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茶素休克尔分子轨道模型及其热力学平衡常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金鑫[1](2018)在《瓶贮葡萄酒酯化反应与氮杂环卡宾催化的氮—乙酰化反应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瓶贮葡萄酒香气成分变化包含氧化还原、酯化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且反应机理存在显着差别。尽管先前研究已部分探索了瓶贮葡萄酒香气变化的一些化学反应机制,但能揭示瓶贮葡萄酒香气变化内在规律的定性与定量研究还是很有限的,也未见从计算化学角度研究瓶贮葡萄酒香气成分随陈酿时间变化规律的文章。本文用计算化学密度泛函等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陈酿期瓶贮葡萄酒在气相、水相、酸性溶液条件下,葡萄酒中关键羧酸(乙酸、己酸和辛酸)、典型醇(乙醇、己醇、3-甲基-丁醇)生成酯的可逆反应机制和优势路径、速决步的能垒、生成乙酸乙酯可逆反应的不同路径速决步的速率常数及其相对比等内容。所有计算用高斯09程序完成,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在气相中,羧酸、醇和酯的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用B3LYP耦合6-31 G(d,p)基组进行。反应路径R1a,酯化反应通过四元环过渡态TsR1a发生,能垒为47.4kcal/mol。也考虑了反应路径R1b(2羧酸、1醇分子)、R1c(1羧酸、2醇分子)和R1d(1羧酸、1醇和1水分子)六元环构型的过渡态,能垒分别为47.3,46.0和43.2 kcal/mol,常温能垒值太高反应难以进行;在水相中,用6-311+g(2df,2pd)大基组计算单点能,也考虑了IEFPCM极性溶剂连续介质模型来评估溶剂水对能垒的影响,反应路径R1a,R1b,R1c和R1d对应能垒分别是56.6,58.4,62.2和60.1kcal/mol,数据表明在溶剂水中,路径R1a,R1b,R1c和R1d能垒值也较高。因此瓶贮葡萄酒酯化反应在气相、水相中难以发生。(2)在酸催化溶液中,也考虑了IEFPCM极性溶剂连续介质模型对能垒的影响,用B3LYP耦合6-31G(d,p)基组进行了几何优化和频率计算。考虑了质子化水和质子化醇介导生成酰阳离子的酯化及水解反应路径R1w和R1e。根据计算结果,水阳离子与乙酸、己酸和辛酸相互作用产生酰阳离子的能垒分别为18.0,16.7,14.3 kcal/mol,说明羧酸碳链越长越容易进行酯化反应。作为对比,乙醇阳离子与乙酸、己酸和辛酸相互作用产生酰阳离子的能垒分别为18.0,16.7,14.3 kcal/mol,显示了与质子化水介导生成酰离子相同趋势;在酯水解反应中,由酯形成乙酰阳离子步骤是速决步。由质子化水介导CH3COOC2H5、CH3(CH2)4COOCH2(CH2)4CH3和C7H15COOC2H5产生酰阳离子的能垒分别是19.4、18.5和18.3 kcal/mol。由质子化醇介导的酯水解产生乙酰阳离子能垒分别21.7、21.5和21.4 kcal/mol。因此,在近似酸性介质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中,直链脂肪酸酯的酯化趋势大于水解趋势。酯化能垒低于水解能垒;直链酯碳链越短,能垒越高,酯化速率越慢,瓶贮过程中含量逐年增加,所以0,2,6,9龄蛇龙珠干红中乙酸乙酯含量逐年上升;直碳链酯越长能垒较低,瓶贮过程中达到平衡后开始水解,所以蛇龙珠干红中己酸己酯、辛酸乙酯含量0,2,6龄逐年增加,6,9龄年逐年下降;(3)带支链酯水解能垒较酯化能垒低,水解趋势大于酯化趋势,并且能垒较高,所以蛇龙珠干红中乙酸异丁醇含量0,2,6,9龄逐年下降。(3)在气相、水相和近似瓶贮葡萄酒(water 85%,v/v;ethanol 1314%,v/v;PH=3.6)的酸性介质中,系统计算分析了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12个反应路径速决步的速率常数及其相对比。计算结果为在乙酰阳离子中间体路径具备显着的速率常数(0.9701,0.9632,0.9677,0.96459)和近似1的数率常数相对比(1,0.9928,0.9975,0.9943)。更加清楚说明了质子水介导反应路径为能量优势路径、直链酯酯化趋势大于水解趋势,蛇龙珠干红中乙酸乙酯含量0、2、6、9龄逐年增加的实验观测结果。(4)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氮杂环卡宾(NHC)催化N-酰化反应的机理。根据计算结果,NHC首先亲核进攻醛生成双性离子中间体,然后通过质子转移形成Breslow中间体;Breslow中间体继续被氧化,然后与脱质子的磺酰胺发生1,2-加成反应。最终NHC催化剂解离生成酰亚胺产物;N-磺酰胺的质子被叔丁醇钾或者联苯苯醌负离子抽离,且脱质子过程不消耗能量。在Breslow中间体形成步骤中,直接质子转移因能垒较高不能发生,叔丁醇钾不仅调控了质子转移,且将反应能垒降至24.1kcal/mol,为整个反应的最高能垒。因此,在催化助剂作用下,反应能垒较低能够发生。总之,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质子水介导的酯化与水解路径是比较有利的反应路径,且直链酯酯化路径比水解路径占优势,支链酯具有相反的结果,也与0,2,6和9龄蛇龙珠干红实验观测数据的结果一致;另外,清晰阐明了氮杂环卡宾催化的氮-乙酰化反应的机理。
刘梦源[2](2014)在《蛋白与药物分子以及蛋白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结构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静态蛋白三维晶体结构已有大量报道,这些晶体结构为基于结构药物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单纯利用蛋白晶体结构进行药物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只有在某些少数情况下,蛋白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药物分子可以像钥匙插入锁眼中那样,进入到一个相对静态的活性位点中。而在更多情况下,药物分子与蛋白的识别与结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蛋白的运动变化对于大多数药物分子的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静态的蛋白晶体结构很难提供充足的信息来描述这一过程,不利于提高基于结构药物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时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描述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时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在蛋白及配体构象变化、结合自由能计算以及pH依赖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目前还有如下问题难以通过单纯分析蛋白晶体结构得出确切结论,需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加以分析说明:(1)单纯利用蛋白晶体结构,分析不出蛋白靶点微小结构差异对药物分子(或底物)结合产生显着影响的原因;(2)单纯利用蛋白晶体结构,分析不出受体是如何选择性识别激动剂与拮抗剂;(3)单纯利用蛋白晶体结构,无法量化蛋白活性位点中残基对药物分子结合贡献程度大小。本学位论文就是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各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中首先阐述了单纯利用蛋白晶体结构进行药物设计的不足之处,并指出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然后介绍了目前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药物设计中的一些应用案例,主要包括:识别蛋白潜在和别构结合位点、采集多种蛋白构象、采集并确定多种配体小分子构象、计算药物分子与蛋白之间的结合自由能、优化蛋白晶体结构、构建伪受体模型以及研究蛋白与小分子配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pH依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科学问题:除了上述应用外,单纯利用蛋白晶体结构进行药物设计还有其它问题,需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来解决。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工作所需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理论,主要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流程、常用力场、积分方法、温度耦合方法、压力耦合方法、周期边界条件、键长限制算法这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三章以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为例,目的是确定PPAR-γ活性位点中哪些残基与罗格列酮相互作用会受到Y473点突变影响。为实现这一目标,本部分研究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野生型(WT)、Y473A和Y473F三种PPAR-γ/罗格列酮/辅助活化因子复合物,然后对上述轨迹文件进行氢键作用概率和相互作用能分析。氢键作用概率分析结果表明,点突变可以干扰罗格列酮与S289、H323、H449以及473位残基这四个极性残基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罗格列酮与这四个残基总体氢键作用强度被削弱。罗格列酮与PPAR-γ活性位点关键残基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Y473点突变会减弱罗格列酮与F282,Q286和Y327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PAR-γ和罗格列酮之间的结合亲和力降低;Y473A点突变还可以使罗格列酮与R288,1341和S342相互作用增强,Y473F点突变还可以使罗格列酮与R288和1341相互作用增强。这样的变化会将罗格列酮拉离AF-2片段,使AF-2片段稳定性降低,导致PPAR-γ转录活性降低。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可以分析出蛋白靶点微小结构差异对药物分子(或底物)结合产生显着影响的原因。第四章以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PTP1B)为例,目的是确定PTP1B活性位点中D181突变会影响到磷酸化酪氨酸(PTR)底物与PTP1B中哪些残基的相互作用,进而导致底物与PTP1B亲和能力增强。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野生型、D181A和D181E三种不同体系PTP1B与磷酸化酪氨酸底物相互作用,然后对上述轨迹文件进行RMSD、RMSF、动态相关矩阵(DCCM)、主成分分析(PCA)、MM/PBSA,氢键作用概率和相互作用能分析。其中,RMSD、RMSF、DCCM和PCA分析结果表明,D181A能够影响P loop、 WPD loop和其它残基的骨架运动;而D181E只影响到了P loop和WPD loop残基的骨架运动。MM/PBSA计算结果表明,D181A和D181E这两种点突变都能够增强PTP1B与底物之间的亲和能力,这与先前的实验结果相吻合。此外,通过比较MM/PBSA计算出的各项数值,我们发现PTP1B与底物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能(△Eele)和溶剂对自由能极性贡献(△Gpol)是造成亲和能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氢键作用概率及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D181A突变导致PTP1B与底物亲和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其增强了底物与Y46、K120、F182和G218这四个残基之间的作用;D181E突变导致PTP1B与底物亲和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其增强了底物与E181和S216这两个残基之间的作用。