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稳步发展成绩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阳[1](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警察测验的产生与发展(193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警察测验是使用特定的、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警察的心理特征进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一项具有现代进步意义的警察人事制度改革举措。警察测验工作的出现既是警察素质改善的内在需要,也是西方心理学传入的产物。193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警政司与中央大学心理学系合作成立警察智力测验室,编制警察测验材料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施,呈现出测验内容扩展、测验种类延伸及测验范围不断扩大的特点。警察测验工作因内外环境的制约推行困难,最终随着南京政权的倒台而宣告完结,但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警察测验的普遍化,促进了警察招募、选拔、培训及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推动了中国近代警察人事制度转型。
赖晶晶[2](2021)在《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社区警务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条件下智慧警务的崛起,为社区警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成为必然,并已显示出特定的优势。从宏观上看,警务的“智慧化”不仅会给基层警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更为解决新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和策略。随着智慧警务作为推动警务工作创新样态被顺利推出,智慧社区警务也成为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条件下的警务新选择,成熟又行之有效的社区警务理论为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在智慧警务引领下,多地公安机关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不断实践探索,成为警务运行模式构建中实现社区警务新效能弯道超车的“加速器”。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驱动,公安机关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经过不懈努力,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与运作方式也越来越清晰。基于各地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从目标、导向、机制、体系四个方面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求,明确了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目标是推动基层治安治理智慧化;预测性警务是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导向;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机制则必须满足建立健全智能防范研判机制、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打击防控机制、科学考评管理机制等要素。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构建的体系架构需要以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为条件。通过智慧社区警务实践模式的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的两种样态,分别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效果进行了验证。其常态化样态,选取了F分局智慧化的实践操作与运行状态;非常态化样态则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区警务运行状态进行了应急状态与防控常态化下的操作为实证。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及其在运行中的检验,不仅证明了社区警务的智慧化手段行之有效,且充满后劲,未来将大有发展之必要。如同任何一项警务创新的逻辑发展顺序一致,智慧社区警务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扰与困难。在实践探索中,智慧社区警务的发展如何直面问题并适应信息化时代条件的新要求,本文也提出了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样态的完备与优化路径的个人意见。智慧社区警务是智慧警务的一个侧面,也是新时代条件下基层公安机关对公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回应。智慧社区警务模式建设已是新时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更多期待,满足广大民众新需求的大势所趋,也是构建平安中国建设的需要。智慧社区警务作为一种基层社区治理方式与治理形态,不仅推动着基层警务改革,更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杨丽璇[3](2021)在《基于不同诱发任务的民警脑力疲劳ERP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力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广泛存在于民警群体中。由于慢性脑力疲劳是诸多心身疾病的起因,目前不乏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但由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导致的急性脑力疲劳也同样不容忽视。准确及时地评估急性脑力疲劳,并积极调整民警身心状态,能够有效避免慢性疲劳的发生。在脑力疲劳的评价上,一些研究采用ERP技术,探讨脑力疲劳对不同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找到了可用于脑力疲劳检测的潜在ERP指标;但不同研究在结果上存在一定分歧,可能是由于脑力疲劳诱发任务不同造成的。本研究采用ERP技术,针对民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模拟视频监控、笔录记录、指挥交通等民警日常工作的角度出发,设计工作记忆任务、持续性警戒任务两种类型的任务进行疲劳诱发,探讨适合不同警种脑力疲劳检测的ERP指标。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检验30分钟2-back任务、改编Flanker任务能否成功诱发脑力疲劳,以及两种任务导致的被试疲劳程度是否有显着差异。