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季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余化斌,李萍萍,李大银[1](2021)在《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文中认为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气候湿润,适宜种植甘蓝,但受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在甘蓝整个生育期出现许多病害和虫害,这严重影响了甘蓝产量和品质。甘蓝小菜蛾是甘蓝种植区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害虫,其在部分区域有小规模暴发的趋势,目前已逐渐成为甘蓝生产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就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量对小菜蛾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持效性差异较大,其中10%多杀霉素悬浮剂每667 m2施用量25 g时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最佳,具有高效性、速杀性、持效期长,对甘蓝作物生长安全,适宜在重庆綦江地区规模推广应用。
朱经云[2](2021)在《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分布于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为害最重。小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地的蔬菜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菜蛾主要依靠成虫进行扩散,成虫产卵位置的选择对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和种群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小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行为及产卵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对小菜蛾成虫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甘蓝、芥蓝、白菜、萝卜、油菜(陕油0913和甘杂1号)、白菜型油菜(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上的产卵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明了影响小菜蛾在8种植物上产卵的主要因素以及幼虫为害增加甘蓝和芥蓝上成虫产卵的原因,并设计了一种小菜蛾的终端诱捕系统。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小菜蛾成虫对8种寄主植物子叶和真叶的产卵选择性及对被小菜蛾幼虫为害后的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研究表明十字花科植物的子叶是小菜蛾成虫喜欢产卵的部位,成虫在甘蓝、芥蓝、白菜、油菜品种陕油0913和甘杂1号、青菜品种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等7种植物幼苗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均超过了5粒/cm2;小菜蛾成虫在甘蓝和芥蓝子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高于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分别是真叶上的13和12.9倍。在8种叶片同时选择时,甘蓝、芥蓝和陕油0913吸引的小菜蛾成虫产卵量最少;萝卜、白菜和四月慢上的产卵量最高。此外,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选择性的影响因植物而异,幼虫为害后的甘蓝、芥蓝和陕油0913显着提高了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量,其余5种植物是否受害对成虫产卵没有影响。2、寄主植物子叶和真叶中芥子油苷含量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作用。研究表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与叶片中芥子油苷的含量无显着性相关,小菜蛾成虫在总芥子油苷含量最多的甘蓝和陕油0913叶片上产卵量最少。甘杂1号、陕油0913和超级火箕青真叶和子叶中芥子油苷总含量差异显着,但是小菜蛾在3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差异不显着;白菜真叶子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小菜蛾在真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高于子叶;芥蓝真叶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显着高于子叶,但小菜蛾在真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低于子叶。小菜蛾在四月慢、萝卜和甘蓝3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变化趋势与芥子油苷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3、寄主植物表面物理性状在小菜蛾成虫产卵选择中的作用。研究表明8种植物叶片表面蜡质含量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呈负相关,叶片表面绒毛密度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呈正相关。小菜蛾成虫在蜡质较少的白菜、萝卜、青菜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等植物上的产卵偏好性与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芥子油苷是吸引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主要物质;植物表面蜡粉对小菜蛾成虫产卵主要起到了阻碍作用,小菜蛾很少在厚蜡植物叶片上产卵,但去除蜡质后,小菜蛾的产卵量显着增加。4、小菜蛾对厚蜡植物的适应策略。研究发现芥蓝真叶上厚的蜡质是阻碍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小菜蛾通过成虫和幼虫的协同作用能够克服叶片蜡质的阻碍作用:小菜蛾成虫首先在芥蓝子叶上产卵,芥蓝子叶并不适合幼虫取食,但孵化后的幼虫可以爬行到真叶上取食,并在爬行和取食过程中通过吐丝改变了叶片的表面结构,产生了丝“梯”和丝“网”。这些结构显着增加了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的产卵量。5、设计了一种小菜蛾田间终端诱捕系统。小菜蛾成虫在喷洒了芥蓝提取物的蚕豆上产卵明显多于芥蓝。喷洒了芥蓝提取物的蚕豆对小菜蛾成虫的吸引效果最少可持续15天,且小菜蛾1龄幼虫不能在蚕豆上存活。温室中的试验结果显示蚕豆在温室中对小菜蛾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效果,且当放置在距离芥蓝3米远时,喷有芥蓝提取物的蚕豆对小菜蛾成虫的吸引力最强。该诱捕系统中的被保护作物和诱捕植物不仅限于甘蓝和蚕豆,其它的厚蜡十字花科作物和无蜡粉的非十字植物都有被纳入该系统的潜力。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影响小菜蛾产卵的主要因素,首次阐明了小菜蛾幼虫通过吐丝帮助其成虫克服寄主植物蜡质对产卵的不利影响,从而完成种群繁衍的机制。同时,创建了一种新型小菜蛾田间诱捕植物系统,丰富和发展了小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付彩青[3](2020)在《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 L.)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性的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发展,防控比较困难。西藏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量大,小菜蛾发生普遍且严重,但对小菜蛾的抗性程度尚不明确。