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组织培养体外快速繁殖

非洲菊组织培养体外快速繁殖

一、非洲菊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过聪,张庆华,向发云,曾祥国,韩永超,董欢,顾玉成[1](2017)在《非洲菊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嫩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部位、暗培养条件、培养基激素等因素对非洲菊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洲菊叶片边缘切口出愈伤速度快于叶柄伤口;带叶基叶柄出愈伤率最高,诱导培养15 d出愈伤率为84%以上;叶柄上诱导的愈伤团生长最快,15 d愈伤生长量在82%以上。愈伤组织诱导期间使用暗培养能降低外植体死亡率,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愈伤生长量,但显着降低了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率和愈伤质量。愈伤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TDZ 1.5 mg/L+2,4-D0.30 mg/L,20 d内愈伤增殖量达到76%以上,有效降低了愈伤组织褐化死亡率,且愈伤组织状态良好。

孙翊,费如桂,殷丽青,张永春,杨柳燕,李心,李青竹[2](2017)在《培养基和蔗糖对非洲菊增殖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非洲菊增殖培养效果,增强种苗质量,减少后代变异,在较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含量和蔗糖浓度对非洲菊增殖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并对不同处理后组培苗的增殖系数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含量为1/4MS2MS的条件下,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叶面面积和叶绿素总体上呈现出随培养基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不添加蔗糖,组培苗会停止生长直至死亡,当蔗糖浓度为1.5%4.5%时,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叶面面积和叶绿素总体呈现出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其增殖系数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据此认为,非洲菊增殖苗培养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培养基含量为MS、蔗糖浓度为3%。

卢璇[3](2016)在《非洲菊组织培养及未受精胚珠苗的倍性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为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花卉,是国内外重要的切花,也是近年发展较快的盆花。非洲菊生产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组培快繁育种,但不同品种组培诱导不定芽能力差异较大。另外,由于非洲菊长期无性繁殖,生产上存在病虫害严重,优良观赏性状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其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单倍体培养并进一步加倍获得纯合基因型的非洲菊作为杂交育种亲本,可为进行杂交优势育种,培育的优良新品种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品种非洲菊为材料,探索组培中不定芽离体诱导和未受精胚珠生长的适宜配方,并对离体雌核诱导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筛选出适宜非洲菊‘火焰’和‘幻彩’两个品种的组培诱导出芽培养基。其中MS+BA 10.0 mg/L+KT 3.0 mg/L+NAA 0.2 mg/L可明显提早‘火焰’非洲菊出芽,培养30天后花托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40%;而培养60天后,MS+BA 7.0mg/L+KT 1.0mg/L+NAA 0.4 mg/L配方出芽率更高,达55%。‘幻彩’非洲菊诱导出芽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 7.0 mg/L+AgNO3 1.0 mg/L+NAA 0.3 mg/L和MS+BA 13.0 mg/L+KT 5.0 mg/L+NAA 0.3 mg/L,培养60天后花托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都达20%。13 mg/L的AgNO3抑制非洲菊组培出芽,与未加AgNO3培养基相比,培养30天和60天后,‘火焰’非洲菊的不定芽发生率均值分别降低了23.7526.25%和26.2536.25%,‘幻彩’非洲菊也分别降低了1.253.75%和5.0013.75%。2、AgNO3能显着促进非洲菊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的生长并可减轻其褐化程度,但不同品种适宜的AgNO3浓度不同。‘幻彩’和‘HH-5’培养基的AgNO3浓度为1.0 mg/L时胚珠膨大率最高且褐化率最低,膨大率分别为44%和20%,褐化率分别降低了36%和18%;‘彩虹’非洲菊适宜AgNO3浓度为1.5 mg/L,胚珠膨大率比对照提高了5倍,褐化率降低了16%;‘粉秀’和‘火焰’非洲菊AgNO3浓度却以0.5mg/L为宜,在此浓度下,胚珠膨大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倍和8.5倍,褐化率降低了6%和75%。3、对‘彩虹’、‘革命红’和‘HH-5’非洲菊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外观形态、叶下表皮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大小及叶下表皮气孔数目进行了试验观察。与对照相比,其染色体数目都为25条,二倍体对照为50条,证明其为离体雌核发育的单倍体植株。单倍体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叶片更小而且不平展、叶柄短而粗、株型簇缩。‘彩虹’和‘革命红’二倍体和单倍体叶下表皮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的比值分别为2.11:1和1.81:1,气孔数目的比值分别为1:1.54和1:1.89,气孔长度的比值分别为1.6:1和1.3:1,气孔宽度的比值分别为1.43:1和1.56:1,可以作为非洲菊倍性鉴定的有效手段。