采用2(组别:工作记忆任务组、持续性警戒任务组)×2(时间:前测、后测)×2(刺激类型:标准刺激、偏差刺激)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将被试在完成抑制控制能力检测任务前后测中的反应时代价、正确率代价作为疲劳指标。正式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在以往研究中存在不一致结果的标准刺激(红圆)-P300、偏差刺激(绿圆)-P300、以及由绿圆错误反应诱发的错误相关负波ERN(Ne)、正波Pe的幅值、潜伏期是否可作为疲劳评价指标。结果发现:预实验中工作记忆任务组、持续性警戒任务组被试在后测时,反应时代价、正确率代价均较前测显着增加,且组间差异不明显。正式实验中,长时间工作记忆任务组、持续性警戒任务组的标准刺激-P300、偏差刺激-P300幅值均在疲劳后显着降低,潜伏期未见显着变化;工作记忆任务组ERN幅值疲劳后显着降低,潜伏期未见显着变化;而持续性警戒任务组ERN潜伏期疲劳后显着延长,幅值未见显着变化。根据预实验和正式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如下:30分钟的工作记忆任务、持续性警戒任务均可有效诱发疲劳,且诱发的疲劳程度相近、但在机制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诱发的P300幅值可作为基于这两种任务诱发的疲劳的评价指标;在错误反应诱发的ERN成分上,幅值对于评价工作记忆任务诱发的脑力疲劳敏感,而ERN潜伏期对于评价持续性警戒任务诱发的脑力疲劳敏感,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将ERN幅值或潜伏期的变化作为疲劳指标可能更为合适。
余辰[4](2021)在《上海市公安局基层青年民警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 ——以A分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市A区坐落市中心城区,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每逢节假日以及重大活动需要警力安保的时候又是民警加班加点的最多的时候,往往都是基层青年民警最为忙碌的日子。各大重点安保区域又都集中在中心城区A区。A区基层青年民警的职业压力引起了理论研究者和实际部门的重视。不仅是上海。全国的警察队伍的职业压力日趋增多。基层青年民警是公安机关中工作任务最繁重,也是职业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上海市A公安分局的基层青年民警的职业压力为研究对象。选取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两个与职业压力关系最为密切的变量,建立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采用自编和改编的问卷方式,对103名基层青年民警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市公安局A分局基层青年民警的职业压力较大;工作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工作倦怠感较高。2.不同个体背景的民警的职业压力不同:(1)不同性别的青年民警群体之间,在职业压力上存在显着差异。男性压力大于女性。(2)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民警群体之间,在职业压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党员压力大于非党员。(3)不同警种的青年民警群体之间,在职业压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派出所民警压力最大,其次是条线类民警。(4)不同加班时长的青年民警群体之间,在职业压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加班时间越长压力越大。(5)青年民警的职业压力对工作倦怠具有显着的影响。从性别、年龄、婚否、工作时间、文化程度、职位、单位等内部分组的对照研究结果来看,男警察的工作压力明显大于女警察;未婚的警察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和已婚者没有明显差异;各个不同年龄组的警察工作压力有明显差异,27岁到35岁组的工作压力最大,22岁到27岁压力其次。工作时间各组之间警察工作压力有明显差异,工作压力最小的工作1至3年组,其次是工作10年以上组,其中工作压力最大的就是3至10年组。1.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工作满意度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2.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有较强的相关性,对工作倦怠有一定的预测能力。3.A区的部分岗位存在着很大的工作时间量,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4.对性别、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警种、工龄、婚姻、职级、加班时常对于基层青年民警的职业压力的情况影响程度:性别、政治面貌、警种、加班时常对于青年民警职业压力的差异性较大。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个体、组织和社会支持系统,提出如何有效提高组织绩效、解决组织人才隐形、显性流失问题以及缓释基层青年民警的职业压力的管理建议。建议通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层级进行分类阐述。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运用访谈保健理论对于民警的职业压力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于突出问题进行梳理与对策建议。
黄亚[5](2021)在《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分析及对应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发展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公安特警作为维护人民安全的主要队伍,在维护人民安全的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公安特警的执法环境日趋复杂化,不同形式的突发性案件和高危的工作性质,都对公安特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特警只有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够更好的为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服务,而体能训练是公安特警更为执行任务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研究以对公安特警技战术进行分类为切入点,通过对公安特警不同形式的技战术进行分类,进一步对不同技战术特征对体能素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的分析,总结适合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的体能训练理论,并对当前符合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的体能训练理论体系进行扩充丰富,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公安特警的体能训练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处理、实验法,对制定的训练方法关于提高公安特警队员体能和技战术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盐城市公安特警一支队20名男性公安特警队员为研究对象,并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分组后各项成绩进行检验后p>0.05,分组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形式的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本文所设计的训练方法,对比实验前后两组特警的体能和技战术发挥情况,分析本文设计的体能训练方法有效性,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原有的训练体系对特警队员的战斗综合体能和技战术有一定的提升,但训练体系针对性较低,训练手段方式枯燥单一,在实战中提升不明显。