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诺基低速无法正常行驶(论文文献综述)
江枫[1](2020)在《基于LTE-V2X的网联车队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车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网联车队的部署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并提高燃油效率。然而,由于车辆的高移动性以及网络结构的高频变化,网联车队不得不面对多样的攻击形式与安全风险。同时,网联车队业务复杂,涉及到的信息种类繁多,包括身份、车型、路线等隐私数据。因此,需要针对车队的不同场景设计完整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案。本文根据实际的安全需求,研究并实现了基于长期演进技术的车载通信(Long-Term Evolution for Vehicle-to-Everything,LTE-V2X)中网联车队信息保护方案。目的是在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基础上,抵御存在的网络攻击,保护数据的机密与完整。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主导的LTE-V2X标准以及国际移动通信推进组蜂窝车联网(Cellular-V2X,C-V2X)工作组完善的LTE-V2X安全技术白皮书,为网联车队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属性匹配的匿名组队方法,在满足访问控制结构后可以在不公布任何真实身份或位置的条件下组队成功。随后,通过车队、路侧设施(Road Side Unit,RSU)、与可信中心的三方认证追溯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安全性并对比运算耗时,验证了信息安全性以及方案的高效性。当车队旧成员离队或者新成员加入时,本文设计并分析了基于共享公钥的无可信中心的密钥更新方案,进行双向认证后可以保证密钥的前后向安全性,同时防御中间人攻击和伪造攻击等。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包括三个方面:基于属性基加密的车队组建、基于可信中心的车队批量认证、和车队成员动态变化的公钥签名,并评估了安全方案的总时延。仿真证明了所提信息安全保护方案对维护车队稳定性与防碰撞安全性的助力效果,对网联车队的部署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邵振阳[2](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纪实文本中并列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深入百慕大三角洲》(节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今,人们能获得较多有关百慕大三角洲的书籍,但其中大部分仅记录了少数典型的事件,也没有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深入百慕大三角洲》由吉安·奎萨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将近两个世纪以来发生于百慕大三角洲的大部分事件以及科研人员对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的探索研究,因此为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百慕大三角洲的机会。为了帮助我国读者全面了解百慕大神秘事件背后的隐情,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知欲望,笔者尝试为本书的部分重要章节提供中文译文,因此本次翻译实践活动也随之展开。本次翻译实践活动所选取的文本为《深入百慕大三角洲》的第一、二章,该文本属于纪实类文本。由于所选文本含有大量并列复合句,且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有助于纪实类文本的翻译研究,因此笔者选择以目的论为指导,探究不同的翻译策略来更好地传达原文本中的丰富信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项目介绍,第二章阐述了翻译过程,第三章简单地介绍了目的论及并列复合句。第四章中,笔者将并列复合句按照所包含从句的个数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一个从句的并列复合句,另一类是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句的并列复合句。笔者从文本内容的角度出发,对带有一个从句的并列复合句提出了“顺译法、重组法、插入法和分译法”等翻译策略,对带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从句的并列复合句提出了“顺译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翻译策略。在第五章中,笔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发现的不足,以期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些许帮助。
闻继伟[3](2020)在《电子换挡系统功能安全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驾驶舒适性要求日益增加,由电子电气代替人力的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加之智能驾驶的出现,由机电部件代替传统机械操纵系统也成为了必然趋势,电子换挡系统即是这个发展趋势的产物。电子换挡系统由一个简单可靠的机械部件转变为一系列复杂的电子电气部件,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也随之上升,因此如何保证电子换挡系统的安全性成为汽车研发产业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本项目开发实施了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安全流程与技术,本文重点描述了以下关键活动与技术:一、识别风险。本文以ISO26262-2018为依据,参考SAE J2980-2018,对电子换挡系统功能进行识别,使用HAZOP分析方法,导出整个系统的功能失效,再根据整车架构,由系统的功能失效得出整车功能失效的表现,进而得到整车的风险点。二、量化风险。本文从整车层面出发,重点阐述国内功能安全量化设计缺失的部分。首先定义电子换挡系统的研究范围,针对研究范围内的功能进行危害分析。再由危害定义场景,生成危害事件,最后根据危害事件对危害度、暴露度、可控度和故障容错时间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测试。本文详细阐述了静止状态,整车非预期向后行驶的危害度、暴露度、可控度和故障容错时间计算过程及结果,并应用危害矩阵测试方法对故障处理时间间隔做了测试,确保上述指标定义的合理性。再依据上述指标对风险进行了评估,得出量化的风险指标——ASIL。三、降低风险至可接受范围。为了保证电子换挡系统功能安全的达成,避免或减缓系统性失效和硬件随机失效对整车的影响,本文对整个系统实施了故障树分析,导出各元素的失效率要求,并计算了割集,根据割集导出电子换挡系统的功能安全需求,并绘制了功能安全概念,再以FMEA-MSR的定性分析方法验证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由于本文的系统阶段,软件及硬件皆由供应商完成,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实施了5个门的审核和评估(该部分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确保供应商的开发过程和技术实施符合功能安全要求。四、确认风险确实降低到了可接受范围。根据功能安全需求,本文对电子换挡系统的“防止静止状态,整车非预期向后行驶”的安全目标进行了整车功能安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未施加安全技术的情况下,整车向后行驶1.9m后一般驾驶员才能将车辆停止,而增加了安全技术后,整车向后行驶距离最远不大于0.1m,低于可接受的0.5m。充分确定了概念阶段评估的可控度等级和故障处理时间间隔确实能使系统变得更安全,并且在可接受范围内,设计确实达到了功能安全。
