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Oil & Gas Accumulation in Tertiary of Western Qaidam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何盼情[1](2021)在《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文中指出利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岩心分析等资料,根据钻井测试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压力分布特征,运用超压成因地质条件理论,结合以测井曲线综合分析为基础的超压成因判识实证方法,对马海东及周缘地区超压成因进行精细判识;结合研究油气分布特征,探讨了地层压力分布与油气分布的关系。马北凸起东段MB8—MB301井区为常温常压系统,马海东构造带MB3—SG1井区E31为常压系统,E1-2—Pt为异常(高)压力系统,压力系数范围为1.2—1.36;在E1-2地层异常压力是欠压实和油气充注传导叠加的结果,Pt储层中油气充注传导是异常压力的主要成因,粘土矿物转化作用增强了上覆地层的封闭性,对异常压力保存有一定促进作用,构造作用对异常压力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区及周缘油气主要来源于尕西凹陷侏罗统烃源岩,马海东构造带目的层位主要发育元古界基岩裂缝、风化壳与其上致密/不整合、E31储盖组合,中生界侏罗系J2d储层及顶部局部性储盖组合和古近系E1-2、E31砂泥岩互层储盖组合;圈闭形成时间早,油气大量生成与充注时间与断层活动性强烈时期匹配,“下源上圈”配置、“多层楼”复式成藏,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存在构造油气藏、构造-地层油气藏和基岩(断块)油气藏三种类型的油气藏。成藏模式总结为生烃早期(E32末)古凸起油气远源原生成藏模式,生烃高峰(N1)二次充注、近源叠合成藏模式,以及湿气远源运聚(N2后)、圈闭改造成藏模式;研究区超压分布与油气分布匹配关系良好,超压主要分布在埋深大的MB303井、MB3井基岩(Pt)以及SG1井和SG101井路乐河组(E1-2),其中MB3井基岩(Pt)与SG1井路乐河组(E1-2)实测异常超压所在层位均是研究区的主要产层。
曹秦智[2](2020)在《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基岩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勘探工作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东坪地区天然气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前人对东坪地区油气源对比的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气藏为源外气藏,区内本身并不发育烃源岩,区内天然气地化特征与坪东凹陷的侏罗系烃源岩高度吻合,依靠深大断裂的连通,远距离运移至东坪地区成藏。但目前为止,对东坪地区天然气运移动力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东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测井、录井、地震资料以及实测资料等,开展了对东坪地区地层压力特征的研究,并通过测井曲线法、图版识别等对研究区异常压力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随后在对压力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数值模拟,从流体势的角度开展了对东坪地区主要成藏时期流线的分析,以期对东坪地区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规律进行一定的总结。研究认为,(1)东坪地区地层中超压与常压体系共存,储层普遍表现为异常高压,压力系数在1.261.48之间,过剩压力在515MPa之间;泥岩压力特征根据平衡深度法计算得知不同层段压力表现出明显差异,埋深1000m以上表现为正常压实,E31出现压力异常高,过剩压力在6.228.21MPa之间,同样表现为高异常压力的还有E1+2底部的膏泥岩,剩余压力可达15MPa左右;(2)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泥岩异常压力成因为不均衡压实作用,其余增压机制贡献量可忽略不计;储层异常压力系多机制共同控制,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起着主要作用,且不同层位储层其各机制增压贡献量也有很大差异,E31储层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贡献量37%44%,不均衡压实贡献量50%左右;E1+2储层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增压贡献量为82%左右,基岩储层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增压贡献量在90%以上;研究区内构造挤压增压贡献量基于前人计算的结果,在引入计算封闭系数参数0.33910.3474后,其贡献量为4%10%左右。(3)依据数值模拟流线的指示,坪东凹陷高势区油气有着向东坪隆起高构造部位运移的趋势,中新世早期开始进入大量生油阶段,进入中新世末期后,开始进入大量的生气阶段,上新世中期,达到最大生气量,进入上新世末期,构造调整,进入晚期生气阶段,现今构造格局定型;(4)东坪隆起基岩成藏为远源成藏模式,依靠坪东大断裂连通坪东凹陷优质烃源岩垂向传递,横向依靠不整合面与优质砂体运移,在泥膏岩盖层、横向封闭断层、基岩孔缝的发育与背斜构造的组合配置下,形成了东坪隆起基岩气藏。
易立[3](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张进[4](2020)在《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与油气藏分布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现已发现多个工业性油气田,包括跃西油田、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跃东油田、跃进四号油田和扎哈泉油田。前人已对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构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的凹-隆组合构造(强调构造低部位与较高部位的平面组合)与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断层面构造、平面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断层活动性、断层断开层位与断层缝隙维持度)研究较少。本文在高质量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岩心资料,对阿拉尔-扎哈泉地区T4地震反射层(下干柴沟组上段底)现今凹-隆组合构造以及下干柴沟组上段(E32)底在主要生油期及之后(上油砂山组至七个泉组沉积期)的古凹-隆组合构造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了6条重点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并分析了凹-隆组合构造、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取得了如下的认识:(1)阿拉尔-扎哈泉地区T4反射层(下干柴沟组上段底)现今凹-隆组合构造为侧凹侧隆型,该层在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期末、狮子沟组(N23)沉积期末、七个泉组(Q)沉积期末的古凹-隆组合构造为点凹侧隆型,古、今凹-隆组合构造不一致,古凹-隆组合构造的范围大于现今凹-隆组合构造的范围。