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形单晶铝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克兴,周延军,米绪军,肖柱,曹军,丁雨田,吴保安,封存利,李周,陈鼎彪,吕长春,胡勇,丁勇[1](2020)在《铜基丝线材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铜基丝线材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键合线、音视频传输线缆、医疗器械有源线束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是保障系统电流和信号稳定传输的关键导体材料。本文围绕铜基丝线材制备工艺流程,综述热型水平连铸、冷型竖引连铸制备铜基杆坯的工艺特点及其与定向凝固组织之间的关系,阐述超细超精连续拉拔、热处理、表面涂镀等工艺参数对晶粒、析出相、表面镀层以及键合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叙述了"新基建"背景下铜基丝线材应用领域和装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颜婷婷[2](2020)在《金属线材搓捻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线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人类生活以及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线材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需求的线材产品。因此,对制造金属线材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紫铜、铝合金线材为研究对象,对线材的搓捻成形工艺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一种金属线材搓捻成形设备,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其次采用DEFORM-3D软件对成形工艺进行模拟分析,针对单次压下量、不同长度线材、搓捻速度以及成形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在不同温度下对线材进行了搓捻成形试验,分别从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方面研究了搓捻工艺对紫铜线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对紫铜线材在不同单次压下量条件下的成形情况以及材料的流动性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线材长度、搓捻速度以及成形温度下的位移、速度以及应力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次压下量为0.05 mm时,线材成形效果较好;在不同成形温度下,所选择的温度越高,线材的延长量和最大等效应变越大,而最大等效应力越小。(2)通过对7075铝合金线材在搓捻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速度变化、应力应变的分布以及成形载荷的大小进行分析,并与紫铜线材搓捻成形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铝合金线材与紫铜线材在位移、速度、应力应变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在不同温度下对T2紫铜线材进行搓捻实验,分析了搓捻前后T2紫铜线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等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T2紫铜在不同成形温度下的微观组织,研究了搓捻工艺对T2紫铜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形过程中,线材外部先发生塑性变形;随着成形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顾沈艺[3](2020)在《高强度合金无氧铜微细丝成形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飞机、火箭发动机运行状态的适时检测和调控已成为衡量装备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发热状态监控可提升装备的运行可靠性,而信息获取或转换则依赖应变电阻、热敏电阻和铜合金导线所构成的传感器组件。由于发动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设计者对传感器引线提出了高强、高导、耐热、抗氧化、稳定的热电系数和尺寸精细化要求。目前,国内航空、航天等行业所使用的CuAg3Zr0.5铜合金细丝(≤30μm)均依赖进口,国产化细丝虽然强度等指标满足设计条件,但丝材的表面质量和导电率稳定性差,不适合在高端技术产品中使用。深入研究国产CuAg3Zr0.5合金细丝产品质量后发现,丝材表面存在少量的深度≤2μm的环纹或毛刺、丝材内部出现沿轴向的不连续线状缺陷,这些缺陷多来自合金铸坯的“遗传效应”。本文针对CuAg3Zr0.5合金研究三种不同的熔铸制坯工艺和配套的塑性加工工艺,来探寻该合金微细丝的最佳成型方法及工艺参数。本文首先对CuAg3Zr0.5合金进行定向凝固、真空感应炉熔铸和电渣重熔工艺设计与优化,得到三种铸锭样品。经组织分析得出:定向凝固铸锭是单晶组织,而真空感应炉熔炼铸锭和电渣重熔铸锭为多晶组织。经性能分析得出:定向凝固铸锭横截面硬度为74.79 HV,纵剖面硬度为81.4 HV,导电率为59.39%IACS;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铸锭的横截面硬度为83.49 HV,纵剖面硬度为80.41 HV,导电率为64.21%IACS;电渣重熔铸锭的横截面硬度为98.35 HV,纵剖面硬度为94.33 HV,导电率为63.72%IACS。从铸造组织性能与进一步塑性加工角度综合考量,定向凝固工艺和电渣重熔工艺所得铸锭优于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工艺所得铸锭。为了将定向凝固和电渣重熔合金制备成微细丝,设计优化了单模拉拔,水箱多模拉拔和无尘多模拉拔工艺。研究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两种铸坯工艺条件下CuAg3Zr0.5合金的硬度都增加,定向凝固合金导电率不敏感,而电渣重熔合金的导电率下降的明显。在抗拉强度方面,两种合金强度都不断增高,但电渣重熔合金强度的增速比定向凝固合金快。对成品微细丝研究发现,定向凝固合金微细丝的抗拉强度为1131 MPa,导电率为61.21%IACS;电渣重熔合金微细丝的抗拉强度为1098 MPa,导电率为57.68%IACS。因此,经定向凝固,单模拉拔,水箱多模拉拔和无尘多模拉拔所得合金微细丝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董鑫[4](2020)在《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及电子器件日趋小型化、精密化,对纯铜导线的电导率和保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纯铜导线内的横向晶界增加电阻率,产生电容电感效应,导致多晶纯铜导线高频信号传输失真。