黄鑫[4](2020)在《汽车高速转向工况下的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转向稳定性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针对车辆转向稳定性的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主动转向、车轮防滑、转向驱动耦合、差动制动等方法。针对车辆转向行驶时出现横摆力矩不足或横摆力矩过多的状况,本文利用差动制动的方法来提高车辆通过弯道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所研究车辆的具体参数,利用Carsim进行参数化建模,将二自由度汽车模型作为理想模型,采用相同的转向盘输入对比两模型的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两物理量,验证了所建Carsim参数化模型的有效性。(2)针对车辆失稳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Simulink建模分析了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将两因素综合考虑,建立了车辆失稳判断模型,并制定了制动力分配策略。(3)采用差动制动稳定性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失稳判断模块、模糊控制模块、制动力分配模块,当车辆转向失稳时会产生补偿力矩调整车辆行驶状态。(4)进行了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的联通,选取双移线、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和转向盘衰减正弦波输入三种工况对所设计控制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差动制动的方法对车辆转向稳定性提高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宁静[5](2020)在《基于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攻击与入侵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车辆向智能网联车(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ICVs)的转型。车辆智能化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使驾驶更加方便。ICVs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其自身与外部设备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连接方式,虽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驾驶体验,但也为恶意攻击者提供了大量的入侵渠道。连通性的增加会导致攻击向量的增加,这也适用于智能网联车,其中的漏洞不仅威胁到数据安全,而且还威胁到人类和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攻击的最后一步都必须在车载网络上实现,即控制器区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攻击者大多利用CAN总线实施攻击,因为这是最广泛使用的内部车辆通信标准。一旦连接在CAN总线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被破坏,攻击者就可以随意操纵消息。实际上,由于CAN总线数据的特性,特别是CAN总线上的广播传输机制,以及未加密的身份验证策略,使得CAN总线容易受到各种攻击。针对CAN总线的各种攻击层出不穷,对车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与以往关于CAN总线的研究不同,本文从车辆辅助系统的角度,对一款现代越野车(Luxgen SUV)的车载网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我们首先研究了智能密钥、身体控制模块(BCM)和密钥控制单元(Key Control Unit,KCU)之间复杂的通信过程,找出车辆辅助系统的漏洞,然后介绍了利用该漏洞的实用方法。利用数据注入和远程传输的方式分别攻击了车辆的仪表盘、车门锁、灯光雨刷模块等。此外,还利用车辆系统本身的功能对其进行攻击,导致车辆无法工作或者功能受限。最后,在真实车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利用无线诊断设备在道路试验中成功实现远程入侵。由于CAN总线缺乏安全保护机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检测CAN总线攻击的方法。一些方法通过修改总线协议来增加校验机制,但是这会大大增加计算负载,而车辆网络对计算速率要求较高;也有一些方法通过识别传输数据量的波动来检测攻击,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分辨攻击的发送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数据帧指纹提取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识别车辆内部发送数据的ECU,而且能够识别来自未监测和其他设备的攻击。在对两个不同型号的车辆评估中,我们证明了本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发送者,平均检测率为98.9%。由于系统的鲁棒性设计,评估结果表明,我们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检率。与以前的方法相比,我们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识别率,这使得该技术能够广泛应用。
边辰通[6](2020)在《危险交通场景下的智能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主动闪避、主动减速与主动撞击》文中认为基于自动驾驶系统,智能汽车能实现自主行驶,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是目前国内外产业界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是其发展及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与传统有人驾驶汽车相比,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汽车可完全控制车辆运动,这对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为智能汽车设计完善的控制策略是智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难点。当前对一些危险交通场景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智能汽车技术仍然可以从特定维度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为此本文对传统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扩展,为应对一些危险的交通场景提出了主动闪避、主动减速和主动撞击的概念,进一步扩大了智能汽车主动安全的研究领域,并围绕这些概念研究了智能汽车在交通系统中面临的若干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主动闪避、主动减速与主动撞击的概念。