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倪韦斌[1](2021)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足尺试验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异形柱结构室内柱楞不外露、美观适用,能获得较好的建筑功能并减轻结构自重;装配式结构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混凝土结构为例,可通过工厂预制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具有节能环保、装配建造高效等特点;农村新民居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有利于促进新民居建筑的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发展,然而,由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17)尚没有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加之异形柱截面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以某装配式新民居的研发与示范建设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验证了基于“等同现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可靠性,完成了2榀足尺比例设计的现浇整体式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浇与装配试件破坏模式均为梁铰破坏机制,符合“强柱弱梁”设计原则;现浇与装配试件极限承载能力相当且均表现出良好的承载稳定性能,其中峰值荷载平均值相差7.3%,两试件承载能力退化系数稳定在0.89~1.00;与传统现浇试件相比,预制装配试件在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延性等方面略优,采用浆锚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遵从现行“等同现浇”设计理念可行且偏于安全。(2)探明了轴压比对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完成了2榀足尺比例设计的轴压比分别为0.14、0.28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浆锚连接+节点后浇”连接方案安全可靠;轴压比增大,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相同侧移下对应的抗侧承载力增大,其中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平均值分别提高约16.8%、14.5%;同时结构极限变形与耗能能力下降、延性降低,但各延性系数平均值均在3.20以上;两试件实测各层弹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17)规定限值1/550,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存在过早开裂现象,究其原因为一榀平面框架试验时未考虑楼板、内外墙板对侧向刚度的贡献作用;就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而言均符合规范1/50限值要求,满足“大震不倒”抗震设防要求。(3)探明了二层二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完成了1榀足尺比例设计的二层二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终极失效呈“强柱弱梁”破坏特征;模型各层弹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限值1/550要求,究其原因是装配式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构件拼接处过早开裂所致,建议适度放宽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模型一层、二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25、1/48,均大于规范限值1/50,满足“大震不倒”抗震设防要求;试验模型具有良好的承载变形与耗能能力,满足延性框架要求;模型中间十字节点呈“X”型剪切裂缝且损坏较重,宜采取必要措施增强。(4)实现了基于“等同现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完成了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及其开间与进深方向单榀框架在SAP2000的推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将混凝土异形柱原位等效为矩形柱,在SAP2000平台开展的静力弹塑性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开展同类结构的推覆分析提供了便捷、可靠手段;拓展分析表明,对于二层二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考虑轴压影响后,极限荷载略有提高、极限变形能力缩短,但极限位移角仍满足规范限值;进一步针对新民居工程背景开展了空间结构推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框架模型失效呈“梁柱铰混合屈服机制”破坏模式,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符合“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本文创新点如下:(1)验证了采用浆锚连接的足尺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可靠性,揭示了其失效破坏机制。(2)建立了基于原位等效代换和修正截面特性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周明潭[2](2021)在《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文中研究说明在住宅设计中采用钢结构时,结构体系一般采用H形钢,这会使得结构的柱角在室内突出于墙面,会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影响建筑的美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一种特殊形状的钢柱,如T形截面钢异形柱应用于边柱,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应用于中柱,就能解决柱角在室内突出的问题。我国在结构影响系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框架结构,对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没有研究。所以本论文研究此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弥补在此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的空白。对比国外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的取值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隐含钢结构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可以发现我国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这是不完全合理的。所以本文通过建模计算分析对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提出建议参考值。本文先用Midas-Gen软件建立了四个不同楼层的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楼层数分别为3层,6层,9层,12层。然后通过软件中的Pushover模块对上述四组模型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并根据静力推覆所得结果分析求解出R’,然后对比求解出来的R’和规范中所隐含的R,如果相差小于5%,说明了规范规定的R准确。如果相差超过5%,这也说明了规范规定的R存在问题。需先假定结构影响系数为R’,然后把地震作用乘以系数R’/R进行调整重新设计分析计算,最后得出新的结构影响R’’,直至Pushover方法分析求解出的R’’与假定的R’相差不超过5%,即可以得出四个模型的结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时,六层及六层以下多层异形柱钢框架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偏大,建议适当降低。本文还对四个模型进行静力推覆分析,通过位移控制法加载后得出四个模型的内力曲线和需求曲线,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构的的结构影响系数,结构延性系数和结构超强系数以及位移放大系数,最终发现随着建筑楼层数的增加,结构影响系数,位移放大系数以及结构超强系数均减小,结构延性系数增大。本文还对异形柱钢框架结构塑性铰进行研究,发现在地震作用下一层梁内力增长最快,塑性铰出现最早,一层梁即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薄弱部位,这为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和结构加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曹怀特[3](2020)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指出住宅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异形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等,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是这两种体系的结合,它集中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和普通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墙体布置灵活,同时墙体刚度可根据布置调整,自重较轻,抗震比较有利,同时也可以突破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度上的限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单个构件的研究上,并且多是异形柱结构的单一构件研究,在承载力方面多停留在构件截面的承载力方面,研究整体抗震性能的极少。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高层住宅中常用的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的特点,并分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面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构造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沈阳市某高层住宅为例,按照现行的最新结构专业设计规范要求,建立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模型,利用结构专业计算软件进行两种结构多遇地震下的静力弹性计算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技术性能分析,找出它们在自振周期、水平位移、地震反应力、内力指标之间的异同。通过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弹性动力时程计算,分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结果表明其在多遇地震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高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提出适当提高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对比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工程经济性,给出在结构设计时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选择建议,供结构设计参考。
