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协同中基于中介的协同模型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加付[1](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何国文[2](2021)在《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时期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创新风险的增加和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原来单一的合作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企业与跨地域跨行业的其他组织或者机构合作的企业不断增多。这些以焦点企业为核心的全部网络合作关系集合即为网络合作组合。在这种机制安排或管理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信息、知识、技术和能力上的优势,并且各个网络合作伙伴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和交流互动会提升网络合作组合的整体价值。随着网络合作组合规模的提升极其网络合作组合中网络成员异质性的增强,焦点企业在对网络合作组合开展管理过程中难度会增大。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不能基于战略的层面对网络合作组合开展系统管理,一般只是关注解决网络间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只有少数企业会聚焦这些网络合作组合之中的互补和协同关系。因此,学者们意识到单一双边关系的治理方式不再适应网络合作组合,企业管理者应该基于网络整体性,从企业战略和网络合作组合的层面解决各个网络合作组合中网络成员之间矛盾和冲突,积极发挥网络合作组合中的协同功能。企业要建立高价值的网络合作,就一定要拥有治理和发展外部网络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当前,很多研究已注意到网络能力对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大价值,然而纵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得出:对于网络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和关系路径还没有系统和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本文基于“能力一关系一绩效”的逻辑路线,关注“网络能力怎样提升合作创新绩效”这个关键议题,解释并验证网络能力、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借鉴和整合网络能力理论、知识共享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对以下问题开展了深入探究:(1)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网络能力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合作创新绩效?(3)网络能力影响知识共享是否会由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关系信任不同而存在差异,知识共享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是否会由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上述三个具体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1.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探究网络能力的理论内涵和结构维度,建立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模型,指出网络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还可以通过企业与网络合作伙伴的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2.基于案例研究和建立的理论框架模型,通过案例研究提出相关命题,基于提出的命题然后提出网络能力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具体研究假设,之后通过问卷发放收集314个本国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样本资料,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设开展实证检验。3.在上述两个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关系信任这个调节变量,从关系信任视角进一步探究不同关系信任情境下网络能力对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是不是存在不同,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关系信任在概念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开展实证检验。同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吸收能力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开展实证检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获取的重要结论如下:1.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与关系管理能力都能正向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2.网络能力通过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分别在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两条关系路径中起到了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信任正向调节了网络能力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体来说,关系信任正向显着调节了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与显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关系信任正向调节了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显着。本文将网络能力四个维度、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绩效引入一个研究框架,以知识共享理论为视角,解释了网络能力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机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贡献:1.深入分析了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网络能力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其维度划分和测量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网络能力是企业通过甄别网络价值与市场机会,规划和构建网络合作组合,整合、调整与优化各层次网络合作关系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并提出网络能力包括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划分。基于网络能力四维度划分,本文开发了关于网络能力的测量量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验证了本文关于网络能力四个维度的信度与效度。2.解释了网络能力影响焦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实质过程,解决了网络合作组合中的网络合作创新关系管理与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问题。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打开了网络合作组合运行机制的黑箱,建立了包含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多元中介作用模型的理论框架,指出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是网络能力影响焦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重要中介变量。由此,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有效解决了网络合作组合中的网络合作创新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提升问题,深化了网络合作组合中创新管理的研究视角,完善和拓展了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理论的相关研究,为企业有效构建、管理网络合作组合以及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借鉴。3.解释了在关系信任的调节作用机制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机制。本文将关系信任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关系信任在网络能力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该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关系信任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为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存在差异的关系信任下采取正确网络策略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吸收能力影响了企业在网络合作组合中的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该结论进一步拓展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为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存在差异的吸收能力情况下采取正确合作策略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
谢珍真[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众包计算资源分配与群体行为异构性研究》文中指出众包计算是一种面向共享经济的新型计算方式,它以众包作为主要手段,灵活调动资源用以完成各种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存储与计算任务。它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众包计算带来了高覆盖的感知方式,其收集到的感知数据支撑着多种产业升级,促进应用向智能化的转变。其次,众包计算充分挖掘了参与者的移动性,携带设备的多样性,以及参与者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且实现了这些资源和众包任务的良好匹配。直至今天,众包计算仍然一直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期间涌现出多种实现方式,以面向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例如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群智感知,面向边缘智能应用的联邦学习等等。由此可见,众包计算灵活的实现方式与广泛的应用范围,正在为普罗大众带来从生产方式到服务方式的深层次革新。众包计算作为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其体系结构复杂,相关研究热点和科学问题众多。同时,众包计算实现方式丰富,因此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交错叠加。本文面向众包计算中的参与者异构性理解以及资源分配机制方面的需求,基于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相关挑战及其解决方案。首先,本文从众包计算的演化进程入手,以时间线和需求演变的角度论述了众包计算的发展过程,并对相关重点科学问题和现有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较少针对众包计算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实现方式以及热点研究问题的变迁进行总结与分析,因此本文对众包计算的演化过程的梳理与总结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众包任务分配问题、众包参与者合作优化问题以及众包网络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作为具体研究工作。其中,任务分配问题是各类众包计算应用的核心问题,高效的任务分发与参与者选择是提高众包任务响应率的关键;参与者合作优化是众包计算的新兴问题,如何理解参与者的群体异构性并加以合理运用是提高众包任务完成质量的重点;网络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则是众包数据融合过程中常被忽略的基本问题,如何确定合理的网络资源优化方案是从传输层面加强众包计算数据处理效率的关键切入点。本文内容从上述三个问题出发,根据众包计算中的典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同解决方案。旨在体现技术路线前瞻性的同时,验证强化学习和表征学习在众包计算不同层次的研究问题中是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贡献包括以下三方面:一、针对众包计算中的任务分配问题,联合使用表征学习方法中的图注意力模型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一种半机会感知任务分配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参与者出行计划的异构性以及参与者资源分配问题。最终实现了从参与者利益出发的高效任务分配机制和参与者资源的灵活调度;二、针对众包计算中的参与者合作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组织合作模型,具有识别高合作收益联盟的能力,同时将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探索过程与参与者贡献的聚合过程深度耦合,实现了参与者群体异构性的自动认知、参与者的利益保护以及参与者资源的合理运用;三、针对众包计算底层通信资源管理复杂、难以提供面向机器学习算法的统一表示的问题,利用基于表征学习中的随机游走图采样过程建立了网络拓扑表征模型。该模型能够输出结构信息损失较小的向量表征结果,辅助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在多种网络资源优化指标中得到更显着的改善水平。
