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兰,张碧,刘翔,于丽娟,杨莉[1](2021)在《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四川省水环境质量趋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同时,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旱涝灾害时有发生;部分断面仍然超标,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依旧脆弱;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艰巨。指出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徐雨晴,肖风劲[2](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其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将中国中西部欠发达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联系起来,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状况关乎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研究对于推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风险防范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与归纳,总结出长江经济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服务功能、质量降低;湿地和湖泊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石漠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洪涝、干旱灾害交替出现等。当前研究以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时空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服务等特定功能的评估最为常见,未来需系统、深入地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防治、修复治理措施以及政策保障等研究,优化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的成果转化与业务应用,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融合。

廖梦南[3](2020)在《基于政府视角对长寿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而水土保持工作则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山区比重极大的西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往往决定着西南地区某些山区经济的命运。建立适宜于当地水土保持建设、适宜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基于长寿区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职能视角提出了适宜于长寿区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方式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途径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结果如下:(1)2018年,长寿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4.21km2,土壤侵蚀程度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占据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1.72%,其次是中度侵蚀,中度侵蚀面积占比10.42%,其他侵蚀程度占比较小,本区属于重庆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2)较之2018年水土保持征收费,2019年水土保持征收费是2018年水土保持征收费的10.35倍,2019年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积是2018年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积的1.78倍,长寿区监管水土保持存在问题是征收费用和治理面积不呈正比例,应该加大加大监管力度。(3)通过长寿区各部门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2018年长寿区生态效益为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6 km2,可减少土壤流失量2.88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66.45万m3,增加林草植被面积0.057km2,经济效益为增加经济收入1070.08万元,增加粮食产量441900kg。2018年长寿区社会效益项目股权化的实施,受益人口达1万多人得到了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4)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原则主要有3点:一是深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二是政府主导,监管推进;三是增加乡镇水土流失监测点,加大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宣传力度。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评价对长寿区政府职能建议为一是加强生态保护立法政策;二是加强监督力度,强化执法意识;三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四是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宣传力度,增强水土保持相关意识。

唐家凯[4](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肖轶[5](2020)在《基于空间优化的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和开发日益频繁,人类活动正从多角度影响着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十分剧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为了提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已开展围绕生态系统服务计算、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从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尤其是针对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研究主要从当地的管理策略出发,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一些辅助性的建议,从生态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动态出发的定量化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为研究区域,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为视角,利用二级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数据,借助ArcGIS10.5等软件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借助CASA模型等工具开展三种生态系统调节服务评估。最后,基于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的相关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利用GeoSOS-FLUS V2.2软件、Lingo18.0软件进行三种情景下(本底发展情景、协调发展情景和生态优先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定量研究来探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具体情景设定和优化方案,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保护相协调的空间格局,为制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落实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生态系统类型以森林为主,农田比重次之;区域内常绿阔叶林最多,占整个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总面积的45%以上,常绿针叶林其次,占整个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总面积的15%以上。1995-2015年,区域内城镇和建设用地迅速扩张。1995-2015年,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面积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1995-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阶段:1995-2000年第一阶段,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这与区域内中西部耕地和城镇盲目扩张相关;2000-2015年,随着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逐渐深入落实,研究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减弱。(2)1995-2015年,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三种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量变化有明显的“先减少、后增加”特征,各类生态系统提供调节服务的能力也有明显的“先减少、后增加”特征,这与区域降水量和温度“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相关,二者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另外,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等间接驱动因素与1995年-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降低有关。(3)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森林线上升,森林层扩大,使区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常绿阔叶林)适宜区域向北、向西、向上扩大,适宜性面积增加。(4)在三种不同模拟情景下,生态优先情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当量EST、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总当量ES1、土壤保持服务总当量ES2和碳固定服务总当量ES3提升最显着,原因是规划中的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最多。协调发展情景下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当量EST、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总当量ES1、土壤保持服务总当量ES2和碳固定服务总当量ES3有所提升,与规划中的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有关。本底发展情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当量EST、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总当量ES1、土壤保持服务总当量ES2和碳固定服务总当量ES3的提升均不显着。其原因是本底情景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该影响对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和面积变化的作用缓慢。

