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言是怎样炼成的(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艾[1](2020)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学名着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粒璀璨的明珠,它体现和传承了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着可以涵养我们的性情和心智,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部编版教材名着导读部分由主要内容概括、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和自主阅读推荐四大板块组成,加大了阅读量,完善了对学生阅读名着方面的指导。部编版教材特别强调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注重阅读向课外延伸,要求学生的阅读要贴近生活,感受生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欣赏名着、品味经典。在进行名着导读教学时应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配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兴趣。目前,在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课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研究发现教师在进行名着导读教学时,指导方法不够妥当、引导不够到位和计划不够系统,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对名着导读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则是对名着的阅读兴趣偏低、阅读时间不足、阅读环境不佳,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缺乏名着阅读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从教学和学习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其提出了可行性的改进策略。在教学方面,教师应提升教学能力、运用多种名着导读教学方法、安排多种名着导读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教学;在学习方面,学生应减少功利思想、营造读书氛围、体悟名着内涵,从而确保名着导读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从而推进名着导读教学在初中实践中的运用。
李诗雨[2](2020)在《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名着导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名着是人类浩瀚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每一部都带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饱含着作者的深思。它们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而历久弥新的经典,在教材中通过“名着导读”这一板块打破时空界限带领学生领略精彩世界,涵养性情,启迪人生。因此“名着导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016年初中部编本教材开始投入使用,其中语文教材中“名着导读”板块的变化引起人们对名着导读教学的关注。与人教版相比,部编本“名着导读”板块旨在改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荐的篇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关注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说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教学参考模式。虽然农村地区受地处偏僻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名着导读”教学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调查发现一些语文老师已经开始进行自觉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实践的经验。因此研究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名着导读”教学既可以丰富农村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有具体指导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的实践价值。研究主要以笔者工作所在农村学校为对象,从对部编本教材板块的分析和农村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出发,以改变当前教学现状为目的,结合具体名着作品、相关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为教师教学提供相关的教学提升策略。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论文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指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国内“名着导读”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中用到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对初中语文部编本“名着导读”进行概述,为接下来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的分析提供文本依托和理论基础。首先结合教材分析部编本“名着导读”板块的地位、编写理念和结构,指出板块结构具有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模式;然后提出“名着导读”教学的理论依据;最后指出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第三部分是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首先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教师教学实施情况、学校对教学的支持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然后对调查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指出具体教学现状如教学目的相对功利、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最后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生、学校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名着导读”教学提升策略研究。