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荧光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广西血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贺[1](2019)在《UV-C照射胁迫诱导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激活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虾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虾头副产物。虾头含有丰富的内源酶,酶活性高,易发生自溶。可利用内源酶的自溶作用回收虾头中的蛋白质等有用成分,也可提取内源酶制备生物酶制剂。前期研究发现经过UV-C照射胁迫可以促进虾头的自溶作用,主要由于其激活了内蛋白源酶,但其对内源蛋白酶的激活机制和对其他内源酶是否有激活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在探究UV-C照射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虾头主要内源酶激活效果的基础上,以其内源蛋白酶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UV-C照射胁迫前后分离纯化的内源酸性、碱性蛋白酶在酶活影响因素、酶学性质、分子量及分子构象方面的差异性探讨其诱导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激活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酶活力为评价指标,研究比较温度、p H对UV-C照射胁迫前后凡纳滨对虾虾头主要内源酶酶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 H和最适温度无明显变化,对脂肪酶和几丁质酶的最适p H有所改变,最适温度无显着影响。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最适为p H 3,温度为60℃左右;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最适的p H为8,温度为50℃左右;内源性几丁质酶最适的p H为5~6,温度为40℃左右;内源性脂肪酶最适为p H 10,温度为40℃左右;内源性多酚氧化酶最适为p H 8,温度25℃左右。UV-C照射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虾头主要内源酶包括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脂肪酶、几丁质酶等均具有显着的激活作用。(2)以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为研究对象,通过专一性抑制剂、无机离子等因素研究比较UV-C照射胁迫前后内源蛋白酶酶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适当的Na Cl可使酶活提高,且UV-C照射胁迫前后的酶活变化趋相似;其最佳料液比为1:3。通过UV-C照射胁迫后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酶活提高了42%,而加入专一性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酶活仅提高5%;UV-C照射胁迫后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酶活提高了59%,而加入专一性胃蛋白酶抑制剂的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酶活显着提高了36%。以上说明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中有类胃蛋白酶活性,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中有较高的类胰蛋白酶活性。(3)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结合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电泳等手段对UV-C照射胁迫前后的虾头内源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对其高活性内源蛋白酶测定其分子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UV-C照射胁迫处理前后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最佳沉淀的硫酸铵浓度为70%,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沉淀的硫酸铵浓度为60%。通过纯化后的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分子量约为23 k Da,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的分子量约为32 k Da。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同凡纳滨对虾的胰蛋白酶分子结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具有类胰蛋白酶的性质;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与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分子结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具有类胃蛋白酶的性质。(4)采用波谱解析手段探究UV-C照射胁迫对虾头内源蛋白酶空间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UV-C照射胁迫处理对于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经过UV-C照射胁迫处理可能使得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空间构象适度展开,使得活性中心更易与蛋白底物结合,更易发挥其催化能力。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经过UV-C照射胁迫处理经过圆二色谱分析可看出向β-折叠的低频区移动,经过荧光色谱分析UV-C照射胁迫处理后最大发射波长的峰位出现红移,红移跨度为10~25 nm。说明经过UV-C照射胁迫可能破坏了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等各种次级键,进而破坏和改变蛋白的空间结构。在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分子侧链基团会逐渐暴露于水溶液里,其所处的环境极性增加,进而使其吸收峰增大。UV-C照射胁迫诱导内源蛋白酶空间构象的改变可能是其被激活的主要原因。UV-C照射胁迫可能使内源蛋白酶的空间构象适度展开,使得活性中心更易与蛋白底物结合,更易发挥其催化能力。
何婷[2](2019)在《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眼核是龙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多酚等活性物质。本研究以龙眼核为原料,用70%乙醇进行粗提后,探究4种大孔树脂、解吸液乙醇的浓度和p H对龙眼核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龙眼核多酚主要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从龙眼核多酚与玉米淀粉、龙眼核多酚与α-淀粉酶的相互作用入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眼核多酚纯化鉴定结果表明:AB-8是纯化龙眼核多酚的理想树脂,其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51.36%和96.4%。当解吸液为70%的乙醇、p H为4时的静态解吸效果最好。在70%乙醇洗脱液中鉴定出13种主要化学成分,其中8种化学成分在龙眼核多酚中未见报道。(2)添加10%的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的消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添加的龙眼核多酚量越多,对玉米淀粉消化的抑制作用越强。随着消化时间的增加,游离龙眼核多酚的含量增加,在150 min时达到平衡。(3)添加10%和20%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的起始糊化、糊化峰值、糊化终止温度没有显着性影响,但20%的龙眼核多酚可以显着降低玉米淀粉的糊化焓值。FT-IR结果表明,龙眼核多酚的加入不会改变玉米淀粉原有的基团和化学键,说明龙眼核多酚与玉米淀粉是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XRD结果表明龙眼核多酚和玉米淀粉形成了具有疏水性的V-型包合物,因此明确两者之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ITC结果与XRD的结果一致,说明玉米淀粉与龙眼核多酚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存在疏水相互作用,也可能有其他弱相互作用的存在。(4)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抑制常数IC50为3.02mg/m L,其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龙眼核多酚能与α-淀粉酶能自发进行反应且改变了α-淀粉酶的二级结构,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复合物,并引起α-淀粉酶内源静态荧光猝灭。龙眼核多酚不利于α-淀粉酶形成活性中心并减少了α-淀粉酶与玉米淀粉结合位点,从而使得α-淀粉酶活性降低。
