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自然诗的兴起

论英语自然诗的兴起

一、试论英国自然诗的兴起(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莉[1](2017)在《从语言学的视角看美国比较文学的演变》文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比较文学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美国,直至今日美国依然引领着世界比较文学的潮流。在美国比较文学的演变进程中,语言观的转变自始至终都是促使其研究对象、研究边界、研究方法等发生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它既给比较文学造成危机,同时又带来了发展契机,最终推动这一学科不断重新定位自身。

余畅[2](2015)在《中英自然诗歌比较》文中认为中英诗歌在各自的地理环境、哲学体系、民族心理以及文化氛围下产生发展,却都出现了以描写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然诗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的自然诗进行对比,重点从意象选用、意境营造和情趣等方面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而得出两国各异的自然环境、哲学体系、美学传统等因素是造成中英自然诗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傅琳凌[3](2015)在《英语诗歌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诗学“兴”手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美学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诗学中的"兴"在起源、用法、修辞效果等方面均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产生于不同思维模式下的这两种修辞手法,又有其各自显着的特征,不能简单等同起来。笔者从起源、本质和生成模式等方面对移情和兴进行比较,寻找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原因。

曾繁亭,Wu shan[4](2013)在《自我与自然——英国浪漫派自然观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英国浪漫派革新了机械的自然观,打破了自然与自我二元对立的关系。自我与自然关系在他们那里呈现出"自我被自然吸收"、"自然被自我吞并"、"自然与自我表象分离"三种模式。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纵向发展呈现出从自然占主导地位向自我占主导地位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浪漫派自我意识从觉醒到膨胀的过程。

吴珊[5](2013)在《从“自然”与“自我”关系看英国浪漫派自然观》文中指出疼国浪漫派革新了古典主义的机械自然观,打破了自然与自我二元对立的关系。关于这种全新的自然观,有学者认为在浪漫主义者那里,自我己与自然相融合;也有批评认为由于浪漫派强烈自我意识的阻碍,自然与自我之间存在隔阂。英国浪漫派作家众多,对自然的看法各异,要逐一探究其自然观实属不易。从自然与自我的关系入手,却可以将浪漫派作家的自然观进行分类。考察发现浪漫派作家自然与自我关系表现出三种模式:自然占主导地位的“自我被自然吸收式”、自我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被自我吞并式”以及相对特殊的“自然与自我表象分离式”。这三类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拜伦与济慈为典型代表。以自然与自我关系为切入点对英国浪漫派自然观展开的纵向考察也揭示了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发展变迁。文中三类自然观在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表现各异,而且同一类型的自然观在作品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影响浪漫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因素复杂,包括独特的人生经历、诗学观以及宗教信仰等,这些因素于自然观形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这种基于自然与自我关系分类考察的解读直面浪漫派自然观的争论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即浪漫主义派的自我已与自然相融合,只是融合的方式不同。这种解读即有助于辨析英国浪漫派内部自然观差异,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浪漫派的自然观总体面貌。

刘炅[6](2013)在《大地的诉求:霍普金斯的自然诗与生态批评》文中研究说明霍普金斯自然诗的观点不仅应和了当下的生态批评理论,而且对其构成了有益的补充。生态批评抨击人类的话语权力,指出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或者试图祛除自然背后神秘的精神存在,使之完全成为人类科学可以认知和操控的物质对象;或者使自然沦为人类的道德情感、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的表达,从而消减它本身的物质存在。霍普金斯的自然诗表面上与这两种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相关,但他的诗正是对其的批判。一方面,霍普金斯对自然的观察和摹状受到当时科学发展的影响,但他没有以物质的细节否认超验精神的存在,将自然化约为博物学家的观察对象;另一方面,尽管宗教热情贯穿他的诗歌始终,但他却没有以对神的崇拜取消自然本身具体、生动的物质性。霍普金斯笔下的自然是一个宏大的圣礼仪式,自然与人都在以自身独特的物质存在来呈现耶稣这个终极的"他者"。尽管他的宗教立场未必能为我们所用,但与当下生态批评的负面批判多于正面诉求相比,霍普金斯的自然诗提供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安居的可能。

