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锦涛会见伊朗议长和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王一帆[2](2021)在《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反恐斗争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通过采取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综合治理手段,“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已基本丧失在中国境内的生存空间,反恐形势已发生质的变化。恐怖主义风险最高的中国新疆地区已连续四年多未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国家安全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但是,部分“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仍在境外开展恐怖主义活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土耳其已成为“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境外的大本营和避难中心。“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土耳其煽动反华舆论,筹措发展资源,扩大组织规模,集中训练恐怖活动人员,遥控指挥实施恐怖袭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长期盘踞在土耳其,使中国无法从根源上铲除这一“毒瘤”。因此,与土耳其推进和深化反恐合作,对中国进一步开展反恐斗争和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限制“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土耳其的活动与发展,中国与土耳其开展的反恐合作已启动多年,但是取得的成效不佳,缺乏实质化进展,亟需在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突破。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提升,政治互信日益增强,在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两国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和推进反恐合作的共识也在逐步深化。因此,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面临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论述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与土耳其开展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内外环境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具体对策。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和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演进和发展,详细梳理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共经历了起源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总结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具有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进程阶段性、立场反复性、合作复杂性和目标长期性。第三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深入剖析开展反恐合作对中国与土耳其以及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推进反恐合作具有的可行性。第五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伊斯兰国”和“东突”等恐怖主义发展因素,缺乏互补性的反恐合作需求、存在差异化的反恐合作目标以及不确定和不统一的反恐标准等双方利益因素,美国和欧盟各国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态度等国际力量因素。第六章为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推进和深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对策,包括巩固反恐合作共识,夯实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根基;完善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效率;优化反恐合作环节,拓宽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范围;加快推进全面合作,实现中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突破等内容。
黄宇豪[3](2020)在《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以来,各类合作项目扎实启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沿线国家民生改善注入了新鲜动力。倡议发展至今,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然而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伊朗参与“一带一路”的进程却相对缓慢。伊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中伊之间的友好交往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中东地区能源大国,伊朗与中国在发展需求上存在较高互补性,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和制裁下,中伊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突显。“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外交和经济合作计划,中伊之间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成果却低于外界期待,探究伊朗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至关重要。本文对伊朗政界、媒体、学术界涉及“一带一路”的相关表态、报道、报告以及学术文章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总体积极,其认知阶段经历了观望期、期待迟疑并存期和认知深化期,目前已进入积极合作期。然而经过深层分析后发现,当前伊朗政界在参与倡议时仍存在矛盾心态。美国对伊的“极限施压”、伊朗经济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是伊朗参与倡议合作的推力;“抵抗型经济”的排外性、伊朗“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基调、伊方对倡议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过度期许是阻碍合作的分力。伊朗官方通讯社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重点关注倡议的经济类报道和政治类报道,注重对“一带一路”的结果和评价进行建构。伊通社在报道中对倡议既有赞同也有批驳,在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经济利好的同时,又间接报道了他国猜忌,反映了伊通社对“一带一路”的基本态度是支持,但也力图通过全面性的报道,获取各方对“一带一路”的真实看法以作参考。伊朗学术界对倡议的研究全面,认知较为客观。伊朗学术界普遍认为倡议对伊朗的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经济机遇和安全机遇,伊朗可以利用“一带一路”,打破美国“极限施压”,缓解经济困境。然而,伊朗学术界对于挑战的解读主要基于传统的地缘理论,担忧倡议会使伊朗地缘经济落入中国控制,可能潜移默化使伊朗对中国形成依附,加剧地区竞争甚至侵蚀伊朗原有的地区市场。在倡议前景方面,认为域内外大国的干预是影响“一带一路”成功推行的主要因素。综合来讲,伊朗政界、媒体和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基本持支持态度,但伊朗在参与“一带一路”时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伊方比较关注合作过程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以及瓜达尔港和恰巴哈尔港的关系、数字丝绸之路的安全问题等。中方首先需正视中伊在“一带一路”上的需求差异,并向西延展中巴经济走廊,实现走廊与伊朗对接。资金融通是影响中伊拓展合作的主要障碍,中伊应合力在倡议框架下解决资金流动困难。其次,中方必须加强媒体建设,提高宣传力度,掌控国际话语权,形成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战略叙事,尽量消除伊朗在“一带一路”尤其是数字丝绸之路上的担忧,提升两国在各领域的对话与交流。
