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mparison of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p53 Protein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of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杰[1](2021)在《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贫血病毒VP3基因表达的凋亡蛋白Apoptin在正常细胞中无细胞毒性,而在肿瘤细胞中能够特异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表达鸡贫血病毒VP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T与Ad-VP3能够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表达Apoptin蛋白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Ad-VT可以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复制起到溶瘤作用。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乳腺癌超越肺癌成为发病率第一的癌症;并且女性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居女性癌症死亡率首位。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大,对转移患者疗效欠佳,并且患者经治疗后仍有复发的风险。因此,仍然需要继续寻找更有效地治疗手段。在癌症内部有一部分细胞被称为癌症起始细胞或癌症干细胞,这部分细胞在癌症起始、治疗抵抗、转移和复发中起关键作用。这意味着,以乳腺癌干细胞为靶标可能是根除乳腺癌的有前途的治疗策略。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癌症干细胞的特定药物。因此,诱导癌症干细胞分化并靶向杀伤癌症干细胞可能有助于开发针对癌症的新的治疗策略,在治疗癌症时可能具有临床优势。本研究目的是富集分选表型为CD44+CD24-的乳腺癌干细胞,对其干细胞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鸡贫血病毒VP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T与Ad-VP3作用于乳腺癌干细胞,分析重组腺病毒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干性抑制及增加乳腺癌干细胞药物敏感性的作用。通过靶向癌症干细胞,诱导其分化,抑制其治疗抗性寻找临床癌症治疗的新策略。首先是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与磁珠分选方法富集分选乳腺癌干细胞,对其自我更新、分化、耐药性等进行分析;其次是利用重组腺病毒作用于乳腺癌干细胞,对乳腺癌干细胞中干细胞比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水平、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等进行检测分析;之后检测重组腺病毒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内肿瘤形成能力的影响、体内肿瘤杀伤作用;最后利用Ad-VT与紫杉醇联合应用于乳腺癌干细胞后,检测乳腺癌干细胞中干细胞比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水平、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等,分析Ad-VT是否能够使乳腺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增强,从而抑制癌症干细胞的治疗抗性。本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干性特征进行检测分析后发现,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乳腺癌干细胞能够形成乳腺癌细胞球;血清诱导实验显示乳腺癌干细胞能够分化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强于乳腺癌细胞;干细胞调控因子表达上调,过表达与人类肿瘤干细胞相关的多个基因;对化疗药紫杉醇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2.通过检测重组腺病毒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后发现,Ad-VT与Ad-VP3作用下,CD44+CD24-细胞群比例降低,干细胞调控因子表达下调,乳腺癌干细胞干性受到抑制;Ad-VT与Ad-VP3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d-VT与Ad-VP3能够诱导乳腺癌干细胞线粒体途径的凋亡;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也显示乳腺癌干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抑制。3.检测重组腺病毒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小鼠体内抑制作用。小鼠体内成瘤结果显示Ad-VT与Ad-VP3作用后的乳腺癌干细胞干性受到抑制,失去了体内肿瘤形成的能力;将状态良好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小鼠皮下注射荷瘤,重组腺病毒对荷瘤成功的小鼠进行注射治疗,结果显示Ad-VT与Ad-VP3对乳腺癌干细胞小鼠荷瘤模型具有体内杀伤作用,能够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生长。4.Ad-VT与紫杉醇联合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耐药性,Ad-VT与紫杉醇联合使用后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干性抑制、诱导细胞凋亡水平、对细胞的增殖抑制、迁移侵袭抑制均显着强于Ad-VT单独治疗组及紫杉醇单独治疗组,并且联合应用增强了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小鼠体内肿瘤形成能力的抑制。综上所述,经富集分选的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治疗抗性等干细胞特性,表达VP3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VT与Ad-VP3对乳腺癌干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抑制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干性,Ad-VT能够增强乳腺癌干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治疗抗性,增强化疗药紫杉醇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
阮涌[2](2021)在《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Rec Q-BLM解旋酶在DNA的修复、复制、重组和转录等细胞代谢过程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LM基因的缺陷将引起人类Bloom综合症(Bloom syndrome,BS),且易患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其中,2020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七位,死亡率居第十位,PCa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男性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有研究表明BLM在PCa细胞系中高表达,在干扰或过表达BLM后,PC3细胞恶性程度相应的降低或增强;EZH2蛋白是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的成员之一,也有研究表明EZH2蛋白与PCa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本论文深入研究了BLM、EZH2与PCa相互关联性,阐明了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途径,从分子、细胞、组织和动物水平探索了BLM与EZH2蛋白相互作用对PCa的影响及其机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LM与EZH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实验发现这两个蛋白其存在相互作用,预测它们在PCa组织的m RNA中表达水平呈极显着正相关应用Western Bloting实验检测发现BLM在PCa细胞系中高表达,以BLM为诱饵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联合质谱分析发现与BLM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有541个,利用TCGA和STRING数据库分析可视化了BLM的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及它们在细胞内的调控关系,其中EZH2蛋白是其相互作用的蛋白之一,且BLM与EZH2在PCa中的表达呈极显着正相关(P-Value=7.9e-74)。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GST Pull down发现BLM与EZH2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发现BLM与EZH2主要定位于细胞核。2.BLM与EZH2蛋白在PCa组织中高表达,BLM与EZH2在PCa临床样本中的免疫组化得分呈极显着正相关分别应用BLM和EZH2抗体对50例PCa组织、20例增生组织和9例前列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发现BLM和EZH2蛋白在PCa组织中相比于正常前列腺高表达,且分别呈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差异,BLM和EZH2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T分期(P=0.030,P=0.012)、临床分期(P=0.030,P=0.012)和Gleason分数(P=0.006,P=0.029)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但是与年龄、Gleason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没有显着相关性,BLM与EZH2在PCa临床样本中的免疫组化得分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3.