刘艳楠[4](2015)在《高效节能LED和CCFL照光系统的研发及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开发高效节能LED、CCFL照光系统为目的,并以传统荧光灯系统作对比,验证了高效节能照光系统在园林植物组培生产中的高效性和节能性。本设计的研究开发是以红光、蓝光LED和CCFL作为电光源,采用3M超工程级反光膜、亚克力导光板,通过数学、物理知识进行反光函数的计算,进而利用计算结果进行不同反光系统的设计,反光系统与照光系统一同组成照光模组,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对高效节能照光系统的工作时间、光照强度、光质比例进行控制调节。分别以非洲菊、百合和金叶复叶槭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高效节能LED、CCFL照光系统不同处理下的培养,并与传统荧光灯进行对比,探讨不同反光处理方式对非洲菊、百合和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验证了高效节能照光系统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实用性、节能性和高效性。1.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采用红光、蓝光贴片LED3528为光源,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采用研发的红光、蓝光CCFL为光源,两种系统均是通过不同的反光处理使光线进行反射,经过亚克力导光板的光线转换,使光线能最终尽量均匀的分布在培养层面上;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达到光强、光质比可调的控制,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系统在节能、高效上的创新。2.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节能LED光源和传统荧光灯相比,更有利于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在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不同反光处理间进行对比发现,光线角度向上倾斜20.23°的处理五的反光方式处理更有利于非洲菊组培苗的生长,其次为倾斜13.61°的处理一。光线角度向上倾斜20.23°的处理五的反光方式更有利于百合组培苗的生长,其次为倾斜7.41°的处理三。光线角度向上倾斜13.61°的处理一的反光方式更有利于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其次为不设置导光板的处理八。且经过反光方式处理的处理一至处理五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中均显着优于未经过反光方式处理的处理六至处理八。说明LED具有直射性的发光方式结合特殊的反光角度处理更有利于光能的利用率,也更利于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其中,光线角度向上倾斜13.61°的处理一和光线角度向上倾斜20.23°的处理五的反光方式较适宜于LED照光系统植物组培苗的生长。3、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节能CCFL光源和传统荧光灯相比,更有利于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提高。在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不同反光处理间进行对比发现,无角度变化的处理六的反光方式更有利于非洲菊组培苗的生长,其次为不设置导光板的处理八;不设置导光板的处理八的反光方式更有利于百合组培苗的生长,其次为光线角度向上倾斜3.13°的处理四;不设置导光板的处理八的反光方式更有利于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其次为倾斜13.61°的处理一。经研究发现,CCFL照光系统中,经过反光方式处理的处理一至处理五却不如未经反光方式处理的处理六至处理八。这样的结果表明,CCFL发光方式与LED不同,它更趋向于360度发光,光线并无直射性质,所以并不适用于特殊的反光角度处理,一定比例的红蓝光CCFL的直射更有利于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其中,无角度变化的处理六和不设置导光板的处理八的反光方式较适宜于LED照光系统植物组培苗的生长。4.高效节能照光系统与传统荧光灯耗电量统计对比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耗电量仅为传统荧光灯的28%,仅光源方面就为组培生产节约了72%的电能。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耗电量仅为传统荧光灯的30%,仅光源方面就为组培生产节约了70%的电能。

