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滑坡体立体排水系统的三向渗流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谢强[1](2020)在《茂县电化厂滑坡区渗流场模拟及排水疏干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在坡体滑移中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边坡治理中,对水的疏排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工程治理中可利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的相关软件来对坡体治理中水的疏排进行模拟分析,以期能了解坡体中地下水的渗流场变化与治理工程的排水效果。本文在基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富顺乡团结村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厂区西面边坡的勘察报告、现场测量、理论分析、经验取值、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借用Modflow软件为研究工具,以试验方法为手段,从数值模拟所需参数出发,用试验后各岩层参数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来建立坡体的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变水头渗透试验得出各岩层的初始渗透系数为;耕土及人工填土K=1.210m/d,碎石土K=1.723m/d,全风化千枚岩K=1.070m/d,强风化千枚岩K=0.509m/d。再经过2019年1月20日~2019年4月27日和2019年8月3日~2020年1月3日两个时间段的拟合计算得出坡体各层参数及各排水结构抽/注水井的等效替代值分别为;耕土及人工填土K=0.820m/d U给水度=0.14,碎石土K=1.310m/d U给水度=0.2,全风化千枚岩K=0.790m/d U给水度=0.08,强风化千枚岩K=0.076m/d U给水度=0.03。补给边界(注水井)等效流量0.09m3/d,排泄边界(抽水井)等效流量0.15m3/d,疏干井等效抽水量为0.14m3/d,仰斜排水孔等效抽水量为0.2m3/d,地表排水沟等效抽水量0.1m3/d,排水洞等效抽水量为0.16m3/d。在所建可靠模型的基础上来预测有排水结构和无排水结构在不同时长暴雨工况下的坡体水位变化,选取2019年4月1日水位作为初始水位,取茂县地区2018年4月~2018年8月的日降雨量(4.59mm/d)、2018年7月的日降雨(9.54mm/d)、2018年6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日降雨量(20.44mm/d)作为计算条件来进行预测,同时模拟得出枯水季节(2019年1月~2019年4月)坡体有无排水结构时的渗流场,从相对应的结果得出;在无排水结构时,坡体的水位主要受降雨控制,在有排水结构时,坡体的水位主要受排水结构控制。考虑到拟合误差,最终计算得排水结构的疏干比例在33.7%~49.6%之间。根据坡体排水结构的设计要求,当疏干比例应达到30%~32%左右时坡体即处于稳定状态,由计算结果得此次坡体排水结构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赵宽耀,许强,刘方洲,张先林[2](2020)在《黄土中优势通道渗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水对黄土灾害起控制作用,在自然边坡、工程边坡中,水的过量入渗均会对其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优势通道在黄土水入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物探手段探测研究区裂隙发育特征,通过自主设计单环渗透仪测量水在隐伏裂隙区的入渗量并结合高密度电法实时监测入渗过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优势流和基质流共同作用下不同灌溉强度下水的入渗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黄土中易被忽视的隐伏裂隙可为渗流提供优势通道。②揭示了高强度灌溉条件下黄土中优势通道中水的渗流过程:水优先入渗至优势通道内,同时在顶部渗流边界进行基质流入渗,水也会沿着优势通道向四周进行基质流扩散,该类基质流扩散以非饱和入渗的形式进行。③数值模拟中基质流和优势流耦合作用下不同灌溉强度下的渗流特征:高灌溉强度短历时条件下,优势流起主导作用,灌溉水可快速入渗至底部导致地下水位抬升,顶部基质流渗流为非饱和入渗;低灌溉强度长历时条件下,基质流起主导作用,基质流以饱和状态入渗,在地表形成一层饱和层,而优势流以非饱和状态入渗。
陈静[3](2020)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建水面甸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尾矿库作为一种特殊的水工建筑物,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重要构筑物。库内尾矿大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溃坝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关系下游居民的安危和公共设施的安全。因此对尾矿库的安全性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水面甸尾矿库为正在进行闭库建设的尾矿库,下游情况复杂,原初期坝在特殊工况时安全系数达不到相关要求,亟需对坝体进行加固处理并开展稳定性研究。本文以建水面甸尾矿库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踏勘结果和工勘资料分析了云南建水面甸尾矿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于理论研究和室内试验分析了尾矿的渗流特性、三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尾矿库渗流场与应力场之间的作用机理,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对降雨条件下尾矿库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1)基于尾矿的颗粒级配情况分析了尾矿的沉积规律,通过室内渗透试验探究了尾矿粗细程度和密实度对尾矿渗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的渗透系数与特征粒径d50呈正相关,与其密实度呈负相关;尾矿的粗细程度和尾矿的密实度对渗透系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密实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更大。(2)应用土力学、水力学、高等渗流力学等基础知识,结合尾矿库实际情况,阐述了尾矿坝三维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分析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机理,通过详细的数学推导得到渗流场-应力场间接耦合和直接耦合的表达式,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应力场与渗流场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3)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状态下尾矿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降雨对尾矿库稳定性的影响,扶墙对尾矿库的加固作用以及排渗孔的排水降压效果,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库内没有积水,水平应力值和竖向沉降量较小,处于稳定状态;施加降雨后,库内出现孔隙水压力,库内水平应力值和竖向沉降量均有所增加,且尾矿库底部出现应力轻微集中现象,初期坝存在倾覆的风险;对初期坝进行加固处理后,降雨条件下库内孔隙水压力无明显变化,库内水平应力值和竖向沉降量均有所减小,初期坝无倾覆的风险;对初期坝进行排渗处理后,降雨条件下库内孔隙水压力明显降低,水平应力和竖向沉降量有所减小,增加排渗设施后大部分下渗水沿着排渗孔排出,排渗孔起到了很好的排渗效果,从而提高了尾矿库整体的稳定性。
