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脱长军[1](2021)在《不平衡供电系统电能计量方法及其在电气化铁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工业和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线性、不对称负荷被接入电网,如电力机车、电弧炉和电焊机等,使得公用电网的负序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致使现有的适用于平衡条件下的有功电能计量方法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方案出现了诸多缺点,存在收费不合理的情形。因此,亟需要研究合理的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和电能计量方法,以此来明确各责任方的责任,合理计量电能和收取电费,进而通过经济手段迫使各责任方采取相应措施治理电能污染,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首先,本文对传统的不平衡污染评估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传统评估指标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IEEE Std.1459-2010功率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不平衡条件下等效视在功率的详细分解,从视在功率的角度提出了一套新的不平衡污染评估指标。针对不同接线形式的三相电力系统,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对所提新评估指标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评估指标,所提新评估指标可以综合反映系统和各用户的不平衡程度,更加符合工程实际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其次,本文以三相不平衡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不平衡系统中负序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公式推导,对传统的不平衡责任量化指标及方法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传统的不平衡责任量化指标的评判本质是不一致的,并以具体算例对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然后,针对传统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根据等效视在功率的分解形式,建立了不平衡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多指标体系下考虑指标权重的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负序电压、负序电流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更加合理和准确。本文以典型的不对称牵引负荷为用户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且针对不同的工况设计了具体的算例。在此基础上,将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不平衡责任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新方法更加准确和合理。再次,以三相电力系统中不对称负荷产生的基波负序电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相不平衡系统中负序有功功率的流向,证明了传统的全电能计量方法在负序污染严重的电网中存在不合理性,基波正序有功电能计量方法同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传统有功电能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平衡责任的奖罚性有功电能计量新方法。新方法不仅考虑了负序功率流向,还考核了用户的不平衡责任,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迫使那些对电网造成负序污染的用户主动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而改善电能质量,达到有效维护供用电双方经济利益的目的。最后,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分析了不同定义下的功率因数在不平衡条件下的合理性,得出了在不平衡条件下采用等效视在功率因数更合理的结论。但鉴于我国现行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存在诸多缺点,为了能够综合考核用户的用电行为,探讨了一种考虑不平衡责任的奖罚性电费调整方案。本文认为,新方案不仅考核了用户消耗的基波有功功率,还综合考核了供用电双方所产生的负序不平衡视在功率对系统的影响,相比现行方案更加合理和可行,有助于供电部门对电能质量污染的治理。最终通过具体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邢法财[2](2021)在《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立足于电力系统电源侧非同步机化的大趋势,为提升电力系统在非同步机电源大规模接入背景下的安全稳定水平,有必要对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在非同步机电源模型研究、宽频谐振分析方法和宽频谐振抑制措施等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以完善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三相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定性层面,借助时空相矢图阐述了“坐标变换的频率平衡关系”等概念,并确定了扰动分量在逆变器内部传递的主要特征(传递路径、频率分布及关键节点变量)。定量层面,推导了逆变器内部关键节点变量之间的扰动传递函数、以及逆变器的端口阻抗模型;分析了稳态运行点、外环控制器和锁相环对逆变器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它们对逆变器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有限,在分析远离系统工频频段的谐振问题时可忽略其影响。2)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DFIG)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定性层面,确定了扰动分量在异步发电机并网单元和电网侧换流器并网单元内部传递的主要特征。定量层面,推导了这两个并网单元内部关键节点变量之间的扰动传递函数、以及它们的端口阻抗模型;分析了独立并网单元端口阻抗和运行转速对DFIG整体端口阻抗的影响,分析发现在1 Hz~100 Hz的频段内DFIG主要表现为异步发电机并网单元的端口阻抗特性,受运行转速的影响较大,而在100 Hz~2000 Hz的频段内DFIG主要表现为电网侧换流器并网单元的端口阻抗特性,不受运行转速的影响。3)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定性层面,确定了扰动分量在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部传递的主要特征。定量层面,建立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本体的全相时域状态空间模型;借助三角函数运算法则和傅里叶级数阐述了周期性变量乘积运算的频率、相序平衡关系;推导了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部关键节点变量之间的扰动传递矩阵、以及其端口阻抗解析计算模型;探讨了稳态运行点、外环控制器和锁相环对柔性直流换流站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稳态运行点和锁相环对换流站在1 Hz~100 Hz频段内的端口阻抗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外环控制器对换流站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有限。4)基于负电阻效应研究了宽频谐振问题的内在机理和评估谐振风险的特征指标。