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中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瑶[1](2021)在《国际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模式本来属于国内法范畴,但国际贸易规则似乎比较早就关注了国有企业问题。各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有权选择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补贴一样,国有企业本身并非造成当前国际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根本原因。随着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一方面国有企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参与商业竞争的部分国有企业有可能利用补贴、特权及其他政府授予的优势扭曲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要求以竞争中立为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建立新规则的呼声不绝于耳。不管是在WTO现代化改革、中美贸易战、还是在经贸协定谈判中,国有企业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国有企业条款已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竞争规则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FTAs)中频频出现,其规则体系和具体规定内容方面在体现共性的同时又有所差异。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涵盖实体”作出承诺,这都表明中国将积极考虑其他贸易伙伴的诉求,直面国有企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国际贸易协定1中与国有企业相关规则的内涵与外延到底有哪些不同?在国际贸易协定法律框架下,国有企业将受到哪些约束?这些约束对中国而言,无论是参与WTO的现代化改革,还是参与乃至引领FTAs的谈判,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最终试图构建出既能够被国际上普遍认可,又能更好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与安全的国有企业国际规制体系,以期为中国参与国有企业条款谈判提出中国方案。本文除导论与结束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国有企业条款的理论基础和来源”。接合理论为国有企业设立特殊规则开辟了先河。随着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迅速扩张,在欧美传统优势产业崭露头角,欧美等经济体认为既有的WTO规则以及FTAs并不足以规制国有企业的不当竞争行为。因此,欧美借助竞争中立理论,提出国有企业仅因其政府所有权或控制而获得了私营企业所无法获得的不正当竞争优势,扭曲贸易和市场,并纷纷在CETA、TPP1、USMCA和欧日EPA中纳入国有企业条款。当前国有企业条款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规制体系,开始向重要的国际规则迈进。国有企业条款主要分为两种模式:美国主导的国有企业条款与欧盟主导的国有企业条款。两者均在国有企业定义、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以及透明度等方面作出规范。而两者的差异在于,美国主导的国有企业条款更加关注国有企业接受的补贴优势,而欧盟主导的国有企业条款则更加关注国有企业接受的国内监管方面的优势。第二章“纳入规制的国有企业的范围”。新一代区域自由贸易协定2中的国有企业条款直接规制国有企业,为WTO涵盖协定的规制不足提供补充。一方面,为了使更多的国有企业受到规制,国有企业条款以“政府所有或控制”界定国有企业。另一方面,针对国有企业的规模、层级、所处行业、从事的具体活动等提出了诸多例外,将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排除在了国有企业条款的适用范围之外,限制了国有企业条款的实施效果。总体上,随着国有企业条款的模板效应不断显现,以“政府所有或控制”的界定方法逐渐达成共识,而且“政府对企业非基于所有权益的控制”也逐渐获得认同。然而,这一国有企业定义所界定的政府行为边界可能既是过度的,也是不足的。为使国有企业条款的适用范围更具可预期性,未来国有企业定义中应进一步明确政府控制,并对例外作出更为一致的规定。第三章“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条款的适用”。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是基于竞争中立为国有企业参与商业活动制定的核心义务,也是研究国有企业条款的重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下国营贸易企业仅需遵守非歧视待遇。非歧视待遇仅明确包含最惠国待遇。商业考虑因素仅仅是判断其是否违反非歧视待遇的一项标准。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与商业考虑条款不仅将商业考虑独立于非歧视待遇,作为国有企业需要遵守的独立义务,而且全面扩张了非歧视待遇,尤其是明确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包含国民待遇,并且将适用范围从货物贸易扩展到了服务贸易与投资。然而,本章也指出,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条款中所设义务属于准政府义务、市场管理者义务,国有企业商业考虑条款中的义务则属于市场参与者需要遵守的义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商业活动中同时遵守两种义务可能会引发相互矛盾的行为。为此,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条款对其适用范围作出了划分。根据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与商业考虑条款,国有企业基于商业考虑因素给予差别待遇并不被视为违反非歧视待遇条款。当国有企业根据公共服务指令提供或购买货物或服务时,只需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而无需遵守商业考虑义务。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即公共属性与商业属性,是国有企业监管的难题所在。应当说,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与商业考虑条款为双重属性的国有企业参与商业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监管方法,但也确实对国有企业参与商业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章“非商业援助条款对SCM协定的重塑”。非商业援助条款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的补贴与反补贴规则。非商业援助条款对SCM协定中与国有企业相关争议作出了回应:第一,在涉及国有企业的交易中,可绕过SCM协定下对“公共机构”认定问题,直接将国有企业作为补贴提供者;第二,简化了是否“授予一项利益”的判断,模糊处理利益比较的基准问题,赋予缔约方调查机构在拒绝使用补贴提供国的国内价格以及选择替代的外部基准方面更多的自由裁量权;第三,将SCM协定下对补贴专向性的判断中的“特定企业”变更为“国家所有或控制的企业”。非商业援助条款强化了对国有企业商业活动的约束,减轻了调查机构的举证责任。但是由于非商业援助条款缺乏对关键性术语的界定,降低了适用的可预期性,将有可能导致反补贴措施的滥用。非商业援助条款区别对待以国有企业作为接受者的补贴与以私营企业作为接受者的补贴,缺乏合理性与经济学理论支持。非商业援助条款中对补贴专向性的判断与补贴中立也存在偏差。未来的针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规则应“捕捉”那些真正因政府所有权或控制权而授予国有企业的补贴,并充分考虑国有企业可能承担的政策目标。第五章“我国参与国有企业条款谈判的法律建议”。随着国有企业条款逐渐成型与成熟,显然其将成为新兴经济体发挥后发优势的障碍及其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规则壁垒。基于竞争中立的国有企业条款已经在国际社会取得一定的共识,不论中国是否加入TPP协定,其中的高标准条款都将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诚然,国有企业条款内含欧美等经济体平衡新兴经济体,重塑国际规则等深层动机。但是从根本上说,竞争中立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均旨在实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条款也具有倒逼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功能。结合《入世议定书》以及中国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就国有企业的承诺,本论文提出中国应秉承多边协商、大小国家平等、规则导向等基本原则,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条款谈判文本:提出符合国情的国有企业定义;善用例外排除特定国有企业;总体上接受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与商业考虑条款;推动行为区分型“公共机构”认定标准、反对国有企业补贴专向性测试、严格限制补贴利益外部基准的适用等与国有企业相关补贴条款。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条款在FTAs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内容和体系不断完善。新一代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国有企业条款对WTO涵盖协定和TPP前的FTAs中对国有企业的规制不足和争议作出了一定的回应,但在国有企业的定义和范围、国有企业补贴规则等方面尚存在进一步发展和调整的空间,以使国有企业条款更具科学性、更加合理化。企业的国际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之间经济力量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大型国有企业的贸易大国,应当承担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主动维护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环境,参与并引领国有企业条款的制定。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刘洋[3](2014)在《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前苏东国家的剧变后,这些国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市场化转轨道路,由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对此,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采取渐进式转轨的国家,因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转轨方式和政策,从而实现了转轨过程中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受“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东地区的转轨国家,则多数采取了“休克疗法”的激进转轨方案,从而造成了这些国家在转轨伊始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经济转轨的不同初始条件是引致这些国家在未来的转轨过程中具体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然而,由于“激进”或“渐进”的转轨方式所形成的经济绩效差异更直观地被中国遥遥领先的经济增速所表现出来,这使得“转轨方式决定论”的观点一度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进一步地,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的“中国模式”也被认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经济转轨的最优模式和路径。