陈永珍[4](2018)在《滑坡充气截排水技术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形成条件多样、影响因素复杂、破坏损失巨大等特点。统计分析表明,降雨导致的地下水抬升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因素。因此,通过截排水工程措施,减少进入潜在滑坡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降低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是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目前常见的排水措施多是利用水的重力势特性,但容易因淤堵或开裂而失效,或因施工费用较贵(如地下排水洞)而只在大型滑坡体中应用。如能找到一种经济便捷且能突破环境制约,具有主动快速降低地下水位的截排水方法,将对提高降雨型滑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探讨一种新的截排水方法,即充气截排水法,就是利用非饱和土的渗透性随饱和度降低而快速减小的特性,往潜在滑坡区后缘人为地充入气体,利用气驱水原理形成局部非饱和截水帷幕,从而减少边坡后缘地下水向前缘潜在滑坡区的补给,实现降低前缘坡体地下水位,提高坡体稳定性的目的。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对充气截排水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充气截排水影响因素、充气截排水过程中非饱和区渗流变形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二维边坡模型,探究边坡的非饱和土层厚度以及充气压力对截排水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充气稳定后坡体不同部位指定各点的孔隙水压力及渗流流速的监测,研究充气对坡体内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2)进行渗流-变形的非完全耦合数值模拟,模拟坡体充气截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时,坡体内充气非饱和区的形成过程以及坡体表面土体竖向位移的变化过程。(3)结合实际滑坡案例,在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证了充气截排水技术在类似滑坡治理中的有效性。
王钰[5](2017)在《泾阳南塬黄土边坡水文地质结构演化及其控灾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客水灌溉会改变黄土边坡的水文地质条件,是黄土滑坡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客水灌溉对黄土滑坡形成的影响,本文以陕西省泾阳县南塬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和灌溉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变饱和渗流理论,建立黄土边坡铅直剖面二维非稳定变饱和渗流数值模型,探究黄土边坡的非稳定渗流规律;建立黄土边坡铅直剖面二维稳定变饱和渗流数值模型,提出灌溉及裂隙共同作用下泾阳南塬黄土边坡水文地质结构的演化及其控灾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20142016年间调查区内地下水整体流向为自黄土塬边向泾河运移,从塬区中部向塬边水力坡度明显增大。2016年水位高程与2014年相比,南塬东西部水位高程总体增大10-20m,中部总体减小0-10m。泾阳南塬2016年潜水水位和1976年相比,平均每年上升1.05m。泾阳南塬的灌溉方式主要为渠灌,辅以井灌。渠灌区地下水位较高,滑坡频发;井灌区地下水位较低,滑坡发生频率相对较小。2.由间歇性灌溉360d条件下的含水率和压强水头结果知,黄土边坡表面埋深8m之内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较大,且湿润峰随时间增长不断下移,360d后可达10m。长时间的入渗迁移和积累的水量相当可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泾阳南塬黄土边坡在长期的灌溉作用下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的现象。3.模拟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位深埋,不易形成滑坡。在引水灌溉后,黄土边坡潜水水位抬升,水位标高超过坡脚形成坡脚软弱带。后缘裂隙扩展与水分向深部运移相互促进,使得裂隙下方的软弱带与坡脚软弱带联通,形成一个自坡顶裂隙至坡脚的贯通软弱带。4.当渗透力、地下水的浮托力及坡体本身的自重的合力超过了贯通软弱带上的摩擦阻力时,滑坡便有可能发生。滑坡发生后,坡脚堆积的滑坡体阻碍了地下水在原坡脚位置排泄,壅高了水位,为新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黄土塬边裂隙后方布设管井降低水位可成为防治黄土滑坡的重要途径。
马帅征[6](2017)在《极端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南方地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季长,雨量大等气候特点,降雨是导致滑坡自然灾害的最大诱因,雨水的入渗会增加边坡土体重度,造成岩土体软化,弱化其抗剪强度,增加边坡失稳的风险。边坡排水措施是边坡稳定性的保障,而鉴于目前边坡排水措施多种多样却又存在各种缺陷和限制的窘况,研究更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的边坡排水措施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工程问题。这一问题也是众多岩土专家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以浙江省衢州市某高速公路边坡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工程现场土样,通过室内张力计与土壤含水量测定仪联合试验获取了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并运用Childs&Collis-Geroge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土样渗透系数函数曲线,分析了土样的特性。