周霜[4](2019)在《中国与乌干达的政治交往(1962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举行,标志着中非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既重视与非洲多边关系的发展,也注重同非洲国家双边关系的推进。目前,急需系统梳理和审视中国与非洲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现状、特点、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详细地梳理了中国与东非的一个小国——乌干达的政治交往情况,探讨两国政治交往的特点、成效、不足,并就如何保持中国和乌干达政治关系的良好发展态势,提出笔者的看法。本文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在吸收现有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从中国和乌干达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和乌干达政治交往发展历程,以期对两国的政治交往有整体和宏观的把握;其次,分别从中国和乌干达首脑外交、行政机构交往、立法机构交往和政党交往的角度,对中国和乌干达政治交往的特点、成效、不足及应对作深入地分析;最后,期望通过前文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和乌干达政治交往的经验与不足,并对两国未来的政治关系进行展望。回顾中国和乌干达政治关系发展历程,可以得出:首脑外交更加密切;行政机构的政治交往规格更高;立法机构的政治交往逐渐兴起;政党交往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当然,中国和乌干达的政治交往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两国在经济体量、国土面积、国际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中国和乌干达首脑外交而言,中国方面有失信的行为,在以后的首脑交往中,中方要做到“真、实、亲、诚”;就中国和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而言,西方认为中国宣传“中国模式”,两国在政治往来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其影响;就中国和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而言,交流不频繁、实质性合作少,今后可以多往来多合作多交流;就中国和乌干达政党交往而言,中国和乌干达政党交往的形式单一,在今后可以朝着机制化方向发展。
张玉友[5](2019)在《双层联动: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国内议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国内议程与国际议程互动的结果,也是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国内议程基于安全需求、利益偏好和身份定位三个要素。对于地区中等强国摩洛哥来说,安全专指王室集团的政权安全;利益偏好系社会主要阶层的“现实利益”,特指以保持国民经济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利益;身份定位系指摩洛哥存在多种冲突性身份背景下,如何维持各族群之间的团结与融合。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摩洛哥外交政策中国内议程和国际议程的双层联动外交决策模式,即外交决策者同时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就某一议程进行统筹,首先满足国内的需求,其次满足国际社会的诉求,以外交巩固内政,以国际治理带动国家治理。摩洛哥特色的国内一国际议程外交政策模式具有三个特点:金字塔式的外交决策结构、相互关联的四类国内议程和双层联动的国际议程设置。在上述三个特点中,决策结构居于双层联动模型的中心位置,它既决定了谁是最终决策单位,又在制度上规定了国际博弈的国内听众。摩洛哥的决策机制自上而下分别为核心决策层、附属决策层和边缘决策层。核心决策层是双层联动模式中的关键决策单位,它主要由国王、王室顾问团和安全机构构成,其中国王处于核心地位,掌控议程设置权和裁决权,控制着重点决策过程和对外谈判进程;附属决策层主要由政府和议会组成,主要功能是补充、完善和执行王室的决策,并作为王室对外活动中的政治代表;边缘决策层主要由政党、公民社会和大众舆论组成,它具有较强的草根性和社会动员能力,主要功能是在对外政策中形成舆论张力和决策压力。除核心决策层外,其他决策层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政策传输者与反馈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决策单位的决策进程。摩洛哥外交政策存在四类国内议程。第一个议程是维护摩洛哥阿拉维家族的政权安全,其核心是保证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唯一性,维护君主统治的政权合法性,亦即维护教权和王权。为追求政权安全,摩洛哥对美国和沙特开展联盟外交,以维护教权和君权为国内政治目标;第二个议程是西撒哈拉问题,其核心目标是追求国际社会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和治权。作为国内政治的重要目标,西撒哈拉问题兼具“目标性”和“工具性”特征,在对外政策上作为摩洛哥最高外交目标之一,是其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重要任务。在外交实践中,为获得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国际支持,摩洛哥对非洲采取“援助”政策,包括利用宗教软力量和经济硬力量,同时对阿尔及利亚采取“缓和”与“强硬”并举的外交模式;第三个国内议程是经济发展,它是王室与“民选政府”执政合法性的直接来源,间接地影响着政治精英的生存安全和国内社会的稳定。在外向型经济特征下,摩洛哥决策者一方面保持和加强与传统盟友(美国、欧盟、海合会国家)的经济联系,另外一方面拓展新的战略伙伴(中国、印度、俄罗斯);第四个议程是少数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问题。在国际议程上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巴以问题,以及如何对待柏柏尔人问题国际化的挑战。摩洛哥外交政策模式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双层联动的国际议程设置,即摩洛哥决策者通过巧妙的外交路径选择,既满足国内议程的需要,又能在国际上塑造温和、中正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作为第一个国际议程,联盟外交是摩洛哥王室应对国内外安全威胁的重要工具,在实践中,该路径通过理性地服务盟友的需要,获取处理国内议程所需的战略资源。第二个国际议程是经济外交,摩洛哥案例丰富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彰显“以经济促经济”、“以经济促政治”和“以政治促经济”三种形态,分别表现为摩洛哥对新兴经济体的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西撒哈拉问题上获得支持)和摩洛哥对欧盟政策(推动摩洛哥政治改革获取经济援助)。第三个国际议程是宗教外交,主要体现在摩洛哥对非洲和欧盟宣传温和伊斯兰。总之,摩洛哥外交政策具有双层联动性,从满足国内政治的需要出发,与国际社会开展全方位的互动。
