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纪根,丁文峰,黄金权[1](2021)在《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解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制定水土保持政策与规划及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系统总结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基础理论重点与亮点及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科研平台建设等取得的成果。但总体来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还落后于水土保持实践。通过明确今后的研究重点,即土壤侵蚀动力学机制及其过程、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其适用性、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机理及其技术研发、重大生态治理工程生态过程及其效应评价,对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倩[2](2021)在《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国家主要粮油生产基地,灌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葵花、小麦,作物呈插花斑状分布,典型作物长势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表征,其作物长势分布变化复杂。灌区水土环境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掌握水土环境因子与农作物NDVI的关系与确定灌区最优灌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节水是灌区必不可少的研究目标,灌水量是水土环境关键因子,灌溉制度的优化尤为重要。当前农业种植区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演变关系研究尚少。值得开展干旱半干旱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的演变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本文利用遥感提取灌区不同作物类型NDVI时序曲线建立决策树划分灌区种植结构并分析典型作物葵花、玉米、小麦、瓜类作物长势变化特点;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克里金插值法分析灌区水土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作物-水土环境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在平原灌区运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通过提高DEM栅格像元精度(水平分辨率提高至10 m×10 m)和栅格像元值的Fortran编码方法、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解决平原灌区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并利用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确定了模拟研究区,添加地下水补给项ETk,解决了模型对浅埋深灌区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不足的关键性问题。完成了河套灌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并将改进后的SWAT模型结合河套灌区优选的作物水模型寻求最优灌溉制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RS、GIS手段得到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及生育期NDVI变化趋势:葵花、玉米、小麦、瓜类在各自生育期的变化随各类作物物候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葵花在苗期(6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玉米在拔节期(5月中旬以后)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小麦在分蘖期(4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瓜类在苗期(5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明显增大。(2)在区域监测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得到作物种植区土壤水盐变化特征: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在区域尺度以过量状态(θ?>67.31%)为主,在整个生育期均偏大。7月底至8月因蒸发和作物耗水出现水分亏缺区。最大轻度盐渍化区域在5月初、6月中旬出现,受地表蒸发和作物耗水影响,该时段盐渍化分级最明显。地下水埋深分布西浅东深,井灌区埋深较大,在3.05 m~6.5 m之间。(3)构建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用在灌区来明确不同类型的作物长势与灌区水土环境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度量程度。其优势在于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可以反映区域作物-土壤环境-地下水-气候之间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提出了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方法。各类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年内的变化与生育期发展过程联系紧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时序特征在试验年表现为波动性和平稳性。波动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相互颉颃为主,未达到良性耦合,有待进一步提升。平稳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良性耦合为主,表明水土环境与作物生长协调发展。(4)改进了平原灌区建立的SWAT模型,并运用改进的SWAT模型与作物水模型结合优化了作物灌溉制度。解决了平原灌区SWAT模型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从SWAT模型外添加地下水补给项弥补了模型对浅地下水埋深灌区潜水蒸发刻画的不足。最终,模型径流量率定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85,NS:0.73,PBIAS:-24,验证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67,NS:0.67,PBIAS:-2.6,达到了模型模拟的基本要求。模型改进后目标变量腾发量ET在典型区域的精度为率定期81.53~99.12%,验证期77.29~97.04%,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WAT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解放闸灌域的实际腾发量ET,解决了模型模拟实际腾发量精度不够的问题。可以进行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最终得到现状条件下优化的灌溉制度结果:葵花最优的灌溉制度为平水年、丰水年、枯水年播前灌130 mm,提前现蕾期5d配水时间灌水80 mm,开花期、灌浆期不灌水。玉米最优的灌溉制度为丰水年、枯水年提前拔节期3d配水时间灌水90 mm,喇叭口期提前3d配水时间灌水83 mm,抽雄期90 mm,灌浆期75 mm。平水年不改变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丰水年、枯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最优的玉米作物水模型。小麦最优的灌溉制度为枯水年、丰水年分蘖期90 mm,拔节期82.5 mm,灌浆期90 mm。平水年提前抽穗期5d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枯水年、丰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小麦最优作物水模型。
