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型冷凝器底部水垢除去的一种简易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昂[1](2020)在《应用Wankel泵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变流量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向城镇集中,当前不仅城市的数量、面积在不断扩张,城市容纳的人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其中暖通空调在建筑能耗中占据很大比例。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城市资源有限的矛盾,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各种暖通空调解决方案,地源热泵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其不占用地上空间,与外界换热效率高,地源热泵在近几年被大规模推广。但与此同时,地源热泵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市面上的地源热泵机组大多可以根据建筑负荷的变化进行变频调控,但针对地源热泵的水循环系统,很大一部分依然采用最传统的定频运行方式。特别是冷却水系统,由于其变频运行对制冷机组、循环水泵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冷却水泵组往往处于定频运行模式,建筑设计之初,地源热泵的功率及配套的循环水系统的流量参数是根据建筑的最大冷负荷进行选择,而部分负荷运行工况的时间站总运行时间的比例超过85%,这使得无法进行流量控制的冷却水系统在无论什么工况下,都保持最大的额定工况运行方式,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为了降低能耗,提高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地源热泵冷却水变流量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建立了基于制冷剂冷却温度的流量控制模型,并研究Wankel泵的性能,与离心泵一同组合为冷却水泵送系统,通过变频控制其与离心泵配合工作,使其在满足热泵流量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基于潍坊某地热项目,基于理论实际,结合现场的热物性勘测和模拟,研究地埋管换热流量最佳范围,以此确立地埋管网基于流量的切换策略;最后通过模拟,验证了冷却水泵组的节能效果,同时根据实际工况,指定相关控制策略。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热泵机组的工程热物理模型,建立了基于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温度的流量控制模型,确立了制冷剂的过冷后的温度与冷却水流量、冷却水出入口温度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热负荷模型,根据热负荷曲线预测在夏季冷却水在全天的流量变化趋势。(2)设计了基于Wankel泵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组,开展了 Wankel泵在实验,系统研究了 Wankel泵在低扬程工况下扬程-流量-效率三者的关系,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Wankel泵效率变化原因。(3)基于地埋管的准三维导热模型,获得地埋管内冷却水输出温度与流量和输入温度之间关系,通过现场热响应测试获取地质热物性参数,建立COMSOL模型研究确立合适的入口温度及流速范围,确定基于流量的地埋管网切换策略。(4)提出离心泵与Wankel泵混杂控制系统,通过建立流量控制模型,针对不同的地源热泵使用工况,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并通过模拟与现有的冷却水定频运行方式进行比较,验证其节能效果。
王逸文[2](2020)在《侧开浮阀塔板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阀作为最重要的传质元件,国内外技术都是上下开启的,为了降低压降,本文开发出一种侧开浮阀,其阀片是合页式双向侧面开合的,且阀体结构中不含有阀腿、阀脚等,理论上可降低塔板压降。为验证侧开浮阀塔板的设计合理性,本文对其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并与F1浮阀塔板及3D圆阀塔板进行了对比研究。本研究所涉及的侧开浮阀分为平片型及导流齿型,简称T1型及T2型。流体力学研究采用空气—水物系,在多功能变径塔中对T1、T2型塔板进行实验;传质性能研究采用乙醇—水物系,在撬装式模块化双塔中对三种堰高的T1型塔板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干板压降方面,T1、T2型均随F因子的增大而增大,且均低于F1塔板及3D圆阀塔板。总板压降方面,T1、T2型均随液相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液相负荷为6m3/h时,低气速下侧开浮阀的优势并不明显,当气速较高时,T1型塔板比F1塔板及3D圆阀塔板分别低约70Pa和50Pa,T2型塔板比F1塔板及3D圆阀塔板分别低约176Pa及161Pa。总体上,气速越高侧开浮阀塔板的压降优势越明显。操作弹性方面,T1型比T2型高11.76%。传质性能方面,随F因子增大T1型板效率先后出现急升,趋缓,剧降三个阶段。取T1-2型(堰高为50mm)塔板进行对比实验,其板效率比F1塔板提高约14%,比3D圆阀塔板略低2%。
凌伟淞[3](2019)在《环路热管中纤维吸液芯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的设计加工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高频化和高速化导致其热流密度急剧增加。传统散热技术,比如风扇散热等,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散热需求。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是一种基于相变散热原理的高效散热装置,吸液芯的毛细抽吸力提供液体工质驱动力,因此环路热管具有传热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安装方便、无能量携带极限、无需外部能量输入等优点,在微电子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对蒸发器的吸液芯结构和冷凝器的微通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后的结构应用于环路热管中,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结合部分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环路热管传热传质性能。吸液芯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吸液芯是蒸发器中最核心的部分,为液体工质流动提供毛细抽吸力,同时具有“隔液阻汽”的作用。以多齿刀具车削加工得到的粗糙表面铜纤维为原料,基于低温固相烧结技术制造单一孔隙率、复合孔隙率和渐变孔隙率吸液芯。搭建毛细抽吸和吸附性能测试平台,建立毛细抽吸模型,研究吸液芯的孔隙率、孔隙率分布以及纤维表面形貌等参数对毛细抽吸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基于铜纤维烧结吸液芯蒸发器的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设计基于铜纤维烧结吸液芯的环路热管,搭建环路热管传热测试平台。将新型铜纤维烧结吸液芯应用于环路热管的蒸发器,通过改变吸液芯的孔隙率和孔隙率分布以及纤维表面形貌,研究不同外部条件下铜纤维烧结吸液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验证了铜纤维烧结吸液芯在环路热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设计一款新颖的交错式微通道结构,具有两种流体通道,可作为环路热管冷凝器的液体工质通道和冷却水通道,实现以通道侧面作为主要换热面。搭建微通道换热实验平台,以传统的平行式和螺旋式微通道作为对比,研究了微通道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微通道内部的传热传质机理。采用流-固耦合数值仿真方法,对微通道的深、宽和间距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微通道冷凝器的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基于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搭建水冷式环路热管性能测试平台,研究了通道结构和运行参数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且与传统翅片风冷式冷凝器进行对比。相比于传统的翅片风冷式冷凝器,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使环路热管传热能力提升了 4倍,热阻降低了 4.4倍,从而证明了交错式微通道在环路热管冷凝器中应用的可行性。本论文对环路热管的吸液芯和微通道结构等关键元件展开设计和性能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环路热管,有效提高了环路热管的传热性能,为环路热管的设计和实际已用提供指导意义。