李朝飞[6](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蒋静飞[7](2018)在《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是推动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个多边合作机制的创立,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机制化建设的新阶段,也为我们研究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阿合作论坛”的设立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着眼于中阿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球化日益凸现的新时期极具战略意义。论坛成立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运行过程中,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紧贴不同时期中阿双方的不同需求,为中阿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框架。可以说,“中阿合作论坛”是服务于中阿关系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对于中阿务实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21世纪以来,中阿友好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典范。本论文以“中阿合作论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前中阿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论坛成立的背景和过程、论坛主要相关文件、论坛机制及相关活动、中阿合作模式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合作模式的异同等进行全景式考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对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做全面、综合的研究与评估,以期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本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选题意义,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文部分的第一章回顾了“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和创立。“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是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传统友谊的历史积淀,是对21世纪初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是中阿相互多样化利益诉求的现实选择。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的设想最早源于阿方,但得到中方积极回应,同意“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中阿合作论坛’”。最后在阿方草案基础上,各自拟订了文件草案。在中阿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筹备下,“中阿合作论坛”于2004年1月30日正式成立。第二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中阿合作论坛”在14年的发展过程中,正规化、机制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部长级会议为引领机制,以高官委员会为执行机制,以中阿企业家大会、专题经贸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互办文化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高教与科研研讨会、环境保护合作等十余个定期或不定期的合作机制为协同机制的框架。本章对这些机制进行分类,分析论坛的主要会议文件、介绍论坛机制的相关活动,并对论坛的机制成效进行评估,分析其特点及局限,同时阐述外界对其评价。第三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迅速发展。自论坛成立以来,推动中阿关系经历了三次飞跃:2004年论坛成立之际,首届部长级会议确立了中阿“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2010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宣布中阿关系升级为“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4年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一带一路”构想正式纳入中阿合作的议题,中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构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本章对论坛成立后中阿关系的三个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章主要从比较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类型进行研究并阐明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本章把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分为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机制这三大类,并列举典型案例对这三类合作机制进行分析,通过与中国对阿合作机制的对比,分析各自特点,揭示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第五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中阿合作论坛”的建设要深化战略、突出创新、务求实效,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时代主题,提升合作效能。
汪学磊[8](2017)在《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点外交是中国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中国外交话语的实践。叙利亚问题是当今最大的热点,期间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国方式"外交话语,构成了中国热点外交研究的典型案例。鉴于在该问题上西方对中国曾发起无端指责和包括"搭便车论"在内的恶劣批评,中国热点外交迫切需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层面积极应对,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立足本土的中国热点外交话语研究为此提供了一种途径。这一研究将梳理中国热点外交的特点和内涵,有助于还原一个文化的中国外交形象。本文以文化话语研究为理论指导和研究框架,阐释了外交、话语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地吸收了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其他学科以及话语研究的相关理论,相应地提出了主体语料—辅助语料—语境语料结合的ABC语料分析模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依据"中国方式"话语形成全过程的语料,全面分析了中国热点外交话语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实践情况并讨论了"中国方式"的话语特点与文化内涵。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对叙利亚问题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方式"话语中的言说主体、言说对象、言说方式以及话语内容等要素进行整体历时的研究;其次以中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叙利亚化武危机中中美俄话语研究和"中国方式"话语进路为三个"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分别作了更为细致而深入的讨论,强调了超越"议程设置"的"话语设置"之争在此类话语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展示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中国方式"的话语图景,充分说明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不但没有"搭便车",而且全方位综合地进行了包括劝和促谈、推动叙问题政治解决和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道路等方向在内的外交努力,体现出中方公正独立、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解决热点问题的"中国方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叙利亚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并最终形成的。"中国方式"话语实践过程反映出渐进型、学习型、发展型、示范型、有为型、文化型的话语特点,以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价值观、历史观、冲突观、言行观、秩序观、天下观和国际关系观等文化特质。