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鲁迅小说的季节叙事的精神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赵敉亚[1](2021)在《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疾病自先秦时期即进入文学创作,此后一直是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作为南宋诗坛最杰出的诗人,陆游现存的9000余首诗歌中,有1203首有关疾病书写,约占他现存诗歌总量的13%。对于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这一问题一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基于此对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书写进行研究,考察陆游的疾病与自我治疗途径,分析疾病与陆游诗歌的关系,试图揭示陆游面对疾病与死亡的心理历程与情感态度,体会陆游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审视及其中蕴含的浓重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时,学界对于陆游罹患病种在现代医学上的落实方面较为欠缺,这对于客观全面认识陆游又是一重要问题,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补前人研究些许不足。本文将分成四章对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书写进行探讨。第一章分析陆游的身体状况和自我治疗途径。首先将陆游所患主要疾病进行具体病种考索,将所患疾病落实到现代医学的病症上。然后通过分析陆游的养生和学医两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来考察其对疾病的自我治疗途径。第二章分析蕴藏于陆游诗歌中的病与痛。首先考察陆游疾病书写诗歌的创作概况。梳理入蜀前、入蜀后和退居山阴三个时期陆游的身体疾病状况,分析每一时期疾病书写诗歌创作的特点与原因。其次探究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方式以及疾病书写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内涵,从整体上把握陆游诗歌中的疾病表达。最后考察陆游疾病书写诗歌中体现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感受陆游对疾病与生死的豁达态度。第三章探讨疾病与陆游诗歌创作的关系。首先分析疾病对陆游诗歌创作数量、题材和风格方面的影响。其次分析诗歌创作对陆游疾病的反向治疗功能。疾病与诗歌创作之间相互作用,紧密相关。第四章分析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之殇与疾病接纳。首先分析疾病之殇,即疾病给陆游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主要表现在疾病与饮酒、出游的矛盾碰撞上。其次分析疾病接纳,即陆游在佛道思想影响下与疾病的和解。儒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儒家人格是陆游疾病成殇以及在诗歌中大量书写疾病的根源,但陆游又从道教、佛教思想中寻得精神抚慰,最终实现了与疾病的和解与共处。
张蓬[2](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郝一帆[3](2020)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文中认为鲁迅曾谦虚地说过自己可勉强称得上创作的作品有5部,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前三者均为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由此可以看出小说创作在鲁迅整体书写中的重要地位。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数量并不多,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同他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艺术的贡献密不可分。本文对鲁迅小说所进行的叙事诗学研究实则是对其叙事艺术的独特规律和文学本质的研究,进而考量了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诗学形成语境、叙事诗学主题、叙事诗学视角、叙事诗学策略以及叙事诗学演变。首先,第一章讨论了鲁迅小说叙事诗学形成语境是多元的。我们在研究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之前,必须先了解其产生的土壤。鲁迅小说叙事诗学的形成受到了中国古代叙事传统与西方小说叙事言说的双重影响。同时,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与其翻译诗学密切相关。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亦受到“为人生”文艺观的影响,由此他走向了现实主义的书写。第二章论述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主题。在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主题研究方面,前人极少由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本文正是由审美感官等维度切入,较为创新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中“吃人”“治疗”“复仇”的叙事诗学主题。第三章分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视角。鲁迅通过对其小说中叙述者的精心选择,使得他小说具备了种种新奇的叙述视角,如看客视角、狂人视角、儿童视角等,这些视角产生了陌生化的叙事效果。第四章剖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策略。叙事诗学十分侧重对叙事话语的研究。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便采取了多样化的叙事策略:鲁迅小说具有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硬质”特质的叙事语言;亦有重复、反讽等多种创作技巧;此外,鲁迅小说中还蕴含着独特的“剪接”叙事结构与“圆形”叙事结构。