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不断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尚剑英[1](2021)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小学班主任应注重掌握沟通技巧,在沟通时应当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提升沟通艺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促进学生和班主任有效交流提供保障。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注重掌握沟通技巧的价值,再提出促进班主任和学生有效沟通的可行性对策。
贺全城[2](2021)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应放在立德树人上,确保学生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使其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教育阶段,班级管理是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更是班主任教师急需关注和重视的要点。作为学生过渡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要求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摆在正确位置,将"立德""树人"两者有机统一,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业发展、生活成长环境的同时,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更好地促进其综合素质获得提升、终身发展能力得到培养。本文立足初中班级管理实际,重点研究了将立德树人融入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
周原驰[3](2021)在《结构式团体辅导对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乐观作为积极的心理品质,正日益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已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开展促进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发展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将会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利用乐观心理品质的可培养性(即后成性),设计有效的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提升小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水平,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展开的研究。《结构式团体辅导对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促进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探讨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首先,开展问卷调查。本研究对沈阳市S小学五年级436名学生采用《儿童解释风格问卷(CASQ)》,对其乐观心理品质水平进行现状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其次,设计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本研究以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现状存在问题,运用解释风格与结构式团体辅导相关理论,将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发展特点和该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一套兼具操作性与针对性的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以期促进小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发展。再次,实施并评估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本研究根据前测结果选取三个同质班级,分别为实验班、对照班I和对照班II,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结构式团体辅导,对照班I学生进行学校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班II学生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考察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水平变化情况。由以上研究得出结论:一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低于均值;二是经过持续的乐观结构式团体辅导的干预,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水平有所提升;三是本研究所设计的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与针对性。最后,提出改善的中肯建议。立足于现实,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个层面着手改善并形成合力,提出促进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发展的切实建议,为提升我国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助力。
朱莉雅[4](2021)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从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中,新生将面临整个环境全方位的改变。随着这一系列变化,新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但同样地,这个特殊的适应过程也会为新生带来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因此,小升初阶段的“入学适应”对新生未来中学生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入学适应”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而本研究试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编的角度出发,基于“入学适应”主题对Y中学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校本开发。在生命全程发展观和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观理论指导下,本研究借鉴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结构,在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凯米斯行动研究经典模式,并运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法对成都市Y中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学适应”主题进行校本开发。研究包括两阶段性循环行动,具体从以下七个主要行动研究步骤展开对“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第四环节到第七环节为循环圈:情境分析;问题界定;总构想(总计划);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和概念界定以及方法与思路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是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即研究合作者们共同进行协同式行动研究的具体研究历程。该章包括行动前合作双方的知识准备、对Y中学初中“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情境分析、“入学适应”方案的编制与实践观察、期中后对上一阶段行动的反思与改进以及“入学适应”方案再实践等方面。第三章是研究结果,提炼“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研究结果,包括“入学适应”主题的四个开发内容和协同式行动研究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第四章对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现阶段研究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供改进思路;分析Q老师在此次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分析研究合作双方“合作关系”;分别就协同式行动研究“计划”、“行动与观察”、“反思”三环节进行思考来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方向,从而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开发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张苗[5](2021)在《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有意或无意地学习到的非预期或者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成分之一,长期潜移默化地、全方位全角度地作用于学生,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班的作用及建设还少有研究。笔者在泰国四色菊府安邦小学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发现隐性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时常被忽略,初级汉语班的汉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出现许多问题。