尽管如此,看似盖棺定论的研究“共识”实则是基于市场化转轨以来不同国家绩效差异的表象而对经济转轨过程的一种经验论认识。它忽略了同样作为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从而割裂了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组织与制度的演化过程。随着转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基于“转轨方式决定论”思维进路的“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已经不足以独立地解释经济转轨问题的全部。而基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视角尽管能够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场景而对渐进式的转轨过程进行较为直观的解释,但作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个案,“中国模式”则无法对其它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以转轨经济学为选题语境,综合运用转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比较体制研究等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的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基础上,主要就这些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展开比较研究。为了突破以往类似的许多研究中对相关问题形成的错误的思维定势,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不同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的形成到现今在后危机时代的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跨度的历史回顾。其中包含了对这些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性所进行的考察;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政策的比较;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后危机时代持续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讨;对转轨国家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重新认识,并基于长期、动态的视角对转轨绩效进行的客观评判;以及对转轨经济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和政治发展等问题的关注。笔者希望借助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通过“转轨——接轨”与“转轨——发展”的双重视角,系统阐释转轨国家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转轨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而更全面、清晰地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转轨国家在经济改革、转轨与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模式和路径。笔者坚信,本文的分析将在不断丰富转轨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对转轨国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全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自转轨以来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来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其次,是对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最后,就本文的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文对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基于一个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所以,笔者围绕经济学研究中不同学派和代表性学者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制度理论展开概括性地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主要国内外文献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梳理,进而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转轨前的这些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计划体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围绕对不同计划体制及其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经济转轨初始条件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进一步挖掘转轨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与转轨路径选择背后深层的制度因素。第四章围绕经济转轨的驱动机制、遗传与选择机制,以及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国家采取的具体转轨方式和政策来综合比较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笔者根据前苏东国家与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的转轨方案与制度安排,结合当时转轨经济的具体情况,对激进式转轨的“休克疗法”,以及以“双轨制”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与“中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第五章以“转轨——接轨”为研究视角,一方面,详细介绍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转轨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并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市场化转轨模式对这些国家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在具体介绍转轨国家应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剖析这些国家在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第六章以“转轨——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对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动态演化分析,以及市场化以来这些国家长期转轨绩效的客观评价,深入探讨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路径对转轨经济长期增长的具体影响。此外,笔者对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市场化与政治发展等议题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而寻求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其未来发展和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与评述。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基本观点,并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以及有关转轨经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共识或一般性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最后是对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的总结和归纳。
宋斌亭[4](2011)在《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加入是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山东省作为沿海开放的经济大省,一方面山东省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经济等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另一方面山东省一大批新兴的以及外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崛起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面对新形势,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此,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SWOT分析步骤,在分析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者类型及其微宏观竞争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利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然后进行SWOT分析和战略分析,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明确并对比银行业竞争和竞争环境的概念,将银行业竞争环境划分为宏观竞争环境和微观竞争环境,介绍了评价银行业竞争环境的几个模型。第二、界定了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竞争者类型,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竞争。第三、基于PEST分析模型,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第四、基于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微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分别从客户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五、基于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和微观竞争环境的分析,构建了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六、在前五章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SWOT分析,明确了山东省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而进行了战略分析,最后利用SWOT图进行了战略定位。