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三)(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平[1](2016)在《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产业安全问题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越来越突出,我国连续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频招安全审查,给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亦对外贸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其影响超越了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媒体、外交、政治领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影响到全球利益的再平衡,中国希望和平崛起,就必须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发酵。当前,维护产业安全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任务。相对于现实的需求,产业安全理论中关于政府监管的部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落后于国家在安全领域的监管实践和需要。因此,本文的选题目的,就是尝试填补在我国产业安全领域,政府监管体系理论研究的空白。产业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核心,受到经济安全因素的覆盖;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分支又受到国家安全因素的覆盖,导致产业安全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所以,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相应地涉及广泛的理论范畴和社会活动领域。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参阅产业安全基础理论、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产业安全的特点,以系统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广泛融入管理学、经济学、贸易理论、竞争力理论、产业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理论成果中的观点和思想,引用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并援引大量案例和事实,尝试以新的视角,搭建对产业安全成因、演化轨迹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采取了实证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地解析了产业安全的生成与发展规律。并借鉴各主要国家产业安全监管实践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完善和提高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根据查新结果,国内外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尚有很多的空白需要填补。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涉及多个方面。首先,以系统论的方法确立了产业安全系统,认定国内产业的存在是因国家的存在所至,将政府作为产业安全主体之一纳入系统,确立了以产业和政府共同作为系统主体的“双主体”结构。揭示了产业竞争的内生性,说明了产业安全问题源于产业的对外竞争,产业竞争也会通过国家竞争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竞争关系作为产业安全的监管对象,监管范围覆盖了贸易竞争、投资竞争、要素竞争、环境竞争和危机竞争,明确了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研究揭示了产业竞争以国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竞争中国民利益发生减损即构成了产业安全问题;揭示了对国民利益的保全,即构成了产业安全系统的基本特征之目的性。依据系统论的开放性、目的性、多维度、突现性、反直觉行为原理,发现了与之对应的产业安全系统的涉外性、国民性、多元性、整体性和逆转性特征。根据产业安全系统特征的内在关系,深入解析了产业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的各种竞争关系。其次,分析了产业安全问题的演变规律。以“双比较”模式解析了贸易摩擦的成因;以“产业微笑曲线”归纳了产业纵向要素竞争与产业转型的关系,揭示了横向要素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关系;以“要素流动性结构”分析了各种要素流动性的不均衡,是造成产业竞争力差异性的根源,并揭示了要素流动结构的演变规律。阐释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参与国际分工为前提,实施全产业链产业安全监管的意义;分析了内外环境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将危机竞争作为常态化的存在纳入了产业安全监管的范畴。根据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产业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竞争和合作将相互依存的原因,说明“竞合”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基本趋势;自贸区的建设是全球化趋势的应有过程。第三,总结各国实践,分析了全球化的影响,研究了反直觉行为对竞争关系的调节作用,并用以完善产业安全监管体系。以促进创新作为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宏观的配套措施;以推动法治经济为出发点,系统地提出了“嵌入式”改良现有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给出了敏感度评估模型用以评估产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为监管措施的改进提供了方向;依托云计算新技术、大数据管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监管体系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改造以提升预测预警能力的建议;对监管主体决策模式,提出了开放性、聚能式改革的建议,以全面提升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效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是产业安全系统的构成部分,为了给监管体系定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其与产业安全系统的关系;并介绍了美欧印和我国产业安全监管的做法,明示其现实存在的可能状态。政府在产业安全系统的监管地位一经确定,同时也就定位了各具体产业等分系统在产业安全监管领域的位置。全系统定位对各分系统的超越,提供了解决产业安全问题的广阔视野,更有利于产业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也为管控危机、捕获危机和提供机遇,展现了更多的选择性。本文共使用图12幅,表5个,参考文献227篇。
王成[2](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聂静[3](2013)在《天津宁河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市宁河县开发区自建区至今已有21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面对目前宁河县“一城三区四基地”宏伟蓝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时代赋予宁河开发区新的历史任务的关键时期,宁河开发区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产业层次较低、缺乏关联度,任务压力艰巨,创新能力不强,土地制约问题,社会贡献率低等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宁河开发区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宁河开发区的目前现状,并从纵向的时间角度出发,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了宁河开发区的动力机制。然后,结合系统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宁河开发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归纳出其目前需要解决的四个战略性问题。再有,从国内三个先进开发区成功转型的案例入手分析,借鉴其转型成功的经验,并总结出它们对宁河开发区未来发展战略的指导意义。最后,从宁河县整个区域经济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总部经济和产业集群、以人才助推发展等建议和措施。本文虽然从天津宁河开发区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开发区发展战略问题,但涉及的某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已超出宁河开发区乃至宁河县所能管辖的范围,需要宁河县、天津市的相关职能协调和大力支持,只有这样,天津宁河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战略问题才能切实落到实处。