谢园园[5](2014)在《多效唑对非洲菊离体保存中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重要的切花材料,在花卉市场上占有比例较大。离体保存是非洲菊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手段,同时为非洲菊育种技术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原材料,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探究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对非洲菊离体保存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非洲菊种质资源的收集本研究中共收集16个非洲菊品种,并对其花色、产量和抗逆性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其中‘北极星’、‘黑心皇冠’、‘紫胭’和‘金边桔黄’4个品种的综合性状最好。2、非洲菊无菌系的建立本研究以收集的16个非洲菊品种的花托为外植体,诱导并建立‘金太阳’、‘黄绿心’、‘黑心皇冠’、‘紫胭’、‘玲珑’、‘金边桔黄’和‘大红绿心’等7种非洲菊品种的无菌体系,并筛选出其最佳的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配方。3、多效唑对非洲菊增殖及生根的影响通过浓度梯度实验,对多效唑处理非洲菊增殖及生根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8-1.2mg·L-1的多效唑能有效抑制‘紫胭’增殖,其中0.8mg·L-1多效唑的处理苗长势最好;(2)0.8mg·L-1的多效唑可抑制‘黑心皇冠’增殖,但处理后生长状况一般。(3)多效唑0.1mg·L-1是处理‘紫胭’生根苗的最佳浓度;(4)多效唑处理‘黑心皇冠’生根苗,其组培苗整体长势较差,根短粗,0.8mg·L-1的浓度相对较好。4、多效唑对非洲菊离体保存的作用结果表明:0.8-1.2mg·L-1的多效唑可以有效延缓‘紫胭’的生长,可保存试管苗120天,相对常规继代保存延长了60天左右;多效唑对‘黑心皇冠’的离体保存效果不理想。

王丽花,王继华,杨秀梅,李绅崇,张艺萍,瞿素萍[6](2012)在《非洲菊组培快繁及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非洲菊组织培养快繁和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离体雌核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尧[7](2012)在《不同化学诱变剂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的影响》文中指出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是世界花卉交易市场范围内最重要的五种花卉之一,广泛应用于切花、盆花或园林植物。在我国其栽培面积正逐年增大。然而,目前我国花卉生产上的非洲菊品种主要是引进国外的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创造新种质的目的,采用化学诱导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为非洲菊的种质创新打下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非洲菊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以非洲菊幼嫩花托为外植体,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玲珑’、‘香槟’和‘琳达’:MS+6-BA5.0+NAA0.5;‘高山’:MS+6-BA8.0+NAA0.2;‘法莱伦斯’:MS+6-BA8.0+NAA1.0;‘红星’:MS+6-BA8.0+NAA1.0。最佳诱导增殖分化培养基配方:‘玲珑’:MS+6-BA0.5+NAA0.1;‘香槟’:MS+6-BA1.5+NAA0.1;‘琳达’与‘法莱伦斯’:MS+6-BA1.0+NAA0.1;‘高山’:MS+6-BA2.5+NAA0.1;‘红星’在所有增殖分化培养基中不增殖,而发生褐化,甚至死亡现象。所有品种在1/2MS+NAA0.1的基质中生根效果较好。2.化学诱变剂处理非洲菊离体培养不同发育阶段的研究以DES浓度0.1、0.2、0.4、0.6、1.0%处理0.5h,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一周的花托经过诱变处理后均不再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不同浓度的诱变剂处理均会发生褐化,死亡现象,而不在进行增殖;短缩茎经过诱变处理,均有褐化、死亡现象,但仍能够在短时间内继续增殖,适合批量诱变,筛选特异突变体。