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烟草种子内部真菌带菌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谢红炼,汪汉成,史彩华,周浩,孙美丽[1](2021)在《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种子内生菌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ITS区的rDNA为靶标序列,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K326、云烟85和云烟87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烟草种子共获得342 264条序列,聚类到110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分别属于5个门、13个纲、24个目、34个科、56个属。品种K326和云烟85种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多样性均高于云烟87。其中赤霉菌属Gibberella、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红酵母菌属Rhodotorul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等在烟草种子中丰度较高。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烟草种子内生真菌包括以下功能菌群:植物病原菌、动物病原菌、内生菌、木材腐生菌、地衣寄生菌、土壤腐生菌、木材腐生菌等。烟草种子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定殖,其中潜在的有益功能菌群包括镰刀菌、炭疽菌、隐球酵母菌、赤霉菌、曲霉菌等。
赵世元[2](2020)在《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初步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青枯病病原特性、发生特点及寄主抗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枯病的防治十分困难,无论是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效果都不理想,探究新的控制技术和方法是青枯病防控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对烟株进行抗性诱导以及调控烟草根际微生态对青枯病的防治具有明显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黄腐酸(Fulvic Acid)作为一种新型抗性诱导材料,来源广泛,便宜易得,已在多种作物上显示出一定的控制真菌病害效果,但其对细菌性病害——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研究尚未有人开展。因此,本项研究通过室内和大田试验,系统分析了黄腐酸在抑菌活性、烟草的生长、烟草防御酶活、烟草防御基因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明确了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以和烟株生长的作用,同时探究了黄腐酸提升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和防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及烟草生长的生物活性通过采用经典的“牛津杯”法,比较了不同浓度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所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在0.001 mmol/L30 mmol/L浓度范围内,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圈为0 cm,说明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并无直接抑制作用。通过室内药皿种子萌发试验发现,1 mmol/L的黄腐酸处理可以缩短烟草种子萌发所需的时间约12 h,且1 mmol/L的黄腐酸处理可以使烟草种子萌发率达到97%,相对对照处理可以提高4个百分点,且发芽指数达到83,远大于对照组的59.11。而0.01 mmol/L、0.1 mmol/L、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处理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烟草种子的发芽指数。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发现,对烟草叶面喷雾施用1 mmol/L、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均可以显着提升烟草的根上部鲜重,其中以1 mmol/L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且1 mmol/L黄腐酸处理对根部鲜重也有明显的提升效果;灌根处理时,1 mmol/L、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均可以显着提升烟草的根上部鲜重和根部干重。2.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室内盆栽试验效果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发现,黄腐酸灌根施用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趋于0,且各浓度处理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黄腐酸以喷雾方式处理烟草幼苗时,各浓度处理对青枯病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对防效,其中以10 mmol/L黄腐酸喷雾处理的相对防效最高,达到35.69%,而在喷施浓度高于或低于10 mmol/L时,其相对防效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与其他抗性诱导剂防效对比结果显示,黄腐酸的诱抗防效略小于2,6-二氯异烟酸但却大于苯并噻二唑,而且黄腐酸的诱抗防效远大于水杨酸的诱抗防效。3.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通过对处理后1d5d烟草叶片中几种防御酶活的检测发现,黄腐酸可以同时将烟草体内POD、SOD、PAL和PPO的活性提高至对照组的2.012、1.364、2.75和1.574倍。其中黄腐酸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提升最为显着,说明黄腐酸对烟草的苯丙烷类代谢速率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烟草不同途径的防御基因的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发现,黄腐酸不仅可以通过提升水杨酸途径的PR2和PR1/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影响乙烯通道的NtACC Oxidase基因和泛素连接酶基因NtRNF217的过表达来提升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其中,NtACC Oxidase和NtRNF217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4.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田间采用黄腐酸(FA)1 mmol/L、10 mmol/L、30 mmol/L、2,6-二氯异烟酸(INA)0.25 mmol/L、水杨酸(SA)0.5 mmol/L、苯并噻二唑(BTH)1 mmol/L于青枯病发生前的小团棵期开始喷雾处理,后每隔7天施药一次,共三次。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喷雾施用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可以显着提升烟草团棵期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且可以显着提升打顶期的茎围和最大叶长。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喷施10 mmol/L的黄腐酸60天后仍可对烟草青枯病起到较为良好的防控效果,其防控效果可达35.64%,低于0.25 mmol/L INA处理且高于1mmol/L BTH处理。
朱洪江[3](2020)在《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种植中一种典型的土传根茎类病害,此病害发生范围广,防治困难,一旦大面积发生便会对烟草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发生严重地区,烤烟甚至绝收,是如今限制烟草生产,阻碍烟草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现代农业烟草生产过程中,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有轮作、抗病品种选育等,但主要防治手段还是依赖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在根茎类病害防治上应用广泛的一种防治手段,生防微生物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容易获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相较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本身具有绿色无污染,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在烟草青枯病发病区域的健康地块健康烟株采集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的方式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生防菌哈茨木霉TMN-1,评估了分离菌株对烟草生长及烟草青枯病的生物活性,并结合室内及田间防治青枯病发病情况,通过软件统计,从而明确了分离菌株对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理及效果。为生防菌株哈茨木霉TMN-1在烟草根茎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1.