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成本分析

SBS改性沥青成本分析

一、SBS改性沥青的成本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佳清,曾翔,黄俊贤,韦赟豪,刘宇,李晶[1](2021)在《马来酸酐改性氧化石墨烯微片对沥青性能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马来酸酐氧化石墨烯微片对SBS改性沥青的粘弹性能的影响,基于酯化反应的原理制备马来酸酐氧化石墨烯(MAH-GOs)改性剂,并以石墨烯(GNPs)改性SBS改性沥青为对照组之一,采取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DSR)等测试评价制备的MAH-GOs/SBS改性沥青和GNPs/SBS改性沥青的机械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测试分析了MAH-GOs改性剂及氧化石墨烯微片的微观形貌,揭示其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0.02%MAH-GOs改性剂的MAH-GOs/SBS改性沥青的粘性性能、弹性性能提升更明显;掺入量0.02%MAH-GOs/SBS改性沥青相比于原始SBS改性沥青、0.05%GNPs/SBS改性沥青,在46℃下,储能模量分别提高了39.3%、20.2%,损失模量分别提高了47.4%、27.0%。

王廷福,罗盛,邓安仲,李胜波[2](2021)在《高原地区屋面防水涂层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青藏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对屋面防水涂层的使用年限、建造成本、维修间隔时间具有较大影响,屋面防水工程经济性分析是防水方案选择的重要一步。在技术性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基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视角,以年费用值为主要经济指标,构建适用于高原地区屋面防水方案的经济成本分析模型,对市场上常见的6种防水涂料进行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防水涂料年费用值最低,经济效果最好,在高原高寒地区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王淑艳[3](2021)在《防水工程的成本控制——以XX南苑综合楼屋面为例》文中提出在屋顶防水工程中前期防水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决定了防水材料性能的好坏,而且对屋顶防水工程的造价控制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XX南苑综合楼屋顶防水材料的选取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屋顶的造价成本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于屋顶防水工程成本控制的相似项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谷守国[4](2021)在《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容量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地下空间除了提出功能上的基本需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在住宅地下顶板种植草木,以实现空间的绿化和美化。随着地下空间结构总量的增多,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一方面,住宅中地下结构渗漏问题较多,其带来的危害被人们所诟病,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现象频发,不仅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对建筑的防水和顶板上的绿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地下顶板防水和排水的问题极为突出,亟需系统化解决。如找坡层、找平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起不到原有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影响防水的可靠性;传统的普通防水层和耐根穿刺防水层产品质量、施工质量都很难保证,渗漏问题极易发生;排水系统存在设计缺失的主要问题,系统不完整的同时选材也容易出问题,造成排水功能尽失;构造层次中湿作业较多,对成本和工期影响大。鉴于地下顶板在防水和排水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层次为例进行了防排水体系的系统研究。针对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型种植顶板防排水体系:减少了湿作业构造层次,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护层,目的是解决湿作业较多造成工期拉长、成本增加和与防水层结合的问题;增加了顶板基面抛丸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为防水层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面,也可以事先处理结构面缺陷以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叠层防水的做法优化为涂料复合卷材的做法,旨在解决防水和耐根穿刺的问题;原构造层次中的排水层优化为排水系统,不再是单一的构造层次,而是由多种材料和做法组成的系统,将排水问题变成系统化解决方案。经过本系统设计,不仅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也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最后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为地下顶板防排水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刘悦[5](2021)在《生物基稳定剂对改性沥青关键技术指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磺及硫磺基稳定剂对增强改性沥青交联、提升改性沥青性能作用效果显着,然而纯硫磺或高浓度硫磺在改性沥青生产时高污染、高危险等缺点限制其应用。生物基材料与沥青相容性优良,适当使用可提升沥青性能,且生物基材料具有可再生、高环保与低污染的优势。鉴于此,本文采用生物基材料、硫化促进剂与高稳定性不溶硫复配制成低硫磺含量的生物基稳定剂,据此研究生物基稳定剂对改性沥青的作用效果,为生物基稳定剂的应用提供基础与可能性。本文以生物基稳定剂进行SBS改性沥青、高黏改性沥青与橡塑改性沥青的制备并以上述改性沥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改性沥青物理性能、高低温性能、流变性能与微观性能的变化,据此分析生物基稳定剂种类及掺量对改性沥青的影响,优选生物基稳定剂的种类和掺量,并对生物基稳定剂进行工厂验证,评估其实际应用潜力。为实现生物基稳定剂的初步优选,选用两种生物基材料,按照比例与硫化促进剂、高稳定性不溶硫制成九种生物基稳定剂,并以生物基稳定剂制备SBS改性沥青,对比评价沥青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以生物基稳定剂制备的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理想,其中8/9的样品存储稳定性良好,稳定剂B、D和E效果最佳。为实现生物基稳定剂的掺量优选,采用不同掺量的生物基稳定剂制备SBS改性沥青、高黏改性沥青和橡塑改性沥青,评价沥青物理性能与高低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均提升;以生物基稳定剂制备的改性沥青高温、低温性能良好;结合改性沥青物理性能与高低温性能分析,确定SBS改性沥青中稳定剂B、D和E的建议掺量均为0.2%,高黏改性沥青中稳定剂B、D和E的建议掺量均为0.3%,橡塑改性沥青中稳定剂B、D和E的建议掺量均为0.4%。为实现对不同改性沥青生物基稳定剂种类的进一步优选,对前期优选生物基稳定剂的建议掺量制备的SBS改性沥青、高黏改性沥青和橡塑改性沥青进行流变性能与微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形成为物理改性;结合改性沥青流变特性与微观性能分析,确定SBS改性沥青优选0.2%掺量的稳定剂D,高黏改性沥青优选0.3%掺量的稳定剂B,橡塑改性沥青优选0.4%掺量的稳定剂E。为评估生物基稳定剂实际应用潜力,采用生物基稳定剂与硫磺基稳定剂于工厂中生产SBS改性沥青,对比评价沥青宏观性能。结果表明:生物基稳定剂与硫磺基稳定剂制备的SBS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优良,生物基稳定剂制备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优于硫磺基稳定剂制备的改性沥青,针入度与延度略低于硫磺基稳定剂制备的改性沥青。生物基稳定剂具有应用潜力。