主动闪避是指智能汽车须尽可能避免由其他汽车原因引发的潜在交通事故。目前智能汽车的防碰撞控制系统主要有自适应巡航控制、防追尾控制及紧急制动等多种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大多关注于减少由于自身因素引起的碰撞事故,较少考虑如何减少由于其他汽车原因而引发的交通碰撞事故。这类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应对诸如被后方重型汽车追尾等危险交通场景。为进一步提高智能汽车安全性,本研究提出了主动闪避的概念,并关注于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控制智能汽车纵向运动来避免由其他汽车原因造成的交通碰撞事故。主要关注于以下问题:如何避免被后方汽车追尾以及如何避免与逆行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主动减速是指智能汽车须尽可能在检测到前方道路存在侧滑风险时,及时进行减速以降低发生侧滑事故的风险。当前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减少汽车发生侧滑事故,然而这类研究一般仅考虑在即将或已经发生侧滑时才起作用,往往忽略通过预先减速来避免事故发生。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主动减速的概念,研究通过路面附着系数估计及速度规划等措施,来降低发生侧滑事故的风险。主动撞击是指智能汽车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主动撞击被网络入侵控制的危险汽车以避免危险汽车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危害。随着智能汽车及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当前针对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的研究大多仅考虑网络通讯的安全,极少考虑在智能汽车被网络入侵控制并存在汽车恐怖袭击风险时的应对措施。普通警用装备很难有效阻止此类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危险汽车。针对该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主动撞击控制器,该控制器可在必要时控制智能汽车通过主动撞击的方式,摧毁被网络入侵控制的危险汽车。(2)针对可能发生追尾碰撞及正面碰撞事故的危险交通场景,构造了追尾碰撞闪避控制系统与正面碰撞闪避控制系统。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构建了考虑空气阻力及滚动阻力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及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了车辆纵向运动控制器;为降低控制器计算负荷,基于PID算法开发了纵向运动控制器。通过单车道车辆追尾事故分析,结合多Agent系统蜂拥控制理论,设计了追尾碰撞闪避控制系统;针对单车追尾碰撞闪避问题,设计了包含α-Agent、β-Ageng和γ-Agent的单层多Agent蜂拥控制结构,基于Agent之间的交互关系给出了考虑速度跟踪及防追尾功能的控制协议,并构建了单车追尾碰撞闪避轨迹规划算法;针对多车队列的追尾碰撞闪避问题,设计了采用双层蜂拥控制的多Agent系统结构,基于上下两层多Agent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了多车队列的轨迹规划算法,可协调多辆智能汽车共同闪避后方追尾碰撞。结合对车辆正面碰撞工况的分析,给出了判断发生正面碰撞风险的决策逻辑;通过分析车辆碰撞风险,设计了单车正面碰撞闪避的轨迹规划算法;开发了多车协同轨迹规划算法,可通过协调临近车辆同步运动来降低发生正面碰撞的风险;为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水平,研究了多车优化协同轨迹规划算法,以更充分发挥不同车辆的动力性能,使异质车辆更好地闪避正面碰撞事故。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在单车及多车追尾碰撞闪避及正面碰撞闪避工况下的有效性。(3)针对存在侧滑事故风险的危险交通场景,开发了考虑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速度规划算法。在低路面附着系数高曲率的道路中,受轮胎力限制,如果车速过高则极有可能发生侧滑失稳事故。但当前极少有研究考虑在这种工况下通过预先减速来降低事故风险。本文针对该问题设计了速度规划算法。建立了包含纵向运动、横向运动、横摆运动及车轮转动的七自由度纵横耦合车辆动力学模型;结合车轮动力学模型、底盘动力学模型及车轮形变模型,研究了轮胎纵向力、横向力、车轮有效半径、滑移率及侧偏角的估计方法;基于Pacejka轮胎模型分析了轮胎力利用率等对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影响机理,指出在非剧烈运动工况下路面附着系数与轮胎力的关系;利用迭代优化方法设计了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考虑轮胎滑移率等因素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设计了自适应力矩注入方法,实现在非剧烈运动工况下准确估计路面附着系数;通过对路径等距离划分,提出了考虑侧滑、侧翻及动力学性能约束的速度优化算法,并给出了优化问题的二次规划表达形式。该速度规划算法可以在变曲率弯道工况下为智能汽车估计有效的路面附着系数,使车辆在有侧滑等危险时能够及时减速,从而降低车辆在低路面附着系数道路上发生侧滑事故的风险。利用仿真测试了速度规划算法在阶跃路面附着系数变曲率弯道工况下的有效性。(4)针对有被网络入侵控制的汽车、存在汽车恐怖袭击可能的危险交通场景,设计了智能汽车主动撞击控制器。汽车的智能化及网联化极大地方便了大众出行,但也存在着网络安全危险。在美国曾发生汽车被黑客远程入侵并控制的事件,这也导致了相关车型的大规模召回。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内外日益严峻的汽车恐怖袭击的风险。然而传统的警用装备很难有效应对此类汽车恐怖袭击问题。为此本研究设计了智能汽车主动撞击控制器,以在得到警方授权后主动撞击被入侵且存在恐怖袭击风险的汽车。考虑轮胎纵向力及横向力等因素,建立了包含纵向、横向及横摆运动的三自由度纵横耦合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车辆相对运动的分析研究,给出了主动撞击模型的表达式;通过在当前工作点进行一阶线性化展开得到了便于控制器设计的线性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架构设计了主动撞击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被入侵汽车以直线与曲线等不同形式运动时主动撞击控制器的有效性。(5)搭建了包含线控转向及线控驱动/制动的微缩模型汽车测试平台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利用工业铝材设计搭建了微缩模型汽车的底盘结构;采用直流电机和电机驱动器设计了模型汽车的驱动系统;结合转向舵机及RS485总线搭建了模型汽车的转向部分;使用USB数据采集卡实现了模型汽车的信号采集以及电机驱动控制功能;在笔记本计算机中基于MFC架构采用C++语言设计了正面碰撞闪避控制系统的决策、规划及控制部分。进行了试验以验证所设计的正面碰撞闪避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展了现有智能汽车主动安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主动闪避、主动减速和主动撞击的概念,针对若干危险交通场景设计了控制策略。