这部分主要旨在为农村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提供紧密联系教材的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策略。笔者从改善教学现状入手,结合教师教学实践以及相关教学案例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策略;搭建家校阅读平台来营造阅读氛围、设计多种形式导入名着来激发阅读兴趣以及组织相关活动来促进学生交流分享的教学实施策略;讲授方法、制定计划和在延伸阅读中进行探究的教学指导策略;增加多元的评价主体、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发挥多种评价功能的教学评价策略。本文的结论是农村区域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虽然面临着诸如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阻碍,但并不意味着现状无法改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在学校有些语文教师已经开始自觉的进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本文提出的教学目标、实施、指导和评价的相关策略,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是帮助农村教师做出改变获得提升的有益尝试。同时希望通过教学的改进可以真正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开拓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
王亚方[3](2019)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修辞学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机制进行研究。笔者首先界定了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即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概念,并确定出符合本概念的具体文本,这是本研究的前提,后文所有分析都在这一界定中进行。研究的重点是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修辞的生成机制、表达机制和接受机制,这三方面共同组成了修辞机制这一概念,三者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生成机制研究的是关于“修辞对象是什么”及“为什么要修辞”的问题,笔者详细剖析了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每个镜头,归纳出修辞主体在选择修辞对象时的共性特征。对修辞目的和修辞策略的分析确定出在开始修辞活动之前修辞主体全局的谋略设计,在确定了的修辞目的与策略的指引下,开始对修辞表达机制的研究。修辞表达机制研究的是“修辞主体如何修辞”及“修辞活动的效果怎样”这两个问题,修辞活动即是如何修辞,它的涵盖面较广,词、句、语体、修辞格、修辞风格都包含在内,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机制中作出的做具体的措施。接受机制的研究主要针对“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受众”这一问题,获得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对以往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反思,对接下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王璐瑶[4](2019)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名着名不虚传,有多方面的价值。“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对名着的阅读,语文课越来越重视名着的阅读。“统编本”将名着导读纳入课程体系,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学生课下阅读,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元文化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统编本”推荐的名着中包括中外名着,其中以文学名着为主,还有一部科普名着。名着营养丰富,外国名着中特有的人文和科学精神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根据“统编本”外国名着篇目的变化,当前外国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外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本文的引言部分梳理了国内对于外国名着教学和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资料,借鉴成果,发现问题,提出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的研究思路。第一章阐述了名着与名着导读、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国名着的教学价值;说明“统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教学要求、外国“名着导读”的编排特点和外国名着篇目的变化。第二章说明外国“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第三章从选择外国名着译本、提高外国名着导读水平、如何导读五部外国名着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结语部分总结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的策略和意义。
杨军辉[5](2019)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文中提出复习提示1.做摘抄和笔记。比如,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等。2.写提要和心得。写心得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也可以只针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发挥和评论。1."把束缚你的一切统统抛开吧。站到我们这边来,让我们一起去消灭那些老爷。……你说,他们对你不友好。那你干吗要打扮成那个样子,就像去参加资产阶级的舞会呢?那天你说,我不要和他们一样,穿那脏兮兮的军便服。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你有勇气去爱一