3.不同化学诱变剂半致死剂量的研究DES的诱变半致死剂量在浓度0.5%处理50min,EMS的半致死剂量接近浓度0.8%处理4h,SA的半致死剂量在浓度0.2%处理1h,而DES的处理死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较大,SA的变化幅度最大,EMS的变化较为平缓。4.不同诱变剂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生长的影响DES对生长速度的影响是随着浓度的增高其生长速度先快后慢;EMS与SA均对增殖苗的生长速度的影响是随着浓度的增高生长速度减慢;在低浓度的诱变剂处理下,不同诱变剂均有刺激短缩茎进行增殖的效应,随着诱变剂处理剂量的增大,三种诱变剂增殖芽数均降低,直至不增殖。DES在0.3%的浓度处理50min,增殖苗矮壮,植株生长良好,而在高浓度的条件下,增殖苗的叶片变薄,有斑点;EMS处理在低浓度时,增殖苗生长良好,偶有叶片出现白色斑点,而在高浓度时,增殖苗外观形态较差,叶片斑点较多;SA的诱变处理,除浓度为0.05%的处理对非洲菊的增殖苗的外观形态影响不大,其余浓度均对非洲菊的增殖苗的影响较大,在浓度为0.1%时,增殖苗的叶片就呈现出生长不良的现象,而且在培养中有部分叶片会逐渐干枯,浓度增加则会有玻璃化苗出现,增殖苗的外观形态较差。本研究建立了非洲菊离体培养体系,非洲菊的化学诱变处理技术与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有利于非洲菊的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为非洲菊进一步的化学诱变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李娜,王平,吴志刚,张玉静[8](2011)在《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类型、Thidiazuron(TDZ)的高效利用、附加物的添加等方面对非洲菊组织培养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浮双双[9](2011)在《非洲菊品种‘靓粉’的离体培养及脱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洲菊品种‘靓粉’,花色艳丽、花枝挺拔、切花率高、保鲜期长,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非洲菊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优良种苗,而且还避免了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所带来的品种退化问题;在非洲菊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毒危害,严重影响到非洲菊切花品质和产量。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针对‘靓粉’的离体培养与脱毒技术两方面的问题,对保持‘靓粉’的优良种质资源与优良性状的稳定、提高其观赏价值有重要意义。1以无病虫害的‘靓粉’母株为材料,选取花托、茎尖、叶柄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 NAA,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继而分化出芽;然后以生根培养基进行诱导生根;后将组培苗移栽于不同基质中,筛选最适合的培养基质。2对日光温室的生产植株和以花托为外植体的组培苗分别进行番茄黑环病毒(Tomato black ring virus,TBRV)、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 TR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 5种非洲菊易感染病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来源的材料都只携带烟草花叶病毒。3以‘靓粉’组培苗为材料,采用茎尖组织脱毒、茎尖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处理脱毒、花托组织病毒唑处理脱毒、热处理脱毒、病毒唑+热处理脱毒5种脱毒处理。采用RT-PCR技术对处理后组培苗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用茎尖组织脱毒和茎尖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处理脱毒对非洲菊‘靓粉’脱毒达到100%,花托组织病毒唑5mg/L培养基处理后组培苗脱毒率达到85%,而热处理后组培苗表现出不适应性。