从电路谐振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负电阻效应的谐振机理分析理论(简称为“负电阻效应理论”),归纳了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不稳定的两个决定要素—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和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结合两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DFIG经串补送出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系统算例论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谐振风险评估方面,通过简化近似分析推导了逆变器端口阻抗和DFIG转子回路阻抗的宽频近似模型,并据此提出了描述其负电阻效应以及容性效应的特征指标,算例分析表明所定义的特征指标可以用来定性评估逆变器并网系统和DFIG经串补送出系统的谐振不稳定风险。5)研究了适用于大规模含多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分析方法。从电力网络谐振结构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电力系统宽频谐振分析方法(简称为“s域节点导纳矩阵法”),并论证了其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一致性。结合IEEE 9节点标准算例系统,采用该方法分析了非同步机电源并网点位置、并网容量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对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影响;结合国内某风力发电基地送出电网的具体数据,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参数下该地区电网的宽频谐振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非同步机电源的并网点位置、并网容量、控制器参数设置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均会对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网络谐振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其存在一定的谐振不稳定风险。6)提出了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抑制措施。从基于负电阻效应解释的宽频谐振机理出发,归纳了3种抑制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基本思路—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提高系统的正电阻阻尼和削弱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结合具体的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提出了应用于电力系统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具体抑制措施:a)针对串补送出系统配置旁路阻尼滤波器,用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b)针对网架结构薄弱系统加强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用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和提高系统的正电阻阻尼;c)调整优化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参数,用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和削弱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所提出的谐振抑制措施均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进行了验证。
陆昊[3](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指出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刘伟[4](2021)在《计及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力网为基础、互联通信网为核心的电气信息物理系统,丰富的信息互联特性增加了其遭受恶意攻击的风险。故障诊断作为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重要应用,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网故障信息是保证故障事件后可靠诊断的重要基础,一旦用于诊断的信息被恶意篡改,将会给故障诊断乃至后续的故障恢复带来严重影响。现有经典故障诊断方法在常规故障情况下诊断性能良好,但是诊断信息一旦遭受恶意篡改,将可能出现严重的误诊断。因此,计及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亟待研究,这对保证故障诊断方法在信息遭受恶意篡改时的正确诊断大有裨益,同时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计及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分析了当前电网故障诊断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并对当前故障诊断领域贡献较为突出的经典方法做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脉冲神经膜系统在电网故障诊断应用中的特点;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当前针对电网的恶意网络攻击现状,重点研究了信息遭受恶意篡改对电网故障诊断系统的影响,并根据信息恶意篡改位置的不同,分析了量测信息恶意篡改与故障信息恶意篡改的不同特点以及给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带来的不同影响。(2)本文研究了计及量测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分析了在量测信息遭受恶意篡改情况下的故障诊断情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诊断策略。首先,基于随机矩阵理论与模糊聚类理论设计了一种针对电网故障诊断系统的量测信息恶意篡改识别方法。其次,受人脑记忆回溯机制启发,重新定义经典脉冲神经膜系统的神经元及脉冲处理方式,提出一种记忆脉冲神经膜系统(Memory Spiking Neural P System,MSNPS)及其对应记忆回溯矩阵推理算法(Memory Backtracking Matrix Reasoning Algorithm,MBMRA),建立了基于MSNPS的电网故障诊断模型,从而克服原有SNPS模型依赖产生式规则建模带来的难以有效利用故障遥测量以及需要专家经验或者统计知识来确定初始置信度的缺点。然后,基于上述量测信息恶意篡改识别方法与上述MSNPS故障诊断模型,设计了一种计及量测信息遭受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最后,以IEEE39标准母线系统为诊断对象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并与经典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与优越性。(3)本文研究了计及故障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分析了故障信息遭受恶意篡改情况下的故障诊断情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诊断策略。首先,根据电网故障信息的实际特点,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策略与聚类数目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多层最优聚类数目模糊C均值聚类的故障信息恶意篡改识别与修复方法。再者,为使故障诊断模型能够从错误诊断中学习,实现诊断模型可根据诊断结论进行自我调整,受神经元生长的生物事实启发,结合信息熵理论对经典脉冲神经膜系统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生长推理脉冲神经膜系统(Growth Reasoning Spiking Neural P System,GRSNPS)及其对应神经元生长算法(Neuron Growth Algorithm,NGA)与神经元矩阵推理算法(Neuron Matrix Reasoning Algorithm,NMRA)。然后,基于上述故障信息恶意篡改识别与修复方法及GRSNPS故障诊断模型,设计了一种计及故障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最后,以IEEE39标准母线系统为诊断对象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并与经典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与优越性。