(2)通过阿拉尔-扎哈泉地区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识别出阿拉尔断裂带相关断层(阿拉尔断层、七号断层、八号断层、跃东断层、反向断层、扎哈泉断层),并绘制了各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图,对断层断面构造、平面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断层活动性、断层断开岩层层位及断层缝隙维持度进行了研究。其中阿拉尔断裂带相关断层均为顺坡断层,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均为逆倾向半谷半脊状,阿拉尔断层、跃东断层、八号断层与七号断层在主要生油期及之后(上油砂山组至七个泉组沉积期)活动性均较强,为持续活动性断层。(3)扎哈泉上干柴沟组下段(N11)致密砂岩油藏在今、古凹-隆组合构造中位置不同,位于T4地震反射层(下干柴沟组上段底)现今凹-隆组合构造的谷线部位、古凹-隆组合构造谷线与脊线之间。跃西油田、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跃东油田与跃进四号油田的储油层与断层呈谷状组合,烃源岩层与断层呈脊状组合。跃西油田、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跃东油田与跃进四号油田均位于顺坡断层走向上构造高部位,扎哈泉油田位于顺坡断层(跃东断层)走向上构造低部位消失端。(4)基于前人关于烃源岩层相关凹-隆组合构造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油气藏形成控制的主要成果及认识,以及研究区已发现油气藏与下干柴沟组上段(E32)烃源岩相关凹-隆组合构造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的关系,初步认为扎哈泉上干柴沟组下段(N11)致密油藏形成主要与下干柴沟组上段(E32)烃源岩在主要生油期及之后(上油砂山组至七个泉组沉积期)古凹-隆组合构造有关,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对其影响有限。跃西油田、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跃东油田与跃进四号油田的形成主要与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有关,油气顺断层向断层走向上较高部位的运移及由断层向谷状地层的运移对其形成有重要影响。(5)现今凹-隆组合构造的槽线和谷线部位、古凹-隆组合构造的脊线和谷线之间的部位仍有有利成藏条件,建议加强研究与勘探,其位置大致为阿拉尔-扎哈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底在上油砂山组(N22)至七个泉组(Q)沉积期古凹-隆组合构造跃东断层东侧脊线周缘(包括古构造脊线与现今构造谷线交点)。
贾光华[5](2019)在《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地层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于盆地斜坡与周缘隆起之间的超剥带。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位于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南部,西起花沟-金家地区,东到草桥-八面河地区,南为鲁西隆起,向北通过东营南斜坡与博兴洼陷、牛庄洼陷相连,勘探面积约1800km2。本文以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层圈闭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年来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研究区地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指导下,充分融合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技术手段,首先攻关形成了针对超剥带残留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技术方法,明确了研究区地层不整合的发育层系、分布区域和样式类型;其次在对控制超剥带油气输导的主要断层发育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GR、断面正应力与断裂带岩石抗压强度计算得到断层紧闭指数这一参数,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与开启性质;同时叠合原油性质、地层水矿化度、流体势和地层压力,综合判识超剥带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最后,在精确描述地层不整合圈闭的基础上,对其保存条件进行评价,建立成藏模式,确定有利成藏区,指导生产部署。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受盆缘多期构造活动和不稳定的水体震荡影响,超剥带地层缺失规律复杂,不同层系不整合界面准确识别和残留地层划分对比是研究不整合圈闭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不同的测井曲线反应的不同地层性质出发,选取GR、SP、AC和COND等4条分别反映地层岩性、物性和流体性质的敏感曲线,对其进行重构和最优分割形成综合分层曲线,该曲线的极小值反映地层突变接触,即不整合界面,以此进行单井不整合的精细识别;利用地震高阶谱时频反映的地层旋回变化特征,以时频突变点指示地层突变面,通过时频剖面进行不整合及残留地层的横向对比二者结合实现了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不同级别不整合界面的精细划分,明确了不整合的发育层系、级别、类型和样式,建立了研究区超剥复合型、连续截平型等2种地层结构模型和8种剖面组合类型。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博兴洼陷和牛庄洼陷,发育博兴、石村、王家岗等主要油源断层,同一条断层不同位置封闭开启性质差异较大。断层封闭能力受断层活动速率、两侧岩性配置、断面正应力及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控制,为定量计算断面封闭和开启程度,本文提出了断层密闭指数(FCI)的概念,并定义其为断面正压力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的比值,以此对各条油源断层不同位置的密闭指数进行计算。以博兴断层为例,该断层是博兴洼陷南部一条长期活动的二级断层,经计算,该断层深层西段封闭性较差,中段东段封闭性较好;中浅层中段封闭性差,西段和东段封闭性好,说明博兴断层深部西段输导性能好、中浅部中段输导性能好,油源断层封闭性的量化分析,指示了超剥带的有利成藏区域和层系。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原油主要为重质油,平面上,原油密度具有“沿运移方向由低向高”的分布规律,距离生油洼陷较近的金家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均小于草桥地区;地层水深层以CaCl2型为主,中浅层以NaHCO3型为主,矿化度由深向浅、自洼陷向超剥带逐渐降低;东营凹陷南坡流体势整体呈环带状分布,洼陷为高势区,向金家、草桥等油气聚集区降低;洼陷内烃源岩异常高压有利与油气的排出输导和运移,超剥带则为常压,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叠合四种因素综合判断东营南部超剥带发育博兴洼陷樊家—正理庄—金家西翼、博兴—草南和牛庄—王家岗—草北等三条主要油气运移路径。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主要发育三种成藏模式:(1)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遮挡型;(2)断层-砂体-不整合遮挡型;(3)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盖层遮挡型。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有效性取决与地层圈闭遮挡层的质量,风化粘土层、泥岩和局部的火成岩是最有利的遮挡层。决定圈闭含油高度的是遮挡层的突破压力,为有效预测勘探目标区的遮挡层质量,建立了其突破压力与GR、AC值的量化关系,进而应用三维地震进行GR、AC测井约束反演,可以近似预测不同区块、层系的突破压力。最终叠合优势运移路径、有利圈闭、有效遮挡层三因素确定勘探目标。应用上述技术方法,2014年以来针对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部署探井部署探井13口,完钻11口,其中8口井钻遇油层,成功率达73%。累计上报控制储量1134万吨、预测储量2057万吨,取得良好的勘探效益。