本次研究采用叶片浸药法对西藏6个地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常用药剂的抗性测定,并进行了马来酸二乙酯、增效醚、磷酸三苯酯这三种增效剂与阿维菌素混配的室内毒力测定,以便杀虫剂发挥最佳药效。在抗药性测定结果基础上,通过对两种不同药剂混配的试验,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合理组合。本次研究明确了西藏6个地点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为田间防控小菜蛾制定合理可行策略,从而降低农药的过量使用,使杀虫剂的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定了西藏地区谢通门县、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日喀则市、林芝镇、米林县、拉萨市6个地点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吡虫啉、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5种药剂的抗药性程度。结果表明: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生产实践中常用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各不相同。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谢通门县、林芝镇、拉萨市、米林县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日喀则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极高水平,抗性倍数达224.872倍;各地小菜蛾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最低,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水平表现为敏感下降,其余4个地点对噻虫胺的抗性均属于低水平抗性;对吡虫啉的抗性,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属低水平抗性,为15.178倍,谢通门县、日喀则市、米林县、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处于中等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呈高水平抗性,农场实习基地、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呈中等水平抗性;林芝镇、米林县、谢通门县、日喀则市4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均处于高水平抗性,拉萨市、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处于中等抗性水平。(2)测定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3种增效剂与杀虫剂阿维菌素复配后的增效作用,筛选出理想增效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马来酸二乙酯(DEM)混配时,有效成分比为1:1时,毒效比最大,为2.08,且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增效倍数可达2.53。阿维菌素分别与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混配,有效成分比都为1:5时,毒效比最高,且都为2.00。阿维菌素与PBO有效成分比为1:5混配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增效效果不太明显,增效比仅为1.01。(3)在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都处于高水平抗性的氰戊菊酯杀虫剂,与其它3种(噻虫胺、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混配组合,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联合毒力测定,初步选取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组合,并且作进一步筛选,找到两种杀虫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吡虫啉两种杀虫剂混配后各处理组对小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氰戊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处理组(2)(5)(有效成分含量为1273.324+34.646、848.882+138.584)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为相加作用,剩余9组处理均表现为拮抗作用。而氰戊菊酯与噻虫胺混配时,处理组(4)(6)(9)(10)(有效成分含量为990.363+50.473、707.402+84.122、282.961+134.595、141.480+151.420)这4个处理组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因子分别为81.69、60.15、67.74、86.89。其中氰戊菊酯+噻虫胺(141.480+151.420)、氰戊菊酯+噻虫胺(282.961+134.595)两种药剂混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增效作用较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26.23、130.25。
李小卫[4](2020)在《基于基因组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美国白蛾种群遗传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害虫,对我国农林业经济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方法为主。虽然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阶段性地控制了害虫的种群密度,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对环境、生态以及养蚕业和养蜂业等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对美国白蛾的防治亟需环境友好和物种特异的新方法。昆虫种群遗传调控是理想的新一代生物防治方法,而对于美国白蛾遗传调控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和piggy Bac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建立高效的美国白蛾种群遗传调控品系,以期更好地进行美国白蛾的防治。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 建立了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平台和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体系。参照家蚕胚胎显微注射方法,建立了孵化率稳定的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平台。通过该显微注射平台,建立了高效的美国白蛾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获得了表型明确且稳定的Hcyellow基因的敲除突变体。通过该基因的突变,证明了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平台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的有效性。2. 建立了piggy Bac介导的美国白蛾转基因遗传转化体系。鉴于后续种群遗传调控靶基因的功能研究和筛选,确立了先鉴定Hcu6和Hcnos启动子的工作。在显微注射平台的基础上,以Hcyellow基因为靶基因,通过Bm N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直接注射质粒实验,筛选出了一个高活性的Hcu62启动子。进一步通过显微注射和荧光筛选,成功获得了表型更加明显和稳定的Hcu62驱动的转基因Hcyellow RNAi突变体品系Ysh2。