型的建立 |
2.3.4 地质景观漫游技术 |
第3章 单体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
3.1 滑坡地质灾害的遥感信息提取 |
3.1.1 滑坡解译特征的建立 |
3.1.2 滑坡活动性的解译 |
3.1.3 滑坡类型的解译 |
3.1.4 滑坡体积的估测 |
3.1.5 基于Quickbird-2卫星遥感图像的滑坡特征精细解译 |
3.2 崩塌地质灾害的解译 |
3.2.1 崩塌的解译特征 |
3.2.2 崩塌活动性的解译 |
3.3 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遥感调查 |
3.3.1 泥石流的解译特征 |
3.3.2 泥石流的解译内容 |
3.3.3 泥石流类型的解译 |
3.3.4 西南某水电站坝前泥石流沟的遥感调查 |
第4章 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
4.1 遥感图像选择及数字处理 |
4.1.1 遥感图像最佳波段选择 |
4.1.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4.2 图像融合 |
4.3 遥感图像精校正 |
4.2.1 工作区ETM遥感图像几何校正 |
4.3.2 工作区SPOT正射校正 |
4.4 图像镶嵌 |
4.5 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
4.6 孕灾背景调查与研究 |
4.6.1 地形地貌 |
4.6.2 地层岩性 |
4.6.3 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
4.6.4 河流水系 |
4.6.5 人类活动 |
4.6.6 土地利用类型 |
4.7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 |
4.7.1 滑坡地质灾害的解译 |
4.7.2 崩塌的判释 |
4.7.3 泥石流的判释 |
4.7.4 解译结果分析 |
4.7.5 解译结果的虚拟现实分析 |
4.8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8.1 地质灾害评价模型 |
4.8.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8.3 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的建立 |
4.8.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
5.1 概述 |
5.2 滑坡灾害高分辨率遥感监测 |
5.2.1 滑坡概况 |
5.2.2 遥感图像选择及数字处理 |
5.2.3 滑坡区环境地质条件遥感解译 |
5.2.4 滑坡特征定量遥感解译 |
5.2.5 治理效果分析 |
5.3 塌岸范围遥感监测与验证研究 |
5.3.1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
5.3.2 石榴树包滑坡塌岸范围遥感监测 |
5.3.3 三峡库区重点库岸段塌岸监测 |
5.4 差分干涉雷达技术在地面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图 |
(10)“3S”技术在高原机场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全球经济发展与机场建设 |
1.2 国内外机场建设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机场建设工程概况 |
1.2.2 国内机场建设情况 |
1.3 西部高原机场设计及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1.1 机场选址设计方面 |
1.3.1.2 机场工程地质信息提取及生态环境评估方面 |
1.3.1.3 资料数据的管理和表达方面 |
1.3.2 问题的解决思路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4.1 多波段、多类型、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与数据融合 |
1.4.2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遥感图像数字处理与地质遥感信息提取 |
1.4.3 遥感图像地质解译三维可视化与影像动态分析 |
1.4.4 "3S"技术支持下的机场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
1.5 技术路线、研究方案与关键技术 |
1.5.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图1-1) |
1.5.2 研究难点与关键技术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3S"技术集成理论及应用特点 |
2.1 遥感技术(RS)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基本原理 |
2.1.3 技术特点 |
2.2 全球定位系统(GPS)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基本原理 |
2.2.3 技术特点 |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 |
2.3.1 基本概念 |
2.3.2 GIS组成 |
2.3.3 技术特点 |
2.4 "3S"技术集成与综合 |
2.5 "3S"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概况 |
第3章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关键技术 |
3.1 所用遥感图像及其信息特征 |
3.1.1 TM、ETM图像 |
3.1.2 QuickBird数据 |
3.1.3 SPOT图像 |
3.2 地形数据处理方法及DEM的建立 |
3.2.1 DEM数据来源 |
3.2.2 DEM构建 |
3.2.3 DEM精度分析 |
3.2.3.1 影响DEM精度的主要因素 |
3.2.3.2 DEM产品误差来源 |
3.2.3.3 DEM精度评价 |
3.3 ETM、SPOT遥感图像预处理 |
3.3.1 遥感影象的辐射校正 |
3.3.2 ETM图像波段选取及彩色增强处理 |
3.3.3 ETM+图像增强处理 |
3.3.4 SPOT图像预处理 |
3.4 ETM、SPOT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图像融合 |
