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香港做“波士”——香港办公室文化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陈鹉[1](2017)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变动。总体来说,张爱玲的政治姿态是从疏离政治转向审视政治。从前期的专门写“男女间的小事”;到后期的向“左”转而创作的《十八春》和《小艾》,向“右”转而创作的备受争议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也从前期的绝望反叛转变为后期的生命价值的回归,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并肯定女性的情欲,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前后期的历史观念也从前期的对历史的疏离,即重视个体、不重视历史;发展到后期的历史的纠结,即个体与历史并重,消解正史,探寻秘史。张爱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正史)有诸多不同之处,显然,她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说。第三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的变化,如题材的变迁、叙事视角的嬗变、情节模式的变异、表现手法的变化、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等方面,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相对于前期主要针对于男女婚姻家庭的题材,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走向了多样化,开始出现乡村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人物题材、同性恋题材等;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也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角度从前期的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并具有很高的自传性和真实性;后期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异,由前期的描写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转向了后期的描写背叛、饥饿与政治事件;后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意象由前期的繁复华丽转向了平淡质朴,反讽手法由前期的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了后期的结构和模式反讽手法,性描写由前期的唯美浪漫转向了后期直白大胆的描写方式;和前期小说相比较,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创作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生活往事不断地重复书写和并出现了一些衍生情节。第四章研究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如何受到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红楼梦》对其的影响是由前期的直接模仿转变为后期的艺术变异,而《海上花》对其的影响使得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由前期的繁复绚丽转变为后期的平淡而近自然;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有不同的思考,而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前期的抗拒转向后期的某种程度的迎合、再到嘲讽、拆穿、最后是肯定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由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式的写作,即对西方作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属于影响式写作,张爱玲和西方作家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话语关系;转向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的写作,在后期小说创作中她转变为主动地、平等地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与西方作家作品进行对话性和互文性写作。第五章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个方面是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的关系,张爱玲嗜好华衣美服和沉迷于享受物质生活,形成了她前期小说创作的“琐碎政治”的特点,而将生活艺术化则是其表演人格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显着特点;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张爱玲在后期小说创作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角色中,使读者在她的小说中可以隐隐见到张爱玲的真身,这可以说是她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人格表演;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通过研究探讨各类研究性论文以及关于张爱玲的纪实访谈性文章、和家人朋友等的书信往来,并结合她的作品,发现张爱玲的一生和她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大作品!张爱玲自己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富有高度戏剧性的一生。在最后的余论部分,笔者探讨了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应该是在于着力发掘她未曾发表出版或者被埋没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如《描金凤》等。以及和友人炎樱等的书信往来也有待于被挖掘。另外就是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被误读的作品也有待于研究者基于尊重艺术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文学研究。而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研究也显然是很不足够的,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地关注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段劲楠[2](2012)在《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文中指出郑苏(Su Zheng)的《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Claiming Diaspora-Music, Trans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一书属于“美国音乐领域”(American Musicspheres)系列中的九部着作之一,该系列由马克·斯洛宾(Mark Slobin)担任主编。郑苏的这本着作以美籍华人音乐生活为核心,提供了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流散写作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案例,同时也为国内音乐和相关学术研究补充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全书正文共分八章。第一、二章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引入着作讨论主题,并深入对研究涉及的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第三章记录了现存最早的、与美国华人经历相关的音乐材料,并且分析了各类音乐创造与华人多样化的移民经历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全面概述了当前纽约市美籍华人逐渐形成的广泛的音乐体裁;第五章引入了美籍华人音乐创造的空间旅行;第六章通过族裔媒体产品、流行音乐、以及跨国族裔媒体网络的视角,观察了美籍华人流散音乐的世界;第七章通过7位移民音乐家个人的故事探索流散经历对个体音乐创造和音乐表达所造成的影响,并试图从微观上审视广泛的社会模式和人类个体能动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八章讨论了跨越民族国家边界(该边界用于界定美籍华人音乐世界的范畴)的个体、音乐团体、文化机构之间的多重联系、互动、以及多向交流。书评名为“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音乐流散写作——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流散诉求》”,其一方面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理论中独具特色的方面对郑苏所做的流散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实践谈及了自己的观点。
