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力生产企业投产(论文文献综述)
夏天[1](2020)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与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建立一个新型的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成为当前能源发展的趋势。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电网的接入和电量的消纳成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新能源开发高度集中于“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2015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加强电力外送、扩大消纳范围的同时开展就近消纳试点,努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把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消纳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分别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10月制定了《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受传统电力调度、交易方式影响,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模式与方法仍不成熟,参与市场交易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评估与度量,而这些恰恰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发电成本均发生较大改变,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下售电侧市场放开、开放电网公平接入等政策使得电力市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本文结合新能源消纳现状与电力市场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立足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分析我国新能源消纳的现状,基于此,明晰影响我国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模型,为设计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与政策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 依据影响分析的结果,构建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环境。(2)梳理各类型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分析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市场交易主体与模式的影响,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角度分析设计新形势下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包括电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交易市场的分析与构建,寻找改革环境下新能源消纳的创新性途径,构建“无形的手”——电力市场机制及交易模式,促进新能源消纳。(3)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利用概率分析等方法梳理分析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中面临的各类风险,量化分析各类风险对电力交易的影响,建立电力交易风险度量模型,并结合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应对策略,开展新型电力交易管控机制分析与设计,规避新能源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环境。(4)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首先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政策进行分析与设计;其次,分析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色证书与配额制等政策对新能源的消纳空间作用;最后,以第三章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以第四章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为环境,以第五章电力交易管控机制为手段,综合全文构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在“无形的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有形的手”——政策,促进新能源消纳以及风电光伏无补贴平价上网,推动新能源的发展,缓解弃风、弃光现象。以甘肃省风光消纳情况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份新能源消纳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新能源消纳面临系统负荷水平、电网输送能力、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新能源发电特性及技术水平、预测精度、市场机制、政府优惠政策等因素影响。(2)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新能源消纳对电力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电源规划方面,2020-2030年电量盈余呈上升趋势。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外送能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以及需求侧管理均对新能源消纳产生重要影响;新能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在节能调度方式下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低于传统调度方式,且节能调度下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降低;新能源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方面,社会生产者总剩余呈下降趋势。(3)从电能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电力金融市场方面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改革与市场机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得到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成熟阶段,以备用辅助服务为例,应采用联合出清、单边-集中+分散交易、日内+日以上报价周期的备用辅助服务交易模式。在成本分摊方面,Shapley值分摊策略是较为合适的分摊方式的结论。(4)依据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对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及控制机制进行分析,并基于半绝对离差模型建立风险度量模型,从经济性管控、社会性管控、反垄断管控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5)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管控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对政策优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碳排放权、绿色证书及配额制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得出以上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调整碳排放目标与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二是注意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搭配施行更能促进新能源消纳,三是稳步推进和实施碳排放政策和绿色证书政策,并结合消纳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