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通过加强对外汉语隐性课程的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本文尝试以全新的视角将隐性课程与对外汉语教学进行结合,通过研究来探索隐性课程在初级汉语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和方法。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教学实践法、访谈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等方法对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基础、隐性课程的建设以及作用进行一定论述,将四色菊安邦小学汉语教学现状、整体隐性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相关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管理、教学、班级设置及心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初级汉语班的隐性课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设计:创设良好物理环境、合理安排人数和座位等;二、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安排:民主平等制定班规、规划课时讲练结合等;三、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改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向上班风、增加教师情感投入等。本文旨在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互补、协调、优化,创造最佳的对外汉语教学环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立体式地发掘多种多样的对外汉语教学因素,利用优势资源,突出文化特色,通过隐性的方式,营造出浓郁的语言学习、文化熏陶氛围,给学生以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改善初级汉语班教学现状。
薛晴[6](2021)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长期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普通高中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有所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要求继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诸多国外教育学家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十分重视。在高中教育体制中,德育工作的重任主要在政治教师、班主任和团委工作人员身上。而班主任往往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和心理健康,在带领学生管理好班级的同时,要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吴俊峰[7](2021)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过低评价和中职学生因为长期学习成绩较差而形成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心理问题越来越严峻。目前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心理疾病的发现和矫正,但是对问题的过分关注并没有使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重点关注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准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重塑自信,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为中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打下基础。本文以广东省M中职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开展M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心理品质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下降、个性自责自卑、人际敏感焦虑、职业素养偏低。另外,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各维度发展并不一致,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分别是超越维度的信念与希望品质、节制维度的宽容和谦虚品质,发展最差的是认知维度的创造力品质、人际维度的领导力品质和勇敢维度的真诚品质。与全国高中生常模相比,中职生在认知、公正、节制维度高于全国高中生,而在勇敢、人际、超越维度低于全国高中生。相关分析表明,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与专业满意度、人际支持、学校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程度、积极心理品质均存在显着性负相关;中职学生自杀想法与人际支持、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之间存在显着性负相关,说明中职生获得的人际支持程度和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对自杀想法的产生有影响,且人际支持越多,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越高,越不会产生自杀想法;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人际支持、学校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程度存在显着性正相关。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专职管理机构缺失、管理者专业素养不足、管理内容片面等特点。影响M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和积极品质发展有学校、社会、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的因素。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为指导,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探讨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成立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分层管理;完善管理内容,开展积极心理管理,包括创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档案、营造积极心理环境、强化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加强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训练以及对影响中职学生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子进行主动识别和积极管控等;构建积极支持系统等对策建议。
肖颖[8](2021)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从胜任力有关研究的被关注程度来看,我国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出现日渐增长的趋势,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探索还有待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工作中的经历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从而了解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构成。整个过程以N-vivo质性软件作为辅助工具,所得结果较为全面广泛。其次,通过以上研究形成教师胜任力问卷,将其发放给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并收集问卷,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借助SPSS25.0和AMOS23.0软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共包括5个维度25个项目,5个维度分别为学生导向、自我管理、合作与交流、职业素养以及个人魅力;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5个维度进行验证,结果得出模型拟合度较好,问卷信效度良好。通过对522位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总体得分为5.65。从各维度情况来看,其中胜任力水平最高的为个人魅力维度,得分为5.84,职业素养维度得分为5.72、学生导向维度得分为5.69、自我管理维度得分为5.52、合作与交流维度得分为5.45。以上数据表明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在整体及各维度上都处于偏上水平。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年龄教龄、子女情况、职称、学校类型、班主任任职情况、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拥有情况、获取荣誉情况之间的教师胜任力整体具有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高年龄教龄、有子女、高职称、公办学校、曾任职过班主任、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曾获得过荣誉的教师胜任力要高于其他教师。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中职学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行业间合作与交流、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等方面提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秦亚梅[9](2021)在《中职学校资助育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了力量。