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可以分析出蛋白靶点微小结构差异对药物分子(或底物)结合产生显着影响的原因。第五章以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13M和拮抗剂471为例,目的是确定PPAR-α活性位点中,哪些残基专门负责激动剂(或拮抗剂)识别。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模拟了PPAR-α与激动剂13M和拮抗剂471相互作用,然后对上述轨迹文件进行氢键作用概率和相互作用能分析。在进行氢键作用概率分析时,研究规定与激动剂形成稳定氢键作用,而没有与拮抗剂形成稳定氢键作用的残基是专门负责PPAR-α激动剂识别;相反,与拮抗剂形成稳定氢键作用,而没有与激动剂形成稳定氢键作用的残基是专门负责PPAR-α拮抗剂识别。计算结果表明,激动剂13M与Q277、T279、S280、Y314和H440这五个残基形成氢键作用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拮抗剂471。在分析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时,研究规定仅与13M有较强相互作用的残基专门负责激动剂识别,那些仅与471有较强相互作用的残基专门负责拮抗剂识别。结果发现,激动剂13M与C275、Q277、T279、S280、Y314、L321、V332、H440和Y464这几个残基的相互作用能显着强于拮抗剂471,而拮抗剂471与I272、I317和I354这几个残基的相互作用能显着强于激动剂13M。根据上述结果可推知,S280、Y314、H440和Y464专门负责激动剂的识别,这与以前的实验研究结果相吻合。除上述四个极性残基外,C275、Q277、T279、L321和V332仅负责激动剂识别。I272,I317和I354仅负责拮抗剂识别。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化学家可以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受体活性位点中对激动剂与拮抗剂起选择性识别作用的残基。第六章以人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PS4和B1Q为例,目的是通过比较这两种抑制剂与DPP-Ⅳ残基相互作用的差异,确定哪些残基对抑制剂与DPP-Ⅳ结合的贡献大于活性位点其它残基。我们首先根据DPP-Ⅳ与抑制剂复合物晶体结构对比结果,将现有DPP-Ⅳ抑制剂设计方法分成两大类,分别选择B1Q(IC50=6.8nM)和PS4(IC50=0.38nM)来代表这两种类型的抑制剂。并规定,符合下述两种条件的残基将会被认为对抑制剂与DPP-Ⅳ结合的贡献大于活性位点其它残基:(1)与这两种抑制剂均形成强非价键作用的残基;(2)与PS4的非价键作用明显强于B1Q的残基。然后利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分别模拟了DPP-Ⅳ与这两种抑制剂的相互作用,并对轨迹文件进行氢键作用概率和相互作用能分析。结果表明,E205、E206、Q553、Y547和Y662对抑制剂与DPP-Ⅳ结合有显着贡献,这与之前实验研究的结果吻合。此外,F357、S552、K554和Y666也对抑制剂与DPP-Ⅳ结合有显着贡献,在设计DPP-Ⅳ抑制剂时可以考虑与这些残基形成较强的非价键作用(如氢键、盐键、π-π作用等);R125和N710对抑制剂与DPP-Ⅳ结合贡献有限。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量化蛋白活性位点中各个关键残基对药物分子结合贡献程度的差异。第七章总结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提出了本工作的创新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齐婧敏[3](2014)在《几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量子化学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化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科学。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有着严格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理论工具。现今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分子的结构及性质、光谱、热化学、过渡态反应机理等,并向药物设计、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迅速发展。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界中,能够很好的清除自由基,防止过多的自由基对机体造成损伤,并且具有安全无毒的优点,是人们备受关注的天然抗氧化剂。木犀草素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及蔬菜果实中。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大方面分析了木犀草素分子不同位置酚羟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大小。基于该分子的结构参数、酚羟基(O-H)解离能、半醌式自由基电子的自旋密度分布、前线轨道等相关性质分析了木犀草素分子的性质与其活性位的关系。深入解析了木犀草素分子上不同酚羟基清除·OH的反应历程,在UB3LYP/6-311G(d,p)水平下,优化得到了该分子C5、C7位酚羟基与·OH发生抽氢反应的过渡态结构。结果表明,C4’位O-HBDE最小,自旋密度分布最为均匀,·OH可以无需克服能垒直接夺取该位酚羟基H生成自由基和水,该位酚羟基最易失去H,抗氧化活性最强,C5位酚羟基与·OH发生抽氢反应所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该位酚羟基的活性最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木犀草素作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并得到了三种木犀草素衍生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在B3LYP/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下,对三种木犀草素衍生物进行了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木犀草素衍生物的胺甲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酚羟基的解离能,8-胺甲基取代木犀草素C7位酚羟基的解离能值明显小于取代前木犀草素上C7位酚羟基的解离能值,即修饰后的木犀草素衍生物酚羟基活性较大。山奈酚是一种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对气相和水溶剂中山奈酚分子及其脱氢自由基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在相同的理论水平下优化得到了八个山奈酚-H2O复合物。基于山奈酚的结构参数、酚羟基(O-H)的解离能、前线轨道相关性质研究了该分子不同位置酚羟基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基于八个山奈酚-H2O复合物的结构参数及能量值等方面分析了山奈酚不同位酚羟基与水分子之间氢键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 C3位酚羟基BDE值最小,HOMO结构分布最大,抗氧化活性最强,C5位酚羟基BDE值最小,抗氧化活性最弱。水溶剂中,C7位酚羟基上H与水分子O之间的距离最短,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能最强,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能量也最小,即该位酚羟基与水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1G(d,p)//B3LYP/6-31G(d,p)方法对黑沙蒿植物中已分离得到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7,4’二甲醚、芜花素、羟基芜花素、鼠李素进行了优化及单点能计算。从黄酮分子的几何构型、酚羟基H的NBO电荷数、不同位置酚羟基解离能、HOMO和LUMO及其能级差分析所得: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数目和形成的分子内氢键数目越多,抗氧化活性越强;不同位置酚羟基的活性不同,B环4’位酚羟基的活性最强,A环5位酚羟基的活性最弱,C环3位酚羟基的存在有利于鼠李素分子形成良好的共轭体系,提高了该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鼠李素>羟基芜花素>芜花素>芹菜素-7,4’二甲醚,最后对鼠李素分子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反应历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
张鑫[4](2013)在《甘草和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量子化学是一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并利用其相关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理论学科。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是一种计算精度较高而计算速度非常快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理论的研究,它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子结构难题。现今密度泛函理论已在研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热化学、光谱、过渡态反应机理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迅速渗透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药物分子设计等领域。在人体内,自由基是一类较为活跃的活性小分子片段,部分种类的自由基则因其强氧化性而损伤机体。抗氧化剂是一种具有清除自由基或抑制其生成的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常被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和抗炎药剂,并且因其具备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而备受关注。甘草中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HIV等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甘草中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进行了优化计算,从四个分子的几何结构、氢原子的NBO电荷、羟基解离能、HOMO、LUMO、⊿E(LUMO-HOMO)等方面分析了四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机理。结果表明,四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苷。C7位的酚羟基为最大可能活性位点,容易发生抽氢反应,C4’位酚羟基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增加分子本身的抗氧化活性。C7位上酚羟基的解离能越小、羟基氢原子带正电荷越大、HOMO能级相对越高、⊿E(LUMO-HOMO)越小分子的抗氧化活性越高。2、3位C=C双键可以增大分子的共轭体系,从而增大分子的抗氧化活性;糖苷的取代,增加了HOMO、LUMO轨道能级,但是分子失去了4’位酚羟基,所以从整体上降低了分子的抗氧化活性。异甘草素是从甘草中提取的一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物活性。