如何消除纯铜导线内的横向晶界是提高导电性能的研究重点。本文选用不同冷拔变形率的小直径纯铜导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冷拔变形率和热处理工艺对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的影响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定向热处理对纯铜导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有效消除了横向晶界,提高了导电性能。主要结论如下:1.冷拔变形率对纯铜导线晶界定向迁移具有显着影响。冷拔变形率越大,纯铜导线越容易发生定向二次再结晶,当冷拔变形率>89%时,可以形成较大长径比的柱状晶。柱状晶取向多为<112>二次再结晶织构。2.定向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纯铜导线晶界定向迁移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热区温度对应着相应的最佳抽拉速率,晶界可以实现有效定向迁移,获得的柱状晶长径比最大。当热区温度为750℃、抽拉速率为15μm/s时,纯铜导线内柱状晶最大长径比达7,电导率提高5%。3.纯铜导线粗大的柱状晶内存在“岛晶”。定向热处理前,纯铜导线中存在具有小角度晶界或孪晶界的小晶粒,这些小晶粒被定向迁移界面绕过形成柱状晶内孤立的“岛晶”。4.定向纯铜导线柱状晶界为能量较低的∑3晶界和∑9晶界。
周正华[5](2019)在《K418高温合金热型连铸过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作为目前在各种航空、航天用发动机上高温热端部件的主要材料,具有非常重要应用价值。而K418高温合金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铸造高温合金,以其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目前采用传统的真空模铸工艺得到的高温合金母合金锭存在中心缩孔、疏松以及偏析等众多问题,与传统模铸相比,热型连铸工艺可制得纯净、组织致密和低偏析的铸坯,因此,将热型连铸技术引入到高温合金的制备领域中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热型连铸技术需要严格控制其传热和凝固过程,因此有必要使用数值模拟技术为精确控制传热和凝固过程提供指导。本文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ProCAST软件,模拟了镍基高温合金K418热型连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微观组织演变。微观组织模拟采用CAFE技术,其中形核过程采用基于高斯分布函数的连续形核模型,枝晶尖端生长过程采用KGT模型。通过实验校正,获得了准确的边界条件及形核参数为后续模拟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热型连铸过程温度场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最后,实验成功热型连铸K418高温合金工艺,连铸出致密、成分均匀分布和组织细密的连铸棒,进而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对K418高温合金连铸坯一次枝晶、二次枝晶、γ′相、碳化物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温度场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反复校核直至二者较为吻合,获得准确的边界条件,为后续温度场模拟奠定基础;在温度场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进而通过微观组织实验结果校核模拟结果获得准确的形核和生长动力学参数,为后续微观组织计算奠定基础。(2)在本模拟条件下,K418高温合金(Φ10 mm)热型连铸合理的制备参数范围如下:熔体浇注和BN铸型温度15001540℃,冷却距离23 mm,平均拉坯速度918 mm/min。(3)在本模拟条件下,K418高温合金(Φ10 mm)热型连铸过程中,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晶粒淘汰的趋势有所减弱;随着拉坯速度的提高,晶粒的淘汰趋势明显增加。工艺参数的改变只会加强或减弱晶粒淘汰的速度,但不会对晶粒淘汰的总体趋势造成影响。(4)在本实验条件下,K418高温合金(Φ10 mm)热型连铸过程中随着拉坯速度由9 mm/min提高到18 mm/min,合金的一次枝晶间距由187μm减小到178μm,二次枝晶间距由46μm减小到34μm,枝晶干γ′相尺寸由304 nm减小到216 nm,枝晶间γ′相尺寸由340 nm减小到320 nm,枝晶间MC碳化物面积分数由1.14%减小到1.08%,室温抗拉强度由1132 MPa提高到1180 MPa,延伸率由12.5%提高到19%;随着温度梯度由26℃/cm提高到37℃/cm至46℃/cm,合金的一、二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一次枝晶间距依次为:221μm、187μm、174μm,二次枝晶间距依次为:54μm、46μm、42μm,枝晶干和枝晶间γ′相尺寸也逐渐减小,枝晶干γ′相尺寸依次为:336 nm、304 nm、251 nm,枝晶间γ′相尺寸依次为:528 nm、340 nm、278 nm,枝晶间MC碳化物面积分数由1.28%减少到1.08%,室温抗拉强度由1069 MPa提高到1175 MPa,延伸率也由12.1%提高到17.2%。
马晓光[6](2018)在《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冷拔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层错能作为金属材料的内在属性,显着影响面心立方金属的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尽管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的影响已广泛研究,但仍存在较多不足。中高层错能金属研究多以纯金属为主(如铝、铜、镍等),低层错能金属研究多以合金(如Cu-Zn、Cu-Al等合金)为主,且变形多通过轧制、等通道挤压和高压扭转等方式,很少关注面心立方金属的冷拔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纯金属中添加合金元素不仅可以改变材料的层错能,还可能引入短程有序结构。由于合金无法排除短程有序结构的影响,使得层错能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的影响被过度放大。因此,本文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研究了不同层错能的纯铝(166 mJ/m2)、纯银(22 mJ/m2)、Cu-10at.