高海翔,苗璐,刘嘉宁,林湘宁,董锴,何祥针[5](2020)在《知识图谱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文中认为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中的知识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了有效组织、管理和利用海量知识,知识图谱技术被引入电力系统领域。在综述知识图谱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其在电力系统知识管理中的优势。然后,分别介绍了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2种构建方法。结合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特性,总结了知识图谱在电力系统领域中典型的应用场景。最后,在分析当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知识图谱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杨磊[6](2020)在《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经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问题的凸显,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严重阻碍了其广泛开发利用。微电网(Microgrid,MG)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手段,通过利用其系统内部灵活多元化的结构以及控制方式,能够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电能有效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局部地区微电网数量的增加,具有相同利益或者目标的独立微电网个体更倾向于达成合作联盟,以形成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Regional interconnected microgrid system,RIMS)。微电网群通过采用区域内互联形式,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系统内子级微电网之间可再生电源和负荷差值的互补特性,进行电能互济,提高用户用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互联系统中子级微电网间的合作互助,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从这点出发,本文对电能互济机制在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经济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展开了研究分析,主要创新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可再生能源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为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经济优化建立基础。建立了基于数据预处理技术以及动态自适应变权优化理论的可再生能源组合预测模型。分别利用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模型、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以及头脑风暴优化(Brain storm optimization,BSO)算法进行模型构建,充分利用各子级预测模型在处理特定类型数据时的不同优势,对可再生能源数据序列进行预测。并以波动性最强的风速序列预测为例,通过将风速历史数据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变量,未来风速数据作为预测模型输出,进行案例验证分析。多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参照预测模型,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为优越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2)对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的定容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充分考虑可再生资源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负荷差异,以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最优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在满足用电可靠性以及相关约束的前提下,将电能互济机制融入系统容量优化的过程中,并充分考虑了电能调度频率对储能系统寿命的影响,对区域互联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电源以及储能电池最佳装机容量进行寻优。并选取了区域双微网互联系统作为案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中考虑子级微电网间的电能交换,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整体经济表现,减少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电源以及储能电池的非必需装机容量。此外,通过引入合理的电能交易价格,可以使得采用区域互联模式所获得的效益在子级微电网间更加平等的分配,从而增强子级微电网采用区域互联模式的意愿。(3)对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的电能调度优化进行了研究。充分考虑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中,子级微电网间电能交互在日常调度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根据系统内可再生能源供给和负荷需求状态之间的关系,依据量价互动原理动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电能交易价格,以实现系统电能调度的经济优化。选取了包含三个子级微电网的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制定分阶段优化调度策略,在系统相关约束下,以互联系统运行调度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通过充分考虑互联系统内的电能交互机制进行调度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升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量,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污染性气体排放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此外,通过利用子级微电网间的可再生电能进行相互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的独立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减少了微电网系统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保护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对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与调度优化综合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经济、环境、社会以及技术四个层面建立针对性指标体系,结合区间二型模糊集理论、层次分析法以及TOPSIS模型,对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建立定容与调度优化综合效果评价模型,以检验优化实施的有效性。首先,利用区间二型模糊集理论处理语言表达信息的不确定性。其次,将该理论与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模型进行结合,建立区间二型模糊AHP-TOPSIS模型。最后,以五个规模相同的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为例,应用所建立的基于区间二型模糊AHP-TOPSIS综合效果评价模型,对有无实施优化的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案例结果表明进行优化的微电网互联系统A1和A2评价结果明显优于未优化的微电网互联系统。同时,也明确了环保性指标对系统综合效果评价的重要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评价结果对社会性特征指标中就业机会增加具有高敏感性。