张美珍[2](2020)在《中国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电仍然是中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电源。为了促进煤电的清洁发展,政府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是保障中国电力供应和实现污染物控制的重要路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CO2还没有实现有效减排,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和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碳减排将成为煤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总结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的扩散规律对提高煤电技术的创新性,进一步推动煤电的清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结合燃煤电厂的电力生产环节,剖析了煤电清洁化转型的主要途径,阐述了煤炭清洁发电技术体系的演进过程,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了影响这些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然后,基于Bass模型,对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拟合,比较了三种技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扩散的差异性,同时,系统梳理了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拟合了脱硫和脱硝技术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扩散过程,系统梳理了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实证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后,基于多主体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扩散的仿真模型,对碳配额分配政策、电价补贴政策和投资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预测了单一政策情景和组合政策情景下CCS技术的扩散趋势和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两个阶段,未来将逐渐向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向发展。高效燃煤发电技术、脱硫(硝)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特性、社会网络以及政策等宏观环境因素。其中,由于电力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性,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2)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中,亚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技术分别在2012年和2018年达到扩散的成熟期,超超临界技术将在2028年达到成熟期,未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在东部和沿海省份的扩散比较充分,并逐渐向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扩散;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经历了关停小火电初期阶段(19972006年)、加快关停小火电阶段(20072013年)和煤电超低排放阶段(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在政策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控制命令型、经济激励型和信息宣传型三类政策工具,其中控制命令型政策工具包括项目审批和淘汰落后机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包括电价管制和信贷政策;政策整体上对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扩散都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在政策工具层面,针对亚临界技术,淘汰落后机组政策工具效果显着,针对超(超)临界技术,项目审批和淘汰落后机组政策工具作用效果显着。(3)在全国范围内,脱硫技术和脱硝技术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进入扩散的成熟期;在经济发达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脱硫(硝)技术引入的时间较早,扩散速度也更快;在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脱硫(硝)技术引入的时间较晚,扩散速度也相对较慢;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数量在整体上呈现出波动并上升的趋势;政策内容经历了起步、推进和深化的三个阶段;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标准规范、电价补贴、优惠贷款和信息宣传五类;政策整体上对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政策工具层面,标准规范和电价管制的作用显着为正,其他政策工具的作用不显着。(4)CCS技术扩散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在当前的技术和成本条件下,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政策,CCS技术将可能长期处于研究示范的阶段;在政府的电价补贴和投资补贴组合情景下,CCS技术扩散速度最快,扩散也最充分,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饱和;碳配额分配政策会削弱电价补贴的作用,二者组合情景下,直到2049年才会有CCS机组投入运营;口碑效应促进了CCS技术的扩散;在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方面,CCS技术扩散程度越充分,二氧化碳减排效果越好;减少免费碳配额的比例会使二氧化碳排放量略微下降,但减排作用有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优化煤电产能结构、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煤电清洁发展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9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1篇。
李晓乐[3](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孙博锋[4](2020)在《HD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深度推进,国家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能源配置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要求,同时老旧的电力垄断现象需要加速变革,HD新能源公司作为电力、热力生产为主业的新能源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深度推进的大环境下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如何高效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生命力,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应对外部市场变化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对HD新能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现状摸底调研的基础上,采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等理论工具对国内能源行业环境和竞争态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外部环境对公司带来的威胁和机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总结,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急需增加装机容量,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HD新能源公司同时需要把握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红利和市场机遇,积极投身市场参与竞争,在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需注重完善和弥补公司短板,科学合理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战略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注重坚持战略目标的稳定性和战略措施的合理性,从而使公司能够在未来一个时期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为公司更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HD新能源公司实际出发,提出公司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和发展思路,给出了有利于该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思路,并根据企业现状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和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当前国内面临类似困境的电力新能源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现阶段面临的困惑、难题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国内同类新能源企业借助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深入了解发展环境、加快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童凌[5](2020)在《考虑激励政策的光伏建设发展仿真与协调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应对环境气候变化,各国均制定了发电方式多样化、发电能源可再生化的能源发展新战略,推动作为绿色能源发电占比增长主力军的光伏发电发展成为各国下一步能源改革的重要议题。