徐娟[4](2013)在《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特性。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同时,其内部分化也日益加剧。根据伯顿·克拉克对高等教育系统等级形成类型的划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结构主要是以声望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地位等级。而这种声望的获得更多是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控制的结果。近几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已经接近系统容量的极限。目前的在校生规模大约只能供2000余所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运转。这就决定了必然有一批高校陷入生存和发展困境,并沦为弱势高校。这种高校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薄弱程度不断增强。这些弱势高校普遍表现出计划内招生指标难以完成、缺乏资金艰难运转、毕业生就业率低和就业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管理落后等典型特征。弱势高校的存在会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性。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结构为其设计的制度环境所具有的容量。在中国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行政控制的资源配置机制,制度环境掌握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的分配权,将弱势高校置于三类资本的边缘位置,使得弱势高校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两方面,制度环境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间经济资本分配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在国家行政权力逐渐收缩的现实背景下,精英大学处于“圈子”的中心,而弱势高校则渴望进入圈子内,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结构。同时,被贴上不同标签和没有被贴上标签的高校被建构成了一个个分离的群体,孕育出一种象征资本。没有被贴上标签的弱势高校,会因象征资本的缺失而越来越形成一个具有较多相似性表征的群体。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是强制性的,而这种强制机制并非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资本分配作用于弱势高校,因此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影响下,不少弱势高校陷入了合法性陷阱。在弱势高校形成的过程中精英大学对其施加的影响、控制不可忽视。重点大学制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度这三大重点建设措施保证了精英大学拥有各种资本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使其成为游戏规则的建构者。规则的建构者与被建构者是资本分布状况的表征。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对于精英大学来说,规则成为一种精英大学用于规制其他高校行为的资源。规则的真正作用,一方面是直接决定行动,另一方面是对高校的生存环境进行建构。由于本身就具有模仿潜质的弱势高校成为被建构者,当其面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不确定性时,它就选择模仿精英大学的办学方式。模仿机制就成为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的实践方式。除了制度环境和精英大学的影响外,弱势高校自身的策略选择也是造成其陷入困境的一大关键因素。弱势高校的非理性组织行为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以及“位置感”缺失。这些非理性行为诱发普通大学组织功能异化,进而产生了无组织力量。无组织力量的增加使一所普通大学组织走向生命的老化阶段,逐渐沦为弱势高校。在实践中弱势高校的组织演化有两种类型:超稳定型和灭绝型,Y学院和W学院可能属于前者,H学院可能属于后者。任何一个固定的大学组织,只要它不可能向新的结构转化,那么功能异化必然全部表现为无组织力量的增加。由于缺乏负反馈调节机制以定期清除积累起来的无组织力量,因此,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使其走向老化进而演变为弱势高校将变得不可避免。对于一种功能,总能找到一种对应的组织结构;相反,对于一种结构,则对应着多种功能,即同一结构的多功能性,其中能够决定组织存在的是维生结构。从系统哲学的角度看,大学组织演变为弱势高校是由于功能异化产生的无组织力量破坏了自身的维生结构。大学的维生结构由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大学精神子系统功能耦合而成。维生结构的瓦解,使得大学一旦沦为弱势高校就很难扭转局势,因此具有不可逆性。
吕庆峰[5](2013)在《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葡萄酒产业从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成立到2012年正好120年历史。历经1949年前战乱、1949年后经济困难、十年文革三个时期巨大创伤,新生的中国葡萄酒产业一直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维持生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经济迅速起飞,中国葡萄酒产业随之进入迅速发展轨道。历经三十年快速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如今已达到生产量世界第六、消费量世界第五的排名。在当今葡萄酒文化世界里,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声音仍然很微弱,我们虽然已是葡萄酒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葡萄酒生产强国。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作为工业是从西方传入,现在的葡萄酒文化主要是指以法国葡萄酒文化为蓝本西方葡萄酒文化,但中国也有很深厚葡萄用于酿酒的历史积淀。在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由于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导致对“本原性”或“起源性”问题的漠视,“中国”生活形式的内在韵律和自我指向始终没有能够被揭示、发挥、确立出来。从产业化角度系统研究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是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自身历史连续性的问题,是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是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自我审视。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历史的连续性,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而是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是从研究上确立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努力。只有抱着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政治眼光,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经验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和创造性价值才有可能被挖掘出来。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系统研究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也为以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葡萄产业化栽培、葡萄酒酿造工艺发展方向、葡萄酒产业集聚化发展问题、葡萄酒产业国际化未来研究打下基础,也有助于以后将中国葡萄酒产业纳入产业经济学、文化学、政策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专门研究。本研究以葡萄酒产业链条为横轴,以近现代百余年葡萄酒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历程为纵轴,综合运用历史学、产业经济学、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近现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并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前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中国葡萄酒产业从诞生到当前的发展历史,采用“横排竖写”的方式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作传。将原料栽培、酿酒和设备、流通和市场到产业化道路的葡萄酒产业问题从产业诞生到21世纪初的历史系统梳理,力求建立起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的完整性。(2)在观照中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并仔细审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后,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国际化前景。葡萄酒消费在中国将持续高速增长很长时间、中国葡萄酒文化将会确立、中国葡萄酒产业必将进入主要出口国行列。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提高水准、锻炼国际眼光,主动参与行业国际竞争、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并逐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国际化。(3)伴随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剧增,吸引大批国内外财富集团投资中国葡萄酒业。大量国外投资和进口酒涌入一方面为中国带来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给国产葡萄酒生产提出挑战。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水准和文化水准,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4)从文化政治意义来讲,中国葡萄酒文化只有抵抗才有现代性,中西方文化迥异,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制度、饮食结构相差甚大,一旦全盘接受西方葡萄酒文化及其发展模式,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就丧失了个性,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就等于放弃对自身普遍性的追求,从而就没有未来的路可走。