刘定[7](2020)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及其决策仿真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超4.1亿千瓦,二者合计发电量占比达8.5%,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由补充型电源向主力型电源转变。但是,可再生能源消纳仍然面临挑战。经过5年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初显成效,完整电力市场即将形成,绿色电力证书和配额制呼之欲出。但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及利益格局仍在调整,相应的机制和政策还在完善。随着可再生能源政策由补贴退坡向平价上网过渡,辅以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措施,是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此外,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改变着电力系统的数据生产形式,变革着电力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风险管理及其决策仿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市场风险动力学模型,进行市场风险致因分析。本文首先提纲挈领地构建了可再生能源消纳宏观和微观市场风险动力学模型,厘清了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逻辑过程。然后基于动力学模型进行市场风险致因分析,初步探讨了关键风险和风险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形成了原因型风险(双侧随机性风险、市场有效性风险)影响结果型风险(经济风险、供需风险、调峰风险等),进而影响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分析框架。(2)构建双侧随机性风险管控模型,实现对关键风险因素的有效预测。本文根据关键风险因素时间序列的不同特点和预测需求,提出了多种不同的预测和修正:针对REC价格,设计了 AdaBoost-ELM回归模型,提出采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然后采用集成学习方法进行预测误差修正。针对光伏发电出力,提出基于LSTM进行预测。针对负荷和线损,设计了具有卷积、循环、循环跳跃和自回归组件深度网络LSMNet进行预测。(3)构建市场有效性风险解析模型,实现对关键风险因素间关系的量化分析。本文以国际先进电力市场为例,研究了其价格形成机理。首先,针对德国电力现货市场,基于时间序列模式,研究了电价与双侧随机性及预测误差的关系。然后,针对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基于符号动力学和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 LMP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之间的联合演变规律。(4)构建结果型风险决策模型,实现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优化。本文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负荷预测作为决策变量,结果型风险作为决策目标,构造了相应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然后,基于西班牙电力市场数据模拟电力市场关键风险因素分布,获得模型参数。最后,设计了 MNSGA算法进行决策求解。相比现有EMO算法,MNSGA可以在实现较好优化效果的同时保持效率上的优势。(5)设计市场风险管理和决策仿真系统,实现本文理论成果的转化应用。考虑配额义务承担主体,设计了企业级云应用和分布式应用集成方案;针对企业级云应用,设计了风险管理模块的架构,探索了云服务模式的应用;针对轻量级分布式应用,采用Tangle分布式账本实现了 P2P电力交易仿真,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力市场中应用价值。本文紧紧围绕电力市场调节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这一核心问题,从双侧随机性风险管控、市场有效性风险解析、结果型风险多目标决策等角度对市场风险管理和决策仿真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M-HITS、MNSGA等创新算法,提出了时间序列多元分析的方法体系,构建了市场风险管理多种相关模型,并对国内外电力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创新成果,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市场风险管理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孙润稼[8](2020)在《大停电后机组恢复在线智能决策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风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迅速发展,国家、社会和人民对于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大面积停电事故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乃至国家社会的安全,在发生大停电后快速实现电网自愈有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电网自愈恢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发电机的启动并建立骨干网架,尤其在电力系统恢复前期,机组恢复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全方位研究考虑骨干网架重构的机组恢复问题,对于安全、有序和快速的电网自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合理有效的机组恢复方案能够充分考虑恢复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大停电发生后有效指导调度人员,完成机组恢复的同时,构建骨干网架。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电力信息系统,在线智能逐步进行机组恢复决策,能有效应对恢复方案与实际恢复过程不相符的情况。对于停电风险更大的高比例风电系统,在线指导大规模风电场与传统机组的恢复,能够利用风速条件较好的风电场促进恢复进程。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考虑骨干网架重构的机组恢复在线智能决策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利用偏好多目标优化、进化计算、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以及蒙特卡洛树搜索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从恢复方案制定到在线恢复决策再到考虑风功率参与的机组恢复的全方面机组恢复智能决策优化体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整合机组恢复相关的多方面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偏好多目标优化的机组恢复方法,用于优化制定机组恢复方案。一方面,分别从机组、网架以及负荷三个电力系统基本要素出发,提出系统总发电能力、线路平均重要度以及骨干网架内重要负荷百分比作为机组恢复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多个优化目标和约束,并依据对于不同目标的偏好性,建立偏好多目标优化模型。另一方面,针对所建优化模型偏好性和离散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偏好的离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Preference-based Discret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PD-NSGA-Ⅱ)。分别提出基于偏好的支配关系和松弛的Pareto支配关系,作用于外部种群和正常种群,提高了算法对于机组恢复问题的求解效率。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偏好多目标优化模型所得方案在强调机组恢复的同时,考虑了所建骨干网架对于后续恢复的影响和经济性因素。PD-NSGA-Ⅱ相较同类型算法对机组恢复问题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能够获得数量可控且高质量的解。最终所得解的数目可由决策者提前设置,方便对最终方案进行决策,该方法对于机组恢复方案的优化制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为应对停电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机组恢复过程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和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的机组恢在线恢复动态决策方法。