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与汇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与汇

一、Carbon emissions and sinks in agro-ecosystems of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娇[1](2021)在《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PCC第六次评估启动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强调“将全球变暖限制1.5℃而不是2℃或更高的温度”。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导致CO2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农田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施肥措施对其影响很大,明确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旱作农业主要的施肥措施是增施氮肥和有机培肥。然而,不同施肥措施对旱作玉米农田系统碳平衡和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缺乏深入解析,有机培肥模式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仍不明确,以及如何从环境和经济效益角度综合评估施肥措施的效果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运用Meta方法探讨了有机培肥措施在区域尺度上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其次,依托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玉米农田的有机物料等氮投入培肥试验[不施肥(CK)、氮肥(NF,200 kg N hm-2)、有机肥(OM,6000 kg·hm-2)、秸秆(ST,28500 kg·hm-2)、有机肥结合氮肥(OMNF,3000 kg·hm-2+100kg·N hm-2)]和氮肥不同水平[主因素,N0(0 kg·hm-2)、N1(100 kg·hm-2)、N2(200 kg·hm-2)、N3(300 kg·hm-2)]结合不同施氮方式[副因素:基肥T1(1/3基肥+2/3拔节期肥)、T2(1/3基肥+1/3拔节期肥+1/3大喇叭口肥)]的裂区试验共2个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测定2017和2018年指标并结合2014-2018年产量数据,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2排放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碳组分、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阐明了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明确了不同施肥措施的产量稳定性和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整合分析表明有机培肥措施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建议在中国北方采用无机肥+有机肥或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措施与不施肥和施无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显着提高生育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土壤CO2排放量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区域间差异不显着(P>0.05);施用鸡粪类有机肥比其他有机肥能增加土壤CO2排放量,不建议鸡粪单独大量施用;施用有机肥会显着增加灰漠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农田土壤CO2排放量与年均气温成正比、与年均降水量成反比;有机肥+无机肥、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比单施有机肥减少了农田土壤CO2排放量,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与不施肥间差异不显着(P>0.05)。2.有机培肥措施和增量施氮虽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作物碳排放效率、提升了农田碳汇功能。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在全年和生育期随时间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休闲期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培肥措施下,NF、OMNF处理的土壤CO2排放量、作物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ST、OM处理(P<0.05),农田净碳释放量的2年均值表明,ST、NF、OMNF和OM处理均表现为碳汇,其中ST处理碳汇功能最大,OMNF次之,CK处理表现为碳源。施氮时期、施氮时期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2排放平均通量、排放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土壤CO2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N2、N3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N2、N3处理作物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N1、CK处理(P<0.05),农田净碳释放量的2年均值表明,N3、N2、N1处理均表现为碳汇,CK处理表现为碳源。3.有机培肥、增施氮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玉米农田有机碳及其组分,降低土壤碳库稳定性,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不同施肥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变0~3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其中有机培肥(OM、ST、OMNF)、增施氮肥(N2、N3)措施比CK处理提高显着(P<0.05),施氮时期、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及其部分组分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施肥措施的有机碳组分均以矿质结合态有机碳为主;ST、OM处理的土壤碳库稳定性显着低于NF、CK处理(P<0.05),OMNF处理居中,相反,ST、OM和OMNF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NF、CK处理(P<0.05);N2、N3处理土壤碳库稳定性显着低于N1、CK处理(P<0.05),相反,N2、N3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N1、CK处理(P<0.05)。4.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CO2排放的调控机制不同不同施肥措施下,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总解释度为75%,影响总效应为-0.63,其中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影响最大,正向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次之,负向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土壤容重、蔗糖酶影响较小,土壤温度通过作用于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土壤含水量通过作用于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总解释度为52%,影响总效应为2.84,其中土壤温度影响最大,土壤含水量、脲酶影响较大,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较小,土壤温度通过作用于脲酶、蔗糖酶、ROOC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土壤含水量则通过作用于MBC、ROOC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5.有机培肥和增量施氮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籽粒产量稳定性和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从多年籽粒产量的评估结果来看,不同培肥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中OMNF、NF处理具有最高的平均籽粒产量,OMNF处理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的籽粒产量稳定性和增产潜力。从生态服务总价值2年均值来看,ST处理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最大,OMNF处理次之,其中OMNF处理的农产品服务价值大于ST处理;施氮时期、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P>0.05),氮肥不同水平下各处理平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N2处理具有最佳的籽粒产量稳定性、增产潜力,N3处理次之。N3、N2处理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差异不大,显着高于N1、CK处理(P<0.05)。综上,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显着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和碳库稳定性、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提升土壤碳汇和生态服务价值,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玉米农田比较适宜的培肥措施;单施氮肥模式下,推荐200 kg·N hm-2和1/3基肥+2/3拔节期肥的施肥模式;在“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的背景下,更建议采用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技术。

叶文伟[2](2021)在《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和干扰,表现出碳源与碳汇的双重特征,其是净碳源还是净碳汇目前还存在争议。海南岛地处热带,是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和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对海南岛热带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蕉园是热带地区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显着的地域性和代表性,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蕉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海南省澄迈县为研究靶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与实地调研,对皇帝蕉和巴西蕉两种香蕉的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开展评估研究。并基于1999—2018年海南岛县域尺度的农田生产投入及作物产量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利用Arc GIS 10.4、SPSS 21.0等平台,对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碳吸收以及碳足迹展开核算,并探讨其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海南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皇帝蕉与巴西蕉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存在显着差异,皇帝蕉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低于巴西蕉,但单位产量碳排放更高。皇帝蕉和巴西蕉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构成相似,施肥贡献了两种香蕉86.33%和78.68%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施用氮肥和含氮复合肥造成N2O排放是香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皇帝蕉与巴西蕉各器官的含水率、含碳率相似,果实是香蕉植株中碳汇能力最强的器官,皇帝蕉的单株固碳量和单位面积固碳量都远低于巴西蕉,这与两种香蕉的生物量差异较大有关。蕉园行间、株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行间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于株间,在种植香蕉两年后,行间、株间的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升,表明蕉园土壤也发挥了碳汇功能。