赖芳[6](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夏晶晶[7](2019)在《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库区流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使得流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突出,其生态系统过程在反映流域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共生方面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不断推进的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和背景下,从流域尺度对其开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研究对优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构建可持续的自然-社会协同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性辨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流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评估体系和网格化评估技术,并在三峡库区进行了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系统性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和特征,从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个方面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分类,结合流域水环境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构建了适用于流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量化评估体系。(2)针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采用高精度数字高程地图(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建立研究区基础网格单元,基于信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的研究区分块并行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30米精细化网格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精准识别评估要素条件差异极大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自然条件的响应。(3)基于三峡库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水资源供给、流域水环境容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主要服务类型,对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进行了评估。2015年三峡库区总用水量为63.73亿m3,用水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区及其周边和以万州区为次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总体上看,三峡库区水环境容量仍有剩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流域的发展需求,但在局部区域其流域水环境容量为负值,尤其是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污染负荷超标严重。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服务量为102.54亿t,其中水土保持服务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东部巫溪县、巫山县和兴山县等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而重庆市主城区及其周边以及长寿区北部和涪陵区西部水土保持服务相对较低。三峡库区水源涵养服务量为431.40亿m3,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格局。(4)2015年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097.73亿元,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占比分别为13.1%、63.1%和23.75%。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主。水资源供给、流域水环境容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服务直接经济价值为668.93亿元,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源涵养>水资源供给>水土保持>流域水环境容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以水资源供给服务为主导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多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服务为主导类型。(5)三峡库区水资源供给与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地均经济密度都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人口增长和流域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都较高;城镇化率对流域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比人口密度和地均经济密度要显着。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受到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对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对水源涵养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6)三峡库区四种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水资源供给与流域水环境容量之间为较弱的协同关系,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较弱的权衡关系。流域水环境容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两两之间为协同关系。三峡库区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张志强,李肖[8](2019)在《论水土保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长江经济带水土流失现状,论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并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布局要点,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土保持理论与经验。

杨晶晶[9](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崔鹏,靳文[10](2018)在《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战略机遇与挑战》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战略需求和目前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提出了该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在生态效益科学评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和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目前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不足、新时期任务以及面临的挑战,从系统调查和评估、科学规划、协同机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攻关、建立试验示范区并推广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啃硬骨头、补齐短板、重视监测、加强研究等五方面的建议。

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2.1 水环境质量趋好
    2.2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水资源利用率低,旱涝灾害时有发生
    3.2 部分断面超标,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3.3 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4 对策措施
    4.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2 加强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3 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2)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其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破碎化程度加重
    1.2 中下游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明显削减
    1.3 自然湿地、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
    1.4 生物多样性持续受到威胁、保护压力较大
    1.5 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1.6 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1.7 洪涝、干旱灾害交替
2 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评估/研究
    2.1 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研究结果
        2.1.1 森林
        2.1.2 湿地
        2.1.3 石漠化
    2.2 对生态系统特定功能的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
        2.2.2 生态环境承载力
    2.3 生态环境相关其他方面的研究
3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3.1 存在的不足
        3.1.1 研究范围较窄,系统性、深入性不强
        3.1.2 研究方法差异性大,结果缺乏可比性与应用性
        3.1.3 研究的动态性欠佳,时间序列普遍较短
    3.2 未来展望
        3.2.1 研究内容有待系统化、深入化
        3.2.2 优化方式方法,为科学结论保驾护航
        3.2.3 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业务应用有待加强
4 结语

