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霉素和氨茶碱为什么不能合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东,吕传柱,于学忠,刘红升,张为,任晓旭,成怡冰[1](2020)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急诊成人及儿童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文中认为大环内酯类药物作为临床上常用抗感染药物之一,在急诊抗感染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等造成细菌耐药、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较棘手的难题[1]。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重要病原体耐药比例逐年上升。为促进急诊科(包括成人和儿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联合全国急诊专家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2](2020)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文中指出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3](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白玉滢,丰丽娟,高捷,孙沙,袁宝英,刘万敏,苏晓燕,贡联兵[4](2020)在《足月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文中认为足月胎膜早破常是即将临产的征兆,一般在破膜后12 h内自然临产,如果没有临产,医师会根据妊娠妇女及胎儿情况做出评估;如果破膜超过12 h会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这能降低胎儿及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在分娩方式选择上,如果孕妇及胎儿无特殊情况,应鼓励经阴道分娩。该文根据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对足月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的临床合理药用进行了阐述。
李智平,王广飞,朱琳,黄怡蝶,陆权[5](2019)在《《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药学部分解读》文中认为茶碱已经在临床上使用80多年,至今仍是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最广泛使用的处方药之一。但是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治疗窗窄,特别是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广泛应用于哮喘临床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后,茶碱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地位逐渐降低。然而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茶碱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以及茶碱缓释、控释剂型等制剂的开发,使茶碱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重新认识。文章对《儿童安全合理使用氨茶碱专家共识》中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读,以便为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氨茶碱提供参考。
陆权,李智平,刘恩梅,刘瀚旻,石晶,董晓艳,张晓波,王刚[6](2019)在《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有效性和安全性始终是合理用药的核心,每一种药物"恰当使用"的焦点在于权衡其使用的利弊,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决策过程。茶碱提取源自茶叶,1895年开始化学合成。茶碱初始用于利尿,后续发现其有舒张支气管作用,1922年开始广泛应用其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已从"支气管舒张剂"延伸到抗炎、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扩张冠状动脉等领域。临床针对重症哮喘发作患儿,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7](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孔雪云,陈琦,吴祥,卞慧敏,李育[8](2018)在《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临床中西药联用日渐普遍,但联合用药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效改变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方面,阐述中西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其中,中药的酸碱性、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变化、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等影响西药的吸收;中药可改变西药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亦可通过作用于肝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影响西药代谢;通过胆汁与肾脏影响西药排泄;通过P-糖蛋白改变西药的体内转运过程。全文从药代动力学过程说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弊,为临床指导中西药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王慧娟[9](2017)在《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安全配伍》文中认为目前,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的理念也是日新月异。以前的养殖方式以及养殖观念逐渐被淘汰,人们在注重养殖效益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越来越被关注。如何安全配伍及有效地使用药物,在药物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又保证了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养殖者应该思考及学习的问题。
