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名牌的经济就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阅读《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

没有名牌的经济就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阅读《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

一、没有名牌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读《现代公司名牌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郭羽佳[1](2020)在《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市场是培育品牌的沃土。西方品牌在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沿着物品意义的开掘和消费者关系建构的逻辑不断演进,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品牌理论知识谱系。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过程中,西方品牌理论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启蒙与智力支撑作用,中国本土品牌在西方品牌理论的影响下短短四十年内浓缩完成了西方品牌研究的上百年演进道路。其主要理论如塑造企业形象、创造产品溢价、聚焦定位细分市场和消费者关系建构的手段等等,在中国品牌实践的不同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导航作用。在西方品牌理论的启蒙引导下,中国企业自主运用商标、广告等品牌元素打造品牌,赢得市场优势。从产品质量研究到品牌形象识别和名牌战略,再到依托国家政策设计实现品牌的自主创新,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和管理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熟,国内市场上由本土品牌主导的品牌格局逐渐形成,自主品牌开始向国际市场上扩展品牌影响力;国家品牌政策规划更加适应本土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宏观品牌设计与微观企业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学界对于品牌理论的研究上升为理论自觉,适配于中国市场的品牌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消费大众养成认牌购物习惯,品牌消费成为中国商品市场上的新风向标。经历四十年的品牌发展,中国的品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国家品牌集群相比,中国本土品牌仍存在巨大差距:本土品牌集群整体实力不强;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难获世界市场认可;品牌缺乏本土文化价值内核。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中国本土品牌实践缺乏对品牌本质规律的研究和对中国宏观市场供需变化规律下品牌建构的实践路径分析。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发展不同阶段的归纳,深入分析西方品牌理论在品牌建设本土化实践中的具体策略,反思西方品牌理论影响下中国本土化品牌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和不足,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于当下的品牌建设。

王晶[2](2020)在《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 ——基于品牌文化的会计考察》文中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一词。随后在2017年,总理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当前中国正处于品牌引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品牌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品牌建设现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而知名品牌之所以深入人心则源于其所内含的文化。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漫长时光岁月里传承发展而来的,不仅具有企业特定的品牌价值与定位,还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素养。基于此背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品牌文化是否发挥了相对重要的作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深入理解品牌文化与企业财务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就宏观层面而言,文化会通过影响个体特征影响社会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微观层面,文化可以通过树立个体自我规范的意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企业积极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避免发生财务不端行为。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以“名牌产品”作为载体,选取2001-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名牌产品企业与非名牌产品企业在盈余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在不同调节因素下名牌产品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以及其经营行为表现。研究发现:(1)与非名牌产品企业相比,名牌产品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确实会更低;并且在名牌产品企业中,名牌时效越长、名牌等级越高、名牌数量越多,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越强。(2)机理渠道的研究表明,名牌产品企业通过文化传导机制和声誉路径影响盈余管理水平,名牌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文化渗透度以及更高的声誉,对高管的约束效力更强,因而会降低盈余管理水平。(3)正式制度下不同调节因素对名牌产品企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名牌产品企业如果是非国有企业,则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更低;并且名牌产品企业的内部控制越强、分析师关注度越高,则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也更低。综上,本文立足于品牌文化视角,着重研究了名牌产品对经济行为的客观影响、传导机理以及调节因素,为有关“文化与财务”的研究范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从内外部监督治理拓展到了微观文化层面,为构建盈余管理的综合决定因素模型提供了证据支持。

阴雅婷[3](2017)在《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文中认为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知名品牌早已成为国家文化的代名词,如苹果、可口可乐、麦当劳、迪士尼等,不仅在美国本地,而且在全球各地源源不断地以各种品牌传播形式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这些世界级品牌通过青春流行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铸造表现自我,并通过对外传播品牌精神文化,尝试着在这个多元化而又和谐的世界中构建一种国际性的、友好的资本主义乌托邦视野,其完整、成熟的品牌象征性符码已经等同于文化本身。反观中国本土企业,绝大多数一直以来都缺乏品牌文化意识,未能重视品牌文化传播对消费者的影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1978年至2015年,中国本土品牌文化的传播过程并非是直线式的、跳跃式的,新的发展阶段也不是完全取代之前的发展阶段,而是在某个过渡时期,前后两个阶段互相交错、重叠,并继续在共存并进中此消彼长,最终表现为今天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虽然中国品牌的核心理念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不尽相同的文化价值主导,但在同一个时期,上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并不会消失,而是与这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交融化合、共存并进,共同丰富并影响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虽然中国当代企业的品牌文化在广告的表现和传播中,于不同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是,即使是同一阶段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传播也受到多种广告事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媒体、文化等多重因素与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凸显出该阶段的品牌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显着特征。