孟巧爽[4](2020)在《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开展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研究。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整合时效性差、创新网络嵌入性低等现实问题,亦缺乏动态视角的并购整合理论研究。本文将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位置嵌入”重构纳入协同演化框架,从创新网络重构角度理解海外并购的内生动态整合决策,为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后的创新网络嵌入,提升全球创新合作深度与广度提供指导。本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海外并购整合与三种不同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具有何种不同特征?(2)海外并购整合与三种创新网络嵌入协同演化的创新贡献度有何差异?(3)从整合的组织边界拓展出发,如何实现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深度重构的协同演化促进技术创新?(4)从整合的地理边界拓展出发,如何实现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桥接重构的协同演化促进技术创新?(5)从整合的学习边界拓展出发,如何实现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同配性重构的协同演化促进技术创新?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开展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理论研究,并采用2001-2013年中国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样本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基于网络嵌入观,开展海外并购整合与三类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特征分析。其次,针对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位置嵌入”的重构,依次开展如下研究:①引入整合的组织边界拓展,从交易成本动态演进角度,探究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深度重构的协同演化。构建跨国治理数理模型,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检验协同演化机制、利用负二项回归检验协同演化的创新效应。②引入整合的地理边界拓展,从第三方监督有效性角度,探究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桥接重构的协同演化。构建二阶段协调博弈和多主体仿真模型,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检验协同演化机制、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协同演化的创新效应。③引入整合的学习边界拓展,从适应性学习角度,探究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同配性重构的协同演化。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及生存分析检验协同演化机制,利用负二项回归检验协同演化创新效应。本文主要结论如下: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位置嵌入重构形成差异化的协同演化特征。(1)初始阶段“低整合程度—高目标方自主性”、后续阶段“高整合程度—低目标方自主性”的动态整合策略,引发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强度增进的协同演化,促进收购方技术创新;(2)收购方强化整合地理边界沿东道国拓展、弱化整合地理边界沿母国拓展,有助于提升创新网络地理凝聚性,促进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桥接重构协同演化,促进收购方技术创新;(3)收购方跨期整合程度的适应性提升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同配性重构形成协同演化,促进收购方技术创新。本文引入网络嵌入观,形成基于“时空重构”特征的海外并购动态整合模式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位置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理论框架。采用分阶段、渐进式的动态视角,从创新网络主体的直接连接、间接连接、网络位置三层次,推进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互动机制研究。本文为中国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企业,利用合理的海外并购整合动态策略实现创新网络关系、结构、位置优化,提升全球创新网络嵌入深度和广度提供战略部署。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利用海外并购整合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治理层次的深化,提升收购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刘旋[5](2020)在《双结构网络内容共享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以地址为中心的Internet体系结构与上层内容共享型Web应用存在本质差异,所以导致当前基于C/S模式的Web应用存在以下四个内容共享失配现象:1、依赖于IP分组路由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内容发现机制与Web应用对提升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的需求失配;2、受限于无线信道容量的URL请求响应机制与Web应用对提升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的需求失配;3、有中介的内容交易生态与Web应用对提升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的需求失配;4、基于被动拉取的URL内容访问机制与Web应用对提升终端用户内容访问能力的需求失配。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内容共享的双结构网络,具有广播推送、播存网元缓存、播存终端缓存、免中介内容交易等基本特性。定性分析表明其能够有效解决当前Web应用的内容共享失配现象,从而提升Internet的内容共享能力。然而,由于定性分析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抽象度高、严谨性差等局限性,导致了学界和业界对双结构网络及其Web应用范型的认知不深入,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论文围绕双结构网络的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终端用户内容访问能力等方面进行建模分析和定量研究,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包括:1.系统归纳了互联网内容共享相关技术,并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指标的内容共享能力综合评估体系,为综合定量剖析双结构网络的内容共享能力提供了剖析方法;概述了Internet体系结构以地址为中心的特性,并分析了其Web应用内容共享失配现象的原因,概述了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和ICN(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等其它网络体系结构,并总结了各自存在的弊端,从而阐明了双结构网络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双结构网络近二十年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播存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梳理了当前业界相关的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类实际架构方案,从而阐述了双结构网络的核心思想和应用可行性。2.在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方面,根据播存域及其缓存特点设计了基于播存网元缓存的UCL(Uniform Content Label)请求转发策略,并采用二分图理论构建了基于广播推送的内容发布模型;通过向下投影操作将广播收发节点间的广播关联关系映射至播存网元节点间的缓存关联关系,以构建基于播存网元缓存的UCL请求转发模型;采用广义随机图生成方法生成了UCL请求转发图,并通过分析该图的拓扑特性,得到了UCL请求在正常和最坏两种情况下的平均和最大请求转发跳数ARFH和MRFH理论上限,分别与播存网元数量成双对数和对数关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ARFH和MRFH理论上限的有效性,对比研究表明了双结构网络在请求转发跳数上的优势。3.在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方面,分别对内容属性信息、信道协同传输和Web应用信息等三个关键方面进行形式化描述,构建了基于播存终端缓存的请求响应模型;基于此模型,在理想场景下,通过分析基于生灭过程的播存终端缓存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缓存卸载掉的URL请求分布情况,得到与单一蜂窝网络相比双结构网络的UCL请求响应容量增益;在受限场景下,分析了UCL请求响应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分别对广播信道容量和播存终端缓存容量受限条件下的UCL请求响应容量进行了最优化分析,同时给出了基于贪心策略的相应最优求解方法;最后设计了一个广播单播协同分发仿真系统,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容量增益和容量最优化分析的有效性。4.在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方面,分别对CP(Content Producer)的内容供给、内容计费和内容流量分配等三个关键方面进行形式化描述,构建了免中介内容交易模式,同时选取用户效用和CP经济收益作为内容交易收益的评估指标;基于此模式,定义了用户效用模型,分别对用户收入较低和较高两种情形下整体用户效用进行了最优化分析,并给出了基于线性规划的相应最优求解方案;采用动态重复博弈来刻画免中介内容交易生态中CP间的博弈关系,分别探讨了使双CP和多CP间博弈中个体经济收益最优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证明了多CP间阶段博弈存在唯一纳什均衡;最后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整体用户效用和个体CP经济收益最优化分析的有效性。5.研发了一套面向Web网页访问的双结构应用原型,详细设计了原型系统的协议栈、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等总体架构,详细实现了网页汇聚处理、网页广播推送和网页请求与响应等主要功能,通过原型研发阐明了双结构网络及其Web应用范型具有系统实现可行性;分析了Web网页访问的主要性能瓶颈,对原型系统中终端用户Web网页访问的往返时延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其往返时延仅为Internet的一半左右,且抖动现象不明显,并通过剖析Web网页具体访问过程予以有效性分析。