在国际热点频发、中西力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方式"热点外交面临着在更多实践中获得历练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具有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的机会,也是维护和建设中国外交形象的机会;但同时无论在传播实效、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方面"中国方式"依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周宏刚[9](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宋达[10](2013)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后,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甚至出现数次危机,但之后都能化险为夷,最终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是迄今为止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最显着的规律。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和“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以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逐渐确定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相比之下,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始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并依仗其实力掌握着中美关系变化的主动性。因此,研究美国对华政策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影响美国对华政策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到导致这一规律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其决策层是制定和实施对华政策的关键。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冷战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四任六届政府决策层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包括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s)和政治图式(political schema),从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层心理因素这一微观层次上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冷战后历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信念体系包括其主要成员(总统、副总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副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主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和驻华大使等)的成长历程、宗教信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政治思想和对华观点等,这是决策层制定对华政策的思想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采用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的第二代认知结构理论——政治图式理论来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心理因素。图式是指“反映现实世界某些方面、围绕特定主题组织人们知识和设想并有助于理解和处理社会信息的一种心理框架或结构”。笔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是“美国战略目标”、“美国经济利益”、“美国安全利益”和“美国价值观”四位一体组合构成的心理框架结构(老布什政府是除“美国安全利益”之外的三位一体组合)。历任决策层根据自身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对大量的涉及中国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些信息以中美互动关系(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经贸关系、台湾问题等)为核心,以国际局势的变化为基础(大国力量对比变化、大国关系和全球问题等),同时受到美国国内因素(外交决策机构、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等)和第三方因素(如美国的盟国、敌视国、国际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涉华信息首先以表征(representation)的形式存在于决策层的大脑中。表征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与决策层既有的对华政策的政治图式相互作用。美国决策层以其政治图式作为干预变量,对所得到的表征进行加工,使其所做出的任何对华政策都符合其既有的政治图式;如果在对华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与政治图式不符之处,决策层用其政治图式重新检验并修正该政策,直至最终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践。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冷战后美国四任六届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找到其异同点尤其是共性,从微观层次上认清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美政策。笔者发现,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均包括三个方面:美国战略目标(维护霸权)、美国经济利益(维护美国经济霸权、发展国内经济等)和美国价值观(包括自由、民主、人权等),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增加了美国安全利益(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全球性问题等)的内容。相同点是“美国战略目标”在所有政治图式中都处于支配地位。其不同点是:随着国际局势和中美互动关系(尤其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加之两党传统信念体系的不同,“美国经济利益”和“美国价值观”以及“美国安全利益”在维护其战略目标时的相对地位和优先次序有所调整,三者或四者由此形成以战略目标为支配地位的不同的关系组合。同时,历届政府决策层和国会中的对华强硬派与温和派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妥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修正了对华政策,表现在前三任政府的对华政策都由上任之初的对立或竞争转向后期的接触与合作。奥巴马政府有意识地避免了前三任的这种政策失误,但其第一届对华政策的发展趋势有矫枉过正之势。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防止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挑战其世界领导地位,同时从未放弃向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历任决策层尤其是其中的强硬派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价值观普世性上存在认知偏差。事实上,中国的和平发展没有挑战美国世界霸权的意图,但有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世界主导性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霸权竞争和取代关系,而是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的价值观并不具有普世性,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很多国家与民族并不适用。美国决策层在这些方面的认知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战略互信,即“战略互疑”呈上升趋势。