这是美国白蛾转基因技术体系的首次建立,为其遗传调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3. 建立了CRISPR/Cas9介导的美国白蛾Hcdsx可遗传不育突变体。在Hcdsx基因敲除的功能研究中,通过克隆和表达分析,确立了Hcdsx的性别偏好性表达特性。通过外显子特异性的靶向敲除获得了类似于家蚕的共同区、雌性和雄性特异性三种Hcdsx敲除突变体。研究发现,在突变体中出现了很多性二态性征相关的突变表型,包括内生殖腺、蛹期生殖孔、成虫外生殖器、体节、体型、触角和下游基因。在dsxe3和dsxe5性别特异性突变体中,一些表型较dsxe1突变体严重,发生了不完全性反转现象。因此,导致了Hcdsx性别特异性突变体无法完成正常的交配、产卵和受精等生殖相关行为,造成性别特异性不育表型。在对dsxe3突变体的深入研究中发现,该雌性特异性不育表型可通过雄性突变体与野生型雌性交配遗传到下一代,在美国白蛾的遗传调控中展现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4. 确立了美国白蛾Hcmasc基因参与雌雄两性的性别决定和剂量补偿通路。在Hcmasc基因的功能研究中,通过不同位点的敲除实验,获得了Hcmasce4和Hcmasc C两种突变体。在Hcmasce4突变体中,只有雄性个体产生了突变表型,并通过Bm N细胞过表达实验确定了其雄性化的保守位点,4号外显子中两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249和Cys-252。而在HcmascC突变体中,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外部生殖器缺陷和性别比例失调,说明该基因确实参与雌雄两性的性别决定通路和剂量补偿通路。此外,piggy Bac介导的Hcmasc1转基因过表达导致MC1突变体致死,进一步地说明该基因可能通过破坏剂量补偿通路影响个体生长发育。5. 建立了piggy Bac介导的美国白蛾转基因Hcser2 RNAi雄性不育突变体。在Hcser2基因的功能研究中,CRISPR/Cas9介导的敲除突变体和piggy Bac介导的转基因RNAi突变体表明,突变Hcser2基因可以诱导雄性特异性不育。更重要的是,转基因突变体的交配行为不受影响,并且该不育表型可通过雌性突变体遗传杂交传递到后代中去,对美国白蛾的遗传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建立了稳定的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平台、高效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体系和piggy Bac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美国白蛾种群遗传调控靶基因Hcdsx和Hcser2,并且建立了CRISPR/Cas9介导的Hcdsx基因可遗传突变体和piggy Bac介导的转基因Hcser2 RNAi品系,对美国白蛾的种群遗传调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方志,祁建杭,吕敏,卫甜,刘怀阿[5](2019)在《几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试验》文中研究说明选用乙基多杀菌素、粘颗·苏云菌等5种杀虫剂对小菜蛾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和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小菜蛾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粘颗·苏云菌速效性较差,药后5 d防效仅为45.6%,但表现出较强的持效性,在调查后期防治效果仍较强,药后8 d防效达91.9%,药后11 d防效高达94.0%,在5种药剂中持效性最好。5%阿维菌素和5%甲维盐的效果不理想,防效在70%左右。建议在实际防治小菜蛾过程中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粘颗·苏云菌,且最好交替使用,以确保效果及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丁金凤[6](2019)在《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的致毒效应及其玉米种子处理防效评价》文中指出双委夜蛾是2012年以来黄淮海夏玉米田的新发害虫,在田间环境下常与二点委夜蛾混合发生,两种害虫在形态特征和为害症状上非常相似,在玉米、小麦、花生和大豆等作物的新叶、茎基部和根部进行为害,严重为害时可造成缺苗和断垄。但相较于二点委夜蛾,双委夜蛾具有更大的取食量、更长的为害周期和更强的繁殖能力,推测其在田间存在大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关于双委夜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分类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关该虫的化学防治尚未见报道。鉴于双委夜蛾对玉米等作物生产的潜在威胁,亟待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以满足应急防治之需。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18种常用杀虫剂对双委夜蛾3-6龄幼虫的毒力水平,研究了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的亚致死效应,通过温室盆栽和田间接虫试验明确了溴氰虫酰胺玉米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同时分析了溴氰虫酰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8类18种常用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辛硫磷、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双委夜蛾3-6龄幼虫的毒力均较高,LC50值在0.14和27.40 mg/L之间;虫螨腈、茚虫威、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脲和毒死蜱对低龄幼虫(3-4龄)的毒力较高,LC50<22.63 mg/L,上述药剂对高龄幼虫(5-6龄)的毒力降低,LC50>38.13 mg/L;而新烟碱类杀虫剂、甲基嘧啶磷和灭幼脲对双委夜蛾各龄期幼虫的毒力水平均较低,LC50大于40.83 mg/L。2.评价了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种群参数、营养利用效率及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较高,LC50为0.66μg/g混毒饲料;与对照组相比,LC5、LC25和LC50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显着抑制了幼虫的营养利用效率,幼虫的取食量明显降低;药剂处理后幼虫体内3种主要能量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对双委夜蛾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延长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降低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及单雌产卵量。因此,溴氰虫酰胺在低致死剂量水平可有效降低双委夜蛾种群增长速度。3.溴氰虫酰胺2和4 g a.i./kg种子的剂量进行种子处理盆栽播种后,玉米出苗后第9天(9 DAE)接双委夜蛾4龄幼虫,接虫5天后幼虫死亡率大于90%,试虫为害率为10%左右。因此,溴氰虫酰胺2 g a.i./kg种子剂量作为田间试验的推荐剂量。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溴氰虫酰胺在2 g a.i./kg种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安全。于玉米三叶一心期(5 DAE)进行接虫,到15 DAE,溴氰虫酰胺处理组的被害株率为10.5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被害株率35.76%;防治效果为70.59%,显着高于氯虫苯甲酰胺60.00%的防治效果。4.溴氰虫酰胺2 g a.i./kg种子剂量处理玉米种植后,取不同生长时期的玉米茎基部和叶片饲喂双委夜蛾幼虫。结果显示,随着接虫龄期的增长,玉米各部分对幼虫的残留毒力呈下降的趋势,玉米7 DAE,整株玉米苗对35龄的致死率为46.67%76.67%,茎基部为46.67%83.33%,叶片为33.33%60.00%;随着玉米的生长,玉米各部分对幼虫的致死率同样呈下降的趋势。