段文旭[4](2020)在《新型全装配式组合钢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多层框架结构衍生发展的异形柱框架结构因其较好的满足建筑使用和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逐渐在多高层结构中推广。但由于异形柱多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湿作业多、装配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建筑业―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社会发展目标。本文选用异形格构柱(SLC)代替异形混凝土柱,提高建筑装配率;引入波纹腹板工字梁,增强结构的抗震稳定性,从而提出了新型装配式组合钢框架结构体系(CSF)。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异形柱和波纹腹板工字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将两构件同时应用于钢框架组合结构中的研究成果较少,对SLC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滞回性能以及CSF结构体系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开展CSF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为探究SLC的抗侧性能,按照构件的截面形状及受力特性的不同设计4种SLC构件,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加载模拟。由4种SLC单调静力推覆加载可知:十字形SLC的极限承载力最高、初始刚度最大,十字形SLC、沿对称轴方向受力的T-SLC-1、沿非对称轴方向受力的T-SLC-2比L形SLC承载力分别高48.77%、43%、24.14%、延性系数分别高19.6%、10.28%、9.04%;同为T形SLC,沿对称轴方向受力的T-SLC-1比沿非对称轴方向受力的T-SLC-2在极限承载力方面提高36.74%、延性系数仅提高1.36%;SLC加载初期,缀条屈曲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应力发展不断向节点处延伸,最终由于方钢管柱的过大变形而退出工作。由4种SLC的低周反复加载模拟结果可知:SLC的滞回曲线饱满,正反方向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十字形SLC滞回曲线在各阶段均匀变化且经历的位移时程最长,展现出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为探究CSF结构体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利用SLC、波纹腹板工字梁等效的尺寸数据对CSF结构体系建立SAP2000模型,并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RCSF)结构对比分析。引入剪力墙(SW),探究CSF、RCSF在相同抗侧力体系下框架的抗震性能。模拟结果表明:CSF体系、RCSF体系最大楼层位移角多出现在3-4层,变形呈现剪切型特征,二次扭转振型出现过早,加速度曲线、顶点位移曲线波动较大,不利于结构的抗震;CSF体系比RCSF体系的侧向位移大约8.87%、初始刚度小约11.72%。在8度地震作用下,各模型结构楼层位移随楼层高度不断增加,CSF-SW、RCSF-SW楼层位移相比CSF、RCSF体系明显减小、加速度曲线峰值增加、基底剪力增加,其中CSF-SW体系表现得更加明显,顶点加速度曲线、顶点位移曲线波动较小且平稳,具有较好的延性,抗震性能最好。本课题对SLC抗侧性能和CSF体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是对当前异形钢框架组合结构的补充,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田擎[5](2020)在《剪力墙布设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柱截面和墙截面平齐的特点而具有有室内平整美观、有效使用面积更多等优点,目前已大量应用在以住宅为代表的多高层建筑中。但由于该结构应用时间较短,在其剪力墙布设(此处主要指数量选择和竖向布置高度)和如何准确评估其抗震性能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做了以下内容研究:1.以刚度特征值作为衡量异形柱框剪结构中剪力墙数量的指标,选用典型的结构布置形式,通过调整剪力墙的长度来调整结构的刚度特征值,采用结构设计软件盈建科建立了八个不同刚度特征值的分析模型,比较其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其合理性,从而确定了异形柱框剪结构合理的刚度特征值范围是1.503.10。2.足够多数量地震动输入的增量动力分析(IDA)能得到结构全面真实的地震响应数据;研究选用某十一层高的异形柱框剪住宅,根据前文结论调整其剪力墙数量,借用弹塑性分析软件Perform-3D对其进行了IDA分析,得到结构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位移及内力数据;并尝试使用现有的性能点确定方法来寻找结构的性能点,但结果与规范推荐值相差很大,证明了该方法对RC异形柱框剪结构的不适用性。3.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计算结构在不同程度地震下产生某种损伤的概率;研究以IDA算得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易损性矩阵,得到工程实例在规范提出的不同强度的地震下,产生不同程度损伤的概率,证明了结构整体层面抗震性能良好;然后研究借助性能化设计软件PBSD对罕遇地震下结构主要构件的损伤情况及耗能能力做了统计,发现主要损伤及耗能均集中在梁构件上,从构件层面上证明了结构抗震性能的可靠性,同时也验证了刚度特征值范围的合理性。4.剪力墙数量是影响剪力墙竖向布置高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建立刚度特征值1.53.1之间的异形柱框剪模型,分别取消顶部一到六层剪力墙进行分析,通过对位移及内力指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上部剪力墙可取消的高度约为20%50%,然后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曹石[6](2020)在《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因其抗震性能优越以及轻质环保等诸多优点,从而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但是,当前我国应用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尤其是应用的高层住宅钢结构体系存在着工厂制作程度较低、标准化应用较差以及围护体系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国内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标准化制作和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钢异形束柱承重构件、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以及叠合楼板等部件组成,其具有工厂制作化、现场焊接少、施工便捷高效以及集成化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和部分关键设计依据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和理论支撑,制约了该体系的推广。因此,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旨在为其推广和应用奠定理论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梁柱节点在本文研究结构体系中为传递力的主要部位,对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柱壁厚度、梁截面高度、柱截面形式、外肋贴板、柱连接方式以及翼缘削弱(RBS)梁截面构造等因素,遵循“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共设计了9个足尺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来研究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传力机制、耗能能力以及承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除了RBS梁截面节点的试件,其塑性发展以及破坏区域主要集中梁端,破坏模式主要包括梁端焊缝断裂和环板断裂两种;而采用RBS梁截面构造的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塑性发展则集中在RBS区域,其破坏模式为在RBS区域内翼缘受拉断裂。试验中得到的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表明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节点的承载力主要受到梁截面高度和柱壁厚度的影响,而外肋贴板构造、异形束柱截面形式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小;此外,除了试件T-6以外,试验中其余节点的转动能力均能够满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抗震设计要求。