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鼠无鱼粉饮食的进一步研究

对小鼠无鱼粉饮食的进一步研究

一、小鼠无鱼粉日粮的进一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歆歆[1](2021)在《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属双翅目水虻科昆虫,最早起源在美洲,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以热带及温带地区为主。因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及较高的营养价值等原因,黑水虻已成为地球上最有潜力的昆虫性饲料原料种类之一,有关它的饲料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蛋白资源方面。另一方面,黑水虻的粗脂肪含量较高,其脂肪酸组成特征鲜明,如富含月桂酸。有研究指出,月桂酸作为能量型脂肪酸能够在动物体内发生快速氧化,在脂代谢的调控及疾病抵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黑水虻油中含有淡水鱼类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显示其具有作为水产饲用油脂的潜力。然而,目前有关黑水虻油作为新型饲料原料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论文研究了黑水虻油的提取、黑水虻油品质的提升策略,并以框鲤为模型评估了日粮中使用黑水虻油对鱼类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其作为水产饲料用脂肪源的可行性,为以黑水虻油为原料的功能性水产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试验一,黑水虻油脂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评估了浸提法相关条件下的试验参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溶剂与幼虫粉的比例)对黑水虻中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浸提法与压榨法两种方法提取的油脂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黑水虻粉与石油醚的比例为1:12时,在50℃的条件下持续反应5 h后,用浸提法提取的油脂效率最高(24.59%)。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提取的黑水虻油颜色为淡黄色或浅黄色,其酸价、过氧化值、碘价、皂化值等与压榨法制备的黑水虻油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且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低于饲料用鱼油、豆油及猪油的国际饲料用油脂标准,是一种有潜力的饲料原料。试验二:利用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营养价值的研究为提升黑水虻油的营养价值,采用含10%、20%、30%及40%富含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裂殖壶藻藻渣的基质饲喂初重约为12.74 mg的黑水虻幼虫,直到全麸皮组末重为100 mg时养殖结束(9天),随后检测幼虫生长、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10%藻渣组与全麸皮组幼虫在末重、体长、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20%藻渣组的末重和体长显着低于全麸皮组(P<0.05),30%和40%藻渣组的末重和体长显着低于20%藻渣组(P<0.05);(2)基质中藻渣添加水平高于20%时,幼虫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着降低(P<0.05);(3)摄食藻渣的幼虫体内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水平显着高于全麸皮组(P<0.05)。综上所述,基质中添加10%藻渣时,黑水虻幼虫生长良好且油脂的营养价值得到提升。试验三: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以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及混合昆虫油(三种昆虫油的比例1:1:1)为油源制备四组等氮等脂的日粮,分别饲喂规格为(13.98±0.01 g)的框鲤幼鱼59天。结果表明,(1)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饲喂的框鲤幼鱼其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能力显着优于黄粉虫油组和蚕蛹油组(P<0.05);(2)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饲喂的框鲤幼鱼其腹腔脂肪指数(Intra-peritoneal Fat Index,IFI)、脂肪细胞大小显着低于蚕蛹油组和黄粉虫油组(P<0.05)。同时,腹腔脂肪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脂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3)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显着提高了鱼体肝脏中与抗氧化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其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且肝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4)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与黄粉虫油和蚕蛹油日粮相比,显着提高了鱼血清中球蛋白(Globulin,GLO)的含量和肝脏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蚕蛹油组显着上调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研究表明,与黄粉虫油及蚕蛹油相比,黑水虻油作为水产用饲料油脂具有更优的特性。试验四: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评估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对框鲤幼鱼的影响,采用2×2的试验设计方法,配制四种等氮(32.0%粗蛋白)日粮,其中包含两个脂肪水平(6%和9%)和两个黑水虻油水平(0和25 g kg-1),记为CT、CT+BSFO、HL、HL+BSFO,分别饲喂规格为(6.38±0.18 g)框鲤幼鱼56天。结果表明,(1)不同脂肪水平下鱼体的生长性能(末重、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能力(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等)不受黑水虻油是否添加的影响(P<0.05);(2)CT+BSFO组IFI及脂肪细胞大小显着小于CT组(P<0.05);(3)CT+BSFO组腹腔脂肪组织中PPAR-α基因m RNA表达水平与CT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CT+BSFO和HL+BSFO组的肝脏组织PPAR-α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CT和HL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在CT+BSFO组显着低于CT组(P<0.05),而在HL+BSFO组与HL组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3)随着日粮脂肪水平升高,肌肉中DHA水平降低,且黑水虻油的添加提升了肌肉DHA水平(P<0.05)。研究表明,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添加25 g kg-1黑水虻油均可通过促进脂解调节脂肪代谢,且对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但黑水虻油在高脂日粮中对鱼体脂代谢的调节效果不如在低脂日粮明显。此外,肌肉中DHA水平受日粮脂肪水平、油源及交互作用的影响,黑水虻油在两种脂肪水平的日粮中均可提高肌肉中n-3 HUFA的含量,强化肌肉品质。试验五: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5.1: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代替豆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n-3 HUFA含量为13.2%,通过饲喂黑水虻幼虫含10%裂殖壶藻渣的基质后所制备)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分别替代豆油的0%(0 g kg-1)、25%(6.25 g kg-1)、50%(12.5 g kg-1)、75%(18.75 g kg-1)及100%(25g kg-1)制备成五组等氮等脂的日粮,饲喂规格为(10.05±0.05 g)的框鲤幼鱼8周。结果表明,(1)当用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替代日粮中50%或更高水平的豆油时,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能力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2)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会使IFI和脂肪细胞变小,并伴随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CPT-1)m RNA水平的显着上调(P<0.05);(3)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GLO及溶菌酶(Lysozyme,LZM)的含量在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也显着提高(P<0.05);(4)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研究表明,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替代鲤鱼日粮中50-100%的豆油(12.5-25 g kg-1),促进了框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了其健康状况。试验5.2:日粮中普通黑水虻油及含n-3 HUFA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影响的比较为探究两种不同营养特性的黑水虻油(以藻渣和麸皮分别为基质源饲养黑水虻后制备)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大豆油、摄食麦麸的黑水虻油(W-BSFO)和摄食藻渣的黑水虻油(A-BSFO)为油源,配制成3种等氮等脂的日粮,分别命名为Control、W-B及A-B,饲喂规格为(10.04±0.08 g)的框鲤幼鱼56天,随后进行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1)A-B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Control和W-B组(P<0.05);(2)与Control组相比,饲喂含黑水虻油日粮的两组试验鱼IFI和脂肪细胞显着较小(P<0.05)。W-B和A-B组腹腔脂肪组织中PPAR-α和CPT-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3)A-B组全鱼和肌肉中n-3 HUFA的水平、肠道绒毛高度显着高于Control和W-B组(P<0.05);(4)与Control和W-B组相比,A-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含量显着下降,TP、GLO和LZM含量显着升高(P<0.05);A-B组肝脏SOD活性和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m RNA的浓度下降(P<0.05)。研究表明,两种黑水虻油均可改善鱼类腹腔脂肪的脂质代谢,与普通黑水虻油相比,含n-3 HUFA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肝脏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更为积极。研究表明:(1)浸提法及压榨法均可用于黑水虻油的制备;(2)从对框鲤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考虑,黑水虻油与蚕蛹油和黄粉虫油相比,是一种更优质的昆虫性水产用饲料油脂;(3)两种脂肪水平日粮中添加黑水虻油均可通过促进脂解减少框鲤幼鱼的脂质蓄积,但黑水虻油在高脂日粮中对脂代谢的调节效果不如在低脂日粮明显,未来可考虑在高脂日粮中适当提高黑水虻油的添加量;(4)使用富含n-3 HUFA的藻渣作为培养基质,可提高黑水虻油中相应脂肪酸的水平,且所获得的黑水虻油可促进框鲤幼鱼生长、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解,并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及抗炎能力。本研究为黑水虻油用作水产饲用油脂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韩朝婕[2](2021)在《小球藻生长因子(CGF)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营养成分及免疫机制的影响》文中提出小球藻生长因子(Chlorella Growth Factor,CGF)是小球藻细胞中特有的活性物质,不仅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功效,而且还具有增强免疫,提高抗氧化活性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应用前景广泛,但目前CGF对水产无脊椎动物生理生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属空白。本论文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为试验对象,根据CGF添加比例分别设置5个处理组(0.5%、1%、5%、10%、15%),以未添加CGF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0%),进行45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束测定对虾生长、消化、营养成分及免疫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束另取1%组和对照组对虾进行非离子氨胁迫试验(浓度为0.5 mg/L),比较两组对虾对非离子氨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CGF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基础体成分及消化酶的影响饲料中添加CGF能够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其饲料系数,随着CGF添加比例的升高,对虾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指标均在1%组达到最高,饲料系数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在1%组达到最低。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基础体成分有影响,能够提高虾体粗蛋白含量,降低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占比,其中1%组水分、粗脂肪、灰分均最低,粗蛋白最高。不同浓度CGF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影响不同,0.5%组的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升(P<0.05),1%组针对淀粉酶、脂肪酶与蛋白酶均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添加浓度升高,脂肪酶、蛋白酶均在5%处理组达到最高。(2)CGF对凡纳滨对虾营养成分、呈味物质的影响CGF对凡纳滨对虾营养成分、呈味物质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CGF后,对虾肌肉品质指标出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处理组(10~15%)的一磷酸腺与肌酸激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肌苷酸含量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逐渐上升,除0.5%组外,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次黄嘌呤除1%组外,其余处理组次黄嘌呤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上升。总体而言,1%组的更有优势,其肌苷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次黄嘌呤含量最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CGF后,对虾肌肉品质指标出现变化。高浓度处理组(10~15%)的一磷酸腺与肌酸激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肌苷酸含量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逐渐上升,除0.5%组外,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次黄嘌呤除1%组外,其余处理组次黄嘌呤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上升。总体而言,1%组的更有优势,其肌苷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次黄嘌呤含量最低。(3)CGF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及响应非离子氨胁迫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取虾肝胰腺组织测定其免疫酶活: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CGF浓度在1%时最有利于对虾代谢(P<0.05),增强其免疫力提高ACP、GSH-Px活性。5%的CGF添加比例能够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AKP、SOD、GSH-Px活性起显着影响(P<0.05),浓度在0.5%时能显着降低其MDA含量,提高NOS活性(P<0.05)。非离子氨胁迫后测定1%和对照组对虾肝胰腺免疫指标(ACP、AKP、NOS、SOD、MDA、GSH-Px)和肌肉呼吸代谢酶(HK、PK、LDS、SD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GF添加比例为1%时可以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ACP、AKP、NOS、SOD活性(P<0.05),降低其肝胰腺中MDA含量。非离子氨胁迫试验后,1%处理组对虾肝胰腺中ACP、AKP、SOD、NOS、GSH-Px活力随时间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MDA趋势相反;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ACP、NOS、SOD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SH-Px持续下降,MDA含量不断积累,对照组的MDA含量显着高于处理组(P<0.05)。凡纳滨肌肉中的PK、LDS与SDH整体活力在24 h都高于对照组,试验组HK在3 h也显着高于试验初始阶段,说明在饲料中添加1%的CGF能够减轻凡纳滨对虾在非离子氨胁迫下的损伤,提高其免疫调节能力。综上所述,饲料添加适量CGF后能显着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提高营养成分的积累,尤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占比,增加必须脂肪酸占比,提高氨基酸含量,促进肌肉呈味物质的积累,对机体免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对非离子氨胁迫的抵抗力。适宜添加比例为1%。