最后,第五章从宏观层面来探讨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可以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的创作将鲁迅的小说创作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需要关注的是,鲁迅小说中的诗化意味与理性意识呈现出了此消彼长之态,这一现象同鲁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等多方面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总而言之,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中深深蕴含着他对于社会、时代的现实主义视角的哲思,他将从中西、古今习得的叙事手法同自己个人的现实主义情怀、“为人生”的文艺观完美结合。他在小说创作中对于国民性的深刻揭示与深沉的哲学思考,则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所在,这对我们当下的创作与生活仍具有启迪与警示的作用。
刘敏[4](2020)在《鲁迅小说《伤逝》的插图、连环画研究》文中提出《伤逝》是一篇爱情小说,也是鲁迅先生众多作品当中唯一一篇和爱情有关联的,它渗透的追求个性解放,批判封建残余的思想以及对爱情和经济矛盾对立的解剖,影射了鲁迅先生的人生体验和他对时代潮流的反思,也带给了同时代的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二十世纪初年,受限于当时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低,小说的核心并不能被多数人理解。插图本和连环画应时代的需要而生,图文并茂的设计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精美而富有个性的绘画引人入胜,其通俗性和普及意义为作品的流传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插图和连环画本凭借自身直观性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补了文字之不足,文字补充画面未能言尽的内涵,画面彰显文字力求突出的精彩,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本文尝试以《伤逝》各版本的插图和连环画为依据,探讨《伤逝》插图与连环画在绘图上的规律和技巧,揣摩图像如何叙述《伤逝》原着展开的事件,发掘图像定格的瞬间在主题表达上的张力,着手从单幅图、多幅图和连环图像三个方面分析《伤逝》插图和连环画图像的叙事功能。各种《伤逝》插图和连环画版都充分尊重了原着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意图,用形象可感的图画对小说原着中的人物进行造像,本文力图从《伤逝》不同版本的插图和连环画中发掘出三种子君造像,即崇拜涓生、追求自由的女学生,处处操劳、琐碎庸俗的女人,为自由幸福抗争最终归于尘土的虚空存在;三类涓生造像,即引导子君脱离封建旧家庭,给予子君希望和指引的精神导师,在生活窘迫时抛弃子君寻求自保的爱情的矮子,纵然现实惨淡仍试图追求新生活的痴想的振翅者;其他人物造像,即有闲阶层、权贵阶层和无名底层等。《伤逝》的插图与连环画版是在“空间的时间化”中通过“最具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进行图像叙事和人物造像的。他们之间普适的逻辑性与最具蕴味的叙事性的实现,是通过场景描绘来完成的。用极富表现力的色彩绘制的花草树木,在时间的流逝中反差巨大的四季等自然景观;从会馆到图书馆、从吉兆胡同到厨房、从道路到坟墓等物质空间;婚娶、社交礼仪等风俗场景共同推动了《伤逝》插图和连环画版的情节发展,凸显了人物的鲜明个性。
孙悦如[5](2020)在《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莫言广袤和深邃的文学世界中,有很多难以言状又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细节描写都是通过色彩的驾驭完成的。色彩不仅丰富了莫言小说中的感觉世界,还带给读者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色彩印象。色彩之于莫言,已经不单单是给作品增添诗意,更是丰富了文本思想、凝聚着作家的主体意识,因此对莫言色彩的研究也是解读莫言小说的重要切入点。但目前对莫言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学、魔幻色彩、民间角度、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方面。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尝试在色彩的角度解读莫言的小说,但大多不够深入具体,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莫言小说中的色彩运用展开分析和探讨。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对莫言小说创作的主要经历、莫言色彩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以及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从现代色彩心理学等角度,结合莫言创作的时间轨迹,分析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的寓意和寓意的变化过程,主要涉及莫言小说中的红色意象、绿色意象和蓝色意象。第二章主要对莫言小说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进行分析,包括继承传统小说写作中色彩的写实写法,利用色彩进行人物和景物描写。另外,莫言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色彩驾驭能力,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不同于物理世界的客观性,又将情绪、眼神等本来没有色彩的东西通过即时的感觉或好恶增添上色彩,展现了小说的魔幻特色。第三章主要分析莫言小说中色彩的艺术特征,从色彩的对比和节奏、色彩的审美与审丑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莫言的小说通过强烈的补色对比、冷暖色并置等方式,给小说增添了张力和审美效果,并且用多种色彩的变化组合赋予了色彩调节叙事节奏的功能。