干扰BLM和EZH2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存在BLM/EZH2/P53的信号调控轴利用BLM特异性抑制剂处理PC3细胞5天后,进行活细胞计数检测,发现ML216的药物浓度与细胞活性呈负相关,且药物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01),检测细胞周期发现其能够引起PC3细胞在G0/G1期细胞数量的增加。应用si RNA分别单独或同时干扰BLM和EZH2时,发现si BLM和si EZH2的联合干扰能够更加显着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能够上调PC3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PC3细胞中可能存在BLM/EZH2/P53的信号调控轴。4.体内外实验进一步阐明了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以EZH2为诱饵蛋白进行了ChIP-seq试验,发现EZH2蛋白并未能够直接结合P53启动子区,而是通过调控MDM2启动子区间接调控P53蛋白的表达。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过表达EZH2,能促进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但在同时干扰BLM时,能够部分削弱其增强效应,反之,在干扰EZH2时,则能减弱了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在同时过表达BLM时,能够部分抵消EZH2干扰时的减弱效应,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综上,本研究发现BLM与EZH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和Pull down实验发现BLM与EZH2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LM与EZH2在PCa的发生中均高表达且呈显着相关性,并在PCa组织中进一步印证了BLM与EZH2的相关性。通过干扰BLM和EZH2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体内外实验揭示了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途径。弄清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以Rec Q-BLM解旋酶为小分子抗癌药物的靶标,另辟和建立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寒偲翀[3](2021)在《莱菔素抗食管鳞癌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管癌是所有肿瘤中死亡率排在第六位的癌症,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地区是其高发区域。食管癌分为两种亚型,即食管鳞癌与食管腺癌,其中前者的占比超过70%。罹患食管鳞癌的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骨后或肩胛间区域疼痛,吞咽困难及由此引发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现象。由于这些症状通常在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时才会慢慢显现,很大一部分患者面临确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点的状况,所以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通常不太理想,五年生存率仅为10%-15%。因此进一步研究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机制并确认新的治疗手段和特定靶标对控制死亡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十分必要。多项研究证实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很好的抗癌防癌效果,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可以下调多种类癌细胞的生长速率并推动细胞发生凋亡。莱菔素作为异硫氰酸酯家族成员之一,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它可以阻碍多条经典促癌通路的信号传导,并能激活在癌细胞中失活的明星抗癌因子,促进细胞周期阻滞与细胞凋亡,从而达到调控肿瘤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的效果。本篇研究主要围绕着莱菔素抗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活性大小与相关作用机制展开。研究首先进行了移植瘤实验,发现莱菔素处理的裸鼠与对照组裸鼠相比,体内肿瘤的体积与重量显着减小,而裸鼠体重则没有太大差别,这说明莱菔素在不影响裸鼠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延缓体内食管鳞癌肿块的增殖速率。之后在两种食管鳞癌细胞中进行的细胞活性测定与克隆形成实验说明莱菔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与剂量依赖性,而流式细胞仪检测及相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莱菔素推动细胞发生凋亡和G2/M周期阻滞来抑制肿瘤的增殖生长。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实莱菔素对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同样有阻断作用。鉴于莱菔素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食管鳞癌活性,接下来通过基因芯片对莱菔素处理前后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此寻找将莱菔素与食管鳞癌细胞表型变化连接起来的靶基因与靶信号通路。芯片结果与后续验证实验表明SCD和CDH3以及p53通路是药物处理细胞后表达量变化最显着的基因与信号通路,最有可能参与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过程。挽救实验确认莱菔素确实是通过调控SCD和CDH3表达来下调食管鳞癌侵袭转移速度,并且数据库预测与随后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均表明Wnt/β-catenin通路位于这两个基因下游,莱菔素抑制基因表达后,Wnt/β-catenin通路随之失活。实验证明SCD和CDH3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作用,这意味着还有其他莱菔素的靶基因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过程。莱菔素对p53的转录后调控作用提示了 p38通路等常见的p53激活子可能协助莱菔素发挥作用,而调节p38活性的上游基因GADD45B和MAP2K3在莱菔素作用下表达量明显提高,并且降低它们的表达会显着影响莱菔素对食管鳞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co-IP实验表明GADD45B可以激活MAP2K3并发挥p38活化因子的作用,再加上GADD45B已被证实是p53靶基因之一,因此可以确定莱菔素激活细胞内正反馈调节环GADD45B-MAP2K3-p38-p53来降低食管鳞癌生长速率。过表达SCD,CDH3或降低GADD45B,MAP2K3表达量均会影响莱菔素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但没有完全抵消这种抑制效果,说明还存在其他关键效应因子。利用GSEA富集方法重新分析基因芯片结果,可以发现NFκB通路与莱菔素发挥作用密切相关,并能通过与GEO数据库下载的数据集进行对比,确认了 CXCL10、INHBA、TNFAIP3和PLAU是莱菔素靶基因中推动食管鳞癌发展的重要因子。Cistrome数据库预测NFκB通路中的关键调控蛋白p65通过结合到这4个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上发挥转录激活作用。接下来挑选莱菔素处理后表达量变化最明显的TNFAIP3和PLAU进行验证,确认莱菔素通过抑制NFκB作为转录因子与基因直接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最终达到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莱菔素具有很强的抗食管鳞癌效果,本篇研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其体内体外抑制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地作用机制,为将来应用这一潜力巨大的抗癌药物治疗食管鳞癌打下了坚实基础。
