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

头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

一、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宝玉[1](2018)在《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采用改良注射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采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 ,改良组采用改良注射法。对比两组注射时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疼痛明显较常规组轻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39, P=0.012<0.05)。改良组中有28例患者一次注射成功,一次注射成功率为93.33%;常规组中有22例患者一次注射成功,一次注射成功率为73.33%;改良组的一次注射成功率显着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P=0.038<0.05)。结论对于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患者采用改良注射法可减轻注射过程中的疼痛,并能提高一次肌内注射成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吴燕,李成鹏,闫萍[2](2016)在《注射长效青霉素患儿128例心理护理思路构建探索》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注射长效青霉素治疗患儿心理护理思路的构建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儿科科室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64例患儿为对照组,64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注射期间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注射后疼痛情况以及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注射后VAS疼痛评分为(2.8±0.3)分,对照组为(5.9±0.5)分,观察组疼痛程度显着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95.31%(61/64),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注射长效青霉素治疗的患儿应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联合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注射后疼痛感,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彭玉凤[3](2015)在《减少婴幼儿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体会》文中指出婴幼儿因皮肤娇嫩,对物理及化学刺激均较敏感,在进行皮内过敏试验时,易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假阳性问题的出现,对合理用药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就减少婴幼儿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在皮试操作前,要进行充足的准备,了解患儿的情况,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对假阳性问题的辨别能力;注意正确配制药液,选择注射部位;在皮试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皮试操作后注意严密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掌握个体差异性,正确区分阳性与假阳性的问题,提高患儿皮试诊断率,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钱敏娟[4](2011)在《青霉素皮内试验假阴性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霉素对敏感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但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也最为多见,因此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给药。实践发现,有时会有假阴性反应,这将威

肖晓琴[5](2010)在《头皮针在婴幼儿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在婴幼儿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5月需做青霉素皮试的3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将皮试日期为偶数日的18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及5号头皮针作皮内注射;将皮试日期为奇数日的1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1ml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作皮内注射。两组均按常规皮试20min后观察结果。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注射效果、操作时间、皮试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儿皮试注射效果及皮试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皮试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皮针行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安全有效,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李凤芹[6](2008)在《头皮针在皮试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青霉素皮试(或其他皮试)一般都前臂掌侧下1/3处用1毫升注射器(将原药经正规稀释成的试敏液)经皮下注射(皮试)的方法。但患者普遍都有畏惧情绪和恐惧心理。我经过工作的实践,从2000年起至2004年12月止,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根据有关临

徐凤芹,徐艳凤,李艳,胡桂玲[7](2007)在《头皮针在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接种过程中应用头皮针提高卡介苗注射成功率,提高卡痕率,有效预防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2例健康婴儿,按接种计划实施注射。将每日接受接种的婴儿按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单号)和对照组52组(双号)。实验组应用头皮针进行预防接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是否足量注入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首针穿刺成功、配制液足量注入、卡痕、婴儿无痛感方向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注射优于传统注射。

张永红[8](2004)在《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侯玉华,邹庆英,查邓[9](2008)在《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及工作流程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方法及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对门诊2 190例因外伤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病人随机分改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教科书规定进行皮试;改进组皮试溶媒用生理盐水,改进皮试注射方法。结果:改进组皮试阳性率为25.98%,对照组皮试阳性率为41.09%,组间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皮试结果阳性工作流程的改进,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吕萍[10](2005)在《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若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保存时间及方法。方法对两类药物的皮试液溶媒、浓度、保存方法、时间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青霉素皮试液浓度在20~50U/0.1ml,头孢菌素类皮试液浓度大多在50~100μg/0.1ml,保存时间在4~72h,保存条件有常温、冷藏,保存方法有注射器、无菌小干瓶等。结论目前两类药物的皮试问题各单位存在较大差异,可操作性差,标准操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二、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2)注射长效青霉素患儿128例心理护理思路构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对比
    2.2 注射情况对比
3 讨论

(3)减少婴幼儿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婴幼儿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发生因素
    1.1 患儿因素
    1.2 皮内过敏试验液、进针角度问题
    1.3 药物因素
2 减少婴幼儿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方法
    2.1 皮内过敏试验前
        2.1.1 加强护士业务知识等相关技能培训
        2.1.2 详细了解患儿的过敏史
        2.1.3 注射部位选择
        2.1.4 皮试药液的配制
        2.1.5 皮内过敏试验时间的选择
    2.2 皮试操作及判断
    2.3 皮试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4)青霉素皮内试验假阴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皮内试验法方法
    1.3 结果
2 讨论

(6)头皮针在皮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
2讨论

(8)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
2 讨论

(10)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若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皮试液配制的溶媒
    2.2 皮试液的配制过程、浓度
    2.3 皮试液的保存时间、方法
    2.4 药物更换批号的皮试
    2.5 再次用药的皮试
    2.6 皮试药物的选择
3 讨论

四、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J]. 黄宝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21)
  • [2]注射长效青霉素患儿128例心理护理思路构建探索[J]. 吴燕,李成鹏,闫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3)
  • [3]减少婴幼儿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体会[J]. 彭玉凤. 当代医学, 2015(26)
  • [4]青霉素皮内试验假阴性问题[J]. 钱敏娟. 中国乡村医药, 2011(01)
  • [5]头皮针在婴幼儿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肖晓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10(19)
  • [6]头皮针在皮试中的应用[J]. 李凤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6)
  • [7]头皮针在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 徐凤芹,徐艳凤,李艳,胡桂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10)
  • [8]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J]. 张永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01)
  • [9]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及工作流程的改进[J]. 侯玉华,邹庆英,查邓. 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
  • [10]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若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吕萍. 现代护理, 2005(13)

标签:;  ;  ;  ;  ;  

头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