陶志鹏[6](2020)在《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透水沥青路面是指具有18%以上的空隙率,并且内部可以透水、排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它能够快速的将路面上的水排走,提高雨天市民的出行安全以及行车舒适度;雨水可以通过空隙渗透到土壤,滋养地表的植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缓解城市的水资源匮乏以及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在大雨期间的排水效率,降低在大雨期间城市出现内涝情况的概率。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本文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透水沥青路面进行调查,以及结合我国关于透水沥青路面的现行规范和江西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江西地区的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的原材料的选用标准。并且设计了测定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连通空隙率的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隙率与透水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定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了透水沥青路面的目标空隙率的设计公式。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I-D)中分别掺加6%、9%、12%、15%的HVA高粘剂,制备高粘改性沥青A和高粘改性沥青B,进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和60℃动力粘度试验,发现:随着HVA掺量的增加,高粘改性沥青A与B的针入度均降低,软化点、延度以及60℃动力粘度均增大,表明HVA高粘剂可以改善沥青的粘度、耐高温性能以及低温稳定性能;HVA高粘剂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中的最佳掺量为15%,在SBS改性沥青(I-D)中的最佳掺量为9%。分别采用高粘改性沥青A、高粘改性沥青B对PAC-13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PAC-13(A)的最佳油石比为4.9%,PAC-13(B)的最佳油石比为4.8%;对二者进行水稳定性能检验和高温稳定性能检验,结果表明PAC-13(B)的性能更好。对PAC-13(A)、PAC-13(B)、AC-13C进行原材料成本计算,发现PAC-13(A)的原材料成本是AC-13C的1.38倍,PAC-13(B)的原材料成本是AC-13C的1.21倍。对不掺加纤维、掺加聚酯纤维、掺加玄武岩纤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研究。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四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均能有效提高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进行透水试验,发现: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会降低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透水性能。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进行计算,发现:掺加聚酯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是不掺加纤维的PAC-13的1.03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是不掺加纤维的PAC-13的1.09倍。对PAC-13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铺筑了一条300m长的PAC-13试验段,提出了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并对试验段进行了性能检验,发现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以及渗水性能。