分离、纯化、鉴定出一株哈茨木霉菌株,明确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得到了实验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通过ITS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菌落初期为白色,菌丝絮状或丝状,由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生长,菌落后期为绿色孢子簇密实围绕接菌点呈环状或同心圆分布;分生孢子梗主轴和各分支末端瓶梗3-5个轮状排列;瓶梗安瓿型或烧瓶型,顶部下方缢缩变细呈细颈,顶端产孢;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浅绿色,边缘光滑无凸起。形态学特征与木霉属哈茨木霉相同;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Hypocrea lixii同源性为100%,再结合形态学特征,将分离菌株鉴定为木霉属的哈茨木霉并命名为哈茨木霉TMN-1。在得到纯化的菌株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开展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生长的影响。采用浸种法在平板上检测了不同浓度的木霉孢子悬浮液(1×108孢子数/mL、1×107孢子数/mL、1×106孢子数/mL)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烟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继而在以上浓度的基础上采用灌根的方式探究了该浓度下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经过不同浓度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浸泡后,可以显着地提高烟草种子的发芽势(P<0.05),烟草种子在60 h后达到发芽高峰期,与对照组相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22.03%、22.92%、20.86%和19.33%、36.31%、23.81%。96 h后,计算烟草种子发芽率,各个处理间种子发芽率没有显着性差异。温室中,烟株根部灌根使用生防菌株孢子悬浮液后,能显着地促进烤烟平均株高、平均叶长、平均叶宽和最大根长的增长,1个月后,处理组各项农艺性状比照组高1.57、1.22、1.16、2.48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处理组比对照组高1.79、2.17、3.73、2.94倍。通过平板拮抗实验初步评价了生防菌株对烟草青枯菌的平板抑菌活性,同时评估生防菌株液体无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PDA平板上对青枯菌不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后续实验也表明,分离菌株的无菌发酵液提取物对青枯菌在B培养基中也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灌根方式,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哈茨木霉菌株孢子悬浮液的适用浓度为1×108孢子数/mL,在适用浓度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不同使用时间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通过不同时间灌根使用孢子悬浮液,结果表明,提前3d灌根可以显着提高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通过SMSA检测,探究了灌根使用哈茨木霉TMN-1后在不同时间段对烟草根部青枯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根使用哈茨木霉TMN-1菌株孢子悬浮液后接种烟草青枯菌,1-5天可以显着降低烟草根部青枯菌含量。2.明确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性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在明确了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生防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烟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比活力,结果表明,木霉可以显着诱导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提升。在探究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植株防御酶比活力影响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木霉对烟草体内水杨酸信号途径、茉莉酸/乙烯信号途径相关基因PR1a/c、PR2、EFE-26、ACC Oxidase和PDF1.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可以显着刺激水杨酸途径的两条基因PR1a/c、PR2显着上调表达,以及茉莉酸/乙烯途径ACC Oxidase基因的上调表达。3.分析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使用后对烟株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在烟苗移栽期窝施使用哈茨木霉TMN-1菌株发酵生产的生防菌剂,在烟叶采收期分别采集了烟株根际土,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中真菌微生物和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alph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木霉菌剂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且对真菌影响大于对细菌的影响;对细菌微生物类群丰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Paenarthrobacter、鞘脂菌属(Sphingobium)、贪噬菌属(Variovorax)、地杆菌属(Pedobacter)丰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金黄杆菌属、根瘤菌属、Paenarthrobacter、贪噬菌属的丰度显着的高于对照组。真菌类群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真菌主要以镰刀菌属真菌为主其丰度占真菌类群的80%以上。对照组Campylospora、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丰度高于处理组,其中Campylospora丰度显着性的高于处理组。通过LEfSe分析对处理土壤根际中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微生物因子进行筛选得到7个细菌类群分别是:链孢子囊菌属、Chitinophaga、Chthoniobacter、Filimonas、Parafilimonas等,以及真菌类群7个:Cyberlindnera、Apiotrichum等可作为潜在的抑制青枯病的指示菌群。4.探究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生防菌剂的发酵条件,验证了其对青枯病的室内相对防效可达61.56%,大田相对防效可达56.80%。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的固体发酵基质,不同的接种量,不同含水量,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发酵温度对固体发酵产物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在实验室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对生防菌株发酵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条件下,稻壳粉是最佳的固体发酵基质。哈茨木霉TMN-1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在28℃的条件下进行固体发酵,同时保持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在30%-50%,接种量在不低于4%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木霉的最佳发酵效果,发酵周期为7-8天,发酵产物中木霉孢子浓度最佳可达1×1010孢子数/g左右。发酵菌剂的室内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发酵的木霉菌剂可以有效的防控烟草青枯的发生,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1.5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期窝施木霉菌剂可以有效的促进烟草的生长,同时对烟草青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可达56.80%。
谢红炼,蔡刘体,向立刚,史彩华,何永福[4](2020)在《烟草种子附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烟草种子附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K326、云烟85、L8、301种子的附生真菌。结果表明K326种子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赤霉菌属(Gibberell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镰刀菌属(Fusarium)及红酵母属(Rhodotorula)等;云烟85的优势属为赤霉菌属、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链格孢属、红酵母属及镰刀菌属;301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L8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曲霉菌属、镰刀菌属、赤霉菌属及隐球菌属等。