建立包含离线准备工作和在线决策的机组在线恢复框架,通过逐步决策将要恢复的输电线路,完成机组恢复,并形成骨干网架。提出机组恢复效率评价指标,用于指引决策过程。采用SAE离线学习机组恢复相关数据,建立估值网络用于MCTS算法,快速评估某一系统恢复状态下最优机组恢复效率指标。引入MCTS进行机组恢复在线决策,并提出改进的上限置信区间算法、剪枝技术以及基于估值网络的模拟技术,有效提高了对于下一步将要恢复线路的搜索效率,进一步采用并行计算,保证机组恢复决策的在线实现。算例结果表明SAE是一种理想的机组恢复数据学习训练算法。基于改进的上限置信区间算法、剪枝技术以及估值网络的MCTS算法搜索效率明显提高,可靠地保证了机组恢复决策的在线实现。所提方法能够自动应对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线路恢复时间与预设值不符或者线路恢复失败等不确定情况,并且所得方案比离线方法所得方案具有更高的鲁棒性。(3)提出一种基于实时系统状况和风功率预测信息的考虑风电场参与的机组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逐步决策将要恢复的输电线路,在线辅助调度员完成风电场与常规机组的恢复。同时考虑系统最大发电能力与火电机组热启动,提出机组恢复评价指标用于评价考虑风电场机组恢复的表现。由于风功率场景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学习策略学习机组恢复数据,生成策略网络。所得策略网络可根据系统状态快速估算各条备选线路被投入的概率,将其应用到MCTS,能够提升算法的搜索效率。为保证恢复期间系统的有功平衡,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进行风功率控制,提出滚动优化模型,基于实时状态和预测信息优化已恢复风电场的有功出力。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自学习策略能够在可调整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策略网络,其所得策略网络能够提升恢复决策的效率。所提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风功率场景做出合理决策,并自发应对恢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风电爬坡事件。所提风功率控制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机组恢复期间的有功平衡,并通过牺牲一定有功出力为可能发生的风电爬坡事件提供控制冗余。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陈尚[10](2020)在《基于博弈论的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对于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能源分布又存在“西多东少”的问题,由于我国东部用电量相对于西部较大,所以就造成了能源和用电量的逆向分布。如果采用低电压等级线路输电会导致损耗过大,使得经济性降低,而特高压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出现,也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新建的高电压等级与原有的低电压等级线路并联运行形成了电磁环网。在电磁环网形成的初期,其对电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显露,但随着电压等级越来越高,高电压等级线路越来越多,电磁环网也越来越多,带来了短路电流过高、潮流转移等缺点,这严重影响了电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从电磁环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探究了电磁环网的成因。对现有的电磁环网进行分类,对其特点进行总结。从电磁环网形成后的优缺点考虑,其缺点主要是电磁环网会破坏系统稳定性,通过对电磁环网分析考虑是否需要对电磁环网进行解环。陈述了电磁环网的解环原则,分别从电磁环网解合环时间节点以及解环点的选择,和电磁环网解合环基本原则以及步骤两方面来论述。从电网结构稳定性的角度,提出静态稳定裕度、暂态稳定裕度、热稳定裕度、短路电流裕度、安全控制量五个评价指标,并以承德地区不同风电接入容量为例利用PSD-BPA对五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方便后续对电磁环网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从而判断电磁环网是否应该解环。其次,针对提出的量化电磁环网解合环的指标存在数据数值不统一、每种指标的重要性不同等特点,引入权重方法对指标进行处理。为了保证权重方法对指标处理的准确性,文中采用熵权法、专家调查法以及变异系数法三种主、客权重方法,使得权重确定更加合理、准确,并以承德地区不同风电接入容量为例利用上述五个指标数据对权重进行计算。最后,为了使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更加科学合理,在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对指标数据和得到的权重进行博弈分析。利用合作博弈对指标权重进行优化,以承德地区以不同风电接入容量为例,探究解合环的临界条件,分析承德地区500/220k V电磁环网解合环必要性,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二、专家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平衡供电系统电能计量方法及其在电气化铁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功率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有功电能计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不平衡污染程度评估指标的研究 |
2.1 传统的不平衡污染程度评估指标 |
2.1.1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不平衡污染程度的评估 |
2.1.2 三相三线制系统中不平衡污染程度的评估 |
2.2 基于等效视在功率分解的新评估指标 |
2.2.1 不平衡条件下等效视在功率的分解 |
2.2.2 不平衡污染程度评估新指标 |
2.3 算例分析 |
2.3.1 三相四线制系统仿真模型 |
2.3.2 三相三线制系统仿真模型 |
2.4 小结 |
3 不平衡责任划分新方法 |
3.1 传统不平衡责任计算方法分析 |
3.1.1 负序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
3.1.2 传统的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 |
3.1.3 传统不平衡责任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3.1.4 算例验证 |
3.2 不平衡责任计算新方法 |
3.2.1 不平衡责任指标的确立 |
3.2.2 不平衡责任综合定量计算 |
3.2.3 不平衡责任综合定量计算步骤 |
3.3 算例分析 |
3.3.1 算例设置 |
3.3.2 不平衡责任计算与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4 考虑不平衡责任的奖罚性电能计量新方法 |
4.1 负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
4.1.1 不对称负荷的负序功率流向分析 |
4.1.2 负序对电能计量方法的影响 |
4.2 奖罚性电能计量新方法 |
4.2.1 奖罚性电能计量新方法的计量模型 |
4.2.2 新计量模型中参数的求解 |
4.2.3 奖罚性电能计量新方法的实现步骤 |
4.3 算例分析 |
4.3.1 算例设置 |
4.3.2 有功功率的计算与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5 考虑不平衡责任的奖罚性电费调整方案 |
5.1 现有电费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
5.1.1 传统功率因数的合理性分析 |
5.1.2 等效功率因数的合理性分析 |
5.2 新的电费调整方案 |
5.2.1 新的电费调整模型 |
5.2.2 电费调整方案的实施步骤 |
5.3 算例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概述 |
1.2.1 与以往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对比 |
1.2.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及术语定义的探索 |
1.3 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1 非同步机电源的模型研究 |
1.3.2 宽频谐振问题的分析方法 |