最后、从优化宏观竞争环境和加强自身竞争力两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竞争环境的政策建议。本文系统论述了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组成因素,详细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影响。尝试性的构建了山东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于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竞争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毛从成[5](2010)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出口业遭到重创,而政府4万亿的投资方案虽然保住了GDP增长,但是其巨大的挤出效应和投资产能过剩问题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伤害。拉动内需是稳定可靠的增长点,而只有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带动内需。中国经济发展重心朝着利于中小企业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需要配套的金融支撑系统的成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是这一系统的关键。城商行如今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其资本实力薄弱,结构单一和区域经营限制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面对中国入世后的金融竞争态势,城商行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备受瞩目。针对以上的阐述,本文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和问题出发,认为并购重组战略是解决城商行发展瓶颈的重要策略之一。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有别与其他行业,整合相对有效,同时在国外的经济学领域,有着一定的理论支持(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和降低交易成本效应),同时,国内监管当局也有政策鼓励,操作过程也比较简便。那么,城市商业银行并购是否有效,能否解决城商行现今面对的困境?答案是肯定的。2007年江苏银行的挂牌成立,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又一成功案例。本文以财务指标分析法和DEA方法为基础,对江苏银行并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江苏银行的并购收益明显的结论。此案例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以及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本文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利用并购重组谋改革、求发展的路径是可取的,同时基于此,给出了配套的发展建议:战略联盟模式的设立,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整合跨区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并购重组的法律体系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以及注重并购后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城商行的发展。
张蹇[6](2010)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文中提出根据论文的选题和本人对相关领域已有成果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的目的是:在理论上超越已有的研究成果,开拓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法律理论,填补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理论空白;在对现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国际国内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参与WTO和UNESCO等有关国际组织的未来谈判提供法理参考;试着为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制定提供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想要实现以下目标:1、厘清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2、试图清理出一套有关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理论;3、设计一套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方案。无论是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规则还是对相关国内规则的研究,最终的落脚点还应该是在于通过制度和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尽管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具体实施这些规则的过程中,目标会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但研究国际和他国的文化产品贸易规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建立和运行,其最终的目标只能是而且必须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本人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的选择,在体例安排方面除了引言外,将论文分为五章。引言部分是对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及角度路径等进行描述,统领全文。第一章主要是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所涉及的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细致的划分,并阐述了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章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语义、原则、渊源和价值理念等基本原理进行辨析溯源,从而厘清本文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为接下去的研究界定研究范围;第三章是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律制度,主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和WTO的相关规则进行实证考察,认为,一方面WTO规则当中存在有关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规则,但不够全面和细致,有的还可能会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产生冲突的地方;另一方面,其他国际公约有会充实和发展WTO相关规则的内涵。第四章在考证相关有关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制度基础上,论述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的自由贸易和文化产品保护之争以及这两者争议的解决路径选择;第五章主要论述中国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和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国外的做法和经验;在WTO和UNESCO等相关国际谈判中,中国应坚持的立场和策略;如何在建构中国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以应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挑战,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有好又快增长,这些问题都是本章论证的重点。
时璠[7](2009)在《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86年成立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到后来陆续成立的招商、深发、光大、广发、兴业等以地方性股份制银行,以及为加大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金融支持成立的渤海银行和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不仅补充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展领域的不足,而且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业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同时金融业必须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来进行运作,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随之加快。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导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金融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有外资银行进入人民币市场,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正积极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与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在对股份制银行竞争力的来源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发掘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现存问题,结合外部压力与内部阻力的分析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迫切性进行论证。利用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最后分别从组织结构调整、机构业务联动、金融业务创新、金融风险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实施。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回顾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与SWOT分析法,同时梳理了相关的企业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并阐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来源。第三章分析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迫切性。