耿立涛,刘悦,韩洪超,张哲,韩方颜[7](2021)在《生物基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自主研发的3种生物基稳定剂(A、B、C)制备了SBS改性沥青,在常规技术指标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评价了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以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评估了沥青的高温流变特性,并利用荧光显微试验分析了沥青的微观形态,同时进行了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与商品硫磺稳定剂相比,生物基稳定剂能显着降低SBS改性沥青的135℃黏度,降幅达12.6%~25.8%;稳定剂A、C均具有改善沥青高温性能的优势,稳定剂A改善沥青低温性能略有优势;在改善高温流变性能方面,稳定剂A效果优异,稳定剂C与商品硫磺稳定剂各有优势,而稳定剂B效果不佳;稳定剂A可以促进SBS改性剂的分散;3种生物基稳定剂成本均与商品硫磺稳定剂相近.

陈定辉[8](2020)在《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就会出现许多病害,裂缝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病害,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些裂缝又会很快反射到新铺筑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减低路面的使用寿命。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通过吸收裂缝尖端的集中应力来延缓反射裂缝扩展的功能材料,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对纤维封层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以抗拉强度作为评价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指标,根据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乳化沥青用量、纤维用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橡胶沥青的用量对应力吸收层的抗拉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纤维用量,纤维长度对应力吸收层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小。由于该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中间层铺筑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因此它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层间结合能力,通过制作含有应力吸收层的复合试件,采用层间剪切试验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层间结合能力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橡胶沥青用量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碎石用量,然后是纤维用量,纤维长度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小。同时,本文还选取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稀浆封层和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这几种应力吸收层材料,通过滚动疲劳加载试验与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在4种应力吸收层中,稀浆封层防治反射裂缝初裂的效果稍好,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延缓裂缝扩展时的性能就更优,而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防治裂缝的产生以及延缓裂缝的扩展方面均表现出优良的效果。然后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设置有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其阻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路面结构在不同应力吸收层模量、不同应力吸收层厚度、不同轴载大小、不同面层模量和厚度条件下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大小,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大小分析不同因素对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实体工程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施工注意事项,同时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了分析,结论得出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很经济的防治反射裂缝的材料。

常逢奇[9](2020)在《超薄磨耗层用高粘沥青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采用高粘沥青拌和的超薄磨耗层能够大幅提高表面功能下降的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但由于超薄磨耗层受外界行车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松散、剥落、掉粒现象。本文围绕超薄磨耗层所采用的高粘度沥青展开研究,通过高粘沥青改性剂的比选,制备高粘度,高粘附性和粘聚力的超薄磨耗层改性沥青,进而分析超薄沥青磨耗层的路用性能。本文采用软化点、粘度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原材料和工艺参数对聚合物改性高粘沥青性能的影响。首先确定高粘沥青的原材料组成比例及生产工艺参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高粘沥青改性剂改性后沥青的三大指标、粘度、韧性、老化后延度等指标的测试结果,初步选定了TPS、YS4303、D6302、KT1301四种高粘沥青改性剂,其次针对抗永久变形能力、低温抗裂性、抗高温剪切变形、60℃粘度等问题开展高粘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然后采用动态剪切流变直接拉伸试验和Wilhelmy吊片法测试高粘沥青的内聚力和粘聚力,分析沥青老化对内聚力和粘聚力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超薄磨耗层(采用Novachip-B级配)+AC-16混合料成型的复合车辙板试件,利用摩擦系数、构造深度指标分析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利用渗水系数指标分析超薄磨耗层的透水性能。研究表明,不同的聚合物改性剂对高粘沥青的高温流动特性有显着影响,同时老化对不同高粘沥青的高温性能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老化对不同改性剂类型的高粘沥青的粘聚性和内聚力具有不同的影响,老化使TPS高粘沥青的粘聚力减小,而D6302和KT1301高粘沥青的粘聚力显着增长。高粘沥青超薄磨耗层抗滑性能优于普通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高粘沥青结合料对超薄磨耗层渗水性能的影响较小,级配是影响超薄磨耗层排水性能的主要因素。