王同心[3](2021)在《乙酰转移酶PCAF调控断奶仔猪肝脏乳酸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仔猪早期断奶会产生机体免疫抑制、生长性能下降和肝脏代谢紊乱等不利影响。肝脏是机体响应应激和供应能量的重要代谢性器官,其代谢紊乱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以及代谢情况。断奶后,一方面,机体无氧糖酵解加快,循环系统中的乳酸经Cori循环进入肝脏待清除,导致肝脏中乳酸的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乳酸在肝脏堆积会造成肝脏损伤,影响仔猪能量代谢,进一步加重由断奶应激造成的生长缓慢现象。因此,控制肝脏糖代谢紊乱和乳酸沉积,加快肝脏乳酸清除,可能是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关键措施之一。肝脏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会受到表观遗传修饰的精细调控,其中蛋白乙酰化修饰已经被证明存在于几乎所有的肝脏糖脂代谢过程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CBP结合因子(P300/CBP associated factor,PCAF)被证明是诱导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关键蛋白因子,它参与修饰并调控了营养物质代谢途径的众多关键酶,其中包括糖酵解途径关键酶和糖异生途径的关键转录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和应激条件下,人和啮齿类动物肝脏中乳酸会发生堆积,并伴随着PCAF的高度异常表达。因此我们提出科学问题,断奶应激下PCAF是否是调控仔猪肝脏乳酸代谢的关键靶点,其调控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重要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一方面以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断奶仔猪肝脏乳酸代谢的乙酰化规律,深入挖掘PCAF修饰的乳酸代谢关键酶;另一方面,通过腺相关病毒小鼠实验和断奶仔猪群体饲喂山竹醇实验,揭示PCAF对肝脏乳酸代谢的调控机制及营养干预措施。第一部分断奶仔猪肝脏糖脂代谢的乙酰化规律研究本研究选择了3窝21日龄三元(杜×长×大)健康仔猪,在各窝中选取2头仔猪实施断奶(断奶组),共计6头;其余仔猪中选取6头由母猪哺乳(哺乳组)。实验周期为7d,并在断奶后的第0d到第7d,每天对各仔猪进行称重测量、采血等,于28日龄屠宰仔猪取其肝脏样品进行实验室生化指标等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显示:与哺乳仔猪相比,断奶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和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均显着降低(P<0.05),而料重比(Feed/Gain,F/G)显着升高(P<0.05);血液尿氮水平、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游离脂肪酸、乳酸及丙酮酸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以及血液葡萄糖含量显着降低(P<0.05)。2.肝脏组织学和炎症反应指标显示:断奶仔猪组的肝脏组织结构较哺乳仔猪组受到较大损伤,肝脏和血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脏中炎症因子的m RNA表达量均显着上升(P<0.05)。3.肝脏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显示:与哺乳仔猪相比,断奶仔猪肝脏中乙酰辅酶A和乳酸的含量显着上升(P<0.05),总胆固醇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Long chain acyl-Co A dehydrogenase,LCAD)、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Hydroxyacyl-Co A Dehydrogenase,HADH)、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L-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I,L-CPT-1)、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GK和L-CPT-1的酶活性显着上升(P<0.05),乳酸脱氢酶B(Lactate dehydrogenase B chain,LDHB)的酶活性显着下降(P<0.05)。4.肝脏差异乙酰化蛋白组学结果显示:一共发现160个蛋白的251个位点的乙酰化水平发生显着性变化(断奶组/哺乳组),其中58个蛋白乙酰化水平显着上调,102个蛋白乙酰化水平显着下调;KEGG结果显示大多数上调的乙酰化蛋白质均参与糖类代谢,大多数下调的参与脂肪酸代谢;乙酰化水平上升幅度最大的是LDHB,乙酰化位点的基序概率图结果说明LDHB的乙酰化极有可能在K82位点发生高度乙酰化。5.肝脏乙酰转移酶/去乙酰转移酶表达结果显示:断奶组肝脏中PCAF和P300表达量较哺乳仔猪显着上升(P<0.05),沉默信息调节因子5(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5,SIRT5)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断奶仔猪肝脏会出现糖脂代谢紊乱的现象,乳酸会发生堆积。断奶仔猪肝脏LDHB-K82位点会发生高度乙酰化,并伴随着PCAF的异常表达。第二部分PCAF诱导肝细胞乳酸清除障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分离培养了哺乳组和断奶组仔猪的肝细胞,结合小鼠肝细胞,利用Co-IP、定向乙酰化位点突变(K→Q模拟乙酰化;K→R模拟去乙酰化)、Western blot、RNA干涉及基因过表达等实验技术验证了PCAF和LDHB的修饰及调控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13C标记乳酸的同位素示踪细胞实验表明,相比于哺乳组而言,断奶组猪肝细胞中丙酮酸13C标记的丰度下降了35-40%,而葡萄糖的13C标记的丰度下降了25-30%。6.乳酸脱氢酶两类同工酶双向活性分析结果显示,断奶仔猪肝细胞的LDHB活性(乳酸转化为丙酮酸)显着低于哺乳仔猪肝细胞(P<0.05),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 chain,LDHA)活性(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无显着差异(P>0.05)。7.Co-IP实验结果显示,PCAF和SIRT5能够和LDHB发生互作,而P300与LDHB之间没有互作关系;共聚焦图片显示,PCAF、SIRT5和LDHB均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含量较低。8.发现PCAF在小鼠肝细胞中过表达会显着提高LDHB的乙酰化水平(P<0.05),而过表达SIRT5会显着抑制LDHB的乙酰化水平;敲低PCAF会显着降低LDHB的乙酰化水平(P<0.05),而敲低SIRT5会提高LDHB的乙酰化水平。定向位点突变实验结果显示,K82位点由K→R时会显着降低LDHB的乙酰化水平;过表达和敲低PCAF,会显着影响LDHB的乙酰化水平(P<0.05),而SIRT5对其无显着调控作用。9.发现在小鼠肝细胞内干涉或敲除PCAF之后,LDHB的活性显着提升(乳酸到丙酮酸)(P<0.05),肝细胞内NAD+/NADH的比率显着降低(P<0.05);PCAF过表达显着降低了LDHB的活性(P<0.05),显着增加了NAD+/NADH的比率(P<0.05),PCAF抑制剂—蒽贝素的处理显着缓解了PCAF对LDHB活性的抑制(P<0.05),蒽贝素的处理显着降低了NAD+/NADH比率(P<0.05)。将LDHB的K82位点体外定向突变后植入肝细胞表达,发现过表达和干涉PCAF对野生型LDHB的活性有显着影响(乳酸到丙酮酸)(P<0.05),而对K82Q组和K82R组的LDHB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10.与过表达野生型LDHB的小鼠肝细胞相比,过表达K82Q突变体或野生型LDHB+Flag-PCAF的肝细胞乳酸向丙酮酸转化的比率显着降低了近50-60%(P<0.05),而过表达K82R突变体或野生型LDHB+si PCAF的细胞中乳酸向丙酮酸转化的比率显着增加了近50%(P<0.05)。11.PCAF过表达显着降低了肝细胞线粒体DNA的含量及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的活性(P<0.05),PCAF敲低显着提高了DNA的含量及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的活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PCAF是调控LDHB-K82位点乙酰化的重要蛋白。PCAF乙酰化LDHB显着降低了肝脏乳酸向丙酮酸转化,阻碍了肝脏的乳酸清除,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第三部分LDHB(K82)乙酰化对肝脏炎症反应及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选择了AAV8作为肝脏选择性的血清型,体外构建LDHB-K82定向位点突变体(LDHB-K82R和LDHB-K82Q;R和Q分别模拟K82位点的去乙酰化和乙酰化位点),通过持续对断奶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了AAV8-LDHB(K82Q/R)断奶小鼠模型,实验组分为:对照组(断奶小鼠),K82Q组(注射AAV8-LDHB-K82Q)和K82R组(注射AAV8-LDHB-K82R)。分析检测了肝脏及血液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K82R组小鼠血液中转氨酶ALT和AST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K82Q组显着升高(P<0.05)。肝脏乳酸代谢方面,血液中乳酸含量和肝脏中乳酸含量呈现相同趋势(P<0.05);K82R组小鼠肝脏丙酮酸含量则显着高于对照组和K82Q组(P<0.05),肝脏中游离脂肪酸显着低于对照组和K82Q组(P<0.05)。2、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82R组小鼠肝脏ROS水平和MDA含量显着降低,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K82Q组小鼠则相反(P<0.05)。3、肝脏组织学和炎症反应指标显示:对照组小鼠肝脏发生明显病理改变,K82R组肝脏损伤得到缓解,而K82Q组小鼠肝脏损伤进一步加重;与对照组相比,K82R组小鼠血液中TNF-ɑ、IL-1β、IL-6、IL-10含量及肝脏中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K82Q组则相反(P<0.05)。4、线粒体功能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82R组小鼠肝脏线粒体DNA含量显着升高(P<0.05),K82Q组显着降低(P<0.05),肝脏线粒体复合物活性呈现相同趋势(P<0.05)。5、与对照组相比,K82R组小鼠显着降低了肝细胞核内的乳酸含量及H3K9乙酰化程度,显着升高了细胞核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活性,而K82Q组相反(P<0.05)。K82R组小鼠肝细胞内促炎反应NF-κB信号通路上的磷酸化的IKKβ,IκBα和p65蛋白表达量最低,而K82Q组最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LDHB(K82)乙酰化介导的乳酸堆积,是通过激活H3K9高度乙酰化,启动NF-κB炎症反应信号通路基因表达,从而造成了肝脏损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第四部分山竹醇缓解断奶仔猪肝脏乳酸堆积的作用机理研究本试验通过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低浓度)、400mg/kg(中浓度)和600mg/kg(高浓度)山竹醇饲喂断奶仔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期28d。实验结束后测定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肝脏炎症反应及乳酸代谢相关指标,探究山竹醇是否能通过调控PCAF来调节断奶仔猪肝脏的乳酸堆积问题,进而缓解断奶应激。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山竹醇显着提高断奶仔猪的ADFI和ADG(P<0.05),中浓度山竹醇组显着降低F/G(P<0.05)。2、血液指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饲喂低、中、高浓度山竹醇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血液尿氮水平显着降低(P<0.05);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P<0.05),T-AOC,SOD和GSH-Px活性显着升高(P<0.05);血液中乳酸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葡萄糖含量显着升高(P<0.05)。中、高浓度山竹醇组的丙二醛含量以及乳酸的含量显着低于低浓度山竹醇组(P<0.05)。3、肝脏炎症反应与乳酸代谢的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山竹醇能够显着升高肝脏中Ig A、Ig G、Ig M的含量(P<0.05),显着降低血液中TNF-α、IL-1β、IL-6以及肝脏乳酸的含量(P<0.05),显着抑制了肝脏中TNF-α、IL-1β、IL-6的m RNA表达量(P<0.05),显着缓解了肝脏损伤。4、线粒体功能的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山竹醇显着降低了肝脏线粒体DNA含量和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的活性(P<0.05)。5、PCAF、LDHB活性及乙酰化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山竹醇能够显着降低PCAF活性(P<0.05),显着降低LDHB乙酰化水平(P<0.05),显着增加LDHB活性(P<0.05),显着降低H3K9乙酰化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山竹醇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了断奶仔猪肝脏乳酸堆积和炎症反应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断奶会导致仔猪肝脏乳酸发生堆积,LDHB-K82高度乙酰化以及PCAF的高度表达。(2)PCAF乙酰化LDHB-K82能够显着降低肝脏中乳酸向丙酮酸的转化,阻碍了肝脏的乳酸清除。(3)LDHB-K82乙酰化诱导的乳酸堆积通过诱发组蛋白H3K9的高度乙酰化,加重了肝脏的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4)日粮添加山竹醇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了断奶仔猪肝脏乳酸堆积和炎症反应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黄张帆[4](2021)在《三种多糖对花鲈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但养殖动物出现生长缓慢、病害频发等现象,且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水产品质量亟待提高。此外,鱼粉作为水产饲料优质蛋白,其短缺致使饲料中脂肪添加比例上升,从而导致水产动物出现厌食与脂肪沉积等现象。该类问题是制约我国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该类问题,本研究以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黄芪多糖、茯苓多糖与枸杞多糖三种多糖,探讨其对于花鲈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免疫、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参照花鲈营养需求,设计粗蛋白水平约为46%,粗脂肪水平约为10%的基础饲料。