中国制定对美政策时,要把握美国对华政策实质,同时避免自己对美国的认知偏差。让美国相信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要体现在中国对美政策和对外战略的宣传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增进互信,从心理上矫正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在中美关系发展方向上形成共识。笔者认为中美双方应从根本问题上、长远发展和当前关系处理三个方面处理好中美关系: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相互尊重;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强化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减少对双方不利的竞争和不必要的摩擦;当前应着重管控分歧,考虑和照顾对方的需求和关切,彼此妥协,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中国应和美国共同努力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并积极推动与美国构建更加成熟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胡锦涛会见伊朗议长和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锦涛会见伊朗议长和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1.1 关于土耳其的研究现状 |
1.3.1.2 关于反恐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1.3 关于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1.4 关于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2.1 在土耳其外交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 |
1.3.2.2 在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和“库尔德工人党”方面 |
1.3.2.3 在地区和全球反恐合作方面 |
1.3.2.4 在中国与土耳其关系方面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学术访谈法 |
1.5 相关理论 |
1.5.1 合作论 |
1.5.2 国家利益论 |
1.5.3 国家安全理论 |
1.6 研究框架 |
2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演进和发展 |
2.1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 |
2.1.1 起源阶段 |
2.1.2 探索阶段 |
2.1.3 发展阶段 |
2.1.4 深入阶段 |
2.2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发展特征 |
2.2.1 进程阶段性 |
2.2.2 立场反复性 |
2.2.3 合作复杂性 |
2.2.4 目标长期性 |
3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战略价值 |
3.1 开展反恐合作对中国的战略价值 |
3.1.1 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 |
3.1.2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本要求 |
3.1.3 参与中东地区安全治理和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3.1.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选择 |
3.1.5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维护海外利益的重要保障 |
3.1.6 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根本出路 |
3.2 开展反恐合作对土耳其的战略价值 |
3.2.1 强化与中国外交关系的核心基础 |
3.2.2 深化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关键前提 |
3.2.2.1 土耳其国内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
3.2.2.2 土耳其与中国贸易不平衡加剧 |
3.2.3 维护国内政治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
3.2.4 改善国际形象和提升影响力的正确途径 |
4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内外环境 |
4.1 国际环境 |
4.1.1 中东地区力量格局转变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战略契机 |
4.1.2 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平台保障 |
4.1.3 世界各国的反恐立场为开展反恐合作提供舆论支持 |
4.2 国内环境 |
4.2.1 中国境内恐怖主义风险显着降低 |
4.2.1.1 预防打击恐怖主义 |
4.2.1.2 开展去极端化治理 |
4.2.1.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
4.2.2 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变趋势日益明显 |
4.2.2.1 以更加积极自主的态度参与地区和全球事务 |
4.2.2.2 以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强化亚太区域的合作 |
4.2.3 中国与土耳其不断深化多领域的合作 |
4.2.3.1 经济领域合作 |
4.2.3.2 人文领域合作 |
4.2.3.3 其他领域合作 |
5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 |
5.1 恐怖主义发展因素 |
5.1.1 “伊斯兰国”的发展变化 |
5.1.1.1 调整武装活动策略,改变恐怖袭击方式 |
5.1.1.2 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寻求多方势力合作 |
5.1.1.3 积极开展跨国“圣战”,策划实施“回流”渗透 |
5.1.2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变化 |
5.1.2.1 以土耳其为政治和发展中心 |
5.1.2.2 以土耳其为指挥和活动中心 |
5.2 双方利益因素 |
5.2.1 缺乏互补性的反恐合作需求 |
5.2.2 存在差异化的反恐合作目标 |
5.2.3 不确定和不统一的反恐标准 |
5.3 国际力量因素 |
5.3.1 美国因素 |
5.3.1.1 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 |
5.3.1.2 美国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政策 |
5.3.2 欧盟因素 |
5.3.2.1 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系 |
5.3.2.2 欧盟对“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政策 |
6 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的推进和深化 |
6.1 巩固反恐合作共识,夯实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根基 |
6.1.1 坚持打击恐怖主义 |
6.1.2 坚持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
6.1.3 坚持反对反恐“双重标准” |
6.2 完善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效率 |
6.2.1 加强反恐问题磋商交流机制建设 |
6.2.2 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价值 |
6.2.3 争取第三方国家对反恐合作的支持 |
6.3 优化反恐合作环节,拓宽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范围 |
6.3.1 强化反恐情报交流共享 |
6.3.2 协调开展网络信息监管 |
6.3.3 探索反恐怖融资合作渠道 |
6.3.4 促进去极端化治理交流 |
6.3.5 推动引渡合作取得新进展 |
6.4 加快推进全面合作,实现中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突破 |
6.4.1 持续增进政治互信 |
6.4.2 破解经济合作瓶颈 |