贺龙梅[4](2021)在《第一部分:甲基转移酶METTL7A和METTL7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YAP介导蛋白酶活化受体2信号增强结肠肿瘤干细胞抗凋亡能力》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甲基转移酶METTL7A和METTL7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结直肠癌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位居前三,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研究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或生物标志物。体内蛋白质受到不同的翻译后修饰作用,蛋白翻译后修饰异常促进肿瘤发生。蛋白甲基转移酶催化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参与组蛋白的表观遗传和非组蛋白的活性调控。METTL7A和METTL7B是甲基转移酶样家族成员,蛋白结构具有保守的甲基转移酶结构域,但是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还是未知。本研究旨在明确METTL7A和METTL7B与结肠癌的关系。我们在结肠癌动物模型以及不同结直肠癌公共数据库(GEO和TCGA数据)中分析发现:METTL7A和METTL7B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ETTL7B蛋白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为了进一步证实METTL7A和METTL7B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我们基于多种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SW480及DLD1)建立了过表达和敲降细胞系。结果显示:过表达METTL7A或METTL7B后,不同细胞系的克隆形成,细胞迁移能力及体内原位移植瘤生长都被显着抑制;反之,敲降METTL7A和METTL7B则促进细胞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为了探究METTL7A和METTL7B的抑癌机制,我们通过蛋白CoIP-质谱分析并获得和METTL7A或METTL7B相互作用蛋白谱,GO功能富集预测METTL7A和METTL7B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METTL7B相互作用蛋白主要集中在蛋白合成和线粒体功能两个方面。我们在过表达和敲降细胞系中,通过Puromycin标记检测新合成蛋白的实验显示METTL7B抑制蛋白合成。进一步研究表面:METTL7B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及下游参与翻译相关蛋白S6K1和4EBP1的磷酸化作用,进而抑制蛋白合成。I-TASSER分析显示METTL7B包含保守的甲基化转移酶结构域。通过构建酶活性位点突变和结构域缺失质粒,建立不同类型的METTL7B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在METTL7B甲基化酶催化位点缺失或突变的细胞中,METTL7B相关的mTOR信号下游激酶p-S6K1和p-4EBP1变化消失。这些结果证明METTL7B可能通过甲基转移酶活性调控mTOR信号通路,抑制蛋白合成,最终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METTL7A的预测数据显示其功能和肽链延伸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的证实。通过构建不同基因敲除小鼠,AOM-DSS诱导炎症相关结肠癌模型检测METTL7A和METTL7B在体内的功能。结果显示Mettl7a1或Mettl7b基因的缺失显着促进肿瘤形成,包括肿瘤数目增多和成瘤体积增大。综上所述,METTL7A和METTL7B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METTL7B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调控体内蛋白合成;METTL7B抑癌功能可能依赖甲基转移酶活性。研究METTL7A和METTL7B可以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YAP介导蛋白酶活化受体2信号增强结肠肿瘤干细胞抗凋亡能力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肿瘤的发生、耐药、转移和复发中至关重要。干细胞抗凋亡是肿瘤细胞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炎症微环境中存在高浓度的活性氧自由基,能够诱导干细胞凋亡。同时,炎性微环境富集大量蛋白酶可以特异性激活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我们前期研究显示PAR2参与结肠炎的修复再生,但是PAR2与结肠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关系还不明确。为明确PAR2与结肠癌干细胞的关系,首先我们通过免疫组化证实PAR2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PAR2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通过shRNA敲降或抑制剂阻断PAR2显着抑制肿瘤干细胞的体外成球能力;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显示PAR2活化增强CD133+肿瘤干细胞的抗凋亡能力。我们前期研究发现PAR2信号调控YAP(Yes-associated protein)蛋白的稳定性和转录活性,而YAP是调控干细胞的重要分子。我们在PAR2敲降的细胞中回补野生型和不同突变形式YAP,实验证明回补YAP不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但是明显增强肿瘤干细胞的抗凋亡能力。PAR2-YAP信号不仅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还增强细胞对NO诱导凋亡的抵抗能力。最后,通过mRNA芯片分析显示PAR2-YAP信号调控抗氧化基因CAV1的表达,且CAV1与抗凋亡蛋白MCL1,BCL2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本项研究证明PAR2活化促进结肠肿瘤干细胞特性,PAR2-YAP信号增强肿瘤干细胞对炎症微环境中NO诱导凋亡的抵抗能力,阐明了肿瘤干细胞在炎性微环境中存活的新机制。
王甜甜[5](2021)在《USP21稳定DEC1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文中指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在女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明显。因此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是至关重要的。泛素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重要类型,并且是一个可逆过程。细胞内蛋白质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动态平衡参与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的分化、增殖和代谢。USP21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家族成员,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转录因子被异常的调节在各种癌症中经常出现。广泛表达于大部分组织中的DEC1在细胞存活、分化、昼夜节律和缺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DEC1可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等。近年来发现,DEC1与乳腺癌增殖有关,例如,DEC1可以稳定Cyclin E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DEC1与ERα共定位并且相互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但是DEC1的翻译后修饰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USP21对DEC1的翻译后修饰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新发现如下:1.通过克隆形成和MTT实验发现USP21过表达抑制MCF-7和T47D细胞增殖。2.在HEK-293T、MCF-7和T47D细胞系中,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发现过表达USP21可以提高DEC1的稳定性。半衰期实验发现了USP21可以延长DEC1的半衰期。体外泛素化实验也发现了USP21影响了DEC1的泛素-蛋白酶体系,抑制DEC1降解,提高DEC1的稳定性。3.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USP21可以与DEC1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发现二者共定位在细胞质中,在空间上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支持。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发现USP21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稳定DEC1。本研究将USP21抑制乳腺癌增殖与DEC1建立联系,确定USP21抑制乳腺癌增殖原理。本研究为探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和乳腺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恪昕[6](2021)在《基于WES研究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高频突变基因及肿瘤易感基因突变情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高频突变基因及易感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卵巢癌治疗新靶点,进行卵巢癌临床精准治疗。方法:本研究卵巢癌组织标本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共筛选了15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在新鲜手术组织中提取DNA后,运用Agilent液相芯片捕获系统全外捕获,建库,库检合格后在Illumina Hiseq平台上行高通量、高深度测序,使用SAMtools进行SNP/INDEL检测,通过in-house筛选肿瘤易感基因,通过Mu Sic分析体细胞高频突变基因。结果:1.本课题15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WES测序数据,质量分布在Q30(≥80%)以上。2.在6种点突变变异类型中,主要类型为C>T/G>A。3.在15例样本中,筛选出30个高频突变基因,主要突变形式为错义突变,其中,TP53为高频突变基因。4.本研究筛查得到30种肿瘤易感基因,PDE4D1P在12例患者中发生突变,FOXP1在7例患者中发生突变,RUNX1、JAK2、STAT6、ARIDIA等均与卵巢癌的发病进展有关。结论:1.TP53是高频突变基因,是常见抑癌基因,在同一患者体内可发生多种形式突变,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2.筛查得到的肿瘤易感基因均通过不同机制参与卵巢癌发病,此次研究样本例数较少,相关基因突变频率可能与已有结论有差异;个别基因具体参与卵巢癌发病的机制,还需大量临床实验论证。