主要创新点在于:(1)首次研究了车联网环境下智能汽车的追尾碰撞闪避及正面碰撞闪避控制系统,可通过及时加速、制动及倒车等操作控制单车或多车避免发生追尾及正面碰撞事故。传统车辆防碰撞研究中主要关注于防止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碰撞事故。本研究进一步考虑了如何避免由于其他车辆原因导致的追尾及正面碰撞事故。(2)首次设计了考虑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速度规划算法,可根据在线估计的路面附着系数规划安全的行车速度,从而在检测到侧滑等风险后主动减速。目前相关研究中一般仅考虑通过转向及横摆力矩控制等避免发生侧滑事故,公开资料中尚未发现基于在线估计的路面附着系数进行速度规划的研究。(3)首次开发了主动撞击控制器,可在得到授权后控制智能汽车主动撞击具有社会危害的汽车。当前公开研究中尚未见到此类有关智能汽车主动撞击控制器的研究。本文对于促进智能汽车的推广及应用,提高交通系统中整体安全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梁永浩[7](2019)在《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其中以纯电动汽车发展最为迅猛。纯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是动力系统的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三大技术。面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压系统,开发、调试和维护起来既困难又危险。为了更有效学习与培养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型综合人才,开发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势在必行。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开发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来提高该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构建。本课题从目前市场纯电动汽车车型成熟度、二手车流通市场与配件市场获取相应零部件的渠道等参数考虑,选取江淮i EV4纯电动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原车车型。开发的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主要由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总成、整车控制器、DC/DC直流转换器、车载充电机等江淮i EV4实车拆卸的零部件构成。本课题也总结了从江淮i EV4实车拆卸各零部件的过程和选用材料制作台架框架结构、布置零部件等内容,还介绍故障诊断方案设计与故障点设计相关技巧。开发的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纯电动汽车相关员工上岗前培训需求、各大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纯电动汽车课程教学需求等,为进一步研究高压系统故障奠定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设计手册,学习故障诊断实验台架设计知识,借鉴前人纯电动汽车设计成果,分析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结构特点、控制原理、相关尺寸及参数计算。本课题主要是研究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电路常见故障,结合纯电动汽车高压故障诊断系统,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维修技能,设置相应的故障点,进行了有计划的实践。将高压故障诊断系统的故障设置控制器与纯电动汽车部件连接形成样机,并通过运行样机验证了所设计的故障设置有效性。
李岩松[8](2019)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威胁分析与远程入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演变,使其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现代汽车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布线系统以及数以百万行的代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车联网络。然而,这些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设备带来的安全威胁与日俱增,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审计也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问题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构成重大挑战。本文从研究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架构入手,不仅利用传统的STRIDE威胁建模方法分割智能网联汽车的复杂网络并进行建模,而且还提出一种全新的FBIT威胁建模方法,将其应用在实际商用的汽车模型和与之关联的TSP系统,并对该建模方案进行了验证。TSP是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综合系统,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几乎没有学者专门研究过智能网联汽车TSP安全架构,本文在此希望通过针对TSP的安全研究,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得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此外,我们还通过蜂窝网对某知名品牌汽车成功实施了远程攻击,攻破其安全系统,这种利用蜂窝网就可以实现远程入侵和控制的行为,也进一步验证我们威胁建模的结果展示的威胁确实存在。文章叙述的一系列攻击方法在智能网联车领域又是一种全新的攻击手段,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方向。具体来说,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架构,将其分为车载网络环境、车间通信以及TSP云端通信三部分,阐述车内车外的通信机制和通信原理;然后通过调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大量文献,详细描述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各种威胁,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也同时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中存在的典型攻击面和攻击方法;紧接着叙述STRIDE威胁建模方法论,并对车载通信系统进行威胁建模,由于过程较为繁杂,结果也不是很理想,为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车联网环境,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FBIT建模方法,并对TSP进行威胁建模,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后,对实际商用的某款汽车,进行漏洞挖掘和渗透测试,获取多辆汽车车主账号,成功攻破其安全系统,达到远程控制的效果,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蜂窝网获取目标车辆的车牌号、车架号、行驶公里数、车速和发动机状态等诸多敏感信息,对其车辆进行实时位置追踪,并且能够控制车门、后备箱和发动机等车内设备。之后,还给出了针对攻击的防御措施。