(3)蕉园生态系统表现出高碳排放、高碳固定的碳循环特征,澄迈县皇帝蕉和巴西蕉蕉园生态系统碳固定量均高于碳排放量,表现为净碳汇,净碳汇量分别为0.94 t CO2eq·hm-2和1.63 t CO2eq·hm-2。表明研究区香蕉种植过程不会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并且发挥了生态屏障作用,但两种类型的蕉园生态系统净碳汇量都较小,因此碳汇功能并不稳定。(4)从时间角度看,近20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增速呈先快后缓的趋势。土壤呼吸和水田CH4排放是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农药、化肥等农资投入和农田N2O排放的快速增长促使碳排放量持续升高。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先上升后下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农田碳吸收量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先波动后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1999—2013年为波动期,碳足迹变化趋势不稳定,2014—2018年为持续增长期,在2016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由碳汇转变为碳源。(5)从空间角度看,受农业发展水平差异影响,近20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单位面积碳排量、碳吸收总量、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和碳足迹都呈四周沿海地区高,中部内陆地区低的分布规律,只有单位面积碳足迹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总体而言,近20年海南岛各县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碳排量不断上升,单位面积碳吸收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碳足迹显着提高。

杨滨键[3](2020)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我国种植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料高投入、产量与效益偏低、资源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种植业大省,种植业经济发展良好,外向度较高,据山东省海关统计,自2001年起山东省对外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18年位居我国第一,其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碳排放量的两倍,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种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与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加大了种植业碳源的排放量。鉴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与国内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业低碳的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所需的必然前进方向。种植业低碳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与评价种植业低碳的发展程度,但如何去测度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影响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因素是什么?制定减排政策如何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减排政策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显而易见的是,只有以上问题得到解答,才能促进种植业的低碳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为其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减排政策体系,这将对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了总结与界定,以确保研究理论根基扎实;第二,对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生产投入现状以及农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结构、密度以及强度的变化与地区差异。接着在种植业碳排放与碳汇测度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进行了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由此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山东省碳排放、碳汇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区域差异,一方面,为减排政策体系构建指出了任务细分方向,完善了政策体系构建的成本模块,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进行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EA-Malmquist模型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开展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种植业低碳绩效与种植业传统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后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为了研究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在时空存在差异的原因,本部分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空间效应研究,首先运用了全域自相关性检验和局域自相关性检验,对山东省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空间自相关性的时空跃迁路径进行刻画和分析。接着运用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EM)估计,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规模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出发分析了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通过本部分研究,系统的掌握了各因素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影响效应,使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第五,本部分运用了 PVAR模型研究了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首先通过GMM参数估计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作用,接着运用脉冲函数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的发展趋势变化,并且通过方差分解测算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贡献度。该部分的研究为减排政策体系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六,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现有情景仿真分析,接着设定了低碳政策情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低碳政策开展了决策评价分析。最后,综合了前文研究结论,系统的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谢婷[4](2020)在《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其碳库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也更加活跃。本研究以湖北省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估算了农作物碳吸收量、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探索农田生态系统源及汇的特征和内部变化规律,明确系统内源和汇的主要贡献者,提出温室气体减排及固定的措施及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为:(1)2007~2017年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总体变化量呈现三段式发展趋势:第一阶段为快速增长(2007~2010年),由2007年的2243.50万吨CO2-eq增长到2010年的2600.14万吨CO2-eq;第二阶段为缓慢增长阶段(2011~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1.53%;第三阶段(2015~2017年)呈缓慢下降,由2594.78万吨CO2-eq(2015年)下降到2480.34万吨CO2-eq(2017年)。(2)湖北省各市(区)的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强度差异较大,随州市和鄂州市等市单位播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CFC)与单位粮食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CFY)偏高。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指标CFC范围为5.11~5.56 t CO2-eq/ha,CFY波动区间为0.87~0.97 t CO2-eq/t。(3)农作物的总吸收随时间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不同的农作物碳吸收差异较大,占农作物碳吸收总量比重较高的农作物分别为水稻(44.01%)、小麦(14.11%)、油菜籽(10.66%)、玉米(9.24%)。(4)湖北省农作物碳吸收量远高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年内农田生态系统呈现汇的特征;2007~2017年,耕地土壤呈现为碳汇,土壤有机碳增量为13.52Tg C。(5)农用地N2O排放是引起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波动的主导因素,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化肥施用量成指数相关关系。农作物种植种类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对农田生态系统源/汇特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范婷婷[5](2020)在《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从自然灾害到生物链断裂,正在逐渐威胁到人类生活。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量的人类活动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选择.旱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土壤碳储量大而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科学研究旱田农业碳排放和土壤固碳量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我国减排增汇问题意义重大,有助于旱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了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根据“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技术标准,基于现有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研究了旱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方法学,研究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了旱田中各农业投入量产生的N2O和CO2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土壤固碳量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了一般估算方法用于估算旱田生系统碳汇量。2)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以及2000-2017年黑龙江省旱田种植面积和氮肥、秸秆还田、柴油、农膜、农药等农业投入量得出的估算结果,分别在省域和市域层面上分析了旱田碳排放量的变化规律;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区碳排放差异,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主要原因。