溴氰虫酰胺在2 g a.i./kg种子的剂量下,对3-4龄幼虫的防治持效期达玉米7-10 DAE,而对5龄等高龄幼虫的防治效果不佳。5.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01、0.1和1 mg/kg添加水平下,溴氰虫酰胺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1%103%之间,RSD<10%;在0.150μg/L范围内,溴氰虫酰胺和及其主要代谢物J9Z38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限均为0.01 mg/kg。该方法灵敏性较好,能够快速且高效的对玉米植株和土壤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进行检测。6.研究了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在春夏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溴氰虫酰胺和J9Z38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溴氰虫酰胺4 g a.i./kg种子剂量下,在春玉米和夏玉米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t=2.005e-0.083t(r2=0.9847)和Ct=2.216e-0.178t(r2=0.9627),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3 d和3.9 d;在春玉米和夏玉米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t=4.089e-0.085t(r2=0.9769)和Ct=0.431e-0.153t(r2=0.9195),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2 d和4.5 d。
周利琳,胡侦华,望勇,司升云,司越[7](2015)在《小白菜抗黄曲条跳甲种质资源的抗虫性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的抗虫性鉴定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参照小菜蛾危害分级标准,比较了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48个品种小白菜的叶面积损失百分率。结果表明,现行的小菜蛾危害分级标准不适用于黄曲条跳甲成虫;进一步分析发现48个品种小白菜叶片的叶面积损失百分率与其叶片孔洞数显着正相关(r=0.354),表明计数叶片受害孔洞数可以用来鉴定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虫性。为了创新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的抗虫性种质资源,采用"叶片受害孔洞计数法"筛选了100个品种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虫性,得到了5个相对抗虫品种(‘新矮青-9’、‘新夏春3号’、‘918’、‘泰国种子-2’、‘夏冠’)和5个相对感虫品种(‘楚青325-6’、‘青优’、‘鸡毛菜’、‘12#耐抽苔青梗×668-1’、‘富士’),5个相对抗虫品种孔洞数间均无差异,但均极显着低于5个相对感虫品种,这些材料为小白菜抗虫育种奠定了基础。
王雅菲[8](2015)在《小菜蛾ABC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湘北三个蔬菜产区(岳阳鲇鱼须镇;常德沧港镇;益阳沙头镇)的田间小菜蛾对7种药剂的抗药性。实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倍数为257.13);对阿维菌素,和茚虫威抗性属于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35.15和103.08);对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于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相对敏感。因此,湘北地区的小菜蛾防治应该注重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交替使用,停止高效氯的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ABCC2基因在昆虫体内起着转运内源和外源有毒物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ABCC2基因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KM103521)。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4260bp,开放阅读框(ORF)长4044 bp,编码1347个氨基酸,5’-UTR长132 bp,3’-UTR长84 bp。分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包含9个跨膜区域,没有发现信号肽,具有ABC转运体家族典型的TMD1-NBD1-TMD2-NBD2结构域排列顺序;包含Walker A, Walker B和ABC signature等ABC转运蛋白高度保守基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了小菜蛾ABCC2基因的表达特征以及小菜蛾ABCC2基因对不同药剂处理、不同种群之间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龄期小菜蛾ABCC2基因相对表达量有差异,其中幼虫期的表达量不断升高,成虫表达量最高,分别是3龄的4.27、4龄的2.20倍、蛹期的9.98倍。4龄幼虫的ABCC2基因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马氏管、脂肪体、精巢的4.51倍、9.12倍、16.88倍,在头和体壁的表达量最低。三种杀虫剂不同致死浓度处理过的小菜蛾幼虫ABCC2基因的表达量都与致死浓度呈正相关,小菜蛾茚虫威抗性品系中ABCC2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小菜蛾的6.7倍。结果表明小菜蛾ABCC2基因过量表达可能与小菜蛾抗药性相关。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赵雪晴,黄春芬,艾英,谌爱东[9](2015)在《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属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到高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抗性倍数829.90倍,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尹艳琼[10](2014)在《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也是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明确田间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抗药性机理,本研究连续3年用浸叶法对云南通海县田间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开展了TPP、PBO和DEM增效剂试验和解毒酶系活性测定,初步探讨了田间种群的抗性机理,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多种对田间小菜蛾种群高效的杀虫剂,相关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抗药性治理策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通海县菜区防治小菜蛾的用药情况通海县菜区用于防治小菜蛾的商品杀虫剂主要有34个,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甲维盐)是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杀虫剂,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是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农户用药基本以2种杀虫剂混配为主,小菜蛾发生高峰期5-10天喷施一次杀虫剂。生产中混配混用现象严重,用药频率较高。