第四章首先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确定战略定位,然后提出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第五章从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如何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进行实施。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综合运用工商管理相关理论,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提升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战略和实施途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李婕[8](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研究》文中指出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本市场的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创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也得到受银行不良资产困扰的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证券化已经成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均证明了,通过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不仅可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资产处置效益,也能促进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加快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分别接收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计约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通过债转股、打包处置、拍卖等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本文结合近年不良资产状况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了重要性和处置形式的一般性分析,综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历史沿革,利用改进的KMV模型对我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处置提出了参考建议。最后,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的不足和注意事项。
马丽丽[9](2008)在《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客观比较和评价中外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优劣,可以引导中资商业银行正视自己的不足,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制定竞争策略、深化金融改革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本文将银行规模、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风险控管能力作为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对中外资商业银行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吴晓[10](2007)在《入世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产权机制得到完善,竞争力加强,对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基本成功。在此背景之下,中小银行的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而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中小银行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小银行能否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发展,如何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如何选择生存环境,成为中小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中小银行的在我国金融体制发展中的地位谈起说明中小银行在我国金融体制的变迁中曾经及将要发挥的作用,突出我国中小银行存在的必要性。从贷款业务角度重点论述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相互依托的关系,分析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并加以验证。从市场地域空间及市场分割的角度,分析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强调农村地区应当成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重要市场。建立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采用多因素分等加权法和银行地域拓展的经营绩效预测模型对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提供决策方法和依据。对范围经济相关理论在银行业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银行业务的范围经济及特点,总结银行规模和银行业务选择的一般规律,提出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定位策略及业务拓展主要方向。针对中小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小额贷款的特点:建立小额贷款的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用以指导中小银行对小额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同时对中小企业的零售银行业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多渠道的营销手段以完善零售银行业务的客户关系。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篇论文论题产生的背景、目的、意义、创新点以及全文框架。第二章“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三章“金融体制变迁、银行结构与中小银行地位”从制度变迁理论在我国运用出发,明确中小银行在我国的地位问题。第四章“我国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对地域拓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借用银行国际化选址的相关理论,建立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指导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决策,进一步完善金融地理学理论。第五章“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新领域”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状况,提出农村金融的“小银行优势”,对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拓展提出解决方案并后列举国外成功案例供参考。第六章“我国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总结银行规模与银行核心业务选择的一般规律,据此得出中小商业银行相对大银行应当走专业化、差异化的业务拓展模式的模式。第七章“中小银行业务拓展重点——中小企业贷款”重点研究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并加以实证研究。并建立了小企业贷款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将小企业主个人信用风险信息和企业本身信用信息相结合,对企业的小企业贷款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第八章为“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主要政策建议”。第九章为全文的总结。论文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本文的第3章中用最新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有利于优化银行业结构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2.在第4章中,首次在金融地理学的研究中对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借用银行国际化选址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采用多因素分等加权法和经营绩效预测模型指导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决策,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地理学理论。3.第7章建立实证研究模型对我国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进行了分析,证明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在我国客观存在为确定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重点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建立了小额贷款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将中小企业主个人信用风险信息和企业本身信用信息相结合,对企业的小额贷款进行信用风险评价。
二、谈中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中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结构安排 |
六、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国有企业条款的理论基础及其来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条款产生的基本理论 |
一、接合理论下的特殊贸易救济规则 |
二、国有企业条款对竞争中立理论的借鉴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国际规制的必要性 |
一、国有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活动 |
二、WTO涵盖协定对规制国有企业优势的有限规则供给 |
三、主要经济体对国有企业国际规制的不同立场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条款的特征归纳 |
一、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规制体系 |
二、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条款成为国有企业竞争的行为准则 |
三、非商业援助条款限制国有企业竞争的财政优势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纳入规制的国有企业的范围 |
第一节 WTO框架下与国有企业相关的概念 |
一、GATT中的“国营贸易企业” |