本试验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0.4、0.6、0.8、1.0 g/kg黄芪多糖,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对照,对花鲈进行28天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摄入0.4-0.6 g/kg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花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并降低饵料系数(P<0.05),且日粮摄入0.8 g/kg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花鲈肝脏与肠道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日粮摄入0.6-0.8 g/kg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日粮摄入0.6 g/kg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花鲈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而摄入0.8 g/kg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花鲈肝脏中溶菌酶活性(P<0.05)。日粮摄入0.6 g/kg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改善花鲈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血清生化指标(P<0.05),且日粮摄入黄芪多糖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花鲈肝脏中ACC1、ACC2、PPAR-α、CPT1、HSL等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P<0.05)。综合各指标分析结果,饲料中添加约0.7 g/kg黄芪多糖对花鲈各方面影响最佳。(2)茯苓多糖对花鲈生长、免疫、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0.8、1.2、1.6、2.0 g/kg茯苓多糖,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对照,对花鲈进行28天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摄入1.2 g/kg茯苓多糖能够显着改善花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饵料系数(P<0.05),且日粮摄入0.8 g/kg茯苓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花鲈肝脏与肠道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花鲈日粮摄入1.6 g/kg茯苓多糖后,其血清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与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但花鲈摄入茯苓多糖后,其非特异性免疫以及脂肪代谢指标未发生显着变化。综合分析茯苓多糖对于花鲈生长、消化与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影响,饲料中添加约1.4g/kg茯苓多糖对花鲈影响最佳。(3)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免疫、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0.75、1.0、1.25 g/kg枸杞多糖,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对照,对花鲈进行49天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摄入1 g/kg枸杞多糖能够显着提高花鲈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并降低饵料系数(P<0.05);日粮摄入0.75 g/kg枸杞多糖显着提高了花鲈肝脏与肠道中淀粉酶活性(P<0.05)。各组间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日粮摄入0.75 g/kg枸杞多糖后花鲈血清中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得到显着改善(P<0.05);而摄入0.5-1.25 g/kg枸杞多糖后花鲈肝脏中SREBP-1、PPAR-α、CPT1与HSL等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得到显着改善(P<0.05)。综合分析枸杞多糖对于花鲈生长、消化及脂代谢方面的影响,饲料中添加约1.0 g/kg枸杞多糖对花鲈影响最佳。(4)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肝脏组织形态及脂代谢的影响基于之前试验中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所表现出的降脂效果,继续探究在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对花鲈脂代谢的影响。保持饲料中粗蛋白一致,设计饲料脂肪水平约为12.5%(middle lipid,ML)与15%(high lipid,HL)的高脂饲料,分别于其中添加0.6、0.8、1.0 g/kg黄芪多糖,并以之前所用基础饲料(low lipid,LL)作为阴性对照,对花鲈进行56天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脂肪水平饲料中添加0.6-1.0 g/kg黄芪多糖对花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与消化酶活性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P<0.05),且能改善花鲈形体指标、抗氧化指标与血清生化指标(P<0.05)。不同脂肪水平饲料中添加0.6-1.0 g/kg黄芪多糖均能调节花鲈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且改善其肝脏中脂肪沉积与肝脏组织形态。(5)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肝脏组织形态及脂代谢的影响分别于ML饲料与HL饲料中添加0.75、1.0、1.25 g/kg枸杞多糖,以LL饲料作为阴性对照,对花鲈进行56天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饲料脂肪水平条件下,0.75-1.25 g/kg枸杞多糖的摄入均能够显着改善花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抗氧化能力指标与血清生化指标(P<0.05)。日粮摄入枸杞多糖能够改善花鲈的肝脏组织形态与脂肪沉积,且显着改善了花鲈肝脏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本试验中未观察到枸杞多糖对于花鲈形体指标方面显着影响(P>0.05)。于不同脂肪水平饲料中添加0.75-1.25 g/kg枸杞多糖均对于花鲈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改善调节作用(P<0.05)。

任胜杰[5](2020)在《高果胶日粮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胆汁酸代谢不良影响及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淀粉多糖(NSPs)是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重要组分之一,医学及畜禽营养最新研究发现其在低剂量时具有抗氧化,提升免疫,改善肠道菌群功效,而高剂量时表现出一定的抗营养作用。随着鱼粉等动物蛋白资源的日趋紧张和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植物性蛋白源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用量越来越高,随之NSPs在水产饲料中的含量也逐渐增加,果胶和纤维素是植物性蛋白源成分中的主要NSPs成分,然而高剂量NSPs对水产动物的生理影响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杂食偏肉食性的淡水经济鱼类。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黄颡鱼在我国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黄颡鱼全国养殖量高达50.9万吨。于此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脂肪肝、绿肝、肝胆肿大等肝胆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加之病因不明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配合饲料中高剂量的NSPs可能和这些肝胆疾病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中首先比较了水溶性NSPs果胶和非水溶性NSPs纤维素在高剂量时对黄颡鱼的生长、消化和生理影响差异,继而深入研究了果胶对黄颡鱼生理影响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基于胆汁酸(BAs)代谢的高剂量NSPs抗营养作用机制,旨在明确高剂量NSPs对黄颡鱼的抗营养作用的强度和途径,为植物性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包括以下三部分:1.高剂量果胶和纤维素对黄颡鱼生长及生理影响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剂量NSPs对鱼类的营养胁迫效应,明确不同NSPs对鱼类抗营养作用强度的差异。配制鱼粉组(CON)、30%果胶组(PEC)、30%纤维素组(CEL)及混合组(MPC)共4组等氮等脂日粮。以初始体重为(5.80±0.20)g的黄颡鱼为实验对象,每天表观饱食饲喂两次,持续56 d,采样分析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脏器指数、体组成、血清生化和肝肠形态学等指标。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PEC组实验鱼肝体指数、表观消化率、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浓度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且肝脏有明显的弥漫性脂肪变性和纤维化,肠道褶皱高度和宽度显着降低(P<0.05)。MPC组实验鱼有类似的但较弱的不良表现,而CEL组实验鱼的不良表现最弱。但MPC组血清总BAs含量是CON的74.5倍,而PEC组和CEL组分别是CON组的4.9倍和1.2倍。CEL和MPC组分别有11.67%和10.0%的黄颡鱼出现绿肝症,而摄食PEC组日粮的黄颡鱼肝脏则呈现白肝症状。上述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果胶和纤维素对黄颡鱼的肝脏和肠道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结构和功能损伤,但果胶造成的损伤远高于纤维素;高剂量NSPs引起的肝肠组织损伤可能与黄颡鱼BAs代谢紊乱有关。2.果胶对黄颡鱼抗营养作用的时间和剂量效应研究前述研究发现,摄食高果胶日粮组黄颡鱼肝、肠组织损伤最严重,但血清总BAs水平反而低于纤维素组,提示高剂量果胶对BAs代谢影响可能随果胶的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而变化。本研究仍以黄颡鱼为对象,通过对果胶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探究,继而揭示其抗营养作用的规律。配制含有不同水平果胶[0 g kg-1(FM)、10 g kg-1(PEC1)、50 g kg-1(PEC5)、150 g kg-1(PEC15)和300 g kg-1(PEC30)]的五种等氮等脂日粮,饲喂初始体重(9.65±0.08 g)的黄颡鱼56 d。另外,饲喂FM和PEC30日粮的黄颡鱼,分别于第2、7、14、28,56 d进行间隔采样。结果显示,摄食PEC30日粮黄颡鱼在第2 d即有绿肝症出现,7 d时绿肝率达到峰值,此时血清和肝脏的总BAs分别是FM组的80和3倍,第28 d和56 d未发现绿肝症状;可见胆汁颜色在28 d时出现变淡,56 d时透明无色。摄食PEC30日粮7 d后肝脏LXRa,CYP7A1和NTCP基因表达显着上调(P<0.05),CYP8B1表达显着下调(P<0.05),56 d后上述基因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此外,摄食PEC30日粮56 d后,肝细胞呈明显弥漫性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损伤。饲喂不同果胶水平日粮56 d后,黄颡鱼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果胶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然而,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分别在摄食PEC15和PEC5日粮中,绿肝症和胆汁淤积情况最严重。上述结果表明:果胶对黄颡鱼的生理影响随其剂量和作用时间不同而变化,短期胁迫表现为肝脏BAs合成亢进和胆汁淤积,长期胁迫则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3.高果胶日粮干扰黄颡鱼BAs代谢的机制探讨前述研究结果已证实高果胶日粮能够引起黄颡鱼胆汁酸代谢紊乱,但其干扰途径并不清楚。本研究共包含为三部分内容,分别从果胶对食糜胆汁酸结合裹挟影响BAs重吸收,果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及分析胆汁淤积胆汁酸差异靶标代谢物并探究改善措施等途径来揭示果胶诱导黄颡鱼胆汁酸代谢紊乱的潜在机制。结果显示:高果胶日粮能结合裹挟肠道胆汁酸并引起肝脏胆汁酸合成亢进,首餐后即可造成肠道食糜胆汁酸浓度升高胆汁酸重吸收率降低;此外果胶改变黄颡鱼肠道菌群结构和降低食糜胆盐水解酶浓度可能是造成胆汁酸代谢紊乱的另一诱导途径。高果胶日粮胁迫7 d能够造成黄颡鱼肝脏胆汁酸合成亢进,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强,导致肝脏胆汁淤积,疏水性胆汁酸含量比例升高,通过补充甘氨胆酸能够缓解这种不良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果胶能够通过直接裹挟和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和胆汁酸转化功能两个途径共同导致胆汁酸代谢紊乱。本研究科学问题源于水产养殖生产实际,课题研究结果不仅能够揭示NSPs对鱼类胆汁酸肝肠循环的影响机制,还有望为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提供新方法。应用前景广阔,理论及实践意义较大。

王力[6](2020)在《日粮硒对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硒是鱼类维持其正常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主要通过合成到硒蛋白中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硒缺乏与过量均不利于鱼类的正常生长。然而,迄今为止,硒对鱼类生长的调控机制却仍不十分清楚。骨骼肌(主要为白肌)占鱼类躯体总重的40%-60%,是鱼类躯体中最大的组织,大量研究表明,骨骼肌的生长对鱼类躯体的生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推测硒对鱼类躯体生长的调控可能主要通过对肌肉生长的调控来实现。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单位为肌纤维,从肌纤维的层面来看,骨骼肌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肌纤维数目的增加(增生)及肌纤维体积的增加(肥大)。在鱼类中,根据最终体型大小的差别,骨骼肌的生长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以大型鱼类为代表的非限定性生长模式和以小型鱼类为代表的限定性生长模式。在非限定性生长鱼类中,肌肉的生长主要由肌纤维增生和肥大共同实现;而在限定性生长鱼类中,肌肉的生长主要由肌纤维肥大来实现,肌纤维增生十分稀少。本研究分别选取了非限定性生长鱼类的典型代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及限定性生长鱼类的典型代表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日粮干预的方式,针对硒对不同生长模式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究,旨在从肌肉生长角度来探讨硒对鱼类的生长性能进行调控的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日粮硒对非限定性生长鱼类虹鳟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究我们首先通过向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硒添加量分别为0,2,4和6 mg/kg)的方式探究了不同日粮硒水平(1.01,2.58,4.36和6.26 mg/kg)对虹鳟生长及机体硒状态的影响。经10周养殖后,对全鱼及组织中硒沉积、生长性能、组织氧化状态、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28个硒蛋白(Sel)基因的转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虹鳟饲料中基于酵母硒添加物的适宜硒添加水平为4mg/kg,此剂量下,虹鳟表现出最高生长速率、最低氧化压力及最适宜硒状态。根据前期实验所确定的日粮硒水平与虹鳟生长及机体硒状态的关系,我们进一步以酵母硒在营养剂量范围内进行添加(硒添加量分别为0,2和4 mg/kg,日粮硒水平分别为0.75,2.60和4.68 mg/kg),探究营养剂量硒对虹鳟肌肉生长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经30 d养殖后,对虹鳟的生长性能、肌肉生长、肌肉生长模式及基础代谢水平下(停食48 h)的肌肉生长相关生物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日粮硒的添加促进了虹鳟的躯体生长及肌肉生长(P<0.05),并且,躯体的生长速率与肌肉的生长速率显着正相关(P<0.01)。对虹鳟泄殖孔水平横截面白肌纤维的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实验期间,虹鳟肌肉的生长由肌纤维增生(贡献率为53.77%-56.56%)与肥大(贡献率为43.44%-46.23%)所共同实现。