1.3.3 宽频谐振问题的抑制措施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典型结构 |
2.2.1 电能变换的拓扑结构 |
2.2.2 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 |
2.3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 |
2.3.1 “坐标变换的频率平衡关系”等概念的解释 |
2.3.2 扰动分量在逆变器内部传递的定性描述 |
2.3.3 扰动分量在逆变器内部传递的解析描述 |
2.4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端口阻抗模型 |
2.4.1 端口阻抗模型的定义说明 |
2.4.2 端口阻抗模型的解析推导 |
2.4.3 端口阻抗模型的仿真验证 |
2.4.4 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典型结构 |
3.2.1 功率输送的一次系统 |
3.2.2 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 |
3.3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 |
3.3.1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简化模型 |
3.3.2 “异步电机定/转子的频率平衡关系”概念的解释 |
3.3.3 扰动分量在风力发电机内部传递的定性描述 |
3.3.4 扰动分量在风力发电机内部传递的解析描述 |
3.4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宽频端口阻抗模型 |
3.4.1 异步发电机的等效扰动电路 |
3.4.2 端口阻抗模型的解析推导 |
3.4.3 端口阻抗模型的仿真验证 |
3.4.4 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基本结构 |
4.2.1 功率输送的一次系统 |
4.2.2 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 |
4.3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 |
4.3.1 柔性直流换流站一次系统的全相时域状态空间模型 |
4.3.2 “乘积运算的频率、相序平衡关系”概念的解释 |
4.3.3 扰动分量在换流站内部传递的定性描述 |
4.3.4 扰动分量在换流站内部传递的解析描述 |
4.4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端口阻抗模型 |
4.4.1 端口阻抗模型的解析计算 |
4.4.2 端口阻抗模型的仿真验证 |
4.4.3 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负电阻效应的宽频谐振机理解释与评估指标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负电阻效应的谐振分析理论 |
5.2.1 负电阻效应理论的简要介绍 |
5.2.2 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一致性说明 |
5.3 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
5.3.1 两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
5.3.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经串补送出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
5.3.3 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
5.4 两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宽频谐振风险评估 |
5.4.1 逆变器端口阻抗的近似模型 |
5.4.2 逆变器负电阻效应的特征指标 |
5.4.3 逆变器容性效应的特征指标 |
5.4.4 特征指标的有效性验证 |
5.5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经串补送出系统的宽频谐振风险评估 |
5.5.1 转子回路的等效近似电阻 |
5.5.2 转子回路负电阻效应的特征指标 |
5.5.3 特征指标的有效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规模含多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谐振分析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电力系统宽频谐振分析方法 |
6.2.1 s域节点导纳矩阵法的简要介绍 |
6.2.2 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一致性说明 |
6.3 IEEE9 节点标准算例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 |
6.3.1 非同步机电源并网点位置的影响研究 |
6.3.2 非同步机电源装机容量的影响研究 |
6.3.3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研究 |
6.4 实际电网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 |
6.4.1 某地区电网的简要介绍 |
6.4.2 宽频谐振问题的分析与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宽频谐振问题的抑制措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宽频谐振不稳定问题抑制的基本思路 |
7.2.1 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 |
7.2.2 提高系统的正电阻阻尼 |
7.2.3 削弱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 |
7.3 应用于电力系统一次系统的谐振抑制措施研究 |
7.3.1 配置旁路阻尼滤波器 |
7.3.2 加强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 |
7.4 应用于电力系统二次系统的谐振抑制措施研究 |
7.4.1 调整优化控制器参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三相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参数 |
附录 B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参数 |
附录 C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参数 |
附录 D IEEE9 节点标准算例系统的基本参数 |
附录 E 国内某地区电网主要电力设备的基本参数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
2.3.1 储能技术类型 |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
3.4.2 敏感性分析 |
3.4.3 方法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4 算例分析 |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计及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网故障诊断 |
1.2.2 信息恶意篡改 |
1.2.3 脉冲神经膜系统 |
1.3 本文的工作安排 |
2 相关理论简介 |
2.1 相关数学理论 |
2.1.1 随机矩阵理论 |
2.1.2 信息熵理论 |
2.1.3 模糊聚类理论 |
2.2 脉冲神经膜系统基本理论 |
2.2.1 脉冲神经膜系统概念 |
2.2.2 脉冲神经膜系统故障诊断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计及量测信息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记忆脉冲神经膜系统 |
3.2.1 定义 |
3.2.2 记忆回溯矩阵推理算法 |
3.3 故障诊断方法 |
3.4 仿真测试 |
3.4.1 算例验证 |
3.4.2 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计及故障信息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生长推理脉冲神经膜系统 |
4.2.1 定义 |
4.2.2 神经元生长算法 |
4.2.3 神经元矩阵推理算法 |
4.3 故障诊断方法 |
4.4 仿真测试 |
4.4.1 算例验证 |
4.4.2 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知识图谱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 |
1.1 知识图谱的定义 |
1.2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概念 |