张德强[6](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蔡东[7](2017)在《共和国初期“组织”运作下的思想冶炼-《百炼成钢》的生产、消费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探讨在特殊历史情境下国家“组织”机构、“作家”个人以及文学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即国家“组织”机构如何对作家进行反复的思想改造,同时,作家又是如何面对这样的主体塑造,从而完成思想冶炼历程的。具体而言,论文以作家艾芜的《百炼成钢》作为此次考察的核心文本,按照文本生产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百炼成钢》的创作之缘起、创作与修改、发表与出版、节选与译介及其接受阅读与批评等等环节进行详细梳考,以此深入具体地呈现共和国初期“组织”运作下的思想冶炼形式与内容之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一章主要梳理艾芜参加全国文联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整风学习会议、初步深入鞍山钢铁厂以及编选短篇小说集等等过程,并着力展现作家在此过程中的身心调整与思想转变,揭示出《百炼成钢》创作前的情感、经验累积以及思想准备状况。第二章则细致地爬梳《百炼成钢》是如何构思、如何写作、怎样修改的创作过程,展示其“发表”的复杂历史情况,进而考辨《百炼成钢》的“创作”至“发表”过程中各种“意见”对于作家创作“意愿”的规定性与不可规定性。第三章以《百炼成钢》的“出版”与“节选”为核心问题,梳证“《百炼成钢》热”的生成与发展形态,深入地分析“组织”运作下的文学—文化“普及”方式。第四章主要对《百炼成钢》接受阅读的历史形式进行分析,从读者阅读与批评家评论两方面,考察“组织”机构如何对《百炼成钢》进行阅读指向的规范活动,从而形成《百炼成钢》阅读评价史上一道独特的社会政治文化风景。第五章则在厘清《百炼成钢》的改编、再版、翻译与再节选的版本变迁线索中,进一步研究“组织”运作下的文学—文化“普及”方式的特征。结语部分试图对组织“运作”下的文学生产方式进行反思,指明“组织”运作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张力及其限度。一言以蔽之,论文尝试对共和国初期“组织”运作下的文学生产、消费与传播之方式进行一个侧面的观察,深入发掘其中的核心命题——思想改造——的历史面貌。论文总结指出,不同时期、不同方式、反复的思想改造构成了共和国初期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思想冶炼,而其形成的根本动力则是“组织”与“个人”之间合力的历时性结果。
彭艺[8](2017)在《政治主题类宣传片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卡通类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正式宣告中国国家公关时代的到来。随后,由官方渠道推出的宣传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纷繁复杂的宣传片中,有一类宣传政治主题的卡通类作品不仅赢的国内受众的好评,还收获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新兴事物,从视觉修辞角度对它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其视觉修辞特征,以期为今后政治主题类宣传片的创作提供启示。论文的第一章对政治主题类宣传片和视觉修辞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回顾,提出研究问题及重点。第二章通过对政治主题类宣传片的历史演进、界定进行详细介绍,发掘卡通类作品的研究价值,并对近年来出现的这类宣传片进行归纳梳理。第三章基于前人的视觉修辞研究框架和“修辞三角”等理论从修辞对象、修辞方式、修辞目标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这类宣传片中的视觉符号选取和修辞手法使用的特点,并针对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具体修辞实践研究。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文本分析结果,从修辞手法和符号语境建构两个方面总结出卡通类政治主题宣传片的修辞策略。最后一章,跳出文本本身,从社会宏观层面分析政治主题类宣传片传播的社会意义,并提出研究不足和展望。本研究发现,卡通类政治主题宣传片选择灵活多元的视觉符号,并结合丰富的修辞格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使得政治话语变得鲜活,语境亲和开放,塑造出开放包容的政府形象和国家形象。并且,这类宣传片的传播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一方面,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我国大国外交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国家政治形象的符号系统,承担了我国对外政治文化交流、价值理念输出、获得国际认同的重责。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官民话语良性互动的创作理念可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使官方政策更好的被国内民众理解接受。
杨娜[9](2017)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时期以来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历史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整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行文方便,下文均简称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时期以来的传播与接受状况。特别聚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集体阅读记忆对“四五”一代①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代人如何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化语境中“重读”与“重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讨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关联的“红色经典”文学传统与革命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存续与转型问题。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说明选题缘由,并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梳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1937年初译至今的传播接受状况(新时期之前的情况在附录一中呈现),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总体设想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分析“文革”时期“四五”一代以地下阅读方式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传播与接受,再结合新时期文学的相关作家作品,整理与探讨80年代如何“重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章梳理90年代以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传播与接受状况,并重点分析知识界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与否”的批评与争鸣,以及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热播的原因。第三章选取“四五”一代中的作家梁晓声作为个案,通过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其创作的影响,及梁晓声90年代参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视改编对“保尔精神”的重新诠释,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这一代人阅读记忆和文化资源在他们创作与思想历程中留下的印记。基于上述的整理和研究,结语部分扩展性地讨论了“红色经典”在当下和革命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存续与转型的相关问题。