彭安林[10](2017)在《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有30%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为严重,药源性不良反应的住院患者高达34%,其中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和平喘药氨茶碱(AMI)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较为常见。患者因个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对阿霉素和氨茶碱表现出的不同的量效关系。为了提高阿霉素和氨茶碱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用药指南提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定期测定阿霉素和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在TDM的指导下针对不同患者调整用药剂量,设计出个体化给药方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常用于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和免疫法。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低,专属性差,易受干扰,在TDM中发展应用中有一定局限。色谱法仪器昂贵,对检测设备要求较高,样品预处理复杂,测定周期较长,无法实现临床批量快速检测。免疫法稳定性差,选择性低,且试剂盒昂贵无法普及使用,因而制约了其临床发展应用。因此开发新的检测设备,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分析方法,使阿霉素及氨茶碱TDM工作成为常规临床检测项目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分析快捷等优点,在环境检测、生物分析、药物监测等领域受到的关注及应用日益增多。本研究将以电化学方法为基础,采用丝网印刷技术研制即抛型的传感器。相对常规检测仪器,即抛型电化学传感器易于制成便携式、低能耗设备;与传统柱状电极比较,它修饰简单,可批量制备,即用即抛;生物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极大提高了测定速度,使TDM有望进入常规性的临床检验,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尤其针对安全范围狭窄、治疗血药浓度易波动的药物,TDM工作尤显重要。本论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纳米金颗粒(nano--Au),多聚赖氨酸(PLL)为修饰材料,研制出了可快速测定阿霉素、氨茶碱的特异传感器,并成功用于生物样本和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的测定。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研制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异传感器,建立体外生物样品无需前处理的阿霉素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生物样品、临床样品的实际测定,为实现合理用药,优化给药方案,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第一节:多壁碳纳米管/多聚赖氨酸(MWNTs/PLL)修饰的阿霉素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丝印电极,制备工艺如下:首先于基质PVC片材上依次承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得到裸电极(Bare SPE);通过循环伏安法(CV)、方波伏安法(SWV)等方法进行筛选,以确保印刷电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然后依次采用MWNTs和PLL对Bare SPE进行滴涂修饰得到MWNTs/PLL复合物修饰的DOX传感器。优化测定条件,于0.1mol/LHAc-NaAc(pH4.5)缓冲体系中采用方波伏安法(SWV)扫描测定DOX在MWNTs/PLL S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全血中DOX的分析定量方法。在0.0025 μM-0.25 μM范围内,DOX浓度与峰电流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4,最低检测限为1.0 nM。重现性考察中,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加样回收率在92.60-106.87%之间。MWNTs/PPL修饰的DOX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生物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15min内即可完成分析测定,为临床治疗药物快速监测开辟了新方法。第二节:阿霉素定量分析方法确证及MWNTs/PLL传感器在实际生物样本阿霉素代谢监测中的应用利用MWNTs/PLLSPE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体内DOX浓度,获得药-时代谢曲线,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平行测定,对所建立的方法学进行确证。结果证实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药-时曲线变化趋势一致,5min时血药浓度最高,此后逐渐降低。MWNTs/PLL SPE成功测定了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脏中DOX浓度,与全血中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DOX定量分析方法可行性高、实用性强,为TDM工作指引方向,临床上有望通过监测全血DOX浓度而推测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尤其是心脏组织),优化给药方案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第二部分: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制备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氨茶碱传感器,建立无需生物样品前处理的体外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生物样品、临床样品的实际测定,为开发新的临床监测设备与技术,积累临床前研究数据。第一节: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MWNTs/Si02/Au)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首先参照丝印技术印刷裸电极(Bare SPE),然后采用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颗粒等材料对Bare SPE进行滴涂修饰得到MWNTs/Si02/Au复合物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应用方波伏安法在0.05 mol/L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扫描测定AMI电化学特征。结果测得AMI在修饰电极表面于1.0V左右有显着的氧化峰,在5~200 μM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5 μM。同一批制作的修饰电极的标准偏差(RSD)为4.17%,不同批次制作的修饰电极的标准偏差为6.26%,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5.85-108.03%之间。建立了MWNTs/SiO2/AuSPE测定AMI的方法,在缓冲体系中灵敏度、重现性良好,可直接用于药物注射液及片剂含量的测定。