最终,本论文针对双结构网络的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终端用户内容访问能力,分别对平均和最大UCL请求转发跳数的理论上限、UCL请求响应容量的增益及容量最优化、用户和CP的内容交易收益最优化、终端用户内容访问的实际往返时延等进行建模分析和定量研究,深入剖析了双结构网络的内容共享能力,突破了现有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为促进学界和业界更加深入地认知双结构网络及其Web应用范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岸峰[6](2019)在《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之一。2017年,我国年人均出游次数已达3.7次,旅游总人数突破50亿人次。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我国GDP综合贡献占比达11.04%,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宏观上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薄弱,微观上游客审美需求快速转化、旅游方式高度分散及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产品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旅游业供需失衡严重。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完成了从小众市场到大众市场、从景点到区域的结构性转变,而旅游市场也日益呈现出需求个性化、消费移动化、目的地IP化、产品细分化等显着特征。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携程网、去哪儿网等为主的各大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OTA)以及马蜂窝、猫途鹰、穷游网等主打自由行的旅游服务平台发展迅猛,实现了对游客和旅游目的地信息的连接与分享,促进了旅游服务资源整合及与相关产业全要素协同服务。在中国旅游业3.0时代即将到来之际,亟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创新驱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提高旅游业运行效率,增强其整体效能。可见,智慧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于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要素配套不到位”等旅游业发展核心问题,持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实现旅游企业和游客价值共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界定智慧旅游与智慧旅游服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智慧旅游服务的特征、参与主体和服务要素及环境,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流程模型和交互模型;研究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的内涵、特征、功能与结构,明确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发展阶段,构建其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演化的动力与过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慧旅游服务演化机理。运用综合优势理论思想,提出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思路与原则,依据游客需求层次、网络平台发展阶段、服务资源集聚整合度三个维度,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总体架构,包括: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要素协同服务模式和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分别提出三种基本服务模式内涵、特征和构建思路,设计各服务模式的架构、内容和适用条件,并给出其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哈尔滨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条件、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及冰雪智慧旅游服务现状,设计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和要素协同服务模式,构建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建立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机制,通过其运行效果评价,明确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管理要点,提出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块开发策略,从制度、组织、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出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施保障策略。本研究构建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有利于丰富智慧旅游服务管理理论体系,更为关键的是,明确指出网络平台是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技术手段,为我国旅游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加强旅游业服务管理以及制定国家或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同时,智慧旅游服务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对于促进实现旅游业“信息智能对称和要素协同配套”,推动旅游业创新驱动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有效示范,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张莉[7](2019)在《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边平台,如eBay,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以及各种应用、APP开放平台,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组织形态。但在多边平台中,知识资产侵权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打击创新主体开展创新的积极性。在基于互 联网技术的多边平台中,平台创新的特点——创新活动无边界、创新合作虚拟化、创新知识难界定和创新收益获取依赖性导致从独占性逻辑展开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无法有效控制机会主义行为,无法保证创新主体的创新收益,无法激励平台伙伴开展创新。然而,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涌现的实践却为制度理论寻找到理论拓展的空间。制度理论中的合法性桥接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法性不但在理论逻辑上同独占性具有一致性,且是较独占性更大的理论范畴,是保证从创新中获益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因此,本研究引入制度理论讨论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界定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概念边界,明晰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创新激励的具体作用机理。在此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研究围绕“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边平台情境中,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如何实现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这一研究问题展开。首先,本研究针对国内四个具有典型性的多边平台的知识资产治理实践的质性数据,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提出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构念及其作用机理,“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平台伙伴合法性——创新激励”等一系列初始命题。其次,通过与现有文献对话,对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构念及其作用机理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可测量的构念和假设,并进行大样本实证检验。再次,从平台领导者、平台用户和平台伙伴等治理主体出发,提出平台间接网络效应、平台开放度、平台用户需求多样性、平台伙伴间知识匹配与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不同构型对平台伙伴创新激励的影响,通过fsQCA验证获取高阻止模仿和激励平台伙伴创新的不同构型。最后,从动态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纵向探索平台领导者对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变迁模型,挖掘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制度工作及其演变过程。本研究得到以下四个主要结论:(1)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是指对平台伙伴模仿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活动具有激励作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含以独占性和合法性逻辑相结合的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以合法性逻辑为主的网络社群规范和代理人治理逻辑三种微观机制。(2)通过708份问卷样本分析可知,网络社群规范对阻止平台内模仿现象作用有限,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和代理人治理逻辑能够阻止模仿。此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网络社群规范和代理人治理逻辑均对平台伙伴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并且,平台伙伴合法性在平台知识资产治理与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通过708份问卷样本的fsQCA检验可知,存在两种不同构型能够有效阻止平台内模仿行为,有四种不同构型能够有效激励平台伙伴开展创新。(4)平台领导者对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制度变迁模型包括了由知识资产治理契约规范工作构成的制度创造阶段,由知识资产治理身份工作和网络联系工作构成的制度再造阶段,以及由知识资产治理保护原创工作和激励创新工作构成的制度维持阶段所组成。本研究理论贡献是:第一,本研究通过将合法性理论引入到从创新中获益理论,明晰了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逻辑,架构“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平台伙伴合法性——创新激励”的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剖析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拓展了从创新中获益的理论边界。第二,从合法性受众的视角揭示了平台伙伴合法性在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和平台伙伴创新激励中的作用,通过动态视角剖析了平台领导者对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建构过程,深化了合法性理论的研究,丰富了制度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第三,揭示了平台知识资产治理与平台特征之间的不同构型对阻止模仿和对平台伙伴创新激励的影响,收敛了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理论边界,拓展了平台治理理论的范畴。