中国葡萄酒产业通向未来的路,必须要回到自身存在的本原,并具把自身特色都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最终要创造出鲜明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之路必须经由对自身历史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对外来的现成的葡萄酒文化的单纯模仿不是路。如果我们总是在模仿西方葡萄酒文化,追赶法国葡萄酒产业,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最高只能达到其复制品或者叫赝品的程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等同或超越它们的高度。中国葡萄酒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从自身历史找到自觉、自信,从而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何邕健[6](2012)在《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为揭示中国渤海湾地区港口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推动我国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区域经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等多种方法,综合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和城市规划成果数据,系统全面地开展了转型期(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对天津市城镇化特征进行了评价,就新时期天津市的城镇化调控提出了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天津市城镇化演进自1990年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地域空间结构变动可以概括为从“跳跃同心圆结构”演变为“双核扇形结构”复又演变为“单中心扇形结构”。经济空间格局经历了一个专业化分工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从1990年的“扇形”结构演变为2000年的“双核心扇形”结构并一直维持至2010年。城乡建设格局变化以2005年为界,前期以城市体系发展最为显着,后期村镇体系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影响下开始成为规划与建设的趋势。城乡规划工作核心内容也处于动态变化中,经历了一个以中心城区功能组织为主向以都市区功能组织为主再向构建统筹发展的城乡格局转变的过程。2.“非对称共轭双核”结构以及双核相向拓展是天津城镇化格局演变的模式,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则是天津市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国内外国家的典型城镇化格局演进比较,天津的城镇化格局既具有普遍的特征,也表现出独特之处。与国内“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天津的城镇化同样存在着一个乡村工业化阶段,但在城镇化动力主体以及外部联系方向上存在着显着差异。3.向“对称共轭双核”结构转型是新时期天津城镇化格局调控的主要方向。为此,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区位特征确定各具特色的城镇化调控策略,包括环城四区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外围地域的“特色化”以及生态脆弱区“生态化”。综上,本文对传统城镇化演进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改进,发展并丰富了城镇化研究的量化方法,提出了新时期天津城镇化转型的方向与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李文中[7](2011)在《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我国筹资公平性下降、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失衡导致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下降,医患关系变得紧张,有研究指出卫生体制改革既失去了效率也丧失了公平的背景下对我国建国以来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综合运用了基尼系数、集中系数、Kakwani指数和直接对比等方法对我国原有健康保障制度和现行健康保障制度在省际之间、城乡之间卫生服务提供公平、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健康保障筹资公平、健康状况公平等进行了测度;运用时间序列DEA法对我国原有健康保障制度和现行健康保障制度的技术效率进行了估算。计量的结果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98年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技术效率都呈现下降趋势,直到政府先后大规模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技术效率才明显改善。再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实现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均衡的条件和路径,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健康保障融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分三步走建成“覆盖全民、层次多样、家庭互济、供需协调、运转高效”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
温二丽[8](2011)在《区域创新政策效果比较研究 ——以邯郸市与唐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区域创新体系的深入发展,中国从可持续到可持续增长模式的转变的需求过程中,科学、技术和创新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基于市场的创新体系,创新政策条件显得空前重要。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逐渐分化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创新政策在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相当大的进展。中国为科学和技术非常迅速的调动资源,规模空前,伴随着创新政策的逐步发展壮大,对创新政策的测评也成为了学术界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首先从创新政策的定义入手,介绍了创新政策和创新政策测评的内涵界定,阐述了创新政策测评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变历程,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之后,本文着眼于创新政策评估的介绍,从创新政策的手段、创新政策的分类、创新政策测评的范围、标准、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政策及创新政策测评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在这基础上,对邯郸与唐山两地市相同行业的生产力进行了差异分析,采用“索洛余值法”对邯郸与唐山相同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评,并用回归法分析了研发密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基于本研究的理论,对邯郸与唐山的创新政策用生产力方法进行了测评,以为今后的创新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最后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探索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海瑞[9](2010)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融资难,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更难。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作为欠发达地区国民经济中最具生命力的“强势群体”,已成为支撑和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满足消费需求、吸纳城镇就业、增加地方税收、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科技创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重要地位明显提高,但相对于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言,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其在经济中的地位是极其不相匹配的。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相对有限,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门槛较高等,而且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加之,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受规模、效益、资信的限制以及外部诸多因素的严重影响,使得资金短缺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进而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实际上,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决策。