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净土信仰概述

福建净土信仰概述

一、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明[1](2020)在《南朝墓葬中的莲花化生图像与弥陀净土信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拟对南朝墓葬中的佛教图像组合进行观察,重点分析墓葬中的莲花化生图像与南朝弥陀净土信仰的关系。首先,梳理历年来南朝墓葬佛教图像特别是莲花化生图像的考古发现,并阐述东晋南朝弥陀净土信仰的历史状况及相关造像和莲花化生图像的流行情况。然后,探讨南朝僧俗士民的思想信仰结构以及莲花化生图像何以进入墓葬。最后,通过已知的佛教造像和墓葬中的莲花化生图像来探讨南朝往生弥陀净土天人诞生系列图像的特征,修正以往学者因材料不足而形成的偏颇观点。

黄沙辉[2](2020)在《弘一法师的地藏信仰研究》文中认为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佛教思想既是中国佛教近代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着中国佛教转型的重要力量。地藏菩萨为印度传入中国的众菩萨之一,在印度并末形成广泛的信仰,却在传入中国后迅速地被信众接受、弘扬,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弘一法师的菩萨信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对弘一法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文艺思想及作品、律学以及净土思想方面,有关其地藏信仰的研究尚不多见。事实上,不论是从探讨弘一法师本人佛教信仰体系,还是从研究大乘佛教在近代思想转型过程中的调适与发展来看,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探讨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典型意义。本文在对与弘一法师本人相关的地藏信仰着述和前人以及同时代大德对其地藏信仰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以下问题:一是结合弘一法师个人的经历,对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缘起进行探究。一方面从弘一法的生平及孝亲意识着眼,解释其地藏信仰的形成;另一方面,从其思想的历史渊源着眼,探讨了蕅益智旭的地藏信仰对弘一法师的深刻影响。二是全面探讨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内涵与特色。地藏信仰是大乘菩萨信仰中的一种,但又有其特殊性。弘一法师把地藏菩萨信仰和西方净土信仰结合起来,主张融地藏入净土,并以孝道文化联结和融合地藏信仰与西方净土信仰。三是梳理弘一法师对地藏经典的弘扬与流布。其经典的弘扬体现出雅俗并重的特点,既重视相关忏仪、章疏和赞述的整理,如《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也重视菩功德及感应事迹的弘扬,如《地藏菩萨之灵感》等。从教相上看,弘一法师摄地藏归华严,认为《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大愿与地藏菩萨是相通的。四是对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意义进行探讨,认为法师在地藏的弘传上与其净土信仰、经典研究与艺术天才结合起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与意义。总之,弘一法师的生活经历及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对弘一法师的地藏信仰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弘一法师逐渐形成了“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净土为果”的思想架构,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地藏信仰。其地藏信仰对于清末民初时期乃至以后的僧俗二界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王诗晓[3](2020)在《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范瑜容[4](2020)在《唐代僧人法照研究》文中认为唐中后时期净土宗师法照是净土宗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由于法照的着作并不多,而且在20世纪以前他的主要着作也失传,所以有关法照的研究并不多。自上世纪20年代敦煌藏经洞文献出土后,中外学者发现了大量有关法照的净土赞文,并逐渐对此展开研究。随着对法照及其赞文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对法照的净土教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日本学者对此研究最早,也着力最多。到了七八十年代,由于各项条件的熟具备,中国迎来了法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但由于重要资料的缺失,对法照无法做到全面考证,而且纵观以往研究,仍有一些探索的空间。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法照从出家到示寂一生的轨迹。其次主要着眼于五会念佛,以五会念佛音声和赞文两方面入手。就五会念佛音声方面,其音乐方法属于梵呗中的一种特殊唱法,还分析了高声念佛与大声念佛、厉声念佛之间的关系。就赞文方面,对法照的赞文写本再一次进行了归类——专卷和散卷,补了一些漏卷和近几年发现的,另外对这些卷号的情况作了具体分析,重点对P.2130是否为缺失的上卷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利用音韵学分析了法照对其他礼赞文的取舍情况以及赞文近体诗风格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法照与五会念佛的影响:其一,他融合并促进了各宗派之间的关系;其二,由于五会念佛独有的音乐性,将其与七七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弥陀净土信仰的新形态。另外,从空间上看,五会念佛的传播不局限于五台山,不仅传到敦煌,还远传日本;从时间上看,五会念佛一直影响到近代。这些成果都与法照本人的智慧和努力分不开。