接着在获取土样参数的基础上,基于饱和-非饱和土理论,运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边坡模型,在所建边坡模型内部设置虹吸边坡排水系统,分析其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效果,并就虹吸点布设位置以及虹吸点数量对提升边坡稳定性的效果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虹吸边坡排水系统对边坡稳定性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并且虹吸点位置无论在水平还是竖直方向上设置,其排水效果与虹吸点设置深度并非呈现出线性关系,且可确定最佳位置;相对于单个虹吸点来说,虹吸点数量越多排水效果越好,但是,虹吸点数量超过一定值后,数量的改变对排水效果影响作用会下降。最后结合实际边坡工程介绍了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流程,用实际工程效果有力的证明了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并对工程应用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肖尧[7](2016)在《地下水对××处置场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及排水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的产生常常与地下水的作用密切相关,地下水的赋存、运移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天然因素之一。经查阅,超过90%的土质边坡破坏与地下水作用有关,我国大多数滑坡均是在降雨条件下,因地表水入渗引起地下水状态发生改变,诱发滑坡。因此,查清滑坡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为滑坡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而科学合理地布设排水工程,并对排水工程效果进行评价,达到滑坡治理经济、安全的目的,对于滑坡防护和整治工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了边坡失滑前后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主要接受降雨补给和邻近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侧向补给,沿松散岩类孔隙或基岩裂隙优势发育方向径流,以泉(出水点)的形式出露排泄。边坡内发育富水带和多个富水区,直接影响边坡岩土体结构,降低稳定性。(2)根据边坡区富水带特征,拟实施地表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截水沟、跌水沟,重点设计布置地下排水工程,主要包括盲沟、集水井、排水井+廊道或排水渗沟,从本质上降低边坡整体水位,提高边坡稳定性。(3)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对Ⅰ区边坡水文地质模型进行概化,运用Modelmuse模拟分析治理后边坡天然、暴雨工况下渗流场特征,研究不同排水工程组合在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特点,根据结果可知,盲沟、集水井、排水井+廊道的组合排水效果更优,能完全达到治理效果。(4)经过水均衡模拟计算可知,各工况地下水收支平衡,地下水收入主要来源于降雨和临近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补给,主要支出途径是通过排水井+廊道或排水渗沟、盲沟、集水井排泄。由此可见,排水措施在降低边坡地下水位中起到关键作用。
王庆[8](2016)在《边坡工程排水洞优化布置及排水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山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一个地质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其中,滑坡的频率是最高的,并且造成的损失也是最大的。所以对边坡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汝郴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K21+200K21+357段右侧边坡作为工程实例,基于渗流理论,针对排水洞的空间位置选择及排水孔幕孔距、孔深和数量对边坡抗滑稳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排水洞的排水效果与边坡上层碎石黏土层的渗透性密切相关,碎石黏土层的渗透性越小排水洞排水效果越差,边坡地下水位线越高;碎石黏土层的渗透性越大排水洞的排水效果越好,边坡地下水位线越低。2)当排水孔处在同一X轴位置时,排水洞高程更高对应地下水线更高,而排水洞高程更低对应地下水线也更低。用Bishop法和Janbu法得到的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极大值工况为工况B4和工况B7,两种工况的安全系数非常接近,综合考虑考虑施工难度和经济性,认为将排水洞设在工况B4所对应位置最为合理。3)排水孔深度越小排水孔的排水效果越差。排水孔孔深小于8m时,用Bishop法和Janbu法计算得出的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都会随着排水孔孔深增加而增大,而排水孔孔深增达到8m以后,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基本不再变化。4)排水孔间距越小时排水孔的排水效果越好。排水孔孔间距小于3m时,用Bishop法和Janbu法计算得出的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几乎不会随着排水孔间距增加而发生变化,而排水孔间距增加到3m以后,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都会随着排水孔间距增加而减小。5)一排排水孔方案计算的地下水位线要高于两排排水孔方案计算的地下水线,只设置一排排水孔时的排水效果要明显比设置两排排水孔时差。但两种方案得到的边坡抗滑稳定性都是一样的。所以综合考虑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边坡设置一排排水孔为更为优化的排水孔布置方案。
万奋涛[9](2015)在《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特性及排水措施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边坡研究和治理显得日益重要。据统计,约45%的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失稳与降雨有关。对于公路和河岸边坡而言,滑坡大都由降雨所产生的非稳定渗流诱发的。研究降雨条件下边坡的渗流特性和排水措施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降雨入渗理论和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seep/w对边坡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体积含水量、孔隙水压力、暂态饱和区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并对边坡中排水措施的优化布置原则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边坡渗流方面的相关文献,阐述了饱和—非饱和土体的达西定律及渗流控制方程,并对饱和-非饱和渗流方程的定解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为后续数值模拟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常水头渗透试验测定土体饱和时的体积含水量和渗透系数,并基于V-G预测模型得到土体的渗透系数函数;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影响砂土渗透系数的主次顺序为平均粒径>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孔隙比和各因素的显着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更深入的研究各因素与渗透系数的数学关系。