自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下,特别是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后,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否在危机中经受住严峻考验并发展壮大,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显的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从国外来看,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大都是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据此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实际指导性减弱;就国内而言,相关研究也主要是从全国或省域的背景出发,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而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基于此,从实证方面研究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着力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起符合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担保体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加快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议题,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抽取的中小企业样本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就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在融资环境、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总结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并从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担保机构等层面深入剖析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探索解决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路径。最后,在借鉴国外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和国内发达省域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缓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熊爱华[10](2007)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但是近几年集群发展遇到瓶颈,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品牌支撑缺乏等原因使得许多集群竞争力衰退甚至萎缩。因此,创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实现由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是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创建区域品牌需要依托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理论与品牌理论结合起来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论文选题来源是我国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工作需要。论文研究既注重汲取最新前沿理论,又立足于区域品牌建设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产业集群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明确了二者之间相互促动关系。第三章以论述浙江和广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为基础,提出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界定了培植区域品牌的主体职能。第四章运用博弈论对区域品牌形成和管理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协会各主体之间的竞合协同行为进行模型分析。第五章在对我国五个典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实例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地方人文资源型、市场集散扩张型、外资资本带动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技术创新推动型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揭示了区域品牌形成的内在条件和规律,说明了区域品牌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第六章分析了“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两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从实践角度对区域品牌培育理论进行了丰富和验证。本文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是:用物理学的磁场效应说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二者成为区域产业磁场中的两个磁极,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系统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几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提出了区域品牌培植机理中存在的“磁场”效应,说明通过区域产业核心要素作用可以形成以集群和区域品牌为两极的产业磁场,在政府、企业等创建区域品牌的磁力线作用下,产业磁场引力不断增强,强大的磁场效应又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用博弈论揭示了培植区域品牌过程中政府、企业、中介协会与客户之间的竞合协同关系,明确了培植区域品牌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二、1999年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三)(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产业安全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安全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1.2.2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研究综述 |
1.2.3 对前期产业安全研究的思考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2 产业安全监管体系的理论解析 |
2.1 关于产业安全主体的辨析 |
2.1.1 产业的定义及其特征 |
2.1.2 产业安全系统的定义 |
2.2 产业安全系统特征辨析 |
2.2.1 产业安全系统的涉外性 |
2.2.2 产业安全系统的国民性 |
2.2.3 产业安全系统的多维度 |
2.2.4 产业安全系统的突现性 |
2.2.5 产业安全系统的反直觉行为 |
2.2.6 产业安全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2.3 产业安全系统结构及政府监管体系 |
2.3.1 产业安全系统结构描述 |
2.3.2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描述 |
2.4 小结 |
3 产业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1 贸易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1.1 贸易竞争中的国民利益 |
3.1.2 贸易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2 投资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2.1 内生的资本外溢 |
3.2.2 投资竞争的贡献 |
3.2.3 投资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3 要素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3.1 纵向要素竞争 |
3.3.2 横向要素竞争 |
3.3.3 要素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4 解析要素流动结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3.4.1 关于要素流动结构分类的探讨 |
3.4.2 流动结构与产业活动的组织 |
3.4.3 优化流动结构的方向性解析 |
3.5 小结 |
4 国家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4.1 管窥国家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
4.2 应运而生的国家竞争环境评估 |
4.3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优劣概论 |
4.3.1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的优势 |
4.3.2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的隐患 |
4.4 国家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4.5 小结 |
5 危机竞争状态下的产业安全问题 |
5.1 危机的存在及其特征 |
5.2 危机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5.3 危机投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5.3.1 市场危机 |
5.3.2 产业危机 |
5.4 小结 |
6 全球化对产业安全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
6.1 全球化对系统环境的影响 |
6.1.1 全球化重塑世界格局 |
6.1.2 全球化重塑世界之痛 |
6.1.3 全球化更追求自由化 |
6.2 全球化经济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6.3 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归宿探析 |