丁晓雅[5](2020)在《五代十国的密教信仰研究》文中提出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又一分裂时期,其时间短,政权多,有关这一断代时期的宗教、文化等学术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致力于阐述佛教中的重要宗派之一—密教,在五代十国时期自身信仰发展的情况。盛中唐时代密宗的崛起与兴盛推动了密教在唐朝的传播,之后对中晚唐的宗教、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会昌灭佛”之后,密教式微,但也并非消失殆尽。密教从宋代兴起并非偶然,五代十国时期密教的发展在唐宋过渡变革时期显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就围绕五代十国王公士庶与密教的交涉情况(以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为中心),药师佛信仰、千手观音信仰、地藏菩萨信仰和毗沙门信仰等内容来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密教信仰的发展情况。本文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密教信仰为研究主题,从具体文献出发,分四个部分来讨论密教信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与流布。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起缘与意义,回顾了前人对密教信仰和有关五代十国时期宗教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以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为中心来探讨五代十国时期王公士庶与密教的交涉情况,进而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密教由唐向宋过渡演变的情况。第一节内容对密教进行了简要地释义,对五代以前密教在中土地区的兴盛与衰落进行概述,同时也探讨了会昌法难发生的原因和对佛教产生的影响。第二节先综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禁佛政策,再分析了以吴越国为代表的南方十国佛教兴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五代十国时期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由于吴越国和五代川渝地区的尊胜经幢文献资料相对较充分,所以择其进行具体探讨,同时也对部分北方地区较为典型的五代经幢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从以药师佛信仰为中心的密教佛信仰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密教发展情况。第一节主要从药师佛信仰的源流及其主要内容来整体概论药师佛信仰,第二节先以药师咒为中心论述五代前密教与药师佛的发展关系,继而进一步研究密教对五代十国时期药师佛信仰的影响,主要围绕具体的药师信仰活动,如药师佛造像活动展开研究。第三章从以千手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为中心的密教菩萨信仰来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密教信仰的发展与变化。第一节先从千手观音的源流、千手观音的形象和千手观音信仰的形成及其在南北朝、隋唐各时期具体的信仰活动来论述千手观音信仰在五代前的形成与流传简况。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千手观音信仰的发展,主要从写经诵咒、千手观音造像等具体信仰活动切入,尤其对这一时期敦煌石窟、大足石窟的千手观音造像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二节主要研究密教对五代十国时期地藏信仰的影响。先从地藏信仰的传入、早期地藏信仰经典的传播和以造像活动为中心的地藏信仰活动在中土的流播情况来论述地藏菩萨及其信仰源流,地藏造像的具体时段限定为隋唐至宋前,但包含五代密教内容的地藏信仰活动将放置于下一部分叙述。继而对密教经典中的地藏信仰进行概述,以江南、西南、西北敦煌石窟的地藏造像资料为基础,来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地藏造像与密教造像的组合特点。第四章从以毗沙门天王为中心的密教护法神只信仰来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密教信仰。第一节主要是从毗沙门天王信仰的源流与其职能的演变来论述毗沙门天王信仰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地区的流传情况。第二节主要从五代十国时期信众兴建天王寺、绘造毗沙门天王像等具体信仰实践活动来分析这一时期的毗沙门天王信仰的发展与变化。

