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暑假成小学期 中国高校兴起三学期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李欣玥,曹宵潇,廖元植[1](2021)在《77天超长暑假“安排”上了:多所大学设置夏季学期,有高校热门课程吸引4000人》文中指出大学已进入暑假时间。经过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春季学期,各个大学暑假时间的长短,以及大学生的“放松度”却迥然不同。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位于四川泸州的江阳城建职业学院今年暑假长达77天,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北京大学的暑假也长达70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
殷旭辉[2](2021)在《三学期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文中研究表明三学期制的施行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发挥该课程在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三学期制背景下"原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等五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耿悦杰,申亚男[3](2020)在《高校夏季学期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学期制是国内外高校普遍认同的教育模式,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夏季学期的实行对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北京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开设各类夏令营、引进国内外专家课程、带队进厂实习、推进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组织短期国际交流等形式,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
李冠男[4](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李传兵,文厚泓[5](2017)在《“三学期制”下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优势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三学期制"是一种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学期制度,兴起于欧美国家高校,现在我国许多高校也开始采取"三学期制"。国家明确规定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形势与政策"课都要加强实践教学。但在以往的"两学期制"下,高校"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对比研究,结合贵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情况发现:"三学期制"下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形成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让教师更加灵活地选择教学时间,集中精力从事学术研究。
柯星星[6](2014)在《高校三学期制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众多高校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其中的一个改革举措就是进行一年三学期制探索。三学期制在国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一种比较成熟的学期制度,甚至在一些国家成为了主流学制。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的带领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首次在我国尝试学期制改革,将传统的一年两学期制改为一年三学期制,至今已经有二十年的探索历史。受上海大学的启发,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实行三学期制改革。在此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困惑,如三学期制到底适不适合中国高校?到底哪些举措适合中国高校?到底哪些举措不适合中国高校?诸如此类的问题至今还无人能准确的回答。因此对我国高校三学期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以高校三学期制作为研究内容。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现有关于高校三学期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外三学期制的历史发展脉络。选取国内已经推行实施三学期制多年的X大学,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调查,从中分析得出该大学三学期制的实施现状,找出我国高校三学期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运用文献法对收集到的关于美国高校三学期制实施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经验和措施。最后,针对高校实行三学期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朱露露,蒋明宏[7](2013)在《我国高校短学期制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实行了短学期制。国内对高校实施短学期制进行了一些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短学期制实施原因、短学期制中短学期的时间安排、课程设置与考核、短学期制优点、短学期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短学期制的建议等方面。对高校短学期制的研究也存在着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细而不实、没有系统化,局限于管理者角度等问题。因此,要深化短学期制的研究就要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从教育的主体出发,开展及时、全面而深入的实证研究。
王正绪,游宇[8](2012)在《亟待变革的中国大陆高校学期制》文中认为高校的学期制度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据以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框架与基础。学期的安排会对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大学的学期制度普遍存在着学期太长的现象。这造成三个很重要的问题:(1)学期中授课过程过长;(2)学生利用假期集中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的时间过短;(3)大学教师集中进行
安艳霞[9](2012)在《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研究 ——以山西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高等院校已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其中学期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三学期制作为学期制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唯有这样,才能立足于理性的基点对改革可能引起的后果做出比较准确、科学的判断,进而合理应对,不断完善三学期制的内涵,使之更好地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本文试图运用文献法理清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基本理论,从纵向角度梳理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发展轨迹;以山西大学为例,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横向角度对我国高等学校实施三学期制的初衷、执行情况及二者之间的合一、背离情况进行调查评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得出: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优化课程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引导学生选课、提高课程质量、增加名家讲座等方面仍需要完善。最后,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进行反思与展望,笔者认为三学期制的实施与否与高等学校甚至某一学科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要理性对待三学期制,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为目的;完善三学期制的配套管理措施,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三学期制评价体系。