采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d,p)方法,对异甘草素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稳定构型,并在优化好的基础上进行频率计算得到了异甘草素分子的红外振动光谱,振动频率校正因子为0.96。对计算得到的振动频率进行归属解析,并与实验测定的异甘草素IR特征峰位比较,发现理论计算得出的红外光谱与实验测定的红外特征峰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所采用的DFT方法能用来预测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红外光谱数据。而后对该分子的酚羟基解离能、前线轨道能级及结构、半醌式自由基的自旋密度分布及不同位酚羟基对·OH的模拟计算进行详细分析,得出C4’位酚羟基是发生清除自由基反应的最大活性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对黄芪中的四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进行了优化计算,从四个分子的几何结构、酚羟基氢原子上的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HOMO和LUMO能级以及其能级差⊿E(LUMO-HOMO)等方面分析了四种黄芪异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C3’位的酚羟基为毛蕊异黄酮苷元及其苷分子的最大可能活性位点,C7位酚羟基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增加分子本身的抗氧化活性,C7位酚羟基为芒柄花素分子的活性位点。C3’位或C7位上酚羟基氢原子带正电荷越大、酚羟基的解离能越小、⊿E(LUMO-HOMO)越小、HOMO能级相对越高分子的抗氧化活性越高。糖苷取代C7位酚羟基上的H原子,可以提高HOMO、LUMO的轨道能级,但是分子失去了7位酚羟基,从而降低了毛蕊异黄酮苷分子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四种黄芪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作为例子,对芒柄花素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过渡态进行了计算研究。初步探究毛蕊异黄酮及其衍生物4-硫代黄酮的结构与活性关系,计算结果证实毛蕊异黄酮的活性中心为B环,为了提高该分子A环的活性,将该分子改造为4-硫代黄酮,改造后分子的A环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陈瑶[5](2012)在《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发色体系形成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变色一直被认为是木材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缺陷。但通过调控木材干燥过程的温、湿度等条件诱发木材发色体系结构的改变,可使木材颜色变深并趋于珍贵木材的颜色。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木材颜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木材诱发变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提高木材品质和高值利用木材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木材发色体系是木素及抽提物等成分中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以多种形式结合并吸收可见光谱的分子结构。根据木素和抽提物成分结构变化特征以及木材发色体系结构与色度学参数的对应关系,通过调整热诱发变色过程参数,可实现对木材颜色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不同成分热诱发变色过程发色体系形成过程;通过表征典型木材发色体系结构以及热诱发变色与目标发色体系结构对应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发色体系形成的化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木材中极性溶剂抽提物是形成木材黄色调的主要因素:热处理后单宁、黄酮等多元酚类化合物发生了酸催化自缩合和氧化反应,形成了新的由共轭双键、羰基或醌类结构等组成的发色体系,光谱吸收增强并延伸至可见光范围,明度降低、红色增加、木材颜色加深。(2)在热诱发变色过程中,(a)木素发生了氧化、缩合等反应,形成了新的共轭芳酮、α,β-不饱和酮等组成的发色体系,其中醌类结构的产生是木材发生红褐色色变的主要原因;(b)木素发生了降解反应,β-0-4键断开,酚羟基含量升高,进一步加深了木材颜色。(3)氧气、水分含量,pH值和加热时间是影响木材热诱发变色的重要因素。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pH值降低,在氧气环境下刺槐试样含水率为30%加热时,色度值变化最大;在氮气环境下,含水率为50%时色度值变化最大;刺槐试样明度值以及总色差变化主要发生在热处理初期。(4)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发色体系形成机理:典型抽提物刺槐亭醇-4α-醇易于通过自由基反应途径生成自缩合产物,同时可形成邻醌产物;刺槐亭醇-4α-醇在酸性条件下可通过亲核反应途径形成2,8位缩合结构;木素单元松柏醇可通过自由基反应途径与刺槐亭醇-4α-醇(抽提物)缩合,形成新的发色结构7,3’,4’,5’-四羟基黄烷-3,4-二醇-6’,5-松柏醇结构以及7,3’,4’,5’-四羟基黄烷-3,4-二醇-6’,β-松柏醇结构。(5)美国黄松的热诱发变色过程与剌槐基本一致。
刘小宁[6](2012)在《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文中提出抗氧化剂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具有传递电子,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形成的作用。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的今天,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抗氧化剂显得尤为重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它们通过酚羟基氢原子发挥抗氧化作用。本文研究的中药黄芩中的几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肿瘤的作用,安全、无害、高效,是优良的抗氧化剂。量子化学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利用其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理论学科。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是量子化学中解决电子结构理论中难题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在高斯软件中构建合适的分子模型,得到分子能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分析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分子结构参数和光谱性质等,研究化合物的活性,探讨作用机理。目前DFT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光谱、热化学、过渡态反应机理等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并正在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药物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下计算了中药黄芩中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分别从酚羟基键长、自然电荷分布、酚羟基的解离焓、前线轨道及分子疏水性参数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活性。结果表明,黄芩苷上C5处酚羟基的键长最长;四个分子C5处酚羟基氢原子上的正电荷数都是最大的,所带正电荷顺序是: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酚羟基的解离能分析得到抗氧化活性顺序与其相同;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的能级差⊿E的顺序是: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疏水性参数表明葡糖酸苷取代基可显着提高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性。各种计算数据都表明黄芩苷在这四种黄酮化合物中的活性最大,消除自由基的理论活性顺序与文献报道的顺序一致。黄芩苷作为黄芩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其消除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运用DFT方法优化计算得到黄芩苷的红外光谱,和标准黄芩苷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分析,得知优化结果比较合理。Gaussian的强项应该是在处理分子反应机理和过渡态,在黄芩苷C6酚羟基与·OH自由基反应的过渡态计算中,得到其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是113.2kJ·mol-1,反应热为-1053kJ·mol-1。千层纸素-A和汉黄芩素是同分异构体,二者都具有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对它们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对比分析二者的抗氧化活性,为二者能否作为替代药品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两个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它们的还原性主要集中在A、C两个环以及环上的酚羟基上,通过酚羟基发生抽氢反应消除·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时候,二者能力不相上下。但是在消除·OH自由基的时候,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位点体现在不同的酚羟基上:千层纸素-A的活性位点主要是C5酚羟基,汉黄芩素的活性位点是C7酚羟基。由于千层纸素-A和汉黄芩素的活性位点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将两种化合物作为相互替代药品的设想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野黄芩苷是黄芩中有效提取物之一,也是灯盏细辛中的主要黄酮化合物,比黄芩苷多一个C4’位置的酚羟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上对野黄芩苷进行了理论计算,对其分子构型、偶极矩、疏水参数、红外光谱、酚羟基解离焓、自旋密度分布和前线轨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野黄芩苷是通过酚羟基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其中,A环C6位置酚羟基活性最强,B环C4’酚羟基活性次之,A环C5酚羟基活性最弱。野黄芩苷在体内极性较大的环境下可以达到好的吸收效果。