%Mn合金(45 mJ/m2,与纯铜层错能相近,并具有短程有序结构)以及CoCrFeMnNi高熵合金(18.3-27.3 mJ/m2,与纯银层错能相近)等面心立方金属冷拔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并利用显微硬度仪表征了加工硬化行为,深入分析了层错能和短程有序结构对于冷拔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的影响机制。铝作为层错能最高的面心立方纯金属,冷拔多晶铝以位错滑移为主要机制,变形温度降低不改变多晶铝的变形机制,仅抑制回复,增加位错密度,降低几何必须位错界面间距,促进微观组织细化。多晶铝冷拔变形过程中,<100>//DD取向晶粒位错密度较高,界面失配角增加速率较快,<111>//DD取向晶粒内部位错密度较低,界面失配角增加速率较慢。相对于随机取向多晶铝,<100>强织构多晶铝不容易发生晶体取向转动,具有很强的遗传性。高应变量下,拉长亚结构等轴化转变过程不仅不会消耗掉<100>//DD织构组分,反而促进<100>//DD织构组分的形成。银作为层错能最低的面心立方纯金属,室温冷拔多晶银及<110>取向单晶银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和孪生,低应变量下形成大量离散位错和位错胞,以及少量变形孪晶,中高应变量下形成几何必须位错界面、变形孪晶以及Brass-型剪切带,剪切带内部逐渐形成等轴晶。当应变量低于0.58时,复杂织构组分体积分数逐渐降低,<111>//DD和<100>//DD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增加。当应变量高于0.58时,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基本保持稳定。对比多晶铝、铜和银冷拔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可以发现,层错能降低,位错交滑移和攀移逐渐被抑制,孪生机制逐渐被激活,稳定织构组分形成对应的临界应变量降低。此外,孪晶的形成导致<111>//DD或<100>//DD织构组分发生晶体转动,促进复杂织构组分形成。Cu-10at.%Mn合金层错能与纯铜接近,但两者室温冷拔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存在显着差异,可见层错能对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的影响被过度放大。低应变量下,冷拔Cu-10at.%Mn合金微观组织中形成大量Lomer-Cottrell平面位错结构、等轴位错胞、几何必须位错界面和变形孪晶,然而,冷拔多晶铜微观组织中观察不到Lomer-Cottrell位错和变形孪晶的形成。Cu-10at.%Mn合金中短程有序结构的出现,使得位错波状滑移向平面滑移转变,促进孪生机制的激活和<111>//DD织构组分的形成。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层错能和纯银相近,但两者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存在显着差异。低应变量下,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以平面位错滑移为主,形成大量Lomer-Cottrell位错锁、高密度位错墙和Taylor点阵,室温冷拔多晶银中仅形成离散位错和位错胞。中等应变量下,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和孪生,产生大量孪晶/基体片层组织。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退孪晶作用导致变形孪晶的厚度分布范围变窄,同时,位错滑移方式从平面滑移转变为波状滑移。高应变量下,孪生和剪切带成为协调塑性变形的重要方式。CoCrFeMnNi高熵合金大的点阵畸变和高的固溶度与短程有序结构的作用类似,促进复杂织构组分向<111>//DD和<100>//DD织构组分转变。
李磊[7](2016)在《单晶银、铝的制备及层错能对冷拔变形组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银是电和热的优良导体,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和热传导性能,而铝同样作为导体,具有价格便宜、材质轻、导电性能好等特点,两者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的封装引线制备。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质量的突破,封装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对封装技术采用的材料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晶银和铝中由于存在大量晶界,对信号传输过程产生较大的信号衰减作用,而单晶银、铝则不存在晶界,能够显着提高信号传输效果,因此,高质量单晶银、铝的制备广泛受到关注。本文重点研究了单晶银、铝的制备工艺,讨论了固液界面、抽拉速度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单晶制备的影响,并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制备的银、铝单晶进行了表征。同时,由于银和铝的层错能存在显着差异,而层错能作为材料的本征属性显着影响材料的形变组织和织构演变,实际应用过程中银、铝必须通过冷拔变形来提高其力学性能才能作为传输信号线材来使用,故很有必要明确层错能对两种面心立方材料冷拔形变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因此,本文借助于电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银和铝的宏观裂化、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层错能对FCC金属冷拔形变组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强织构铝线材在冷拔形变组织和织构演变的温度依赖性。单晶银和铝的制备结果表明:<111>单晶银的最优化工艺参数为:镓铟合金液面距隔热板距离为2.7mm,保温温度1400。C时,最优抽拉速度为1μm/s。<110>单晶铝的最优化工艺参数为:镓铟合金液面距离隔热板为15.5mm,保温温度865℃,最优抽拉速度为1μm/s。采用EBSD技术对制备<111>银单晶和<110>铝单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了两种材料中均没有晶界,反极图成像也证实了银单晶具有蓝色<111>织构取向,铝单晶具有绿色<110>织构取向。银线材冷拔变形结果表明,在冷拔变形后,晶粒表现出显着的宏观裂化。随着应变量的增大,晶粒沿冷拔方向被拉长。在高应量下形成纤维状组织。在冷拔的过程中,随着应变量的增加,<111>和<100>织构组分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状态;应变量达到2.77时,形成较为稳定的<100>+<111>双丝织构组分,但是织构组分中还存在大量复杂织构。多晶银的界面失配角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量下,多晶银以位错滑移为主;中等应变下,位错滑移与形变孪生机制相互竞争共同控制组织变形;高应变下,变形主要以孪生为主。