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冉恒谦,梁健,张林霞,周红军,李艺[1](2021)在《“十三五”地质钻探工程技术发展回顾及“十四五”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发展是地质钻探工程事业的核心、灵魂和第一驱动力。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地质钻探工程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深刻认识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新要求,系统把握地质科技创新基础,展望了地质钻探工程技术"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
刘耀宁[2](2020)在《构造煤井下探测的激电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造煤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高危煤体,预先圈定其发育范围可为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构造煤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为此,基于构造煤物性特点,提出构造煤井下激电探测技术,即在采煤工作面巷道或钻孔中采用激发极化法进行小范围构造煤探测。为探讨构造煤井下激电探测技术的可行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构造煤全空间激电场分布规律研究,阐明了构造煤激电探测技术的物理机制,探讨了构造煤井下激电观测方法,进行了构造煤井下激电探测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为实现构造煤激电特征实验室原位测试,根据构造煤特点,在单动双层管钻具基础上设计并加工了构造煤取样钻具,实现了构造煤煤样在内置样品罐中直接保存,减少了取样扰动的影响,保证了构造煤岩的近似原位性。(2)基于Cole-Cole模型,理论分析了构造煤实分量、虚分量、相位和振幅的频谱特征;同时采集了不同煤岩试样,对碎粒煤、糜棱煤两类极易突出构造煤体及原生结构煤进行了复电性测试,分析了不同煤体的激电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原生结构煤与与构造煤阻抗、充电率差异明显,时间常数差异较小,证实原生结构煤与构造煤存在激电效应差异,具备激电探测的物理基础。(3)建立了不同参数的激电效应物理模型,对点电源条件下,不同激电参数下视幅频率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视幅频率在异常体边界之间有一个从负值过渡到正值的过程,且在异常体下边界处视幅频率值达到最大,通过视幅频率值能够非常准确地反应出极化异常分布位置和分布范围。(2)对于立方体极化模型,在相同条件下低阻极化模型响应较高阻极化模型更强。对于板状体模型,视幅频率分布与板状体分布状态有一定关系,对于垂直板状体,视幅频率分布规律与立方体模型视幅频率分布规律一致;对于倾斜板状模型,视幅频率分布形态能够反映倾斜板状体的倾斜方向,低阻倾斜板状体视幅频率等值线倾斜方向与异常体倾斜方向一致,高阻倾斜板状体视幅频率等值线倾斜方向与异常体倾斜方向垂直;对于水平板状模型,高阻极化异常体较低阻极化异常体响应更明显。(3)Cole-Cole模型参数及供电频率对视幅频率变化有一定影响,充电率参数m反应异常体极化性质,与视幅频率值呈正相关;时间常数?和相关系数c与视幅频率无明显正负相关关系;供电频率对视幅频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视幅频率峰值所对应的特征频率上,其中时间常数?对特征频率影响显着,m对特征频率影响不大,相关系数c对特征频率几乎无影响。(4)建立了井下顺煤层煤壁观测系统,详细分析了装置形式、围岩电阻率、煤层厚度、测量极距、异常体大小等因素对探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极观测装置对施工、工作面内构造煤电性界面的划分效果最为理想;煤层厚度对煤层探测方法效果有一定影响,顺煤层煤壁探测方法对薄煤层探测效果优于厚煤层,当煤层较厚时,需要更大的供电极距;测量极距对异常体探测效果有一定影响,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电极对视电阻率和视幅频率的影响以及工作效率,合理布设电极。(5)对井下钻孔阵列观测、巷-孔阵列观测、孔-巷阵列观测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其中钻孔阵列方式可以实现构造煤沿钻孔方向发育范围的探测;巷-孔阵列观测方式不但可以确定构造煤发育深度,同时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可以实现煤层中构造煤深度及空间赋存方位的探测;孔-巷阵列观测方式测量数据丰富,有利于综合解释分析。(6)基于双模网络并行电法技术进行了构造煤井下激电法探测试验,所圈定的构造煤发育位置及范围与实际结果一致,证实了该方法在小范围内探测构造煤发育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82幅,表4个,参考文献115篇。
赵永红,田罡,王航,张琼[3](2019)在《求解滑坡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文中指出精确求解滑坡位移场对于滑坡灾害的监控与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用于滑坡位移场计算,可以快速准确得到滑坡在一段时间的位移场信息.本文以梅坪滑坡位移场求解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求解滑坡位移场的具体过程.对不同时间采集得到的梅坪滑坡图像,首先进行灰度化处理,以消除色彩、光照等因素造成的干扰;其次利用所选的标志点对两幅图像进行平移、旋转等校正,消除因人为拍照所引起的误差;最后对两幅图进行匹配求解得到对应时间的滑坡位移场.采用实验室标定方法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小形变范围内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滑坡位移场计算的应用上提供支持.