尽管日粮硒的添加同时促进了虹鳟白肌纤维的增生与肥大(P<0.0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经日粮硒的添加之后,肌纤维肥大对白肌面积增长的贡献率显着升高,肌纤维增生的贡献率则显着降低(P<0.05),表明营养剂量硒主要通过调节肌纤维肥大以调节虹鳟肌肉生长。通过对肌纤维肥大相关生物学途径的分析,我们发现日粮硒的添加显着促进了虹鳟肌肉中成肌细胞与成熟肌纤维的融合,且抑制了钙蛋白酶系统活性及叉头框蛋白O3a(Fox O3a)-Fbx32通路介导的蛋白质泛素化降解(P<0.05),但对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活性无显着影响。进一步对虹鳟血浆及白肌中四碘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素(T3)-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发现,在血浆中,日粮硒的添加对T4、T3、GH及IGF1水平均无显着影响,在肌肉中,日粮硒的添加尽管显着提高了T4和T3水平(P<0.05),但对GH及IGF1水平并无显着影响。对虹鳟肌肉中硒蛋白基因转录情况的分析发现,日粮硒的添加显着上调了GPX4b,Sel K,Sel P,Sel U和Sel Wl的表达,在这5个差异表达硒蛋白基因中,Sel K和Sel Wl的m RNA丰度与虹鳟的躯体生长及肌肉生长相关指标均显着相关(P<0.05)。本实验的结果表明,营养剂量硒(1)促进了成肌细胞与成熟肌纤维融合,(2)通过抑制钙蛋白酶系统和Fox O3a-Fbx32介导的蛋白质泛素化降解,加速肌纤维中的蛋白质沉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营养剂量硒促进了虹鳟白肌纤维的肥大,从而促进白肌生长,并最终实现对虹鳟躯体生长的促进作用。此外,营养剂量硒主要通过调节肌肉中相关硒蛋白的表达来调节虹鳟肌肉的生长,而非依赖于T4-T3-GH-IGF1轴,Sel K和Sel W可能是参与虹鳟肌肉生长调控的两个关键硒蛋白。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营养剂量硒对基础代谢水平下虹鳟肌肉中蛋白质沉积的影响,然而鱼类组织中的蛋白质合成与降解对组织中氨基酸水平极其敏感,并在摄食后随组织氨基酸水平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为更加全面地探究硒对虹鳟肌肉中蛋白质沉积的影响,本实验以餐后代谢模型进一步探究了营养剂量硒对餐后24 h内虹鳟白肌中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影响。在本实验中,虹鳟分别被饲以基础饲料以及向基础饲料中以酵母硒形式添加4 mg/kg硒的实验饲料(两组饲料总硒含量分别为0.75和4.68 mg/kg)。经6周养殖后,日粮硒的添加显着增加了虹鳟的体重、体长及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P<0.05),随后对虹鳟停食48 h,并以相应的饲料进行一次饱食投喂,分别于投喂前及投喂后4,8,12及24 h对肌肉中蛋白合成与降解相关途径的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虹鳟肌肉中蛋白质合成途径而言,日粮硒的添加显着提高了餐后8-12 h内核糖体蛋白S6的磷酸化水平以及餐后4-24 h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绑定蛋白1(4E-BP1)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对餐后24 h内的RNA/DNA、核糖体RNA含量、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 IF2α)和真核翻译延伸因子2(e EF2)的磷酸化水平均无显着影响;对虹鳟肌肉中蛋白质降解途径而言,日粮硒的添加对餐后24 h内的钙蛋白酶系统、自噬-溶酶体途径及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活性均无显着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餐后24 h内,营养剂量硒促进并延长了TORC1途径介导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加快虹鳟肌肉中的蛋白质沉积。2.日粮硒对限定性生长鱼类斑马鱼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究首先通过向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的方式探究不同日粮硒水平(0.10,0.22,0.34,0.44,0.57和0.69 mg/kg)对生长期斑马鱼生长及机体硒状态的影响。经30 d的养殖后,对斑马鱼生长性能以及全鱼硒沉积、氧化状态、GPX活性及37个硒蛋白基因的转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基于酵母硒添加物,斑马鱼的最适日粮硒水平为0.32-0.37 mg/kg,此剂量下,斑马鱼机体处于理想硒状态,机体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率及较低的氧化状态。而当日粮硒水平低于0.32 mg/kg和高于0.44mg/kg时,斑马鱼机体分别处于硒缺乏和过量状态,表现出生长减缓和机体氧化压力增加。根据前期实验所确定的日粮硒水平与斑马鱼生长及机体硒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硒状态对斑马鱼肌肉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本实验对斑马鱼饲以不同日粮硒水平(0.10,0.22,0.34,0.44,0.57和0.69 mg/kg)的饲料30 d,随后对肌肉生长、肌肉生长模式及肌肉生长相关生物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适宜硒状态下(日粮硒水平为0.32-0.37 mg/kg),斑马鱼肌肉高速生长,而在硒缺乏及过量状态下(日粮硒水平分别低于0.32 mg/kg和高于0.44 mg/kg),斑马鱼肌肉生长受到抑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斑马鱼躯体的生长速率与肌肉的生长速率显着正相关(P<0.01)。对斑马鱼泄殖孔水平横截面白肌纤维的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实验期间,斑马鱼肌肉中仅存在少量肌纤维增生(肌纤维总数增加11.63%-15.81%,肌纤维增生贡献率为14.49%-21.52%),肌肉的生长主要由肌纤维肥大来实现(肥大贡献率为78.48%-85.51%)。进一步分析发现,机体硒状态主要通过调节斑马鱼肌肉中的蛋白质沉积以调节肌纤维肥大,而对成肌细胞与成熟肌纤维的融合事件并无显着影响。对蛋白质合成及降解相关通路活性的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适宜硒状态,缺硒状态下斑马鱼肌肉中的蛋白质合成速率降低而自噬活性增加,而硒过量状态下斑马鱼肌肉中的蛋白质合成与降解均未受到影响。进一步对斑马鱼肌肉中T4-T3-GH-IGF1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发现,不同硒状态下,斑马鱼肌肉中的T4、T3、GH及IGF1水平的变化规律与斑马鱼的肌肉生长情况并不相符。对斑马鱼肌肉中37个硒蛋白基因的转录情况的分析发现,日粮硒水平的增加显着上调了4个硒蛋白基因(GPX1a、GPX4a、Sel U1a和Sel W1)的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营养剂量硒范围内(日粮硒水平为0.10-0.34 mg/kg),Sel W1的m RNA丰度与斑马鱼的躯体生长及肌肉生长相关指标均显着相关(P<0.05)。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机体硒状态与斑马鱼肌肉的生长息息相关,硒缺乏及过量均不利于斑马鱼肌肉的生长。另外,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营养剂量硒对斑马鱼肌肉生长的调控机制:通过上调肌肉中Sel W的表达,促进肌肉中的蛋白质合成并抑制自噬介导的蛋白质降解,以促进斑马鱼肌肉的肥大性生长,从而促进斑马鱼躯体的生长。另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过量硒通过抑制斑马鱼肌肉的肥大性生长以抑制其躯体生长,然而,关于其更深层次的调控机制却仍不清楚。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从硒的营养必要性角度入手,探究了日粮硒对不同生长类型鱼类肌肉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揭示了营养剂量硒通过上调鱼类肌肉中Sel W的表达,加快蛋白质的沉积,促进肌肉肥大性生长,从而调节鱼类躯体生长的潜在规律。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丰富我们对于鱼类硒营养功能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硒对鱼类生长性能的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莹[7](2020)在《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品质评价及其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饲料中蛋白质的数量及质量影响进入仔猪后肠中进行发酵的蛋白质数量,进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及其肠道健康。目前已证明蛋白质水平对仔猪生长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但关于蛋白质来源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及肠道微生物影响尚不清楚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两个部分开展相关研究:试验一:豆粕与发酵豆粕中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及体外消化率的比较分析试验采集了不同来源的具有代表性的10种豆粕与发酵豆粕样品,测定粗蛋白、氨基酸、酸溶蛋白等主要营养成分,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含量,通过聚类分析选择了4种发酵豆粕,对其干物质、能量、粗蛋白、氨基酸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与豆粕样品比较,发酵豆粕中粗蛋白质和酸溶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升高7%、2.69%,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平均含量降低67%、62%。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发酵豆粕和豆粕的营养价值存在差异,且发酵豆粕的品质优于豆粕。试验二: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体重为8.58±0.44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仔猪。饲料蛋白质水平为16%,蛋白质来源分别是前一章比较分析得到的发酵豆粕(FSBM)、鱼粉(FM)、发酵豆粕+鱼粉(FSBM+FM)。28 d时,与FSBM组和FM组相比,FSBM+FM组的仔猪日增重、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显着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显着下降(P<0.05)。结肠内容物中,FSBM+FM组和FSBM组unidentifiedClostridiales和Terrispo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P<0.05),FM组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FSBM+FM组和FSBM组(P>0.05)。其中,部分肠道内容物的微生物丰度与免疫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另外,FSBM+FM组的乙酸、丁酸含量显着高于FSBM组和FM组(P<0.05)。综上所述,发酵豆粕和鱼粉复合作为饲料蛋白质来源与单一蛋白来源的饲料相比,可以增强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此外,本试验研究结果能够为不同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上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够为提高我国现有蛋白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李安平[8](2019)在《霉变饲料中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霉菌毒素一方面可破坏和降低原料或饲料中的养分,引起饲粮的适口性降低和营养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可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危害。家禽生产易受霉菌毒素危害,而系统地阐述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在调研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污染的基础上,饲喂蛋雏鸡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通过脏器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指标和基因m RNA表达的检测,探究染毒饲料对蛋雏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分子机制。将不同剂量的霉菌毒素和脱毒剂添加至基础日粮中,通过不同饲喂方式饲喂不同日龄的蛋雏鸡,结果发现,高水平霉菌毒素能染毒对蛋雏鸡食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单次、隔日霉菌毒素染毒对蛋雏鸡食欲影响均较大,浓度越高越明显;另外,高浓度毒素加脱毒剂转换正常日粮方式较正常日粮转换高浓度毒素加脱毒剂方式对蛋雏鸡食欲的影响小,在中高浓度霉菌毒素饲料中添加脱毒剂能提高蛋雏鸡的食欲。因此,霉菌毒素水平、雏鸡日龄、染毒次数和脱毒剂均对畜禽采食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毒素水平越高、雏鸡日龄越小、染毒次数越多和未使用脱毒剂均可降低蛋雏鸡的食欲。通过饲喂雏鸡含不同剂量霉菌毒素的饲料,探究其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各个脏器组织的损伤,结果发现:中高水平的霉菌毒素能降低雏鸡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耗料量,提高料重比,降低了蛋雏鸡的生产性能,而霉菌毒素脱毒剂能提高蛋雏鸡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耗料量,降低料重比,提高了蛋雏鸡的生产性能;中高水平的霉菌毒素能显着增加蛋雏鸡腺胃指数和肌胃指数,引起蛋雏鸡肌胃、腺胃、肠等组织发生损伤,而霉菌毒素脱毒剂能显着降低蛋雏鸡腺胃、肌胃等脏器指数,减轻雏鸡肌胃、腺胃、肠道等组织损伤。因此,饲料中中高剂量的霉菌毒素染毒会使蛋雏鸡的生长性能降低,使雏鸡的消化道、免疫器官和肝脏等器官发生坏死、变性等损伤;而在染毒日粮中添加脱毒剂可减轻毒素对动物的不良影响。最后,通过喂雏鸡含不同剂量霉菌毒素的饲料,探究其对蛋雏鸡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促炎与抗炎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饲料中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共同作用时,会损伤蛋雏鸡的免疫系统,降低雏鸡血清中T-AOC、CAT水平,使SOD活力下降,血清中MDA水平增加,降低了肝脏、腺胃、回肠、法氏囊、脾脏内抗氧化酶m RNA表达,提高了抗炎和促炎因子m RNA表达,会抑制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因子的合成,降低IL-6、INF-γ、Ig G、Ig M在血清中的浓度,使血清中的ND、IBD抗体水平下降;另外,脱毒剂3、4组的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抗体水平明显优于1、2组,而且能增加肝脏、腺胃、回肠、法氏囊、脾脏内抗氧化酶和抗炎因子的m RNA表达,降低促炎因子m RNA表达。因此,不同水平的霉菌毒素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和m RNA表达,增加抗炎和促炎因子的m RNA表达,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脱毒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组织中抗氧化酶的m RNA表达,降低霉菌毒素刺激引起的促炎因子的m RNA表达,增加抗炎因子的m RNA表达。总之,霉菌毒素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蛋雏鸡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促进脏器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炎症的发生,脱毒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霉菌毒素的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保护蛋雏鸡健康,而且脱毒剂3、4的脱毒效果优于其他两种。