曾经莲[8](2019)在《服务型制造企业外部组织整合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已从工业主导经济转入服务主导经济,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服务创新也已成为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中国制造业正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然而,自身创新资源不足、服务创新落后是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整合顾客、供应商等关键外部组织,广泛吸收外部资源并与已有资源进行创新性复合,进而提升服务创新绩效,是当前中国服务型制造企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背景,围绕“服务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外部组织整合来提升服务创新绩效”这一核心问题逐层深入地展开分析。首先,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探寻外部组织整合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初始研究命题;然后,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对外部组织整合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提出更细化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概念模型;最后,对251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检验前述研究假设,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详细讨论。通过上述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服务型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进行信息分享、关系协调和共同参与等整合行为,对服务创新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顾客整合与供应商整合的交互显着正向影响服务创新的非财务绩效,但对服务创新的财务绩效没有显着影响;(2)顾客整合和供应商整合不仅直接正向影响服务创新绩效,还会通过复合式能力来间接影响服务创新绩效,即复合式能力分别是顾客整合、供应商整合与服务创新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中介机制;(3)在服务导向的调节作用下,顾客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呈现动态影响关系。具体而言,服务导向会强化顾客整合对服务创新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关系;(4)在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下,“外部组织整合—复合式能力—服务创新绩效”这一影响路径也会动态变化。具体而言,环境不确定性不仅正向调节复合式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还增强了复合式能力的中介作用,即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具有以下创新之处:(1)从复合基础观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提出并验证了复合式能力在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2)引入服务导向和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深入刻画了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动态复杂性;(3)基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情境,从细分维度上更具体地探索制造企业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拓展了外部组织整合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视角,丰富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开放式服务创新研究和复合基础观研究。同时,本研究还为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提供如下启示:为更高效地促使服务创新从外部组织整合中获益,制造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组织整合与环境的匹配性,还要提高企业内部的复合式能力和服务导向水平。
汤佳丽[9](2019)在《协作式信息搜索中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认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的增量爆炸与智能化的技术革新,“协同交互”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重要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将团队认知纳入到协作信息搜索研究中来,有助于更好的揭示和理解协作信息搜索活动中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行为演进和交互模式。本文研究对象为协作式信息搜索中的团队认知机制,即以共享心智模型表征团队认知,探究不同协作搜索任务过程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演进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用户实验方法展开,通过招募48名不同专业背景的高校在校学生,并将其组成16个团队参与协作搜索实验。在实验中,搜索团队被随机分成两个任务组——决策型任务组与探索型任务组,通过录音/录屏/录像的方式收集协作搜索任务过程中的团队口语报告数据、访谈数据以及行为数据。本研究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方法的指导,通过对口语报告数据以及部分访谈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识别出协作信息搜索的四大核心范畴——个体感知与探索、团队任务解析、团队信息收集、以及团队信息决策/整合,分别构建出决策型协作搜索任务、探索型协作搜索任务这两类搜索任务下的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本研究还对上述两类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中主要环节的认知活动与认知结果(共享心智模型内容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讨论了这两类典型协作搜索任务中团队认知活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一步地,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访谈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识别出八个与协作搜索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相关的影响因素——成员性格、成员团队意识、领导者能力、任务结构特征、团队关系、团队沟通、信息共享、团队氛围,并构建出协作搜索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本研究是围绕“协作搜索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展开的定性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协作式信息搜索的整体认识,促进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协作搜索团队管理以及系统平台建设优化等提供启发和借鉴。
康文杰[10](2018)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网健壮性分析和新型安全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智能电网是支撑整个国家高速发展的命脉,也是最重要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智能电网是由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物理系统,具有规模庞大、节点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时空演化复杂、耦合关系多样等特性。这些特征共同作用保障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也影响着其功能和健壮性,如连锁故障。智能电网在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中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恶意破坏者的攻击目标,同时也是防御者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在世界范围的历次军事对抗中,关键基础设施都会成为敌对双方首轮打击的目标,尤其是为各个工业正常运行提供电能的电力网络。而在和平时代,犯罪分子和恐怖组织通过对智能电网的攻击,也能达到攻击其他基础设施所不具备的显着效果,如直接经济损失、工厂停工、民众恐慌、交通瘫痪等。电力网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给其带来便利、高效、节能和高利润的同时,也为攻击者提供了一个攻击的平台和机会。入侵策略的复杂性、入侵手段的多样性,攻击的目标性和攻击时间的随机性给防御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巨大的挑战。2015年乌克兰电网大停电事故就是通过协同信息攻击手段来破坏电力网络的经典事例。针对智能电网自身健壮性问题和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本文阐述了其网络结构和特点,以及影响其健壮性和安全的多种因素,其主要研究点如下:(1)在关键节点识别方法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极大效能子图的思想并用其代替极大组件用来表征整个网络的效能。定义了节点效能损失用于验证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用节点效能损失来比较极大效能子图和极大组件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i)不论是选择前10%的节点作为关键节点,还是选择前20%的节点作为关键节点,其节点关键度明显优于其他指标且其的准确度均为80%;(ii)GEsG比GC更符合异构网络(电力网络)的实际效能情况;(iii)关键度和NEL的相关系数值要比其与度、中介性、紧密度或度之度的相关系数值大;(iv)一个反直觉的结论:比较重要的关键节点可能不是发电节点,而是某些传输节点。(2)在不同耦合关系对智能电网健壮性影响研究方面,构建了双层结构的智能电网,并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将电力网络和信息网络分为若干自治的子网。定义了节点重要性(NI)来评估节点对网络的影响力,并提出了基于NI的子网间的同构耦合、异构耦合和随机耦合模型。通过模拟实验,从IEEE 118-Bus System和意大利高压电力传输网络两个数据集得出了相同的结论:(i)DCIS被应用于自上而下耦合链路(Top-down coupling link)比其他耦合模式更加有助于智能电网增强网络健壮性来对抗目标攻击。(ii)ACIS被应用于自上而下耦合链路(Bottom-up coupling link)比其他耦合模式更加有助于智能电网增强网络健壮性来对抗目标攻击。(iii)网络处理负载能力与网络健壮性成正相关关系,增加容忍度可以提高相依网络的健壮性。(3)从跨层攻击路径探测研究方面:一方面,针对智能电网双层结构模型,提出了向前向后探测模型,该模型综合利用了信息层的威胁传播机制和物理层的失效扩散机制来实时地生成多条可达的跨层攻击路径(Cross-Layer Attack Path,CLAP)。威胁传播机制考虑了系统漏洞、病毒或命令的传播、时间等因素。失效扩散机制利用潮流来触发负载重分布进而使目标物理节点失效。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评估方法来计算跨层攻击路径的概率。实验结果显示智能电网的跨层攻击路径能够被及时准确地生成和防御者可以根据生成概率快速找到最可能的跨层攻击路径,跨层攻击路径容易受到信息层节点状态和物理层节点容忍度影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4)从威胁模型和综合防御机制研究方面,根据三种攻击者的知识背景,预测了威胁模型中的三种入侵策略:拓扑结构入侵策略、社会经济学入侵策略和潮流入侵策略。拓扑结构入侵策略注重最大化节点损失;社会经济学攻击注重于最大化电力节点失效带来的经济损失;而潮流攻击则侧重于利用潮流引发的负载重分布诱导网络面积失效,进而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上述入侵策略,提出了针对三种不同入侵策略的综合防御机制,通过将信息和物理节点分类保护,并根据其类型级别来改变耦合关系的机制来提高信息物理系统的健壮性。实验结果表明综合防御机制不但能够隐藏关键节点并诱导攻击者去选择不重要的节点作为攻击目标,而且能够提高信息物理系统的健壮性和增强系统应对信息物理攻击的能力。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智能电网的健壮性问题和新型安全模型。分别从目标攻击和信息物理协同攻击的背景下研究如何识别关键节点、减缓级联失效速度和提高健壮性,并针对不同的入侵策略给出了综合防御机制的安全模型,在推进智能电网健壮性和新型安全模型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软件协同中基于中介的协同模型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协同中基于中介的协同模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关键概念界定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能力文献综述 |