TEM结果表明,低应变下,多晶银以平面滑移为主,当应变量为0.28时,位错呈现“离散”分布,没有观察到位错缠结;中等应变下,多晶银形变组织中出现与冷拔方向不平行的高密度位错墙和微带。当应变量为0.94时,组织观察到剪切带的出现;当应变量高于1.96时,形成与冷拔方向平行的GNBs。铝线材形变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应变量下同样形成了稳定的<100>+<111>双丝织构组分,复杂织构组分含量较少。银和铝的冷拔组织对比发现,层错能对两种FCC金属存在显着影响。两种材料高应变下虽然都产生<100>+<111>双丝织构组分,但是银在高应变依然存在大量复杂织构组。同时,组织演变过程中,变形机制也存在差异。铝的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而银在低应变下以位错滑移变形为主,高应变下,银主要通过形变孪生协调变形。强织构铝线材形变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80℃)和液氮温度下冷拔变形均形成<100>+<111>双丝织构组分,但是,降低形变温度显着提高了<111>织构组分的稳定性。界面失配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温度下变形均在5°左右形成一个失配角峰,但是,峰的高度存在显着差异,表明降低形变温度可以促进材料的变形,提高材料中的位错密度。
郭一萍,邓军平,牛立斌[8](2015)在《热型连铸单晶铝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对直径为4 mm的热型连铸铝单晶线材的室温拉伸性能和循环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断口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多晶铝试样相比,热型连铸单晶铝屈服强度变化不大,抗拉强度降低了42.7%,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提高了111.5%和575%;弯曲疲劳寿命明显提高;单晶铝的断口呈扁尖状,断口附近滑移线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为典型的韧窝结构。
杨洋[9](2014)在《冷拔纯铝的形变织构和微观组织分析》文中指出铝材由于其材质轻、导电导热性能好、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机械等行业。本文采用光学金相、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冷拔多晶铝的宏观和微观的晶粒裂化规律。运用定向凝固结合籽晶法制备出确定取向单晶铝,并采用上述三种分析检测技术进行检测。退火热处理后的多晶铝线材呈等轴状。在冷拔变形后,晶粒出现宏观裂化行为。随着应变量增大,晶粒沿冷拔方向拉长。在高应变形成纤维状组织,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大纤维组织愈加致密。常温冷拔的过程中,随着应变量的增加,<111>织构组分呈先增大后减小,<100>则相反;高应变即应变量达到4.12时,形成较为稳定的<100>+<111>双组份丝织构。低温冷拔在高应变量下并未形成<100>+<111>双组分织构。分析可能是温度降低,阻碍位错的交滑移导致的。由常温冷拔多晶铝的界面失配角分析可知,应变量为0.28时有少量原始晶界产生的高角度界面;而应变量为0.58时,几乎看不到高角度界面;应变量增大至1.39时,再次看到有高角度界面,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大,高角度界面角度和比例均增加。直到应变量高达4.12时,界面分布呈双峰分布:一个5°的高峰和一个40°~60°的低峰。分析其高角度界面峰时发现,应变量为2.77时只有相邻两不同织构组分间形成高角度界面。而应变量为4.12时的高角度峰的形成不仅包括两相邻不同的织构组分,复杂织构组分也会对高角度界面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分析低温冷拔多晶铝失配角可知,随着应变量增大,变形产生的位错界面失配角变大,并且高角度界面所占比例增加,这与常温下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冷拔多晶铝线材在低应变时,为大量的等轴状位错胞;中应变时,形成两类几何必须位错界面,两类几何必须位错界面交互作用,形成S带;在高应变量下,形成与冷拔方向平行的层片状组织。真应变与几何必须位错界面平均间距的倒数之间满足指数为2/3的幂定律。常温冷拔多晶铝硬度分析:随着应变量增大,硬度值增大,应变量高达2.77时硬度值减小。减小的原因是由于形成大量的<100>织构。从试样中心到表面的硬度值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冷拔过程中的剪切应力导致的。低温冷拔多晶铝线材硬度规律为:应变量从1.39到3.22基本相同,其波动很小。在制备单晶技术方面,本文采用定向凝固设备结合籽晶法,研究了不同坩埚材料、加热温度以及抽拉速度等对铝单晶试样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氮化硼(白石墨)坩埚,加热温度(850+5)℃下保温1h,在生长通道时抽拉速度为1μm/s,在单晶生长部分抽拉速度为8μm/s,达到引晶效果,试棒的初始取向与籽晶的取向一致。
夏峰[10](2013)在《单晶银的制备及冷拔形变组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晶银线材具有优异的塑性变形能力,是制备超细键合丝的理想材料。本文分析了银试样的电解抛光工艺,在定向凝固设备上采用籽晶法制备确定取向单晶银试棒,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110>取向单晶银试样的冷拔形变组织及织构的演化。在电解抛光方面,发现银试样的电解抛光液配比为硫酸50mL+冰乙酸115mL+高氯酸6mL+甲醇350mL+草酸12g+硫脲77g。在温度0~25℃、电压15~20V条件下,采用此配方可以制备出大薄区的银透射电镜试样。在温度0~25℃、电压5~25V条件下,抛光时间为3-5min,采用此配方可以制备出标定率高达85%以上的银EBSD试样。采用籽晶法制备确定取向单晶银试样时,籽晶的引晶率主要取决于固液界面的稳定性,固液界面的稳定性不仅与温度梯度、抽拉速率和冷却能力有关,还取决于银试样本身的导热率和粘度。确定取向单晶银试样的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选择1450℃,液态镓铟合金表面距离隔热板的高度为4mm,保温时间为1小时,(抽拉之前引入快淬)抽拉速率为5μm/s。冷拔<110>单晶银试样最终织构组分为<100>+<111>。在低应变下,<111>织构组分主要来源于<110>织构组分;中等应变下,<100>织构组分主要来源于<110>和<111>织构组分;高应变下,<100>与<111>及其它织构组分的含量几乎相等。形变组织的演变主要分三个阶段,真应变为小于0.94时,微观组织主要表现为两类晶体学位错界面和少量的孪晶,随冷拔变形量的增加,孪晶数量增多,位错界面和孪晶界面与冷拔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真应变0.94~4.16时,位错界面交互作用呈现出典型S型特征界面;真应变大于4.16时,形变组织呈与冷拔方向平行的纤维状。冷拔<110>单晶银试样中,界面失配角呈双峰分布,随着冷拔变形量的增加,低角度界面逐渐减少,高角度界面逐渐增加。