6.4.3 丰富人文交流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第一节 伊朗政界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一、宗教领袖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二、总统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三、伊斯兰议会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四、财经部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第二节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特点 |
一、全局性认知为主,缺乏深入分析 |
二、总体认知积极 |
第三节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变化 |
一、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变化的四个阶段 |
二、当前伊朗政界参与“一带一路”的矛盾心态 |
小结 |
第二章 伊朗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第一节 伊朗媒体研究样本采样 |
第二节 样本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认知 |
一、高层框架分析 |
二、中层框架分析 |
三、低层框架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伊朗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第一节 伊朗学术界样本选择及数据概况 |
一、伊朗智库研究采样 |
二、伊朗学术期刊采样 |
三、样本对“一带一路”的基本态度 |
第二节 伊朗学术界样本对“一带一路”的综合认知 |
一、样本对“一带一路”的性质与逻辑认知 |
二、样本对“一带一路”的目的与意图认知 |
三、样本对“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认知 |
四、样本对“一带一路”的前景与可行性认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与乌干达的政治交往(1962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五、相关概念阐释 |
第一章 中国与乌干达政治交往的历程回顾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建交初期的政治关系(1962-1971年)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政治关系趋冷时期(1971-1986年)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政治关系回暖时期(1986-2000年) |
第四节 中非合作论坛下的中国-乌干达政治关系(2000年至今) |
第二章 首脑外交: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领航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特点及作用 |
一、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局限与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局限 |
二、应对之策 |
第三章 行政机构交往: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主体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基本情况 |
一、中国-乌干达中央行政机构交往的基本情况 |
二、中国-乌干达职业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三、中国-乌干达地方政府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特点及作用 |
一、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不足与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不足 |
二、应对之策 |
第四章 立法机构交往: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动力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特点及作用 |
一、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局限与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局限 |
二、应对之策 |
第五章 政党交往: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重要补充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政党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的政党交往的特点和作用 |
一、中国和乌干达政党交往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的政党交往的成效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的政党交往的不足和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政党交往的不足 |
二、应对之策 |
结论: 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经验、不足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双层联动: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国内议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选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国内议程与国际议程:外交学研究的双层联动模式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国内安全议程和外交政策 |
第二节 自由主义、国内发展议程与外交政策 |
第三节 建构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与外交政策 |
第四节 国内议程和国际议程的双层联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三重决策:摩洛哥金字塔式外交决策机制 |
第一节 外交核心决策层 |
第二节 外交附属决策层 |
第三节 外交边缘决策层 |
第四节 外交决策层的功能分析 |
一、技术性功能 |
二、政治性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四类国内议程: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动力分析 |
第一节 王权安全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摩洛哥王权安全的概念分析 |
二、王权安全与摩洛哥联盟外交 |
第二节 西撒哈拉问题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哈桑二世的西撒哈拉政策(1976-1999年) |
二、穆罕默德六世执政初期的西撒哈拉政策(1999~2012年) |
三、西撒哈拉问题对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从进口替代战略到出口导向战略 |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 |
三、摩洛哥经济发展与外交政策关系 |
第四节 少数族群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少数族群与外交政策 |
二、摩洛哥犹太人的发展 |
三、摩洛哥柏柏尔人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议程一:王权安全视角下的摩洛哥联盟外交 |
第一节 摩洛哥对美国和沙特的政策演变 |
一、摩洛哥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
二、摩洛哥与沙特的“神圣同盟” |
第二节 摩洛哥与美国结盟的王权安全因素分析 |
一、维护教权:摩洛哥参与美国全球反恐战争 |
二、确保王权安全的战略资源 |
第三节 摩洛哥与沙特结盟的王权安全因素分析 |
一、维护君权:摩洛哥参与沙特的全球军事联盟 |
二、确保王权安全的战略资源 |
小结 |
第五章 议程二:西撒哈拉问题与摩洛哥外交努力 |
第一节 摩洛哥领土争端与外交挑战 |
第二节 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 |
一、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宗教外交 |
二、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关系的三种解释模式 |