邢会琴[5](2018)在《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种子上普遍存在着丰富的真菌群落,有些真菌引起种子霉变或产生毒素而影响种子质量,造成发芽率逐年下降,许多育种资源也因同样问题永远丢失。尤其是一些致病真菌,不仅引起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甚至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给玉米种子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以储存0.512年的玉米种子(郑58)样品为试材,采用稀释平皿法和PDA平板法对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rDNA-ITS序列,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种子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同时,对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其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储存0.512年的11份玉米种样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组织共分离获得196个菌株,属于10属16种真菌,其中1种属于接合菌,其余15种全部为子囊菌。15种子囊菌中,有7种真菌只从种子内部组织分离得到,2种仅从种子表面获得,其余6种从种子内部和表面均分离到。Aspergillus niger是玉米种子上的优势菌,从所有储存年份的种样上都分离得到,其相对丰富度为36%100%。其次是Fusariumspp.和Penicilliumspp.,相对丰富度分别为9%40%和9%20%。其他种类的真菌均零星出现,分离样品均少于3个储存年份。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种子的总感染率随储存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种子贮存时间与真菌物种丰富性和相对丰富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玉米种样真菌群落的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还检测到4个主要产毒真菌属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和Alternaria,其存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将来毒素的管理和防控。相关性分析表明,67%的玉米种子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显着负相关,11%的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2.为了明确不同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储存0.512年玉米种子内部和表面的45株Fusarium sp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ISSR引物对45个供试菌株扩增后,共获得2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4.2%。不同引物能扩增出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多分布在4003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45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供试的45株镰孢菌被划分成2个ISSR类群,其中,类群I中包括了rDNA-ITS序列分析F1中所有的17个菌株(全部是F.verticillioides),类群Ⅱ中含有F2中所有的4个菌株(均为F.proliferatum),各个分离部位和储存年限的菌株分布其中。说明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在种子上的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不相关。同一类群中,从相同部位或相近储存年限分离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同分离部位或储存年限悬殊的菌株间遗传距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分离部位和种子的储存年限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接种来自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进行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分别以种子出苗、幼苗生长、镰孢菌苗枯病、镰孢菌穗腐病和穗部经济性状共20多项指标,评价了镰孢菌的致病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沙培法种子出苗率显着高于田间出苗率,室内和田间一致表现为随种子储存7年以上的镰孢菌接种种子后,其出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明显高于0.55年菌株的处理,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的趋势;室内沙培法表明,种子的平均出苗时间较短,只有3.74.0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田间出苗时间则长达12.615.6d,其中0.55年的菌株明显推迟种子出苗13d。室内培养7d后,幼苗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除个别菌株外,812年的菌株处理后,苗高和苗鲜重明显高于0.55年的菌株,二者均随储存年限而增加;主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具有随储存年限而减小的趋势,0.55年的菌株明显增加了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菌株处理间及其与对照的苗粗和须根数则无明显差异。(2)不同镰孢菌菌株引起的室内幼苗发病情况、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病发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室内沙培法所测结果表明,培养7d后幼苗的发病程度与种子的受害程度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即0.55年菌株处理后的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812年菌株的处理;镰孢菌引起的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率(病情指数)也得到相似的结果。(3)穗部经济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与储存年限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0.55年菌株处理的6项指标明显低于8年及以上菌株的处理。而千粒重与储存年限无明显相关性。(4)从镰孢菌种类和分离部位来看,相同分离部位和相近储存年份的2种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之间,种子出苗率、平均出苗时间、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田间苗枯病发病率、穗腐率和穗部经济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对于相同年份(或相近年份)的同一种类的镰孢菌,不同分离部位(内部或表面)的菌株之间,所测种子的活力指标、发病情况和穗部经济性状等多项指标表现为多数表面菌株的致病性强于内部菌株。4.通过种子内藏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种子,采用沙培法培养7d后,测定幼苗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储存年限种带优势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机理。结果与对照相比,种子接种过镰孢菌的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和还原性糖含量减少。F.verticillioides菌株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幼苗的SOD活性随之升高,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带菌种子储存年限的增加,POD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之降低,而还原性糖含量则没有随与储存年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汪汉成,黄艳飞,王进,王茂胜,商胜华,叶定勇,龙明锦[6](2014)在《烟草种子携带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提出采用无菌滤纸培养烟苗的方法对贵州主栽的4个烤烟品种裸种进行了带菌检测,并对种子携带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K326、贵烟4号、韭菜坪2号和南江3号的种子带菌率分别为15%、77.78%、21.67%和61.39%。分离和鉴定发现种子携带的真菌有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柄孢壳属(Zopfiella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镰孢菌属(Fusarium sp.)、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赤霉菌属(Gibberella sp.)、芽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离蠕孢属(Bipolaris sp.)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等。获得40株真菌中共有22种真菌,优势菌群主要为链格孢属、芽枝孢菌属、镰孢菌属和赤霉菌属。链格孢菌属在4个烤烟品种上均有发现。镰孢菌属主要来自于贵烟4号、韭菜坪2号和南江3号,其中南江3号种子上最多。芽枝孢菌属仅来自贵烟4号。