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前沿》稿约(论文文献综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1](2022)在《稿约》文中研究说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每期140页。本刊立足学术前沿,崇尚理论创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着力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追踪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勇于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研究领域;
陈思广[2](2021)在《《阿来研究》稿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来研究》为四川大学阿来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现为南京大学2021—2022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两辑,每辑40万字左右。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不吝赐稿。本集刊主要分六大板块:阿来创作研究、藏地文学研究、藏地民间文学研究、比较影响研究、当代其他少数民族着名作家及其创作研究、四川当代着名作家作品研究。
户晓辉[3](2021)在《如何让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转过身来——关于知识与信仰的界限问题》文中研究说明"罗兴振—陈泳超公案"涉及民俗学最基本的目的和方法问题,需要从实践民俗学的立场进一步加以思考和讨论。以伦理原则为依据对学科目的与民众个体的实践目的做出内在区分并对实用信仰和道德信仰之间的关系加以价值排序,不仅能够让我们站在信仰实践的立场来区别对待并从学理上同情地理解罗兴振的典型做法,也有助于民俗学者对自身应该以什么样的学科目的与民众个体的目的取得一致做出理性选择,进而思考中国民俗学如何与民众个体一起,以理所当然的道德方式让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转过身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4](2021)在《稿约》文中认为《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每期140页。本刊立足学术前沿,崇尚理论创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着力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追踪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勇于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研究领域;支持学术争鸣,旨在通过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思想交锋获取真知;倡导潜心钻研、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拒绝学术赝品与泡沫。本刊设有"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栏目,其中"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栏目、江苏省社科期刊优秀栏目。
曹晓艺[5](2020)在《《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文中指出自1957年创刊至1966年停刊,《文学评论》见证了这十年间文学研究领域的艰难探索。本文以这十年间《文学评论》所刊载的涉及重大理论问题的论争为研究对象,展示特殊历史时期中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碰撞和文艺工作者对文学艺术价值的坚守。创刊之初的《文学评论》为了贴近现实的文艺问题,提出了“文学史的分期与评价”和“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个重要议题,引发了较为广泛的文艺论争。《文学评论》刊载的相关文章不仅符合了文学研究的时代要求,更体现出对文学主体性的关照和现实主义理论的初步探索。更名后的《文学评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倡导论争,并通过开设专栏的方式,将与时代紧密关联的问题引向了理论探究的深度:一是通过对“民歌体”的反思,促成了对诗歌格律的探索;二是将“人性论”的批判引向了对“共鸣”概念的阐释。1962年后随着文艺形势的越发紧张,《文学评论》只能艰难地在政治标准与学术立场之间寻找话语空间。围绕《三家巷》《苦斗》和《创业史》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展开了关于文学作品阶级立场的判定、“新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中间人物”的价值等方面的讨论。遗憾的是,其中一些不符合当时主流阶级观点的宝贵意见,最终随着刊物的自我检讨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回望《文学评论》这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始终紧密关注现实问题、倡导文艺论争的学术品格,为《文学评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文学研究的整体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谷伟[6](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韦丁心[7](2019)在《《作品》研究(1978-1989)》文中指出《作品》是广东省作协的机关刊物,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办至今,不仅顺应意识形态、国家政策对文学的规导,在促进区域文学的发展以及形成自身特色方面也成绩显着。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学政策的规导下,《作品》肩负着繁荣广东省文学的重任,注重地方性文学资源的挖掘以及多元性文学空间的开拓,将自身打造成彰显岭南气派、南粤特色、广东精神的文化名片。1980年代是《作品》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在对各种文学思潮的轻重取舍中不断确立并丰富其现实主义品格,构建、推动并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与新时期文学构成了独特的互文性关系。《作品》通过凸显地域特色,自觉塑造刊物个性,通过封面、封底等美术作品与特色栏目设置等编辑行为,征文、评奖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鼓励本省作家写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以此来活跃广东文坛的创作。在文学批评方面,《作品》积极配合着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回应文坛主流思潮,在文学热点问题讨论中主动发声、深度介入;对广东文学批评动态予以紧密追踪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开拓文学批评新领域,一度成为1980年代文学新潮的引领者。广东文学院成立后,《作品》成为培育广东作家队伍的基地,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创作景观。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文化文学交流,使刊物成为了解广东文学发展和港澳台文学的重要窗口。