郑志全[3](2018)在《血竭、龙血竭真伪掺假鉴别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血竭为传统名贵中药,有“活血圣药”的美誉,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主要由棕榈科藤黄属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Bl.)果实的树脂加工而成,现多产于印度尼西亚,也称为进口血竭。目前,国产血竭主要来源于我国的龙血树属植物含脂木材中经乙醇提取而得到的树脂,包括产于广西、云南的龙血竭(先后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中药部颁标准”)以及产于海南的海南血竭(《海南省药品标准》)。研究表明血竭、龙血竭功效相似,化学成分不同,龙血竭尚不能完全代替血竭。由于资源稀缺,市场上常存在掺有松香、达玛烷树脂等物质的假劣药材,或以价格相对低廉的龙血竭冒充价格昂贵的血竭入药的现象。目前,血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现代理化分析技术为主,如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HPLC含量测定,这些分析方法成熟,但对样品的预处理繁琐,耗时耗力,大量鉴别的成本较高。本研究拟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热分析方法对血竭、龙血竭进行真伪掺假鉴别分析,以期达到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鉴别的目的。黄酮类成分是血竭、龙血竭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但黄酮部位成分繁杂,目前还未有学者完全阐述清楚。挥发油成分作为树脂类药材的共有特点,血竭和龙血竭均含有,多数学者也认为这些化合物存在一些潜在的生物活性,阐明两者挥发油成分组成的特点和差异,对于血竭的资源利用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元素分析也是中药成分分析的重要内容,大量实验证明,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多与药材中Fe、Cu、Zn、Mg、Ca、Sr、K、Pb、Cd、Cr等微量元素密切相关,分析这些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相关性对血竭、龙血竭的药效比较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目前尚未有对血竭药材中微量元素测定及比较分析的报导。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重点从黄酮类成分、挥发油成分、微量元素的角度开展对血竭、龙血竭的成分分析研究,以期阐明血竭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国内外不同产地、各大药材市场、医药公司、药店收集实验样品共计31批次:其中血竭药材13批次,龙血竭药材(胶囊)18批次。主要进行血竭、龙血竭的真伪掺假鉴别方法和成分分析研究,具体包括:1.样品的鉴别分析: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和“中药部颁标准”规定、参考相关文献,分别采用性状鉴别法、理化反应法、显微鉴别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薄层色谱鉴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醇不溶物检测法、松香检测法等方法,对收集的实验样品进行全面的鉴别分析,并综合比较目前方法存在的优势和缺点。2.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血竭、龙血竭真伪掺假鉴别分析:①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FTIR-ATR)测定18批龙血竭样品4000~650cm-1范围的红外光谱,建立的FTIR-ATR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判别模型,采用光谱相关系数快速判别样品真伪,并通过无监督的PCA-X判别模式进行结果验证;②利用Spotlight 4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镜获取13批血竭样品的基本光谱,Spectrum IMAGE v1.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血竭、龙血竭对照药材颗粒的红外光谱特征以及达玛烷树脂光谱数据进行掺假鉴别分析。3.应用TG-DTA热分析法对血竭、龙血竭定性、定量鉴别分析:血竭和龙血竭药材样本26批,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粉末粒度等重要因素对血竭TG-DTA实验的影响,利用TG-DTA特征图谱快速区分血竭和龙血竭,并对其伪品进行鉴别;采用TG-DTG方法进行热重分析及热焓计算,对药材样本定量区分。4.血竭、龙血竭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采用HPLC-PDA的方法分别对血竭、龙血竭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式、色谱条件(柱温、测定波长、流动相、洗脱梯度)的因素影响,并通过方法学考察(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建立HPLC-PDA指纹图谱,并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5.基于H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的血竭、龙血竭黄酮类成分分析:采用H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建立血竭、龙血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鉴定的方法,通过标准品和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并总结质谱裂解规律。分析比较血竭、龙血竭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特征。6.基于GC-MS联用技术的血竭、龙血竭挥发油成分分析: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血竭和龙血竭挥发油成分分离分析,通过NIST数据库和Mass Hunter质谱解析平台对样品挥发油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并比较血竭和龙血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7.血竭、龙血竭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微波消解法处理血竭、龙血竭药材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20批药材中与活血化瘀功效密切关联的10种微量元素(Fe、Cu、Zn、Mg、Ca、Sr、K、Pb、Cd、Cr等)含量,通过Radar图分析法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解析两种血竭中各元素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结果:1.样品的传统方法鉴别分析结果:联合多种方法,综合结果表明:收集的31份实验样本中,血竭DS-7为伪品,龙血竭DR-5、DR-6、DR-10为伪品。2.红外光谱技术对真伪掺假分析结果:①验证集结果分析表明,5份龙血竭样品的红外光谱均与指纹图谱相似,相关系数也大于域值而判别为龙血竭;3份伪品红外光谱与龙血竭指纹图谱明显不同,相关系数小于域值而判别为非龙血竭;无监督模式的PCA-X分析结果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的模型判别结果一致。②红外显微光谱技术掺伪分析结果,13份血竭样品中,DS-1、DS-5、DS-9掺有龙血竭,DS-10掺有达玛烷树脂杂质。HPLC色谱法分析结果,13份血竭样品中DS-1、DS-5、DS-9掺有龙血竭。3.TG-DTA热分析法鉴别分析结果:通过TG-DTA图谱分析,发现血竭的DTA曲线鉴别特征峰为T1=400±5℃、T2=508±5℃、T3=541±5℃,龙血竭的DTA曲线鉴别特征峰为 T1=449±5℃、T2=540±5℃、T3=612±5℃,伪品药材 DS-7、DR-5、DR-6、DR-10 均不存在上述特征;TG-DTG定量分析表明,血竭的TV-max应为298±5℃和477±5℃,△W2+△W3>80%,而龙血竭的 TV-max应为 535±5℃,△W2+△W3<80%,血竭的△H-exo值大于龙血竭,据此能够快速、准确区分血竭、龙血竭及伪品。4.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结果:12批次血竭样品指纹图谱,确定了 37个共有峰,指认了指标性成分血竭素高氯酸盐色谱峰。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2批血竭中有9批次相似度高于0.9,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血竭的质量控制;15批次龙血竭样品指纹图谱,确定了 43个共有峰,指认了指标性成分白藜芦醇、龙血素A、龙血素B、紫檀芪色谱峰。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5批龙血竭中相似度均高于0.9,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龙血竭的质量控制。5.H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成分分析结果:从血竭中鉴定了 19个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黄酮类、查尔酮和二氢查尔酮、花色素类、黄烷类化合物以及酚酸类化合物;从龙血竭中鉴定了 42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查尔酮和二氢查尔酮类、黄烷类、二氢黄酮类、黄烷酮类以及其他酚类物质。并在分离鉴定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其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6.GC-MS联用技术成分分析结果:分别从印尼血竭、广西血竭、云南血竭、海南血竭挥发油中定性定量鉴定了 51、56、42、48个化合物。并分析不同产地血竭挥发油的组成,发现印尼血竭与龙血竭挥发油组成明显不同。并进一步通过共有峰的识别与鉴定分析,阐明了龙血竭中广西血竭与云南血竭挥发油成分相似、与海南血竭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7.元素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研究结果:研究表明,Fe、K、Ca在两种血竭中分布最为广泛(0-4000 μg/g),Cu、Mg、Sr、Zn 次之(0~140 μg/g),血竭中 K、Ca、Fe、Mg、Cu含量高于龙血竭,而Sr、Zn含量较低。龙血竭中有较高含量的重金属元素Cr,重金属Pb、Cd元素在两种血竭中分布相当(0~0.10μg/g);龙血竭中Cu-Fe、Cu-Zn、Fe-Zn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水平(P<0.01),而血竭中,Cr-Fe、Cr-Mg、Cr-Zn则呈现极显着负相关(P<0.01)。结论:本课题针对血竭、龙血竭广泛存在的真伪掺假鉴别困难的问题,提出红外光谱法和TG-DTA热分析两种鉴别分析方法,FTIR-ATR指纹图谱建模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分析血竭、龙血竭的真伪,利用红外显微成像技术还可对血竭掺伪鉴别;TG-DTA方法操作便捷、样品用量极少,可以对血竭、龙血竭定性定量分析,达到区分和鉴别真伪的目的。针对血竭、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挥发油成分以及微量元素成分,采用HPLC-PDA指纹图谱、LC-MS、GC-MS以及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较为全面的反映了血竭、龙血竭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阐明了黄酮类、挥发油类成分的组成特点以及共性、差异性,以及10种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相关性。对血竭的新药开发和新药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血竭的临床使用和药效比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朱娟娟[4](2016)在《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糖类消化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表明血糖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健康指标之一,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是影响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服用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餐后血糖过高、过快地上升。