1.3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结构 |
1.4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优势 |
2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构建 |
2.1 自顶向下 |
2.1.1 本体学习 |
2.1.2 实体学习 |
2.2 自底向上 |
2.2.1 信息抽取 |
2.2.2 知识融合 |
2.2.3 知识加工 |
2.3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更新 |
3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应用 |
3.1 异构数据管理 |
3.2 智能搜索与深度问答 |
3.3 智能辅助决策 |
4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 |
4.1 研究现状与热点 |
4.2 专家标注的电力系统知识图谱构建 |
4.3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 |
4.4 电力系统知识图谱的增量更新和质量评估 |
5 结束语 |
(6)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经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预测模型研究动态 |
1.2.2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研究动态 |
1.2.3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电能调度优化研究动态 |
1.2.4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效益评价研究动态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现状分析及基础理论 |
2.1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现状分析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再生能源预测理论 |
2.2.2 定容优化理论 |
2.2.3 调度优化理论 |
2.2.4 效益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单元构成及整体结构 |
3.1 子级微电网系统构成单元 |
3.1.1 光伏发电系统 |
3.1.2 风力发电系统 |
3.1.3 柴油发电系统 |
3.1.4 储能系统 |
3.2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控制框架结构 |
3.2.1 多代理系统概念及特征 |
3.2.2 多代理系统结构 |
3.3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独立微电网框架 |
3.4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动态自适应变权优化的可再生能源预测 |
4.1 可再生能源数据预处理模型 |
4.2 可再生能源预测模型构建 |
4.2.1 ARIMA模型 |
4.2.2 GRNN模型 |
4.2.3 LSTM模型 |
4.2.4 头脑风暴优化算法 |
4.2.5 动态自适应变权优化分配原则 |
4.2.6 动态自适应变权优化可再生能源预测模型流程 |
4.3 实例分析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模型参数设置 |
4.3.3 性能测定指标 |
4.3.4 模型预测表现对比分析 |
4.3.5 模型泛化能力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研究 |
5.1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相关因素分析 |
5.1.1 系统内部因素 |
5.1.2 系统外部因素 |
5.2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结构框架 |
5.3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建模 |
5.3.1 目标函数 |
5.3.2 经济系统模型 |
5.3.3 物理系统模型 |
5.3.4 约束条件 |
5.4 区域双微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模型求解框架 |
5.4.1 定容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5.4.2 区域双微网互联系统定容优化策略 |
5.4.3 求解流程 |
5.5 算例分析 |
5.5.1 输入数据 |
5.5.2 参数设置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调度优化研究 |
6.1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调度优化策略 |
6.1.1 调度模式基本原则 |
6.1.2 调度相关因素分析 |
6.1.3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调度优化流程 |
6.1.4 电能交易机制 |
6.2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电能分层调度优化建模 |
6.2.1 目标函数 |
6.2.2 约束条件 |
6.3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调度优化求解框架 |
6.3.1 约束条件预处理 |
6.3.2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动态调度求解流程 |
6.4 案例仿真 |
6.4.1 参数设置 |
6.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评价 |
7.1 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综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
7.2.1 区间二型模糊数 |
7.2.2 区间二型模糊数计算机制 |
7.2.3 区间二型模糊AHP模型 |
7.2.4 区间二型模糊TOPSIS模型 |
7.3 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7.3.1 指标因素集确定 |
7.3.2 评价语的确定 |
7.3.3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AHP-TOPSIS的综合效果评价模型 |
7.4 案例分析 |
7.4.1 数据收集 |
7.4.2 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指标权重确定 |
7.4.3 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评价 |
7.4.4 评价结果分析 |
7.4.5 定容与调度综合效果敏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及其决策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消纳 |
1.2.2 电力市场及其风险管理 |
1.2.3 人工智能及其在能源电力领域中的应用 |
1.2.4 文献综述结论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2.1.2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
2.2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2.2.1 时间序列预测ARIMA模型 |
2.2.2 时间序列预测神经网络模型 |
2.3 集成学习方法 |
2.4 区块链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市场风险致因分析 |
3.1 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风险分析 |
3.1.1 可再生能源消纳面临的问题 |
3.1.2 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风险识别 |
3.2 宏观市场风险动力学模型 |
3.2.1 模型设计 |
3.2.2 配额政策决策影响多情景分析 |
3.2.3 市场有效性影响多情景分析 |
3.3 微观市场风险动力学模型 |
3.3.1 模型设计 |
3.3.2 预测能力影响多情景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预测的双侧随机性风险管控模型 |
4.1 双侧随机性风险及其管控策略 |
4.2 基于ARIMA的REC价格预测模型 |
4.2.1 REC价格序列预测需求分析 |
4.2.2 单条REC价格序列预测结果 |
4.3 基于集成学习的REC价格预测误差修正模型 |
4.3.1 基于集成学习的预测误差修正方法设计 |
4.3.2 多条REC价格序列预测误差修正 |