(2)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新型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的数值模型,对试验节点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该模型对节点进行全过程和关键部位的应力分析可得,环板的应力主要集中与梁直接连接的腔体区域,表明该腔体主要承受梁端传递来的弯矩,其他腔体承受的弯矩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梁与环板连接截面、环板与柱壁连接截面以及RBS区域过焊孔都处存在的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与试验中的破坏截面基本一致。为弥补试验的参数不足,基于上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环板和隔板的厚度和悬挑长度以及柱壁厚度对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有一定影响,而轴压比的影响很小。采用屈服线理论推导出此类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将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承载力与试验、有限元模型以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比较接近,比规程取值更加合理和准确;最后依据试验、理论和有限元模型对新型节点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该类节点的构造要求和设计方法。(3)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上环下隔类梁柱节点的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基于前文研究成果,并通过有限元模型数据,建立该类节点弯矩-转角(M-θ)关系分别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将采用上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上述模型可以用作结构的弹塑性分析。(4)针对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中应用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问题,分别提出外挂和内嵌两种连接形式的新型墙板连接节点;对其中受力复杂的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进行研究,并给出该连接节点的设计方法和参数取值。为了研究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对装配式钢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别对两栋采用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装配式钢结构工程的动力特性进行现场实测;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对主体钢结构的动力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给出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较大;为避免采用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主体结构在抗震设计时计算得到地震荷载偏小,通过分析研究建议当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与结构柔性连接时,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7~0.8,当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与结构刚性连接时,需将墙板做为结构构件建模来进行结构分析计算。(5)选取不同结构高度建立考虑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的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和能力谱法对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R进行分析和讨论,建议该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R可取3.6,并依据建议的系数得到修正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供该新型体系抗震设计参考。(6)对某一工程案例应用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进行设计,分别从结构体系和围护体系两个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该体系的设计流程和装配化施工过程,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朋飞[7](2019)在《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减震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出台,各地纷纷落实跟进,发布了地方装配式政策,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空间布置灵活、标准化制作、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优越、绿色、节能环保等优势,逐渐走进大众视野。2019年10月司法部发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文中指出“国家鼓励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抗震性能”。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中,多数采用消能减震装置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对减隔震联合设计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将隔震技术引入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减震结构中,分析减隔震联合设计的可行性及优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ETABS结构设计分析软件,建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减震高层住宅体系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该结构体系在反应谱、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楼层剪力、剪重比、刚重比、抗倾覆等参数变化规律。2)在减震结构基础上进行隔震设计,经过多次试算,最终确定隔震支座的型号及布置方案。对该结构体系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分析,研究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楼层剪力、剪重比、刚重比、抗倾覆、隔震支座耗能等参数变化规律。3)对减震结构及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及减隔震结构体系,满足相关规范设计要求,减隔震结构较减震结构偏“柔”,风荷载作用时楼层位移大于减震结构,表现出对风荷载更加敏感,地震波作用时隔震层耗散地震能量,减弱地震能量向上部楼层的传递,削减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整体隔震效果较好。
王新宇[8](2019)在《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可将柱肢藏于墙间,避免梁柱凸角,能够有效增大建筑使用面积,在住宅建筑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现有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包括异形柱-框架体系、异形柱-支撑体系与异形柱-组合剪力墙体系。其中异形柱-框架体系受其抗侧能力制约,难以应用于高层建筑;异形柱-支撑体系支撑布置灵活性较差,应用范围较窄;异形柱-组合剪力墙体系的组合剪力墙需要现场浇筑,装配化程度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体系,针对该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设计建议,对现有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进行发展和完善。本文具体内容如下:提出一种新型的槽型连接式异形柱-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以连接方式为参数设计了3组1:2缩尺的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通过比较四边连接、四角连接及槽型连接试件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对三个试件的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及位移延性系数等进行分析,对该体系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四边连接式试件的承载能力突出,槽型连接式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强,整体来看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精细化数值分析,得到结构的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受力机理与破坏模式。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有限元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上述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对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参数化分析。分析表明:高轴压比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该体系的极限承载力降低较快,该体系轴压比不宜大于0.7;钢板厚度、预制混凝土板厚度变化对该体系屈服承载力的影响相较于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更大;螺栓排布方式对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变形影响较大,增加螺栓行数可有效抑制剪力墙面外变形。基于大量的参数化模型,拟合了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的恢复力模型,通过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体系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规律。最后总结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参考相关规范建议,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体系的一般化设计建议。