魏子清[9](2018)在《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发动机停缸系统的开发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法规的实施日期临近,发动机的节能减排要求日益严格。停缸技术可以在保证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同时明显降低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但国内关于停缸技术的应用研究还较少。传统的停缸技术主要基于停阀策略,即通过机构停止发动机进排气门来实现停缸,这种停缸策略,结构复杂,且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本文开发一种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停缸系统,即切断某些气缸的供油,同时切断这些气缸的进气,通过排气回流管将部分排气引入停止工作的气缸。该系统可以借助高温排气来保持停止工作的气缸温度,避免由于相邻气缸温度差过大引起较大热应力。另外,对于电控发动机来说,该系统只需对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中的程序和进气歧管进行改造就可以实现,简单方便。本文以某一款1.5L自然吸气直列4缸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停缸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首先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了试验样机的模型,对发动机停缸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参数选取,计算结果表明该停缸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其次设计加工了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发动机停缸机构,并搭建了实验台架,完成了发动机的性能标定并对原机外特性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然后考察了同一转速不同负荷及同一负荷不同转速下的发动机停缸系统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怠速排放性能;最后分析了发动机停缸系统对发动机整机振动、曲轴系统扭转振动及转速波动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1)在中低转速部分负荷下采用停缸技术发动机节油效果明显,节油率最高可达15%。停缸系统不会影响发动机部分负荷工作的动力性能,可以满足汽车稳态行驶。发动机停缸怠速排放明显得到改善,HC排放减少了50%左右,CO排放减少了78%左右。2)停缸之后发动机的振动加剧,停一缸和停两缸方案振动能量均集中在2阶激振频率附近,停一缸方案会带来0.5阶、1.0阶等频率。停一缸方案中,停1缸和停3缸后发动机振动幅值较小;停两缸方案中,停2、3缸后发动机振动幅值较小。3)曲轴系统扭振以低阶滚振为主。停一缸时,发动机的扭振幅值和所停气缸没有关系;停两缸时,停1、4缸的扭振幅值较小。飞轮端的各谐次扭振幅值变化明显较自由端大,且1.0、4.0谐次幅值高于自由端,因此停缸后应关注飞轮端的扭振问题。发动机停缸对飞轮端的转速波动影响较大,对自由端基本没有影响。
邓桂芳[10](2016)在《汽车轮胎几种异常故障的检修实例》文中提出轮胎是车辆行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车辆与地面的唯一接触体,其性能优劣不仅关系到轮胎自身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更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操控性、乘坐舒适性、噪声等特性。汽车轮胎在正常使用中都会产生磨损,就像人的生命会有终止一样,生老病死都是过程。因此分析研究由轮胎异常损伤引起的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二、切诺基低速无法正常行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诺基低速无法正常行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TE-V2X的网联车队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标准化进展 |
1.2.2 工业界发展 |
1.2.3 学术界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车联网信息安全需求与架构设计 |
2.1 车联网的信息安全风险与需求 |
2.1.1 车联网特点 |
2.1.2 车联网面临的网络攻击 |
2.1.3 车联网的安全需求 |
2.2 信息安全系统架构设计 |
2.2.1 针对网联车队的信息安全需求 |
2.2.2 系统模型 |
2.2.3 车队控制模型对通信的需求 |
2.3 车联网中属性基加密的应用与理论基础 |
2.3.1 车载云的访问控制与判定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 |
2.3.2 车联网预警信息分发与双线性映射 |
2.3.3 车联网属性认证与消息认证码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LTE-V2X网联车队信息安全保护方案设计 |
3.1 基于属性基加密的车队构建方案设计 |
3.1.1 车队构建方案设计 |
3.1.2 安全性分析 |
3.1.3 复杂度分析与对比 |
3.2 基于可信中心的三方认证与会话密钥协商 |
3.2.1 认证方案设计 |
3.2.2 安全性分析 |
3.2.3 复杂度分析与对比 |
3.3 车队成员动态变化中的密钥更新与双向认证 |
3.3.1 密钥更新方案与双向认证设计 |
3.3.2 安全性分析 |
3.3.3 运算复杂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安全保护方案的实现与应用效果 |
4.1 LTE-V2X通信仿真 |
4.1.1 基于Uu接口的蜂窝通信 |
4.1.2 基于PC5接口的直连通信 |
4.2 信息安全保护方案的实现 |
4.2.1 基于OpenABE的属性匹配车队构建 |
4.2.2 车队批量认证的实现 |
4.2.3 基于公钥的签名与认证 |
4.3 信息安全保护对车队稳定性的助力效果 |
4.4 信息安全保证车队防碰撞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创新点总结 |
5.2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目的论视角下纪实文本中并列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深入百慕大三角洲》(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n Overview of Into the Bermuda Triangle and Its Author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Task Requirements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ntroduction to Compound-Complex Sentences |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1 About Skopos Theory |