目前常用的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多为化学合成,其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副作用也较为明显。因此,研究天然、高效的糖类消化酶抑制剂、探索其作用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优化了四种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以此模型研究了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的抑制活性,并采用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索了其抑制作用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优化了α-葡萄糖苷酶、α-胰淀粉酶、α-淀粉葡苷酶、蔗糖酶四种糖类消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1)基于α-葡萄糖苷酶-PNPG体外反应体系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模型参数如下:酶浓度为0.05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051 mM,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6 min;(2)基于α-胰淀粉酶-淀粉反应体系建立了α-胰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1.25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53 mM,反应温度为37.5℃,反应时间为40 min;(3)基于α-淀粉葡苷酶-麦芽糖反应体系建立了α-淀粉葡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1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53 mM,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8 min;(4)基于蔗糖酶-蔗糖反应体系建立了蔗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8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11.5 mM,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8 min。2、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了酶抑制反应动力学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本文采用Lineweaver-Burk Plots、Eadie-Hofstee Plots、Hanes-Wolff Plots、Eisenthal-Cornish-Bowden Direct Plots、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五种方法对α-淀粉葡苷酶抑制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五种方法各有特点,各法所获得的Vmax、Km和Ki存在一定的差异,Non-linear-Regression Analysis法更加简便、合理、可靠,是酶动力学数据处理的首选方法。3、采用上述四种模型检测了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总三萜对糖类消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总三萜对蔗糖酶及α-胰淀粉酶基本无抑制作用,对α-淀粉葡苷酶有较小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698μg/μl,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123μg/μl。4、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筛选了12个批次的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系,分析了其中效果最好批次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表明:12批次细胞中CPSC4批次的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好;该批次细胞总三萜中含熊果酸、齐墩果酸、科罗索酸、山楂酸、白桦脂酸五种三萜,含量分别为13.9277、8.2629、14.2097、8.9226、2.0653μg/mg;五种三萜中科罗索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是最强,其次是熊果酸,白桦酯酸基本无抑制活性;科罗索酸为混合型抑制剂,而熊果酸、齐墩果酸、山楂酸为非竞争型抑制剂。5、采用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索了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机制。科罗索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和山楂酸均对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有一定猝灭作用,猝灭机制都属于静态猝灭,其中荧光猝灭作用最强的是科罗索酸,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能力最强的是山楂酸。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科罗索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高于齐墩果酸主要是由于科罗索酸与α-葡萄糖苷酶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齐墩果酸,氢键距离较短,且其与α-葡萄糖苷酶之间的结合自由能较齐墩果酸低。综上所述,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科罗索酸和熊果酸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通过非竞争性方式抑制酶活,为荧光静态猝灭剂。科罗索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高于齐墩果酸主要是由于其氢键作用强于齐墩果酸,且结合自由能较低。
王勇[5](2014)在《蜂胶植物源和产地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建立和实施农产品溯源体系是保证食物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蜂胶是我国优势农产品之一,对其植物源和产地的有效识别有助于保障蜂胶的质量安全。然而,目前我国蜂胶植物源和产地识别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我国重要优势农产品蜂胶的植物源识别和产地溯源难题,开展了基于色差、黄酮类组分特征、碳氮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等指标测定技术研究,旨在建立不同植物源和地理源蜂胶样品多组分分析方法,论证上述四项技术对蜂胶植物源或产地识别的可行性和效果,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我国蜂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维护蜂胶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我国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部分:1.构建了基于蜂胶原料醇溶液色度的植物源识别模型。建立了利用色差仪测定蜂胶原料醇溶液Lab色度的方法,测定了五种不同类型蜂胶的44个样品。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蜂胶醇溶液的Lab值都存在极显着差异。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不同类型蜂胶的色度判别模型。蜂胶植物源的回顾性考核整体正确判别率为86.4%,交互验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84.1%,判别效果较好,但桦树型蜂胶的正确判别率较低,仅为57.1%。2.建立了基于黄酮组分特征的蜂胶植物源HPLC识别技术。通过优化和改进国标GB/T19427-2003的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标准工作液和样品中八种黄酮组分均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利用优化过的方法对五种不同类型蜂胶的44个样品八种黄酮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桉树型蜂胶和橡胶型蜂胶中八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几乎为零(小于0.95mg/g),显着有别于其他三种类型的蜂胶(大于44.33mg/g),据此可将桉树型蜂胶、橡胶型蜂胶与其他三类蜂胶区分。杨树型蜂胶与桦树型蜂胶黄酮组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可将杨树型与桦树型蜂胶进行有效区分。3.论证了碳氮稳定同位素作为蜂胶产地溯源指标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了蜂胶原料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同步测定方法,发现由于蜂胶原料碳含量太高,很难实现碳氮稳定同位素同时测定。不同地区蜂胶原料碳同位素数据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蜂胶原料碳同位素比值可以作为蜂胶产地溯源的一个指标。蜂胶脱蜡后碳同位素比值显着低于蜂胶原料,不同产地间脱蜡蜂胶碳同位素比值的差异变小,表明脱蜡过程会损失一些产地信息。但不同产地脱蜡蜂胶氮稳定同位素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均表明:不同产地脱蜡蜂胶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之间有极显着差异,氮稳定同位素可以作为溯源蜂胶产地的一项重要指标。4.建立了基于多元素含量测定的蜂胶产地溯源技术。优化了蜂胶中多元素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6个不同产地(省份)的75个蜂胶样品。不同产地脱蜡蜂胶中多种元素测定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蜂胶中的23种矿物元素含量差异极显着,表明利用多元素分析技术溯源蜂胶产地是可行的。建立了溯源蜂胶产地的多元素预测判别模型,其回代检验整体的正确判别率为98.7%,交互判别整体判别正确率为93%,说明其对蜂胶产地的判别效果良好。