于刚强[4](2019)在《离子液体脱除天然气中气体杂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将在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从气田中获得的天然气常伴随一些气体杂质,例如可凝性气体H2O和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及不可凝性气体CO2等。这些气体杂质的存在会对天然气的输送、使用以及后续的加工带来不可避免的缺陷。所以,这些气体杂质必须要脱除。本文提出了采用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作为吸收剂代替传统有机溶剂脱除天然气中气体杂质的新技术,从原子、分子以及系统尺度进行了离子液体脱水、脱VOCs以及脱除CO2深入的技术研究。首先,系统研究了离子液体天然气脱水技术。采用了 COSMO-RS模型筛选出[EMIM][Tf2N]作为脱水过程的适宜吸收剂。然后,测量了 CH4在纯[EMIM][Tf2N]和[EMIM][Tf2N]+H20混合物中溶解度实验数据,并与UNIFAC-Lei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随后,实施了 CH4脱水实验,获得了低含水量(摩尔分数低至350ppm)的气体产品。最后,使用嵌入了 UNIFAC-Lei模型参数的严格平衡级数学模型进行连续脱水过程的模拟和优化,并与传统溶剂三甘醇(TEG)流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EMIM][Tf2N]脱水流程表现出更好的分离性能,即没有溶剂损失,设备小型化和节省能耗。其次,实施了离子液体脱除VOCs的研究。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同时捕集VOCs和水,苯的同系物(BTX)苯,甲苯和对二甲苯作为三种VOCs代表被选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COSMO-RS模型从255种离子液体(包括15种阳离子和17种阴离子)筛选出离子液体[EMIM][Tf2N]作为同时脱除BTX和水的适宜吸收剂。其次,实验测定了 BTX+[EMIM][Tf2N]的汽-液相平衡(VLE)数据,并与UNIFAC-Lei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完成了离子液体[EMIM][Tf2N]捕集BTX的实验,建立了吸收过程的平衡级模型并与实验吸收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平衡级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同时捕集BTX和水的方法属于典型的过程强化技术。再者,研究了离子液体结构对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VLE热力学行为的影响。测量了不同阴离子(即[BF4]-,[PF6]-和[Tf2N]-)下的从短链到长链的咪唑基离子液体(即[C4MIM]+,[C8MIM]+,[C10MIM]+和[C12MIM]+)的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VLE数据。UNIFAC-Lei模型用于描述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VLE,并且该模型成功地从短链扩展到了长链咪唑基离子液体体系。结果表明对于具有较短烷基侧链阳离子(例如,[C4MIM]+或[C8MIM]+)的离子液体,其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蒸气压同时取决于阴离子和阳离子类型,而对于具较长烷基侧链阳离子(例如,[C10MIM]+或[C12MIM]+)的离子液体,体系的蒸气压主要取决于阳离子类型。此外,COSMO-RS模型和量子化学(QC)计算一同为离子液体结构对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VLE影响提供了微观见解。随后,通过QC计算及分子模拟的方法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采用离子液体[[EMIM][Tf2N]]作为吸收剂脱水及脱除BTX的原子和分子层面的微观机理。QC计算显示在离子液体[EMIM][Tf2N]同时脱水和脱除BTX的过程:中,阳离子[EMIM]+和阴离子[Tf2N]-同时主导脱除BTX,归咎于[EMIM]+和BTX之间形成的C-H…π键以及[Tf2N]-和BTX之间形成的范德华(vdW)作用;而阴离子[Tf2N]-主导脱H20,归咎于[Tf2N]-和H20之间形成的氢键(HB)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在离子液体同时脱水和脱除BTX的过程中,吸收塔入口处初始离子液体水含量的高低不会影响BTX的吸收效果的原因是:阳离子[EMIM]+与BTX分子中苯环之间形成的C-H…π相互作用远强于阳离子[EMIM]+与H20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BTX-[EMIM]+的径向分布函数(RDF)没有受混合体系[EMIM][Tf2N]+H2O+BTX中水含量变化影响。此外,由于水的vdW体积小,阴离子[Tf2N]-与水之间的强HB相互作用使水分子可能进入由具有大vdW体积的BTX和离子液体分子组成的三维笼状孔道中,所以离子液体中的含水量并不会影响BTX的吸收效果。最后,进行了离子液体捕集天然气中CO2技术的研究。首次使用了修正的UNIFAC-Lei模型(Mod.UNIFAC-Lei)预测了在宽温度和压力范围下的离子液体-CH4体系的气-液相平衡(GLE)。测定了CH4在多种普通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其中温度范围从243.15 K至353.15 K,并与Mod.UNIFAC-Lei模型预测值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Mod.UNIFAC-Lei模型模拟值吻合一致。还发现低温有利于提高CH4/CO2在离子液体中的选择性,这就为使用离子液体作为分离剂在低温下从CH4中分离CO2提供了热力学上的可行性。因此,低温下采用离子液体从天然气中捕集CO2的技术被提出并建立了嵌入Mod.UNIFAC-Lei模型参数的平衡级模型来完成采用离子液体[BMIM][Tf2N]分离CO2/CH4的工业规模的流程设计和优化,结果显示出离子液体具有很高的CO2捕集效率,其中CO2的吸收率高达99.45%,与此同时过程中的CH4气损失率仅为0.62%。这就进一步确认了低温下采用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分离C02/CH4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
庄宝山[5](2019)在《相变传热/储热复合部件的制造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相变储热技术和相变传热技术作为相变技术的两大主要技术及应用领域,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相变储热技术以高储能密度的相变材料(PCM)为核心,利用材料自身物态的变化来吸收和释放能量,是能源储能中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同时该技术优良的温控性能在电子器件领域也有所应用。相变传热技术以热管技术(HP)为主体,以液-汽相变为基础实现高效传热,具有轻质量、高效导热、优良均温和快速响应等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航空航天以及军用民用的各类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并且,相变储热技术和相变传热技术的结合也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相变传热(热管)技术和相变储热技术的复合部件性能进行了探究,通过相变传热技术(热管)和相变储热技术的结合,探究复合相变技术的储热性能、传热性能以及对热管理系统的温控表现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相变传热技术和相变储热技术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热管的石蜡辅助复合部件(HP-PCM复合部件)和基于石蜡的热管辅助复合部件(PCM-HP复合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数值仿真的模型,通过软件ANSYS ICEPAK对HP-PCM和PCM-HP复合部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PCM的潜热吸热提高了HP-PCM复合部件的散热效果,系统具有更低的稳态温度;阵列排布的热管簇极大提高了PCM的储热速率,且在热管贴合热源面的优化结构上PCM-HP更具有更高的储热速率。(2)制备了基于热管的石蜡辅助复合部件—一体化复合相变热管(Composite Heat Pipe-CHP),开发总结出了CHP的制备工艺流程。设计并建立了温度测试平台对该一体化复合相变热管的传热性能、稳态性能、均温性能、以及在不同散热条件下和不同工作工况下的表现进行测试。结果发现,PCM填充率为75%的CHP在稳态温度方面相比于常规热管(填充率为0%)温降9.31%,同时具有良好的等温性,在应对热量冲击和循环热应力的表现优异。(3)制备了基于石蜡的热管辅助复合部件(PCM-HP复合部件),并搭建了可视化的热性能实验测试平台,对三种不同形状及传热方式(一端加热一端冷却方式和中间加热两端加热方式)的热管簇结构PCM-HP复合部件,及纯石蜡的对照组,进行储热传热性能测试和可视化观察。具有热管簇结构的PCM-HP复合部件提高了系统的储热效率,一端加热一端冷却的热管传热形式具有更优的传热表现。PCM-HP复合部件减少了对热源的控温时间,但降低了控温稳态过程的温度。