第四节 摩洛哥对阿尔及利亚的“缓和”与“强硬” |
一、摩对阿四次成功缓和 |
二、摩阿关系“失败与敌意”加深 |
小结 |
第六章 议程三:国内经济发展与摩洛哥政府的外交转向 |
第一节 摩洛哥经济外交与多元化战略 |
一、经济外交的概念界定 |
二、摩洛哥多元化战略的提出与内涵 |
第二节 摩洛哥对欧盟的经济外交实践 |
一、对欧盟开展经济外交的条件分析 |
二、摩洛哥与欧盟合作:从贸易协议到优先地位 |
三、欧盟民主推广与摩洛哥经济外交 |
四、摩洛哥对欧盟经济外交评估 |
第三节 多元化战略视角下的摩洛哥对华政策 |
一、摩洛哥对华政策演变:从政党间接触到战略伙伴关系 |
二、2011年之前摩洛哥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
三、摩洛哥对中国的经济外交 |
四、摩洛哥对华经济外交评估 |
小结 |
第七章 议程四:少数族群团结与摩洛哥外交实践 |
第一节 摩洛哥对以色列“接触”政策 |
一、有限接触到实质性接触(1956~1994年) |
二、秘密接触到间接接触(1995~2017年) |
第二节 摩洛哥调解巴以冲突的前景与局限性 |
第三节 柏柏尔人与摩洛哥外交政策 |
一、柏柏尔运动国际化的历史演变 |
二、摩洛哥柏柏尔人海外离散者 |
第四节 “2·20”运动后柏柏尔问题的扩大化 |
小结 |
结论 |
一、国际议程的国内根源 |
二、摩洛哥国内—国际议程互动模式总结 |
三、阿拉伯君主制国家与国内—国际议程互动模式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摩洛哥《宪法》节选(2011年版) |
附录二 摩洛哥主要机构和组织中外文对照表 |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关于建立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附录四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西撒哈拉局势相关决议 |
附录五 本人围绕博士论文开展的学术研究与成果 |
(6)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与创立 |
第一节 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谊是论坛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一、相互理解和尊重,维护彼此的核心利益 |
二、从单一援助到多样化合作,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
第二节 21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形势是论坛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对国家间交往方式提出新要求 |
二、新世纪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是中阿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推手 |
第三节 中阿双方的多样化需求是论坛建立的现实背景 |
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需求 |
二、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需求 |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筹备与创立 |
小结 |
第二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 |
第一节 引领机制:部长级会议 |
第二节 执行机制:高官委员会 |
第三节 协同机制:其他合作机制 |
一、经贸能源类合作机制 |
二、人文交流类合作机制 |
三、可持续发展类合作机制 |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评估 |
一、“中阿合作论坛”的外交类型 |
二、历届部长级会议的意义及成绩 |
三、“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特点 |
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的局限性 |
五、外界对“中阿合作论坛”的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发展 |
第一节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2004~2009年 |
一、高层交往互动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
二、经济关系高速发展、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
三、借力论坛框架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
四、加强国际事务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
第二节 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0~2013年 |
一、理性应对中东变局,稳妥推进政治关系 |
二、经贸关系逆势增长,合作平台愈加完善 |
三、文化交往有序开展,深度广度不断扩大 |
第三节 中阿“命运共同体”(2014年~至今) |
一、战略互依逐步提升,政治互信全面加深 |
二、“一带一路”当为契机,经济务实合作提质增效 |
三、文化交流实力推进,民间参与稳步提升 |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及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 |
一、阿拉伯—印度合作论坛 |
二、阿拉伯—日本经济合作论坛 |
三、阿拉伯联盟参与的其他整体合作机制简要介绍 |
第二节 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 |
一、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 |
二、美国—海合会战略合作论坛 |
第三节 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模式 |
第四节 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机遇 |
二、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指导下的“中阿合作论坛”建设 |
一、新气象 |
二、新期待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高层领导交往统计表(2004~2017年) |
(8)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要求 |
1.1.2 "中国方式"的诞生 |
1.1.3 "中国方式"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
1.2.2 外交、话语与文化 |
1.3 小结 |
2.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热点)外交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2 文化话语研究 |
2.3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性质 |
2.3.1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一般性 |
2.3.2 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特殊性 |
2.4 文化话语研究关照下的理论框架 |
2.4.1 研究目的 |
2.4.2 研究对象 |
2.4.3 研究原则 |
2.4.4 研究方法 |
2.5 ABC语料分析模式 |
2.6 小结 |
3. "中国方式"的形成:叙利亚问题外交话语整体分析 |
3.1 语料收集 |
3.2 "中国方式"之"面"(整体分析) |
3.2.1 "中国方式":谁在说? |
3.2.2 "中国方式":怎么说? |
3.2.3 "中国方式":对谁说? |
3.2.4 "中国方式":说什么? |
3.2.5 话语效果 |
3.3 小结 |
4. "中国方式"的话语设置研究 |
4.1 中国的三张否决票 |
4.1.1 第一张否决票 |
4.1.2 第二张否决票 |
4.1.3 第三张否决票 |
4.1.4 话语权之争 |
4.2 化武危机 |
4.2.1 危机背景 |
4.2.2 俄美外交话语互动 |
4.2.3 决议(S2118号)分析 |
4.2.4 中俄话语比较及启示 |
4.3 "中国方式"的话语进路 |
4.3.1 "中国方式"的递进过程 |
4.3.2 概念形成 |
4.4 小结 |
5. "中国方式"的特点及其后续效应 |
5.1 "中国方式"的话语特征 |
5.1.1 渐进型话语 |
5.1.2 学习型话语 |
5.1.3 发展型话语 |
5.1.4 示范性话语 |
5.1.5 有为型话语 |
5.1.6 文化型话语 |
5.2 "中国方式"的文化特质 |
5.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 |