柯贵珍[7](2011)在《天然植物黄连提取物的染色性及其功能性》文中提出黄连上染蚕丝和羊毛的染色标准亲和力用分配系数进行了近似估计,所得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应的染色热和染色熵均为负值。黄连上染羊毛纤维的标准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的绝对值均小于蚕丝纤维。黄连上染腈纶纤维和棉纤维的吸附等温线分别属于朗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佛莱因德利胥(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随染色温度增加,黄连对腈纶的平衡吸附量均升高,对棉纤维的平衡吸附量降低。在较低温度染色时,黄连对蛋白质纤维的亲和性要高于腈纶,而接近沸染时,黄连对腈纶的上染量远高于其他纤维。黄连对棉纤维的上染性能较差。从上染率曲线,扩散系数,半染时间和染色速率常数等方面研究了黄连上染各纤维的动力学原理。实验结果表明,除棉纤维外,黄连上染各纤维的扩散系数均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较高的染色温度可增加初始阶段的染色速率,半染时间则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了黄连上染蚕丝织物,毛织物和腈纶纤维的染色工艺,分析了染液浓度,染色温度,上染时间,染液pH值,媒染剂等染色条件对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在黄连染蚕丝织物的直接染色和同浴媒染中,染液的pH值对色差的影响最大;在预媒处理和后媒处理中,温度和媒染剂用量都是相对较重要的因素,预媒染的增深作用较明显。在各媒染剂中,硫酸铜的增深效果相对较好。黄连染毛织物的直接染色实验中,pH值对染色结果影响最大,pH值越高,染色织物的颜色越深浓;预媒染实验中,温度是影响染色结果的的最显着因素,媒染剂,尤其是铁盐有明显的增深效果。在黄连染腈纶纤维的直接染色和同浴媒染中,染色温度具有显着的影响,染色纤维的色差均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铁盐的预媒处理和后媒处理中,媒染剂用量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铜盐的预媒处理和后媒处理中,温度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媒染剂铁盐和铜盐对黄连染腈纶有明显的增深作用。黄连染色丝绸和毛织物的摩擦牢度尚可,而皂洗牢度普遍较差。媒染剂对皂洗牢度的改善程度不高。黄连染色腈纶的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在4级以上。黄连无损伤地上染到织物上后,其抗菌保健作用的获得或保持要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通过观察黄连染色织物在自然光照射下色差的变化情况,得知黄连的耐太阳光牢度较差,但某些助剂的加入可提高其耐光牢度。媒染剂硫酸铜明显可以降低光褪色速度,抗氧化剂尤其是没食子酸能显着提高黄连的日晒牢度。另外,染液浓度的增加也可减缓黄连的光褪色速率。棉、毛、丝等织物经黄连染色后对其抗紫外线性能有明显提高。织物染色前用没食子酸进行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其抗紫外性能。通过黄连染色织物的静态,动态释放实验和洗衣机洗涤实验,研究了黄连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染色纤维中黄连的释放量和速度均受温度和释放介质的影响。高温作用和酸性释放介质会明显增加黄连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NaCl的加入也会促进黄连的释放;电解质Na2HPO4则对黄连的释放有一定的延缓作用。Higuchi方程均能较好地表征在动态释放过程中各种释放条件下蛋白质纤维中黄连的释放过程和释放动力学特征。黄连染色腈纶的释放率远低于黄连染色蛋白质纤维。丝绸和羊毛织物的机洗褪色曲线均符合递减的指数规律。ATR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染色纤维表面黄连色素的存在。通过黄连水提取液和黄连染色织物释放液冷冻粉的ATR红外光谱分析,明确了小檗碱作为最主要的色素来源,其在提取,上染和水浴释放过程中的一致性和无损伤性。抗菌测试结果表明黄连染色丝绸有明显的抗菌效果,且抗菌效果较稳定。研究了黄连对等离子体改性毛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电晕法对毛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可使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增多,表面浸润性得到改善,从而改善了对黄连的上染性能。在空气气氛中,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毛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用黄连对改性毛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介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方式可提高毛纤维对黄连的平衡吸附量及染色织物的K/S值,提高放电电压,或延长处理时间,或增大处理电流都能使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研究了黄连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用柠檬酸作为交联剂使丝胶顺利附着在棉织物表面,用黄连对丝胶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上染率比未经过处理的棉织物有明显提高,染色织物颜色更鲜艳,且水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有所提高。通过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可固着丝肽,从而改善了棉纤维对黄连的上染性能。
周伟家[8](2009)在《纳米介孔磷酸铁盐及氧化物生物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1984年H.Gleiter首次制得金属纳米材料及1992年Mobil公司的科学家首次合成出有序介孔材料分别引起研究人员对纳米材料和介孔材料的极大兴趣。目前这个新兴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展开,新的纳米或介孔结构材料不断被合成,这些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光、电、磁及催化等物理化学性质,使该领域的内容不断拓展丰富。本论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及介孔材料定义、性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主要通过微生物细胞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及介孔磷酸铁盐及其氧化物,并简单探讨生物矿化机理。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微生物合成各种形貌的纳米和介孔磷酸铁(第二章)本论文采用微生物为模板,采用不同的合成条件(磷源、铁源、模板量、矿化时间、浓度等),制备了纳米、介孔和层状等不同形貌的纳米磷酸铁,研究其相应的性能和应用,同时简单的探讨生物合成机理。2.微生物为模板和碳源合成高比表面积LiFePO4/C电池材料(第三章)本论文采用微生物为模板和碳源,分别采用微波法和碳热还原法两种方法合成纳米LiFePO4/C锂电池材料,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3.微生物为模板合成介孔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表征(第四章)本论文采用微生物为模板,分别合成介孔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合成的三氧化二铁具有高的光催化性能;合成的四氧化三铁具有相对高的磁饱和性能。4.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茶多酚)合成单质银纳米颗粒(第五章)5.微波法简单合成偏磷酸铁纳米薄片(第六章)实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不但是纳米介孔磷酸铁及其氧化物绿色仿生合成的高效模板剂,而且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低能耗,制备工艺简单易产业化。所合成的介孔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能和磁饱和性能,这些性能在生命科学、医药、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韩孝坤[9](2006)在《茶叶香气化学及超临界CO2处理对茶叶香气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在热水中的浸提平衡常数,以及脱咖啡碱红茶、绿茶和碧螺春的香气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茶叶中各种生化成分的浸出平衡常数大都在0.1—0.8kg/dm3之间,整体上相差不大。发酵茶的氨基酸的浸出平衡常数比未发酵茶的要大,并且发酵茶中磨碎的茶中氨基酸的浸出率比未磨碎要小,也就是说茶叶磨碎反而不利于氨基酸的浸出。炒青绿茶的咖啡碱与茶多酚和氨基酸有所不同,浓度越大,浸出平衡常数越大。一定程度的发酵有利于咖啡碱的浸出,但是完全发酵又会抑制咖啡碱的浸出。用GC和GC-MS分析了普通的炒青绿茶原料,脱咖啡碱绿茶和超临界CO2萃取的绿茶油的挥发油树脂的化学组成,所研究的茶叶是由超临界CO2脱咖啡碱的茶叶,由于超临界CO2的性质,对挥发性成分的选择性萃取,使得脱咖啡碱茶叶的香气种类和总量都大量的减少,而且所有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在绿茶原料中存在的低沸点的C5-C6的物质和高沸点的5,6-epoxy-β-ionone,nerolidol,6,10,14-trimethyl-pentadecanone都没有在脱咖啡碱绿茶中检测到。绿茶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有一些和绿茶原料中的相同,还有一些在绿茶原料中没有检测到,如(+)-β-cedrene,α-ionone,2-methyl-naphthalene等,可能的原因是绿茶中本来含有这些成分,但是含量较小,但是在绿茶油中得到富集,也可能是绿茶中没有这种成分,绿茶油的酯类物质在长时间的蒸馏中分解出来的。绿茶原料和脱咖啡碱绿茶的生化成分也进行了比较,绿茶原料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和脱咖啡碱绿茶差不多,咖啡碱的含量从2.90%降到0.77%。分析了红碎茶原料、红茶油和脱咖啡碱红茶的香气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红茶油的香气成分比红茶原料增长了46.1%,香气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在红茶油中发现了很多在红茶原料中没有发现的成分。共有的香气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了变化。脱咖啡碱红茶的香气成分与红茶原料很相似,只是几乎每一种香气成分都减少,总质量减少78.89%。用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乙醇提取过后剩余的物质是由长碳链的脂肪烃和长碳链的酯组成的混合物,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该物质熔点是75—78℃,与文献报道的蜡的结构与熔点一致。用薄层层析方法分析了乙醇提取的红茶油的成结果发现有两个颜色不同的点,说明乙醇的提取物中有两类性质不一样的物质。洞庭碧螺春是我国最主要的名茶之一,具有独特的香型。壬醛是新茶碧螺春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也是碧螺春茶不同于其它茶叶香气的特点之一。而研究陈茶碧螺春的香气发现,壬醛的含量大大减少,而苯甲醛的含量却上升很多,成为陈的碧螺春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新茶中壬醛与苯甲醛的比例是22.89,而陈茶中的比例为0.097,因此可将二者比例的数值来判断碧螺春新鲜度的标准。将碧螺春茶与另一名茶龙井的香气成分做了比较发现,同为炒青绿茶的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有焦糖香的吡嗪类和吡咯类物质,都有高含量的具有铃兰花香的芳樟醇和玫瑰花香的香叶醇。又有不同之处:碧螺春中壬醛的含量明显要比龙井茶中的高.