2.对应体能训练对特警队员的战斗综合体能提升效果显着,将公安特警五项综合体技能每个项目的关键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比重复的直接练习更加科学,效果更明显。3.对应体能训练相比传统的体能训练对特警五项技战术提升更为显着,训练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新颖化、科学化,能够促动特警队员积极的训练态度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对应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内容、手段、方法,完善场地与设施的建设,应聘专业的运动员或体育院校相关人员带领特警队员进行一般体能训练,促使整体队伍体能水平得到提高。2.根据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在原有的训练体系中加入对每项技战术体能需求的针对性训练,构建出高效、合理的技战术体能训练模式。3.建议结合运动训练专业,进一步完善公安特警训练体系。
李娟亮[6](2021)在《于学忠主政河北研究(1932-1935)》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成立后,河北省军政先后由晋系和奉系军阀所把持。十九年(1930)中原大战晋系战败,张学良的奉系势力因战争中率兵入关助蒋而得以重新控制平津及整个河北重地。民国二十年(1931)东三省沦陷后,日军将侵略目标转向华北,河北政局日益动荡和严峻,省政府主席王树常因无力处理河北省复杂、动荡的局势而申请辞职。在此形势下,张学良改任东北军重要将领、原平津卫戍司令于学忠担任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危受命,主政治理河北。本文试图立足档案资料、报纸期刊及其他史料,结合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河北省的实际情形,通过研究于学忠治理河北时所面临的层层困境,重点论述其主冀期间制定的施政方针与具体的施政举措。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了解河北省的全貌以及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分析其主冀特点与影响,最终对于学忠治理河北作出相应的评价。于学忠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期间,面对日军侵略步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政治形势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苦力支撑河北政局,并试图努力发展河北省的各项事业。上任之后,他抵住各项压力,对外采取强硬手段,积极组织军事力量,打击日军,惩治汉奸,努力控制、维持河北省局势;对内执行中央政令,致力于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河北省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美楠[7](2021)在《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部分,新时代警营文化是存在于公安机关系统内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进行思想教化、氛围营造以及宣传党的各项理论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显着而特殊的现实功用。可以说,促进新时代警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公安民警陶冶情操和丰富生活的有效方式,是铸造警魂以及提高战斗意志的主要法宝,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考虑到目前公安机关推动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的现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使得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内容了解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还很难满足现实情况和趋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公安机关决策层对发展新时代警营文化必须依靠优秀人才来推动的认识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造成新时代警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理想中的良好状态依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此外,在推动新时代警营文化持续向前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能够搜集和利用的比较生动鲜活的素材相对而言比较匮乏,而且公安民警对这项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和热情不够,使得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仍然呈现出步履维艰的态势。因此,要从推动公安机关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新时代警营文化在促进公安民警队伍成长壮大中的显着效果和积极作用,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警营文化对提高整个团队战斗力量和精神意志的突出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从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部分基层单位对待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度和思想动态,客观准确地把握基层公安民警的身心状态和情感思绪,从而为推动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发展明确思路和方向。