王敏兰[6](2013)在《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标的中药抗菌成分的筛选》文中提出丙氨酸消旋酶(alanine racemase, Air)(EC5.1.1.1)是以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gosphate,PLP)为辅酶,催化L型丙氨酸向D型丙氨酸转化的酶,而D型丙氨酸参与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是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关键成分。丙氨酸消旋酶只广泛分布在原核生物,而不存在高等真核生物。因而成为研究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靶标。中药因其资源广‘,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成为药物筛选的重要资源。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标,从中药中筛选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能够寻找无毒、低成本的抗菌药物同时利于阐明中药抗菌机制。本文以来源于假单胞杆菌YZ26的重组丙氨酸消旋酶His-Alr为靶标,首先采用旋光仪测定中药材浸出物对A1r活性的影响,其次用试管倍比稀释法进一步测定中药材浸出物对假单胞杆菌YZ-26生长状况的影响,对89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89种中药中有25种能够不同程度抑制A1r的活性,除白茅根和陈皮提取物对假单胞杆菌YZ-26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外,其余23种中药提取物均能够抑制YZ-26的生长。以牡丹皮的抑制作用最强为68.3%虎杖次之为54.55%。在培养基中加入D-ala后除牡丹皮、毛冬青、木香外剩余20种中药浸提物的抑制作用均有所缓解,其中虎杖的缓解作用最为明显,约为30%。进一步根据虎杖中各组分溶解性的不同,对其进行系统分离,得到95%乙醇提取物、石汕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醇溶组分和醇沉组分;利用旋光法测定各组分对Alr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醇沉组分对Alr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醇沉组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49.51%.。醇沉组分主要含有多糖和蛋白质,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后,发现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其对Alr的抑制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强。因此,虎杖中抑制Air活性的物质为多糖。通过微波辐照氧化降解法将该多糖降解成小分子多糖,并用旋光法测定其对内氨酸消旋酶Alr活性的影响,揭示降解后的虎杖小分子多糖对内氨酸消旋酶Air的活性抑制作用消失。用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该多糖地丙氮酸消旋酶Alr的抑制活性,显示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2.425mg·ml-1。试竹倍比稀释法测得该多糖对假单胞杆菌YZ-26生长的半抑制浓度MIC50为0.4925mg·ml-1。将重组内氨酸消旋酶的蛋白偶联到CNBr活化的Spharose4B柱材料上,然后与虎杖提取物的混合样品孵育,用旋光仪测定偶联在Spharose4B柱材料上的丙氨酸消旋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结合到丙氨酸消旋酶上的虎杖提取物能够抑制其活性,抑制率为40%。用菲林试剂、碘化铋钾试剂KOH溶液及FeCl3溶液等对结合到丙氨酸消旋酶上的虎杖提取物进行鉴定,结果也显示该物质为多糖。采用硫酸-咔唑法测得该多糖中含有糖醛酸,茚三酮反应结果表明,该多糖中含有游离的-NH2。紫外图谱分析显示该多糖在300nnm处有特征吸收峰。红外图谱分析显示该多糖的官能团主要包括a糖苷键、C-O-C、-OH、C=CH2、及-NH2。
库咏峰[7](2012)在《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肉桂和提取桂油后的肉桂渣为原料,以总黄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分析方法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研究结果为肉桂综合利用与深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采用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定性分析了肉桂总黄酮;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芦丁为标准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肉桂总黄酮定量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稳定性、精密度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高。(2)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对肉桂总黄酮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总黄酮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优化条件分别为:①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0(g·mL-11、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70℃;②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h、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g·mL-1)。在优化条件下,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提取率分别达16.10%和3.80%。水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优化条件分别为:①料液比1:50(g·mL-1)、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90℃;②料液比1:50(g·mL-1)、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90℃。在优化条件下,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提取率分别达7.60%和1.51%。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肉桂渣总黄酮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50(g·mL-1)、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50℃,总黄酮提取率达3.56%。(3)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肉桂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影响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与洗脱主要因素,优化了肉桂总黄酮分离纯化条件。9种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的实验结果表明,HPD-500型吸附和解吸效果较为理想,其静态吸附和解吸优化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为6h,解吸平衡时间为3h,样液浓度为0.8mg-mL-1,样液pH值为6.0,吸附和解吸温度分别为30℃和60℃,洗脱液乙醇浓度为80%;树脂HPD-500动态吸附和洗脱优化条件为:上样液浓度为1.2mg·mL-1,上样液流速为1.5mL-min-1,洗脱液流速为2.0mL·min-1,洗脱液用量为150mL。在优化条件下,肉桂总黄酮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品总黄酮含量达91.81%。(4)进行了肉桂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指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存在一定量效关系,清除率会随着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当浓度为2.0mg·mL-1时,肉桂总黄酮粗提品和纯化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4.29%和87.14%,肉桂渣达93.86%和90.27%;当浓度为4.5mg·mL-1时,肉桂总黄酮粗提品和纯化品对-OH自由基清除率达40.49%和37.74%,肉桂渣达36.02%和30.65%;当浓度为4.0mg-mL-’时,肉桂总黄酮粗提品和纯化品对02-·自由基清除率达23.46%和21.09%,肉桂渣达18.84%和16.84%。
郭凤霞,曾阳,陈振宁[8](2012)在《来源于天然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研究进展概述》文中研究说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糖结构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它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目前以天然植物和药物为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较多,现对以天然植物为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洋[9](2011)在《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及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龙血竭来源于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 inch inensis(Lour.)S. C.Chen,是其含脂木质部经乙醇提取而得到。龙血竭与棕榈科的进口皇冠牌血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基本一致,是进口血竭的代用品。血竭为传统中药,味甘、咸;性温、平;归心、肝经,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敛疮,补血之功效,常用于内外诸科及妇科的各种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血竭具有改善机体微循环,调整机体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研究目的:在文献调研血竭药材的植物基源的基础上,研究几种人工诱导龙血竭和野生龙血竭中龙血素B的含量和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比较,为人工诱导龙血竭能否替代野生龙血竭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1.血竭植物基源考证;2.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3.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调研血竭药材的植物基源;化学方法分离龙血竭药材的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工诱导血竭和野生龙血竭中龙血素B的含量。结果:文献调研,确定中国古代血竭的正品来源应该是来自于非洲,当丝绸之路衰退而海运兴起之后,正品血竭从非洲龙舌兰科龙血树属龙血树的树脂变成了东南亚发现的黄藤属植物果实的红色树脂;在龙血竭中分离得到6种化合物,Ⅰ.龙血素A;Ⅱ.龙血素B;Ⅲ.7,4’-二羟基黄酮;Ⅳ.7-羟基黄酮;Ⅴ.原几茶醛和Ⅵ.β-谷甾醇。,主要为黄铜化合物;推测出人工诱导龙血竭的化学成分和其基源植物野生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较为接近。结论:①文献调研确定中国古代血竭的正品来源应该是来自于非洲,当丝绸之路衰退而海运兴起之后,正品血竭从非洲龙舌兰科龙血树属龙血树的树脂变成了东南亚发现的黄藤属植物果实的红色树脂;②实验总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Ⅰ.龙血素A;Ⅱ.龙血素B;Ⅲ.7,4’-二羟基黄酮;Ⅳ.7-羟基黄酮;Ⅴ.原几茶醛和Ⅵ.β-谷甾醇。所得到的化合物多为黄酮类化合物;③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人工诱导龙血竭的化学成分和其基源植物野生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较为接近。