余丹[3](2009)在《设计年华正好——访香港壹正企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罗灵杰、龙慧祺》文中研究说明正如"壹正"提供的照片所示,龙慧祺在前,秀气优雅,罗灵杰于后,沉稳内敛,此番采访也是龙慧祺做主答,言谈随和,时有笑声朗朗,而罗灵杰的回答则透露出理性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路,这样的组合,在生活中可谓互补,设计上同样是最佳拍档。
余丹[4](2009)在《设计年华正好——访香港壹正企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罗灵杰、龙慧祺》文中研究指明正如"壹正"提供的照片所示,龙慧祺在前,秀气优雅,罗灵杰于后,沉稳内敛,此番采访也是龙慧祺做主答,言谈随和,时有笑声朗朗,而罗灵杰的回答则透露出理性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路,这样的组合,在生活中可谓互补,设计上同样是最佳拍档。
刘结[5](2007)在《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不足的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运用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的原因。根据业务范围、企业家出生成长地、年龄等不同企业家背景,本人选取了广州市的部分企业家作为访谈对象。采用实地访谈以及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对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要求多元化,却面临学费上涨已经相对达到极限、财政经费不足,而国内社会力量捐赠高等教育比例低迷徘徊的现实因素进行探索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探讨我国大陆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缺乏的深层原因,并与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实践比较成功的美国作对比研究,最后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如何结合国情,借鉴国内外经验增强筹集社会资金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制约我国大陆对高校捐赠的因素有:(一)政府诚信度低,对捐赠资金的处理不规范、监督体制不健全,政策导向不明确,宣传引导力度不够。(二)我国大陆的非政府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对公益捐赠的专业人才和主动募捐的非政府组织运营机制。(三)高校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心理使得其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和对在校生的管理等工作中不注意以人为本;对发展规划的制定、捐赠项目的研究和确定,以及和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沟通缺乏,和校友的联络和感情沟通不够等。(四)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和宣传导向不明确,社会文化观念改变缓慢。由此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必须从政府、高校和媒体三方面努力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和获得普遍理解的高等教育筹措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本文结论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仅做一些初步探讨,为将来的研究作参考。
李上司[6](2001)在《在香港做“波士”——香港办公室文化之二》文中研究说明 在香港,上司叫波士。我去年夏天被派到香港某中资机构做一个部门波士,真不容易。首先我不会讲广东话,常常闹笑话。将颜色说成“咸湿”;“上船”说成“上床”!香港人很聪明,但也很势利,表面上看似尊敬你,骨子里还是有点笑我“老土”。
二、在香港做“波士”——香港办公室文化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香港做“波士”——香港办公室文化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
一 重复书写 |
二 衍生情节 |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致谢 |
技术注释 |
译着技术注释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矛盾丛生的“流散音乐文化”的构成 |
第三章 纽约与跨太平洋之旅:美籍华人种族化历史经历当中的音乐 |
第四章 此时此地的音乐:一个国际化城市中的流散声音景观 |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主义由私有领域向公共展示的转变:绘制音乐生产、消费和(再)呈现的地方地理文化进程 |
第六章 “我们的目标是与世界其他地方同步”:跨国媒体文化与流行音乐 |
第七章 移位的诗学与政治:七位移民音乐家小传 |
第八章 美国亚裔/华裔音乐语境当中文化政治的模糊性 |
注释 |
索引 |
图例注解 |
表格注解 |
谱例注解 |
书评: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音乐流散写作——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流散诉求》 |
一、引言 |
二、理论背景 |
三、《流散诉求》中后殖民语境下的流散写作 |
四、践: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流散翻译(代译后记) |
参考文献 |
问题汇总表 |
译名问题表 |
注释译名问题表 |
(5)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不足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评析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分析框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程序 |
2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及社会捐赠的现状 |
2.1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现状 |
2.2 高教经费的相关政策变迁 |
2.3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高等教育捐赠不足的原因分析 |
3.1 捐赠因素分析 |
3.2 访谈 |
3.3 本章小结 |
4 美国高校募捐的工作与启示 |
4.1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现状 |
4.2 比较后的启示 |
5 研究总结 |
5.1 结论 |
5.2 基于研究基础上的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内容简要 |
附录二: 暨南大学1958~2006年华侨港澳同胞捐赠情况 |
附录三: 1991-1996年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接受捐赠情况 |
附录四: 研究生学习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在香港做“波士”——香港办公室文化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D]. 陈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D]. 段劲楠. 上海音乐学院, 2012(02)
- [3]设计年华正好——访香港壹正企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罗灵杰、龙慧祺[J]. 余丹. 设计家, 2009(09)
- [4]设计年华正好——访香港壹正企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罗灵杰、龙慧祺[J]. 余丹. 设计家, 2009(09)
- [5]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不足的因素分析[D]. 刘结. 暨南大学, 2007(01)
- [6]在香港做“波士”——香港办公室文化之二[J]. 李上司. 沪港经济,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