5.2.2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观 |
5.2.3 "以文化之"、"非危不战"的冲突观 |
5.2.4 "听其言,观其行"的言行观 |
5.2.5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秩序观 |
5.2.6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天下观 |
5.2.7 "以德服人"、"以德为邻"的国际关系观 |
5.3 “中国方式"与中国热点外交之后续发展 |
5.3.1 叙利亚问题后续发展 |
5.3.2 "中国方式"与其他国际热点问题 |
5.4 "中国方式"的机遇与挑战 |
5.5 对中国热点外交的建议 |
5.6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与不足 |
6.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话语事件汇总(含主体、客体、形式、时空) |
附录二 言说对象国别统计 |
附录三 S/2011/612 |
附录四 S/2012/77 |
附录五 S/2012/538 |
附录六 决议案2118(2013) |
附录七 安南的六点建议 |
附录八 王毅在叙利亚国际支持小组第三次外长会议上的讲话 |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10)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五、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认知结构分析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心理学中的认知分析法 |
一、 国际政治中的研究层次问题 |
二、 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
第二节 认知结构与外交决策的关系 |
一、 外交决策的概念和模式 |
二、 国际政治分析中的认知结构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
一、 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 |
二、 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认知结构 |
第二章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以压促变”与“接触防范” |
第一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务实保守主义 |
第二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布什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为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在北京风波影响下维护中美经贸关系 |
第三节 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制裁施压走向有限接触(1989.01-1993.01) |
一、 充满期待阶段(北京风波发生之前) |
二、 制裁施压而不孤立阶段(北京风波—1991 年) |
三、 接触防范阶段(1991 年—任期结束) |
第三章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人权外交”与“全面接触” |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保守自由主义 |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克林顿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谋求美国独霸全球的地位,对华在“人权”上施压,在经贸、安全领域合作与防范 |
第三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人权外交到战略伙伴(1993.01-2001.01) |
一、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阶段:(任期开始-1996 年) |
二、 美国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接触与遏制并存(1996 年-任期结束) |
第四章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反恐防扩,借重中国 |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新保守主义 |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小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 为实现全球反恐的胜利,在经济与安全领域与中国合作,强调价值观目标 |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战略竞争到建设性合作和利益攸关方(2001.01-2009.01) |
一、 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9·11 事件前) |
二、 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合作者(9·11 事件—2005 年) |
三、 美国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2005 年—任期结束) |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应对金融危机,战略再平衡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实用自由主义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奥巴马第一任期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重振美国霸权,通过中美经济、安全合作与竞争发展美国、制衡中国,不放弃价值观目标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对华政策:合作与制衡(2009.01-2013.01) |
一、 与中国的合作的一面 |
二、 加强制衡中国的一面 |
第六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认知结构的比较分析 |
一、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信念体系比较分析 |
二、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与对华政策评析 |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 |
二、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
第七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中国的应对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 |
二、 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应对之策:提倡并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
一、 中国提倡“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及其涵义 |
二、 积极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胡锦涛会见伊朗议长和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中国与土耳其反恐合作研究[D]. 王一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3]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D]. 黄宇豪.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12)
- [4]中国与乌干达的政治交往(1962年至今)[D]. 周霜. 云南大学, 2019(03)
- [5]双层联动:摩洛哥外交政策的国内议程研究[D]. 张玉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7]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D]. 蒋静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8]热点外交的“中国方式”:叙利亚问题文化话语研究[D]. 汪学磊. 浙江大学, 2017(07)
-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D]. 宋达.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