张昭[6](2019)在《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是我国西部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截至目前为止,该区的油气三级储量已过亿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结合前人对英西地区沉积、构造背景的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X衍射全岩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自然面及氩离子抛光面观察、显微镜薄片观察、物性测试分析及岩心观察等多种储层样品测试观察手段,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统计梳理,从而完成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结合该区烃源岩特征、储层发育史、盐岩盖层及油气运移特征等要素,对研究区油气富集模式进行总结。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英西主要产油层系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常分为盐间及盐下油层组,盐下油层组相对盐间油层组具有更好的物性特征。研究区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目的层系优质储层主要为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白云石基质晶间孔及微裂缝为主,还有部分溶蚀孔。通过荧光镜下及扫描电镜背散色观察,白云石基质晶间孔及部分微裂缝显示出良好的含油性。(2)研究区白云岩为咸化湖环境下准同生交代作用形成,结合物性资料、全岩成分扫描数据及白云化作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推算论证可知英西E32储层中白云石基质晶间孔成因为碳酸盐岩矿物白云化过程中形成的收缩晶间孔。数据分析表明白云石晶间孔远大于油气分子大小,烃类及其他气体分子可在其中有效流动,晶间孔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3)英西E32地层中的裂缝较为发育,对油气藏形成起着重要的储集、通道作用,盐间部分充填裂缝及断层还起到封盖作用。裂缝形成主要受喜山中后期所控制的构造运动有关,预测软件结果表明,裂缝分布由区域内的断层带控制。裂缝带密集区储层常具有较好的“孔缝洞”组合特征,处于其中的油气井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4)英西地层溶蚀孔洞有两方面的成因,一方面是成岩过程中有机酸对基质晶间孔及部分陆源碎屑的溶蚀,另一方面为TSR过程中产生H2S对硫酸盐及黄铁矿的溶蚀。根据观察统计及成因分析,溶蚀作用对英西储层物性提升有限。(5)英西E32地层上部沉积较厚盐层,盐间及盐下发育以碳酸盐岩和泥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在N1~Q地质时期中,油气充注运移与圈闭形成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形成了英西较大规模碳酸盐岩油气藏。盐间油层组主要为生储盖组合控制的构造油气藏,盐下油层组主要为近源岩性油气藏。
石亚军[7](2017)在《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陆相生油、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指导下相继发现了大庆、渤海湾等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之后近些年来晚期构造(喜马拉雅运动)的系列控藏认识,掀开了晚期构造勘探的新局面。尽管晚期构造运动在烃类成藏中的控圈、控储、控运等方面的认识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大多数均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确切地说,晚期构造运动的动力、过程、方式及其对油气成藏关键要素的定量影响,这是石油地质学研究中最不确定、也最难求证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日益复杂的勘探对象,胡见义院士曾经呼吁:“突破传统才能超越过去:石油地质理论呼唤突破”。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作为喜马拉雅运动的典型产物,为一高原内陆富烃咸化湖盆,其内不仅发育了喜山运动晚期形成的英雄岭构造带,经历了世界上罕见的大幅度隆升,也包括了喜山运动早期已经形成的昆北断阶带和三大斜坡区,为晚期构造运动对沉积岩中烃类成藏要素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针对性研究攻关,无论对勘探领域的拓展还是成藏理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以此为切入点,针对晚期构造运动改造下盆地的运动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以构造物理模拟、最新三分量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流动宽频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数据Pn波成像结果及区域性地震大剖面分析,区别于前人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的挤压坳(断)陷盆地或前陆盆地、先伸展后挤压盆地和背驼盆地等模式,指出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昆仑山斜向挤压、盆缘隆升持续造山、盆内整体挤压沉降的成盆新认识和构造由盆缘向盆内渐进式的生长过程,明确了晚期构造运动下古气候从干热向干冷、湖盆持续咸化的演化过程。围绕晚期构造运动下持续咸化及对成烃、成储效应定量评价研究:其一,以先进的黄金管-高压釜热解模拟生烃对比实验为基础,指出这种晚期构造背景下可产生“低熟、高效”生烃母质的物质效应、可产生高丰度盐类矿物有效排烃的物质效应、可产生低熟、高效、窄生油窗(RO为0.7%时液态产率达到最大,为国内其它盆地淡水湖相烃源岩1.15-4.58倍,RO在0.47-1.3为主要生油阶段)的独特生烃效应;其二,通过先进的大型咸化介质条件下水动力模拟实验,构建了咸化湖盆辫状河三角洲大平原、小前缘、纵向砂坝发育的沉积新模式及沉积水动力理论模型,指出了咸化环境利于细粒沉积长距离搬运的动力效应;其三,通过先进的多孔介质储层流体-岩石反应动力学研究,明确了咸水介质对碎屑岩储层的储集性和渗透性的负面效应和构造热作用、构造应力的增孔效应,实现了储层定量预测。围绕晚期构造运动对古近系烃类运聚成藏的效应评价:其一,明确了晚期构造运动下,柴西古近系的烃类具有多幕排烃、多域分布、多类并存的多元成藏效应;其二,创建了晚期构造运动改造下晚期构造带“构造多期推覆叠加,断层纵向接力输导,油气早晚持续补给,多层持续扩大聚集”的新模式,改变了新构造发育区“早期成藏、晚期调整、次生为主”难以形成大油气田的传统认识;其三,创建了晚期构造运动改造下盆缘隆起带“断裂不整合远源输导、湖泛泥岩大范围覆盖、沥青咸化胶结局部封堵、多重介质复合富集”的新模式,打破源外无源、难以成藏的传统认识;其四,创建了晚期构造改造下源内凹陷-斜坡带“超压驱动优质顶封、凹陷优质甜点控富、近源源内连片分布”的新模式,突破了咸化湖盆边缘相带窄、凹陷区砂体缺乏、储层致密、难以成藏的传统认识。