由于AMI在MWNTs/SiO2/Au SPE表面是吸附控制的,在富集过程中,易受尿酸、蛋白质诸多杂质的干扰,传感器灵敏度及选择特异性降低,可检测的线性范围也减小,不能满足临床TDM。此外,在实际血样测定中,传感器MWNTs/SiO2/Au复合膜还存在脱片问题,稳定性还有待提高。鉴于以上原因,后续实验中将再尝试新的修饰剂和制备工艺,制备出可用于实际生物样本品测定的传感器。第二节: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MWNTs/Au/PLL)修饰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根据丝印技术印刷裸电极(Bare SPE),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MWNTs/Au/PLL)复合物修饰的AMI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应用SWV考察AMI在MWNTs/Au/PLL SPE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生物样品测定中,氨茶碱浓度在10~200 μM范围内与峰电流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是2.0μM。电极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34%和5.78%,全血中加样回收率范围是 96.68%-105.24%。成功研制了MWNTs/Au/PLL SPE,建立了生物样本(血样)中AMI的测定方法。与MWNTs/Si02/AuSPE相比,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监测线性范围广,可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测定,为后续监测氨茶碱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奠定了基础。第三节:氨茶碱定量分析方法确证及MWNTs/Au/PLL传感器在动物体内氨茶碱代谢监测的应用试验1小鼠AMI灌胃给药后,以MWNTs/Au/PLL SPE定量分析方法为检测手段,测定AMI在小鼠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及分布情况。同时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中AMI的测定标准,高效液相法(HPLC)进行确证分析。两种方法测定药-时曲线结果一致,90 min时AMI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半衰期约4-5 h。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回收率在95%-110%之间,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是准确可行的。利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了小鼠血液、肝脏、肾脏中AMI的代谢情况,成功建立了血样、肝脏、肾脏组织中AMI的工作曲线。试验2将64只昆明小鼠分为氨茶碱组和氨茶碱+罗红霉素组,均给予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 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480 min摘取眼球取血测定AMI浓度。两组小鼠AMI血药浓度范围呈抛物线式波动,初期血药浓度均稳定上升,90 min时达到峰值。但氨茶碱+罗红霉素组高于对照组半衰期也延长至330 min。在罗红霉素影响下,氨茶碱易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升高,代谢消除速度减慢。第三部分:特异性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研究将上述DOX及AMI定量分析方法用于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监测,进一步评估复合物修饰的即抛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临床代谢工作者提供新方法。第一节阿霉素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A、B两组肿瘤患者静脉滴注不同剂量DOX化疗后(治疗剂量分别为50 mg/m2和 5 25mg/m2),分别于 0.5h、1h、2h、4h、8h、12h 静脉采血,应用MWNTs/PLL传感器测定DOX含量。两组患者血样中DOX药-时曲线呈现快速消除相特点,给药1 h血药浓度从247±25.9 nM、174±28.3 nM迅速降低至94±16.6 nM、63±10.3nM。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反应均与血药浓度正相关,A组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治疗前减少,B组患者无明显变化;且A组心电图QT间期时间在给药2-4 h内较B组显着延长,部分患者不良反应达到了 1级心律失常,但心肌损伤标志cTnI及BNP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在DOX治疗早期对心肌毒性作用不显着。MWNTs/PLL阿霉素传感器可成功用于临床TD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氨茶碱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A、B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静脉滴注0.25 g、0.5 g氨茶碱,连续给药3天并在第三天给药后0.5 h、1h、2 h、4 h、8 h、12 h采取静脉血。根据AMI定量分析方法MWNTs/Au/PLL SPE测定血药浓度;同时评估口服氨茶碱患者血药浓度,优化给药。两组患者血样中AMI药-时曲线呈现一级消除相特点,半衰期约为4h。毒副反应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B组AMI浓度高于A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胸闷、心率加速等轻微不良反应。在临床TDM监测中,患者因口服氨茶碱时间及剂量不当,出现了治疗效果不佳或中毒反应。调整给药时间及口服剂量后,上述问题得到解决。MWNTs/Au/PLL SPE成功测定了临床患者体内AMI代谢情况,优化了治疗方案,解决了治疗效果不佳及药物中毒问题,为体外传感器在TDM中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红霉素和氨茶碱为什么不能合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霉素和氨茶碱为什么不能合用?(论文提纲范文)
(4)足月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 用药原则 |
1.1 应用抗菌药物 |
1.2 应用宫缩诱导药物 |
2 用药方案 |
2.1 破膜2~12 h 未临产 |
2.1.1 抗生素预防感染 |
2.1.2 宫颈成熟 |
2.1.3 宫颈未成熟 |
2.2 产后 |
3 用药提示 |
3.1 注射用青霉素钠 |
3.1.1 不良反应 |
3.1.2 药物相互作用 |
3.1.3 禁用慎用 |
3.1.4 其他 |
3.2 头孢唑啉 |
3.2.1 不良反应 |
3.2.2 药物相互作用 |
3.2.3 禁用慎用 |
3.2.4 其他 |
3.3 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
3.3.1 静脉注射液的配制 |
3.3.2 不良反应 |
3.3.3 药物相互作用 |
3.3.4 禁用慎用 |
3.3.5 其他 |
3.4 缩宫素 |
3.4.1 不良反应 |
3.4.2 药物相互作用 |
3.4.3 禁用慎用 |
3.4.4 其他 |