刘敬[3](2021)在《元阳县土壤保持功能的定量评价与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对自然环境、人类生产生活具有会产生负面干扰,做好土壤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元阳县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西南山区少数民族农业文明的代表区域。境内分布有荣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等多项桂冠的元阳梯田;研究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持梯田遗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In VEST模型的土壤保持模块对元阳县土壤保持进行定量化研究;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海拔、流域、遗产区与非遗产区三个维度揭示了元阳县土壤保持功能的空间特征。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对降雨、土壤类型、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5个自然因子与土壤保持空间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除自然因素,本文还以研究区的代表性景观元阳梯田为例、就人为活动对土壤保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元阳县整体上所面临侵蚀风险较小,土壤保持功能较好。全县土壤保持强度为32.53t/(hm2·a),土壤保持量为7.21·106t;平均侵蚀强度0.48 t/(hm2·a),属微度侵蚀面积2.12·105 hm2,占总面积的90.43%。提取实际侵蚀结果与实测值基于决定系数(R2)进行拟合验证,验证显示R2为0.9913较接近于1,说明研究过程严谨、结果可靠。(2)元阳县土壤保持呈现出多维度空间特征。从海拔维度看,土壤保持强度随着海拔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垂直变化特点,不同海拔范围土壤保持空间特征差异明显。当海拔处于800m—1200m的北亚热带时,土壤保持强度达到峰值35.73 t/(hm2·a),此时土壤保持量最多达到2.04·106t,占总量的28.48%。其次,在流域维度上,呈现出“保持强度自北向南逐渐变高、流域内部局部分异,保持量基本相当”的水平空间特征。具体表现为:李仙江流域土壤保持强度为36.57 t/(hm2·a),高于全县32.53 t/(hm2·a)的平均水平,元江流域29.61 t/(hm2·a)则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在土壤保持量上,全县土壤保持量为7.21·106t,元江流域为3.78·106t,李仙江流域为3.43·106t;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2.45%、47.55%,差别不大。最后,在遗产区维度上,自遗产核心区向外围遗产辐射区,土壤保持强度及土壤保持量均呈现出“自内向外逐变高”的水平分布特征。遗产核心区土壤保持强度为28.92 t/(hm2·a),保持量为0.48·106t,占比6.67%;遗产缓冲区土壤保持强度逐渐升至29.20 t/(hm2·a),土壤保持量为0.87·106t、占12.05%,均居于第二位;遗产辐射区土壤保持强度最高,为33.41 t/(hm2·a),保持量也是最高的,达到5.86·106 t,占总量的81.29%。(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分析表明:与土壤保持相关性较大的海拔、降雨、坡度、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5个自然环境因子所对应q值分别为0.02、0.01、0.01、0.18、0.01,可知土壤类型因素对元阳县的土壤保持空间格局影响最大。生态探测分析中“Y”主要出现在土壤类型因素与其他地理因子相互作用后,这表明不同土壤及其属性对元阳县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影响。风险探测结果表明:海拔668-1043m、降雨1806-1999mm、坡度9-20°、红壤、植被覆盖度在0.33-0.50的区间,是分析元阳县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的最佳范围。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因子两两交互后q值均大于任一单因子,其中土壤因子交互后q值最大。可知,土壤因素对元阳县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分布最为重要。人类活动对元阳县土壤保持具有重要影响,以梯田为例,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哈尼人以梯田为核心、以水为主线逐渐形成一整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法则,包括以寨神林崇拜为代表的植被保护与水源涵养、完备的灌溉---排泄系统、极具生态理念的农事活动、管护措施等,都不同程度对土壤保持起到促进作用。
邓龙洲[4](2021)在《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机理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南方风化花岗岩山地丘陵分布区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带之一。浙江省风化花岗岩坡地分布面积广、农业利用率高,在暴雨和陡坡条件下水土养分流失非常严重,很容易发生加速侵蚀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些地区开展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机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揭示风化花岗岩分布区土壤侵蚀及氮(N)磷(P)养分流失的特征与机理,本文以浙北地区典型的不同侵蚀强度的风化花岗岩坡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种受降雨侵蚀强度差异明显的坡地,分别对应为完整风化花岗岩坡地垂直剖面土层中的表土层(E1)、红土层(E2)和砂土层(E3)出露的坡地,其受侵蚀强度排序为E1(27)E2(27)E3。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原状土搬迁和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了不同雨强(30,60,90,120和150 mm/h)和坡度(8°,15°和25°)下的组合试验,研究了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N、P流失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了坡面径流和壤中流水动力学参数,分析了侵蚀泥沙粒径特征和总氮(TN)、总磷(TP)流失形态与路径,系统性探讨了不同侵蚀强度坡地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养分流失强度和路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径流的水动力学特征与雨强、坡度、侵蚀强度等影响因子密切相关。坡面径流的径流率(Rr-S)随产流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稳定,而壤中流的径流率(Rr-I)为“增大-稳定-减小”的单峰曲线。坡面径流产流形式随着产流时间的延长由超渗产流逐渐向饱和产流转变。Rr-S、坡面径流产流总量(QS)都和雨强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Rr-I、壤中流产流总量(QI)都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坡面径流实测流速(V0-S)与雨强呈线性正相关(p<0.05),壤中流实测流速(V0-I)远小于V0-S。V0-I与雨强呈指数函数关系(p<0.05)。E2坡地的Rr-I、QI和V0-I都小于E3。坡面径流的平均径流深度(h)和侵蚀强度、坡度呈负相关而与雨强呈正相关关系,雷诺数(Re)、径流功率(w)都随雨强、坡度的增大而递增,并且呈E1>E2>E3顺序,弗汝德数(Fr)也随雨强的增加而递增。径流剪切力(τ)和雨强的关系几乎与h相同,但τ随坡度的增加而递增。QS和坡面径流平均流速(V-S)、Re以及w都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p(27)0.01)。坡面径流属层流(Re(27)500)、缓流范畴(Fr(27)1),侵蚀强度极大地影响了降雨径流的流速和流态变化。壤中流占比呈E3>E2>E1顺序,尤其E3坡地产流形式以壤中流为主(>75.68%),表明坡地受侵蚀强度越大则越容易产生壤中流。(2)三种不同侵蚀强度风化花岗岩坡地的侵蚀泥沙动态指标及粒度特征差异显着。侵蚀产沙速率(Sr)和径流含沙率(Sc)随产流时间的延长一直波动性递减。产沙总量(SL)随雨强、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排序为E1>E2>E3,与场降雨平均Sc顺序相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上的SL与V-S、τ和w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侵蚀泥沙的平均质量粒径(MWD)和细砂粒富集比(Er)都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和雨强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27)0.01)。MWD与不同水动力学参数基本上都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h、Fr和坡度的相关性最弱,并且三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地表粗糙度对泥沙迁移的实际影响取决于不同运移过程的平衡结果。泥沙大颗粒(0.02-2 mm)通过滚动、跃移方式迁移,小颗粒((27)0.02 mm)则通过悬浮方式成团运输,整体上侵蚀泥沙更易富集细小颗粒。总的侵蚀产沙负荷在产生壤中流的坡地上也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侵蚀预测和建模时应考虑原始坡地侵蚀强度的影响。保护好原坡地的上层土壤(如表土层和红土层)是减缓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进一步被侵蚀的关键。(3)风化花岗岩坡地TN、TP流失的过程特征及流失路径明显不同。坡面径流TN、TP流失浓度随产流时间的延长都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坡面径流TN、TP流失总量都随雨强的增大而递增,其中TN流失总量与雨强呈指数关系(R2>0.79,p(27)0.05),而TP流失总量在坡度为8°、15°、25°时与雨强分别呈二项式函数(R2>0.98,p(27)0.05)、幂函数(R2>0.98,p(27)0.01)和对数函数(R2>0.87,p(27)0.05)关系。E2壤中流的TN流失浓度和流失总量都大于E3,TP顺序则与之相反。E2、E3壤中流TN流失总量与雨强分别呈二项式函数(R2>0.62)、对数函数(R2>0.94,p(27)0.01)关系,而TP则为二项式函数(R2>0.80)、幂函数(R2>0.92,p(27)0.01)关系。壤中流TN流失浓度高于坡面径流,TP则顺序相反。降雨径流的TN主要以溶解态形态流失,其中最主要的流失形态为NO3--N而NH4+-N为重要补充形式,两者总占比>67.78%。