黄长兵[4](2017)在《四川盆地三叠系隐伏性钾矿测井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业钾肥消耗量大,2010年达到1400万吨,几乎是全世界钾肥生产量的一半,预计到2020年的农用钾消耗量则可能达到1820万吨。钾盐需求量的30%-50%需长期进口,2012年钾盐实际对外依存度为45.20%,钾肥资源非常紧缺。国内钾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目前勘探开发程度低,急需在油钾兼探的过程中,深度挖潜国内的钾资源。钾盐是一种蒸发岩矿产,赋存在含盐层系中,通常难见地表露头,皆深埋于地下数百至数千米,呈隐伏矿体。四川盆地三叠系隐伏性钾资源丰富,具有多期成盐、三期聚钾的特点。三叠系地层中蒸发岩极为发育,石膏层、盐卤水广泛分布,富含盐岩及杂卤石,局部见钾镁盐矿物。目前发现的富钾矿物主要包括杂卤石和富钾卤水,发育在三叠系的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然而,由于这些钾矿资源在盆地内埋藏较深,分布极不均匀,成因类型复杂多样,目前对这些钾矿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定性认识上,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较少,且钾矿的有效资源量及其分布尚不清楚,缺乏完整的钾资源评价体系。论文以测井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油钾兼探过程中的钻孔资料,结合取芯、录井以及水化学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三叠纪地层的杂卤石、富钾卤水等钾资源进行精细研究。首先,根据前人对四川盆地的认识,将整个四川盆地划分为5个成盐区,总结出四川盆地盐系地层的时空展布特征,在各个成盐区中筛选出有利的成盐成钾构造,包括平落坝构造、长寿双龙构造、宣汉黄金口构造、广安构造等,并进一步分析各构造内盐层的盐矿类型及特征。其次,利用水分析化验资料,总结四川盆地三叠系地层的卤水水化学特征以及水溶岩盐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卤水的矿化度为100-380g/L,矿化度高,主要离子为Cl-和Na+,SO42-含量不高,HCO3-含量低,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为主。含盐层段化学分析结果显示,Na+和Cl-的含量最高,而Ca2+和SO42-含量次之,表明主要的矿物为石盐,含硬石膏,而K+和Mg2+含量的变化与杂卤石的含量相关。重点分析有利含钾构造内水化学特征系数(钾氯系数(K×103/Cl)、溴氯系数(Br×103/Cl)、钾溴系数(K/Br)等),分析结果对找钾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富钾卤水和杂卤石的形成机制。在油钾兼探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测井资料,对钾矿有一定指示作用的曲线包括自然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NGS)、声波时差(AC)、补偿中子(CNL)、密度测井(DEN)和电阻率(RT)。通过对含钾地层不同类型矿物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岩盐、石膏、杂卤石等曲线差异特别明显,但对于岩性不纯的杂卤石测井曲线差异不明显,且利用单一测井曲线识别钾盐矿物难度较大,往往具有多解性。研究区范围较大,井数较多,本论文综合利用交会图法、Fisher判别法、神经网络法以及支持向量机法等手段快速识别岩性,并且对四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支持向量机岩性识别准确性高,能有效的识别出杂卤石层。对于卤水层,本论文提出了组合测井识别法,但是考虑到研究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有限,采用含水饱和度计算法识别卤水层效果较好。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之上,利用建立体积物理模型的方法,计算杂卤石的体积含量,并计算K2O视含量,探讨了杂卤石含钾量。利用水分析资料、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分析卤水层的含钾量计算方法,并探讨了其准确性。通过对盆地有利含钾构造内单井分析,确定出杂卤石层、富钾卤水层的厚度及分布。最后,落实达工业品位的杂卤石和富钾卤水平面分布规律。采用容积法、有限元法以及非稳定流井解析法等计算富钾卤水的资源量,利用地震属性对杂卤石进行预测。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四川盆地三叠系钾矿识别评价方法,为后期钾资源的勘探开发服务。
封伟[5](2016)在《煤田测井曲线综合对比在子长矿区勘探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物理测井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工业中适用性很强的一门技术。在石油勘探、煤田勘探、铀矿勘探及部分金属矿勘探中,地球物理测井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手段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煤田测井的曲线对比分析,并在子长矿区进行综合对比研究。本文首先介绍煤田测井的概念及其原理,介绍它不但可以定性的识别出煤层,而且可以定量的解释出煤层的深度、厚度、煤夹矸厚度等核心数据。同时介绍煤田测井中几种参数的测井原理和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煤田测井曲线的对比分析原理和要达到的地质目的,最后进行综合应用研究。