邓军[6](2018)在《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是国内首座百亿方级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处理的原料天然气含有大量H2S、CO2等酸性介质,腐蚀环境恶劣,易导致设备穿孔、破裂,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其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无法估量。普光天然气净化厂采用BV工艺包,主要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在腐蚀控制指标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而且我国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腐蚀防护方面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自投产以来,设备和管道存在的较多腐蚀泄漏问题,特别是随着设备运行至中后期,腐蚀问题将成为影响天然气净化装置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主要研究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净化装置的腐蚀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通过收集分析普光净化厂净化装置相关工艺技术、在线腐蚀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以装置内腐蚀介质为主线,开展了净化装置各单元腐蚀类型分析,确定了净化装置重点腐蚀部位及腐蚀类型。通过在检修期间对腐蚀设备进行现场腐蚀调查,同时采集腐蚀垢污、失效残片进行理化检验、分析,开展了相应的腐蚀行为研究,得出了主要腐蚀部位的腐蚀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控制策略。根据腐蚀控制策略,开展净化装置的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结合腐蚀影响因素,对现有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针对塔器易腐蚀、腐蚀后后危险性较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塔器腐蚀修复专题研究。针对部分设备、管线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开展设备、管线更新改造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净化装置关键腐蚀部位及其腐蚀类型,总结了胺液系统、硫磺回收、尾气处理、酸水汽提等装置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净化装置腐蚀监测和控制提供了决策依据;提出了普光净化厂净化装置腐蚀控制技术,从调整工艺参数、缺陷设备修复、材质升级等方面综合采取腐蚀控制措施,有效提升了净化装置的腐蚀控制水平,确保了高含硫净化装置长期安全高效运行,对国内同类装置的腐蚀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张连宇[7](2017)在《高浓度VOCs工业尾气多层流化床吸附处理中试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气体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制药工业、印刷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排放的尾气中。VOCs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质之一,对人的眼、鼻、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心、肺、肝等内脏及神经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吸入过多甚至造成急性中毒。同时,大气中的VOCs也是进一步生成PM2.5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开展工业尾气中VOCs净化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脱除工业尾气中VOCs的处理方法较多,但活性炭吸附技术是最成熟和最简单的方法,其中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尾气中VOCs的脱除处理。但是,当工业尾气中的VOCs浓度较高时,由于在固定床中吸附热过于集中且传热不好,会发生活性炭床层失火的现象,而流化床具有优良的传热传质特性,可以将吸附产生的热量及时移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单层流化床的气固返混严重,造成吸附效果不佳。为此,本论文采用多层流化床吸附装置对高浓度VOCs工业尾气进行吸附处理。本论文从适宜的活性炭吸附材料筛选、多层流化床中试实验装置设计和中试实验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选取8种不同原料、不同形状、不同产地的0.5~1mm的活性炭,以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酮和四氯化碳四种有机溶剂作为吸附质,开展了饱和吸附量实验、脱附实验和工况平衡吸附实验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同种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废气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对四氯化碳的饱和吸附能力最强,对其他的溶剂吸附较弱;日本球形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其次是宁夏杏壳活性炭,但宁夏杏壳的吸附性能更稳定。因此,选定宁夏杏壳活性炭作为多层流化床候选活性炭。2)对多层流化床吸附工艺流程和多层流化床中试实验装置进行了设计。候选活性炭吸附材料的最小流化速度为0.05m/s,带出速度为11.6m/s;底部分布器结构选定为锥形风帽型气体分布板;层间分布板为孔直径为Φ5mm,开孔率为13%的筛板;层间颗粒流动采用内置溢流管;对螺旋进料器和旋风分离器优化和计算。以上述参数为依据,搭建了直径为500mm的多层流化床中试实验装置。3)利用筛选出的活性炭材料,在搭建的多层流化床中试实验装置上开展了中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速为0.46m/s和层间内置溢流管的堰高为2cm是最佳中试实验条件;在多层流化床进行了吸附实验中,流化床床层温度从下往上依次降低;随着进口浓度的增加,床层对活性炭的吸附量也会增加,但吸附率基本不变,且都保持在97%以上。
华强[8](2017)在《小型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证船舶及浮动平台持续运作,满足工作人员生活及设备给水需要,人们一般在这些场合装备海水淡化系统。针对船舶及浮动平台运行条件,海水淡化系统须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所占空间小以及噪声较小的特点。同时,出于动力设备安全运行的考虑,其用水指标要求较高,目前一般采用反渗透配合离子交换或海水蒸馏的方法来解决高纯水的生产问题。综合考虑,高效蒸馏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紧凑的蒸发技术和汽水分离技术。本文针对高效蒸馏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研发小型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能优化设计,降低设备体积,提高淡水水质,以期满足实际造水需求。本文以小型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加工、装配以及实验为主线。通过对比分析各海水淡化方法优劣,结合海水淡化装置工作现场尺寸要求和水质要求,确定装置海水淡化系统为反渗透-正压蒸发海水淡化系统。根据设计系统,对装置关键设备蒸发器、冷凝器、汽水分离器进行热力计算和结构尺寸设计。然后搭建海水淡化装置实验系统台架,对正压(或微负压)蒸发海水淡化实验系统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所设计海水淡化装置产水指标及整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海水淡化装置控制系统运行良好,装置的给水,淡水出水及排污能实现自动控制。在设计运行工况下,装置热效率在90%以上,造水比大于1,具有良好的能量利用率。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大,装置的最大淡水产量升高,在蒸汽压力为0.16MPa时,装置淡水产量为410kg/h(9.84t/d);在蒸汽压力为0.25MPa时,淡水产量为540kg/h(12.96t/d),淡水温度控制在50℃以内,满足设计造水要求。原料水浓度在370ppm以内时,所产淡水中离子浓度低于0.1ppm,所产淡水达到设备给水水质要求,说明所设计的内置二级丝网分离器具有较好的汽水分离性能。此海水淡化装置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罗阳成[9](2016)在《冷凝器管内往复环在线清洗技术的强化传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制冷行业中,冷凝器常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设备。然而针对冷凝器的结垢问题,现在却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清洗技术。目前所使用的清洗办法大多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清洗成本高。而且需要冷凝器停止工作才能进行清洗。这给工业生产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了在线清洗技术,设计出一种往复环在线清洗装置。该装置通过动力机构使清洗环周期性地做往复运动,使之与管壁摩擦从而刮下污垢。这种清洗装置能够有效彻底地清除污垢且不影响冷凝器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在冷凝器工作时起到了强化传热的作用。