不同坡地降雨径流TP流失形态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E1、E2坡地坡面径流TP流失以DP为主,而E3坡地在小雨强下以DP为主但在中大雨强下以PP流失居多。E2和E3坡地壤中流TP流失以DP为主而PP为重要补充形式。侵蚀泥沙的TN流失浓度和流失总量都呈E1>E2>E3顺序,TP顺序则在不同雨强下交替变化。侵蚀泥沙TN、TP流失总量与雨强分别呈幂函数(R2>0.86,p(27)0.05)、指数函数(R2>0.91,p(27)0.05)关系。总体而言,壤中流是E2、E3坡地TN流失的最主要路径(>50%),而E1坡地TN流失的主要路径为坡面径流。侵蚀泥沙的TP流失总量都高于降雨径流,即泥沙为TP流失的主要路径(>49.26%),这明显不同于TN流失特征,原因在于N、P的吸附-解吸机制不同。TN主要以溶解态形式随降雨径流流失,而TP则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吸附在土壤表面随侵蚀泥沙运移。(4)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影响因子对各路径的N、P流失存在显着促进作用。坡面径流N/P(质量比)随产流时间延长而递减并且呈E1>E2>E3顺序。壤中流的N/P远大于坡面径流,其随产流时间延长波动递增,不同坡度下的大小排序为8°>15°>25°。E2坡地的壤中流N/P大于E3。不同流失路径N/P顺序为壤中流>坡面径流>侵蚀泥沙。根据N/P的数值可知,N在坡面径流、侵蚀泥沙中起养分限制作用,而P在壤中流中起养分限制作用。场降雨TN、TP流失总量与雨强、坡度之间的统计模型拟合效果较好(p(27)0.01),TN、TP流失总量与雨强、坡度都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雨强和坡度增大对养分流失有促进作用。因此,应采取工程和植物保护措施来缓解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日益加剧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过程。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蔡运龙,张镱锂,尹云鹤,刘国彬,欧阳竹,马巍,杨林生,吴铎,雷加强,张国友,邹学勇,陈晓清,谈明洪,王训明,包安明,程维新,党小虎,韦炳干,王国梁,王五一,张兴权,刘晓晨,李生宇[5](2020)在《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基础研究见长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学家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在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同样取得显着成效,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规划,宏观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与自然区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风险防控、荒漠化过程与防治、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冻土区工程建设、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和地方病防治、自然地理要素定位观测、地理空间分异性识别和地理探测器等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指出了未来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陶旭[6](2020)在《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及变化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重要的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Nr)排放源之一,随农田氮肥用量的增加,部分氮素不能被作物吸收而以各种活性氮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造成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土壤酸化、酸雨等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区,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种植模式多样,但关于该区域不同种植模式的活性氮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却未见详细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DNDC模型模拟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活性氮排放量,并探明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环境因素,以期为优化作物生产布局,降低稻田活性氮排放,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7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稻田种植总面积和总活性氮排放量存在显着的年际差异。该区域稻田种植模式的总面积年际间变化范围为10.44×106~11.20×106公顷,拟合结果显示,其随年份显着增加,年均增长为7×104公顷。其中,稻麦和稻稻油面积变化范围分别为3.07×106~3.61×106和0.10×106~0.12×106公顷,随年份显着增加;稻油、双季稻和中稻休耕面积变化不显着,变化范围分别为2.11×1 06~2.31×1 06、3.47×106~3.37×106和1.69×106~1.79×106公顷,2015年以后,稻油和双季稻模式面积呈下降趋势,中稻休耕呈上升趋势。2005-2017年间,该区域总活性氮排放量变化范围为0.95~1.18 Tg N year-1,平均排放量为1.06 Tg N year-1,随年份显着增加,年均增幅为0.02 Tg。其中,稻麦模式总活性氮排放随年份显着增加,其它模式变化不显着;2015年以后稻油、双季稻和稻稻油模式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中稻休耕为增加趋势。不同种类活性氮对总活性氮排放量的贡献表现为NH3(73.9%)>氮淋溶(19.0%)>径流(4.5%)>N2O(2.6%);不同种植模式对总活性氮排放量的贡献表现为双季稻(43.2%)>稻麦(24.8%)>稻油(18.2%)>中稻休耕(11.8%)>稻稻油(1.8%)。(2)2005-2017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单位面积水稻当量产量、氮肥用量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存在显着的年际间差异。稻麦、稻油、双季稻和稻稻油的水稻当量产量和氮肥用量随年份显着增加;中稻休耕模式水稻当量产量和氮肥用量随年份变化不显着,2005-2017年间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水稻当量产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1~12.4、10.5~10.8、11.2~12.1、12.9~14.2 和 7.3~7.4 t ha-1,氮肥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446.8~503.0、310.9~340.9、347.9~378.5、464.2~497.6 和 212.9~231.6 kg N ha-1。此外,稻油模式的PFPN随年份显着降低,而其它模式PFPN随年份变化不显着,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PFPN变化范围分别为23.4~26.6、31.9~34.1、31.1~33.8、27.0~30.4 和 31.8~35.5 kgkg-1。(3)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年份周年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量存在显着差异。单位面积排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稻稻油(162.0 kg N ha-1 year-1)、双季稻(134.4 kg N ha-1 year-1)、稻油(84.5 kgN ha-1 year-1)、稻麦(80.2 kgN ha-1 year-1)和中稻休耕(61.4 kg N ha-1 year-1)。此外,2005-2017年间,稻麦、稻油模式的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量随年份而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2.93 kg N ha-1、0.86 kg N ha-1,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量差异不显着。(4)活性氮排放强度在不同种植模式间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稻稻油(11.9 g kg-1 year-1)>双季稻(11.5 g kg-1 year-1)>中稻休耕(10.5 g kg-1 year-1)>稻油(7.9 g kg-1 year-1)>稻麦(6.7 g kg-1 year-1)。2005-2017 年间,稻麦和中稻休耕模式的活性氮排放强度随年份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0.14 g kg-1和0.15 g kg-1,稻稻油模式的活性氮排放强度则随年份显着降低,年均降幅为0.25 g kg-1,稻油、双季稻模式的排放强度差异不显着。(5)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因素存在差异。敏感性分析显示,氮肥用量、土壤pH、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共同因素,敏感性指数均大于0.2。此外,稻麦模式还受降雨量(0.45)影响;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受气温和土壤容重影响,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50、0.21和0.33、0.28;双季稻模式受降雨量(0.41)和气温(0.36)影响;稻稻油模式受土壤容重(0.23)影响。从产量看,稻稻油和双季稻模式周年产量最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其次为稻麦和稻油模式,中稻休耕模式最低。从活性氮排放看,稻稻油和双季稻单位面积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较高,稻麦和稻油系统次之,中稻休耕模式最低。综合考虑,稻麦和稻油模式可保持周年产量并降低活性氮排放量,应在适宜的种植区推广稻麦和稻油模式;尽管双季稻活性氮排放量高,但有利于提高粮食总产,应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降低双季稻模式的活性氮排放量。综上,通过优化种植结构、降低氮肥用量及土壤改良等措施降低稻田活性氮排放,是提高稻田主要种植模式周年产量,减轻环境足迹,保障作物可持续生产的关键。