总之,晚期构造运动是中国沉积盆地的主要发育与定型期,也是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与“定位”期,其对烃类成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成果中晚期构造运动对沉积岩成烃、控砂、成储等均为原创性基础地质研究,对于高原咸化湖盆油气基础地质理论发展有一定的价值,研究成果中晚期构造运动对咸化湖盆油气成藏要素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柴达木盆地昆北、英东、扎哈泉等亿吨级油田的发现中,仍有望为柴达木盆地乃至相似背景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张汪明[8](2016)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成藏》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油气分布受到多种因素控制,如流体动力系统、烃源岩、储集层、输导体系等,对流体动力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该区油气成藏的认识。本文综合利用了柴西水化学测试数据、试油实测数据分析了各层系现今水化学特征,研究了水化学参数与储层含油性、油藏分布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实测地层温度、压力数据研究了地层压力的平面和剖面分布特征。综合构造沉积特点、水化学特征和流体动力变化,对流体动力系统进行垂向上分带,平面上分区。利用盆地数值模拟方法恢复典型剖面古流体动力,分析了关键时期流体剩余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柴西古近系和新近系主要地层地层水矿化度较我国东部盆地要高的多,属于卤水级,总矿化度与地层埋深并无明显的依赖关系。各项离子比值反映地层封闭性较好。(2)异常压力在柴西普遍发育,平面上柴西不同层系常压和异常低压沿阿尔金山前分布,超压的发育和当时的沉积中心有很好的对应。(3)油藏主要分布在矿化度相对高,离子系数反映的封闭性较好的位置,相对水头低的位置,水头由高到低方向指示了油气优势运移方向。(4)模拟结果表明早期油气主要储集在烃源岩层内,主要形成岩性油气藏;后期由于构造运动活动频繁,破坏了原先形成的油气藏,这一时期是次生油气藏主要形成期。
喻廷旭[9](2015)在《柴西北中浅层低压油藏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西北区中浅层油藏压力系统复杂,具有高压、常压和低压共存特征。本论文基于该区中浅层油藏压力分布特点,结合该区地层流体性质、封闭机理、沉积特征、构造演化等地质特征,从构造抬升作用、轻烃散失作用、油气充注作用和储层物性差异特征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异常压力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以油气成藏为核心的盆地演化过程中各种地质因素对异常压力演化的控制作用,阐明不同压力体系的形成演化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柴西北区中浅层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油藏油泉子地层压力以异常低压为主;南翼山地层压力以异常低压和常压为主;小梁山地层压力以异常高压为主。构造抬升作用是形成柴西北区地层压力差异分布的重要机制,油泉子、南翼山和小梁山构造抬升温度降低和孔隙反弹作用造成地层压力分别降45.58MPa、27.36 MPa和11.26MPa;该区储层物性差异造成三者间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的较大差异,油泉子较大的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造成油泉子在构造抬升过程中,加强了因孔隙体积反弹造成的压力降低量,因此更趋向于形成低压油气藏;原油全烃色谱图表明轻烃散失对油泉子低压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柴西北中浅层压力分布特征是构造抬升差异、储层物性差异和轻烃扩散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油气成藏分析,将柴西北地区油藏压力形成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沉降欠压实增压阶段(E31N1)、生烃异常压力加剧阶段(N21N23末)、深浅层压力传递阶段(N23末)和构造抬升降压阶段(N23末Q1+2)。构造抬升降压阶段是柴西北地层压力分异时期,油泉子油田强烈的构造抬升作用使得浅部储层流体压力大大降低,轻烃散失和生烃停滞效应加剧了压力的降低,持续的抬升剥蚀演化至今形成油泉子浅层低压油藏。南翼山油田构造抬升程度低于油泉子油田,孔隙反弹和温度降低效应使得南翼山地层压力降低,使得南翼山由抬升前的异常高压油藏演化为现今的以常压为主的油藏。小梁山油田晚期构造抬升微弱,孔隙反弹和温度降低效应对地层压力的影响较小,此外持续的生烃作用为孔隙流体提供补充,因此现今仍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为异常高压油藏。
隋立伟[10](2014)在《柴达木盆地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断裂控藏作用》文中指出狮子沟—英东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近年来陆续获得重大勘探发现,现已探明储量超亿吨,该构造带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活动影响,构造带内部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复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油气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限制了构造带的进一步勘探,增大了勘探风险。本文通对构造带不同构造位置沉降史模拟、地层缩短率计算结合平衡剖面技术综合考虑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史特征认为构造带主要划分为4个阶段: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下段,初始弱断陷阶段;下干柴沟组上段,为构造带的快速沉降期;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坳陷期;上油砂组至今,构造抬升期。2个构造活动高峰:下干柴沟组上段构造活动时期控制区内主力烃源岩演化,上油砂山组沉积末期构造变形控制圈闭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利用显微镜观测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发现构造带主要发育两种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成熟度低的黄色荧光包裹体和成熟度高的蓝色荧光包裹体,主要发育在石英加大边和愈合裂隙中,并结合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确定构造带典型油气藏的充注过程及充注期次,确定构造带内油藏为两期成藏;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结合单井埋藏史数值模拟,明确研究区的典型油气的成藏时期。通过对柴西地区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对柴西地区断裂划分级次及其不同级别的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总结构造带断、盖组合模式的控藏特征,并对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英东油气藏断层封闭性进行系统性的评价,结合油气成藏过程分析明确了断裂控藏特征,建立英东构造成藏模式。