往复环在线清洗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极大地丰富了在线清洗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实际工程应用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文中设计出针对冷凝器污垢的在线清洗装置。并通过软件分析清洗装置对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各种清洗技术的优缺点,结合污垢形成机理、污垢影响因素等理论,设计出清洗环结构。参考其它在线清洗技术设计出能够实现自动清洗的动力机构。(2)在流体力学、传热学的基础上,运用FLUENT软件对冷凝器进行数值模拟。在Re=500035000范围内,结合强化传热理论中的综合判定公式,分析清洗环截面形状、截面的几何尺寸H、两清洗环之间的间距t等参数对冷凝器综合传热性能的影响。(3)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清洗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对优化结构进行实验,对比实验与模拟值的误差,验证其最优结构的准确性。综合表明:三个影响因素中,截面的几何尺寸H对装置传热的影响最大,环间距t次之,截面形状对传热的影响最小。当环间距t=8mm,截面的几何尺寸H=4mm,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传热的综合判定值G最小,证明这种组合所消耗的功率最少,综合换热效果最佳。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的综合判定值和数值模拟得出的值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优化结构的正确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白冰[10](2016)在《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运行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问题日趋严峻,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同其他常规能源比较而言,其供给量非常之大,然而因为受到天气、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其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污水源热泵具有环保效益显着、高效节能、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本课题针对当前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以及合理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将太阳能与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耦合模拟计算,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以沈阳市沈水湾污水处理中心处理的的污水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以污水处理厂附近某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冬季用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为建筑供热,当太阳能集热系统能满足供热要求时,太阳能集热系统单独供热;当太阳能集热系统达不到供热要求,但能够满足蓄热要求,太阳能集热系统与污水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供热;当太阳能集热系统达不到蓄热要求时,关闭太阳能集热系统,单独运行污水源热泵系统供热。本文利用DeST软件对建筑进行全年动态负荷模拟和分析;应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和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各设备能耗、热泵机组的COP值进行模拟计算,并对两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两系统和热网集中供热系统在能耗、经济性以及环境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求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在能耗方面,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供热期的能耗为71733kwh,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供热期的能耗114794.05kwh,以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总能耗为100%,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累计总能耗占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的62.5%,节能37.5%。将能耗折算成标准煤量,同热网集中供热系统比较,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供热期总的标准煤耗量为28.98t,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总的标准煤耗量为46.27t,热网集中供热系统总的标准煤耗量为59.73t。相比于热网集中供热系统,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节能51.5%;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节能22.6%。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在节能方面,优势很明显。在运行效率方面,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在冬季供暖期间热泵COP为3.5~4,供暖期热泵机组性能稳定。而单一污水源热泵机组在冬季供热期间,热泵机组供热初期(11月)和末期(3月)COP值较低并且运行不稳定,波动幅度略大,最大值4.5,最低值2.4;在12月中旬至2月末的供热期间,建筑热负荷达到较大,污水源热泵机组承载负荷较大,运行较为稳定。由此可见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比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在经济性方面,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相对于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以及热网集中供热系统费用年值略大,其原因为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真空管集热器的造价高,同时由于真空管的投资高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这种现象会随着新型集热技术的发展和真空管集热器的批量生产以及政府的支持有所改观。在环境效益方面,通过与热网集中供热系统比较,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减少46029.48kg的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烟尘排放量为310.8kg,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21.6 kg,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5.07kg。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减少了18379.21kg的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烟尘排放量为124.1kg,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48.2 kg,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7.99kg。可见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在节能减排上有明显的优势。综上分析,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二、U-型冷凝器底部水垢除去的一种简易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型冷凝器底部水垢除去的一种简易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Wankel泵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变流量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源热泵变流量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地源热泵变流量国外研究现状 |
1.3 现状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源热泵冷却水控制系统改造分析 |
2.1 地源热泵系统效率影响因素 |
2.2 冷却水控制方法 |
2.2.1 基于冷却水温度的温差控制 |
2.2.2 基于冷却水温度的定温控制 |
2.2.3 基于冷却水压力的压差控制 |