尚方剑[8](2021)在《公安院校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新时期我国公安工作对警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警务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于同年开始招收培养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国家批准,目前全国共有5所公安院校获得警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孙柏霖[9](2021)在《公安教育类文献研究趋势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以"公安教育"为主题,回顾20年来我国公安教育领域核心作者、主要机构、高频关键词等,发现公安院校整体实现了提档升级,学历教育与基层实战培训相结合,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安院校应该朝着建设高水平警察大学的目标迈进,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现代警务人才,整合警察训练学校为警察训练基地,提升执法规范化能力,完善人才招录培养体制。要促进公安教育研究机构、学者和学科间的互动联系,提高研究质量和权威性。
察应坤[10](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二、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稳步发展成绩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稳步发展成绩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警察测验的产生与发展(193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警察测验出现的缘由 |
(一)西方警察测验的兴起 |
(二)警察测验在中国的传入 |
(三)警察素质改进的需求 |
二、测验材料的编制 |
(一)警察智力测验 |
1. 普通警察智力测验 |
2. 警官智力测验 |
3. 官警智力测验 |
4. 非文字警察智力测验 |
(二)警察心理测验 |
(三)警察品格测验 |
(四)特种警察测验 |
三、警察测验的实施 |
(一)编印指导手册 |
(二)举行示范测验 |
(三)训练主试人员 |
(四)测验实施保障 |
(五)督导各地实施 |
四、南京国民政府警察测验的特点 |
(一)测验内容的扩展 |
(二)测验种类的延伸 |
(三)测验范围的扩大 |
余论 |
(一)警察测验普遍化 |
(二)警察工作科学化 |
(三)警察人事制度转型 |
(2)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智慧社区警务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 |
2.1 智慧社区警务的理论选择 |
2.1.1 治理理论 |
2.1.2 流程再造理论 |
2.1.3 大数据理论 |
2.2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选择 |
2.2.1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
2.2.2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发展创新 |
3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构建 |
3.1 构建目标:推动基层治安治理智慧化 |
3.1.1 工作主体智慧化发展 |
3.1.2 运行流程智慧化发展 |
3.1.3 服务内容智慧化发展 |
3.2 构建导向:预测性警务 |
3.2.1 违法犯罪预测导向 |
3.2.2 民意诉求预测导向 |
3.3 构建机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
3.3.1 智能防范研判机制 |
3.3.2 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
3.3.3 精准打击预防机制 |
3.3.4 科学考评管理机制 |
3.4 构建体系:完备智慧社区警务架构 |
4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与实践检验 |
4.1 常态化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以S市F分局为例 |
4.1.1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现状 |
4.1.2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特点 |
4.1.3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运行的困扰 |
4.2 非常态化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以疫情防控为例 |
4.2.1 智慧社区警务助力疫情防控 |
4.2.2 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借鉴 |
5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现实优化路径 |
5.1 推进智慧水平适应能力:强化技术机制建设 |
5.2 提升运用科技手段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
5.3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保障 |
5.4 提升智慧警务建设效能:加强智慧警务宣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20 法治日报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之智慧警务汇总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不同诱发任务的民警脑力疲劳ERP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脑力疲劳概述 |
1.1.1 疲劳与脑力疲劳 |
1.1.2 影响脑力疲劳的因素 |
1.1.3 脑力疲劳的发生机制 |
1.1.4 民警的脑力疲劳 |
1.2 脑力疲劳的生理心理研究 |
1.2.1 脑力疲劳的诱发 |
1.2.2 脑力疲劳的评定 |
1.2.3 脑力疲劳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2 问题提出、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3 预实验 |
3.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3.2 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程序 |
3.2.4 数据记录与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正式实验 |
4.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4.2 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程序 |
4.2.4 数据记录 |
4.3 结果 |
4.3.1 行为数据结果 |
4.3.2 ERP数据结果 |
4.4 讨论 |
4.4.1 标准刺激-P300 |
4.4.2 偏差刺激-P300 |
4.4.3 ERN |
4.4.4 Pe |