范琴琴[10](2011)在《大米中砷、硒和汞的形态研究及其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硒(Se)是一个典型的双功能元素,安全域值很窄,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人体健康;砷(As)和汞(Hg)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自然环境中毒性较强的重金属元素。环境中砷、硒和汞元素的毒理效应、生态效应、代谢机制以及迁移转化规律与其的形态分布及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在食品安全、毒理学以及环境监测中,砷、硒和汞元素的分析研究被列为重点监测指标。中国是大米生产和消费大国,大米是全国60%以上人口的主要食品,是人体摄入微量元素重要的膳食来源之一。然而,随着污染物的不合理处理及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使用,环境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砷和汞等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广泛地提升了土壤中砷和汞等重金属的含量,从而可能使砷和汞等重金属通过污染土壤入侵稻米,使得大米成为人体砷和汞暴露的主要来源。人体摄入了含有砷、硒和汞的大米后,其中的砷、硒和汞等元素不同形态会随着大米进入人体内,有可能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甚至改变蛋白质分子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大米中砷、硒和汞元素的形态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以及砷、硒和汞的不同形态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准确反映砷、硒和汞的暴露水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米安全性与健康风险评价、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以及从源头上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以及研究砷、硒和汞元素形态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生物效应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我国8个地区21种大米和1种泰国大米中11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联机技术(HPLC-ICP-MS)对其中砷和硒含量较高的8种大米进一步进行砷和硒元素形态的同时分析,并对汞含量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大米进行汞形态分析,评估了大米中砷、硒和汞元素及其形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论文还利用圆二色光谱(CD)技术分析研究了砷、硒和汞元素中毒性较强的As(Ⅲ)、As(Ⅴ)、Se(Ⅳ)、Se(Ⅵ)、CH3Hg+和Hg2+形态与牛血清蛋白(BSA)相互作用的CD谱图及其二级结构。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测定9个地区22种大米中Cr、Mn、Co、Ni、Cu、As、Se、Cd、Sn、Pb和Hg等11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各元素的精密度为1.08%~2.86%,回收率为80.0%~113.7%,检测限为0.010~1.904 ng g-1,并将该方法用于GBW10012-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玉米标准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实验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方法快捷、结果准确。(2)研究了大米中砷和硒元素的形态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①建立了 HPLC-ICP-DRC-MS联用技术对砷和硒含量较高的8种大米中砷和硒形态同时分析的方法。以人工胃液为提取剂对砷和硒形态进行提取,提取效率均高于70%,液相色谱(HPLC)选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以50mmolL-1(NH4)2CO3(pH9.5)为流动相,在流速为1.5mLmin-1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ICP-MS采用先进的动态反应池(DRC)技术,以CH4为反应气,与As反应,生成质量数为89的离子75As12CHH+,消除75ArCl+对75As+的干扰;并使CH4与多原子离子40Ar40Ar+反应,消除多原子离子对80Se+的干扰。在14 min内将砷甜菜碱(AsB)、亚砷酸(As(Ⅲ))、单甲基砷(DMA)、二甲基砷(MMA)、砷酸(As(V))、亚硒酸(Se(Ⅳ))和硒酸(Se(Ⅵ))7种形态完全分离,各形态的检测限为0.02~0.06 ngmL-1,精密度为0.32%~4.67%。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大米中有毒的As(Ⅲ)和As(Ⅴ)无机砷形态含量较高,占总砷形态的70%以上,并经计算得出,大米中每日摄入无机砷的量约为22800~38000 ng,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砷摄入量20000ng;大米中Se(Ⅳ)和Se(Ⅵ)的含量较低,仅江苏-1大米及浙江杭州-2大米中检测到了少量的Se(Ⅳ),但每日摄入总硒的量约为12660~21100 ng,低于推荐每日补充量(RDA)建议的硒的摄入量70000 ng。由于大米是中国主要的膳食,其中高含量的无机砷和低含量的硒可能会导致中国居民砷中毒以及缺硒,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②采用CD研究了生理条件(pH7.4)下,As(Ⅲ)、As(V)、Se(Ⅳ)或Se(Ⅵ)与BSA摩尔浓度比为1:1、2:1、3:1、4:1和5:1时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s(Ⅲ)、As(Ⅴ)、Se(Ⅳ)和Se(Ⅵ)造成BSA溶液CD光谱特征峰强度的变化,特征峰的位置未变化,并引起了B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研究了大米中汞元素的形态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①建立了HPLC-ICP-MS联用技术应用于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汞限量的浙江湖州-2大米、四川-2大米和四川-3大米中汞形态的分析方法,以超纯水、流动相和人工胃液为提取剂对大米中汞元素形态进行提取,HPLC选用C18柱,通过色谱分离、2-巯基乙醇含量、甲醇含量和流速等条件的优化,以60 mmol L-1乙酰胺/0.4%2-巯基乙醇(pH 6.8)和5%甲醇作为流动相,分离出了CH3Hg+和Hg2+2种汞化合物,检测限均为0.006 ng mL-1,大米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流动相有利于提取大米中的汞形态,但是三种提取剂的提取效果不是很理想,当超纯水作为提取剂时,3种大米中均未检测到CH3Hg+和Hg2+;当流动相和人工胃液作为提取剂时,在浙江湖州-2大米和四川-2大米中均检测到了CH3Hg+和Hg2+,在四川-3大米中仅检测到了 Hg2+。②采用CD研究了生理条件(pH 7.4)下,CH3Hg+或Hg2+与BSA摩尔浓度比为1:1、2:1、3:1、4:1和5:1时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H3Hg+和Hg2+造成BSA溶液CD光谱特征峰强度的变化,特征峰的位置未变化,并引起了 B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
二、用荧光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广西血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荧光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广西血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UV-C照射胁迫诱导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激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凡纳滨对虾及虾头资源 |
1.1.1 凡纳滨对虾的资源特性 |
1.1.2 凡纳滨对虾的加工利用 |
1.1.3 凡纳滨对虾虾头的结构和生化特性 |
1.2 虾头中的内源酶 |
1.2.1 多酚氧化酶 |
1.2.2 几丁质酶 |
1.2.3 脂肪酶 |
1.2.4 内源性蛋白酶 |
1.2.5 其他内源酶 |
1.3 内源酶开发利用 |
1.3.1 脂肪酶的回收利用 |
1.3.2 蛋白酶的回收利用 |
1.3.3 其他内源酶的回收利用 |
1.4 内源酶激活方法 |
1.4.1 超高压激活内源酶 |
1.4.2 金属离子激活内源酶 |
1.4.3 高压静电场激活内源酶 |
1.4.4 酶活剂激活内源酶 |
1.4.5 UV-C照射胁迫激活内源酶 |
1.5 内源酶结构的研究 |
1.5.1 荧光光谱法鉴定蛋白结构 |
1.5.2 紫外光谱法鉴定蛋白结构 |
1.5.3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鉴定蛋白结构 |
1.5.4 圆二色谱法鉴定蛋白结构 |