刘梦馨[7](2020)在《ARC蛋白通过14-3-3ε/YAP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文中认为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基础,研究其分子机制可以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在血管受到损伤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从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VSMC的过度增殖和迁移,导致新生内膜的形成。ARC(Apoptosis repressor with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是一种内源性凋亡抑制蛋白,在心肌细胞中表达较高,发挥心肌保护作用。ARC是否在VSMC中发挥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尚不清楚。本课题将研究ARC在VSMC中的表达水平,是否参与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换,并揭示其下游调控机制。方法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RC、YAP(Yes associated protein)和14-3-3ε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RC在人正常血管组织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和EdU实验分析VSMC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用来评估细胞的迁移情况。同时,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验证ARC是否参与调控VSMC的收缩型标记蛋白的表达。随后,我们通过分离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验证ARC的亚细胞定位,采用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验证YAP的入核。最后我们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验证ARC是否与YAP和14-3-3ε有直接结合的关系。结果ARC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织中和ApoE敲除小鼠高脂喂养诱导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及在大鼠球囊损伤模型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上调,说明ARC可能参与血管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在细胞水平上,ARC在VSMC中有相对较高的表达,且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的作用下ARC的表达量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抑制了内源ARC的表达后VSMC的增殖迁移水平明显降低;同样地,过表达ARC后促进了VSMC的增殖迁移以及表型转换的发生。通过149位点的苏氨酸突变的腺病毒载体的使用,验证ARC促进VSMC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的功能不依赖于其线粒体定位。机制上,ARC通过与14-3-3ε的结合来促进YAP的入核,从而促进VSMC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另外,进一步验证了p53在转录水平负调控ARC的表达,并在细胞增殖和表型转换过程中调控ARC发挥功能。结论ARC在细胞水平上促进VSMC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ARC通过与14-3-3ε的结合促进YAP的入核来调节VSMC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另外,p53转录抑制ARC的表达参与ARC介导的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换。总之,我们的研究可能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血管增生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李秋月[8](2020)在《IL-15在预运动训练干预小鼠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以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死亡率,但是运动干预肝癌的机制仍尚未明确。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证实,预运动训练能够提升在体NK细胞的含量和杀伤作用,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在干预肿瘤发病中发挥作用(待发表)。骨骼肌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运动后可大量合成和分泌IL-15。IL-15在肿瘤免疫疗法中可通过诱导NK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增强NK细胞杀伤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提示我们IL-15可能在抗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IL-15在预运动训练干预小鼠肝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先采用一次性运动血清孵育肝癌细胞模型验证NK细胞在预运动训练干预小鼠肝肿瘤发病的机制,然后用预运动的动物模型探究癌旁组织中IL-15相关蛋白信号通路在预运动训练干预小鼠肝癌发病的机制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一次性运动小鼠的血清对孵育肝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安静+注射PBS组(C组)、一次性运动+注射PBS组(A组)、安静+注射IL-15组(I组)和一次性运动+注射IL-15组(IA组)。注射用PBS为200μL,IL-15为以200μLPBS溶解,37℃孵育1小时的4.5μgIL-15+15μgIL-15Rα-FC溶液,一次性运动为12m/min×1h的跑台运动。以TUNEL测定小鼠肝脏细胞凋亡情况,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5、INF-γ和TNF-α含量,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清中NK细胞数量。取各组小鼠血清对Hepa1-6细胞进行孵育,每组血清进行两种处理,一为直接孵育,二为孵育时加入肾上腺素阻断剂ProPranolol,对照为空白培养基孵育,48小时后用CCK-8测定细胞活性。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结果:1.TUNEL检测各组凋亡情况与C组小鼠相比,A组小鼠IHS明显下降(p<0.05),I组小鼠IHS极明显下降(p<0.01),而运动与IL-15注射联用的IA组的HIS则比A组和I组更低。2.小鼠血清孵育及与ProPranolol共孵育时Hepa1-6细胞的活性变化与正常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相比,采用小鼠血清配制的培养基孵育的细胞活性没有显着差异。以A组和IA组小鼠血清孵育Hepa1-6细胞,不加ProPranolol时的细胞活力比加入ProPranolol时的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5);无论是否加入ProPranolol,A组血清孵育的Hepa1-6细胞活力显着低于C组血清孵育效果(p<0.01),IA组血清孵育的Hepa1-6细胞活力显着低于I组血清孵育效果(p<0.01)。3.各组血清中IL-15、INFγ和TNF-α水平与C组小鼠相比,A组和I组小鼠的血清IL-15显着增高(p<0.05),INF-γ和TNF-α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与A小鼠相比,IA组小鼠血清IL-15、INF-γ、TNF-α含量均极显着升高(p<0.01);与I组小鼠相比,IA组小鼠血清IL-15和INF-γ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5)。4.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NK细胞比例与C组小鼠相比,无论是一次性运动还是注射IL-15,血清中NK细胞比例均可明显升高(p<0.05),而运动与注射IL-5联合干预(IA组)的NK细胞比例要比单纯运动(A组)和单纯注射IL-5(I组)均进一步增高(p<0.01)。第二部分采用预运动训练模型研究IL-15在小鼠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7月龄雄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运动组(E)。运动组进行12周速度为12m/min的中等强度跑台训练,C组正常饲养12周。12周后,将C组和E组各随机抽取一半小鼠,向腹腔肝脏原位注射100μLHepa1-6细胞悬液(含2×106cell),以制备肿瘤模型,命名为安静肿瘤组(CP)和运动肿瘤组(EP)。肿瘤模型构建期间所有小鼠均不运动。注射13天后取小鼠肝脏进行如下检测:观察小鼠肝脏形态;TUNEL法检测小鼠肝脏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IL-15相关蛋白信号通路各蛋白变化情况,包括P-AMPK、AMPK、SIRT1、IL-15、ACP53、P53、Caspase9、Caspase3。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p<0.05判为具有显着差异性。研究结果:1.各组小鼠肝脏形态变化情况与正常小鼠相比,肿瘤小鼠肝脏体积增大,肝叶组织变硬,肝叶变脆,排列松散;预运动小鼠肝脏肿瘤比安静小鼠肝脏肿瘤积缩小,硬块组织量相对较少。2.各组小鼠癌旁组织凋亡情况与正常安静组小鼠相比,运动组小鼠肝脏IHS显着降低(p<0.01),安静小鼠癌旁组织IHS显着降低(p<0.01);预运动的小鼠肝癌旁组织比安静小鼠肝癌旁组织IHS显着降低(p<0.01)。3.各组小鼠肝癌旁组织IL-15相关蛋白信号通路蛋白变化情况与正常安静小鼠肝脏组织相比,运动组小鼠肝脏P-AMPK/AMPK的比值及SIRT1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ACP53/P53的比值、Caspase9蛋白表达量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与正常安静小鼠肝脏组织相比,安静小鼠癌旁组织中P-AMPK/AMPK的比值显着降低,SIRT1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ACP53/P53的比值、Caspase9蛋白表达量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与安静小鼠肝癌旁组织相比,预运动的小鼠肝癌旁组织P-AMPK/AMPK的比值和SIRT1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ACP53/P53比值、Caspase9蛋白表达量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4.IL-15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与正常安静小鼠相比,运动组小鼠肝脏IL-15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安静小鼠肝癌旁组织中IL-15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预运动的小鼠肝癌旁组织比安静小鼠肝癌旁组织IL-15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研究结论:1.一次性运动与注射IL-15/IL-15Rα复合物均可使小鼠血清中IL-15水平显着升高,同时增加NK细胞的含量和杀伤作用;运动条件血清可使肝癌细胞活性显着下降。说明预运动干预肿瘤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在体IL-15的升高提升了NK细胞的含量和杀伤作用。2.预运动可显着改善肝脏肿瘤的进展,使肝脏癌旁组织凋亡情况显着降低。可能机制为通过干预IL-15相关蛋白信号通路使癌旁组织中产生抗凋亡作用来干预小鼠肝肿瘤的发病。