冯新,赖呈纯,赖钟雄[10](2009)在《非洲菊离体快繁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以非洲菊无菌苗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各种不同激素组合、浓度大小对非洲菊芽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1.2 cm的非洲菊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可以不通过愈伤组织途径,直接诱导出芽。非洲菊带节茎段诱导芽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1+NAA0.1 mg.L-1。较高浓度的6-BA有利于增殖系数的提高,但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高浓度的NAA会使芽苗叶色退绿,故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3 mg.L-1。非洲菊芽苗生根的浓度范围较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

二、非洲菊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菊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1)非洲菊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
        1.2.2 培养方案
        1.2.3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外植体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 暗培养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2.3 筛选愈伤增殖培养基
3 小结与讨论

(2)培养基和蔗糖对非洲菊增殖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的测定与统计
    1.4 培养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含量和蔗糖浓度对组培苗增殖及苗高的影响
    2.2 不同培养基含量和蔗糖浓度对组培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基含量和蔗糖浓度对组培苗叶面积和叶绿素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非洲菊组织培养及未受精胚珠苗的倍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非洲菊花托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1.1 非洲菊组织培养育种优势
        1.1.2 非洲菊花托组织快繁研究进展
        1.1.3 非洲菊组培快繁中抑制褐化的研究
    1.2 非洲菊离体雌核诱导单倍体
        1.2.1 非洲菊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1.2.2 影响非洲菊单倍体获得率的因素
    1.3 非洲菊倍性鉴定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1.1 组织培养外植体材料
        2.1.2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材料
    2.2 试剂和配方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试剂配方
        2.2.3 培养基配方
    2.3 仪器设备
    2.4 组织培养
        2.4.1 非洲菊花托组织芽诱导
        2.4.1.1 花托离体诱导实验方案设计
        2.4.1.2 花托离体诱导培养
        2.4.2 非洲菊雌核诱导单倍体
        2.4.2.1 雌核离体诱导实验方案设计
        2.4.2.2 雌核离体诱导培养
    2.5 倍性鉴定
        2.5.1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2.5.2 气孔大小和气孔数目的测定
        2.5.3 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的测定
        2.5.4 形态观察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火焰’和‘幻彩’外植体芽诱导和褐化的影响
        3.1.1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火焰’和‘幻彩’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3.1.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火焰’和‘幻彩’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3.1.3 非洲菊花托诱导出芽效果
    3.2 硝酸银非洲菊离体雌核培养的影响
        3.2.1 硝酸银对非洲菊未受精胚珠膨大和褐化的影响
        3.2.2 硝酸银对‘火焰’非洲菊未受精胚珠膨大和褐化的影响
    3.3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3.1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鉴定
        3.3.2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再生植株的气孔大小和气孔数目鉴定
        3.3.3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再生植株的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鉴定
        3.3.4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再生植株的外观形态学鉴定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AgNO_3和BA对非洲菊组培外植体诱导效率的影响
        4.1.2 不同非洲菊单倍体鉴定方法的优劣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高效节能LED和CCFL照光系统的研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 植物组培在园林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2.1.1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与脱毒培养方面
        2.1.2 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交流方面
        2.1.3 植物育种方面
        2.1.4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方面
        2.1.5 人工种子生产方面
    2.2 植物组织培养新型光源的应用技术
        2.2.1 LED的发展及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2.2.2 CCFL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2.2.3 SILHOS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2.3 植物组培灯具的光照均匀性设计
3.高效节能LED、CCFL照光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3.1 主体框架结构
    3.2 控制系统
        3.2.1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
        3.2.2 高效节能照光CCFL系统
    3.3 光源系统
        3.3.1 LED的选择
        3.3.2 CCFL光源的选择
    3.4 反光系统
        3.4.1 反光处理
        3.4.2 反光膜筛选
    3.5 导光系统
    3.6 高效节能照光系统光强分布图
        3.6.1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光强分布图
        3.6.2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光强分布图
4 高效节能照光系统在园林组培中的应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培养基
        4.2.2 接种方法
        4.2.3 培养条件
        4.2.4 调查项目
        4.2.5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1.1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1.2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对百合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1.3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百合、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1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2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对百合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3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 结论与讨论
    6.1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2 高效节能LED照光组培系统对百合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3 高效节能LED照光组培系统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4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5 高效节能CCFL照光组培系统对百合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6 高效节能CCFL照光组培系统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7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与传统荧光灯耗电量统计对比
        6.7.1 高效节能LED照光系统耗电量统计
        6.7.2 传统荧光灯组培系统耗电量统计
    6.8 高效节能CCFL照光系统与传统荧光灯耗电量统计对比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图