虽然现阶段我国光伏建设取得了超前进展,但就发展成功度和成熟度而言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政府激励政策高效推动光伏项目建设、实现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光伏发电在能源改革中的优势等相关问题,值得我国电力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梳理专家学者研究光伏建设影响因素、政策效果评估以及能源系统模型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光伏能源应用系统的影响效果为立足点,构建了包含各影响因素的光伏建设发展仿真模型和协调性评估模型,本文开展了针对光伏建设中激励政策的系统研究。分析评估模型中不同激励政策场景对光伏建设发展和光伏协调性程度两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调整建议。在光伏建设仿真模型模拟中,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光伏建设过程仿真模型,模型共包含电力生产与消费、装机容量与投资、地区经济三个子系统;在光伏建设协调性评估模型中,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变量,结合耦合协调理论构建了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估模型,模型共包含光伏生产、光伏投资、地区经济三个系统模块。本文学习国内外激励政策的发展经验,设定了不同的激励政策影响场景,通过在仿真模型中模拟光伏建设过程、在评估模型中计算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与协调度,得到不同激励政策对光伏建设投资稳定性、装机目标完成度及协调发展性的影响效果。根据激励政策下光伏建设发展模拟分析以及协调性水平评估分析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推动光伏建设发展、提高光伏建设协调性的激励政策相关建议。基于光伏建设激励政策的发展仿真和协调性评估模型研究可为政策调整方向的探索提供理论支撑,为实现光伏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的步伐提供可参考经验。
李文娜[6](2020)在《老挝电力出口的经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老挝位于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接壤了中国、缅甸、泰国、越南和柬埔寨,老挝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水电资源十分丰富。从电力能源开发的角度来看,东盟各国成员间,老挝有是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老挝周边国家,尤其是泰国、缅甸、越南和柬埔寨都需要从老挝进口电,因此,在老挝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电力出口,并占GDP比例高。由于东电力盟市场的需求,老挝政府不断地以本国优势条件促进水电开发,其中已开发水电站大部分集中在湄公河支流和湄公河,此外还有风力发电资源、太阳能发电资源和煤电等资源开发。另一方面,老挝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经济国家,工业化不发达,电量使用较少,而周边国家工业较发达,特别是泰国和越南需要用的电量更多。因此,老挝政府在经济发展目标中把水电资源开发将成为“东盟蓄电池”。水电资源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为它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环保的能源,它可以带来的国民经济促进发展、改善资源消费的结构及其防止环境污染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老挝水电出开发和电力出口对经济影响等方面分析,分析中得出结果为:老挝经济发展,尤其是对财政收入和GDP增长长期影响,老挝要实现国家脱贫的奋斗目标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老挝顺应国际合作的潮流,与东南亚国家成员协调好,尤其是在水电开发及出口方面,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的同时,更要培养专业人才。
杨兴[7](2020)在《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电力消费以煤电为主,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一直是二氧化碳、粉尘、氮氧化物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以煤电为主导的传统电力发展面临着绿色、低碳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开展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能源转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灵活经济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将电力工业带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绿色电力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开发生产和电网输送效率两方面,开展电网绿色规划优化研究对促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能源对促进电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其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使得常规电网在规划建设、调度方式、运维检修等方面往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电力绿色发展一方面需要电网在规划阶段将新能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现电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的有效衔接节;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新能源和常规电源之间的互补集成研究,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空间,最大化的实现电力绿色发展效益。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电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展开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本文立足青海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开展了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基于Markov模型开展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青海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较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其次,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青海电网的用电量发展进行了预测,并进行预测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工作。通过该模型对青海电网用电量发展进行预测,为电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2)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背景下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优化模型。本文将新能源开发情况引入电网发展规划,构建了电网与电源双层多目标协同规划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混沌理论改进的猫群算法(C-CSO)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优化的电网协同规划方案,所建模型可用于各区域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开展考虑新能源的电网协同规划,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在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电网不断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推动电网布局更加合理,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良好的接入环境,促进电网企业与电源企业实现效益提升,促进电力系统有序、健康、绿色发展。(3)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本文结合青海新能源开发及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了包含电力负荷、电力电量、发电特性、可靠性、购电量等因素的多能互补指标,分析了风电、光伏的发电特性以及互补特性,构建了基于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集成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分支定界算法(B&B)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够平衡新能源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空间进一步提升,减小新能源弃电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开展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可以引导电力规划人员不断发现问题,找到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提升的空间,持续改进电力发展规划内容,促进电网结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开发布局不断优化。