刘海兴[10](2004)在《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新技术。它具有高效、快速、微量、灵敏度高、实验经济、应用面广等特点。在化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采用四种毛细管电泳操作模式即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亲和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开展药物方面(中草药、中成药、生物样品、手性药物)的应用研究。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是毛细管电泳综述。分别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毛细管电泳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方向;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中药生药成分分析、其它非手性药物分析、手性药物分析);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第二章是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用于五味子酯甲的检测及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异构体拆分的研究。首先,研究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分离和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异构体含量的新方法;确定的最佳缓冲溶液是15 mmol/L 磷酸氢二钠(Na2HPO4)、15 mmol/L 硼砂(Na2B4O7)、10 mmol/L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5%(v/v)乙醇溶液;测得了女贞子、石楠叶及凌霄花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78.3 (RSD=2.75%) 和20.7 mg/g (RSD=2.97%)(n=5), 凌霄花中两种物质的含量为27.9 (RSD=3.67%) 和79.8 mg/g (RSD=3.44%)(n=5), 石楠叶中两种物质的含量为65.5 (RSD=3.73%) 和 60.4 mg/g (RSD=4.06%) (n=5);在女<WP=150>贞子提取液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回收率分别为102% (RSD=2.85%) 和104% (RSD=3.21%) (n=5);同时也研究了硼砂浓度、磷酸氢二钠浓度、SDS浓度和有机溶剂(乙醇)浓度对待测物质分离的影响。然后,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生脉注射液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确定的最佳缓冲溶液是25 mmol/L 硼砂(Na2B4O7)、30 mmol/L SDS、15% 乙醇溶液(pH=9.82);在此条件下获得了生脉注射液的最佳电泳指纹谱图。第三章是毛细管电泳用于丹皮酚、维生素C的检测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亲和作用的研究。首先,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丹皮酚和牛血清白蛋白的亲和常数及其在六味地黄丸中的含量;采用空白亲和毛细管电泳法(VACE)研究了丹皮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亲和作用,测得了亲和常数值;由非线性拟合得到的丹皮酚与BSA的亲和数据为k=1.72×104 L/mol, n=7.21;并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丹皮酚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的含量;本节为进一步研究丹皮酚的药理、药效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数据,同时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其次是毛细管电泳用于维生素C和BSA亲和作用及维生素C在一些溶液中稳定性的研究;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测得维生素C和BSA亲和常数为2.94×103 L/mol;对维生素C在水、40 mmol/L 氯化钠溶液、 40 mmol/L磷酸盐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维生素C在溶液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数据。最后,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五味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25 mmol/L硼砂(pH=9.74)的溶液为运行缓冲溶液,实现了维生素C与五味子中其它成分的有效分离;同时考察了电压、缓冲溶液浓度及pH值对五味子成分分离的影响。第四章是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头孢他啶、间苯二酚、水杨酸的检测及姜黄素电离常数的研究。首先,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血清中头孢他啶的浓度;确定的实验条件是30 mmol/L硼砂(pH=9.03)的溶液,电泳电压为16 kV, 紫外检测波长254 nm;头孢他啶浓度在0.7919.15 m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 (r=0.98),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5.9% (RSD=6.45%) (n=5),日内精密度RSD小于6.1%;本方法可作为头孢他啶及其代谢过程中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其次是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皮炎宁酊中间苯二酚和水杨酸的含量;<WP=151>确定的实验缓冲溶液是30 mmol/L硼砂溶液,pH为9.43。电泳电压为20 kV, 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1.2910.35 mg/mL (r=0.993); 间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1.4811.84 mg/mL (r=0.983)。最后,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素的二级电离常数及其在中药姜黄中的含量。在全面考虑活度系数影响条件下,提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电离平衡常数的理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姜黄素二级电离常数的测定;并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姜黄素在中药姜黄中的含量;在30 mmol/L Na2B4O7缓冲溶液(pH=10.3)的条件下,实现了姜黄组分的分离;本节为中药姜黄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第五章进行了毛细管电色谱法拆分头孢羟氨苄对映体的研究。制备了电色谱柱以研究头孢羟氨苄对映体的分离。确定的最优电泳条件是28.5 mmol/L 醋酸钠(NaAc)、0.95% (v/v) 醋酸(HAc)、19 mmol/L β- 环糊精 (β-CD) 和 5% (v/v) 异丙醇的甲酰胺溶液,运行电压为12 kV, 紫外检测波长为 254 nm, 进样时间为8 s。此条件下,头孢羟氨苄对映体的柱效分别为N1=5324 和 N2=23768, 选择性因子α=1.056, 分离度为Rs=0.978。同时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β-CD 浓度、有机添加剂(异丙醇)浓度、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的影响。
二、儿茶素休克尔分子轨道模型及其热力学平衡常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茶素休克尔分子轨道模型及其热力学平衡常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瓶贮葡萄酒酯化反应与氮杂环卡宾催化的氮—乙酰化反应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酒中氧化还原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 |
1.1.1 葡萄酒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香气成分的化学特性 |
1.1.2 装瓶陈酿葡萄酒中氧的变化 |
1.1.3 装瓶葡萄酒中H2S的变化 |
1.1.4 陈酿葡萄酒中硫醇的变化 |
1.1.5 陈酿葡萄酒中醛类变化 |
1.1.6 总结与展望 |
1.2 葡萄酒中羧酸、醇和酯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 |
1.2.1 葡萄酒中乙酸的变化 |
1.2.2 葡萄酒中己酸的变化 |
1.2.3 葡萄酒中辛酸的变化 |
1.2.4 葡萄酒中乙醇的变化 |
1.2.5 葡萄酒中己醇的变化 |
1.2.6 葡萄酒中乙酸乙酯的变化 |
1.2.7 葡萄酒中异丁醇的变化 |
1.2.8 葡萄酒中辛酸乙酯的变化 |
1.2.9 葡萄酒中乙酸异丁酯的变化 |
1.3 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葡萄酒香气物质特点 |
1.3.2 葡萄酒香气物质提取富集方法 |
1.3.3 葡萄酒香气物质分析方法 |
1.3.4 总结展望 |
1.4 计算化学在酯化可逆反应中的应用 |
1.4.1 葡萄酒装瓶以后酯化反应重要性 |
1.4.2 葡萄酒装瓶以后的反应条件及其它 |
1.4.3 计算化学基础计算理论 |
1.4.4 计算化学在酯化反应和酯水解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瓶贮葡萄酒中酯化和酯水解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可能反应路径R1a―R1d |
2.3.2 可能的反应路径R1w和R1e |
2.3.3 水介导的质子化路径与醇介导的质子化路径 |
2.4 总结 |
第三章 瓶贮葡萄酒中乙酸和乙醇酯化可逆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机理 |
3.3.2 能垒和速决步 |
3.3.3 速率常数及其比例 |
3.4 结论 |
第四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硫酰胺和醛的N-酰化反应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详细计算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布雷斯洛Breslow中间体的氧化 |
4.3.2 N-磺酰胺脱氢 |
4.3.3 氮杂环卡宾(NHC)的1,2-加成和消去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蛋白与药物分子以及蛋白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识别蛋白潜在和别构结合位点 |
1.2 采集多种蛋白构象 |
1.3 采集并确定多种配体小分子构象 |
1.4 计算药物分子与蛋白之间的结合自由能 |
1.4.1 MM/PBSA |
1.4.2 自由能微扰 |
1.4.3 热力学积分 |
1.5 优化蛋白晶体结构 |
1.6 构建伪受体模型 |
1.7 研究蛋白与小分子配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pH依赖机制 |
1.8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流程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常用力场 |
2.2.1 Amber力场 |