3.1.2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
3.2 Brief Introduction to Compound-Complex Sentences |
3.2.1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Compound-Complex Sentences |
3.2.2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Status of Compound-Complex Sentences |
3.3 The Applicability of Skopos Theory to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ompound-Complex Sentences with One Subordinate Clause |
4.1.1 Linear Translation |
4.1.2 Recasting |
4.1.3 Insertion |
4.1.4 Division |
4.2 Translations Strategies for Compound-Complex Sentences with Two or More Subordinate Clauses |
4.2.1 Linear Translation |
4.2.2 Recasting |
4.2.3 Synthesis |
Chapter Five Summary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Ⅱ Term List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电子换挡系统功能安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换挡系统定义 |
1.1.2 换挡系统分类 |
1.1.3 换挡系统优缺点对比 |
1.1.4 换挡系统的机遇 |
1.1.5 换挡系统的挑战 |
1.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换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功能安全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功能安全概念阶段开发方法研究 |
2.1 研究范围定义 |
2.2 相关项定义 |
2.2.1 关键词定义[7] |
2.2.2 相关项定义的要求[7] |
2.3 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
2.3.1 危害分析 |
2.3.2 风险评估 |
2.3.3 严重度S |
2.3.4 暴露度E |
2.3.5 可控度C |
2.3.6 感知时间ts的评估 |
2.3.7 安全目标的定义 |
2.4 FTA(Fault Tree analysis故障树分析) |
2.5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
2.6 功能安全需求(FSR functional safety requirement) |
2.6.1 功能安全的开发流程 |
2.6.2 功能安全需求定义方法[7]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换挡系统概念阶段开发及分析 |
3.1 相关项定义 |
3.1.1 相关项范围定义 |
3.1.2 初始架构定义 |
3.1.3 功能定义 |
3.1.4 模式定义 |
3.1.5 接口定义 |
3.2 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
3.2.1 危害分析 |
3.2.2 风险评估 |
3.2.3 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结果 |
3.3 故障树分析FTA |
3.3.1 故障树的搭建 |
3.3.2 割集计算 |
3.3.3 硬件随机失效率分配及计算; |
3.4 功能安全需求 |
3.4.1 功能安全目标的分配; |
3.4.2 功能安全需求 |
3.5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换挡系统整车安全测试 |
4.1 整车安全测试概述 |
4.2 整车安全测试对象及方法选择 |
4.3 整车安全测试原理 |
4.4 整车安全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汽车高速转向工况下的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1 车辆动力学建模三种方法简介 |
2.2 计算机参数化建模 |
2.2.1 Carsim建模软件介绍 |
2.2.2 参数化Carsim车辆建模 |
2.3 车辆动力学参考模型以及控制变量理想值确定 |
2.4 动力学模型的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向横摆稳定性分析 |
3.1 转向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 转向稳定性参数选择及其影响 |
3.2.1 横摆角速度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
3.2.2 质心侧偏角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
3.3 汽车转向失稳状态判断 |
3.4 改善车辆稳定性的途径 |
3.4.1 差动制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
3.4.2 差动制动在转向时对车辆稳定性作用 |
3.5 汽车横摆力矩控制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转向控制系统设计 |
4.1 差动制动稳定性控制理论 |
4.2 差动制动制动力分配策略 |
4.3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
4.3.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简介 |
4.3.2 模糊规则设计 |
4.4 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建立 |
4.5 Carsim与 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联合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5.1 双移线工况仿真 |
5.1.1 高速高附着工况 |
5.1.2 低速低附着工况 |
5.2 转向盘角阶跃工况仿真 |
5.3 衰减正弦波输入工况仿真 |
5.3.1 相同路面不同车速工况 |
5.3.2 相同车速不同附着系数工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5)基于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攻击与入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创新及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车辆网络 |
2.1.1 智能网联车 |
2.1.2 车辆CAN总线 |
2.1.3 CAN总线上的数据传输 |
2.1.4 CAN总线的物理特征 |
2.2 实验设备及开发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辆总线攻击的远程实现 |
3.1 车辆总线攻击的实现方法 |
3.2 车身控制模块攻击 |
3.3 仪表盘攻击 |
3.4 利用车辆系统功能漏洞攻击 |
3.4.1 洪水攻击造成总线过载 |
3.4.2 利用车辆故障保护机制限制车速 |