聂思宇[10](2020)在《速生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环境与经济成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用速生草植物制备速生草纤维替代木质素纤维,既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还可减少速生草植物的浪费与焚烧后产生的CO2排放。本文采用毛竹与芦苇两种速生草制备速生草纤维并与采用杉木为原料制备的木质素纤维作对比,通过测试木质素纤维、竹纤维、芦苇纤维的物理性能、微观结构及纤维沥青胶浆的物理性能及热性能,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了三种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的增强机理。采用比较法研究了木质素纤维与竹纤维从原材料生产到沥青路面铺筑过程的环境与经济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物理法制得的毛竹纤维与芦苇纤维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木质素纤维的热稳定性优于竹纤维与芦苇纤维。三种纤维对沥青胶浆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效果为芦苇纤维<竹纤维<木质素纤维。竹纤维的低温柔性和弹性优于木质素纤维和芦苇纤维,其沥青胶浆的低温抗裂性能最优。2)确定了三种路用植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纤维最佳掺量(0.4%)和最佳油石比(SMA-13:木质素纤维5.9%、竹纤维6.5%、芦苇纤维6.2%;AC-13:木质素纤维5.0%、竹纤维5.3%、芦苇纤维5.0%)。3)测定了木质素纤维、竹纤维、芦苇纤维的SMA-13与AC-13两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现路用植物纤维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竹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优;木质素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最优。4)三种植物纤维及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SEM微观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末梢的绒毛状突起可在沥青混合料中提供更强的加筋作用,竹纤维对沥青的吸附作用强于木质素纤维和芦苇纤维,芦苇纤维表面沟壑不平的结构可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力。5)木质素纤维与竹纤维沥青路面建设期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的环境效益优于杉木林,而两种纤维沥青混合料建设期环境危害差距极小。毛竹林两个轮伐期内的经济效益比杉木林高49.3%,竹纤维的制备成本仅为木质素纤维的34.3%,木质素纤维沥青路面的建设期成本高于竹纤维沥青路面6.6%左右。采用速生草制备路用植物纤维不仅有利于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与工程造价,还可拓宽沥青路面用植物纤维取材范围,对提高我国沥青路面铺装性能、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SBS改性沥青的成本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BS改性沥青的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马来酸酐改性氧化石墨烯微片对沥青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材料的制备与改性
    2.1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
    2.2 GNPs/SBS改性沥青的制备
    2.3 MAH-GOs的制备
    2.4 MAH-GOs/SBS改性沥青的制备
    2.5 微观分析及性能评价
3 结果与讨论
    3.1 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
    3.2 DSR测试
        3.2.1 弹性性能:G′
        3.2.2 粘性性能:G″及tanδ
        3.2.3 机理阐述
    3.3 微观分析
        3.3.1 SEM测试
        3.3.2 FM测试
        3.3.3 FT-IR测试
        3.3.4 XRD测试
4 成本分析
5 结论

(2)高原地区屋面防水涂层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高原环境对防水工程的影响
    1.1 高原地区防水涂料的选择
    1.2 高原环境对防水层使用年限的影响
    1.3 高原环境对建造成本的影响
2 构建高原地区屋面防水成本分析模型
    2.1 经济评价方法
    2.2 防水层寿命周期成本
    2.3 涂层成本经济分析模型
3 高原地区屋面防水涂层经济分析
    3.1 防水涂层的年费用值
    3.2 经济成本分析
4 结语

(3)防水工程的成本控制——以XX南苑综合楼屋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两种防水方案的成本分析
    1.1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南苑综合楼的成本分析
    1.2 三元乙丙(EPDM)橡胶防水卷材在南苑综合楼的成本分析
2 两种材料的成本分析对比
    (1)对两者工艺人工费进行对比。
    (2)对两者的材料费用进行对比。
    (3)对两者的机械费进行对比时。
3 结论