运用有限元软件seep/w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过程,研究降雨特征(降雨强度、雨型、降雨持时)、土体渗透系数和边坡坡比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在降雨入渗的基础上研究排水洞所处的位置、洞径、洞间距及排水孔的仰坡度、孔长、孔间距对其排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来对边坡排水措施进行优化设计,为边坡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杜丽丽[10](2014)在《滑坡治理的充气截排水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滑坡灾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复杂、预测困难、治理费用昂贵,一直是世界许多国家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滑坡体后缘地下水入渗和坡面水入渗。截排水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具有效果快和费用低的优势,但当前滑坡的截排水措施都是利用水的重力势特性,截排水效果的制约因素多、效率低。许多滑坡治理是一个抢险过程,探索可快速截排地下水入渗的技术措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依据土的导水率具有随饱和度降低而快速降低的特性,提出在边坡渗流路径上通过充气排水形成非饱和土截水帷幕的构想,通过实验证明了对土体充气排水和充气阻渗截水的可行性,从理论上分析了充气排水运动细观机理和宏观特征,建立了充气排水压力上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充气压力与排水孔径的关系。通过构建边坡渗流模型,展开了在坡体内充气对水位线、渗流量及充气影响区内土体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边坡充气截排水的可行性。通过构建土体内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分析了充气情况下坡体内气、水运移规律及截排水效果的影响因素。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饱和土体内压入气体存在排水起始气压力,只有当气压力足以克服水流动的阻力时才能被排出,但当压入的气体压力过大时,可导致土体发生破坏。在饱和土体的渗流路径上进行充气、干燥土样下部充气,均阻渗能力显着,达到截水减渗或减缓地表水的下渗速度,说明在土体渗流路径上充气截水减渗效果明显。(2)土体在细观上会产生类似毛细管的孔隙通道,毛细作用成为充气排水的阻力,使充气排水存在着与孔隙通道大小负相关的起始气压力,在孔径较大的孔道内气排水速度将较大,使得部分孔道内气体首先与大气连通,气体主要沿这些连通的通道扩散,产生优先流现象。在供气边界向饱和土体压气,会形成纯气区、气水两相渗流区和纯水区。(3)充气排水在土体孔道中运动仍可采用Darcy定律来描述,推导出了充气排水速度的计算公式。当施加的充气压力和充气位置一定时,推导分析得到了启始排水的充气压力与孔径间的关系式。计算分析可知,当充气压力和充气位置一定时,充气排水作用有可能只在部分孔道内发生,而小于等于某孔径的孔道内水不能排出;充气压力越大,排水波及的孔径范围越大,但速度也越大而使得发生气窜的时间越短,存在使排水量最多的最优充气压力。(4)充气排水压力的下限是起始排水气压力,对于一定孔径的孔隙通道,根据气排水的速度关系式,可将充气排水速度等于0时对应的气压力定义为临界充气压力,土体最大孔径对应的临界充气压力定义为排水起始气压力。基于太沙基理论求得了不出现土体破坏的进气气压力上限值。由于孔径越小则充气排水临界气压力越大,如果充气排水起始气压力大于土的饱和自重应力,则不能采用充气截排水方法,因此充气排水方法一般只能适用于最大孔径大于5μm的土体。(5)边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充气稳定时的渗流量较自然渗流量减小了40%,说明充气阻渗效果良好。充气管后面坡体的稳定地下水位较自然渗流稳定时的水位降低率在32%~37%之间,而充气管前的坡体地下水位略与上升。充气管附近埋设的水分传感器监测到的体积含水量降低率在32%-46%之间,从各含水量降低率变化程度分析可以看出气体偏向于水位线降低的方向扩散。(6)充气压力小于等于充气点初始水头压力时,坡体内无气流产生、水位没有变化,说明在地下水位以下充气时,排水发生存在启动气压力;充气排水发生之后,后缘来水大部分流向坡面,潜在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有明显降低,气体主要沿着水位降低的方向向坡面扩散。(7)不同充气压力作用引起的渗流量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即充气产生阻渗作用存在滞后现象,充气排水发生之后渗流量迅速降低,之后降低量不大直至稳定。充气压力越大,充气排水发生阻渗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形成坡体非饱和区的范围越大,残余体积含水量越低。渗透系数越低,启动充气排水需要的气压力越高。相同充气压力条件下,渗透系数越小,渗流稳定所需要的时间越长,但对最终阻渗截水效果、气体扩散区域大小及残余体积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土的孔隙率对充气截排水效果的影响较小。
二、黄土滑坡体立体排水系统的三向渗流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滑坡体立体排水系统的三向渗流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茂县电化厂滑坡区渗流场模拟及排水疏干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2 水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作用的研究 |
1.2.3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滑坡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背景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3 滑坡的结构特征 |
2.3.1 滑体特征 |
2.3.2 滑带特征 |
2.3.3 滑床特征 |
2.4 滑坡的形态与规模 |
2.5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的类型及分布 |
2.5.2 水质腐蚀性评价 |
第3章 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取样及分组 |
3.1.2 试样重度测定 |
3.1.3 试验仪器及原理 |
3.1.4 试验过程 |