(4)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本文构建了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效益、国民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13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解法(TOPSIS)找出正负理想解,通过计算各个电网规划项目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评估结果。经多方案评估计算比较,本文得出的最优电网协同规划方案,在综合效益评估中评为最优,这证实了本文开展的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促进电力绿色发展。(5)提出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本文探讨了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强化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以实现电网建设布局合理、架构完善,加快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建设以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常态开展新能源并网后电网风险评估以及时促进电网结构优化等;同时结合实际给出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加快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等,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电力绿色发展。
林湘敏[8](2020)在《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能源改革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大力扶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太阳能以其特有优势,成为发电领域的新生力量。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自2013年起便蝉联世界光伏总装机和新增装机第一。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光伏发电因不稳定以及产能过剩弃光现象严峻和行业总体价值创造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储能技术的兴起,为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关键思路,而储能也正式成为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抓手。价值创造效率是有效评价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性财务指标,也是企业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武器。作为企业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30家在我国A股或新三板上市的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价光伏发电企业的价值创造效率,所做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在分析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趋势及所处困境的基础上,界定了储能参与的光伏发电产业链,分析了目前应用成熟度最高的两种价值创造效率测度方法的优势与劣势,构建了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为主的测度模型。其次,采用DEA中的BCC、超效率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方法,根据2014-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储能参与的光伏发电企业和非储能参与的光伏发电企业的价值创造效率进行静态、动态测度与对比分析。再次,以超效率DEA计算得到的价值创造效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了 6个外部要素和12个内部要素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运用了 Tobit回归分析方法,论证了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影响要素的显着性,得出了我国光伏发电企业的价值创造效率较高,但稳定性不强,整体价值创造效率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技术进步,而储能参与的光伏发电企业表现出更高的规模效率水平、超效率平均水平、投影参考价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水平,及政府补助和企业所有制性质与价值创造效率呈负相关,储能参与情况、市场份额、企业资本配置、知识结构、出口比重和盈利能力与价值创造效率呈正相关等重要结论。最后,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将30家光伏发电企业聚合为4大类别,并通过求同,缩小了分类子集个数,将我国光伏发电企业整体分为储能参与和非储能参与两大类别,从政策分析、品牌经营、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等多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建议。以光伏+储能为研究切入点,紧贴能源发展形势,洞悉产业发展瓶颈,突破传统产业链的束缚,实现新的理论升华。本文全面梳理价值变动要素,对我国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以期探究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机理,为光伏发电企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借鉴思路。
刘楠[9](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黄华[10](2019)在《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文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对以“雾霾”为代表的严峻生态形势和环保压力,既能使被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煤电行业保持持续经营、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又能帮助煤电行业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式妥善解决其负外部性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故煤电行业清洁化转型是解决该矛盾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包括规制约束-政策激励在内的各种政策,来严控污染物排放、保持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所开展的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是指以产业视角,在论证燃煤发电不会被短期内取代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主导的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综合应用外部性、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工具,围绕“如何开展、怎么执行、效果如何、有何规律”等煤电行业清洁化关键问题,在以“机制-路径-成效-趋势”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框架内展开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五方面研究:特征分析——以发电行业核心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建设、电力生产、经营情况三方面系统梳理中国煤电行业发展脉络,并与其它类型电源、其它国家煤电情况进行对比,提炼中国煤电行业的特征和优势,回答燃煤发电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继续存在的问题;机制研究——研究政策因素(规制约束和政策激励)、环保科技、执法监督对于煤电清洁化的驱动作用,探寻煤电清洁化机制,回答中国如何推动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问题;路径研究——分别构建、求解、分析以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以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在遵守排放标准、享有补贴政策情况下的环保投资决策模型,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最优路径是什么的问题;成效研究——从机组结构、环保设施、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电清洁化进程,并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同时研究单个燃煤电厂和单个煤电集团开展煤电清洁化情况,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是否已经取得显着成效的问题;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火电行业、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诉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排放有何规律的问题。