赵秀存[8](2019)在《《西北日报·绿洲》研究(1942-1949)》文中认为地域文化发展在抗战影响下有着显着特征,其中最能体现特定历史文化发展的莫非是那些展示社会发展动态、反映人民情感变化并独具鲜明地域特征的期刊、报刊以及杂志,它们凭借其自身的及时性、战斗性、地域性真实地记载着战时文化发展的历史风貌,对这些期刊、杂志、报刊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现象有着指导性作用。扎根西北、横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西北日报》文艺副刊《绿洲》,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这里笔者将《绿洲》文艺副刊作为个案研究,就要兼顾其整体运行态势和时代环境,即就是既要从宏观上了解它的整体发展状况,又要从中观层把握它的运行机制和编辑艺术,同时还要对它刊载的创作文本做微观层面的客观分析。此论文的篇章构思主要围绕这三点展开。此论文共有五章。第一、二两章是笔者在对《绿洲》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它的整体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主要是对《绿洲》文本的整体创作特征和其发展阶段以及它产生的外部运行机制(栏目设置、版本设计和编辑策略)作了深入分析。第三、四、五章作为本文的写作重点,与第一章形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章立足《绿洲》刊载的具体文本分析了它作为呈现战时西北文化动态和紧扣时代文艺创作道路的“专号”,同时还分析了“专号”产生的时代缘由和社会文学价值。第四章着重从《绿洲》的内部入手对其创作的文本以不同文体,小说(微型)、诗歌、散文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将重点放置于那些印刷清晰的文本解读,挖掘这些文本在战时西北文化发展中的潜在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对其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作了客观判断,第三章与第四章构成了点与面的关系,第五章则将影响《绿洲》整体文艺创作方向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西北文坛创作现状的文艺批评作了系统性探讨,这对审视西北文艺创作者的文化心态和审美体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的结束语说明了地域性期刊、报纸等史料的潜藏价值和《绿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对战时西北地域文化建设的时代性贡献。
韦泱[9](2019)在《解放初期的上海文艺刊物》文中指出一日,与北京袁鹰前辈通电话,聊起上海的文艺刊物。袁老说,解放初期上海有哪些文艺期刊呀?我稍作停顿,说有《群众文艺》《小说》《人民诗歌》《文艺新地》。袁老是老上海,老报人,解放前就在上海《联合晚报》做记者、编辑,上海一解放,就参与《解放日报》工作。他对上海文史甚为熟悉,我想,袁老在考我哪。正巧,我藏有此四种刊物。按袁老的要求,顺便把这些旧刊经历梳理一下。其实,民国时期的上海,无论是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还是范泉主编的《文艺
徐琴[10](2017)在《辉煌四十载 高原谱华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文学》作为西藏唯一的一份汉文版纯文学刊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征程,它见证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和辉煌图景。四十年的时光,它以纯文学的办刊理念和发展民族文学的信心,培养和带动了一批藏汉作家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西藏文学的发展。解放初期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西藏尚没有一个文学刊物。1975年,伴随着文学创作的渐趋复苏,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期刊杂志的热潮,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要求西藏出版局创办一个文艺杂
二、《文学前沿》稿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前沿》稿约(论文提纲范文)
(3)如何让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转过身来——关于知识与信仰的界限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罗兴振—陈泳超公案”的实践解法 |
二、从因果关系转向目的—手段关系 |
三、让大娘娘转过身来的正当方式 |
(5)《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文学评论》论争空间的形成 |
第一章 文艺论争的倡导(1957—1958) |
第一节 文学史的分期与评价 |
一、文学发展主体性的显现 |
二、文学史评价标准的转变 |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初探 |
一、基于理论阐释的思考与批判 |
二、基于时代话语对“两结合”的肯定 |
第二章 时代话语下的坚守(1959—1962) |
第一节 诗歌形式的讨论 |
一、对“新民歌”的反拨 |
二、诗歌格律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共鸣问题的讨论 |
一、从“人性论”的批判到理论探究 |
二、“共鸣”范畴的界定 |
第三章 检讨与失守(1963—1966) |
第一节 阶级立场的评判 |
一、周炳形象的性质问题 |
二、对资产阶级美学观的批判 |
第二节 人物形象价值的评价 |
一、梁生宝形象“典型化”与“概念化”的博弈 |
二、梁三老汉形象与“中间人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
1.4 研究思路 |
1.5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
2.3.2 重塑认知图绘 |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作品》研究(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作品》复刊的时代语境与文学立场 |
第一节 《作品》复刊的时代语境 |
第二节 《作品》的现实主义文学立场 |
第三节 《作品》与新时期文学思潮 |
第二章 《作品》文学创作的地域特色建构 |
第一节 凸显地域特色的编辑行为 |
第二节 充满岭南特色的文学创作 |
第三章 《作品》文学批评的争鸣与探索 |
第一节 《作品》对全国性文学论争的积极参与 |
第二节 《作品》与新时期广东文艺批评的探索 |
第三节 《作品》文学批评的特色与开拓性 |
第四章 《作品》(1978——1989)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
第一节 《作品》与新时期广东文学队伍 |
第二节 《作品》致力于促进港澳台文学的交流与传播 |
第三节 《作品》的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西北日报·绿洲》研究(194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绿洲》出版状况 |
第一节 《绿洲》的刊办 |
第二节 《绿洲》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绿洲》运行模式 |
第一节 《绿洲》的栏目设置 |
第二节 《绿洲》的编辑艺术 |
第三章 《绿洲》专号研究 |
第一节 诗歌专号 |
第二节 鲁迅专号 |
第三节 从军专号 |
第四章 《绿洲》文学创作 |
第一节 小说创作 |
第二节 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散文创作 |
第五章 《绿洲》文艺批评 |
第一节 对文艺发展方向的引导 |
第二节 对创作现状的批评 |
第三节 批评形成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解放初期的上海文艺刊物(论文提纲范文)
与新中国同龄的《群众文艺》 |
从香港到上海的《小说》月刊 |
《人民诗歌》创办始末 |
陈毅题刊名的《文艺新地》 |
四、《文学前沿》稿约(论文参考文献)
- [1]稿约[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阿来研究》稿约[J]. 陈思广. 阿来研究, 2021(02)
- [3]如何让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转过身来——关于知识与信仰的界限问题[J]. 户晓辉. 民族艺术, 2021(06)
- [4]稿约[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5]《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D]. 曹晓艺. 华侨大学, 2020(01)
- [6]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7]《作品》研究(1978-1989)[D]. 韦丁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西北日报·绿洲》研究(1942-1949)[D]. 赵秀存.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解放初期的上海文艺刊物[J]. 韦泱. 档案春秋, 2019(01)
- [10]辉煌四十载 高原谱华章[J]. 徐琴. 西藏文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