1.5.5 质谱法鉴定蛋白结构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UV-C照射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虾头主要内源酶的激活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H和温度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酶活的影响 |
2.3.2 pH和温度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脂肪酶酶活的影响 |
2.3.3 pH和温度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几丁质酶酶活的影响 |
2.3.4 pH和温度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多酚氧化酶酶活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理化因素对UV-C照射胁迫前后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酶活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NaCl浓度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酶活的影响 |
3.3.2 料液比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的影响 |
3.3.3 金属离子对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的影响 |
3.4 结论 |
4 UV-C照射胁迫前后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硫酸铵分级沉淀 |
4.3.2 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的硫酸铵分级沉淀 |
4.3.3 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凝胶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 |
4.3.4 虾头内源碱性蛋白酶的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3.5 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的凝胶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 |
4.3.6 虾头内源酸性蛋白酶的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3.7 虾头内源蛋白酶的质谱鉴定与同源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UV-C照射胁迫前后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的构象解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
5.3.2 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的紫外光谱分析 |
5.3.3 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4 UV-C照射胁迫前后虾头内源蛋白酶的圆二色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龙眼概述 |
1.1.1 龙眼简介 |
1.1.2 龙眼核简介 |
1.1.3 龙眼核多酚的研究现状 |
1.2 淀粉概述 |
1.2.1 淀粉简介 |
1.2.2 淀粉的消化 |
1.3 植物多酚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
1.3.1 植物多酚简介 |
1.3.2 植物多酚对淀粉的影响 |
1.3.3 植物多酚对淀粉酶的影响 |
1.4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龙眼核多酚的提取 |
2.3.2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3.3 AB-8大孔树脂的静态解吸 |
2.3.4 洗脱液pH对AB-8大孔树脂静态解吸效果的影响 |
2.3.5 蒸馏水淋洗除杂质条件的研究 |
2.3.6 龙眼核多酚动态洗脱曲线 |
2.3.7 LC-MS分析龙眼核多酚的组成成分 |
2.3.8 玉米淀粉的体外模拟消化 |
2.3.9 玉米淀粉消化过程中游离龙眼核多酚的含量的测定 |
2.3.10 玉米淀粉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2.3.11 玉米淀粉红外光谱的测定 |
2.3.12 玉米淀粉消化过程中的分子链长的测定 |
2.3.13 玉米淀粉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2.3.14 龙眼核多酚与玉米淀粉结合热力学值的测定 |
2.3.15 α-淀粉酶的最适浓度的测定 |
2.3.16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的抑制曲线的研究 |
2.3.17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抑制类型 |
2.3.18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可逆抑制类型 |
2.3.19 α-淀粉酶的紫外光谱 |
2.3.20 α-淀粉酶的荧光光谱 |
2.3.21 α-淀粉酶的圆二光谱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龙眼核多酚的提取纯化及鉴定 |
3.1.1 四种大孔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测定 |
3.1.2 大孔树脂 AB-8 和 D101 的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曲线 |
3.1.3 乙醇浓度对 AB-8 树脂解吸效果的影响 |
3.1.4 解吸液 pH 对 AB-8 树脂解吸效果的影响 |
3.1.5 蒸馏水淋洗糖、蛋白质杂质的用水体积选择 |
3.1.6 洗脱液体积对龙眼核多酚洗脱效果的影响 |
3.1.7 龙眼核多酚的组成分析 |
3.2 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
3.2.1 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的影响 |
3.2.2 玉米淀粉消化过程中游离龙眼核多酚含量的变化 |
3.3 龙眼核多酚与玉米淀粉的相互作用 |
3.3.1 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2 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过程中分子链长分布的影响 |
3.3.3 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的红外光谱影响 |
3.3.4 龙眼核多酚与高直链玉米淀粉混合物的结晶结构的测定 |
3.3.5 龙眼核多酚与玉米淀粉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值变化 |
3.4 龙眼核多酚与α-淀粉酶的相互作用 |
3.4.1 α-淀粉酶最适浓度的测定 |
3.4.2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的抑制曲线和半抑制浓度的测定 |
3.4.3 龙眼核多酚对 α-淀粉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
3.4.4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可逆抑制类型的研究 |
3.4.5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紫外光谱的影响 |
3.4.6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
3.4.7 龙眼核多酚对α-淀粉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龙眼核多酚的提取纯化及鉴定 |
4.1.2 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性质的影响及与玉米淀粉的相互作用 |
4.1.3 龙眼核多酚与 α-淀粉酶相互作用 |
4.2 结论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血竭、龙血竭真伪掺假鉴别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 血竭、龙血竭研究概况 |
1 血竭的研究概况 |
2 龙血竭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 血竭、龙血竭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
1 基原植物鉴别 |
2 性状鉴别 |
3 显微鉴别 |
4 理化鉴别 |
5 分子生物学鉴别 |
6 结语 |
综述三 血竭、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 血竭化学成分研究 |
2 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 |
3 血竭、龙血竭中活性化合物研究 |
4 结语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中国药典》及“中药部颁标准”的传统方法分析血竭、龙血竭样品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血竭、龙血竭的真伪掺假鉴别分析 |
第一节 龙血竭FTIR-ATR指纹图谱建立及快速鉴别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应用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对血竭掺伪鉴别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利用TG-DTA法对血竭和龙血竭定性、定量鉴别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血竭、龙血竭的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血竭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龙血竭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H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的血竭、龙血竭黄酮类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基于GC-MS联用技术的血竭、龙血竭挥发油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血竭、龙血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糖类消化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糖尿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概述 |
1.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
1.2.1 α-葡萄糖苷酶简介 |
1.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抑制餐后血糖的作用机理 |