刘兴伟[9](2019)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锍对草鱼生产性能、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锍(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确定生长中期草鱼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Br-DMPT的最适添加量。本试验选取540尾健康草鱼(初重为216.49±0.29 g),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鱼粉日粮和添加不同水平Br-DMPT的全植物蛋白日粮(Br-DMPT添加水平为:0.00、130.00、260.00、390.00和520.00 mg/kg)60天,考察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消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作用。生长试验结束后各处理选取24尾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研究Br-DMPT对草鱼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与鱼粉日粮相比,全植物蛋白日粮显着降低生长中期草鱼采食量、增重百分比、肠重(IW)和肠长(IL)以及消化酶活力,破坏肠道菌群结构,并且显着增加肠炎发病率(P<0.05)。然而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改善全植物蛋白日粮造成的不利影响(P<0.05),并能达到甚至优于鱼粉日粮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分别通过增加脑神经肽Y(NPY)含量和前肠胆囊收缩素(CCK)含量提高生长中期草鱼采食量和消化酶活力(P<0.05)。此外,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提高了生长中期草鱼疾病抵抗力(P<0.05),这与其增强了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水平的Br-DMPT(1)通过激活Keap1a(而不是Keap1b)/Nrf2信号途径上调抗氧化酶(MnSOD、CAT、GPx、GST和GR)的mRNA水平(除了CuZnSOD),提高相应的酶活力和GSH含量,提高肠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降低ROS、MDA、PC的含量(P<0.05),抑制了氧化损伤;(2)通过抑制FasL(仅后肠)、c-Rel和JNK信号途径下调Apaf-1、Bax、caspase-2、3、7、8、9的mRNA水平,上调Bcl-2、IAP、Mcl-1的mRNA水平(P<0.05),增强了肠道抗细胞凋亡能力;(3)通过抑制MLCK信号下调孔状疏松蛋白claudin-12、-15a、-15b的mRNA水平和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仅后肠)、claudin-b、-c、-f、-7a、-7b、-11(除了ZO-2、claudin-3c)的mRNA水平(P<0.05),增强了肠道紧密连接结构。(4)通过提高肠道抗菌物质LZ、ACP的活力及C3、C4和IgM的含量,上调抗菌肽(LEAP-2A/2B、Hepcidin、β-defensin和Mucin2)的mRNA水平(P<0.05),增强了鱼类肠道的抗菌能力;(5)通过激活TOR/(S6K1和4EBP)信号途径和抑制IKKβ(不是IKKα和IKKγ)/IκBα/NF-κBp65(而不是NF-κBp52)信号途径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IL-11、TGF-β1和IL-4/13B的mRNA水平(除了TGF-β2和IL-4/13B),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2、IL-1β、IL-6、IL-8、IL-15、IL-17D、IL-12p40的mRNA水平(除了IL-12p35)(P<0.05),从而缓解鱼类肠道炎症反应。综上所述,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的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肠道消化能力和平衡肠道菌群结构以及增强肠炎抵抗能力,并且能够达到鱼粉日粮效果。肠炎抵抗能力的提高与Br-DMPT加强肠道物理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有关:(1)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通过增强Nrf2信号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抑制MLCK信号加强细胞间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抑制FasL和c-Rel及JNK信号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加强肠道物理屏障功能。(2)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通过提高肠道抗菌物质产生、增强TOR信号和抑制NF-κB信号缓解炎症反应,加强肠道免疫功能。在全植物蛋白日粮条件下,以PWG、FI、抵抗肠炎的能力、前肠PC、MDA和IgM含量以及LZ活力为标识确定生长中期草鱼(216-759 g)的Br-DMPT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82.78、278.30、295.43、326.52、299.25、301.73、320.36 mg/kg。

张孟丹[10](2019)在《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毒性及致毒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鲤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7年占全国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的11.82%。近年来,随着鱼粉、豆粕等蛋白源价格上涨,给鲤养殖成本带来巨大压力,寻求廉价适宜蛋白源已成为解决鲤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棉粕资源丰富,年产量600万吨,棉粕中蛋白质含量达46%~53%,与鱼粉和豆粕中蛋白质含量相近,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蛋白来源之一。但棉粕中含有游离棉酚等抗营养因子影响营养素吸收,同时对水产动物也有一定毒性,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因此,探明游离棉酚对水产动物体产生毒性的作用机理已显得非常迫切。但关于游离棉酚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组织学、生理学水平,其毒理动力学特征和分子致毒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本项研究主要以黄河鲤为研究对象,通过单次口灌醋酸棉酚,连续口灌醋酸棉酚和长期投喂含醋酸棉酚饲料等方法,拟阐明醋酸棉酚对鲤的毒性作用及其致毒机理,以期为研发棉酚解毒新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醋酸棉酚在鲤体内毒理动力学特征鲤单次口灌20 mg/kg和静脉注射5 mg/kg醋酸棉酚后,醋酸棉酚的生物利用度为20.57%。静脉注射后棉酚在肠道和胆汁中蓄积较少,主要分布在肾脏中;口灌后棉酚主要分布在肾脏和肝脏中,其次为肠道,胆汁中有少量蓄积。结果说明,醋酸棉酚经肠道吸收后,肾脏中含量与静脉注射相近,其他组织中含量远高于静脉注射,可能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达到解毒棉酚的目的。2.单次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转氨酶、抗氧化酶活性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后,血清GOT和GPT仅在1 h内显着升高(P<0.05),肝脏SOD和GSH-Px活性在2 h内显着升高(P<0.05),HE染色显示肝细胞无明显损伤;TUNEL结果显示,肝细胞未发生凋亡,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7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结果说明,以20 mg/kg剂量单次给鲤口灌醋酸棉酚后,肝功能短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但未引起组织病变或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醋酸棉酚毒性作用。3.连续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肝毒性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连续7天口灌不同浓度醋酸棉酚后,醋酸棉酚在鲤各组织中的蓄积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肾脏﹥肝脏﹥后肠﹥前肠、中肠﹥胆汁﹥血清﹥鳃;连续口灌醋酸棉酚3天后肝胰脏指数开始显着升高(P<0.05),肝细胞核直径显着增加(P<0.05),5天后病理性损伤加重,且肝脏损伤程度随着口灌剂量增加和口灌时间延长而加重,同时血清SOD和GSH-Px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TUNEL分析显示,各棉酚组在口灌后的第5天肝细胞发生了凋亡,凋亡相关基因p53、Bax、caspase9、Fas、caspase8、caspase3、caspase7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Bcl-2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结果说明,连续口灌醋酸棉酚后,醋酸棉酚主要在肾脏和肝脏中蓄积,造成肝组织损伤,上调了线粒体凋亡通路和死亡受体凋亡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表达,并激活了SOD-GSH-Px抗氧化酶系统。4.饲料中添加醋酸棉酚对鲤生长、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鲤投喂0 mg/kg(FG-0)、340 mg/kg(FG-340)和680 mg/kg(FG-680)醋酸棉酚饲料60天后,鲤生长未受到影响;醋酸棉酚在鲤各组织中的蓄积量依次为肝脏、胆汁和血清;棉酚组血清中GPT和GOT活性显着升高(P<0.05),肝脏中血窦扩张充血、数量增加;FG-340和FG-680组血清TG和FG-680组的血清HDL-C、LDL-C含量显着降低(P<0.05),FG-680组肝脏中脂肪含量明显增加(P<0.05),LPL、G6PD、Fasn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TUNEL分析显示,肝细胞未发生凋亡,caspase3、caspase7、cdc2、cyclinB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各棉酚组肝脏中SOD无明显变化,但CAT和GSH-Px酶活性显着下降(P<0.05)。结果表明,鲤投喂含340 mg/kg、680 mg/kg醋酸棉酚饲料60天后,肝脏中醋酸棉酚和脂肪含量显着增加,肝脏中血窦扩张充血、数量增加,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但未引起肝细胞凋亡,可能通过细胞阻滞进行了修复。

二、小鼠无鱼粉日粮的进一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鼠无鱼粉日粮的进一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资源饲料化发展历程
    1.2 昆虫饲料创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1 昆虫粗蛋白及氨基酸组成的评估
        1.2.2 昆虫油脂及脂肪酸组成的评估
        1.2.3 昆虫几丁质的评估
    1.3 昆虫资源水产饲料化
        1.3.1 昆虫性日粮中影响鱼类消化吸收的因素
        1.3.2 昆虫性日粮影响鱼类健康的因素
    1.4 黑水虻
        1.4.1 黑水虻的营养组成
        1.4.2 黑水虻饲料化安全性评估
        1.4.3 黑水虻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5 水产用饲料油脂
        1.5.1 植物性油脂
        1.5.2 动物性油脂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黑水虻油脂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黑水虻油的制备
        2.2.2 试验试剂
        2.2.3 黑水虻油脂的有机溶液浸提法
        2.2.4 黑水虻感官及理化指标的测定
        2.2.5 数据统计
    2.3 结果
        2.3.1 黑水虻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3.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3.3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3.4 物料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3.5 油脂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2.3.6 油脂感官及理化性质指标测定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利用裂殖壶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营养价值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成份测定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3.3.2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体成分的影响
        3.3.3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脂肪酸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3.4.2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体成分的影响
        3.4.3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脂肪酸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日粮
        4.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4.2.3 采样方法
        4.2.4 常规成分测定
        4.2.5 血清生化和抗氧化状态相关指标测定
        4.2.6 脂肪及肠道组织切片的观察
        4.2.7 实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和生物学性状影响的比较
        4.3.2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状态影响的比较
        4.3.3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脂肪及肠道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
        4.3.4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4.4 讨论
        4.4.1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
        4.4.2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鲤幼鱼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4.4.3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抗氧化及炎症反应影响的比较
    4.5 结论
第五章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5.2.3 采样方法
        5.2.4 常规成分及脂肪酸的测定
        5.2.5 组织与日粮脂肪酸相关性计算
        5.2.6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5.2.7 脂肪和肝脏组织切片的制作
        5.2.8 实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
        5.2.9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5.3.2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5.3.3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3.4 组织和日粮脂肪酸的相关性
        5.3.5 R值显示的日粮和组织脂肪酸的关系
        5.3.6 组织脂肪酸组成的PCA分析
        5.3.7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3.8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5.3.9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5.4.2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代谢的影响
        5.4.3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的影响
        5.4.4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6.1 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代替豆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状况的影响
        6.1.1 前言
        6.1.2 材料方法
        6.1.3 结果
        6.1.4 讨论
        6.1.5 结论
    6.2 相同添加水平下普通黑水虻油及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影响的比较
        6.2.1 引言
        6.2.2 材料方法
        6.2.3 结果
        6.2.4 讨论
        6.2.5 结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
    7.1 黑水虻油对框鲤的整体影响及机制分析
    7.2 结论
    7.3 创新性
    7.4 下步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小球藻生长因子(CGF)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营养成分及免疫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生长、基础体成分、对消化酶的影响