本文研究以子长矿区煤田勘探生产为实例,将勘查区多个单孔测井曲线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反映的曲线形态规律进行总结,达到解释地质问题的目的。最终验证煤田测井对比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修南海[6](2015)在《基于随钻地质信息的地层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随钻测井技术开始广泛的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当中。地层识别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在随钻测井的过程中进行地层识别是当前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层识别就是利用测井曲线中的不同地层的特征响应进行分类识别的过程。随钻的过程中准确的地层识别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地质导向依据,进而在寻找油气资源和评估油气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实际的储层是非均质的,传统的地层识别方法很难反映储层的真实特征。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自组织、自学习、非线性和容错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对储层中岩层的特征进行学习记忆,进而实现利用测井信息识别未知岩层的工作。本文中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随钻测井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法,利用测井信息对地层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完成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收集整理了某地区的测井资料,并利用测井资料对该地区的地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测井曲线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实验分析的初始数据;研究了三种数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在地层识别中的应用,编写程序实现了这些算法,最终设计和实现地层识别系统;利用地层识别系统对测井曲线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论文中主要的创新工作是提出了利用改进的BP算法和融合遗传算法的RPROP算法进行随钻测井地层识别,结合算法搭建神经网络模型完成预测地层类别,给出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学习样本训练和网络训练的方法设计,最后给出了预测的结果及结果对比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作为一种具有自组织、组学习、非线性和容错性的方法能更好的识别地层。与改进的BP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融合遗传算法的RPROP算法在地层识别中效果更好,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利用神经网络对测井数据进行地层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在地层识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马邮国[7](2014)在《HLC勘查区煤工业分析测井解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煤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煤工业分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了解煤质特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评价煤质的一个标准,对于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和其工业用途有着重大的意义。煤工业分析通常可由煤样实验室分析、测井体积模型法和概率模型法来确定。过去,煤工业分析主要是由煤样实验室分析获得,但这种方法有着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然而,测井资料中不但包含着丰富的原始状态下地层的物理信息,而且作为其测定成果的测井曲线能够携带大量的和连续的地层地质信息。相对于煤工业分析的实验测试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具有不扰动被测煤样的自然结构和原始状态等优点,很好的弥补了实验室测试的不连续等缺陷。论文以HLC勘查区实际资料为依据,以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为手段,以预测勘查区5#煤工业分析指标为研究目的,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煤的工业分析指标与测井幅值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证了利用测井幅值参数预测煤工业分析指标的可行性,为后续二者之间的定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分别建立煤的工业分析指标与测井曲线幅值参数的一元回归预测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最后,对这些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选取模型显着性最高、拟合度最好、回归残差最小的回归模型作为研究区的最佳预测模型,并对选取的预测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方法在研究区取得的良好效果表明:在煤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利用测井资料来预测煤工业分析指标是一种快捷、经济、实用的手段,可以推广和应用。