二、连续3年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结果2011年-2013年,系统测定了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丁醚脲、Bt、茚虫威、定虫隆、溴虫腈、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药性,其结果如下:该田间种群对丁醚脲、Bt的敏感性较高,3年LC50逐年降低,丁醚脲3年监测LC50在36.15-145.65mg·L-1,Bt3年监测LC50在0.74-1.59mg·L-1;对溴虫腈、多杀菌素、茚虫威、定虫隆、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降低,处于中高抗水平,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余杀虫剂2012、2013年监测结果比2011年明显下降,溴虫腈3年监测的LC50在9.71-25.80mg·L-1,多杀菌素3年监测LC50在3.80-9.23mg·L-1,茚虫威3年监测LC50在4.80-68.957mg·L-1,定虫隆3年监测LC50在4.91-49.27mg·L-1,氯虫苯甲酰胺3年监测LC50在4.06-10.08mg·L-1,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年都处于极高抗水平,高效氯氰菊酯3年监测LC50在270.62-2974.67mg·L-1,阿维菌素3年监测LC50在6.91-38.54mg·L-1。总体上云南通海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水平表现为:丁醚脲<Bt<茚虫威<定虫隆<溴虫腈<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三、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评价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垄歌(氯虫苯甲酰胺)和1.5%阿维菌素药后4d和7d防治效果均低于50%,15%茚虫威、2.5%多杀菌素、50%丁醚脲的效果较好,减退率均高于80%,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垄歌(氯虫苯甲酰胺)与这3种杀虫剂的减退率差异显着,与1.5%阿维没有显着性差异,药后7d,除了15%茚虫威、50%丁醚脲和20%溴虫腈的效果有所上升之外,其他杀虫剂的防效都呈下降趋势,20%康宽的防效药后7天与对照间在0.05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已失去了防效。药后14d,50%丁醚脲EC的防效在9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1%甲维盐与Bt32000IU/毫克的了防效不理想,药后4天的防效仅为65.9%和60.8%。常用杀虫剂对通海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总体表现为:丁醚脲>茚虫威>多杀菌素>甲维盐>Bt>溴虫腈>垄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康宽(氯虫苯甲酰胺)。四、解毒酶系活性测定DBM-R中GST的酶活力是DBM-S中酶活力的0.8倍,多功能氧化酶是0.75倍,羧酸酯酶是0.77倍,差异不显着(P>0.05)。这说明,田间抗药性种群的解毒酶代谢解毒能力没有得到明显增强,解毒酶有可能在杀虫剂诱导的情况下,参与了解毒代谢的过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有杀虫剂诱导的情况下,可能还存在其它如表皮穿透降低、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有关。五、TPP、PBO和DEM三种增效剂的筛选TPP与DEM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增效作用不明显,增效比为1.28、1.47,PBO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增效作用要强于TPP和DEM,增效比为1.94,有一定增效效果,说明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下降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有关。PBO、TPP与DEM三种增效剂对对阿维菌素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2.77、4.20和3.53倍,说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参与了阿维菌素的解毒代谢过程。
二、四季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季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统计 |
1.3.1 调查时间和次数 |
1.3.2 调查方法 |
1.4 对甘蓝作物的安全性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用量对甘蓝小菜蛾防效 |
2.2 药物对作物的安全性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2)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研究概况 |
1.1.1 小菜蛾形态特征 |
1.1.2 小菜蛾的生活习性和分布 |
1.1.3 小菜蛾的寄主植物 |
1.1.4 小菜蛾的为害 |
1.1.5 小菜蛾的越冬与迁移 |
1.2 小菜蛾产卵的影响因素 |
1.2.1 芥子油苷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2 温度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3 植物表面物理性状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4 幼虫为害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5 影响小菜蛾产卵的其他因素 |
1.3 小菜蛾的综合治理 |
1.3.1 化学防治与抗药性 |
1.3.2 物理防治 |
1.3.3 农业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1.3.5 害虫综合治理 |
1.4 诱捕植物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菜蛾在8种寄主植物真叶和子叶上的产卵行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昆虫和植物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小菜蛾在8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行为 |
2.2.4 小菜蛾对8种植物离体叶片的产卵选择性 |
2.2.5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菜蛾在8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选择性 |
2.3.2 小菜蛾在8种植物离体叶片上的产卵选择性 |
2.3.3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8种植物真叶子叶中芥子油苷的含量及其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植物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8种植物真叶子叶芥子油苷的含量 |
3.2.4 小菜蛾产卵与植物芥子油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8种植物真叶子叶芥子油苷的含量 |
3.3.2 8种植物芥子油苷的总含量与小菜蛾产卵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8种植物叶片表面的物理特征及其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植物 |
4.2.2 主要仪器 |
4.2.3 植物表面绒毛观察与统计 |
4.2.4 植物幼苗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4.2.5 植物真叶表面蜡质的提取 |
4.2.6 植物叶片表面绒毛密度和蜡质质量与小菜蛾产卵相关性分析 |
4.2.7 芥蓝和甘蓝去除蜡质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4.2.8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叶片表面绒毛 |