兰舒[9](2019)在《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参数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出台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了整体发展的趋势。但传统户型设计方法阻碍了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简称SCFST柱)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导致SCFST柱体系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影响其推广应用。因此,研究适用于传统户型的高效且可靠的装配式SCFST柱体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户型和体系的比选,得到了适用于高层住宅户型的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工程实际对该体系进行了静力弹性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及附加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对组合异形柱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三种不同分类的高层住宅主流户型类型,对户型空间组合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到了结构类型与住宅平面类型的关系,结构体系与住宅交通体系的关系;并对高层住宅户型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体系设计角度对建筑户型的设计提出了建议。(2)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60个模型进行参数化分析,对比高层住宅户型在不同SCFST体系、层数、地震烈度下的受力性能。研究表明多遇地震时,点式户型在SCFST柱框架-支撑体系下,对层数变化敏感性高,该体系不适用于高层点式户型;点式户型对抗震设防烈度变化也较为敏感;小高层下板式户型适合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体系,点式户型适合组合剪力墙体系,在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体系下,点式户型的性能优于板式。为今后异形柱住宅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3)基于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结构应用于板式户型的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实际结构模型,对体系进行风荷载分析、多遇地震分析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得到了罕遇地震作用下体系的破坏机制、结构构件的损伤及塑性应变影响,对位移和应力发生较大位置处作出判断,分析总结新体系抗震性能和抗侧力构件布置原则,对后续实际工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4)对新体系进行消能减震设计,通过优化阻尼器在户型中的布置,得到粘滞阻尼器的布置原则。结合能量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粘滞阻尼器在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减震结构明显降低了地震响应,使结构整体性更强,为新结构体系的消能减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周超锋[10](2019)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及其框架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不但具有SRC结构承载力高、延性好等优点,而且兼具异形柱结构室内柱楞不凸出、建筑观瞻性好等优点,这种结构体系特点使得其在高设防烈度区的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震后建筑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估建筑结构的损伤状态成为其震后修复加固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关于SRC异形柱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构件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承载力、滞回特性、刚度、强度)的研究,关于其在不同形式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损伤性能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物理试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SRC异形柱结构的损伤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制作了16根SRC异形柱(10根T形柱、3根十形柱、3根L形柱),并对其进行试验研究,考虑不同的加载制度、轴压比及配钢率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构件损伤性能的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对于剪跨比较大的SRC异形柱试件,破坏形态主要以弯曲破坏为主,加载后期伴随比较明显的剪切粘结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相比之下L形柱的滞回曲线略显捏缩,延性相对较差;试件大致经历了无损阶段、轻微损伤阶段、中等损伤阶段、较为严重损伤阶段和严重损伤阶段;与变幅循环加载试件相比,单调加载、混合加载及等幅加载下,试件的损伤发展相对较为缓慢;配钢率越大,试件的损伤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轴压比越大,过峰值点后试件的承载力下降越快,累积损伤增长越快。(2)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对所有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分析的可行性。同时,考虑局部配钢率及加载方向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6根含有不同局部配钢率的SRC异形柱,并分别沿其两肢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形柱和十形柱,当改变垂直于加载向肢端的局部配钢率时,对试件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小;当改变加载向的局部配钢率时,其受力性能随着配钢率的增大逐渐得到改善。对于L形柱,增大任意一肢的局部配钢率,其试件的受力性能均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善。(3)基于SRC异形柱试件的试验研究,研究其在受力过程中的损伤退化规律。考虑混凝土开裂、有效滞回耗能及加载路径的影响,提出改进后的Park-Ang损伤模型。损伤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合理地描述试件的宏观破坏发展状态。基于试验与损伤评估结果,将SRC异形柱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分为五个档次,并给出与其一一对应的损伤阈值。(4)考虑损伤对试件强度及卸载刚度退化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损伤效应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恢复力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5)基于课题组前期的SRC异形柱平面框架试验研究结果,采用加权系数法建立能够反映梁、柱构件与整体损伤关系的地震损伤模型,揭示框架梁、柱构件损伤与楼层损伤、整体损伤破坏三者之间的迁移转化关系,对两榀SRC异形柱平面框架分别进行地震损伤评估;进一步结合框架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损伤评估结果,对SRC异形柱框架结构在不同抗震性能水准下的损伤阈值进行了界定。(6)结合现有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研究成果及相关规范,给出了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步骤,并以12层SRC异形柱框架为例具体阐述了基于损伤性能的设计方法。
二、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足尺试验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研究进展 |
1.3.1 现浇异形柱结构 |
1.3.2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结构 |
1.3.3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 |
1.3.4 异形柱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概况 |
2.1 工程背景与模型设计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模型设计 |
2.2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 |
2.2.1 装配式异形柱框架结构拆分原则 |
2.2.2 梁、柱构件预制单元的确定 |
2.2.3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拆分与装配 |
2.2.4 装配式异形柱混凝土连接节点设计 |
2.3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与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4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加载 |
2.4.1 加载装置及加载现场 |
2.4.2 加载制度 |
2.4.3 量测方案 |