其次,莫言的小说中呈现出审美与审丑并存的特点,这一点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得到体现。第四章主要探析莫言小说色彩书写背后的原因。本章从生活经验熏染、与画家的交流以及莫言自身的色彩自觉和审美自觉三个角度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从莫言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原因所在。结语部分,总结莫言小说中色彩运用的整体特点,揭示色彩背后独特的文学价值。莫言小说中俯拾皆是的色彩词不仅仅让读者沉浸在视觉盛宴当中,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内涵,艺术化地展示了小说人物和情节,引人深思。他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作为设置色彩的首要原则,或是追求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色彩和意象搭配在一起,突破了自然中客观色彩的枷锁,给予色彩从未有过的表达自由。
何换生[6](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张海姣[7](2020)在《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鲁迅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当前鲁迅小说阅读教学似乎不尽如人意,存在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学生怕学、教师怕教以及教学中的“新瓶装旧酒”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学内容的随意或相对陈旧等是重要的原因。因此,对鲁迅小说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调查与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对鲁迅小说教学内容的设计展开系统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五章来具体探讨这一问题。第一章分析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本章依循案例的研读和分析来发现相关问题。它们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缺少具体分析,比较机械地套用小说三要素;主题思想偏于高远,一定程度地超出了学生生活经验;推理论证不够充分,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第二章阐述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本章从课标、教材理念、学情三个层面,来阐述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分别是:以课标为导向,确立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理念;以教材编排为指标,设计教学重点;以学情分析为起点,设计教学难点。第三章论述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故事情节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与“微观”两方面入手,具体探讨鲁迅小说故事情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整体感知小说,梳理与掌握小说故事情节的基本内容;拆解小说情节,探究其独特的叙事结构。第四章论述初中语文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情感体验、思想意蕴、人物群像三个方面来设计人物形象的教学。具体做法包括:拓宽教学渠道,强化小说人物的情感体验;依据特定语境,探究人物形象的思想意蕴;拓展阅读,建构指向明确的人物群像。第五章论述初中语文鲁迅小说环境描写的教学设计。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层面入手,通过选择契合的教学方式、依托多样的学习渠道,发掘自然环境的核心要旨和社会环境的丰富意蕴。
孔庆荣[8](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刘文祥[9](2018)在《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文中认为民俗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各种物质文明成果和观念、制度、信仰的统摄。民俗塑造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和习惯,更是一种认同和归属,民俗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于一个根本的结构之中,使得不同历史阶段、代际之间的文化保持连续性。纵观百年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程,民俗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主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创作中,民俗以不同的形态进入文本中,无论是五四乡土小说、左翼乡土小说、京派“梦幻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山药蛋派”小说、寻根小说,都非常关注民俗这个领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事件和场景,而是有关传统、国族和现代性想象的复杂系统。19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遭遇到了各种新的挑战,乡土文学的衰落似乎已成定论。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往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传统会发生怎样的转型?文本中建构的民俗世界和乡土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呈现为什么样的特征呢?又寄托了作家们怎样的心理诉求?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从学界来看,还没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探讨。