本论文从广告的内容表现与传播、广告的消费文化表现、广告的艺术审美表现三个角度,观察1978年~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考察品牌文化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产生的影响,促使中国企业反思自身的品牌营销策略与品牌国际化道路。经过梳理发现,20世纪80年代,外商品牌的涌入唤醒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中国本土品牌文化整体上处于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阶段;20世纪90年代,虽然过度的商业化、功利化追求,使相当多的本土企业一度忽视了品牌理念文化的建设,但是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用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逐渐进入到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传播阶段,21世纪初至今,在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资产问题,逐步意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进一步迈向品牌资产文化呈现,以及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整体上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美学化的特征和趋势,企业和消费者的品牌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发展成熟。

张锐,徐浩然,王红君,张燚[4](2013)在《下篇 2012中国品牌理论研究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说明1、中国品牌事业总体发展状况1950年,世界着名广告大师Ogilvy首次提出了"品牌"这个概念。品牌学的第一篇奠基性文献是Gardner和Levy于1955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产品和品牌"一文,至此拉开了品牌科学研究的序幕。在西方,品牌学在学术领域里的研究也被称为品牌研究或只有品牌两字。品牌学意味着在学术上的研究领域,品牌研究则代表了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当前,如何构建基于中国情境的品牌学理论,发展品牌学的中国学派,为品牌学知识的创

谭新政,褚俊[5](2012)在《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1章企业品牌与文化基础1.1"品牌"概念溯源1.1.1"品牌"的雏形与发展将"品牌"的历史追溯到原始社会的话,那么诸如"图腾"之类的标记就可以看作是其雏形。例如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半坡鱼蛙纹彩陶盆图腾标识,就是6000年前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渔猎经济的反映,这些

王艳娜[6](2011)在《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名牌产品竞争力一直以来是个既清晰又模糊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进一步扩大化,中国进入了名牌产品竞争时代,拥有名牌就意味着拥有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利润和信誉,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名牌战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通用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名牌事业蓬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名牌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部分省市政府纷纷制定名牌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辽宁省政府虽然也已意识到创名牌的重要性,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创名牌的措施。然而,目前我省总体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较弱。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指标维度不够全面,指标权重分布不合理等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滞后制约了名牌产品的快速发展。并且,理论界对名牌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因此,研究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问题,构建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辽宁省企业有效的开展名牌产品管理工作、提高名牌产品的竞争能力、振兴辽宁经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调研和总结辽宁省名牌产品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名牌和名牌战略柑关理论,分析了名牌产品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建立了以品牌市场能力、产品质量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为代表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名牌产品竞争力的传统评价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本文基于序关系法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以机械行业为代表的部分辽宁省名牌产品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贾国庆[7](2011)在《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旅游业提出了名牌化发展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旅行社是旅游产品供给的主体,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与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并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它不仅在旅游者与旅游产品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而且串联了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是连接旅游业各组成部门的纽带。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在“上海旅游名牌化发展”上的特殊的引领作用和可操作的抓手作用,从而以旅行社名牌化来推动和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根本改观旅游业的社会形象。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适合上海实际的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名牌内部化因素和名牌外部化因素两大类别。在此基础上运用重要性-表现性分析方法(IPA)实现对某一特定的旅行社名牌化影响因素进行诊断性分析:形成以重要性和表现性为测度的四个象限。分析了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轻重缓急,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进行了述评。第二章,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发展概述。回顾上海旅行社业及其名牌化建设历史,探析了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动因和现状特征。第三章,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确立名牌化评估的两大系统、八大维度和三十二个具体指标,为进行诊断性分析做好铺垫。第四章,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诊断性分析。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借助SPASS、EXCEL软件运用IPA分析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各个指标在IPA方格图中的分布,直观地展示给我们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轻重缓急。第五章,结论和展望。提出提升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策略性建议,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改进。