3)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黑龙江省旱田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情况;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黑龙江省各县、区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空间特征,基于相关及回归分析得出了黑龙江省各县、区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时空特征。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期黑龙江省旱田净碳汇情况,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区净碳汇空间差异,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碳汇优势与不足,综合提出了黑龙江省旱田减排固碳对策建议。基于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和土壤固碳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积极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碳排放监管制度五项有助于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建议,以及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合理配施有机肥的精准施肥制度,精准旱田灌溉等人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使得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能够提高减排增汇能力,促进黑龙江省低碳农业的发展。

白义鑫[6](2020)在《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活动碳排放的喀斯特石漠化增汇型植被修复技术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这一基本主题。以具有典型代表的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对其9种典型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库特征进行研究;以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特征;最后参考前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并结合前文两项研究,以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对象优化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增汇型植被恢复技术与模式。以期为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化治理,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中,9种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储量均表现为圆柏林、圆柏女贞混交林大于其他7种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剖面上,各治理措施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储量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表现出一定的表层聚集效应。各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碳氮比介于7.2316.92,垂直剖面上除花椒林、圆柏林、圆柏女贞混交林和坡耕地外,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容重作为土壤理化因子中的重要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2mm砾石含量也与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土壤pH则与各理化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2)本研究中9种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存在差异,均表现为圆柏林、圆柏女贞混交林和花椒林大于其他6种治理措施。土壤剖面上,各治理措施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各治理措施土壤有机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存在差异。其中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比在0.27%0.76%之间,垂直剖面上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比在10.74%22.12%,土壤剖面上,除坡耕地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加深先增加后减少外,其他各治理措施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占比在9.57%50.52%之间,轻组有机碳在2.28%11.06%之间,重组有机碳在55.19%74.52%之间,此三种组分土壤剖面上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且各组分两两之间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可作为反应土壤有机碳库的有效指标。(3)本研究以坡耕地为对照计算各治理措施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其相关指标。研究发现,除皇竹草地外,各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研究区9种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研究并结合前文土壤有机碳、全氮等理化指标及有机碳各组分相关研究认为花椒林可作为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和山地农业发展优先考虑的经济物种。此外,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各理化性质及有机碳组分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关系,因此本文认为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可作为反应土壤质量的有效指标。(4)本研究中,贵阳市2007-2016年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53.2万t下降到2016年的49.67万t,年均递减0.75%。在三大类碳源中,水稻种植产生碳排放量最大,为67.37%,其次为畜禽养殖,碳排放占比为17.08%,最后是农地投入占比,为15.55%。对贵阳市2007-2016年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间,贵阳市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类型呈现强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4种状态。脱钩类型以强脱钩为主。根据贵阳市2007-2016年碳排放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对贵阳市2017-2026年农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得出贵阳市农业碳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50.14万t下降至2026年的47.76万t。(5)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按照理念上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的选择与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本文基于贵州关岭花江研究区9种典型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碳库特征及喀斯特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特征,以贵州关岭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优化构建石漠化治理增汇型植被恢复技术,分别为物种选育配置增汇技术体系、复合经营增汇技术体系和农地管理增汇技术体系3个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主导增汇型植被恢复模式、经济林草增汇型植被恢复模式、粮食主产增汇型种植模式和衍生产业发展增汇型治理模式4个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李洁[7](2020)在《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于自然循环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在全球的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户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主体,其所追求的高效益、低风险的生产目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干扰严重,该问题在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尤为凸显。这样碳失衡的生产方式不但不利于全球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户长久的增产增收。随着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探寻有利于农业碳中和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而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在于源头的控制与治理,源头管控的关键在于生产者行为的规范,因此,开展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碳中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作为典型调研区域,从心理主观与外界客观两个角度,对有关的农业碳中和农户生产行为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旨在厘清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为制定促进农户实施农业碳中和生产行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特性、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类型展开分析。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发现,农户在生产决策过程中不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也会追求公平、互惠、利他与满意等目标,同时尽可能规避不确定条件下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农户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有限理性人,其生产行为是经过价值判断后才会采取的行动。借助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保护动机理论模型以及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农业碳中和的实现途径,利用生态环境演变的MA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农业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形成机理框架,即农户生产行为的实施决定于其生产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两点,一是农户对于现有行为存在威胁的认知与感知程度,另一个是农户对于将要采取的生产行为所持有的行为效果、自我能力以及主观规范的评价。因此,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组成了心理主观因素,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共同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作用。其次,依托于理论分析所构建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框架,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开展验证性与探索性的分析与探讨。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状况、农户生产意愿以及农户行为的采纳现状作出分析,发现农户现阶段呈现出认知水平有限、主观行为评价不够积极、生产意愿较高、行为采纳水平一般的特点。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自我行为评价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展开研究。