屈俊涛,李辉[8](2011)在《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文中认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也是突出的,物的状态、特性又决定了危险源存在的不可抗性,因此,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张锋,袁超,黄隆基[9](2011)在《中国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是以同位素中子源产生的中子与井眼和地层物质元素原子核发生作用,通过探测中子或伽马射线,从而进行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元素含量等地质和工程参数确定的测井技术。本文概述了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回顾了我国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及应用,并展望了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发展前景。
张景考,韩绪山,孙淑华,王克敏[10](2002)在《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石膏矿勘探孔中使用聚焦电阻率、密度(长、短源距伽玛伽玛)、岩性密度(散射伽玛能谱———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中子孔隙度、自然伽玛、声波速度、井径和井斜等测井方法,可以精确划分出石膏矿层的深度、厚度、结构,并能区分出石膏和硬石膏,判定石膏含量。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测井方法解释石膏矿层,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地质效果,为石膏矿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构造煤井下探测的激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岩、矿石激发极化效应机理 |
2.2 点电源场基本理论 |
2.3 井下激电法观测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构造煤复电性测试 |
3.1 构造煤取样方法研究 |
3.2 激发极化模型 |
3.3 构造煤复电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全空间均匀介质视幅频率分布规律研究 |
4.1 有限元基础 |
4.2 模型设计与实现 |
4.3 全空间均匀介质视幅频率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激电法井下观测方法研究 |
5.1 井下顺煤层煤壁探测 |
5.2 不同观测装置及参数模拟分析 |
5.3 观测方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构造煤井下探测试验 |
6.1 仪器选择 |
6.2 测线布置 |
6.3 探测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求解滑坡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求解滑坡位移场 |
1.1 彩色图像的灰度处理 |
1.2 方位校正 |
1.3 灰度归一化处理 |
1.4 对前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相关计算 |
1.5 室内标定实验 |
2 结论与讨论 |
(4)四川盆地三叠系隐伏性钾矿测井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钾矿资源现状 |
1.2.2 固态钾矿评价方法与资源量评价 |
1.2.3 液态钾矿评价方法及资源量评价 |
1.3 研究面临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隐伏性钾矿时空分布及类型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四川盆地岩盐时空分布 |
2.2.1 含盐构造特征 |
2.2.2 成盐时空分布 |
2.3 三叠系地层沉积特征 |
2.3.1 沉积背景 |
2.3.2 成盐期古地理特征 |
2.3.3 有利成钾期 |
2.4 含盐层矿物类型 |
2.4.1 岩盐特征 |
2.4.2 典型杂卤石特征 |
2.4.3 硬石膏特征 |
2.4.4 富钾卤水类型及特征 |
第3章 隐伏性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3.1 研究区水化学基本特征 |
3.1.1 卤水水化学基本特征 |
3.1.2 岩盐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
3.2 卤水地球化学特征系数 |
3.3 杂卤石及富钾卤水的形成机制 |
3.3.1 杂卤石的形成机制 |
3.3.2 四川盆地富钾卤水的形成和演化的分析 |
第4章 地层各类岩石地球物理测井响应特征 |
4.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4.1.1 测井曲线标准化原理 |
4.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2 各类岩测井响应特征 |
4.2.1 石盐岩 |
4.2.2 泥质菱镁矿 |
4.2.3 绿豆岩 |