贵烟4号和南江3号种子上的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这些种子携带真菌的发现对烤烟种子的生产与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艳霞[7](2012)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青枯病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在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烟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造成烟叶产量和品质降低甚至绝收。青枯病已经成为我国烟草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主要从寄主-病原-环境三者生态互作角度出发,针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机理,运用生物防控和生物修复的手段防控青枯病的发生,并从拮抗菌在根系形成的生物保护膜和根系分泌物对病原菌与拮抗菌生长的促进与抑制作用两方面着重阐述了青枯病生物防控机理。从烟草青枯病发生严重的田间根际土壤及病株中采用茄科劳尔氏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到青枯病病原菌119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病原菌回接实验,鉴定其中一株为茄科劳尔氏菌烟草专化型致病型(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 f. sp. nicotianae, Rs)。通过分别改变土壤病原菌数量及温湿度条件研究青枯病的发病条件,结果表明当土壤中Rs的浓度达到107cfug-1soil以上土壤温度达到30℃,湿度维持在75%以上时烟株最易发病。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得到两株高效的拮抗菌L-9和L-25,经16S rRNA基因序列和生理生化分析,分别将两株拮抗菌鉴定为Brevibacillus brevis (短短芽孢杆菌)和Streptomyces rochei(娄彻氏链霉菌)。平板拮抗实验结果表明,这两株拮抗菌不仅对茄科劳尔氏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平板拮抗圈分别达到11和151mm,而且对番茄青枯病、茄子青枯病、辣椒青枯病及烟草黑胫病等多种病害病原菌也有较好的平板拮抗作用。利用BIOLOG表型芯片鉴定系统对拮抗菌的特征性碳、氮源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种拮抗菌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和三种固体有机废弃物菜粕有机肥、小麦麸、燕麦麸主要成分的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L-9和L-25在菜粕有机肥中的9种主要氨基酸的AWCD值都分别大于在小麦麸和燕麦麸主要氨基酸的AWCD值。综合其他的因素,确定菜粕有机肥与牛粪1:1(w:w)的混合物为两个拮抗菌二次发酵的最佳有机载体。通过拮抗菌发酵液和拮抗青枯病生物有机肥(BOF)的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两株拮抗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L-9生物有机肥与L-25生物有机肥1:1(w:w)处理在盆栽试验的各处理中防控效果最好,其防控率高达100%,大田试验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5.4%(安徽试验大田)和30.1%(贵州试验大田)。BOF处理防控效果显着好于拮抗菌发酵液处理;L-9生物有机肥与L-25生物有机肥1:1配比施入土壤,要比单菌生物有机肥处理防控效果更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烟株生物量最大,根际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最少,浓度控制在不易发病的106cfug-1soil以下。BOF处理根际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也显着高于病土处理,而真菌和病原菌的数量却显着低于病土处理;BOF处理的烟草的各种抗性酶活性如POD、CAT、PPO、SOD等与病土处理有显着差异,土壤各种酶活性与病土处理也有显着差异;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发病烟株的维管束导管中有大量粘性物质堵塞于其中,而且维管束严重变形,而健康烟株和施用BOF后未发病烟株的维管束长势正常,未有严重变形;利用梯度变性凝胶电脉(DGGE)和BIOLOG-Ecoplate分析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变化,结果表明,施用BOF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逐渐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过渡;BOF处理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均高于病土处理;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施用BOF不但可以抵制病害的发生,对烟叶产量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BOF处理与病土对照相比分别增产3.43和3.27倍。拮抗菌的根际定殖试验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用拮抗菌发酵液处理后,拮抗菌会沿根系生长并附着在根和根毛上;而接种病原菌后,病原菌无法侵染根系,被阻挡在拮抗菌形成的生物保护壳(膜)外。荧光标记的病原菌跟踪结果表明,拮抗菌优先定殖于烟草根表利于抑制病原菌的定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并鉴定了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物质。研究结果发现,烟草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0.25μgg-1root DW根干重的苯甲酸和1.15μgg-1root DW的苯丙酸。外源添加苯甲酸和苯丙酸后,两种物质都是低浓度促进病原菌与拮抗菌的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且两种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促生浓度(苯甲酸为300mg L-1,苯丙酸为600mg L-1)大于对两株拮抗菌(L-9和L-25)的促生浓度,说明烟草土传病原菌更能有效地利用根系分泌物。综上所述,高效拮抗烟草青枯病生防菌Brevibacillus brevis和Streptomyces rochei,在最佳发酵底物-菜粕堆肥与牛粪有机肥(1:1)二次发酵,其混合生物有机肥防控效果最佳且拮抗菌优于青枯菌在烟株根际定殖。BOF通过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烟株自身抗性,从而生物防控青枯病、增加烟叶产量。烟草根系分泌物对青枯菌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拮抗菌的促进作用,这是烟草产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苏宁宁[8](2012)在《党参种子检验方法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文中认为为促进大宗药材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的标准化,为其种质鉴定、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提供依据,解决种子标准缺失而引起的种子纠纷、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课题组在甘肃,山西,四川三省8个县共收集和调查了44份种子,并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995对其扦样、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鉴定、水分测定、生活力测定、健康度测定、重量测定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采收的25—43号党参种子样品进行质量检验、统计分析,提出了党参种子标准。通过对党参种子检验方法的研究得出:党参种子扦样采取四分分样法,送验样品100g,净度分析送验样品10g,真实性与品种纯度送验样品20g,水分测定送验样品50g;净度分析的最少试样重量为1.5g,浄种子,杂质,其他植物种子主要通过检验筛反复筛离;发芽率测定条件为温度20℃,光照24001x,纸床;含水量测定采用高温磨碎烘干法,烘干时间为5h;生活力测定方法为TTC染色法,染色前种子穿孔处理,TTC染色浓度为1%,染色温度40℃,染色时间3小时;重量测定采取一千粒法,健康度用PDA培养基测定,真实性鉴别采用了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通过以上方法对各地党参种子各个项目检验后得出:党参种子净度较差,主要杂质为沙砾,因此保存种子前,应清洗种子,以防种子磨损;贮藏时间和条件对党参种子发芽率影响很大,所以收获的种子应将其保存在——20℃低温环境中,最长保存时间为1年;党参种子含水量很低容易干燥;种子携带的优势菌群为镰孢菌属菌群,而镰孢菌属的尖镰孢菌正是引起党参病害根腐病的主要菌群,因此播种前,应对种子消毒。通过对党参种子真实性研究得出:陕西凤县,甘肃文县,和四川小金县野生党参种子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它们差异蛋白的分子量大概为170KDa。党参种子质量分级结果表明:山西种子各指标优于甘肃党参种子。