4.3.2 植物叶片表面蜡粉 |
4.3.3 八种植物真叶表面的蜡质 |
4.3.4 八种植物叶片表面绒毛密度和蜡质质量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
4.3.5 植物表面蜡粉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2.4 小菜蛾幼虫对芥蓝真叶子叶的选择性 |
5.2.5 小菜蛾幼虫取食真叶和子叶时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
5.2.6 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芥蓝真叶中芥子油苷含量的变化 |
5.2.7 幼虫为害前后真叶表面特征 |
5.2.8 小菜蛾幼虫吐丝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3.2 小菜蛾幼虫对芥蓝真叶子叶的选择性 |
5.3.3 小菜蛾幼虫取食真叶和子叶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
5.3.4 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芥蓝真叶中的芥子油苷含量变化 |
5.3.5 幼虫为害前后真叶表面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
5.3.6 幼虫吐丝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一种新型小菜蛾终端诱捕植物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
6.2.2 芥蓝粗提物的提取 |
6.2.3 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6.2.4 芥蓝粗提物处理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2.5 不同发育阶段芥蓝的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2.6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吸引效果的持效时间 |
6.2.7 小菜蛾幼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上的存活率 |
6.2.8 温室中蚕豆对小菜蛾产卵的吸引作用 |
6.2.9 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6.3.2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3.3 小菜蛾幼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上的表现 |
6.3.4 小菜蛾在蚕豆和芥蓝上的产卵选择性 |
6.3.5 不同发育阶段芥蓝的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3.6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吸引效果的持效时间 |
6.3.7 温室中蚕豆对小菜蛾产卵的吸引作用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菜蛾的基本概况 |
1.2 小菜蛾的饲养 |
1.2.1 叶片离体法 |
1.2.2 甘蓝苗活株法 |
1.2.3 结球甘蓝饲养法 |
1.2.4 萝卜苗蛭石法 |
1.2.5 人工饲料法 |
1.2.6 小菜蛾饲养环境的研究 |
1.2.7 寄生天敌对小菜蛾的影响 |
1.3 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 |
1.3.1 目前小菜蛾的抗药性概况 |
1.3.2 小菜蛾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3 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4 小菜蛾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5 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6 小菜蛾对抗生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7 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8 小菜蛾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药性 |
1.4 农药混配对于防治小菜蛾的应用 |
1.4.1 农药混配研究现状 |
1.4.2 农药混配的原则 |
1.4.3 溴氰菊酯与有机磷农药的混配效果 |
1.4.4 阿维菌素和乙酰甲胺磷的混配效果 |
1.5 农药增效剂的应用 |
1.5.1 农药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
1.5.2 植物油 |
1.5.3 生物碱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菜蛾饲养 |
2.1 饲养小菜蛾植物的栽培 |
2.2 供试虫源 |
2.3 人工饲养条件 |
2.4 饲养过程 |
2.4.1 幼虫饲养 |
2.4.2 成虫饲养 |
第三章 西藏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测定 |
3.1 供试虫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供试药剂 |
3.2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3.3 数据计算方法 |
3.4 抗药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药剂 |
4.1.3 毒效比与增效比的测定 |
4.1.4 数据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毒效比 |
4.2.2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两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增效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药剂 |
5.2 联合毒力测定方法 |
5.2.1 初步筛选两种药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
5.2.2 两种药剂最佳配比筛选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初步筛选2种杀虫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
5.3.2 两种杀虫剂混配最佳配比组合的筛选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基因组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美国白蛾种群遗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美国白蛾研究概况 |
1.1.1 概述 |
1.1.2 美国白蛾的入侵及其分布 |
1.1.3 美国白蛾的发生及其危害 |
1.1.4 美国白蛾防治 |
1.2 昆虫种群遗传调控的研究 |
1.2.1 概述 |
1.2.2 昆虫遗传转化操作体系 |
1.2.3 性别决定通路基因在昆虫种群遗传调控中的应用 |
1.2.4 性别特异性不育基因在昆虫种群遗传调控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美国白蛾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和 piggyBac转基因技术体系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靶基因Hcyellow序列克隆和gRNA靶点序列确认 |
2.1.4 gRNA和Cas9 mRNA体外合成 |
2.1.5 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 |
2.1.6 突变表型观察和基因组突变检测 |
2.1.7 Hcu6和Hcnos启动子克隆与鉴定 |
2.1.8 piggyBac介导的Hcyellow转基因RNAi突变体获得 |
2.1.9 生长指标统计 |
2.1.10 Inverse PCR |
2.1.11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美国白蛾显微注射平台建立 |