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职资助的资金投入和帮扶力度,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中职资助的覆盖范围也逐步延伸,数以万计的中职受助学生在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下,能够继续接受教育,培养专业技能,有益于今后人生的发展。但是,现实的中职资助工作存在着育人理念缺失、育人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如何将国家中职资助政策与中职学校的育人工作相结合,改善受助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受助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彻底改变受助学生的人生命运是国家和中职学校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研究中职资助育人策略,一方面,能够丰富中职资助育人的理论成果,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育人的成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让中职资助为学生插上成功的翅膀,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本研究以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育人策略作为研究的方向,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以传播学中的群体传播理论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构建中职资助育人实施过程的分析框架。从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反馈五个层面对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育人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在传播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从理论上分析中职资助育人的过程,认为中职资助育人过程应包括资助信息的发布、学生申请、评审过程、受助学生确定、受助学生培养、效果反馈六个环节。其次,通过对访谈调研材料的归纳和整理,将中职学校实际工作中的资助育人过程和理论分析过程相比较,总结出影响中职资助育人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资助信息发布缺少育人元素;二是评审过程缺乏监督机制;三是受助学生培育开展不深入;四是效果反馈环节缺失。最后,提出提升中职资助育人效果的策略,一是完善资助信息发布过程;二是规范评审环节监督机制;三是丰富受助学生培养的育人活动;四是增加中职资助育人效果反馈环节。
瞿连贵[10](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二、班主任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不断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主任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不断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探究 |
二、针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现激励为主的探究 |
三、针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应对各错误的探究 |
四、针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家校沟通的探究 |
五、针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建立平等关系的探究 |
六、针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提升学生信心的探究 |
七、结语 |
(2)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德树人的含义 |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
1. 对德育工作认知不足 |
2. 德育工作方法单一 |
3. 缺乏家校德育共育意识 |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
1. 转变自身理念,注重全面发展 |
2. 提升个人涵养,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
3. 加强多面关切,保护心理健康 |
4. 拓展德育实践,强化立德树人 |
四、结束语 |
(3)结构式团体辅导对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1 取向积极 |
1.5.2 角度新颖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乐观心理品质概述 |
2.1.1 乐观心理品质概念界定 |
2.1.2 乐观心理品质的相关理论 |
2.1.3 乐观心理品质的测量 |
2.1.4 乐观心理品质的研究现状 |
2.2 结构式团体辅导概述 |
2.2.1 结构式团体辅导概念界定 |
2.2.2 结构式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 |
2.2.3 结构式团体辅导对促进乐观心理品质发展的优越性 |
第3章 研究过程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统计分析法 |
3.2.5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假设 |
3.4.1 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现状假设 |
3.4.2 本研究中结构式团体辅导干预效果假设 |
3.4.3 关于结构式团体辅导阶段性评价与整体性评价的假设 |
3.5 研究程序 |
3.5.1 实验实施阶段 |
3.5.2 实验结束阶段 |
3.6 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 |
3.6.1 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
3.6.2 结构式团体辅导大纲 |
3.6.3 结构式团体辅导具体方案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现状 |
4.1.1 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总体现状 |
4.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差异性检验结果 |
4.2 结构式团体辅导干预有效性分析 |
4.2.1 实验班、对照班Ⅰ、对照班Ⅱ前测差异分析 |
4.2.2 实验班前测、后测差异分析 |
4.2.3 对照班Ⅰ前测、后测差异分析 |
4.2.4 实验班与对照班Ⅰ、对照班Ⅱ后测差异分析 |
4.3 结构式团体辅导效果评价 |
4.3.1 结构式团体辅导过程性评价 |
4.3.2 结构式团体辅导整体性评价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现状讨论 |
5.1.1 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总体水平讨论 |
5.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差异性检验结果讨论 |
5.2 关于结构式团体辅导的讨论与分析 |
5.2.1 结构式团体辅导干预有效性讨论 |
5.2.2 结构式团体辅导干预方案分析 |
第6章 建议 |
6.1 小学五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现状成因分析 |
6.1.1 社会层面:对乐观教育的关注度不够 |
6.1.2 学校层面:对过程教育的重视度欠佳 |
6.1.3 家庭层面:父母悲观的解释风格 |
6.1.4 个人层面:遗传与学习 |
6.2 促进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
6.2.1 社会层面:着眼于学生的乐观教育 |
6.2.2 学校层面:注重乐观教育丰富呈现形式 |
6.2.3 家庭层面:改善父母的解释风格 |
6.2.4 个人层面:培养自身的乐观解释风格 |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儿童解释风格问卷 |
附录B 结构式团体辅导过程性评价大纲 |
附录C 结构式团体辅导整体性评价大纲 |
附录D 结构式团体辅导具体方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 |
2.1 研究现场的进入——合作关系建立、行动时间规划 |
2.2 前期调研与问题明确——Y中学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
2.2.1 Y中学概况——城郊中学 |
2.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
2.2.3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现状调查 |
2.2.4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明确 |
2.3 行动前的知识准备——理论知识以及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
2.3.1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取向的选择 |
2.3.2 生命全程发展观中的“入学适应” |
2.3.3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 |
2.3.4 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
2.4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计划与实施——方案编制与实践 |
2.4.1 “入学适应”主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拟定 |
2.4.2 “入学适应”子主题的选择与具体活动设计 |
2.4.3 “入学适应”主题的活动实施方式确定 |
2.4.4 “入学适应”主题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选择 |
2.4.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的实施 |