(5)多效唑对非洲菊离体保存中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非洲菊的发展历史
    1.2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1.2.1 外植体的选择
        1.2.2 外植体的消毒
        1.2.3 培养基及激素的的筛选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植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
        1.3.1 种质资源收集
        1.3.2 种质资源收集方法
    1.4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
        1.4.1 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
        1.4.2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离体保存研究
    1.5 多效唑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
        1.5.1 多效唑作用机理研究
        1.5.2 多效唑应用研究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 非洲菊种质资源的收集
    2.1 收集时间、地点及方法
    2.2 收集品种
    2.3 非洲菊种质资源评价
        2.3.1 观赏特性评价
        2.3.2 栽培特性评价
        2.3.3 抗逆性评价
        2.3.4 种质资源应用状况
    2.4 小结
3 非洲菊无菌体系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基因型对非洲菊花托诱导的影响
        3.2.2 不同基因型对非洲菊花托增殖的影响
        3.2.3 不同基因型对非洲菊花托生根的影响
    3.3 小结
        3.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菊诱导的影响
        3.3.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菊生根的影响
        3.3.3 不同品种对非洲菊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菊诱导影响研究
        3.4.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菊增殖影响研究
        3.4.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菊生根影响研究
        3.4.4 不同基因型对非洲菊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
4 多效唑对不同品种非洲菊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多效唑对非洲菊‘紫胭’生长的影响
        4.2.2 多效唑对‘黑心皇冠’生长的影响
    4.3 小结
        4.3.1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非洲菊增殖过程中各形态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非洲菊品种对多效唑处理过程中增殖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多效唑对非洲菊增殖的影响研究
        4.4.2 不同基因型对多效唑处理非洲菊的影响研究
        4.4.3 多效唑对保存非洲菊种质资源的研究
5 多效唑对不同品种非洲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培养条件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浓度梯度的多效唑对非洲菊‘紫胭’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5.2.2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非洲菊‘黑心皇冠’生根的影响
    5.3 小结
        5.3.1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非洲菊生根的影响
        5.3.2 不同品种的非洲菊对多效唑处理过程中生根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多效唑对非洲菊生根培养的影响
        5.4.2 非洲菊品种不同对多效唑处理过程中生根培养影响的研究
6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1.1 收集非洲菊种质资源
        6.1.2 建立非洲菊无菌培养体系
        6.1.3 多效唑对非洲菊‘紫胭’和‘黑心皇冠’离体保存过程中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非洲菊组培快繁及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洲菊组培快繁研究现状
2 植物雌核离体诱导技术
3 非洲菊雌核离体诱导研究
4 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的优点、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7)不同化学诱变剂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1.1.1 外植体的选择
        1.1.2 生根与壮苗培养的研究
        1.1.3 移栽炼苗研究
        1.1.4 非洲菊组培中存在的问题
    1.2 观赏植物的化学诱变育种研究
        1.2.1 观赏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1.2.2 观赏植物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1.2.3 化学诱变的特点及在观赏植物育种中的优势
        1.2.4 化学诱变处理的诱变效应
        1.2.5 化学诱变存在的问题
    1.3 非洲菊的化学诱变育种研究
        1.3.1 非洲菊化学诱变处理的方法
        1.3.2 化学诱变剂对非洲菊性状的影响
        1.3.3 对诱变处理材料的检测方法
    1.4 化学诱变育种技术的展望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非洲菊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外植体消毒研究
        2.1.3 愈伤组织的诱导
        2.1.4 继代增殖培养
        2.1.5 壮苗生根培养
        2.1.6 移栽炼苗
        2.1.7 培养条件及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花托的灭菌效果
        2.2.2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2.2.3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继代增殖的影响
        2.2.4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生根壮苗的影响
        2.2.5 不同基质对非洲菊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3 化学诱变剂处理非洲菊离体培养不同发育阶段的研究
    3.1 诱变处理材料
    3.2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剂配制
    3.3 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浓度的 DES 对预培养的花托的脱分化培养的影响
        3.4.2 不同浓度的 DES 对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3.4.3 不同浓度的 DES 对组培苗短缩茎的增殖芽数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4 不同诱变剂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生长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供试诱变剂
    4.3 实验方法
        4.3.1 DES 诱变处理
        4.3.2 EMS 诱变处理
        4.3.3 叠氮化钠诱变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诱变剂对非洲菊短缩茎致死率的影响
        4.4.2 不同诱变剂对非洲菊短缩茎增值芽数的影响
        4.4.3 不同诱变剂对非洲菊短缩茎增殖苗生长高度的影响
        4.4.4 不同诱变剂对非洲菊短缩茎增殖苗的外观形态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致谢

(8)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基因型培养方法
2 不同外植体及其大小
    2.1 不同外植体
    2.2 不同外植体大小
3 基本培养基
    3.1 TDZ对组织培养的促进作用
    3.2 附加物的添加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4 诱导培养基
5 继代增殖培养
6 生根培养
7 移栽管理
8 问题与展望

