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

烽火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

一、烽火通信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论文文献综述)

余丹[1](2015)在《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业务的方案不断更新,全新的需求和应用层见叠出,这一定会有更高的要求来满足宽带接入网的现状。正因为如此,宽带接入网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与此同时,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有更多的新方案新技术会应用到宽带连接中,以此来支撑现代社会的网络通信与服务。GPON技术是现在各大运营商共同重视的比较受欢迎接入技术,由于客户对互联网的高宽带业务有比较高的需求,GPON技术的应用将会对互联网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技术必将会在各层面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采用了理论结合实际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本文首先对接入网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且指出了接入网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此外,本文还对光纤接入网概念以及GPON特性进行了分析。(2)对GPON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结合家庭宽带网络实际情况,探讨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对GPON技术与LAN技术的结合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对GPON技术宽带接入应用现状作深入探讨:首先,结合我国网络接入技术实际情况,探讨了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具体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其次,通过对国内部分地区铜缆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借助于GPON宽带接入技术来提高宽带连接的质量;再次,GPON网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能够在高楼大厦中应用,而且还能够在普通的居民楼、网吧以及广大乡村地区应用。最后,本文结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具体实际,对经济网络解决方案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4)本文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且分别探讨了采用该技术的优势,包括价格、性能等各方面。(5)实际应用:分析过程中,本文以上海某实验小区作为例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基于GPON技术对宽带入户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该小区用户对于宽带的具体需求;其次,对光网络单元、供电方式以及分光器等进行了阐述;再次,对光缆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区用户的需求来选择。另外,对宽带入网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测试了网络的实际效果。除了对该小区进行了分析之后,还针对小区的具体用户进行的宽带入户进行了分析,对结合GPON技术的宽带入网方式的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和传统入网方式的比较,进一步指出了GPON技术在今后将会获得更广的应用。(6)通过全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改进GPON技术宽带接入的具体意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加强对该项技术成本的控制;第二个方面,必须要充分分析客户对该项技术的需求;第三个方面,对该技术的光线路终端规划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第四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光器、供电方式等方面的规划;第五个方面,在对GPON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该技术的新形式。随着通信网络技术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GPON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好地外部环境。GPON技术是一类使用潜力大、技术标准高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可以凭着较为廉价的成本给更多的用户带来更快的宽带网速。除此之外,借助于GPON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宽带受到的各项制约因素,且能够确保宽带的覆盖面更广,传输速度更快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GPON技术在今后必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今后宽带接入技术的创新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GPON技术在目前的应用情况基础上,对该技术作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对该技术进行改进的具体方案,使得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由于GPON技术对宽带接入将发挥重要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可以在光纤材料的改进方面进行探讨,尽可能减少GPON技术应用的弊端,进一步降低宽带接入的成本,使得GPON宽带接入技术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张晨洁[2](2015)在《宽带网络接入层优化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接入网同用户数据进行联接,是最后一公里的网络。