3.5 米索前列醇 |
3.5.1 不良反应 |
3.5.2 禁用慎用 |
3.5.3 其他 |
3.6 卡前列甲酯 |
3.6.1 不良反应 |
3.6.2 禁用慎用 |
3.6.3 药物体内过程及药物动力学参数 |
3.6.4 其他 |
(5)《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药学部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氨茶碱的药理学 |
1.1 分子结构及异同点 |
1.2 氨茶碱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 |
1.2.1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
1.2.2 拮抗腺苷受体 |
1.2.3 促进白介素-10释放 |
1.2.4 抑制炎性介质 |
1.2.5 刺激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 |
1.2.6 抑制核因子(NF)的转录 |
1.2.7 对激酶的作用 |
1.2.8 诱导细胞凋亡 |
1.2.9 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
1.2.1 0 对离子通道的作用 |
2 氨茶碱儿童药代动力学 |
2.1 氨茶碱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
2.1.1 吸收 |
2.1.2 分布 |
2.1.3代谢 |
2.1.4 排泄 |
2.2 影响茶碱体内清除率的相关因素 |
2.2.1 年龄 |
2.2.2 性别 |
2.2.3种群 |
2.2.4 肾功能不全 |
2.2.5肝功能不全 |
2.2.6 充血性心力衰竭 |
2.2.7被动吸烟 |
2.2.8发热 |
2.2.9 其他 |
2.3 氨茶碱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3 氨茶碱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置原则 |
3.1 不良反应 |
3.2 不良反应的处置 |
(6)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茶碱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 |
1.1 分子结构及异同点 |
1.2 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 |
1.3药代动力学 |
1.4 药物相互作用 |
1.5 茶碱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置原则 |
1.5.1 不良反应 |
1.5.2 不良反应的处置 |
2 氨茶碱的药剂学和血药浓度监测 |
2.1 氨茶碱药剂学 |
2.1.1 氨茶碱口服溶液 |
2.1.2 氨茶碱片剂 |
2.1.2. 1 氨茶碱普通片剂 |
2.1.2. 2 复方氨茶碱片 |
2.1.3 氨茶碱缓释制剂 |
2.1.3. 1 氨茶碱缓释片 |
2.1.3. 2 氨茶碱缓释微丸 |
2.1.4 氨茶碱注射液 |
2.1.5 氨茶碱栓剂 |
2.2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
3 氨茶碱在儿科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 |
3.1 儿童哮喘治疗 |
3.1.1 氨茶碱静脉使用 |
3.1.2 口服茶碱药物 |
3.2 在其他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
3.2.1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喘息 |
3.2.2 机械通气婴儿的支气管痉挛 |
3.3 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
3.3.1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 |
3.3.2 提高机械通气患儿撤离呼吸机的成功率 |
3.3.3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 |
3.3.4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肾损伤 |
3.4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4 问题与展望 |
(7)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8)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1.1 胃肠道酸碱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
1.2 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变化带来的影响 |
1.3 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带来的影响 |
1.4 其他 |
2 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
3 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3.1 中药对微粒体酶介导的药物代谢的影响 |
3.2 非微粒体酶介导的药物代谢 |
4 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
4.1 胆汁排泄 |
4.2 肾脏排泄 |
4.2.1 肾脏排泄的改变 |
4.2.2 肾脏毒性的改变 |
5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体内转运 |
6 展望 |
(9)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安全配伍(论文提纲范文)
一、β-内酰胺类 |
二、氨基糖甙类 |
三、喹诺酮类 |
四、四环素类 |
五、大环内酯类 |
六、氯霉素类 |
七、其他 (如磺胺类) |
(10)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重要意义 |
2 TDM方法现状 |
2.1 分光光度法 |
2.2 色谱分析法 |
2.3 免疫分析法 |
2.4 电化学分析法(EA) |
2.5 其他 |
3 TDM存在的问题 |
4 电化学传感器在TDM中的应用 |
4.1 电化学传感器TDM现状 |
4.2 丝印传感器的发展 |
4.3 丝印传感器(SPE)在TDM中的应用及优势 |
4.4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TDM研究进展 |
4.5 阿霉素监测重要意义 |
4.6 阿霉素临床监测方法概况 |
4.7 氨茶碱TDM研究进展 |
4.8 氨茶碱监测重要意义 |
4.9 氨茶碱监测方法概况 |
4.10 纳米、高分子材料修饰丝印传感器 |
5 本文研究内容 |
5.1 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5.2 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5.3 特异性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特异性阿霉素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1 绪论 |
第一节 多壁碳纳米管/多聚赖氨酸(MWNTs/PLL)修饰的阿霉素传感器的制备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丝印电极的制备工艺 |
2.3 修饰电极在全血样本中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 干扰试验 |
3 结果和讨论 |