3.2 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 |
3.2.1 数据整理公式 |
3.2.2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滑坡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
4.1 长观孔的位置布置 |
4.2 滑坡区排水措施实施简介 |
4.2.1 地表排水沟设计简介 |
4.2.2 排水洞设计简介 |
4.2.3 仰斜排水孔设计简介 |
4.2.4 疏干管井设计简介 |
4.3 长观孔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
4.4 无排水结构下的坡体水位变化图 |
4.5 有排水结构下的坡体水位变化图 |
第5章 滑坡地下水动态三维数值模拟 |
5.1 概述 |
5.2 研究区三维渗流的模型建立 |
5.2.1 模型的范围 |
5.2.2 含(隔)水层及水力特性 |
5.2.3 空间离散和高程输入 |
5.2.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5.2.5 源汇项的处理 |
5.2.6 水文地质参数初始值 |
5.3 模型水文地质参数拟合及流场特征 |
5.3.1 拟合原理及方法 |
5.3.2 无排水结构土层水文地质参数拟合 |
5.3.3 有排水结构时的参数拟合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设计暴雨下渗流预测及排水效果评价 |
6.1 概述 |
6.2 无排水结构设施+设计暴雨工况下的渗流模拟 |
6.2.1 无排水结构时选取2018年4月~8月日降雨量计算 |
6.2.2 无排水结构时选取2018年7月的日平均降雨量计算 |
6.2.3 无排水结构时选取2018年6月最后7天的日平均降雨量计算 |
6.3 有排水结构设施+设计暴雨工况下的渗流模拟 |
6.3.1 有排水结构时选取2018年4月~8月日降雨量计算 |
6.3.2 有排水结构时选取2018年7月的日平均降雨量计算 |
6.3.3 有排水结构时选取2018年6月最后7天的日平均降雨量计算 |
6.4 无排水结构+枯水季节(2019年1月~2019年4月)的渗流场模拟 |
6.5 有排水结构+枯水季节(2019年1月~2019年4月)的渗流场模拟 |
6.6 排水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
6.6.1 设计暴雨工况有无排水结构疏干效果评价 |
6.6.2 枯水季节(2019年1月~4月)有无排水结构疏干效果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降雨入渗条件下建水面甸尾矿库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2 边坡排渗研究现状 |
1.3.3 水平排水孔布设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开展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路线图 |
第二章 面甸尾矿库工程概况 |
2.1 面甸尾矿库工程概况 |
2.1.1 尾矿库初期坝基本概况 |
2.1.2 尾矿库堆积坝现状 |
2.2 尾矿库地形、地貌介绍 |
2.3 气象条件 |
2.4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表水概况 |
2.5.2 地下水概况 |
2.5.3 不良地质作用 |
2.5.4 水位特征 |
2.5.5 地震效应 |
2.6 尾矿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矿渗透系数测定试验 |
3.1 渗透试验方法及原理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原理 |
3.2 试验样本选取及描述 |
3.2.1 原料选取 |
3.2.2 粒度分布 |
3.2.3 尾矿样品含水率测定 |
3.2.4 库内表层尾矿自然沉降密度的测定 |
3.3 尾矿渗透试验的主要内容及方案 |
3.3.1 尾矿的粗细程度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 |
3.3.2 密实度对尾矿渗透系数的影响 |
3.4 尾矿渗透试验 |
3.4.1 仪器设备 |
3.4.2 渗透步骤 |
3.4.3 试验过程 |
3.4.4 试验误差分析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尾矿粗细程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3.5.2 密实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尾矿库三维渗流理论分析 |
4.1 三维渗流计算理论基础 |
4.1.1 三维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4.1.2 定解条件 |
4.2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4.2.1 渗流场-应力场间接耦合 |
4.2.2 渗流场-应力场直接耦合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渗流作用下尾矿库稳定性分析 |
5.1 有限差分法分析尾矿库稳定性 |
5.2 数值模拟基础研究 |
5.2.1 模型的概化及计算范围 |
5.2.2 模型介质参数选取 |
5.2.3 基本假定 |
5.2.4 模型构建 |
5.3 尾矿库现状稳定性分析 |
5.3.1 平衡初始状态 |
5.3.2 现状稳定性分析 |
5.3.3 饱水状态下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 |
5.4 增设扶墙后尾矿库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 |
5.5 排渗孔和扶墙联合作用后尾矿库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 |
5.5.1 应力分析 |
5.5.2 位移分析 |
5.5.3 渗流场分析 |
5.5.4 稳定性分析 |
5.6 计算结果分析讨论 |
5.6.1 应力场 |
5.6.2 位移场 |
5.6.3 渗流场 |
5.6.4 稳定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 D(面甸尾矿库总平面布置图) |
附录 E(尾矿库北区堆坝整治纵剖面图) |
(4)滑坡充气截排水技术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常见滑坡形成的条件及机理研究 |
1.2.1 滑坡形成条件的调查研究 |
1.2.2 降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水、气在岩土体中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 |
1.3 现有滑坡治理措施及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1.4.1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4.3 本文章节安排 |
2 非饱和土特性 |
2.1 非饱和土渗透特性 |
2.1.1 土-水特征曲线(SWCC) |
2.1.2 非饱和土水相、气相渗透系数 |
2.1.3 水-气二相流数值求解方法 |
2.2 非饱和土力学特性 |
2.2.1 非饱和土应力状态特性 |
2.2.2 非饱和土体变理论 |
2.2.3 SIGMA/W有限元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充气截排水影响因素数值摸拟研究 |
3.1 计算模型建立 |