通常来说接入网选择的是能够同所有环境相适应的技术,有光纤接入技术以及太网接入等技术。现阶段信息网络化不断加强,IP技术也逐渐发展为关键的主导技术,具备极为丰富的内容。然而接入网的发展速度较慢,使其成为对通信发展形成制约的因素。现阶段带宽业务发展速度很快,不过鉴于处在建网初期,使得我们缺乏对带宽接入网在其整体结构上的规划,进而使得在面对当前市场业务发展的环境下,带宽的可靠性以及其网络容量无法满足其要求,也就不能顺利实现下一代接入网络。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宽带接入网新技术,优化现阶段城市宽带接入网络的结构。从而对其质量以及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进行有效促进,进而对用户的要求进行有效满足,并最终达到实现下一代接入网络的目标。本文以闵行区宽带接入网络为研究对象,对闵行区现网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及分析后,做了以下工作:1、以带宽的提升、网络结构以及设备改造3个方面介绍了闵行现在具有的ADSL接入网络与专线专网接入网络的改造方案;2、通过对于现在具有的DSLAM设备的IP化改造,并增加上联节点,对于一些重要的汇聚层设备进行了升级,在最大的限度上面缩短了铜缆距离,对于现在的网络进行了优化。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汇聚设备下沉、与传输网络相结合、使用IP方式上联以及EPON改造的ADSL宽带接入网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通过本次对于闵行地区宽带接入网络的改造,网络的结构变得更加的清晰与合理,上联带宽已经达到了万兆级别,可以为公众客户开通4M以上的接入宽带,为大客户开通千兆的专线网络,网络的质量达到了本质的提升。与此同时,本文经过改造以后网络都是以利用IP作为核心,可以承载综合性的业务,接入的手段也是更加的多样与个性化,符合接入网络未来具有的发展趋势,顺利的为下一代接入网络升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刘东亮[3](2013)在《宽带接入网光进铜退网络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宽带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对网络需求的膨胀(语音、图片、视频、高清、数据存储等需求越来越激烈),网络带宽将是接入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已占据大量市场的铜线技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高带宽的需求,慢慢开始隐退二线,FTTH(光纤到户)则正在兴起,光纤接入到户将是未来发展的最终形式,特别是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实现简单、成本低、网络拓扑结构安全可靠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实现FTTH的最终解决方案。EPON/GPON这两大PON技术也日趋成熟起来,将引领接入网进入光纤时代。不过对于复杂的接入环境特别是旧城区的网络升级改造,已有的铜线资源相对于新施工铺设大量光缆来说,成本上占有巨大的优势,因此运营商对已有的铜线资源还寄予一线希望,xDSL技术的生命力将继续发展,为用户在已有的双绞线上提供更宽带宽,更高的稳定性高速接入,做好光纤接入的有力补充,光铜并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普遍现象。本文首先介绍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史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并根据国内外目前主流的FTTX技术在实际应用的情况及面临的问题(XDSL在铜线领域的发展及未来的定位,PON技术的发展、标准、现状,简要对比描述EPON、GPON实现的原理、关键技术、技术优势以及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工程实现及维护问题)针对性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最后针对不同的地区的应用场景需求,根据不同的网络现状及今后宽带定位、优化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合理可靠的接入网络规划方案。

李广鹏[4](2011)在《菏泽联通宽带网络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行业网络与业务的日趋融合,移动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国家信息化项目的不断推进,电信业务正在逐渐从传统的以语音业务为主向集语音、数据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宽带业务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以IP业务为中心的下一代电信网,这些都对电信网的宽带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宽带互联网的网络组织方式、应用模式、发展趋势,并结合菏泽联通目前宽带网络现状,提出企业应如何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下一步网络改造方案。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实施宽带网络改造及建设,根据市场需求打造适合用户的精品网络,并最大程度的减少投资成本是各电信运营商的首要任务。菏泽联通现有宽带网络在核心层、汇聚层存在建网早、设备种类多样、新老技术并存、网络结构较为复杂等问题;接入层ADSL用户占比较高,随着电缆老化,电气性能逐年衰退,用户对带宽的要求无法满足。