2.2.2 美国白蛾CRISPR/Cas9 基因敲除系统建立 |
2.2.3 美国白蛾piggyBac转基因体系建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白蛾性别决定通路基因Hcdsx的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Hcdsx基因克隆和剪接体分析 |
3.1.4 Hcdsx基因的进化分析 |
3.1.5 gRNA和 Cas9 mRNA体外合成 |
3.1.6 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 |
3.1.7 突变体表型及基因组突变分析 |
3.1.8 扫描电镜 |
3.1.9 石蜡切片观察 |
3.1.10 Hcdsx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11 美国白蛾Hcdsx突变体不育表型分析 |
3.1.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Hcdsx剪接体鉴定和进化关系分析 |
3.2.2 Hcdsx表型观察及基因组突变分析 |
3.2.3 Hcdsx突变体其他性二态性征和生殖相关的表型观察 |
3.2.4 突变体Hcdsx基因剪接模式检测和下游基因表达分析 |
3.2.5 Hcdsx性别特异性不育表型可遗传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白蛾性别决定通路基因Hcmasc的功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Hcmasc基因鉴定以及表达分析 |
4.1.4 美国白蛾Hcmasc雄性化位点分析 |
4.1.5 HcmascC突变体获得 |
4.1.6 piggyBac介导的转基因过表达突变体表型分析 |
4.1.7 转基因突变体Hcmasc及相关假定剂量补偿基因表达分析 |
4.1.8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cmasc基因克隆、剪接体鉴定和保守性分析 |
4.2.2 Hcmasc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2.3 Hcmasc基因4 号外显子上的半胱氨酸是其雄性化重要的功能位点 |
4.2.4 HcmascC共同区突变体表型分析 |
4.2.5 piggyBac介导的Hcmasc1 转基因过表达致死 |
4.3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白蛾Hcser2雄性不育品系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1.3 Hcser2基因鉴定和表达分析 |
5.1.4 gRNA和 Cas9 mRNA体外合成 |
5.1.5 piggyBac介导的Hcser2 转基因RNAi质粒构建 |
5.1.6 美国白蛾胚胎显微注射 |
5.1.7 CRISPR/Cas9 介导的Hcser2 突变表型和靶位点突变检测 |
5.1.8 转基因Hcser2 RNAi突变体获得 |
5.1.9 Inverse PCR |
5.1.10 转基因Hcser2 RNAi突变体不育表型分析 |
5.1.11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Hcser2克隆和保守位点分析 |
5.2.2 CRISPR/Cas9 介导的Hcser2 基因敲除突变体获得 |
5.2.3 转基因Hcser2 RNAi突变体获得 |
5.2.4 Hcser2 RNAi致雄性特异性不育表型且可遗传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
6.1 讨论 |
6.1.1 美国白蛾性别决定通路的物种特异性 |
6.1.2 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敲除在美国白蛾遗传防治中的潜在应用 |
6.1.3 piggy Bac介导的转基因突变体在美国白蛾遗传防治中的潜在应用 |
6.1.4 基因驱动系统是美国白蛾遗传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
6.2 结论 |
6.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几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对象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药剂 |
1.4 试验设计 |
1.5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6)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的致毒效应及其玉米种子处理防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双委夜蛾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研究现状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生态学特性 |
1.1.3 双委夜蛾研究现状 |
1.2 溴氰虫酰胺的研究概况 |
1.2.1 理化性质 |
1.2.2 作用机制 |
1.2.3 作用特点 |
1.2.4 使用现状 |
1.2.5 溴氰虫酰胺的亚致死效应 |
1.2.6 溴氰虫酰胺的残留分析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
2.2.2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亚致死效应测定 |
2.2.3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温室盆栽药效试验 |
2.2.4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2.2.5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防治持效期 |
2.2.6 玉米和土壤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7 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在春夏玉米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1.1 有机磷类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1.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1.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1.4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1.5 苯甲酰苯脲类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1.6 其他3 类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3.2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营养利用和能量物质的影响 |
3.2.1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 龄幼虫的毒力 |
3.2.2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2.3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 龄幼虫营养利用的影响 |
3.2.4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 龄幼虫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温室盆栽药效试验 |
3.4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3.5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防治持效期 |
3.6 玉米和土壤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3.6.1 质谱和色谱条件优化 |
3.6.2 前处理条件优化 |
3.6.3 基质效应、标准曲线及定量限 |
3.6.4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3.7 溴氰虫酰胺在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
4 讨论 |
4.1 不同类别杀虫剂对双委夜蛾幼虫的毒力 |