王婉秋[10](2014)在《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文中提出本论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的译介、传播、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与西方文学批评的融汇、碰撞、交流中表现出的特征,以及在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论文第一章探讨华兹华斯、雪莱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吸纳,以及对一系列诗歌问题的争论。第二章在梳理佩特、王尔德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同时,梳理唯美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兼及现代中国纯艺术论的缘起、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以文学的外部研究为论述的核心,探讨西方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观念如何加剧了中国文学批评对“真实”的追求,并以批评家泰纳的个案分析为支撑,说明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向。第四章以批评家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的诗论在中国的接受为依托,阐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象征主义文论的接受和以此为基础的诗歌理论探索。本论文以个案分析为依托,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题的梳理与解读,不仅是对历史的发掘与回顾,也是理解现今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的基础,可以为当今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二、预言是怎样炼成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言是怎样炼成的(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课例研究法 |
3.调查研究法 |
一、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相关内容概述 |
(一)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内涵 |
1.名着 |
2.名着导读 |
3.名着导读教学 |
(二)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依据 |
1.课标要求 |
2.名着导读的特点 |
(三)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价值 |
1.提高阅读能力 |
2.提升语文素养 |
3.学习中外文化 |
二、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1.调查的目的及对象 |
2.调查方法及内容 |
3.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4.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教师存在的问题 |
2.学生存在的问题 |
3.家长存在的问题 |
(三)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教师名着导读教学素养有待提升 |
2.学生名着导读学习功利心强 |
3.家长应试心理严重 |
三、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
(一)教学策略 |
1.教师要提升名着导读的教学能力 |
2.教师运用多种名着导读方法 |
3.教师安排各种名着导读活动 |
(二)学习策略 |
1.学生减少功利思想,提升名着阅读质量 |
2.学生需要读书氛围,提高名着阅读兴趣 |
3.学生应体悟名着内涵,开拓名着阅读思维空间 |
4.家长也应适当阅读名着,发挥陪伴与引领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名着导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概述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板块概述 |
一、“名着导读”地位及编写理念 |
二、“名着导读”板块结构及特点 |
第二节 “名着导读”教学理论依据 |
一、语文课程理念 |
二、阅读教学对话理论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节 “名着导读”教学目的和意义 |
一、“名着导读”教学目的 |
二、“名着导读”教学意义 |
第二章 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名着导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初中“名着导读”教学调查情况 |
一、教师教学实施情况 |
二、学校对教学的支持情况 |
第二节 农村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现状 |
一、教学目的相对功利 |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
三、教学指导比较浅显 |
四、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
第三节 现状影响因素 |
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
二、学生阅读能力较弱 |
三、学校支持不足 |
四、部分作品篇幅长、有隔膜 |
五、中考考查不够全面 |
第三章 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名着导读”教学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策略 |
一、更新教学理念 |
二、明确教学目标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策略 |
一、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
二、设计导入,激发兴趣 |
三、开展活动,交流思想 |
第三节 教学指导策略 |
一、阅读文本,讲授方法 |
二、制定计划,适时监督 |
三、延伸阅读,指导探究 |
第四节 教学评价策略 |
一、增加评价主体 |
二、丰富评价形式 |
三、发挥评价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学术界研究述评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研究的意义 |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交叉研究法 |
第一章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及修辞机制概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内涵 |