同时,电缆被盗等现象严重,导致用户感知度降低,对企业形象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宽带网络改造和建设方案,对菏泽联通下一步市场占有及优质服务的提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今比较常用的ADSL、CABLE MODEM和HFC接入技术、LAN与PON、WIMAX等几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分析比较,及各自的性能对比。同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宽带用户数量增长情况、用户上网习惯的改变及国际出口带宽等的分析,总结宽带业务发展趋势。结合菏泽联通宽带网络现状,通过对宽带接入网、宽带汇聚核心网等的研究,提出适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适合于本企业的合理、有效的组网结构、工程建设模式及方案。菏泽联通应合理规划宽带接入网的规模,宽带接入线路应能在上网高峰时为所承载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资源,所承载用户规模需根据线路带宽和交换机处理能力进行规划。简化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结构,以星型结构为主,组网过程中避免多级链型或树型结构,同时减少宽带接入网的级联层次。光纤接入点尽量靠近用户端。宽带接入网建设以光纤方式为主,积极采用PON技术,实施光进铜退,推进FTTB/FTTC/FTTN/FTTO建设,光纤向楼内、行政村内延伸,逐步实现电缆不出楼、不出村,并最终实现FTTH的目标。为保证宽带网络安全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部署全网的QOS保障,以打造精品宽带网络,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为前台宽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强[5](2010)在《VDSL2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2006年ITU推出新一代的xDSL技术VDSL2,该技术是目前xDSL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VDSL2的技术和应用展开研究,改善VDSL2系统的性能。一、根据最新VDSL2标准规定的使用频带和发送功率谱密度,对VDSL2系统的噪声干扰,双绞线信道传输特性,频谱开槽技术,以及使用不同band plan和测试环路时,VDSL2的最大可达速率进行研究与仿真。为VDSL2的网络布线、业务开通、标准完善、设备制造和频谱开槽技术的使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二、功率回退算法研究:同一束双绞线线缆之间的串扰问题是影响VDSL2速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功率回退。功率回退分为上行功率回退(UPBO)和下行功率回退(DPBO)。本文对现有的7种UPBO和DPBO算法进行理论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各种算法的性能,并提出标准规定UPBO算法的参数优化配置方法。结合PBO算法原理和实际的组网环境,研究目前标准规定的UPBO和DPBO算法的改进算法,通过仿真分析3种改进算法的性能,为标准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三、重传技术研究:最新的VDSL2标准使用前向纠错串联交织器的方式来抵抗各种脉冲干扰,降低误码率。但是,好的抗噪声能力需要大的交织器,并会产生长的线路时延,因此该方式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使用重传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HARQ-VDSL2系统原理、PMS-TC层的重传实现方案和HARQ-VDSL2系统实现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HARQ-VDSL2系统和FEC-VDSL2系统的性能,得到有重大参考价值的结论。

郭强[6](2009)在《IPTV的最佳承载平台——ADSL2+》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介绍了ADSL 2+技术,指出ADSL 2+携手IPTV是市场的需求,也是电信运营商网络的必然。

刘德鹏[7](2008)在《ADSL2+技术在宁夏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宁夏电力通信公司考虑到市场发展、用户需求和竞争压力,决定利用现有港湾宽带交换机Ham-mer10000 IP DSLAM对现有港湾的ADSL设备进行ADSL2+技术升级测试,利用ADSL2+技术线路适应能力强的特性,来改善部分用户线路老化导致ADSL上网效果较差的情况。

宛明[8](2007)在《新一代DSL技术研究与设备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早期的窄带接入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诞生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尤其xDSL技术由于成本低廉、易于部署,成为当前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以xDSL接入方式为主的数字用户线复用设备DSLAM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早期的ATM核心DSLAM逐渐向IP核心及综合的DSLAM演进,随着接入接点的下移,xDSL+FTTx将是一种良好的过渡技术。本文详细分析几种主要的新一代xDSL技术,比较ADSL、ADSL2、ADSL2+、SHDSL、VDSL及VDSL2等不同技术之间差异,阐述了实现低成本支持ATM和IP核心的DSLAM方案,对DSLAM各模块实现方案进行讨论,并对方案中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刘强[9](2006)在《接入网规划与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接入网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其技术已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总的来说,DSL技术仍然是全世界各宽带网络运营商的首选应用,FTTH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蛰伏后开始起飞,无线接入技术成为构建无处不在的网络的重要技术。