刘川[9](2019)在《Hsp27通过p21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中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在所有影响皮肤的环境因素中,日光中的紫外线(ultraviolet,UV)无疑是重要的一项。人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日光,因此也更容易忽视其对皮肤潜在的危害。长期反复紫外线暴露会造成皮肤慢性光损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皮肤光老化。课题组前期以青、中、老年人曝光部位及非曝光部位的皮肤为研究对象,从角质形成细胞中提取蛋白进行2-DE分离,采用MALDI-TOF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查询,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发现同一年龄组中热休克蛋白质(Hsp)27及p21WAF1/CIP1(p21)均在曝光组中高表达,提示Hsp27和p21可能与皮肤光老化相关,但其确切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光老化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sp27对光老化HaCaT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Hsp27能否调控p21影响细胞凋亡,进一步探明光老化机制,为预防、缓解光老化及光线性皮肤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以30mJ/cm2UVB辐照HaCaT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通过干扰Hsp27基因的表达来评估其下游效应分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增殖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凋亡,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鉴定各组阳性细胞百分比,qRT-PCR技术检测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技术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蛋白胞内定位。结果:1、30mJ/cm2UVB辐照导致HaCaT细胞增殖活性下降,伴有明显的G2期周期阻滞,同时SA-β-gal染色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化相关通路标志蛋白p53、p16表达明显升高,虽p21表达下降,但UVB辐照可引起p21发生明显的核移位。2、在光老化HaCaT中,干扰Hsp27基因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凋亡的发生率。3、Hsp27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而p21在UVB辐照后出现了明显的核移位,Hsp27和p21之间并未观察到共定位现象。4、干扰Hsp27基因后并不影响p21蛋白及mRNA的表达,但Hsp27基因的抑制导致p21蛋白即使在UVB照射后72 h仍持续存在于细胞核中,而在空载对照组(shNC),p21蛋白在UVB辐照后72 h出核至胞质。5、干扰Hsp27基因表达后,可抑制Akt磷酸化,阻止p21蛋白从胞核转位到胞质。6、干扰Hsp27基因表达可增加p53蛋白的表达,增加Bax:Bcl-2比率并促进caspase-3的活化。结论:30mJ/cm2的UVB辐照可成功构建光老化HaCaT细胞模型,其老化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21核定位及p16通路诱导细胞衰老的进程。在光老化HaCaT细胞中,Hsp27的光保护作用可通过Akt-p21通路调节p21的亚细胞定位,进而调控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通过抑制p53/Bax/Bcl-2线粒体凋亡途径起到光保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Hsp27可能成为光老化或光线性皮肤病新的治疗靶点。
付启瑞[10](2019)在《鳄胆素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卵巢癌(Ovarain Cancer)是致死率最高的的妇科癌症,因缺乏快速精准的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患者被诊断出来时已经是中晚期,大约30%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死亡。胆汁被用来药用的历史悠久,中国多部古典书籍中均有关于动物胆汁功效的记载,但关于暹罗鳄鱼胆汁的应用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实验室从暹罗鳄鱼胆汁中提取分离纯化出一种具备广谱性抗癌活性的鳄胆素,本论文以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为研究对象,对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研究鳄胆素对卵巢癌的生物学功效。在体外,我们首先采用MTT法测量鳄胆素对常见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鳄胆素可以显着抑制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的生长,其IC50分别为37.4 μg/ml和67.3 μg/ml。集落形成能力实验显示,鳄胆素可以显着地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此外鳄胆素作用卵巢癌48 h后,细胞周期分布发生了显着变化。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鳄胆素作用之后,细胞发生了一些类凋亡的表观特征,综合Western blot和RT-PCR实验结果,发现鳄胆素是通过Notch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A2780细胞发生凋亡的。鳄胆素可以和阿霉素和姜黄素在特定浓度比例下产生较好的协同联合效应,同时联合用药也提示在进行联合用药时,要注意区分不同卵巢癌类型。在体内,建立BALB/c卵巢癌模型,通过动物活动、精神状态记录、体重指标、脏器系数和五脏病理学切片的实验结果,证明鳄胆素在给药剂量范围内的安全性,和厦门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出具的急性毒理、慢性毒理实验报告相一致。鳄胆素作用之后,卵巢癌移植瘤的体积产生了较显着的变化,证明鳄胆素作用于卵巢癌的有效性。通过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发现,鳄胆素可以显着地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量,为动物表观数据提供了合理的机制解释。综上所述,通过对鳄胆素诱导卵巢癌A2780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索、联合常见化疗药物抑制卵巢癌生长组方的探索以及动物模型的建立,为鳄胆素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
二、Comparison of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p53 Protein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of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parison of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p53 Protein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of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论文提纲范文)
(1)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凋亡素 |
1.2 溶瘤腺病毒与肿瘤治疗 |
1.3 癌症干细胞研究进展 |
1.3.1 癌症干细胞的概念 |
1.3.2 CSCs的鉴定 |
1.3.3 CSCs的特征 |
1.3.4 CSCs转录因子的标志 |
1.3.5 CSCs与癌症转移 |
1.3.6 CSC与临床治疗 |
1.3.7 CSCs与细胞凋亡 |
第二章 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特征分析 |
2.1 材料 |
2.1.1 细胞 |
2.1.2 试剂和材料 |
2.1.3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乳腺癌干细胞MCF7-CSC分选培养与传代 |
2.2.2 MCF7-CSC血清诱导分化 |
2.2.3 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
2.2.4 Western Blot检测MCF7-CSC干细胞调控因子表达水平 |