张淑卿[9](2012)在《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的运移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在改良土壤肥力、提高牧草和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前期的工作表明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对于根瘤菌自植株根系向种子的运移过程和途径还未有直接的证据。为明确内生根瘤菌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影响内生根瘤菌寄主体内运移的因素,本研究利用三亲本杂交技术将cfp荧光蛋白导入苜蓿根瘤菌S.12531(苜蓿根瘤菌标准菌)和R. GN5(分离自甘农5号紫花苜蓿种子的内生根瘤菌)中,得到外源荧光标记根瘤菌S.12531f和内源荧光标记根瘤菌R. GNf。针对芽苗期、幼苗期及栽培1a越冬后返青的甘农5号紫花苜蓿田间植株,在接种方法、接种部位和外源干扰物质对内生根瘤菌和外源侵入根瘤菌在植株体内运移和转运规律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1.内源菌R. GNf和外源菌S.12531f对宿主芽苗的侵染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过程存在相似性和异质性。相似性在于两种标记菌都能侵染芽苗根系并进入茎内。异质性表现为内源菌在植株茎和根内的菌体密度差异小,并能进入芽苗的子叶,而外源菌24h内不能进入芽苗子叶,且菌体密度在宿主植株根内和茎内差异很大。表明根瘤菌在芽苗内由根系向茎和子叶运移的过程存在选择性屏障,第一个选择性屏障出现在芽苗的根茎之间,可降低外源菌的通过数量而对内源菌没有影响,第二个屏障出现在茎与子叶之间,能够阻断外源菌向子叶的运移。2.标记菌通过茎中部的表面创口侵入幼苗和田间植株后,能向下运移至茎和根,但不能由接种部位向上运移,也不能长期定殖在接种部位至茎基的运移通道内,因此形成了侵入标记菌在植物组织中的不连续分布。外源标记菌由茎表创口进入植株并向根系运移的速率高于由茎杆中髓部向根系运移的速率,而内源菌相反。对田间植株而言,由茎表伤口侵入植株有利于外源菌的运移,而由茎杆髓部向根系的运移通道(注射处理)更适宜内源菌的转运。对苜蓿幼苗不同部位叶片进行菌液涂抹后发现,茎杆划伤接种及叶片涂抹接种都能使标记根瘤菌进入植株并向下运移,但并不经由同一路径;涂抹于不同部位叶片的标记菌都能向下转运至茎和根,但不能进入其他部位的叶片,也不能向上运移。在10-12d龄的芽苗中,由真叶叶片向下至根系的根瘤菌运移通道尚未形成,涂抹于划伤页面的菌体不能侵入植株。3.由根系侵入的标记根瘤菌在植株生长各个阶段都有自根向地上部分运移的通道。芽苗、幼苗和田间植株在菌液浸根处理后,各检出组织部位的标记菌密度存在很大差异,但两种标记菌都能进入苜蓿植株的根并运移至茎内。内源标记菌R.GNf还能进入芽苗的子叶、幼苗的下部叶片和田间植株的上部叶片,而无外源物质作用时外源菌S.12531f只能由根向上运移到植株茎内。对根系进行切根(芽苗)或切除原有根瘤(田间植株)处理后,受损伤的根系形成了更多的根瘤菌侵染路径,能显着增加标记菌在植株根组织内的数量,促进芽苗中两种标记菌和田间植株中的内源菌向植株茎的运移,能促使内源菌运移至芽苗子叶,但抑制了内源菌向田间植株上部叶片的运移。4.低浓度的LaCl3、IAA及相异胞外多糖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宿主芽苗和幼苗根系中标记菌的分布密度,但LaCl3会显着降低外源菌S.12531f在宿主茎内的菌体密度,并抑制内源菌向茎和子叶内运移。IAA能提高外源菌在茎内的菌体数量,但会降低内源菌在茎和子叶中的菌体密度。不同作用机理的外源物质对标记菌的侵入和运移会产生不同影响,仅仅依靠破坏根系、改变或破坏胞壁构象的外源物质,只能促使标记菌进入根系,但对进一步向茎和子叶的运移没有积极的作用,使用内源菌的胞外多糖可以降低芽苗体内根-茎运移屏障对外源菌的选择压力,但不能使外源菌通过茎叶之间的选择性运移屏障;外源菌胞外多糖会增加内源菌在幼苗和芽苗茎内的分布密度。5.常温下根瘤菌能够在2d内由根部外环境侵入幼苗根系并运移至茎,少量的内源标记菌能进入下部叶片。幼苗的茎部环境对菌种具有选择性,外源菌可以存在于茎内,但数量和在总检出内生菌中的比例均显着低于相同部位的内源菌;4℃低温抑制根瘤菌的侵入和在宿主体内的运移,且对外源根瘤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内源根瘤菌。营养供给的均衡性能促进根瘤菌侵入植株根系,而缺乏氮素营养的微环境则有利于标记菌向幼苗茎部运移。6.内源及外源标记根瘤菌侵入根系后都能持续向植株茎部转运,2d时到达植株下部茎,5d时内源菌能进入植株上部叶,而外源菌只到达植株上部茎,此时标记菌菌体密度在根以外的检出部位组织中达到最高,6-7d内茎内标记菌的密度逐渐降低但分布部位不变。7.田间营养生长初期的植株菌液浸根接种40d后,标记菌仍由根系向植株地上部分运移,且只有内源菌能进入植株上部叶片。表明返青后的田间植株在营养生长初期,体内存在根瘤菌向上运移的通道,但标记菌在运移通道中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在部分通道组织内能只能选择性允许标记菌通过,不能长期定殖。并指出外源菌在宿主根和茎内能够存在40d且菌体密度接近内源菌,但不能像内源菌一样进入植株上部叶片,证明苜蓿植株体内存在菌体运移的选择性屏障。
段智辉[10](2008)在《烟草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及种子消毒》文中研究表明烟草种子是保证获得优质、稳产烟叶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烟草种子的生产、储运等环节中难免有一些病原物伴随种子存在。从这个角度看,烟草种子又为病原物提供生存条件和物质载体。现在已成为传播烟草病原物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二、云南烟草种子内部真菌带菌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烟草种子内部真菌带菌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种子 |
1.2 烟草种子总DNA的提取 |
1.3 烟草种子ITS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1.4 测序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测序深度及OTU分析 |
2.2 内生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2.3 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
2.4 内生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
2.5 内生真菌FUNGuild功能预测 |
3 讨论 |
3.1 高通量测序研究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的可行性 |
3.2 不同烟草品种种子内生真菌群落差异 |
3.3 烟草种子潜在有益内生真菌 |
3.4 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群落功能 |
4 结论 |
(2)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初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腐酸的研究现状 |
1.1 黄腐酸的发现与特性 |
1.2 黄腐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
2 青枯病的研究及防治现状 |
2.1 烟草青枯病的危害 |
2.2 烟草青枯病的致病机理 |
2.3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现状 |
3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 |
3.1 植物诱导抗病性 |
3.2 植物抗性诱导剂 |
3.3 植物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 |
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及烟草生长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一节 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的FA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腐酸对烟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烟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干、鲜重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腐酸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黄腐酸叶面喷施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黄腐酸灌根处理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室内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不同浓度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室内青枯病发病调查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腐酸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室内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1.4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测定 |
1.5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测定 |
1.6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测定 |
1.7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测定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烟株农艺性状调查 |
1.4 田间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诱抗剂对田间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 不同诱抗剂对田间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3)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烟草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治 |
1.1 烟草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治 |
2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的机制研究 |
2.1 哈茨木霉对种子的影响 |
2.2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生理变化 |
2.3 哈茨木霉在植物根系的定殖 |
2.4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中的基因表达 |