3.1 丝印电极制备工艺 |
3.2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
4 结论 |
第二节 MWNTs/PLL SPE在阿霉素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
2.3 电化学分析手续 |
2.4 色谱条件 |
2.5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2.6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DOX含量相关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3.2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DOX含量相关性研究 |
4 结论 |
第三章 特异性氨茶碱体外快速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1 绪论 |
第一节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 MWNT -SiO_2/Au)修饰的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丝印电极的制备工艺 |
2.3 纳米金颗粒的制备 |
2.4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SiO_2/纳米金修饰丝印电极 |
2.5 分析方法 |
2.6 不同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特征的比较 |
2.7 分析条件的优化 |
2.8 氨茶碱线性及检出限 |
2.9 抗干扰试验及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 |
2.10 修饰电极在临床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
3.2 氨茶碱的电化学行为 |
3.3 pH值影响 |
3.4 扫描频率的影响 |
3.5 富集时间的影响 |
3.6 线性及检出限 |
3.7 抗干扰试验,专属性及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 |
3.8 修饰电极在临床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
4 结论 |
第二节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多聚赖氨酸( MWNTs/Au/PLL)修饰氨茶碱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多聚赖氨酸修饰丝印电极 |
2.3 分析方法选择 |
2.4 不同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特征的比较 |
2.5 分析条件的优化 |
2.6 氨茶碱线性、检出限、电极重现性的测定及在实际样品监测中的应用 |
2.7 干扰试验 |
3 结果和讨论 |
3.1 丝印电极的修饰与表征 |
3.2 氨茶碱的电化学行为 |
3.3 条件的优化及标曲的建立 |
4 结论 |
第三节 氨茶碱在生物样本中监测方法学建立及在罗红霉素影响下MWNTs/Au/PLL修饰电极探究氨茶碱在小鼠体内代谢监测的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仪器 |
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多聚赖氨酸修饰丝印电极 |
2.3 分析方法 |
2.4 色谱条件 |
2.5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2.6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氨茶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
2.7 在罗红霉素影响下小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情况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丝印电极与HPLC方法相关性研究 |
3.2 全血与组织样本中氨茶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
3.3 在罗红霉素影响下小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情况 |
4 结论 |
第四章 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阿霉素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DOX化疗前后血象 |
3.2 阿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
3.3 阿霉素不同给药剂量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研究 |
4 结论 |
第二节 氨茶碱特异传感器在临床TDM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
3.2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
3.3 氨茶碱血药浓度对心率、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影响 |
3.4 氨茶碱血药浓度检测与优化给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红霉素和氨茶碱为什么不能合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急诊成人及儿童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 赵晓东,吕传柱,于学忠,刘红升,张为,任晓旭,成怡冰. 中国急救医学, 2020(11)
-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10)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08)
- [4]足月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J]. 白玉滢,丰丽娟,高捷,孙沙,袁宝英,刘万敏,苏晓燕,贡联兵. 人民军医, 2020(03)
- [5]《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药学部分解读[J]. 李智平,王广飞,朱琳,黄怡蝶,陆权.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04)
- [6]氨茶碱在儿童安全合理使用的专家共识[J]. 陆权,李智平,刘恩梅,刘瀚旻,石晶,董晓艳,张晓波,王刚.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04)
- [7]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8]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孔雪云,陈琦,吴祥,卞慧敏,李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 [9]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安全配伍[J]. 王慧娟. 兽医导刊, 2017(19)
- [10]体外快速药物测定传感器研制及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D]. 彭安林. 武汉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