2.2.5 PCR Array检测人类肿瘤干细胞相关干性基因表达 |
2.2.6 MCF7-CSC的耐药性检测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MCF7-CSC分选培养 |
2.3.2 MCF7-CSC血清诱导分化能力 |
2.3.3 MCF7-CSC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
2.3.4 MCF7-CSC干细胞调控因子表达 |
2.3.5 MCF7-CSC人类肿瘤干细胞相关干性基因表达 |
2.3.6 MCF7-CSC的耐药性检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抑制作用 |
3.1 材料 |
3.1.1 细胞、毒株 |
3.1.2 试剂和材料 |
3.1.3 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重组腺病毒制备、纯化与毒价测定 |
3.2.2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干性抑制 |
3.2.3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增殖抑制 |
3.2.4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凋亡诱导作用 |
3.2.5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 |
3.3 结果 |
3.3.1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干性抑制 |
3.3.2 CFSE检测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增殖抑制 |
3.3.3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凋亡诱导作用 |
3.3.4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重组腺病毒对MCF7-CSC的小鼠体内抑制 |
4.1 材料 |
4.1.1 毒株和动物 |
4.1.2 试剂和材料 |
4.1.3 仪器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重组腺病毒对MCF 7-CSC小鼠体内成瘤能力的抑制 |
4.2.2 重组腺病毒对MCF 7-CSC小鼠体内肿瘤杀伤作用 |
4.3 结果 |
4.3.1 MCF 7-CSC小鼠体内成瘤能力的检测 |
4.3.2 重组腺病毒对MCF 7-CSC的小鼠体内杀伤作用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Ad-VT与 MCF7-CSC药物敏感性 |
5.1 材料 |
5.1.1 毒株和动物 |
5.1.2 试剂和材料 |
5.1.3 仪器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Ad-VT与紫杉醇对MCF7-CSC的干性抑制 |
5.2.2 Ad-VT与紫杉醇对MCF7-CSC的增殖抑制 |
5.2.3 Ad-VT与紫杉醇对MCF7-CSC的凋亡诱导 |
5.2.4 Ad-VT与紫杉醇对MCF7-CSC的迁移侵袭能力抑制 |
5.2.5 Ad-VT与紫杉醇对MCF7-CSC的小鼠体内肿瘤形成能力抑制 |
5.3 结果 |
5.3.1 Ad-VT促进紫杉醇对MCF7-CSC的干性抑制 |
5.3.2 Ad-VT促进紫杉醇对MCF7-CSC的增殖抑制 |
5.3.3 Ad-VT促进紫杉醇对MCF7-CSC的凋亡诱导 |
5.3.4 Ad-VT促进紫杉醇对MCF7-CSC的迁移侵袭能力抑制 |
5.3.5 Ad-VT促进紫杉醇对MCF7-CSC的小鼠体内成瘤能力抑制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文献综述 |
1 前列腺癌 |
1.1 PCa发病现状 |
1.2 PCa形成因素 |
1.3 PCa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
1.4 PSA与PCa的关系 |
2 肿瘤分子标志物与PCa |
2.1 肿瘤分子标志物与癌症 |
2.2 PCa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
2.3 肿瘤标志物在PCa药物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
3 BLM解旋酶 |
3.1 BLM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 |
3.2 BLM解旋酶的细胞生物学功能 |
3.3 BLM解旋酶与肿瘤 |
4 EZH2 蛋白 |
4.1 EZH2蛋白的结构与分子功能 |
4.2 EZH2蛋白与肿瘤 |
5 BLM、EZH2与PCa |
5.1 BLM、EZH2在PCa的靶向研究 |
5.2 BLM和EZH2与PCa的相关性分析 |
6.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7.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7.1 研究内容 |
7.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BLM相互作用蛋白筛选和MS鉴定及BLM/EZH2 的定位 |
1 材料 |
1.1 主要实验仪器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细胞系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蛋白提取 |
2.3 蛋白含量测定(BCA微孔酶标仪法) |
2.4 免疫共沉淀(免疫磁珠法) |
2.5 SDS-PAGE电泳 |
2.6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8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蛋白诱导表达 |
2.9 原核蛋白提取 |
2.10 GST-pull down |
2.11 间接免疫荧光 |
2.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2.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BLM蛋白在RWPE-1、PC3、22RV-1、LNcap细胞中的表达 |
3.2 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选与BLM具有互作的蛋白 |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互作蛋白 |
3.4 Co-IP正反向验证BLM与EZH2存在相互作用 |
3.5 BLM蛋白与EZH2蛋白体外相互作用验证 |
3.6 前列腺癌细胞中BLM与EZH2的亚细胞定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BLM及EZH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联 |
1 材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免疫组化实验 |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BLM和EZH2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差异性比较 |
3.2 BLM和EZH2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
3.3 BLM和EZH2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分析 |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BLM和EZH2干扰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细胞系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
2.3 蛋白的WB检测 |
2.4 siRNA干扰序列的合成 |
2.5 细胞转染 |
2.6 细胞存活率检测 |
2.7 细胞周期检测 |
2.8 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 |
2.9 细胞划痕实验 |
2.1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2.11 细胞增殖实验(MTS法) |
2.1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检测 |
3.2 BLM特异性抑制剂对PC3细胞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 BLM、EZH2和P53蛋白干扰前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3.4 干扰BLM和EZH2后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划痕愈合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BLM和EZH2干扰或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动物 |
1.3 细胞系及载体 |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
2.3 蛋白的WB检测 |
2.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5 ChIP-seq实验 |
2.6 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 |
2.7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
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ChIP-seq实验检测EZH2可能作用的启动子区 |
3.2 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EZH2蛋白与MDM2启动子区的结合 |
3.3 干扰或过表达BLM和EZH2对PC3细胞P53和MDM2蛋白的影响 |
3.4 干扰或过表达BLM和EZH2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划痕愈合、克隆形成的影响 |
3.5 BLM和EZH2相互作用对PC3细胞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
3.6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BLM和EZH2对PC3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Ⅱ:论文涉及的试剂配方 |
(3)莱菔素抗食管鳞癌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管鳞癌概述 |