发现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对自我能力评价水平以及自我能力评价水平对主观规范均有积极的显着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与理论分析框架中的描述一致,农户的严重性与易感性认知水平,以及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自我能力评价与主观规范对于生产意愿均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严重性认知影响最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多元层级回归法以及Logit-ISM模型,探讨了外界客观因素对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以及行为实施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特征均会对上述内容产生不同的影响;农户信息获取能力、环境责任感以及生产习惯越强,意愿向行为转化效率越高;出现农资购买困难、突发性的灾害以及农户行为评价消极三种状况时,会直接导致行为与意愿的悖离;农户较高的风险厌恶特点会阻碍农户生产行为的发生。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构建了农户行为优化的机制与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制度的缺乏与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行为采纳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规范性研究的方法,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提出了以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成本与收益均衡以及因地制宜为原则的生产行为优化机制,即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与外部约束机制。依据机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农户成长培训体系以及制度与法律体系。

杜圣臻[8](2020)在《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本世纪初,低碳问题逐渐被诸多专家学者所提及,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普及,低碳发展方兴未艾。从其研究方向和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两大方面上,低碳发展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处在世界前列,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国内对低碳农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处于初期,未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急需迫切加快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山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各种基础生产条件和现实经济条件也说明发展低碳农业有较大潜力,加快实现本地区低碳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树立资源型经济转型产业模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在低碳农业理论研究和山西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碳排放发展水平和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4个准则层在内的由31个分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求得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生态环境这3个准则层的发展水平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率较小;农业碳排放是影响整体发展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农业碳排放准则层和整体发展水平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数值和变化率较大;低碳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指数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增长率达到了31.07%。随后采取灰色预测模型对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计算结果显示,未来五年内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通过构建以10年的发展水平指数为母序列,以5个相关投入指标为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矩阵,对其进行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林牧渔劳动力资源、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总播种面积和农药使用量这四者的变化与发展水平指数变化的相关性较高,在近几年的变化中呈现下降趋势,是影响山西省低碳农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趋势与其他4个投入指标则不同,关联度在2018年降至最低,机械总动力的投入变化不会较大地影响低碳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并进行相关原因分析。最后分别从政策制度、技术保障、产业体系和宣传教育4个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山西省乡村振兴和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罗红[9](2020)在《泸州市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与脱钩弹性关系分析》文中指出根据泸州市近21年(1996-2016年)空间面板数据,以县(区)为研究单元,利用IPCC清单估算法和参数估算法估算该市农业碳收支状况;利用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方法对该市农业碳排放进行公平性评价;利用脱钩弹性模型分析该市农业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弹性关系。结论如下:(1)泸州市年均农业碳吸收量为172.95×104 t,呈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农业碳吸收强度为7.85 t/hm2,碳吸收强度呈波动增长态势。农作物碳吸收量以大春粮食作物为主(76.91%),各作物中水稻碳吸收占比最大(55.16%)。农业碳吸收量北部与南部较高,中部较低;碳吸收强度北部高南部低。碳吸收量和碳吸收强度除龙马潭区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区县均呈上升趋势。该市各区县碳吸收量及其强度空间格局差异性显着。该市年均农业碳排放量为136.25×104 t,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年均农业碳排放强度为6.21 t/hm2,整体呈增强态势。农业碳排放以牲畜养殖、农业土壤排放为主(各占49.75%、38.04%),前者碳排放量及占比呈下降趋势、后者呈上升趋势。牲畜养殖碳排放以猪为主(61.77%),农作物土壤碳排放以大春粮食作物为主(86.19%)。各区县农业碳排放量空间集聚特征显着,碳排放强度空间格局差异性较显着,北部平坝丘陵区碳排放强度等级高于南部山区。(2)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江阳区>泸县>龙马潭区>合江县>纳溪区>古蔺县>叙永县,均值分别为1.43、1.28、1.22、1.15、0.99、0.69、0.64。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系数龙马潭区>江阳区>泸县>合江县>纳溪区>叙永县>古蔺县,均值分别为1.4、1.36、1.35、1.07、1.06、0.65、0.64。各区县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及经济效率系数空间集聚特征显着,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及经济效率系数北部高南部低,中部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系数等级呈上升趋势。北部平坝丘陵区农业生产具有农业生态承载系数较强和经济效率系数高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该市南部山区的农业碳排放。(3)该市农业碳排放脱钩弹性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占比分别为38.10%、28.57%)。农业碳排放技术脱钩弹性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占比分别为42.86%、38.10%)。农业碳排放结构脱钩弹性以扩张负脱钩和扩张连接为主(占比分别为47.62%、33.33%)。该市北部和中部农业碳排脱钩弹性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占比分别为42.86%、30.48%);南部呈现多种脱钩弹性类型并存局面,强负脱钩出现频次较高(出现频次占全市强负脱钩总频次的比重为40%)。各区县农业碳排放技术脱钩弹性均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占比分别为37.41%、36.05%)。农业碳排放结构脱钩弹性类型江阳区主要为扩张连接(42.86%);叙永县主要为扩张负脱钩(52.38%);其他区县以扩张负脱钩和扩张连接为主(占比分别为43.81%、25.71%)。(4)泸州市农业碳收支存在问题:农用物质的投入不断增长致使农业碳排放强度不断增大;南部山区农业碳排放减排难度大;粗放型畜牧业导致较大的农业碳排放,农业经济对畜牧业依赖强。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推广农资投入节约技术;因地制宜强化南部山区县区重点管理;改良畜禽养殖技术推进规模化养殖;改进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展低碳生态农业。

王进斌[10](2019)在《培肥方式对旱作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文中提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得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但该技术下玉米高产出导致土壤养分耗竭、肥力下降。通过培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水平是持续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经。然而,培肥方式也会对土壤碳排放产生影响。为此,本研究依托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实验站在2012年建立的培肥方式定位试验,以不施肥(NA)为对照,设计四个等氮的不同培肥方式,即单施化肥(CF)、商品有机肥+化肥(SC)、单施商品有机肥(SM)和单施玉米秸秆(MS),研究了培肥方式对旱作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及碳平衡的影响,并从土壤温度、水分及理化性质角度探讨了培肥方式影响土壤碳排放的主要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四种培肥方式均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和碳排放总量。土壤呼吸速率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7月25日左右达到最大;CF、SC、SM和MS下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碳排放总量较NA分别增加了21.72%、28.09%、10.33%、48.31%和31.86%、41.92%、10.91%、56.65%;2.培肥处理提高了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碳排放效率,增强碳汇效应,其中CF和SC增幅最明显。CF和SC处理下籽粒产量较NA分别增加151.41%和121.23%,生物量较NA分别提高131.53%和117.10%,水分利用效率较NA分别提高了66.04%和51.04%,碳排放效率较NA分别显着增加92.93%和54.55%;各种培肥方式下玉米农田均表现为大气CO2的“汇”,CF和SC碳汇效应最强;3.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无相关关系。土壤温度与呼吸速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0-25cm平均土壤温度为CF>SM>NA>MS>SC;土壤温度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4.6%-76.9%;4.碳排放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pH、容重、紧实度呈显着负相关。有机培肥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SC、SM和MS下的有机碳含量较NA分别增加18.40%、16.22%和22.46%;CF、SC、SM和MS土壤全氮含量较NA分别显着增加0.11 g·kg-1、0.11 g·kg-1、0.10 g·kg-1和0.14g·kg-1;四种培肥方式均降低了0-10cm土壤容重,增大了孔隙度,降低了0-10cm土壤紧实度。综上所述,本研究各种培肥方式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降低土壤容重及等均增加了旱作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量,同时也显着增加了玉米产量,从而增加了土壤碳排放效率、增强了土壤碳汇效应。单施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化肥两种培肥方式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碳排放效率的效果最佳,但有机肥配施化肥在提高土壤有机碳、改良土壤结构方面的优于化肥,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要持续提高玉米产量和碳排放效率,有机肥配施化肥是比较适宜的培肥方式。