本文拟围绕“衰落”与“拯救”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展开探究。绪论主要就研究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进行论述,并就论述中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和背景。民俗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与中国文学结缘,但是具体到现代乡土小说领域来说,则是在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开始借助于现代文明视角反思“民”与“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范式,并一直延续到了当下。19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乡土作家所凭据或者试图对象化的东西——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土作家所遭遇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是民俗的衰落、作家观念的变化,都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取材、主题内容、思想价值。第二章主要对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进行梳理。在乡土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借用民俗叙事去重新认识乡土社会,认识民俗,普遍出现了回归原色化的乡土民俗的渴望。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的作家继续沿着启蒙路线前进,反思乡土社会中的愚昧、暴力等因素;有的作家则是利用民俗反思历史的曲折,展现社会的变化,这些多元化的风格追求也使得乡土民俗书写呈现着承前启后、灵活多变的发展态势。乡土作家们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民俗图景,乡土民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意味,使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民俗景观开始出现。但是从民俗书写的发展走向来看,也呈现为不断衰落的趋势,新的文学状况必然引发新的表述形式,这些会在叙事形式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三章探讨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中展现的特征。1990年代以来民俗书写下的乡土社会内部已经虚化,空有外形却缺乏实质,构成乡土生活本质性的血缘纽带、伦理观念、民俗事项、自然景观已经被掏空,只剩下一个干瘪、抽象、断裂、单维化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社会也因为作家民俗关注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侧面:在很多作家笔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道具普遍陷入了无用,民俗接续的危机也接踵而来;同时人与民俗的裂缝不断加大,很多民俗书写中呈现着关系的错位状态;民俗空间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失败的案例,或者是因为外力、或是自身原因导致破碎塌陷。很多作家主观上希望建立一个美好的乡土社会,但是在作品中却呈现为抽象化、空心化的乡土世界。1990年代以来的很多乡土作品中,也出现了民俗学界比较关注的“伪民俗”表述问题,这是以往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中所不存在的,既折射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也昭示着乡土民俗已经从内部产生了变异,民俗自身的本源已经丢失,乡土社会正在逐渐地被一些异己的东西所填充。第四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拯救诉求。每一时段的乡土小说中都会表现出属于那个时段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乡土作家面对的社会情况是空前复杂的,在民俗叙事中开始展现出强烈的拯救诉求,我们能够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作家身上存在那种矛盾心理和怀乡情绪,作家写作中也呈现出了比较清晰的主体精神特征。很多作家籍借民俗叙事,营造了新的乡土景观,也在重新整理和打扫乡土社会,解除景观的隐匿化;有的通过各种隐喻的方式对乡土进行修补,有的借用民俗道具和生活将乡土个人的躯体和精神予以复活重建;有的作家转向对一些少数民族民俗的描写来取代衰落的乡土社会,或是儿童视角表达一种新生的渴望。乡土作家喜欢民俗,是因为民俗中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秩序感,书写民俗也是寻找这种感觉的有效方式,在民俗叙事中主要表现为对乡土社会时间秩序、空间秩序和民俗链的建构等。当前乡土社会也面临着各种文化和伦理危机,一些作家对乡土心理认同、伦理道德规范、乡土精神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关注,表达了他们的修复愿望。第五章主要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进行深度反思。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民俗表现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代乡土作家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区隔仍然很明显,作家并没有去有意识地调适以往这种文化不适应性,当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路口前,他们更愿意回归过去。民俗想象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规整化的民俗书写使得民俗形式变得凝固,这样的民俗很容易显得忠实于过去,却失去了某些动人的魅力。还有一些民俗中有着过去的经验和性质、气味,也呈现着过去的结构形象,但是却并不是那么的紧凑、完整,只是一种依靠感性经验所把握的东西,并不具备稳定性。