徐志红,陈桂林,赵生慧,姚光顺[10](2012)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是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但是,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定位、与长学期的配合及协调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文章以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为对象,讨论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设计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小学期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内容,从具体的实际工作出发对小学期制的实施及考核等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开展的工作有效发挥了小学期的作用,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知,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二、暑假成小学期 中国高校兴起三学期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暑假成小学期 中国高校兴起三学期制(论文提纲范文)
(1)77天超长暑假“安排”上了:多所大学设置夏季学期,有高校热门课程吸引4000人(论文提纲范文)
夏季学期选课就像买彩票 |
为什么要设“小学期” |
短期课精力可能更集中 |
(2)三学期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学期制下“原理”课教育理念的更新 |
二、三学期制下“原理”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
(一)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并大胆取舍 |
(二)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和编排结构,以三学时为单位设计教学内容 |
(三)教学内容要体现大学教学的特点 |
三、三学期制下“原理”课教学方式的改革 |
(一)合理设定专题教学的目标 |
(二)科学设置专题包含的问题 |
(三)处理好专题教学和系统讲授的关系 |
四、三学期制下“原理”课考核方式的改革 |
(一)考核机制要紧紧围绕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构建 |
(二)要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 |
(三)要把过程性考核做细做实,保障教育公平 |
五、三学期制下“原理”课实践教学的改革 |
(3)高校夏季学期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夏季学期的意义 |
(一)是国内外高校发展的趋势 |
(二)为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创造条件 |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二、夏季学期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条件 |
1.英语夏令营 |
2.国外专家学者课程 |
3.外语类公共选修课 |
4.境外暑期交流 |
(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1.创业训练营 |
2.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竞赛 |
3.计算机实践夏令营 |
4.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
(三)有利于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1.校外名师课堂 |
2.校内公选课 |
3.社会实践 |
三、夏季学期育人模式 |
四、结论 |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三学期制”下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优势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
二、“两学期制”下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不足 |
1. 绝大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以课堂教学为主 |
2. 已开设“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高校多数流于形式 |
3. 教师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有着排斥心理 |
4. 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不起兴趣 |
三、“三学期制”下“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 |
1.“三学期制”有助于增加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实践教育等内容, 能够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
2.“三学期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
3.“三学期制”使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教学时间, 能集中精力从事学术研究, 尤其是从事实践与实验。每年从事一定量的实验与实践, 是高校教师的必修功课 |
(6)高校三学期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学期 |
1.5.2 学期制 |
1.5.3 三学期制 |
2. 高校三学期制的历史沿革 |
2.1 国外高校三学期制的产生和发展 |
2.1.1 三学期制的起源 |
2.1.2 三学期制的形成 |
2.1.3 三学期制的发展 |
2.2 我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历史沿革 |
2.2.1 我国高校三学期制的产生 |
2.2.2 我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发展 |
3. 我国高校三学期制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的背景 |
3.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 调查方法 |
3.3.1 访谈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4 调查统计与分析 |
3.4.1 调查统计 |
3.4.2 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4.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发展与启示 |
4.1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发展沿革 |
4.1.1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萌芽 |
4.1.2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推进 |
4.1.3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变革 |
4.2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现状 |