6.4 小结 |
7 主要国家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1 产业安全视角的政府监管分类 |
7.2 美欧印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2.1 美国监管的突出领域 |
7.2.2 欧盟监管的突出领域 |
7.2.3 印度政府的监管实践 |
7.2.4 借鉴美欧印的监管实践 |
7.3 我国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3.1 政府监管体系的嬗变 |
7.3.2 监管进化的突出领域 |
7.3.3 嵌入式改良监管体系 |
7.4 小结 |
8 系统完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
8.1 完善对贸易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1.1 贸易竞争监管的内容 |
8.1.2 维护合理的贸易结构 |
8.1.3 统一内外贸监管法规 |
8.2 完善对投资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2.1 投资竞争监管的内容 |
8.2.2 放开汇率优化投资环境 |
8.2.3 完善金融体系保持货币政策稳健 |
8.3 完善对要素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3.1 要素竞争监管的内容 |
8.3.2 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 |
8.3.3 推行支持创新的积极财政 |
8.4 完善产业安全依存的国家竞争环境 |
8.4.1 优化基本制度环境 |
8.4.2 经略国际社会环境 |
8.5 完善对危机竞争的管控机制 |
8.5.1 危机竞争和危机预警的本质 |
8.5.2 危机竞争下反直觉行为的实现 |
8.6 小结 |
9 提高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效能 |
9.1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效能评价 |
9.1.1 监管体系理想状态与设计标准 |
9.1.2 监管体系行为有效性评估模型 |
9.2 升级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组织体系 |
9.2.1 当前政府监管职能的分布 |
9.2.2 集成各部门政府监管职能 |
9.3 大数据化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
9.3.1 我国产业安全数据库分布 |
9.3.2 建立国家产业安全数据库 |
9.5 小结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附录H |
附录I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天津宁河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津宁河开发区发展现状 |
2.1 全国开发区发展概况 |
2.2 宁河开发区发展概况 |
2.3 宁河开发区发展的四个阶段 |
2.4 宁河开发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天津宁河开发区发展战略分析 |
3.1 宁河开发区未来的战略定位方向 |
3.2 宁河开发区发展的动力因子 |
3.3 宁河开发区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其他开发区发展经验与借鉴 |
4.1 国内其他开发区发展经验 |
4.2 借鉴与启示 |
第五章 天津宁河开发区未来发展战略举措 |
5.1 借助“合作共赢”方式加快经济和体制创新 |
5.2 以人才建设促产业集群发展 |
5.3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
5.4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
5.5 通过创新招商方法实现一体化招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趋势 |
2.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分化 |
2.2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容量与地方高校的发展空间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群体 |
3.1 弱势高校群体现状描述 |
3.2 弱势高校群体的典型特征 |
3.3 弱势高校群体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制度分析: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
4.1 制度环境生产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 |
4.2 经济资本的贫乏者:国家重点建设政策拉大了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 |
4.3 社会资本的守望者:国家行政权力逐渐减弱背景下的中心——边缘结构 |
4.4 象征资本的被边缘者:制度环境对合法性秩序的重建 |
4.5 制度环境对弱势高校的作用方式: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构分析:精英大学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
5.1 精英大学资源垄断的隐蔽性 |
5.2 精英大学建构高等教育场域的逻辑规则 |
5.3 合法性机制的动态演变:社会价值观与逻辑规则的同构 |
5.4 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是如何实践的:模仿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行动者分析:弱势高校自身策略选择的影响 |
6.1 制度化的意外后果: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 |
6.2 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 |
6.3 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 |
6.4 弱势高校“位置感”缺失 |
6.5 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产生无组织力量,进而诱发功能异化,使组织走向生存困境 |
6.6 本章小结 |
7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综合分析 |
7.1 弱势高校发生过程的机理描述 |
7.2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本质探讨:大学组织的系统哲学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附录 3 “211 工程”高校办学规模 |
附录 4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2012 年 |
附录 5 2010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分布情况 |
附录 6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 7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5)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
1.2.2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随产业成长而发展的学术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1.6 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葡萄酒业替进历程与中土葡萄酒历史积淀 |
2.1 世界葡萄酒文化中心转移变迁 |
2.1.1 猿酒萌芽 |
2.1.2 苏美尔时期 |
2.1.3 古埃及时代 |
2.1.4 古希腊时代 |
2.1.5 古罗马时代 |
2.1.6 法兰西时代 |
2.2 中国本土葡萄酒业历代积淀 |
2.2.1 新石器时代葡萄和葡萄酒遗迹 |
2.2.2 商周文字记载的葡萄与葡萄酒 |
2.2.3 先秦时期欧洲种葡萄传入可能性分析 |
2.2.4 汉代葡萄酒业开端 |
2.2.5 魏晋南北朝葡萄酒文化兴起 |
2.2.6 唐代葡萄酒文化灿烂绽放 |
2.2.7 宋代葡萄酒商品化发展 |
2.2.8 元代葡萄酒上升为祭祀用酒 |
2.2.9 明代葡萄酒业缓慢发展 |
2.2.10 清代葡萄酒业重大转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现代百余年中国葡萄种植业蓬勃发展 |
3.1 原生葡萄种质资源开发 |
3.1.1 本土种质资源调查 |
3.1.2 葡萄种质资源保存 |
3.1.3 葡萄种质资源鉴评 |
3.1.4 原生种质资源利用 |
3.1.5 葡萄种质资源创新 |
3.1.6 葡萄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3.2 酿酒葡萄域外品种引入历史 |
3.2.1 1949年前引种概况 |
3.2.2 50、6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引种 |
3.2.3 70年代始向西欧引种 |
3.2.4 改革开放后出现引种高潮 |
3.2.5 21世纪后引种逐渐科学 |
3.3 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选育实践 |
3.3.1 区域化选种实践 |
3.3.2 区域化育种实践 |
3.4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发展 |
3.4.1 苗木繁育技术发展 |
3.4.2 栽植技术变迁 |
3.4.3 栽培架式趋于规范 |
3.4.4 整形修剪技术进步 |
3.4.5 树体管理方式进步 |
3.4.6 土肥水管理科学化 |
3.4.7 化学调控谨慎使用 |
3.4.8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重视 |
3.4.9 特殊栽培的发展 |
3.4.10 病虫害防治安全化 |
3.4.11 生物动力和有机栽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葡萄酒酿造工艺现代化改新历程 |
4.1 葡萄酒现代工艺革新 |
4.1.1 葡萄酒典型性认识过程 |
4.1.2 发酵工艺日趋科学 |
4.2 酿酒人才队伍演变 |
4.3 酿造设备逐渐现代化 |