4.2.4 杂卤石岩 |
4.2.5 硬石膏岩 |
4.2.6 白云岩 |
4.3 岩石测井综合响应特征总结 |
第5章 固态钾矿识别与评价 |
5.1 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识别方法 |
5.2 杂卤石识别方法 |
5.2.1 交会图法 |
5.2.2 Fisher判别分析法 |
5.2.3 BP神经网络法 |
5.2.4 支持向量机法 |
5.2.5 四种识别方法对比分析 |
5.3 杂卤石含钾量评价 |
5.4 杂卤石预测及分布 |
第6章 富钾卤水识别与评价 |
6.1 卤水层识别方法 |
6.2 卤水层钾离子含量计算方法 |
6.3 富钾卤水资源分布及分类 |
6.4 富钾卤水资源量评价方法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与认识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附图表 |
(5)煤田测井曲线综合对比在子长矿区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论文研究方法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2 勘查区地质 |
2.2.1 勘查区地层 |
2.2.2 勘查区构造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2.3.1 物性统计特征 |
2.3.2 岩、煤层综合曲线特征 |
第三章 测井曲线对比的技术理论基础 |
3.1 作业依据及仪器设备 |
3.1.1 作业依据 |
3.1.2 仪器设备及性能 |
3.2 各参数测井原理 |
3.2.1 三侧向电阻率测井 |
3.2.2 密度测井 |
3.2.3 自然伽玛测井 |
3.2.4 声波时差 |
3.2.5 井径测井 |
3.2.6 自然电位测井 |
第四章 资料处理与解释 |
4.1 资料解释方法、步骤 |
4.1.1 岩、煤层解释原则 |
4.1.2 井场初步解释 |
4.1.3 室内综合解释 |
4.2 综合地质解释 |
4.2.1 煤层解释 |
4.2.2 岩层解释及钻孔剖面划分 |
4.2.3 简易测温 |
4.2.4 含水层解释 |
4.2.5 岩石强度工程地质分析 |
第五章 测井曲线综合对比 |
5.1 地层对比划分依据 |
5.1.1 标志层 |
5.1.2 标准层 |
5.2 地层对比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
5.3 测井曲线综合对比 |
5.3.1 勘查区地层地球物理特征 |
5.3.2 主要煤层测井曲线特征及对比 |
5.3.3 测井曲线对比解释断层 |
5.3.4 取得的地质成果 |
第六章 总结和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随钻地质信息的地层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层识别相关基础知识 |
2.1 随钻测井 |
2.1.1 随钻测井技术发展 |
2.1.2 随钻测井技术基本原理 |
2.1.3 随钻测井技术的优势 |
2.2 测井信息的地层特征 |
2.3 人工神经网络 |
2.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
2.3.2 人工神经元模型 |
2.3.3 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模型 |
2.3.4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随钻测井信息的地层识别方法研究 |
3.1 自动分层前处理 |
3.1.1 测井曲线数据滤波处理 |
3.1.2 测井曲线归一化处理 |
3.2 常用地层识别方法 |
3.2.1 极值方差聚类分析法 |
3.2.2 活度函数法 |
3.2.3 测井曲线拐点法 |
3.3 人工智能地层识别方法 |
3.3.1 BP神经网络地层识别方法 |
3.3.2 融合遗传算法的弹性BP神经网络地层识别方法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随钻地层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4.2 系统详细设计 |
4.2.1 地层识别系统功能模块 |
4.2.2 地层识别系统类结构描述 |
4.3 系统关键算法实现 |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2 传统方法识别地层 |
5.3 BP算法识别地层 |
5.4 RPROP算法以及结合遗传算法识别地层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HLC勘查区煤工业分析测井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位置和交通 |
2.2 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
2.3 区域地层 |
2.4 含煤性和煤质特征 |
3 含煤地层煤、岩层测井解释 |
3.1 煤、岩层物性参数特征 |
3.2 煤、岩层测井响应识别与划分 |
3.2.1 煤层的定性识别与划分 |
3.2.2 岩层的定性识别与划分 |
4 煤工业分析指标的测井响应及参数提取 |
4.1 煤工业分析指标的测井响应 |
4.1.1 灰分的测井响应 |
4.1.2 水分的测井响应 |
4.1.3 挥发分的测井响应 |
4.2 煤工业分析指标测井参数的提取 |
5 煤工业分析指标测井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 煤工业分析指标统计特征 |
5.1.1 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
5.1.2 煤工业分析指标的异常值探测 |
5.1.3 煤工业分析指标的频数分布统计 |
5.1.4 煤工业分析指标的概率统计 |
5.1.5 煤工业分析指标的正态性检验 |
5.2 回归分析方法 |
5.3 煤工业分析指标与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 |