1.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源 |
1.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种类 |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 |
1.4 酶抑制动力学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1.5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
1.6 课题来源 |
1.7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糖类消化酶体外反应体系及其抑制剂活性检测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葡萄糖测定标准曲线 |
2.2.2 α-淀粉葡苷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参数的优化 |
2.2.3 蔗糖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参数的优化 |
2.2.4 还原糖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α-胰淀粉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参数的优化 |
2.2.6 PNP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7 α-葡萄糖苷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其主要参数的优化 |
2.2.8 四种糖类消化酶体外反应模型测定阿卡波糖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α-葡萄糖苷酶酶抑制动力学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
3.2.2 五种酶抑制动力学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对糖类消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总三萜对四种糖类消化酶的抑制活性 |
4.2.2 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检测模型筛选高活性细胞系 |
4.2.3 12个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系三萜测定结果 |
4.2.4 CPSC4 总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检测 |
4.2.5 五种主要单体三萜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检测 |
4.2.6 CPSC4 总三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主效成分的验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三萜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制 |
5.2.2 三萜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机制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蜂胶植物源和产地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蜂胶概述 |
1.1.1 蜂胶及其应用历史 |
1.1.2 世界蜂胶的植物源 |
1.1.3 中国蜂胶的植物源 |
1.2 蜂胶的化学成分 |
1.2.1 黄酮类化合物 |
1.2.2 萜类化合物 |
1.2.3 酚酸及其衍生物 |
1.2.4 其他成分 |
1.3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 |
1.3.1 抗氧化活性 |
1.3.2 抗微生物活性 |
1.3.3 免疫增强活性 |
1.3.4 抗肿瘤活性 |
1.3.5 降血糖与降血脂功能 |
1.4 蜂胶的开发与应用 |
1.4.1 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1.4.2 医疗卫生中的应用 |
1.4.3 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
1.4.4 畜牧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5 农产品溯源技术 |
1.5.1 动植物品种、种类鉴别技术 |
1.5.2 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 |
1.6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蜂胶原料醇溶液色度的植物源识别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和设备 |
2.1.4 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定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2.2.2 不同类型蜂胶醇溶液的 Lab 值差异分析 |
2.2.3 利用 L、a、b 三个变量对蜂胶原料植物源的逐步判别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黄酮组分特征的蜂胶植物源 HPLC 识别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3 8 种黄酮类物质标准样品的色谱图(图 3.1) |
3.2.4 不同类型蜂胶中黄酮组分构成的特征和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技术追溯蜂胶产地的可行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与标准参考物质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蜂胶原料除蜡方法的研究 |
4.2.2 蜂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方法的研究 |
4.2.3 不同产地蜂胶原料δ13C 值比较分析 |
4.2.4 不同产地脱蜡蜂胶中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ICP-MS 多元素含量测定的蜂胶产地溯源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与标准品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蜂胶原料预处理 |
5.2.2 蜂胶原料的湿法消解 |
5.2.3 仪器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蜂胶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
5.3.2 六个不同产地脱蜡蜂胶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
5.3.3 脱蜡蜂胶多元素变量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5.3.4 不同产地脱蜡蜂胶的聚类分析 |
5.3.5 依据蜂胶元素含量对其产地的判别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标的中药抗菌成分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丙氨酸消旋酶 |
1.1.1 丙氨酸消旋酶的分布与类型 |
1.1.2 丙氨酸消旋酶的结构 |
1.1.3 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2 中草药 |
1.2.1 中草药的抑菌方法 |
1.2.2 中草药的抑菌成分 |
1.2.3 不同中草药制剂的抑菌研究 |
1.2.4 中草药的抑菌机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丙氨酸消旋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菌株和质粒 |
2.3 方法 |
2.3.1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2.3.2 丙氨酸消旋酶Alr测活体系的建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重组丙氨酸消旋酶Alr的表达与纯化 |
2.4.2 丙氨酸消旋酶活性分析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以丙氨酸消旋酶Alr为靶标的中药抗菌成分筛选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菌株 |
3.3 方法 |
3.3.1 以丙氨酸消旋酶Alr为靶标的抗菌中药的筛选 |
3.3.2 虎杖的分离与分析 |
3.3.3 虎杖多糖的分离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抗菌中药的筛选 |
3.4.2 虎杖抑菌成分的鉴定 |
3.4.3 虎杖多糖有效成分的分析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化学偶联法筛选虎杖中的有效成分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仪器 |
4.2.2 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虎杖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 |
4.3.2 虎杖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鉴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虎杖多糖的性质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 |
5.2.1 主要仪器 |
5.2.2 材料与试剂 |
5.3 方法 |
5.3.1 虎杖多糖中糖醛酸及游离-NH_2的测定 |
5.3.2 光谱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虎杖多糖中含有糖醛酸及游离-NH_2 |
5.4.2 紫外光谱分析 |
5.4.3 红外光谱分析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肉桂的概述 |
1.1.1 肉桂形态特征及分布 |
1.1.2 肉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3 肉桂功能与应用 |
1.1.4 中药渣研究概况 |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分类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
1.2.4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
1.2.5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方法 |
1.2.6 黄酮类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肉桂总黄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构建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预处理 |