        1.1.1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1.1.2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基础体成分的影响
        1.1.3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消化酶的影响
    1.2 饲料添加剂对营养成分、呈味物质的影响
        1.2.1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1.2.2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呈味物质的影响
    1.3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及响应环境胁迫的影响
    1.4 小球藻生长因子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CGF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基础体成分及消化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基础体成分的影响
        2.2.3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2.3.2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体基础体成分的影响
        2.3.3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的影响
    2.4 结论
第三章 CGF对凡纳滨对虾营养成分、呈味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3.2.2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3.2.3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3.3.2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3.3.3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CGF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及响应非离子氨胁迫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4.2.2 饲料中添加CGF后凡纳滨对虾对非离子氨胁迫的响应
    4.3 讨论
        4.3.1 饲料中添加CGF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4.3.2 饲料中添加CGF后非离子氨胁迫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乙酰转移酶PCAF调控断奶仔猪肝脏乳酸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肝脏糖代谢与调控
        2.1 肝脏糖酵解途径与调控因素
        2.2 肝脏糖异生途径与调控因素
        2.3 乳酸循环与肝脏乳酸清除
    3 断奶仔猪肝脏糖代谢特点与乳酸堆积
        3.1 断奶仔猪肝脏糖代谢规律
        3.2 断奶仔猪的乳酸代谢
        3.3 肝脏乳酸堆积的危害
    4 仔猪肝脏乳酸堆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4.1 断奶仔猪肝脏乳酸堆积的可能原因
        4.2 乳酸堆积对肝脏炎症信号的影响
        4.3 乳酸堆积对肝组织的影响
        4.4 乳酸堆积对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5 蛋白翻译后乙酰化修饰对肝脏糖代谢的调控作用
        5.1 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发现与特点
        5.2 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动态调控过程
        5.3 蛋白乙酰化修饰参与的生物学事件
        5.3.1 乙酰化修饰调控氧化应激反应
        5.3.2 乙酰化对脂代谢的调控
        5.3.3 乙酰化对糖代谢的调控
        5.4 非酶乙酰化与有酶乙酰化调控肝脏糖代谢
    6 乙酰转移酶PCAF
        6.1 乙酰转移酶PCAF的结构和功能
        6.2 PCAF调控肝脏糖代谢的作用机制
        6.2.1 PCAF乙酰化PGC‐1α和 Fox O1 调控糖异生
        6.2.2 PCAF调控肝脏胰岛素抵抗
        6.3 炎症应激下的肝脏PCAF的调控作用
        6.4 PCAF的天然抑制剂——山竹醇
    7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断奶仔猪肝脏糖脂代谢的乙酰化规律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动物管理和实验处理
        2.2 饲养日粮和管理
        2.3 样品采集与生化指标测定
        2.3.1 生长性能
        2.3.2 血清、肝脏生化指标
        2.3.3 肝脏组织形态学
        2.4 实验室分析
        2.4.1 血浆与肝脏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2.4.2 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2.4.3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2.4.4 免疫共沉淀
        2.4.5 相关代谢酶活性检测
        2.4.6 肝脏糖脂代谢产物的含量检测
        2.4.7 肝脏乙酰化蛋白组分析
        2.4.8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断奶应激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2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3.2.1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脏损伤的影响
        3.2.2 断奶应激对仔猪炎性因子的含量及表达的影响
        3.3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
        3.3.1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脏糖脂代谢产物的影响
        3.3.2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脏糖脂代谢途径关键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3.3.3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脏糖脂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4 断奶仔猪肝脏糖脂代谢乙酰化规律
        3.4.1 断奶仔猪肝脏定量乙酰化蛋白组学分析
        3.4.2 断奶仔猪肝脏中基于糖脂代谢的乙酰化蛋白组分析
        3.4.3 断奶仔猪肝脏中组学分析乳酸脱氢酶B的乙酰化位点
        3.4.4 断奶应激下仔猪肝脏乳酸脱氢酶的乙酰化规律分析
        3.4.5 断奶仔猪肝脏乙酰转移酶的表达谱
    4 讨论
第三章 PCAF诱导肝细胞乳酸清除障碍的分子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仔猪原代肝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
        2.1.1 仔猪原代肝细胞的分离
        2.1.2 猪原代肝细胞的培养
        2.2 细胞系及主要试剂
        2.3 同位素示踪实验和气象色谱质谱分析
        2.4 细胞内代谢产物~(13)C测定
        2.5 重组腺病毒
        2.6 RNA干扰和PCAF敲除细胞系
        2.7 质粒和转染
        2.8 定量PCR
        2.9 线粒体DNA含量及呼吸链复合物I-Ⅲ活性的测量
        2.10 肝组织代谢酶活力检测
        2.11 免疫共沉淀
        2.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断奶应激对仔猪肝细胞乳酸清除的影响
        3.2 断奶应激下仔猪肝细胞乳酸脱氢酶的双向活性变化分析
        3.3 断奶应激下PCAF乙酰化LDHB诱导肝细胞乳酸清除障碍的分子机制
        3.3.1 断奶应激下 PCAF 调控乳酸脱氢酶 LDHB 活性的分子机制
        3.3.2 PCAF乙酰化LDHB(K82)对肝细胞NAD~+/NADH转化的影响
        3.3.3 PCAF乙酰化LDHB(K82)对肝细胞乳酸/丙酮酸转化的影响
        3.4 PCAF乙酰化LDHB(K82)对肝细胞线粒体DNA含量和线粒体复合物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LDHB(K82)乙酰化对肝脏炎症反应及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处理
        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室检测
        2.3.1 血清、肝脏生化指标
        2.3.2 肝脏组织形态学
        2.3.3 血浆与肝脏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2.3.4 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2.3.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2.3.6 免疫共沉淀
        2.3.7 相关代谢酶活性检测
        2.3.8 线粒体DNA含量及呼吸链复合物I-Ⅲ活性的测量
        2.3.9 肝脏抗氧化指标检测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AAV8-LDHB(K82Q/R)断奶小鼠模型的建立
        3.2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生理指标及乳酸代谢的影响
        3.3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4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3.4.1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3.4.2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肝脏炎性因子含量及表达的影响
        3.5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肝脏线粒体DNA含量和线粒体复合物活性的影响
        3.6 LDHB(K82Q/R)对断奶小鼠肝脏H3K9 乙酰化的影响
    4 讨论
第五章 山竹醇缓解断奶仔猪肝脏乳酸堆积的作用机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动物管理和实验处理
        2.3 饲养日粮和管理
        2.4 样品采集与生化指标测定
        2.4.1 生长性能
        2.4.2 血清、肝脏生化指标
        2.4.3 肝脏组织形态学
        2.5 实验室分析
        2.5.1 血浆与肝脏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2.5.2 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2.5.3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2.5.4 免疫共沉淀
        2.5.5 相关代谢酶活性检测
        2.5.6 线粒体DNA含量及呼吸链复合物I-Ⅲ活性的测量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炎症反应与乳酸生成的影响
        3.3.1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免疫相关指标及乳酸生成的影响
        3.3.2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损伤的影响
        3.3.3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3.4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线粒体DNA含量和线粒体复合物活性影响
        3.5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PCAF乙酰化LDHB的影响
        3.5.1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PCAF活性的影响
        3.5.2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LDHB乙酰化的影响
        3.5.3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LDHB活性的影响
        3.5.4 山竹醇对断奶仔猪肝脏H3K9 乙酰化的影响
    4 讨论
第六章 总体讨论与结语
    1 总体讨论
    2 研究结论
    3 创新点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4)三种多糖对花鲈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花鲈生物学特性及其增养殖现状
        1.1.1 花鲈生物学特性
        1.1.2 我国花鲈增养殖现状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三种中药多糖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1.3.1 黄芪多糖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1.3.2 茯苓多糖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1.3.3 枸杞多糖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1.3.4 小结
    1.4 鱼类脂肪代谢研究现状
        1.4.1 脂类及其生理功能
        1.4.2 脂肪的消化吸收
        1.4.3 脂肪的合成代谢
        1.4.4 脂肪的分解代谢
        1.4.5 鱼类脂肪代谢的调控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生理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2.1.2 试验鱼饲养管理与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
        2.1.4 相关指标分析及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黄芪多糖对花鲈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3 黄芪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2.2.4 黄芪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5 黄芪多糖对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性能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2 黄芪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2.3.3 黄芪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茯苓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生理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3.1.2 试验鱼饲养管理与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
        3.1.4 相关指标分析及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茯苓多糖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茯苓多糖对花鲈消化酶的影响
        3.2.3 茯苓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3.2.4 茯苓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5 茯苓多糖对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茯苓多糖对花鲈生长性能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2 茯苓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3.3.3 茯苓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生理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4.1.2 试验鱼饲养管理与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