二、Carbon emissions and sinks in agro-ecosystems of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rbon emissions and sinks in agro-ecosystems of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研究进展
        1.2.2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进展
        1.2.3 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稳定性研究进展
        1.2.4 农田生态系统产量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样品
        2.4.2 土壤CO_2排放测定
        2.4.3 产量和生物量测定
    2.5 指标计算和统计分析
        2.5.1 区域尺度农田土壤CO_2排放
        2.5.2 土壤CO_2-C排放量
        2.5.3 碳排放效率
        2.5.4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2.5.5 土壤碳库稳定性指数
        2.5.6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2.5.7 产量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
        2.5.8 水分利用效率
        2.5.9 生态服务功能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有机肥施用对中国北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META分析
    3.1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总体影响
    3.2 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3.2.2 不同培肥措施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2.3 不同土壤类型下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2.4 不同气候条件对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变化特征的影响
        4.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5.1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作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1.2 无机氮肥单施对旱作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2 不同施肥措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的影响
        5.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的影响
        5.2.2 无机氮肥单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6.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6.1.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6.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2.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3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3.1 有机无机培施对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3.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及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7.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7.1.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7.1.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_2排放、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机制
        7.3.1 环境因子共线性诊断
        7.3.2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_2排放影响机制
        7.3.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产量稳定性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1 不同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1.2 无机氮肥单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2 不同施肥措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2.2 无机氮肥单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3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有机肥措施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META分析
        9.1.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9.1.3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9.1.4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9.1.5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机制
        9.1.6 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9.2 主要结论
    9.3 特色与创新
    9.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2)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碳足迹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1.2.2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研究进展
        1.2.3 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南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1.2 海南岛农业发展特征
        2.1.3 澄迈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1.4 澄迈县香蕉生长习性
    2.2 实验设计
        2.2.1 农资投入碳排放调查
        2.2.2 土壤呼吸实验设计
        2.2.3 香蕉植株生物量调查
        2.2.4 土壤固碳数据来源
    2.3 县域尺度农田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
        2.3.1 海南岛农资投入与农作物产量数据来源
        2.3.2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估算
        2.3.3 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
        2.3.4 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估算
第三章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研究
    3.1 蕉园生态系统碳排放
        3.1.1 农资投入碳排放核算
        3.1.2 蕉园土壤呼吸碳排放核算
    3.2 蕉园生态系统碳固定
        3.2.1 植株碳固定核算
        3.2.2 蕉园土壤碳固定核算
    3.3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核算
    3.4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影响因素
        3.4.1 蕉园生态系统碳排放对产量的影响
        3.4.2 蕉园土壤呼吸碳动态过程
        3.4.3 影响香蕉植株碳汇功能的因素
        3.4.4 蕉园生态系统碳足迹与其他物种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热带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演变
    4.1 近20 年海南岛农田变化特征
        4.1.2 海南岛耕地面积及复种指数变化
        4.1.3 海南岛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4.2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
        4.2.1 碳排放的时间变化
        4.2.2 碳排放的空间变化
    4.3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
        4.3.1 碳吸收的时间变化
        4.3.2 碳吸收的空间变化
    4.4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变化
        4.4.1 碳足迹的时间变化
        4.4.2 碳足迹的空间差异
    4.5 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影响因素
        4.5.1 农资投入对农田碳排放量的影响
        4.5.2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农田碳吸收量的影响
        4.5.3 农业现代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的影响
        4.5.4 两种碳足迹研究方法蕉园碳足迹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背景下农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5.2.1 控制农资投入,加强生产技术指导
        5.2.2 保障农业用水供给,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5.2.3 调整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减碳区域
        5.2.4 热带高效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种植业碳排放
        2.1.2 种植业碳汇
        2.1.3 低碳种植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低碳经济理论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2.3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现状
        3.1.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实践
        3.1.2 制约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难题
    3.2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3.2.1 种植业发展时序特征分析
        3.2.2 种植业发展空间特征分析
    3.3 山东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的分析
        3.3.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时序特征分析