2.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与改进——方案的调整 |
2.5.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 |
2.5.2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改进 |
2.6 “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方案再实施——方案的再实践 |
2.6.1 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
2.6.2 课上实施——多种方法观察课堂“活动” |
2.6.3 课后总结——五人小组会议 |
2.6.4 期末评价——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 |
3 研究结果 |
3.1 “入学适应”主题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 |
3.2 “入学适应”主题具体活动进行“螺旋式”设计 |
3.3 “入学适应”主题实施“活动教学” |
3.4 “入学适应”主题以“发展性”评价取向为主 |
3.5 协同式行动研究法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
4 研究反思 |
4.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未来改进 |
4.1.1 增强“入学适应”主题的子主题和具体活动的可选择性 |
4.1.2 “活动教学”课堂中需要纪律控制 |
4.1.3 建构“入学适应”主题教育的评价体系 |
4.2 Q老师在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 |
4.2.1 教育理念的改变 |
4.2.2 课程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的改变 |
4.2.3 课程开发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改变 |
4.2.4 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改变 |
4.3 协同式行动研究下课程校本开发的“合作关系” |
4.3.1 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 |
4.3.2 开发中的“协同合作关系” |
4.3.3 开发中的“深度协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对外汉语领域的隐性课程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隐性课程概述 |
2.1 课程 |
2.2 隐性课程 |
2.2.1 隐性课程的概念 |
2.2.2 隐性课程的特点 |
2.2.3 隐性课程的类型 |
2.2.4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
2.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
2.3.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概念 |
2.3.2 隐性课程建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 |
第三章 四色菊安邦小学汉语教学及隐性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3.1 四色菊安邦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
3.1.1 学校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 |
3.1.2 汉语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缺乏自主意识 |
3.1.3 教材选用杂乱无章,不同年级衔接不畅 |
3.1.4 首届开办初级汉语班,从零起步摸索前进 |
3.2 四色菊安邦小学整体隐性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3.2.1 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 |
3.2.2 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 |
3.2.3 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 |
第四章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
4.1.1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为补充,完善课程建设 |
4.1.2 创设“沉浸式”教学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 |
4.1.3 发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功能,优化课堂教学 |
4.2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
4.2.1 学校政策支持,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
4.2.2 教师观念先进,重视隐性课程开发 |
4.2.3 学生思维活跃,对课程可接受度高 |
第五章 初级汉语班教学中隐性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
5.1 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 |
5.1.1 教室的物理环境 |
5.1.2 班级规模 |
5.2 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 |
5.2.1 合理规划课时,讲练结合 |
5.2.2 共同制定班规,先严后松 |
5.2.3 按需筛选教材,切合实际 |
5.2.4 优化教学情境,注重交际能力培养 |
5.3 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 |
5.3.1 增进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心理认同 |
5.3.2 加强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综合评价 |
5.3.3 创设和谐班风,引导积极自主学习 |
5.3.4 提高教师素质,增加教师情感投入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
(一)学校对高中生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
(二)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
(三)德育活动形式化 |
二、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
(一)完善班规,内化规则意识 |
(二)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三)塑造良好班风,培养集体意识 |
(四)展开情感对话,健全学生人格 |
三、结语 |
(7)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要求 |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需要积极心理学的介入 |
(三)个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关注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中职生 |
(二)积极心理品质 |
(三)心理健康 |
(四)心理健康管理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观察法 |
第一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与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关系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一)人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人本管理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关系 |
(三)人本管理理论与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关系 |
第二章 广东省M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访谈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一)对象的抽取与人口学特征 |
(二)施测与数据处理 |
三、调查结果 |
(一)人口学差异 |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广东省M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一)学习兴趣匮乏,学习动机较弱 |
(二)个性自责自卑,缺乏恒心和毅力 |
(三)人际交往敏感焦虑,主动交往意识较差 |
(四)职业素养提升缓慢,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
二、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 |
(二)社会原因 |
(三)家庭原因 |
(四)学生自身原因 |
第四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提升策略与建议 |
一、成立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完善管理机制 |
(一)设置不同功能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
(二)组建专业团队,提升管理者管理意识和能力 |
(三)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
二、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对不同对象实行分层管理 |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初级预防体系 |
(二)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学生的二级预防体系 |
(三)针对严重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的三级预防体系 |
三、开展积极心理管理,完善管理内容 |
(一)创建中职生心理档案 |
(二)创设有利条件,营造积极心理环境 |
(三)加强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强化心理调节技能训练 |