3.1.1 几何模型 |
3.1.2 边界条件 |
3.1.3 材料特性 |
3.2 模拟结果分析 |
3.2.1 非饱和土层厚度对允许充气压力的影响 |
3.2.2 非饱和土层厚度对坡体地下水位的影响 |
3.2.3 非饱和土层厚度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充气截排水渗流与变形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4.1 水-气运移与土体变形机理分析 |
4.2 控制方程与模型建立 |
4.2.1 充气时水-气两相运移控制方程 |
4.2.2 渗流-变形耦合方程 |
4.2.3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非饱和区水-气运移过程模拟 |
4.3.2 坡体非饱和区变形模拟结果 |
4.3.3 不同充气压力下各测点位移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滑坡充气截排水工程实例分析 |
5.1 滑坡概况及成因分析 |
5.2 数值计算模型参数确定 |
5.2.1 模型物理力学参数确定 |
5.2.2 充气压力确定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泾阳南塬黄土边坡水文地质结构演化及其控灾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滑坡机理研究 |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黄土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4 灌溉诱发型黄土滑坡研究现状 |
1.2.5 边坡失稳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条件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水文地质 |
第三章 泾阳南塬黄土边坡水文地质条件 |
3.1 泾阳南塬水文地质调查 |
3.1.1 水位调查结果(2014 年7月) |
3.1.2 水位调查结果(2016 年4月) |
3.1.3 水位调查结果(2016 年9月) |
3.1.4 地下水动态观测 |
3.2 引水灌溉导致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 |
3.3 泾阳南塬黄土边坡土壤含水率测定 |
第四章 黄土边坡剖面水分非稳定运移规律 |
4.1 概念模型 |
4.1.1 土壤层结构概化 |
4.1.2 边界条件概化 |
4.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4.2.1 数学模型 |
4.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置 |
4.2.3 模型参数 |
4.3 间歇性灌溉 360d水分运移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黄土边坡剖面水分稳定运移规律 |
5.1 计算模型与边界概化 |
5.2 数学模型及时空离散 |
5.2.1 数学模型 |
5.2.2 时间及空间离散 |
5.3 天然状态及人工灌溉条件下的黄土边坡水分运移 |
5.3.1 天然状态下水分运移结果 |
5.3.2 长期灌溉作用下水分运移结果 |
5.4 裂隙存在对水分运移的影响 |
5.4.1 天然状态下裂隙对水分运移影响 |
5.4.2 人工灌溉条件下裂隙对水分运移影响 |
第六章 降水井模拟及黄土边坡水文地质结构演化 |
6.1 降水井对水分运移的影响 |
6.2 黄土边坡水文地质结构演化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极端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饱和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1.2.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的研究 |
1.2.3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研究现状 |
1.2.4 边坡排水设施的研究现状 |
1.2.5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非饱和土基本理论 |
2.1 概述 |
2.2 非饱和土应力理论 |
2.3 土-水特征曲线 |
2.3.1 土-水特征曲线的意义 |
2.3.2 土-水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 |
2.4 非饱和土渗流特性 |
2.4.1 非饱和土渗流基本理论 |
2.4.2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水特征曲线与渗透系数函数曲线 |
3.1 工程背景概况 |
3.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3.2.1 张力计试验原理 |
3.2.2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3 渗透系数函数曲线的获取 |
3.3.1 概述 |
3.3.2 渗透系数曲线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端降雨条件下边坡虹吸排水系统数值模拟 |
4.1 极端降雨条件下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1 边坡模型的建立 |
4.1.2 边坡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的选取 |
4.2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
4.2.1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简介 |
4.2.2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
4.2.3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最佳虹吸点选取分析 |
4.2.4 虹吸点数量对虹吸排水系统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 |
5.1 边坡工程自然地理环境 |
5.2 边坡变形情况 |
5.3 边坡变形原因及地下水分析 |
5.4 边坡虹吸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
5.4.1 边坡虹吸排水系统简介 |
5.4.2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施工流程 |
5.5 虹吸边坡排水系统在七里连接线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7)地下水对××处置场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及排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现状 |
1.2.2 滑坡地下水疏排工程研究现状 |
1.2.3 滑坡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Ⅰ区边坡基本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研究区地貌 |
2.3.2 Ⅰ区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地震 |