孙登超[8](2010)在《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最早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二十多年以来,历届青岛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实施名牌战略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培育、打造、发展青岛名牌的措施与机制,不断深入挖掘名牌战略的内涵与效应,使青岛的名牌战略逐渐成熟并向纵深拓展,走出了一条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具有“青岛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实现了从“青岛名牌”到“品牌青岛”的历史性跨越。同时,由名牌战略培育出的品牌文化已经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青岛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名牌战略成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岛实施名牌战略的实践,是地方政府名牌战略管理的一次成功案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名牌、名牌战略以及名牌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评议,结合对青岛市名牌战略的实践进行回顾与综述,探索地方政府名牌战略管理理论在运行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总结地方政府名牌战略管理的特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考察青岛市名牌战略取得成功的各种相关因素,努力构建出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的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个管理模式的构建既参照了相关理论的阐述及启发,更是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这是本文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创新之处。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国内外关于名牌与名牌战略的理论,在青岛市名牌战略实践中都有印证与升华。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政府的引导作用。二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三是市场的调整作用。四是协会的服务作用。五是社会各界的参与。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其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科学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和创新有序的市场保障体系。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各要素的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完善。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它的实践性,它为名牌战略管理理论的完善和其它城市名牌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吕承超[9](2010)在《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区域间竞争程度不断激烈,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世界各个国家或区域都在寻求一条快速、有效的经济发展之路,特别是我国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各地区资源特色分布存在着相当的不同,各行业发展状态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如何通过一条有效的途径来发展本区域的经济已经成为各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提出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通过对名牌战略和区域经济的概念论述,论证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名牌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名牌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概念的不同论述,提出名牌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总结名牌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国内外有关区域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通过不同的区域实施名牌战略的经验分析来研究名牌战略,找到国内外区域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以青岛市为典型案例,深刻剖析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为青岛市今后实施名牌战略提供借鉴,也为其他区域实施名牌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构建体系,为名牌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今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名牌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戴昇[10](2010)在《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牌是一个国家、城市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当今时代,名牌核心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却也是国际名牌弱国。可以说中国名牌的市场竞争力与中国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于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要发展中国经济,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创出更多的自主品牌,创出更多的国际名牌。那么,谁来制定名牌战略,如何制定、又如何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政府尤其是上海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名牌战略,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上海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就是研究上海推进名牌战略政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国,政府在推动名牌战略中不仅要有规划性的战略指导,还要制定操作性的体系。但具体如何去做,就如同我国市场经济所处的阶段一样,也是处于初级阶段,对许多问题在认识上不够清楚,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为此,通过对公共管理理论的深入剖析与阐述,结合上海名牌战略推进现状,深入研究上海政府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措施,并与国内外政府的实践进行比较。最终,界定政府在推进名牌战略中的职能边界,并形成有效地名牌战略推进政策体系,创造良好的名牌战略实施环境,以更好地促进上海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借鉴。

二、没有名牌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读《现代公司名牌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没有名牌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读《现代公司名牌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生成发展
第二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迁移和理论自觉
    2.1 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迁移
    2.2 中国品牌的理论自觉和创新
第三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策略
    3.1 品牌初识(1978-1992):建立企业形象识别,形成品牌特征
    3.2 “名牌”战略(1993-2001):广告成就名牌,占领并撬动市场
    3.3 品牌资产管理(2001-2013):注重品牌的内涵化建设
    3.4 国家品牌战略(2013-2019):以定位建立彼此的认同与关系
第四章 西方品牌理论之于中国品牌实践的反思
    4.1 西方品牌理论借鉴中的价值
        4.1.1 重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研究,品牌创新力提升
        4.1.2 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4.1.3 企业形象塑造和广告宣传,入主消费者心智
        4.1.4 国家层面的宏观品牌建构,形成品牌集聚
    4.2 西方品牌理论借鉴中的不足
        4.2.1 品牌战略杂糅,失去聚焦方向
        4.2.2 品牌故事认同度不够,国家品牌影响力有限
        4.2.3 品牌宣传层面的激进与市场实践层面的滞后
        4.2.4 盲目海外并购自主品牌面临安全风险
第五章 西方品牌理论对中国品牌实践的启示
    5.1 聚焦三品战略,形成品牌高价优势
    5.2 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建构品牌忠诚度
    5.3 开展“互联网+”数字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
    5.4 搭国家政策便车,融合全球化道路和区域化发展
    5.5 国家顶层品牌设计推广中国品牌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 ——基于品牌文化的会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相关案例背景