随着接入网投资规模比例的加大,其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纷繁复杂和多样化,加上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新形势、新阶段,使运营商在业务和网络方面的转型对接入网络的规划、优化和工程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论文首先对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了全面地综述,简要介绍了接入网规划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工作;其次,对接入网通信建设环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MBA企业战略管理学的深入研究,结合运筹学的有关知识,提出并建立了一个适应于某地区电信运营商通信建设环境的环境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已得到实际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网络规划环境分析同样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接着,采用价值工程分析的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接入网价值工程分析评价体系,较完善地解决了网络规划中一直存在的技术、经济、需求之间的相互矛盾,对今后接入网的新建、扩建、合理升级等,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该评价体系在国内尚很少看到;最后,给出了某市电信网建设的基本情况。结合接入网的建设特点,对接入网的业务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对某市接入业务进行了预测。根据某市接入网建设状况和业务需求,给出了4个可能性的接入网备用方案,结合给出的接入价值工程评价体系,对4个可能性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性评价。在论文中,还就环境分析、价值工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何蓓[10](2006)在《基于ADSL2/2+宽带接入的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对高速数字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激励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骨干网和传输网正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宽带化的方向迈进,接入网的发展也要求数字化、高速化和宽带化。光纤接入被认为是接入网发展的最佳方案但是光纤接入的投入巨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在向光纤过渡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网络设施—用户电缆,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DSL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宽带运营商的首选,在国内尤以ADSL接入的应用最为广泛。但随着运营商网络覆盖的逐步扩大以及用户业务逐渐增加,第一代ADSL技术逐渐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下行速率不能满足高速业务的开展;所支持的的线路诊断能力较弱,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在线路开通前如何快速确定线路质量成为运营商十分头疼的问题。迫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为更好的迎合网络发展的需求ADSL2/ADSL2+应运而生。 2002年6月和2003年1月ITU-T通过了两个新一代ADSL标准:ADSL2(G. 992. 3)和ADSL2+(G. 992. 5)。与第一代ADSL技术相比ADSL2/ADSL2+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特别是ADSL2/2+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的显着表现将扩大DSL接入的范围、满足一些高速业务的开展。ADSL2/ADSL2+属于第二代ADSL接入技术,ADSL2/ADSL2+将是未来ADSL市场的主流技术。在电信网中构建ADSL2/ADSL2+接入是在和Adsl兼容的基础上提供更高的接入速率,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好的传输性能,并且无需对原有的电信网络结构进行改造,网络建设成本较低。实现ADSL2/ADSL2+技术的应用将把ADSL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进一步巩固了ADSL技术在宽带接入方式中的地位。目前,ADSL2+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成熟度。由于ADSL2、ADSL2+对第一代ADSL技术进行了较大改变。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来解决新一代ADSL技术的互通性问题,只要相关芯片真正实现了G. 992. 3和G. 992. 5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内容,ADSL2+技术的互通问题就会得到最终解决。 在该新技术规模商用之前对支持ADSL2/ADSL2+DSLAM设备做出全面系统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测试结果将是产品入网运行与否的关键。本文正是通过设计测方案对支持ADSL2/ADSL2+DSLAM设备做入网前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得出该产品性能达到入网要求的结论,该结论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接入网和宽带接入的概念,在此基础对xDSL技术的分类和发展进行了描述。然后重点对ADSL2/ADSL2+产生、原理、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再根据国上关于电信网测试的技术针对ADSL2/ADLS2+DSLAM设备的一些新功能以及对视频等新业务的支持能力构造了测试方法和l并得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印证理论分析。最后文章根据不同的需求给出了利用ADSL2/ADSL2+构建宽带接入网的实施方案。