3 哈茨木霉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3.1 哈茨木霉与病原微生物的互作 |
3.2 哈茨木霉与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的互作 |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抗烟草青枯病的哈茨木霉菌株筛选与生物活性测定 |
第一节 抗烟草青枯病活性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的促生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青枯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哈茨木霉TMN-1菌株的室内控病效果及发酵技术探究 |
第一节 哈茨木霉TMN-1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固体发酵条件初探及发酵菌剂的室内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哈茨木霉TMN-1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哈茨木霉TMN-1影响烟草抗青枯病的微生态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烟草种子附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采集 |
1.2 样品DNA提取、扩增及测序 |
1.3 ITS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1.4 测序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S序列测序深度分析 |
2.2 数据质控 |
2.3 OTU聚类分析 |
2.4 附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分析 |
2.5 附生真菌群落基本组成和结构分析 |
2.6 样本比较分析 |
3 讨论 |
(5)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种带真菌研究进展 |
1.1.1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2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种类 |
1.1.3 种带真菌检测方法 |
1.1.4 种带真菌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1.5 种带真菌对种子和幼苗理化特性的影响 |
1.1.6 作物种子产毒真菌及其毒素种类 |
1.1.7 种带真菌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 植物真菌分类学进展 |
1.2.1 真菌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
1.2.2 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
1.2.3 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中的应用 |
1.3.1 RFLP技术 |
1.3.2 RAPD技术 |
1.3.3 AFLP技术 |
1.3.4 SCAR技术 |
1.3.5 SSR技术 |
1.3.6 ISSR技术 |
1.3.7 其他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目的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表面真菌分离 |
2.1.3 种子内部真菌分离 |
2.1.4 真菌形态观察 |
2.1.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
2.1.6 rDNA-ITS序列分析 |
2.1.7 玉米种带真菌区系分析 |
2.1.8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带真菌形态学鉴定 |
2.2.2 基于rDNA-ITS序列的种系推断及真菌种类识别 |
2.2.3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2.2.4 储存时间对种子内部镰孢菌活性的影响 |
2.2.5 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2.3.2 玉米种子优势菌群的年际变化 |
2.3.3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
第三章 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
3.1.3 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
3.1.4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DNA-ITS序列分析 |
3.2.2 ISSR引物筛选与PCR扩增结果 |
3.2.3 聚类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镰孢菌室内致病性测定 |
4.1.3 镰孢菌田间致病性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镰孢菌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病情况 |
4.2.3 镰孢菌对田间出苗的影响 |
4.2.4 镰孢菌引起的苗枯病发病率 |
4.2.5 镰孢菌穗腐病发病情况 |
4.2.6 镰孢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储存年限种带镰孢菌的致病性评价指标 |
4.3.2 镰孢菌随种子的储存时间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
4.3.3 镰孢菌在种子上的分离部位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 |
4.3.4 种带镰孢菌种间致病性差异 |
第五章 优势镰孢菌对幼苗致病机制解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玉米幼苗的培养 |
5.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5.1.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1.5 脯氨酸含量测定 |
5.1.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5.1.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5.1.8 还原性糖含量测定 |
5.1.9 电导率测定 |
5.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5.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5.1.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2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MDA的影响 |
5.2.3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4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5.2.5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2.6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糖含量的影响 |
5.2.7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1.1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6.1.2 带菌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
6.1.3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
6.1.4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 |
6.1.5 种子内藏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烟草种子携带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烤烟种子和培养基 |
1.2 种子真菌性病害带菌率检测 |
1.3 种子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 |
1.4 种子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2 结果 |
2.1 烤烟种子真菌性病害带菌率检测 |
2.2 烤烟种子病原真菌的鉴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7)土传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专有词汇检索表 |
第一章 烟草土传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控研究综述 |
1 烟草生产及烟草土传青枯病的起因和危害 |
1.1 烟草在我国的生产情况 |
1.2 烟草土传青枯病的起因 |
1.3 烟草土传青枯病严重危害烟草生产 |
2 烟草土传青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发病表现 |
2.1 烟草土传青枯病病原菌命名及生物学特征 |
2.2 烟草土传青枯病发病表现 |
3 病原菌侵染过程 |
4 烟草土传青枯病的病害流行因素 |
4.1 环境气候条件 |
4.2 品种抗性 |
4.3 土壤类型 |
4.4 农业栽培技术 |
5 烟草青枯病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6 烟草根系分泌物 |
7 烟草土传青枯病的防控 |
7.1 物理防控 |
7.2 化学防控 |
7.3 农业防控 |
7.4 选育抗青枯病烟草品种 |
7.5 生物防控 |
7.6 现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及未来发展方向 |
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烟草土传青枯病专化型茄科劳尔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条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茄科劳尔氏菌烟草专化型的分离、鉴定 |