王硕[7](2020)在《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加深,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深刻,人为的干扰和破坏远远超出了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当前世界各地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可蚀性的特征,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祊河是沂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内地形破碎,沟壑密布,土层疏松浅薄,人口稠密,土地利用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针对祊河流域开展土壤性质和土壤可蚀性的研究,对于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壤质量保持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祊河流域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含水量、容重、机械组成、团聚体、孔隙度、pH值、有机质等理化因子的特征与差异,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对EPIC、Shirazi、Torri三种土壤可蚀性估算模型在祊河流域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分异特征,讨论了土壤可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土壤类型0-20cm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差异。土壤含水量、>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GMD和有机质含量均呈现褐土>棕壤>粗骨土的趋势;土壤容重为棕壤>粗骨土>褐土;三种土壤类型均以粉粒为主,粗骨土与棕壤较褐土颗粒偏粗;MWD为棕壤>褐土>粗骨土;孔隙度与pH值均为褐土>粗骨土>棕壤。(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差异。0-20 cm土层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为: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草地、林地、园地;容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园地、耕地、草地、林地;四种土地利用土壤的机械组成均以粉粒为主,园地的砂粒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土地利用,但其黏粒含量显着低于耕地和林地;GMD、MWD、>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林地、草地、园地、耕地;孔隙度和有机质均呈现林地>草地>耕地>园地的趋势;pH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园地,土壤整体呈中性和弱酸性。在垂直变化上,土壤质地有小幅波动变化,总体表现为砂粒减少,粉黏粒增加;除草地的含水量、pH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外,各土地利用的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各土地利用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MWD、GMD、孔隙度、有机质整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耕地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10-20 cm时达到最高值,林地的MWD、GMD在20-30 cm土层有一定波动。(3)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关系。容重和砂粒含量对多种土壤性质有负面影响,而黏粒、有机质、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等对多种土壤性质有促进和改善作用。(4)三种土壤可蚀性模型估算值较径流小区实测数据偏小,不确定性分析表明修正EPIC模型更适合用于祊河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的估算。0-20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为褐土>棕壤>粗骨土;0-20cm土层K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在垂直变化上,除林地有一定波动外,各土地利用的土壤可蚀性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半方差分析表明球形模型更适用于模型表达,利用克里格插值法得到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可知祊河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整体呈现中部、西南部高,西北部、东南部低的分布。(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K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的K值均与粉粒呈显着正相关,与砂粒和有机质呈显着负相关。耕地的K值还与容重、>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MWD、GMD和孔隙度有关,园地的K值受>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GMD影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最主要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影响土壤可蚀性的土壤粒级有所差异,但均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杨恒[9](2020)在《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与氮磷流失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库区调控下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伴生过程的驱动机制,是库区流域水安全保障的理论基础;三峡库区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域,地形地貌特殊;目前三峡水库发挥着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效益。运行16年来,其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库区气候效应,水-土-生态环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研究的热点,但是其机理较为复杂,且对库区水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论文围绕三峡库区流域,首先,认识其建库前后水循环演变规律,库区暴雨时空演变规律;其次,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基于“样地尺度-小流域尺度”的野外原型观测试验及暴雨条件(100mm/h、80mm/h、60mm/h、40mm/h)下的不同坡面(20°、15°、10°、5°)下的人工降雨实验,揭示坡面及小流域尺度的降雨-径流、径流-泥沙、不同径流组分与氮磷营养盐流失间的关系,从而阐释水循环变化如何驱动库区典型地貌单元氮磷营养盐的流失特征;同时,构建库区小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建立参数化方案集;最后采用气候模式资料驱动模型,识别未来小流域水循环及氮磷污染负荷的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流域建库前后,降水年际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蓄水期(9-10月),建库后较建库前明显增多;气温年际间呈增加趋势,蓄水期气温降低明显,泄水期气温升高明显;蒸发与气温的演变趋势一致;地表径流年际间呈降低趋势,蓄水期变化趋势与降水一致;库区表层土壤水分,年际间呈减少趋势,月尺度上,1-2月,8-12月呈增加趋势。库区中游干流万县站点的降水-径流关系无明显变异特征,蒸发-流量变异点出现在1982年,降水-蒸发变异点出现在1990-1992区间;支流站点巫溪站降水-蒸发,降水-径流,蒸发-径流无明显变异特征。(2)2008-2018年三峡库区逐小时降水时空分布规律表明:库区超过20mm/h雨强事件主要发生在5-9月,且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以后库区流域出现暴雨的范围增多较为明显;出现的最大小时降水为76.83mm(垫江县境内,2017年8月3日),最大小时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通过计算2008-2018年5-9月四个高度层(300hPa、600hPa、700hPa、850hPa)水汽通量及散度表明:三峡库区流域水汽主要集中在850hPa高度,7月水汽输送最大,水汽主要靠西南风输入,各高度水汽通量散度计算结果显示,三峡库区流域2008-2018年5-9月基本为辐散区。