二、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Oil & Gas Accumulation in Tertiary of Western Qaidam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Oil & Gas Accumulation in Tertiary of Western Qaidam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压成因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超压成因判识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柴达木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演化 |
2.1.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地层岩性特征与沉积演化 |
2.2.1 地层岩性与沉积特征 |
2.2.2 古近系-新近系沉积演化 |
2.3 油气地质条件 |
2.3.1 油源分析 |
2.3.2 储盖组合 |
2.3.3 成藏要素配置关系 |
第三章 地层压力特征 |
3.1 地层压力的划分 |
3.1.1 压力相关概念 |
3.1.2 压力类型划分 |
3.2 实测地层压力特征 |
3.2.1 马北凸起东段地层压力特征 |
3.2.2 马东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 |
第四章 超压成因机制 |
4.1 超压地质条件分析 |
4.1.1 欠压实分析 |
4.1.2 构造作用分析 |
4.1.3 粘土矿物分析 |
4.2 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压力分布与油气分布关系 |
5.1 油气藏特征 |
5.1.1 油气分布 |
5.1.2 油藏类型 |
5.1.3 油气成藏模式 |
5.2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基岩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阿尔金山前石油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及勘探历程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2.1 地层 |
2.3 生、储、盖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层 |
2.3.3 盖层 |
2.4 生储盖配置 |
2.5 已知油气分布 |
第三章 阿尔金山前现今地层压力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
3.1 实测储层地层压力特征 |
3.2 柴达木盆地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
3.2.1 泥岩不均衡压实作用 |
3.2.2 其它增压作用 |
3.2.3 构造挤压作用 |
第四章 阿尔金山前流体动力数值模拟 |
4.1 模拟思路 |
4.2 软件模拟流程 |
4.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4 数值模拟基本参数及边界条件 |
4.5 剥蚀量恢复 |
4.6 断裂分布特征及封闭性 |
4.7 关键时期流线模拟分析 |
4.8 东坪隆起基岩成藏模式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
2.1.2 青藏高原隆升 |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
2.2 盆地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3 石油地质条件 |
2.2.4 勘探概况 |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
4.1 盆地构造样式 |
4.1.1 构造样式类型 |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
4.2.1 潜山形成条件 |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
4.2.3 潜山成因分类 |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
4.3 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
5.1 昆北油藏解剖 |
5.1.1 烃源条件 |
5.1.2 储集条件 |
5.1.3 圈闭特征 |
5.1.4 油气来源 |
5.1.5 成藏期次 |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
5.2.1 烃源条件 |
5.2.2 储集条件 |
5.2.3 圈闭特征 |
5.2.4 油气来源 |
5.2.5 成藏期次 |
5.3 东坪气藏解剖 |
5.3.1 烃源条件 |
5.3.2 储集条件 |
5.3.3 圈闭特征 |
5.3.4 油气来源 |
5.3.5 成藏期次 |
5.4 三湖气藏解剖 |
5.4.1 烃源条件 |
5.4.2 储集条件 |
5.4.3 圈闭特征 |
5.4.4 油气来源 |
5.4.5 成藏期次 |
5.5 成藏模式划分 |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
5.6 小结 |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与油气藏分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研究现状 |
1.2.2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构造特征研究现状 |
1.2.3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4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断裂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主要地层特征 |
2.3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生储盖岩系特征 |
2.3.1 烃源岩特征 |
2.3.2 储集层特征 |
2.3.3 盖层基本特征 |
2.4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油藏分布特征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 |
3.1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凹-隆组合构造特征 |
3.1.1 凹-隆组合构造划分方法 |
3.1.2 现今凹-隆组合构造特征 |
3.1.3 古凹-隆组合构造构造特征 |
3.1.4 古凹-隆组合构造与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对比 |
3.2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岩性组合及其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 |
3.2.1 沉积相特征 |
3.2.2 岩性组合特征 |
3.2.3 岩性组合沉积后构造变形及演化特征 |
3.3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