1.2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回接试验 |
1.3 茄科劳尔氏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1.4 病原菌浓度对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及烟草生长的影响 |
1.5 温度对烟草青枯病发病的影响 |
1.6 湿度对烟草青枯病发病的影响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土传青枯病病原菌株的分离及形态特征 |
2.2 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3 烟草土传青枯病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2.4 回接试验 |
2.5 土壤中茄科劳尔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
2.6 病原菌浓度对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生物量的影响 |
2.7 温度对烟草土传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 |
2.8 湿度对烟草土传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烟草土传青枯病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青枯病生物有机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 |
1.2 拮抗菌的16S rRNA基因鉴定 |
1.3 拮抗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
1.4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1.5 拮抗菌的抗生素图谱 |
1.6 拮抗菌对其它病原菌的抑菌图谱 |
1.7 拮抗菌计数 |
1.8 拮抗菌的特征性碳氮源分析 |
1.9 拮抗菌二次固体发酵底物的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
2.2 拮抗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3 拮抗菌株的形态特征 |
2.4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
2.5 拮抗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2.6 拮抗菌对其它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2.7 拮抗菌L-25炅光定量PCR计数 |
2.8 括抗菌的特征性碳、氮源分析 |
2.9 括抗菌发酵底物确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有机肥防控烟草土传青枯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生物有机肥制备 |
1.2 盆栽试验 |
1.3 田间试验 |
1.4 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盆栽试验结果 |
2.2 田间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拮抗菌对病原菌拮抗机理的探索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品种和病原菌 |
1.2 拮抗菌在烟草根际定殖试验 |
1.3 拮抗菌在烟草根际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1.4 生物有机肥育苗试验 |
1.5 试验设计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在烟草根际定殖结果 |
2.2 拮抗菌在烟草根际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3 生物有机肥育苗对烟草发芽率和土传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 |
2.4 生物有机肥育苗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烟草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对病原菌与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1.3 根系分泌物的纯化与浓缩 |
1.4 烟草根系分泌物对病原菌与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1.5 烟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的测定 |
1.6 酚酸类标准品的液相测定 |
1.7 根系分泌物中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和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根系分泌物总碳等元素的含量及对病原菌与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2.2 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物质 |
2.3 添加不同浓度外源苯甲酸和苯丙酸对病原菌与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SCI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附录1: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检索表 |
附录2:16S rRNA基因序列 |
附录3:BIOLOG PM微孔板各孔碳、氮源 |
(8)党参种子检验方法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党参本草考证 |
2 党参的药学研究 |
3 党参栽培及育种现状 |
4 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研究 |
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及其质量分级 |
6 本论文写作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党参种子检验方法的研究 |
一、 党参种子调研及样品收集 |
1 试验材料来源及基本调研 |
2 不同来源党参种子间差异 |
3 党参种子现状分析 |
二、 扦样 |
1 样品组成 |
2 扦样程序 |
3 实验室分样程序 |
三、 净度分析 |
1 净度分析方法 |
2 党参种子样品净度计算及表示 |
3 各地党参种子净度测定标准及分级标准的确定 |
4 小结 |
四、 发芽试验 |
1 各术语的定义研究 |
2 党参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筛选研究 |
3 各地党参种子发芽测定标准及其分级标准的确定 |
4 小结 |
五、 种子水分测定 |
1 党参种子水分测定方法的筛选研究 |
2 各地党参种子水分测定标准及党参种子分级标准的确定 |
3 小结 |
六、 生活力的测定 |
1 党参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方法的筛选研究 |
2 小结 |
七、 重量测定 |
1 党参种子重量测定方法的筛选研究 |
2 各地党参种子千粒重测定标准及党参种子分级标准的确定 |
3 小结 |
八、 健康度检查 |
1 党参种子健康度研究 |
2 结果分析 |
3 小结 |
九、 真实性鉴定 |
1 种子真实性鉴定常用方法 |
2 党参种子真实性鉴别研究 |
3 小结 |
第三章 党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
1 试验材料的选择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党参种子标准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质量分级标准 |
5 检验方法 |
6 结果报告 |
第五章 结论 |
1 党参种子检验方法 |
2 党参种子检测结果及质量分级标准 |
3 党参种子标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的运移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内生菌研究现状 |
1.1.1 内生菌的概念及界定 |
1.1.2 内生菌的分类、多样性及存在的普遍性 |
1.1.3 内生菌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
1.1.4 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 |
1.1.5 内生细菌对宿主的侵染及在宿主体内的协同作用 |
1.1.6 内生菌的应用 |
1.1.7 种子内生菌研究进展 |
1.1.8 内生根瘤菌研究进展 |
1.1.9 内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根瘤菌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标记法 |
1.2.2 现代常用的基因标记技术 |
1.3 三亲本杂交法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
1.4 几种外源物质对根瘤菌的作用 |
1.4.1 LaCl_3对根瘤菌及其宿主生长及细胞表面膜结构的影响 |
1.4.2 生长素(IAA , 3-吲哚乙酸)在根瘤菌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 |
1.4.3 胞外多糖在根瘤菌侵染定殖宿主植株中的作用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构建及优质菌株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三亲本杂交法合成荧光标记根瘤菌 |
2.2.2 标记根瘤菌株荧光活性检测 |
2.2.3 标记根瘤菌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2.2.4 标记根瘤菌的回接鉴定 |
2.2.5 标记菌占瘤率的测定 |
2.2.6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筛选 |
2.2.7 几种外源物质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