2.2.2 CHARMM力场 |
2.2.3 GROMOS力场 |
2.2.4 OPLS力场 |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运动方程积分方法 |
2.3.1 Verlet积分方法 |
2.3.2 蛙跳积分方法 |
2.3.3 速度Verlet积分方法 |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温度耦合方法 |
2.4.1 Berendsen温度耦合算法 |
2.4.2 Velocity Rescaling温度耦合算法 |
2.4.3 Andersen随机碰撞温度耦合算法 |
2.4.4 Nose-Hoover温度耦合算法 |
2.5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压力耦合方法 |
2.5.1 Berendsen压力耦合算法 |
2.5.2 Parrinello-Rahman压力耦合算法 |
2.6 周期边界条件 |
2.7 键长限制算法 |
2.7.1 SHAKE键长限制算法 |
2.7.2 LINCS键长限制算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酪氨酸473点突变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罗格列酮相互作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理论计算方法与步骤 |
3.2.1 起始结构处理 |
3.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设置 |
3.2.3 氢键作用分析 |
3.2.4 罗格列酮与PPAR-γ残基相互作用能计算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体系稳定性 |
3.3.2 点突变对PPAR-γ和罗格列酮氢键作用影响 |
3.3.3 岁格列酮与PPAR-γ残基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天冬氨酸181定点突变对蛋白酪氨磷酸酯酶1B与磷酸化酪氨酸底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理论计算方法与步骤 |
4.2.1 起始结构预处理 |
4.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设置 |
4.2.3 动态相关分析 |
4.2.4 主成分分析 |
4.2.5 氢键作用分析 |
4.2.6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2.7 底物与PTP1B活性位点残基相互作用能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PTP1B/底物复合物稳定性分析 |
4.3.2 动态相关分析 |
4.3.3 主成分分析 |
4.3.4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3.5 点突变对底物和PTP1B活性位点残基氢键作用影响 |
4.3.6 点突变对底物与PTP1B活性位点残基相互作用能影响 |
4.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激动剂和拮抗剂分子识别差异 |
5.1 引言 |
5.2 理论计算方法与步骤 |
5.2.1 起始结构处理 |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设置 |
5.2.3 氢键作用分析 |
5.2.4 激动剂13M和拮抗剂471与PPAR-α残基相互作用能计算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体系稳定性 |
5.3.2 激动剂13M和拮抗剂471与PPAR-α残基氢键作用差异分析 |
5.3.3 激动剂13M和拮抗剂471与PPAR-α残基相互作用能差异 |
5.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二肽基肽酶-Ⅳ活性位点残基对抑制剂结合的贡献 |
6.1 引言 |
6.2 理论计算方法与步骤 |
6.2.1 起始结构处理 |
6.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设置 |
6.2.3 氨键作用分析 |
6.2.4 抑制剂与DPP-Ⅳ残基相互作用能计算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DPP-Ⅳ/抑制剂复合物体系稳定性 |
6.3.2 氢键作用分析 |
6.3.3 抑制剂与DPP-Ⅳ残基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
6.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内容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录 |
(3)几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化学理论 |
1.1.1 量子化学的发展 |
1.1.2 量子化学的应用 |
1.1.3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1.2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1.2.1 Hohenberg-Kohn 定理 |
1.2.2 Kohn-Sham 方程 |
1.2.3 交换相关泛函 |
1.3 Gaussian 程序 |
1.3.1 Gaussian03 |
1.3.2 Gaussian 中的化学理论模块 |
1.3.3 Gaussian 中常用的基组 |
1.4 自由基与抗氧化剂 |
1.4.1 自由基 |
1.4.2 抗氧化剂 |
1.5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1.5.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及其分布 |
1.5.2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机制 |
1.6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木犀草素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
2.3.2 酚羟基解离能(BDE)分析 |
2.3.3 木犀草素半醌式自由基电子自旋密度分析 |
2.3.4 前线轨道分析 |
2.3.5 木犀草素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动态模拟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三种木犀草素衍生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的构型分析 |
3.3.2 NBO 电荷布居分析 |
3.3.3 酚羟基解离能(BDE)分析 |
3.3.4 前线轨道分析 |
3.3.5 消除自由基的模拟实验 |
3.4 结论 |
第四章 山奈酚的抗氧化活性及与水分子作用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山奈酚的红外振动光谱 |
4.3.2 几何构型分析 |
4.3.3 酚羟基解离能(BDE)分析 |
4.3.4 前线轨道分析 |
4.3.5 山奈酚―H_2O 复合物 |
4.4 结论 |
第五章 黑沙蒿中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
5.3.2 NBO 电荷布局分析 |
5.3.3 酚羟基解离能(BDE)分析 |
5.3.4 前线分子轨道及其轨道能级分析 |
5.3.5 鼠李素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动态模拟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甘草和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化学理论 |
1.1.1 量子力学 |
1.1.2 量子化学 |
1.2 GAUSSIAN 程序 |
1.2.1 Gaussian03 |
1.2.2 Gaussian 中的化学理论模块 |
1.3 自由基 |
1.3.1 自由基的概念 |
1.3.2 自由基的分类 |
1.4 抗氧化剂 |
1.4.1 抗氧化剂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1.4.2 抗氧化剂的分类及抗氧化反应的机理 |
1.5 甘草和黄芪 |
1.5.1 黄酮类化合物 |
1.5.2 甘草 |
1.5.3 黄芪 |
1.6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四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
2.3.2 NBO 电荷布局数 |
2.3.3 酚羟基解离能 BDE |
2.3.4 前线分子轨道及轨道能级 |
2.4 结论 |
第三章 异甘草素分子红外光谱性质及反应活性预测的 DFT 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
3.3.2 分子的红外光谱研究 |
3.3.3 酚羟基解离能 BDE |
3.3.4 前线分子轨道及轨道能级 |
3.3.5 半醌式自由基的自旋密度分布 |
3.3.6 分子抗氧化活性位点的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黄芪异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
4.3.2 NBO 电荷布居数 |
4.3.3 酚羟基解离能 BDE |
4.3.4 前线分子轨道及轨道能级 |
4.3.5 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过程模拟 |
4.4 结论 |
第五章 毛蕊异黄酮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
5.3.2 NBO 电荷布居数 |
5.3.3 半醌式自由基的自旋密度分布 |
5.3.4 酚羟基解离能 BDE |
5.3.5 前线分子轨道图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发色体系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木材颜色的形成 |
1.3 木材颜色的色度学表征 |
1.4 化学组成与木材颜色的关系 |
1.4.1 抽提物 |
1.4.2 木素 |
1.4.3 半纤维素 |
1.5 木材受热变色的机理分析 |
1.5.1 木材的受热变色 |
1.5.2 木材干燥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
1.5.3 木材热处理过程中酸性成分的产生 |
1.5.4 木材热处理过程中多糖的酸性水解 |
1.6 木材受热变色的研究进展 |
1.7 量子化学的发展与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
1.7.1 量子化学的发展 |
1.7.2 量子化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抽提物组分对木材热诱发变色的贡献及典型结构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溶剂抽提对刺槐颜色及热诱发变色的影响 |
2.2.2 二氧六环抽提物对刺槐热诱发变色的影响 |
2.2.3 无抽提物试样的热诱发变色 |
2.2.4 抽提物成分标准试样热变色的研究 |
2.3 小结 |
3 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木素结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抽提物试样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颜色特性分析 |
3.2.2 磨木木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颜色特性分析 |
3.2.3 Braun’s木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分析 |
3.3 小结 |
4 热处理条件对木材热诱发变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热处理条件对未抽提刺槐试样变色的影响 |
4.2.2 热处理条件对抽提木粉变色的影响 |
4.2.3 热处理条件对刺槐试件变色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典型发色体系形成化学机理 |
5.1 刺槐亭醇-4α-醇结构优化 |