3.3.1 断层断面构造 |
3.3.2 平面断层-岩层组合 |
3.3.3 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 |
3.3.4 断层活动性 |
3.3.5 断层断开岩层层位 |
3.3.6 断层缝隙维持度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与油气藏关系 |
4.1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与已发现油藏的关系 |
4.1.1 凹-隆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关系 |
4.1.2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关系 |
4.2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4.2.1 凹-隆组合构造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4.2.2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4.2.3 成藏构造组合综合控制下油气藏分布特点 |
4.3 阿拉尔-扎哈泉地区初步勘探建议 |
4.3.1 与凹-隆组合构造有关的勘探建议 |
4.3.2 与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有关的勘探建议 |
第五章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架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古近系 |
2.3.2 新近系 |
第三章 超剥带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技术研究 |
3.1 不整合的测井识别 |
3.1.1 不整合的测井响应特征 |
3.1.2 测井综合分层曲线重构与计算方法 |
3.1.3 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 |
3.1.4 综合分层曲线对不整合类型的判识 |
3.2 不整合界面的地震识别新方法 |
3.2.1 高阶谱时频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流程 |
3.2.2 高阶时频分析识别不整合界面 |
3.3 超剥带地层精细对比 |
第四章 超剥带地质结构特征及不整合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
4.1 多级序不整合发育期次级其特征 |
4.1.1 一级不整合面 |
4.1.2 二级不整合面 |
4.1.3 三级不整合面 |
4.2 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分布规律 |
4.2.1 不整合结构类型划分 |
4.2.2 不整合类别发育分布规律 |
4.3 不整合剖面样式及分布规律 |
4.3.1 不整合剖面样式 |
4.3.2 不同样式不整合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超剥带油气运移特征研究 |
5.1 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5.1.1 东营南坡断层几何特征 |
5.1.2 东营南坡断层发育演化特征 |
5.1.3 东营南坡断层封闭开启性能研究 |
5.2 影响油气运移的单因素分析 |
5.2.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
5.2.2 流体势特征 |
5.2.3 油性特征 |
5.2.4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5.3 多因素叠合分析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
5.4 超剥带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1 缓斜坡近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2 缓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3 陡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六章 地层圈闭精细描述与评价预测 |
6.1 地层圈闭的精细描述 |
6.1.1 不整合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6.1.2 一级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
6.1.3 低级序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
6.2 地层圈闭有效性评价预测 |
6.2.1 典型油藏解剖 |
6.2.2 遮挡层突破压力计算及其预测 |
6.2.3 不整合圈闭勘探实践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 |
第3章 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矿物特征描述 |
3.1.2 研究区矿物成分定量化分析及对比 |
3.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
3.2.1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3.2.2 储层物性特征描述 |
3.3 晶间孔发育特征 |
3.3.1 晶间孔含油性分析 |
3.3.2 晶间孔类型 |
3.4 裂缝发育特征 |
3.4.1 裂缝类型 |
3.4.2 裂缝含油性分析 |
第4章 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
4.1 晶间孔储集作用 |
4.1.1 晶间孔形成机理 |
4.1.2 晶间孔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 裂缝的通道性、储集性及部分盐间裂缝的封盖作用 |
4.2.1 研究区裂缝成因 |
4.2.2 研究区裂缝与油气关系 |
4.3 有机酸及TSR对储层溶蚀作用 |
4.3.1 有机酸对储层溶蚀作用 |
4.3.2 TSR对储层溶蚀作用 |
4.4 储层预测 |
4.4.1 储层评价 |
4.4.2 “甜点”储层预测 |
第5章 油气成藏 |
5.1 烃源岩特征 |
5.1.1 烃源岩形成时间及成因 |
5.1.2 烃源岩特征 |
5.2 储层发育史 |
5.2.1 储层各主控因素关系 |
5.2.2 储层形成时间及成因 |
5.3 盐类矿物与油气关系 |
5.3.1 盐类矿物类型及成因 |
5.3.2 盐类矿物与油气关系 |
5.4 油气运移特征 |
5.4.1 油气运移通道及动力 |
5.4.2 储层油气充注史 |
5.5 油气成藏模式 |
5.5.1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
5.5.2 油气富集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A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孔隙度测试数据(27℃测定) |
附表B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渗透率测试数据(27℃测定) |
附表C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X衍射全岩成分分析数据 |
致谢 |
(7)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论文研究区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构造运动对碎屑岩烃类成藏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咸化湖盆烃类成藏特殊性研究现状 |