一些作家试图借助民俗书写重新找到那个美好的乡土社会,实现一种“返魅”、“复魅”,完成一种“去博物馆化”,但是这种“去博物馆化”的努力是存在着悖论的,在看似对乡土衰落的抗拒中,思想却停滞了下来,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价值。当前的乡土民俗叙事正处于一个美学转换期,新的美学形式还会不断地涌现,这是乡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杨桥利[10](2018)在《新世纪《故事新编》阐释与鲁迅研究的深化》文中指出在鲁迅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故事新编》是写得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惹争议的一部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体裁性质、创作方法、油滑现象、主题思想等问题争论不休,却始终没有生成系统的研究。此外,同是小说,《故事新编》却始终都不如《呐喊》、《彷徨》受到的关注多。但是相比之前的研究,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状况多少得到改善,可以说《故事新编》在新世纪进入了研究的繁荣期。大量相关的批评文章和论着开始出现,新的批评理论、批评方法不断进入《故事新编》研究之中,批评者们力图寻找新的方法来突破以往研究的桎梏。巴赫金诗学、新批评、陌生化理论、叙事学、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文艺批评理论进入《故事新编》研究。但是这也造成了整个研究状况异常混乱,有些批评鞭辟入里,而有些则只是简单的拿文本去比附西方理论。此外还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一批历史题材小说,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这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研究者在发现了他们的相似性以后,就以“故事新编体”或“新故事新编”等命名,试图以此把它们归入到一个共同的文类之中。但是这些文体名称的概念和范围却又各不相同,众多研究者无法达成共识。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新世纪以来《故事新编》研究的得与失,也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发。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新编》与中国文学的批评方法问题。从巴赫金诗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原型批评、解构主义等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入手,对运用这些理论阐释《故事新编》是否合适,有哪些创新,又有哪些不足等问题进行评析。第二部分从创作手法的角度分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本文分别从《故事新编》的叙事特点、叙事策略、时空结构、语言特点和人物形象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新世纪以来,这几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在叙事特点上出现了反讽;叙事策略上更倾向于民间化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小说的语言风格上出现了戏拟、陌生化等说法;结构上更加关注小说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对“古今杂糅”有了全新的阐释;在人物形象和叙事视角上也出现了诸如“脱冕”、拼贴的看法。这一部分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概括《故事新编》整体的艺术风格。第三个部分从文体方面来看新世纪的研究有哪些创新。这一部分从后现代主义文本、现代主义文本、现代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小说、文化寓言等几个方面展开,一一分析他们的优缺点,试着讨论是否有更合适的观点来表示《故事新编》的体裁性质。
二、论鲁迅小说的季节叙事的精神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鲁迅小说的季节叙事的精神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陆游的身体状况与自我治疗 |
第一节 陆游罹患病种考索 |
一、疟疾、消渴与肺病 |
二、眼疾、风眩与头风 |
三、足疾、腰臂病与风湿 |
第二节 陆游疾病的自我治疗途径 |
一、养生以防病:疾恙天教学养生 |
二、学医以治病:放翁原本亦药翁 |
第二章 蕴藏于陆游诗歌中的病与痛 |
第一节 陆游疾病书写诗歌创作概况 |
一、入蜀前:衰态转眼足 |
二、入蜀后:晚途衰病要人扶 |
三、退居山阴:羸疾止还作 |
第二节 陆游诗歌中的疾病表达 |
一、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方式 |
二、陆游疾病书写诗歌情感内涵 |
第三节 陆游疾病书写诗歌思想意蕴 |
一、病中的时间意识与时间体验 |
二、病中的生命意识与生死观念 |
第三章 疾病与陆游诗歌创作之关系 |
第一节 疾病对诗歌数量的影响 |
一、诗因病废:还病久废诗 |
二、诗因病多:诗句杂吟呻 |
第二节 疾病对诗歌题材风格的影响 |
一、以病入诗的题材扩展 |
二、疾病影响下的诗风形塑 |
第三节 诗歌对疾病的反向治疗功能 |
一、以诗赋愁与病情宣泄 |
二、病中自嘲与自我开解 |
第四章 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之殇与疾病接纳 |
第一节 病与酒:病思羁怀惟付酒 |
一、因病止酒的无奈 |
二、酒对疾病的逆向治愈 |
第二节 病与游:闲游且散怀 |
一、因病废游的遗憾 |
二、出游对病中情绪的消解 |
第三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与疾病的和解 |
一、疾病之殇的形成根源 |
二、道教思想的精神抚慰 |
三、佛教思想的心灵慰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3)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语境 |
第一节 中西方小说叙事传统的交汇融合 |
一、中国古代叙事传统 |
二、西方小说叙事言说 |