4.3.1 压榨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2 发酵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3 过滤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4 灌装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5 传送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6 其它酒种类型设备的更新换代 |
4.4 葡萄酒生产标准推行 |
4.4.1 生产标准逐渐完善 |
4.4.2 原产地域保护实施 |
4.4.3 葡萄酒法律不断出台 |
4.4.4 不断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化发展道路 |
5.1 葡萄酒生产规模壮大 |
5.1.1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扩大 |
5.1.2 葡萄酒生产能力增长 |
5.1.3 葡萄酒生产企业增多 |
5.2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
5.2.1 原料供应基地化 |
5.2.2 配套企业专业化 |
5.2.3 流通渠道多元化 |
5.2.4 学院制人才培养体系形成 |
5.2.5 产业功能升级 |
5.2.6 葡萄酒文化普及 |
5.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
5.3.1 葡萄酒产业集聚的演进路径与分布现状 |
5.3.2 葡萄酒产业积聚动力机制简要分析 |
5.3.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5.4 葡萄酒产业组织日趋合理化 |
5.4.1 改革开放后葡萄酒消费的三次转折 |
5.4.2 葡萄酒消费市场格局 |
5.4.3 葡萄酒产业市场集中度 |
5.4.4 葡萄酒行业市场绩效 |
5.4.5 葡萄酒企业品牌成长 |
5.4.6 企业管理体制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1 何谓葡萄酒产业国际化 |
6.1.1 客户国际化 |
6.1.2 团队国际化 |
6.1.3 机制国际化 |
6.2 葡萄酒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 |
6.2.1 地域化酿酒 |
6.2.2 制定清晰可行的标准 |
6.2.3 培养国际化人才 |
6.2.4 形成中国葡萄酒文化 |
6.2.5 建立国际化制度体系 |
6.2.6 培育强大品牌 |
6.3 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3.1 新旧世界主要国家葡萄酒简史 |
6.3.2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
1.1.2 城乡统筹成为新时期城镇化的主题 |
1.1.3 大都市地区城镇化研究日益得到关注 |
1.1.4 天津城镇化可作为渤海湾地区港口城市发展的“基准”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与资料评价 |
1.4.1 研究范围 |
1.4.2 基础资料评价 |
第二章 城镇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城镇与城镇化 |
2.1.2 格局(pattern)与城镇化格局 |
2.2 国外城镇化研究评述 |
2.2.1 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2.2.2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城镇化模式研究 |
2.2.4 国外城镇化研究简评 |
2.3 国内城镇化研究评述 |
2.3.1 城镇化水平研究 |
2.3.2 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2.3.3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城镇化模型研究 |
2.3.5 国内城镇化研究简评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城镇化的人口格局演进 |
3.1 城镇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城镇人口格局演变 |
3.1.2 城镇化水平格局演变 |
3.2 就业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 |
3.2.1 就业人口门类划分 |
3.2.2 农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3 工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4 生产性服务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5 分配性服务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6 社会性服务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3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3.1 人口地域类型分布演变 |
3.3.2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城镇化的经济格局演进 |
4.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 |
4.1.1 经济总量演变 |
4.1.2 产业结构演变 |
4.2 三次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2.1 第一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2.2 第二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2.3 第三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3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4.3.1 经济地域类型分布演变 |
4.3.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城镇化的建设格局演进 |
5.1 建设用地格局演变 |
5.1.1 规模演变 |
5.1.2 来源演变 |
5.1.3 扩展方向演变 |
5.1.4 形态演变 |
5.1.5 集约度演变 |
5.2 工业区格局演变 |
5.2.1 县区工业园布局演进 |
5.2.2 开发区布局与转型 |
5.3 城乡体系格局演变 |
5.3.1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演变 |
5.3.2 村镇体系组织结构演变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城镇化的规划格局演进 |
6.1 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格局演变 |
6.1.1 1986 和 1996 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格局 |
6.1.2 2004 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格局 |
6.1.3 2009 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功能格局 |
6.2 新时期涉农地区的规划探索 |
6.2.1 近郊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华明模式” |
6.2.2 经验与局限 |
6.2.3 主要问题与调整建议 |
6.3 从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型 |
6.3.1 规划转型的现实动力 |
6.3.2 规划转型的意义 |
6.3.3 天津市城乡体系规划架构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城镇化演进的影响因素 |
7.1 人口数据修补 |
7.1.1 全市常住人口数据修补 |
7.1.2 全市城镇人口数据修补 |
7.2 经济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 |
7.2.1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2.2 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 |
7.2.3 经济增长模式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 社会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1 城市建设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2 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3 城乡差异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4 政策与制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
7.4.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城镇化的影响 |
7.4.2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八章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特征评价 |
8.1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的系统特征 |
8.1.1 “非对称共轭双核”空间结构 |
8.1.2 相向生长的系统机制 |
8.2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评价 |
8.2.1 人口格局演进的国内外比较 |
8.2.2 经济格局演进的国内外比较 |
8.2.3 建设与规划格局特征的国内外比较 |
8.2.4 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比较 |
8.3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的动力机制评价 |
8.3.1 中国典型城镇化模式的动力机制 |
8.3.2 动力主体的典型模式比较 |
8.3.3 外部联系的典型模式比较 |
8.4 小结 |
第九章 新时期天津城镇化格局的规划调控 |
9.1 调控目标与策略 |
9.1.1 调控目标 |
9.1.2 调控总体策略 |
9.2 环城四区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调控 |
9.2.1 城镇化现状基础 |
9.2.2 对接中心城区的“一体化”策略 |
9.2.3 融入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规划 |
9.2.4 环城四区的小城镇规划重点 |
9.3 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调控 |
9.3.1 城镇化现状特征 |