2.1.1 网络能力相关研究 |
2.1.2 网络能力的内涵 |
2.1.3 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 |
2.1.4 网络能力构成维度 |
2.1.5 网络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 知识共享文献综述 |
2.2.1 知识共享相关研究 |
2.2.2 知识共享内涵 |
2.2.3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2.2.4 知识共享的维度 |
2.2.5 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
2.3 合作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合作创新的内涵 |
2.3.2 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背景 |
3.2 案例研究的方法概述 |
3.2.1 案例研究的简述 |
3.2.2 案例研究的原则 |
3.2.3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3 方法论 |
3.3.1 案例背景 |
3.3.2 确定代表性案例 |
3.3.3 数据收集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 案例企业简介 |
3.5 案例分析 |
3.5.1 四个企业案例分组:探索型和利用型合作创新网络 |
3.5.2 网络能力:分类和水平测度 |
3.5.3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 |
3.5.4 结果讨论与命题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1 网络能力的界定及维度 |
4.1.1 网络愿景能力 |
4.1.2 网络构建能力 |
4.1.3 组合管理能力 |
4.1.4 关系管理能力 |
4.2 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解释 |
4.2.1 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
4.2.2 网络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 |
4.2.3 概念模型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1 网络愿景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2 网络构建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3 组合管理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4 关系管理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2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5.2.1 网络愿景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2 网络构建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3 组合管理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4 关系管理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5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 |
5.2.6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5.3 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5.3.1 关系信任的调节作用 |
5.3.2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
6.2 问卷设计 |
6.2.1 问卷设计原则 |
6.2.2 问卷设计过程 |
6.2.3 问卷防偏措施 |
6.3 研究变量度量 |
6.3.1 自变量:网络能力 |
6.3.2 中介变量:知识共享 |
6.3.3 调节变量: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 |
6.3.4 因变量:合作创新绩效 |
6.3.5 控制变量 |
6.4 问卷的预调研 |
6.4.1 预测试分析方法 |
6.4.2 预调研数据收集 |
6.4.3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6.4.4 问卷定稿 |
6.5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简述 |
6.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6.5.2 样本特征 |
6.6 分析方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7.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7.1.1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
7.1.2 网络能力 |
7.1.3 知识共享 |
7.1.4 关系信任 |
7.1.5 吸收能力 |
7.1.6 合作创新绩效 |
7.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7.3 网络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分析 |
7.4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分析 |
7.4.1 网络能力与知识共享 |
7.4.2 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 |
7.4.3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7.5 关系信任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
7.6 结果与讨论 |
7.6.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7.6.2 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7.6.3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7.6.4 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深度学习的众包计算资源分配与群体行为异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众包概念与深度学习蓬勃发展 |
1.1.2 边缘感知能力与处理能力极大提高 |
1.1.3 分配机制与终端行为理解能力面临挑战 |
1.2 理论研究价值与应用研究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众包概念的发展与演化 |
2.1.1 群智感知 |
2.1.2 联邦学习 |
2.2 众包任务分配机制的设计与优化 |
2.3 众包任务参与者的异构性识别与理解 |
2.4 众包计算中的网络资源瓶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众包计算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半机会任务分配方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工作过程 |
3.3 半机会众包任务分配的实现方法 |
3.3.1 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路线规划算法 |
3.3.2 基于强化学习的参与者选择算法 |
3.4 实验过程与结果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众包计算中面向群体异构性的参与者组织方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
4.2.1 系统模型 |
4.2.2 问题定义 |
4.3 基于自组织思想的参数聚合方法 |
4.4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组织参数聚合方法实现 |
4.5 实验过程与结果 |
4.5.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参数 |
4.5.2 实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众包计算中基于图采样的传输网络表征方法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
5.3 基于图采样的网络拓扑表征方法 |
5.4 实验过程与结果 |
5.4.1 实验场景 |
5.4.2 实验环境与数据集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理论意义 |
1.1.4 现实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海外并购整合 |
1.2.2 网络嵌入观的创新网络重构 |
1.2.3 协同演化 |
1.3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提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
2.1.1 新兴经济体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策略研究 |
2.1.2 资源基础观的海外并购整合与技术创新研究 |
2.1.3 创新网络视角的海外并购整合与技术创新研究 |
2.2 跨企业外部创新网络重构研究 |
2.2.1 创新网络重构的视角与分析维度 |
2.2.2 网络嵌入观的创新网络重构研究 |
2.2.3 创新网络重构的演化动力学研究 |
2.3 跨国背景下企业创新网络重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跨地理边界对创新网络重构影响研究 |
2.3.2 跨制度边界对创新网络重构影响研究 |
2.4 海外并购整合与外部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研究 |
2.4.1 协同演化分析范式的建立 |
2.4.2 海外并购整合与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研究 |
2.5 简要评述 |
3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特征分析 |
3.1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机制 |
3.1.1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的协同演化机制 |
3.1.2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的协同演化机制 |
3.1.3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的协同演化机制 |
3.2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创新效果分析 |
3.2.1 初始整合阶段:协同演化的创新效果分析 |
3.2.2 后续整合阶段:协同演化的创新效果分析 |
3.3 样本选择与创新网络构建 |
3.3.1 样本选择 |
3.3.2 创新网络构建 |
3.4 变量设定与测度 |
3.4.1 因变量 |
3.4.2 核心解释变量 |
3.4.3 控制变量 |
3.4.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5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
3.5 协同演化机制检验:联立方程组实证 |
3.5.1 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设定 |
3.5.2 联立方程组实证结果分析 |
3.6 协同演化创新效果检验:中介效应实证 |
3.6.1 中介效应计量模型设定 |
3.6.2 中介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 |
4.1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机制 |
4.1.1 初始整合阶段:初始海外并购整合对创新网络关系嵌入重构影响 |
4.1.2 后续整合阶段:创新网络关系嵌入重构对后续海外并购整合影响 |
4.2 并购整合目标方自主性与关系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数理建模 |
4.2.1 企业创新生产 |
4.2.2 跨国治理共享 |
4.2.3 动态最优化求解 |
4.3 变量设定与测度 |
4.3.1 因变量 |
4.3.2 核心解释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3.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5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
4.4 协同演化机制检验: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实证 |