2.4.4 材料性能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现象 |
3.1.1 裂缝 |
3.1.2 破坏模式 |
3.2 基于等同现浇设计理念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3.2.1 滞回曲线 |
3.2.2 骨架曲线 |
3.2.3 变形与承载力特征值 |
3.2.4 承载力退化 |
3.2.5 刚度退化 |
3.2.6 能量耗散 |
3.3 不同轴压比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3.3.1 滞回曲线 |
3.3.2 骨架曲线 |
3.3.3 变形与承载力特征值 |
3.3.4 承载力退化 |
3.3.5 刚度退化 |
3.3.6 能量耗散 |
3.4 二层二跨足尺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3.4.1 滞回曲线 |
3.4.2 骨架曲线 |
3.4.3 变形与承载力特征值 |
3.4.4 承载力退化 |
3.4.5 刚度退化 |
3.4.6 能量耗散 |
3.5 浆锚节点区受力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等效代换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4.1 静力弹塑性分析原理 |
4.1.1 基本假定 |
4.1.2 实施步骤 |
4.1.3 侧向力分布模式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塑性铰 |
4.2.2 异形柱截面等效代换原理 |
4.2.3 反应谱设计 |
4.2.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4.3.1 层间位移角限值 |
4.3.2 框架结构屈服机制 |
4.4 开间向单榀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推覆分析 |
4.4.1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抗力曲线 |
4.4.2 框架屈服机制分析 |
4.4.3 层间位移角分析 |
4.5 进深向单榀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推覆分析 |
4.5.1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抗力曲线 |
4.5.2 框架屈服机制分析 |
4.5.3 层间位移角分析 |
4.6 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推覆分析 |
4.6.1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抗力曲线 |
4.6.2 框架屈服机制分析 |
4.6.3 层间位移角分析 |
4.6.4 模态分析 |
4.6.5 能力谱曲线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现浇整体式与预制装配式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
5.2 轴压比对装配式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 对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其它抗震性能指标的讨论 |
5.3.1 残余变形 |
5.3.2 层间不均匀性 |
5.3.3 L形柱压-弯-剪-扭复合受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与项目 |
(2)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结构影响系数 |
1.2.1 结构影响系数的定义 |
1.2.2 结构影响系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现状 |
1.3 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 |
1.3.1 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概述 |
1.3.2 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重要性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介绍 |
2.1 Midas软件简介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
2.2 Pushover方法介绍 |
2.2.1 Pushover方法的原理 |
2.2.2 Pushover方法的优势 |
2.2.3 Pushover方法在国外的研究与发展 |
2.2.4 Pushover方法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 |
2.2.5 Pushover方法分析步骤 |
2.3 分析结果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型的选取与建立 |
3.1 建立案例模型 |
3.2 设计条件 |
3.3 结构布置 |
3.3.1 构件截面类型 |
3.3.2 构件截面尺寸 |
3.4 建筑模型及静力分析 |
3.4.1 三层模型 |
3.4.2 六层模型 |
3.4.3 九层模型 |
3.4.4 十二层模型 |
3.4.5 静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静力弹塑性分析与结构影响系数的求解 |
4.1 静力弹塑性分析控制方法的选取 |
4.2 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4.2.1 基底剪力与顶点位移 |
4.2.2 能力谱与需求谱 |
4.2.3 结构的延性系数和超强系数 |
1.结构延性 |
2.结构超强 |
4.2.4 塑性铰类型的选择与定义 |
1.塑性铰的定义 |
2.本文分析塑性铰的布置 |
4.3 结构影响系数,结构延性系数,结构超强系数的求解过程 |
4.4 实例分析 |
4.4.1 荷载取值 |
4.4.2 三层算例求解过程 |
4.4.3 六层算例求解过程 |
4.4.4 九层算例求解过程 |
4.4.5 十二层算例求解过程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 |
1.2.2 短肢剪力墙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异形柱抗震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工程概况 |
2.1 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特点 |
2.2 异形柱结构的计算分析 |
2.2.1 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
2.2.2 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
2.2.3 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
2.3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性能 |
2.3.1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介绍 |
2.3.2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 |
2.4 短肢剪力墙的基本性能 |
2.4.1 短肢剪力墙结构介绍 |
2.4.2 短肢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 |
2.5 工程概况 |
2.5.1 工程简介 |
2.5.2 地震作用 |
2.5.3 风荷载 |
2.5.4 雪荷载 |
2.5.5 楼面荷载 |
2.5.6 构件截面 |
2.5.7 材料 |
2.6 本章小结 |
3 结构的静力弹性计算分析 |
3.1 异形柱框剪结构计算模型总体参数 |
3.2 短肢剪力墙结构计算模型总体参数 |
3.3 静力弹性分析结果 |
3.3.1 周期及振型 |
3.3.2 楼层剪力及剪重比 |
3.3.3 倾覆力矩统计 |
3.3.4 位移比与层间位移角 |
3.3.5 层间受剪承载力 |
3.3.6 侧向刚度比 |
3.3.7 刚重比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2 基本原理 |
4.3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选波 |
4.4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楼层剪力 |
4.5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位移 |
4.6 本章小结 |
5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5.1 基本概念 |
5.2 Pushover的分析及计算流程 |
5.3 水平荷载加载方式 |
5.3.1 均匀分布加载方式 |
5.3.2 倒三角分布加载方式 |
5.3.3 结构的目标位移 |
5.4 异形柱框剪结构X、Y向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性能 |
5.4.1 X向结构的性能曲线及性能点 |
5.4.2 Y向结构的性能曲线及性能点 |
5.4.3 Midas(迈达斯)软件静力弹塑性分析 |
5.4.4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经济性对比分析 |
6.1 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性 |
6.2 工程造价的组成 |
6.3 工程造价的计算 |
6.3.1 异形柱框剪结构施工图预算 |
6.3.2 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图预算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型全装配式组合钢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 |
1.2.1 传统异形柱框架体系 |
1.2.2 新型装配式组合钢框架(CSF)体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格构柱的研究现状 |
1.3.2 波纹腹板工字梁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工作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SF体系设计及有限元模型 |
2.1 CSF体系设计方法 |
2.1.1 SLC设计 |
2.1.2 波纹腹板工字梁设计 |
2.2 CSF体系连接构造 |
2.2.1 异形格构柱(SLC)的连接构造 |
2.2.2 CSF体系节点连接构造 |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1 材料性能 |
2.3.2 单元类型 |
2.3.3 网格划分 |
2.3.4 相互作用与边界条件 |
2.3.5 分析步设置 |
2.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LC抗侧性能及CSF体系构件等效分析 |