9.3.2 从制造业基地向滨海新城转型的“城市化”动力 |
9.3.3 “城市”型空间形态重构 |
9.3.4 城乡居住体系规划 |
9.4 城市外围地区的“特色化”调控 |
9.4.1 外围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
9.4.2 外围地区的“特色化”发展方向调控 |
9.4.3 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调控 |
9.5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化”调控 |
9.5.1 生态脆弱区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
9.5.2 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
9.5.3 七里海地区“生态化”调控 |
9.6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健康保障、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 |
1.2.1 健康保障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1.2.2 卫生保健和健康保障制度 |
1.2.3 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制度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本文对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界定 |
1.4.1 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 |
1.4.2 健康保障制度的效率 |
1.4.3 对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5.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2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学理论 |
2.1.1 旧福利经济学 |
2.1.2 新福利经济学 |
2.1.3 奥肯漏桶原理 |
2.1.4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哲学伦理学理论 |
2.2.1 功利主义 |
2.2.2 罗尔斯的正义论 |
2.2.3 平均主义 |
2.2.4 诺齐克的权利理论 |
2.3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效率思想和健康保障制度 |
2.3.1 管子和老子的公平效率思想对健康保障制度的借鉴 |
2.3.2 儒家的公平效率思想对健康保障制度的借鉴 |
2.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平效率思想和健康保障制度 |
2.4.1 毛泽东的公平效率思想和健康保障制度 |
2.4.2 邓小平的公平效率观和健康保障制度 |
2.4.3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健康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回归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传统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评价 |
3.1 传统健康保障制度概述 |
3.1.1 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3.1.2 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 |
3.1.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3.1.4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
3.2 传统健康保障制度公平性的总体评价 |
3.2.1 卫生服务提供公平的评价 |
3.2.2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评价 |
3.2.3 健康保障筹资公平的评价 |
3.2.4 健康状况公平的评价 |
3.3 传统健康保障制度效率的总体评价 |
3.3.1 健康保障制度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2 健康保障制度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3 健康保障制度效率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现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评价 |
4.1 现行健康保障制度概述 |
4.1.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
4.1.2 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4.1.3 城乡居民健康的变化情况 |
4.2 现行健康保障制度公平性的总体评价 |
4.2.1 卫生服务提供公平的评价 |
4.2.2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评价 |
4.2.3 健康保障筹资公平的评价 |
4.2.4 健康状况公平的评价 |
4.3 现行健康保障制度效率的总体评价 |
4.3.1 健康保障制度的总体效率评价 |
4.3.2 城市健康保障制度的效率评价 |
4.3.3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效率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路径 |
5.1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基本理论分析 |
5.2 健康保障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落脚点 |
5.3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偏离机制 |
5.3.1 影响健康保障制度公平的因素分析 |
5.3.2 影响健康保障制度效率的因素分析 |
5.3.3 影响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共同因素 |
5.4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均衡的标志 |
5.4.1 行为一致性基础上的分离均衡 |
5.4.2 均衡在一定区间内得到实现 |
5.4.3 均衡应该以社会成本最小为条件 |
5.4.4 均衡的重点应该是机会公平 |
5.4.5 均衡要求交易不存在制度性障碍 |
5.5 健康保障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路径 |
5.5.1 建立健全同健康保障制度相关的法律规范 |
5.5.2 增加政府对卫生机构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
5.5.3 加强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
5.5.4 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5.5.5 统一社会对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
5.6 本章小结 |
6 信息不对称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1 健康保障制度的主要参与人和信息不对称 |
6.1.1 健康保障制度中的"三方四角"关系 |
6.1.2 信息不对称损害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2 医疗服务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及其治理 |
6.2.1 患方的信息搜寻成本增长较快 |
6.2.2 医方的逆向选择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2.3 医方的信息传递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2.4 治理医方逆向选择,改善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3 医疗服务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
6.3.1 医方的道德风险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3.2 医疗责任风险与医方道德风险 |
6.3.3 市场声誉对医方行为的影响 |
6.3.4 医药合谋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3.5 治理医方道德风险,提高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4 医疗保险机构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4.1 医疗保险机构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同医方谈判的能力更强 |
6.4.2 医疗保险机构使信息搜集成本降低 |
6.4.3 医疗保险机构能够形成对医方的有效威慑 |
6.5 医疗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6.5.1 医疗保险市场上投保人的逆向选择 |
6.5.2 医疗保险市场上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
6.5.3 医疗保险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治理 |
6.6 本章小结 |
7 健康保障融资和管理的公平与效率 |
7.1 筹资模式和健康保障的公平与效率 |
7.1.1 我国卫生投资模式和健康保障的公平与效率 |
7.1.2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筹资模式的公平性分析 |
7.1.3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筹资模式的效率分析 |
7.2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基金管理的公平与效率 |
7.3 本章小结 |
8 现行健康保障制度向全民健康保障的发展 |
8.1 建立全民健康保障制度促进公平与效率 |
8.1.1 实现全民健康保障,促进健康保障的公平与效率 |
8.1.2 全民医保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公平与效率 |
8.2 我国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设想 |