(四)激发学生潜能,开发和培养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 |
(五)防微杜渐,加强对心理健康风险因子的识别与干预 |
四、家校社区联动,构建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支持系统 |
(一)开展专业兴趣活动,提升专业满意度 |
(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支持度 |
(三)加强家校沟通,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
(四)加强社区管理,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其他 |
二、外文文献 |
附录1 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 |
附录2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态问卷 |
附录3 中职生人际支持现状及积极心理品质被关注度问卷 |
附录4 学校心理健康管理访谈提纲1:(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 |
附录5 学校心理健康管理访谈提纲2:(学校领导)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需求 |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师选聘与专业化评价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职学校 |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 |
三、教师胜任力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胜任力研究综述 |
二、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
三、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六节 研究创新性与重点、难点 |
一、创新性 |
二、重点、难点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初始模型确立 |
第一节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理论梳理 |
一、基于文献的教师胜任力梳理 |
二、基于文献的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梳理 |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体系最终确立 |
第二节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政策分析 |
一、政策文本的选取范围 |
二、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
三、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统计与分类 |
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体系确立 |
第三节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工具 |
三、研究步骤 |
第四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汇总及初始模型确立 |
第三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问卷编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项目分析 |
二、信效度检验 |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四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要素阐释 |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内涵探析 |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最终确立 |
第四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五节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差异情况 |
第六节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现存问题分析 |
一、教师内在方面 |
二、社会外在方面 |
第五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 |
一、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核心内容 |
二、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实际应用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
一、关注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
二、增进师、生、家三方沟通互动,共创和谐互助氛围 |
三、建立经验共享平台,组织新老教师之间“传、帮、带” |
第三节 促进行业间合作与交流 |
一、关注自我资源获取 |
二、提供校外互联互通的机会 |
第四节 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 |
一、加强职校合作,创建实训条件 |
二、增加学生实践实习时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材料来源及参考点统计表 |
附录 B 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材料来源及参考点统计表 |
附录 C 教育政策文本选取范围表 |
附录 D 基于内容分析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汇总 |
附录 E |
附录 F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初始问卷 |
附录 G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中职学校资助育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职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分析 |
2.1 中职资助育人实施过程的分析框架 |
2.1.1 群体传播理论 |
2.1.2 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
2.2 中职资助的育人过程 |
2.2.1 资助信息的发布 |
2.2.2 中职资助评审程序 |
2.2.3 受助学生的培养 |
2.2.4 育人效果反馈 |
第三章 影响中职资助育人实施效果的因素 |
3.1 资助信息发布过程缺少育人元素 |
3.1.1 资助信息育人内容匮乏 |
3.1.2 资助信息传播媒介单一 |
3.1.3 资助信息传播队伍薄弱 |
3.2 资助评审程序缺乏育人观念 |
3.3 受助人培养环节缺少育人活动 |
3.4 资助育人过程缺少评价反馈 |
第四章 提升中职资助育人效果的策略 |
4.1 完善中职资助育人信息的发布过程 |
4.1.1 充实中职资助信息的育人元素 |
4.1.2 创新传播方式和媒介 |
4.1.3 扩展育人信息传播队伍 |
4.2 规范资助评审过程监督机制 |
4.3 丰富受助人培养的育人活动 |
4.3.1 在读书感悟中提升人文素养 |
4.3.2 在诚信自强活动中磨砺意志 |
4.3.3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浸润奉献精神 |
4.3.4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健全品格 |
4.3.5 在课外活动中拓展综合能力 |
4.4 增加育人效果反馈环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学校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B 中职学校资助工作专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10)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反贫困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一、理论框架 |
二、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
第一节 分析视角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实施步骤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班主任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不断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初探[J]. 尚剑英. 学周刊, 2021(32)
- [2]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 贺全城. 试题与研究, 2021(30)
- [3]结构式团体辅导对小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D]. 周原驰. 沈阳大学, 2021(09)
- [4]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D]. 朱莉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 张苗.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6]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 薛晴. 读写算, 2021(16)
- [7]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 吴俊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8]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D]. 肖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9]中职学校资助育人策略研究[D]. 秦亚梅.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10]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