二、SCM协定中的“公共机构” |
三、GPA中的“其他采购主体”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条款对国有企业的界定 |
一、要求实体由“政府所有或控制” |
二、要求实体从事商业活动 |
三、国有企业定义引发的主要争议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条款的适用范围与例外 |
一、国有企业条款例外存在的必然性 |
二、国有企业条款例外的主要考量因素 |
三、国有企业条款的适用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条款的适用 |
第一节 GATT项下非歧视待遇和商业考虑条款概述 |
一、GATT项下国营贸易企业非歧视待遇条款 |
二、非歧视待遇的内涵与外延 |
三、商业考虑与非歧视待遇的关系 |
第二节 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条款的全面扩张 |
一、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条款的主要变化 |
二、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在服务贸易与投资领域的适用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商业考虑条款的独立适用 |
一、商业考虑条款的缘起、演变与实践 |
二、国有企业商业考虑条款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国有企业双重身份属性下的不同义务 |
一、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条款为国有企业设定准政府义务 |
二、国有企业商业考虑条款是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准则 |
三、对身份冲突的协调与适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商业援助条款对SCM协定的重塑 |
第一节 非商业援助条款主要规定与适用 |
一、非商业援助条款与SCM协定相关条款的关系 |
二、非商业援助条款的适用领域 |
第二节 SCM协定中与国有企业相关的主要争议 |
一、“公共机构”的法律标准 |
二、补贴利益的外部基准的适用 |
三、补贴专向性的判断 |
第三节 非商业援助条款对主要争议的回应 |
一、以“政府所有或控制”的企业替代“公共机构” |
二、扩大补贴利益外部基准的适用范围 |
三、向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专向性测试 |
第四节 非商业援助条款应体现政府补贴中立 |
一、政府补贴中立的必要性 |
二、非商业援助条款与补贴中立要求的偏差 |
三、对仅因政府所有权或控制权的补贴与其他补贴作出区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参与国有企业条款谈判的法律建议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条款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
一、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并无矛盾 |
二、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相一致 |
第二节 我国就国有企业作出的对外承诺 |
一、我国入世时对国有企业的承诺 |
二、我国参与的贸易与投资协定中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现状 |
三、仍有争议的国有企业条款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条款的中国方案 |
一、参与国有企业条款谈判的总体原则 |
二、提出符合国情的国有企业定义 |
三、善用例外排除特定国有企业 |
四、总体上接受非歧视待遇与商业考虑条款 |
五、区别国有企业与补贴条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语境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方法 |
2.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
2.1.2 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3 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对制度的有关研究 |
2.1.4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5 其它制度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 经济体制转轨与转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前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问题的探讨 |
2.2.2 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理论研究 |
2.2.3 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 |
3. 不同的转轨起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差异性 |
3.1 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与体制差异性 |
3.1.1 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动因 |
3.1.2 经济体制转轨初始条件的比较分析 |
3.1.3 典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
3.1.4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非典型”的计划经济 |
3.2 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 |
3.2.2 南斯拉夫的改革与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
3.2.3 匈牙利改革与新经济体制 |
3.2.4 波兰的经济体制改革 |
3.3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出”计划体制的比较研究 |
3.3.1 不同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绩效 |
3.3.2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空间 |
3.3.3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环境 |
4.不同的转轨过程:经济体制转轨的模式差异 |
4.1 制度的需求与供给: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 |
4.1.1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权力结构与利益集团 |
4.1.2 供给主导型下的经济体制转轨模式 |
4.1.3 利益集团主导下的转轨政策 |
4.1.4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一个总结性的评述 |
4.2 制度的移植与创设:经济体制转轨的遗传与选择机制 |
4.2.1 有关制度移植与制度创设的一般性探讨 |
4.2.2 移植式转轨与创设式转轨:制度遗产的利与弊 |
4.2.3 转轨路径的形成:制度变迁中的选择与异化 |
4.3 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经济转轨形式与过程的具体差异 |
4.3.1 激进与渐进:对转轨方案与转轨政策的重新思考 |
4.3.2 激进主义的转轨与“休克疗法”:回顾、反思与评述 |
4.3.3 渐进主义的转轨与“中国模式”:探索、实践与争鸣 |
5.转轨与接轨:转轨国家的市场化与全球化 |
5.1 转轨国家的经济全球化 |
5.1.1 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问题 |
5.1.2 转轨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交互作用 |
5.2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具体实践 |
5.2.1 “回归欧洲”: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全球化战略 |
5.2.2 “融入欧洲”与区域一体化:俄罗斯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
5.2.3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 |
5.3 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 |
5.3.1 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
5.3.2 全球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
5.3.3 走出金融危机:转轨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 |
5.3.4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反思与前景 |
6.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6.1 转轨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 |
6.1.1 有关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的争论与偏见 |
6.1.2 制度变迁过程中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及其演进 |
6.1.3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驱动机制的分化与演进 |
6.1.4 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模式的静态比较与动态转化 |
6.1.5 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转轨绩效:一个对转轨国家的综合考查 |
6.2 市场化发展与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 |
6.2.1 转轨国家的政府与市场:新兴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
6.2.2 转轨国家的政府规模、政府职能与制度建设 |
6.2.3 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治理:转轨国家的腐败问题 |
6.3 转轨国家的民主化与市场化 |
6.3.1 民主、市场与经济增长:转轨国家的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
6.3.2 民主与威权:不同转轨模式下转轨经济的政治发展 |
7. 总结与评述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论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银行业的竞争环境 |
1.1 银行业的竞争与竞争环境 |
1.1.1 银行业竞争的概念 |
1.1.2 银行业竞争环境的概念 |
1.2 银行业竞争环境的组成 |
1.2.1 宏观竞争环境 |
1.2.2 微观竞争环境 |
1.3 常用于银行业竞争环境的评价的几个模型 |
1.3.1 PEST分析模型 |
1.3.2 波特的五力模型 |
1.3.3 SWOT分析模型 |
第二章 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竞争者类型 |
2.1 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类型 |
2.1.1 国有商业银行 |
2.1.2 新兴商业银行 |