本文得到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总量大、占比高,远超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短时间内没有一种或多种电源类型可弥补完全关停煤电带来的电力供给空缺,这是中国煤电行业必须开展清洁化的最主要因素;煤电当前还有投资规模最大、单位造价最低、利用小时数呈下降趋势、经营形势较差的阶段性特征;煤电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长期半军事化的管理使其能够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重要客观条件。(2)中国煤电清洁化的机制:在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代表的规制约束和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政策激励等政策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煤电行业朝着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环保科技是技术基础,在煤电清洁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政府进一步提升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效率奠定基础;执法监督是实施保障,保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反馈发现的政策问题,实现良性互动。(3)基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帮助燃煤电厂缓解初始投资巨大压力和后期运维成本,净现值要远大于基于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的净现值,同时具有能使政府提供更少补贴、环保企业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优点,是理想的煤电行业清洁化路径。(4)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在规制激励-政策约束作用下,煤电机组结构持续升级、环保设施全面普及、能耗水平显着提升、污染排放大幅降低,相对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等其它用煤领域,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占比均已很低,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应转向非发电用煤工业和“散煤”燃烧。(5)煤电清洁化机制效果显着,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而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未越过高点;污染物排放水平随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都是阶段性变化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中“下降拐点”的出现是有条件,可根据政策条件、科技水平和执法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
二、国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力生产企业投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力生产企业投产(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1.2.2 促进新能源发展政策的研究综述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能源消纳关键影响因素和管制政策特性分析 |
2.1 典型地区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甘肃省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2 新疆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3 内蒙古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现状及运营特性分析 |
2.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现状及特性分析 |
2.3.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现状概述 |
2.3.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管制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与评价 |
3.1 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 |
3.2 新能源消纳相关市场主体分析 |
3.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与建模 |
3.3.1 因果关系反馈环路 |
3.3.2 系统流图 |
3.4 算例分析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仿真模拟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与分析 |
4.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设计概述 |
4.1.1 各类型电力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4.1.2 不同类型电力市场间的相关关系 |
4.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能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双边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跨区跨省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现货电力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与分析 |
4.3.1 基于广义需求与供给的辅助服务市场需求优化模型 |
4.3.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模式设计 |
4.3.3 基于夏普利值的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机制设计 |
4.4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设计与分析 |
4.4.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设计 |
4.4.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分析 |
4.5 不同交易模式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甘肃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交易风险分析与新能源交易管控机制设计 |
5.1 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分析 |
5.1.1 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识别 |
5.1.2 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度量模型 |
5.2 电力市场交易管控机制分析 |
5.2.1 现有的新能源电力交易管控体系与模式 |
5.2.2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交易管控机制的影响 |
5.3 考虑电力交易风险度量模型的新型交易管控机制设计 |
5.3.1 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应对策略 |
5.3.2 新型电力交易管控机制的设计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管控机制政策优化模型研究 |
6.1 典型政策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1.1 碳排放交易市场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1.2 绿色证书市场与配额制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政策设计 |
6.2.1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设计 |
6.2.2 绿色证书市场与配额制的设计 |
6.3 基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2 模型参数设置及情景设计 |
6.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4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国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2.3 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体系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体系的演进 |
3.2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3.3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理论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及驱动政策实证分析 |
4.1 高效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变化 |
4.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过程 |
4.3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演变过程 |