(4)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1.4.1 理论文献研究
        1.4.2 案例解析
        1.4.3 项目现场调查
第2章 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设计体系分析
    2.1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简述
    2.2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选材及应用分析
        2.2.1 找坡层和找平层分析
        2.2.2 防水层分析
        2.2.3 排水系统分析
    2.3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预算成本分析
    2.4 地下顶板工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方案的建立与论证
    3.1 新型防排水体系简述
    3.2 新型防排水体系设计原则与依据
    3.3 新型防排水体系选材及应用分析
        3.3.1 基层处理分析
        3.3.2 防水层分析
        3.3.3 排水系统分析
        3.3.4 针对不同情况的实现方法
    3.4 新型防排水体系预算成本分析
    3.5 新型防排水体系工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防排水体系的应用实例
    4.1 某小区地下车库项目概况
        4.1.1 工程概况
        4.1.2 防排水体系设计
    4.2 优化后排水体系简介
    4.3 新型防排水体系的实施
        4.3.1 施工工序
        4.3.2 操作要点
    4.4 项目检验效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生物基稳定剂对改性沥青关键技术指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1.2.2 稳定剂研究进展
        1.2.3 生物基材料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物基稳定剂配方设计及种类优选
    2.1 生物基稳定剂的配方设计
    2.2 改性沥青的制备
        2.2.1 原材料
        2.2.2 制备工艺
        2.2.3 评价方法
    2.3 稳定剂种类的初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基稳定剂掺量优选
    3.1 改性沥青的制备
        3.1.1 原材料
        3.1.2 制备工艺
        3.1.3 评价方法
    3.2 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3.2.1 SBS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3.2.2 高黏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3.2.3 橡塑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3.3 稳定剂的掺量优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微观性能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评价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4.2.2 荧光显微试验结果分析
        4.2.3 红外光谱试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厂生产验证
    5.1 改性沥青工厂制备
    5.2 性能对比分析
        5.2.1 针入度指标对比
        5.2.2 软化点指标对比
        5.2.3 延度指标对比
        5.2.4 离析指标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透水沥青路面的发展
        1.2.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的选用标准研究
    2.1 对已投入使用的透水性沥青路面工程的调查研究
    2.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用标准研究
        2.2.1 粗集料
        2.2.2 细集料
        2.2.3 矿粉
        2.2.4 纤维稳定剂
        2.2.5 沥青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设计
    3.1 关于江西地区的降雨强度的调查分析
    3.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透水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3.2.1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的关系研究
        3.2.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透水性能的关系研究
    3.3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1 原材料试验
    4.2 高粘改性沥青的制备
        4.2.1 制备方法
        4.2.2 高粘改性沥青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4.3 目标级配设计
        4.3.1 初选级配设计
        4.3.2 估算初选级配的沥青用量
        4.3.3 目标级配的确定
    4.4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4.5 最佳油石比的检验
        4.5.1 PAC-13水稳定性能检验
        4.5.2 PAC-13高温稳定性能检验
        4.5.3 PAC-13析漏试验
        4.5.4 PAC-13最佳油石比检验结果分析
    4.6 经济成本分析
    4.7 综合比选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5.1 配合比设计
    5.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5.2.1 PAC-13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5.2.2 PAC-13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5.2.3 PAC-13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5.2.4 PAC-13的抗疲劳性能研究
        5.2.5 PAC-13的透水性能研究
    5.3 经济成本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设
    6.1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
        6.1.1 原材料试验
        6.1.2 生产配合比设计
    6.2 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设
        6.2.1 施工工艺
        6.2.2 性能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生物基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1.2 样品制备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物理性能
    2.2 PG分级
        2.2.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2.2.2 弯曲梁流变试验
    2.3 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
    2.4 微观分析
3 成本分析
4 结论