2.2.2 试剂配制和样品溶液制备 |
2.2.3 肉桂总黄酮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4 肉桂总黄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肉桂总黄酮提取和分离纯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 肉桂总黄酮的提取和分析研究 |
3.2.1 总黄酮提取方法的选择 |
3.2.2 总黄酮提取方法重现性实验 |
3.2.3 总黄酮提取步骤 |
3.2.4 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 |
3.2.5 乙醇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实验 |
3.2.6 水浸提法提取肉桂和肉桂渣总黄酮实验 |
3.2.7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肉桂渣总黄酮实验 |
3.3 肉桂总黄酮提取结果与讨论 |
3.3.1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3.3.2 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3.3.3 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3.3.4 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3.3.5 总黄酮提取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3.6 总黄酮提取方法最佳结果比较 |
3.4 肉桂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
3.4.1 样品溶液制备 |
3.4.2 树脂的预处理 |
3.4.3 树脂的再生 |
3.4.4 树脂吸附和洗脱的计算 |
3.4.5 理想型树脂的筛选 |
3.4.6 影响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主要因素的考察 |
3.4.7 影响树脂动态吸附和洗脱主要因素的考察 |
3.4.8 总黄酮分离纯化纯度测定 |
3.5 肉桂总黄酮分离纯化结果与讨论 |
3.5.1 理想型树脂的确定 |
3.5.2 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
3.5.3 树脂静态解吸动力学曲线 |
3.5.4 样液浓度对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
3.5.5 样液pH值对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
3.5.6 温度对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
3.5.7 乙醇浓度对树脂静态解吸的影响 |
3.5.8 上样液浓度对树脂动态吸附的影响 |
3.5.9 上样液流速对树脂动态吸附的影响 |
3.5.10 洗脱液流速对树脂动态洗脱的影响 |
3.5.11 树脂动态洗脱曲线 |
3.5.12 总黄酮分离纯化纯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桂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 实验原理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原理 |
4.2.2 羟基自由基清除原理 |
4.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原理 |
4.3 实验方法 |
4.3.1 试剂配制和样品溶液制备 |
4.3.2 DPPH·自由基清除方法 |
4.3.3 羟基自由基清除方法 |
4.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纯化前后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4.2 纯化前后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4.3 纯化前后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来源于天然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研究进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 |
2 国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 |
3 展望 |
(9)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及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第2章 血竭植物基源考察 |
1. 血竭的植物基源考证 |
2. 进口血竭与国产血竭基原考证 |
2.1 进口血竭 |
2.2 国产血竭 |
3. 龙血竭的植物资源现状,形成机制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
4. 小结 |
第3章 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 |
1. 引言 |
2. 试验部分 |
2.1 仪器与材料 |
2.2 植物样品 |
2.3 提取分离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4章 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
1. 引言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龙血竭活性成分分离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
2.2 龙血竭的HPLC分离分析研究现状 |
3. 实验部分 |
3.1 仪器,试与材料剂 |
3.2 色谱条件 |
3.3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 龙血竭与人工诱导龙血竭指纹图谱的建立与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米中砷、硒和汞的形态研究及其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米中砷、硒和汞元素的来源及其食品安全问题 |
1.1.1 大米中砷、硒吧和汞元素的来源 |
1.1.2 大米中砷、硒和汞元素与人体的关系 |
1.1.3 有关大米的安全法规 |
1.2 大米中砷、硒和汞元素的分析方法 |
1.2.1 大米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
1.2.2 砷、硒和汞元素形态的分析方法 |
1.3 圆二色光谱研究砷、硒和汞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
1.3.1 砷、硒和汞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1.3.2 砷、硒和汞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 |
1.4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米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及其风险评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及其前处理 |
2.2.2 仪器及设备 |
2.2.3 试剂与材料 |
2.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5 样品的处理 |
2.2.6 样品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和准确度实验结果 |
2.3.2 大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其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米中砷和硒形态的同时分析及其风险评估 |
3.1 引言 |
3.2 大米中砷和硒元素形态的同时分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圆二色光谱法研究砷和硒形态与BSA的相互作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米中汞形态的研究及其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大米中汞元素形态的分析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圆二色光谱法研究汞形态与BSA的相互作用 |
4.3.1 实验部分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用荧光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广西血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UV-C照射胁迫诱导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蛋白酶激活的机制研究[D]. 王贺.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2]龙眼核多酚对玉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 何婷.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血竭、龙血竭真伪掺假鉴别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D]. 郑志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4]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糖类消化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D]. 朱娟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5]蜂胶植物源和产地识别技术研究[D]. 王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6]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标的中药抗菌成分的筛选[D]. 王敏兰. 山西大学, 2013(01)
- [7]肉桂总黄酮提取分离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库咏峰. 广西大学, 2012(03)
- [8]来源于天然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研究进展概述[J]. 郭凤霞,曾阳,陈振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9]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及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D]. 王洋. 昆明医学院, 2011(09)
- [10]大米中砷、硒和汞的形态研究及其风险评估[D]. 范琴琴.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