2.3 换热模型的构建 |
2.3.1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能量变化 |
2.3.2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能量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却水泵送设备的改造与研究 |
3.1 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组分析 |
3.1.1 当前地源热泵冷却水泵送系统的不足 |
3.1.2 Wankel泵引入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组 |
3.2 Wankel泵的工作特性 |
3.2.1 Wankel泵的工作原理 |
3.2.2 Wankel泵的结构 |
3.2.3 Wankel泵实验设计 |
3.2.4 Wankel泵实验系统组成及要求 |
3.2.5 SDU-1.5D-56型Wankel泵的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
3.3 离心泵的理论基础 |
3.4 离心泵与Wankel泵并联运行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埋管换热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4.1 双U型管钻孔内准三维导热模型 |
4.2 现场地源热物性测试 |
4.2.1 测试原理 |
4.2.2 测试设备 |
4.2.3 实验设计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5 实验数据处理 |
4.3 双U型管传热模型 |
4.3.1 COMSOL简介 |
4.3.2 地埋管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3.3 地埋管网换热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ankel泵参与的地源热泵冷却水变流量控制模拟 |
5.1 夏季建筑冷负荷计算 |
5.2 热泵机组内能量传递与变化 |
5.3 地埋管及热泵装备沿程阻力分析 |
5.3.1 地埋管产生的管道阻力 |
5.3.2 换热器沿程阻力 |
5.4 管网分区控制 |
5.5 冷却水泵控制策略的物理描述 |
5.6 基于混杂系统的冷却水泵控制模型建立 |
5.6.1 混杂系统简介 |
5.6.2 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的模型的数学描述 |
5.7 地源热泵冷却水泵的控制策略 |
5.8 算例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侧开浮阀塔板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板式塔的发展现况 |
1.1.1 泡罩塔板 |
1.1.2 筛孔塔板 |
1.1.3 浮阀塔盘 |
1.1.4 喷射塔板 |
1.1.5 其他类型的塔板 |
1.2 浮阀塔板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案 |
2.1 实验塔板的介绍 |
2.1.1 侧开浮阀塔板的结构 |
2.1.2 实验塔板的参数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1 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2 传质性能实验装置及流程 |
2.3 实验步骤 |
2.3.1 流体力学实验步骤 |
2.3.2 传质性能实验步骤 |
2.4 实验研究内容 |
2.5 实验数据测量及计算方法 |
2.5.1 气相动能因子的计算 |
2.5.2 液体流量 |
2.5.3 塔板压降 |
2.5.4 漏液点 |
2.5.5 泛点气速 |
2.5.6 产品浓度 |
2.5.7 塔板效率 |
2.5.8 Pro/II模拟 |
2.6 实验方案 |
第三章 侧开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分析 |
3.1 干板压降 |
3.1.1 T1平片型侧开浮阀干板压降分析 |
3.1.2 T2导流齿型侧开浮阀干板压降分析 |
3.1.3 T1、T2型浮阀干板压降对比分析 |
3.2 总板压降 |
3.2.1 T1平片型侧开浮阀总板压降分析 |
3.2.2 T2导流齿型侧开浮阀总板压降分析 |
3.2.3 T1、T2型总板压降对比分析 |
3.3 漏液点 |
3.4 泛点气速 |
3.5 操作弹性 |
3.6 对比实验 |
3.6.1 T1、T2型塔板与F1塔板进行对比 |
3.6.2 T1、T2型塔板与3D圆阀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开浮阀塔板的传质性能分析 |
4.1 板效率的表示方法 |
4.1.1 总板效率 |
4.1.2 单板效率 |
4.1.3 点效率 |
4.2 塔板效率的影响因素 |
4.2.1 物系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2.2 操作条件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2.3 塔板结构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操作条件对实验结果影响分析 |
4.3.2 塔板结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
4.4 操作弹性 |
4.5 对比实验 |
4.5.1 T1-2型塔板与F1浮阀塔板对比 |
4.5.2 T1-2型塔板与3D圆阀塔板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环路热管中纤维吸液芯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的设计加工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散热技术分类 |
1.2.1 翅片散热技术 |
1.2.2 射流冷却技术 |
1.2.3 热电制冷技术 |
1.2.4 微通道散热技术 |
1.2.5 环路热管散热技术 |
1.3 环路热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吸液芯研究现状 |
1.3.2 环路热管蒸发器研究现状 |
1.3.3 微通道研究现状 |
1.3.4 环路热管冷凝器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环路热管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环路热管组成及工作原理 |
2.3 环路热管传热极限 |
2.3.1 毛细极限 |
2.3.2 声速极限 |
2.3.3 携带极限 |
2.3.4 沸腾极限 |
2.3.5 粘性极限 |
2.3.6 充液质量极限 |
2.4 蒸发器设计 |
2.4.1 平板式蒸发器 |
2.4.2 圆柱式蒸发器 |
2.5 冷凝器设计 |
2.5.1 水冷式冷凝器 |
2.5.2 风冷式冷凝器 |
2.6 环路热管整体结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液芯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的设计 |
3.2.1 吸液芯结构设计 |
3.2.2 孔隙率大小及其分布控制 |
3.3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的制造 |
3.3.1 铜纤维车削加工 |
3.3.2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压制 |
3.3.3 低温固相烧结 |
3.4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毛细抽吸特性研究 |
3.4.1 毛细抽吸量理论计算 |
3.4.2 毛细抽吸特性曲线 |
3.4.3 毛细抽吸实验平台 |
3.4.4 毛细抽吸高度 |
3.4.5 纤维形貌的影响 |
3.4.6 工质的影响 |
3.4.7 孔隙率的影响 |
3.4.8 孔隙率分布的影响 |
3.5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的吸附性能研究 |
3.5.1 吸附性能必要性及研究方法 |
3.5.2 吸附性能实验平台 |
3.5.3 纤维形貌的影响 |
3.5.4 工质的影响 |
3.5.5 孔隙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铜纤维烧结吸液芯蒸发器的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4.2.1 环路热管评价指标 |
4.2.2 环路热管传热性能测试平台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表面形貌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4.3.1 环路热管传热性能测试平台 |
4.3.2 铜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3 充液率的影响 |
4.3.4 工质的影响 |
4.3.5 环路热管稳定性能 |
4.4 运行条件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4.4.1 运行条件分析测试平台搭建 |
4.4.2 初始真空度的影响 |
4.4.3 蒸发器倾角的影响 |
4.4.4 蒸发器和冷凝器相对高度的影响 |
4.4.5 蒸发器和冷凝器相对位置的影响 |
4.5 铜纤维烧结吸液芯环路热管运行特性分析 |
4.5.1 热负荷变化特性 |
4.5.2 壁面均温性 |
4.5.3 热惯性 |
4.5.4 极限运行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微通道理论分析 |
5.2.1 流动特性 |
5.2.2 换热特性 |
5.2.3 热阻特性 |
5.2.4 综合性能 |
5.3 微通道结构设计 |
5.3.1 交错式微通道 |
5.3.2 平行式微通道 |