(3)样地尺度观测结果表明:壤中流对总径流的贡献最大,其中10°样地>5°样地>15°样地;三个样地地表产流量均与PO4+-P浓度呈显着正相关,且坡度等于10°样地,地表产流量与TP、TN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坡度等于5°样地,其与NH4+-N浓度、NO2-N浓度、TP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壤中流产流量与对应氮磷营养盐浓度相关性不显着。石盘溪小流域观测结果显示:流域出口降雨径流关系为y=53.847x+93.344(R2=0.283,P<0.01);流域出口产流量与氮磷流失浓度相关性不显着。(4)短历时强降水坡面产流与氮磷营养盐流失实验结果表明:暴雨强度、坡度、径流与泥沙是影响紫色土坡面氮磷流失的主要因子,雨强大于80mm/h,地表平均产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雨强小于40mm/h,坡度小于5°,地表产流为0;壤中流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加。地表径流与TN浓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5),雨强小于60mm/h的拟合效果优于雨强大于80mm/h的样地;地表径流与TP浓度线性相关,但不显着。坡度大于20°样地,壤中流与TN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其余样地呈线性关系;各样地壤中流与TP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对于地表径流中NH4+-N与PO4-P浓度的变化,一般情况,其随着地表产流的进行浓度逐渐降低或者趋于稳定,但是由于暴雨作用加上坡面粗糙程度及紫色土的易侵蚀性及溅蚀性,在较大坡度上,降水溅蚀及重力作用使某些残留物质随径流进入水体,会出现某些时段浓度的突然升高;地表产流中NO2-N、NO3--N浓度,基本是同增同减的变化趋势,雨强越大,其浓度随地表径流的波动越大,反之则其波动较为稳定。对于壤中流中NH4+-N与PO4--P浓度,雨强大于100mm/h,坡度越大(大于15°),它们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整体上随着产流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但是雨强小于60mm/h,其随产流的波动较大;壤中流中NO3--N浓度,各雨强条件下,均呈“V”型分布。(5)构建了綦江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对径流及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得到了綦江流域分布式参数方案集;綦江流域2014年(丰水年)TN、TP输出分别为4570.32吨和814.44吨,2010年(平水年)TN、TP输出分别为2329.83吨和442.21吨,2012年(丰水年)TN、TP输出分别为690.11吨和50.30吨;在CMIP6气候模式4种情景数据的驱动下,预测了綦江流域未来径流与氮磷负荷的趋势:SSP126、SSP245、SSP370、SSP585四种情景下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历史期分别增加了 72.1%,80.4%,20.77%及85.5%;SSP126和SSP370情景下,总氮与总磷负荷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而SSP245与SSP585情景下,呈增加趋势,预估结果为綦江小流域科学制定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万柯均[10](2019)在《川西小流域氮沉降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河流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由于环境恶化和大气沉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氮沉降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本研究选择川西平原西河小流域不同生态区(集约化农区、普通农区、城市区和林区)为研究区域,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持续监测大气氮干湿沉降与河流氮素,研究西河流域大气氮沉降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和输出系数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大气氮沉降对西河水体的氮贡献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大气NO3--N、NH4+-N、DON、TN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5.84、10.88、7.58和24.30 kgN/(hm2·a);湿沉降通量分别为11.54、16.97、7.93和36.44 kgN/(hm2·a);总沉降通量分别为17.38、27.85、15.51和60.74 kgN/(hm2·a)。各样点均以湿沉降为主,且干湿总沉降中均以NH4+-N通量占主要部分。(2)研究区大气氮沉降在时间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干沉降通量均表现为秋季最高、春冬季次之、夏季最低(P<0.05);湿沉降通量中NO3--N、DON、TN均表现为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P<0.05),NH4+-N表现为秋季最高、春夏季次之、冬季最低(P<0.05);总沉降通量中NO3--N、NH4+-N、TN的变化趋势同湿沉降NH4+-N,DON则表现为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P<0.05)。(3)研究区大气氮沉降在空间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年通量的空间变异上,干沉降量基本表现为农场点(集约化农区)、明珠点(城区)>文井江点(林区)>怀远点(林区)、元通点(普通农区)(P<0.05);湿沉降和总沉降则基本表现为怀远、文井江点(林区)>农场点(集约化农区)、明珠点(城区)>元通点(普通农区)(P<0.05)。(4)研究区西河氮素NO3--N、NH4+-N、DON、TN年均浓度分别为1.24、0.12、0.15和1.51 mg/L。NO3--N是河流氮素的主体部分。季节性变化基本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P<0.05);空间性变化基本表现为徐家渡点(集约化农区)、明珠点(城区)>元通点(普通农区)>怀远点(林区)>文井江点(林区)(P<0.05),即从上游→中游→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西河中NO3--N、NH4+-N、DON、TN的年负荷量分别为2175.2、193.4、349.2和2717.8 t,研究区大气各形态氮沉降对河流氮素的贡献分别为4.56%、73.93%、25.32%和12.17%,大气NH4+-N沉降是进入河流中氮素的主体部分,且河流中NH4+-N的主要来源方式也为大气沉降。
二、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2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 |
2.1 基础理论 |
2.1.1 红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坡面侵蚀之间的关系 |
2.1.2 崩壁土体抗剪强度随水分变化的规律 |
2.1.3 紫色土壤中流在坡面侵蚀产沙中的作用 |
2.1.4 西南喀斯特水土流失/漏失过程与机理 |
2.2 水土保持关键技术 |
2.2.1 长江中上游坡耕地整治技术 |
2.2.2 红壤退化阻控关键技术 |
2.2.3 崩岗治理技术 |
2.2.4 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
2.3 水土保持科研平台建设 |
3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展望 |
(2)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1 植被与水土环境演变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灌溉制度优化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与地质地貌 |
2.1.1 研究区概述 |
2.1.2 地质地貌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气象采集 |
2.2.2 引水量、排水量、种植结构面积来源 |
2.2.3 地下水埋深资料 |
2.2.4 土壤样本点及作物生长指标的野外采集与试验 |
2.2.5 遥感影像的来源与验证样本点的野外采集 |
3 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变化特征 |
3.1 理论与方法介绍 |
3.1.1 决策树分类方法 |
3.1.2 变异结构分析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法 |
3.2 灌区典型作物长势及种植结构的提取 |
3.2.1 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长势分析 |
3.2.2 解放闸灌域种植结构提取 |
3.3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主要生育阶段NDVI时空变化特点 |
3.3.1 葵花NDVI变化特征 |
3.3.2 玉米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3.3 小麦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3.4 瓜类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4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农田水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点 |