二、烽火通信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烽火通信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论文提纲范文)

(1)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GPON技术宽带入网的研究进展
    2.1 现阶段我国宽带入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2.2 GPON宽带入网技术的发展应用
第三章 GPON技术的相关介绍
    3.1 GPON技术简介
        3.1.1 GPON系统构成
        3.1.2 GPON技术特征分析
        3.1.3 GPON与 ADSL的对比
        3.1.4 比较LAN和 GPON接入
        3.1.5 比较GPON和 EPON
    3.2 GPON技术在家庭宽带网络中的接入方式探讨
        3.2.1 GPON技术同LAN相互结合的模式
        3.2.2 GPON技术同ADSL相结合的技术模式
        3.2.3 FTTH
    3.3 GPON宽带入网技术的应用评价
        3.3.1 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性能优势
        3.3.2 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建设优势
        3.3.3 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价格优势
第四章 结合GPON技术实现宽带接入的实验案例
    4.1 用户宽带需求分析
    4.2 对光线路终端的规划
    4.3 对光网络单元进行选择和规划
    4.4 对分光器的选择以及规划
    4.5 对供电方式的规划
    4.6 对光缆的选型
    4.7 在本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8 对本实验方案的接入的性价比进行分析
第五章 GPON技术宽带接入的改进建议
    5.1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成本控制
    5.2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用户需求分析
    5.3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光线路的终端规划
    5.4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光网络单元、分光器和供电方式的规划
    5.5 下一代GPON技术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宽带网络接入层优化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必要性
        1.1.1 宽带接入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1.1.2 目前闵行宽带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1.1.3 目前闵行专网专线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1.1.4 对现有网络结构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1.2 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
    1.3 本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2章 闵行宽带业务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2.1 闵行宽带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2.2 近期宽带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2.3 客户群接入业务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闵行宽带网络发展现状
    3.1 闵行ADSL网络结构的发展历程
    3.2 闵行专网专线网络结构的发展历程
    3.3 闵行现阶段ADSL宽带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4 闵行现阶段专线专网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闵行未来宽带网络发展规划与设计
    4.1 业务发展对闵行宽带接入网络提出的要求
    4.2 闵行现有ADSL宽带接入网络的改造方案
        4.2.1 闵行ADSL宽带接入网络提速的步骤
        4.2.2 闵行RDSL宽带接入网络IP化改造
        4.2.3 改造后的闵行ADSL宽带接入网络简介
    4.3 闵行现有专线专网接入网络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DSL接入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实施
    5.1 ADSL接入网
    5.2 ADSL接入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3 ADSL接入网的组成安装与设备
        5.3.1 ADSL接入网的构成
        5.3.2 ADSL用户端设备安装
        5.3.3 ADSL接入网的用户设备