5.3.1 相关分析简介 |
5.3.2 相关分析分类 |
5.3.3 相关程度划分标准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煤工业分析指标与测井参数一元回归分析 |
5.4.1 灰分与测井参数一元回归分析 |
5.4.2 水分与测井参数一元回归分析 |
5.4.3 挥发分与测井参数一元回归分析 |
5.5 煤工业分析指标与测井参数逐步回归分析 |
5.5.1 灰分与测井参数逐步回归分析 |
5.5.2 水分与测井参数逐步回归分析 |
5.5.3 挥发分与测井参数逐步回归分析 |
6 回归预测模型的优选及预测效果检验 |
6.1 灰分回归预测模型 |
6.2 水分回归预测模型 |
6.3 挥发分回归预测模型 |
6.4 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检验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8)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管理活动中, 人与物的潜在影响 |
2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
2.1 优化施工计划和实施技术方案 |
2.2 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 |
2.3 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
3 系统危险辨识与安全生产 |
3.1 井下系统危险辨识 |
3.2 井下系统危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
3.3 系统危险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4 小结 |
(9)中国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简介 |
1.1 中子-中子测井技术 |
1.1.1 超热中子孔隙度测井 |
1.1.2 热中子孔隙度测井 |
1.2 中子-伽马测井技术 |
1.2.1 中子-伽马强度测井 |
1.2.2 中子活化测井 |
1.2.3 中子伽马能谱测井 |
1.3 中子-中子-伽马测井技术 |
1.3.1 氯能谱测井 |
1.3.2 宽能域中子伽马能谱测井 |
2 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 国内石油行业同位素中子测井仪器的发展 |
2.1.1 引进情况 |
2.1.2 国内研发情况 |
2.2 同位素中子源和刻度系统的发展 |
2.2.1 测井同位素中子源的发展 |
2.2.2 刻度系统的发展 |
3 国内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3.1 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3.2 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研究 |
3.2.1 氯能谱测井解释模型的改进 |
3.2.2 中子伽马能谱数据处理方法 |
4 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应用 |
4.1 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
4.1.1 补偿中子孔隙度测井的应用 |
4.1.2 中子伽马测井的应用 |
4.1.3 氯能谱和地层元素俘获能谱测井 (ECS) 的应用 |
4.2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4.2.1 中子测井技术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
4.2.2 中子测井技术在煤田勘探及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4.2.3 中子测井技术在大陆钻探中的应用 |
5 展望 |
四、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三五”地质钻探工程技术发展回顾及“十四五”展望[A]. 冉恒谦,梁健,张林霞,周红军,李艺. 第二十一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 2021(总第428期)
- [2]构造煤井下探测的激电特征研究[D]. 刘耀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求解滑坡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J]. 赵永红,田罡,王航,张琼.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6)
- [4]四川盆地三叠系隐伏性钾矿测井识别与评价研究[D]. 黄长兵.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5]煤田测井曲线综合对比在子长矿区勘探中的应用[D]. 封伟. 长安大学, 2016(05)
- [6]基于随钻地质信息的地层识别方法研究[D]. 修南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7]HLC勘查区煤工业分析测井解释研究[D]. 马邮国.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8]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J]. 屈俊涛,李辉. 西部探矿工程, 2011(12)
- [9]中国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与应用进展[J]. 张锋,袁超,黄隆基. 同位素, 2011(01)
- [10]测井技术在石膏矿勘探中的应用[J]. 张景考,韩绪山,孙淑华,王克敏. 中国煤田地质, 2002(04)