3.4.1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3.4.2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3.4.3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 |
3.4.4 作物种植区引水量、排水量变化特征 |
3.4.5 作物主要生育期气候因子(降雨、ET)变化特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
4.1 耦合度模型理论与构建方法 |
4.2 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1 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分析 |
4.3.2 作物长势-水土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平原灌区的构建 |
5.1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简介与灌区应用的普适性 |
5.1.1 模型简介 |
5.1.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灌区水文过程的模拟及应用普适性 |
5.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
5.2.1 基础资料的调查搜集与数据库构建 |
5.2.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SWAT模型的率定、改进与校准 |
6.1 SWAT模型对径流量的率定与校准 |
6.2 SWAT模型中腾发量的计算原理与改进、校准过程 |
6.2.1 SWAT模型中ET的计算原理 |
6.2.2 SWAT模型改进-潜水蒸发项的添加 |
6.3 模型改进后对ET目标变量的率定与验证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 |
7.1 不同灌溉情景的设置 |
7.1.1 第一种灌溉情景 |
7.1.2 第二种灌溉情景 |
7.2 作物水模型的优选 |
7.2.1 河套灌区典型作物的作物水模型 |
7.3 灌溉制度的寻优 |
7.3.1 第一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
7.3.2 第二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
7.3.3 灌溉制度优化结果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元阳县土壤保持功能的定量评价与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壤侵蚀现状与研究技术手段日益成熟 |
1.1.2 元阳县土壤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土壤保持的国内研究 |
1.3.2 土壤保持的国外研究 |
1.3.3 InVEST模型在土壤保持研究中的应用 |
1.3.4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社会经济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InVEST模型及其土壤保持模块原理 |
2.2.3 地理探测器 |
第3章 基于In VEST模型的元阳县土壤保持功能的计算与验证 |
3.1 模型参数设置与因子数据处理 |
3.1.1 降雨侵蚀力R因子 |
3.1.2 土壤可蚀性K因子 |
3.1.3 地形(坡长和坡度)LS因子 |
3.1.4 植被覆盖与管理C因子 |
3.1.5 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 |
3.1.6 泥沙截留率(SE) |
3.1.7 流域集水区提取及汇流累积量阈值 |
3.1.8 土地利用数据 |
3.2 结果与验证 |
3.2.1 结果 |
3.2.2 基于决定系数R2 的计算结果准确性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壤保持功能空间特征的多维度分析 |
4.1 海拔维度土壤保持空间特征 |
4.2 流域维度土壤保持空间特征 |
4.3 遗产区维度土壤保持空间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因子分析 |
5.1 数据处理 |
5.1.1 土壤保持强度数据 |
5.1.2 自然环境因子数据 |
5.2 自然环境因子对土壤保持功能的贡献率 |
5.2.1 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
5.2.2 生态探测结果分析 |
5.2.3 风险探测结果分析 |
5.2.4 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
5.3 梯田土壤保持的人为活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4)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机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资助项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缩略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坡地土壤侵蚀形式 |
1.2.2 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
1.2.3 土壤侵蚀过程携带养分流失 |
1.2.4 坡地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 |
1.2.5 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研究概述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 降雨试验的设计 |
2.4 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
2.5 相关参数的计算 |
2.5.1 水动力学参数 |
2.5.2 泥沙相关系数 |
2.5.3 养分流失量的计算 |
2.6 试验数据分析 |
3 坡面产流动态模拟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坡面径流的初始产流时间 |
3.3.2 坡面径流的径流率 |
3.3.3 坡面径流的产流总量 |
3.3.4 坡面径流的流速变化 |
3.3.5 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壤中流水文动态模拟与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 |
4.3.2 壤中流的径流率特征 |
4.3.3 壤中流的产流总量 |
4.3.4 壤中流的平均流速特征 |
4.3.5 壤中流对降雨产流的贡献 |
4.4 本章小结 |
5 坡面产沙动态模拟与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坡面径流的产沙动态过程 |
5.3.2 坡面径流的含沙率特征 |
5.3.3 侵蚀泥沙颗粒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径流泥沙携带氮素流失动态过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坡面径流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
6.3.2 壤中流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
6.3.3 侵蚀泥沙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
6.3.4 氮素流失路径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径流泥沙携带磷素流失动态过程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特征分析 |
7.3.2 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分析 |
7.3.3 侵蚀泥沙磷素流失特征 |
7.3.4 磷素流失路径比较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径流泥沙携带养分流失综合分析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坡地养分流失的N/P质量比特征 |
8.3.2 养分流失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三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的产流特征 |
9.1.2 三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的侵蚀产沙特征 |
9.1.3 径流泥沙携带TN、TP流失特征 |
9.1.4 径流泥沙携带养分流失综合分析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自然地理学实践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 综合自然区划服务国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 |
2.1.1 经典综合自然区划服务国家农业生产 |
2.1.2 生态地理区划服务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2.1.3 综合区划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2.1.4 未来风险区划服务全球变化应对 |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服务中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2.2.1 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