    5.4 ADSL宽带接入网优化方案
        5.4.1 汇聚设备下沉
        5.4.2 与传输网络相结合
        5.4.3 使用IP方式上联
        5.4.4 EPON网络改造方案
        5.4.5 优化设计方案的比较
    5.5 优化方案实施
第6章 闵行下阶段宽带接入网络
    6.1 下阶段宽带接入网
        6.1.1 更高带宽的接入网络
        6.1.2 接入方式的综合性
    6.2 闵行下阶段宽带接入网络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宽带接入网光进铜退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及工作基础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工作基础
第二章 XDSL 接入知识分析介绍
    2.1 接入网基础知识介绍
    2.2 XDSL 基础知识介绍
        2.2.1 xDSL 概述
        2.2.2 DSL 调制技术
    2.3 ADSL 技术介绍
        2.3.1 概述
        2.3.2 标准介绍
        2.3.3 实现原理
        2.3.4 ADSL 的发展
    2.4 VDSL 简介
        2.4.1 概述
        2.4.2 VDSL 接入的原理
        2.4.3 VDSL 技术的特点
第三章 XPON 接入技术的分析介绍
    3.1 宽带光接入网概述
        3.1.1 宽带光接入网概念
        3.1.2 光接入网的应用场景类型介绍
        3.1.3 光接入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PON 基本概念
        3.2.1 PON 网络产生背景
        3.2.2 PON 网络系统简介
        3.2.3 PON 的组成
    3.3 PON 原理及关键技术
        3.3.1 PON 原理-数据传输过程
        3.3.2 PON 测距技术
        3.3.3 DBA 技术
        3.3.4 PON 网络系统保护机制
第四章 铜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发展分析
    4.1 接入网铜线发展现状
    4.2 VECTERING 技术介绍
        4.2.1 Vectering 产生背景
        4.2.2 Vectering 技术原理介绍
    4.3 VECTERING 产品及实现
    4.4 VDSL2 VECTERING 在铜线的应用发展
第五章 EPON/GPON 在接入网的应用研究
    5.1 PON 网络在接入网应用发展
    5.2 EPON 网络介绍
        5.2.1 EPON 概述
        5.2.2 EPON 的特点及优势
    5.3 GPON 网络的介绍
        5.3.1 GPON 概述
        5.3.2 GPON 特点及优势
    5.4 E/GPON 光网络现网中应用及解决方案
    5.5 PON 网络接入部署原则建议
    5.6 PON 网络的维护及管理
        5.6.1 大、中规格 OLT 设备运行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分析.51
        5.6.2 小规格 MxU 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分析
第六章 接入网光进铜退的发展总结
    6.1 VDSL 技术与 PON 技术接入网应用对比分析
        6.1.1 VDSL 铜线接入技术和 PON 光纤接入技术性能对比分析
        6.1.2 VDSL 铜线接入技术和 PON 光纤接入技术成本对比分析
    6.2 接入网光进铜退格局展望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菏泽联通宽带网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宽带市场迅速膨胀移动宽带应用广泛
        1.1.2 早期宽带网络已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及性能对比
    2.1 ADSL接入技术
        2.1.1 ADSL发展背景
        2.1.2 ADSL的系统结构
        2.1.3 ADSL的技术标准
        2.1.4 基于IP方式的ADSL宽带接入技术
        2.1.5 ADSL建设发展趋势
    2.2 CABLE MODEM和HFC接入技术
        2.2.1 混合光纤同轴(HFC)接入技术
        2.2.2 Cable Modem接入技术
    2.3 LAN与PON接入技术
        2.3.1 FTTx+LAN接入
        2.3.2 PON接入技术
    2.4 WLAN接入技术
        2.4.1 WLAN的技术标准
        2.4.2 Mesh Wi—Fi标准化进展
    2.5 WIMAX接入技术
        2.5.1 WiMAX概述
        2.5.2 WiMAX组网模式
        2.5.3 点对多点宽带无线接入
        2.5.4 点对点无线宽带接入
        2.5.5 蜂窝状组网方式
        2.5.6 WiMAX展望
    2.6 宽带接入技术性能对比
第三章 宽带网络建设策略分析
    3.1 宽带业务发展分析
        3.1.1 宽带用户数量快速膨胀
        3.1.2 潜在用户群巨大
        3.1.3 用户上网习惯发生变化
        3.1.4 国际出口带宽分析
        3.1.5 宽带用户发展趋势小结
    3.2 城域网建设与发展分析
        3.2.1 总体策略
        3.2.2 IP城域网网络结构
    3.3 IP城域网城域骨干网网络建设原则
        3.3.1 总体原则
        3.3.2 节点设置原则
        3.3.3 路由设置和IP地址分配原则
        3.3.4 用户认证计费管理原则
        3.3.5 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原则
        3.3.6 IPv6建设原则
    3.4 IP城域网宽带接入网建设与发展方向
        3.4.1 接入网发展方向和总体建设策略
        3.4.2 接入方式发展方向