第3章 地下水特征及对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 |
3.1 Ⅰ区边坡失滑前地下水特征及其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3.1.1 地表水系特征以及与地下水转换关系 |
3.1.2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3.1.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 |
3.1.4 地下水分布特征 |
3.2 Ⅰ区边坡失滑后地下水特征及其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3.2.1 地表水系特征以及与地下水转换关系 |
3.2.2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3.2.3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特征 |
3.2.4 地下水分布特征 |
3.2.5 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3.2.6 地下水位特征及异常点分析 |
3.3 地下水对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及滑坡成因分析 |
3.3.1 地下水对失滑前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 |
3.3.2 地下水对失滑后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 |
3.3.3 滑坡形成原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Ⅰ区边坡排水治理 |
4.1 治理方案概述 |
4.1.1 治理目标及原则 |
4.1.2 排水治理 |
4.2 排水工程设计理论 |
4.2.1 设计思路 |
4.2.2 地表截排水设计理论 |
4.2.3 地下排水设计理论 |
4.3 排水工程设计 |
4.3.1 排水工程设计原则 |
4.3.2 地表排水工程 |
4.3.3 地下排水工程 |
第5章 Ⅰ区渗流场及排水系统排水效果模拟分析 |
5.1 渗流场水文地质分析 |
5.2 渗流场模拟分析 |
5.3 模拟软件 |
5.3.1 Modelmuse软件简介 |
5.3.2 Modelmuse计算分析原理 |
5.4 模型的建立 |
5.4.1 模型区的概化及离散 |
5.4.2 模拟区边界条件的确定 |
5.4.3 模型参数选取 |
5.5 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5.5.1 模拟方案 |
5.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3 拟建排水工程比选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边坡工程排水洞优化布置及排水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降雨条件下边坡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方法 |
2.1 地下水运动的一般规律 |
2.1.1 渗流基本概念 |
2.1.2 运动方程 |
2.1.3 渗流连续性方程 |
2.1.4 Darcy定律 |
2.2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2.2.1 基本微分方程 |
2.2.2 定解条件 |
2.3 边坡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 |
2.3.1 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 |
2.3.2 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单元法格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坡排水洞优化研究 |
3.1 排水洞的应用现状 |
3.1.1 排水洞系统的构造 |
3.1.2 当前排水洞设计存在缺陷 |
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1 工程概况 |
3.2.2 研究思路 |
3.2.3 计算网格 |
3.2.4 计算参数 |
3.2.5 边界条件 |
3.3 边坡岩土体渗透性对排水洞排水效果影响 |
3.3.1 计算方案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排水洞空间位置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3.4.1 边坡无排水洞状态稳定性分析 |
3.4.2 计算方案 |
3.4.3 计算结果分析 |
3.5 排水洞位置的优化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水孔幕对边坡抗滑安全稳定性影响分析 |
4.1 前言 |
4.2 排水孔模拟方法 |
4.3 孔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3.1 计算方案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孔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1 计算方案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排水孔数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1 计算方案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 |
(9)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特性及排水措施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 |
1.2.2 土体渗透系数研究 |
1.2.3 边坡排水措施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2.1 引言 |
2.2 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
2.2.1 土—水特征曲线定义 |
2.2.2 确定土水特征曲线的方法 |
2.3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2.3.1 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的达西定律 |
2.3.2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2.3.3 渗流方程的定解条件 |
2.4 边坡降雨入渗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性土渗透系数的试验测定 |
3.1 砂土渗透试验方法及原理 |
3.1.1 渗透试验原理 |
3.2 砂土渗透试验过程 |
3.2.1 试验设备 |
3.2.2 渗透试验步骤 |
3.3 砂性土试验的主要内容及方案 |
3.3.1 正交试验法探讨各因素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3.3.2 控制变量法探讨各因素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3.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正交试验法下各因素对砂土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 |