        3.3.2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空间特征分析
    3.4 山东省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
        3.4.1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时序特征分析
        3.4.2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碳汇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种植业碳排放测算
        4.1.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4.1.2 种植业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1.3 种植业碳排放区域比较分析
    4.2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测度
        4.2.1 理论方法
        4.2.2 模型构建
        4.2.3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结果分析
    4.3 种植业碳汇的测算
        4.3.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4.3.2 种植业碳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3.3 种植业碳汇区域比较分析
    4.4 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评价
    5.1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研究方法
        5.1.1 研究方法
        5.1.2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5.2.1 种植业投入变量
        5.2.2 种植业产出变量
        5.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5.3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时空比较分析
        5.3.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时序特征分析
        5.3.2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5.3.3 种植业低碳绩效与传统绩效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检验
        6.1.1 空间效应理论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理论
    6.2 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效应检验
        6.2.1 全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6.3.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介绍
        6.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4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4.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6.4.2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7.1 低碳驱动与约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7.1.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7.1.2 变量选取
    7.2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7.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7.2.2 滞后阶数确定
        7.2.3 GMM参数估计及稳定性检验
    7.3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7.3.1 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7.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3.3 方差分解分析
        7.3.4 实证结论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政策情景仿真分析
    8.1 山东省种植业现有情景仿真分析
        8.1.1 系统动力学介绍与分析
        8.1.2 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8.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8.1.5 现有情景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8.2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8.2.1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
        8.2.2 不同政策情景下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仿真结果分析
    8.3 政策可行评估分析
        8.3.1 内联指数决策法介绍
        8.3.2 数据预处理
        8.3.3 IDMI值计算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构建
    9.1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
        9.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9.1.2 减排政策工具
        9.1.3 减排体系构建思路
    9.2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制度构建
        9.2.1 区域减排任务细分制度构建
        9.2.2 政策落实监督制度构建
    9.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减排政策
        9.3.1 制定种植业低碳法律法规
        9.3.2 聚力提升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
        9.3.3 财政支农助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9.3.4 确立科研核心战略地位
        9.3.5 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研究现状
        1.2.1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研究进展
        1.2.2 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进展
        1.2.3 不同尺度下碳源/汇研究进展
    1.3 农田生态系统碳源与汇的研究方法进展
    1.4 农田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源与汇
    1.5 农田生态系统系统边界
    1.6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基本环境概况
        2.1.2 种植结构及生产特点
        2.1.3 农业发展政策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2.3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估算
        2.3.1 稻田CH_4排放
        2.3.2 农用地N_2O排放
        2.3.3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2.4 农作物碳吸收计算
        2.4.1 农作物碳吸收估算
        2.4.2 农作物碳吸收强度
    2.5 农田土壤固碳量计算
        2.5.1 土壤样本采集与分析
        2.5.2 土壤碳储量估算
        2.5.3 土壤碳储量变化量
    2.6 统计分析方法
        2.6.1 相关性分析
        2.6.2 回归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
        3.1.1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特征
        3.1.2 农田温室气体强度特征
        3.1.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特征
    3.2 农作物碳吸收特征分析
        3.2.1 农作物碳吸收总量变化
        3.2.2 地区农作物碳吸收量变化
    3.3 耕地土壤碳储量特征
        3.3.1 土壤有机碳储量
        3.3.2 SOCD及碳储量空间分布
    3.4 农田生态系统源/汇特征
        3.4.1 农作物净碳固定
        3.4.2 土壤碳储量变化
        3.4.3 小结
4.讨论
    4.1 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源/汇的因素
        4.1.1 化肥施用量
        4.1.2 农作物种植种类
        4.1.3 地貌类型和土壤亚类
    4.2 农作物“汇”功能分析
    4.3 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固碳与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DM方法学
        1.2.2 旱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估算
        1.2.3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研究
        1.2.4 旱田生态系统时空格局演变
        1.2.5 旱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
    2.1 适用条件
    2.2 项目边界
    2.3 基准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2.4 基线情景排放和项目活动排放
        2.4.1 基线情景下排放与土壤碳储量
        2.4.2 项目活动下排放量与土壤碳储量
    2.5 泄露
    2.6 监测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农业发展概况
        3.1.3 黑龙江省旱田区划
        3.1.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基于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的一般计量模型
        3.2.2 GIS空间分析
        3.2.3 LMDI模型分析法
        3.2.4 回归分析法
4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4.1 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分析
        4.1.1 旱田碳排放时序变化分析
        4.1.2 主要碳排放途径碳排放量变化
    4.2 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分布特征
        4.2.1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4.2.2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4.2.3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结构分布特征
    4.3 基于LMDI模型的碳源影响因素的分析
        4.3.1 农业经济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3.2 农业生产效率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3.3 劳动力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3.4 农业结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5.1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测算分析
        5.1.1 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固碳量
        5.1.2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固碳量
    5.2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分布特征
        5.2.1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
        5.2.2 土壤固碳量空间分布特征