5.1.1 计算方法 |
5.1.2 刺槐亭醇-4α-醇构型分析 |
5.2 刺槐亭醇-4α-醇的自由基反应密度泛函分析 |
5.2.1 Fukui函数分析 |
5.2.2 刺槐亭醇-4α-醇羟基的键级分析 |
5.2.3 刺槐亭醇-4α-醇的羟基键解离能分析 |
5.2.4 刺槐亭醇-4α-醇自由基的自旋密度分布分析 |
5.2.5 刺槐亭醇-4α-醇自由基键级与键长分析 |
5.2.6 刺槐亭醇-4α-醇自由基反应机理分析 |
5.3 酸性条件下刺槐亭醇-4α-醇自缩合反应的密度泛函分析 |
5.4 典型抽提物结构与木素的相互作用 |
5.5 典型发色体系的颜色特征 |
5.5.1 试验方法 |
5.5.2 产物分离与纯化 |
5.5.3 色度指数变化 |
5.5.4 光谱分析 |
5.6 小结 |
6 木材热诱发变色对比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备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抽提及热处理对木粉颜色的影响 |
6.2.2 抽提及热处理对木粉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
6.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分析 |
6.2.4 热重分析(TGA)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由基 |
1.2 抗氧化剂 |
1.2.1 抗氧化剂的概念 |
1.2.2 抗氧化剂的分类 |
1.3 黄芩 |
1.3.1 黄芩介绍 |
1.3.2 黄酮类化合物 |
1.4 量子化学理论 |
1.4.1 量子力学的建立 |
1.4.2 量子化学 |
1.5 Gaussian 程序 |
1.5.1 Gaussian03 |
1.5.2 Gaussian 中的化学理论模型 |
1.6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2.3 计算结果分析讨论 |
2.3.1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
2.3.2 从酚羟基键长探讨分子活性 |
2.3.3 酚羟基氢原子上自然轨道电荷布局数分析 |
2.3.4 酚羟基的解离焓(BDE)分析 |
2.3.5 前线轨道分析 |
2.3.6 分子的疏水性参数 |
2.4 结论 |
第三章 黄芩苷和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3.3.1 计算得到的黄芩苷分子与标准黄芩苷分子红外光谱图的比较 |
3.3.2 前线轨道分析 |
3.3.3 黄芩苷消除·OH 自由基的反应机理 |
3.4 黄芩苷的抗氧化机制 |
第四章 千层纸素-A 和汉黄芩素抗氧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振动光谱分析 |
4.3.2 NBO 电荷布局分析 |
4.3.3 分子能量分析 |
4.3.4 前线轨道分析 |
4.3.5 消除自由基的模拟实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野黄芩苷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及反应活性预测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计算结果和数据分析 |
5.3.1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
5.3.2 野黄芩苷的极性和疏水参数 |
5.3.3 基于红外光谱的活性分析 |
5.3.4 酚羟基的解离焓(BDE)分析 |
5.3.5 半醌式自由基的自旋密度布局分析 |
5.3.6 前线轨道分析 |
5.3.7 野黄芩苷抗氧化性活性位点的讨论 |
5.4 野黄芩苷的抗氧化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天然植物黄连提取物的染色性及其功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医用功能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医用功能纺织品的分类 |
1.2.2 医用纺织品技术开发的一般方法 |
1.3 天然植物染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常用的药用植物染料 |
1.3.2 天然染料存在的缺陷及提高染色效果的方法 |
1.3.3 染色织物的抗菌及稳定性 |
1.4 药理功能的评定方法 |
1.4.1 药理纺织品的作用机理 |
1.4.2 药效及持久性评定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黄连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 |
2.1 基本方法 |
2.1.1 提取方法及比较 |
2.1.2 提取效率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黄连提取液的光谱曲线测定 |
2.2.3 标准曲线测定 |
2.2.4 黄连色素的提取正交实验 |
2.2.5 黄连提取物与标准品的色谱比较 |
2.2.6 黄连提取液的稳定性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黄连提取液的光谱曲线 |
2.3.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3 水煎煮法提取工艺的确定 |
2.3.4 精密度实验 |
2.3.5 黄连提取物的色谱定性 |
2.3.6 黄连提取液的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连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工艺 |
3.1 染色过程及理论 |
3.1.1 染色过程与平衡 |
3.1.2 染料吸附理论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吸附等温线测定 |
3.2.3 吸附平衡测定 |
3.2.4 黄连染丝绸的染色工艺 |
3.2.5 黄连染毛织物的染色工艺 |
3.2.6 黄连染腈纶纤维的染色工艺 |
3.2.7 颜色特征值的测定 |
3.2.8 色牢度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黄连染丝绸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3.3.2 黄连染羊毛,腈纶和棉纤维的吸附等温线 |
3.3.3 黄连染羊毛,腈纶和棉纤维的动力学分析 |
3.3.4 黄连染丝绸的染色工艺 |
3.3.5 黄连染毛织物的染色工艺 |
3.3.6 黄连染腈纶纤维的染色工艺 |
3.3.7 色牢度评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连染色的光及药理稳定性评价 |
4.1 染色后的颜色保持与药理稳定 |
4.1.1 颜色的保持 |
4.1.2 药理作用的稳定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染色织物的光稳定性测定 |
4.2.3 染色织物的释放实验 |
4.2.4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 |
4.2.5 抗菌测试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抗紫外和光褪色特性 |
4.3.2 黄连染色织物的释放 |
4.3.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4.3.4 抗菌测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加表层黄连上染率的方法 |
5.1 表面改性方法 |
5.1.1 增加黄连上染率的意义 |
5.1.2 表面改性方法及选择 |
5.1.3 表面改性效果评价方法和内容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羊毛织物的电晕处理 |
5.2.3 羊毛织物的介质阻挡放电处理 |
5.2.4 丝胶改性棉织物 |
5.2.5 氧化棉的丝肽改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晕处理对毛织物表面性能的影响 |
5.3.2 介质阻挡放电处理对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
5.3.3 黄连对丝胶改性棉织物的染色 |
5.3.4 丝肽涂覆氧化棉的染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纳米介孔磷酸铁盐及氧化物生物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研究概述 |
1.1.1 纳米材料定义与性质 |
1.1.2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2 介孔材料 |
1.2.1 介孔材料的定义与性质 |
1.2.2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
1.2.3 介孔材料的应用 |
1.3 微生物合成的简介 |
1.3.1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3.2 微生物模板 |
1.3.3 合成机理 |
1.4 测试手段 |
第2章 微生物合成磷酸铁及结构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1.1 纳米磷酸铁 |
2.1.2 介孔磷酸铁盐 |
2.1.3 性质及应用 |
2.2 微生物合成纳米介孔磷酸铁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微生物矿化合成层状磷酸铁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生物为模板合成LIFEPO_4/C 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1.1 LiFePO_4的结构与性能 |
3.1.2 LiFePO_4的制备方法 |
3.1.3 LiFePO_4的改性研究 |
3.2 微波法合成纳米LiFePO_4/C 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构表征分析 |
3.2.3 电池性能测试 |
3.2.4 小结 |
3.3 碳热还原法合成纳米LiFePO_4/C 及电化学测试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小结 |
第4章 微生物为模板合成介孔铁氧化物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 |
4.1 微生物为模板合成介孔三氧化二铁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小结 |
4.2 微生物为模板合成介孔四氧化三铁及磁性能表征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茶多酚)合成纳米单质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过程 |
5.2.4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波法合成纳米偏磷酸铁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设备 |
6.2.3 合成方法 |
6.2.4 样品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9)茶叶香气化学及超临界CO2处理对茶叶香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茶叶及其香气的相关介绍 |
1.茶叶的基本介绍 |
2.茶叶香气的研究历史及其化学组成 |
3.茶叶香气的提取方法 |
4.茶叶香气的定量计算方法 |
5.茶叶香气的生成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几种茶叶热力学常数的研究 |
摘要 |
1.文献综述 |
2.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 |
2.2 样品中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
2.2.1 主要试剂 |
2.2.2 茶多酚总量的测定 |
2.2.3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
2.2.4 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
2.3 样品制备 |