8.2.1 建立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
8.2.2 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特征 |
8.2.3 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结构安排 |
8.3 现行健康保障制度向全健康保障制度发展的路径 |
8.3.1 第一步(2011-2015年):促进制度衔接,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
8.3.2 第二步(2016—2020年):初步建立国民医疗保险制度 |
8.3.3 第三步(2020—2025年):建成多层次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
8.4 本章小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8)区域创新政策效果比较研究 ——以邯郸市与唐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区域创新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
2-1-2 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创新政策测评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政策测评的定义 |
2-2-2 创新政策测评理论的相关理论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5 对我国区域创新政策测评的总结与评论 |
第三章 邯郸市与唐山市经济发展趋势与生产力分析 |
§3-1 邯郸市与唐山市经济发展现状 |
3-1-1 邯郸市经济发展现状 |
3-1-2 唐山市经济发展现状 |
§3-2 邯郸与唐山生产力水平的比较 |
3-2-1 生产力水平指标的建立 |
3-2-2 数据搜集情况 |
3-2-3 邯郸市与唐山市各行业数据的比较 |
§3-3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3-3-1 增长速度方程中产出量、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的确定 |
3-3-2 弹性系数的确定 |
3-3-3 数据的选取及采集 |
§3-4 R& D密度比较 |
3-4-1 研发密度的聚类分析 |
3-4-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的获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政策的测评 |
§4-1 邯郸创新政策现状 |
§4-2 唐山创新政策现状 |
§4-3 比较区域创新绩效 |
4-3-1 专利 |
4-3-2 集群优势 |
4-3-3 参与研发 |
4-3-4 经济绩效 |
4-3-5 工业增长 |
4-3-6 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4-3-7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 |
§4-4 区域创新绩效如何指示创新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
(一) 有关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阐释 |
1. 欠发达地区的概念 |
2. 中小企业的界定和划分标准 |
(二) 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 |
1. 融资的概念 |
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 |
(三) 缓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
2. 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二、国外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经验与启示 |
(一) 国外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
(二) 国外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启示 |
三、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成因 |
(一)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二)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
(三)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
1. 政府层面 |
2. 金融机构层面 |
3. 中小企业自身层面 |
4. 信用担保机构层面 |
四、缓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对策 |
(一) 强化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欠发达地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
(二) 深化金融改革,逐步构建欠发达地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
(三) 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
(四) 完善担保机制,合理构建欠发达地区多层次信用担保服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2.2 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分析 |
2.3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
2.4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分析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 |
3.1 我国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品牌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
3.2 浙江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
3.3 广东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
3.4 我国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5 创建基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必然趋势 |
3.6 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 |
3.7 构建区域品牌的主体及其职能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
4.1 区域品牌创建中的“囚徒困境”难题 |
4.2 区域品牌创建中集群企业的协同竞争模型 |
4.3 区域品牌形成中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 |
4.4 区域品牌形成中企业与客户的博弈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 |
5.1 地方人文资源型——温州鞋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2 市场集散扩张型——“绍兴-中国轻纺城”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3 外资资本带动型——嘉善木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4 名牌企业配套型---青岛家电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5 技术创新推动型——“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6 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比较总结 |
5.7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对策措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
6.1 浏阳花炮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
6.2 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形成实证研究 |
6.3 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1999年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D]. 刘永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3]天津宁河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 聂静. 天津大学, 2013(01)
- [4]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D]. 徐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5]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D]. 吕庆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8)
- [6]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研究[D]. 何邕健. 天津大学, 2012(05)
- [7]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D]. 李文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12)
- [8]区域创新政策效果比较研究 ——以邯郸市与唐山市为例[D]. 温二丽.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5)
- [9]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市为例[D]. 张海瑞.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10]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D]. 熊爱华. 天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