2.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其生态效应 |
2.3 自然灾害过程和风险评估研究服务国家减灾救灾需求 |
2.3.1 初步形成泥石流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减灾技术在国内外减灾中产生良好成效 |
2.3.2 灾害风险研究逐步从单灾种向多灾种综合风险转变 |
2.3.3 综合气候变化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逐步形成 |
2.3.4 灾害风险评估支撑了国家防灾减灾管理 |
2.4 荒漠化过程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促进国家荒漠化治理科学化 |
2.4.1 石漠化过程与防治研究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2.4.2 沙漠化和土壤风蚀研究直接服务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防治 |
2.4.3 水土保持研究为东部季风区农业和生态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2.4.4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调控与生态屏障建设 |
2.5 地理综合研究推动黄淮海平原风沙盐碱地中低产田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
2.5.1 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 |
2.5.2 风沙地改良技术应用 |
2.6 冻土工程研究为中国冻土工程与寒区大型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
2.6.1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工程 |
2.6.2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工程 |
2.6.3 哈尔滨—大连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冻土路基工程 |
2.7 化学元素异常地理分布和机理研究服务国家地方病防治 |
2.7.1 发现低硒带,确定环境病因,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防治提供有效途径 |
2.7.2 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系统揭示中国地方病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2.7.3 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与环境图集》,系统揭示了鼠疫流行的时空流行规律,阐明了鼠疫疫源地的类型、分布及其长期赋存机制 |
2.7.4 建立了环境砷氟暴露与地方性砷氟中毒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为地方性砷氟中毒防治和国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
2.8 空间定位观测与监测保障自然地理过程的创新研究 |
2.8.1 自然地理定位观测站建设推动地理学过程的定量化研究 |
2.8.2 定位观测和监测系统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
2.9 空间分异的度量与统计归因地理探测器 |
3 展望 |
(6)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种植模式概况 |
1.1.1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模式 |
1.1.2 长江中下游主要稻田种植模式 |
1.2 活性氮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1.2.1 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 |
1.2.2 水体富营养化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
1.2.3 酸雨与土壤酸化 |
1.3 农田田活性氮排放途径 |
1.3.1 N_2O排放与氨挥发 |
1.3.2 氮径流 |
1.3.3 氮淋溶 |
1.4 农田活性氮排放的影响因素 |
1.4.1 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影响 |
1.4.2 田间管理措施的影响 |
1.4.3 不同种植模式的影响 |
1.5 DNDC模型应用于农田活性氮的研究进展 |
1.5.1 DNDC模型的建立 |
1.5.2 DNDC模型在农田活性氮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DNDC模型与验证 |
2.2.2 敏感性分析 |
2.3 数据来源 |
2.3.1 种植模式水稻当量产量 |
2.3.2 活性氮排放强度 |
2.3.3 氮肥偏生产力 |
2.3.4 DNDC区域模拟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面积、产量和施氮量变化 |
3.1.1 种植面积变化 |
3.1.2 单位面积水稻当量产量变化 |
3.1.3 单位面积施氮量变化 |
3.1.4 氮肥偏生产力 |
3.2 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 |
3.2.1 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总活性氮排放及其组成 |
3.2.2 各稻田种植模式总活性氮排放 |
3.2.3 各稻田种植模式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 |
3.2.4 各稻田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强度 |
3.3 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因素 |
3.3.1 稻麦模式 |
3.3.2 稻油模式 |
3.3.3 双季稻模式 |
3.3.4 中稻休耕模式 |
3.3.5 稻稻油模式 |
4 讨论 |
4.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总体情况分析 |
4.2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总排放量 |
4.3 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量和年际变化趋势 |
4.4 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水稻当量产量和活性氮排放的因素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1.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试验小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采样与室内土壤样品处理 |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3.3 可蚀性K值估算模型 |
2.3.4 小区实测可蚀性K值 |
2.3.5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3.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特征 |
3.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容重特征 |
3.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
3.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 |
3.1.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孔隙度特征 |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
3.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值特征 |
3.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特征 |
3.3 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K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基于经验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 |
4.2 经验模型的修正和适用性评价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K值特征 |
4.4 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分析 |
4.4.1 正态分布检验 |
4.4.2 半方差函数分析 |
4.4.3 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 |
4.5 土壤可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不足与展望 |
5.4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与氮磷流失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及关系变异的研究进展 |
1.2.2 库区流域暴雨时空演变及坡面产流产沙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3 库区小流域水循环-氮磷营养盐迁移过程研究进展 |
1.2.4 库区流域水循环及水环境模拟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库区蓄水前后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辨析 |
1.4.2 库区流域暴雨产流与氮磷流失的机理揭示 |