        4.1.4 相关指标分析及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枸杞多糖对花鲈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2.3 枸杞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4.2.4 枸杞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2.5 枸杞多糖对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性能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3.2 枸杞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4.3.3 枸杞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肝脏组织形态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5.1.2 试验鱼饲养管理与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
        5.1.4 相关指标分析及测定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指标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5.2.2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消化指标的影响
        5.2.3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5.2.4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2.5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2.6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5.2.7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肝脏油红O染色影响
    5.3 讨论
        5.3.1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生长、形体及消化的影响
        5.3.2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3.3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5.3.4 高脂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花鲈肝脏组织形态学及油红O染色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消化、肝脏组织形态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6.1.2 试验鱼饲养管理与试验设计
        6.1.3 样品采集
        6.1.4 相关指标分析及测定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指标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6.2.2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消化指标的影响
        6.2.3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6.2.4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2.5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2.6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6.2.7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肝脏油红O染色影响
    6.3 讨论
        6.3.1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生长、形体及消化的影响
        6.3.2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3.3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6.3.4 高脂饲料中添加枸杞多糖对花鲈肝脏组织形态学及油红O染色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5)高果胶日粮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胆汁酸代谢不良影响及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NSPs的研究现状
    3 NSPs对鱼类的消化和生理影响
    4 植物性饲料与NSPs生理效应比较
    5 NSPs抗营养作用的机理
    6 研究目的和意义、假说、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剂量果胶和纤维素对黄颡鱼生长消化及生理影响的比较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4 结论
第三章 果胶对黄颡鱼抗营养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4 结论
第四章 高果胶日粮干扰黄颡鱼BAs代谢的机制探究
    第一节 果胶日粮可通过食糜裹挟结合作用影响黄颡鱼肠道重吸收调控胆汁酸肠肝循环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4.结论
    第二节 肠道菌群在果胶诱导黄颡鱼胆汁酸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4 结论
    第三节 黄颡鱼胆汁淤积差异胆汁酸靶标代谢物筛选及补充胆汁酸改善效果探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本文总结
    2 本文创新
    3 本文不足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缩略语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6)日粮硒对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硒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2.1 硒
        2.2 硒的存在形式及地理分布
        2.3 硒状态对人类及动物健康的影响
        2.4 硒蛋白
        2.5 硒状态与硒蛋白基因的转录
        2.6 鱼类硒营养研究概况
    3 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3.1 骨骼肌的基本结构
        3.2 骨骼肌的生长发育
        3.3 肌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融合调控
        3.4 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与调控
        3.4.1 核糖体数量与蛋白质合成
        3.4.2 mRNA的翻译起始与调控
        3.4.3 肽链的延伸与调控
        3.5 骨骼肌蛋白质降解与调控
        3.5.1 钙蛋白酶系统
        3.5.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3.5.3 自噬-溶酶体途径
        3.6 硬骨鱼类骨骼肌生长发育特点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日粮硒对非限定性生长鱼类虹鳟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究
    第一节 日粮硒水平对虹鳟生长及机体硒状态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鱼
        2.2 饲料原料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饲料制备
        3.2 实验鱼养殖
        3.3 样品采集
        3.4 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分析
        3.5 化学成分测定
        3.6 总硒含量测定
        3.7 氧化状态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3.8 硒蛋白基因序列鉴定
        3.9 实时荧光定量PCR
        3.10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长性能与饲料利用
        4.2 全鱼及组织中硒沉积
        4.3 组织氧化状态及抗氧化机能
        4.4 组织硒蛋白基因表达
        4.5 组织硒蛋白基因表达与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节 营养剂量硒对虹鳟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鱼
        2.2 饲料原料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饲料制备
        3.2 实验鱼养殖
        3.3 样品采集
        3.4 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
        3.5 肌肉组织形态学分析与统计
        3.6 化学成分及总硒含量测定
        3.7 总RNA及 DNA提取
        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3.9 Western blot分析
        3.10 免疫荧光分析
        3.11 钙蛋白酶活性测定
        3.12 激素水平分析
        3.1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
        4.2 肌肉生长
        4.3 肌肉化学成分与总硒含量
        4.4 肌肉蛋白质合成
        4.5 肌肉蛋白质降解
        4.6 成肌细胞与肌纤维融合事件
        4.7 血浆及肌肉激素水平
        4.8 肌肉硒蛋白基因转录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节 营养剂量硒对餐后虹鳟肌肉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鱼
        2.2 饲料原料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饲料制备
        3.2 实验鱼养殖
        3.3 样品采集
        3.4 化学成分与总硒含量测定
        3.5 血浆及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3.7 Western blot分析
        3.8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长性能
        4.2 肌肉化学组成
        4.3 餐后血浆及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水平
        4.4 餐后肌肉蛋白质合成
        4.5 餐后肌肉蛋白质降解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日粮硒对限定性生长鱼类斑马鱼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究
    第一节 日粮硒水平对斑马鱼生长及机体硒状态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鱼
        2.2 饲料原料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饲料制备
        3.2 实验鱼养殖
        3.3 样品采集
        3.4 化学成分与总硒含量测定
        3.5 全鱼氧化状态及抗氧化机能分析
        3.6 全鱼硒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3.7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全鱼硒沉积
        4.2 生长性能
        4.3 全鱼氧化状态及抗氧化机能
        4.4 全鱼硒蛋白基因转录
        4.5 生长期斑马鱼的日粮硒需求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节 机体硒状态对斑马鱼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鱼
        2.2 实验饲料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鱼养殖
        3.2 样品采集
        3.3 肌肉组织形态学分析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3.5 Western blot分析
        3.6 钙蛋白酶活性测定
        3.7 激素水平测定
        3.8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肌肉生长
        4.2 成肌细胞与肌纤维融合事件
        4.3 肌肉蛋白质合成
        4.4 肌肉蛋白质降解
        4.5 肌肉激素水平
        4.6 肌肉硒蛋白基因转录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I 虹鳟硒蛋白基因序列的鉴定结果
        SelK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SelM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SelO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SelS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SelT1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SelT2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SelW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MsrB1A编码基因序列鉴定
    附录 II 作者简介
致谢

(7)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品质评价及其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主要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1.1.1 豆粕和发酵豆粕作为饲料蛋白源在仔猪上的应用
        1.1.2 鱼粉作为饲料蛋白源在仔猪上的应用
    1.2 低蛋白日粮的概述
    1.3 低蛋白日粮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低蛋白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3.2 低蛋白日粮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及其菌群结构的影响
    1.4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4.2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1.4.3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及其菌群结构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及体外消化率的比较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样品测定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的营养成分
        2.3.2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
        2.3.3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聚类分析
        2.3.4 发酵豆粕中干物质、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体外消化率
    2.4 讨论
        2.4.1 不同来源豆粕与发酵豆粕样品中营养成分的差异
        2.4.2 不同来源豆粕与发酵豆粕样品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差异
        2.4.3 不同来源发酵豆粕体外消化率的差异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2 试验设计
        3.2.3 饲养管理
        3.2.4 样品采集
        3.2.5 指标测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3.3.3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3.3.4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的影响
        3.3.5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3.6 血清免疫指标与主要肠道菌群的皮尔森相关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4.2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3.4.3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4.4 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结论
    4.2 本论文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霉变饲料中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霉菌毒素种类
        1 黄曲霉毒素
        2 呕吐毒素
        3 玉米赤霉烯酮
        4 伏马毒素
        5 赭曲霉毒素
    第二章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限量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1 检测方法