        1.1.2 名牌产品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品牌文化的理论意义
        1.2.2 品牌文化的现实意义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预期创新点
第2章 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中国名牌产品的发展历程及制度背景
    2.2 名牌产品相关概念
        2.2.1 名牌产品的含义
        2.2.2 国内外名牌产品的研究现状
        2.2.3 评述
    2.3 名牌产品的文化特征
    2.4 盈余管理的理论发展
        2.4.1 盈余管理的种类
        2.4.2 影响盈余管理的动因
        2.4.3 评述
    2.5 文化与盈余管理
        2.5.1 文化对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
        2.5.2 文化对盈余管理的间接影响
        2.5.3 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声誉的有效契约理论
        3.1.4 烙印理论
        3.1.5 高层梯队理论
    3.2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假设
        3.2.1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基本分析
        3.2.2 名牌产品的细分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主要变量测度和模型构建
        4.2.1 主要变量测度
        4.2.2 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名牌产品企业与盈余管理的分组检验
    5.3 变量相关性分析
    5.4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5.4.1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的基本分析
        5.4.2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的细分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拓展性分析
    6.1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路径检验
        6.1.1 文化路径
        6.1.2 声誉路径
    6.2 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调节因素分析
        6.2.1 产权性质
        6.2.2 内部控制
        6.2.3 分析师关注度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稳健性检验
    7.1 控制自选择问题
    7.2 控制内生性问题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总结
    8.2 研究启示
        8.2.1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环境
        8.2.2 树立品牌意识,制定战略规划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
        一、相关理论
        二、相关研究
    第三节 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文化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品牌的文化本质
    第一节 品牌与文化
        一、品牌的文化内涵
        二、品牌是商品的文化符号
        三、品牌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资本
        四、品牌文化资本对经济资本的还原
    第二节 品牌文化的"无意识"自然发展
        一、品牌符号的文化雏形
        二、品牌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商业广告的恢复
        三、本土品牌文化的"无意识"生长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下的品牌符号文化孕育
    第一节 品牌符号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调整与社会变化
        二、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思潮
    第二节 品牌符号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一、企业初具品牌符号文化意识
        二、品牌符号文化保护意识不足
        三、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
        四、CI——系统化的品牌形象文化战略
        五、品牌文化传播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品牌审美消费文化的萌发
        一、品牌符号文化的传统艺术性
        二、广告视觉文化符号揭起品牌之路
        三、品牌文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第四节 感性诉求:品牌文化的情感构建
        一、品牌文化物质层面的情感构筑
        二、品牌理念文化的感性诉求
第三章 名牌战略下的品牌理念文化匮乏
    第一节 新时期的名牌战略
        一、名牌战略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政府推动下的"名牌工程"
    第二节 名牌战略下品牌文化的空心化传播
        一、品牌文化的核心——理念文化的缺失
        二、企业的品牌理念意识淡薄
        三、品牌文化的规范化传播
    第三节 本土品牌广告中初现的理念文化
        一、传承民族文化——食品饮料类广告
        二、传播现代品牌理念——美容与个人护理用品类广告
        三、以情感文化定位——家用电器类广告
        四、突出品牌物质文化——交通品类广告
        五、以理性文化诉求实现差异化——药品及保健品类广告
        六、传导新型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形象类广告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品牌附加价值文化凸显
    第一节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品牌文化传播
        一、消费者品牌文化意识增强
        二、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攻心战"
    第二节 品牌附加值文化中的消费主义色彩
        一、消费主义文化的品牌传播
        二、品牌中的消费主义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节 品牌文化定位实现品牌差异化
        一、从"心"出发的品牌文化定位
        二、品牌文化定位的价值诉求
    第四节 品牌文化传播的窄化与扭曲
        一、广告文化表现的"双重扭曲"
        二、品牌文化传播的民族精神与平民意识
        三、广告生产的身体文化符号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
    第一节 品牌资产文化的建构
        一、顾客资产驱动品牌资产
        二、由浅入深的品牌资产文化建构
    第二节 品牌资产文化的传播
        一、品牌资产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二、品牌资产文化的复合式呈现
    第三节 广告文化价值观体现品牌资产文化
        一、广告价值诉求体现品牌理念
        二、西方现代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三、外商与本土品牌广告中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比较
        四、中国本土品牌资产文化日趋多元化
第六章 数字化时代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文化多元化传播
        一、品牌事件导入品牌认知
        二、品牌体验构建品牌文化
        三、病毒式营销传播品牌文化
        四、整合品牌传播提升品牌价值
        五、品牌忠诚:品牌资产文化的核心与体现
    第二节 品牌审美文化的数字化协同共建
        一、广告审美提升品牌传播效果
        二、企业与消费者协同共建审美理想
        三、消费者积极的品牌态度驱动品牌忠诚
    第三节 品牌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多元权力关系
        一、经济力量对"品牌文化传播"的构筑
        二、大众媒体对"品牌文化"的广泛传播
        三、政策法规对"品牌文化传播"的规范
        四、西方消费文化对"品牌文化传播"的推动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
        二、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影响因素与特征
        三、品牌文化传播的价值实现
        四、品牌文化传播的战略启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企业品牌与文化基础
    1.1“品牌”概念溯源
        1.1.1 “品牌”的雏形与发展
        1.1.2 近代经济社会中的“品牌”
        1.1.3 现代“品牌”概念的兴起
        1.1.4 “品牌”意识的国际化
    1.2 品牌的作用与意义
        1.2.1 究竟什么是品牌?