3.4.3 总线截断攻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种攻击模型下的车辆入侵检测和发送方识别 |
4.1 系统及攻击模型 |
4.1.1 系统目标 |
4.1.2 对手模型 |
4.1.3 攻击场景 |
4.2 车辆控制模块的指纹提取 |
4.2.1 指纹提取流程 |
4.2.2 采样 |
4.2.3 预处理 |
4.2.4 特征提取 |
4.2.5 模型生成和分类 |
4.2.6 部署和生命周期 |
4.3 入侵检测与发送方识别 |
4.3.1 局部离群值算法 |
4.3.2 发送方识别 |
4.3.3 不同攻击模型下的入侵检测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发送方识别 |
4.4.2 入侵检测 |
4.4.3 对比实验 |
4.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危险交通场景下的智能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主动闪避、主动减速与主动撞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智能汽车的发展 |
1.1.2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 |
1.2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 |
1.3 智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
1.3.1 稳定性控制 |
1.3.2 防碰撞控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及PID的智能汽车纵向运动控制器 |
2.1 引言 |
2.2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2.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运动控制器 |
2.3.1 位置-速度跟踪控制器 |
2.3.2 速度跟踪控制器 |
2.4 基于PID算法的运动控制器 |
2.4.1 位置-速度跟踪控制器 |
2.4.2 速度跟踪控制器 |
2.5 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Agent系统蜂拥运动控制策略下的单车道追尾碰撞闪避控制系统 |
3.1 引言 |
3.2 单车道追尾事故分析 |
3.3 基于多Agent系统蜂拥运动控制的追尾碰撞闪避控制系统 |
3.3.1 多Agent系统蜂拥运动控制理论 |
3.3.2 用于蜂拥运动控制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
3.3.3 采用单层蜂拥运动控制的单车追尾闪避轨迹规划 |
3.3.4 采用双层蜂拥运动控制的多车追尾闪避轨迹规划 |
3.4 追尾碰撞闪避仿真分析 |
3.4.1 单车追尾碰撞闪避工况 |
3.4.2 多车追尾碰撞闪避工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紧急倒车及轨迹优化的单车道正面碰撞闪避控制系统 |
4.1 引言 |
4.2 单车道正面碰撞分析 |
4.3 正面碰撞闪避控制系统结构 |
4.4 正面碰撞决策判断 |
4.5 考虑紧急倒车的轨迹规划 |
4.5.1 紧急倒车轨迹规划 |
4.5.2 协同倒车轨迹规划 |
4.5.3 优化协同倒车轨迹规划 |
4.6 正面碰撞闪避仿真分析 |
4.6.1 单车正面碰撞闪避工况 |
4.6.2 多车正面碰撞闪避工况 |
4.6.3 考虑轨迹优化的多车正面碰撞闪避工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变曲率弯道速度规划 |
5.1 引言 |
5.2 阶跃路面附着系数弯道速度规划问题描述 |
5.3 速度规划算法结构 |
5.4 考虑主动力矩注入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 |
5.4.1 轮胎力及车轮有效半径估计 |
5.4.2 轮胎侧偏角及滑移率计算 |
5.4.3 路面附着系数滚动优化计算 |
5.4.4 锯齿波自适应力矩注入 |
5.5 变曲率弯道速度优化 |
5.5.1 基于路径长度的决策变量 |
5.5.2 变曲率弯道速度优化约束分析与设计 |
5.5.3 速度优化目标函数 |
5.5.4 速度优化问题与求解计算 |
5.6 速度规划仿真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旷环境下智能汽车非线性主动撞击控制器 |
6.1 引言 |
6.2 智能汽车主动撞击问题描述 |
6.3 主动撞击分析与建模 |
6.3.1 平面运动车辆动力学模型 |
6.3.2 主动撞击动力学模型 |
6.4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器设计 |
6.4.1 模型线性化 |
6.4.2 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6.5 主动撞击仿真分析 |
6.5.1 直线运动工况 |
6.5.2 曲线运动工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缩模型汽车正面碰撞闪避试验 |
7.1 引言 |
7.2 微缩模型汽车搭建 |
7.2.1 四轮驱动底盘结构设计 |
7.2.2 控制系统设计 |
7.3 正面碰撞闪避试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我国汽车维修实验设备的发展现状 |
1.2.3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分析纯电动汽车技术特征与运行工况 |
1.3.2 调研分析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常见故障与故障设置 |
1.3.3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结构设计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的理论研究 |
2.1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模式 |
2.2 纯电动汽车性能分析 |
2.2.1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
2.2.2 动力电池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3.1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实时监控系统 |
3.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结构设计 |
3.2.1 高压系统动力电池控制系统 |
3.2.2 DC/DC直流转换器 |
3.2.3 驱动电机总成 |
3.2.4 车载充电机 |
3.3 常见故障类型及处理 |
3.3.1 动力系统故障诊断 |
3.3.2 驱动电机系统故障诊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结构设计 |
4.1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整体结构设计 |
4.2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控制柜设计 |
4.3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故障点设计 |
4.4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实验台架的制作过程 |
4.4.1 江淮iEV4纯电动汽车零部件的拆卸 |
4.4.2 江淮iEV4纯电动汽车实验台架制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片机系统对故障点的设计 |
5.1 STM32F4单片机 |
5.2 74HC595串行转并行数据芯片 |
5.3 实验台架故障电路设计 |