第二节 鲁迅翻译诗学对其叙事诗学的影响 |
一、社会现实题材的择定 |
二、“陌生化”的叙事技巧 |
第三节 “为人生”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 |
一、现实主义书写的倾向 |
二、“短篇小说”体裁的选择 |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主题 |
第一节 “吃人”的叙事诗学主题 |
一、“吃人”主题的审美感官体验 |
二、“吃人”主题书写的病态心理 |
第二节 “治病”的叙事诗学主题 |
一、鲁迅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
二、“生病”与“治病” |
第三节 “复仇”的叙事诗学主题 |
一、鲁迅小说的“复仇”叙事 |
二、“复仇”主题书写的回忆机制 |
第三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视角 |
第一节 “看客”的叙事诗学视角 |
一、“看客”的基本特征 |
二、“看客”视角 |
第二节 “狂人”的叙事诗学视角 |
一、“狂人”的基本特征 |
二、“狂人”视角 |
第三节 儿童的叙事诗学视角 |
一、儿童的基本特征 |
二、儿童视角 |
第四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策略 |
第一节 诗学语言 |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 |
二、“硬质”的欧化语言 |
第二节 创作技巧 |
一、重复 |
二、反讽 |
第三节 叙事结构 |
一、“剪接”结构 |
二、“圆形”结构 |
第五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演变 |
第一节 早期鲁迅叙事诗学 |
第二节 中期鲁迅叙事诗学 |
第三节 后期鲁迅叙事诗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着 |
二、期刊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文章 |
五、外文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鲁迅小说《伤逝》的插图、连环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伤逝》插图与连环画的图像叙事 |
1.1 《伤逝》的单幅图像叙事 |
1.2 《伤逝》的多幅图像叙事 |
1.3 《伤逝》连环图像叙事 |
第2章《伤逝》插图与连环画的人物造像 |
2.1 子君造像 |
2.1.1 “女学生” |
2.1.2 女人形象 |
2.1.3 虚空的存在 |
2.2 涓生造像 |
2.2.1 精神的导师 |
2.2.2 爱情的矮子 |
2.2.3 痴想的振翅者 |
2.3 其他人物造像 |
2.3.1 有闲阶层 |
2.3.2 权贵阶层 |
2.3.3 无名底层 |
第3章 《伤逝》插图与连环画的场景描绘 |
3.1 自然景观 |
3.1.1 从色彩考察 |
3.1.2 从四季探析 |
3.2 物质空间 |
3.2.1 从会馆到图书馆 |
3.2.2 从吉兆胡同到厨房 |
3.2.3 从道路到坟墓 |
3.3 风俗场景 |
3.3.1 婚娶习俗 |
3.3.2 社交礼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拟突破的难题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二节 绿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三节 蓝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二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写实色彩的运用 |
第二节 语像色彩的丰富与突破 |
第三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设置对比与节奏 |
第二节 审美与审丑并举 |
第四章 莫言小说色彩书写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生活经验的熏染 |
第二节 印象派绘画的启发 |
第三节 作家的色彩自觉和审美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作品类 |
二、专着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内涵 |
二、释名与回顾 |
三、方法与旨趣 |
上编 群体的崛起 |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
下编 内部的风景 |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
第二节 双向同构 |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
结语 |
一、成就与限度 |
二、流散与嬗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案例的分析 |
第一节 缺少分析,比较机械地套用小说三要素 |
一、孤立分析人物,人物形象不够立体深刻 |
二、情节梳理流于形式,对情节意义的解读不够 |
三、片面引用背景资料,淡化了环境描写分析 |
第二节 主题思想偏于高远,超出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
一、脱离文本介绍作者,对作家的生活经验讲解不多 |
二、政治与历史话语较多,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偏少 |
三、对小说中的精彩语段缺少结合学情的赏析 |
第三节 推理论证不够,习惯于灌输式教学 |
一、缺少生成,过度依赖预设的答案 |
二、忽视过程,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
三、不分文体,盲目套用教学模板 |
第二章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 |
第一节 以课标为导向,确立科学的设计理念 |
一、定位阅读目标 |
二、注重文体特征 |
第二节 以教材编写为指标,设计教学重点 |
一、强化单元整体意识,凸显单元重点 |
二、重视作业系统,巩固教学重点 |
三、关注知识系统 |
第三节 以学情分析为起点,设计教学难点 |
一、设置预学案,确定教学起点 |
二、认识学生心理特点,确立教学难点 |
第三章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故事情节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故事情节基本内容 |