5.3.3 螺旋式微通道 |
5.3.4 渐变式微通道 |
5.4 微通道换热平台 |
5.5 结构对微通道换热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5.5.1 温度分布 |
5.5.2 冷水吸热量和吸热效率 |
5.5.3 换热性能 |
5.5.4 压降 |
5.5.5 入口长度 |
5.5.6 热阻 |
5.5.7 熵增 |
5.5.8 综合换热性能 |
5.6 运行参数对微通道换热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5.6.1 冷水入口温度/流量的影响 |
5.6.2 热水入口温度/流量的影响 |
5.7 微通道数值仿真及尺寸优化 |
5.7.1 仿真模型和数值方法介绍 |
5.7.2 结构优化 |
5.7.3 尺寸优化 |
5.7.4 仿真和实验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通道冷凝器的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环路热管传热性能测试系统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微通道结构的影响 |
6.3.2 冷却水入口流量的影响 |
6.3.3 冷却水入口温度的影响 |
6.3.4 微通道冷凝器与翅片式冷凝器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吸液芯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
7.1.2 基于铜纤维烧结吸液芯蒸发器的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 |
7.1.3 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 |
7.1.4 基于微通道冷凝器的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离子液体脱除天然气中气体杂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天燃气资源与利用现状 |
1.2 天然气中可凝性气体杂质(H_2O)脱除技术 |
1.2.1 传统液体溶剂吸收法 |
1.2.2 多孔材料吸附法 |
1.2.3 低温分离(冷冻)法 |
1.2.4 膜分离法 |
1.2.5 超音速脱水法 |
1.3 天然气中可凝性气体杂质(VOCs)脱除技术 |
1.3.1 溶剂吸收法 |
1.3.2 固体吸附法 |
1.3.3 燃烧法 |
1.3.4 生物法 |
1.4 天然气中不可凝性气体杂质(CO_2)脱除技术 |
1.4.1 溶剂吸收法 |
1.4.2 固体吸附法 |
1.4.3 膜分离法 |
1.5. 离子液体简介 |
1.6. 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领域的应用 |
1.6.1 离子液体在气体脱水中的应用 |
1.6.2 离子液体在捕集CO_2中的应用 |
1.6.3 离子液体在捕集VOCs中的应用 |
1.7. 预测型热力学模型 |
1.7.1 COSMO-RS模型 |
1.7.2 UNIFAC-Lei模型 |
1.8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8.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8.2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8.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子液体天然气脱水的研究 |
2.1 离子液体筛选和脱水机理探索 |
2.1.1 筛选离子液体的理论基础 |
2.1.2 离子液体筛选结果 |
2.1.3 基于COSMO-RS模型的脱水机理探索 |
2.2 离子液体天然气脱水的气-液相平衡研究 |
2.2.1 [EMIM][Tf_2N]+CH_4以及[EMIM][Tf_2N]+CH_4+H_2O的GLE实验 |
2.2.2 [EMIM][Tf_2N]+H_2O体系的VLE实验 |
2.3 天然气脱水实验 |
2.3.1 实验原料 |
2.3.2 实验器材 |
2.3.3 实验操作流程 |
2.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工业规模的天然气脱水流程设计和优化 |
2.4.1 工业规模的天然气分离任务及操作条件 |
2.4.2 离子液体天然气脱水流程设计和优化 |
2.4.3 TEG天然气脱水流程设计和优化 |
2.4.4 离子液体脱水流程与TEG脱水流程的能耗比较 |
2.4.5 离子液体和TEG脱水流程中的经济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液体捕集VOCs的研究 |
3.1 基于COSMO-RS模型的离子液体筛选 |
3.1.1 COSMO-RS模型筛选离子液体的理论基础 |
3.1.2 COSMO-RS模型筛选离子液体的结果 |
3.2 基于COSMO-RS模型在分子层面上离子液体捕集VOCs和水的机理研究 |
3.2.1 σ-Profiles分析 |
3.2.2 (BTX和H_2O)-[EMIM][Tf_2N]二元混合体系的混合焓分析 |
3.3 离子液体捕集BTX的相平衡研究 |
3.3.1 BTX-[EMIM][Tf_2N]二元混合体系的VLE实验 |
3.3.2 BTX-[EMIM][Tf_2N]体系VLE结果与讨论 |
3.4 离子液体同时捕集BTX和水的实验研究 |
3.4.1 实验原料 |
3.4.2 实验器材 |
3.4.3 实验流程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实验室规模的过程模拟和平衡级模型验证 |
3.6 工业规模离子液体捕集BTX和水的过程设计和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苯-离子液体体系汽-液相平衡的结构效应 |
4.1 甲苯-离子液体二元混合体系的VLE实验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器材 |
4.1.3 实验流程 |
4.1.4 UNIFAC-Lei模型预测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VLE |
4.1.5 甲苯-离子液体体系的VLE结果与讨论 |
4.2 基于COSMO-RS模型对VLE行为的微观见解 |
4.2.1 COSMO-RS计算详情 |
4.2.2 σ-profiles和σ-potentials分析 |
4.2.3 Gibbs溶剂化自由能分析 |
4.3 基于量化计算对VLE行为的微观见解 |
4.3.1 量化计算方法 |
4.3.2 相互作用能分析 |
4.3.3 甲苯和离子液体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子液体脱水和脱VOCs的量化计算及分子模拟的研究 |
5.1 离子液体脱水和脱BTX的量化计算 |
5.1.1 量化计算方法 |
5.1.2 相互作用能分析 |
5.1.3 离子液体、BTX和H_2O体系的RDG分析 |
5.2 离子液体脱水和脱BTX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离子液体捕集CO_2的研究 |
6.1 CH_4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实验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器材 |
6.1.3 实验设备及流程 |
6.2 Mod.UNIFAC-Lei模型 |
6.2.1 模型介绍 |
6.2.2 Mod. UNIFAC-Lei模型中的二元基团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UNIFAC-Lei和Mod. UNIFAC-Lei模型对CH_4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预测的比较 |
6.3.2 预测CH_4在离子液体二元混合物中的溶解度 |
6.3.3 离子液体中的甲烷溶解度和选择性的结构性能关系 |
6.4 工业规模离子液体捕集CO_2的流程设计和优化 |
6.4.1 平衡级模型的建立 |
6.4.2 工业规模的分离任务及操作条件 |
6.4.3 CO_2/CH_4分离流程设计和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相变传热/储热复合部件的制造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相变技术 |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
1.3 相变传热技术(热管)的应用现状 |
1.3.1 功率型LED散热领域 |
1.3.2 锂电池组散热领域 |
1.3.3 微电子器件散热领域 |
1.3.4 航空航天散热领域 |
1.4 相变储热技术的应用现状 |
1.4.1 电子器件热管理 |
1.4.2 锂电池热管理 |
1.4.3 蓄热材料及太阳能系统 |
1.5 相变传热(热管)与相变储热的复合研究 |
1.6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相变部件的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相变传热技术(热管)和相变储热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1 热管相变传热极限理论 |
2.2.2 相变储热技术潜热理论 |
2.3 基于热管的石蜡辅助复合部件的数值模拟分析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HP-PCM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4 基于石蜡的热管辅助复合部件的数值模拟分析 |
2.4.1 PCM-HP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2.4.2 PCM-HP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热管的石蜡辅助复合部件的性能探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热管的石蜡辅助复合部件的结构和工艺 |