        1.2.2 什么是商业企业品牌?
        1.2.3 品牌发挥的作用
        1、塑造形象
        2、展现品味
        3、留下印象
        4、展开联想
        1.2.4 塑造企业品牌的意义
        1、品牌的经济价值
        2、品牌的人性化意义
        3、品牌的社会意义
        4、品牌的民族意义
    1.3 企业文化概述
        1.3.1 什么是企业文化
        1.3.2 企业文化的特性
        1、是一种经济文化
        2、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3、是一种双重的组织文化
        1.3.3 企业文化的作用
        1、维系关系, 增强凝聚力
        2、把握方向, 激发动力
        3、教化员工, 约束行为
        4、积淀精髓, 扩大影响
        5、激励创新, 持续发展
        6、成为竞争力的源泉
    1.4企业文化的关键要素
        1.4.1 企业精神
        1.4.2 管理风格
        1.4.3 英雄楷模人物
        1.4.4 企业环境
        1.4.5 企业文化网络
第2章基于品牌与文化的企业软实力
    2.1 品牌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2.1.1 一些基本的认识
        2.1.2 品牌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2.1.3 企业文化是品牌范畴的要素
        2.1.4 文化是基础, 品牌是外显
    2.2 品牌与企业文化的竞争力
        2.2.1 企业文化是竞争力的源泉
        2.2.2 品牌竞争力的体现
        2.2.3 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层次
        1、产品层次的品牌竞争力
        2、企业层次的品牌竞争力
        3、产业层次的品牌竞争力
        4、国家层次的品牌竞争力
    2.3 构建企业的软实力
        2.3.1 品牌与企业文化软实力
        2.3.2 品牌的文化深度
        2.3.3 创构筑核心品牌与文化
        2.3.4 塑造强势品牌和文化
        2.3.5 渗入消费者的头脑
        2.3.6 利用文化偏好, 黏住客户
第3章企业品牌与文化评价研究
    3.1 评价理论基础
        3.1.1 评价的基本含义
        3.1.2 评价活动的类型
        3.1.3 评价体系的构成
    3.2 品牌评价模型与工具
        3.2.1 品牌的资产化测评
        1、Interbrand品牌模型
        2、品牌资产五星模型
        3、迪纳品牌资产指数模型
        3.2.2 品牌的市场价值评价
        1、CBBE量表
        2、基于CBBE量表的改进
        3.2.3 品牌的个性评价
        1、品牌个性维度量表
        2、中国的品牌个性维度模型
        3.2.4 品牌的社会意义评价
    3.3 企业文化评价模型
        3.3.1 OCAI量表
        3.3.2 丹尼森OCQ量表
        3.3.3 双S立体模型
        3.3.4 T分数模型 (CCTM)
        3.3.5企业文化的个性分析
第4章 企业品牌评价体系设计
    4.1 企业品牌评价模型构建
        4.1.1 内部基础要素间的关系
        4.1.2 外显效果要素间的关系
        4.1.3评价模型的构建
    4.2企业品牌评价指标体系
        4.2.1 指标层次的划分
        4.2.2层次指标释义
第5章 企业文化理论与建设
    5.1 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
        5.1.1 企业文化的理论视角
        1) 基于结构的理解
        2) 基于价值观的理解
        3) 基于能力的理解
        4) 基于实践的理解
        5) 基于人本观念的理解
        6) 基于复合体系的理解
        5.1.2 国外企业文化理论研究
        5.1.3 当代企业文化研究特点与趋向
    5.2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
        5.2.1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5.2.2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1、总体目标
        2、专项目标
        3、措施与保障
        5.2.3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1、三家企业的共同点
        (1) 企业领导人的高度文化素养
        (2)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3) 在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体系
        (4) 文化与战略的配合
        (5) 建设学习型组织
        2、三家企业的差异性特征
    5.3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
        5.3.1 规范化的原理
        5.3.2 规范化的工具
        1、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企业文化量表
        2、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文化测评量表
        3、中国企业文化综合测量体系CMS
        4、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企业文化测评量表
        5.3.3 指南性框架
        1、精神文化建设
        2、制度文化建设
        3、物质文化建设
第6章 诚信是企业品牌与文化的基石
    6.1 对诚信的理解
        6.1.1 诚信的含义
        1、什么是诚信?