2.1.3 外资银行 |
2.2 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竞争 |
2.2.1 同新兴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
2.2.2 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 |
第三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宏观竞争环境的分析——基于PEST模型 |
3.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3.1.1 日益公平的政治与法律环境 |
3.1.2 国有背景的政策倾斜 |
3.1.3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透明 |
3.2 经济环境的分析 |
3.2.1 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 |
3.2.2 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 |
3.2.3 日趋完善的国内基本经济制度 |
3.3 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 |
3.3.1 越发理性的企业选择 |
3.3.2 不断成熟的居民行为 |
3.3.3 剪不断的国有情节 |
3.4 技术环境的分析 |
3.4.1 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对整个银行业的影响 |
3.4.2 银行服务技术发生变革 |
3.4.3 银行金融工具的创新能力越发重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微观竞争环境的分析——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 |
4.1 "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1.1 供应商和客户类型的界定 |
4.1.2 社会公众讨价还价的能力 |
4.1.3 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
4.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4.2.1 外资银行进入威胁分析 |
4.2.2 新兴商业银行崛起的威胁分析 |
4.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3.1 金融性脱媒 |
4.3.2 技术性脱媒 |
4.4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4.1 行业集中度分析 |
4.4.2 产品差异化分析 |
4.4.3 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实证分析 |
5.1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
5.2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评价模型 |
5.2.1 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 |
5.2.2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实证研究 |
5.2.3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SWOT分析 |
6.1 宏观环境的变化及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影响 |
6.1.1 机会分析 |
6.1.2 威胁分析 |
6.2 微观环境的变化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的影响 |
6.2.1 优势分析 |
6.2.2 劣势分析 |
6.3 SWOT模型的效应分析 |
6.3.1 杠杆效应(优势+机会) |
6.3.2 抑制效应(机会+劣势) |
6.3.3 脆弱性(优势+威胁) |
6.3.4 问题性(劣势+威胁) |
6.4 SWOT分析图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竞争环境的政策建议 |
7.1 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竞争环境 |
7.1.1 继续构建公平的政治法律环境 |
7.1.2 加快完善经济环境 |
7.1.3 不断优化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环境 |
7.1.4 努力适应金融银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环境 |
7.2 注重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
7.2.1 完善经营体制,实现业务转型 |
7.2.2 加快业务和技术创新步伐,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体系 |
7.2.3 改善资产质量,减轻发展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
7.2.4 寻求和新兴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的合作 |
7.2.5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银行业并购重组战略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银行并购重组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银行并购重组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问题剖析 |
第一节 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雨历程 |
第二节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一、企业社会责任复兴 |
二、危机处理能力加强 |
三、增资扩股步伐已久 |
四、监管当局瞩目 |
五、上市迈进中 |
六、更名频繁 |
七、引资模式转变 |
八、跨区域经营 |
九、并购重组 |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问题剖析 |
一、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两级分化严重 |
二、占金融市场份额偏低,影响力有待提高 |
三、整体盈利能力偏低,中间业务开拓需加强 |
四、风险集中度偏高,市场定位不清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理论实践分析 |
第一节 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内涵与外延 |
一、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概念界定 |
二、银行业并购重组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必要性 |
一、应对市场竞争的内在需要 |
二、应对金融开放的内在需要 |
三、城商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可行性 |
一、政策支持 |
二、绩效明显 |
三、操作简便 |
第四节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效应分析 |
一、规模效应 |
二、交易成本效应 |
三、协同效应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银行并购效应衡量的实证方法 |
一、事件分析法 |
二、前沿分析法 |
三、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研究的一般实证方法 |
一、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
二、基于DEA 模型的效率分析方法 |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
一、实证研究样本和指标的选取 |
二、江苏银行的财务指标分析及DEA 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战略联盟模式 |
第二节 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整合区域资源 |
一、完善公司治理 |
二、引入外部资源 |
三、实现跨区整合 |
第三节 引入战略投资者 |
第四节 完善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法律体系和金融监管机制 |
第五节 注重城商行并购重组后的整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6)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论文研究目的 |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三、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所持的基本观点 |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进路和视角 |
第一章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导论 |
第一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的文化、文化产业 |
一、“文化”的解读 |
二、文化产业 |
三、文化产业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内涵及其对象的分类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内涵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对象的分类 |
第三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相关国际贸易之关系 |
一、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关系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国际知识产权贸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渊源、价值、原则 |
第一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论要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语义分析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渊源 |
三、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特点 |
四、普遍与多元: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贸易基础和文化基础的理论探析 |
五、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规制对象 |
第二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价值理念 |
一、当代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价值理念 |
二、未来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价值理念之构建 |
第三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基本原则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公共利益保障原则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法律保留原则 |