4.4 基于LSTM的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模型 |
4.4.1 光伏发电出力预测需求分析 |
4.4.3 光伏发电出力预测结果 |
4.5 基于深度网络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 |
4.5.1 电力需求预测需求分析 |
4.5.2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多元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设计 |
4.5.3 电力需求预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元分析的市场有效性风险解析模型 |
5.1 市场有效性风险及其解析思路 |
5.2 基于模式识别的多因素时间序列相关分析模型 |
5.2.1 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体系设计 |
5.2.2 特征模型构建 |
5.2.3 关键特征提取 |
5.2.4 基于全部特征和关键特征的相关分析对比 |
5.3 基于符号动力学和复杂网络的多因素联合演变规律分析模型 |
5.3.1 多因素联合演变规律分析方法体系设计 |
5.3.2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
5.3.3 联合演变复杂网络的统计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结果型风险决策模型 |
6.1 配额制下可再生能源消纳多目标风险决策问题 |
6.2 MNSGA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 |
6.2.1 MOP问题描述 |
6.2.2 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 |
6.2.3 MNSGA算法设计 |
6.3 结果型风险决策案例分析 |
6.3.1 案例描述 |
6.3.2 求解和决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市场风险管理和决策仿真系统设计 |
7.1 系统集成设计 |
7.2 企业级云应用风险管理模块设计 |
7.2.1 企业级云应用风险管理模块架构设计 |
7.2.2 企业级云应用风险管理模块云服务模式设计 |
7.3 分布式应用决策仿真模块设计 |
7.3.1 基于市场风险的售购电决策规则 |
7.3.2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应用要素设计 |
7.3.4 仿真结果展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停电后机组恢复在线智能决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电力系统恢复问题概述 |
1.2.1 电力系统恢复阶段划分 |
1.2.2 电力系统恢复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
1.3 机组恢复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基于预设数据的机组恢复方案优化制定 |
2.1 引言 |
2.2 偏好多目标优化模型 |
2.2.1 优化目标 |
2.2.2 约束条件 |
2.3 PD-NSGA-Ⅱ算法 |
2.3.1 PD-NSGA-Ⅱ算法简介 |
2.3.2 基于偏好的支配关系 |
2.3.3 松弛的Pareto支配关系 |
2.3.4 PD-NSGA-Ⅱ主循环 |
2.4 基于PD-NSGA-Ⅱ的机组恢复优化 |
2.4.1 基因编码 |
2.4.2 连通性检测 |
2.4.3 参考点选取 |
2.4.4 算法流程和方案决策 |
2.5 算例分析 |
2.5.1 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测试系统 |
2.5.2 山东西部电网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实时数据的机组在线恢复动态决策 |
3.1 引言 |
3.2 机组在线恢复框架和评价指标 |
3.2.1 机组在线恢复 |
3.2.2 机组在线恢复框架 |
3.2.3 评价指标 |
3.2.4 约束条件 |
3.3 基于SAE的估值网络 |
3.3.1 训练集生成 |
3.3.2 基于PSO的样本标签计算 |
3.3.3 估值网络训练 |
3.4 基于MCTS的机组恢复在线决策 |
3.4.1 MCTS |
3.4.2 改进的UCT算法 |
3.4.3 剪枝技术 |
3.4.4 基于估值网络的模拟 |
3.4.5 MCTS并行实现 |
3.5 算例分析 |
3.5.1 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测试系统 |
3.5.2 山东西部电网 |
3.6 小结 |
第4章 考虑风电场参与的机组恢复在线决策 |
4.1 引言 |
4.2 考虑风电场的机组恢复框架和评价 |
4.2.1 考虑风电场的机组恢复 |
4.2.2 考虑风电场的机组恢复框架 |
4.2.3 评价指标和约束条件 |
4.3 离线自学习 |
4.3.1 自学习方法 |
4.3.2 风功率场景聚类 |
4.3.3 估值网络和策略网络 |
4.3.4 样本生成 |
4.4 机组恢复在线决策 |
4.5 恢复期间风功率控制 |
4.5.1 模型预测控制 |
4.5.2 风电场控制模式 |
4.5.3 风功率模型预测控制 |
4.6 算例分析 |
4.6.1 调整后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 |
4.6.2 山东东北部电网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10)基于博弈论的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研究现状 |
1.2.1 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磁环网概述 |
2.1 电磁环网的形成原因 |
2.2 电磁环网的优缺点 |
2.2.1 电磁环网的优点 |
2.2.2 电磁环网的缺点 |
2.3 电磁环网的分类 |
2.3.1 通道型电磁环网 |
2.3.2 受端电网型电磁环网 |
2.3.3 送端电网型电磁环网 |
2.3.4 核心环网型电磁环网 |
2.4 电磁环网解合环原则 |
2.4.1 电磁环网解合环时间节点及解环点选择 |
2.4.2 电磁环网解合环基本原则及其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环网稳定性评估 |
3.1 静态稳定裕度指标 |
3.2 暂态稳定裕度指标 |
3.3 热稳定裕度指标 |
3.4 短路电流裕度指标 |
3.5 安全控制量指标 |
3.6 算例分析 |
3.6.1 PSD-BPA程序简介 |
3.6.2 指标计算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入权重方法的电磁环网稳定性评估指标 |
4.1 权重方法简介及其在评价指标中的应用 |
4.1.1 熵权法 |
4.1.2 专家调查法 |
4.1.3 变异系数法 |
4.2 算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弈论在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中的应用 |
5.1 博弈论简介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5.2 合作博弈 |
5.2.1 合作博弈的概念 |
5.2.2 合作博弈的原理 |
5.2.3 合作博弈在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中的应用 |
5.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专家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平衡供电系统电能计量方法及其在电气化铁路中的应用[D]. 脱长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D]. 邢法财. 浙江大学, 2021(01)
- [3]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4]计及信息恶意篡改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刘伟. 西华大学, 2021(02)
- [5]知识图谱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高海翔,苗璐,刘嘉宁,林湘宁,董锴,何祥针. 广东电力, 2020(09)
- [6]区域微电网互联系统经济优化方法研究[D]. 杨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及其决策仿真研究[D]. 刘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大停电后机组恢复在线智能决策优化研究[D]. 孙润稼. 山东大学, 2020(08)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基于博弈论的电磁环网解合环策略研究[D]. 陈尚.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