3.1 SLC抗侧性能分析 |
3.1.1 抗侧承载力及延性性能 |
3.1.2 应力分布及发展 |
3.1.3 滞回性能 |
3.2 CSF体系构件等效分析 |
3.2.1 SLC等效分析 |
3.2.2 波纹腹板工字梁等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F体系建模及模态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1.1 模型基本信息 |
4.1.2 单元选取及荷载取值 |
4.2 模态分析 |
4.2.1 结构自振周期分析 |
4.2.2 结构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F体系反应谱及时程分析 |
5.1 定义反应谱函数 |
5.2 反应谱分析结果 |
5.2.1 X向楼层位移及位移角分析 |
5.2.2 Y向楼层位移及位移角分析 |
5.3 时程分析 |
5.3.1 地震波的选用与调整 |
5.3.2 顶点加速度时程对比分析 |
5.3.3 顶点位移和基底剪力反应对比分析 |
5.3.4 层间位移及位移角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剪力墙布设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剪力墙数量选择 |
1.2.1 剪力墙数量研究概述 |
1.2.2 剪力墙数量选择研究现状 |
1.3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1.3.1 抗震性能分析理论 |
1.3.2 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
1.3.3 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
1.4 剪力墙布置高度 |
1.4.1 剪力墙布置高度概述 |
1.4.2 剪力墙布置高度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剪力墙数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异形柱框剪结构概述 |
2.3 异形柱框架部分剪切刚度计算 |
2.4 剪力墙抗弯刚度影响因素 |
2.5 楼层剪力与刚度特征值的关系 |
2.6 分析模型的建立 |
2.7 计算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IDA方法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IDA方法相关概念 |
3.3 工程实例选择 |
3.4 非线性分析模型 |
3.5 IDA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构件损伤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 |
4.3 罕遇地震下下构件损伤分布 |
4.4 罕遇地震下结构耗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剪力墙中断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
5.3 剪力墙中断理论 |
5.4 分析模型的的建立 |
5.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6 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发展 |
1.2.1 低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
1.2.2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
1.2.3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 |
1.3 本文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冷弯方钢管-H型钢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3.2 异形柱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3.3 钢结构强度折减系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对钢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当前研究不足 |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节点试件设计及加工 |
2.3 节点试件材性试验 |
2.4 节点试验准备 |
2.4.1 加载方案 |
2.4.2 加载制度 |
2.4.3 量测内容 |
2.5 试验现象 |
2.5.1 试件I-1 |
2.5.2 试件I-2 |
2.5.3 试件I-3 |
2.5.4 试件T-1 |
2.5.5 试件T-2 |
2.5.6 试件T-3 |
2.5.7 试件T-4 |
2.5.8 试件T-5 |
2.5.9 试件T-6 |
2.5.10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分析讨论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2.6.2 刚度退化 |
2.6.3 骨架曲线 |
2.6.4 延性系数 |
2.6.5 耗能能力 |
2.6.6 节点域剪切角分析 |
2.6.7 梁翼缘应力分布 |
2.6.8 环板与贯穿隔板应力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上环下隔式异形束柱梁柱节点数值分析及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中材料本构关系 |
3.2.2 单元选取及边界条件 |
3.2.3 有限元模型的求解 |
3.3 试验与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 |
3.3.1 试验过程现象对比 |
3.3.2 滞回曲线对比 |
3.3.3 骨架曲线对比 |
3.4 关键部位应力分布 |
3.4.1 梁截面应力分布 |
3.4.2 环板与隔板应力分布 |
3.5 节点域受力机理分析 |
3.5.1 I型束柱的节点域受力分析 |
3.5.2 T型束柱的节点域受力分析 |
3.6 节点构造参数的影响 |
3.6.1 柱壁厚度的影响 |
3.6.2 环板与隔板悬挑长度影响 |
3.6.3 环板与隔板厚度的影响 |
3.6.4 轴压比的影响 |
3.7 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3.7.1 标准梁截面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
3.7.2 翼缘削弱式(RBS)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
3.8 新型节点的设计方法 |
3.8.1 环板和隔板构造要求 |
3.8.2 强柱弱梁验算 |
3.8.3 节点域验算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及其恢复力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梁柱节点分类 |
4.3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初始刚度 |
4.3.1 节点初始刚度的参数分析 |
4.3.2 节点初始刚度计算 |
4.4 新型梁柱节点的形状系数 |
4.5 理论模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4.6 上环下隔式梁柱弯矩-转角关系恢复力模型研究 |
4.6.1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滞回曲线 |
4.6.2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骨架模型 |
4.6.3 理论和有限元结果对比 |
4.6.4 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刚度退化规律 |
4.6.5 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滞回模型的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设计及其对主体钢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常用的围护墙板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
5.3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设计方法 |
5.3.1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设计 |
5.3.2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与主体钢结构连接的设计 |
5.3.3 新型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 |
5.3.4 新型内嵌墙板连接节点设计 |
5.3.5 工业化的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制作和装配 |
5.4 带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的钢结构工程动力特性现场实测 |
5.4.1 试点工程的动力特性实测 |
5.4.2 实测结果分析 |
5.4.3 有限元模型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当前各国规范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结果对比 |
5.6 考虑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影响的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 |
6.1 引言 |
6.2 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
6.2.1 上环下隔式梁柱节点在ETABS中模型模拟 |
6.2.2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加载模式 |
6.3 新型体系的抗震强度折减系数取值 |
6.3.1 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
6.3.2 强度折减系数的求解 |
6.3.3 结构分析分析模型 |
6.3.4 确定结构目标位移 |
6.3.5 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求解 |
6.3.6 新体系抗震设计地震作用计算建议 |
6.3.7 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设计及应用 |
7.1 引言 |
7.2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设计 |
7.2.1 工程案例基本概况 |
7.2.2 荷载取值 |
7.2.3 抗震地震力取值建议 |
7.2.4 分析结果 |
7.3 围护体系设计 |