二、变形单晶铝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形单晶铝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铜基丝线材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型水平连铸制备铜基杆坯 |
1.1 热型水平连铸工艺特点 |
1.2 热型水平连铸制备单晶铜 |
1.2.1 热型水平连铸过程微观组织模拟 |
1.2.2 热型水平连铸工艺参数对单晶铜组织性能影响 |
1.3 热型水平连铸制备铜合金杆坯组织性能 |
2 冷型竖引连铸制备铜基杆坯 |
2.1 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工艺特点 |
2.2 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制备铜银合金杆坯 |
3 铜基微细丝线材连续拉拔 |
3.1 微细丝线材连续拉拔本构关系 |
3.2 微细丝线材连续拉拔组织性能演变 |
3.3 热处理对铜基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
3.3.1 形变热处理对铜基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
3.3.2 在线退火工艺对铜基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
4 铜基微细丝线材表面涂镀 |
4.1 铜基微细丝线材表面涂镀工艺特点 |
4.2 表面纳米涂镀工艺对微细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
4.2.1 模具结构对表面涂镀层厚度和表面质量影响 |
4.2.2 热处理对表面镀钯铜组织性能影响 |
4.2.3 表面镀钯铜线键合性能研究 |
5 发展趋势及展望 |
(2)金属线材搓捻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线材生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材拉拔工艺 |
1.2.2 线材轧制工艺 |
1.2.3 线材挤压工艺 |
1.2.4 辊模拉拔工艺 |
1.2.5 其他加工技术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金属线材搓捻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刚塑性有限元法 |
2.2.1 刚塑性材料流动的基本方程 |
2.2.2 虚功原理及变分原理 |
2.2.3 求解方法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成形过程模拟和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铜线材搓捻成形的模拟研究 |
3.1 压下量对成形的影响 |
3.1.1 成形截面分析 |
3.1.2 材料流动性分析 |
3.2 线材长度对成形的影响 |
3.2.1 位移场分析 |
3.2.2 速度场分析 |
3.2.3 应力分析 |
3.2.4 应变分析 |
3.3 搓捻速度对成形的影响 |
3.3.1 材料流动性分析 |
3.3.2 应力应变分析 |
3.4 成形温度对成形的影响 |
3.4.1 材料流动性分析 |
3.4.2 速度分析 |
3.4.3 应力应变分析 |
3.4.4 温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合金线材搓捻成形的模拟研究 |
4.1 材料流动性分析 |
4.2 速度场变化 |
4.3 应变分析 |
4.4 应力分析 |
4.5 载荷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搓捻成形工艺实验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搓捻工艺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搓捻工艺 |
5.2 金相组织观察 |
5.3 室温拉伸实验 |
5.4 实验结果 |
5.4.1 金相显微组织 |
5.4.2 拉伸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强度合金无氧铜微细丝成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强度铜合金简介和合金微细丝研究现状 |
1.2.1 高强度铜合金简介 |
1.2.2 银铜合金研究现状 |
1.2.3 合金微细丝研究现状 |
1.3 铜合金液态成型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定向凝固工艺概述及发展现状 |
1.3.2 感应炉熔炼工艺概述及发展现状 |
1.3.3 电渣重熔工艺概述及发展现状 |
1.4 线材生产方法概述 |
1.4.1 线材拉拔的发展 |
1.4.2 金属线材拉拔时的变形力 |
1.5 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的工艺及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及检测设备 |
2.3 试验内容 |
2.3.1 熔铸工艺试验 |
2.3.2 拉拔成型试验 |
2.4 材料性能测试 |
2.4.1 常温拉伸实验 |
2.4.2 常温电阻测试 |
2.4.3 硬度测试 |
2.5 材料组织及物相分析 |
2.5.1 光学显微镜(OM)观察 |
2.5.2 SEM分析 |
2.5.3 XRD物相分析 |
第3章 CuAg3Zr0.5 合金的制备工艺试验 |
3.1 定向凝固工艺 |
3.1.1 CuAg3Zr0.5 合金的定向凝固工艺设计与优化 |
3.1.2 CuAg3Zr0.5 合金的定向凝固过程 |
3.2 真空中频感应炉熔铸工艺 |
3.2.1 CuAg3Zr0.5 合金的中频感应炉熔铸工艺设计 |
3.2.2 CuAg3Zr0.5 合金的熔铸过程 |
3.3 电渣重熔工艺 |
3.3.1 CuAg3Zr0.5 合金的电渣重熔工艺设计与优化 |
3.3.2 CuAg3Zr0.5 合金的重熔过程 |
3.4 三种铸锭的组织与性能对比分析 |
3.4.1 三种工艺铸锭成品 |
3.4.2 金相组织分析 |
3.4.3 SEM分析 |
3.4.4 硬度分析 |
3.4.5 导电率分析 |
3.4.6 XRD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uAg3Zr0.5 合金细丝制备试验 |
4.1 合金棒材制定 |
4.2 拉拔试验设计 |
4.2.1 拉拔配模设计 |
4.2.2 润滑剂的选择 |
4.2.3 热处理工艺设计 |
4.3 拉拔试验过程 |
4.3.1 拉拔试验模具制作 |
4.3.2 单模拉拔 |
4.3.3 水箱多模拉拔 |
4.3.4 无尘拉拔 |
4.4 拉拔工艺对单晶和多晶合金组织与性能分析 |
4.4.1 组织分析 |
4.4.2 硬度分析 |
4.4.3 导电率分析 |
4.4.4 拉伸性能分析 |
4.4.5 XRD物相分析 |
4.5 成品CuAg3Zr0.5 合金微细丝 |
4.5.1 成品CuAg3Zr0.5 合金细丝的表面质量 |