5.4 单片机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工作原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复杂网络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威胁分析与远程入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与安排 |
第二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架构 |
2.1 车载网络架构 |
2.2 V2X车载通信技术 |
2.3 TSP云端基础设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分析 |
3.1 典型攻击面 |
3.1.1 远距离车外 |
3.1.2 近距离车外 |
3.1.3 车辆内部网络 |
3.2 云端安全威胁 |
3.2.1 常见网络与云服安全威胁 |
3.2.2 典型攻击方法 |
3.3 TSP安全威胁 |
3.3.1 常见安全威胁 |
3.3.2 典型攻击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网联汽车与TSP威胁建模 |
4.1 威胁建模方法论 |
4.2 威胁建模设计方法STRIDE |
4.2.1 安全设计原则 |
4.2.2 STRIDE威胁建模概述 |
4.2.3 STRIDE威胁建模流程分析 |
4.3 应用场景:ICV通信架构 |
4.3.1 分解业务场景 |
4.3.2 节点元素威胁分析与列表输出 |
4.4 威胁建模设计方法FBIT |
4.4.1 FBIT威胁建模概述 |
4.4.2 FBIT威胁建模流程 |
4.5 应用场景:TSP与车载网络系统 |
4.5.1 FBIT威胁建模 |
4.5.2 漏洞挖掘与分析 |
4.6 STRIDE与FBIT威胁建模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SP渗透测试与远程入侵 |
5.1 攻击模型 |
5.2 流量分析与漏洞利用 |
5.2.1 数据包抓取与分析 |
5.2.2 用户名和密码破解 |
5.2.3 编写账号密码测试脚本 |
5.2.4 性能评估与改进 |
5.3 逆向工程与加密破解 |
5.3.1 反编译 |
5.3.2 加固与脱壳 |
5.3.3 编写远程控制脚本 |
5.3.4 结果与评价 |
5.4 远程入侵与安全防御系统 |
5.4.1 攻击系统架构 |
5.4.2 入侵与防御系统 |
5.4.3 防御对策与修复意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发动机停缸系统的开发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停缸的原理 |
1.3 几种停缸策略 |
1.4 停缸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发动机停缸技术发展状况 |
1.4.2 国内发动机停缸技术发展状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GT-POWER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GT-POWER仿真软件的理论基础 |
2.1.1 GT-POWER软件概况 |
2.1.2 流体流动模型基本原理 |
2.1.3 喷油器模块基本原理 |
2.1.4 燃烧模型基本原理 |
2.2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
2.2.1 发动机进、排气管模型的建立 |
2.2.2 发动机进排气门模型的建立 |
2.2.3 发动机气缸模型的建立 |
2.2.4 发动机曲轴箱模型的建立 |
2.2.5 发动机整体模型的建立 |
2.2.6 发动机模型的验证 |
2.3 断油回流策略的实现 |
2.4 发动机停缸系统的性能仿真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停缸试验系统的搭建 |
3.1 排气回流系统 |
3.2 实验装置 |
3.2.1 实验的硬件系统 |
3.2.2 实验的软件系统 |
3.3 发动机的台架标定 |
3.4 发动机测试系统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发动机性能试验分析 |
4.1 发动机停缸系统的动力性能试验 |
4.1.1 不同停缸模式下的外特性 |
4.1.2 发动机可停缸的工况范围 |
4.2 发动机的经济性能试验 |
4.2.1 发动机停缸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 |
4.2.2 发动机停缸系统的速度特性分析 |
4.3 发动机停缸系统的怠速排放性能试验 |
4.3.1 排放物的产生机理 |
4.3.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断油回流发动机停缸系统的振动试验及分析 |
5.1 发动机的振动机理分析 |
5.2 发动机停缸系统的机体振动分析 |
5.2.1 时域分析 |
5.2.2 频域分析 |
5.3 发动机停缸系的扭振分析 |
5.3.1 停缸前后曲轴扭振分析 |
5.3.2 发动机停缸方案的对比分析 |
5.3.3 自由端和飞轮端的曲轴扭振分析 |
5.4 发动机停缸系统转速波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汽车轮胎几种异常故障的检修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汽车轮胎行驶跑偏 |
汽车前轮胎振摆 |
前轮胎前束失准引起伤胎 |
轿车前轮胎异响 |
汽年工字梁异常磨胎 |
结束语 |
四、切诺基低速无法正常行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TE-V2X的网联车队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实现[D]. 江枫.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目的论视角下纪实文本中并列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深入百慕大三角洲》(节选)为例[D]. 邵振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电子换挡系统功能安全研究与设计[D]. 闻继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4]汽车高速转向工况下的稳定性控制研究[D]. 黄鑫.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5]基于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攻击与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 宁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危险交通场景下的智能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主动闪避、主动减速与主动撞击[D]. 边辰通. 东南大学, 2020
- [7]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究[D]. 梁永浩.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复杂网络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威胁分析与远程入侵研究[D]. 李岩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断油回流策略的发动机停缸系统的开发及试验研究[D]. 魏子清. 天津大学, 2018(06)
- [10]汽车轮胎几种异常故障的检修实例[J]. 邓桂芳.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