4.4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作用效果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及驱动政策实证分析 |
5.1 燃煤电厂脱硫和脱硝机组投运情况 |
5.2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过程分析 |
5.3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演变过程 |
5.4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作用效果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CCS技术扩散仿真模型构建 |
6.1 CCS技术扩散相关主体及行为识别 |
6.2 仿真模型框架 |
6.3 模型各主体模块设计 |
6.4 Agent-based模型开发 |
6.5 模型有效性及敏感性 |
6.6 本章小结 |
7 CCS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的仿真模拟 |
7.1 数据收集 |
7.2 政策模拟及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HD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确定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新能源产业文献综述 |
1.3.2 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发展史及现状 |
1.3.3 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PEST分析理论 |
2.3 SWOT分析理论 |
2.4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理论 |
2.5 核心竞争力分析理论 |
2.6 绿色发展理论 |
第三章 行业发展概况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 国外能源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
3.2 国内能源行业发展概况 |
3.2.1 国内能源发展概况及特点 |
3.2.2 国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 广东省能源发展概况 |
3.3.1 广东省能源消费基本概况 |
3.3.2 广东省能源发展战略基本构想 |
3.4 外部环境分析 |
3.4.1 政治环境 |
3.4.2 经济环境 |
3.4.3 社会环境 |
3.4.4 技术环境 |
第四章 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HD新能源公司概况 |
4.2 HD新能源公司现状分析 |
4.2.1 公司经营现状 |
4.2.2 项目发展现状 |
4.2.3 人才队伍现状 |
4.2.4 管理现状 |
4.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3.1 规模庞大资金充裕 |
4.3.2 打通燃气发电全产业链 |
4.3.3 技术研发能力突出 |
4.4 SWOT分析 |
4.4.1 HD新能源公司优势分析 |
4.4.2 HD新能源公司劣势分析 |
4.4.3 HD新能源公司面临的机遇 |
4.4.4 HD新能源公司面临的挑战 |
4.4.5 主要业务版块SWOT分析 |
第五章 HD公司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5.1 总体战略 |
5.1.1 战略使命与愿景 |
5.1.2 战略定位 |
5.1.3 战略选择 |
5.2 业务领域发展策略 |
5.2.1 重点发展燃气火电项目 |
5.2.2 积极发展海上风电项目 |
5.2.3 超前布局低风速风场 |
5.2.4 探索生物质潮汐光伏等项目建设 |
5.2.5 尝试参股核电项目投资 |
5.2.6 积极参股大规模水电项目建设 |
5.2.7 压缩煤电项目储备规模 |
5.3 转变市场定位 |
5.3.1 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
5.3.2 积极拓展供热市场 |
5.3.3 创新合作模式抢占海上风电市场 |
5.3.4 强化和发挥售电公司职能 |
5.4 职能战略分析和战略实施分析 |
5.4.1 市场营销战略 |
5.4.2 生产运营战略 |
5.4.3 采购战略 |
5.4.4 财务战略 |
5.4.5 人力资源战略 |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6.1 组织领导措施 |
6.2 组织结构 |
6.3 制度保障措施 |
6.3.1. 优化管理制度 |
6.3.2. 建立高效监督机制 |
6.3.3 充分发挥制度效能 |
6.4 资金保障措施 |
6.4.1 多途径保障融资工作 |
6.4.2 做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 |
6.4.3 全面强化资金管理 |
6.5 企业文化措施 |
6.5.1 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
6.5.2 充分发挥JT公司文化底蕴的作用 |
6.5.3 进一步夯实求实效谋发展的文化氛围 |
6.5.4 充分发挥文化宣传引领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考虑激励政策的光伏建设发展仿真与协调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伏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
1.2.2 政策效果评估研究 |
1.2.3 能源系统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光伏相关理论 |
2.1.1 光伏相关概念界定 |
2.1.2 中国光伏建设现状 |
2.1.3 光伏建设激励政策现状 |
2.2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2.2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
2.2.3 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 |
2.3 耦合协调基本理论 |
2.3.1 耦合协调理论概述 |
2.3.2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建设发展仿真模型 |
3.1 光伏建设发展影响因素识别 |
3.2 光伏建设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基本假设 |
3.3 光伏建设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构建 |
3.3.1 因果回路构建分析 |
3.3.2 动力流图构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耦合协调的光伏建设协调性评估模型 |
4.1 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结构 |
4.2 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估指标体系 |
4.3 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估模型构建 |
4.3.1 模块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4.3.2 发展协调度评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建设激励政策影响效果实证分析 |
5.1 参数及场景设置 |
5.1.1 仿真模型基本参数 |
5.1.2 激励政策场景设置 |
5.2 光伏建设发展仿真模拟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5.2.3 光伏建设发展建议 |
5.3 光伏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估 |
5.3.1 发展协调程度评估与分析 |
5.3.2 光伏协调发展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老挝电力出口的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2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老挝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文献综述的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经济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老挝电力出口相关理论 |
2.1 老挝经济发展现状 |
2.2 老挝电力资源分布 |
2.3 相关理论 |
2.3.1 需求和供给理论 |
2.3.2 竞争优势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水电资源开发和出口的意义 |
2.4.1 水电资源开发 |
2.4.2 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未来潜力可期 |
第三章 老挝电力出口现状 |
3.1 老挝电力开发现状 |
3.1.1 开发概况 |
3.1.2 开发技术 |
3.1.3 开发模式 |
3.1.4 开发规模 |
3.2 老挝电力出口现状 |
3.2.1 出口模式 |
3.2.2 出口规模 |
3.2.3 出口国别市场 |
第四章 老挝电力出口对经济影响机理框架图 |
4.1 老挝经济发展概况 |
4.2 电力出口的经济影响分析 |
4.3 老挝水电出口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
4.4 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及转型为工业发展 |
4.5 电力出口的物价指数影响分析 |
4.6 电力出口的就业基础影响分析 |
4.7 水电出口的有利条件和制约的因素 |
4.7.1 水电出口的有利条件 |
4.7.2 电力开发及出口约束因素 |
第五章 老挝电力出口的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
5.1 电力出口对GDP的影响 |
5.1.1 指标选取与说明 |