3.4.1 几何校正 |
3.4.1.1 几何校正的目的 |
3.4.1.2 几何校正的方法 |
3.4.1.3 确定几何纠正模式 |
3.4.1.4 几何校正精度分析 |
3.4.2 多元遥感数据的配准 |
3.4.3 图像融合 |
3.4.3.1 遥感图像融合目的 |
3.4.3.2 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
3.4.3.3 ETM图像数据融合 |
3.4.3.4 SPOT图像数据融合 |
3.4.3.5 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 |
3.4.3.6 多图像数字镶嵌 |
3.5 QuickBird图像精校正与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
3.5.1 QuickBird图像数据获取 |
3.5.2 QuickBird数据预处理 |
3.5.3 QuickBird几何精校正与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
3.5.4 QuickBird几何精校正分析 |
3.5.5 QuickBird图像融合 |
第4章 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与影像动态分析 |
4.1 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及影像动态分析概念 |
4.2 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及影像动态分析图制作工艺 |
4.3 遥感图像及其三维可视化在机场选址中的应用 |
4.3.1 传统机场选址方法 |
4.3.2 应用以遥感为核心的3S技术进行机场选址的特点 |
4.3.3 应用以遥感为核心的"3S"技术进行高原机场选址的优势 |
4.3.4 机场选址工程中"3S"技术应用 |
4.4 遥感图像及其三维可视化在机场勘察中的应用 |
4.4.1 机场工程勘察中遥感技术应用特点 |
4.4.2 机场工程勘察中遥感技术应用优势 |
4.4.3 机场工程勘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
4.5 遥感与GIS在机场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
4.5.1 传统机场资料的管理方法的劣势 |
4.5.2 遥感与GIS管理机场资料的优势 |
第5章 "3S"技术在高原机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实例分析) |
5.1 机场选址—以西藏阿里机场为例 |
5.1.1 待选机场区概况 |
5.1.2 待选机场区工程地质条件遥感图像判译 |
5.1.3 待选机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5.2 "3S"技术在机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以昆明小哨国际机场为例 |
5.2.1 机场概况 |
5.2.2 区域地形地貌 |
5.2.3 重点地质信息提取 |
5.2.4 工程地质分区 |
5.2.5 填挖方区稳定性分析 |
5.3 "3S"技术在冰川地貌区机场勘察中的应用—以四川康定机场为例 |
5.3.1 机场概况 |
5.3.2 机场地形地貌 |
5.3.3 遥感解译成果分析 |
5.4 净空分析—以腾冲机场为例 |
5.4.1 机场概况 |
5.4.2 净空分析 |
5.5 其他应用 |
5.5.1 机场位置宏观布局 |
5.5.2 工程量计算 |
第6章 机场建设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以昆明小哨国际机场为例 |
6.1 系统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 |
6.1.1 系统建设的意义 |
6.1.2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
6.1.3 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 |
6.2 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原则 |
6.2.1 系统需求分析 |
6.2.2 系统设计原则 |
6.3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
6.3.1 系统结构设计 |
6.3.2 地理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6.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6.4 系统的功能设计 |
6.4.1 系统主要功能 |
6.4.2 GIS,RS基本功能 |
6.5 系统软硬件选型 |
6.5.1 系统硬件配置 |
6.5.2 系统软件配置 |
6.6 系统开发成果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三维卫星遥测影像处理技术应用於活动断层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2]丽江盆地九子海-黑龙潭泉域地下水运移状况分析[D]. 刘帅. 云南大学, 2020(08)
- [3]“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D]. 罗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5]非凸优化模型及算法在医学和遥感图像的应用研究[D]. 苗加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藏东地区灾害地质遥感定量预测评价研究[D]. 潘灵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谭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9]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 邓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2)
- [10]“3S”技术在高原机场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天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