4.4.1 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计量模型设定 |
4.4.2 倾向匹配平衡性检验 |
4.4.3 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结果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不同资源组合的适用性 |
4.5 协同演化的创新效应检验:负二项回归 |
4.5.1 负二项回归计量模型设定 |
4.5.2 负二项回归实证结果分析 |
4.5.3 稳健性检验:创新表现的零膨胀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 |
5.1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机制 |
5.1.1 初始整合阶段:初始海外并购整合对创新网络结构嵌入重构影响 |
5.1.2 后续整合阶段:创新网络结构嵌入重构对后续海外并购整合影响 |
5.1.3 内生地理凝聚:并购整合的地理边界拓展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 |
5.2 二阶段协调博弈模型构建 |
5.2.1 海外并购决策 |
5.2.2 初始整合程度决策 |
5.2.3 阶段一:初始整合的新连接嵌入决策 |
5.2.4 阶段二:新连接的后续整合努力决策 |
5.2.5 博弈时序 |
5.3 均衡分析与演化稳态 |
5.3.1 二阶段协调博弈的马尔科夫均衡 |
5.3.2 初始并购整合阶段全局博弈均衡 |
5.3.3 创新网络演化的稳态分析 |
5.4 协同演化模型的多主体仿真 |
5.4.1 多主体仿真模型构建 |
5.4.2 实验环境及初始参数设定 |
5.4.3 仿真结果分析 |
5.5 实证变量设定与测度 |
5.5.1 因变量 |
5.5.2 核心解释变量 |
5.5.3 控制变量 |
5.5.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5.5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
5.6 协同演化机制检验:动态面板系统GMM实证 |
5.6.1 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设定 |
5.6.2 动态面板实证结果分析 |
5.7 协同演化的创新效应检验:联立方程组实证 |
5.7.1 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设定 |
5.7.2 联立方程组实证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 |
6.1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机制 |
6.1.1 初始整合阶段:初始海外并购整合对创新网络位置嵌入重构影响 |
6.1.2 后续整合阶段:创新网络位置嵌入重构对跨期整合调整的影响 |
6.2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重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
6.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6.2.2 网络位置嵌入中心性 |
6.2.3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6.3 协同演化机制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生存分析 |
6.3.1 创新网络正同配性生存分析 |
6.3.2 跨期整合程度提升生存分析 |
6.3.3 跨期整合程度提升—正同配性协同演化的生存分析 |
6.4 协同演化的创新效果检验:负二项回归 |
6.4.1 负二项回归计量模型设定 |
6.4.2 变量设定与测度 |
6.4.3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矩阵 |
6.4.4 负二项回归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特征分析结论 |
7.1.2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演化创新效果结论 |
7.1.3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关系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结论 |
7.1.4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结论 |
7.1.5 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位置嵌入重构的协同演化结论 |
7.2 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
7.2.1 研究启示 |
7.2.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7.3.1 对现有研究的推进 |
7.3.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实证样本海外并购案例表 |
附录B 第五章数理模型证明 |
附录C 多主体仿真Netlogo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5)双结构网络内容共享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双结构网络的提出 |
1.1.2 双结构网络的基本特性 |
1.1.3 内容共享能力定性分析 |
1.2 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
1.2.1 内容共享能力定量剖析框架 |
1.2.2 具体研究问题 |
1.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论文创新与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互联网内容共享与体系结构 |
2.1 本章引言 |
2.2 内容共享技术与能力评估体系 |
2.2.1 内容缓存技术 |
2.2.2 请求转发技术 |
2.2.3 数据传输技术 |
2.2.4 共享能力评估体系 |
2.3 互联网体系结构及存在问题 |
2.3.1 Internet体系结构 |
2.3.2 其它网络体系结构 |
2.4 双结构网络研究进展及相关架构 |
2.4.1 近二十年研究进展 |
2.4.2 当前相关实际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结构网络骨干网的请求转发模型及跳数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3 基于播存网元缓存的UCL请求转发策略 |
3.3.1 播存域及其缓存特点 |
3.3.2 UCL请求转发策略 |
3.4 基于二分图的UCL请求转发模型 |
3.4.1 二分图的概念 |
3.4.2 基于广播推送的内容发布模型 |
3.4.3 基于向下投影的UCL请求转发图 |
3.4.4 请求转发图相关定义 |
3.5 基于广义随机图的UCL请求转发跳数理论分析 |
3.5.1 三个问题及解决策略 |
3.5.2 采用广义随机图生成方法构成请求转发图 |
3.5.3 UCL请求转发跳数的理论分析 |
3.6 实验验证与对比 |
3.6.1 UCL请求转发图生成仿真实验 |
3.6.2 单位请求转发跳数作对比研究 |
3.6.3 基于Fed4FIRE试验床的内容发现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结构网络边缘网的请求响应模型及容量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基于播存终端缓存的UCL请求响应模型 |
4.3.1 内容属性信息 |
4.3.2 信道协同传输 |
4.3.3 Web应用信息 |
4.4 理想场景下UCL请求响应容量增益分析 |
4.4.1 基于生灭过程的播存终端缓存动态演化 |
4.4.2 缓存卸载的URL请求分布情况 |
4.4.3 UCL请求响应容量的增益 |
4.5 受限场景下UCL请求响应容量最优化分析 |
4.5.1 UCL请求响应容量主要制约因素 |
4.5.2 广播信道容量受限下最优 |
4.5.3 终端缓存容量受限下最优 |
4.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6.1 广播单播协同分发仿真系统 |
4.6.2 容量增益验证与影响分析 |
4.6.3 容量最优化验证与方法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结构网络用户和CP内容交易模式及收益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免中介的内容交易模式及收益评估指标 |
5.3.1 免中介的内容交易模式 |
5.3.2 内容交易收益评估指标 |
5.4 基于线性规划的整体用户效用最优化分析 |
5.4.1 用户效用模型 |
5.4.2 整体用户效用的最优化分析 |
5.5 基于博弈论的个体CP经济收益最优化分析 |
5.5.1 CP间的非合作动态博弈 |
5.5.2 双CP情形下个体经济收益最优 |
5.5.3 多CP情形下个体经济收益最优 |
5.6 案例验证与分析 |
5.6.1 整体用户效用最优化相关验证与分析 |
5.6.2 个体CP经济收益最优化相关验证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结构应用原型及访问往返时延 |
6.1 本章引言 |
6.2 原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6.2.1 系统协议栈 |
6.2.2 系统逻辑架构 |
6.2.3 系统物理架构 |
6.3 原型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6.3.1 网页汇聚处理 |
6.3.2 网页广播推送 |
6.3.3 网页请求与响应 |
6.4 网页访问往返时延实测 |
6.4.1 网页访问性能瓶颈 |
6.4.2 访问往返时延实测 |
6.4.3 结果有效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情况 |
作者简介 |
(6)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智慧旅游相关研究 |
1.3.2 网络平台相关研究 |
1.3.3 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
1.3.4 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演化机理及模式框架 |
2.1 智慧旅游与智慧旅游服务 |
2.1.1 智慧旅游界定 |
2.1.2 智慧旅游服务内涵与特征 |
2.1.3 智慧旅游服务参与主体 |
2.1.4 智慧旅游服务要素及环境 |
2.1.5 智慧旅游服务模型 |
2.2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功能与结构 |
2.2.1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特征 |
2.2.2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功能 |
2.2.3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架构 |
2.2.4 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发展阶段 |
2.3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演化机理 |
2.3.1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动力 |
2.3.2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过程 |
2.3.3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博弈模型 |
2.3.4 智慧旅游服务演化规律 |
2.4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框架设计 |
2.4.1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界定 |
2.4.2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思想 |
2.4.3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总体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 |
3.1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内涵特征与设计思想 |
3.1.1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内涵特征 |
3.1.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设计思想 |
3.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设计 |
3.2.1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架构 |
3.2.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内容 |
3.2.3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适用条件 |
3.3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的信息技术支持方案 |
3.3.1 面向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的网络平台信息技术结构 |
3.3.2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的信息推送方法 |