3.2.1 一体化复合相变热管的结构组成 |
3.2.2 一体化复合相变热管的制作工艺 |
3.3 实验测试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
3.4 加热阶段填充量对HP-PCM复合部件的传热性能的影响 |
3.5 加热阶段散热条件对HP-PCM复合部件传热性能的影响 |
3.6 周期瞬态热工况下HP-PCM复合部件传热性能的表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石蜡的热管辅助复合部件的性能探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石蜡的热管辅助复合部件的结构及其制备 |
4.2.1 PCM-HP复合部件的结构设计 |
4.2.2 PCM-HP复合部件的制备 |
4.3 可视化测试平台的设计和搭建 |
4.4 基于石蜡的热管辅助复合部件的储热及其可视化与温控性能分析 |
4.4.1 PCM-HP复合部件的储热过程及可视化分析 |
4.4.2 PCM-HP复合部件的温控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工艺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类型与重点腐蚀部位 |
2.1 腐蚀介质调查 |
2.2 在线监测数据 |
2.3 确定净化装置重点腐蚀部位、腐蚀类型 |
2.3.1 脱硫装置 |
2.3.2 脱水装置 |
2.3.3 硫磺回收装置 |
2.3.4 尾气处理装置 |
2.3.5 酸性水汽提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影响因素 |
3.1 净化装置腐蚀现状调查 |
3.1.1 设备腐蚀现状 |
3.1.2 管道腐蚀现状 |
3.2 腐蚀产物分析 |
3.2.1 采用的手段方法 |
3.2.2 净化设备腐蚀垢物分析 |
3.2.3 管道腐蚀分析 |
3.3 净化装置腐蚀行为研究 |
3.3.1 湿H_2S腐蚀行为研究 |
3.3.2 H_2S/CO_2共存条件下腐蚀研究 |
3.3.3 胺液系统腐蚀行为研究 |
3.3.4 高温硫化腐蚀行为研究 |
3.3.5 露点腐蚀行为研究 |
3.3.6 甘醇腐蚀行为研究 |
3.4 净化装置腐蚀主要的影响因素 |
3.4.1 胺液系统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2 硫磺回收装置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3 尾气处理装置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4 酸水汽提装置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控制技术研究 |
4.1 生产运行参数优化技术 |
4.1.1 脱硫装置操作的优化 |
4.1.2 硫磺回收装置参数优化 |
4.1.3 尾气吸收装置参数优化 |
4.1.4 酸水汽提装置优化 |
4.2 设备腐蚀修复技术 |
4.2.1 类激光高能脉冲冷焊修补 |
4.2.2 表面超音速冷喷涂 |
4.3 设备更新改造技术 |
4.3.1 硫磺冷却器改造 |
4.3.2 中间胺液冷却器改造 |
4.3.3 管线改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浓度VOCs工业尾气多层流化床吸附处理中试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VOCs治理的相关政策 |
1.3 VOCs治理技术 |
1.3.1 VOCs燃烧技术 |
1.3.2 VOCs吸附技术 |
1.3.3 VOCs等离子体分解技术 |
1.3.4 VOCs生物降解技术 |
1.3.5 VOCs光催化降解技术 |
1.3.6 VOCs溶液吸收技术 |
1.3.7 VOCs冷凝分离技术 |
1.3.8 VOCs膜分离技术 |
1.3.9 VOCs处理技术应用综述 |
1.4 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VOCs |
1.4.1 移动床吸附回收工艺 |
1.4.2 固定床吸附回收工艺 |
1.4.3 流化床吸附回收工艺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候选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及其评价 |
2.1 实验方法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1.3 实验装置 |
2.1.4 实验步骤 |
2.1.5 实验测定内容 |
2.2 饱和吸附量测定实验结果 |
2.2.1 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2.2.2 饱和吸附时间、吸附率和及脱附性能 |
2.3 工况下平衡吸附量测定实验结果 |
2.4 活性炭孔结构与VOCs吸附率的关系 |
2.4.1 活性炭的孔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关系 |
2.4.2 活性炭的孔结构对VOCs吸附率的影响 |
2.4.3 吸附质极性对吸附的影响 |
2.5 活性炭磨损量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层流化床吸附工艺和装置的设计 |
3.1 多层流化床工艺流程设计 |
3.1.1 吸附流程 |
3.1.2 脱附流程 |
3.1.3 冷凝回收流程 |
3.2 气固流态化参数的测定 |
3.2.1 最小流化速度的测定 |
3.2.2 带出速度 |
3.2.3 床层压降 |
3.3 底部气体分布器的确定 |
3.4 层间分布板的设计 |
3.4.1 层间分布板的设计 |
3.4.2 溢流管的设计 |
3.5 加料装置的设计 |
3.6 气体出料输送装置 |
3.7 旋风除尘器 |
3.8 设备材质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层流化床中试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中试实验装置及说明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物系与检测方法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溢流管堰高对流化床的影响 |
4.2.2 间隙对输送量的影响 |
4.2.3 多层流化床VOCs吸附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小型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水淡化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及现状 |
1.2.1 国外海水淡化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内海水淡化技术进展 |
1.3 海水淡化主要技术 |
1.3.1 多级闪蒸(MSF) |
1.3.2 多效蒸馏(MED) |
1.3.3 压气蒸馏(MVC) |
1.3.4 反渗透法(RO) |
1.3.5 电渗析(ED) |
1.4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技术进展 |
1.4.1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概述 |
1.4.2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技术进展 |
1.4.3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2.1 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系统设计 |
2.1.1 海水淡化技术选择 |
2.1.2 正压蒸馏技术特点 |
2.1.3 海水淡化装置系统设计 |
2.2 蒸发体结构设计 |
2.2.1 蒸发器选型 |
2.2.2 板式蒸发器结构及特点 |
2.2.3 蒸发器热力设计 |
2.3 冷凝体结构设计 |
2.3.1 冷凝器选型 |
2.3.2 冷凝器结构设计 |
2.3.3 冷凝器热力设计 |
2.4 内置汽水分离器结构设计 |
2.4.1 汽水分离技术选择 |
2.4.2 汽水分离装置结构设计 |
2.5 不凝性气体排出装置设计 |
2.6 自动控制装置设计 |
2.7 海水淡化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实验系统设计 |
3.1 系统流程设计 |
3.2 管路设计及设备安装 |
3.2.1 实验管路设计 |
3.2.2 实验设备安装 |
3.3 仪表检验及精度汇总 |
3.3.1 数据采集系统 |
3.3.2 测量设备 |
3.3.3 测量设备精度汇总 |
3.4 热平衡计算和数据处理 |
3.4.1 热平衡计算 |
3.4.2 实验数据处理 |
3.5 实验误差分析 |
3.6 实验系统调试 |
3.6.1 关键设备加工性能检测 |
3.6.2 实验系统调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水淡化装置性能实验研究及分析 |
4.1 实验内容 |
4.2 实验步骤 |
4.2.1 开始实验 |
4.2.2 实验结束 |
4.3 装置整体性能研究 |
4.4 蒸发体性能研究及分析 |
4.4.1 蒸汽压力的影响 |
4.4.2 蒸汽流量的影响 |
4.4.3 原料水流量的影响 |
4.4.4 原料水浓度的影响 |
4.5 冷凝体性能研究及分析 |
4.5.1 冷却水参数的影响 |
4.5.2 二次蒸汽的影响 |
4.6 内置汽水分离器性能研究及分析 |
4.6.1 二次蒸汽流速的影响 |
4.6.2 丝网层数的影响 |
4.7 加热蒸汽疏水技术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冷凝器管内往复环在线清洗技术的强化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清洗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1 化学清洗 |