三、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比例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规范 |
第一节 GATT/WTO 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之规范 |
一、GATT1947 |
二、WTO 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规则 |
三、GATT/WTO 争端解决机制中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争端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之规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4 年海牙公约》和《1970 年公约》 |
二、《佛罗伦萨协定》及其《内罗毕议定书》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 |
四、小结 |
第三节 双边/区域协议对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之规范 |
一、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三、欧共体/欧盟的文化产品贸易规则 |
四、小结 |
第四节 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其他国际协定 |
一、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 |
二、多边投资协议(MAI)草案 |
三、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多样性公约和WTO 规则之冲突与调和 |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 规则冲突之分析 |
一、认定条约冲突之规则 |
二、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 规范的可能冲突之处 |
第二节 在文化多样性公约框架内寻求调和之方法 |
一、国际条约之间的冲突规则 |
二、在文化多样性公约框架内寻求调和之方法 |
第三节 在WTO 框架内寻求调和之方法 |
一、DSB 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争端的管辖权 |
二、非WTO 协定在DSB 争端解决中的适用问题 |
三、文化多样性公约在DSB 解决文化产品贸易争端中的援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管制法体系之完善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管制法之现状 |
一、中国现行文化立法 |
二、加入WTO 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冲击与挑战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政策和规则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的经验和启示 |
二、加拿大的经验和启示 |
三、法国的经验和启示 |
四、日本的经验和启示 |
五、韩国的经验和启示 |
六、可供中国借鉴的国外文化产品贸易管制之成功经验 |
第三节 建立完备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法律体系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目标定位 |
二、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三、构成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体系的各系统与要素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企业战略和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
2.2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与SWOT 分析法 |
2.3 竞争力理论 |
2.4 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
第三章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
3.1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 |
3.2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现存问题 |
3.3 迫切提升竞争力,进行战略转型的动力分析 |
第四章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 |
4.1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SWOT 分析 |
4.2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 |
4.3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 |
第五章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实施 |
5.1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调整 |
5.2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机构业务联动 |
5.3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 |
5.4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 |
5.5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性分析 |
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必要性 |
1.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历史原因 |
1.1.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
1.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处置形式的比较 |
1.2.1 不良贷款的内部处置 |
1.2.2 不良贷款的外部处置 |
第二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分析 |
2.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历史沿革 |
2.1.1 AMC的资产处置模式与成就 |
2.1.2 我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模式 |
2.1.3 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处置 |
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模型分析 |
2.2.1 改进的 KMV信用风险模型 |
2.2.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研究 |
第三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的创新性建议 |
3.1 对不良贷款证券化处置的建议 |
3.2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警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外资商业银行规模比较 |
(一) 根据一级资本规模排名看中资商业银行在世界中的地位 |
(二) 中外资商业银行规模比较分析 |
二、中外资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比较 |
(一) 资产份额比较 |
(二) 存款份额比较 |
(三) 贷款份额比较 |
(四) 市场占有情况小结 |
三、中外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效益方面处于劣势 |
(二) 对于资本资产比率一项, 由该指标我们可以看出, 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能力方面与非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是并驾齐驱的, 并且还有较大的优势 |
(三) 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 中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水平因银行的所有制不同而不同 |
四、中外资商业银行风险控管能力比较 |
(一) 中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一, 整体而言对于安全性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
(二) 中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因银行的所有制不同而不同, 总体而言与外资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 |
(10)入世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 |
1.3 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论文的总体研究框架 |
1.5.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中小银行的界定 |
2.1.1 中小银行的一般界定 |
2.1.2 中小银行概念的发展 |
2.1.3 本文对中小银行的界定 |
2.2 发展中小银行目的--银行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
2.2.1 国外对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2.2 国内对银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2.3 廪赋结构、技术、产业结构与银行业结构关系理论 |
2.3 银行地域拓展相关经济学理论 |
2.3.1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中小银行地域拓展 |
2.3.2 经济地理学和金融地理学理论及其存的问题 |
2.4 中小银行与农村金融理论 |
2.4.1 农业补贴信贷范式 |
2.4.2 农村金融市场范式强调发展农村竞争性金融 |
2.4.3 不完全市场范式强调政府干预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 |
2.4.4 局部知识范式支持中小银行成为农村竞争性金融主体 |
2.5 中小银行地域、业务拓展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2.5.1 银行规模经济的相关理论 |
2.5.2 银行业务拓展与范围经济 |
2.6 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相关文献 |
2.6.1 西方学者对“小银行优势”的研究 |
2.6.2 国内学者对“小银行优势”的研究 |
2.6.3 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理论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体制变迁、银行结构与中小银行地位 |
3.1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与金融体制变迁 |
3.1.1 中小银行与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历程 |
3.1.2 中小银行发展问题成为“体制内”问题 |
3.2 我国银行结构发展历程 |
3.2.1 银行结构概念及其研究目的 |
3.2.2 我国银行结构发展历程 |
3.3 我国银行结构与银行业绩效实证研究 |
3.3.1 银行结构和银行绩效分析模型构建 |