1.4.3 库区典型小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参数化方案集及趋势预测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库区流域水循环演变及关系变异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重要断面水质特征 |
2.1.3 经济社会概况 |
2.2 三峡库区流域建库前后水循环要素演变规律 |
2.2.1 数据来源及可靠性分析 |
2.2.2 降水时空演变规律 |
2.2.3 气温时空演变规律 |
2.2.4 蒸发时空演变规律 |
2.2.5 土壤表层水分时空演变规律 |
2.2.6 地表径流深时空演变规律 |
2.3 三峡库区水文-气象关系变异特征分析 |
2.3.1 数据来源 |
2.3.2 分析方法 |
2.3.3 降水-径流关系变异分析 |
2.3.4 蒸发-径流关系变异分析 |
2.3.5 降水-蒸发关系变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短历时强降雨的定义 |
3.2 库区流域雨强超过20mm/h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库区流域雨强超过20mm/h的频次 |
3.2.2 库区流域雨强超过20mm/h的空间分布 |
3.2.3 最大小时降雨量的时空分布 |
3.2.4 超过20mm/h雨强的持续时间 |
3.3 三峡库区流域水汽通量及通量散度 |
3.3.1 水汽通量的计算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三峡库区流域水汽通量及通量散度的时空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库区典型地貌降雨-径流-营养盐流失机理实验 |
4.1 野外样地及小流域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样地与小流域的基本概况 |
4.1.2 样地试验设计方案 |
4.1.3 小流域试验设计方案 |
4.2 自然场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坡度样地的降水-产流关系 |
4.2.2 不同坡度样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关系 |
4.2.3 不同坡度样地壤中流-氮磷流失关系 |
4.3 强降水驱动的不同坡度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不同暴雨强度-不同坡度地表径流量分布规律 |
4.3.2 不同暴雨强度-不同坡度壤中流流量分布规律 |
4.3.3 不同坡度不同雨强TN与TP分布规律及与径流组分之间的关系 |
4.3.4 其它氮磷营养盐的分布规律 |
4.3.5 各径流组分所携带的泥沙含量 |
4.4 石盘溪小流域试验结果分析 |
4.4.1 石盘溪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 |
4.4.2 石盘溪小流域径流-氮磷营养盐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循环及氮磷污染负荷模拟研究 |
5.1 綦江河流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地形地貌 |
5.1.3 气候特征 |
5.1.4 土壤资源与水土流失概况 |
5.2 綦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 |
5.2.1 SWAT模型简介 |
5.2.2 空间数据库 |
5.2.3 属性数据库 |
5.2.4 子流域与HRU划分 |
5.2.5 污染源分析 |
5.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5.3.1 模型敏感性参数选取 |
5.3.2 模型模拟精度和适用性评价 |
5.3.3 径流模拟参数率定和验证 |
5.4 綦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
5.4.1 模拟期流域水文条件 |
5.4.2 各典型年流域污染负荷估算 |
5.4.3 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及氮磷污染负荷演变趋势 |
6.1 气候模式介绍与评价筛选 |
6.1.1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及其情景介绍 |
6.1.2 模式在三峡库区流域的适用性评估 |
6.2 气候情景下三峡库区流域气温与降水演变趋势 |
6.2.1 三峡库区流域气温演变趋势 |
6.2.2 三峡库区流域降水演变趋势 |
6.3 气候情境下綦江小流域径流及氮磷污染负荷演变趋势 |
6.3.1 不同气候情境下綦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趋势 |
6.3.2 不同气候情境下綦江流域氮磷污染负荷预估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致谢 |
(10)川西小流域氮沉降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河流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气氮来源与沉降 |
1.2.2 国内外的氮沉降通量 |
1.2.3 大气氮沉降的影响因素 |
1.2.4 大气氮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基础资料的收集 |
2.4.2 样品采集方法 |
2.4.3 样品测定方法 |
2.4.4 大气氮沉降通量的估算方法 |
2.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大气氮干沉降的时空变异特征 |
3.1 大气氮干沉降的时间变异特征 |
3.1.1 大气氮干沉降通量的月变化 |
3.1.2 大气氮干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 |
3.2 大气氮干沉降的空间变异特征 |
3.2.1 大气氮干沉降的季节性空间变异特征 |
3.2.2 大气氮干沉降的年通量空间变异特征 |
3.3 讨论 |
3.3.1 大气氮干沉降的时间变异特征 |
3.3.2 大气氮干沉降的空间变异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气氮湿沉降的时空变异特征 |
4.1 大气氮湿沉降的时间变异特征 |
4.1.1 大气氮湿沉降通量的月变化 |
4.1.2 大气氮湿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 |
4.2 大气氮湿沉降的空间变异特征 |
4.2.1 大气氮湿沉降的季节性空间变异特征 |
4.2.2 大气氮湿沉降的年通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 讨论 |
4.3.1 大气氮湿沉降的时间变异特征 |
4.3.2 大气氮湿沉降的空间变异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气氮总沉降的时空变异特征 |
5.1 大气氮总沉降的时间变异特征 |
5.1.1 大气氮总沉降通量的月变化 |
5.1.2 大气氮总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 |
5.1.3 大气氮沉降年际变化分析 |
5.2 大气氮总沉降的空间变异特征 |
5.2.1 大气氮总沉降的季节性空间变异特征 |
5.2.2 大气氮总沉降的年通量空间变异特征 |
5.3 讨论 |
5.3.1 大气氮总沉降的时间变异特征 |
5.3.2 大气氮总沉降的空间变异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气氮沉降对河流氮负荷量的贡献研究 |
6.1 河流氮素的时空变异特征 |
6.1.1 河流氮素的时间变异特征 |
6.1.2 河流氮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
6.2 氮沉降对河流氮负荷量的贡献 |
6.2.1 数据来源 |
6.2.2 西河上游的氮沉降输入量 |
6.3 氮沉降对其它生态系统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河流氮素的时空变异特征 |
6.4.2 氮沉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
6.4.3 氮沉降对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应用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7.3 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及展望[J]. 刘纪根,丁文峰,黄金权.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2]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D]. 郑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元阳县土壤保持功能的定量评价与影响因子研究[D]. 刘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机理模拟研究[D]. 邓龙洲. 浙江大学, 2021
- [5]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J].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蔡运龙,张镱锂,尹云鹤,刘国彬,欧阳竹,马巍,杨林生,吴铎,雷加强,张国友,邹学勇,陈晓清,谈明洪,王训明,包安明,程维新,党小虎,韦炳干,王国梁,王五一,张兴权,刘晓晨,李生宇. 地理学报, 2020(09)
- [6]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及变化趋势[D]. 陶旭.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研究[D]. 王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与氮磷流失规律研究[D]. 杨恒.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10]川西小流域氮沉降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河流的贡献研究[D]. 万柯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