        3.4.3 接入缆线建设发展
第四章 菏泽联通宽带网络建设
    4.1 各级网络现状
        4.1.1 省级骨干网现状
        4.1.2 市级宽带城域网网络现状
        4.1.3 传输网现状
        4.1.4 光缆网建设现状
    4.2 业务需求预测
        4.2.1 市场应用分析
        4.2.2 业务用户预测
    4.3 业务量及流量流向预测
        4.3.1 现网流量调查及分析
        4.3.2 流量计算依据及公式
        4.3.3 流量预测结果及分析
    4.4 组网方案及建设规模
        4.4.1 宽带城域网建设和优化的原则
        4.4.2 总体建设思路
        4.4.3 工程建设方案
        4.4.4 网络的运营管理与支撑
        4.4.5 工程建设成果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宽带网络建设研究工作总结
    5.2 宽带网络建设发展展望
        5.2.1 宽带网络业务增长迅猛
        5.2.2 多网融合,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多业务通信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5)VDSL2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xDSL 技术简介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VDSL2 系统性能研究与仿真
    2.1 VDSL2 信道建模
        2.1.1 RLCG 模型
        2.1.2 ABCD 模型
    2.2 VDSL2 测试环路
    2.3 VDSL2 系统干扰分析和建模
        2.3.1 背景噪声
        2.3.2 串音干扰
        2.3.3 无线电电磁干扰
        2.3.4 脉冲噪声
        2.3.5 POTS
    2.4 xDSL 系统仿真实现方法
    2.5 VDSL2 测试环路仿真与分析
        2.5.1 VDSL2 测试环路0 仿真与分析
        2.5.2 VDSL2 测试环路2 仿真与分析
        2.5.3 VDSL2 测试环路3 仿真与分析
        2.5.4 VDSL2 测试环路4 仿真与分析
    2.6 xDSL 系统仿真与分析
    2.7 VDSL2 频谱开槽技术研究与仿真
第三章 VDSL2 系统功率回退算法研究与仿真
    3.1 PBO 简介
    3.2 UPBO 算法研究与仿真
        3.2.1 参考频率法
        3.2.2 参考长度法
        3.2.3 多参考长度法
        3.2.4 均衡FEXT 法
        3.2.5 多参考长度均衡FEXT 法
        3.2.6 标准规定算法
        3.2.7 对标准规定算法的改进算法
    3.3 DPBO 算法研究与仿真
        3.3.1 标准规定算法
        3.3.2 对标准规定算法的改进算法1
        3.3.3 对标准规定算法的改进算法2
第四章 VDSL2 系统脉冲噪声保护技术研究与仿真
    4.1 脉冲噪声保护技术研究
    4.2 HARQ-VDSL2 系统研究
        4.2.1 HARQ-VDSL2 系统PMS-TC 层重传实现方案
        4.2.2 HARQ-VDSL2 系统原理
        4.2.3 HARQ-VDSL2 系统实现方案
    4.3 HARQ-VDSL2 系统仿真与分析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新一代DSL技术研究与设备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宽带接入的市场现状
    1.2 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
    1.3 国内外DSLAM 设备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第二章 xDSL 技术
    2.1 ADSL 技术
        2.1.1 ADSL 技术的发展
        2.1.2 ADSL 技术原理
        2.1.3 ADSL2/ReADSL 技术
        2.1.4 ADSL2+技术
    2.2 SHDSL 技术
    2.3 VDSL/VDSL2 技术
第三章 DSLAM 设备简介
    3.1 ATM DSLAM
    3.2 IP DSLAM
    3.3 综合接入的DSLAM
第四章 DSLAM 设备实现
    4.1 DSLAM 项目产生背景
    4.2 DSLAM 系统硬件架构
    4.3 DSLAM 硬件系统设计
        4.3.1 主处理模块及环境监控模块
        4.3.2 ATM 上联模块
        4.3.3 IP 上联模块
        4.3.4 EPON 上联模块
        4.3.5 ADSL 用户模块
        4.3.6 SHDSL 用户模块
        4.3.7 VDSL2 用户模块
        4.3.8 分离器模块
        4.3.9 电源模块
        4.3.10 风扇模块
    4.4 DSLAM 软件系统设计
    4.5 网管设计
    4.6 系统测试
第五章 关键技术研究
    5.1 ADSL/ADSL2/ADSL2+技术
    5.2 NP 技术
    5.3 热插拔技术
第六章DSLAM 的应用
结束语
附录 实物照片
致谢
参考文献

(9)接入网规划与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主流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及运营商的选择
    1.2 选题依据
    1.3 接入网规划研究现状
    1.4 本文工作
第2章 通信建设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2.1 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及一般应用
    2.2 通信建设环境评价模型
    2.3 ××运营商环境状况评估
第3章 基于价值工程的接入网优化方法研究
    3.1 价值工程基本理论及其在通信规划中的应用
    3.2 接入网价值工程评价模型
第4章 宽带接入方案价值工程评价