邓新航[6](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陈方[7](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丁良艳[8](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赵阳[9](2019)在《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学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黑水城文献,是研究西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重要的资料来源,它们不仅记录着西夏近二百年之兴衰,也从侧面反映着西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西夏文学研究来说,国内外各版本《中国文学史》对西夏文学的处理方式或粗陈概貌,或避而不谈,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阙如,不仅传世典籍中少见有关西夏文学的材料,就在已刊布的大量西夏出土文献中,也少有传统文学文献出现。佛教在西夏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俄藏黑水城文献中,佛教文献的数量也占据绝对优势,既然传统文学的材料有限,那么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先从佛教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为基础,对西夏佛教文学进行整理研究,以期部分还原西夏文学之概貌。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做了阐述。其次对西夏佛教的发展历史做了概述,指出西夏佛教的发展轨迹与其国力的的盛衰成正相关关系;同时对西夏文学情况进行了梳理,指出学界对西夏文学的认识逐步加深,也总结出西夏文学具有追求对仗、儒释融合等特点;最后对西夏佛教文学文献进行了分类介绍,明确了西夏佛教文学作品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它不仅可以补充西夏传统文学、民间文学材料少见的不足,也对佛教文学异域交流价值等方面有所贡献。再次着重分析了在净土信仰影响下,西夏民众创造或使用的佛教仪式文学作品,指出这类作品不仅是净土信仰招徕信徒的重要方式,也是西夏净土信仰世俗化的具体体现。再次通过对宋夏时期禅宗发生的重要转变,即禅净合流、儒释道合流为背景,介绍了流传在西夏的禅宗语录、偈颂等文学作品,提出了西夏禅宗不仅与辽代华严禅关系密切,且部分作品与辽文学一脉相承的观点,反映了夏辽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状况,同时指出宋境禅宗对西夏禅宗的影响多在民间,并以黑水城禅宗类文献《亡牛偈》为例,重点分析了其文学风格与宗教意义。最后以余论的形式讨论了佛教灵验传记在疑伪经流传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疑伪经《高王观世音经》为例证,结合历代佛教灵验记中相同的故事蓝本,讨论了经文前的佛教灵验记的流传与转变过程,指出其由简入繁、情节愈发细致的特点,同时认为西夏疑伪经的流行,主要借助文学与图像进行宣传,尤其其中的灵异故事,是佛教世俗化过程中非常典型的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感召性。

郭蕴荞[10](2019)在《庐山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文中指出净土信仰萌芽印度,鲜有影响。自东汉传入中土,降及隋唐,枝繁叶茂。尤其是作为十方佛净土中最为殊胜的阿弥陀佛信仰,脱颖而出于隋唐,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信仰诸佛及其净土之存在,当期依仗阿弥陀佛慈悲摄护,逝后期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大乘佛教教派——净土宗。随着诸宗归净土的局面的出现,于是就有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史料载,慧远大师曾率庐山淄素建斋结社,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习以观想念佛为主的般舟三昧,推动了弥陀净土信仰于后世的流布。有鉴于此,后世有将慧远尊为净土初祖的说法,然净土宗祖师世系排列不甚完备,学界、教界对此尚存争议。此文就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展开研究,恰恰能够引领时人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论文分为三章,梗概述之:第一章,介绍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成背景:首先,分析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指出为何儒道学养深厚的慧远最终皈依三宝;其次,探讨弥陀净土信仰的发展概况;最后,研究慧远信仰阿弥陀佛的原因。第二章,探讨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的主要内容和体现,分为两个层面:慧远的念佛思想和修行表征两部分。第三章,对慧远弥陀净土信仰进行评述,包括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后世净土思想史的影响。