        2、诚信与信用
        6.1.2 诚信的思想
        1、传统的诚信思想
        2、中西方诚信观差异
        6.1.3 诚信的意义
        1、诚信的道德意义
        2、诚信的法律意义
        3、诚信的经济意义
    6.2 建设诚信的文化氛围
        6.2.1 诚信文化的土壤
        6.2.2 企业诚信文化
        6.2.3 诚信文化建设
        1、诚信的文化理念
        2、建立企业诚信准则
        3、开展企业诚信培训
        4、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
        5、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
    6.3塑造诚信的品牌形象
        6.3.1 品牌诚信的互动机制
        1、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诚信互动
        2、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诚互动
        6.3.2诚信品牌的竞争力
结束语

(6)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商标
        2.1.2 品牌
        2.1.3 名牌
        2.1.4 名牌产品
        2.1.5 竞争力
        2.1.6 名牌产品竞争力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2.2.3 核心能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
    3.1 国外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研究进展
    3.2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现状分析
        3.2.1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的产生
        3.2.2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的现状分析
        3.2.3 现行中国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
    3.3 国内主要省级名牌产品评选现状及指标分析
        3.3.1 山东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3.2 吉林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3.3 甘肃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4 辽宁省名牌产品评选现状分析
        3.4.1 辽宁省名牌产品评价历程
        3.4.2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现状
        3.4.3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名牌产品竞争力产生源泉及分析
        4.1.1 产品竞争力产生内部源泉分析
        4.1.2 产品竞争力产生外部源泉分析
    4.2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
        4.3.1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初步设定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调查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3.4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详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序关系法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
    5.1 序关系分析方法
        5.1.1 序关系分析方法的产生
        5.1.2 序关系分析法的实现步骤
        5.1.3 群组判断的情形
    5.2 基于序关系法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名牌产品竞争力各指标得分及计分方法
        5.3.1 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各指标分值的确定
        5.3.2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各指标计分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6.1 产品及企业背景介绍
    6.2 数据获取与处理
    6.3 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有关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调查
    附录B 有关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设定的专家调查

(7)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研究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四节 相关理论基础阐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章 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上海旅行社业发展历史回顾与特征分析
        一、历程回顾
        二、发展特征
    第二节 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动因与发展历程
        一、建设动因
        二、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效益评价
        一、激发旅行社新活力
        二、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社会效应初步体现
第三章 旅行社名牌化影响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构建原则与意义
        一、构建原则
        二、构建意义
    第二节 影响指标层次结构解析
        一、确立影响因素的两大系统
        二、初步选取具体影响指标
        三、确定影响因素的八大维度
    第三节 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第四章 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诊断性分析
    第一节 重要性-绩效分析基本思想和应用要素
        一、应用步骤
        二、图阵意义及战略分析
    第二节 调研设计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方法及数据收集
    第三节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统计信息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重要性分析
        四、表现性分析
        五、IPA方格图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确立旅行社名牌化建设概念性模型
        二、构建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三、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评价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完善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制度环境
        二、营造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优化旅行社名牌化建设的经营管理机制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2 名牌与名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述评
    2.1 名牌与名牌战略理论
        2.1.1 名牌含义及其特征
        2.1.2 名牌战略界定
    2.2 地方政府名牌战略管理理论
    2.3 青岛市名牌及名牌战略研究
3 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的探索历程与实效
    3.1 青岛市名牌战略提出与实施历程
        3.1.1 青岛提出与实施名牌战略的文化渊源与历史机遇
        3.1.2 重点培育工业名牌产品(1984-1989)
        3.1.3 着力做大做强名牌企业(1994-1998)
        3.1.4 大力发展品牌经济(1999-2002)
        3.1.5 打造品牌城市(2003-2009)
    3.2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的实效(城市竞争力提升)
        3.2.1 加快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了青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2 提高了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青岛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3.2.3 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加快了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步伐
        3.2.4 增强了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促进了青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的特点
    4.1 政府的引导作用
    4.2 企业与企业家的主体作用
    4.3 市场调整作用
    4.4 协会服务作用
    4.5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5 青岛市打造名牌城市实施名牌战略管理的保障体系