    4.1 某市网络建设基本现状
    4.2 接入网业务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4.3 某市电信运营商宽带接入方案评价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10)基于ADSL2/2+宽带接入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接入网概述
    1.1 接入网的定义及特点
    1.2 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
    1.3 接入网功能模型
    1.4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1.5 接入网发展趋势
第二章 宽带接入技术
    2.1 铜线接入技术
    2.2 混合光纤/铜双绞线接入
    2.3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
    2.4 光纤接入
    2.5 无线接入
第三章 xDSL技术
    3.1 xDSL技术及分类
    3.2 ADSL技术
    3.3 HDSL技术
    3.4 VDSL技术
    3.5 xDSL技术的发展趋势
        3.5.1 xDSL组网方式从以ATM为核心向以IP/Ethernet为核心转化
        3.5.2 现有ADSL技术向新一代ADSL(ADSL2,2+)技术演进
        3.5.3 VDSL将与ADSL2/ 2+技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第四章 ADSL2/ADSL2+技术特性
    4.1 ADSL2/ADSL2+产生背景
    4.2 ADSL2/ADSL2标准及参考模型
    4.3 ADSL/ADSL2/ADSL2+编码原理
        4.3.1 QAM调制技术
        4.3.2 CAP调制技术
        4.3.3 DMT调制
        4.3.4 DMT在ADSL/ADSL2/ADSL2+中的应用
    4.4 与传统ADSL技术相比ADSL2/2+的优势
        4.4.1 传输速率显着提高
        4.4.2 PTM模式应用
        4.4.3 线路测试应用
        4.4.4 节能降耗
        4.4.5 较好的互通性
        4.4.6 多线对绑定
        4.4.7 无缝速率自适应
第五章 ADSL2/ADSL2+性能测试
    5.1 支持ADSL2/2+的BITSTORM 2800MD DSLAM介绍
        5.1.1 BITSTORM 2800MD DSLAM功能概述
        5.1.2 设备特性
    5.2 测试内容及测试仪表
    5.3 组播的测试
        5.3.1 DSLAM上组播流的转发
        5.3.2 多个用户加入一个或多个组播组
        5.3.3 DSLAM支持的最大组播组数(单端口和单板)
        5.3.4 IPTV频道切换时延
        5.3.5 单板组播性能
        5.3.6 单PVC下多业务的QoS
        5.3.7 多PVC支持能力测试
        5.3.8 多PVC下多业务的QoS
    5.4 ADSL2/ADSL2+性能测试
        5.4.1 ADSL2/2+支持的SELT功能
        5.4.2 双端测试功能
        5.4.3 无缝速率适配(SRA)
        5.4.4 1比特星座调制
        5.4.5 最大上下行速率的测试
        5.4.6 链路同步时间
        5.4.7 吞吐量的测试
        5.4.8 长距离特性
第六章 ADSL2/ADSL2+的构建
    6.1 IP-DSLAM组网
    6.2 级联组网
        6.2.1 本地级联组网
        6.2.2 100M光接口远程级联
    6.3 Metro组网
    6.4 专线业务应用
        6.4.1 LAN高速专线互联
        6.4.2 ADSL专线业务
        6.4.3 VDSL专线
    6.5 组播业务应用
    6.6 网吧业务应用
    6.7 智能化小区应用
    6.8 IP HOTEL业务应用
结束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原创性声明
使用授权的声明

四、烽火通信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论文参考文献)

  • [1]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应用[D]. 余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2]宽带网络接入层优化及发展研究[D]. 张晨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3]宽带接入网光进铜退网络规划研究[D]. 刘东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菏泽联通宽带网络建设研究[D]. 李广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
  • [5]VDSL2技术研究与应用[D]. 郭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0)
  • [6]IPTV的最佳承载平台——ADSL2+[J]. 郭强.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09)
  • [7]ADSL2+技术在宁夏电力通信中的应用[J]. 刘德鹏. 宁夏电力, 2008(05)
  • [8]新一代DSL技术研究与设备实现[D]. 宛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5)
  • [9]接入网规划与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D]. 刘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10]基于ADSL2/2+宽带接入的构建与应用[D]. 何蓓. 贵州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烽火DSLAM实现ADSL2/ADSL2+平滑过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