5 总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上海市公安局基层青年民警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 ——以A分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警察职能转型 |
(二)城市精细化治理与警察职能强化 |
(三)政治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的制度化建设 |
二、课题研究意义 |
(一)揭示基层青年民警履职的基本情况 |
(二)缓释基层青年民警履职压力,提高其履职内生动力 |
(三)为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支撑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 |
(二)关于警察职业压力的研究 |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层青年民警 |
二、警察的职业压力及其主要变量 |
(一)警察职业压力 |
(二)工作时间 |
(三)工作强度 |
(四)警察职业压力的特殊性 |
三、相关理论 |
(一)双因素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层次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第三章 基层青年民警职业压力源分析 |
一、工作负荷 |
(一)工作量大 |
(二)工作种类多 |
(三)工作要求高 |
(四)工作危险性高 |
二、组织内部压力 |
(一)工作关系 |
(二)组织本身管理水平 |
(三)组织文化 |
三、社会评价压力 |
(一)警民关系 |
(二)民众的需求期待 |
(三)舆论压力 |
四、生活压力 |
(一)工作与家庭责任压力 |
(二)生活水准的压力 |
(三)社会地位 |
五、自我认知偏差 |
(一)自身价值缺失 |
(二)自身定位不准确 |
(三)工作目标不明确 |
第四章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研究内容及假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假设 |
二、样本描述统计 |
(一)人口统计变量描述 |
(二)基层民警职业压力变量描述 |
三、信度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分析 |
(二)效度检验分析 |
四、差异性分析 |
(一)交叉分析 |
(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 |
五、相关性分析 |
六、问卷结果讨论 |
(一)压力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
(二)信度效度检验的情况 |
(三)各变量总体情况分析 |
(四)性别的差异化讨论 |
(五)政治背景差异讨论 |
(六)不同警种的差异讨论 |
第五章 缓解基层民警职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
一、履职压力适度 |
(一)加大对职业压力源的控制 |
(二)采取岗位轮换调整制度 |
(三)努力提高青年民警的职业规划水平 |
(四)加快培训模式改革 |
二、组织激励提升 |
(一)完善组织内部激励机制 |
(二)强化基层民警的针对性培训 |
(三)深化基层警务模式改革 |
(四)丰富基层民警成长平台 |
三、社会压力缓释 |
(一)提升警民的互信互助水平 |
(二)完善基层民警权利保护回应机制 |
(三)健全组织内部容错纠错的引导机制 |
四、职业保障落实 |
(一)保障基层民警的基础休息时间 |
(二)优化装备类用度问题 |
(三)加强食堂的管理工作 |
(四)完善基层民警的住房保障机制 |
五、强化自我价值认同 |
(一)用积极的心态来调整顺应不确定性 |
(二)增强自身体制内的归属感 |
(三)建立专门的基层所队心理辅导室 |
附录1 假设的验证结果汇总 |
附录2 访谈记录表 |
附录3 基层青年民警职业压力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分析及对应体能训练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能 |
2.1.2 特警技战术 |
2.1.3 体能训练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3.1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3.2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4 数据处理 |
3.2.5 实验法 |
4 研究内容 |
4.1 特警技战术内容 |
4.1.1 特警技战术系统内容分类 |
4.1.2 关键特警技战术筛选 |
4.1.3 关键特警技战术内容与特征 |
4.2 不同特征特警技战术的体能需求分析 |
4.2.1 防卫控制技术的体能需求 |
4.2.2 攀登越障技术的体能需求 |
4.2.3 武器使用技术的体能需求 |
4.2.4 水中安全技术的体能需求 |
4.2.5 警务战术的体能需求 |
4.3 特警技战术对应体能方法分析 |
4.3.1 防卫控制技术的体能训练方法 |
4.3.2 攀登越障技术的体能训练方法 |
4.3.3 武器使用技术的体能训练方法 |
4.3.4 水中安全技术的体能训练方法 |
4.3.5 警务战术的体能训练方法分析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后特警的体能情况对比 |
5.1.1 对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分析 |
5.1.2 对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分析 |
5.1.3 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分析 |
5.2 实验前后特警的技战术情况对比分析 |
5.2.1 对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分析 |
5.2.2 对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分析 |
5.2.3 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分析及对应体能训练构建研究》调查问卷(一) |
附表2 《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分析及对应体能训练构建研究》调查问卷(二) |
附表3 《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分析及对应体能训练构建研究》调查问卷(三) |
附表4 访谈提纲 |
致谢 |
(6)于学忠主政河北研究(193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确定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于学忠及其时代 |
第一节 于学忠生平简介 |
一、随父参军,直系将才 |
二、依附奉系,主政河北 |
三、兰州事变,临危受命 |
四、矢志抗战,迎接解放 |
第二节 河北时局与于学忠奉命主冀 |
一、河北重要的战略地位 |
二、“天津事变”与于学忠主冀 |
三、“河北事件”与于学忠离任 |
第二章 于学忠主冀期间施政概况 |
第一节 制定施政方针 |
第二节 具体施政举措 |
一、政权方面建设 |
二、财政方面建设 |
三、实业方面建设 |
四、教育事业建设 |
五、社会生活方面建设 |
第三章 于学忠主冀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一节 文化 |
一、文化的含义 |
二、文化的功能 |
第二节 警营文化 |
一、警营文化的含义 |