4.5.2 成品CuAg3Zr0.5 合金微细丝的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铜导线单晶化研究现状 |
1.2.1 晶界对铜导线电学性能的影响 |
1.2.2 单晶连铸技术发展现状 |
1.2.3 拉拔变形对单晶铜导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1.3 晶界迁移及晶粒长大 |
1.3.1 晶界迁移机制 |
1.3.2 晶界迁移热力学和动力学 |
1.3.3 晶粒长大 |
1.4 定向热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3.1 热处理设备 |
2.3.2 微结构表征 |
2.3.3 电导率测试 |
3 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过程及影响因素 |
3.1 变形率对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
3.2 热处理工艺对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
3.2.1 加热温度对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
3.2.2 保温时间对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
3.3 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晶界结构及晶体学织构变化规律 |
3.3.1 纯铜导线初始组织晶界结构及晶体学织构 |
3.3.2 纯铜导线二次再结晶组织晶界结构及晶体学织构 |
3.4 本章小结 |
4 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组织演变及影响因素 |
4.1 不同热区温度下的温度分布 |
4.2 变形率对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组织的影响 |
4.3 工艺参数对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组织的影响 |
4.4 定向热处理工艺对纯铜导线电导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机制 |
5.1 纯铜导线初始组织晶体学织构 |
5.2 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组织晶界结构及晶体学织构 |
5.3 柱状晶取向及晶界结构 |
5.3.1 柱状晶取向 |
5.3.2 柱状晶晶界结构 |
5.4 定向热处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K418高温合金热型连铸过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铸造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1.2.1 国外铸造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1.2.2 国内铸造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1.3 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生产研究现状 |
1.3.1 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质量要求 |
1.3.2 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制备技术 |
1.4 热型连铸技术 |
1.4.1 热型连铸技术的原理 |
1.4.2 热型连铸过程主要影响因素 |
1.4.3 热型连铸技术的应用 |
1.4.4 热型连铸坯的性能 |
1.4.5 热型连铸在现代制造技术中的优势 |
1.5 数值模拟在热型连铸技术中的研究应用 |
1.5.1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2 数值模拟在热型连铸技术中的应用状况 |
1.6 ProCAT软件介绍 |
1.6.1 ProCAST软件主要功能 |
1.6.2 ProCAST模拟仿真流程 |
1.7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热型连铸实验装置、材料及模拟数学模型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3 宏观温度场计算控制方程 |
2.4 形核与生长过程相关数学模型 |
2.4.1 形核过程 |
2.4.2 生长过程 |
2.5 FE和 CA的耦合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418 高温合金热型连铸温度场模拟 |
3.1 引言 |
3.2 K418 高温合金(Φ10 mm)热型连铸温度场模拟 |
3.2.1 有限元网格划分 |
3.2.2 基本假设与边界条件 |
3.2.3 温度场验证 |
3.2.4 浇注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3.2.5 拉坯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3.2.6 冷却距离对温度场的影响 |
3.2.7 实验验证 |
3.2.8 小结 |
3.3 K418 高温合金(Φ20 mm)热型连铸温度场预测 |
3.3.1 拉坯速度对固液界面位置的影响 |
3.3.2 浇注温度对固液界面位置的影响 |
3.3.3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418 高温合金热型连铸凝固组织模拟 |
4.1 引言 |
4.2 微观组织验证 |
4.3 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
4.3.1 浇注温度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
4.3.2 拉坯速度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参数对热型连铸实验坯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拉坯速度对热型连铸的实验坯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2.1 拉坯速度对树枝晶的影响 |
5.2.2 拉坯速度对γ′相的影响 |
5.2.3 拉坯速度对碳化物的影响 |
5.2.4 拉坯速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3 温度梯度对热型连铸的实验坯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3.1 温度梯度对树枝晶的影响 |
5.3.2 温度梯度对γ′相的影响 |
5.3.3 温度梯度对碳化物的影响 |
5.3.4 温度梯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附录 |
(6)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冷拔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面心立方金属的主要变形机制 |