2.4.热力学常数的测定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炒青绿茶茶多酚数据 |
3.2 各种茶类热力学数据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脱咖啡碱绿茶的香气化学研究 |
摘要 |
1.文献综述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香气成分分析 |
2.2.3 绿茶原料和脱咖啡碱绿茶的分析条件 |
2.2.4 绿茶油的分析条件 |
2.3 样品中主要生化成分分析条件 |
3.结果与讨论 |
3.1 各茶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
3.2 绿茶原料和脱咖啡碱绿茶的香气特征比较 |
3.3 绿茶油和绿茶原料的香气特征比较 |
3.4 绿茶原料和其它绿茶香气特征比较 |
3.5 绿茶原料和脱咖啡碱绿茶生化成分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脱咖啡碱红茶香气的化学组成 |
摘要 |
1.文献综述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样品成分的分析 |
3.结果和讨论 |
3.1 红碎茶、红茶油及其脱咖啡碱红茶的挥发性成分 |
3.2 红茶油和原料红茶的比较 |
3.3 红茶原料与脱咖啡碱红茶的比较 |
3.4 红茶原料与中国的工夫名茶祁门红茶的香气比较 |
3.5 红茶油中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
3.6 红茶油的成分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洞庭碧螺春的香气组成 |
摘要 |
1.文献综述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样品挥发性油成分的分析 |
3.结果与讨论 |
3.1 洞庭碧螺春的挥发性香气的化学成分 |
3.2 新、陈碧螺春的香气比较 |
3.3 碧螺春茶与龙井茶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10)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 |
1.2 毛细管电泳的类型、特点及毛细管电泳的发展方向 |
1.3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4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工作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用于五味子酯甲的检测及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异构体拆分的研究 |
2.1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异构体的含量 |
2.1.1 引言 |
2.1.2 实验 |
2.1.2.1 仪器与材料 |
2.1.2.2 实验过程 |
2.1.2.3 样品制备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磷酸盐和硼砂缓冲体系对分离的影响 |
2.1.3.2 SDS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2.1.3.3 有机溶剂对分离的影响 |
2.1.3.4 定量分析 |
2.1.3.4.1 标准曲线、重现性 |
2.1.3.4.2 样品测定 |
2.1.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2.2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仪器与试剂 |
2.2.2.2 实验过程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3.1 缓冲溶液浓度对生脉注射液中成分分离的影响 |
2.2.3.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生脉注射液中成分分离的影响 |
2.2.3.3 有机溶剂对生脉注射液中成分分离的影响 |
2.2.3.4 标准曲线 |
2.2.3.5 定量分析 |
2.2.3.6 回收率 |
2.2.3.7 精密度 |
2.2.3.8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用于丹皮酚、维生素C的检测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亲和作用的研究 |
3.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丹皮酚和牛血清白蛋白的亲和常数及其在六味地黄丸中的含量 |
3.1.1 引言 |
3.1.2 实验 |
3.1.2.1 仪器与试剂 |
3.1.2.2 实验方法 |
3.1.2.3 样品处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3.1 亲和常数的测定 |
3.1.3.1.1 亲和常数测定的理论简介 |
3.1.3.1.2 实际应用 |
3.1.3.2 六 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
3.1.3.2.1 缓冲溶液浓度对丹皮酚淌度及样品溶液组分分离的影响 |
3.1.3.2.2 运行电压对丹皮酚淌度及样品溶液组分分离的影响 |
3.1.3.2.3 缓冲溶液的pH值对丹皮酚淌度及样品溶液组分分离的影响 |
3.1.3.2.4 标准曲线 |
3.1.3.2.5 精密度 |
3.1.3.2.6 定量分析 |
3.1.3.2.7 回收率 |
参考文献 |
3.2 毛细管电泳用于维生素C和BSA亲和作用及维生素C在一些溶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 |
3.2.2.1 仪器与试剂 |
3.2.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Vc与BSA亲和常数的测定 |
3.2.3.1.1 亲和常数测定的理论简介 |
3.2.3.1.2 实际应用 |
3.2.3.2 Vc在溶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3.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五味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 |
3.3.1 引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2.1 仪器与试剂 |
3.3.2.2 实验过程 |
3.3.2.3 样品制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缓冲溶液浓度对维生素C保留时间及五味子成分分离的影响 |
3.3.3.2 电压对维生素C保留时间及五味子成分分离的影响 |
3.3.3.3 缓冲溶液pH值对维生素C保留时间及五味子成分分离的影响 |
3.3.3.4 线性关系 |
3.3.3.5 样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头孢他啶、间苯二酚、水杨酸的检测及姜黄素电离常数的研究 |
4.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清中头孢他啶的浓度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2.1 仪器与试剂 |
4.1.2.2 电泳条件 |
4.1.2.3 生物样品处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电泳条件的选择 |
4.1.3.2 标准曲线 |
4.1.3.3 回收率 |
4.1.3.4 精密度 |
4.1.3.5 头孢他啶动力学实验 |
参考文献 |
4.2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皮炎宁酊中间苯二酚和水杨酸的含量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2.1 仪器与试剂 |
4.2.2.2 实验方法 |
4.2.2.3 样品溶液的配制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3.1 电泳条件的选择 |
4.2.3.2 标准曲线 |
4.2.3.3 精密度试验 |
4.2.3.4 样品含量的测定 |
4.2.3.5 回收率 |
4.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4.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素的二级电离常数及其在中药姜黄中的含量 |
4.3.1 引言 |
4.3.2 实验 |
4.3.2.1 仪器与试剂 |
4.3.2.2 实验方法 |
4.3.2.3 样品处理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3.1 姜黄素电离常数的测定 |
4.3.3.1.1 测定电离常数的理论基础 |
4.3.3.1.2 pKa的测定 |
4.3.3.2 姜黄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
4.3.3.2.1 缓冲溶液的pH值对姜黄样品溶液组分分离的影响 |
4.3.3.2.2 运行电压对姜黄样品溶液组分分离的影响 |
4.3.3.2.3 标准曲线 |
4.3.3.2.4 定量分析 |
4.3.3.2.5 回收率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毛细管电色谱拆分头孢羟氨苄对映体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电色谱柱的制备 |
5.2.3 实验过程 |
5.2.4 样品溶液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模式的选择 |
5.3.2 β-CD浓度对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的影响 |
5.3.3 缓冲溶液pH值对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的影响 |
5.3.4 异丙醇浓度对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的影响 |
5.3.5 电压对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的影响 |
5.3.6 进样时间对头孢羟氨苄手性拆分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儿茶素休克尔分子轨道模型及其热力学平衡常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瓶贮葡萄酒酯化反应与氮杂环卡宾催化的氮—乙酰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 高金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2]蛋白与药物分子以及蛋白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刘梦源. 山东大学, 2014(04)
- [3]几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齐婧敏.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4]甘草和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张鑫.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5]木材热诱发变色过程中发色体系形成机理[D]. 陈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6]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 刘小宁. 河南师范大学, 2012(12)
- [7]天然植物黄连提取物的染色性及其功能性[D]. 柯贵珍. 东华大学, 2011(07)
- [8]纳米介孔磷酸铁盐及氧化物生物合成与表征[D]. 周伟家.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9(03)
- [9]茶叶香气化学及超临界CO2处理对茶叶香气影响的研究[D]. 韩孝坤. 浙江大学, 2006(11)
- [10]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刘海兴. 吉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