3.3.3 1990-2004年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规模与绩效实证分析 |
3.3.4 结论:发展中小银行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绩效推进经济增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中小银行地域拓展 |
4.1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必须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特点 |
4.1.1 中小银行地域分布与区域产业结构 |
4.1.2 经济不平衡与中小银行地理分布 |
4.2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机理 |
4.2.1 银行规模经济区域的非连续性分布 |
4.2.2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有效性 |
4.3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 |
4.3.1 基于地理信息的银行地域拓展决策模型:多因素加权记分比较法 |
4.3.2 多因素加权记分比较法的测算 |
4.3.3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决策 |
4.4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式 |
4.4.1 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分布现状 |
4.4.2 设立新分支机构实现地域拓展 |
4.4.3 中小银行并购实现地域拓展 |
4.4.4 成立新银行 |
4.5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制度影响 |
4.5.1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制度约束 |
4.5.2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制度突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新领域 |
5.1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状况 |
5.1.1 农村合作金融 |
5.1.2 农村政策性金融 |
5.1.3 农村民间金融 |
5.1.4 农村商业金融 |
5.2 我国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生存发展机理 |
5.2.1 入世后农村金融供需状况分析 |
5.2.2 农村金融的“小银行优势” |
5.2.3 我国农村竞争性金融应以中小银行为主 |
5.3 当前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拓展 |
5.3.1 中小银行农村地区拓展战略 |
5.3.2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试点的村镇银行设立路径 |
5.3.3 当前我国新型村镇银行试点状况 |
5.4 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问题及建议 |
5.4.1 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主要问题 |
5.4.2 促进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建议 |
5.5 国外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成功范例 |
5.5.1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Grameen Bank,GB) |
5.5.2 印尼的人民银行(Bank Rakyat Indonesia,BRI) |
5.5.3 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的模式比较 |
5.5.4 结论和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 |
6.1 银行规模和银行业务拓展关系 |
6.1.1 银行范围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 |
6.1.2 银行业务范围经济的制约因素 |
6.1.3 银行规模与业务拓展的一般规律 |
6.2 中小银行市场定位 |
6.2.1 中小银行业务定位策略 |
6.2.2 中小银行业务专业化竞争策略 |
6.2.3 中小银行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 |
6.2.4 中小银行的业务发展定位——以建东厦门银行为例 |
6.3 中小银行业务创新实现业务拓展 |
6.3.1 中小银行资产业务创新 |
6.3.2 中小银行负债业务创新 |
6.3.3 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 |
6.3.4 中小银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创新 |
6.4 中小银行应积极拓展零售银行业务 |
6.4.1 中小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
6.4.2 中小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外部及内部环境 |
6.4.3 多渠道营销完善零售业务的客户关系 |
6.4.4 积极拓展私人银行业务 |
6.5 中小银行业务创新典型事例 |
6.5.1 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 |
6.5.2 兴业银行的银行“同业技术输出服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小银行业务拓展重点——中小企业贷款 |
7.1 中小企业地位和作用 |
7.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7.1.2 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发展 |
7.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7.2.1 大中小型企业资金占有规模特点分析 |
7.2.2 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方面的分析 |
7.3 我国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分析 |
7.3.1 我国小企业贷款具备发挥“小银行优势”的市场基础 |
7.3.2 我国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尚未充分完全发挥 |
7.4 我国小企业贷款“小银行优势”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
7.4.1 “小银行优势”实证研究模型构建 |
7.4.2 实证模型数据选取 |
7.4.3 不同规模银行的贷款倾向性分析 |
7.4.4 中小银行对小企业贷款贡献变化情况 |
7.4.5 银行规模与小企业贷款质量相关性分析 |
7.4.6 实证分析结果 |
7.5 中小银行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创新 |
7.5.1 银行信贷管理一般流程 |
7.5.2 现有贷款信用风险分析模型 |
7.5.3 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模式——建立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7.5.4 小企业贷款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建立的依据 |
7.5.5 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7.5.6 模型的创新及运用 |
7.5.7 中小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的其他手段 |
7.6 发展中小银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
7.6.1 银行业对民间资本开放 |
7.6.2 加大改造现有中小银行的力度 |
7.6.3 适当限制有大银行参与小银行购并 |
7.6.4 适当放宽小银行之间的并购条件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主要政策建议 |
8.1 完善社会信用体制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
8.1.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2 不良信用体系对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的负面影晌 |
8.1.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的拓展 |
8.2 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
8.2.1 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急需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持 |
8.2.2 构建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
8.3 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
8.3.1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现状 |
8.3.2 过严的利率管制将阻碍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
8.3.3 放宽利率政策将给中小银行带来更大机遇 |
8.3.4 利率市场化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挑战 |
8.4 本章小节 |
第9章 结论和未来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文章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谈中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研究[D]. 陈瑶.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4(03)
- [4]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分析[D]. 宋斌亭. 山东大学, 2011(06)
- [5]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战略研究[D]. 毛从成. 云南财经大学, 2010(04)
- [6]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D]. 张蹇. 苏州大学, 2010(10)
- [7]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时璠. 天津大学, 2009(S2)
- [8]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研究[D]. 李婕. 青岛大学, 2008(03)
- [9]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 马丽丽.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1)
- [10]入世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研究[D]. 吴晓. 同济大学, 2007(06)
标签:国企论文;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论文; 中小商业银行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