7.3.1 预制混凝土墙体大板设计 |
7.3.2 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 |
7.3.3 内嵌墙板的连接节点设计 |
7.4 工厂化制作和装配化施工 |
7.5 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体系的适用范围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建议与展望 |
附录 节点试件加工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减震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异形柱钢结构住宅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异形柱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异形柱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现状 |
1.3 减震及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减震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理论分析 |
2.1 消能减震结构工作原理 |
2.1.1 减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
2.1.2 减震装置的简介和分类 |
2.1.3 减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 |
2.2 隔震结构工作原理 |
2.2.1 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
2.2.2 隔震装置的简介和分类 |
2.2.3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 |
2.3 ETABS结构分析软件介绍 |
2.3.1 ETABS软件介绍 |
2.3.2 非线性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能减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
3.1 减震结构模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结构构件选择 |
3.1.3 建立模型 |
3.2 地震波的选取 |
3.2.1 地震波选取原则 |
3.2.2 本文所选地震波 |
3.3 结构模态分析 |
3.3.1 振型周期和频率 |
3.3.2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
3.4 结构反应谱分析 |
3.4.1 反应谱分析 |
3.4.2 层间位移角 |
3.4.3 楼层位移 |
3.4.4 楼层剪力 |
3.4.5 楼层刚度比 |
3.4.6 剪重比 |
3.5 多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
3.5.1 层间位移角 |
3.5.2 楼层位移 |
3.5.3 楼层剪力 |
3.6 罕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
3.6.1 层间位移角 |
3.6.2 楼层位移 |
3.6.3 楼层剪力 |
3.6.4 抗倾覆验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减震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
4.1 减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
4.1.1 隔震支座参数与布置方案 |
4.1.2 橡胶隔震支座在ETABS中的实现 |
4.1.3 反应谱、地震波的选取 |
4.2 结构设计结果验算 |
4.2.1 多遇地震隔震结构抗风验算 |
4.2.2 重力荷载代表值下隔震支座压应力验算 |
4.2.3 罕遇地震隔震支座最大位移校核 |
4.2.4 罕遇地震隔震支座压应力校核 |
4.2.5 罕遇地震隔震支座拉应力校核 |
4.2.6 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 |
4.2.7 水平向减震系数 |
4.3 结构设计模态分析 |
4.3.1 振型周期和频率 |
4.3.2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
4.4 结构设计反应谱分析 |
4.4.1 层间位移角 |
4.4.2 楼层位移 |
4.4.3 楼层剪力 |
4.4.4 楼层刚度比 |
4.4.5 剪重比 |
4.5 多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
4.5.1 层间位移角 |
4.5.2 楼层位移 |
4.5.3 楼层剪力 |
4.5.4 隔震支座耗能 |
4.6 设防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
4.6.1 层间位移角 |
4.6.2 楼层位移 |
4.6.3 楼层剪力 |
4.6.4 隔震支座耗能 |
4.6.5 结构耗能时程 |
4.7 罕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
4.7.1 层间位移角 |
4.7.2 楼层位移 |
4.7.3 楼层剪力 |
4.7.4 隔震支座耗能 |
4.7.5 结构耗能时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减震结构及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
5.1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5.2 反应谱分析结果对比 |
5.2.1 层间位移角 |
5.2.2 楼层位移 |
5.2.3 楼层剪力 |
5.3 多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5.3.1 层间位移角 |
5.3.2 楼层位移 |
5.3.3 楼层剪力 |
5.3.4 基底剪力时程 |
5.4 罕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5.4.1 层间位移角 |
5.4.2 楼层位移 |
5.4.3 楼层剪力 |
5.4.4 基底剪力时程 |
5.4.5 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
5.4.6 顶点加速度时程曲线 |
5.4.7 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研究现状 |
1.2.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
1.2.3 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拟静力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件设计 |
2.2.3 试验加载装置 |
2.2.4 试验量测数据及测点布置 |
2.2.5 加载方案与加载制度 |
2.2.6 材性试验 |
2.3 试验现象及分析 |
2.3.1 BRSW-1试验过程及现象 |
2.3.2 BRSW-2试验过程及现象 |
2.3.3 BRSW-3试验过程及现象 |
2.3.4 试验现象分析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滞回曲线分析 |
2.4.2 骨架曲线 |
2.4.3 承载力与延性分析 |
2.4.4 刚度退化分析 |
2.4.5 承载力退化分析 |
2.4.6 耗能能力分析 |
2.4.7 墙体侧向变形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钢材与混凝土本构关系 |
3.2.2 接触关系与网格划分 |
3.2.3 模型初始缺陷 |
3.2.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3.3 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3.3.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分析与对比 |
3.3.2 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参数化分析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
4.1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参数分析 |
4.1.1 轴压比的影响 |
4.1.2 预制混凝土盖板厚度的影响 |
4.1.3 钢板厚度的影响 |
4.1.4 预制混凝土盖板螺栓排布的影响 |
4.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 |
4.2.1 恢复力模型简介 |
4.2.2 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骨架曲线模型研究 |
4.3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设计建议 |
4.4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参数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装配式住宅的产业化政策 |
1.1.2 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优势 |
1.1.3 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层钢结构住宅户型发展现状 |
1.2.2 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体系研究现状 |
1.2.3 消能减震技术在装配式高层建筑应用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高层钢结构住宅户型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
2.1 高层住宅主流户型平面形式类型 |
2.1.1 单元式 |
2.1.2 塔式 |
2.1.3 廊式 |
2.2 高层住宅主流户型垂直布局类型 |
2.2.1 平层户型 |
2.2.2 立户型 |
2.3 高层住宅属性类型 |
2.3.1 保障房 |
2.3.2 商品房 |
2.4 高层住宅户型空间影响因素 |
2.4.1 地域性影响 |
2.4.2 社会因素影响 |
2.4.3 经济因素影响 |
2.4.4 政策导向影响 |
2.4.5 装配式异形柱结构设计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层SCFST柱住宅体系和户型参数比选 |
3.1 工程概况 |
3.1.1 依托项目 |
3.1.2 建模信息 |
3.1.3 研究目的 |
3.1.4 研究思路 |
3.2 体系和参数比选因素 |
3.2.1 建筑设计因素 |
3.2.2 结构设计因素 |
3.2.3 建筑户型与结构体系交互设计因素 |
3.3 建筑户型和钢结构体系参数比选结果分析(MIDAS) |
3.3.1 计算控制指标及主要参数设置 |
3.3.2 计算结果(以30层某点式户型三种体系比较为例) |