5.1.2 平稳性检验 |
5.1.3 Granger因果检验 |
5.1.4 一般回归分析 |
5.2 电力出口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
5.2.1 指标选取与说明 |
5.2.2 平稳检验 |
5.2.3 Granger因果检验 |
5.2.4 一般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扩大老挝电力出口的对策建议 |
6.2.1 人才培养及其技术提高 |
6.2.2 扩大出口到东南亚市场 |
6.2.3 探索水电开发环保新措施 |
6.3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6.3.1 创新之处 |
6.3.2 研究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1.2.2 电力绿色发展研究 |
1.2.3 电力多能互补研究 |
1.2.4 电力综合评估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属性 |
2.2 绿色低碳发展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内涵 |
2.2.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
2.2.3 电力绿色发展的要素及特征 |
2.3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 |
2.3.1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概念 |
2.3.2 经验与经典负荷预测方法 |
2.3.3 时序趋势外推负荷预测方法 |
2.3.4 回归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
2.4 电力系统规划理论 |
2.4.1 电力规划分类 |
2.4.2 电力规划流程 |
2.5 电力综合评估理论 |
2.5.1 评估基本内涵 |
2.5.2 评估主要分类 |
2.5.3 评估构成要素 |
2.5.4 基础评估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1 能源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 |
3.1.2 水力资源 |
3.1.3 风能资源 |
3.1.4 太阳能资源 |
3.2 电源建设概况 |
3.2.1 水电装机 |
3.2.2 火电装机 |
3.2.3 新能源装机 |
3.3 电网建设概况 |
3.4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4.1 新能源发电消纳分析 |
3.4.2 电网安全生产分析 |
3.4.3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
4.1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4.1.1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
4.1.2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4.1.3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
4.2 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
4.2.1 预测误差指标 |
4.2.2 基础数据准备 |
4.2.3 单一模型预测分析 |
4.2.4 优选组合预测模型 |
4.2.5 综合最优组合模型构建及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协同规划优化模型研究 |
5.1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析 |
5.2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层多目标模型 |
5.2.1 上层模型 |
5.2.2 下层模型 |
5.2.3 相关约束函数 |
5.2.4 模型构建及算法 |
5.2.5 相关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研究 |
6.1 多能互补技术指标 |
6.1.1 电力负荷指标 |
6.1.2 电力电量指标 |
6.1.3 发电特性指标 |
6.1.4 可靠性评估指标 |
6.1.5 购电量指标 |
6.2 能源开发及电网规划 |
6.2.1 光伏开发 |
6.2.2 风电开发 |
6.2.3 水电开发 |
6.2.4 电网规划 |
6.3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分析 |
6.3.1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
6.3.2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 |
6.4 光伏发电及互补分析 |
6.4.1 海西州光伏发电分析 |
6.4.2 海南州光伏发电分析 |
6.4.3 青海电网光伏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
6.5 风力发电及互补分析 |
6.5.1 海西州风力发电分析 |
6.5.2 海南州风力发电分析 |
6.5.3 青海电网风力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
6.6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 |
6.6.1 风光自然互补特性分析 |
6.6.2 风光水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
7.1 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2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评估指标组合赋权模型 |
7.2.1 层次分析法 |
7.2.2 熵权法 |
7.2.3 组合权重确定 |
7.3 基于理想解法的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7.3.1 综合效益评估步骤 |
7.3.2 综合效益评估总体结构 |
7.4 相关算例分析 |
7.4.1 数据准备整理 |
7.4.2 指标权重计算 |
7.4.3 综合效益评估 |
7.4.4 评估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 |
8.1 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 |
8.1.1 加强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 |
8.1.2 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
8.1.3 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 |
8.1.4 常态开展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
8.2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建议 |
8.2.1 开展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 |
8.2.2 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 |
8.2.3 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 |
8.2.4 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动态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伏发电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光伏发电产业及价值创造效率的内涵 |
2.2 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3 光伏发电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3.1 光伏发电企业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 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选择的原则 |
3.2.2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
3.3 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模型构建 |
3.3.1 主要测度方法概述 |
3.3.2 DEA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EA的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 |
4.1 光伏发电企业静态价值创造效率测度 |
4.1.1 技术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4.1.2 纯技术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4.1.3 规模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4.1.4 投影分析 |
4.2 光伏发电企业静态价值创造超效率测度 |
4.3 光伏发电企业动态价值创造效率测度 |
4.3.1 储能参与的光伏发电企业Malmquist效率测度与分析 |
4.3.2 非储能参与的光伏发电企业Malmquist效率测度与分析 |
4.3.3 动态效率变化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影响要素分析 |
5.1 影响要素的选择与假设 |
5.1.1 外部影响要素 |
5.1.2 内部影响要素 |
5.2 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影响要素的实证分析 |
5.2.1 Tobit回归模型构建 |
5.2.2 实证分析 |
5.2.3 光伏发电企业的离差平方和法聚类 |
5.3 对策建议 |
5.3.1 针对非储能参与型光伏发电企业的建议 |
5.3.2 针对储能参与型光伏发电企业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