1.1.1 风险因素 |
1.1.2 分子特征 |
1.1.3 治疗手段 |
1.2 异硫氰酸酯抗癌活性研究 |
1.2.1 芥酸 |
1.2.2 吲哚-3-甲醇 |
1.2.3 莱菔硫烷 |
1.2.4 莱菔素 |
1.3 经典信号通路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 |
1.3.1 p53通路 |
1.3.2 p38通路 |
1.3.3 NFκB通路 |
1.4 立项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活性评价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莱菔素 |
2.2.2 实验细胞株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体内移植瘤实验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胞生长检测 |
2.3.4 克隆形成实验 |
2.3.5 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 |
2.3.6 Caspase蛋白活性检测 |
2.3.7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2.3.8 划痕实验 |
2.3.9 Transwell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莱菔素抑制体内食管鳞癌生长 |
2.4.2 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 |
2.4.3 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基因芯片分析 |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 |
3.3.3 构建质粒和siRNAs |
3.3.4 细胞计数 |
3.3.5 提取细胞核蛋白 |
3.3.6 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确认莱菔素靶基因 |
3.4.2 SCD和CDH3对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进程的影响 |
3.4.3 莱菔素抑制食管鳞癌细胞转移相关信号通路 |
3.4.4 莱菔素抑制细胞增殖靶信号通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莱菔素阻断NFkB通路来抑制食管鳞癌进程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构建质粒和siRNAs |
4.3.2 染色质免疫沉淀-PCR(ChIP-PCR)实验 |
4.3.3 报告基因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确认莱菔素的关键靶标 |
4.4.2 分析基因表达特征 |
4.4.3 莱菔素抑制NFkB通路的转录激活作用 |
4.4.4 莱菔素抑癌作用与调控NFkB通路活性有关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第一部分:甲基转移酶METTL7A和METTL7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YAP介导蛋白酶活化受体2信号增强结肠肿瘤干细胞抗凋亡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甲基转移酶METTL7A和METTL7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设备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第一节: METTL7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METTL7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YAP介导蛋白酶活化受体2信号增强结肠肿瘤干细胞抗凋亡能力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非组蛋白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基金资助 |
致谢 |
(5)USP21稳定DEC1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去泛素化酶的概述 |
1.1.1 USPs参与细胞周期进程 |
1.1.2 USPs调节相关通路控制癌症转移 |
1.1.3 USPs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1.1.4 USPs作为癌症预防药物开发的目标 |
1.2 USP21的概述 |
1.2.1 USP21调节相关通路控制癌症转移 |
1.2.2 USP21调节相关通路控制癌细胞增殖 |
1.2.3 USP21调节DNA修复 |
1.3 DEC1的概述 |
1.3.1 DEC1参与CD28介导的T细胞的分化 |
1.3.2 DEC1参与昼夜节律 |
1.3.3 DEC1参与脂质和能量代谢 |
1.3.4 DEC1参与肿瘤细胞增殖 |
1.3.5 DEC1参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衰老 |
1.3.6 昼夜节律调控细胞周期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2 USP2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试剂 |
2.2.3 菌种、细胞及质粒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感受态的制备 |
2.3.3 质粒转化 |
2.3.4 挑菌 |
2.3.5 质粒提取 |
2.3.6 细胞培养 |
2.3.7 细胞转染 |
2.3.8 MTT检测细胞增殖 |
2.3.9 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 |
2.4 实验结果 |
2.4.1 USP2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5 小结 |
3 USP21对DEC1稳定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试剂 |
3.2.3 菌种、细胞及质粒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液配制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胞转染 |
3.3.4 细胞裂解 |
3.3.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3.6 蛋白免疫印迹 |
3.3.7 免疫共沉淀 |
3.4 实验结果 |
3.4.1 USP21对DEC1稳定性的影响 |
3.4.2 USP21对DEC1半衰期的影响 |
3.4.3 USP21对DEC1蛋白水平影响的分子机制 |
3.5 小结 |
4 USP21与DEC1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试剂 |
4.2.3 菌种、细胞及质粒 |
4.3 实验方法 |
4.3.1 溶液配制 |
4.3.2 细胞培养 |
4.3.3 细胞转染 |
4.3.4 细胞裂解 |
4.3.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3.6 蛋白免疫印迹 |
4.3.7 免疫共沉淀 |
4.3.8 免疫荧光共定位 |
4.4 实验结果 |
4.4.1 USP21与DEC1之间的互作 |
4.4.2 USP21与DEC1在细内的定位 |
4.4.3 DEC1介导USP21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WES研究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高频突变基因及肿瘤易感基因突变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卵巢癌的精准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ARC蛋白通过14-3-3ε/YAP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细胞 |
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耗材与试剂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ARC在 VSMC中表达且在血管损伤后表达上调 |
2 ARC促进VSMC的增殖和迁移 |
3 ARC诱导VSMC的表型转换 |
4 ARC对 VSMC的表型调节不依赖于其线粒体定位 |
5 p53 转录抑制ARC的表达参与ARC介导的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换 |
6 ARC通过调控YAP入核参与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换 |
7 ARC通过与14-3-3ε结合促进YAP进入细胞核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IL-15在预运动训练干预小鼠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文献综述 |
1.1 NK细胞与肿瘤 |
1.2 运动与IL-15、NK细胞 |
1.3 运动与肿瘤 |
2.选题依据 |
第一部分 :一次性运动小鼠的血清对孵育肝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构建一次性运动模型 |
1.2 技术路线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试验仪器 |
1.5 实验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 |
2.实验结果 |
2.1 各组肝脏细胞凋亡情况 |
2.2 各组细胞活力 |
2.3 各组小鼠血清中IL-15、INF-γ、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 |
2.4 各组小鼠血液中NK细胞比例 |
3.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采用预运动训练模型研究IL-15 在小鼠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构建预运动实验模型 |
1.2 技术路线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试验仪器 |
1.5 实验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 |
2.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变化 |
2.2 各组肝脏细胞凋亡情况 |