二、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2)弘一法师的地藏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地藏信仰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缘起
    1.1 弘一法师与地藏菩萨的因缘
    1.2 蕅益智旭对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影响
        1.2.1 蕅益智旭的地藏信仰与弘一法师的推崇
        1.2.2 深受蕅益智旭影响的弘一法师地藏信仰
第二章 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表现与特色
    2.1 菩萨信仰与地藏菩萨
    2.2 弘一法师的菩萨信仰与地藏信仰
    2.3 弘一法师地藏信仰的特色
        2.3.1 净土信仰与西方净土
        2.3.2 西方净土信仰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2.3.3 弘一法师的西方净土信仰与地藏信仰
    2.4 地藏法门的修持方法
第三章 对地藏类经典的弘扬与整理
    3.1 注重地藏类经典的辑录与流布
    3.2 拓展地藏信仰的经典范围
        3.2.1 对地藏信仰相关忏仪、章疏与赞述的整理
        3.2.2 对有关地藏菩萨功德及神力的经典整理
    3.3 在教相上判地藏经典归华严
    3.4 受蕅益智旭地藏着作影响深重
结语
附录 弘一法师地藏因缘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唐代僧人法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材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照生平及其着作
    一、生平与活动
        (一)出生
        (二)出家求学
        (三)五台山传法
        (四)建造竹林寺
        (五)游行太原、长安
        (六)示寂
    二、法照着作
        (一)着作《观行仪》
        (二)着作《略法事仪》
        (三)法照的诗
        (四)大圣竹林寺记
第二章 五会念佛
    一、五会念佛概况
    二、五会念佛声律源流
    三、关于五会念佛赞本的分析
        (一)《五会赞》
        (二)《叹西方净土五会妙音赞》
        (三)《极乐五会赞》
        (四)《叹五会妙音赞》
        (五)《净土五字赞》
第三章 法照礼赞文研究
    一、关于法照的赞偈
        (一)《观行仪》和《略法事仪》所收赞偈
        (二)关于五会念佛赞文的敦煌写本分类
        (三)卷号整理情况的分析
        (四)对P.2130是否为卷上的再分析
    二、法照诗与赞文的特点
        (一)法照诗的文学特征
        (二)法照赞文的规范性和时代性、地方性
第四章 法照与五会念佛的影响
    一、法照个人的影响力及其原因
        (一)影响力
        (二)对法照崇拜的原因
    二、五会念佛的传播及影响
        (一)五会念佛的传播
        (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五代十国的密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五代十国的密教传持概况
    第一节 五代以前密教在中土的传持
        一、五代前密教在中土的兴盛
        二、会昌法难对密宗的沉重打击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王公士庶与密教的交涉
        一、五代十国时期的禁佛与崇佛政策
        二、五代十国王公士庶与密教的交涉—以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为中心
第二章 五代十国的密教佛信仰—以药师佛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药师佛及其信仰在中土的传持
        一、药师佛信仰的渊源
        二、药师佛及其信仰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密教对五代十国时期药师佛信仰的影响
        一、五代前密教与药师佛的关系—以药师咒为中心
        二、密教对五代十国时期药师佛信仰的影响—以药师佛造像为中心
第三章 五代十国的密教菩萨信仰—以千手观音、地藏菩萨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千手观音及其信仰在中土的传持
        一、千手观音信仰在五代前的形成与流传
        二、千手观音信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传持
    第二节 地藏菩萨及其信仰在中土的传持
        一、地藏信仰在五代前的形成与流传
        二、地藏信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传持
第四章 五代十国的密教护法神只信仰—以毗沙门天王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五代前毗沙门天王信仰在中土的传持
    第二节 毗沙门天王信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传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9)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学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对象的厘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课题的研究价值、重点及难点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西夏的佛教与文学
    第一节 西夏佛教概述
    第二节 西夏文学概述
    第三节 西夏佛教文学文献的类型
    第四节 西夏佛教文学文献的特点与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夏的净土信仰与文学
    第一节 世俗化的净土信仰
    第二节 净土信仰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第三节 西夏净土信仰相关文学文献研究
        一 《弥勒上生经讲经文》
        二 《往生净土偈》与《西方净土礼》
        三 西夏净土礼赞文的文学表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夏的禅宗与文学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禅宗的变局
    第二节 西夏禅宗的流传与特点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文献《亡牛偈》的宗教意义与文学表达
    本章小结
余论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疑伪经与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庐山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一、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成背景
    (一)慧远时代的多元文化
        1、儒学衰落
        2、道教分化
        3、佛教突起
    (二)弥陀净土信仰传入历程
        1、“净土”信仰发展概况
        2、弥陀净土信仰及其殊胜之处
    (三)慧远自身因素的影响
        1、慧远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志趣
        2、慧远对佛教教义的专研
        3、慧远对待王权的的态度
        4、慧远对禅法的自觉探求
二、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一)念佛思想
        1、观想念佛
        2、禅智念佛
    (二)修行表征
        1、建斋立誓
        2、念佛为先
        3、圆成佛道
三、慧远弥陀净土信仰评述
    (一)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结社念佛,兴盛晋末刘宋时期南方的弥陀净土信仰
        2、念佛三昧,首倡以观想念佛为主的修禅观
        3、融摄儒道,彰显“三教合一”之精神
    (二)对后世中国净土思想史的影响
        1、慧远对“弥陀净土”之影响
        2、慧远对“唯心净土”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致谢

四、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朝墓葬中的莲花化生图像与弥陀净土信仰[J]. 李星明.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0(00)
  • [2]弘一法师的地藏信仰研究[D]. 黄沙辉. 西北大学, 2020(07)
  • [3]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D]. 王诗晓. 东南大学, 2020
  • [4]唐代僧人法照研究[D]. 范瑜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五代十国的密教信仰研究[D]. 丁晓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7]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学文献研究[D]. 赵阳. 兰州大学, 2019(08)
  • [10]庐山慧远弥陀净土信仰研究[D]. 郭蕴荞. 郑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福建净土信仰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