    5.3 旱田固碳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5.3.1 人类活动对旱田固碳量的影响
        5.3.2 自然因素对旱田固碳有机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6.1 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量分析
    6.2 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分布特征
    6.3 旱田生态系统减排固碳措施
        6.3.1 基于旱田碳排放提出的建议
        6.3.2 基于旱田土壤固碳提出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活动碳排放的喀斯特石漠化增汇型植被修复技术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喀斯特与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
        1.2.2 土壤固碳与碳循环
        1.2.3 石漠化治理与碳汇
        1.2.4 增汇型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的构建
    1.3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喀斯特生态系统典型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土壤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2.2.2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变化特征
        2.3.1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剖面分布
        2.3.2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储量的剖面分布
        2.3.3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氮比的剖面分布
        2.3.4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2.4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2.4.1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2.4.2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特征
        2.4.3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特征
        2.4.4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变化特征
        2.4.5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重组有机碳变化特征
        2.4.6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与其组分的相关关系
        2.4.7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
    2.5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
        2.5.1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非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2.5.2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库活度变化特征
        2.5.3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库活度指数变化特征
        2.5.4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库指数变化特征
        2.5.5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
        2.5.6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其相关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2.6 讨论
        2.6.1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2.6.2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6.3 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7 小结
3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3.2.2 Tapio脱钩分析
        3.2.3 GM(1.1)灰色预测
        3.2.4 数据来源
    3.3 喀斯特地区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特征
        3.3.1 喀斯特地区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时序特征分析
        3.3.2 喀斯特地区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组成结构分析
    3.4 喀斯特地区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脱钩弹性特征分析
    3.5 喀斯特地区典型农业活动碳排放趋势预测分析
    3.6 小结
4 基于土壤固碳与农业活动碳排放的石漠化治理增汇型植被修复技术模式的构建
    4.1 现有石漠化治理增汇型植被恢复技术
    4.2 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活动碳排放的喀斯特石漠化增汇型人工植被修复技术
        4.2.1 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活动碳排放的喀斯特石漠化增汇型植被修复技术筛选优化
        4.2.2 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活动碳排放的喀斯特石漠化增汇型植被修复技术体系构建
    4.3 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生产碳排放的石漠化治理增汇型植被修复模式构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一、 主持与参与科研项目
    二、 发表学术论文
    三、 获奖情况
致谢

(7)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农业碳平衡
        1.1.2 农业环境问题治理进入新时期
        1.1.3 特殊的农牧交错带,需要探寻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碳中和相关研究
        1.2.2 农业与“碳”相关研究
        1.2.3 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1.2.4 农牧交错带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文章可能的创新
        1.6.2 文章研究的不足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中和
        2.1.2 农户
        2.1.3 农户生产行为
        2.1.4 农户生产意愿
        2.1.5 农牧交错带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2 行为人理论
        2.2.3 行为经济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2.5 激励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构建与调查设计
    3.1 农业碳中和体系构建与驱动机制分析
        3.1.1 农牧交错带的碳中和体系构建
        3.1.2 碳中和农业实现的驱动因素分析
    3.2 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3.3 碳中和农业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变量说明
    3.4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3.4.1 问卷设计流程
        3.4.2 研究区域选取与概况
        3.4.3 数据获取与样本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与行为主观评价研究
    4.1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 认知分类与考察
        4.1.2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分析
        4.1.3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行为主观评价分类与问题设置
        4.2.2 行为主观评价现状分析
        4.2.3 行为主观评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意愿形成机理分析
    5.1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分析
        5.1.1 农户生产意愿的测度方式
        5.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1.3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描述与分析
    5.2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变量的选取与假说的提出
    5.3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3.3 农户生产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识别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决策机制分析
    6.1 农户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6.1.1 碳中和生产行为测度方式
        6.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测
        6.1.3 农户生产行为现状描述与分析
    6.2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
        6.2.1 变量选取与假说提出
        6.2.2 实证检验与结果
    6.3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
        6.3.1 悖离因素的变量选取与说明
        6.3.2 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4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决策影响研究
        6.4.1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6.4.2 农户风险偏好测度
        6.4.3 实证检验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生产行为优化机制与体系的构建
    7.1 构建农户碳中和生产优化机制的必要性
        7.1.1 宣传不到位,农户的认知水平低
        7.1.2 激励机制缺乏,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一般
        7.1.3 约束机制缺乏,农户逆向选择行为普遍
    7.2 优化机制建立原则
        7.2.1 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原则
        7.2.2 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
        7.2.3 因地制宜原则
    7.3 生产行为优化机制构建
    7.4 生产行为优化体系构建
        7.4.1 技术支撑体系
        7.4.2 农户成长体系
        7.4.3 法律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生产行为是影响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因素
        8.1.2 农户行为认知与感知水平较低
        8.1.3 农户碳中和生产行为评价水平一般
        8.1.4 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普遍较高
        8.1.5 行为决策受到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
        8.1.6 碳中和生产行为亟需配套的扶持政策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碳中和生产行为农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8)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低碳农业