1.2.3 柴达木盆地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烃类成藏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涉及的主要工作量 |
1.5.1 资料收集、整理 |
1.5.2 野外考察及样品采集 |
1.5.3 天然地震数据处理 |
1.5.4 分析测试 |
1.5.5 物理模拟实验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2 柴西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基本概况 |
2.2.2 区域沉积概况 |
2.2.3 油气勘探概况 |
2.3 研究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沉积岩中烃类成藏面临的科学问题 |
第3章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构造运动形式及沉积古地理环境 |
3.1 晚期构造运动的界定 |
3.2 晚期构造运动下动力学机制及盆地属性 |
3.2.1 盆地具有不均一岩石圈结构 |
3.2.2 晚期构造运动具走滑-挤压动力机制 |
3.2.3 盆地新生代为典型压陷盆地 |
3.3 晚期构造运动形式 |
3.3.1 晚期构造运动经历两期不同的动力学系统 |
3.3.2 晚期构造运动三种表现形式 |
3.4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沉积古地理环境 |
3.4.1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古气候演化 |
3.4.2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水介质演变 |
3.4.3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古沉积环境 |
3.5 小结 |
第4章 晚期构造运动下咸水介质对古近系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探讨 |
4.1 持续咸化环境下烃源岩的特点 |
4.1.1 咸化环境中的有机质类型较好 |
4.1.2 咸化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
4.1.3 烃源岩具有盐源共生显着特征 |
4.1.4 咸化湖盆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实例分析 |
4.2 咸化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及生烃机理 |
4.2.1 实验样品及流程 |
4.2.2 单位岩石液态烃产率特征 |
4.2.3 单位有机质液态烃产率特征 |
4.2.4 生烃动力学参数特征 |
4.2.5 生烃机理分析 |
4.3 咸化环境下烃源岩生烃模式 |
4.3.1 咸化湖盆烃源岩具有“低熟、高效”的生烃模式 |
4.3.2 咸化湖盆烃源岩具持续生排烃能力 |
4.4 小结 |
第5章 晚期构造运动下古环境、构造作用对古近系沉积岩成储的影响探讨 |
5.1 古近系咸化湖盆沉积学特征 |
5.1.1 古近系咸化湖盆发育三类岩石类型 |
5.1.2 古近系咸化湖盆具有特殊的成岩现象 |
5.2 咸水介质对古近系沉积砂体形成水动力模拟及控制 |
5.2.1 单质点沉积物沉速理论模型 |
5.2.2 咸化湖水动力模拟模型与参数条件 |
5.2.3 咸化湖水动力模拟结果与控砂机理分析 |
5.3 古气候、古地貌及古构造对古近系沉积砂体分布的控制 |
5.3.1 西北盛行季风与沿岸流耦合控制沿岸滩坝砂体展布 |
5.3.2 古构造、古地貌控制储层的分布 |
5.4 咸水介质下碎屑岩流体-岩石反应模拟及成储的控制 |
5.4.1 高温高压流体岩石反应实验方法 |
5.4.2 高温高压流体岩石反应实验结果 |
5.4.3 咸化介质控储的因素分析 |
5.4.4 咸化介质控储新认识 |
5.5 构造作用对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 |
5.5.1 构造热作用对储层控制作用 |
5.5.2 构造应力对储层控制作用 |
5.6 小结 |
第6章 晚期构造运动形式对古近系碎屑岩烃类运聚的影响探讨 |
6.1 构造运动决定了不同构造分区油气的差异充注 |
6.1.1 盆内晚期构造带油田油气充注过程 |
6.1.2 盆内斜坡凹陷区油气充注过程 |
6.1.3 盆缘隆起带油气充注过程 |
6.2 构造运动决定了不同构造分区特有的运移通道 |
6.2.1 盆内晚期构造带运移通道表现为深浅断裂接力输导 |
6.2.2 盆内斜坡-凹陷区运移通道表现为近源高渗砂体侧向输导 |
6.2.3 盆缘隆起区运移通道表现为断裂-不整合远源输导 |
6.3 构造运动决定了不同构造分区差异保存条件 |
6.3.1 晚期构造带推覆叠加保证高丰度油气保存 |
6.3.2 斜坡-凹陷区稳定背景利于规模油气保存 |
6.3.3 盆缘隆起区确保油气复式保存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水化学成分及其成因 |
1.2.2 流体动力特征 |
1.2.3 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 |
1.2.4 柴西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 |
1.2.5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沉积特征 |
2.3 区域矿产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特征 |
2.4.2 储集层特征 |
2.4.3 盖层特征 |
2.4.4 圈闭和油藏类型 |
第3章 柴西地层水化学特征 |
3.1 柴西地层水总体水化学特征 |
3.1.1 地层水矿化度大小及其分布特征 |
3.1.2 地层水化学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3.1.3 地层水化学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
3.1.4 地层水离子比值及其分布特征 |
3.1.5 地层水化学成因类型 |
3.2 柴西主要层系地层水化学特征 |
3.2.1 上油砂山组地层水化学特征 |
3.2.2 下油砂山组地层水化学特征 |
3.2.3 上干柴沟组地层水化学特征 |
3.2.4 下干柴沟组地层水化学特征 |
第4章 柴西流体动力特征 |
4.1 柴西地层压力及其分布特征 |
4.1.1 压力统计特征 |
4.1.2 压力纵向分布特征 |
4.1.3 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
4.2 柴西温—压场特征 |
4.3 柴西地层水水头分布特征 |
4.3.1 现今地层水水头特征 |
4.3.2 水头剖面分布特征 |
4.3.3 水头平面分布特征 |
4.4 柴西流体动力系统及其分布特征 |
4.4.1 剖面水动力分带 |
4.4.2 平面水动力系统分区 |
第5章 柴西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成藏 |
5.1 柴西现今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成藏 |
5.1.1 地层水化学成分与含油性 |
5.1.2 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
5.2 柴西现今地层水动力条件与油气成藏 |
5.2.1 水头大小与油气藏分布 |
5.2.2 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 |
第6章 流体动力演化与油气成藏 |
6.1 盆地模拟法恢复古流体压力原理 |
6.1.1 盆地模拟软件简介 |
6.1.2 模拟过程 |
6.1.3 主要参数的确定 |
6.1.4 模拟结果现今约束 |
6.2 典型剖面关键时期流体动力演化历史分析 |
6.2.1 绿参 1—尖5剖面流体动力场演化分析 |
6.2.2 红 101—沟5剖面流体动力演化分析 |
6.3 典型井压力演化特征 |
6.3.1 南10井压力演化模拟 |
6.3.2 红101井压力演化模拟 |