1.1.1 位错滑移机制 |
1.1.2 孪生机制 |
1.2 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的影响 |
1.2.1 组织演化 |
1.2.2 织构演化 |
1.3 微观组织演化的其它影响因素 |
1.3.1 位错滑移及孪生的晶体取向依赖性 |
1.3.2 短程有序对位错滑移方式的影响 |
1.3.3 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1.4 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加工硬化的影响 |
1.4.1 面心立方金属的加工硬化行为 |
1.4.2 加工硬化的定量分析 |
1.5 单晶制备方法 |
1.5.1 单晶连铸 |
1.5.2 旋转提拉法 |
1.5.3 布里奇曼法 |
1.6 高熵合金 |
1.6.1 高熵合金的定义 |
1.6.2 高熵合金的四大效应 |
1.7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材料制备 |
2.2.1 原材料 |
2.2.2 确定取向单晶银的制备 |
2.2.3 冷拔变形 |
2.3 组织表征 |
2.3.1 EBSD分析 |
2.3.2 TEM分析 |
2.3.3 XRD分析 |
2.4 显微硬度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拔多晶铝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的温度依赖性 |
3.1 引言 |
3.2 多晶铝初始组织 |
3.2.1 随机初始取向多晶铝的组织 |
3.3 冷拔多晶铝的宏观组织演化 |
3.3.1 冷拔随机初始取向多晶铝宏观组织演化 |
3.4 冷拔随机初始取向多晶铝的微观组织演化 |
3.5 冷拔多晶铝的界面失配角 |
3.5.1 室温及低温冷拔随机初始取向多晶铝的界面失配角 |
3.6 冷拔多晶铝的织构 |
3.6.1 冷拔随机初始取向多晶铝的织构 |
3.7 冷拔随机初始取向多晶铝的显微硬度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温冷拔多晶银及单晶银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 |
4.1 引言 |
4.3.1 室温冷拔多晶银的宏观组织演化 |
4.4.1 室温冷拔多晶银的微观组织演化 |
4.5.1 室温冷拔多晶银的界面失配角 |
4.6 室温冷拔多晶银的织构 |
4.7 室温冷拔多晶银的显微硬度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 |
5.1 引言 |
5.2 Cu-10at.%Mn合金初始组织状态 |
5.3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组织演化 |
5.3.1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宏观组织演化 |
5.3.2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 |
5.4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界面失配角 |
5.5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织构 |
5.6 室温冷拔Cu-10at.%Mn合金的显微硬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 |
6.1 引言 |
6.2 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初始组织 |
6.3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组织演化 |
6.3.1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宏观组织演化 |
6.3.2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 |
6.4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界面失配角 |
6.5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织构 |
6.6 室温冷拔CoCrFeMnNi高熵合金的显微硬度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7)单晶银、铝的制备及层错能对冷拔变形组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单晶体的制备技术 |
1.2.1 单晶连铸技术 |
1.2.2 旋转提拉法 |
1.2.3 布里奇曼法 |
1.3 面心立方金属在形变过程中织构和微观组织演化 |
1.3.1 面心立方金属的冷拔形变织构 |
1.3.2 层错能、应变量和温度对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1.4 电子背散射技术 |
1.4.1 EBSD原理 |
1.4.2 EBSD在形变中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案 |
2.3 冷拔变形 |
2.3.1 试样预处理 |
2.3.2 冷拔变形原理及其装置 |
2.4 组织分析 |
2.4.1 EBSD分析 |
2.4.2 TEM分析 |
2.5 高真空定向凝固设备及其制备确定取向单晶的一般工艺 |
2.6 本章小结 |
3.1 引言 |
3.2.1 确定单晶铝的固液界面 |
3.3.2 籽晶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4 冷拔纯银形变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规律 |
4.1 引言 |
4.2 宏观组织分析 |
4.2.1 晶粒宏观裂化 |
4.2.2 反极图 |
4.2.3 极图 |
4.2.4 形变织构组分 |
4.2.5 界面失配角 |
4.3 微观组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温度下冷拔强织构纯铝组织的演变规律 |
5.1 引言 |
5.2 高温下(80℃)宏观组织分析 |
5.2.1 晶粒的宏观裂化 |
5.2.2 失配角 |
5.3 低温下多晶铝的宏观组织分析 |
5.3.1 晶粒的宏观裂化 |
5.3.2 失配角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热型连铸单晶铝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拉伸试验性能指标 |
2.2 弯曲疲劳性能 |
3 结论 |
(9)冷拔纯铝的形变织构和微观组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铝材的塑性变形 |
1.2 面心立方金属在形变过程中织构和微观组织演化 |
1.2.1 面心立方金属的冷拔形变织构 |
1.2.2 面心立方金属的微观组织演变 |
1.2.3 晶体取向与形变组织的相关性 |
1.2.4 位错界面失配角、界面间距和晶粒尺寸随应变量的变化 |
1.2.5 应变量、层错能和温度对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1.3 单晶体的制备技术 |