        2.1.2 生态文明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发展概况
        3.1.1 自然经济状况
        3.1.2 农业发展状况
    3.2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2.1 S-优势
        3.2.2 W-劣势
        3.2.3 O-机会
        3.2.4 T-威胁
    3.3 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测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体系构建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4.1.4 指标意义及计算说明
    4.2 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及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熵权法计算过程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GM(1,1)预测
        4.3.1 预测计算过程
        4.3.2 预测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1 评价方法的筛选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依据
    5.3 计算灰色关联度
    5.4 数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1.1 农业生产过程污染严重
        6.1.2 农业低碳减排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6.1.3 地方财政投资不足
        6.1.4 低碳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6.1.5 低碳发展意识普遍不高
    6.2 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完善低碳农业的政策制度
        6.2.2 落实低碳农业的技术保障
        6.2.3 优化低碳农业的产业体系
        6.2.4 强化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9)泸州市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与脱钩弹性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2 区域农业碳排放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2 农业碳排放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小结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泸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3.1.2 泸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时段选取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4 泸州市农业碳收支时空分布特征
    4.1 泸州市农业碳收支估算方法
        4.1.1 参数估算法
        4.1.2 IPCC清单估算法
    4.2 泸州市近21 年农业碳收支动态特征
        4.2.1 泸州市近21 年农业碳吸收动态特征
        4.2.2 泸州市近21 年农业碳排放动态特征
    4.3 泸州市农业碳收支空间分布特征
        4.3.1 泸州市农业碳吸收空间分布特征
        4.3.2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4.4 小结
5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
    5.1 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方法
    5.2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及经济效率系数动态变化
        5.2.1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动态特征
        5.2.2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系数动态特征
    5.3 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及经济效率系数变化的空间特征
        5.3.1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空间格局变化
        5.3.2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系数空间格局变化
    5.4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矩阵聚类分析
    5.5 小结
6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关系分析
    6.1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关系分析方法
    6.2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
        6.2.1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脱钩弹性时序特征
        6.2.2 泸州市农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区县差异
    6.3 小结
7 泸州市农牧业碳收支存在问题及其低碳发展对策
    7.1 泸州市农业碳收支存在问题
    7.2 泸州市农业低碳发展对策探讨
8 结语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10)培肥方式对旱作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培肥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 培肥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1 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2 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3 培肥方式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1.3.1 培肥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及碳平衡
        1.3.2 土壤碳排放与相关因子间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研究路线
    2.3 试区概况
    2.4 试验设计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土壤温度的测定
        2.5.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5.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5.4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2.5.5 干物质积累量
        2.5.6 产量
    2.6 主要计算方法
        2.6.1 玉米生长速率(CGR)
        2.6.2 土壤呼吸与温度和水分的关系
        2.6.3 土壤碳排放量的计算
        2.6.4 碳排放效率的计算
        2.6.5 作物耗水量的计算
        2.6.6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6.7 单位水碳排放量的计算
        2.6.8 土壤碳平衡的计算
    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碳排放相关因子的变化
        3.1.1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变化
        3.1.2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3.1.3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3.1.4 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全氮的变化
        3.1.5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pH的变化
        3.1.6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
        3.1.7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紧实度的变化
    3.2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及碳排放量的变化
        3.2.1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
        3.2.2 不同培肥方式下玉米生长季土壤碳排放量的变化
    3.3 不同培肥方式下玉米产量的变化及碳平衡
        3.3.1 不同培肥方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生长速率的变化
        3.3.2 不同培肥方式下玉米产量和碳排放效率的变化
        3.3.3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碳平衡
        3.3.4 不同培肥方式下玉米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3.4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碳排放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3.4.1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3.4.2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4.3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碳排放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pH的关系
        3.4.4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碳排放量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关系
        3.4.5 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碳排放量与土壤紧实度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培肥方式对土壤碳排放及碳平衡的影响
        4.1.2 培肥方式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和碳排放的主要机制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Carbon emissions and sinks in agro-ecosystems of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D]. 王晓娇.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D]. 叶文伟.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D]. 杨滨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谢婷.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D]. 范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基于土壤碳储量和农业活动碳排放的喀斯特石漠化增汇型植被修复技术模式的构建[D]. 白义鑫.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李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山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杜圣臻.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1)
  • [9]泸州市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与脱钩弹性关系分析[D]. 罗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培肥方式对旱作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D]. 王进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与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