    5.1 组织保障体系
    5.2 政策保障体系
    5.3 市场保障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9)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关于名牌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关于名牌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结构图
    1.6 预期达到研究结果
2 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2.1 名牌战略的涵义、特征、意义
        2.1.1 名牌战略的涵义
        2.1.2 名牌战略的特征
        2.1.3 名牌战略的意义
    2.2 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2.2.1 名牌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分析
        2.2.2 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分析
        2.2.3 名牌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研究
3 国内外典型区域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
    3.1 国外典型国家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1.1 美国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1.2 法国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1.3 日本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2 国内典型城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分析
        3.2.1 厦门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分析
        3.2.2 大连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分析
        3.2.3 温州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分析
4 实证分析——以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为例
    4.1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原因分析
        4.1.1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的历程
        4.1.2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的原因
    4.2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及现状分析
        4.2.1 青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4.2.2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的现状分析
    4.3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4.3.1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4.3.2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4.4 青岛市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4.1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名牌的建设
        4.4.2 完善法规,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4.4.3 努力营造有利于名牌成长发展的环境
        4.4.4 形成一批区域名牌,促进各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4.4.5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名牌的集聚效应
5 有效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系构建研究
    5.1 微观领域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5.1.1 培育名牌产品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5.1.2 培育名牌企业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5.2 中观领域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5.2.1 培育名牌工业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5.2.2 培育名牌农业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5.2.3 培育名牌服务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5.3 宏观领域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5.3.1 政府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5.3.2 培育名牌城市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10)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重点
第二章 推进名牌战略政策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名牌战略的内容
        一、名牌的含义
        二、名牌战略的界定
        三、名牌战略的公共管理属性
    第二节 政府推进名牌战略的依据与政策框架
        一、政府推进名牌战略的现实动因
        二、政府推进名牌战略的理论根据
        三、政府推进名牌战略政策框架
第三章 上海名牌战略推进政策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目标和实施主体
        一、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目标
        二、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主体
    第二节 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扶持政策
        一、对中小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扶持政策
        二、市区两级专项资金的扶持政策
    第三节 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成效
    第四节 上海推进名牌战略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内外名牌战略政策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借鉴
    第二节 香港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借鉴
    第三节 国内其他地区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借鉴
第五章 完善上海推进名牌战略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规划
    第二节 增加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工具
        一、增加与产业振兴相关的扶持政策
        二、增加优先选用名牌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三、增加促进名牌企业发展的资源倾斜政策
    第三节 加大与推进名牌战略政策配套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没有名牌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读《现代公司名牌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D]. 郭羽佳. 山西大学, 2020(01)
  • [2]名牌产品与盈余管理 ——基于品牌文化的会计考察[D]. 王晶. 苏州大学, 2020(03)
  • [3]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D]. 阴雅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下篇 2012中国品牌理论研究发展报告[J]. 张锐,徐浩然,王红君,张燚. 商品与质量, 2013(24)
  • [5]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报告[J]. 谭新政,褚俊. 商品与质量, 2012(28)
  • [6]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王艳娜. 东北大学, 2011(05)
  • [7]上海旅行社名牌化建设及评价研究[D]. 贾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青岛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研究[D]. 孙登超.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5)
  • [9]名牌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吕承超.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5)
  • [10]上海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研究[D]. 戴昇.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没有名牌的经济就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阅读《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