一、形象的含义 |
二、国家形象的含义 |
三、国家形象的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新时代定位 |
一、高速发展、合作进取的经济形象 |
二、文明、民主、负责任的政治形象 |
三、和平友好的军事形象 |
四、坚持原则、积极灵活的外交形象 |
五、底蕴丰富、百花齐放的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概述 |
一、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内涵 |
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汇总 |
第四节 修辞机制的内涵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生发环境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环境 |
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差强人意 |
二、2010 年前后我国政府对国家形象宣传的极为重视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环境 |
一、国外负面言论严重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中西文化冲突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制约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环境 |
一、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经验借鉴 |
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与重大事件宣传片片的参考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修辞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素材选取 |
一、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镜头详切 |
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素材选取概况 |
三、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素材无处不在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策略 |
一、交际目的:由了解型向理解型靠拢 |
二、适应受众:不同题材不同策略 |
第三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目的 |
一、核心目的: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
二、优化设计目的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修辞的表达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活动 |
一、合适的词句表达 |
二、语体风格:以书面语体为主 |
三、修辞格的运用 |
四、修辞风格:与中国形象统一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效果 |
一、真实可信的效果 |
二、大气庄严的效果 |
三、鲜活生动的效果 |
四、引人思考的效果 |
第五章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修辞的接受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受众反馈 |
第二节 难以逾越的接受心理 |
第三节 历史文化观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外国名着导读概述 |
第一节 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
一、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的内涵 |
二、外国名着的教学价值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外国“名着导读”的选编分析 |
一、“名着导读”的教学要求 |
二、外国“名着导读”的选编特点 |
三、外国名着篇目的变化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外国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及成因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外国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外国名着导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选择外国名着译本 |
第二节 提高外国名着导读水平 |
一、深化名着解读 |
二、提高表达能力 |
三、落实导读要求 |
第三节 外国名着导读教学设计 |
一、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导读设计 |
二、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设计 |
三、成长小说《简爱》的导读设计 |
四、纪实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导读设计 |
五、科普作品《昆虫记》的导读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7)共和国初期“组织”运作下的思想冶炼-《百炼成钢》的生产、消费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深入生活”的思想冶炼:《百炼成钢》创作前的情感与经验累积 |
1.1“组织起来”:全国文联组织作家深入生活进行创作 |
1.2“重新是个新兵”:深入生活的身心调整 |
1.3 思想改造:《艾芜短篇小说集》的编选及其创作压力 |
2“意愿”与“意见”之间:《百炼成钢》的“创作”、“修改”与“发表” |
2.1 创作的激情:《百炼成钢》初稿的“出炉” |
2.2“意见”与“意愿”:《百炼成钢》的“修改”过程 |
2.3“批评”的寻求:《百炼成钢》的“发表” |
3“组织”锻造的激情:《百炼成钢》初次“普及”与“节选” |
3.1“《百炼成钢》热”的生成:“普及本”的出版与发行 |
3.2 错位的“普及”:节选本的装帧设计与历史内涵 |
3.3“节选”的规范:“文化革命”要求下的文字简化 |
3.4 文本更生的力量:编辑对原章节的“删改” |
4“组织”批评的介入:《百炼成钢》阅读指向的规定性 |
4.2 读者对《百炼成钢》的意见 |
4.3 评论家对《百炼成钢》阅读的规定性 |
4.4“介入”的力量与文学意义的导引 |
5“普及”的持久化:《百炼成钢》的改编、再版、翻译与再节选 |
5.1“再普及些”:《百炼成钢》的改编、再版与翻译 |
5.2“普及”的持久化:节选本《钢铁的人》的出版 |
5.3 策略性删节与文本的复生 |
5.4 修饰的技艺:编辑对字词、标点符号的“删改” |
结语“炼钢即炼人”:“组织”运作下的文学生产方式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政治主题类宣传片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卡通类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 |