1.2.2 机械清洗 |
1.2.3 在线清洗方法 |
1.2.4 清洗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环式在线清洗装置设计 |
2.1 污垢的生成机理及影响 |
2.1.1 污垢的形成过程 |
2.1.2 污垢所造成的危害 |
2.1.3 污垢影响因素分析 |
2.2 环式在线清洗装置结构 |
2.2.1 清洗环结构 |
2.2.2 环式在线清洗装置结构 |
2.2.3 动力及密封装置结构 |
2.3 环式在线清洗装置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凝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强化传热技术 |
3.1.1 强化传热技术简介 |
3.1.2 传热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 |
3.2 数值仿真理论 |
3.2.1 模拟软件的选择 |
3.2.2 CFD计算理论 |
3.2.3 模型的建立 |
3.2.4 网格的划分 |
3.2.5 设置边界条件 |
3.3 数值模拟分析 |
3.3.1 清洗环截面形状对传热的影响 |
3.3.2 环间距对传热的影响 |
3.3.3 截面几何尺寸对传热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洗环的结构优化 |
4.1 试验设计方法 |
4.2 清洗环的正交试验设计 |
4.2.1 因素水平表的选择 |
4.2.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2.3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最优结构的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及分析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系统设计 |
5.1.2 实验数据处理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运行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污水源热泵的应用 |
1.2.1 热泵的原理 |
1.2.2 热泵的分类 |
1.2.3 污水源热泵的特点 |
1.2.4 污水源热泵热应用 |
1.3 太阳能利用技术 |
1.3.1 太阳能资源 |
1.3.2 太阳能利用技术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现状 |
1.4.1 太阳能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2 污水源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筑动态负荷模拟计算分析 |
2.1 建筑动态负荷的模拟计算方法 |
2.1.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 |
2.1.2 DeST软件简介 |
2.2 建筑概况 |
2.2.1 围护结构热物性参数 |
2.2.2 室内外设计参数 |
2.3 沈阳市气象条件 |
2.3.1 沈阳市地理概况 |
2.3.2 沈阳市气象参数 |
2.4 建筑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
2.4.1 DeST软件模拟数学模型 |
2.4.2 模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组成与特性分析 |
3.1 沈阳市污水热能利用分析 |
3.1.1 城市污水的特点 |
3.1.2 沈阳市污水的热能利用 |
3.2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 |
3.2.1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组成 |
3.2.2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3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控制策略 |
3.2.4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特点 |
3.3 太阳能辐射计算 |
3.3.1 太阳辐射角度相关研究计算 |
3.3.2 太阳总辐射强度的计算 |
3.4 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的设计计算 |
3.4.1 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的分类及应用 |
3.4.2 U型真空管集热器的结构及原理 |
3.4.3 太阳集热器的定位 |
3.4.4 太阳集热器总采光面积设计 |
3.4.5 集热器的设计流量 |
3.4.6 太阳集热器保证率 |
3.5 蓄热水箱设计 |
3.5.1 蓄热水箱的容积计算 |
3.5.2 蓄热水箱的能量平衡 |
3.6 污水源热泵选择 |
3.6.1 污水源热泵原理 |
3.6.2 污水源热泵的系统形式 |
3.6.3 热泵的理论循环 |
3.6.4 热泵机组设计选择 |
3.6.5 污水量计算 |
3.6.6 污水的水质对热泵的影响 |
3.6.7 污水的定压比热值 |
3.7 水泵的计算 |
3.7.1 水泵的功率 |
3.7.2 水泵的年耗电量 |
3.7.3 水泵的流量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运行模拟分析 |
4.1 TRNSYS软件简介 |
4.2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部件模型的连接 |
4.2.2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仿真模型的标准部件 |
4.2.3 模块参数 |
4.2.4 系统控制策略 |
4.2.5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供热期系统设备能耗模拟分析 |
4.3.1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运行能耗分析 |
4.3.2 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能耗分析 |
4.3.3 系统总能耗比较分析 |
4.4 热泵机组性能模拟分析 |
4.4.1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供热量分析 |
4.4.2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中热泵机组的COP模拟分析 |
4.4.3 单一污水源热泵COP模拟分析 |
4.5 真空管型集热器集热面积优化分析 |
4.5.1 基本参数 |
4.5.2 真空管型集热器集热面积优化 |
4.6 热网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 |
4.6.1 热水锅炉系统能耗计算 |
4.7 三种类型系统标煤耗量比较分析 |
4.7.1 折标系数 |
4.7.2 能耗比较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的经济性以及环保效益分析 |
5.1 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1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
5.2 初投资费用计算 |
5.2.1 热源投资 |
5.2.2 热网投资 |
5.2.3 热力站投资 |
5.2.4 支线井室投资估算 |
5.2.5 小区内二级热网初投资 |
5.3 年运行费用 |
5.3.1 年运行费用计算 |
5.3.2 费用年值 |
5.3.3 电价格的影响 |
5.4 环境效益评估 |
5.4.1 系统的节能减排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U-型冷凝器底部水垢除去的一种简易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Wankel泵的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变流量改造研究[D]. 王子昂. 山东大学, 2020(12)
- [2]侧开浮阀塔板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的研究[D]. 王逸文. 西北大学, 2020(02)
- [3]环路热管中纤维吸液芯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的设计加工及性能研究[D]. 凌伟淞. 厦门大学, 2019
- [4]离子液体脱除天然气中气体杂质的研究[D]. 于刚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相变传热/储热复合部件的制造与性能研究[D]. 庄宝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D]. 邓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7]高浓度VOCs工业尾气多层流化床吸附处理中试实验研究[D]. 张连宇.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6)
- [8]小型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性能研究[D]. 华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9]冷凝器管内往复环在线清洗技术的强化传热研究[D]. 罗阳成. 南华大学, 2016(03)
- [10]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运行模拟研究[D]. 白冰.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