2.3 各组小鼠肝肿瘤癌旁组织中IL-15 相关蛋白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 |
2.4 PCR检测IL-15m RNA表达变化情况 |
3.结果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1.结论 |
2.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9)Hsp27通过p21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中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Hsp27 通过p21 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中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p21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鳄胆素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卵巢癌研究状况 |
1.1.1 卵巢癌的治疗 |
1.1.2 卵巢癌的分类 |
1.1.3 卵巢癌的诊断 |
1.1.4 卵巢癌的诱因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
1.2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状况 |
1.2.1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 |
1.2.2 动物来源抗肿瘤药物 |
1.2.3 微生物来源抗肿瘤药物 |
1.2.4 新型抗肿瘤药物及方式 |
1.3 鳄鱼 |
1.3.1 鳄鱼血的开发研究进展 |
1.3.2 鳄鱼油烫伤膏的开发研究 |
1.4 动物胆汁 |
1.4.1 胆汁酸 |
1.4.2 胆汁的药用价值 |
1.5 细胞周期 |
1.5.1 细胞周期的概念 |
1.5.2 细胞周期的调控 |
1.5.3 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因子 |
1.6 细胞凋亡通路及具体机制 |
1.6.1 Notch信号通路及研究进展 |
1.6.2 Wnt信号通路及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论文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鳄胆素的提取 |
3.2 卵巢癌细胞的培养 |
3.3 MTT实验法测量细胞的增值率 |
3.4 CCK-8实验 |
3.5 集落形成实验 |
3.6 普通光学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
3.7 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观察 |
3.8 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 |
3.9 双染流式细胞术定置栓测鳄胆素处理之后细胞的凋亡率 |
3.10 Western blotting |
3.10.1 总蛋白的提取 |
3.10.2 配胶 |
3.10.3 电泳 |
3.10.4 电转 |
3.10.5 封闭 |
3.10.6 一抗孵育 |
3.10.7 二抗孵育 |
3.10.8 显影 |
3.11 BALB/c裸鼠体外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3.12 肿瘤及脏器组织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3.13 肿瘤组织蛋白的提取 |
3.14 数据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MTT法初筛癌细胞对鳄胆素的敏感程度 |
4.2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 |
4.3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1 光镜显微镜下观察鳄胆素对A2780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4.3.2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鳄胆素对A2780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4.4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 |
4.5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4.6 Annexin V/PI双染法定量检测鳄胆素对人卵巢癌A2780的凋亡诱导效果 |
4.7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 |
4.8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鳄胆素对A2780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4.9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4.10 鳄胆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率的检测 |
4.11 鳄胆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
4.12 鳄胆素对Bax、Bcl-2和P53蛋白表达量影响 |
4.13 鳄胆素对Notch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量影响 |
4.14 鳄胆素对Wnt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量影响 |
4.15 鳄胆素联合常见化疗药物对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 |
4.15.1 鳄胆素联合阿霉素 |
4.15.2 鳄胆素联合多西紫杉醇 |
4.15.3 鳄胆素联合吉西他滨 |
4.15.4 鳄胆素联合姜黄素 |
4.15.5 鳄胆素联合卡铂 |
4.15.6 鳄胆素联合顺铂 |
4.15.7 鳄胆素联合奈达铂 |
4.15.8 鳄胆素联合5-氟尿嘧啶 |
4.16 鳄胆素对BALB/c裸鼠体重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
4.17 鳄胆素对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影响 |
4.18 鳄胆素对裸鼠脏器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4.19 鳄胆素对Bax、Bcl-2和P53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20 鳄胆素鳄胆素对Notch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21 鳄胆素对Wnt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22 鳄胆素对VEGF和PCNA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鳄胆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5.2 鳄胆素诱导卵巢癌细胞发生凋亡 |
5.3 鳄胆素诱导卵巢癌A2780细胞发生凋亡的信号通路 |
5.4 鳄胆素和常见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 |
5.5 鳄胆素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 |
6 结论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获得荣誉 |
致谢 |
四、Comparison of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p53 Protein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of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论文参考文献)
- [1]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D]. 李文杰. 广西大学, 2021(01)
- [2]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 阮涌. 贵州大学, 2021(01)
- [3]莱菔素抗食管鳞癌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D]. 寒偲翀.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第一部分:甲基转移酶METTL7A和METTL7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YAP介导蛋白酶活化受体2信号增强结肠肿瘤干细胞抗凋亡能力[D]. 贺龙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5]USP21稳定DEC1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D]. 王甜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WES研究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高频突变基因及肿瘤易感基因突变情况[D]. 刘恪昕.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ARC蛋白通过14-3-3ε/YAP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D]. 刘梦馨. 青岛大学, 2020(01)
- [8]IL-15在预运动训练干预小鼠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秋月.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9]Hsp27通过p21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中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 刘川.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10]鳄胆素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 付启瑞.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