3.3.3 不同建筑户型、层数和对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3.4 建筑户型和钢结构体系敏感性分析及计算校核(YJK) |
3.4.1 住宅层数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影响 |
3.4.2 建筑户型在结构体系不同和层数增高下敏感性分析 |
3.4.3 建筑户型和抗震烈度对用钢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异形柱板式户型抗震性能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结构布置及其原则 |
4.1.3 基本设计参数 |
4.2 结构基本性能分析 |
4.2.1 结构分析 |
4.2.2 风荷载分析 |
4.2.3 多遇地震弹性分析 |
4.3 动力弹塑性分析过程 |
4.3.1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4.3.2 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 |
4.3.3 动力弹塑性分析步骤 |
4.4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
4.4.1 模型校核 |
4.4.2 计算综合评价 |
4.4.3 构件损伤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能减震技术在装配式异形柱板式户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基本设计参数 |
5.2.1 结构平面概况 |
5.2.2 阻尼器布置比选 |
5.2.3 结构模型 |
5.2.4 阻尼器与结构连接形式 |
5.2.5 输入地震动评价 |
5.3 基于能量法的多遇地震减震效果评价 |
5.3.1 能量法分析方法 |
5.3.2 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 |
5.3.3 消能减震方案的效果评价 |
5.4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罕遇地震减震效果评价 |
5.4.1 设置消能器前后层剪力对比 |
5.4.2 设置消能器前后层间位移角对比 |
5.4.3 设置消能器前后楼层加速度对比 |
5.4.4 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分析 |
5.4.5 罕遇地震下减震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及其框架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1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1.3.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研究现状 |
1.4 结构损伤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1.4.1 单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
1.4.2 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3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加载方案及测量内容 |
2.4.1 加载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4.3 量测方案 |
2.5 试验过程 |
2.5.1 试验现象 |
2.5.2 试件损伤破坏特征分析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荷载-位移曲线 |
2.6.2 骨架曲线 |
2.6.3 耗能能力 |
2.6.4 延性性能 |
2.6.5 位移角限值 |
2.6.6 刚度退化 |
2.6.7 强度退化 |
2.6.8 应变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OpenSees纤维模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数值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截面模型的选取 |
3.2.2 材料本构模型选取 |
3.2.3 单元模型选取 |
3.2.4 边界条件设定与荷载施加 |
3.3 有限元结果验证 |
3.4 局部配钢率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局部配钢率试件的设计 |
3.4.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3.4.3 试件力学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模型及性能量化指标研究 |
4.1 引言 |
4.2 损伤指数的定义 |
4.3 现有损伤模型的分析 |
4.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损伤模型 |
4.4.1 力学性能的衰退 |
4.4.2 有效耗能及开裂荷载的影响 |
4.4.3 基于变形和能量的损伤模型建立 |
4.5 模型参变量的确定 |
4.5.1 有效耗能E_(i,e) |
4.5.2 开裂位移△_(cr) |
4.5.3 最大位移△_(max,i) |
4.5.4 极限耗能E_(u,i) |
4.5.5 极限变形△_(u,i) |
4.6 损伤指数计算 |
4.7 性能水准量化指标研究 |
4.8 不同性能水准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损伤阈值的确定 |
4.9 本章小结 |
5 考虑损伤效应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
5.3 考虑损伤效应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模型 |
5.3.1 骨架曲线的确定 |
5.3.2 骨架曲线特征点的计算 |
5.3.3 考虑损伤效应的滞回规则 |
5.4 恢复力模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多尺度地震损伤研究 |
6.1 引言 |
6.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拟静力试验 |
6.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6.2.2 试验方案 |
6.2.3 试件破坏特征及试验结果分析 |
6.3 构件地震损伤评估 |
6.3.1 框架梁地震损伤评估 |
6.3.2 框架柱地震损伤评估 |
6.4 楼层地震损伤评估 |
6.5 整体结构损伤评估 |
6.5.1 整体法地震损伤模型 |
6.5.2 加权系数法地震损伤模型 |
6.5.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模型 |
6.6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水平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 |
7.1 引言 |
7.2 地震损伤性能目标 |
7.2.1 抗震设防水准 |
7.2.2 地震损伤性能目标的确定 |
7.2.3 地震损伤性能目标的实现 |
7.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设计 |
7.4 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损伤评估 |
7.4.1 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的损伤评估 |
7.4.2 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损伤评估 |
7.4.3 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损伤评估 |
7.5 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方法 |
7.5.1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
7.5.2 基底剪力的分布形式 |
7.5.3 基于损伤性能设计方法的步骤 |
7.6 算例分析 |
7.6.1 算例设计 |
7.6.2 多遇地震下结构的性能设计 |
7.6.3 设防地震下结构的性能设计 |
7.6.4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性能设计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已投递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国家专利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项 |
四、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足尺试验与分析[D]. 倪韦斌.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钢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D]. 周明潭. 中北大学, 2021(09)
- [3]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曹怀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新型全装配式组合钢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D]. 段文旭. 济南大学, 2020(01)
- [5]剪力墙布设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D]. 田擎.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6]装配式异形束柱钢框架-支撑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D]. 曹石. 东南大学, 2020
- [7]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减震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D]. 安朋飞.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8]异形柱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王新宇. 天津大学, 2019
- [9]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参数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 兰舒.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及其框架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D]. 周超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