高万隆[7](2013)在《欧洲诗画中的自然崇拜》文中研究说明18世纪初基督教衰落后,欧洲诗画中出现了自然崇拜的倾向。该倾向最初见于英国的自然诗和自然画,而后延及欧洲其它国家。该时期的英国诗画表现出对自然美和忧郁情调的神往,其中包括诗人汤普森、格雷、柯林斯的自然诗和画家根兹博罗、威尔逊的自然画。受英国自然诗画的启发,卢梭和歌德形成他们独特的自然艺术观,尤其卢梭将自然观融入他的社会思想。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则运用纯灵感的方式来写自然诗,尤其华兹华斯的诗将自然与人性相融合。根兹博罗的画在表现自然上与华兹华斯十分相似。特纳的自然画更被认为是对格雷诗歌的注解。此后,自然画又经库尔贝的自然主义风景画,发展到印象派莫奈等人的自然画,从而演绎了欧洲绘画艺术中的自然崇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通过自然崇拜将欧洲的诗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赵国柱[8](2010)在《从梦境到现实——谈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对西方传统牧歌的解构》文中指出作为西方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牧歌在18世纪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其重要标志是牧歌式的梦想的消散。在英国文学史上,牧歌的新风始于感伤诗人托马斯·格雷。他的《墓园挽歌》使用了牧歌式挽歌的叙事模式,以写实手法颠覆了传统牧歌的乌托邦冲动,为华兹华斯最终完成牧歌转型奠定了基础。通过文本细读,对牧歌式梦想的内涵、格雷开创牧歌新风的时代背景以及具体手法进行了探讨。

尹静媛[9](2009)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观》文中研究表明华兹华斯在诗歌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表达了他的生态伦理思想:自然是伟大的,能给人带来启迪和欢娱;人与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平等的;自然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破坏自然的人在道义上是不道德的,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他倡导建立人与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关系。这些观念为后世生态伦理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的诗也为生态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张英[10](2007)在《论D·H·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文中指出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诗歌是其记录自身生命体验、传达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与载体。劳伦斯善于将质朴的语言化为膨胀着生命活力与激情的独特诗篇,展现了其为实现自我的完整性所经历的心灵历程以及对性爱、自然、死亡与再生的体悟与哲理思考。

二、试论英国自然诗的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英国自然诗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1)从语言学的视角看美国比较文学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内部研究
二、转向外部,失去学科独立性
三、立足于语言的修辞性研究

(2)中英自然诗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英自然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二、中英自然诗歌在意象选择、意境和情趣上的异同
三、中英自然诗歌差异的原因
四、结语

(3)英语诗歌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诗学“兴”手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起源
三、本质
四、生成模式
五、诗歌主题思想的揭示
六、结语

(4)自我与自然——英国浪漫派自然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三种表现模式
二、英国浪漫派自然观发展轨迹
三、浪漫派自我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

(5)从“自然”与“自我”关系看英国浪漫派自然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自我被自然吸收式
    1.1 以华兹华斯为代表
        1.1.1 崇高而朴素的自然
        1.1.2 内敛的诗歌主体——虔诚的信徒
    1.2 宗教情感和臣思习惯——华兹华斯自然观形成原因
        1.2.1 “深沉的感情”
        1.2.2 “深邃的思想”
2 自然被自我吞并式
    2.1 以拜伦为典型代表
        2.1.1 狂暴而奇幻的自然
        2.1.2 扩张的诗歌主体——独立的战士
    2.2 内向型自我意识与反抗精神——拜伦自然观形成原因
        2.2.1 “我是世界的中心”
        2.2.2 “我独自反抗你们全体”
3 自然与自我表象分离式
    3.1 以济慈为典型代表
        3.1.1 生动、淡漠而愉悦的自然
        3.1.2 “淡入”的诗歌主体——内置的灵魂
    3.2 消磨自我与搭建灵魂——济慈自然观形成原因
        3.2.1 “消极能力”与“诗人无自我”
        3.2.2 “修建灵魂”
4 英国浪漫派自然观的发展轨迹
    4.1 十八世纪英国自然诗传统
    4.2 英国早期浪漫派自然观
    4.3 英国晚期浪漫派自然观
5 浪漫派自我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
    5.1 发展变化的观念
    5.2 多样的表现
    5.3 复杂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从梦境到现实——谈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对西方传统牧歌的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传统牧歌与乌托邦冲动
三、《墓园挽歌》与牧歌新风
四、《墓园挽歌》与历史问题
五、结语

(9)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自然的热爱
二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批判
三对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结语

(10)论D·H·劳伦斯的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自我及性爱的关注
二、对非人类生物及自然的礼赞
三、对死亡及再生的歌唱

四、试论英国自然诗的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语言学的视角看美国比较文学的演变[J]. 周小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中英自然诗歌比较[J]. 余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 [3]英语诗歌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诗学“兴”手法比较研究[J]. 傅琳凌.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 [4]自我与自然——英国浪漫派自然观探析[J]. 曾繁亭,Wu shan. 东岳论丛, 2013(08)
  • [5]从“自然”与“自我”关系看英国浪漫派自然观[D]. 吴珊. 中南大学, 2013(06)
  • [6]大地的诉求:霍普金斯的自然诗与生态批评[J]. 刘炅.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1)
  • [7]欧洲诗画中的自然崇拜[J]. 高万隆.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1)
  • [8]从梦境到现实——谈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对西方传统牧歌的解构[J]. 赵国柱.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04)
  • [9]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观[J]. 尹静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0]论D·H·劳伦斯的诗歌创作[J]. 张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标签:;  ;  ;  ;  ;  

论英语自然诗的兴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