3.4.2 控制变量法下各因素对砂土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方程的推导 |
4.2.1 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的定解问题 |
4.2.2 有限元渗流方程 |
4.2.3 有限元中的时间积分 |
4.2.4 有限元中的数值积分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几何模型 |
4.3.2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3.3 边坡降雨入渗过程 |
4.4 边坡渗流特性的敏感性分析 |
4.4.1 降雨特征对边坡渗流特性的影响 |
4.4.2 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渗流特性的影响 |
4.4.3 边坡坡比对边坡渗流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排水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排水设施的应用现状 |
5.2.1 当前主要的排水设施 |
5.2.2 利用排水设施排边坡地下水的应用实例 |
5.2.3 排水设施的构造 |
5.2.4 当前排水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 |
5.3 排水措施数学模型的定义 |
5.4 边坡排水效果的敏感性分析 |
5.4.1 排水洞的位置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5.4.2 排水洞的洞径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5.4.3 排水洞的间距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5.4.4 排水孔的仰坡度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5.4.5 排水孔的孔长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5.4.6 排水孔的间距对排水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滑坡治理的充气截排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补给地下水机理 |
1.2.2 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的作用 |
1.2.3 地下水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1.2.4 边坡截排水措施的研究 |
1.2.5 岩土体中气、水相互作用的研究 |
1.3 边坡截排水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成果 |
2 充气截排水治理滑坡的构想 |
2.1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 |
2.2 边坡充气截排水方法的提出 |
2.3 边坡截排水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土体中充气截排水可行性实验 |
3.1 充气排水可行性实验 |
3.1.1 充气排水实验装置 |
3.1.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2 充气阻渗截水模型实验 |
3.2.1 饱和土充气阻渗实验 |
3.2.2 干燥土充气阻渗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充气截排水治理滑坡理论分析 |
4.1 饱和土体充气排水理论分析 |
4.1.1 充气排水运动细观机理 |
4.1.2 充气排水运动宏观机理 |
4.1.3 充气排水渗流理论分析 |
4.1.4 充气排水起始气压力的确定 |
4.1.5 充气排水压力上限的确定 |
4.1.6 充气排水方法的适用性 |
4.2 边坡充气阻渗截水理论分析 |
4.2.1 成层土渗流分析 |
4.2.2 边坡充气阻渗截水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边坡充气截水模型实验 |
5.1 实验模型及过程 |
5.1.1 模型实验目的 |
5.1.2 实验模型 |
5.1.3 实验过程 |
5.2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5.2.1 实验现象 |
5.2.2 坡体水位监测结果及分析 |
5.2.3 土体湿度监测结果分析 |
5.2.4 渗流量监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边坡气-水运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
6.1 土体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
6.1.1 控制方程 |
6.1.2 求解条件 |
6.2 数值模型反演验证 |
6.3 滑坡治理充气截排水效果与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1 充气截排水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6.3.2 充气压力对截排水效果的影响 |
6.3.3 渗透系数对截排水效果的影响 |
6.3.4 孔隙率对截排水效果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同主要研究成果 |
四、黄土滑坡体立体排水系统的三向渗流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茂县电化厂滑坡区渗流场模拟及排水疏干效果研究[D]. 谢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黄土中优势通道渗流特征研究[J]. 赵宽耀,许强,刘方洲,张先林. 岩土工程学报, 2020(05)
- [3]降雨入渗条件下建水面甸尾矿库稳定性分析[D]. 陈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滑坡充气截排水技术的数值模拟[D]. 陈永珍. 浙江大学, 2018(12)
- [5]泾阳南塬黄土边坡水文地质结构演化及其控灾机理[D]. 王钰. 长安大学, 2017(04)
- [6]极端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D]. 马帅征.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8)
- [7]地下水对××处置场Ⅰ区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及排水治理研究[D]. 肖尧.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8]边坡工程排水洞优化布置及排水效果评价[D]. 王庆.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9]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特性及排水措施的优化设计研究[D]. 万奋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10]滑坡治理的充气截排水方法研究[D]. 杜丽丽. 浙江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