(3)基于政府视角对长寿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 生态补偿理论
    2.5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
    2.6 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政府作用原理
3 长寿区水土保持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3.1 长寿区水土保持现状
    3.2 长寿区水土保持主要问题
    3.3 长寿区生态补偿政策演变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政府职能视角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4.1 生态补偿范围
    4.2 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原则
    4.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相关实践
    4.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评价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政府职能视角对生态补偿体系途径探究及建议
    5.1 完善生态补偿体系途径
    5.2 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评价对长寿区政府职能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空间优化的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
        1.1.2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1.2 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现状
        1.2.2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1.4.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位置
        2.1.2 气候和地形
        2.1.3 植被组成
        2.1.4 社会经济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采集
        2.2.2 指标体系建立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3.1 评估方法
        3.1.1 水源涵养
        3.1.2 土壤保持
        3.1.3 碳固定
        3.1.4 驱动力研究
    3.2 结果
        3.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3.2.2 气候因子动态
        3.2.3 水源涵养
        3.2.4 土壤保持
        3.2.5 碳固定
        3.2.6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力
    3.3 讨论
        3.3.1 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能力
        3.3.2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因素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4.1 理论支持
        4.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4.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4.1.3 土地利用和规划相关理论
    4.2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方法
        4.2.1 空间格局优化的建模
        4.2.2 空间格局优化的实施
    4.3 结果和分析
        4.3.1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适宜性
        4.3.2 本底发展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4.3.3 协调发展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4.3.4 生态优先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4.3.5 不同情景下总生态系统服务结果对比
    4.4 讨论
        4.4.1 不同生态系统空间分布适宜性
        4.4.2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动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建议和展望
        5.2.1 建议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5 区域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水文特征
        2.1.3 植被状况
        2.1.4 地貌特征
        2.1.5 经济与人口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构造特征
        2.2.3 地层岩性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3.2 投影寻踪模型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
        3.3.2 综合量化模型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3.5.3 有关分析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4.3.2 断层因素维度
        4.3.3 有关分析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5.1 粗糙集模型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5.1.4 粗糙集决策表
        5.1.5 粗糙集模型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5.4 耦合决策分析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5.5.1 耦合关联结果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7)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其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因素及相互影响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1.2.4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1.2.5 生态系统服务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应用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本论文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行政区划
        2.1.5 社会经济
        2.1.6 污染源
    2.2 生态功能区划
    2.3 三峡库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1 人地矛盾
        2.3.2 水环境保护形势
        2.3.3 水土流失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
    3.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3.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3.3 三峡库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及评估指标
        3.3.1 三峡库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
        3.3.2 水资源供给
        3.3.3 流域水环境容量
        3.3.4 水土保持
        3.3.5 水源涵养
    3.4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直接经济价值
        3.4.2 间接经济价值
        3.4.3 社会文化价值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精细化网格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4.1 基于精细化网格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需求
    4.2 基础数据类型及来源分析
    4.3 基础网格点生成
        4.3.1 DEM数据重采样
        4.3.2 基础网格点分块存储
    4.4 数据同化处理
    4.5 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案
        4.5.1 分布式并行模式
        4.5.2 MPI库函数
        4.5.3 基于MPI的并行方案
    4.6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并行计算
    4.7 本章小结
5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
    5.1 水资源供给服务
        5.1.1 生产用水量
        5.1.2 生活用水量
        5.1.3 生态用水量
        5.1.4 总用水量
    5.2 流域水环境容量
        5.2.1 三峡库区水质控制断面及控制目标
        5.2.2 三峡库区非点源负荷估算
        5.2.3 三峡库区水质评价
        5.2.4 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容量
    5.3 水土保持服务
        5.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5.3.3 地形因子
        5.3.4 水土保持服务
    5.4 水源涵养服务
    5.5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6 本章小结
6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及优化管理分析
    6.1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6.1.1 自然因素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2 人为因素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2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6.3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论水土保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经济带水土流失现状
2 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2.2 气候变化
    2.3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2.4 水资源变化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布局
5 结语

(9)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战略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战略机遇
    1.1 战略需求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2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现状
    2.1 成效
    2.2 存在的问题
3 新时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任务与挑战
    3.1 任务
    3.2 挑战
        3.2.1 生态效益科学评估
        3.2.2 生态补偿机制
        3.2.3 关键科学技术突破
4 对策与建议
5 结语

四、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J]. 张素兰,张碧,刘翔,于丽娟,杨莉. 环境生态学, 2021(11)
  • [2]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其研究综述[J]. 徐雨晴,肖风劲.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02)
  • [3]基于政府视角对长寿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廖梦南. 西南大学, 2020(05)
  • [4]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5]基于空间优化的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D]. 肖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2)
  • [6]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D]. 夏晶晶. 武汉大学, 2019
  • [8]论水土保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J]. 张志强,李肖. 人民长江, 2019(01)
  • [9]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10]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战略机遇与挑战[J]. 崔鹏,靳文. 人民长江, 2018(19)

标签:;  ;  ;  ;  ;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