4.2.1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学期划分 |
4.2.2 美国三学期制高校的分布 |
4.2.3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学期划分的影响因素 |
4.3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举措 |
4.3.1 三学期制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
4.3.2 三学期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
4.3.3 三学期制的教师和学生管理 |
4.4 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启示 |
4.4.1 从思想上转变传统两学期制观念 |
4.4.2 从政策上制定三学期制实施的规划 |
4.4.3 从课程设置上保障三学期制的教学质量 |
4.4.4 从配套设施上保证三学期制的顺利开展 |
4.4.5 从制度上保障三学期制的贯彻实施 |
5. 完善我国高校三学期制的对策 |
5.1 加大三学期制的宣传力度 |
5.2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
5.3 积极引导选课,改变学习方式 |
5.4 重视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7)我国高校短学期制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短学期制研究的兴起与回溯 |
二、我国高校短学期制研究的现状 |
(一) 关于短学期制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实施短学期制的背景或原因的研究 |
(三) 关于短学期时间安排的研究 |
(四) 关于短学期课程设置和考核的研究 |
1.短学期课程设置。 |
2.短学期考核。 |
(五) 关于短学期制优点的研究 |
1.课程方面。 |
2.学生方面。 |
3.教师方面。 |
4.资源配置方面。 |
(六) 关于“短学期制”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1.观念存在问题。 |
2.课程设置问题。 |
3.管理存在问题。 |
(七) 对于完善短学期制的建议 |
1.转变观念。 |
2.完善短学期课程体系。 |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落实与三学期制改革相配套的高校管理服务制度。 |
三、高校短学期制研究评析与建议 |
(一) 前期研究存在问题评析 |
(二) 对于高校短学期制研究的建议 |
(8)亟待变革的中国大陆高校学期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英学期的几种类型 |
二、假期、春假和夏季学期 |
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
四、两个正式学期加一个长夏季学期 |
(9)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研究 ——以山西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理论追寻 |
2.1 质量追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
2.2 职能发挥是高校管理的理性追求 |
2.3 全面质量管理是高校改革的应然思路 |
第三章 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历史回溯 |
3.1 国外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产生与发展 |
3.1.1 三学期制的起源 |
3.1.2 三学期制的形成 |
3.1.3 三学期制的发展 |
3.2 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引进与发展 |
第四章 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实践探索 |
4.1 我国高等学校实施三学期制的原因 |
4.1.1 三学期制的优势 |
4.1.2 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4.1.3 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
4.1.4 可供借鉴的经验 |
4.2 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实施过程 |
4.2.1 前期准备 |
4.2.2 基本内容 |
4.2.3 保障措施 |
第五章 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主体评价 |
5.1 学生对三学期制的评价 |
5.1.1 学生对三学期制的总体评价 |
5.1.2 学生对三学期制具体内容的评价 |
5.2 教师对三学期制的评价 |
5.2.1 教师对三学期制的总体评价 |
5.2.2 教师对三学期制具体内容的评价 |
5.3 相关部门人员对三学期制的评价 |
5.3.1 相关部门人员对三学期制的总体评价 |
5.3.2 相关部门人员对三学期制具体内容的评价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的路径选择 |
6.1 认真反思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 |
6.1.1 辩证认识三学期制的功能 |
6.1.2 因地制宜推广三学期制 |
6.1.3 三学期制的实施要以人为本 |
6.1.4 三学期制的实施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科学化 |
6.2 不断完善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 |
6.2.1 完善高校三学期制管理制度 |
6.2.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
6.2.3 建立科学的三学期制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学期制概述 |
2 小学期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定位 |
(1) 启发与补充。 |
(2) 延伸与深化。 |
(3) 强化与提高。 |
3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方案 |
3.1 目标 |
3.2 课程建设与内容 |
3.3 实施与管理 |
(1) 统一认识, 明确职责。 |
(2) 认真组织选题。 |
(3) 提倡协作式学习方式。 |
(4) 加强过程监督。 |
(5) 完善考评机制, 提高积极性。 |
4 实践教学小学期的效果 |
(1) 增进了对专业的理解。 |
(2) 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 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
(3) 推动了科技竞赛及专业认证。 |
⑷ 增强了科研创新意识。 |
5 结束语 |
四、暑假成小学期 中国高校兴起三学期制(论文参考文献)
- [1]77天超长暑假“安排”上了:多所大学设置夏季学期,有高校热门课程吸引4000人[N]. 王峰,李欣玥,曹宵潇,廖元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
- [2]三学期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J]. 殷旭辉. 大学, 2021(23)
- [3]高校夏季学期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耿悦杰,申亚男. 教育观察, 2020(21)
-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5]“三学期制”下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优势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 李传兵,文厚泓.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7(11)
- [6]高校三学期制研究[D]. 柯星星. 江西财经大学, 2014(04)
- [7]我国高校短学期制研究述评[J]. 朱露露,蒋明宏.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9)
- [8]亟待变革的中国大陆高校学期制[J]. 王正绪,游宇.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04)
- [9]我国高等学校三学期制研究 ——以山西大学为例[D]. 安艳霞. 山西大学, 2012(10)
- [10]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J]. 徐志红,陈桂林,赵生慧,姚光顺. 滁州学院学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