(9)非洲菊品种‘靓粉’的离体培养及脱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非洲菊研究进展
        1.1 非洲菊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1.1.1 外植体的选取
        1.1.2 激素
        1.1.3 糖类
        1.1.4 褐变现象研究
        1.2. 非洲菊病毒检测研究进展
        1.2.1 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2 非洲菊主要病毒研究进展
    2 观赏植物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2.1 茎尖培养脱毒
        2.2 热处理脱毒
        2.3 化学药剂脱毒
        2.4 低温处理脱毒
        2.5 其他脱毒方法研究
    3 前景展望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非洲菊‘靓粉’的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1 供试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外植体处理
        2.2 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2.2.1 花托组织外植体
        2.2.2 叶片和叶柄外植体
        2.2.3 茎尖外植体
        2.3 生根培养
        2.4 试管苗的移栽驯化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结果
        3.1.1 花托
        3.1.2 叶柄
        3.1.3 茎尖
        3.1.4 叶片
        3.2 生根培养
        3.3 移栽驯化
    4 小结
第三章 非洲菊‘靓粉’日光温室生产植株和组培苗的病毒检测
    1 试验材料和设备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RT-PCR引物设计
        2.2 总RNA的提取
        2.2.1 提取前准备
        2.2.2 叶片RNA提取
        2.3 非洲菊5种主要病毒的RT-PCR
        2.3.1 烟草花叶病毒(TMV)RT-PCR
        2.3.2 黄瓜花叶病毒(CMV)RT-PCR
        2.3.3 番茄黑环病毒(TBRV)RT-PCR
        2.3.4 烟草脆裂病毒(TRV)RT-PCR
        2.3.5 番茄斑萎病毒(TSWV)RT-PCR
        2.4 琼脂糖凝胶制备
        2.4.1 琼脂糖凝胶的特点
        2.4.2 凝胶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总RNA的提取
        3.2 RT-PCR扩增
第四章 非洲菊‘靓粉’脱毒技术研究
    1 试验设备与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茎尖组织脱毒
        2.2 茎尖病毒唑处理脱毒
        2.3 花托组织病毒唑处理脱毒
        2.4 热处理脱毒
        2.5 病毒唑与热处理脱毒
    3 脱毒处理后结果与分析
        3.1 茎尖组织脱毒与茎尖组织病毒唑处理脱毒
        3.2 花托组织病毒唑处理脱毒
        3.3 热处理处理脱毒
    4 脱毒效果检测
        4.1 TMV的RT-PCR检测
        4.2 检测结果
    5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历

(10)非洲菊离体快繁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无菌材料的准备
        1.2.2 诱导芽苗外植体的处理
        1.2.3 芽苗诱导培养的筛选
        1.2.4 芽苗增殖培养
        1.2.5 生根培养
        1.2.6 培养条件
        1.2.7 数据分析
        1.2.8 炼苗与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长度的非洲菊带节茎段对芽苗诱导的影响
    2.2 不同激素组合对非洲菊带节茎段芽苗诱导的影响
    2.3 不同激素组合对非洲菊芽苗增殖的影响
    2.4 蔗糖含量对非洲菊芽苗增殖的影响
    2.5 不同激素对非洲菊芽苗生根的影响
    2.6 非洲菊的移栽
3 讨论
    3.1 非洲菊快繁外植体的选择
    3.2 非洲菊继代培养出现的玻璃化现象
    3.3 非洲菊生根问题

四、非洲菊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洲菊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因素研究[J]. 过聪,张庆华,向发云,曾祥国,韩永超,董欢,顾玉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3)
  • [2]培养基和蔗糖对非洲菊增殖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J]. 孙翊,费如桂,殷丽青,张永春,杨柳燕,李心,李青竹. 经济林研究, 2017(02)
  • [3]非洲菊组织培养及未受精胚珠苗的倍性鉴定[D]. 卢璇.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4]高效节能LED和CCFL照光系统的研发及应用[D]. 刘艳楠.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1)
  • [5]多效唑对非洲菊离体保存中增殖及生根的影响[D]. 谢园园.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6]非洲菊组培快繁及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J]. 王丽花,王继华,杨秀梅,李绅崇,张艺萍,瞿素萍. 中国种业, 2012(08)
  • [7]不同化学诱变剂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的影响[D]. 杨尧.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1)
  • [8]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李娜,王平,吴志刚,张玉静. 北方园艺, 2011(21)
  • [9]非洲菊品种‘靓粉’的离体培养及脱毒技术研究[D]. 浮双双.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1)
  • [10]非洲菊离体快繁条件的优化[J]. 冯新,赖呈纯,赖钟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9(04)

标签:;  ;  ;  ;  

非洲菊组织培养体外快速繁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