(8)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路用性能研究
    2.1 试验原材料
        2.1.1 面层材料
        2.1.2 应力吸收层材料
        2.1.3 刚性基层材料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板带拉伸试验
        2.2.2 层间剪切试验
        2.2.3 滚动荷载疲劳试验
    2.3 试件制备
        2.3.1 纤维沥青板带试件制备方法
        2.3.2 层间剪切试件制备方法
        2.3.3 滚动荷载试件制备方法
    2.4 试验方法
        2.4.1 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2.4.2 层间剪切试验方法
        2.4.3 滚动疲劳荷载试验方法
    2.5 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2.5.1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评价指标
        2.5.2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层间结合性能评价指标
        2.5.3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疲劳性能评价指标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2.6.1 板带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2.6.2 层间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2.6.3 滚动荷载疲劳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路面阻裂力学行为分析
    3.1 断裂力学理论
        3.1.1 裂缝的开裂模式
        3.1.2 应力强度因子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基本假定
        3.2.2 模型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
        3.2.3 动态荷载的施加
    3.3 不同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3.3.1 应力吸收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3.3.2 汽车轴载对强度因子的影响
        3.3.3 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3.3.4 面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4.1 全寿命周期成本
        4.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4.1.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理论
        4.1.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
    4.2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运用
        4.2.1 参数设置
        4.2.2 折现方法
    4.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4.3.2 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路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及铺筑
        5.1.1 实体工程概况
        5.1.2 试验路段改造方案
    5.2 施工工艺流程
        5.2.1 施工准备
        5.2.2 施工工艺及方法
        5.2.3 施工质量检测
        5.2.4 注意事项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超薄磨耗层用高粘沥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粘沥青制备及老化
    2.1 原材料
        2.1.1 基质沥青
        2.1.2 高粘沥青改性剂
        2.1.3 增粘剂
        2.1.4 添加剂
    2.2 制备工艺
        2.2.1 TPS高粘沥青
        2.2.2 聚合物改性高粘沥青
    2.3 高粘沥青老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粘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3.1 蠕变测试与拟合
        3.1.1 60℃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3.1.2 低温小梁弯曲蠕变
        3.1.3 高粘沥青动力黏度
        3.1.4 Burgers模型
    3.2 高粘沥青蠕变—恢复特性
    3.3 高粘沥青低温蠕变特性
    3.4 高粘沥青60℃黏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粘沥青内聚力与粘聚力分析
    4.1 内聚力与粘聚力测试方法
        4.1.1 内聚力测试方法
        4.1.2 粘聚力测试方法
    4.2 内聚力测试结果
        4.2.1 原样沥青内聚力测试结果
        4.2.2 老化对高粘沥青内聚性的影响
    4.3 高粘沥青粘聚力测试
        4.3.1 原样高粘沥青接触角
        4.3.2 老化后高粘沥青接触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5.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5.1.1 原材料
        5.1.2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3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成型
    5.2 超薄磨耗层性能评价
        5.2.1 超薄磨耗层抗滑性能
        5.2.2 超薄磨耗层排水性能
    5.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10)速生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环境与经济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路用植物纤维的选择、制备与性能表征
    2.1 路用速生草纤维原材料筛选
    2.2 路用植物纤维制备工艺
    2.3 路用植物纤维的技术要求
    2.4 路用植物纤维及其沥青胶浆的性能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路用植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3.1 路用植物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2 力学性能
    3.3 高温稳定性
    3.4 水稳定性
    3.5 低温抗裂性
    3.6 老化性能
    3.7 微观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路用植物纤维的环境与成本对比研究
    4.1 环境成本分析
    4.2 经济成本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SBS改性沥青的成本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来酸酐改性氧化石墨烯微片对沥青性能影响[J]. 黎佳清,曾翔,黄俊贤,韦赟豪,刘宇,李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高原地区屋面防水涂层经济性分析[J]. 王廷福,罗盛,邓安仲,李胜波. 新型建筑材料, 2021
  • [3]防水工程的成本控制——以XX南苑综合楼屋面为例[J]. 王淑艳. 居舍, 2021(16)
  • [4]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D]. 谷守国. 燕山大学, 2021(01)
  • [5]生物基稳定剂对改性沥青关键技术指标的影响研究[D]. 刘悦.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6]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 陶志鹏.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7]生物基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J]. 耿立涛,刘悦,韩洪超,张哲,韩方颜. 建筑材料学报, 2021
  • [8]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D]. 陈定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超薄磨耗层用高粘沥青性能研究[D]. 常逢奇. 长安大学, 2020(06)
  • [10]速生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环境与经济成本研究[D]. 聂思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标签:;  ;  ;  ;  ;  

SBS改性沥青成本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