4.2 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利用的影响 |
4.3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双委夜蛾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 |
4.4 溴氰虫酰胺在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问题 |
6.1 创新之处 |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小白菜抗黄曲条跳甲种质资源的抗虫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培育方法 |
1.2.2 性状调查方法 |
1.2.3 田间自然鉴定法 |
1.2.4 计数孔洞数鉴定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虫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
2.2 抗虫、感虫品种的筛选 |
2.3 小白菜形态性状与叶片孔洞数的相关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8)小菜蛾ABC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综合概况 |
1.1 小菜蛾的为害特征 |
1.2 小菜蛾的生活周期与形态特征 |
1.3 小菜蛾的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
1.4 小菜蛾目前的主要防治方法 |
2 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 |
2.1 小菜蛾抗药性机理研究进展 |
3 ABCC2转运蛋白 |
3.1 ABC转运蛋白的概况 |
3.2 ABC转运蛋白的结构与作用 |
3.3 ABCC2转运蛋白在昆虫中的研究 |
4 采取的研究方法 |
4.1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 |
4.2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湘北地区小菜蛾对七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菜蛾对不同药剂的敏感基线 |
2.2 湘北地区小菜蛾对七种药剂的抗药性水平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ABCC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总RNA提取 |
1.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4 引物设计 |
1.5 PCR扩增与测序 |
1.6 全长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克隆 |
2.2 序列分析 |
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小菜蛾ABCC2基因mRNA表达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总RNA提取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内参基因的选择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5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分析 |
2.2 ABCC2基因在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 |
2.3 ABCC2基因在4龄幼虫不同组织部位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 |
2.4 不同处理下的小菜蛾ABCC2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2.5 不同品系间ABCC2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地基本情况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生物测定方法 |
1.3.2 田间药效试验 |
1.4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2 田间药效评价 |
3 讨论 |
(10)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发生危害特点 |
1.3.2 抗药性研究概况 |
1.3.3 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
1.3.4 抗药性治理的研究 |
1.4 研究主要问题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主要问题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通海县近 2 年防治小菜蛾的用药背景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方法 |
2.1.3 问卷设计 |
2.1.4 调查结果 |
2.1.5 讨论与小结 |
2.2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系统监测(2011-2013 年)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 |
2.2.3 计算方法 |
2.2.4 3 年抗药性监测的结果 |
2.2.5 讨论与小结 |
2.3 监测药剂的田间防效 |
2.3.1 试验条件 |
2.3.2 试验设计安排 |
2.3.3 施药方法 |
2.3.4 调查、记录方法 |
2.3.5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
2.3.6 试验结果 |
2.3.7 讨论与小结 |
2.4 解毒酶系活性测定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试验方法 |
2.4.3 三个解毒酶活性测定的结果 |
2.4.4 讨论与小结 |
2.5 TPP、PBO、DEM 三种增效剂的筛选 |
2.5.1 供试材料 |
2.5.2 增效测定 |
2.5.3 试验结果 |
2.5.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四季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J]. 余化斌,李萍萍,李大银. 南方农业, 2021(16)
- [2]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D]. 朱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D]. 付彩青. 西藏大学, 2020(12)
- [4]基于基因组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美国白蛾种群遗传调控研究[D]. 李小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几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试验[J]. 王方志,祁建杭,吕敏,卫甜,刘怀阿. 中国果菜, 2019(10)
- [6]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的致毒效应及其玉米种子处理防效评价[D]. 丁金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小白菜抗黄曲条跳甲种质资源的抗虫性鉴定[J]. 周利琳,胡侦华,望勇,司升云,司越.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6)
- [8]小菜蛾ABC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D]. 王雅菲.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9]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J].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赵雪晴,黄春芬,艾英,谌爱东. 植物保护, 2015(03)
- [10]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D]. 尹艳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