一、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脉络 |
二、巧借人称视角,从不同角度复述故事情节 |
三、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填补小说情节的留白点 |
第二节 拆解小说情节,探究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 |
一、解析小说的“摇曳美”,探究《社戏》的“一波三折”结构 |
二、依据现实与回忆地转换,分析《故乡》的“归乡模式” |
三、透视典型的“横断面”,探究《孔乙己》的“看与被看”结构 |
第四章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拓宽教学渠道,强化对人物形象的情感体验 |
一、放大人物对话,交流人物语言背后的情感 |
二、排演剧本,体验具体情境下的人物心理 |
三、举办演讲比赛,分享对人物形象的情感认知 |
第二节 转换角度,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蕴 |
一、制作人物名片,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 |
二、联系现实,探究人物形象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拓展阅读,构建指向明确的人物群像教学 |
一、引入鲁迅传记,辨析小说中“我”的形象 |
二、《呐喊》整本书阅读,探究鲁迅笔下的“同一类”人物 |
三、互文阅读,聚焦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形象 |
第五章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环境描写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选择契合的教学方式,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核心要旨 |
一、依托朗读,感受自然环境描写奠定的情感基调 |
二、对比阅读,捕捉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特色 |
三、合作学习,交流自然环境与情节、人物的关系 |
第二节 依托多种学习渠道,发掘小说社会环境描写中的丰富意蕴 |
一、结合创作背景,体悟社会环境描写中的思想内涵 |
二、借助自主学习,揣摩社会环境描写中的地方特色 |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坏境描写的个性化感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民俗之于乡土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1990年以来社会文化形势的变化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 |
第一节 创作观念:民俗认知上的变化 |
第二节 书写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
第三节 叙事形式:碎片化、内视化与深度融合 |
第四节 发展趋势:民俗书写走向式微 |
第三章 衰落与消散: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乡土整体性的消散 |
第二节 “民”与“俗”的分裂倒置 |
第三节 乡土民俗空间的塌陷 |
第四节 伪民俗书写的浮出 |
第四章 拯救与再造: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精神诉求 |
第一节 重新发现乡土 |
第二节 拯救民俗主体 |
第三节 重建乡土秩序 |
第四节 修复乡土伦理 |
第五章 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深度反思 |
第一节 难以实现的“空间性杂居” |
第二节 形式的凝固与感觉结构:民俗想象的缺陷 |
第三节 “去博物馆化”的悖论 |
第四节 乡土民俗书写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新世纪《故事新编》阐释与鲁迅研究的深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故事新编》与中国文学的批评方法问题 |
第一节 《故事新编》与巴赫金诗学理论的介入 |
第二节 《故事新编》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阐释 |
第三节 《故事新编》与原型批评、解构主义及其它理论研究 |
第二章 《故事新编》创作手法研究 |
第一节 整体的叙事特点——反讽 |
第二节 叙事策略研究 |
(一) 叙述时空研究 |
(二) 叙事人物及视角 |
(三) 叙事语言研究 |
第三章 《故事新编》的文体研究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本 |
第二节 新故事新编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本及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论鲁迅小说的季节叙事的精神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研究[D]. 赵敉亚.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D]. 郝一帆.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鲁迅小说《伤逝》的插图、连环画研究[D]. 刘敏. 南昌大学, 2020(01)
- [5]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D]. 孙悦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7]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内容设计研究[D]. 张海姣.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8]“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9]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D]. 刘文祥. 山东大学, 2018(02)
- [10]新世纪《故事新编》阐释与鲁迅研究的深化[D]. 杨桥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