2.2 实证研究综述 |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
4.1.2 因素分解法 |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
4.2 数据来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
5.3.3 区域归因分析 |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
6.2 数据来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电被认为是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
1.1.2 煤电是中国不可替代的基础电源 |
1.1.3 煤电清洁化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工具 |
2.1 主要理论工具 |
2.1.1 规制约束相关研究 |
2.1.2 政策激励相关研究 |
2.1.3 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 |
2.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相关研究 |
2.2 煤电清洁化相关研究 |
2.2.1 不可替代性——煤电生存基础 |
2.2.2 可能性——煤电清洁技术路线 |
2.2.3 经济性——清洁煤电可负担 |
2.2.4 前瞻性——煤电清洁发展 |
2.3 文献研究综评 |
3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煤电行业投资建设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2 煤电行业电力生产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3 煤电行业经营状况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 与世界主要国家及区域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1 世界煤电领域电力生产情况对比分析 |
3.2.2 其它电源结构产能情况对比分析 |
3.3 中国主要煤电集团状况 |
3.4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机制研究——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 |
4.1 政策因素 |
4.1.1 煤电清洁化相关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的演化 |
4.1.2 环境约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1.3 政策激励:燃煤电厂环保补贴 |
4.2 环保科技 |
4.2.1 煤电烟气污染物典型控制技术分析 |
4.2.2 煤电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创新与发展 |
4.3 执法监督 |
4.3.1 地方政府的执法检查 |
4.3.2 中央政府的环保督察 |
4.4 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关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路径研究之一——环境成本内部化:自身投资运维模式 |
5.1 政府、燃煤电厂和环保企业的路径选择 |
5.1.1 政府——补贴路径选择 |
5.1.2 燃煤电厂——投资路径选择 |
5.1.3 环保企业——盈利路径选择 |
5.1.4 清洁化综合路径类型 |
5.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发展状况 |
5.2.1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演化 |
5.2.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现状分析 |
5.3 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5.3.1 模型假设条件 |
5.3.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5.4 不同政策条件下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建模分析 |
5.4.1 无补贴政策 |
5.4.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5.4.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5.4.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5.5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5.5.1 参数取值 |
5.5.2 计算结果 |
5.5.3 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路径研究之二——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第三方治理模式 |
6.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状况 |
6.1.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 |
6.1.2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分析 |
6.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6.2.1 模型假设条件 |
6.2.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6.3 不同政策条件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模分析 |
6.3.1 无补贴政策 |
6.3.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6.3.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6.3.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6.4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6.4.1 参数取值 |
6.4.2 计算结果 |
6.5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比较分析 |
6.5.1 对比分析 |
6.5.2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成效研究——煤电与其它用煤人为污染源清洁化效果对比 |
7.1 中国煤电清洁化进展 |
7.1.1 机组结构持续升级 |
7.1.2 环保设施全面普及 |
7.1.3 能耗水平显着提升 |
7.1.4 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
7.2 与其它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分析 |
7.2.1 非发电用煤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2 生活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3 各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7.3 煤电清洁化案例研究 |
7.3.1 典型燃煤电厂清洁化案例 |
7.3.2 典型煤电集团清洁化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1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与环境承载力情况 |
8.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8.1.2 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近上限 |
8.2 经济增长与不同用煤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关系建模分析 |
8.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8.2.2 模型构建和曲线拟合 |
8.2.3 分析与讨论 |
8.3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国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力生产企业投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D]. 夏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中国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D]. 张美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HD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孙博锋.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3)
- [5]考虑激励政策的光伏建设发展仿真与协调性评估研究[D]. 童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老挝电力出口的经济影响研究[D]. 李文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9)
- [7]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D]. 杨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光伏发电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测度与分析研究[D]. 林湘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D]. 黄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