3.4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3.4.1 智慧旅游需求信息集成 |
3.4.2 智慧旅游供给信息汇集 |
3.4.3 智慧旅游信息对接服务 |
3.5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管理策略 |
3.5.1 智慧旅游信息动态调整 |
3.5.2 平台参与主体信息化协同升级 |
3.5.3 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质量监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 |
4.1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内涵与特征 |
4.1.1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内涵 |
4.1.2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的特征 |
4.2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设计 |
4.2.1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设计架构与思路 |
4.2.2 面向共性现实需求的高效协同服务 |
4.2.3 面向个性现实需求的精准协同服务 |
4.2.4 面向潜在需求的智能协同服务 |
4.2.5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适用条件 |
4.3 基于网络平台的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4.3.1 需求识别及挖掘机制 |
4.3.2 要素集聚及优化机制 |
4.3.3 供需匹配及追踪机制 |
4.3.4 服务反馈及创新机制 |
4.4 基于网络平台的要素协同服务管理策略 |
4.4.1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下网络平台管理要点 |
4.4.2 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
4.4.3 要素协同服务形式的动态转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 |
5.1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内涵与特征 |
5.1.1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内涵 |
5.1.2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特征 |
5.2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架构 |
5.2.1 价值共创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
5.2.2 价值共创服务模式架构 |
5.3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内容与适用条件 |
5.3.1 价值共创的主体互动层面 |
5.3.2 价值共创的逻辑 |
5.3.3 价值共创依托的平台载体 |
5.3.4 共创价值的维度 |
5.3.5 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的适用条件 |
5.4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5.4.1 价值主张一致化与价值共创链条构造 |
5.4.2 网络平台资源集聚方式 |
5.4.3 网络平台服务定价 |
5.4.4 参与主体协同 |
5.4.5 游客体验场景构建 |
5.5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价值共创服务管理策略 |
5.5.1 旅游联盟协同管理 |
5.5.2 游客体验场景的动态拓展 |
5.5.3 游客体验价值与旅游服务价值的匹配 |
5.5.4 建立旅游产品库以提高服务响应能力 |
5.6 价值共创与信息交互和要素协同的组合运用策略 |
5.6.1 旅游环节需求类型不同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策略 |
5.6.2 基于混合型旅游需求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设计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 |
6.1 哈尔滨旅游产业与智慧旅游服务现状 |
6.1.1 旅游产业规模 |
6.1.2 旅游资源条件 |
6.1.3 信息基础设施条件 |
6.1.4 冰雪智慧旅游服务现状 |
6.2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信息交互服务模式 |
6.2.1 哈尔滨冰雪旅游网络平台构建 |
6.2.2 哈尔滨冰雪旅游信息交互服务内容 |
6.3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 |
6.3.1 哈尔滨冰雪旅游要素协同服务内容 |
6.3.2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
6.3.3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要素协同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
6.4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施策略 |
6.4.1 哈尔滨冰雪旅游网络平台管理要点 |
6.4.2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块开发策略 |
6.4.3 哈尔滨冰雪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2 理论背景 |
1.2.1 从创新中获益的理论拓展——平台知识资产治理 |
1.2.2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微观机制——组织合法性 |
1.2.3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变迁的微观视角——制度工作 |
1.3 研究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案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研究对象:知识资产内涵溯源 |
2.1.1 知识资产定义 |
2.1.2 知识资产分类 |
2.1.3 知识资产和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
2.2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理论渊源:从创新中获益理论 |
2.2.1 创新独占性的内涵 |
2.2.2 从创新中获益中的独占性逻辑 |
2.2.3 开放创新情境中的独占性机制 |
2.2.4 小结 |
2.3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新视角:制度理论 |
2.3.1 合法性理论 |
2.3.2 合法化策略 |
2.3.3 制度工作 |
2.3.4 小结 |
2.4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研究情境:平台理论回顾 |
2.4.1 平台内涵 |
2.4.2 平台治理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 |
2.4.3 小结 |
3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理论分析与理论问题 |
3.1.1 合法性理论为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提供新视角 |
3.1.2 理论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方法选择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3 案例背景 |
3.3.1 腾讯应用宝 |
3.3.2 淘宝网 |
3.3.3 天猫 |
3.3.4 京东商城 |
3.4 研究流程 |
3.4.1 文献研究 |
3.4.2 数据采集 |
3.4.3 数据编码 |
3.4.4 跨案例分析 |
3.4.5 效度检验 |
3.5 数据分析 |
3.5.1 开放式编码 |
3.5.2 主轴编码 |
3.5.3 核心编码 |
3.6 研究发现 |
3.6.1 平台创新特征 |
3.6.2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构念的内涵与维度 |
3.6.3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创新激励的作用机理 |
3.7 概念模型的提出和讨论 |
3.7.1 概念模型提出 |
3.7.2 概念模型讨论 |
3.8 贡献与启示 |
3.9 本章小结 |
4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大样本实证研究 |
4.0 平台伙伴合法性 |
4.0.1 平台伙伴合法性的内涵 |
4.0.2 平台伙伴合法性的双重性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面向平台伙伴合法性的平台识资产治理 |
4.1.2 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与创新激励 |
4.1.3 网络社群规范与创新激励 |
4.1.4 代理人治理逻辑与创新激励 |
4.1.5 平台伙伴合法性的中介作用 |
4.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变量测量 |
4.2.3 小样本测试 |
4.3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
4.3.1 样本收集 |
4.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3.3 多元回归分析 |
4.4 结果讨论 |
4.4.1 结论与讨论 |
4.4.2 平台伙伴合法性的中介作用 |
4.4.3 理论贡献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基于fsQCA的实证方法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框架 |
5.2.1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与平台间接网络效应对创新激励的影响 |
5.2.2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与平台开放度对创新激励的影响 |
5.2.3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与平台用户需求多样性对创新激励的影响 |
5.2.4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与平台伙伴间知识匹配对创新激励的影响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5.3.2 数据收集 |
5.3.3 构念测量和赋值 |
5.3.4 测量信度和效度 |
5.3.5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阻止模仿构型 |
5.4.2 激励平台伙伴创新构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平台领导者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变迁:基于制度工作的视角 |
6.1 平台知识资产治理的困境 |
6.2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6.2.1 制度工作作为微观解释机制 |
6.2.2 问题提出 |
6.3 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 |
6.3.1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
6.3.2 数据分析 |
6.3.3 案例介绍 |
6.4 案例发现 |
6.4.1 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创造阶段(2002年-2010年) |
6.4.2 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再造阶段(2011-2014年) |
6.4.3 知识资产治理制度维持阶段(2015年-至今) |
6.5 案例结论与讨论 |
6.5.1 研究结论 |
6.5.2 案例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服务型制造企业外部组织整合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4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资源依赖理论 |
2.1.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1.3 复合基础观 |
2.2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
2.2.1 服务创新的涵义 |
2.2.2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 |
2.3 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
2.3.1 外部组织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
2.3.2 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的关系 |