6.4 典型剖面关键时刻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成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柴西北中浅层低压油藏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异常低压成因 |
1.3.2 柴西地区地层压力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6 实物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6.1 实物工作量 |
1.6.2 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 地层及沉积演化 |
2.3 储层地质特征 |
第3章 压力系统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 柴西北压力特征 |
3.2 油泉子油田 |
3.3 南翼山油田 |
3.4 小梁山油田 |
第4章 流体压力封存箱特征 |
4.1 南翼山压力封存箱 |
4.1.1 封存箱流体性质及封闭性研究 |
4.1.2 封存箱沉积配置特征 |
4.1.3 封存箱组构模式 |
4.2 小梁山压力封存箱 |
4.2.1 封存箱流体性质及封闭性研究 |
4.2.2 封存箱沉积配置特征 |
4.2.3 封存箱组构模式 |
4.3 油泉子压力封存箱 |
4.3.1 封存箱流体性质及封闭性研究 |
4.3.2 封存箱沉积配置特征 |
4.3.3 封存箱组构模式 |
第5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5.1 油气成藏期综合分析 |
5.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2 油气包裹体显微荧光特征 |
5.1.3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特征 |
5.1.4 油气成藏期次划分 |
5.2 成藏模式分析 |
5.2.1 南翼山油气成藏模式 |
5.2.2 油泉子油气成藏模式 |
5.2.3 小梁山油气成藏模式 |
第6章 柴西北低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过程 |
6.1 构造运动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
6.1.1 柴西北构造抬升剥蚀量恢复 |
6.1.2 地温降低量恢复 |
6.1.3 构造抬升对储层压力的定量化分析 |
6.2 储层物性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
6.2.1 柴西北储层物性特征 |
6.2.3 储层物性差异地质成因 |
6.2.4 储层物性对压力作用机制 |
6.3 轻烃散失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
6.4 柴西北压力演化过程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柴达木盆地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断裂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1 研究现状 |
0.2.2 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思路 |
0.4.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
1.1 柴达木盆地发育特征 |
1.2 构造单元划分及研究区位置 |
1.3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生长地层特征 |
1.4 构造带变形机制及构造特征 |
第二章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构造演化及断裂特征 |
2.1 构造带单井沉降史分析 |
2.2 剖面地层缩短率分析及构造演化恢复 |
2.3 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分析 |
2.4 断裂级次划分及变形序列 |
2.5 断裂活动规律及变形机制 |
2.5.1 地层接触关系及构造变形期次 |
2.5.2 断层生长指数及断裂的活动规律 |
第三章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油气藏成藏过程分析 |
3.1 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 |
3.2 样品分析与处理 |
3.3 尕斯库勒油藏特征及成藏时间确定 |
3.3.1 尕斯 E31油藏特征 |
3.3.2 尕斯油气藏成藏期确定 |
3.3.3 尕斯地区油气充注及改造过程分析 |
3.4 英东一号油田油气特征及成藏过程 |
3.4.1 英东油气藏特征 |
3.4.2 英东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 |
3.4.3 英东地区油气充注及改造过程分析 |
第四章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断裂控藏作用及控藏模式 |
4.1 断裂活动性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
4.2 断-盖组合对油气聚集层位的影响 |
4.2.1 盖层分布规律及与油气分布关系 |
4.2.2 断-盖组合控藏特征分析 |
4.3 断裂侧向封闭性评价与油气富集规律 |
4.3.1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断裂侧向封闭性评价 |
4.3.2 断层封闭性控藏作用 |
4.4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断裂控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Oil & Gas Accumulation in Tertiary of Western Qaidam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D]. 何盼情.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基岩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特征研究[D]. 曹秦智.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扎哈泉地区成藏构造组合与油气藏分布关系研究[D]. 张进. 西北大学, 2020
- [5]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D]. 贾光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6]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D]. 张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7]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D]. 石亚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8]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成藏[D]. 张汪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柴西北中浅层低压油藏形成机制研究[D]. 喻廷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
- [10]柴达木盆地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断裂控藏作用[D]. 隋立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