1.5. 研究方法 |
2. 政治主题类宣传片中的卡通类作品 |
2.1. 卡通类政治主题宣传片 |
2.2. 卡通类政治主题宣传片作品梳理 |
3. 卡通类政治主题宣传片的视觉修辞分析 |
3.1. 修辞对象:灵活多元的视觉符号 |
3.2. 修辞方式:丰富的修辞格及故事化的叙事 |
3.3. 修辞目标:鲜活的政治语言,通达的国家印象 |
4. 卡通类政治主题宣传片的修辞策略 |
4.1. 创新多元的修辞手法 |
4.2. 亲和开放的视觉语境 |
5. 结语 |
5.1. 政治主题宣传片传播的社会意义 |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时期以来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保尔归来” |
第一节 作为爱情启蒙教材的70年代地下阅读 |
第二节 回归“十七年”的80年代重评 |
第三节 异质资源的引入 |
一、从“保尔”到“牛虻” |
二、“保尔”和“于连”的结合体 |
第二章 世纪之交的“大炼钢铁” |
第一节 知识界的批评与争鸣 |
一、“经典与否”的众声喧哗 |
二、“四五一代”的转变与分化 |
第二节 多种形式的改编与传播 |
一、层出不穷的新译本 |
二、话剧舞台上的青春故事 |
三、保尔的荧屏形象改写 |
第三节 世纪之交“钢铁热”的反思 |
一、精英文化的历史反思 |
二、大众文化的情感需求 |
三、主流文化的引导教育 |
第三章 梁晓声与“重塑保尔·柯察金” |
第一节 知青作家梁晓声与“保尔情结” |
一、50-70年代文学阅读与“保尔情结”的形成 |
二、知青小说创作中“保尔情结”的表现 |
第二节 影视编剧梁晓声与《重塑保尔·柯察金》 |
一、重塑保尔的形象气质 |
二、改写保尔的爱情故事 |
三、置换保尔的生活背景 |
结语 |
附录: 新时期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传播与接受简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影响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浪漫主义诗论在中国 |
第一节 总论:二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浪漫主义倾向 |
一、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 |
二、 诗是情感的表达 |
三、 诗歌与散文的区分 |
四、 “情感”与文学批评标准 |
五、 想象 |
六、 自然、田园生活、儿童 |
第二节 华兹华斯 |
一、 关于诗歌语言的讨论 |
二、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
三、 “自然流露”与诗歌创作过程的讨论 |
四、 华兹华斯诗论与郭沫若的文学评论 |
五、 被忽略的华兹华斯诗歌理论 |
第三节 雪莱 |
一、 诗歌功用 |
二、 诗歌的“写”与“做” |
三、 雪莱译介的尾声 |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
一、 “自我”与作为自我表现的作品 |
二、 文学创作:自我抒写还是社会要求? |
三、 文学作为严肃、独立、崇高的事业 第二章 唯美主义在中国 |
第一节 总论 |
一、 背景与渊源 |
二、 唯美主义在中国 |
三、 杂糅:“为艺术而艺术”的团体及个人 |
四、 中国化的唯美主义批评 |
第二节 佩特 |
一、 佩特理论的译介 |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
三、 “一切艺术不断朝着音乐境界追求” |
四、 艺术的“刹那” |
五、 “艺术与人生” |
六、 享乐主义 |
第三节 王尔德 |
一、 王尔德作品的译介 |
二、 王尔德的错位解读 |
三、 王尔德的“享乐主义” |
四、 生活艺术化——关于王尔德泛唯美主义的几种观点 |
五、 梁实秋的王尔德评论 |
六、 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王尔德 |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
一、 艺术自主论 |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
三、 “为艺术而艺术”之后 第三章 科学主义、历史主义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
第一节 总论 |
一、 历史主义观念与文学研究中的“环境”、“时代” |
二、 科学主义的兴盛 |
三、 科学方法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
第二节 泰纳 |
一、 种族、环境、时代与天才的产生 |
二、 泰纳理论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启示 |
三、 对泰纳批评方法的反思 |
四、 泰纳学说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倾向与“真实”诉求 |
一、 文学传统的影响 |
二、 科学主义的影响 |
三、 当代环境、社会责任与俄国文艺理论 第四章 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波德莱尔 |
一、 波德莱尔作品的介绍、评论及翻译 |
二、 波德莱尔诗论在中国 |
三、 波德莱尔与徐志摩、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 |
第三节 马拉美、瓦雷里和中国的“纯诗”历程 |
一、 马拉美诗学在中国 |
二、 瓦雷里诗学在中国 |
三、 中国新诗的“纯诗”历程 |
第四节 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
一、 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
二、 混杂着功利的“非功利性”追求与中国象征主义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
四、预言是怎样炼成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D]. 刘小艾. 渤海大学, 2020(12)
- [2]农村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名着导读”教学研究[D]. 李诗雨.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修辞机制研究[D]. 王亚方.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名着导读教学研究[D]. 王璐瑶. 青岛大学, 2019(02)
-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J]. 杨军辉.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9(02)
- [6]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共和国初期“组织”运作下的思想冶炼-《百炼成钢》的生产、消费与传播研究[D]. 蔡东. 重庆大学, 2017(04)
- [8]政治主题类宣传片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卡通类作品为例[D]. 彭艺. 暨南大学, 2017(02)
-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时期以来的传播与接受[D]. 杨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 王婉秋.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中国现状论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