2.4 复合式能力研究综述 |
2.4.1 复合式能力的提出 |
2.4.2 复合式能力的内涵和形式 |
2.5 相关研究总体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研究问题与理论预设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分析 |
3.3 A企业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A企业简介 |
3.3.2 A企业外部组织整合状况 |
3.3.3 A企业的复合式能力状况 |
3.3.4 A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状况 |
3.3.5 A企业案例内分析小结 |
3.4 B企业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B企业简介 |
3.4.2 B企业的外部组织整合状况 |
3.4.3 B企业的复合式能力状况 |
3.4.4 B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状况 |
3.4.5 B企业案例内分析小结 |
3.5 C企业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C企业简介 |
3.5.2 C企业的外部组织整合状况 |
3.5.3 C企业的复合式能力状况 |
3.5.4 C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状况 |
3.5.5 C企业案例内分析小结 |
3.6 跨案例比较分析与命题提出 |
3.6.1 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 |
3.6.2 外部组织整合与复合式能力 |
3.6.3 复合式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
4.1 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 |
4.1.1 外部组织整合 |
4.1.2 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 |
4.1.3 顾客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 |
4.1.4 供应商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 |
4.1.5 顾客整合和供应商整合的交互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 外部组织整合、复合式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1 外部组织整合与复合式能力 |
4.2.2 复合式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 |
4.2.3 复合式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 服务导向的调节作用 |
4.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4.4.1 环境不确定性对复合式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 |
4.4.2 环境不确定性对复合式能力中介效应的调节 |
4.5 研究假设汇总和理论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1.2 问卷的基本内容 |
5.1.3 问卷的防偏差措施 |
5.2 变量测量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中介变量 |
5.2.4 调节变量 |
5.2.5 控制变量 |
5.3 小样本预测试 |
5.3.1 小样本数据收集 |
5.3.2 小样本数据分析 |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方法 |
5.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5.4.2 数据分析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3 偏差检验 |
6.3.1 未回复偏差检验 |
6.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 多元回归分析 |
6.4.1 相关性分析 |
6.4.2 回归分析的三大问题检验 |
6.4.3 外部组织整合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主效应检验 |
6.4.4 复合式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5 服务导向的调节效应检验 |
6.4.6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6.5 结构方程分析 |
6.5.1 初步数据分析 |
6.5.2 初始模型构建 |
6.5.3 模型拟合 |
6.6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分析 |
6.7 结果与讨论 |
6.7.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7.2 服务型制造企业外部组织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讨论 |
6.7.3 复合式能力中介效应的讨论 |
6.7.4 服务导向的调节效应讨论 |
6.7.5 环境不确定性调节效应的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协作式信息搜索中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认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基于文献计量的协作式信息搜索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年份分布 |
1.2.2 来源分布 |
1.2.3 主题分布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协作式信息搜索 |
2.1.1 协作式信息搜索内涵 |
2.1.2 协作式信息搜索技术研究 |
2.1.3 协作式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
2.2 团队认知 |
2.2.1 状态视角下的团队认知 |
2.2.2 过程视角下的团队认知 |
2.3 共享心智模型 |
2.3.1 共享心智模型的内涵 |
2.3.2 共享心智模型的作用 |
2.3.3 共享心智模型的测量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总体研究框架 |
3.2 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
3.2.1 研究对象选择 |
3.2.2 实验任务设置 |
3.2.3 团队认知捕捉 |
3.2.4 实验流程设计 |
3.3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 |
3.3.1 实验数据收集 |
3.3.2 实验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协作式信息搜索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研究 |
4.1 决策型协作搜索任务的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 |
4.1.1 开放性编码 |
4.1.2 主轴性编码 |
4.1.3 选择性编码 |
4.2 探索型协作搜索任务的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 |
4.2.1 开放性编码 |
4.2.2 主轴性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3 两类协作搜索任务中团队认知活动比较 |
4.3.1 个体感知与探索环节 |
4.3.2 团队任务解析环节 |
4.3.3 团队信息收集环节 |
4.3.4 团队信息决策/整合环节 |
4.4 本章小结 |
5 协作式信息搜索中共享心智模型建构影响因素研究 |
5.1 编码分析 |
5.1.1 开放性编码 |
5.1.2 主轴性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个体维度 |
5.2.2 任务维度 |
5.2.3 团队维度 |
5.2.4 环境维度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创新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10)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网健壮性分析和新型安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规模信息物理融合网络 |
1.1.2 智能电网的发展 |
1.1.3 电网及其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4 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键节点识别 |
1.2.2 信息物理系统级联失效 |
1.2.3 攻击路径预测、识别和重构 |
1.2.4 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 |
1.2.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工作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本文主要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电力网络中基于网络效能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
2.1 引言 |
2.2 研究背景 |
2.3 电力网络中效能评估模型 |
2.4 关键节点识别算法 |
2.5 节点效能损失 |
2.6 实例研究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耦合模式对智能电网健壮性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智能电网耦合模型 |
3.2.1 物理节点的重要性评估 |
3.2.2 信息节点的重要性评估 |
3.2.3 基于重要性(NI)的三种耦合模式 |
3.3 过载失效模型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IEEE-118 Bus System |
3.4.2 意大利电力网络(Italian Power System)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智能电网动态的跨层攻击路径探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向前向后双向探测模型 |
4.2.1 向前探测模型 |
4.2.2 向后探测模型 |
4.3 智能电网的跨层攻击路径 |
4.3.1 跨层攻击路径分类 |
4.3.2 跨层攻击路径生成概率计算 |
4.3.3 跨层攻击路径生成步骤 |
4.4 实验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电网中基于攻击者知识的威胁模型和综合防御机制 |
5.1 引言 |
5.2 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安全隐患及其挑战 |
5.2.1 智能电网体系结构 |
5.2.2 安全隐患及其挑战 |
5.3 基于攻击者知识的三种威胁模型 |
5.3.1 拓扑结构入侵策略 |
5.3.2 社会经济学入侵策略 |
5.3.3 潮流入侵策略 |
5.4 基于三种不同入侵策略的综合防御机制及理论证明 |
5.4.1 综合防御机制 |
5.4.2 防御机制的效果证明 |
5.5 模拟和实验 |
5.5.1 单点攻击场景 |
5.5.2 协同信息物理攻击场景 |
5.5.3 在三种入侵策略下针对信息物理攻击的综合防御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软件协同中基于中介的协同模型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何国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深度学习的众包计算资源分配与群体行为异构性研究[D]. 谢珍真. 吉林大学, 2021(01)
- [4]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创新网络重构的协同演化研究[D]. 孟巧爽. 浙江大学, 2020(01)
- [5]双结构网络内容共享能力研究[D]. 刘旋.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D]. 徐岸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1)
- [7]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对平台伙伴的创新激励研究[D]. 张莉. 浙江大学, 2019(02)
- [8]服务型制造企业外部组织整合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曾经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协作式信息搜索中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认知机制研究[D]. 汤佳丽.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网健壮性分析和新型安全模型研究[D]. 康文杰. 国防科技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