        1.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2 薄层色谱法(TLC)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4 气质联用(GC-MS)和液质联用(HPLC-MS)
        1.5 胶体金标记技术
        2 限量标准及污染情况
        2.1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2.2 呕吐毒素和T-2 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2.3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2.4 赭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2.5 伏马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第三章 霉菌毒素的危害
        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1.1 黄曲霉毒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黄曲霉毒素对细胞的影响
        1.3 黄曲霉毒素对生产健康的影响
        2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
        2.1 玉米赤霉烯酮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2 玉米赤霉烯酮对细胞的影响
        2.3 玉米赤霉烯酮对生产健康的影响
        3 呕吐毒素的危害
        3.1 呕吐毒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2 呕吐毒素对细胞的影响
        3.3 呕吐毒素对生产健康的影响
        4 赭曲霉毒素的危害
        4.1 赭曲霉毒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2 赭曲霉毒素对生产健康的影响
        5 伏马毒素的危害
        5.1 伏马毒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2 伏马毒素对生产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 霉菌毒素的防控
        1 霉菌毒素的预防措施
        1.1 选用抗病品种农作物,加强作物田间管理
        1.2 农作物收获和储藏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2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方法
        2.1 机械脱毒法
        2.2 物理脱毒法
        2.3 化学脱毒法
        2.4 吸附剂吸附法
        2.5 生物脱毒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蛋雏鸡采食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基础日粮组成
        1.4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日龄雏鸡染毒试验结果
        2.2 40日龄雏鸡染毒试验结果
        2.3 7日龄雏鸡染毒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霉变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脏器损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动物分组与处理
        1.4 生长性能的检测
        1.5 剖检与脏器指数测定
        1.6 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
        1.7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霉菌毒素及其脱毒剂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霉菌毒素及其脱毒剂对雏鸡脏器指数的影响
        2.3 器官组织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霉变饲料中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饲养管理和免疫
        1.3 仪器及试剂
        1.4 基础日粮和DON霉变饲料
        1.5 检测指标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DON对蛋雏鸡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影响
        2.2 不同类型脱毒剂对蛋雏鸡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影响
        2.3 不同剂量DON对蛋雏鸡免疫指标影响
        2.4 不同类型脱毒剂对蛋雏鸡免疫指标影响
        2.5 不同剂量DON对蛋雏鸡抗体滴度影响
        2.6 不同类型脱毒剂对蛋雏鸡抗体滴度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剂量DON及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影响
        3.2 不同剂量DON及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免疫指标影响
        3.3 不同剂量DON及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抗体滴度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霉变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对雏鸡抗氧化酶和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脏器组织的采集
        1.3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1.4 总RNA提取
        1.5 反转录(cDNA的合成)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
        1.7 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计算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肝脏抗氧化酶与炎性因子m RNA表达结果
        2.2 腺胃抗氧化酶与炎性因子m RNA表达结果
        2.3 回肠抗氧化酶与炎性因子m RNA表达结果
        2.4 法氏囊抗氧化酶与炎性因子m RNA表达结果
        2.5 脾脏抗氧化酶与炎性因子m RNA表达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9)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锍对草鱼生产性能、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选题背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锍(Br-DMPT)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特性
    2.2 DMPT对鱼类生产性能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途径
    2.3 DMPT对鱼类肠道的作用
        2.3.1 DMPT对鱼类肠道物理屏障功能的作用
        2.3.2 DMPT对鱼类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
    2.4 鱼类DMPT的最适添加量
    2.5 存在问题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3.2 研究意义
第四章 材料和方法
    4.1 生长试验方案
        4.1.1 试验设计
        4.1.2 饲粮配方及主要营养指标
        4.1.3 生长试验及饲养管理
    4.2 攻毒试验
    4.3 样品采集
        4.3.1 生长试验样品采集
        4.3.2 攻毒后的样品采集
    4.4 指标测定
        4.4.1 生产性能指标
        4.4.2 肠道消化酶活力和微生物的测定
        4.4.3 组织病理学观察
        4.4.4 DNA片段化的测定
        4.4.5 生化指标测定
        4.4.6 基因表达测定
        4.4.7 蛋白免疫印迹
    4.5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5.2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肝胰脏和肠道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3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5.4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肠炎抵抗力的影响
    5.5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肠道健康的影响
        5.5.1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肠道物理屏障功能的影响
        5.5.2 Br-DMPT对生长中期草鱼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5.6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5.6.1 肠道相关分析结果
        5.6.2 肠道回归分析结果
第六章 讨论
    6.1 全植物蛋白日粮降低了鱼类生产性能、肠炎抵抗能力、损害了肠道健康
    6.2 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提高鱼类生产性能以及肠炎抵抗能力
    6.3 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Br-DMPT促进了鱼类肠道健康
        6.3.1 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提高鱼类肠道物理屏障功能
        6.3.2 适宜水平的Br-DMPT能够提高鱼类肠道免疫功能
    6.4 生长中期草鱼在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Br-DMPT达到鱼粉日粮效果的添加量以及最适添加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毒性及致毒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酚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2 棉酚对动物的毒性作用
        1.2.1 棉酚对畜禽的毒性作用
        1.2.2 棉酚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作用
    1.3 棉酚作为药物开发的前景和作用机理
    1.4 小结
第二章 醋酸棉酚在鲤体内毒理动力学特征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处理
        2.3.3 标准曲线
        2.3.4 相对回收率
        2.3.5 色谱条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醋酸棉酚在鲤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动力学参数
        2.4.2 醋酸棉酚在鲤组织中分布特征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单次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转氨酶、抗氧化酶活性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分组与取样
        3.3.2 酶活测定
        3.3.3 RNA的提取及c DNA第一链的合成
        3.3.4 荧光定量检测
        3.3.5 组织切片制作和TUNEL分析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醋酸棉酚对鲤肝功能的影响
        3.4.2 醋酸棉酚对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3.4.3 醋酸棉酚对鲤肝脏SOD、GSH-Px活性的影响
    3.5 讨论
        3.5.1 醋酸棉酚对鲤肝功能的影响
        3.5.2 醋酸棉酚对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3.5.3 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连续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肝毒性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鲤p53 基因cDNA全长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4.3.2 鲤p53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4.3.3 鲤p53 基因m RNA组织表达模式
        4.3.4 醋酸棉酚在鲤体内组织分布特征
        4.3.5 醋酸棉酚对鲤肝功能的影响
        4.3.6 醋酸棉酚对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4.3.7 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鲤p53 基因克隆
        4.4.2 醋酸棉酚在鲤体内分布规律
        4.4.3 醋酸棉酚对鲤肝功能的影响
        4.4.4 醋酸棉酚对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4.4.5 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饲料中添加醋酸棉酚对鲤生长、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醋酸棉酚对鲤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5.3.2 醋酸棉酚在鲤体内蓄积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5.3.3 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5.3.4 醋酸棉酚对鲤肝脂代谢的影响
        5.3.5 醋酸棉酚对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醋酸棉酚对鲤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5.4.2 醋酸棉酚在鲤体内蓄积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5.4.3 醋酸棉酚对鲤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4.4 醋酸棉酚对鲤肝脂代谢的影响
        5.4.5 醋酸棉酚对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5.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业绩

四、小鼠无鱼粉日粮的进一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徐歆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小球藻生长因子(CGF)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营养成分及免疫机制的影响[D]. 韩朝婕.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3]乙酰转移酶PCAF调控断奶仔猪肝脏乳酸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同心.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三种多糖对花鲈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D]. 黄张帆. 集美大学, 2021(01)
  • [5]高果胶日粮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胆汁酸代谢不良影响及机制探究[D]. 任胜杰. 苏州大学, 2020
  • [6]日粮硒对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7]不同来源蛋白质饲料品质评价及其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D]. 李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霉变饲料中添加脱毒剂对蛋雏鸡健康的影响[D]. 李安平. 吉林大学, 2019
  • [9]全植物蛋白日粮中添加(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锍对草鱼生产性能、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其机制[D]. 刘兴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醋酸棉酚对鲤肝脏毒性及致毒机理的研究[D]. 张孟丹.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对小鼠无鱼粉饮食的进一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