1.3.1 单晶连铸技术 |
1.3.2 旋转体拉法 |
1.3.3 布里奇曼法 |
1.4 电子背散射技术 |
1.4.1 晶体取向及欧拉角 |
1.4.2 EBSD原理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 |
2.1 研究对象 |
2.2 冷拔变形 |
2.2.1 试样预处理 |
2.2.2 冷拔变形原理及其装置 |
2.3 组织分析 |
2.3.1 EBSD分析 |
2.3.2 TEM分析 |
2.3.3 金相分析 |
2.4 显微硬度测试 |
2.4.1 显微硬度试样制备 |
2.4.2 显微硬度的测试方法 |
2.5 确定取向单晶铝制备技术 |
2.5.1 固液界面位置的确定 |
2.5.2 坩埚材料的选择 |
2.5.3 确定取向单晶铝制备方法 |
2.5.4 高真空定向凝固设备 |
2.5.5 籽晶制备方法 |
3 常温下冷拔多晶铝形变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规律 |
3.1 引言 |
3.2 宏观组织分析 |
3.2.1 晶粒裂化 |
3.2.2 反极图成像 |
3.2.3 反极图 |
3.2.4 织构组分 |
3.2.5 位错界面失配角 |
3.3 微观组织分析 |
3.3.1 TEM分析 |
3.3.2 高分辨EBSD |
3.4 显微硬度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低温下冷拔多晶铝形变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规律 |
4.1 引言 |
4.2 宏观组织分析 |
4.2.1 反极图成像 |
4.2.2 反极图 |
4.2.3 织构组分 |
4.2.4 失配角 |
4.3 微观组织分析 |
4.4 显微硬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BRIDGMAN法制备单晶铝 |
5.1 引言 |
5.2 单晶制备的影响因素 |
5.2.1 坩埚的影响 |
5.2.2 加热温度的影响 |
5.2.3 抽拉速度的影响 |
5.3 铝单晶试样的取向标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单晶银的制备及冷拔形变组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超细键合丝的研发 |
1.2 单晶连铸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单晶连铸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2 单晶连铸设备的研制状况 |
1.2.3 单晶连铸技术的成型工艺 |
1.2.4 单晶连铸金属线材轴向晶体学方向的变化 |
1.3 面心立方金属形变组织的演变规律 |
1.3.1 面心立方金属形变组织的演变 |
1.3.2 面心立方金属形变组织与晶体学取向的相关性 |
1.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简介 |
1.4.1 EBSD的基本原理 |
1.4.2 EBSD技术在形变组织分析中的应用 |
1.5 电解抛光技术简介 |
1.5.1 电解抛光的基本原理 |
1.5.2 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电解抛光因素 |
1.6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实验过程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 |
2.3 研究方案 |
2.4 高真空定向凝固设备及其制备确定取向单晶银线材的一般工艺 |
2.5 冷拔变形 |
2.5.1 金属线材的冷拔变形原理及其装置 |
2.6 组织分析 |
2.6.1 分析试样的制备 |
2.6.2 TEM分析 |
2.6.3 EBSD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银试样电解抛光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 银试样电解抛光液配方的选择 |
3.4 电解抛光工艺的优化 |
3.4.1 温度对银试样抛光质量的影响 |
3.4.2 电压对银透射试样抛光质量的影响 |
3.4.3 TEM和EBSD样品制备工艺的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4 确定取向单晶银试样制备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籽晶的制备 |
4.3 定向凝固设备固液界面的确定 |
4.4 籽晶法制备单晶 |
4.4.1 籽晶法制备单晶的原理以及坩埚的设计 |
4.4.2 单晶的制备工艺和取向表征 |
4.4.3 优化单晶制备工艺 |
4.5 本章小结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1 反极图成像 |
5.3.2 反极图 |
5.3.3 极图 |
5.5 界面失配角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织构的演变 |
5.6.2 微观组织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变形单晶铝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铜基丝线材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进展[J]. 宋克兴,周延军,米绪军,肖柱,曹军,丁雨田,吴保安,封存利,李周,陈鼎彪,吕长春,胡勇,丁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12)
- [2]金属线材搓捻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 颜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1)
- [3]高强度合金无氧铜微细丝成形工艺研究[D]. 顾沈艺. 江苏科技大学, 2020
- [4]纯铜导线定向热处理研究[D]. 董鑫.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K418高温合金热型连铸过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 周正华. 上海大学, 2019(03)
- [6]层错能对面心立方金属冷拔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的影响[D]. 马晓光.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7]单晶银、铝的制备及层错能对冷拔变形组织的影响[D]. 李磊.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8]热型连铸单晶铝的力学性能的研究[J]. 郭一萍,邓军平,牛立斌. 热加工工艺, 2015(11)
- [9]冷拔纯铝的形变织构和微观组织分析[D]. 杨洋. 西安工业大学, 2014(09)
- [10]单晶银的制备及冷拔形变组织的研究[D]. 夏峰.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