2.2.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荧光标记根瘤菌接合子的筛选 |
2.3.2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遗传稳定性 |
2.3.3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筛选 |
2.3.4 不同浓度 LaCl_3溶液对苜蓿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
2.3.5 LaCl_3、IAA、植物体液及 EPS 处理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合成及筛选 |
2.4.2 外源物质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标记根瘤菌对苜蓿芽苗的侵染及在体内的运移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及植物材料 |
3.1.2 培养基和 Hoagland 营养液 |
3.2 试验方法 |
3.2.1 荧光标记根瘤菌菌液的制备 |
3.2.2 水培试验 |
3.2.3 切根处理下标记根瘤菌在芽苗内的运移试验 |
3.2.4 多糖处理下荧光标记菌在苜蓿芽苗内的运移试验 |
3.2.5 IAA 处理下荧光标记菌在苜蓿芽苗内的运移试验 |
3.2.6 LaCl_3处理下荧光标记菌在苜蓿芽苗内的运移试验 |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切根处理对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3.3.2 混合相异菌株胞外多糖(EPS)接种后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 |
3.3.3 La~(3+)离子对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3.3.4 生长素(3-IAA)对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3.3.5 顶叶创面涂抹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及分布 |
3.3.6 不同浸根处理下标记根瘤菌在芽苗各部位微环境中的数量优势度 |
3.4 讨论 |
3.4.1 不同接种方式下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 |
3.4.2 稀土离子、生长素和胞外多糖在宿主芽苗体内根瘤菌运移中的作用 |
3.4.3 外源标记菌与内源标记菌在宿主植株体内的运移异质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标记根瘤菌对苜蓿幼苗的侵染、体内定殖、运移及影响因素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植物材料 |
4.1.3 培养基和 Hoagland 营养液 |
4.2 试验方法 |
4.2.1 荧光标记根瘤菌菌液的制备 |
4.2.2 沙培试验 |
4.2.3 划伤及叶片涂抹接种对标记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和分布的影响试验 |
4.2.4 常温和低温处理对标记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和分布的影响试验 |
4.2.5 多糖对标记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和分布的影响试验 |
4.2.6 IAA 对标记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和分布的影响试验 |
4.2.7 LaCl_3对标记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和分布的影响试验 |
4.2.8 营养条件对标记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和分布的影响试验 |
4.2.9 浸根处理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幼苗体内的运移动态的影响试验 |
4.2.10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茎部划伤接种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幼苗内不同部位运移的影响 |
4.3.2 叶片涂抹接种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4.3.3 常温和低温浸根处理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4.3.4 菌液混合菌体胞外多糖浸根处理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4.3.5 菌液混合外源 3-IAA 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4.3.6 菌液混合 LaCl_3浸根处理对荧光标记菌侵入苜蓿幼苗及体内运移的影响 |
4.3.7 不同营养条件处理荧光标记菌侵染苜蓿幼苗及体内运移的影响 |
4.3.8 浸根处理后荧光标记菌的运移动态 |
4.4 讨论 |
4.4.1 不同接种方式对幼苗体内根瘤菌运移的影响 |
4.4.2 外源物质对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4.4.3 温度及营养条件对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荧光标记根瘤菌对田间植株的侵染运移及影响因素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菌株 |
5.1.2 植物材料 |
5.1.3 培养基 |
5.2 试验方法 |
5.2.1 茎部划伤接种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田间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试验 |
5.2.2 LaCl_3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田间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试验 |
5.2.3 多糖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田间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试验 |
5.2.4 IAA 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田间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试验 |
5.2.5 切根瘤浸根处理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田间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试验 |
5.2.6 根部接种对荧光标记菌在苜蓿田间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试验 |
5.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茎部划伤并涂抹接种后荧光标记菌在田间植株体内的分布 |
5.3.2 茎部划伤以菌液混合 LaCl_3涂抹处理后标记菌在田间植株内的分布 |
5.3.3 茎部划伤以菌液混合不同菌体胞外多糖涂抹后标记菌在田间植株内的分布 |
5.3.4 菌液混合 3-IAA 对划伤茎表涂抹接种及对茎髓部注射接种后标记菌在田间植株体内的分布 |
5.3.5 去根瘤后菌液浸根重栽及根部回接菌液后标记菌在田间植株体内的分布 |
5.3.6 不同方法茎部接种 48h 后荧光标记菌在田间植株各组织部位内生菌中的比例 |
5.3.7 不同方法根部接种 40d 后荧光标记菌在田间植株各组织部位内生菌中的比例 |
5.4 讨论 |
5.4.1 不同接种方式对苜蓿田间植株体内标记根瘤菌运移的影响 |
5.4.2 外源物质对根瘤菌在幼苗体内运移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项目来源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云南烟草种子内部真菌带菌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草种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J]. 谢红炼,汪汉成,史彩华,周浩,孙美丽. 中国烟草科学, 2021(02)
- [2]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初步机理研究[D]. 赵世元. 西南大学, 2020(01)
- [3]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D]. 朱洪江. 西南大学, 2020(01)
- [4]烟草种子附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 谢红炼,蔡刘体,向立刚,史彩华,何永福. 中国烟草学报, 2020(02)
- [5]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邢会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8)
- [6]烟草种子携带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 汪汉成,黄艳飞,王进,王茂胜,商胜华,叶定勇,龙明锦. 中国烟草科学, 2014(05)
- [7]土传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及其机理研究[D]. 刘艳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党参种子检验方法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D]. 苏宁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02)
- [9]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的运移及影响因素[D]. 张淑卿.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 [10]烟草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及种子消毒[J]. 段智辉. 云南农业,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