二、警营文化的特征 |
三、警营文化的功能 |
第三节 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
一、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二、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二章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基本功能 |
第一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
一、为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奠定前提基础 |
二、为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第二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
一、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二、增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章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发展成就 |
一、制度保障不断完善 |
二、经费预算持续增长 |
三、人才素质稳步提升 |
第二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建警不强 |
二、人才储备不多 |
三、基础设施不全 |
四、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重视程度不够高 |
二、政策把握不精准 |
三、制度构建不完善 |
第四章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优化措施 |
第一节 组织保障 |
一、提升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 |
二、发挥领导干部的指导作用 |
第二节 思想保障 |
一、坚定政治信仰 |
二、坚持政治理论学习 |
三、发扬时代精神 |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第三节 人才保障 |
一、建设思想坚定的队伍 |
二、建设业务精通的队伍 |
三、建设具有团队精神的队伍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
二、健全激励制度 |
三、落实“主题文化”活动制度 |
四、建立监督和考核制度 |
第五节 物质保障 |
一、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公安院校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
(一)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
(二)更好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助力国际执法合作 |
(三)提升我国公安教育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公安院校国际化进程 |
(四)丰富我国外警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外警教育向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
二、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特点 |
(一)警务硕士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
(二)汉语语言能力培养和中国文化交流应占有一定比例 |
(三)培养年限应较国内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适度延长 |
三、完善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对策 |
(一)进一步提高对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对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指导 |
(三)合理布局,发挥院校办学特色和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品牌 |
(四)合理确定招生条件,积极拓展招生渠道 |
(五)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 |
(六)完善双导师制度,论文的内容应体现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
(9)公安教育类文献研究趋势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操作工具 |
(三)操作步骤 |
二、结果分析 |
(一)发文时间分布 |
(二)研究热点与趋势 |
三、研究分布 |
(一)主要机构 |
(二)主要作者 |
(三)高质量文献学科刊物 |
四、讨论与展望 |
(一)公安高等学历教育及院校建设 |
(二)公安机关基层实战及教育培训 |
(三)公安专业人才及招录体制改革 |
(四)加强公安院校建设是核心 |
(五)建立实战培训机制是方向 |
(六)完善招生就业制度是必然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
二、山西村政 |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
结语 |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稳步发展成绩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警察测验的产生与发展(1938—1949)[J]. 李丹阳. 公安学研究, 2021(04)
- [2]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D]. 赖晶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3]基于不同诱发任务的民警脑力疲劳ERP指标研究[D]. 杨丽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4]上海市公安局基层青年民警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 ——以A分局为例[D]. 余辰.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1(09)
- [5]公安特警技战术特征分析及对应体能训练方法研究[D]. 黄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于学忠主政河北研究(1932-1935)[D]. 李娟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D]. 林美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公安院校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 尚方剑. 公安教育, 2021(02)
- [9]公安教育类文献研究趋势及展望[J]. 孙柏霖.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01)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